CN104115411B - 滤波器电路和模块 - Google Patents

滤波器电路和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5411B
CN104115411B CN201280069060.8A CN201280069060A CN104115411B CN 104115411 B CN104115411 B CN 104115411B CN 201280069060 A CN201280069060 A CN 201280069060A CN 104115411 B CN104115411 B CN 1041154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receiving
terminal
frequency band
common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90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15411A (zh
Inventor
川内治
上原健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o Yu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o Yu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o Yu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o Yud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15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5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15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5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1Suppression of signals in the return path, i.e. bidirectional contro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70Multiple-port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 H03H9/72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725Duplex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57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diplexing or multiplexing filter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64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separate antennas for the more than one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phase diversity (e.g. phase sweep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5Holders; Supports
    • H03H9/0538Constructional combinations of supports or holde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or other electronic elements
    • H03H9/0566Constructional combinations of supports or holde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or other electronic elements for duplexers
    • H03H9/0576Constructional combinations of supports or holde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or other electronic elements for duplexers includ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SAW]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s And Circuit Networks Thereof (AREA)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具有:第1发送滤波器(12),其连接在第1天线端子(Tant1)与第1发送端子(Tt1)之间;第2发送滤波器(14),其连接在所述第1天线端子与第2发送端子(Tt2)之间;第1接收滤波器(22),其连接在第2天线端子(Tant2)与第1接收端子(Tr1)之间,其中,与所述第2天线端子连接的天线和与所述第1天线端子连接的天线不同;以及第2接收滤波器(24),其连接在所述第2天线端子与第2接收端子(Tr2)之间。

Description

滤波器电路和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电路和模块,例如涉及具有多个滤波器的滤波器电路和模块。
背景技术
例如,在移动体通信终端中,与各种通信方式对应地使用多个带通滤波器。例如,作为从1根天线发送发送信号和接收接收信号的通信方式,存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方式和TDD(TimeDivisionDuplex:时分双工)方式。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FDD方式中,发送频带与接收频带不同。因此,使用具有以发送频带为通过频带的发送滤波器和以接收频带为通过频带的接收滤波器的分波器。在该分波器中,经由发送滤波器从天线发送发送信号,但不通过接收滤波器。另一方面,天线接收到的接收信号通过接收滤波器但不通过发送滤波器。由此,能够使用1根天线进行发送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接收。
例如,如专利文献2所示,在TDD方式中,发送频带与接收频带重合。因此,通过切换开关等,分割成发送发送信号的期间和接收接收信号的期间。由此,能够使用1根天线进行发送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接收。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移动体通信终端设置多个天线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980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5687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544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要求同时进行不同通信方式的发送/接收。例如,要求同时进行使用FDD方式的发送/接收和使用TDD方式的发送/接收。通过同时进行不同通信方式的发送/接收,例如,能够使用不同的通信方式同时实现数据通信和语音通信。
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同时进行不同通信方式的发送或接收。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滤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滤波器电路具有:第1发送滤波器,其连接在第1天线端子与第1发送端子之间;第2发送滤波器,其连接在所述第1天线端子与第2发送端子之间;第1接收滤波器,其连接在第2天线端子与第1接收端子之间,其中,与所述第2天线端子连接的天线和与所述第1天线端子连接的天线不同;以及第2接收滤波器,其连接在所述第2天线端子与第2接收端子之间。根据本发明,能够同时进行不同通信方式的发送或接收。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滤波器电路具有:第1匹配电路,其具有如下阻抗,该阻抗使得所述第1发送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不通过所述第2发送滤波器,所述第2发送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不通过所述第1发送滤波器;以及第2匹配电路,其具有如下阻抗,该阻抗使得所述第1接收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不通过所述第2接收滤波器,所述第2接收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不通过所述第1接收滤波器。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发送滤波器的通信频带与所述第1接收滤波器的通信频带重合。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2发送滤波器的通信频带与第2接收滤波器的通信频带不同。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发送滤波器的通信频带和所述第1接收滤波器的通信频带包含通信方式为TDD方式的各个发送频带和接收频带。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2发送滤波器的通信频带和所述第2接收滤波器的通信频带包含通信方式为FDD方式的各个发送频带和接收频带。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发送端子、所述第2发送端子、所述第1接收端子以及所述第2接收端子中的至少1个为平衡端子。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滤波器电路具有:第3发送滤波器,其连接在所述第1天线端子与第3发送端子之间;第4发送滤波器,其连接在所述第1天线端子与第4发送端子之间;第1公共节点,所述第1发送滤波器和所述第2发送滤波器在所述第1天线端子侧公共地与该第1公共节点连接;第2公共节点,所述第3发送滤波器和所述第4发送滤波器在所述第1天线端子侧公共地与该第2公共节点连接;以及能够变更阻抗的第1可变匹配电路,其连接在所述第1公共节点与所述第1天线端子之间以及所述第2公共节点与所述第1天线端子之间。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可变匹配电路通过变更阻抗,使所述第1发送滤波器和所述第2发送滤波器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1公共节点通至所述第1天线端子,不使所述第3发送滤波器和所述第4发送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2公共节点通至所述第1公共节点,使所述第3发送滤波器和所述第4发送滤波器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2公共节点通至所述第1天线端子,不使所述第1发送滤波器和所述第2发送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1公共节点通至所述第2公共节点。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滤波器电路具有:第3接收滤波器,其连接在所述第2天线端子与第3接收端子之间;第4接收滤波器,其连接在所述第2天线端子与第4接收端子之间;第3公共节点,所述第1接收滤波器和所述第2接收滤波器在所述第2天线端子侧公共地与该第3公共节点连接;第4公共节点,所述第3接收滤波器和所述第4接收滤波器在所述第2天线端子侧公共地与该第4公共节点连接;以及能够变更阻抗的第2可变匹配电路,其连接在所述第3公共节点与所述第2天线端子之间以及所述第4公共节点与所述第2天线端子之间。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2可变匹配电路通过变更阻抗,使所述第1接收滤波器和所述第2接收滤波器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2天线端子通至所述第3公共节点,不使所述第3接收滤波器和所述第4接收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2天线端子通至所述第4公共节点,使所述第3接收滤波器和所述第4接收滤波器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2天线端子通至所述第4公共节点,不使所述第1接收滤波器和所述第2接收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2天线端子通至所述第3公共节点。
本发明是一种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包含上述滤波器电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同时进行不同通信方式的发送或接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滤波器电路的框图。
图2是示出各滤波器的通过特性的图。
图3的(a)是第1发送滤波器和匹配电路的框图,图3的(b)是史密斯图,图3的(c)是示出通过特性的图。
图4的(a)是第2发送滤波器和匹配电路的框图,图4的(b)是史密斯图,图4的(c)是示出通过特性的图。
图5的(a)是第1发送滤波器、第2发送滤波器和匹配电路的框图,图5的(b)是史密斯图,图5的(c)是示出通过特性的图。
图6是梯形滤波器的电路图。
图7的(a)是弹性表面波谐振器的俯视图,图7的(b)是图7的(a)的A-A截面图。
图8的(a)是示出压电薄膜谐振器的俯视图,图8的(b)是图8的(a)的A-A截面图。
图9是多工模式型滤波器的框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滤波器电路的框图。
图11是实施例3的滤波器电路的框图。
图12是示出实施例4的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实施例1的滤波器电路的框图。如图1所示,滤波器电路50具有发送滤波器电路10和接收滤波器电路20。发送滤波器电路10具有第1发送滤波器12、第2发送滤波器14以及第1匹配电路30。第1匹配电路30具有匹配电路31、32。接收滤波器电路20具有第1接收滤波器22、第2接收滤波器24以及第2匹配电路35。第2匹配电路35具有匹配电路36、37。
第1发送滤波器12电连接在第1天线端子Tant1与第1发送端子Tt1之间。第2发送滤波器14电连接在第1天线端子Tant1与第2发送端子Tt2之间。匹配电路31电连接在第1发送滤波器12与第1天线端子Tant1之间。匹配电路32电连接在第2发送滤波器14与第1天线端子Tant1之间。匹配电路31、32在节点N1公共地连接。第1天线端子Tant1与天线40电连接。
第1接收滤波器22电连接在第2天线端子Tant2与第1接收端子Tr1之间。第2接收滤波器24电连接在第2天线端子Tant2与第2接收端子Tr2之间。匹配电路36电连接在第1接收滤波器22与第2天线端子Tant2之间。匹配电路37电连接在第2接收滤波器24与第2天线端子Tant2之间。匹配电路36、37在节点N2公共地连接。与第2天线端子Tant2电连接的天线42和与第1天线端子Tant1电连接的天线40不同。作为天线40、42,例如使用专利文献3所示的柔性天线。由此,容易地在移动体通信终端内配置多个天线。
图2是示出各滤波器的通过特性的图。第1发送滤波器12的通过特性ftx1和第1接收滤波器22的通过特性frx1大致相同。第1发送滤波器12与第1接收滤波器22以至少一部分重合的方式具有通过频带,例如使通过频带一致。第1发送滤波器12和第1接收滤波器22的通过频带例如包含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的波段40的各个发送频带和接收频带。LTE的波段40的发送频带和接收频带为2300MHz~2400MHz,LTE的波段40的通信方式为TDD方式。
第2发送滤波器14的通过特性ftx2与第2接收滤波器24的通过特性frx2不同。第2发送滤波器14和第2接收滤波器24的通过频带例如包含LTE的波段7的各个发送频带和接收频带。LTE的波段7的发送频带为2500MHz~2570MHz,接收频带为2620MHz~2690MHz,LTE的波段7的通信方式为FDD方式。
以下,参照图3的(a)~图5的(c),对匹配电路30的功能进行说明。
图3的(a)是第1发送滤波器和匹配电路的框图,图3的(b)是史密斯图,图3的(c)是示出通过特性的图。如图3的(a)所示,第1发送滤波器12和匹配电路31串联连接在第1发送端子Tt1与端子T1之间。图3的(b)是从端子T1观察第1发送滤波器12的阻抗的史密斯图。白三角之间示出波段40的发送频带,黑三角之间示出波段7的发送频带。如图3的(b)所示,在波段40的发送频带中,从端子T1观察到的阻抗为约50Ω。在波段7的发送频带中,从端子T1观察到的阻抗接近无限大。如图3的(c)所示,第1发送滤波器12的通过频带的信号通至第1发送端子Tt1与端子T1之间,通过频带之外的信号得到抑制。
图4的(a)是第2发送滤波器和匹配电路的框图,图4的(b)是史密斯图,图4的(c)是示出通过特性的图。如图4的(a)所示,第2发送滤波器14和匹配电路32串联连接在第2发送端子Tt2与端子T2之间。图4的(b)是从端子T2观察第2发送滤波器14的阻抗的史密斯图。白三角之间示出波段40的发送频带,黑三角之间示出波段7的发送频带。如图4的(b)所示,在波段7的发送频带中,从端子T2观察到的阻抗为约50Ω。在波段40的发送频带中,从端子T2观察到的阻抗接近无限大。如图4的(c)所示,第2发送滤波器14的通过频带的信号通至第2发送端子Tt2与端子T2之间,通过频带之外的信号得到抑制。
图5的(a)是第1发送滤波器、第2发送滤波器和匹配电路的框图,图5的(b)是史密斯图,图5的(c)是示出通过特性的图。如图5的(a)所示,端子T1和端子T2在节点N1公共地连接。图5的(b)是从节点N1观察第1发送滤波器12和第2发送滤波器14的阻抗的史密斯图。白三角之间示出波段40的发送频带,黑三角之间示出波段7的发送频带。如图5的(b)所示,在波段40和波段7的发送频带中,从节点N1观察到的阻抗均为约50Ω。参照图5的(c),实线示出从第1发送端子Tt1到节点N1的通过特性和从第2发送端子Tt2到节点N2的通过特性。虚线示出图3的(c)的通过特性,虚线示出图4的(c)的通过特性。
如图5的(b)所示,在匹配电路30中,设定从节点N1观察到的阻抗,以使第1发送滤波器12的通过频带的信号通过,且使第2发送滤波器14的通过频带的信号通过。即,天线40的阻抗与第1发送滤波器12以及第2发送滤波器14的阻抗是匹配的。由此,如图5的(c)所示,从第1发送端子Tt1输入的波段40的发送信号从节点N1输出。从第2发送端子Tt2输入的波段7的发送信号从节点N1输出。
另一方面,如图3的(b)和图4的(b)所示,在匹配电路30中,设定从端子T1或T2观察到的阻抗,使得第1发送滤波器12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不通过第2发送滤波器14,第2发送滤波器14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不通过第1发送滤波器12。由此,如图3的(c)和图4的(c)所示,通过第1发送滤波器12的信号不输入到第2发送滤波器14而从节点N1输出。同样,通过第2发送滤波器14的信号不输入到第1发送滤波器12而从节点N1输出。此外,将第1匹配电路30连接在第1天线端子Tant1与第1发送滤波器12以及第2发送滤波器14中的至少一方之间即可。
这样,能够从第1天线40同时输出波段40的发送信号和波段7的发送信号。
在匹配电路35中也是相同的。即,在匹配电路35中,设定从节点N2观察到的阻抗,以使第1接收滤波器22的通过频带的信号通过,且使第2接收滤波器24的通过频带的信号通过。此外,设定阻抗,以使第1接收滤波器22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不通过第2接收滤波器24,且使第2接收滤波器24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不通过第1接收滤波器22。由此,从第2天线端子Tant2输入的波段40的接收信号通过第1接收滤波器22而输出到第1接收端子Tr1,但不输入到第2接收滤波器24。从第2天线端子Tant2输入的波段7的接收信号通过第2接收滤波器24而输出到第2接收端子Tr2,但不输入到第1接收滤波器22。此外,将第2匹配电路35连接在第2天线端子Tant2与第1接收滤波器22以及第2接收滤波器24中的至少一方之间即可。
这样,能够从第2天线42同时接收波段40的接收信号和波段7的接收信号。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1,设置分别与多个天线40、42电连接的多个天线端子Tant1、Tant2,在第1天线40中,仅进行多个通信方式的发送,在第2天线42中,仅进行多个通信方式的接收。由此,能够同时进行多个不同通信方式的发送/接收。
第1发送滤波器12的通信频带与第1接收滤波器22的通信频带可以不同,但是,即使在如图2所示,第1发送滤波器12的通信频带与第1接收滤波器22的通信频带重合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时进行不同通信方式的发送/接收。
第2发送滤波器的通信频带与第2接收滤波器的通信频带可以重合,但也可以如实施例1所示设为不同。
如实施例1所示,第1发送滤波器12的通信频带和第1接收滤波器22的通信频带可以包含通信方式为TDD方式的各个发送频带和接收频带。由此,能够进行TDD方式的通信方式的发送/接收。此外,第2发送滤波器14的通信频带和第2接收滤波器24的通信频带可以包含通信方式为FDD方式的各个发送频带和接收频带。由此,能够同时进行TDD方式和FDD方式的通信方式不同的发送。此外,能够同时进行接收。因此,例如,能够使用不同的通信方式,同时进行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同时进行发送或接收的通信方式可以是TDD方式,也可以是FDD方式。
在实施例1中,说明了天线为2根、通信方式为2个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是天线为3根以上、通信方式为3个以上。
接下来,说明第1发送滤波器12、第2发送滤波器14、第1接收滤波器22以及第2接收滤波器24的例子。图6是梯形滤波器的电路图。串联谐振器S1~S5串联连接在输入端子Tin与输出端子Tout之间。并联谐振器P1~P4并联连接在输入端子Tin与输出端子Tout之间。可以适当选择串联谐振器和并联谐振器的级数。第1发送滤波器12、第2发送滤波器14、第1接收滤波器22以及第2接收滤波器2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含梯形滤波器。例如,由于发送滤波器优选为耐受大功率的滤波器,因此,可以使用梯形滤波器。
接下来,说明谐振器的例子。图7的(a)是声表面波谐振器的俯视图,图7的(b)是图7的(a)的A-A截面图。如图7的(a)所示,谐振器60具有IDT(InterdigitalTransducer:叉指换能器)68和设置在IDT68两侧的反射器62。由IDT68激励出的弹性波被反射器62反射。由此,谐振器60在谐振频率下进行谐振。如图7的(b)所示,在钽酸锂基板或者铌酸锂基板等的压电基板64上形成有主要包含Al或者Cu的金属层66。从金属层66形成IDT68和反射器62。谐振器60的谐振特性主要由IDT68的电极叉指的间隙P、电极叉指的对数N、开口长W、电极叉指的线宽D决定。可以使用谐振器60形成图6的梯形滤波器。图7的(a)和图7的(b)是声表面波谐振器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在图6的梯形滤波器中使用兰姆波谐振器或者弹性边界波谐振器。
接下来,说明谐振器的另一例。图8的(a)是示出压电薄膜谐振器的俯视图,图8的(b)是图8的(a)的A-A截面图。如图8的(a)和图8的(b)所示,在谐振器70中,例如在硅等的基板71上依次层叠有下部电极72、氮化铝等的压电膜74、上部电极76。上部电极76和下部电极72隔着压电膜74而重合的区域为谐振区域77。在谐振区域77中,沿上下方向传播的弹性波进行谐振,作为谐振器而发挥作用。在谐振区域77下方的基板71上形成有空隙78。空隙78可以形成在基板71与下部电极72之间。此外,也可以替代空隙78而形成对弹性波进行反射的声学多层膜。可以使用谐振器70形成图6的梯形滤波器。
图9是多工模式型滤波器的框图。如图9所示,在多工模式型滤波器69中,在反射器62之间配置有3个IDT68。中央的IDT68电连接在地与输入端子Tin之间。两侧的IDT68连接在地与输出端子Tout1、Tout2之间。输出端子Tout1、Tout2可以是不平衡端子也可以是平衡端子。这样,通过沿弹性波的传播方向排列多个IDT,能够实现声学耦合的纵耦合双工模式滤波器。第1发送滤波器12、第2发送滤波器14、第1接收滤波器22以及第2接收滤波器2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含多工模式型滤波器。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滤波器电路具有可变匹配电路的例子。图10是实施例2的滤波器电路的框图。如图10所示,滤波器电路51具有发送滤波器电路10、接收滤波器电路20和可变匹配电路80。发送滤波器电路10包含第1发送滤波器12~第4发送滤波器18。接收滤波器电路20包含第1接收滤波器22~第4接收滤波器28。可变匹配电路80包含第1可变匹配电路81和第2可变匹配电路85。此外,第1可变匹配电路81和第2可变匹配电路85分别包含可变匹配电路82、84和可变匹配电路86、88。
第1发送滤波器12电连接在第1发送端子Tt1与节点N11(第1公共节点)之间。第2发送滤波器14电连接在第2发送端子Tt2与节点N11之间。这样,节点N11在第1天线端子Tant1侧公共地与第1发送滤波器12和第2发送滤波器14连接。第3发送滤波器16电连接在第3发送端子Tt3与节点N12(第2公共节点)之间。第4发送滤波器18电连接在第4发送端子Tt4与节点N12之间。
第1接收滤波器22电连接在第1接收端子Tr1与节点N21(第3公共节点)之间。第2接收滤波器24电连接在第2接收端子Tr2与节点N21之间。这样,节点N21在第2天线端子Tant2侧公共地与第1接收滤波器22和第2接收滤波器24连接。第3接收滤波器16电连接在第3接收端子Tr3与节点N22(第4公共节点)之间。第4接收滤波器28电连接在第4接收端子Tr4与节点N22之间。
可变匹配电路82电连接在节点N11、N3之间。可变匹配电路84电连接在节点N12、N3之间。可变匹配电路86电连接在节点N21、N4之间。可变匹配电路88电连接在节点N22、N4之间。可变匹配电路82、84、86、88具有可变电感器或者/以及可变电容器,能够通过变更电感或者/以及电容来变更阻抗。在阻抗的变更中,例如可以使用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微电子机械系统)开关或半导体开关。节点N3、N4分别与天线端子Tant1、Tant2电连接。
第1发送滤波器12和第1接收滤波器22例如分别将通过频带设定成包含LTE波段40的发送频带(2300MHz~2400MHz)和接收频带(2300MHz~2400MHz)。第2发送滤波器14和第2接收滤波器24例如分别将通过频带设定成包含WCDMA波段8的发送频带(880MHz~915MHz)和接收频带(925MHz~960MHz)。第3发送滤波器16和第3接收滤波器26例如分别将通过频带设定成包含WCDMA波段2的发送频带(1850MHz~1910MHz)和接收频带(1930MHz~1990MHz)。第4发送滤波器18和第4接收滤波器28例如分别将通过频带设定成包含WCDMA波段5的发送频带(824MHz~849MHz)和接收频带(869MHz~894MHz)。
在从第1发送端子Tt1输入的信号中,第1发送滤波器12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节点N11输出而不输入到第2发送滤波器14。在从第2发送端子Tt2输入的信号中,第2发送滤波器14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节点N11输出而不输入到第1发送滤波器12。这样,可以将匹配电路设置在节点N11与第1发送滤波器12和第2发送滤波器14中的至少一方之间。
在从第3发送端子Tt3输入的信号中,第3发送滤波器16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节点N12输出而不输入到第4发送滤波器18。在从第4发送端子Tt4输入的信号中,第4发送滤波器18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节点N12输出而不输入到第3发送滤波器16。这样,可以将匹配电路设置在节点N12与第3发送滤波器16和第4发送滤波器18中的至少一方之间。
例如,变更第1可变匹配电路81的可变匹配电路82、84的阻抗,使得在向第1发送端子Tt1输入波段40的发送信号、向第3发送端子Tt3输入波段2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波段2的发送信号输出到第1天线端子Tant1而不输出到节点N11,且波段40的发送信号输出到第1天线端子Tant1而不输出到节点N12。即,可变匹配电路82在波段40的发送频带中使天线40与节点N11的阻抗匹配,在波段2的发送频带中增大阻抗。可变匹配电路84在波段2的发送频带中使天线40与节点N12的阻抗匹配,在波段40的发送频带中增大阻抗。
这样,第1可变匹配电路81通过变更阻抗,使第1发送滤波器12和第2发送滤波器14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节点N11通过第1天线端子Tant1,不使第3发送滤波器16和第4发送滤波器18的信号从节点N12通过节点N11。第1可变匹配电路81通过变更阻抗,使第3发送滤波器16和第4发送滤波器18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节点N12通过第1天线端子Tant1,不使第1发送滤波器12和第2发送滤波器14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节点N11通过节点N12。
由此,能够同时从第1天线端子Tant1输出第1发送滤波器12和第2发送滤波器14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以及第3发送滤波器16和第4发送滤波器18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例如,选择波段40和波段8中的任意一方的发送信号。此外,选择波段2和波段5中的任意一方的发送信号。能够同时从第1天线端子Tant1输出选择出的2个发送信号。
在从节点N21输入的信号中,第1接收滤波器22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第1接收端子Tr1输出而不输入到第2接收滤波器24。在从节点N21输入的信号中,第2发送滤波器24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第2接收端子Tr2输出而不输入到第1接收滤波器22。这样,可以将匹配电路设置在节点N21与第1接收滤波器22和第2接收滤波器24中的至少一方之间。
在从节点N22输入的信号中,第3接收滤波器26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第3接收端子Tr3输出而不输入到第4接收滤波器28。在从节点N22输入的信号中,第4接收滤波器28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第4接收端子Tr4输出而不输入到第3接收滤波器26。这样,可以将匹配电路设置在节点N22与第3接收滤波器26和第4接收滤波器28中的至少一方之间。
例如,变更第2可变匹配电路85的可变匹配电路86、88的阻抗,使得在第2天线42接收到的信号中,波段40的接收信号输出到节点N21而不输出到节点N22,波段2的接收信号输出到节点N22而不输出到节点N21。由此,波段40的接收信号输出到第1接收端子Tr1,波段2的接收信号输出到第3接收端子Tr3。
这样,第2可变匹配电路85通过变更阻抗,使得第1接收滤波器22和第2接收滤波器24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第2天线端子Tant2通过节点N21,不使第3接收滤波器26和第4接收滤波器28的信号从第2天线端子Tant2通过节点N22。第2可变匹配电路85通过变更阻抗,使第3接收滤波器26和第4接收滤波器28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第2天线端子Tant2通过节点N22,不使第1接收滤波器22和第2接收滤波器24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第2天线端子Tant2通过节点N21。
由此,能够同时从接收端子输出第1接收滤波器22和第2接收滤波器24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以及第3接收滤波器26和第4接收滤波器28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例如,选择波段40和波段8中的任意一方的接收信号。此外,选择波段2和波段5中的任意一方的接收信号。能够同时从接收端子输出选择出的2个接收信号。
实施例2是使用2根天线进行4个通信方式的发送/接收的例子,但是,通过增加与各天线并联连接的可变匹配电路和滤波器的数量,能够使用2根天线进行5个以上的通信方式的发送/接收。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发送端子和接收端子中的至少1个为平衡端子的例子。图11是实施例3的滤波器电路的框图。如图11所示,第1接收端子Tr11、Tr12以及第2接收端子Tr21、Tr22为平衡端子。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图1相同,省略说明。如实施例3所示,第1发送端子、第2发送端子、第1接收端子以及第2接收端子中的至少1个可以是平衡端子。此外,在实施例2中,发送端子和接收端子中的至少1个可以是平衡端子。
实施例4
实施例4是模块的例子。图12是示出实施例4的模块的示意图。模块54具有基板52。基板52例如层叠有绝缘层和导电层。在基板52上搭载有第1发送滤波器12、第2发送滤波器14、第1接收滤波器22、第2接收滤波器24、第1匹配电路30以及第2匹配电路35。这些滤波器和匹配电路可以搭载在基板52上,也可以按照嵌入基板52内的方式进行搭载。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省略说明。这样,能够设为包含实施例1~3的滤波器电路的模块。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特定的实施例,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标号说明
12第1发送滤波器
14第2发送滤波器
16第3发送滤波器
18第4发送滤波器
22第1接收滤波器
24第2接收滤波器
26第3接收滤波器
28第4接收滤波器
30第1匹配电路
31第2匹配电路
81第1可变匹配电路
85第2可变匹配电路
Tt1第1发送端子
Tt2第2发送端子
Tt3第3发送端子
Tt4第4发送端子
Tr1第1接收端子
Tr2第2接收端子
Tr3第3接收端子
Tr4第4接收端子
Tant1第1天线端子
Tant2第2天线端子

Claims (7)

1.一种滤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滤波器电路具有:
第1发送滤波器,其连接在第1天线端子与第1发送端子之间;
第2发送滤波器,其连接在所述第1天线端子与第2发送端子之间;
第1接收滤波器,其连接在第2天线端子与第1接收端子之间,其中,与所述第2天线端子连接的天线和与所述第1天线端子连接的天线不同;
第2接收滤波器,其连接在所述第2天线端子与第2接收端子之间;
第1匹配电路,其具有如下阻抗,该阻抗使得所述第1发送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不通过所述第2发送滤波器,所述第2发送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不通过所述第1发送滤波器;以及
第2匹配电路,其具有如下阻抗,该阻抗使得所述第1接收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不通过所述第2接收滤波器,所述第2接收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不通过所述第1接收滤波器,
所述第1发送滤波器和所述第1接收滤波器的通过频带包含TDD方式的发送频带与接收频带重合的第1波段的各个发送频带和接收频带,
所述第2发送滤波器和所述第2接收滤波器的通过频带包含FDD方式的发送频带与接收频带不同的第2波段的各个发送频带和接收频带,
同时发送所述第1波段的发送信号和所述第2波段的发送信号,或者同时接收所述第1波段的接收信号和所述第2波段的接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送端子、所述第2发送端子、所述第1接收端子以及所述第2接收端子中的至少1个为平衡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波器电路具有:
第3发送滤波器,其连接在所述第1天线端子与第3发送端子之间;
第4发送滤波器,其连接在所述第1天线端子与第4发送端子之间;
第1公共节点,所述第1发送滤波器和所述第2发送滤波器在所述第1天线端子侧公共地与该第1公共节点连接;
第2公共节点,所述第3发送滤波器和所述第4发送滤波器在所述第1天线端子侧公共地与该第2公共节点连接;以及
能够变更阻抗的第1可变匹配电路,其连接在所述第1公共节点与所述第1天线端子之间以及所述第2公共节点与所述第1天线端子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可变匹配电路通过变更阻抗,使所述第1发送滤波器和所述第2发送滤波器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1公共节点通至所述第1天线端子,不使所述第3发送滤波器和所述第4发送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2公共节点通至所述第1公共节点,使所述第3发送滤波器和所述第4发送滤波器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2公共节点通至所述第1天线端子,不使所述第1发送滤波器和所述第2发送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1公共节点通至所述第2公共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波器电路具有:
第3接收滤波器,其连接在所述第2天线端子与第3接收端子之间;
第4接收滤波器,其连接在所述第2天线端子与第4接收端子之间;
第3公共节点,所述第1接收滤波器和所述第2接收滤波器在所述第2天线端子侧公共地与该第3公共节点连接;
第4公共节点,所述第3接收滤波器和所述第4接收滤波器在所述第2天线端子侧公共地与该第4公共节点连接;以及
能够变更阻抗的第2可变匹配电路,其连接在所述第3公共节点与所述第2天线端子之间以及所述第4公共节点与所述第2天线端子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可变匹配电路通过变更阻抗,使所述第1接收滤波器和所述第2接收滤波器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2天线端子通至所述第3公共节点,不使所述第3接收滤波器和所述第4接收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2天线端子通至所述第4公共节点,使所述第3接收滤波器和所述第4接收滤波器中的任意一方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2天线端子通至所述第4公共节点,不使所述第1接收滤波器和所述第2接收滤波器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从所述第2天线端子通至所述第3公共节点。
7.一种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包含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滤波器电路。
CN201280069060.8A 2012-02-06 2012-02-06 滤波器电路和模块 Active CN1041154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52599 WO2013118237A1 (ja) 2012-02-06 2012-02-06 フィルタ回路および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5411A CN104115411A (zh) 2014-10-22
CN104115411B true CN104115411B (zh) 2016-01-20

Family

ID=48947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9060.8A Active CN104115411B (zh) 2012-02-06 2012-02-06 滤波器电路和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63757B2 (zh)
JP (1) JP5859579B2 (zh)
CN (1) CN104115411B (zh)
WO (1) WO20131182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59579B2 (ja) * 2012-02-06 2016-02-10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回路およびモジュール
CN103595436B (zh) * 2013-11-14 2016-08-17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300MHz-3GHz全频段多路同时通信装置
JP2016208484A (ja) * 2015-04-27 2016-12-08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通信装置
US9705557B2 (en) 2015-04-27 2017-07-11 Taiyo Yuden Co., Ltd. Front end circuit,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6573851B2 (ja) 2016-08-04 2019-09-11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マルチプレクサ
CN108347251B (zh) * 2017-01-25 2019-11-0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电路
CN107124202B (zh) * 2017-04-11 2019-06-21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兰姆波的无线单工通信装置和方法
KR102368022B1 (ko) * 2017-10-10 2022-02-25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멀티플렉서 및 고주파 필터
CN108540163B (zh) * 2018-03-30 2021-02-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WO2019193826A1 (ja) 2018-04-04 2019-10-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フィルタ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10071702B (zh) * 2019-02-19 2023-04-07 天津大学 一种带通滤波器及双工器
WO2022044580A1 (ja) * 2020-08-28 2022-03-0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621A (zh) * 1999-02-24 2001-05-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终端装置
JP2001189678A (ja) * 1999-12-28 2001-07-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シンセサイザー無線機
JP2006352532A (ja) * 2005-06-16 2006-12-28 Tdk Corp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JP2008193739A (ja) * 2004-10-28 2008-08-21 Tdk Corp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88622A (ja) * 1992-12-16 1994-07-08 Murata Mfg Co Ltd アンテナ共用器
US7280564B1 (en) * 1995-02-06 2007-10-09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s in multi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using orth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E69630546T2 (de) * 1995-05-16 2004-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Spannungsgesteuerter Oszillator mit steuerbarem Frequenzband
JP3487692B2 (ja) 1995-10-02 2004-0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分波器
JPH1084299A (ja) * 1996-09-09 1998-03-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時分割多重fdd/tddデュアルモード無線機および時分割多重tddデュアルバンド無線機
JPH10247801A (ja) * 1997-03-04 1998-09-14 Murata Mfg Co Ltd Rfスイッチ回路および送受共用器
US5815804A (en) * 1997-04-17 1998-09-29 Motorola Dual-band filter network
US5933062A (en) * 1997-11-04 1999-08-03 Motorola Inc. Acoustic wave ladder filter with effectively increased coupling coefficient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same
DE19823049C2 (de) * 1998-05-22 2000-09-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Leistungsverstärker-Ausgangsschaltung zur Unterdrückung von Oberschwingungen für eine Mobilfunkeinheit mit Doppelbandbetrieb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selben
GB2346049A (en) * 1999-01-19 2000-07-26 Roke Manor Research Duplex filtering
FI107096B (fi) * 1999-06-03 2001-05-31 Nokia Networks Oy Lähetin-vastaanottimen testaus
DE19960299A1 (de) * 1999-12-14 2001-06-21 Epcos Ag Duplexer mit verbesserter Sende-/Empfangsbandtrennung
DE10053205B4 (de) * 2000-10-26 2017-04-13 Epcos Ag Kombinierte Frontendschaltung für drahtlose Übertragungssysteme
DE10316719B4 (de) * 2003-04-11 2018-08-02 Snaptrack, Inc. Frontendschaltung für drahtlose Übertragungssysteme
TW200520201A (en) * 2003-10-08 2005-06-16 Kyocera Corp High-frequency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050245201A1 (en) * 2004-04-30 2005-11-03 Nokia Corporation Front-end topology for multiband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engines
JP4134129B2 (ja) 2004-10-28 2008-08-13 Tdk株式会社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US7808935B2 (en) * 2006-03-08 2010-10-05 Kyocera Corporation Duplex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DE102006015072B4 (de) * 2006-03-31 2017-06-01 Epcos Ag Mobilfunkmodul für Multi-Band-Multi-Mode Betrieb
EP2015451B1 (en) * 2006-04-06 2012-01-25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Duplexer
JP5101048B2 (ja) * 2006-06-19 2012-12-19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分波器
US8155599B2 (en) * 2006-09-11 2012-04-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performing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0796010B1 (ko) * 2006-10-26 2008-01-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중모드를 지원하는 무선 송수신 시스템
JP4951005B2 (ja) * 2006-12-28 2012-06-1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高周波部品及び通信装置
US7903592B2 (en) * 2007-03-02 2011-03-08 Alcatel Lucent Systems and methods of efficient band amplification
DE102007050606B3 (de) * 2007-10-23 2009-04-23 Epcos Ag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eine Mobilfunk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FI20075974A0 (fi) * 2007-12-28 2007-12-28 Nokia Corp Laite ja menetelmä
US7991364B2 (en) * 2008-05-19 2011-08-02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figurable radio-frequency front end filtering
JP2010056876A (ja) 2008-08-28 2010-03-11 Japan Radio Co Ltd デュプレクサ回路
DE102008052222B4 (de) * 2008-10-17 2019-01-10 Snaptrack, Inc. Antennen Duplexer mit hoher GPS-Unterdrückung
KR101494821B1 (ko) * 2008-11-28 2015-03-02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이동통신 기지국의 어레이 안테나 시스템
CN102804600B (zh) * 2009-06-26 2015-09-02 京瓷株式会社 表面声波滤波器以及使用其的分波器
US8193877B2 (en) * 2009-11-30 2012-06-05 Avago Technologies Wireless Ip (Singapore) Pte. Ltd. Duplexer with negative phase shifting circuit
WO2011102128A1 (ja) * 2010-02-22 2011-08-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共用器
KR101133325B1 (ko) * 2010-05-31 2012-04-0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방사체, 다수의 안테나 패턴 방사체가 매립되는 전자장치의 케이스 제조방법 및 전자장치 케이스
KR20120013138A (ko) * 2010-08-04 2012-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 방식을 지원하는 증폭기 및 그 증폭 방법
JP5333403B2 (ja) * 2010-10-12 2013-11-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装置
US20120243447A1 (en) * 2011-03-21 2012-09-27 Qual Comm Incorporated Dual antenna distributed front-end radio
GB2497081A (en) * 2011-11-25 2013-06-05 Renesas Mobile Corp Allocating frequency resources to a terminal device
JP5859579B2 (ja) * 2012-02-06 2016-02-10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回路および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621A (zh) * 1999-02-24 2001-05-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终端装置
JP2001189678A (ja) * 1999-12-28 2001-07-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シンセサイザー無線機
JP2008193739A (ja) * 2004-10-28 2008-08-21 Tdk Corp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JP2006352532A (ja) * 2005-06-16 2006-12-28 Tdk Corp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5411A (zh) 2014-10-22
JP5859579B2 (ja) 2016-02-10
US20140341090A1 (en) 2014-11-20
US10263757B2 (en) 2019-04-16
WO2013118237A1 (ja) 2013-08-15
JPWO2013118237A1 (ja) 2015-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5411B (zh) 滤波器电路和模块
CN108471299B (zh) 多工器、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多工器的阻抗匹配方法
KR101867792B1 (ko) 멀티플렉서, 송신 장치, 수신 장치, 고주파 프론트엔드 회로, 통신 장치, 및 멀티플렉서의 임피던스 정합 방법
CN109417379B (zh) 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及通信装置
CN108604890B (zh) 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KR102058177B1 (ko) 탄성파 필터, 멀티플렉서, 듀플렉서, 고주파 프론트 엔드 회로, 및 통신장치
CN109412552B (zh) 多工器
US20190149312A1 (en) Multiplexer, radio-frequency front-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15080045A1 (ja) 分波器
US10917071B2 (en) Multiplexer, radio-frequency front-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7634782A (zh) 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WO2017159834A1 (ja) 高周波フィルタ素子、マルチプレクサ、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KR20190010452A (ko) 멀티플렉서, 고주파 프론트 엔드 회로 및 통신 장치
JP2009021895A (ja) アンテナ共用器とそれを用いた通信機器
CN102801401A (zh) 通信模块
JP6798456B2 (ja) 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及び通信装置
KR102188872B1 (ko) 탄성파 필터, 멀티플렉서, 고주파 프론트 엔드 회로 및 통신 장치
US20210126619A1 (en) Acoustic wave filter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resonators
CN109792240B (zh) 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US10148246B2 (en) Multiplexer and radio-frequency (RF) front-end module
US20060097824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operated with surface acoustic waves
CN112640304A (zh) 滤波器装置以及多工器
JP2012085279A (ja) デュプレクサ
US10790803B2 (en) Radio-frequency module, multiplexer, and multi-filter
CN116368735A (zh) 多工器、高频模块以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