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2972B - 一种通信终端及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终端及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2972B
CN104092972B CN201410337297.0A CN201410337297A CN104092972B CN 104092972 B CN104092972 B CN 104092972B CN 201410337297 A CN201410337297 A CN 201410337297A CN 104092972 B CN104092972 B CN 1040929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udio
trusted user
trans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72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92972A (zh
Inventor
宋晨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ao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ish In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ish In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ish In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372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2972B/zh
Priority to US15/326,246 priority patent/US20180131899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4/086577 priority patent/WO201600821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2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2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29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29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59End-user terminal functionalit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96Supplementary features, e.g. call forwarding or call hol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81Call monitoring, e.g. for law enforcement purposes; Call tracing; 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malicious ca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4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video content
    • G06V20/44Event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03Static body considered as a whole, e.g. static pedestrian or occupant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6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security aspects in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M2203/6054Biometric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H04N2007/145Handheld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终端及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工具,其中,通信终端包括摄像机、音频采集单元以及收发信机,其中收发信机响应于从摄像机、音频采集单元采集的视、音频中识别出人或特定人、特定动作、或异常状况,获取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的信息,根据所获取的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的信息,收发信机通过相应的网络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得无论监视一方的用户处于何种网络环境,被监视终端都能将提醒及时发给监视一方的用户;并允许监视一方在任意网络环境下均可主动连接被监视终端,进行双向的视频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终端及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终端及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信终端仅能提供通信服务,不能提供监视并自动提醒监视一方的用户的功能,例如家里来陌生人了、老人摔倒了,卫生间的水管爆裂了等等,这些事件对于监视一方的用户来说,都是很有必要及时知晓的,以便及时对这些事件做出反应。另外,即使当发生这些事件时通知监视一方的用户,监视一方的用户也由于网络条件等,有时接不到该提醒。
反过来,当监视一方用户呼叫通信终端时也是如此。由于网络条件变化等,经常发生通信中断,使得监视一方不得不重新由人工再次呼叫通信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将使得无论监视一方的用户处于何种网络环境,被监视一方的终端都能将提醒及时发给监视一方的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包括摄像机、音频采集单元以及收发信机,其中收发信机响应于从摄像机、音频采集单元采集的视、音频中识别出人或特定人、特定动作、或异常状况,获取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的信息,根据所获取的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的信息,收发信机通过相应的网络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收发信机获取的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的信息指示IP网络可用,通过IP网络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收发信机获取的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的信息指示IP网络不可用但电信网络可用,通过电信网络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收发信机响应于接收到来自可信任用户的通过第一网络的第一连接请求,自动发出对该连接请求的应答,从而自动建立与可信任用户的通过第一网络的第一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收发信机在与可信任用户通过第一网络的第一通信中断的情况下接收到可信任用户通过第二网络进行第二通信的连接请求,自动发出对该连接请求的应答,从而自动建立与可信任用户的通过第二网络的第二通信。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通信终端还包括显示器和扬声器,其中在与可信任用户通信的过程中,在收发信机建立了与可信任用户的IP通信或3G/4G通信的情况下,显示器用来显示收发信机接收的来自可信任用户的视频,扬声器用来输出收发信机接收的来自可信任用户的音频;在收发信机建立了与可信任用户的2G通信的情况下,扬声器用来输出收发信机接收的来自可信任用户的音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与可信任用户通信的过程中,在收发信机建立了与可信任用户的IP通信或3G/4G通信的情况下,收发信机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摄像机、音频采集单元采集的视、音频;在收发信机建立了与可信任用户的2G通信的情况下,收发信机仅向可信任用户发送音频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收发信机同时建立了与多个可信任用户的IP或3G/4G通信的情况下,显示器同时显示来自多个可信任用户的视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响应于所述多个可信任用户的视频中的一个或多个视频被选择,收发信机断开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视频对应的可信任用户的通信,或者扬声器不输出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视频对应的可信任用户的声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响应于所述多个可信任用户的视频中的一个被选择,被选择的可信任用户的视频变为放大的主画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人或特定人是基于人脸识别、身高识别、声音识别中的一个或多个来识别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通信终端还包括深度传感器,所述特定动作是基于摄像机、音频采集单元分别采集到的视、音频以及深度传感器感测的深度识别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异常状况是通过识别出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识别的:
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的剧烈变化;
音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高于特定阈值的音频;
音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的剧烈变化;
基于摄像机、音频采集单元分别采集到的视、音频识别出的预定事件,其中该预定事件的模型事先已建立,并通过从基于摄像机、音频采集单元分别采集到的视、音频中搜索与建立的模型相匹配的事件,从而识别预定事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通信终端还包括:使摄像机转动的转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响应于从摄像机、音频采集单元分别采集到的视、音频中识别出以下要素中的一个,转动装置使摄像机向着面对识别出的要素的方向转动:
人或特定人;
特定动作;
异常状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通信终端还包括光线传感器,用于感测通信终端周围环境光线变化,其中显示器的显示亮度是根据感测到的所述光线的变化调整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工具,包括:
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触发,检测移动终端当前可用的网络,根据移动终端当前可用的网络,通过相应的网络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
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自动应答,从而自动建立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通信,其中
在建立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通信后,发送单元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变得不可用,再次检测移动终端当前可用的网络,根据移动终端当前可用的网络,自动通过相应的网络再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发送单元响应于第一触发,检测到IP网络可用,通过IP网络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发送单元响应于第一触发,检测到IP网络不可用但电信网络可用,通过电信网络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发送单元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IP网络变得不可用,检测到电信网络可用,自动通过电信网络再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建立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通信后,发送单元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是IP网络或3G网络,向所述特定通信终端发送移动终端采集的视、音频,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是2G网络,向所述特定通信终端发送移动终端采集的音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建立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通信后,接收单元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是IP网络或3G网络,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视、音频,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是2G网络,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音频。
由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终端可以在识别出人或特定人、特定动作、或异常状况时,根据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信息,向其发送提醒信息。这样,无论可信任用户当前处于何种网络状态,都能够被及时通知到通信终端所处的场所发生的事或/和出现的人和/或异常状况,以更方便地对通信终端所处的现场情况进行监控。同时,监视一方可以在任意网络环境下均可以主动连接被监视终端,进行双向视频通信。另外,收发信机可同时支持IP网络与电信网络。
由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终端在获知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的信息指示IP网络可用时,通过IP网络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由此,当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信息中只要存在IP网络时,无论此时是否存在可用的电信网络,都优先通过IP网络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而实际上,本发明提供的通信终端通常处于IP网络的环境下(如家里),而可信任用户(监视一方的用户)可能处于IP网络,也可能处于3G、2G等网络,无论如何,IP网络呼叫成本低,先通过IP网络呼叫可信任用户,如失败再转用其它网络,达到了有利于降低通信成本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只要接收到可信任用户无论通过任何网络发来的连接请求,都自动发出对可信任用户的连接请求的应答,无需通信终端旁的用户对连接请求进行人工确认。这样,例如可信任用户(监视一方的用户)先处于wifi网络,与家里的通信终端进行通信,当可信任用户切换到3G网络时,可信任用户端自动通过3G网络重新发起连接请求,由于家里的通信终端设计成自动应答,这样,重新建立了3G连接,对于家里的通信终端旁的用户来说,这种由IP网络转由3G网络的通信看起来好像是无缝的,达到了使通信终端旁的用户感觉不到可信任用户所处网络环境的转换的有益效果。
另外,由于在某些场景中,例如可信任用户想通知家里人一件事情,但家里人正在专心致志地打毛衣或看书而听不到电话振铃。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响应于接收到来自可信任用户的通过第一网络的第一连接请求,自动发出对该连接请求的应答,从而自动建立与可信任用户的通过第一网络的第一通信,这样,达到了当通信终端旁的人无法接电话或人工应答的情况下可信任用户仍然能够与通信终端旁的人通信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还可以在建立与可信任用户的IP通信或3G通信的情况下,由显示器显示可信任用户的视频,提升了用户的视频互动体验;而且,在建立与可信任用户的2G通信的情况下,也可以由扬声器输出可信任用户的音频,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通信网络,自由选择不同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通信更灵活。
由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还可以在收发信机同时建立了与多个可信任用户的IP或3G通信的情况下,显示器同时显示多个可信任用户的视频,从而使得通信终端的用户可以同时与多个可信任用户进行视频通信,并能同时观看多个可信任用户的实时场景,互动体验更佳。
由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还可以响应于多个可信任用户的视频中的一个或多个视频被选择,断开与该一个或多个视频对应的可信任用户的通信,或扬声器不输出与该一个视频或多个视频对应的可信任用户的声音,达到了使得通信终端旁的用户可以更自由的选择与之通信或通话的对象的有益效果,例如家里的通信终端旁的用户不希望某些可信任用户监视自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由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还可以响应于多个可信任用户的视频中的一个被选择,将该被选择的视频变为放大的主画面,因而实现了通信终端旁的用户既能知道所有可信任用户的状况又能根据需要在某一时段突出与一个可信任用户的交流的有益效果,既通用又个性化。
由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可以基于人脸识别、身高识别、声音识别中的一个或多个来识别人或特定人,即通过多方面综合识别人或特定人,识别的准确度更高。另外,本发明还可以结合深度传感器来识别视音频,在识别三维物体及动作时由于可以感测深度和深度变化因而识别的准确度显著提升。
由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可以通过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的剧烈变化、音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高于特定阈值的音频、音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的剧烈变化、基于摄像机、音频采集单元分别采集到的视、音频识别出的预定事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识别异常状况,提高了识别异常状况的精度。
再者,由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使摄像机转动的转动装置,使得摄像机在采集信息时更全面更灵活地采集现场信息。
由于该转动装置可以根据识别出的元素进行相应地转动,使摄像机始终面对识别的元素,使得采集的画面中识别的元素看得更清楚,所采集的内容中包含的有用信息更多。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还包括光线传感器,根据周围环境光线变化来调整显示器的显示亮度,使得用户在不同的光线下观看视频都能具有较佳的视觉体验。
由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工具能够响应于第一触发,检测移动终端当前可用的网络,根据移动终端当前可用的网络,通过相应的网络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这样,就实现了无论可信任用户(携带移动终端的人)处于何种网络环境(例如wifi环境或3G、2G环境),都能向特定通信终端(例如在家中)发起连接请求,并自动建立通信的有益效果。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工具能够响应于当前与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变得不可用,再次检测移动终端当前可用的网络,根据移动终端当前可用的网络,自动通过相应的网络再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这样,就能够例如当携带移动终端的用户由wifi网络覆盖区进入到例如3G、2G网络覆盖区等,通过自动检测可用的网络并选择相应的网络重新建立连接,达到了携带移动终端的用户无需手动再拨号而能够自动再向特定通信终端发连接请求、从而无缝进行通信切换(对于携带移动终端的用户来说,好像没有感觉到网络环境的变化)的有益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是IP网络或3G网络、还是2G网络,决定与特定通信终端进行视、音频通信,还是只进行音频通信,由于2G网络无法传输视频,因此先判断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是IP网络或3G网络、还是2G网络,然后再进行相应通信,达到了不浪费通信资源的有益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了解,虽然下面的详细说明将参考图示实施例、附图进行,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本发明的范围是广泛的,且意在仅通过后附的权利要求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通过切换网络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外部正视图和外部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工具的示意性框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1的示意性框图。根据图1,通信终端1包括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以及收发信机105,其中收发信机105响应于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采集的音视频中识别出人或特定人、特定动作、或异常状况,获取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的信息,根据所获取的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的信息,根据所获取的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的信息,收发信机105通过相应的网络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应当理解,图1所示的框图仅仅是为了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减少某些单元或装置。
在此,摄像机101仅用于示例,任何具有视频采集功能的装置都可适用于本发明,例如摄像头,在此不作限定。音频采集单元102包括任何具有音频采集功能的装置,诸如录音单元。收发信机105例如天线,也可以是其他收发设备,例如内置的支持wifi与电信网络的无线收发模块。
在此,所述特定人可以由用户预先设定并存储在所述通信终端,诸如家里的老人、小孩等,所述异常情况诸如陌生人到访、失火、哭声、吵闹声、电器事故等等。所述可信任用户可以由通信终端的用户预先设定,也可以由所述通信终端根据通信频次等因素进行设定和调整,诸如将频繁通信的亲友设定为可信任用户。所述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信息主要包括当前可用的网络类型、网速、网络地址等。其中的网络类型主要包括IP网络和电信网络,电信网络又分成3G、2G等。所述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可以通过诸如短信、微信、或特定应用消息等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在此不作限定。
在此,所述通信终端1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一种可与用户通过触摸板、声控设备、遥控设备或键盘等进行人机交互的电子产品,例如计算机、平板电脑(PAD)、网络电视(IPTV)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的用户设备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
典型地,针对人的识别而言,当所述通信终端1从无人环境切换到有人环境时,即通过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识别出当前场所出现人时,则由收发信机105根据所获取的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信息,通过相应的网络主动向另一端的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告知另一端的可信任用户当前环境中有人出现。
典型地,针对特定人的识别而言,在现实场景中,保姆一直在家里待着,此时孩子小米放学回来了,所述通信终端1通过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识别出小孩是小米,则由收发信机105根据所获取的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信息,通过相应的网络及时或实时向另一端的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
典型地,针对特定动作的识别而言,通过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基于所采集到的视、音频识别出诸如老人摔倒的动作、小孩子跳舞的动作等等,由收发信机105根据所获取的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信息,通过相应的网络主动向另一端的用户发送提醒信息。
典型地,针对异常情况的识别而言,通过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所采集的视音频中识别出诸如陌生人到访、失火、哭声、吵闹声、电器事故等等异常状况,由收发信机105根据所获取的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信息,通过相应的网络主动向另一端的用户发送提醒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收发信机105获取的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的信息指示IP网络可用,也即在该种情况下,无论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信息是否除IP网络外还包括诸如电信网络等其他网络,都优先通过IP网络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由于通常情况下所述通信终端1都处于诸如家里、办公室等场所,因而通信终端1的IP网络通常保持可用状态,因而通信终端1直接通过IP网络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可以快速建立与可信任用户的通信连接,从而有效提升通信的效率。
请参考图2,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通过切换网络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的示意图。根据图2,一开始,可信任用户处于wifi服务区,通信终端通过例如查看IP服务器端显示的可信任用户的在线状态(在线表示处于wifi服务区,不在线表示不在wifi服务区)得知可信任用户处于wifi服务区,则经由IP服务器通过IP网络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随着可信任用户的移动,可信任用户出了wifi服务区,即可信任用户当前的IP网络不可用(如图2中的虚线,符号“X”表示不可用)但是电信网络可用(图2中的实线)时,通信终端1例如通过查看IP服务器端显示的可信任用户的在线状态获取到这一信息,也可以直接经由电信服务器通过电信网络或通过IP网络转电信网络(未示出)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如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可以适应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向可信任用户及时发送提醒信息,避免因单一通信方式的限制而导致在其他网络环境下不能通信进而导致提醒信息不能及时到达可信任用户的情况。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通信终端1可以通过收发信机105响应于接收到来自可信任用户的通过第一网络的第一连接请求,自动发出对该连接请求的应答,从而自动建立与可信任用户的通过第一网络的第一通信,由此在无需人工确认的情况下自动快速建立与可信任用户的通信,达到了当通信终端旁的人无法接电话或人工应答的情况下可信任用户仍然能够与通信终端旁的人通信的有益效果,另外,也实现了不依赖于通信终端旁的人的意志的强硬监视的效果。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包括诸如IP网络、电信网络等,在此不作限定。
此外,收发信机105与可信任用户通过第一网络的第一通信中断的情况下接收到可信任用户通过第二网络进行第二通信的连接请求,也可以自动发出对该连接请求的应答,从而自动建立与可信任用户的通过第二网络的第二通信。其中,所述第二网络与第一网络的类型不同,当然,第二网络也可以包括诸如IP网络、电信网络等,在此也不作限定。由此,在通信终端与可信任用户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即使遇到第一网络通信中断的情况,只要第二网络可用,都可以无缝切换到第二网络来与可信任用户进行通信,特别在某些紧急的情况下,例如根据对方的口述来记录重要号码、沟通重要问题时,通信的持续性对于用户来说极其重要,而本发明的该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可以使用户完全感觉不到从已经中断的第一网络通信切换到第二网络继续进行通信的切换过程,通信的连续性较好。例如在图2中,可信任用户从wifi覆盖区移动到非wifi覆盖区,这时可信任用户的移动终端自动检测到所处的网络环境改变,从而自动通过电信网络向通信终端重新发送连接请求,通信终端(例如在家中)接到该连接请求自动应答,从而建立新的通信,对两端用户来说,都没有意识到中间有切换的过程,感觉通信是无缝的。如果通信终端旁的用户需要人工应答的话则达不到这一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终端1还可以包括显示器103和扬声器104,在与可信任用户通信的过程中,在收发信机105建立了与可信任用户的IP通信或3G通信的情况下,显示器103用来显示收发信机105接收的来自可信任用户的视频,扬声器104用来输出收发信机105接收的来自可信任用户的音频。其中,显示器103不仅可以显示可信任用户的视频,还可以同时显示与所述视频对应的标识等其他内容,例如与视频对应的快捷方式图标。在收发信机105建立了与可信任用户的2G通信的情况下,扬声器104可以输出收发信机105接收的来自可信任用户的音频。由此,对于不同的通信方式,通信终端1都可以输出与之对应的通信内容,在通信速率较高的IP或3G通信方式下,优先采用现场互动感强的视频通信,在通信速率较低的2G通信方式下,为了保持通信质量,优先采用可显著节省流量的音频通信。优选地,收发信机105同时建立了与多个可信任用户的IP或3G通信的情况下,显示器103同时显示来自多个可信任用户的视频,就像通信终端1的用户打开了与多个可信任用户进行通信的窗口,可以同时关注到多个可信任用户的实况。优选地,当所述通信终端1与单个可信任用户进行IP通信、3G通信或2G通信时,采用端到端的直接通信,在与多个用户进行IP通信、3G通信或2G通信时改经服务器进行通信,这种灵活的通信方式使得通信终端1在与单个用户进行通信时可以有效避免对服务器资源的浪费,并使得通信终端1在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时通过服务器来转发数据,更快更准确地传送大量数据。
进一步地,收发信机105还可以响应于所述多个可信任用户的视频中的一个或多个视频被选择,断开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视频对应的可信任用户的通信,或者扬声器104不输出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视频对应的可信任用户的声音。由此,通信终端的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通信的对象,或自由选择听到或不听到对方用户的声音。特别地,所述通信终端1还可以响应于所述多个可信任用户的视频中的一个被选择,被选择的可信任用户的视频变为放大的主画面,由此突出通信终端1的用户与重点对象进行的通信互动。
与上文所述的通信终端1接收信息的过程相对应,在发送信息时,所述通信终端1在与可信任用户通信的过程中,收发信机105建立了与可信任用户的IP通信或3G通信的情况下,收发信机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采集的视、音频;在收发信机105建立了与可信任用户的2G通信的情况下,收发信机仅向可信任用户发送音频采集单元102采集的音频。综上,通信终端1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调整所接收或所发送的信息类型,此处的信息类型主要指视频和音频。
其中,通信终端1对于人或特定人的识别可以基于人脸识别、身高识别、声音识别中的一个或多个来识别。在此,对于通信终端1识别人或特定人的方式不予限定,任何具有识别人或特定人的装置或单元如可适用本发明,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识别人的情况下,由于人脸的模式是很像的,绝大多数人的身高也是在特定范围内、人的声音频率也是在特定范围内,因此,例如当拍摄的图像中的某一区域与存储的人脸的模式类似,且/或结合位置传感器和/或深度传感器感测到的人脸与通信终端1的距离判断出其身高在特定范围内,且/或音频采集单元102采集到的音频也在特定范围内,可识别出人的存在。
在识别特定人的情况下,可以预先将特定人的人脸的模式和/或身高和/或声音频率存储在存储器中。当拍摄的图像中的某一区域与存储的该特定人脸的模式匹配,且/或结合位置传感器和/或深度传感器感测到的该特定人脸与通信终端1的距离判断出其身高与存储的身高匹配,且/或音频采集单元102采集到的音频的匹配与存储的改特定人的声音的频率匹配时,可识别出特定人的存在。
识别人或特定人的存在也可以采用自学习的方法。例如,如果拍摄的图像中的某个模式与采集到的声音的某个频率总是同时出现,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提示,即识别到了人,请通信终端1旁的人判断并命名。如果通信终端1旁的人发现识别错误,则在显示器的界面上反馈。接收到这种反馈后,在下一次拍摄的图像中的这种模式与采集到的声音的这种频率同时出现时就不认为出现了人或特定人。在自学习的方式下,也可以预先不将特定人的人脸的模式和/或身高和/或声音频率存储在存储器中。
另外,也可以基于携带手机发出的无线信号表明的身份识别人或特定人。例如通信终端1是蓝牙设备,可信任用户的手机中也具有蓝牙无线单元。当通信终端1识别出特定身份的蓝牙无线单元出现在一定距离内时,则认为识别出了特定人。
可选地,所述通信终端1也可以通过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基于所采集到的视、音频识别特定动作,例如识别出老人摔倒的动作、小孩子跳舞的动作等等,并由收发信机105主动向另一端的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
可选地,可以人为地事先设定并根据设定的动作建立模型。当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所采集的视、音频中搜索到与存储的一个模型相匹配的特定动作时,则由收发信机105主动向另一端的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例如,对于看电视这样一个动作,建立一个模型:识别出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顺着该人的目光方向看去,有一个物体;识别出该物体是电视;该人目光停留在电视上至少10秒。如果从摄像机101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到人,然后检测到此人坐在沙发上(沙发的识别类似人脸识别,也可以通过模式匹配进行,也可以将人坐在沙发上的图像整体作为一个对象进行模式匹配识别),然后检测此人的目光方向,然后检测此人目光方向上的物体是否是电视(例如将电视作为一个对象进行模式匹配),如果是则计数10秒。
当然,所述通信终端1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等自学习的方式自动建立动作模型。例如,通信终端1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所采集的视、音频中提取动作特征,并基于提取的特征建立动作模型。例如,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所采集的视、音频中发现有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顺着此人目光看去的方向有一个电视、在此人目光停留在电视上的事件超过10秒的频率超过阈值,则认为这是一个特定动作的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动作模型可以不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而是根据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所采集的视、音频以学习的方式提取动作的模型。
请参考图3(a),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外部正视图。根据图3(a),在识别特定动作时,为了更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动作,所述通信终端1还包括深度传感器197,基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以及深度传感器197通过采集的视音频以及感测的深度共同识别出特定动作。当然,在图3(a)中,深度传感器197的位置仅是用于示例,其也可以位于通信终端1的其他合理位置,并不在此限定。同理,图3(a)中所示的其他装置或部件的位置也仅是用于示例,不再一一赘述。
在识别异常状况时,所述通信终端1可以通过识别出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识别:
摄像机101采集到的视频的剧烈变化;
音频采集单元102采集到的高于特定阈值的音频;
音频采集单元102采集到的音频的剧烈变化;
基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分别采集到的视、音频识别出的预定事件,其中该预定事件的模型事先已建立,并通过从基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分别采集到的视、音频中搜索与建立的模型相匹配的事件,从而识别预定事件。
可选地,所述通信终端1基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识别出预定事件,其中该预定事件的模型事先已建立,并通过从基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分别采集到的视、音频中搜索与建立的模型相匹配的事件,从而识别预定事件。在此,所述通信终端1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等自学习的方式自动建立预定事件的模型。典型地,所述通信终端1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所采集的视、音频中提取事件特征,并基于提取的事件特征建立预定事件的模型,对各种事件进行分类,得到训练参数,从而识别出预定事件。
请参考图3(b),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外部侧视图。根据图3(b),为了多角度、多方位地采集音视频,所述通信终端1还包括使摄像机转动的转动装置199。可选地,为了在采集信息时采集到更多的有用信息,响应于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分别采集到的视音频中识别出以下要素中的一个,转动装置199使摄像机101向着面对识别出的要素的方向转动:
人或特定人;
特定动作;
异常状况。
请继续参考图3(a),为了使用户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都能在进行视频通信或观看视频时具有良好的视觉体验,所述通信终端1还可以包括光线传感器198,用于感测通信终端1周围环境光线变化,显示器103的显示亮度根据感测到的光线变化予以调整。
请参考图4,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安装于移动终端3的工具31的示意性框图。根据图4,所述安装于移动终端3的工具31包括:
发送单元301,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触发,检测移动终端3当前可用的网络,根据移动终端3当前可用的网络,通过相应的网络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
接收单元302,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自动应答,从而自动建立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通信,其中
在建立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通信后,发送单元301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变得不可用,再次检测移动终端3当前可用的网络,根据移动终端3当前可用的网络,自动通过相应的网络再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
其中,所述安装于移动终端3的工具诸如以应用程序(app)的方式安装在移动终端上,并以相应的应用图标的形式予以展示。所述响应于第一触发的方式诸如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3的开机或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3开机后所述工具31的开启,所述开启诸如通过响应于用户的点击、双击、长按等任何一种或组合来进行。所述当前可用的网络通常指IP网络、电信网络等。所述特定通信终端在此不作限定,可以指上文所述的通信终端1,也可以指其他具有通信功能的任意终端。优选地,所述特定通信终端可以是在所述工具31检测当前可用的网络前,已与移动终端3建立绑定关系的终端,因而在发送单元301检测当前网络后,直接通过相应的网络向已建立绑定关系的目标终端发送连接请求。
如图2所示,一开始,发送单元301响应于第一触发,检测到IP网络可用,通过IP网络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当然,如果这时发送单元301检测到IP网络不可用但电信网络可用,通过电信网络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自动应答后,移动终端3与特定通信终端之间进行IP通信。这时,如图2所示,在通信时携带移动终端3的用户(可信任用户)移出wifi服务区。发送单元301检测到例如3G网络可用,自动通过3G网络再向特定通信终端发连接请求(可用直接发送,也可以通过3G服务器),接收到特定通信终端的自动应答,与特定移动终端建立通信。由此,由于网络的切换在连接时自动进行,对于双方用户来说,其感受不到IP网络中断后通过电信网络来发送连接请求,通信的持续体验较佳。
由此,在IP网络可用的情况下,无论是否还并存有其他可用的诸如电信网络等类型的网络,优先通过IP网络发送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由此可以更节省成本地连接到通常位于固定场所并置于IP网络环境中的特定通信终端。当然,即使在没有IP网络的情况下,由于本实施例的发送单元301在检测到电信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很方便地向特定通信终端发送连接请求。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工具在建立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通信后,发送单元301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是IP网络或3G网络,向所述特定通信终端发送移动终端3采集的视音频,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是2G网络,向所述特定通信终端发送移动终端3采集的音频。
与上文所述的工具31发送信息的过程相对应,在接收信息时,建立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通信后,接收单元302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是IP网络或3G网络,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视、音频;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是2G网络,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音频。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可以实现为设备、装置、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可以是完全的硬件,也可以是完全的软件,还可以是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9)

1.一种通信终端(1),包括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以及收发信机(105),其中收发信机(105)响应于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采集的视、音频中识别出特定人、特定动作、或异常状况,获取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的信息,根据所获取的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的信息,收发信机(105)通过相应的网络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
其中收发信机(105)响应于接收到来自可信任用户的通过第一网络的第一连接请求,自动发出对该连接请求的应答,从而自动建立与可信任用户的通过第一网络的第一通信;
如果收发信机(105)在与可信任用户通过第一网络的第一通信中断的情况下接收到可信任用户通过第二网络进行第二通信的连接请求,自动发出对该连接请求的应答,从而自动建立与可信任用户的通过第二网络的第二通信;
所述异常状况是通过识别出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识别的:
摄像机(101)采集到的视频的剧烈变化;
音频采集单元(102)采集到的高于特定阈值的音频;
音频采集单元(102)采集到的音频的剧烈变化;
基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分别采集到的视、音频识别出的预定事件,其中该预定事件的模型事先已建立,并通过从基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分别采集到的视、音频中搜索与建立的模型相匹配的事件,从而识别预定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中如果收发信机(105)获取的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的信息指示IP网络可用,通过IP网络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中如果收发信机(105)获取的可信任用户当前可用的网络的信息指示IP网络不可用但电信网络可用,通过电信网络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提醒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1),还包括显示器(103)和扬声器(104),其中在与可信任用户通信的过程中,在收发信机(105)建立了与可信任用户的IP通信或3G通信的情况下,显示器(103)用来显示收发信机(105)接收的来自可信任用户的视频,扬声器(104)用来输出收发信机(105)接收的来自可信任用户的音频;在收发信机(105)建立了与可信任用户的2G通信的情况下,扬声器(104)用来输出收发信机(105)接收的来自可信任用户的音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中在与可信任用户通信的过程中,在收发信机(105)建立了与可信任用户的IP通信或3G通信的情况下,收发信机向可信任用户发送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采集的视、音频;在收发信机(105)建立了与可信任用户的2G通信的情况下,收发信机仅向可信任用户发送音频采集单元(102)采集的音频。
6.根据权利要求4的通信终端(1),其中在收发信机(105)同时建立了与多个可信任用户的IP或3G通信的情况下,显示器(103)同时显示来自多个可信任用户的视频。
7.根据权利要求6的通信终端(1),其中响应于所述多个可信任用户的视频中的一个或多个视频被选择,收发信机(105)断开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视频对应的可信任用户的通信,或者扬声器(104)不输出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视频对应的可信任用户的声音。
8.根据权利要求6的通信终端(1),其中响应于所述多个可信任用户的视频中的一个被选择,被选择的可信任用户的视频变为放大的主画面。
9.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终端(1),其中特定人是基于人脸识别、身高识别、声音识别中的一个或多个来识别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终端(1),还包括深度传感器(197),所述特定动作是基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分别采集到的视、音频以及深度传感器(197)感测的深度识别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终端(1),还包括:使摄像机(101)转动的转动装置(199)。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通信终端(1),其中响应于从摄像机(101)、音频采集单元(102)分别采集到的视、音频中识别出以下要素中的一个,转动装置(199)使摄像机(101)向着面对识别出的要素的方向转动:
人或特定人;
特定动作;
异常状况。
13.根据权利要求4的通信终端(1),还包括光线传感器(198),用于感测通信终端(1)周围环境光线变化,其中显示器(103)的显示亮度是根据感测到的所述光线的变化调整的。
14.一种安装于移动终端(3)的工具(31),包括:
发送单元(301),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触发,检测移动终端(3)当前可用的网络,根据移动终端(3)当前可用的网络,通过相应的网络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特定通信终端能够响应于本身采集的视、音频中识别出特定人、特定动作、或异常状况,通过相应的网络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提醒信息;
接收单元(302),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自动应答,从而自动建立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通信,其中
在建立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通信后,发送单元(301)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变得不可用,再次检测移动终端(3)当前可用的网络,根据移动终端(3)当前可用的网络,自动通过相应的网络再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
其中所述特定通信终端能够通过识别出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识别出异常状况: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采集到的视频的剧烈变化、采集到的高于特定阈值的音频、采集到的音频的剧烈变化、基于采集到的视、音频识别出的预定事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工具(31),其中如果发送单元(301)响应于第一触发,检测到IP网络可用,通过IP网络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工具(31),其中如果发送单元(301)响应于第一触发,检测到IP网络不可用但电信网络可用,通过电信网络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工具(31),其中如果发送单元(301)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IP网络变得不可用,检测到电信网络可用,自动通过电信网络再发送针对特定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
18.根据权利要求14的工具(31),其中在建立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通信后,发送单元(301)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是IP网络或3G网络,向所述特定通信终端发送移动终端(3)采集的视、音频;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是2G网络,向所述特定通信终端发送移动终端(3)采集的音频。
19.根据权利要求14的工具(31),其中在建立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通信后,接收单元(302)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是IP网络或3G网络,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视、音频;响应于当前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是2G网络,从所述特定通信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特定通信终端的音频。
CN201410337297.0A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通信终端及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工具 Active CN1040929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7297.0A CN104092972B (zh)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通信终端及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工具
US15/326,246 US20180131899A1 (en) 2014-07-15 2014-09-15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tool installed on mobile terminal
PCT/CN2014/086577 WO2016008210A1 (zh) 2014-07-15 2014-09-15 一种通信终端及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7297.0A CN104092972B (zh)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通信终端及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2972A CN104092972A (zh) 2014-10-08
CN104092972B true CN104092972B (zh) 2018-10-02

Family

ID=51640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7297.0A Active CN104092972B (zh)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通信终端及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工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31899A1 (zh)
CN (1) CN104092972B (zh)
WO (1) WO20160082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8717B (zh) * 2014-06-26 2017-11-24 北京小鱼在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录制系统
CN104484259A (zh) * 2014-11-25 2015-04-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流量监控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118228A (zh) * 2015-07-11 2015-12-02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监护儿童安全的自动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5046876A (zh) * 2015-07-23 2015-11-11 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儿童安全监测系统
CN105788166B (zh) * 2016-01-29 2018-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报警方法和装置
CN106131769A (zh) * 2016-07-01 2016-11-16 深圳市迅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通知方法、蓝牙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023528A (zh) * 2016-08-01 2016-10-12 王琰 一种老人危机监护装置
CN106817612A (zh) * 2016-12-09 2017-06-09 北海职业学院 一种具有监督功能的电视机的控制方法
CN108616834A (zh) * 2017-01-04 2018-10-0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附加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469800B2 (en) * 2017-01-26 2019-11-05 Antimatter Research, Inc. Always-on telepresence device
CN107749102A (zh) * 2017-10-12 2018-03-02 武汉九万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和用户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11567037B (zh) * 2017-11-10 2022-12-06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会议环境监视
CN108833820B (zh) * 2018-05-29 2021-03-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810474A (zh) * 2018-06-19 2018-11-13 广州小狗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摄像头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9874165B (zh) * 2019-03-29 2021-09-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及时关闭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12030A (zh) * 2019-08-01 2021-02-02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拍照补光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30466B (zh) * 2019-08-13 2021-10-29 陈嘉涵 一种基于ai识别的音视频采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2584A (zh) * 2006-07-05 2008-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无线通信系统之间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21765A (zh) * 2007-10-16 2010-09-01 朴相来 使用无线通信网络来保护并管理孩子的系统和方法
CN102402828A (zh) * 2010-09-07 2012-04-04 瞿彪 一种3g视频防盗报警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08634A1 (en) * 1994-10-11 2010-08-19 Arbine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Across Convergent Networks
DE10235547A1 (de) * 2002-03-27 2003-10-09 Agere Syst Guardian Corp Alarmierungsverfahren und Mobiltelefon zur Alarmierung
US7266347B2 (en) * 2003-06-10 2007-09-04 Gross John N Remote monitoring device and process
US20050255826A1 (en) * 2004-05-12 2005-11-17 Wittenburg Kent B Cellular telephone based surveillance system
US8219073B2 (en) * 2004-12-28 2012-07-10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for simlutaneous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WO2006137136A1 (ja) * 2005-06-22 2006-12-28 Fujitsu Limited 緊急時連絡を行う携帯情報機器
US8022807B2 (en) * 2007-06-15 2011-09-20 Alarm.Com Incorporated Alarm system with two-way voice
CN101119481B (zh) * 2007-08-27 2010-04-21 刘文萍 一种远程报警视频监控方法
US8724619B2 (en) * 2007-12-31 2014-05-13 Apple Inc. Transparently routing a telephone call between mobile and VOIP services
US8116723B2 (en) * 2008-01-17 2012-02-14 Kaltsukis Calvin L Network server emergency information accessing method
CN101286238A (zh) * 2008-05-06 2008-10-15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仿生智能监控系统
CN101465033B (zh) * 2008-05-28 2011-01-26 丁国锋 一种自动追踪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1635835A (zh) * 2008-07-25 2010-01-27 深圳市信义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视频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1790003A (zh) * 2009-01-23 2010-07-28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具有音频或视频功能的移动装置的监视或监听方法
CN101534425A (zh) * 2009-04-10 2009-09-16 上海伯里春贸易有限公司 车站、机场和地铁人像采集比对识别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US11399153B2 (en) * 2009-08-26 2022-07-26 Teladoc Health, Inc. Portable telepresence apparatus
CN101860986B (zh) * 2010-04-26 2012-11-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监视用户安全的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US20120098918A1 (en) * 2010-08-04 2012-04-26 Murphy William A Video analytics as a trigger for video communications
US20120297304A1 (en) * 2011-05-17 2012-11-22 Apple Inc. Adaptive Operating System
US9262068B2 (en) * 2012-05-31 2016-02-16 Opportunity Partners Inc. Interactive surface
EP2867860A4 (en) * 2012-06-29 2016-07-27 Behavioral Recognition Sys Inc UNWINDED LEARNING OF FUNCTIONAL ANALYSIS FOR A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US8837685B2 (en) * 2012-09-14 2014-09-16 GreatCall, Inc. Adaptive system with call center and trusted network
US20140347436A1 (en) * 2013-05-22 2014-11-27 Sony Corporation Portable transparent display with life-size image for teleconference
US9355306B2 (en) * 2013-09-27 2016-05-31 Konica Minolta Laboratory U.S.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gnition of abnormal behavior
CN103645691A (zh) * 2013-11-28 2014-03-19 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具有报警功能的基于Android平台的家居监控系统
CN103647941A (zh) * 2013-11-28 2014-03-19 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
US8948133B2 (en) * 2014-05-27 2015-02-03 Bandwidth.Com, Inc. Techniques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handoff threshold using user feedbac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2584A (zh) * 2006-07-05 2008-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无线通信系统之间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21765A (zh) * 2007-10-16 2010-09-01 朴相来 使用无线通信网络来保护并管理孩子的系统和方法
CN102402828A (zh) * 2010-09-07 2012-04-04 瞿彪 一种3g视频防盗报警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2972A (zh) 2014-10-08
WO2016008210A1 (zh) 2016-01-21
US20180131899A1 (en) 2018-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2972B (zh) 一种通信终端及安装于移动终端的工具
US11115227B2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bidirectional live sharing and smart monitoring
KR101712065B1 (ko) 기기 네트워킹 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US100550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displaying device list
JP5660746B1 (ja) 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06921560A (zh) 语音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62728B (zh) 网络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539776A (zh) 报警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04902059A (zh) 来电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4683568A (zh) 信息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5261131A (zh) 一种发送警报通知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41800A (zh) 一种响应通信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72952A (zh)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5487392A (zh) 设备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4967886B (zh) 无线投影方法和系统
CN106230714A (zh) 一种响应通信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27424A (zh) 画面的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80039836A1 (en) Single call-to-connect liv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ethod and tool
CN106231137A (zh) 基于电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06175A (zh) 开门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9889756B (zh)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407021A (zh) 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9040651B (zh) 视频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07226B (zh) 信号源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6535527A (ja) 呼び出し転送方法、装置及び端末、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88 room 2, building 5, Huayuan Road 2031,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hina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fish in the hom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room 2, building 5, Huayuan Road 2031,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hina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mall fis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1

Address after: 201210 4 / F, building 1, 701 Naxian Road,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Chin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Xiaod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room 2031, building 2, 5 Hua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AINEMO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