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1043A - 身份认证方法和认证信息获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身份认证方法和认证信息获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1043A
CN103971043A CN201410230443.XA CN201410230443A CN103971043A CN 103971043 A CN103971043 A CN 103971043A CN 201410230443 A CN201410230443 A CN 201410230443A CN 103971043 A CN103971043 A CN 103971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ertifie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identity
identit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304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雪
吴校军
蔡小川
范立忠
王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2304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710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71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1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身份认证方法和认证信息获取方法。该身份认证方法,包括:获取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所述身份信息与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是相对应的;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检索与所述待认证身份信息相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若检索到所述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则对比所述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以获得两者的相似度值;若相似度值超过预设的阈值,则身份认证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身份认证方法,通过认证待认证的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似保证了认证工作是由操作者本人进行的,再通过自动的检索和对比相似度,提高了身份认证的速度。

Description

身份认证方法和认证信息获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身份认证方法和认证信息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身份认证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目前,在各种互联网应用中,对身份进行认证,也就是身份的核实已经被广泛应用。以确认操作该应用的是否是由操作者本人进行的。
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有三种:1,上传身份证、护照、驾照等有效身份证件的照片或扫描件到系统终端,然后由系统终端的操作人员比对接收到的照片或扫描件与通过人工查找得到的照片或扫描件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说明身份认证通过;2,通过本人到指定地点完成身份的认证,需要本人到指定的地点,再由人工确认是否为操作者本人,如是,则说明身份认证通过;3,通过手机的实名信息,结合短信确认码来完成认证,此种认证方式先要移动终端使用者将该移动终端进行实名绑定,再由系统发送确认码至该终端,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将该确认码发送返回给系统,如果系统接收到的确认码是系统刚才发出的,则身份认证通过。
但第一种认证方式,由于采用的是人工审核的方式,其认证工作很难做到实时完成,所上传的身份证件文件(照片或扫描件)的审核工作需要人工排队进行比对,时效性较差。第二种认证方式,需要进行身份认证的人员无法及时到指定的地点,明显受到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时效性同样较差。第三种认证方式,由于无法确认该移动终端是对该终端进行实名绑定的操作者(如该移动终端被盗),也就导致了无法保证是本人进行的身份认证操作。
综上,现有的认证方法无法既保证是本人进行的认证,又保证认证的速度较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身份认证方法和认证信息获取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获取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身份信息与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是相对应的;
根据身份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检索与待认证身份信息相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
若检索到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则对比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以获得两者的相似度值;
若相似度值超过预设的阈值,则身份认证通过。
优选的,在根据身份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检索与待认证身份信息相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前,在获取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后,还包括:
对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的有效特征进行识别;
若能够识别出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的有效特征,则执行检索步骤。
优选的,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均是使用非对称加密秘钥加密的信息;
在获取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前,还包括:
使用预设的非对称解密秘钥对获取到的未解密身份信息和未解密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解密;
若解密成功,则获取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
优选的,对比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还包括:
若相似度未超过预设的阈值,则将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人工检索端。
优选的,根据身份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检索与待认证身份信息相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还包括:
若未检索到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则将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人工检索端。
优选的,预设的数据库为身份信息数据库。
优选的,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包括:面部图像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认证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每次接收到获取认证信息指令,则获取待认证者的生物特征信息;
显示获取身份信息的指令,生物特征信息与身份信息是相对应的;
若获取到身份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则发送生物特征信息和身份信息。
优选的,在发送生物特征信息和身份信息前,在获取到身份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后,还包括:使用预设的非对称加密密钥对生物特征信息和身份信息进行加密。
优选的,通过加密信道发送生物特征信息和身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认证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上传身份证、护照、驾照等有效身份证件的照片或扫描件到系统终端,再由人工完成认证工作;或本人到指定的地点由人工完成认证工作;或通过实名制的手机发送确认码到系统终端进行认证,无法既保证是本人进行的认证操作,又保证认证的速度较快相比,其根据获取到的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检索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并自动对比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似,进而实现了对身份认证的功能,其中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身份信息是相对应的。通过认证待认证的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似保证了认证工作是由操作者本人进行的,再通过自动的检索和对比相似度,提高了身份认证的速度,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认证方法基本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认证信息获取方法基本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身份认证方法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与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是相对应的;
S102,根据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检索与待认证身份信息相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
S103,若检索到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则对比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以获得两者的相似度值;
S104,若相似度值超过预设的阈值,则身份认证通过。
其中,步骤S101,获取的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由待验证者的使用终端发出的,当待认证者需要对其身份进行认证的时候,待认证者通过操作使用终端将其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发送出来,身份信息可以是身份证号、姓名或者其他能够证明其身份的代码或者代号,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待认证者的头像照片或者其他能够获取到的待认证者身上的可以起到区别的特征(面部信息,掌纹等)。获取的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需通过摄像头或同类的图像获取装置临时拍摄的,而不是从待认证端的老旧图像信息库中获取并发送出来的。
步骤S102,本地在接收到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后,根据身份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检索与该身份信息相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其中,预设的数据库可以是公开的,以提高身份认证的公允度;也可以是私密的,以保证待认证者的身份不会被泄露。认证生物特征信息是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这可以通过预先采集待认证者的有效生物特征信息(如面部图像,或掌纹等)来实现,如现要求待认证者到指定的地点采集其生物特征信息和该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并将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和对应的身份信息均储存在数据库中。优选的,对认证生物特征信息的检索是采用非对称加密方式,这样能够保证检索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步骤S103,如果根据身份信息能够检索出与该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则说明与该身份信息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已经储存到数据库中,将该生物特征信息息调出即可,此处的生物特征信息便是用于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进行相似度对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如果根据身份信息没能够检索出与该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则可能是如下原因导致的,说明在本次检索前,由于没有将与该身份信息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储存到数据库中,或者由于检索系统的故障,导致没有正确的检索出与该身份信息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针对这两种情况,身份认证流程结束,应反馈相应的错误信息。
步骤S104中,对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进行相似度对比后,可以了解到二者的相似度具体为多少,相似度的值域在0%-100%之间。具体的,考虑到人体的面部特征(或其他种类的生物特征信息)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轻微的变化,造成变化的原因如成熟、衰老、受伤等等。所以需要设定一个阈值,如果相似度超过该阈值,则说明认证通过。考虑到人体面部特征的变化通常是个渐变的过程,所以,优选的,要求待认证者或者已经在数据库中储存身份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的人,每隔预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通过人工获取生物特征信息的方式对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更新,以提高储存在数据库中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的可信性。更新储存在数据库中的认证信息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自动更新的方式,如,每隔预定的时间通知待认证者发送其身份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根据该身份信息在数据库中检索与之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并对比接收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和检索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如果二者的相似度超过预定的阈值,则使用接收到的生物特征信息替代检索到的生物特征信息。
如果身份认证通过,则可以发送表示身份认证通过的信息到待认证者处,或者发送到需要对待认证者的身份进行认证的机构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身份认证方法尤其适用于远程认证,或非现场认证的工作环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认证方法,其根据获取到的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检索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并自动对比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似,进而实现了对身份认证的功能,其中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身份信息是相对应的。通过认证待认证的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似保证了认证工作是由操作者本人进行的,再通过自动的检索和对比相似度,提高了身份认证的速度,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了身份认证方法的细节认证流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根据身份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检索与待认证身份信息相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前,在获取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后,还包括:
对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的有效特征进行识别;
若能够识别出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的有效特征,则执行检索步骤。
对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进行相似度对比,是通过对二者的有效特征进行的对比来实现的,如,能够根据接收到的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获取到其中的特征(如像素是否足够,是否符合面部特征应有的基本要求等)。如果连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的基本特征都无法获取,也就无法对比二者的相似度,也就不需要执行后续的步骤了,此时则应通过人工获取有效特征的方式来获取有效特征,如果人工也无法有效获取有效特征,则应发出对应的信息给待认证者,或者需要对待认证者的身份进行认证的机构。
个人信息(身份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的泄密问题一直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尤其在身份认证领域,由于在认证的过程中,人工参与的身份认证之中,则很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的泄密,或者在个人信息传出的过程中,由于个人信息被第三方截取而导致的泄密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有鉴于此,还可以在个人信息传输的过程中采取加密的手段,以保证个人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泄密的问题。同时考虑到,解密难度的问题,优选采用非对称秘钥对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当然加密秘钥是预先存储在待认证者处的,解密秘钥是预先储存在本地的。也就是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均是使用非对称加密秘钥加密的信息;
在获取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前,还包括:
使用预设的非对称解密秘钥对获取到的未解密身份信息和未解密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解密;
若解密成功,则获取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
非对称秘钥可使用如非对称加密算法获得。
由于身份认证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机器无法对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有效的识别,所以对比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还包括:
若相似度未超过预设的阈值,则将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人工检索端。
本地的人工检索端在接收到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后会通过人工对比的方式对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认证生物特征信息的相似度进行对比,以起到对机器自动对比的辅助对比作用。如果人工对比能够通过,则会接收到人工检索段发出的确认认证通过信息,那么便说明该身份认证通过。
当然,根据身份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检索与待认证身份信息相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还包括:
若未检索到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则将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人工检索端。
如果通过机器自动检索没有检索出与身份信息相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则可以直接判定本次身份认证没有通过。
优选的,预设的数据库为身份信息数据库,该身份信息数据库为公开的数据库,可以提高身份认证的公允度,和可信程度。并且该数据库是已经建立好的,不需要通过预先获取的方式,提前取得待认证者的个人信息。
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包括:面部图像信息,当然,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的种类是相同的,也就是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均是面部图像信息,当然也可以是掌纹信息等能够区别不同待认证者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身份认证方法尤其适用于远程认证,或非现场认证的工作环境。由于采用了加密技术和通过加密信道发送信息,使身份认证方法在远程认证的工作能力更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认证方法,其根据获取到的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检索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并自动对比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似,进而实现了对身份认证的功能,其中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身份信息是相对应的。通过认证待认证的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似保证了认证工作是由操作者本人进行的,再通过自动的检索和对比相似度,提高了身份认证的速度,并且通过对个人信息进行非对称加密,使个人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泄密的问题。进一步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了认证信息获取方法,该认证信息获取方式是与本发明所提供的身份认证方法相对应的。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201,每次接收到获取认证信息指令,则获取待认证者的生物特征信息;
S202,显示获取身份信息的指令,生物特征信息与身份信息是相对应的;
S203,若获取到身份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则发送生物特征信息和身份信息。
其中,步骤S201,需要进行身份认证的人员所使用的终端(以下简称待认证端)每次接收到获取认证信息的指令,则需要通过用于获取生物特征信息的图像获取装置本来获取生物特征信息,通过本地摄像头获取生物特征信息是为了保证该生物特征信息不是从老旧生物特征信息(如照片库)中得来的,以防止待认证端在丢失的情况下,他人冒用待认证端进行身份认证。具体的,如,可以在待认证端(手机的APP或认证网页)处设置相应的处理流程,使待认证端不会暴露任何界面能让用户上传手机或电脑本地的生物特征信息(如照片)。
步骤S202,待认证端还应显示获取身份信息的指令,当然,生物特征信息与身份信息是相对应的。此时是提示待认证者输入其身份信息。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生物特征信息和显示获取身份信息的指令,并不需要要求二者执行的前后顺序,先执行哪个都可以。
在获取到身份信息和与身份信息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后,将身份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发送到指定的身份认证端,进行身份认证即可。当然,此处所指的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面部图像信息。
在发送生物特征信息和身份信息前,在获取到身份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后,还包括:使用预设的非对称加密密钥对生物特征信息和身份信息进行加密。通过使用非对称加密秘钥对身份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加密,使得身份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犹豫第三方的恶意截取而导致信息泄密的问题。
同样的,通过加密信道发送生物特征信息和身份信息,其中加密信道可以是HTTPS,这样可以防止传输过程中信息的篡改。
本发明所提供的认证信息获取方法,通过安装在本地的摄像头获取待认证者的生物特征信息,并获取待认证者输入的身份信息。再将这两个信息通过非对称加密的方式进行加密,并通过HTTPS将二者发送到指定的身份认证终端,以完成认证信息的获取。由于生物特征信息是通过图像获取装置临时获取的,而不是以前预存在待认证端的,避免了待认证端被他人使用所带来的非法认证问题,并且通过对身份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加密、通过HTTPS发送身份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使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泄漏信息的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所述身份信息与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是相对应的;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检索与所述待认证身份信息相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
若检索到所述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则对比所述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以获得两者的相似度值;
若相似度值超过预设的阈值,则身份认证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检索与所述待认证身份信息相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前,在所述获取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后,还包括:
对所述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的有效特征进行识别;
若能够识别出所述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的有效特征,则执行所述检索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均是使用非对称加密秘钥加密的信息;
在所述获取待认证者的身份信息和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前,还包括:
使用预设的非对称解密秘钥对获取到的未解密身份信息和未解密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解密;
若解密成功,则获取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所述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还包括:
若相似度未超过预设的阈值,则将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人工检索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检索与所述待认证身份信息相对应的认证生物特征信息还包括:
若未检索到所述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则将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人工检索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数据库为身份信息数据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认证生物特征信息包括:面部图像信息。
8.认证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每次接收到获取认证信息指令,则获取待认证者的生物特征信息;
显示获取身份信息的指令,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是相对应的;
若获取到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则发送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认证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前,在所述获取到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后,还包括:使用预设的非对称加密密钥对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加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认证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加密信道发送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
CN201410230443.XA 2014-05-28 2014-05-28 身份认证方法和认证信息获取方法 Pending CN1039710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0443.XA CN103971043A (zh) 2014-05-28 2014-05-28 身份认证方法和认证信息获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0443.XA CN103971043A (zh) 2014-05-28 2014-05-28 身份认证方法和认证信息获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1043A true CN103971043A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40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30443.XA Pending CN103971043A (zh) 2014-05-28 2014-05-28 身份认证方法和认证信息获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71043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0613A (zh) * 2015-03-16 2015-05-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户识别模块的认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4796400A (zh) * 2015-01-31 2015-07-22 李若斌 一种外派人员身份鉴伪系统、服务器、终端和方法
CN105187217A (zh) * 2015-09-16 2015-12-23 成都三零凯天通信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因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5225155A (zh) * 2015-09-25 2016-01-06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保险风险管控方法
WO2016082498A1 (zh) * 2014-11-24 2016-06-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6127680A1 (zh) * 2015-02-12 2016-08-1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及支持指纹认证功能的终端
CN106790260A (zh) * 2017-02-03 2017-05-31 国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因子身份认证方法
CN106886697A (zh) * 2015-12-15 2017-06-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认证方法、认证平台、用户终端及认证系统
CN106997465A (zh) * 2017-04-10 2017-08-01 广东金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动态智能身份证识别验证方法及验证机
CN107330104A (zh) * 2017-07-07 2017-11-07 国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通信网络核查用户真实身份的方法及系统
CN108038179A (zh) * 2017-12-07 2018-05-15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信息认证方法与装置
CN108573202A (zh) * 2017-03-17 2018-09-25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终端、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WO2019018952A1 (zh) * 2017-07-25 2019-01-31 律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定条件的认证方法、认证软件以及认证装置
CN109326009A (zh) * 2017-08-01 2019-02-12 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快速通关系统及方法
CN105553919B (zh) * 2014-10-28 2019-02-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0321690A (zh) * 2019-07-15 2019-10-11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匹配的身份鉴别方法
CN111815842A (zh) * 2020-06-30 2020-10-23 北京海益同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信息的上链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671806A (zh) * 2021-03-15 2021-04-16 北京远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的认证方法、用户认证设备及用户认证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23423A1 (en) * 2007-07-20 2009-01-22 Mark Bu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secure network links utilizing a user's biometric identity on network elements
CN101826151A (zh) * 2009-03-03 2010-09-08 赵毅 一种人脸比对验证身份的方法和系统
CN103124269A (zh) * 2013-03-05 2013-05-2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云环境下基于动态口令与生物特征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法
CN103226703A (zh) * 2013-05-11 2013-07-31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与管理系统
CN103368954A (zh) * 2013-07-02 2013-10-23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口令和生物特征的智能卡注册登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23423A1 (en) * 2007-07-20 2009-01-22 Mark Bu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secure network links utilizing a user's biometric identity on network elements
CN101826151A (zh) * 2009-03-03 2010-09-08 赵毅 一种人脸比对验证身份的方法和系统
CN103124269A (zh) * 2013-03-05 2013-05-2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云环境下基于动态口令与生物特征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法
CN103226703A (zh) * 2013-05-11 2013-07-31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与管理系统
CN103368954A (zh) * 2013-07-02 2013-10-23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口令和生物特征的智能卡注册登录方法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3919B (zh) * 2014-10-28 2019-02-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US10839061B2 (en) 2014-10-28 2020-11-17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US10572642B2 (en) 2014-10-28 2020-02-25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WO2016082498A1 (zh) * 2014-11-24 2016-06-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796400A (zh) * 2015-01-31 2015-07-22 李若斌 一种外派人员身份鉴伪系统、服务器、终端和方法
US10496804B2 (en) 2015-02-12 2019-12-03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terminal supporting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WO2016127680A1 (zh) * 2015-02-12 2016-08-1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及支持指纹认证功能的终端
CN104660613A (zh) * 2015-03-16 2015-05-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户识别模块的认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5187217A (zh) * 2015-09-16 2015-12-23 成都三零凯天通信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因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5225155A (zh) * 2015-09-25 2016-01-06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保险风险管控方法
CN106886697A (zh) * 2015-12-15 2017-06-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认证方法、认证平台、用户终端及认证系统
CN106790260A (zh) * 2017-02-03 2017-05-31 国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因子身份认证方法
CN108573202A (zh) * 2017-03-17 2018-09-25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终端、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6997465A (zh) * 2017-04-10 2017-08-01 广东金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动态智能身份证识别验证方法及验证机
CN107330104A (zh) * 2017-07-07 2017-11-07 国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通信网络核查用户真实身份的方法及系统
WO2019018952A1 (zh) * 2017-07-25 2019-01-31 律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定条件的认证方法、认证软件以及认证装置
CN109326009A (zh) * 2017-08-01 2019-02-12 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快速通关系统及方法
CN108038179A (zh) * 2017-12-07 2018-05-15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信息认证方法与装置
CN110321690A (zh) * 2019-07-15 2019-10-11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匹配的身份鉴别方法
CN111815842A (zh) * 2020-06-30 2020-10-23 北京海益同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信息的上链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671806A (zh) * 2021-03-15 2021-04-16 北京远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的认证方法、用户认证设备及用户认证系统
CN112671806B (zh) * 2021-03-15 2021-06-08 北京远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的认证方法、用户认证设备及用户认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1043A (zh) 身份认证方法和认证信息获取方法
CN107079034B (zh)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终端设备、认证服务器及电子设备
CN107251035B (zh) 账户恢复协议
KR101727660B1 (ko) 하나의 장치를 이용하여 다른 장치를 언로크하는 방법
AU2010251755B2 (en)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US9218473B2 (en) Cre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of biometric information
CN110706379B (zh) 基于区块链的门禁访问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160337124A1 (en) Secure backup and recovery system for private sensitive data
JP6814147B2 (ja) 端末、方法、不揮発性記憶媒体
CN109076090B (zh) 更新生物特征数据模板
EP293780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ng electronic data exchange between an industrial programmable device and a portable programmable device
CZ2015473A3 (cs) Způsob zabezpečení autentizace při elektronické komunikaci
CN104662941A (zh) 密钥使用的支持
KR20190113775A (ko) 신뢰받는 키 서버
CN110910978A (zh) 一种应用于区块链网络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487517A (zh) 数据加密解密方法及装置
CN105139205A (zh) 支付验证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WO2017050152A1 (zh) 用于移动设备的密码安全系统及其密码安全输入方法
CN109565441A (zh) 一种用于通过使用第二通信设备来配置第一通信设备的方法
CN106452755B (zh) 基于客户端解密密文的重置保护口令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84958A (zh) 一种电子凭证识别方法及门禁设备
CN104657691B (zh) 身份证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500947B1 (ko) 생체 정보 생성 및 인증
CN106341227B (zh) 基于服务器解密密文的重置保护口令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117871B1 (ko) 공개키 및 개인키 요소들의 분산저장을 통한 간편인증 방법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