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6258B - 中继增强蜂窝系统中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中继增强蜂窝系统中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6258B
CN103906258B CN201410166519.7A CN201410166519A CN103906258B CN 103906258 B CN103906258 B CN 103906258B CN 201410166519 A CN201410166519 A CN 201410166519A CN 103906258 B CN103906258 B CN 1039062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macro
caching
scheduled
cq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665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06258A (zh
Inventor
何春
崔海霞
冯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4101665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62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06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6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06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62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算法TBDRC,使基站eNB与中继站relay之间的第一跳回程backhaul链路吞吐量和中继站relay与中继用户relay UE之间的第二跳接入access链路吞吐量平衡,以提高中继增强蜂窝系统资源利用率和小区吞吐量。本算法基于relay UE的确认字符ACK反馈信息更新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在保证数据被正常传输的同时,避免了同样的数据被多次正确传输,能减少backhaul链路的资源浪费,进一步提高access链路的吞吐量。

Description

中继增强蜂窝系统中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中继增强蜂窝系统中一种基于中继缓存信息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后3G时代的到来,无线通信系统对于网络吞吐量、频谱效率、小区覆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仅依赖传统的蜂窝网络架构,则只能通过更加密集的部署基站(eNB)来达到目标,然而高昂的设备成本使其性价比无法令人满意。而通过采用功能简单、成本低廉的中继站(relay),将来自基站或用户(UE)的信号经过增强处理之后转发给距离较远的目的端,可大大节约成本开销,同时达到有效提升系统容量和改善蜂窝覆盖的目的。
如图1所示,中继增强蜂窝系统在引入relay后,系统中存在三种链路:eNB-relay的无线backhaul链路、relay-UE(将接入relay的UE称为relay UE)的无线access链路以及eNB-UE(将接入eNB的UE称为macro UE)的无线direct链路。relay的引入使蜂窝系统的架构发生改变,传统小区中的基站集中式调度方式,将有可能演变为基站和中继均具备调度能力的分布式调度方式。而传统的分组调度方法,如轮询调度、最大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 Indicator,CQI)调度、比例公平(Proportional Fair,PF)调度等将不能直接应用于中继增强蜂窝系统中。在这种新型架构下,基站和中继之间的分组调度成为一个全新的问题。
由于多跳传输的存在,中继增强蜂窝系统的分组调度方式可以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在集中式下,需要由中控节点,如基站,集中获取所有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和业务队列信息,然后进行统一的资源分配,而中继站无需具备调度功能;对于分布式方式而言,基站和中继站均可仅根据本地可以获得的信息进行独立的资源调度。集中式方式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资源分配,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系统的无线资源,但需要大量的信令开销以及时延开销,方法复杂度也较高。相比而言,在分布式方式下,中继站具有独立的资源调度能力,虽然达不到最优的系统性能,但就整体系统而言,其调度复杂度较低、开销较小,因而更为实际可行。在分布式调度方式下,eNB由于无法获知access链路的信息,所以无法精确的根据relay UE的access链路的需求来进行backhaul链路调度,有可能导致relay UE在backhaul和access链路上具有不匹配的数据速率,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背景文件中宋旭(LTE-Advanced系统中无线中继性能仿真评估.硕士研究生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12:39-40)提出一种基于中继缓存的用户调度方案。该方案中,如果中继缓存小于预计可以发送给某UE的数据量时,relay先暂时不向该UE发送数据;只有等到当中继缓存大于或等于预计可以发送给某UE的数据量时,relay才向该UE发送数据。同时该方案假设backhaul子帧的全部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都用于调度有用户接入的relay,只有当某扇区的所有relay都没有用户接入时才把资源用于调度macro UE。该方案会造成relay UE的等待时延增大,且在backhaul链路质量较差时会浪费backhaul子帧资源,同样在access链路质量较差时,会导致relay处数据大量积压,同样浪费了宝贵的backhaul链路资源。同时,该方案由于没有考虑backhaul和access链路吞吐量的平衡,当两跳链路中任一跳的信道质量较差时,极易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中继增强蜂窝系统的无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TBDRC,使eNB-relay的第一跳backhaul链路吞吐量和relay-UE的第二跳access链路吞吐量平衡,以提高中继增强蜂窝系统资源利用率和小区吞吐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跳中:①eNB先利用基本PF调度方法将所有RB分配给relay和macro UE。②然后根据relay可以传输的数据量是否大于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这一信息适当增减分给relay的RB数目。③最后利用最大CQI准则将部分RB资源在relay和macro UE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在第二跳中,①relay首先利用基本PF调度方法计算被调度的relay UE的传输块CQI和传输块大小;由被调度的relay UE的传输块大小,计算得到被调度的relay UE的数据传输比例关系。②然后根据relay缓存中的实际传输量的大小,及被调度的relay UE的数据传输比例关系,重新计算被调度relay UE的传输块大小;③根据新得到的传输块大小计算应该给被调度relay UE分配的RB数目;④最后利用最大CQI准则重新给每个relay UE分配RB。
在第一跳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1)eNB利用基本PF调度方法对relay和macro UE进行调度,将全部RB资源分配给接入该eNB的每个relay和macro UE;
(2)在第(1)步中eNB给relayr(r=1,L,N N为每扇区中relay的数目)分得的RB数目的基础上,根据relayr处缓存的relay_tx_overflow信息适当增减分给relay r的RB数目。relay_tx_overflow的定义如下:
relayr在每个access下行子帧按如上公式计算relay_tx_overflow,并在每个access上行子帧将该信息反馈回eNB;
(3)根据第(2)步中计算的实际应该给relayr分配的RB数目,将部分RB资源在relayr和macro UE之间进行重分配,以实现RB资源的高效利用;
(4)统计给每个relay和macro UE最终分配的RB数目;
(5)计算eNB给每个relay和macro UE分配的传输块的CQI、调制编码方案、以及传输块大小。
在第(2)步骤中还包括:由于第一帧中的数据传输相当于链路初始化过程,此时的relay_tx_overflow信息并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故在第三帧及以后,根据relay r处缓存的最近的k(k值与backhaul和access链路质量有关,本发明中取k=3)个relay_tx_overflow数据来判断如何增减分给relayr的RB数目的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在第i个backhaul下行子帧中eNB实际应该给relayr分配的RB数目,表示在第(1)步中eNB利用基本PF调度给relayr分配的RB数目,表示向上取整,λ表示在第i-1个,即前一个backhaul下行子帧中eNB实际给relayr分配的RB数目是否为0的标志,定义为:
在第(3)步骤中将部分RB资源在relayr和macro UE之间进行重分配,还包括以下步骤:
a)如果第(2)步中增加了给relayr分配的RB数目,则按照如下步骤将macro UE占有的部分RB资源重新分配给relayr:①将macro UE占有的所有RB释放,并将这些RB作为即将分配给relayr的待分配RB集合,②计算relayr在待分配RB集合中每个RB上的CQI,③找出具有最大CQI的个RB,然后将这些RB分配给relayr,并将这些RB从待分配RB集合中删除,④将待分配集合中剩余的RB仍分配给之前占有它们的macro UE;
b)如果第(2)步中减少了给relayr分配的RB数目,则按照如下步骤将relay r占有的部分RB资源重新分配给macro UE:①计算relayr在其占有的所有RB上的CQI,并找出具有最小CQI的个RB,relayr将这些RB释放作为即将分配给macro UE的待分配RB集合,②计算每个macro UE在待分配RB集合中每个RB上的CQI,③找出在每个RB上具有最大CQI的macro UE,并将这个RB分配给该macro UE,直到待分配RB集合为空;
c)如果第(2)步中没有改变给relayr分配的RB数目,则不做任何改动。
在第二跳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1)relay首先依据基本PF调度方法计算给每个relay UE分配的RB资源、计算各relay UE是否被调度,并计算给每个被调度的relay UE分配的TB CQI、MCS方案以及TBsize等。Relay在access下行子帧中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即为接入该relay的所有relay UE的TB size之和;
(2)relay读取缓存中的数据:
a)如果relay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大于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则按照上一步计算的每个被调度relay UE的TB size的比例,给每个被调度relay UE分配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以实现根据backhaul链路吞吐量调整access链路吞吐量,达到两跳链路吞吐量的平衡,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new_TBsize(u)表示根据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重新计算得到的第u个被调度relay UE的TB size,TBsize(u)表示在第(1)步中依据基本PF调度计算得到的第u个被调度relay UE的TB size,U为接入该relay的被调度UE的数目,relay_buffersize表示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表示向下取整,
b)如果relay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小于等于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则保持第(1)步中基本PF调度分得的RB、TB CQI以及TB size等不变,并跳过第(3)步,直接退出调度过程;
(3)relay根据在第(2)步中重新计算得到的每个relay UE的TB size,计算relay向每个relay UE传输数据占用的RB数目,如下式所示:
NRB(u)表示第u个被调度relay UE占用的RB数目,Nsymb为每个TTI的两个时隙的RB中的OFDM符号数,Nsubcarri为每个RB在频域上包含的子载波个数,M表示调制阶数,CR表示近似编码率,且M和CR是在第(1)步基本PF调度过程中计算得到的,然后将所有RB资源按照最大CQI准则重新分配给每个relay UE。
另外,本方法基于relay UE ACK反馈信息,更新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Relay能将向relay UE传输失败的数据进行重发,减少了backhaul链路的资源浪费,进一步提高了整个下行链路的吞吐量。
TBDRC方法按照基于relay UE的ACK反馈的原则更新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步骤如下:
①在backhaul下行子帧中relay将从eNB处正确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在其缓存中;
②relay在下行access子帧对各relay UE完成调度后,先暂时从缓存中减去给所有relay UE分配的TB size之和
③relay在上行access子帧中收到各relay UE的ACK反馈后,再将所有传输失败的数据量加到relay缓存relay_buffersize中
其中ACK(u)表示relay收到的relay UEu反馈的ACK信息,定义为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eNB对relay和macro UE进行调度时能根据relay处缓存的relay_tx_overflow信息自适应增减分给relay的RB数目,以实现backhaul和access两跳链路吞吐量的平衡,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从而可以提高总吞吐量;
(2)eNB对relay和macro UE进行调度时先利用基本PF调度方法将所有RB资源分配完,再根据第一跳调度时应该给relay增减的RB数目,将部分RB资源利用最大CQI准则在relay和macro UE之间重分配,综合利用了PF调度和最大CQI调度的优势,能最优化地利用资源;
(3)relay对relay UE进行调度时能根据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计算每个relay UE的TB size,即根据backhaul链路吞吐量自适应调整access链路吞吐量,以实现backhaul和access两跳链路吞吐量的平衡,并根据该TB size重新计算relay向每个relay UE传输数据需要的RB数目,避免了RB资源的浪费,减少了对其他UE的干扰;
(4)relay对relay UE进行调度时先利用基本PF调度方法计算各relay UE的TBCQI、MCS,最后利用最大CQI准则给每个relay UE分配CQI最大的RB,综合利用了PF调度和最大CQI调度的优势,能最优化地利用资源;
(5)本方法基于relay UE ACK的反馈信息更新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在保证数据被正常传输的同时,避免了同样的数据被多次正确传输,能减少backhaul链路的资源浪费,进一步提高access链路的吞吐量;
(6)本方法属于分布式调度方法,eNB和relay分别利用本地可以获得的信息进行资源调度,避免了集中式调度方法的高计算复杂度和时延开销等,且本方法能基于relay缓存处的信息自适应调整并平衡backhaul和access链路的吞吐量,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中继增强蜂窝网络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TBDRC方法的整体思想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一跳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第一跳调度时利用最大CQI准则将所有macro UE占有的部分RB资源分配给relay的流程图。
图5为第一跳调度时利用最大CQI准则将relay占有的部分RB资源分配给所有macro UE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二跳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二跳调度方法分配RB的流程图。
图8为一层7eNB小区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9为每扇区2个relay时单小区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10为本仿真中采用的TDD帧结构图。
图11为在不同调度方法下平均每扇区中access链路吞吐量损失比率lossaccess随着每扇区中relay个数的变化。
图12为在不同调度方法下平均每扇区吞吐量随着扇区中relay个数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根据图2可知,基于中继缓存信息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TBDRC的核心思想就是根据relay处的缓存信息自适应调整第一跳backhaul链路和第二跳access链路的吞吐量,以使这两跳的吞吐量平衡,达到高效利用资源,进而提高整个系统吞吐量的目的。
第一跳中,通过调整平衡RB的backhaul与direct链路之间的分配,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传输吞吐量的目的。
eNB在第一跳backhaul下行子帧中对relay和macro UE进行调度的具体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注:假设当某relay下没有接入UE时,在backhaul下行子帧中eNB不给该relay分配RB资源,即eNB不向该relay传输数据):
(1)eNB利用基本PF调度方法对relay和macro UE进行调度,将全部RB资源分配给接入该eNB的每个relay和macro UE;
(2)在第(1)步中eNB给relayr(r=1,L,N N为每扇区中relay的数目)分得的RB数目的基础上,根据relayr处缓存的relay_tx_overflow信息适当增减分给relay r的RB数目。relay_tx_overflow的定义如下:
其目的是不断调整平衡backhaul和access链路的吞吐量,relayr在每个access下行子帧按如上公式计算relay_tx_overflow,并在每个access上行子帧将该信息反馈回eNB。
由于第一帧中的数据传输相当于链路初始化过程,此时的relay_tx_overflow信息并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故在第三帧及以后,根据relayr处缓存的最近的k(k值与backhaul和access链路质量有关,本发明中取k=3)个relay_tx_overflow数据来判断如何增减分给relayr的RB数目的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在第i个backhaul下行子帧中eNB实际应该给relayr分配的RB数目,表示在第(1)步中eNB利用基本PF调度给relayr分配的RB数目,表示向上取整,λ表示在第i-1个,即前一个backhaul下行子帧中eNB实际给relayr分配的RB数目是否为0的标志,定义为:
(3)根据第(2)步中计算的实际应该给relayr分配的RB数目,按照如下方法将部分RB资源在relayr和macro UE之间进行重分配,以实现RB资源的高效利用:
a)如果第(2)步中增加了给relayr分配的RB数目,则按照如下步骤将macro UE占有的部分RB资源重新分配给relayr:①将macro UE占有的所有RB释放,并将这些RB作为即将分配给relayr的待分配RB集合,②计算relayr在待分配RB集合中每个RB上的CQI,③找出具有最大CQI的个RB,然后将这些RB分配给relayr,并将这些RB从待分配RB集合中删除,④将待分配集合中剩余的RB仍分配给之前占有它们的macro UE,流程如图4所示(注:分配RB资源时要确保一个RB最多只能分配给一个macro UE或relay),
b)如果第(2)步中减少了给relayr分配的RB数目,则按照如下步骤将relay r占有的部分RB资源重新分配给macro UE:①计算relayr在其占有的所有RB上的CQI,并找出具有最小CQI的个RB,relayr将这些RB释放作为即将分配给macro UE的待分配RB集合,②计算每个macro UE在待分配RB集合中每个RB上的CQI,③找出在每个RB上具有最大CQI的macro UE,并将这个RB分配给该macro UE,直到待分配RB集合为空,流程如图5所示,
c)如果第(2)步中没有改变给relayr分配的RB数目,则不做任何改动;
(4)统计给每个relay和macro UE最终分配的RB数目;
(5)计算eNB给每个relay和macro UE分配的传输块的CQI(TB CQI)、调制编码方案(MCS)、以及传输块大小(TB size)。
至此,eNB在第一跳backhaul下行子帧中对relay和macro UE的调度完成。
在第二跳中,relay的RB分配除了依据基本的最大CQI准则之外,考虑了缓存中实际需要传输数据量的大小。即Relay分配RB时受到了backhaul链路吞吐量的影响,提高了access链路的吞吐量。该方法通过平衡下行backhaul链路和access链路吞吐量的方法,达到提高RB的资源利用率,以及提高整个下行链路吞吐量的目的。
Relay在第二跳access下行子帧中对relay UE进行调度的具体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relay首先依据基本PF调度方法计算给每个relay UE分配的RB资源、计算各relay UE是否被调度,并计算给每个被调度的relay UE分配的TB CQI、MCS方案以及TBsize等。Relay在access下行子帧中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即为接入该relay的所有relay UE的TB size之和;
(2)relay读取缓存中的数据,
a)如果relay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大于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则按照上一步计算的每个被调度relay UE的TB size的比例,给每个被调度relay UE分配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以实现根据backhaul链路吞吐量调整access链路吞吐量,达到两跳链路吞吐量的平衡,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new_TBsize(u)表示根据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重新计算得到的第u个被调度relay UE的TB size,TBsize(u)表示在第(1)步中依据基本PF调度计算得到的第u个被调度relay UE的TB size,U为接入该relay的被调度UE的数目,relay_buffersize表示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表示向下取整,
本发明中提出的TBDRC方法按照基于relay UE的确认字符(AcknowledgementACK)反馈的原则更新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步骤如下:①在backhaul下行子帧中relay将从eNB处正确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在其缓存中,②relay在下行access子帧对各relay UE完成调度后,先暂时从缓存中减去给所有relay UE分配的TB size之和
(注:此处并不真正删除已经给所有relay UE分配的传输块数据,只有当relay接收到所有relay UE的ACK反馈后才将传输正确的数据删除,将传输错误的数据重新传输)③relay在上行access子帧中收到各relay UE的ACK反馈后,再将所有传输失败的数据量加到relay缓存relay_buffersize中
其中ACK(u)表示relay收到的relay UEu反馈的ACK信息,定义为
此处采用基于relay UE的ACK反馈信息更新relay_buffersize,比直接在上行access子帧中更新(即在下行access子帧不做任何处理,在上行access子帧中从缓存中减去传输正确的数据量)更加精确。因为若采用直接在上行access子帧中更新,relay在下行access子帧对各relay UE完成调度并进行数据传输后,该下行access子帧的上行反馈子帧还未到来时可能又出现一个下行access子帧,此时relay可能将已经传输过的数据再次传输。本方法在保证数据被正常传输的同时,避免了同样的数据被多次正确传输。
采用基于relay UE的ACK反馈信息更新relay_buffersize,与直接在下行access子帧中更新(即relay在下行access子帧对各relay UE完成调度后则从缓存中减去已经分配给各relay UE的数据量之和,在上行access子帧中不做任何处理)相比,该方法能将向relay UE传输失败的数据进行重发,由于relay向relay UE传输的数据都是来自于relay从eNB处接收到的数据,若relay向relay UE传输数据失败后不做任何处理的话,则相当于浪费了relay从eNB处接收到的数据,即浪费了backhaul链路的传输资源,且该方法也能进一步提高access链路的吞吐量。
b)如果relay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小于等于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则保持第(1)步中基本PF调度分得的RB、TB CQI以及TB size等不变,并跳过第(3)步,直接退出调度过程;
(3)relay根据在第(2)步中重新计算得到的每个relay UE的TB size,计算relay向每个relay UE传输数据占用的RB数目,如下式所示:
NRB(u)表示第u个被调度relay UE占用的RB数目,Nsymb为每个TTI的两个时隙的RB中的OFDM符号数,Nsubcarri为每个RB在频域上包含的子载波个数,M表示调制阶数,CR表示近似编码率,且M和CR是在第(1)步基本PF调度过程中计算得到的,然后将所有RB资源按照最大CQI准则重新分配给每个relay UE,流程如图7所示,
为比较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与基本PF调度方法的性能差距。下面先以eNB对relay和macro UE的调度为例简述基本PF调度方法的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步骤:
(1)给macro UE和relay(下文中统称为用户)分配RB:依据每个用户反馈的在每个RB上的CQI等信息,按照相应的比例关系,给接入eNB的每个用户在每个待分配的RB上分配一个相应的优先级,优先级最高的用户最先接受调度,每个用户的优先级公式如下:
其中即为在TTI t时刻用户u在第k个RB上的优先级,表示在TTI t时刻用户u在第k个RB上的潜在速率,反映当前时刻的信道质量,该潜在速率的计算是由用户反馈的在该RB上的CQI决定的,而CQI的值是由上一次用户测量的在该RB上信干比决定的,tc表示速率平均的时间窗口大小,与快衰落的变化与用户时延等有关,表示从TTI=1时刻开始到TTI t时刻期间用户u的长期平均吞吐量,可由下式递归计算得到,即
其中,Ru(t)表示在TTI t时刻用户u的吞吐量,由用户u在该TTI正确接收到的数据量除以一个TTI的时间来计算得到。
表示在TTI t时刻第k'个RB是否已经分配给用户u,如下式所示:
(2)给macro UE和relay分配MCS、CQI并计算TB size:eNB给macro UE和relay(下文中统称为用户)分配MCS、CQI的过程即速率预测。在eNB给每个用户分配RB后,eNB首先根据用户反馈的在每个RB上的CQI信息,估算在当前分得的RB上的信噪比,然后利用有效SINR映射方法EESM从高阶到低阶依次对各个MCS等级计算等效信噪比,并估算各个MCS等级下的BLER,对于某个MCS等级,如果BLER小于0.1,就选择这个MCS作为此用户的传输格式,最后根据该用户的MCS格式即可得到eNB向该用户发送数据的CQI值。
eNB向用户发送的传输块TB的数据大小TB size的计算公式如下:
TB_SIZE=NRB·Nsymb·Nsubcarri·M·CR
其中,NRB为eNB给该用户分配的RB数目,Nsymb为每个TTI的两个时隙的RB中的OFDM符号数,Nsubcarri为每个RB在频域上包含的子载波个数,M表示调制阶数,CR表示近似编码率。
下面在LTE-A下行TDD中继系统仿真平台的基础上搭建网络拓扑对各调度方法进行仿真比较,一层7eNB小区的网络拓扑见图8,每扇区2个relay的单小区网络拓扑见图9,在MATLAB 7.13.0.564(R2011b)平台下进行仿真验证。本仿真中采用的TDD帧结构见图10,其中D_Un表示下行backhaul子帧,D_Uu表示下行access子帧,U_Un表示上行backhaul子帧,U_Uu表示上行access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下行backhaul子帧和下行access子帧都属于下行direct子帧,上行backhaul子帧和上行access子帧都属于上行direct子帧。
其它仿真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1系统仿真参数表
本仿真中主要对以下性能指标进行评估:
1、平均每扇区中direct链路吞吐量TPdirect:平均每个扇区在单位时间内成功发送给接入的所有macro UE的数据量,单位Mbps;
2、平均每扇区中backhaul链路吞吐量TPbackhaul:平均每个扇区在单位时间内成功发送给接入的所有relay的数据量,单位Mbps;
3、平均每扇区中access链路吞吐量TPaccess:平均每个扇区中接入的所有relay在单位时间内成功发送给接入这些relay的所有relay UE的数据量,单位Mbps;
4、平均每扇区中access链路吞吐量损失比率单位Mbps。
下表2为relay利用基本PF调度方法(只有relay重新计算TB size,没有给各relayUE重新分配RB),且eNB也利用基本PF调度方法(下文中简称BPF)时;表3为只利用本发明提出的relay在第二跳access下行子帧中对relay UE调度的方法,且relay下没有UE时eNB不向该relay发送数据,而eNB仍利用基本PF调度方法(下文中简称BPF-RC)时;表4为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下文中简称TBDRC)时,每扇区中部署0、1、2、4个relay时,平均每个扇区中direct、backhaul、access链路的吞吐量,平均每个扇区总吞吐量(direct、access链路吞吐量之和),各种relay场景比无relay时总吞吐量增加百分比gainTP,以及平均每扇区中access链路吞吐量损失比率lossaccess,吞吐量单位均为Mbps:
表2 BPF时仿真结果
direct backhaul access 总吞吐量 gainTP lossaccess
无relay 17.5376 0 0 17.5376 0
每扇区1relay 16.8889 1.7564 0.8632 17.7521 1.22% 50.85%
每扇区2relay 16.6378 2.4556 1.2737 17.9115 2.13% 48.13%
每扇区4relay 15.5761 4.7431 1.9984 17.5745 0.21% 57.87%
表3 BPF-RC时仿真结果
direct backhaul access 总吞吐量 gainTP lossaccess
每扇区1relay 17.1876 1.1707 0.8642 18.0518 2.93% 26.18%
每扇区2relay 17.1679 1.7151 1.3588 18.5267 5.64% 20.78%
每扇区4relay 16.5639 3.2235 2.4136 18.9775 8.21% 25.12%
表4 TBDRC时仿真结果
direct backhaul access 总吞吐量 gainTP lossaccess
每扇区1relay 17.0955 1.5403 1.5148 18.6103 6.12% 1.66%
每扇区2relay 16.8295 2.5219 2.4830 19.3125 10.12% 1.54%
每扇区4relay 16.0764 4.3363 4.2654 20.3418 15.99% 1.64%
从表2可以看出,平均每个扇区backhaul链路的吞吐量比direct链路的吞吐量少,主要因为每个扇区中的relay数目小于接入扇区的macro UE数目。且可看出,随着每扇区中relay数目的增多,平均每个扇区backhaul链路的吞吐量也增大。
由于relay不产生数据,relay只将从eNB处正确接收到的数据传输给接入该relay的所有relay UE,故relay发送给各relay UE的数据总量不能超过eNB正确发送给relay的数据量,所以平均每个扇区中access链路的吞吐量少于backhaul链路的吞吐量。
从gainTP都为正值可以得出,部署relay后平均每个扇区的总吞吐量比没有relay时高,且每扇区2个relay时平均每个扇区的总吞吐量要高于每扇区只有1个relay时,但每扇区4个relay时平均每个扇区的总吞吐量比每扇区1个relay时要低,主要因为每扇区4个relay时access链路吞吐量在backhaul链路吞吐量的基础上损失的太多,从lossaccess值就可以看出,每扇区4个relay时,access链路吞吐量损失的最多,即relay虽然从eNB处接收到很多数据,但实际传输给各relay UE的数据量其实并不多,relay的资源利用率太低了。
从表3可以看出,relay利用本发明提出的第二跳调度方法,且relay下没有UE时eNB不向该relay发送数据时,部署relay后平均每个扇区的总吞吐量比没有relay时高,且随着relay数目的增多,扇区吞吐量也增大。另外扇区吞吐量比采用基本PF调度BPF时吞吐量高,lossaccess值也比只采用基本PF调度BPF时的要减少一半左右。
将表3和表4的仿真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在每扇区部署相同relay个数下,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TBDRC后,平均每扇区总吞吐量增大,且lossaccess值也大大减少。
下图11为在不同调度方法下平均每扇区中access链路吞吐量损失比率lossaccess随着每扇区中relay个数的变化。可看出,BPF-RC下的access链路资源损失率lossaccess比BPF下的lossaccess减少很多,且TBDRC下lossaccess几乎接近0,说明本发明提出的调度方法能充分利用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尽可能多地将从eNB处接收到的数据量全部转发给接入该relay的各UE,以平衡backhaul和access链路的吞吐量,资源利用率很高。
下图12为在不同调度方法下平均每扇区吞吐量随着每扇区中relay个数的变化。可看出,BPF-RC比BPF调度下的扇区吞吐量高,说明即使只采用本发明提出的第二跳调度方法,第一跳仍利用基本PF调度时,平均每扇区的吞吐量也有较大提升;而TBDRC又比BPF-RC下的扇区吞吐量高,且随着relay数目的增多,吞吐量增加的也越多,说明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由于考虑到了backhaul和access链路吞吐量的平衡,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增大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Claims (2)

1.中继增强蜂窝系统中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跳中:①基站eNB先利用基本PF调度方法将所有资源块RB分配给中继站relay和macro UE;②然后根据relay可以传输的数据量是否大于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这一信息适当增减分给relay的RB数目;③最后利用最大信道质量指示CQI准则将部分RB资源在relay和macro UE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在第二跳中,①relay首先利用基本PF调度方法计算被调度的relay UE的传输块CQI和传输块大小;由被调度的relay UE的传输块大小,计算得到被调度的relay UE的数据传输比例关系;②然后根据relay缓存中的实际传输量的大小,及被调度的relay UE的数据传输比例关系,重新计算被调度relay UE的传输块大小;③根据新得到的传输块大小计算应该给被调度relay UE分配的RB数目;④最后利用最大CQI准则重新给每个relay UE分配RB;
在第一跳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1)eNB利用基本PF调度方法对relay和macro UE进行调度,将全部RB资源分配给接入该eNB的每个relay和macro UE;
(2)在第(1)步中eNB给relay r分得的RB数目的基础上,根据relay r处缓存的relay_tx_overflow信息适当增减分给relay r的RB数目;relay_tx_overflow的定义如下:
其中,r=1,…,N,N为每扇区中relay的数目,relay r在每个access下行子帧按如上公式计算relay_tx_overflow,并在每个access上行子帧将该信息反馈回eNB;
(3)根据第(2)步中计算的实际应该给relay r分配的RB数目,将部分RB资源在relay r和macro UE之间进行重分配,以实现RB资源的高效利用;
(4)统计给每个relay和macro UE最终分配的RB数目;
(5)计算eNB给每个relay和macro UE分配的传输块的CQI、调制编码方案、以及传输块大小;
在第(2)步骤中还包括:
由于第一帧中的数据传输相当于链路初始化过程,此时的relay_tx_overflow信息并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故在第三帧及以后,根据relay r处缓存的最近的k个relay_tx_overflow数据来判断如何增减分给relay r的RB数目的公式如下:
其中,k值与backhaul和access链路质量有关,表示在第i个backhaul下行子帧中eNB实际应该给relay r分配的RB数目,表示在第(1)步中eNB利用基本PF调度给relay r分配的RB数目,表示向上取整,λ表示在第i-1个,即前一个backhaul下行子帧中eNB实际给relay r分配的RB数目是否为0的标志,定义为:
λ = 0 N R B i - 1 ( r ) = 0 1 N R B i - 1 ( r ) ≠ 0 ;
在第(3)步骤中将部分RB资源在relay r和macro UE之间进行重分配,还包括以下步骤:
a)如果第(2)步中增加了给relay r分配的RB数目,则按照如下步骤将macro UE占有的部分RB资源重新分配给relay r:①将macro UE占有的所有RB释放,并将这些RB作为即将分配给relay r的待分配RB集合,②计算relay r在待分配RB集合中每个RB上的CQI,③找出具有最大CQI的个RB,然后将这些RB分配给relay r,并将这些RB从待分配RB集合中删除,④将待分配集合中剩余的RB仍分配给之前占有它们的macro UE;
b)如果第(2)步中减少了给relay r分配的RB数目,则按照如下步骤将relay r占有的部分RB资源重新分配给macro UE:①计算relay r在其占有的所有RB上的CQI,并找出具有最小CQI的个RB,relay r将这些RB释放作为即将分配给macro UE的待分配RB集合,②计算每个macro UE在待分配RB集合中每个RB上的CQI,③找出在每个RB上具有最大CQI的macro UE,并将这个RB分配给该macro UE,直到待分配RB集合为空;
c)如果第(2)步中没有改变给relay r分配的RB数目,则不做任何改动;
在第二跳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1)relay首先依据基本PF调度方法计算给每个relay UE分配的RB资源、计算各relayUE是否被调度,并计算给每个被调度的relay UE分配的TB CQI、MCS方案以及TB size;Relay在access下行子帧中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即为接入该relay的所有relay UE的TB size之和;
(2)relay读取缓存中的数据:
a)如果relay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大于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则按照上一步计算的每个被调度relay UE的TB size的比例,给每个被调度relay UE分配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以实现根据backhaul链路吞吐量调整access链路吞吐量,达到两跳链路吞吐量的平衡,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new_TBsize(u)表示根据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重新计算得到的第u个被调度relay UE的TB size,TBsize(u)表示在第(1)步中依据基本PF调度计算得到的第u个被调度relay UE的TB size,U为接入该relay的被调度UE的数目,relay_buffersize表示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表示向下取整,
b)如果relay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小于等于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则保持第(1)步中基本PF调度分得的RB、TB CQI以及TB size不变,并跳过第(3)步,直接退出调度过程;
(3)relay根据在第(2)步中重新计算得到的每个relay UE的TB size,计算relay向每个relay UE传输数据占用的RB数目,如下式所示:
N R B ( u ) = n e w _ T B s i z e ( u ) N s y m b · N s u b c a r r i · M · C R
NRB(u)表示第u个被调度relay UE占用的RB数目,Nsymb为每个TTI的两个时隙的RB中的OFDM符号数,Nsubcarri为每个RB在频域上包含的子载波个数,M表示调制阶数,CR表示近似编码率,且M和CR是在第(1)步基本PF调度过程中计算得到的,然后将所有RB资源按照最大CQI准则重新分配给每个relay U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增强蜂窝系统中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基于relay UE的ACK反馈信息,更新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Relay能将向relay UE传输失败的数据进行重发,减少了backhaul链路的资源浪费;
TBDRC方法按照基于relay UE的ACK反馈的原则更新relay缓存中的数据量,步骤如下:
①在backhaul下行子帧中relay将从eNB处正确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在其缓存中;
②relay在下行access子帧对各relay UE完成调度后,先暂时从缓存中减去给所有relay UE分配的TB size之和
r e l a y _ b u f f e r s i z e = r e l a y _ b u f f e r s i z e - Σ u = 1 U n e w _ T B s i z e ( u ) ;
③relay在上行access子帧中收到各relay UE的ACK反馈后,再将所有传输失败的数据量加到relay缓存relay_buffersize中
r e l a y _ b u f f e r s i z e = r e l a y _ b u f f e r s i z e + Σ u = 1 U ( 1 - A C K ( u ) ) n e w _ T B s i z e ( u ) ,
其中ACK(u)表示relay收到的relay UEu反馈的ACK信息,定义为
CN201410166519.7A 2014-04-23 2014-04-23 中继增强蜂窝系统中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062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6519.7A CN103906258B (zh) 2014-04-23 2014-04-23 中继增强蜂窝系统中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6519.7A CN103906258B (zh) 2014-04-23 2014-04-23 中继增强蜂窝系统中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6258A CN103906258A (zh) 2014-07-02
CN103906258B true CN103906258B (zh) 2017-02-22

Family

ID=50997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6651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06258B (zh) 2014-04-23 2014-04-23 中继增强蜂窝系统中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062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4596A (zh) * 2014-12-22 2015-03-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TD-LTE-Advanced中继系统中兼顾吞吐量和公平性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
CN107690195B (zh) * 2016-08-03 2020-05-0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络资源联合分配方法
CN106937399B (zh) * 2017-03-15 2020-11-06 上海交通大学 全双工缓存中继系统多用户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0035449B (zh) * 2018-01-12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1630917B (zh) * 2018-01-17 2023-12-01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多跳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350A (zh) * 2005-10-20 2007-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用户进行上行调度以及上下行联合调度的方法
CN101415207A (zh) * 2008-12-04 2009-04-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蜂窝协作中继网络中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3096335A (zh) * 2012-12-26 2013-05-08 陈宏滨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的优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7008111D1 (de) * 2007-11-27 2010-09-09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Drahtloses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Basisstation, Relaisknoten und Verfahren zur globalen Terminplanu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350A (zh) * 2005-10-20 2007-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用户进行上行调度以及上下行联合调度的方法
CN101415207A (zh) * 2008-12-04 2009-04-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蜂窝协作中继网络中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3096335A (zh) * 2012-12-26 2013-05-08 陈宏滨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的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继蜂窝系统联合调度的公平性优化;刘立君等;《计算机工程》;201210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6258A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6258B (zh) 中继增强蜂窝系统中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方法
US8902808B2 (en)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with scheduling and dynamic power spectrum alloc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2325378B (zh) 控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3781118B (zh) 基于多业务的异构无线网络接入控制与资源分配联合方法
CN103826295B (zh) 一种适用于双向中继系统的资源优化算法
CN105307216A (zh) 一种基于lte车联网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6231620A (zh) 一种蜂窝网络中d2d通信的联合功率控制及比例公平调度的方法
CN102056177B (zh) 协作多点传输技术中协作节点选择及无线资源调度方法
CN101868017A (zh) 一种实现CoMP下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40824B (zh) 一种多载波高速数据业务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84856A (zh) 在移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网络实体
CN103024921A (zh) 一种基于cqi反馈参数和sinr数值分组的调度方法
CN105188089A (zh) 超密集异构网络中基于用户连接与干扰管理联合优化的负载均衡方法
CN101651518A (zh) 一种hsdpa系统的快速分组调度方法
CN104270793A (zh) 一种基于卫星协同传输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4135743A (zh) 一种lte-a蜂窝网络中基于缓存控制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4640227B (zh) Lte系统中混合业务的下行资源调度方法
CN104106279B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和通信方法
CN102291832B (zh) 一种e-puch与其他信道共时隙时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2652440B (zh) 在中继网络中用于确定通信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N102026379A (zh) 家庭基站选择载波的方法及家庭基站
CN104394596A (zh) 一种TD-LTE-Advanced中继系统中兼顾吞吐量和公平性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
CN103973345B (zh) 一种基于用户距离的基站天线的调度方法
CN102104964A (zh) 蜂窝网络中频带资源协调调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02970757A (zh) 基于实时业务的lte下行填充资源分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