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5543A -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5543A
CN103885543A CN201410061007.4A CN201410061007A CN103885543A CN 103885543 A CN103885543 A CN 103885543A CN 201410061007 A CN201410061007 A CN 201410061007A CN 103885543 A CN103885543 A CN 103885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unit
user
noumenon
appointed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10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610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855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85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5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涉及信息处理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的支架不能自行打开以支撑电子设备而设计。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传感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处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驱动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具有智能性高及用户使用感受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法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即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等大型手持电子设备,都可配备分离式或连接式的支撑单元,以使电子设备能包括稳定的倾斜或直立状态。但是平板需要保持稳定的切屑或者直立状态时,都需要用户手动的将所述分离的支撑单元安装到所述电子设备上,或打开连接在电子设备上的支撑单元,显然操作繁琐。
此外,若用户此时正使用所述电子设备,如看视频或玩游戏等,需要改变所述电子设备放置状态,无论采用哪种支撑单元都需要用户终止观看视频或玩游戏,安装或拆卸、打开或合起支撑单元,显然不利于用户使用满意度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电子设备智能化及用户满意度的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处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驱动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优选地,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检测到的压力值;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所述指定区域所对应的区域;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大于第一压力阀值,当所述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优选地,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电容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检测到的电容值,所述电容传感器被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电容值是否大于第一电容阀值;当所述电容值大于第一电容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优选地,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传感单元;
所述第二传感单元,用于获取第二传感参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处于水平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所述驱动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电子设备处于水平状态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至少包括两个传感器模块;
所述指定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不同侧的至少两个子区域;
每一所述子区域均至少对应一个所述传感器模块;
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获取所对应所述子区域内的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至少一个所述子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所述驱动单元,具体用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至少用户有按压至少一个所述子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所在的表面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所述指定区域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音频输出单元;
所述指定区域临近所述音频输出单元所在的位置。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传感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利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所述指定区域所对应的区域;
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具体为:
利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检测到的压力值;
所述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为:
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大于第一压力阀值;
当所述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被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所述指定区域所对应的位置;
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检测第一传感参数具体为:
利用所述电容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电容值;
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以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为:
判断所述电容值是否大于第一电容阀值;
当所述电容值大于第一电容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传感单元;
在利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传感单元获取第二传感参数;
利用所述第二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处于水平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电子设备处于水平状态时,进入利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至少包括两个传感器模块;
所述指定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不同侧的至少两个子区域;
每一所述子区域均至少对应一个所述传感器模块;
其中,
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具体为:利用所述传感器模块获取每一所述子区域的第一传感参数;
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以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为:利用每一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是否有按压至少一个所述子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利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具体为: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是否有按压至少一个所述子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所在的表面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所述指定区域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音频输出单元;
所述指定区域临近所述音频输出单元所在的位置。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通过第一传感单元、处理单元及驱动单元的设置,可以实现在用户按压操作下驱动支撑单元打开并运行到第一位置以支撑第一本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用户纯手动安装支撑单元或手动打开支撑部件,用户可以在不停止设备使用操作的同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由水平状态转换至直立或倾斜的支撑状态,提高了设备的智能性及用户使用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框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框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之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2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210,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处理单元220,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驱动单元230,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120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110。
所述第一本体110通常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的各种元器件。所述支撑单元120通常包括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本体活动连接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单元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后,能使所述第一本体保持稳定的倾斜或直立状态。图1中所示的支撑件为一支撑板,所述连接件为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10旋转。在所示第一本体110的外壳上还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所述支撑板;若水平放置所述电子设备时,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凹槽内。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支撑板还可以由支架等其他结构代替。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0,用于检测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并在检测后形成第一传感参数;具体的实体结构可为能根据用户按压形成检测信号的硬件结构,如压力传感器等。第一传感参数所对应的参数值,会因用户有无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而变化,故可所述处理单元220可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来确定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以形成第一判断结果。
所述处理单元220的具体硬件接口可为处理器、比较器或比较电路,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后,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具体可为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大于一个预设阀值。所述处理器可为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可编程逻辑阵列等可以实现判断功能的结构。
所述驱动单元230的具体硬件结构可为驱动马达;当所述支撑单元120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10旋转时,所述驱动马达通常可为旋转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结构有多种,具体的可选用步进电机等微型马达。
所述指定区域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表面的任意区域,优选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正面或反面,具体的设置可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各器件的分布情况以及用户操作的方便性来决定。所述正面通常为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朝向用户的一面,若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区域,则设有显示区域的一面为正面,与所述正面相对的一面即为方面。
本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支撑单元能够在用户的按压操作下自动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第一部件,而无需用户手动安装或打开所述支撑单元,故相对于现有电子设备,显然智能性更高,且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2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210,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处理单元220,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驱动单元230,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0为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检测到的压力值;所述压力传感器210被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所述指定区域所对应的区域;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元件朝向所述指定区域,所述用户按压所述指定区域时,所述压力作用在所示压力传感器上,进而测量获取压力值。
所述处理单元220具体为用于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大于第一压力阀值,当所述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所述压力传感器为检测压力大小并输出压力值的一种检测元件,可包括机械类型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压电阻型及静电容量型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作为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构成部件,依次与所述处理单元及驱动单元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压力值,输入到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在依据所述压力值判断出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输出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指令触发所述驱动单元输出动力给所述支撑单元,使所述支撑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运动。
压力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已有器件兼容性高等优点。
本实施例所述提供了一种所述第一传感单元的优选结构,在提高了所述电子设备的智能性的同时,还使所述电子设备尽可能的结构简单,变更小及成本低。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2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210,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处理单元220,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驱动单元230,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0为电容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检测到的电容值,所述电容传感器210被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所述电容传感器能检测到位于所述指定区域的用户按压,所述按压的压力大小将被所述电容传感器转换成相应的电容值;
所述处理单元220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电容值是否大于第一电容阀值;当所述电容值大于第一电容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采用电容传感器构成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在具有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及用户满意度的同时,还保证了所述电子设备尽可能的简单、造价成本尽可能的低。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2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210,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处理单元220,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驱动单元230,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传感单元240;
所述第二传感单元240,用于获取第二传感参数;
所述处理器2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处于水平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所述驱动单元230,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电子设备处于水平状态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120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110。
当用户手持所述电子设备时,可能出现误操作导致在所述指定区域内形成了按压,而此时用户并不想所述支撑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单元240的设置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一方面,当用户手持所述设备时无需所述支撑单元运动到第一位置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且通常用户手持电子设备很难以保持水平;另一方面,所述支撑单元要支撑所述第一本体,必须向所述支撑单元提供支撑如桌子等平台,而所述平台通常为水平的,从而所述第二传感单元240可通过检测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来甄别位于所述指定区域内的用户按压是否为用户误操作。
所述第二传感单元240的具体结构可为任意可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的部件,具体如重力传感器、陀螺仪或倾斜感应开关等部件;上述部件均可在所述电子设备水平放置和非水平放置时将形成不同的第二传感参数。所述处理单元220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参数,形成不同的第二判断结果。所述处理单元220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参数,形成不同的第二判断结果。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传感单元210、处理单元220以及驱动单元230的具体硬件结构可参见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传感单元的设置,能避免用户误操作导致的支撑单元打开,进一步的提高了设备的智能性,再次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实施例五: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2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210,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处理单元220,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驱动单元230,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0为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检测到的压力值;所述压力传感器210被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所述指定区域所对应的区域;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元件朝向所述指定区域,所述用户按压所述指定区域时,所述压力作用在所示压力传感器上,进而测量获取压力值。
所述处理单元220具体为用于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大于第一压力阀值,当所述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所述压力传感器为检测压力大小,输出压力值的一种检测元件,可包括机械类型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压电阻型及静电容量型传感器。
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传感单元240;
所述第二传感单元240,用于获取第二传感参数;
所述处理器2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处于水平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所述驱动单元230,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电子设备处于水平状态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120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110。
当用户手持所述电子设备时,可能出现误操作导致在所述指定区域内形成了按压,而此时用户并不想所述支撑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单元240的设置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一方面,当用户手持所述设备时无需所述支撑单元运动到第一位置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且通常用户手持电子设备很难以保持水平;另一方面,所述支撑单元要支撑所述第一本体,必须向所述支撑单元提供支撑如桌子等平台,而所述平台通常为水平的,从而所述第二传感单元240可通过检测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来甄别位于所述指定区域内的用户按压是否为用户误操作。
所述第二传感单元240的具体结构可为任意可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的部件,具体如重力传感器、陀螺仪或倾斜感应开关等部件,前述部件均可在所述电子设备水平放置和非水平放置时将形成不同的第二传感参数,所述处理单元220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参数,形成不同的第二判断结果。本实施例所述的处理单元220以及驱动单元230的具体硬件结构可参见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传感单元240的设置,能避免用户误操作导致的支撑单元打开,进一步的提高了设备的智能性,再次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实施例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2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210,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处理单元220,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驱动单元230,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0为电容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检测到的电容值,所述电容传感器210被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所述电容传感器能检测到位于所述指定区域的用户按压,所述按压的压力大小将被所述电容传感器转换成相应的电容值;
所述处理单元220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电容值是否大于第一电容阀值;当所述电容值大于第一电容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传感单元240;
所述第二传感单元240,用于获取第二传感参数;
所述处理器2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处于水平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所述驱动单元230,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电子设备处于水平状态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120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110。
当用户手持所述电子设备时,可能出现误操作导致在所述指定区域内形成了按压,而此时用户并不想所述支撑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单元240的设置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一方面,当用户手持所述设备时无需所述支撑单元运动到第一位置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且通常用户手持电子设备很难以保持水平;另一方面,所述支撑单元要支撑所述第一本体,必须向所述支撑单元提供支撑如桌子等平台,而所述平台通常为水平的,从而所述第二传感单元240可通过检测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来甄别位于所述指定区域内的用户按压是否为用户误操作。
所述第二传感单元240的具体结构可为任意可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的部件,具体如重力传感器、陀螺仪或倾斜感应开关等部件,前述部件可在所述电子设备水平放置和非水平放置时将形成不同的第二传感参数,所述处理单元220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参数,形成不同的第二判断结果。本实施例所述的处理单元220以及驱动单元230的具体硬件结构可参见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传感单元的设置,能避免用户误操作导致的支撑单元打开,进一步的提高了设备的智能性,再次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实施例七: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2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210,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处理单元220,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驱动单元230,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0至少包括两个传感器模块;
所述指定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不同侧的至少两个子区域;
每一所述子区域均至少对应一个所述传感器模块;
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获取所对应所述子区域内的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至少一个所述子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所述驱动单元,具体用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至少用户有按压至少一个所述子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0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0为压力传感器或电容传感器时,所述一个传感器模块至少对应了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或电容传感器。故而一个所述子区域内至少对应了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或电容传感器。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可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侧或相邻侧,优选为相对侧。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子区域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具体的可为2个、3个或4个等。所述子区域的位置可根据用户操作习惯及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布局进行变更。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任一实施例上的进一步改进,同样的具有电子设备智能化高,用户使用满意度高等优点。
实施例八: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2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210,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处理单元220,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驱动单元230,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140;所述显示单元140所在的表面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通常为用户使用时,朝向用户的一面;所述指定区域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所述显示单元140通常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可为液晶显示屏或OLED显示屏等屏幕。
图4中,标号130为所述显示单元140的框架,通常所述指定区域设置所述第一表面的框架130所对应的区域内;若将所述指定区域设置所述显示单元140所对应的区域内,用户按压所述显示单元可能会在所述显示单元140内留下指纹等影响显示效果的污渍,故将所述指定区域设置在所述框架130能再次提升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的任一实施例上的进一步改进,同样的具有电子设备智能化高,用户使用满意度高等优点。
实施例九: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2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210,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处理单元220,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驱动单元230,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140;所述显示单元140所在的表面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通常为用户使用时,朝向用户的一面;所述指定区域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音频输出单元;
所述指定区域临近所述音频输出单元所在的位置。
所述显示单元140通常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可为液晶显示屏或OLED显示屏等屏幕。
图4中所述框架130底边处圆圈所示位置,通常为音频输出单元的设置位置。通常音频输出单元所在位置能提供足够的空间,放置用于检测指定区域是否有用户按压的第一传感单元210。将所述指定区域设置在所述框架130底边音频输出位置,对电子设备内部已有结构的部件影响小,从而设计变更少,兼容性强。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的任一实施例上的进一步改进,同样的具有电子设备智能化高,用户使用满意度高等优点。
综合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本发明所述的电子设备具有智能化高、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用户使用满意度高等优点。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1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传感单元和驱动单元,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S120: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130: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利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在所述步骤S110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用于检测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所述指定区域为专门设置的用于接收用户按压,以使支撑单元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以使所述电子设备保持稳定的倾斜或直立状态。所述指定区域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表面的任意区域,优选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正面或方面,具体的设置可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各器件的分布情况以及用户操作的方便性来决定。所述正面通常为电子设备使用时朝向用户的一面,若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区域,则设有显示区域的一面为正面,与所述正面相对的一面即为方面。
所述步骤S120中,第一传感参数所对应的参数值,会因用户有无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而变化,故可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来确定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以形成第一判断结果。
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所述驱动单元的触发条件,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显示用户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驱动单元启动使所述支撑单元运动。如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板及与所述支撑板传动连接的旋转轴,所述电子设备水平放置时,所述支撑单元贴合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或位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设置的凹槽内;当需要所述支撑单元支撑所述第一本体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支撑单元旋转以使所述支撑单元位于到指定的第一位置时停止驱动。
本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提供了一种能使电子设备的支撑单元自动打开以支撑所述电子设备的方法,相对于现有的由用户纯手动安装或打开支撑单元的电子设备,显然智能性更高,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1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传感单元和驱动单元,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S120: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130: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利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其中,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压力传感器时,
所述步骤S120具体为:
利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检测到的压力值;
所述步骤S130具体为:
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大于第一压力阀值;
当所述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被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所述指定区域所对应的区域。
本实施例是通过压力传感器对用户在所述指定区域内按压的压力值实现对第一传感参数的检查,实现简便快捷,且设备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1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传感单元和驱动单元,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S120: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130: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利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所述指定区域所对应的位置;
所述步骤S110具体为:
利用所述电容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电容值;
所述步骤S120具体为:
判断所述电容值是否大于第一电容阀值;
当所述电容值大于第一电容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本实施例是通过压力传感器对用户在所述指定区域内按压的电容值实现对第一传感参数的检查,实现简便快捷,且设备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
实施例十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1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传感单元、第二传感单元和驱动单元,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S120: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121:利用所述第二传感单元获取第二传感参数;
步骤S122:利用所述第二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处于水平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步骤S131: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电子设备处于水平状态时,进入利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的步骤。
所述步骤S121及步骤S122仅需位于所述步骤S131之前即可,与所述步骤S110和所述步骤S120可以不分先后,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第一传感参数和第二传感参数可以同时进行检测,以提高响应速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可包括电压传感器或电容传感器;且通常所述电压传感器或电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所述指定区域所对应的位置。
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包括电压传感器时,所述步骤S120具体为:
利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检测到的压力值;
所述步骤S130具体为:
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大于第一压力阀值;
当所述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包括电压传感器时,所述步骤S110具体为:
利用所述电容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电容值;
所述步骤S120具体为:
判断所述电容值是否大于第一电容阀值;
当所述电容值大于第一电容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还可以是其他能检测按压的传感元气件,在此就不再做进一步的阐述;若所述第一传感单元的结构改变了,所述步骤S120和步骤S130的具体操作也会相应的改变。
本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相对前述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进一步通过步骤S121及步骤S122的设置,可以更加精确的分析出当前用户按压是否指示支撑单元运动到第一位置,控制精确度更高,进一步的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实施例十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1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传感单元和驱动单元,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S120: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130: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利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至少包括两个传感器模块;
所述指定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不同侧的至少两个子区域;
每一所述子区域均至少对应一个所述传感器模块;
其中,所述步骤S110具体为:利用所述传感器模块获取每一所述子区域的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步骤S120具体为:利用每一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是否有按压至少一个所述子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所述步骤S130具体为: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是否有按压至少一个所述子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的具体结构有多种,具体的可包括电压传感器和电容传感器,通常所述一个传感器模对应至少一个传感器。
当至少一个子区域接收到用户按压,且压力值大于第一电压阀值或电容值大于第一电容阀值时,表面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接收到用户按压,利用所述驱动单眼驱动所述支撑单元运动到第一位置。
本实施例方法通过多个子区域及多个传感器模块检测用户按压,以方便用户根据各自的习惯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按压,再次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良好度。
实施例十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1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传感单元和驱动单元,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S120: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130: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利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140;所述显示单元140所在的表面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所述指定区域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十一至十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指定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于将所述指定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反面或两侧,显然用户操作更加简便。
实施例十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10和支撑单元120,所述支撑单元11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0运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传感单元和驱动单元,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S120: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130: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利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140;所述显示单元140所在的表面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所述指定区域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音频输出单元;
所述指定区域临近所述音频输出单元所在的位置。其中,所述音频输出单元可为图4中边框130的底边处的圆圈处。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十三的进一步改进,在具有用户操作简单、用户满意度高的同时,将所述指定区域设置在所述音频输出单元临近处,设备变更少、从而生产变更少,有利于降低设备成本。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处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驱动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检测到的压力值;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所述指定区域所对应的区域;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大于第一压力阀值,当所述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电容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检测到的电容值,所述电容传感器被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电容值是否大于第一电容阀值;当所述电容值大于第一电容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传感单元;
所述第二传感单元,用于获取第二传感参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处于水平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所述驱动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电子设备处于水平状态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至少包括两个传感器模块;
所述指定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不同侧的至少两个子区域;
每一所述子区域均至少对应一个所述传感器模块;
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获取所对应所述子区域内的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至少一个所述子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所述驱动单元,具体用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至少用户有按压至少一个所述子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所在的表面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所述指定区域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音频输出单元;
所述指定区域临近所述音频输出单元所在的位置。
8.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传感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利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所述指定区域所对应的区域;
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具体为:
利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检测到的压力值;
所述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为:
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大于第一压力阀值;
当所述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被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所述指定区域所对应的位置;
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检测第一传感参数具体为:
利用所述电容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为电容值;
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以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为:
判断所述电容值是否大于第一电容阀值;
当所述电容值大于第一电容阀值时,确定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传感单元;
在利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传感单元获取第二传感参数;
利用所述第二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处于水平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电子设备处于水平状态时,进入利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至少包括两个传感器模块;
所述指定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不同侧的至少两个子区域;
每一所述子区域均至少对应一个所述传感器模块;
其中,
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具体为:利用所述传感器模块获取每一所述子区域的第一传感参数;
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用户是否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以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为:利用每一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是否有按压至少一个所述子区域,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用户有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定区域时,利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具体为: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是否有按压至少一个所述子区域时,驱动所述支撑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以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13.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所在的表面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所述指定区域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音频输出单元;
所述指定区域临近所述音频输出单元所在的位置。
CN201410061007.4A 2014-02-21 2014-02-21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38855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1007.4A CN103885543A (zh) 2014-02-21 2014-02-21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1007.4A CN103885543A (zh) 2014-02-21 2014-02-21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5543A true CN103885543A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54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1007.4A Pending CN103885543A (zh) 2014-02-21 2014-02-21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855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0359A (zh) * 2015-12-28 2016-06-01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删除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62238A2 (en) * 2002-12-27 2004-07-2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lerting a user of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1228499A (zh) * 2005-06-03 2008-07-23 苹果公司 输入机构得到改善的鼠标
US20090262079A1 (en) * 2008-04-22 2009-10-22 Henryk Bury Electronic Device in the Form of a Hands-Free Telephone System and/or a Navigation Device
CN101571731A (zh) * 2008-04-29 2009-1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电脑用的支架装置、笔记本电脑及其控制方法
CN102426490A (zh) * 2010-07-28 2012-04-25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3327769A (zh) * 2012-03-23 2013-09-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具有支撑脚架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62238A2 (en) * 2002-12-27 2004-07-2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lerting a user of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1228499A (zh) * 2005-06-03 2008-07-23 苹果公司 输入机构得到改善的鼠标
US20090262079A1 (en) * 2008-04-22 2009-10-22 Henryk Bury Electronic Device in the Form of a Hands-Free Telephone System and/or a Navigation Device
CN101571731A (zh) * 2008-04-29 2009-1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电脑用的支架装置、笔记本电脑及其控制方法
CN102426490A (zh) * 2010-07-28 2012-04-25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3327769A (zh) * 2012-03-23 2013-09-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具有支撑脚架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增国: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31 August 201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0359A (zh) * 2015-12-28 2016-06-01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删除方法及装置
CN105630359B (zh) * 2015-12-28 2018-12-28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删除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0706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reconfiguring displayed icon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929424B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037232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on touch screen,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597425A (zh) 触觉反馈设备
CN103218123B (zh) 桌面图标重新排列的方法及其触摸式移动终端
CN101784981A (zh) 用于操纵显示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50102A (zh) 移动终端和操作控件位置更换方法
CN106780685A (zh) 一种动态图片的生成方法及终端
CN105320417A (zh) 页面切换方法及客户端
CN105117004A (zh) 展现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81553A (zh) 手持终端及其防止误操作的方法
CN106354374A (zh) 一种图标移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395873A (zh) 包括触摸屏的设备及其屏幕改变方法
CN104793887A (zh) 移动终端的双摄像头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739853A (zh) 非接触式触摸屏获取操作信息的方法、装置和触摸屏
CN10442382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399711A (zh) 一种弹出式窗口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5426150A (zh) 一种多媒体信息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5549895A (zh)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831966A (zh) 防误触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45730A (zh) 一种对象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5630285A (zh) 应用启动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714522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885543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JP2023532009A (ja) 画像取得方法、装置と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