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9976A -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9976A
CN103869976A CN201410056754.9A CN201410056754A CN103869976A CN 103869976 A CN103869976 A CN 103869976A CN 201410056754 A CN201410056754 A CN 201410056754A CN 103869976 A CN103869976 A CN 103869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component
display screen
display interfac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67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567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69976A/zh
Priority to US14/230,125 priority patent/US10761566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869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99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的显示屏、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显示屏连接的柔性的第一部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显示屏连接的柔性的第二部件;显示屏能够形成为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或者第三状态;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用于维持电子设备与使用者腕部或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显示屏形成为第一状态且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显示屏形成为第二状态且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维持与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时,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模态;显示屏形成为第三状态时,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态。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各式各样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机等逐渐被用户广泛使用。当用户对上述多种便携式电子设备都有需求时,需要花费较多的金钱去购买,然而,多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功能存在交差重复部分,并且,当用户随身携带多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时,由于多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之间的关联性较差,导致了用户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更加麻烦,例如,当有电话呼入时,智能手机进行响铃,同时智能手表以及智能眼镜进行提醒,用户要同时操控三个便携式电子设备,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柔性的显示屏、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一部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二部件;
所述显示屏能够形成为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或者第三状态;所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均不同;
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用于维持所述电子设备与使用者腕部或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
其中,
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一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
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模态;
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三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态;
所述第一使用模态、第二使用模态、第三使用模态均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的显示屏、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一部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二部件;所述显示屏能够形成为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或者第三状态;所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均不同;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用于维持所述电子设备与使用者腕部或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触发指令;
判断所述触发指令的类型,得到判断结果;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触发指令属于第一触发指令时,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一使用模态对应的第一工作模式;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触发指令属于第二触发指令时,响应所述第二触发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二使用模态对应的第二工作模式;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触发指令属于第三触发指令时,响应所述第三触发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三使用模态对应的第三工作模式;
其中,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一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三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具有柔性的显示屏、与所述显示屏一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一部件、与所述显示屏另一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二部件;当所述显示屏弯曲成第一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可作为智能手表使用;当所述显示屏弯曲成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可作为智能眼镜使用;当所述显示屏伸展成第三状态,也即平面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可作为智能手机使用;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状态时,可以分别作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机使用,也即在一个电子设备中实现了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机多合一功能,如此,不仅节省了用户购买多种电子设备所耗费的大量金钱,还方便了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的显示屏11、通过第一连接件12与所述显示屏11的第一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一部件13、通过第二连接件14与所述显示屏11的第二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二部件15;
所述显示屏11能够形成为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或者第三状态;所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均不同;
所述第一部件13以及所述第二部件15,用于维持所述电子设备与使用者腕部或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13以及所述第二部件15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13以及所述第二部件15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
其中,
所述显示屏11形成为第一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13以及所述第二部件15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
所述显示屏11形成为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13以及所述第二部件15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模态;
所述显示屏11形成为第三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态;
所述第一使用模态、第二使用模态、第三使用模态均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2可以是弹片等弹性部件,也可以是转轴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3为柔性材料,如记忆橡胶,第一部件13通过第一连接件12与显示屏11的第一端连接,这里,显示屏11一般为长方形状,以显示屏11的上边为准,显示屏11具有两端,其中一端称为第一端,另一端称为第二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4可以是弹片等弹性部件,也可以是转轴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部件15为柔性材料,如记忆橡胶,第二部件15通过第二连接件14与显示屏11的第二端连接。一般地,第一连接件12与第一部件13相对于第二连接件14与第二部件15以显示屏11的中心对称。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1为柔性显示屏11,柔性显示屏11采用了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PHOLED,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技术,PHOLED可制成低功耗、直接可视的柔性面板,以形成柔软显示屏11;柔软显示屏11为可变型可弯曲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1弯曲成第一状态时,显示屏11呈现一弧度,且该弧度与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腕部的弧度相匹配,如此,当使用者通过腕部携带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1与使用者的腕部相贴合。其中,腕部一般指手腕。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1弯曲成第二状态时,显示屏11呈现另一弧度,该弧度不同于显示屏11处于第一状态的弧度,如此,当使用者通过头部携带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1与使用者的头部相贴合,具体与使用者的眼睛前方的头部相贴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1伸展成第三状态时,显示屏11呈平面状,如此,使用者可直接手持所述电子设备以观看所述显示屏11显示的内容。
综上所述,由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1具有柔性,因此,所述显示屏11能够形成为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或者第三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3以及第二部件15具有柔性,因此,第一部件13以及第二部件15弯曲成与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腕部相匹配的弧度时,第一部件13与第二部件15可将处于第一状态的显示屏11固定在使用者的腕部,此时,第一部件13以及第二部件15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具体地,第一使用模态为智能手表,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部件13以及第二部件15的弯曲程度以及显示屏11的弯曲程度,以使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腕部,使用者可将电子设备作为智能手表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3以及第二部件15具有柔性,因此,第一部件13以及第二部件15弯曲成与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头部相匹配的弧度时,第一部件13与第二部件15可将处于第二状态的显示屏11固定在使用者的头部,此时,第一部件13以及第二部件15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模态。具体地,第二使用模态为智能眼镜,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部件13以及第二部件15的弯曲程度以及显示屏11的弯曲程度,以使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具体为使用者眼睛前方的头部,使用者可将电子设备作为智能眼镜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屏11处于第三状态时,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态。具体地,第三使用模态为智能手机,使用者可手持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电子设备作为智能手机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能够弯曲的壳体16;所述壳体16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凹槽17,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态时,所述第一部件13以及所述第二部件15收置于所述壳体16的凹槽17内。
这里,壳体16具有两面,分别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壳体16的第一表面具有凹槽17,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态,也即智能手机时,可将第一部件13和第二部件15收置在凹槽17内,以使电子设备更加美观。优选地,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将第一部件13和第二部件15滑动至壳体16的凹槽17内,也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将第一部件13和第二部件15折叠至壳体16的凹槽17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1设置于所述壳体16的第二表面,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一部件13以及所述第二部件15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时所述显示屏11输出的用于形成显示图像的光线能够射入到所述使用者的眼睛。
这里,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1具有第一显示界面111、第二显示界面112以及第三显示界面113;其中,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或者第二使用模态、或者第三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11通过所述第一显示界面111、第二显示界面112以及第三显示界面113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具体地,当电子设备作为智能手表、或者智能眼镜、或者智能手机使用时,显示屏11的全部显示界面均可显示第一多媒体数据,显示屏11的全部显示界面包括第一显示界面111、第二显示界面112以及第三显示界面113。一般地,第一显示界面111为功能显示区,第一显示界面111可显示短信、聊天、音乐、视频等功能界面;第二显示界面112为表盘显示区,第二显示界面112可显示时间、日期、电量、天气等内容;第三显示界面113与第一显示界面111同理,为功能显示区,第一显示界面111可显示短信、聊天、音乐、视频等功能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1具有第一显示界面111、第二显示界面112以及第三显示界面113;其中,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11通过所述第一显示界面111以及第二显示界面112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具体地,当电子设备作为智能手表使用时,显示屏11的第一显示界面111以及第二显示界面112可显示第一多媒体数据。一般地,第一显示界面111为功能显示区,第一显示界面111可显示短信、聊天、音乐、视频等功能界面;第二显示界面112为表盘显示区,第二显示界面112可显示时间、日期、电量、天气等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1具有第一显示界面111、第二显示界面112以及第三显示界面113;其中,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11通过所述第二显示界面112以及第三显示界面113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具体地,当电子设备作为智能手表使用时,显示屏11的第二显示界面112以及第三显示界面113可显示第一多媒体数据。一般地,第二显示界面112为表盘显示区,第二显示界面112可显示时间、日期、电量、天气等内容;第三显示界面113为功能显示区,第一显示界面111可显示短信、聊天、音乐、视频等功能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1具有第一显示界面111、第二显示界面112以及第三显示界面113;其中,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11通过所述第一显示界面111或者第三显示界面113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具体地,当电子设备作为智能手表使用时,显示屏11的第一显示界面111或者第三显示界面113可显示第一多媒体数据。一般地,第一显示界面111为功能显示区,第一显示界面111可显示短信、聊天、音乐、视频等功能界面;第三显示界面113与第一显示界面111同理,为功能显示区,第一显示界面111可显示短信、聊天、音乐、视频等功能界面。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的显示屏、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一部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二部件;所述显示屏能够形成为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或者第三状态;所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均不同;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用于维持所述电子设备与使用者腕部或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如图2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触发指令。
具体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调节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弯曲程度以及显示屏的弯曲程度,以使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腕部,使用者可将电子设备作为智能手表使用,此时,需要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调节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弯曲程度以及显示屏的弯曲程度,以使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使用者可将电子设备作为智能眼镜使用,此时,需要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二工作模式。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调节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弯曲程度以及显示屏的弯曲程度,以使显示屏呈平面状,使用者可将电子设备作为智能手机使用,此时,需要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三工作模式。
基于此,用户可以触发不同的指令,以使电子设备切换至相应的工作模式。
步骤202:判断所述触发指令的类型,得到判断结果,执行步骤203、或者步骤204、或者步骤205。
这里,触发指令按照类型被划分为第一触发指令、第二触发指令、第三触发指令;第一触发指令对应第一工作模式,第二触发指令对应第二工作模式,第三触发指令对应第三工作模式。
步骤203: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触发指令属于第一触发指令时,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一使用模态对应的第一工作模式,结束本流程。
步骤204: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触发指令属于第二触发指令时,响应所述第二触发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二使用模态对应的第二工作模式,结束本流程。
步骤205: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触发指令属于第三触发指令时,响应所述第三触发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三使用模态对应的第三工作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一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三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2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电子设备所实现的功能可参照前述电子设备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的显示屏、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一部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二部件;所述显示屏能够形成为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或者第三状态;所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均不同;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用于维持所述电子设备与使用者腕部或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如图3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触发指令。
具体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调节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弯曲程度以及显示屏的弯曲程度,以使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腕部,使用者可将电子设备作为智能手表使用,此时,需要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调节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弯曲程度以及显示屏的弯曲程度,以使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使用者可将电子设备作为智能眼镜使用,此时,需要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二工作模式。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调节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弯曲程度以及显示屏的弯曲程度,以使显示屏呈平面状,使用者可将电子设备作为智能手机使用,此时,需要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三工作模式。
基于此,用户可以触发不同的指令,以使电子设备切换至相应的工作模式。
步骤302:判断所述触发指令的类型,得到判断结果。
这里,触发指令按照类型被划分为第一触发指令、第二触发指令、第三触发指令;第一触发指令对应第一工作模式,第二触发指令对应第二工作模式,第三触发指令对应第三工作模式。
步骤303: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触发指令属于第一触发指令时,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一使用模态对应的第一工作模式。
步骤304:通过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以及第三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或者,通过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第二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或者,通过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界面以及第三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或者,通过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界面或者第三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一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三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3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电子设备所实现的功能可参照前述电子设备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的显示屏、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一部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二部件;所述显示屏能够形成为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或者第三状态;所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均不同;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用于维持所述电子设备与使用者腕部或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如图4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获取触发指令。
具体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调节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弯曲程度以及显示屏的弯曲程度,以使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腕部,使用者可将电子设备作为智能手表使用,此时,需要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调节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弯曲程度以及显示屏的弯曲程度,以使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使用者可将电子设备作为智能眼镜使用,此时,需要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二工作模式。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调节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弯曲程度以及显示屏的弯曲程度,以使显示屏呈平面状,使用者可将电子设备作为智能手机使用,此时,需要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三工作模式。
基于此,用户可以触发不同的指令,以使电子设备切换至相应的工作模式。
步骤402:判断所述触发指令的类型,得到判断结果。
这里,触发指令按照类型被划分为第一触发指令、第二触发指令、第三触发指令;第一触发指令对应第一工作模式,第二触发指令对应第二工作模式,第三触发指令对应第三工作模式。
步骤403: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触发指令属于第二触发指令时,响应所述第二触发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一使用模态对应的第二工作模式。
步骤404:通过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以及第三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一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三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4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电子设备所实现的功能可参照前述电子设备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的显示屏、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一部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二部件;所述显示屏能够形成为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或者第三状态;所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均不同;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用于维持所述电子设备与使用者腕部或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如图5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获取触发指令。
具体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调节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弯曲程度以及显示屏的弯曲程度,以使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腕部,使用者可将电子设备作为智能手表使用,此时,需要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调节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弯曲程度以及显示屏的弯曲程度,以使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使用者可将电子设备作为智能眼镜使用,此时,需要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二工作模式。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调节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弯曲程度以及显示屏的弯曲程度,以使显示屏呈平面状,使用者可将电子设备作为智能手机使用,此时,需要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三工作模式。
基于此,用户可以触发不同的指令,以使电子设备切换至相应的工作模式。
步骤502:判断所述触发指令的类型,得到判断结果。
这里,触发指令按照类型被划分为第一触发指令、第二触发指令、第三触发指令;第一触发指令对应第一工作模式,第二触发指令对应第二工作模式,第三触发指令对应第三工作模式。
步骤503: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触发指令属于第三触发指令时,响应所述第三触发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一使用模态对应的第三工作模式。
步骤504:通过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以及第三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一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三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5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电子设备所实现的功能可参照前述电子设备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的显示屏、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一部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二部件;
所述显示屏能够形成为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或者第三状态;所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均不同;
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用于维持所述电子设备与使用者腕部或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
其中,
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一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
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模态;
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三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态;
所述第一使用模态、第二使用模态、第三使用模态均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能够弯曲的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态时,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收置于所述壳体的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表面,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时所述显示屏输出的用于形成显示图像的光线能够射入到所述使用者的眼睛;
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以及第三显示界面;其中,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或者第二使用模态、或者第三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以及第三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以及第三显示界面;其中,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以及第二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以及第三显示界面;其中,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以及第三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以及第三显示界面;其中,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一显示界面或者第三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8.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的显示屏、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一部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端连接的柔性的第二部件;所述显示屏能够形成为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或者第三状态;所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均不同;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用于维持所述电子设备与使用者腕部或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触发指令;
判断所述触发指令的类型,得到判断结果;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触发指令属于第一触发指令时,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一使用模态对应的第一工作模式;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触发指令属于第二触发指令时,响应所述第二触发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二使用模态对应的第二工作模式;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触发指令属于第三触发指令时,响应所述第三触发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三使用模态对应的第三工作模式;
其中,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一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腕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维持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头部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态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第三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一使用模态对应的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以及第三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或者,
通过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第二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或者,
通过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界面以及第三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或者,
通过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界面或者第三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二使用模态对应的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以及第三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三使用模态对应的第三工作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以及第三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CN201410056754.9A 2013-09-27 2014-02-19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38699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6754.9A CN103869976A (zh) 2014-02-19 2014-02-19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US14/230,125 US10761566B2 (en) 2013-09-27 2014-03-31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6754.9A CN103869976A (zh) 2014-02-19 2014-02-19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9976A true CN103869976A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08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6754.9A Pending CN103869976A (zh) 2013-09-27 2014-02-19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69976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7214A (zh) * 2014-08-07 2014-11-19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配戴式挠曲显示装置
CN105575317A (zh) * 2016-03-14 2016-05-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显示处理方法
CN105700836A (zh) * 2015-12-30 2016-06-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155273A (zh) * 2015-03-25 2016-11-2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信息确定方法、信息确定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CN107820587A (zh) * 2016-09-29 2018-03-2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WO2018081950A1 (zh) * 2016-11-02 2018-05-11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发装置、表盘及智能手环
WO2018094976A1 (zh) * 2016-11-26 2018-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227842A (zh) * 2018-01-31 2018-06-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模式切换提醒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04037A (zh) * 2018-01-31 2018-07-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柔性屏的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7668A (zh) * 2003-02-06 2006-03-15 斯耐普表业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070220649A1 (en) * 2006-03-24 2007-09-27 Otos Tech Co., Ltd. Multi-function face protector
CN102118470A (zh) * 2009-12-30 2011-07-06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多用途手机
CN202502301U (zh) * 2012-02-06 2012-10-24 深圳市瑞福达液晶显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柔性液晶显示屏的3d眼镜
US20130002724A1 (en) * 2011-06-30 2013-01-03 Google Inc. Wearable computer with curved display and navigation tool
CN103119920A (zh) * 2010-09-27 2013-05-22 诺基亚公司 具有可弹性变形的本体的装置
US20130231574A1 (en) * 2006-05-24 2013-09-05 Bao Tran Fitness monitoring
CN103581428A (zh) * 2012-07-27 2014-02-12 Lg电子株式会社 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7668A (zh) * 2003-02-06 2006-03-15 斯耐普表业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070220649A1 (en) * 2006-03-24 2007-09-27 Otos Tech Co., Ltd. Multi-function face protector
US20130231574A1 (en) * 2006-05-24 2013-09-05 Bao Tran Fitness monitoring
CN102118470A (zh) * 2009-12-30 2011-07-06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多用途手机
CN103119920A (zh) * 2010-09-27 2013-05-22 诺基亚公司 具有可弹性变形的本体的装置
US20130002724A1 (en) * 2011-06-30 2013-01-03 Google Inc. Wearable computer with curved display and navigation tool
CN202502301U (zh) * 2012-02-06 2012-10-24 深圳市瑞福达液晶显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柔性液晶显示屏的3d眼镜
CN103581428A (zh) * 2012-07-27 2014-02-12 Lg电子株式会社 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7214A (zh) * 2014-08-07 2014-11-19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配戴式挠曲显示装置
CN106155273B (zh) * 2015-03-25 2019-02-19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信息确定方法、信息确定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CN106155273A (zh) * 2015-03-25 2016-11-2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信息确定方法、信息确定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CN105700836A (zh) * 2015-12-30 2016-06-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700836B (zh) * 2015-12-30 2019-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575317A (zh) * 2016-03-14 2016-05-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显示处理方法
CN105575317B (zh) * 2016-03-14 2021-06-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显示处理方法
CN107820587A (zh) * 2016-09-29 2018-03-2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WO2018058461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WO2018081950A1 (zh) * 2016-11-02 2018-05-11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发装置、表盘及智能手环
US11372447B2 (en) 2016-11-02 2022-06-28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Trigger device and smart bracelet
CN109417578A (zh) * 2016-11-26 2019-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8094976A1 (zh) * 2016-11-26 2018-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304037A (zh) * 2018-01-31 2018-07-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柔性屏的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27842A (zh) * 2018-01-31 2018-06-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模式切换提醒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27842B (zh) * 2018-01-31 2022-07-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模式切换提醒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9976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1963886B (zh) 移动终端及控制该移动终端的方法
US20160259481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8893054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veying gesture commands
CN105549682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4123001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218734B (zh) 一种广告信息的推送方法及装置
US20120137216A1 (en) Mobile terminal
EP2246776A1 (en) Programmable keypad
CN102681670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虚拟键盘的设置方法
US20110187724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CN104239136A (zh) 应用程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5578045A (zh) 一种终端及终端拍摄的方法
CN102799382A (zh) 用户设备的系统栏的控制方法和用户设备
US2008025644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pping a virtual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for a mobile device
EP3144784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mobile terminal
CN103699373A (zh) 界面颜色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698606U (zh) 一种点读机
CN105068738A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CN106293393A (zh) 基于电子贴纸的合成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2981771A (zh) 控制方法及触摸屏终端的输入设备
CN103377093A (zh) 一种多系统设备的多媒体同步方法、电子设备
CN10433122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677149A (zh) 电子设备和显示处理方法
CN105335434A (zh) 日志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