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6220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6220A
CN103716220A CN201210368607.6A CN201210368607A CN103716220A CN 103716220 A CN103716220 A CN 103716220A CN 201210368607 A CN201210368607 A CN 201210368607A CN 103716220 A CN103716220 A CN 103716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equipment
mac
mpls
pb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86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6220B (zh
Inventor
彭剑远
郑国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686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16220B/zh
Priority to US13/974,037 priority patent/US20140092729A1/en
Publication of CN103716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6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6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6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2Multiprotocol rou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通过采用本发明,实现了PTN中PBB网络和MPLS-TP网络的互通,并减少了PBB网络和MPLS-TP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硬件资源消耗;或,减少了PBB网络和VPLS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硬件资源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分组业务如Ethernet(以太网)、VoIP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电话)、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互联网协议电视)等业务的传送,以及以数据业务为主的移动回传,给传送网络带来了新的需求和挑战。传送网络分组化,即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络)渐渐成为业界的一种趋势。一方面,人们希望PTN可以真正有效地实现分组业务的传送;另一方面,人们希望PTN继承传统传送网络的高可靠性,易操作、维护、管理等特性。 目前, 实现分组化传送有两条技术途径:一种是基于以太网技术的PBB(Provider Backbone Bridge,运营商骨干桥接技术),主要由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开发;另一种是基于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的T-MPLS/MPLS-TP(Transport- MPLS /MPLS-Transport Profile,传送多协议标签转发),由ITU-T(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部)和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联合开发。其中,PBB网络采用802.1ah定义的MAC-IN-MAC(双层媒体接入控制)标准,MAC-IN-MAC的基本思路是,为用户的以太网报文在封装一个运营商的以太网报文头,形成具有两层报文头的MAC-IN-MAC报文。
以T-MPLS/MPLS-TP为代表的PTN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全球移动运营商和综合运营商所青睐,运营商也在积极投入标准研究和工程论证工作,部分已经开展了T-MPLS/MPLS-TP的backhaul(回程)试验网或商用局。T-MPLS/MPLS-TP产品基于分组交换内核,主要定位于城域接入/汇聚层,综合了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MPLS、Ethernet等多种技术的优势,全方位满足不同演进阶段的移动业务承载需求。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VPLS(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网络和PBB网络互通的典型双栈组网的架构示意图。在该双栈组网中,BEB(Backbone Edge Bridge,骨干边缘桥)设备接收到从下行口进入的用户报文后,查找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表,将该用户报文封装成MAC-IN-MAC格式的报文后,从上行口发送出去。VPLS/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AC-IN-MAC格式的报文后,对该报文进行解封装,查找MAC表,并将解封装后的报文封装为VPLS报文发送给PE(Provider Edge,运营商网络边缘)设备。PE设备接收到VPLS报文后,对该报文进行解封装,并查找MAC表,将报文发送到VPLS网络。
其中,由于PBB网络建立连接不使用协议报文,而是由数据报文触发,因此,在图1 所示的双栈组网中,VPLS/PBB双栈设备需要下发两套硬件表项,一套用来触发建立连接及发送未知MAC的报文,一套用来发送已知MAC的报文。
此外,现有技术中并未实现PTN中PBB网络和MPLS-TP网络的互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以实现PTN中PBB网络和MPLS-TP网络的互通,并减少PBB网络和MPLS-TP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硬件资源消耗,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分组传送网络PTN中,所述PTN中至少包括骨干边缘桥BEB设备、传送多协议标签转发/运营商骨干桥MPLS-TP/PBB双栈设备以及运营商网络边缘PE设备,该方法包括:
当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AC-IN-MAC报文时,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PLS-TP报文,将封装的该MPLS-TP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
当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PLS-TP报文时,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收到的该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其中,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与所述PE设备之间建立的连接为MPLS-TP 1+1保护隧道;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PLS-TP报文,将封装的该MPLS-TP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具体为: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分别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连接的主隧道标签和备隧道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 ,并分别通过所述主隧道和备隧道将该MPLS-TP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收到的该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具体为: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从主隧道收到的的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将所述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具体为: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将从主隧道接收到的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其中,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与所述PE设备之间建立的连接为MPLS-TP 1:1保护隧道;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PLS-TP报文,将封装的该MPLS-TP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具体为: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判断该与PE设备的连接对应的主隧道是否故障,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连接的备隧道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通过备隧道将该MPLS-TP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连接的主隧道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通过主隧道将该MPLS-TP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将所述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具体为: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将接收到的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该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其中,所述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包括:骨干网虚拟局域网B-VLAN、骨干网服务实例编号I-SID和骨干网媒体访问控制B-MAC。
一种交换机,作为传送多协议标签转发/运营商骨干桥MPLS-TP/PBB双栈设备应用于分组传送网络PTN中,所述PTN中还至少包括骨干边缘桥BEB设备以及运营商网络边缘PE设备,所述交换机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MAC-IN-MAC报文;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MPLS-TP报文;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PLS-TP报文,将封装的该MPLS-TP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其中,所述交换机与所述PE设备之间建立的为MPLS-TP 1+1保护隧道;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分别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连接的主隧道标签和备隧道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分别通过所述主隧道和备隧道将该MPLS-TP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从主隧道接收到的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将从主隧道接收到的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该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其中,所述交换机与所述PE设备之间建立的为MPLS-TP 1:1保护隧道;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判断主隧道是否故障,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交换机与PE设备连接的备隧道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通过备隧道将该MPLS-TP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交换机与PE设备连接的主隧道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通过主隧道将该MPLS-TP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接收到的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该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其中,所述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包括:骨干网虚拟局域网B-VLAN、骨干网服务实例编号I-SID和骨干网媒体访问控制B-MAC。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当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AC-IN-MAC报文时,根据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PLS-TP报文,将封装的该MPLS-TP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当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PLS-TP报文时,根据收到的该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实现了PTN中PBB网络和MPLS-TP网络的互通,并减少了PBB网络和MPLS-TP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硬件资源消耗。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减少PBB网络和VPLS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硬件资源消耗,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分组传送网络PTN中,所述PTN中至少包括骨干边缘桥BEB设备、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运营商骨干桥VPLS/PBB双栈设备以及运营商网络边缘PE设备,该方法包括:
当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AC-IN-MAC报文时,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根据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VPLS报文,将封装的该VPLS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
当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接收到VPLS报文时,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根据收到的该VPLS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其中,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VPLS报文,将封装的该VPLS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具体为:
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VPLS/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连接的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VPLS报文,并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该VPLS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
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将所述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具体为:
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将接收到的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其中,所述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包括:骨干网虚拟局域网B-VLAN、骨干网服务实例编号I-SID和骨干网媒体访问控制B-MAC。
一种交换机,作为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运营商骨干桥VPLS/PBB双栈设备应用于分组传送网络PTN中,所述PTN中还至少包括骨干边缘桥BEB设备以及运营商网络边缘PE设备,所述交换机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MAC-IN-MAC报文;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VPLS报文;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MAC-IN-MAC报文时,根据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VPLS报文,将封装的该VPLS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VPLS报文时,根据该VPLS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交换机与PE设备连接的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VPLS报文,并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该VPLS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接收到的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其中,所述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包括:骨干网虚拟局域网B-VLAN、骨干网服务实例编号I-SID和骨干网媒体访问控制B-MAC。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当VPLS/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AC-IN-MAC报文时,根据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VPLS报文,将封装的该VPLS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当VPLS /PBB双栈设备接收到VPLS报文时,根据收到的该VPLS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减少了PBB网络和VPLS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硬件资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 为现有技术中VPLS网络和PBB网络互通的典型双栈组网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技术方案,应用于至少包括BEB设备、MPLS-TP/PBB双栈设备以及PE设备的PTN中。在该技术方案中,当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AC-IN-MAC报文时,根据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PLS-TP报文,将封装的该MPLS-TP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当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PLS-TP报文时,根据收到的该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实现了PTN中PBB网络和MPLS-TP网络的互通。
其中,MPLS-TP/PBB双栈设备与BEB设备的连接,和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的连接一一对应;可以在MPLS-TP/PBB双栈设备中配置静态命令行,指定MPLS-TP/PBB双栈设备与BEB设备的连接,和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的连接的一一对应关系;具体的,MPLS-TP/PBB双栈设备与BEB设备的连接可以通过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唯一标识,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的连接可以通过PE设备为MPLS-TP/PBB双栈设备分配的标签唯一标识,因此,可以通过配置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与PE设备为MPLS-TP/PBB双栈设备分配的标签的一一对应关系,来标识MPLS-TP/PBB双栈设备与BEB设备的连接,和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的连接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MAC-IN-MAC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B-VLAN(Backbone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骨干网虚拟局域网)、I-SID(Backbone Service Instance Identifier,骨干网服务实例编号)和B-MAC(Backbone MAC,骨干网MAC)。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AC-IN-MAC报文后,根据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并通过该连接将报文转发给对应的PE设备;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PLS-TP报文后,根据MPLS-TP报文中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并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并通过该连接将报文转发给对应的BEB设备,而无需查找MAC表,减少了硬件资源消耗。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主要对数据从PBB网络到MPLS-TP网络的传输流程进行描述,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BEB设备向MPLS-TP/PBB双栈设备发送MAC-IN-MAC报文。
具体的,BEB设备从下行口收到PBB网络的以太网报文后,根据接收到的以太网报文的目的MAC查找MAC表,将接收到的报文封装成MAC-IN-MAC格式,并将封装后的报文从上行口发送给MPLS-TP/PBB双栈设备,其中,该MAC-IN-MAC报文中携带有B-VLAN、I-SID和B-MAC。
步骤202、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该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对应的PE设备。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到BEB设备发送的MAC-IN-MAC格式的报文后,获取该报文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即B-VLAN、I-SID和B-MAC),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并根据该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对应的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PE设备通过该连接分配的标签将该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通过该连接转发给对应的PE设备。其中,MPLS-TP/PBB双栈设备将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的具体处理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当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之间建立的为MPLS-TP 1+1保护隧道时,MPLS-TP/PBB双栈设备需要分别根据PE设备分配给相应连接的主隧道标签和备隧道标签将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成MPLS-TP格式,并分别通过相应连接的主隧道和备隧道将封装后的报文发送给PE设备。其中,主隧道和备隧道可以使用静态配置建立,建立过程在MPLS-TP协议中有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之间建立的为MPLS-TP 1:1保护隧道时,MPLS-TP/PBB双栈设备需要判断主隧道是否故障,当判断结果为是(即主隧道故障)时,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PE设备分配给相应连接的标签(对应备隧道)将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成MPLS-TP格式,并从相应连接的备隧道发送给PE设备;当判断结果为否时,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PE设备通过相应连接分配的标签(对应主隧道)将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成MPLS-TP格式,并从相应连接的主隧道发送给PE设备。其中,MPLS-TP/PBB双栈设备判断与PE之间的主隧道是否故障的具体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3、PE设备将接收到的MPLS-TP报文发送到MPLS-TP网络。
具体的,按照MPLS-TP协议,主隧道和备隧道的标签不同,PE设备可以根据标签判断接收到的报文是来自主隧道还是备隧道。当PE设备同时接收到来自主隧道和备隧道的报文时,PE设备丢弃从备隧道接收到的报文,并将从主隧道接收报文的报文解封装后,根据以太网报文的目的MAC查找MAC表,根据MAC表里的出端口,将报文发送到MPLS-TP网络。当PE设备只接收到来自主隧道或备隧道的报文时,PE设备将接收到的报文解封装后,根据以太网报文的目的MAC查找MAC表,根据MAC表里的出端口,将报文发送到MPLS-TP网络。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主要对数据从MPLS-TP网络到PBB网络的传输流程进行描述,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PE设备向MPLS-TP/PBB双栈设备发送MPLS-TP报文。
具体的,PE设备接收到MPLS-TP网络发来的以太网报文,根据以太网报文的目的MAC查找MAC表后,将接收到的报文封装成MPLS-TP格式发送给MPLS-TP/PBB双栈设备。
其中,当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之间建立的为MPLS-TP 1+1保护隧道时,PE设备需要分别通过主隧道和备隧道将MPLS-TP格式的报文发送给MPLS-TP/PBB双栈设备;当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之间建立的为MPLS-TP 1:1保护隧道时,PE设备需要判断主隧道是否故障,当判断结果为是时,PE设备通过备隧道将MPLS-TP格式的报文发送给MPLS-TP/PBB双栈设备,当判断结果为否时,PE设备通过主隧道将MPLS-TP格式的报文发送给MPLS-TP/PBB双栈设备。
步骤302、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该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该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AC-IN-MAC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对应的BEB设备。
具体的,MPLS-TP/PBB双栈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MPLS-TP报文中携带的标签确定对应的与PE设备的连接,并根据该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对应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进而确定该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该标识信息将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AC-IN-MAC报文,并通过该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对应的BEB设备。
MPLS-TP/PBB双栈设备可以根据MPLS-TP格式的报文中携带的标签判断报文来自主隧道和备隧道。
当MPLS-TP/PBB双栈设备同时接收到来自主隧道和备隧道的报文时,MPLS-TP/PBB双栈设备丢弃从备隧道接收到的报文,将从主隧道接收到的MPLS-TP格式的报文解封装后,封装成MAC-IN-MAC格式,并将封装后的报文发送给对应的BEB设备。
当MPLS-TP/PBB双栈设备仅接收到来自主隧道或备隧道的报文时,MPLS-TP/PBB双栈设备将接收到的MPLS-TP格式的报文解封装后,封装成MAC-IN-MAC格式,并将封装后的报文发送给对应的的BEB设备。
步骤303、BEB设备将接收到的MAC-IN-MAC报文发送到PBB网络。
具体的,BEB设备接收到MPLS-TP/PBB双栈设备发送的MAC-IN-MAC格式的报文后,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并根据以太网报文中的目的MAC查找MAC表,将以太网报文发送到PBB网络。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三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的系统架构图,其中,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之间建立的为MPLS-TP 1+1保护隧道。
在该实施例中,MPLS-TP/PBB双栈设备中配置有如下静态命令行:
[MPLS-TP/PBB] pbb out-interface interface ethernet 1/1 i-sid 100 b-vlan 100 b-mac 1-1-1 mpls-tp peer 1.1.1.1 vsi 100
这样便指定了MPLS-TP/PBB双栈设备的接口ethernet 1/1连接PBB网络,并通过网络地址1.1.1.1的PE设备连接MPLS-TP网络,且MPLS-TP/PBB双栈设备将连接BEB设备的一条连接(i-sid 100 b-vlan 100 b-mac 1-1-1)与MPLS-TP/PBB双栈设备在vsi 100内的对端PE设备进行关联,从而将MPLS-TP/PBB双栈设备与BEB设备的连接与MPLS-TP/PBB双栈设备和PE设备的连接一一对应。
其中,VSI(Virtual Switch Instance,虚拟交换实例)是PE设备上提供二层交换服务的虚拟实例,PE设备与同一VSI的对端MPLS-TP/PBB双栈设备建立虚连接并为建立的虚连接分配的标签(包括主或/和备隧道标签,在该实施例中为主隧道标签和备隧道标签)不同。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MPLS-TP/PBB双栈设备从接口ethernet 1/1接收BEB设备发送MAC-IN-MAC报文。
步骤502、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接收到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该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对应的PE设备。
具体的,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AC-IN-MAC报文后,获取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即i-sid 100 b-vlan 100 b-mac 1-1-1,并根据该标识信息识别对应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并确定该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与PE设备的连接,即与网络地址为1.1.1.1的PE设备上的vsi 100的连接。
假设网络地址为1.1.1.1的PE设备上的vsi 100为MPLS-TP/PBB双栈设备分配两个标签,一个对应主隧道(标签1),一个对应备隧道(标签2)。MPLS-TP/PBB双栈设备需要分别根据对应标签1和标签2将解封装后的报文封装为MPLS-TP报文,并将前者通过与网络地址为1.1.1.1的PE设备上的vsi 100的连接的主隧道发送给对应的PE设备,将后者通过备隧道发送给对应的PE设备。
步骤503、网络地址为1.1.1.1的PE设备丢弃从备隧道接收到的报文,并将从主隧道接收到的MPLS-TP报文进行解封装后,发送到MPLS-TP网络。
步骤504、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网络地址为1.1.1.1的PE设备发送的MPLS-TP报文。
步骤505、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接收到的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该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AC-IN-MAC报文,并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对应的BEB设备。
具体的,PE设备需要分别根据主隧道和备隧道对应的标签将从MPLS-TP网络中接收到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PLS-TP报文,并将前者通过主隧道发送给MPLS-TP/PBB双栈设备,将后者通过备隧道发送给MPLS-TP/PBB双栈设备。
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PLS-TP报文后,丢弃从备隧道接收到的MPLS-TP报文,获取从主隧道接收到的MPLS-TP报文的标签,即网络地址为1.1.1.1的PE设备上的vsi 100分配的主隧道标签(标签1)并根据标签1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并确定该与PE设备的连接对应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即i-sid 100 b-vlan 100 b-mac 1-1-1对应的连接。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i-sid 100 b-vlan 100 b-mac 1-1-1将接收到的MPLS-TP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并通过该连接发送给对应的BEB设备。
步骤506、BEB设备将接收到的MAC-IN-MAC报文解封装后,发送到PBB网络。
需要注意的时,在该实施例中,步骤501-503与步骤504-506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时序关系。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AC-IN-MAC报文时,根据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PLS-TP报文,将封装的该MPLS-TP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当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PLS-TP报文时,根据收到的该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实现了PTN中PBB网络和MPLS-TP网络的互通,减少了硬件资源消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技术方案,应用于至少包括BEB设备、VPLS/PBB双栈设备以及PE设备的PTN中。在该技术方案中,当VPLS/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AC-IN-MAC报文时,根据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VPLS报文,将封装的该VPLS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当VPLS /PBB双栈设备接收到VPLS报文时,根据收到的该VPLS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减少了PBB网络和VPLS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硬件资源消耗。
其中,VPLS/PBB双栈设备与BEB设备的连接,和VPLS/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的连接一一对应;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唯一标识一条VPLS/PBB双栈设备与所述BEB设备的连接;VPLS报文的标签唯一标识一条MPLS-TP/PBB双栈设备与所述PE设备的连接。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BEB设备向VPLS/PBB双栈设备发送MAC-IN-MAC报文。
具体的,BEB设备从下行口收到PBB网络的以太网报文后,根据接收到的以太网报文的目的MAC查找MAC表,将接收到的报文封装成MAC-IN-MAC格式,并将封装后的报文从上行口发送给MPLS-TP/PBB双栈设备。
步骤602、VPLS/PBB双栈设备根据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该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VPLS报文,并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对应的PE设备。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VPLS/PBB双栈设备接收到BEB设备发送的MAC-IN-MAC格式的报文后,获取该报文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并根据该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并确定该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与PE设备的连接,并根据PE设备通过该连接分配的标签将该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VPLS报文,并通过该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对应的PE设备。
步骤603、PE设备将接收到的VPLS报文发送到VPLS网络。
具体的,PE设备接收到VPLS/PBB双栈设备设备发送的VPLS报文后,将该报文进行解封装,并根据解封装后的报文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查找MAC表,将报文发送到VPLS网络。
步骤604、PE设备向VPLS/PBB双栈设备VPLS发送报文。
具体的,PE设备接收到VPLS网络发来的以太网报文,根据以太网报文的目的MAC查找MAC表后,将接收到的报文封装成VPLS格式发送给VPLS/PBB双栈设备。
步骤605、VPLS/PBB双栈设备根据该VPLS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该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AC-IN-MAC报文,并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对应的BEB设备。
具体的,当VPLS/PBB双栈设备接收到PE设备发送VPLS的报文时,根据该VPLS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并确定该与PE设备的连接对应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并根据该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VPLS/PBB双栈设备根据该标识信息将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AC-IN-MAC报文,并通过该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对应的BEB设备。
步骤606、BEB设备将接收到的MAC-IN-MAC报文发送到PBB网络。
具体的,BEB设备接收到MPLS-TP/PBB双栈设备发送的MAC-IN-MAC格式的报文后,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并根据以太网报文中的目的MAC查找MAC表,将以太网报文发送到PBB网络。
需要注意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步骤601-603与步骤604-606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时序关系。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VPLS/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AC-IN-MAC报文时,根据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VPLS报文,将封装的该VPLS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当VPLS /PBB双栈设备接收到VPLS报文时,根据收到的该VPLS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减少了PBB网络和VPLS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硬件资源消耗。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仅针对PTN中的二层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数据转发进行了限定,而并不涉及PTN中三层数据转发。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系统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换机,可以作为MPLS-TP/PBB双栈设备应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
实施例五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该交换机可以作为MPLS-TP/PBB双栈设备应用于分组传送网络PTN中,所述PTN中还至少包括骨干边缘桥BEB设备以及运营商网络边缘PE设备,该交换机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71,用于接收MAC-IN-MAC报文;
第二接收模块72,用于接收MPLS-TP报文;
第一处理模块7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71接收到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PLS-TP报文,将封装的该MPLS-TP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
第二处理模块74,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72接收到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其中,所述交换机与所述PE设备之间建立的为MPLS-TP 1+1保护隧道;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73具体用于,分别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连接的主隧道标签和备隧道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分别通过所述主隧道和备隧道将该MPLS-TP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74具体用于,根据从主隧道接收到的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将从主隧道接收到的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该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其中,所述交换机与所述PE设备之间建立的为MPLS-TP 1:1保护隧道;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73具体用于,判断主隧道是否故障,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交换机与PE设备连接的备隧道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通过备隧道将该MPLS-TP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交换机与PE设备连接的主隧道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通过主隧道将该MPLS-TP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74具体用于,将接收到的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该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其中,所述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包括:骨干网虚拟局域网B-VLAN、骨干网服务实例编号I-SID和骨干网媒体访问控制B-MAC。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系统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换机,可以作为VPLS/PBB双栈设备应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
实施例六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该交换机可以作为VPLS/PBB双栈设备应用于分组传送网络PTN中,所述PTN中还至少包括骨干边缘桥BEB设备以及运营商网络边缘PE设备,该交换机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81,用于接收MAC-IN-MAC报文;
第二接收模块82,用于接收VPLS报文;
第一处理模块83,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81接收到MAC-IN-MAC报文时,根据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VPLS报文,将封装的该VPLS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
第二处理模块84,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82接收到VPLS报文时,根据该VPLS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8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交换机与PE设备连接的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VPLS报文,并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该VPLS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84具体用于,将接收到的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其中,所述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包括:骨干网虚拟局域网B-VLAN、骨干网服务实例编号I-SID和骨干网媒体访问控制B-MAC。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分组传送网络PTN中,所述PTN中至少包括骨干边缘桥BEB设备、传送多协议标签转发/运营商骨干桥MPLS-TP/PBB双栈设备以及运营商网络边缘PE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AC-IN-MAC报文时,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PLS-TP报文,将封装的该MPLS-TP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
当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PLS-TP报文时,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收到的该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与所述PE设备之间建立的连接为MPLS-TP 1+1保护隧道;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PLS-TP报文,将封装的该MPLS-TP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具体为: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分别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连接的主隧道标签和备隧道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分别通过所述主隧道和备隧道将该MPLS-TP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收到的该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具体为: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根据从主隧道收到的的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将所述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具体为: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将从主隧道接收到的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与所述PE设备之间建立的连接为MPLS-TP 1:1保护隧道;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PLS-TP报文,将封装的该MPLS-TP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具体为: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判断该与PE设备的连接对应的主隧道是否故障,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连接的备隧道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通过备隧道将该MPLS-TP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连接的主隧道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通过主隧道将该MPLS-TP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将所述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具体为:
所述MPLS-TP/PBB双栈设备将接收到的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该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包括:骨干网虚拟局域网B-VLAN、骨干网服务实例编号I-SID和骨干网媒体访问控制B-MAC。
5.一种交换机,作为传送多协议标签转发/运营商骨干桥MPLS-TP/PBB双栈设备应用于分组传送网络PTN中,所述PTN中还至少包括骨干边缘桥BEB设备以及运营商网络边缘PE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MAC-IN-MAC报文;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MPLS-TP报文;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PLS-TP报文,将封装的该MPLS-TP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与所述PE设备之间建立的为MPLS-TP 1+1保护隧道;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分别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MPLS-TP/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连接的主隧道标签和备隧道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分别通过所述主隧道和备隧道将该MPLS-TP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从主隧道接收到的MPLS-TP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将从主隧道接收到的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该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与所述PE设备之间建立的为MPLS-TP 1:1保护隧道;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判断主隧道是否故障,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交换机与PE设备连接的备隧道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通过备隧道将该MPLS-TP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交换机与PE设备连接的主隧道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MPLS-TP报文,并通过主隧道将该MPLS-TP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接收到的MPLS-TP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该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包括:骨干网虚拟局域网B-VLAN、骨干网服务实例编号I-SID和骨干网媒体访问控制B-MAC。
 
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分组传送网络PTN中,所述PTN中至少包括骨干边缘桥BEB设备、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运营商骨干桥VPLS/PBB双栈设备以及运营商网络边缘PE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接收到MAC-IN-MAC报文时,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根据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VPLS报文,将封装的该VPLS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
当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接收到VPLS报文时,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根据收到的该VPLS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VPLS报文,将封装的该VPLS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具体为:
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VPLS/PBB双栈设备与PE设备连接的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VPLS报文,并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该VPLS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
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将所述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具体为:
所述VPLS/PBB双栈设备将接收到的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包括:骨干网虚拟局域网B-VLAN、骨干网服务实例编号I-SID和骨干网媒体访问控制B-MAC。
 
12.一种交换机,作为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运营商骨干桥VPLS/PBB双栈设备应用于分组传送网络PTN中,所述PTN中还至少包括骨干边缘桥BEB设备以及运营商网络边缘PE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MAC-IN-MAC报文;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VPLS报文;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MAC-IN-MAC报文时,根据该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识别与BEB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BEB设备的连接确定与PE设备的连接,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并根据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VPLS报文,将封装的该VPLS报文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PE设备;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VPLS报文时,根据该VPLS报文的标签识别与PE设备的连接,根据识别的与PE设备的连接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将所述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PE设备分配给该交换机与PE设备连接的标签,将所述MAC-IN-MAC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后,重新封装为VPLS报文,并通过确定的与PE设备的连接将该VPLS报文转发给所述PE设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接收到的VPLS报文解封装为以太网报文,根据确定的与BEB设备的连接对应的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将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封装为MAC-IN-MAC报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确定与BEB设备的连接转发给所述BEB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MAC-IN-MAC报文的标识信息包括:骨干网虚拟局域网B-VLAN、骨干网服务实例编号I-SID和骨干网媒体访问控制B-MAC。
CN201210368607.6A 2012-09-28 2012-09-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3716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8607.6A CN103716220B (zh) 2012-09-28 2012-09-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US13/974,037 US20140092729A1 (en) 2012-09-28 2013-08-22 Data Transmission in a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PT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8607.6A CN103716220B (zh) 2012-09-28 2012-09-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6220A true CN103716220A (zh) 2014-04-09
CN103716220B CN103716220B (zh) 2017-08-22

Family

ID=50385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8607.6A Active CN103716220B (zh) 2012-09-28 2012-09-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92729A1 (zh)
CN (1) CN1037162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95729A1 (en) * 2014-04-09 2015-10-15 Lokesh Bevinamarad Hardware accelerator for tunnel processing
CN111682996B (zh) * 2019-03-11 2024-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中报文转发的方法、网络节点、网络系统
KR20230002635A (ko) * 2020-05-11 2023-01-05 프라임완 리미티드 가상 네트워크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951A (zh) * 2008-11-25 2009-04-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mpls隧道下行处理的改进方法
CN101425972A (zh) * 2008-11-28 2009-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483595A (zh) * 2009-02-18 2009-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mpls网络的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
CN101521614A (zh) * 2008-02-26 2009-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商骨干网传输业务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84162A (zh) * 2007-01-17 2009-11-18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使以太网与mpls网络交互工作的方法和设备
CN101729274A (zh) * 2009-06-18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bb_vpls网络中实现组播的方法
CN101785257A (zh) * 2007-03-01 2010-07-21 极进网络有限公司 用于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软件控制平面
CN101800691A (zh) * 2009-02-10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网络中数据转发路径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984604A (zh) * 2010-11-12 2011-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保护组隧道复用方法和隧道尾节点
CN102025586A (zh) * 2009-09-09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和以太网的互通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143026A (zh) * 2011-04-29 2011-08-0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虚拟二层网络中避免环路的方法
CN102263699A (zh) * 2011-08-15 2011-11-3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mpls tp的负载均衡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02333028A (zh) * 2011-06-22 2012-01-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式二层虚拟专用网发送报文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2355424A (zh) * 2011-10-20 2012-02-15 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mim与vpls互通转发的方法及系统
US20120163165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cket transport service based on 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transport profile (mpls-tp) network
CN102801625A (zh) * 2012-08-17 2012-11-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络二层互通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8219B1 (en) * 1999-10-26 2004-03-16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ual-network address utilization
US20060029033A1 (en) * 2004-08-05 2006-02-09 Alcatel Method for forwarding traffic having a predetermined category of transmission service in a connection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720994B2 (en) * 2005-01-13 2010-05-18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suppression of multicast join/prune messages from extranet receivers
US8284656B2 (en) * 2006-04-28 2012-10-09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ilient VPLS over multi-nodal APS protected provider edge nodes
US20090016361A1 (en) * 2007-07-09 2009-01-15 At&T Knowledge Venture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US8184526B2 (en) * 2008-09-15 2012-05-22 Cien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 extensions for automated activation of services through association of service related attributes
CN101662426B (zh) * 2009-09-30 2012-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mpls隧道保护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64995B (zh) * 2009-11-18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专用局域网络中链路保护的方法及设备
CN102170392A (zh) * 2010-02-26 2011-08-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关联的双向标签交换路径的创建方法及系统
US8675522B2 (en) * 2011-09-23 2014-03-18 Avaya Inc. Conveying the VLAN/L2 VSN/bridging-domain of the incoming interface (IIF) when transporting multicast traffic over a shortest path bridged (SPB) network
CN102571426B (zh) * 2011-12-29 2015-05-2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归保护方法和装置
KR20130126822A (ko) * 2012-04-27 2013-11-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프로토콜 레이블 스위칭-전송 프로파일 네트워크에서의 패킷 처리방법 및 그 장치
US8958332B2 (en) * 2012-12-21 2015-02-17 Ciena Corporation Dynamic packet traffic performance adjus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4162A (zh) * 2007-01-17 2009-11-18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使以太网与mpls网络交互工作的方法和设备
CN101785257A (zh) * 2007-03-01 2010-07-21 极进网络有限公司 用于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软件控制平面
CN101521614A (zh) * 2008-02-26 2009-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商骨干网传输业务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414951A (zh) * 2008-11-25 2009-04-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mpls隧道下行处理的改进方法
CN101425972A (zh) * 2008-11-28 2009-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800691A (zh) * 2009-02-10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网络中数据转发路径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483595A (zh) * 2009-02-18 2009-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mpls网络的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
CN101729274A (zh) * 2009-06-18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bb_vpls网络中实现组播的方法
CN102025586A (zh) * 2009-09-09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和以太网的互通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984604A (zh) * 2010-11-12 2011-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保护组隧道复用方法和隧道尾节点
US20120163165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cket transport service based on 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transport profile (mpls-tp) network
CN102143026A (zh) * 2011-04-29 2011-08-0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虚拟二层网络中避免环路的方法
CN102333028A (zh) * 2011-06-22 2012-01-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式二层虚拟专用网发送报文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2263699A (zh) * 2011-08-15 2011-11-3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mpls tp的负载均衡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02355424A (zh) * 2011-10-20 2012-02-15 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mim与vpls互通转发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01625A (zh) * 2012-08-17 2012-11-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络二层互通的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92729A1 (en) 2014-04-03
CN103716220B (zh) 2017-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5230B2 (en) Shared virtual tunnels supporting Mac learning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2571426B (zh) 一种双归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0563211C (zh) 一种虚拟网关、虚拟子网的实现方法以及系统
CN102368727B (zh) 跨ip网络的trill网络通信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9995654B (zh) 一种基于隧道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25646B (zh) 链路倒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8574616A (zh) 一种处理路由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269299B (zh) Spbm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2185711B (zh) 一种检测混合网络中链路故障的方法及设备
CN103166858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139075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944826A (zh) Spbm网络中的表项聚合方法及设备
CN102143026A (zh) 一种在虚拟二层网络中避免环路的方法
CN102055647A (zh) 一种三层vpn的接入方法和系统
CN101127637A (zh) 一种实现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网络备份链路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57421B (zh) 一种vll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2291305B (zh) 实现6to4中继路由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报文转发方法
CN102984070A (zh) 一种以太网无编号接口实现数据转发方法
CN102281165A (zh) 一种基于服务质量的故障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001847B (zh) 通过桥接协议数据单元隧道传输协议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04387B (zh) 一种实现二层隧道协议隧道转换的方法
US9716639B2 (en)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system
WO2016124117A1 (zh) 一种sdn中的链路保护方法、交换设备及网络控制器
CN104009919A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2255759B (zh) 一种基于pw冗余备份的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