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5887A - 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仿真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仿真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5887A
CN103605887A CN201310562468.5A CN201310562468A CN103605887A CN 103605887 A CN103605887 A CN 103605887A CN 201310562468 A CN201310562468 A CN 201310562468A CN 103605887 A CN103605887 A CN 103605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solar
angle
sin
s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624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05887B (zh
Inventor
周冠华
赵慧洁
徐武健
牛春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5624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058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05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5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05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58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仿真模型,用于判断卫星传感器在观测水面时是否会受到太阳耀光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其步骤如下:根据天文学知识计算全球任意时间与地点的太阳天顶角与方位角;根据卫星观测日期、时间、地面点经纬度、卫星星历与轨道参数,计算卫星传感器的观测几何,进而计算星下点轨迹;根据风速与风向等海面状况参数计算波浪水面的二向反射率,用于描述波浪水面的太阳耀光分布模式;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模型,进一步计算大气层顶部的太阳耀光的时空分布模式。本发明分别能计算卫星在对地观测时在全球范围内是否会出现太阳耀光、特定区域出现太阳耀光的时间段与太阳耀光的分布模式等。此外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几何模型推演的优化算法,具有精度高、运算速度快等优点,且对卫星轨道参数没有特殊要求,具有业务化推广应用的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仿真模型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模型,属于光学遥感领域,在海洋水色遥感与海面目标遥感探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背景技术
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面镜面反射太阳辐射的结果。静止水面可以看作光滑的表面,当强光源入射时,在与入射线方向关于法线对称的反射线方向上形成强烈的镜面反射。当有风浪存在时,水面形成倾角而造成太阳耀光(或称太阳耀斑)。当水面出现太阳耀光时,反射能量剧增,严重干扰了目标自身的信号,给水环境遥感监测与水下生态系统研究、海面目标识别等带来极大的困难。 
如果对遥感(或航摄)时间、太阳高度、太阳方位与航向等相互关系缺乏周全的设计,将会导致水体遥感的失败。因此能否避开镜面反射,使遥感影像能正确地反映水质的光学特性差异,是水体遥感的关键问题之一。对于海面目标监测与跟踪,当海面大型舰船淹没在海面太阳耀光背景当中时,导致舰船目标和背景海面难以区分。由于水面太阳耀光掩盖了水体的真实物理特性,严重干扰了水下与水面特征的获取。因此需要对太阳耀光的空间分布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不同位置的水面状态、观测角度、太阳光入射角度都会影响探测器接收信号的强弱,遥感图像覆盖范围广,不同地点上述因素差异又很大,不同像元受耀光污染的程度并不相同,因此需要对太阳耀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太阳耀光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太阳耀光背景海面目标探测提供理论依据。 
本发明通过天文学知识计算了太阳天顶角与方位角,通过给定的卫星轨道参数,计算了全球不同时间与地点的卫星观测天顶角与方位角,进而计算了卫星星下点轨迹分布。建立了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模型,进而通过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模拟了大气层顶的太阳耀光分布模式,由此可以计算太阳耀光在全球出现的时间、地点与分布模式。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仿真模型。技术解决方案是:通过建立天空光偏振场半球型模型,由光学几何参数经过推导得到天空光偏振状态,再由天空光的偏振状态得到水面反射天空光的偏振状态。其具体步骤如下: 
(1)太阳天顶角与方位角计算; 
(2)卫星遥感器观测几何条件计算; 
(3)波浪海面太阳耀光反射率分布建模; 
(4)大气层顶太阳耀光反射率分布模式计算; 
(5)全球太阳耀光出现的时间段与区域分布计算。 
1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模型,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太阳天顶角与方位角计算”,其实现步骤如下: 
(1)太阳天顶角计算以地心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根据球面几何知识,太阳天顶角θs的余弦为 
cosθs=sinδsinφ+cosδcosφcost 
其中,δ表示太阳赤纬,φ表示地面点纬度,t表示太阳时角,φ表示地面点纬度。太阳赤纬依赖于计算日期对应的一年中的天数(day of the year),根据天文学相关知识可以用如下的傅里叶级数近似计算: 
δ=0.006918-0.399912cos(A)+0.070257sin(A)-0.006758cos(2A) 
+0.000907sin(2A)-0.002697cos(3A)+0.001480sin(3A) 
其中,A=2πJ/365,J是儒略历天数(Julian day)。 
太阳时角的计算如下:首先根据格林威治标准时(Greenwich Mean time,GMT)计算经度为λ处地面点的平太阳时(Mean Solar Time,MST) 
MST=GMT+λ/15 
之后将平太阳时修正为真太阳时(True Solar Time,TST) 
TST=MST+ET 
其中,ET为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的差值,表达式如下: 
ET = 12 π ( 0.000075 + 0.001868 cos ( A ) - 0.032077 sin ( A )
- 0.014615 cos ( 2 A ) - 0.040849 sin ( 2 A ) )
其中,A的定义同上。可以得到太阳时角为 
t = 15 π 180 ( TST - 12 )
这样就实现了太阳天顶角θs计算。 
(2)太阳方位角计算 
太阳方位角φs通过求解天顶(N)-太阳(S)-观测点(P)组成的球面三角形NSP计算得到, 
sin χ sin ( π 2 - δ ) = sin t sin θ s
其中,χ是由南向西沿顺时针得到的太阳方位角。如果以正北方向为参考方向定义太阳方位角φs,可以得到 
φs=π+asinχ 
这样计算得到的方位角取值范围为
Figure BDA0000413000940000032
呈对称分布。可以根据太阳与地面点的经纬度关系将方位角范围变换为0~2π。 
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模型,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卫星遥感器观测几何条件计算”,其计算过程如下: 
为了得到卫星传感器的观测天顶角与方位角,首先需要计算一定时刻卫星星下点轨迹的经纬度。星下点轨迹经纬度是根据目标卫星给定或假设的轨道要素及时间信息解算得出的,计算中认为目标卫星绕地球作理想圆轨道运行,忽略了地球章动及星体摄动等因素对卫星轨道的影响,其计算过程如下: 
目标卫星的轨道要素包括升交点赤经Ω、轨道面倾角i、卫星轨道长半轴a、卫星椭圆轨道离心率e、近地点角距ω、真近点角f。在上述轨道六要素中只有真近点角为关于时间的函数,必须明确某一时刻卫星的真近点角才能写出f的函数,因此,假设卫星某次经过升交点的时刻。 
根据轨道运动学定律,求解出卫星角速度W: 
W = G · Me a 3
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Me为地球质量,真近点角可表示为: 
f(t)=W·t 
卫星在轨道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可表示为: 
x s y s z s = a cos ( f ) sin ( f ) 0
轨道直角坐标系到协议天球坐标系的转换矩阵为: 
C s I = cos Ω - sin Ω 0 sin Ω cos Ω 0 0 0 1 1 0 0 0 cos i - sin i 0 sin i cos i cos ω - sin ω 0 sin ω cos ω 0 0 0 1
再将卫星位置转换到地球直角坐标系下,协议天球坐标系到地球直角坐标系的转换矩阵为: 
C I t = cos ( GAST ) sin ( GAST ) 0 - sin ( GAST ) cos ( GAST ) 0 0 0 1
GAST为春分点格林威治恒星时,从而得到卫星在地球坐标系下的空间位置坐标: 
x y z = C I t C s I x s y s z s
最后根据球面几何关系确定出卫星的星下点经纬度数据。 
求出卫星星下点的经纬度后,可以进一步计算卫星的观测天顶角与方位角。设O为地心,S′为卫星星下点,P′为地面点,卫星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由此可以计算OS′和OP′的夹角α,即卫星与地心连线、地面点与地心连线的夹角。 
cosα=sinδsinφ+cosδcosφcost 
其中,δ、φ分别为卫星星下点和地面点的纬度,t为两者的经度差值。求出角α后解三角形OSP′可以得到角θ,根据 
θ v = a sin ( ( 1 + H R ) sin θ )
可以计算出卫星的观测天顶角θv。卫星观测方位角的计算与太阳方位角的计算相似。 
3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模型,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波浪海面太阳耀光分布建模”,其计算步骤如下: 
波浪水面的太阳耀光反射率为 
Figure BDA0000413000940000044
其中,θs为太阳天顶角,θv为观测天顶角,β为波浪表面法线方向与天顶之间的夹角,计算如下: 
其中,
Figure BDA0000413000940000046
分别为太阳方位角与观测方位角。P为波浪面元坡度概率分布,其计算如下: 
P ( Z x , Z y ) = 1 2 π σ x σ y exp ( - ξ 2 + η 2 2 ) · f GC
f GC = 1 - 1 2 C 21 ( ξ 2 - 1 ) - 1 6 C 03 ( η 2 - 3 η ) + 1 24 C 40 ( ξ 4 - 6 ξ 2 + 3 ) + 1 4 C 22 ( ξ 2 - 1 ) ( η 2 - 1 ) + 1 24 C 04 ( η 4 - 6 η 2 + 3 )
其中,σx、σy分别为沿风方向与垂直风向坡度。 
σ x 2 = 0.003 + 0.00192 w ± 0.002 σ y 2 = 0.000 + 0.00316 w ± 0.004 C 21 = 0.01 - 0.0086 w ± 0.03 C 03 = 0.04 - 0.033 w ± 0.12 C 40 = 0.40 ± 0.23 C 22 = 0.12 ± 0.06 C 04 = 0.23 ± 0.41
Figure BDA0000413000940000056
R = 0.5 sin 2 ( θ a - θ w ) sin 2 ( θ a + θ w ) + 0.5 tan 2 ( θ a - θ w ) tan 2 ( θ a + θ w )
其中,θa为水面入射光的入射角,θw为折射光的折射角,w为海面风速。 
4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大气层顶太阳耀光分布模式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根据步骤(1)计算得到的太阳天顶角与方位角,步骤(2)计算得到的卫星观测天顶角与方位角,给定海面风速与风向,输入到步骤(3)建立的波浪水面太阳耀光反射率模型中,计算得到波浪水面太阳耀光的反射率,将其输入到大气辐射传输模型中,计算得到卫星高度经大气衰减后的海面太阳耀光分布模式。 
5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计算全球太阳耀光出现的时间段与区域分布”,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根据步骤(4)计算得到的卫星平台太阳耀光分布模式的全球投影图中,叠加全球水陆分界线,剔除太阳耀光出现在陆地表面情形,即得到实际太阳耀光分布位置;设定不同的卫星成像时间,即可模拟在全球任意位置太阳耀光是否会出现,以及出现的空 间位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可以模拟任意卫星轨道平台成像的太阳耀光分布模式,适用于任意太阳同步轨道或其它倾斜轨道,只要给定卫星轨道6个参数,即可模拟任意时刻,全球范围在特定的观测几何条件下,海面区域是否会出现太阳耀光以及出现的位置。即可模拟卫星在轨运行过程中,太阳耀光出现与消失的动态变化过程,直观性好。 
(2)本发明得到的卫星平台太阳耀光分布模式基于精确的理论计算,得到的是定量的反射率,物理意义明确,可用于海洋水色遥感离水辐亮度或遥感反射率的反演中太阳耀光掩膜计算。本发明的精度高,速度快,可操作增强。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技术流程,图2为某一颗在轨卫星在2013年7月1日北京时间8:00、12:00与17:00三个时刻在全球60S—60N区域观测到的太阳耀光所在位置及分布模式。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模型,利用本发明的模型方法,进行了测试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根据给定的格林威治时间,计算太阳天顶角与方位角; 
(2)根据卫星轨道参数,计算卫星遥感器观测几何条件; 
(3)建立波浪海面太阳耀光分布模型,计算得到在特定时刻太阳耀光分布模式; 
(4)耦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计算大气层顶太阳耀光分布模式; 
(5)计算全球太阳耀光出现的时间段与区域分布。以2013年7月1日北京时间8时、12时与17时为例,计算了全球60S—60N区域水面太阳耀光的分布。其中,08:00、仿真图像中海面没有颜色表示不会观测到太阳耀光;12:00时图像中呈椭圆形区域表示太阳耀光的分布模式,其中S与Sat分别表示此时太阳与卫星所在位置;17:00图像中陆地出现等值线,表示计算得到的耀光位置,但实际地面为大陆,所以不会观测到耀光。 

Claims (6)

1.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太阳天顶角与方位角计算;
(2)卫星遥感器观测几何条件计算;
(3)波浪海面太阳耀光反射率分布建模;
(4)大气层顶太阳耀光反射率分布模式计算;
(5)全球太阳耀光出现的时间段与区域分布计算。
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模型,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太阳天顶角与方位角计算”,其实现步骤如下:
(1)太阳天顶角计算
以地心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根据球面几何知识,太阳天顶角θs的余弦为
cosθs=sinδsinφ+cosδcosφcost
其中,δ表示太阳赤纬,φ表示地面点纬度,t表示太阳时角,φ表示地面点纬度。太阳赤纬依赖于计算日期对应的一年中的天数(day of the year),根据天文学相关知识可以用如下的傅里叶级数近似计算:
δ=0.006918-0.399912cos(A)+0.070257sin(A)-0.006758cos(2A)+0.000907sin(2A)-0.002697cos(3A)+0.001480sin(3A)
其中,A=2πJ/365,J是儒略历天数(Julian day)。
太阳时角的计算如下:首先根据格林威治标准时(Greenwich Mean time,GMT)计算经度为λ处地面点的平太阳时(Mean Solar Time,MST)
MST=GMT+λ/15
之后将平太阳时修正为真太阳时(True Solar Time,TST)
TST=MST+ET
其中,ET为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的差值,表达式如下:
ET = 12 π ( 0.000075 + 0.001868 cos ( A ) - 0.032077 sin ( A )
- 0.014615 cos ( 2 A ) - 0.040849 sin ( 2 A ) )
其中,A的定义同上。可以得到太阳时角为
t = 15 π 180 ( TST - 12 )
这样就实现了太阳天顶角θs计算。
(2)太阳方位角计算
太阳方位角φs通过求解天顶(N)-太阳(S)-观测点(P)组成的球面三角形NSP计算得到,
sin χ sin ( π 2 - δ ) = sin t sin θ s
其中,χ是由南向西沿顺时针得到的太阳方位角。如果以正北方向为参考方向定义太阳方位角φs,可以得到
φs=π+asinχ
这样计算得到的方位角取值范围为
Figure FDA0000413000930000024
,呈对称分布。可以根据太阳与地面点的经纬度关系将方位角范围变换为0~2π。
3.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模型,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卫星遥感器观测几何条件计算”,其计算过程如下:
为了得到卫星传感器的观测天顶角与方位角,首先需要计算一定时刻卫星星下点轨迹的经纬度。星下点轨迹经纬度是根据目标卫星给定或假设的轨道要素及时间信息解算得出的,计算中认为目标卫星绕地球作理想圆轨道运行,忽略了地球章动及星体摄动等因素对卫星轨道的影响,其计算过程如下:
目标卫星的轨道要素包括升交点赤经Ω、轨道面倾角i、卫星轨道长半轴a、卫星椭圆轨道离心率e、近地点角距ω、真近点角f。在上述轨道六要素中只有真近点角为关于时间的函数,必须明确某一时刻卫星的真近点角才能写出f的函数,因此,假设卫星某次经过升交点的时刻。
根据轨道运动学定律,求解出卫星角速度W:
W = G · Me a 3
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Me为地球质量,真近点角可表示为:
f(t)=W·t
卫星在轨道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可表示为:
x s y s z s = a cos ( f ) sin ( f ) 0
轨道直角坐标系到协议天球坐标系的转换矩阵为:
C s I = cos Ω - sin Ω 0 sin Ω cos Ω 0 0 0 1 1 0 0 0 cos i - sin i 0 sin i cos i cos ω - sin ω 0 sin ω cos ω 0 0 0 1
再将卫星位置转换到地球直角坐标系下,协议天球坐标系到地球直角坐标系的转换矩阵为:
C I t = cos ( GAST ) sin ( GAST ) 0 - sin ( GAST ) cos ( GAST ) 0 0 0 1
GAST为春分点格林威治恒星时,从而得到卫星在地球坐标系下的空间位置坐标:
x y z = C I t C s I x s y s z s
最后根据球面几何关系确定出卫星的星下点经纬度数据。
求出卫星星下点的经纬度后,可以进一步计算卫星的观测天顶角与方位角。设O为地心,S′为卫星星下点,P′为地面点,卫星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由此可以计算OS′和OP′的夹角α,即卫星与地心连线、地面点与地心连线的夹角:
cosα=sinδsinφ+cosδcosφcost
其中,δ、φ分别为卫星星下点和地面点的纬度,t为两者的经度差值。求出角α后解三角形OSP′可以得到角θ,根据
θ v = a sin ( ( 1 + H R ) sin θ )
可以计算出卫星的观测天顶角θv。卫星观测方位角的计算与太阳方位角的计算相似。
4.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模型,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波浪海面太阳耀光分布建模”,其计算步骤如下:
波浪水面的太阳耀光反射率为
其中,θs为太阳天顶角,θv为观测天顶角,β为波浪表面法线方向与天顶之间的夹角,计算如下:
Figure FDA0000413000930000036
其中,
Figure FDA0000413000930000049
分别为太阳方位角与观测方位角。P为波浪面元坡度概率分布,其计算如下:
P ( Z x , Z y ) = 1 2 π σ x σ y exp ( - ξ 2 + η 2 2 ) · f GC
f GC = 1 - 1 2 C 21 ( ξ 2 - 1 ) - 1 6 C 03 ( η 2 - 3 η ) + 1 24 C 40 ( ξ 4 - 6 ξ 2 + 3 ) + 1 4 C 22 ( ξ 2 - 1 ) ( η 2 - 1 ) + 1 24 C 04 ( η 4 - 6 η 2 + 3 )
其中,
Figure FDA0000413000930000043
Figure FDA0000413000930000044
σx、σy分别为沿风方向与垂直风向坡度。
σ x 2 = 0.003 + 0.00192 w ± 0.002 σ y 2 = 0.000 + 0.00316 w ± 0.004 C 21 = 0.01 - 0.0086 w ± 0.03 C 03 = 0.04 - 0.033 w ± 0.12 C 40 = 0.40 ± 0.23 C 22 = 0.12 ± 0.06 C 04 = 0.23 ± 0.41
Figure FDA0000413000930000046
Figure FDA0000413000930000047
R = 0.5 sin 2 ( θ a - θ w ) sin 2 ( θ a + θ w ) + 0.5 tan 2 ( θ a - θ w ) tan 2 ( θ a + θ w )
其中,θa为水面入射光的入射角,θw为折射光的折射角,w为海面风速。
5.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大气层顶太阳耀光分布模式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根据步骤(1)计算得到的太阳天顶角与方位角,步骤(2)计算得到的卫星观测天顶角与方位角,给定海面风速与风向,输入到步骤(3)建立的波浪水面太阳耀光反射率模型中,计算得到波浪水面太阳耀光的反射率,将其输入到大气辐射传输模型中,计算得到卫星高度经大气衰减后的海面太阳耀光分布模式。
6.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计算全球太阳耀光出现的时间段与区域分布”,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根据步骤(4)计算得到的卫星平台太阳耀光分布模式的全球投影图中,叠加全球水陆分界线,剔除太阳耀光出现在陆地表面情形,即得到实际太阳耀光分布位置;设定不同的卫星成像时间,即可模拟在全球任意位置太阳耀光是否会出现,以及出现的空间位置。
CN201310562468.5A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仿真模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058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62468.5A CN103605887B (zh)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仿真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62468.5A CN103605887B (zh)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仿真模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5887A true CN103605887A (zh) 2014-02-26
CN103605887B CN103605887B (zh) 2016-08-17

Family

ID=50124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6246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05887B (zh)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仿真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05887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0649A (zh) * 2014-08-28 2015-03-04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一种海面太阳耀斑观测模式下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及系统
CN105182362A (zh) * 2015-11-13 2015-12-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自然水面偏振遥感成像仿真方法
CN105738966A (zh) * 2016-02-18 2016-07-06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水面耀光抑制装置及观测相机
CN106324275A (zh) * 2016-08-05 2017-01-1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视角光学遥感图像的海面风速探测方法
CN106767811A (zh) * 2016-11-22 2017-05-31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大椭圆轨道姿态基准确定方法
CN106897962A (zh) * 2016-12-26 2017-06-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大视场空间对地观测图像的圆盘投影和拼接方法
CN106971066A (zh) * 2017-03-16 2017-07-21 河南师范大学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预报地磁暴的方法
CN109060614A (zh) * 2018-09-04 2018-12-2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洋大气光学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09740180A (zh) * 2018-11-30 2019-05-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几何光学模型的稀疏水生植被冠层方向反射率模拟方法
CN111177948A (zh) * 2020-01-15 2020-05-19 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轨道要素进行描述的典型Walker星座数学模型
CN111781146A (zh) * 2020-06-30 2020-10-16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光学影像的波浪参数反演方法
CN112461191A (zh) * 2020-11-20 2021-03-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水下折射与散射耦合偏振度的太阳高度解算方法
CN112799144A (zh) * 2020-12-30 2021-05-14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一种基于梯度下降法的全天空成像仪的几何定标方法
CN112857356A (zh) * 2021-01-04 2021-05-28 上海建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水体环境调查和航线生成方法
CN113125015A (zh) * 2020-01-15 2021-07-16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用于卫星传感器的长时间序列跟踪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64235A1 (en) * 2003-01-21 2004-08-26 Miller Steven 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ificant dust detection and enhancement of dust images over land and ocean
CN102998667A (zh) * 2012-12-03 2013-03-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偏振遥感探测的波浪水面太阳耀光剥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64235A1 (en) * 2003-01-21 2004-08-26 Miller Steven 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ificant dust detection and enhancement of dust images over land and ocean
CN102998667A (zh) * 2012-12-03 2013-03-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偏振遥感探测的波浪水面太阳耀光剥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海刚 等: "红外仿真中的海面辐射模型", 《红外与激光工程》 *
刘志刚 等: "太阳耀光的偏振分析",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
陈兴峰 等: "真实海洋表面的太阳耀光偏振辐射特性仿真与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0649A (zh) * 2014-08-28 2015-03-04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一种海面太阳耀斑观测模式下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及系统
CN105182362B (zh) * 2015-11-13 2017-06-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自然水面偏振遥感成像仿真方法
CN105182362A (zh) * 2015-11-13 2015-12-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自然水面偏振遥感成像仿真方法
CN105738966A (zh) * 2016-02-18 2016-07-06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水面耀光抑制装置及观测相机
CN106324275A (zh) * 2016-08-05 2017-01-1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视角光学遥感图像的海面风速探测方法
CN106767811B (zh) * 2016-11-22 2021-04-06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大椭圆轨道姿态基准确定方法
CN106767811A (zh) * 2016-11-22 2017-05-31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大椭圆轨道姿态基准确定方法
CN106897962B (zh) * 2016-12-26 2019-06-25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大视场空间对地观测图像的圆盘投影和拼接方法
CN106897962A (zh) * 2016-12-26 2017-06-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大视场空间对地观测图像的圆盘投影和拼接方法
CN106971066A (zh) * 2017-03-16 2017-07-21 河南师范大学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预报地磁暴的方法
CN109060614B (zh) * 2018-09-04 2020-12-1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洋大气光学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09060614A (zh) * 2018-09-04 2018-12-2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洋大气光学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09740180A (zh) * 2018-11-30 2019-05-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几何光学模型的稀疏水生植被冠层方向反射率模拟方法
CN113125015A (zh) * 2020-01-15 2021-07-16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用于卫星传感器的长时间序列跟踪方法及系统
CN111177948A (zh) * 2020-01-15 2020-05-19 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轨道要素进行描述的典型Walker星座数学模型
CN111781146A (zh) * 2020-06-30 2020-10-16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光学影像的波浪参数反演方法
CN111781146B (zh) * 2020-06-30 2023-02-24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光学影像的波浪参数反演方法
CN112461191A (zh) * 2020-11-20 2021-03-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水下折射与散射耦合偏振度的太阳高度解算方法
CN112461191B (zh) * 2020-11-20 2022-04-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水下折射与散射耦合偏振度的太阳高度解算方法
CN112799144A (zh) * 2020-12-30 2021-05-14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一种基于梯度下降法的全天空成像仪的几何定标方法
CN112799144B (zh) * 2020-12-30 2024-01-16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一种基于梯度下降法的全天空成像仪的几何定标方法
CN112857356A (zh) * 2021-01-04 2021-05-28 上海建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水体环境调查和航线生成方法
CN112857356B (zh) * 2021-01-04 2022-08-02 上海建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水体环境调查和航线生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5887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5887A (zh) 一种在轨卫星成像波浪水面太阳耀光时空分布仿真模型
Naidu et al. Radar observations and a physical model of binary near-Earth asteroid 65803 Didymos, target of the DART mission
Rosmorduc et al. Radar altimetry tutorial
Magri et al. Radar and photometric observations and shape modeling of contact binary near-Earth Asteroid (8567) 1996 HW1
Tang et al. Estimation and correction of geolocation errors in FengYun-3C 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r data
Ye et al. Observation duration analysis for Earth surface features from a Moon-based platform
CN102169174B (zh) 一种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高精度聚焦方法
CN104462776A (zh) 一种低轨道地球观测卫星对月球绝对辐射定标方法
Reul et al. Modeling sun glitter at L-band for sea surface salinity remote sensing with SMOS
CN101968361A (zh) 基于星光观测的空间绝对定向技术
CN104573251A (zh) 一种星载光学遥感器全视场表观光谱辐亮度确定方法
CN107783157B (zh) 基于导航卫星的外辐射源智能选星方法、系统及雷达平台
CN102063558A (zh) 一种敏捷卫星成像条件的确定方法
Wang et al. All‐sky interferometric meteor radar observations of zonal structure and drifts of low‐latitude ionospheric E region irregularities
CN111505608B (zh) 一种基于星载激光单片足印影像的激光指向在轨检校方法
Ryle Radio telescopes of large resolving power
CN103743488B (zh) 遥感卫星地球临边背景特性的红外成像仿真方法
CN102607597B (zh) 星敏感器的三轴精度表述与测量方法
CN101887475B (zh) 基于地表菲涅耳反射的多因素大气偏振建模方法
Lowman Exploring space, exploring Earth: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Earth from space research
Yuan et al.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 simulation for Moon-based Earth observation
CN102967885A (zh) 卫星探测全球电磁环境可视化描述方法
Ye et al. Coverage analysis on global change sensitive regions from moon based observation
CN103868502B (zh) 一种大椭圆卫星地球背景成像区域昼夜分布的确定方法
CN103808330A (zh) 一种星敏感器外场试验卫星星历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