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2047A - 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用于控制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用于控制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2047A
CN103582047A CN201310304661.9A CN201310304661A CN103582047A CN 103582047 A CN103582047 A CN 103582047A CN 201310304661 A CN201310304661 A CN 201310304661A CN 103582047 A CN103582047 A CN 103582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adio communication
operator schem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046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2047B (zh
Inventor
T.克莱福恩
C.德勒韦斯
P.黑勒罗
J.克吕霍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Intel Deutsch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iled Critical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ublication of CN103582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2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2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20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7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different recept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recept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9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according to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用于控制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可以提供一种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所述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天线,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接收机,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天线来接收第一信道信号和第二信道信号;以及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信道信号满足第一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或者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

Description

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用于控制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方面总体涉及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用于控制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例如以无线方式与基站进行通信。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并且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期望找到最佳操作模式。为了找到较好的操作模式,无线电通信设备可能必须从目前使用的操作模式切换,这是由于无线电通信设备可能能够同时使用仅一个操作模式。因此,在无线电通信设备在较差发射质量或接收质量的情形中改变操作模式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尝试找到更好的操作模式而甚至进一步降低质量的风险。因此,必须留意哪个准则用于切换操作模式以及何时执行操作模式的切换。
发明内容
可以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所述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天线,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接收机,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天线来接收第一信道信号和第二信道信号;以及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信道信号满足第一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或者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遍及不同视图,相似的参考标记一般指代相同部分。附图不必被按比例绘制,而是重点一般在于示意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原理。在以下描述中,参照以下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可基于所接收的第一信道信号或基于所接收的第二信道信号对操作模式进行切换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3示出了可基于所发送的第一信道信号或基于所发送的第二信道信号对操作模式进行切换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4示出了可防止操作模式切换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5示出了可基于预定准则防止操作模式切换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6示出了双天线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7示出了具有被配置为确定使用场景的传感器的双天线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8示出了具有信道矩阵确定电路的双接收天线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9示出了具有信道矩阵确定电路的双发射天线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10示出了具有接口确定器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11示出了在其中模式切换电路基于发射机的输出进行操作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12示出了具有接收机的在其中模式切换电路基于发射机的输出进行操作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13示出了具有被配置为评估多个操作模式的电路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14示出了具有寻呼指示符接收机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15示出了被配置为在接收间隙中执行操作模式的切换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16示出了被配置为在发射间隙中执行操作模式的切换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17示出了具有处理器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图18示出了示意可基于所接收的第一信道信号或基于所接收的第二信道信号对操作模式进行切换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9示出了示意可基于所发送的第一信道信号或基于所发送的第二信道信号对操作模式进行切换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0示出了示意可防止操作模式切换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1示出了示意双天线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2示出了示意具有信道矩阵确定电路的双接收天线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3示出了示意具有信道矩阵确定电路的双发射天线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4示出了示意具有接口确定器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5示出了示意在其中模式切换电路基于发射机的输出进行操作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6示出了具有被配置为评估多个操作模式的电路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7示出了示意具有寻呼指示符接收机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8示出了示意被配置为在接收间隙中执行操作模式的切换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9示出了示意被配置为在发射间隙中执行操作模式的切换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0示出了示意可基于所接收的第一信道信号或基于所接收的第二信道信号对操作模式进行切换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1示出了示意包括用于测试多个操作模式的复杂方案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2示出了示意包括用于测试多个操作模式的基本循环(round robin)方案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3示出了示意用于在选择操作模式时控制无线电通信设备并在健壮性与吞吐量之间进行决定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4示出了示意用于在选择操作模式时考虑到数据的发射和接收这两者控制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5示出了示意在选择操作模式时考虑到发射功率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36示出了示意执行操作模式的测量以为切换做准备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参照了附图,这些附图通过示意示出了其中可实施本发明的本公开的具体细节和方面。充分详细地描述了本公开的这些方面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并可以进行结构、逻辑和电气改变。本公开的各个方面不必互相排斥,由于可以将本公开的一些方面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方面进行组合以形成本公开的新方面。
术语“耦合”或“连接”意在分别包括直接“耦合”或直接“连接”以及间接“耦合”或间接“连接”。
本文使用词语“示例性”来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示意”。本文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本公开或设计的任何方面不必被理解为与本公开或设计的其他方面相比优选或有利。
术语“协议”意在包括被提供以实现通信定义的任何层的部分的任何软件片段。
如本文所提及的通信终端设备(其也可以被称作终端设备)可以是针对有线通信而配置的设备(例如,台式计算机或膝上型电脑)或针对无线通信而配置的设备(例如,无线电通信设备)。此外,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用户移动设备(MD)。例如根据IEEE 802.16m,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移动无线电通信设备、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移动计算机、或者被配置为与移动通信基站(BS)或接入点(AP)通信的任何其他移动设备,并且还可以被称作用户装备(UE)、移动台(MS)或高级移动台(高级MS,AMS)。
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可例如在由无线电通信设备执行的处理中使用的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例如,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擦除PROM)或者闪存(例如,浮栅存储器、电荷俘获存储器、MRAM(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或PCRAM(相变随机存取存储器)))。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电路”可以被理解为任何类型的逻辑实现实体,其可以是专用电路或者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的处理器。此外,“电路”可以是硬线逻辑电路或可编程逻辑电路,诸如可编程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例如,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处理器或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处理器)。“电路”还可以是执行软件(例如,任何类型的计算机程序,例如使用诸如例如Java之类的虚拟机代码的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器。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的相应功能的任何其他类型的实现也可以被理解为“电路”。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所描述的电路中的任何两个(或更多个)组合为一个电路。
针对设备提供了描述,并且针对方法提供了描述。将理解的是,设备的基本属性也适用于该方法,并且反之亦然。因此,为了简洁,可以省略这类属性的重复描述。
将理解的是,本文针对特定设备描述的任何属性还可以适用于本文描述的任何设备。将理解的是,本文针对特定方法描述的任何属性还可以适用于本文描述的任何方法。
图1示出了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100。无线电通信设备102可以例如以像箭头106所指示的无线方式与基站104进行通信。无线电通信设备102可以例如关于不同辐射方向图(pattern)或者不同定向多径或信道响应来在多个操作模式中进行操作,并且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期望找到最佳操作模式。
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天线可以是无线设备的解调性能中的关键要素。因此,可以存在大量的活动来改进天线,一种方式是向着输入或输出信号的方向进行天线方向图的一种类型的波束赋形。可以通过有源阻抗匹配将天线定向至特定数目的模式(换言之:操作模式或天线方向图)。
然后,一个关键的任务可以是选择最佳的(或至少较好的)模式。问题可能在于:为了检验哪个模式较好,可能期望对所有模式进行测试,并且天线可能一次仅在一个模式中操作。因此,在测试阶段期间,设备还可能在较差模式中操作,并因此经受性能损失。将理解的是,针对测试,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换言之:模式切换电路可以针对测试一次或更频繁地执行天线的操作模式的切换,并且再一次,已经确定在其中应当操作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天线的新操作模式)。
例如,在移动的设备中,最佳模式也可以频繁地改变,因此,所选的最佳模式可能非常快地过时。
解决该问题的方式可以是:监视来自当前模式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SNR(信噪比),并且仅当所使用的模式的CQI/SNR下降至低于特定阈值时,才开始测试其他模式。这可能意味着:在该模式的测试阶段期间,可以不对潜在地较差的性能进行补偿。此外,甚至可能发生的是,所使用的模式仍可以是最佳模式,但由于无线电状况的总体降级,CQI/SNR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看到甚至更严重的性能损失(在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仅测试更差的模式时)而没有益处,这是由于可以再次使用先前使用的模式。
在3G(第三代;或者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可以主要存在用于接收数据的两个不同选项:DPCH(专用物理信道;“Rel99”,主要用于语音呼叫)和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主要用于数据连接)。它们的区别可以在于:DPCH是专用功率控制信道,而HSDPA使用共享(例如,不直接功率控制的)信道。HSDPA可以始终期望并行地运行的DPCH(或分数DPCH)。
可以针对与天线模式选择有关的优先级在不同接收机类型之间进行区分。
不同天线模式的性能可能不必要针对DPCH和HSDPA而相同。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从仅一个基站(或小区)接收HSDPA下行链路,而其可以从活动集合中的所有小区接收DPCH,这些小区可以是多达6个小区。因此,例如,最佳信号的到达方向可以针对HSDPA和DPCH而不同。此外,由于DPCH和HSDPA可以采用不同接收机类型(例如,耙(Rake)vs.均衡器),因此对于一些情况(例如,对于一些路径剖面),可能发生的是,DPCH和HSDPA优选不同的天线模式,例如这是由于来自一个方向的天线剖面可以非常适于一个接收机,但对另一接收机来说有害(例如,大于均衡器长度的延迟扩展,例如来自转发器)。
然后,可以期望对使用哪个模式进行优先级决定。由于DPCH可以是功率控制的并通常可以包括具有被映射至其的目标BLER(误块率)的流传输服务(例如,语音呼叫),因此可能不存在对用户装备(UE)在正常状况中优化其性能的立即期望。因此,在正常状况中,优先级可以处于最大化HSDPA吞吐量。仅当UE检测到DPCH的可能导致呼叫掉线(这还可能终止HSDPA链路)的非常差的状况时,UE才可以对DPCH给予优先级。为了检测较差状况,UE可以使用DPCH相关参数(例如,DPCH SNR(DPCH信噪比)及其与SNR(信噪比)目标(像针对动态RxDiv(接收分集)的关系))或者CPICH(公共导频信道)相关参数(像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CP(接收信号码功率)或EcIo(载噪比))。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优先级还可以被用作单个准则的加权准则。
可以例如针对3G DPCH提供除CQI外的天线模式测试的智能触发阈值。
对于HSDPA,优化准则可以是CQI(信道质量指示符)。对于DPCH,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使用CPICH相关参数(像RSSI、RSCP、EcIo)或者DPCH相关准则(像DPCH SNR)。对于HSDPA,如果CQI下降至低于阈值,则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触发模式搜索。对于DPCH,可以针对SNR定义阈值。由于DPCH可以是功率控制的而不是SNR,但是SNR与SNR目标的关系可以相关,因此与如上已知的动态RxDiv触发器类似,如果SNR在某时间内下降至低于目标,则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触发模式搜索。此外,不同步阈值或较高数目的CRC(循环冗余校验)差错的方法可以用作准则。将理解的是,可以潜在地采用加权和优先级将若干准则进行组合(例如,通过像AND(与)或OR(或)之类的布尔运算)。
可以提供常规天线模式测试方案(例如,用于功率控制的接收)以及常规测量方案的智能关断和接通。
由于DPCH可以是功率控制的,因此天线性能方面的小变化可能对解调性能不具有影响,这是由于这些小变化可以被功率控制非常快地补偿,只要UE处于NodeB的功率预算内即可。仅当NodeB不再能够对由UE请求的所有下行链路功率都进行分配时,解调性能才可能变得对UE来说关键。应当注意的是,对于网络(NW),改进的解调性能可以始终对下行链路功率预算来说有益。仅当UE处于非常差的状况时才触发模式搜索可能太晚,并且在搜索期间,可以通过测试较差天线模式来甚至进一步降级解调性能。
因此,作为选项,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以有规律的间隔进行模式扫描,以确保当UE进入降级状况时,模式选择(例如,用于使用最佳模式)可以是最新的。当UE进入降级状况时,甚至可以停止模式搜索(以及因此停止天线的操作模式的切换)(例如以便避免进一步降级,像以上描述的那样),直到状况变得关键以使得当前模式中的呼叫掉线可能不可避免(例如,由于可能已经触发不同步)为止。然后,测试其他模式不能使事情更差,并且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搜索另一模式是否使UE摆脱不同步状态。
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特定关键系统事件或状态中(或针对特定关键系统事件或状态)阻止天线模式测试(换言之:模式切换阻止电路可以防止天线的操作模式的切换)。
如上所述,可能存在其中开始天线模式测试可能适得其反的阶段,这是由于在测试可能甚至更差的模式的情况下的风险(换言之:将天线的操作模式切换至甚至更差的操作模式的风险)可能太高。上述内容聚焦于无线电状况,例如降级的状况。还可以存在示例系统状态,其中,模式切换阻止电路可以阻止天线模式测试。
例如,在信令无线电承载(SRB)上对重要控制消息(例如,小区更新、重新配置或类似消息)的接收期间,损失性能可能是危险的,这是由于丢失这些消息之一可能具有严重影响,例如呼叫掉线。因此,在SRB业务期间或者当可以针对不远的未来(例如,天线模式测试的长度)期望SRB消息的接收时,可以禁止天线模式测试。
类似系统状态可以是压缩模式(CM),其中,还可能不期望其冒由于天线模式测试而引起的性能损失的风险,并且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阻止这一点。然后,再次可以存在像上述事件之类的事件(例如,不同步或接近于不同步),这可以超越决定。
准则的选择以及梳理(combing)或优先化还可以依赖于附加参数。例如:
- 对DPCH与HSDPA之间的优先级的决定可以基于信号强度(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CP(接收信号码功率))。对于较好的信号,HSDPA可以具有优先级,对于较差的信号,DPCH可以具有优先级。
- 此外,频率偏移或速度可以影响优先级。
- 频率偏移或速度还可以确定天线模式的测试之间的时间。
- 基于速度、活动集合小区的数目和/或相邻小区的数目,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决定执行常规模式测试或进行事件驱动的模式测试。
图30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3000。流程图3000示出了以下将描述的内容的可能组合的示例性简化框图。在30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测试天线模式。在300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检验哪个信道信号具有优先级。在HSDPA具有优先级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06中继续。在3006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基于CQI来选择天线模式。在3008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检验测量间隔是否已经到期。在测量间隔已经到期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02中继续。在测量间隔尚未到期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10中继续。在3010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检验哪个信道信号具有优先级。在HSDPA具有优先级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08中继续。在DPCH具有优先级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02中继续。在300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定DPCH具有优先级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12中继续。在301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基于例如DPCH SNR vs. SNR目标来选择天线模式。然后,处理可以在3014中继续,在301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是否应当执行常规测量。在应当执行常规测量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20中继续。在3020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测量间隔是否已经到期。在测量间隔已经到期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24中继续。在测量间隔尚未到期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22中继续。在302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检验哪个信道信号具有优先级。在HSDPA具有优先级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24中继续。在DPCH具有优先级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20中继续。在无线电通信设备在3014中确定不应当执行常规测量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16中继续。在3016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检验是否满足触发条件。在满足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24中继续。在不满足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18中继续。在3018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检验哪个信道信号具有优先级。在DPCH具有优先级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16中继续。在HSDPA具有优先级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24中继续。在302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是否要阻止模式测试(换言之:无线电通信设备是否要防止天线的操作模式的切换)。在不要阻止模式测试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02中继续。在要阻止模式测试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004的环中继续,直到不再要阻止模式测试为止。
在300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应用下述内容。例如,通常,除了当DPCH检测到较差状况时外,HSDPA(如果活动的话)可以具有优先级。
在3016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像所描述的那样应用DPCH的触发条件。
在301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正常操作中而不是在较差状况中执行常规测量。
在302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例如在SRB(信令无线电承载)消息处于进行中时阻止模式测试。
应当注意,上述以上内容可以涉及具有HSDPA和DPCH的3G,然而,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应用它,一般还可以将其应用于其他无线标准(以及具有高级天线的相应UE)。
以上,已经描述了DPCH和HSDPA交互和DPCH的天线模式测试策略。
以下,将描述用于克服以上概述的问题的设备和方法。例如,将描述具有若干(例如,两个)接收天线(或接收机路径)的接收分集(RxDiv)设备。
在RxDiv设备中,这两个天线中的仅一个可以是高级可控天线,或者这两个天线都可以是。根据这一点,可以相应地应用以下内容,例如,天线模式扫描可以明显地仅应用于高级天线。
由于RxDiv显著地可以由于第二接收路径而增加电流消耗和/或功率消耗,因此动态RxDiv可以是RxDiv的关键特征。在动态RxDiv的情况下,仅当需要时,才可以接通第二接收路径。在3G中,准则可以针对HSDPA和DPCH而不同。对于HSDPA,只要接收到分组,RxDiv就可以始终开启,这是因为由于更高吞吐量而缩短的下载时间可以重于增加的功率消耗。在下行链路功率控制的DPCH中,RxDiv可以在大多数时间关闭。仅在非常降级的状况中,才可以接通RxDiv以给出解调性能的增强并避免呼叫掉线。
将理解的是,以下描述的内容还可以被应用于具有多于两个天线的接收机。
在多个天线不论以何种方式处于使用中的情况下,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交替天线模式测试。
在例如由于进行中的HSDPA业务或者由于配置了静态RxDiv而持续地接通RxDiv的情况下,可能不是同时而是交替地测试天线模式。因此,始终可以存在具有稳定性能的一个天线,这可以在测试较差天线模式的情况下避免太大的性能下降。
模式测试可以连续地进行(例如,一旦完成一个天线,无线电通信设备就可以开始测试另一个天线)或者以特定测量间隔进行。
在多个天线处于使用中的情况下,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选择针对天线模式测试表现最差的天线。
还可能不(或者不仅)如本文描述的那样交替地选择模式被测试的天线(换言之:其天线操作模式被改变的天线),但是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选择在决定时刻具有更差性能(例如,更低SNR、CQI或RSSI)的天线。对于该更差天线,找到更好模式的可能性可能更高,并且在测试期间碰上甚至更差模式的影响可能不如碰上具有起初更好天线的较差模式那样严重,这对接收质量(例如,吞吐量)具有更高贡献。
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突发的HSDPA业务的空闲时段中执行天线模式测试。
如上所述,对于HSDPA,动态RxDiv可以在接收到HSDPA分组时通常接通RxDiv,并在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分组的情况下关闭RxDiv。后者可能不意味着HSDPA无线电承载受到移除;这可以例如仅由于所使用的应用,例如像推送电子邮件或浏览之类的突发的业务。
因此,根据各个实施例和设备,可能不在活动的HSDPA业务期间或仅在这里的更长间隔中测试天线模式,而是一旦HSDPA业务停止,无线电通信设备就可以测试天线模式。然后,可能不存在吞吐量降级的风险,这是由于未以任何方式接收到分组。并且,潜在的DPCH可以是功率控制的,因此,测试较差模式的影响可以被本文描述的其他机制限制或补偿。
对于具有动态RxDiv但是当前单个Rx的DPCH,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针对天线模式测试的阶段接通RxDiv。
对于DPCH(例如,语音呼叫),RxDiv可以在大多数时间由动态RxDiv关闭,这是由于对于功率控制的DPCH,可能仅在降级的状况中需要RxDiv性能增益。驱动测试已经示出:具有动态RxDiv的DPCH的RxDiv使用率通常非常低,例如小于2%。因此,与单Rx UE相比功率消耗的增加可以是可忽略不计的。
由于非常短的RxDiv时段可能不损害总体功率消耗,因此还可以针对天线模式测试短暂地接通RxDiv。因此,由于较差天线模式而引起的性能下降可以被RxDiv增益(过度)补偿。因此,当以特定间隔测试天线模式时,可以在测试时段内接通RxDiv。如果存在若干高级天线,则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并行地或连续地测试这些高级天线。后者可能对性能来说更安全,但另一方面可以按时增加RxDiv,并因此可以增加功率消耗。
在测量时段的结尾处,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切换回到单Rx操作时选择最佳天线模式(从所有可用的或所测试的天线)。
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天线模式测试阶段期间适配动态RxDiv触发器。
当动态RxDiv UE处于单RX接收中(例如,在DPCH语音呼叫期间)时,可以存在接通RxDiv的机制作为针对性能下降的防护措施。因此,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一个活动的天线上在单RX模式中进行天线测量,但是可以确保:在解调性能由于非常差的天线模式而下降得太低的情况下,可以立即接通RxDiv以进行补偿。RxDiv触发机制可以非常快地工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了解即将到来的可能降级的性能的情况下,其可以被适配为进一步加速其激活。
可以在天线模式切换时短暂地接通RxDiv,以避免性能故障。
当切换天线模式时,解调性能中的非常短的“故障”可能出现,这是由于例如信道估计或路径延迟分布可能需要较短时间来适配,这是由于它们不会平滑地改变,而是突然地“跳跃”到来自新模式的值。为了避免由“故障”引起的负面效应,可以在这些非常短的时段内接通RxDiv。这可能不意味着完整测试阶段(这里,例如,功率控制可以补偿),而是仅意味着天线模式的初始安置时段。
在动态RxDiv的情况下,当从2-Rx切换至单个Rx时,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测量和选择最佳天线模式。
如果单个天线的性能不够,则DPCH的动态RxDiv可以触发RxDiv开启。为了再次关闭RxDiv,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检验单个天线是否再次递送足够的性能。在高级天线的情况下(换言之:在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的天线的情况下),这可以被扩展为使得在接通RxDiv之后,如果在特定天线上存在特定模式,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检验所有可能的天线模式(在所有天线上),这对单Rx操作来说可能足够好。因此,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将来自天线的搜索扩展至天线的各个模式。
由于多天线(例如,RxDiv)UE中的天线可能因形状因子的约束而不相隔得如此远,因此在不同天线的天线模式之间可以存在依赖性。因此,如果特定模式是一个天线上的最好的一个模式,则特定模式可以最有可能是另一天线上最好的一个模式。例如,可以在天线模式测试中考虑这一点:
- 首先测试期望的更好模式;
- 仅测试被预测为较好的模式;和/或
- 不测试被预测为较差的模式。
由于环境(例如,握持电话的用户),依赖性可以改变。因此,不仅可以考虑工厂设计依赖性,而且可以考虑由某种其他机制触发的不同天线上的过去天线模式的结果。
此外,电话上的传感器(例如,接近传感器或触摸传感器)可以给出信息,这可以影响天线模式选择,例如优选地要测试哪些模式(换言之: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优选地切换至哪些操作模式)。
可以例如根据其他附加参数(例如,像以下将描述的那样)或者在向预定机制指派了预定优先级的情况下,将以上已描述的内容进行组合。
应当注意,以上描述可以参照具有HSDPA和DPCH的3G,然而,一般还可以将本文描述的内容应用于其他无线标准(和具有高级天线的相应UE)。
以上,已经描述了接收分集(RxDiv)UE以及智能天线模式测试策略的方面。
在诸如LTE(长期演进)和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之类的无线标准中,可以定义MIMO(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方案以进一步改进吞吐量。MIMO可以将发射机处(例如,基站处)的多个天线和接收机处(例如,UE处)的多个天线与数据的智能映射进行组合,使得可以经由相同连接来正交地传输并行数据流。
以下,将描述与MIMO相结合对高级天线的利用。
例如,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将信道矩阵的秩用作天线模式优化的优化准则。将理解的是,信道矩阵可以是包括多个条目的矩阵,其中,特定行和列中的每个条目描述了从与该行的号码相对应的天线至与该列的号码相对应的天线的传输。将理解的是,在不改变相应信道矩阵的秩的情况下,导致先前定义的转置的定义也可以是可能的。
优化目标可以是吞吐量。因此,CQI可以再次被选择为优化准则。但是MIMO信道矩阵的秩也可以被选择为优化准则。采用更高的秩,可以传输更多并行数据流,这通常可以与更高吞吐量相关。与以上已描述的内容类似,可以存在若干接收天线,可以提供不同天线模式测试策略。
基于信道矩阵或CQI的分析,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查明哪个天线当前是最差的一个,即,针对哪个天线,选择不同且更好的天线模式可以产生最多收益。
基于所存储的先前测量结果,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计算在使用特定天线上的特定其他模式的情况下信道矩阵(以及例如,其秩)将是什么。然后,无线电通信设备可能不必对所有可能的天线模式都进行测试,而是其聚焦于被期望为较好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模式。
这可以被扩展至像天线选择过程之类的循环,其中,每个天线可以被调谐至相应的(局部)最优设置。在稳态条件中,该优化过程可以导致全局最优(或接近于全局最优)。
经由所请求的预编码矩阵(其可以被应用在发射NodeB处),UE还可以影响发射机侧。还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天线模式,针对信道矩阵的优化来考虑这一点。
图31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例如,复杂方案)的流程图3100。在31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选择具有对所选的准则的最低贡献的天线。在310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是否已经预先选择了天线模式。在已经预先选择了天线模式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106中继续。在3106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针对所选的天线测试所有天线模式。在3108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选择具有针对所选准则的最佳性能的天线模式。在3104中确定了尚未执行天线模式的预先选择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112中继续。在311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基于该准则来选择天线模式。在311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针对所选天线测试所选的天线模式。如框3110所指出,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对选择准则(例如,吞吐量或最大秩)进行选择。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3102和3112中使用该准则。
图32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例如,基本循环方案)的流程图3200。在32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例如在基于所有天线的环中以循环方式选择一个天线。在320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针对所选天线测试天线模式。在3206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选择具有最高吞吐量的天线模式。
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使用天线模式优化来抑制在MU-MIMO(多用户MIMO)中与其他用户的干扰,像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
MIMO的一个变型可以是多用户MIMO,其中,多于一个用户可以共享相同物理资源。不同用户可以是空间上分离的,并因此可以具有不同信道矩阵。然后,经由不同预编码,基站可以针对不同用户发射分离的数据流。由于不同的信道矩阵,每个用户可以主要“看到”他自身的数据流。但是,由于信道矩阵可能不完全正交,因此每个用户可以看到与其他用户的一些干扰。
使用或测试不同天线模式,不仅可以根据这一点尝试接收最佳自身信号,而且可以减小与其他用户的信号的干扰。总体上,这可以改进用户的自身SNR,并一般可以提高网络的容量。
因此,天线模式测试期间的一个优化准则可以是在MU-MIMO场景中与其他用户的最低干扰。再一次,NodeB处的预编码矩阵可以被包括在优化过程中。
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例如与预定发射模式和预定预编码相结合地不针对吞吐量而是针对健壮性来优化信道矩阵(例如,通过天线模式选择)。
最大化吞吐量可以是MIMO系统中的重要优化准则,这通常可以被针对高速率数据传输而定位。
但是对于一些情况而言,数据速率自身可能较不重要,但是传输的健壮性可能具有焦点,例如用于在差错或重传的情况下传输至少少量的数据。这种场景的示例可以是重要控制消息(例如,切换信息)的接收、在UE接近于连接损耗的情况下降级的无线电状况、或者语音呼叫(例如,基于IP的语音(互联网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期望具有可更健壮(例如,具有更低秩和不同发射模式)但可允许更低数据速率的信道矩阵。
此外,在这些情况下,天线模式测试或选择可以被适配为更好地支持例如改变的发射模式。
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进行决定,像以下参照图33描述的那样。
图33示出了示意用于控制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3300。在33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是否特殊条件适用。在特殊条件不适用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304中继续。在330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针对最大吞吐量应用天线模式测试方案。在3306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选择具有最大吞吐量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模式。在无线电通信设备在3302中确定了特殊条件适用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308中继续。在3308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针对最佳健壮性应用天线模式测试方案。在3310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选择天线模式中具有最佳健壮性的天线模式。
将理解的是,可以例如根据其他附加参数(像以上描述的那样)或者在向所描述的方面中的预定方面指派了预定优先级的情况下,将以上已描述的内容进行组合。
以上,已经描述了接收分集(RxDiv)和/或MIMO UE和智能天线模式测试策略。
以上,已经主要把焦点放在下行链路中的接收(例如,吞吐量或呼叫健壮性)上。
此外,上行链路(例如,UE中的TX(传输))可以被包括在决定中,像以下描述的那样。
DL(下行链路)和UL(上行链路)的最佳天线模式可以不同。例如,在DL中,对于HSDPA而言,UE可以被连接至仅一个小区,而对于DPCH而言,UE可以被连接至活动集合。在UL中,对于DCH,活动集合也可以相关,但对于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可能仅为DCH活动集合的子集的EUL(增强上行链路)活动集合可以相关。
可以针对天线模式测试将Rx(进行接收或接收)和Tx(发射)请求进行组合。
可以假定,存在由TX看到的最佳天线模式的指示符(例如,根据以下已描述的内容)。如果不存在Rx指示符,则该Tx指示符可以充当天线模式的单个控制机制。
如果Rx指示符也存在(例如,像以上描述的那样),则决定以及指示符之间的优先化可能是必要的。还可以存在可能必须考虑的若干Rx指示符(例如,对于DPCH和HSDPA)和Tx指示符(例如,DCH和HSUPA)。为了简明,可以假定,可以分别针对每Rx和Tx将这些指示符进行组合。
然后,当仅HSUPA活动而HSDPA不活动时,Tx指示符可以具有优先级,以及当仅HSDPA活动或者HSDPA和HSUPA活动时,Rx指示符可以具有优先级。通过活动其可以是指分组的活动接收和/或发射或者仅相应HSDPA和HSUPA承载的建立。
此外,可以例如基于要在UL和DL中传输的数据的量来提供Tx和Rx指示符的加权。
此外,Rx和Tx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在关键情形(例如,接近于呼叫掉线、处于最大值处的Tx功率或者生成太多热量的高TX功率)的情况下超越决定的可能性。
图34示出了示意用于控制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3400。在34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执行无线电通信设备的调制解调器的控制软件或控制固件。在341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执行数据的接收。在3416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执行数据的发射。在340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定与系统配置有关的信息,例如,指示HSDPA和/或HSUPA是否活动的信息。在3406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执行天线模式决定电路。在341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指示天线模式的RX指示符。在3418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天线模式的Tx指示符。可以从接收机(像从3412至3408的箭头所指示的那样)以及从发射机(像从3416至3408的箭头所指示的那样)传输超越指示符(override indicator)。在3408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是否应当执行紧急超越。在3410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设置天线模式。所设置的天线模式可以具有对数据的接收(像从3410至3412的箭头所指示的那样)和对数据的发射(像从3410至3416的箭头所指示的那样)的影响。
根据最低发射功率,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选择(或者可以切换)天线模式,像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
基于Tx参数选择天线模式的一个准则可以是选择天线模式,这产生了最低发射功率。可以通过上行链路功率控制(ULPC)来控制UE中的发射功率。更低的发射功率可以意味着由网络的相应基站对上行链路信号的更好接收。
更低的发射功率可以对UE和NW(网络)来说具有若干优点:更低TX功率可以意味着例如:
- NW/其他用户的上行链路中的更小干扰;
- 向着降级状况的max Tx功率界限的更多余量;
- 向着附加吞吐量的max Tx功率界限的更多余量;和/或
- 来自电池的所使用的更低功率,这可以例如提供更长的通话时间。高Tx功率可能主导功率消耗。
图35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3500。在35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开始天线模式测试序列。在350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操作天线模式测试控制电路;例如,天线模式测试控制电路可以针对测试来选择天线模式,例如可以以循环的方式选择所有天线。在3506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测试是否完成。在测试未完成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510中继续。在3510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切换至所选的天线模式(换言之:至针对测试而选择的天线模式)。在351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测量TX功率。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3514中存储测量结果。在3512之后,处理可以在3504中继续。在3506中确定了测试完成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508中继续。在3508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基于测量结果(例如基于3514中存储的结果)来选择最终的(换言之:最佳地找到的)天线模式。
可以提供简单方案,例如,所有模式的循环测量。将以上已描述的内容应用于上行链路,还可以提供另外的方案,例如以便减少所测试的模式的数目或在特定条件中停止测试。
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选择考虑小区专用信息的天线模式。
如上所述,降低的Tx功率可以导致减小的干扰,并因此导致增大的小区或网络容量。干扰和容量还可以是(隐式)优化准则。
具有最低Tx功率的天线模式可以不是具有与相邻小区的最低干扰的天线模式,这是由于UE可以在上行链路中被连接至若干NodeB,并且一个NodeB(例如,天线模式主要指向的一个NodeB)可以主导Tx功率控制。
然而,UE在上行链路中被连接至的所有NodeB可以例如凭借发射功率控制(TPC)比特将与其接收质量有关的独立信息发送至UE,发射功率控制(TPC)比特可以提供指示功率上升或功率下降(换言之:是应当提高还是应当降低相应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和针对所允许的吞吐量的HSUPA授权的指令的信息。
对于关于小区或网络容量、最大化和干扰最小化的最佳优化,UE可以考虑所提供的NodeB专用信息,并可以不仅仅考虑单个组合TX功率值。
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最高上行链路吞吐量或ACK/NACK(肯定应答/否定应答)率来选择天线模式。
除如上所述的TX功率外,还可以直接将吞吐量视为优化的准则。例如,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直接在不同天线模式的测试阶段期间测量吞吐量,并且然后可以采取示出了最高吞吐量的天线模式(换言之:可以选择该天线模式)。或者,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监视授权(针对所允许的HSUPA传输状态的指示符),并可以选择具有最高授权的天线模式。
另一间接准则可以是上行链路分组的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的ACK/NACK率。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选择具有最高ACK率的天线模式,并且这可以指示可产生最高效上行链路传输的最可靠上行链路传输。
可以应用本文针对下行链路而描述的测量模式。
对于该测量模式,换言之,对于何时进行天线模式测量以及测量哪些模式,可以像在本文描述的内容中那样应用设备和方法。还可以在上行链路中应用设备和方法。例如,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HSUPA的空闲阶段中开始天线模式测量,或者当在信令无线电承载(SRB)上传输重要控制消息时,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停止天线模式测量。
此外,针对来自Tx的潜在地多于一个指示符的优先化和组合,可以应用像以上针对下行链路描述的那样的类似设备和方法。
将理解的是,可以针对UL和DL将上述指示符进行组合,或者可以在UL和DL的优先化组合中提供上述指示符。
可以提供例如基于所达到的max(最大)TX功率的TX中的天线模式的紧急触发器,像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
像对于下行链路那样,在上行链路中也可以存在紧急触发器,例如当UE处于基于时间间隔的测量模式时,该紧急触发器可以触发天线模式测量。这种触发器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例如:
- 达到max TX功率;
- 接收到的太多NACK和/或太多重传;
- 应用的、马上传输大数据分组的指示符;
- 如果上行链路数据被指示为不紧迫(例如,推送电子邮件)并且上行链路(HSUPA)以其他方式空闲,则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保持上行链路数据,直到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选择最佳天线模式为止,并且然后可以传输该上行链路数据以最高效地使用上行链路。
可以像针对上述接收分集那样提供针对发射分集的优化的天线模式。
此外,针对上行链路,可以提供像MIMO之类的分集方案。例如,对于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可以提供闭环发射分集(CLTD)。可以应用像以上描述的那样的方案,例如:
- 如果两个天线都是活动的,则例如关于发射功率或吞吐量来联合地优化这两个天线;和/或
- 如果无线电通信设备应用动态发射分集方案,并且需要仅一个天线是活动的,则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选择所有天线的最佳模式。
将理解的是,可以例如根据上述其他附加参数或者在向预定方面指派了预定优先级的情况下,将本文描述的内容进行组合。
以上,已经描述了UE的TX和它的天线模式测试策略。
以上已描述的内容可以例如聚焦于吞吐量或呼叫健壮性。
以下,将描述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如何将高级天线(换言之:可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的天线)还用于测量。这可以用于在活动连接(例如,用于针对切换来搜索小区)期间(这在下文中可以被称为“已连接模式”)以及在不具有活动连接(例如,等待寻呼)时(这可以被称作“空闲模式”(其不应与例如UMTS的“真正”IDLE状态混淆))的测量。
可以通过应用不同天线模式来增强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和/或PSSI(物理信号强度指示符)搜索。
高级天线可以用于改进PSSI扫描/PLMN搜索(例如,在移动装置上切换、跨越边界和需要在其中找到新网络之后在网络上驻留,或者回来以进行服务恢复)的速度。
作为示例,当扫描通过PSSI/PLMN搜索的频率时,UE也可以扫描通过天线模式。细节可以依赖于所使用的频率扫描策略。可以提供例如以下机制:
a)无论何时无线电通信设备扫描频率,无线电通信设备都可以尝试所有天线模式循环。
b)首先,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一个天线模式上尝试所有频率。仅在这不成功的情况下,无线电通信设备才可以在下一天线模式上开始下一轮的频率测量。
c)在每个所扫描的频率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对所有或所选数目的模式进行短循环扫描,以确定具有最高能量的模式,并且然后,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最佳天线模式的情况下针对该频率进行全面扫描。
d)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一个频率上对所有天线模式进行循环扫描,并且然后,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将最佳天线模式还应用于附近频率(例如,相同频带中的频率)的潜在地以下扫描。
e)当无线电通信设备找到PLMN但该PLMN不是期望的PLMN(归属PLMN、优选漫游PLMN、……)时,那么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找到针对所找到的PLMN最佳的天线模式,并且然后,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采用该天线模式继续搜索优选PLMN。NodeB的协同定位、UE的屏蔽(例如,用手)可以使下述情况可能发生:对于期望的PLMN,该天线模式也是较好选择。
f)当进行窄带扫描以搜索宽带信号(例如,5MHz信号的200kHz步长)时,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针对每个窄带步长循环地切换天线,使得优选地,可以在宽带信号内覆盖每个天线模式。然后,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针对其余扫描或PLMN读数来选择最佳天线模式。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针对不同频率测试不同模式。
根据在PSSI/PLMN搜索期间的特定扫描中找到某事物的可能性,还可以依照天线模式是否被扫描来修改搜索策略。例如,如果在UE驻留于其上的最后频率上搜索或者搜索SIM的提供商的频率,则快速找到某事物的可能性可以较高。因此,可以花费开销以扫描过天线模式,以便确保这些频率被可靠地覆盖。在其他较不可能的频率上,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例如根据本文描述的内容来针对每天线尝试仅一个天线模式。
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空闲模式期间根据智能方案来搜索天线模式,以改进测量并将UE保持在相同网络中,像以下将描述的那样。
在空闲模式中,UE可以驻留至特定小区。当其移动通过网络时,UE可能必须切换小区。在网络的边缘处,信号可能变得非常弱,并且UE可能尝试进行向另一网络的重选,例如从3G至2G(第二代)或者从3G至国家之间的边界附近的3G。这可能导致漫游收费,这是由于UE可能离开归属(或优选)网络。为了减轻该问题,可以提供空闲模式RxDiv。然而,这可能期望UE是有RxDiv能力的,便宜和/或小形状因子的UE可能不是这样。在高级天线的情况下,可以针对单天线UE以及针对性能可被进一步增强的有RxDiv能力的UE实现类似效果。
方法可以如下:
- 在正常状况中,UE可以在测量间隔期间(例如,在每次测量中)循环地扫描所有天线模式,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使用一个模式,并且在下次测量实例处的间隙之后,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使用下一天线模式。
- 当接收信号强度下降至接近于或低于阈值(例如,针对重选)时,UE可以从先前的循环测量切换至其已存储的最佳天线模式。
- 仅当其还在该模式的情况下下降至低于阈值时,其可以跨越所有天线模式进行快速扫描(例如,不必等待测量间隔,而是直接在一个连续模式中),以查看是否同时该天线模式产生高于阈值的性能。如果是,UE可以切换至该天线模式,并可以再次等待直到其降至低于阈值为止。
- 仅当未找到具有高于阈值的性能的天线模式时,UE可以采取在降至低于阈值时需要的动作(例如,搜索重选网络)(这里,可以应用以上已针对PSSI/PLMN扫描描述的内容)。
- UE可以继续在旧网络上循环地扫描,并且一旦一个天线模式将UE推至高于阈值,其就再次坚持于该模式,并可以在高于阈值时重新开始该行为。
- 一旦UE比阈值高出特定迟滞距离,其就可以在较好状况中再次切换至原始循环方案。
信号强度可以是例如像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CP(接收信号码功率)或EcIo(载噪比)之类的值。
图36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3600。在36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值(例如,指示信号强度的值)是否高于预定阈值。在该值高于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628中继续。在3628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例如以循环的方式切换至下一天线模式。在362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测量该天线模式的值,并可以将其存储在列表中。在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3602中确定该值不高于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604中继续。在360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从所存储的列表中选择最佳天线模式。在3606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测量该值并可以将其存储在列表中。在3608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定该值是否高于预定阈值。在该值高于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622中继续。在362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定该值是否高于阈值和预定迟滞值之和。在该值高于阈值和预定迟滞值之和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602中继续,否则处理可以在3606中继续。在3608中确定了该值不高于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610中继续。在3610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执行所有模式的测量,并可以将结果(换言之:值)存储在列表中。在361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最佳值是否高于阈值。在该值高于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626中继续。在3626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执行所有模式的测量,并可以将结果(换言之:值)存储在列表中。在无线电通信设备在3612中确定了该值不高于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614中继续。在361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声明“低于阈值”,并可以开始相应处理(或者相应序列)。在3616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例如以循环方式切换至下一天线模式。在3618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测量无线电通信设备已在3616中被切换至的天线模式的值,并可以将所测量出的值存储在列表中。在3620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最佳值是否高于阈值。在该值高于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可以在3622中继续,否则处理可以在3616中继续。
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接通天线模式以针对PICH(寻呼指示符信道)和/或PCH(寻呼信道)的接收来选择最佳天线模式。
处于空闲模式中的UE的任务可以是监听寻呼,例如监视寻呼指示符信道(PICH)以及在正寻呼指示符(PI)的情况下以及读取寻呼信道(PCH)。
问题可能在于:当读取PCH时,可能存在关于PICH或CRC(循环冗余校验)差错的错误警报。在差错的情况下,可以重复寻呼信息PICH和PCH几次。为了改进性能,可以给高级天线提供不同天线模式,像以下将描述的那样。
- 假定负PI:
在未检测到PI时的正常空闲模式期间,例如,可以应用以上针对正常状况描述的循环方案。或者为了在最佳天线模式上更频繁,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预定时间内使用最佳天线模式,并且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仅在例如由时间或由降至比最近的最大值低预定值的所使用的天线模式的信号强度触发的更长间隔中开始天线模式测量。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一个测量实例处将接收机保持开启更长时间的情况下,以正常测量间隔或直接背靠背地对该更新阶段进行天线模式测量。
- 假定正PI:
如果PCH被正确地解码,则也没有动作可以是必要的,并且UE可以切换至已连接状态。然而,如果成功PCH读取与呼叫建立之间的时间可以足够大,则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使用该时间跨度来搜索更好的天线模式,以在呼叫建立时使用最佳模式。
如果PCH未被正确地解码,则这可以是关于PI或者PCH的较差性能的错误警报。为了解决这一点,UE可以针对下一PI实例切换至另一天线模式。另一方式是使接收机保持开启稍稍更长时间,以在PI之间的间隙中扫描所有天线模式,并使用针对下一PI/PCH接收而言最佳的天线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精度,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同样不在失败的PICH/PCH接收之后而是直接在接下来的PICH/PCH接收(例如,更早地启动接收机)之前进行该扫描。
应当注意,PI和PCH可以参照UMTS,但是,本文描述的内容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标准。例如,PI与PCH之间的距离可以非常短。但是,如果无线标准在PI与PCH之间具有足够大的间隙,则UE还可以搜索PI与PCH之间的最佳天线模式。这可以依赖于天线模式测量消耗多长时间。
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针对相邻小区确定最优天线模式,以在向该小区的切换之后使用直接具有最佳模式的这些小区。
在已连接模式中,UE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小区接收数据。在UMTS中,例如,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从所谓的活动集合中的多达6个小区中的所有接收DPCH。在LTE(长期演进)中,UE可以被连接至仅一个小区。
在UE正在移动时,其可以期望切换至新小区,例如,可以期望向另一小区的硬切换或者向活动集合添加小区。为了找到和选择适当的新小区,UE可以搜索和测量其从中接收信号的其他小区。通常可以在新小区的信号强度(例如,RSSI、RSCP、EcNo)达到高于预定阈值时(针对硬切换或向活动集合添加)考虑新小区。
为了找到最佳小区,UE可以在测量相邻小区时循环地扫描过多个天线模式。此外,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测量自身的一个或多个活动小区,以进行与相邻小区的适当比较。对于所有小区,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存储每天线模式的测量结果,并且然后,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进行每小区的最佳测量以用于评估,或者例如,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取两个或一些最佳模式的平均。
将理解的是,由于同时仅一个天线模式可以是活动的,并且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与正常数据接收并行地在已连接模式中执行测量,因此天线模式的交换还可以影响主要数据接收。因此,如果尝试较差模式,则数据接收可以降级。可以考虑这一点。这在一些情形中(例如,在下行链路功率控制系统中,其中,基站可以快速地补偿)可能是可接受的,但在其他情形中(例如,接近于呼叫掉线)可能是不可接受的,像以上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
除了选择最佳小区用于切换外,无线电通信设备还可以直接使用具有最佳天线模式的新小区,这是由于这可能已经在切换(或者向活动集合添加)前被确定。应当注意,对于HSDPA,切换还可以是HSDPA服务小区的切换,其中,新小区可能已经是DPCH活动集合的部分。例如,对于这一点,可以不遍及整个时间(例如,针对测量)扫描天线模式,但是可以仅在无线电通信设备添加新小区时才开始天线模式的测量。当UE想要新小区以用于下行链路接收时,其可以期望从网络请求该新小区。在由UE发射的该请求与由网络对新小区的指派之间,可以存在足够的时间以扫描一些或所有天线模式。因此,天线模式可能不必须被连续地扫描,而是仅当请求添加新小区时(即,当将明确地使用小区时)被扫描。
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压缩模式间隙中的测量期间测试天线模式,并可以将最佳模式应用于进行中的数据接收。
在预定情形中,例如当接收被降级以使得对另一频率或RAT(无线电接入技术)的重选是必要的时,UE可以被请求以对其他频率或RAT进行测量。这可能不与进行中的数据接收并行地进行,这是由于RF(例如,射频电路)可以处理仅一个频率。对于这一点,可以应用压缩模式(CM)方案或其他技术。这里,接收间隙可以被网络包括在数据接收中,这可以允许UE测量其他频率和/或RAT。
尽管UE可以不在进行中的数据接收中采用天线模式的扫描(这是由于其可能不冒降级的风险,像以上描述的那样),但是UE可以在压缩模式测量中扫描过多个天线模式,这是由于这里可能不存在数据接收的降级的风险。如果UE在压缩模式测量中找到比数据接收当前所使用的天线模式更好的天线模式,则其可以将该所找到的天线模式应用于数据接收。天线模式的性能可能严重地受电话的周围(例如,其中,手或书桌覆盖电话)影响。因此,在压缩模式测量中找到的最佳模式可以具有作为数据接收的最佳模式的较高可能性。因此,通过切换至新天线模式,具有降级性能的风险可以较低。
图2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200。无线电通信设备200可以包括天线202(或者天线电路202),天线2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无线电通信设备200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机204(或者接收机电路204),接收机204被配置为使用天线202来接收第一信道信号和第二信道信号。无线电通信设备2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电路206,模式切换电路206被配置为在第一信道信号满足第一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或者被配置为在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天线202、接收机204和模式切换电路206可以例如经由连接208(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天线2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2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2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第一信道信号可以是或可以包括专用功率控制信道的信号。
专用功率控制信道可以用于语音呼叫。
专用功率控制信道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专用物理信道(DPCH)。
第二信道信号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共享信道的信号。
共享信道可以用于数据连接。
共享信道可以是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
模式切换电路206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与第一信道信号无关地切换天线202的操作模式。
模式切换电路206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当第一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高于预定阈值时,在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与第一信道信号无关地将天线202的操作模式从目前使用的操作模式切换至另一操作模式;以及当第一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将天线202的操作模式从目前使用的操作模式切换至另一操作模式。
第一信道专用准则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以下准则中的至少一个准则:信道质量指示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接收信号码功率;载噪比;不同步准则;循环冗余校验差错的数目;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上升请求;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上升请求的平均;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下降请求;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下降请求的平均;以及专用物理信道信噪比。
第二信道专用准则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以下准则中的至少一个准则:信道质量指示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接收信号码功率;载噪比;不同步准则;以及循环冗余校验差错的数目。
图3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300。无线电通信设备300可以包括天线302(或天线电路302),天线3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无线电通信设备300可以进一步包括发射机304(或发射机电路304),发射机304被配置为使用天线302来发射第一信道信号和第二信道信号。无线电通信设备3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电路306,模式切换电路306被配置为在第一信道信号满足第一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天线302的操作模式,或者被配置为在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天线302的操作模式。天线302、发射机304和模式切换电路306可以例如经由连接308(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天线3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3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3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发射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第一信道信号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专用功率控制信道的信号。
专用功率控制信道可以用于语音呼叫。
专用功率控制信道可以是专用物理信道(DPCH)。
第二信道信号可以是或可以包括共享信道的信号。
共享信道可以用于数据连接。
共享信道可以是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
模式切换电路306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与第一信道信号无关地切换天线302的操作模式。
模式切换电路306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当第一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高于预定阈值时,在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与第一信道信号无关地将天线302的操作模式从目前使用的操作模式切换至另一操作模式;以及当第一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将天线302的操作模式从目前使用的操作模式切换至另一操作模式。
第一信道专用准则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以下准则中的至少一个准则:信道质量指示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接收信号码功率;载噪比;不同步准则;循环冗余校验差错的数目;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上升请求;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上升请求的平均;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下降请求;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下降请求的平均;以及专用物理信道信噪比。
第二信道专用准则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以下准则中的至少一个准则:信道质量指示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接收信号码功率;载噪比;不同步准则;以及循环冗余校验差错的数目。
图4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400。无线电通信设备400可以包括天线402(或天线电路402),天线4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无线电通信设备4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电路404,模式切换电路404被配置为切换天线402的操作模式。无线电通信设备4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阻止电路406,模式切换阻止电路406被配置为防止天线402的操作模式的切换。天线402、模式切换电路404和模式切换阻止电路406可以例如经由连接408(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天线4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4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4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图5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500。与图4的无线电通信设备400类似,无线电通信设备500可以包括天线402,天线4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与图4的无线电通信设备400类似,无线电通信设备5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电路404,模式切换电路404被配置为切换天线402的操作模式。与图4的无线电通信设备400类似,无线电通信设备5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阻止电路406,模式切换阻止电路406被配置为防止天线402的操作模式的切换。无线电通信设备500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质量确定电路502,像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无线电通信设备500可以进一步包括系统状态确定电路504,像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天线402、模式切换电路404、模式切换阻止电路406、接收质量确定电路502和系统状态确定电路504可以例如经由连接506(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接收质量确定电路502可以被配置为使用天线402来确定数据的接收质量。
模式切换阻止电路406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接收质量来防止天线402的操作模式的切换。
无线电通信设备500可以进一步包括发射质量确定电路(未示出),发射质量确定电路被配置为使用天线402来确定数据的发射质量。
模式切换阻止电路406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发射质量来防止天线402的操作模式的切换。
系统状态确定电路504可以被配置为确定无线电通信设备500的系统状态。
模式切换阻止电路406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系统状态来防止天线402的操作模式的切换。
图6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600。无线电通信设备600可以包括第一天线602(或第一天线电路602),第一天线6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无线电通信设备6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天线604(或第二天线电路604)。无线电通信设备600可以进一步包括分集模式选择电路606,分集模式选择电路606被配置为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关闭模式以及被配置为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开启模式,在分集关闭模式中,第一天线602和第二天线604中的一个(例如,仅一个)进行操作,在分集开启模式中,第一天线602和第二天线604这两者均进行操作。无线电通信设备6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电路608,模式切换电路608被配置为基于所选的分集模式来切换第一天线602的操作模式。第一天线602、第二天线604、分集模式选择电路606和模式切换电路608可以例如经由连接610(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第一天线6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第一天线6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第一天线6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分集模式选择电路606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当模式切换电路切换第一天线602的操作模式时,准备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开启模式。
分集模式选择电路606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当模式切换电路切换第一天线602的操作模式时,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开启模式。
第二天线604可以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模式切换电路608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切换第二天线604的操作模式。
模式切换电路608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天线602的操作模式来切换第二天线604的操作模式。
图7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700。与图6的无线电通信设备600类似,无线电通信设备700可以包括第一天线602(或第一天线电路602),第一天线6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与图6的无线电通信设备600类似,无线电通信设备7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天线604(或第二天线电路604)。与图6的无线电通信设备600类似,无线电通信设备700可以进一步包括分集模式选择电路606,分集模式选择电路606被配置为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关闭模式以及被配置为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开启模式,在分集关闭模式中,第一天线602和第二天线604中的一个(例如,仅一个)进行操作,在分集开启模式中,第一天线602和第二天线604这两者均进行操作。与图6的无线电通信设备600类似,无线电通信设备7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电路608,模式切换电路608被配置为基于所选的分集模式来切换第一天线602的操作模式。无线电通信设备700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器702(或传感器电路702),像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第一天线602、第二天线604、分集模式选择电路606、模式切换电路608和传感器702可以例如经由连接704(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传感器702可以被配置为确定无线电通信设备700的使用场景。模式切换电路608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使用场景来切换第一天线602的操作模式。
图8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800。无线电通信设备800可以包括第一天线802(或第一天线电路802),第一天线8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并被配置为从多个发送天线接收信号。无线电通信设备8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天线804(或第二天线电路804),第二天线804被配置为从该多个发送天线接收信号。无线电通信设备800可以进一步包括信道矩阵确定电路806,信道矩阵确定电路806被配置为针对第一天线602和第二天线604以及该多个发送天线确定信道矩阵。无线电通信设备8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电路808,模式切换电路808被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切换第一天线802的操作模式。第一天线802、第二天线804、信道确定电路806和模式切换电路808可以例如经由连接810(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第一天线8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第一天线8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第一天线8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模式切换电路808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切换第一天线802的操作模式,以增大信道矩阵的秩。
模式切换电路808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切换第一天线802的操作模式,以减小信道矩阵的秩。
第二天线8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模式切换电路808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切换第二天线804的操作模式。
模式切换电路808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确定要切换第一天线802的操作模式还是第二天线804的操作模式。
模式切换电路808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第一天线802和第二天线804对信道矩阵的影响来确定要切换第一天线802的操作模式还是第二天线804的操作模式。
图9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900。无线电通信设备900可以包括第一天线902(或第一天线电路902),第一天线9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并被配置为将信号发射至多个发送天线。无线电通信设备9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天线904(或第二天线电路904),第二天线904被配置为将信号发射至该多个发送天线。无线电通信设备900可以进一步包括信道矩阵确定电路906,信道矩阵确定电路906被配置为针对第一天线902和第二天线904以及该多个发送天线确定信道矩阵。无线电通信设备9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电路908,模式切换电路908被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第一天线902、第二天线904、信道确定电路906和模式切换电路908可以例如经由连接910(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第一天线9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第一天线9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第一天线9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发射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模式切换电路908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切换第一天线902的操作模式,使得信道矩阵的秩增大。
模式切换电路908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切换第一天线902的操作模式,使得信道矩阵的秩减小。
第二天线9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模式切换电路908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切换第二天线904的操作模式。
模式切换电路908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确定要切换第一天线902的操作模式还是第二天线904的操作模式。
模式切换电路908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第一天线902和第二天线904对信道矩阵的影响来确定要切换第一天线902的操作模式还是第二天线904的操作模式。
图10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1000。无线电通信设备1000可以包括天线1002(或天线电路1002),天线10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无线电通信设备1000可以进一步包括干扰确定器1004(或干扰确定电路1004),干扰确定器1004被配置为确定由天线1002接收或发送的数据与另一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干扰。无线电通信设备10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电路1006,模式切换电路1006被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干扰来切换天线1002的操作模式。天线1002、干扰确定器1004和模式切换电路1006可以例如经由连接1008(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天线10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10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10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或发射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模式切换电路1006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切换天线1002的操作模式以减小干扰。
图11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1100。无线电通信设备1100可以包括天线1102(或天线电路1102),天线11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无线电通信设备1100可以进一步包括发射机1104(或发射机电路1104),发射机1104被配置为使用天线1102来发射数据。无线电通信设备11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电路1106,模式切换电路1106被配置为至少在发射机1104满足预定发射机准则的情况下切换天线1102的操作模式。天线1102、发射机1104和模式切换电路1106可以例如经由连接1108(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天线11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11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11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预定发射机准则可以包括以下准则中的至少一个准则:发射功率消耗;发射机的吞吐量;发射机的授权;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的ACK/NACK(肯定应答/否定应答)率;以及由与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的移动无线电基站提供的关于发射机是增大还是减小发射能量的信息。
图12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1200。与图11的无线电通信设备1100类似,无线电通信设备1200可以包括天线1102(或天线电路1102),天线11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与图11的无线电通信设备1100类似,无线电通信设备1200可以进一步包括发射机1104(或发射机电路1104),发射机1104被配置为使用天线1102来发射数据。与图11的无线电通信设备1100类似,无线电通信设备12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电路1106,模式切换电路1106被配置为至少在发射机1104满足预定发射机准则的情况下切换天线1102的操作模式。无线电通信设备1200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机1202(或接收机电路1202),像以下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天线1102、发射机1104、模式切换电路1106和接收机1202可以例如经由连接1204(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接收机1202可以被配置为使用天线1102来接收数据。模式切换电路1106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接收机1202满足预定接收机准则的情况下切换天线1102的操作模式。
图13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1300。无线电通信设备1300可以包括天线1302(或天线电路1302),天线13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无线电通信设备1300可以进一步包括评估电路1304,评估电路1304被配置为在多个小区中评估天线1302的多个操作模式。无线电通信设备1300可以进一步包括选择电路1306,选择电路1306被配置为针对无线电通信设备1300的操作选择天线1302的小区和操作模式。天线1302、评估电路1304和选择电路1306可以例如经由连接1308(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天线13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13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13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或发射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评估电路13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首先在第一小区中评估天线1302的多个操作模式,并且此后在第二小区中评估天线1302的多个操作模式。
评估电路13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首先在多个小区中评估天线1302的第一操作模式,并且此后在多个小区中评估天线1302的第二操作模式。
选择电路13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优选地选择目前使用的网络的小区。
图14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1400。无线电通信设备1400可以包括天线1402(或者天线电路1402),天线14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无线电通信设备1400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机1404(或者接收机电路1404),接收机1404被配置为接收寻呼指示符。无线电通信设备14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电路1406,模式切换电路1406被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寻呼指示符来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天线1402、接收机1404和模式切换电路1406可以例如经由连接1408(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天线14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14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14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图15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1500。无线电通信设备1500可以包括天线1502(或天线电路1502),天线15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无线电通信设备1500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机1504(或者接收机电路1504),接收机1504被配置为使用天线1502来接收数据。无线电通信设备15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电路1506,模式切换电路1506被配置为在接收机1504的接收间隙中切换天线1502的操作模式。天线1502、接收机1504和模式切换电路1506可以例如经由连接1508(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天线15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15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15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图16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1600。无线电通信设备1600可以包括天线1602,天线16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无线电通信设备1600可以进一步包括发射机1604,发射机1604被配置为使用天线1602来发射数据。无线电通信设备1600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切换电路1606,模式切换电路1606被配置为在发射机1604的发射间隙中切换天线1602的操作模式。天线1602、发射机1604和模式切换电路1606可以例如经由连接1608(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天线16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16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16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发射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图17示出了无线电通信设备1700。无线电通信设备1700可以包括天线1702(或天线电路1702),天线1702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无线电通信设备1700可以进一步包括处理器1704。天线1702和处理器1704可以例如经由连接1708(例如,光连接或电连接,诸如例如线缆或计算机总线,或者经由用于交换电信号的任何其他合适电连接)而与彼此耦合。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使用天线1702来接收第一信道信号和第二信道信号。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第一信道信号满足第一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或者被配置为在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17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第一信道信号可以是或可以包括专用功率控制信道的信号。
专用功率控制信道可以用于语音呼叫。
专用功率控制信道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专用物理信道(DPCH)。
第二信道信号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共享信道的信号。
共享信道可以用于数据连接。
共享信道可以是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与第一信道信号无关地切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当第一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高于预定阈值时,在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与第一信道信号无关地将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从目前使用的操作模式切换至另一操作模式;以及当第一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将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从目前使用的操作模式切换至另一操作模式。
第一信道专用准则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以下准则中的至少一个准则:信道质量指示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接收信号码功率;载噪比;不同步准则;循环冗余校验差错的数目;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上升请求;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上升请求的平均;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下降请求;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下降请求的平均;以及专用物理信道信噪比。
第二信道专用准则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以下准则中的至少一个准则:信道质量指示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接收信号码功率;载噪比;不同步准则;以及循环冗余校验差错的数目。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使用天线1702来发射第一信道信号和第二信道信号。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第一信道信号满足第一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或者被配置为在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17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发射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第一信道信号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专用功率控制信道的信号。
专用功率控制信道可以用于语音呼叫。
专用功率控制信道可以是专用物理信道(DPCH)。
第二信道信号可以是或可以包括共享信道的信号。
共享信道可以用于数据连接。
共享信道可以是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与第一信道信号无关地切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当第一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高于预定阈值时,在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与第一信道信号无关地将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从目前使用的操作模式切换至另一操作模式;以及当第一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将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从目前使用的操作模式切换至另一操作模式。
第一信道专用准则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以下准则中的至少一个准则:信道质量指示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接收信号码功率;载噪比;不同步准则;循环冗余校验差错的数目;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上升请求;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上升请求的平均;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下降请求;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下降请求的平均;以及专用物理信道信噪比。
第二信道专用准则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以下准则中的至少一个准则:信道质量指示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接收信号码功率;载噪比;不同步准则;以及循环冗余校验差错的数目。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切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防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的切换。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17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使用天线1702来确定数据的接收质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接收质量来防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的切换。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使用天线1702来确定数据的发射质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发射质量来防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的切换。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确定无线电通信设备1700的系统状态。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系统状态来防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的切换。
除还可被称作第一天线的天线1702外,无线电通信设备1700还可以包括第二天线(未示出)。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关闭模式以及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开启模式,在分集关闭模式中,第一天线1702和第二天线中的一个(例如,仅一个)进行操作,在分集开启模式中,第一天线1702和第二天线这两者均进行操作。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选的分集模式来切换第一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
第一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第一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第一天线17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当处理器1704切换第一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时,准备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开启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当处理器1704切换第一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时,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开启模式。
第二天线可以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切换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第一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来切换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确定无线电通信设备1700的使用场景。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使用场景来切换第一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
第一天线1702可以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并被配置为从多个发送天线接收信号。无线电通信设备17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天线(未示出),第二天线被配置为从该多个发送天线接收信号。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针对第一天线1702和第二天线以及该多个发送天线确定信道矩阵。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切换第一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
第一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第一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第一天线17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切换第一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以增大信道矩阵的秩。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切换第一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以减小信道矩阵的秩。
第二天线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切换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确定要切换第一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还是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第一天线1702和第二天线对信道矩阵的影响来确定要切换第一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还是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第一天线1702可以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并被配置为将信号发射至多个发送天线。无线电通信设备17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天线(未示出),第二天线被配置为将信号发射至该多个发送天线。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针对第一天线1702和第二天线以及该多个发送天线确定信道矩阵。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
第一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第一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第一天线17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发射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切换第一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使得信道矩阵的秩增大。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切换第一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使得信道矩阵的秩减小。
第二天线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切换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确定要切换第一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还是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第一天线1702和第二天线对信道矩阵的影响来确定要切换第一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还是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确定由天线1702接收或发送的数据与另一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干扰。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干扰来切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17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或发射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切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以减小干扰。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使用天线1702来发射数据。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至少在处理器1704满足预定发射机准则的情况下切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17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预定发射机准则可以包括以下准则中的至少一个准则:发射功率消耗;发射机的吞吐量;发射机的授权;HARQ过程的ACK/NACK率;以及由与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的移动无线电基站提供的关于发射机是增大还是减小发射能量的信息。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使用天线1702来接收数据。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处理器1704满足预定接收机准则的情况下切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多个小区中评估天线1702的多个操作模式。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针对无线电通信设备1700的操作选择天线1702的小区和操作模式。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17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或发射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首先在第一小区中评估天线1702的多个操作模式,并且此后在第二小区中评估天线1702的多个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首先在多个小区中评估天线1702的第一操作模式,并且此后在多个小区中评估天线1702的第二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优选地选择目前使用的网络的小区。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接收寻呼指示符。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寻呼指示符来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17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使用天线1702来接收数据。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处理器1704的接收间隙中切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17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使用天线1702来发射数据。处理器1704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处理器1704的发射间隙中切换天线1702的操作模式。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1702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1702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发射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图18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1800。在18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控制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的天线。在1804中,接收机可以使用天线来接收第一信道信号和第二信道信号。在1806中,如果第一信道信号满足第一信道专用准则,则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或者如果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则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第一信道信号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专用功率控制信道的信号。
专用功率控制信道可以用于语音呼叫。
专用功率控制信道可以是专用物理信道。
第二信道信号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共享信道的信号。
共享信道可以用于数据连接。
共享信道可以包括或可以是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
如果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则模式切换电路可以与第一信道信号无关地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
当第一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高于预定阈值时,如果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则模式切换电路可以与第一信道信号无关地将天线的操作模式从目前使用的操作模式切换至另一操作模式,以及当第一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可以将天线的操作模式从目前使用的操作模式切换至另一操作模式。
第一信道专用准则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以下准则中的至少一个准则:信道质量指示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接收信号码功率;载噪比;不同步准则;循环冗余校验差错的数目;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上升请求;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上升请求的平均;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下降请求;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下降请求的平均;以及专用物理信道信噪比。
第二信道专用准则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以下准则中的至少一个准则:信道质量指示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接收信号码功率;载噪比;不同步准则;以及循环冗余校验差错的数目。
图19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1900。在19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控制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的天线。在1904中,发射机可以使用天线来发射第一信道信号和第二信道信号。在1906中,如果第一信道信号满足第一信道专用准则,则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或者如果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则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发射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第一信道信号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专用功率控制信道的信号。
专用功率控制信道可以用于语音呼叫。
专用功率控制信道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专用物理信道。
第二信道信号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共享信道的信号。
共享信道可以用于数据连接。
共享信道可以包括或可以是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
如果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则模式切换电路可以与第一信道信号无关地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
当第一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高于预定阈值时,如果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则模式切换电路可以与第一信道信号无关地将天线的操作模式从目前使用的操作模式切换至另一操作模式,以及当第一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将天线的操作模式从目前使用的操作模式切换至另一操作模式。
第一信道专用准则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以下准则中的至少一个准则:信道质量指示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接收信号码功率;载噪比;不同步准则;循环冗余校验差错的数目;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上升请求;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上升请求的平均;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下降请求;传输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下降请求的平均;以及专用物理信道信噪比。
第二信道专用准则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以下准则中的至少一个准则:信道质量指示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接收信号码功率;载噪比;不同步准则;以及循环冗余校验差错的数目。
图20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2000。在20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控制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的天线。在2004中,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在2006中,模式切换阻止电路可以防止天线的操作模式的切换。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此外,质量确定电路可以使用天线来确定数据的接收质量。
模式切换阻止电路可以基于所确定的接收质量来防止天线的操作模式的切换。
此外,质量确定电路可以使用天线来确定数据的发射质量。
模式切换阻止电路可以基于所确定的发射质量来防止天线的操作模式的切换。
系统状态确定电路可以确定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系统状态。
模式切换阻止电路可以基于所确定的系统状态来防止天线的操作模式的切换。
图21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2100。在21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控制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的第一天线。在210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控制第二天线。在2106中,分集模式选择电路可以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关闭模式,在分集关闭模式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的一个(例如,仅一个)进行操作,以及,分集模式选择电路可以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开启模式,在分集开启模式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这两者均进行操作。在2108中,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基于所选的分集模式来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第一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当模式切换电路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时,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准备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开启模式。
当模式切换电路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时,分集模式选择电路可以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开启模式。
第二天线可以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并且,可以切换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基于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来切换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确定电路可以确定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使用场景。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基于所确定的使用场景来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
图22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2200。在22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控制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且被配置为从多个发送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一天线。在220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控制被配置为从该多个发送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二天线。在2206中,信道矩阵确定电路可以针对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以及该多个发送天线确定信道矩阵。在2208中,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
第一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第一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第一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以增大信道矩阵的秩。
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以减小信道矩阵的秩。
第二天线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可以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切换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确定电路可以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确定要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还是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确定电路可以基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对信道矩阵的影响来确定要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还是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图23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2300。在23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控制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且被配置为将信号发射至多个发送天线的第一天线。在2304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控制被配置为将信号发射至该多个发送天线的第二天线。在2306中,信道矩阵确定电路可以针对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以及该多个发送天线确定信道矩阵。在2308中,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
第一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第一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第一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发射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使得信道矩阵的秩增大。
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使得信道矩阵的秩减小。
第二天线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切换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确定电路可以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确定要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还是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确定电路可以基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对信道矩阵的影响来确定要切换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还是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图24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2400。在24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控制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的天线。在2404中,干扰确定器可以确定由天线接收或发送的数据与另一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干扰。在2406中,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基于所确定的干扰来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或发射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切换所切换的天线的操作模式,使得干扰被减小。
图25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2500。在25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控制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的天线。在2504中,发射机可以使用天线来发射数据。在2506中,至少如果发射满足预定发射机准则,则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预定发射机准则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以下准则中的至少一个准则:发射功率消耗;发射机的吞吐量;发射机的授权;HARQ过程的ACK/NACK率;以及由与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的移动无线电基站提供的关于发射机是增大还是减小发射能量的信息。
接收机可以使用天线来接收数据。至少如果接收满足预定接收机准则,则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
图26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2600。在26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控制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的天线。在2604中,评估电路可以在多个小区中评估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在2606中,小区选择电路可以针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操作选择天线的操作模式和小区。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或发射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评估电路可以首先在第一小区中评估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并且此后可以在第二小区中评估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
评估电路可以首先在多个小区中评估天线的第一操作模式,并且此后可以在多个小区中评估天线的第二操作模式。
评估电路可以优选地选择目前使用的网络的小区。
图27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2700。在27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控制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的天线。在2704中,接收机可以接收寻呼指示符。在2706中,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基于所接收的寻呼指示符来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图28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2800。在28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控制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的天线。在2804中,接收机可以使用天线来接收数据。在2806中,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在接收间隙中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接收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图29示出了示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2900。在2902中,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控制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的天线。在2904中,发射机可以使用天线来发射数据。在2906中,模式切换电路可以在发射间隙中切换天线的操作模式。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自适应天线阵列。
天线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单个天线。
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或可以是不同发射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
可以根据以下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至少一种来配置上述无线电通信设备中的任一个:蓝牙无线电通信技术、超宽带(UWB)无线电通信技术和/或无线局域网无线电通信技术(例如,根据IEEE 802.11(例如,IEEE 802.11n)无线电通信标准))、IrDA(红外数据协会)、Z-Wave和ZigBee、HiperLAN/2((高性能无线电LAN;可替换的类ATM的5 GHz标准化技术)、IEEE 802.11a(5 GHz)、IEEE 802.11g(2.4 GHz)、IEEE 802.11n、IEEE 802.11 VHT(VHT = 甚高吞吐量)、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例如,根据IEEE 802.16无线电通信标准,例如WiMax固定或WiMax移动)、WiPro、HiperMAN(高性能无线电城域网)和/或IEEE 802.16m高级空中接口、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电通信技术、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无线电通信技术、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通信技术和/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无线电通信技术(例如,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FOMA(自由多媒体接入)、3GPP  LTE(长期演进)、高级3GPP LTE(高级长期演进))、CDMA2000(码分多址2000)、CDPD(蜂窝数字分组数据)、Mobitex、3G(第三代)、CSD(电路交换数据)、HSCSD(高速电路交换数据)、UMTS(3G)(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第三代))、W-CDMA(UMTS)(宽带码分多址(通用移动电信系统))、HSPA(高速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PA+(高速分组接入加)、UMTS-TDD(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时分双工)、TD-CDMA(时分-码分多址)、TD-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3GPP Rel. 8 (Pre-4G)(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版本8(前第4代))、UTRA(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演进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高级LTE(4G)(高级长期演进(第4代))、cdmaOne(2G)、CDMA2000(3G)(码分多址2000(第三代))、EV-DO(优化演进数据或仅演进数据)、AMPS(1G)(高级移动电话系统(第1代))、TACS/ETACS(总接入通信系统/扩展总接入通信系统)、D-AMPS(2G)(数字AMPS(第2代))、PTT(一键通)、MTS(移动电话系统)、IMTS(改进移动电话系统)、AMT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OLT(挪威语为Offentlig Landmobil Telefoni,公共陆地移动电话)、MTD(瑞典语缩写为Mobiltelefonisystem D,或者移动电话系统D)、Autotel/PALM(公共自动化陆地移动)、ARP(芬兰语为Autoradiopuhelin,“汽车无线电电话”)、NMT(北欧移动电话)、Hicap(NTT(日本电报和电话)的高容量版本)、CDPD(蜂窝数字分组数据)、Mobitex、DataTAC、iDEN(综合数字增强型网络)、PDC(个人数字蜂窝)、CSD(电路交换数据)、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WiDEN(宽带综合数字增强型网络)、iBurst、未许可移动接入(UMA,也被称作3GPP通用接入网,或者GAN标准)。
尽管参照本公开的特定方面特别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本发明中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指示,并且因此,意在涵盖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物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Claims (30)

1.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天线,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
接收机,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天线来接收第一信道信号和第二信道信号;以及
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信道信号满足第一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或者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第二信道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信道信号无关地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当所述第一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高于预定阈值时,在所述第二信道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信道信号无关地将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从目前使用的操作模式切换至另一操作模式;以及当所述第一信道信号的接收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将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从目前使用的操作模式切换至另一操作模式。
4.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天线,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
发射机,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天线来发射第一信道信号和第二信道信号;以及
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信道信号满足第一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或者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信道信号满足第二信道专用准则的情况下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
5.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天线,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
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以及
模式切换阻止电路,被配置为防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的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进一步包括:
接收质量确定电路,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天线来确定数据的接收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阻止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接收质量来防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的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进一步包括:
系统状态确定电路,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系统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阻止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系统状态来防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的切换。
10.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天线,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
第二天线;
分集模式选择电路,被配置为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关闭模式以及被配置为将分集模式选择为分集开启模式,在所述分集关闭模式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中的一个进行操作,在所述分集开启模式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这两者均进行操作;以及
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选的分集模式来切换所述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分集模式选择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当所述模式切换电路切换所述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时,准备将所述分集模式选择为所述分集开启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分集模式选择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当所述模式切换电路切换所述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时,将所述分集模式选择为所述分集开启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天线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以及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切换所述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来切换所述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进一步包括:
传感器,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使用场景;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使用场景来切换所述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
16.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天线,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并被配置为从多个发送天线接收信号;
第二天线,被配置为从所述多个发送天线接收信号;
信道矩阵确定电路,被配置为针对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以及所述多个发送天线确定信道矩阵;以及
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切换所述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切换所述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以增大所述信道矩阵的秩。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切换所述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以减小所述信道矩阵的秩。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天线被进一步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以及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切换所述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确定要切换所述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还是所述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对所述信道矩阵的影响来确定要切换所述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还是所述第二天线的操作模式。
22.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天线,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并被配置为将信号发射至多个发送天线;
第二天线,被配置为将信号发射至所述多个发送天线;
信道矩阵确定电路,被配置为针对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以及所述多个发送天线确定信道矩阵;以及
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信道矩阵来切换所述第一天线的操作模式。
23.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天线,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
干扰确定器,被配置为确定由所述天线接收或发送的数据与另一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干扰;以及
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确定的干扰来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以减小所述干扰。
25.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天线,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
发射机,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天线来发射数据;以及
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至少在所述发射机满足预定发射机准则的情况下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进一步包括:
接收机,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天线来接收数据;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接收机满足预定接收机准则的情况下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
27.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天线,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
评估电路,被配置为在多个小区中评估所述天线的多个操作模式;以及
选择电路,被配置为针对所述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操作选择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和小区。
28.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天线,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
接收机,被配置为接收寻呼指示符;以及
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寻呼指示符来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
29.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天线,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
接收机,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天线来接收数据;以及
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机的接收间隙中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
30.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天线,被配置为在多个操作模式中操作;
发射机,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天线来发射数据;以及
模式切换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发射机的发射间隙中切换所述天线的操作模式。
CN201310304661.9A 2012-07-19 2013-07-19 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用于控制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820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552,886 2012-07-19
US13/552886 2012-07-19
US13/552,886 US10142007B2 (en) 2012-07-19 2012-07-19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2047A true CN103582047A (zh) 2014-02-12
CN103582047B CN103582047B (zh) 2017-06-20

Family

ID=49944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0466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82047B (zh) 2012-07-19 2013-07-19 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用于控制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2007B2 (zh)
CN (1) CN103582047B (zh)
DE (1) DE102013107731B4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1645A1 (zh) * 2015-04-10 2016-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配置方法及终端
US10797385B2 (en) 2013-12-12 2020-10-06 Huawei Device Co., Ltd. Antenna, antenna apparatus,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working frequency band of antenna
CN112153716A (zh) * 2019-09-24 202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2189180A (zh) * 2018-05-23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触屏装置的透明天线集成触摸传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42007B2 (en) * 2012-07-19 2018-11-27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EP2939310A4 (en) * 2012-12-31 2016-09-14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COMPRISING AN ANTENNA AND AT LEAST ONE USER-ACTUATED SWITCH,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THEREOF
US9154265B2 (en) * 2013-09-11 2015-10-06 Broadcom Corporation Fast detection/mitigation and recovery for severe EMI conditions in automotive area networks
US20150117399A1 (en) * 2013-10-29 2015-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ton handover with receive diversity in td-scdma
CN105490693B (zh) * 2014-09-16 2018-10-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发射耦接装置、信号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160218426A1 (en) * 2015-01-26 2016-07-28 Nitero Pty Ltd. Power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JP6476962B2 (ja) 2015-02-13 2019-03-0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制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制御方法、及び指向性情報生成方法
US20160345294A1 (en) * 2015-05-22 2016-11-24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tificat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Chan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231179B2 (en) 2015-08-06 2019-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point standby power optimization across an arbitrary number of associated clients
US9961600B2 (en) * 2016-06-30 2018-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mploying antenna switched divers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9126569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Synaptics Incorporated Analog voice activity detector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595165B2 (en) * 2018-07-25 2020-03-17 Cisco Technology, Inc. Device location tracking with tag antenna switching
JP7407580B2 (ja) 2018-12-06 2024-01-04 シナプティ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0488102A (zh) * 2019-08-28 2019-11-22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脱落检测电路
US11064294B1 (en) 2020-01-10 2021-07-13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ultiple-source tracking and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s for planar microphone arrays
US11979835B2 (en) * 2021-05-10 2024-05-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US11823707B2 (en) 2022-01-10 2023-11-21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ensitivity mode for an audio spotting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9212A1 (en) * 2004-11-30 2009-08-2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dap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20120057621A1 (en) * 2010-01-26 2012-03-08 Maxlinear, Inc. Diversity Receiver
CN102474332A (zh) * 2009-07-17 2012-05-23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分集式接收器和收发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7035A (en) * 1993-04-30 1996-04-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trategy in mobile/indoor cellula radio communications
US7079809B1 (en) * 2002-02-07 2006-07-18 Kathrein-Werke K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mproved wireless signal quality using diverse antenna beams
US8483105B2 (en) * 2003-10-15 2013-07-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speed media access control
US8731562B2 (en) * 2005-08-30 2014-05-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tection of control messages for HSDPA
US7697907B2 (en) * 2005-11-10 2010-04-13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mit power of a wireless module
US8660104B2 (en) * 2006-09-29 2014-02-2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in a multi-antenna system
US9654230B2 (en) * 2007-08-20 2017-05-16 Ethertronics, Inc. Modal adaptive antenna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US8306473B2 (en) 2008-02-15 2012-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having different polarization
JP5432882B2 (ja) * 2010-11-25 2014-03-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分散アンテナシステム、分散アンテナ切替方法、基地局装置及びアンテナスイッチ装置
US8543872B2 (en) 2011-01-24 2013-09-2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etecting and eliminating potential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caused by neighboring identical scrambling codes
US8831611B2 (en) * 2011-02-18 2014-09-09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with keeping time update for handover
US9069037B2 (en) * 2012-01-26 2015-06-30 Apple Inc. Methods for testing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automatic self-test mode
US9144020B2 (en) 2012-03-19 2015-09-22 Intel Deutschland Gmbh Dynamic RxDiv for idle mode in a user equipment
US10142007B2 (en) * 2012-07-19 2018-11-27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9212A1 (en) * 2004-11-30 2009-08-2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dap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2474332A (zh) * 2009-07-17 2012-05-23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分集式接收器和收发器
US20120057621A1 (en) * 2010-01-26 2012-03-08 Maxlinear, Inc. Diversity Receiver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97385B2 (en) 2013-12-12 2020-10-06 Huawei Device Co., Ltd. Antenna, antenna apparatus,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working frequency band of antenna
WO2016161645A1 (zh) * 2015-04-10 2016-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配置方法及终端
US10164701B2 (en) 2015-04-10 2018-12-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ntenna allo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2189180A (zh) * 2018-05-23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触屏装置的透明天线集成触摸传感器
CN112189180B (zh) * 2018-05-23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触屏装置的透明天线集成触摸传感器
CN112153716A (zh) * 2019-09-24 202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2153716B (zh) * 2019-09-24 2024-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24323A1 (en) 2014-01-23
DE102013107731A1 (de) 2014-02-06
US10142007B2 (en) 2018-11-27
DE102013107731B4 (de) 2021-05-20
CN103582047B (zh) 201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2047A (zh) 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用于控制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
US10050343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560176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673501B2 (en)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a method for selecting a transmit antenna for a transmission to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855709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a radio access mode
US87928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ell for executing comp in multi-cell environment
US820895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2204329B (zh) 用于支持电信系统中的移动性触发的多种设定的方法和布置
EP2749079B1 (en) Fast notification of relative radio-access technology priorities
US9401756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multiple antennas and rel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834644A (zh) 一种无线终端的辅天线状态控制方法及无线终端
CA2942969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e-specific offloading
US8249599B2 (en) Terminal, random access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70798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soft handoff by establishing a cell set used to facilitate antenna beam mode transitions in a mobile station
US1082036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E-specific offloading
US10939424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076359B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链路自适应的设备和方法
JP7043517B2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KR101698898B1 (ko) 이동통신 서비스를 위한 핸드오버 방법
CN110999442B (zh) 终端、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JP2013009251A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JP2014087016A (ja)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