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1375B - 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1375B
CN103391375B CN201210141659.XA CN201210141659A CN103391375B CN 103391375 B CN103391375 B CN 103391375B CN 201210141659 A CN201210141659 A CN 201210141659A CN 103391375 B CN103391375 B CN 1033913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bx terminal
terminal
ringing
pb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16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91375A (zh
Inventor
王月菊
王一
陈玉洁
郑玉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14165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9137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8292 priority patent/WO201316677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391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1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91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13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02Calling substations, e.g. by rin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PBX终端对应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的指示信息;根据指示信息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网关设备发送没有起到实际意义的线路信令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随路信令的有效发送,节省了发送随路信令所需的资源。

Description

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T1和E1(数字中继电路)是物理连接技术,是数字网络,可以是同轴电缆也可以是光纤,T1是美国标准,带宽1.544Mbps,E1是欧洲标准,带宽2.048Mbps,E1/T1的数字中继线路上支持多种标准的随路信令。每种信令标准还不统一,例如,RITU-T的标准Q.400-Q.490定义了R2信令标准,但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实现方式,比如我国就有No1信令,欧洲、拉美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有自己的规范,如巴西R2,阿根廷R2等,而且每个国家因设备不统一,也存在不统一的标准,尤其俄罗斯的随路信令(R1.5信令体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信令系统,线路信令中包含了:城网2CAS、农网2CAS、1比特CAS(又称为NORKA信令)、2600Hz信令、Three-wire trunk信令,上述每一类信令又细分为CL/本地交换网(OrderedConnection Line,简称为OCL)和中继交换网(Trunk Connection Line,简称为TCL)两种信令;1600HZ/2100HZ的单频信令、1200HZ和1600HZ双频载波信令、600HZ和750HZ双频载波信令。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简称为PSTN)平滑演进过度到NGN是现网改造的最佳方案,PSTN电路时分复用技术(TimeDivision Multiplex,简称为TDM)通过不同对接局向,不同协议版本来适应对接现场的目的,但到NGN后,呼叫不同网关节点之间的用户,则需要同一个网关设备对接多个分组交换机(Private Branch Exchange,简称为PBX)用户设备,其中,不同PBX可能对协议的支持程度不同。一般的随路标准包含线路信令和寄发器信令,振铃功能是通过寄发器信令的被叫状态控制实现,在R1.5信令体系中,都是遵循此实现流程,即通过寄发器信令的被叫状态控制振铃功能,但TCL子协议可同时选择通过线路信令发送振铃消息来控制终端放音,在TCL子协议中,可以通过寄发器信令的被叫状态控制振铃功能,也可以通过线路信令发送振铃消息来控制终端放音。但是,在终端设备的制造时,终端设备的振铃功能的实现与协议不完全对应,例如,在TCL子协议中,协议定义终端设备既可以通过寄发器信令的被叫状态控制振铃功能,也可以通过线路信令发送振铃消息来控制终端放音,但是,终端设备在制造时设置为只可以通过寄发器信令的被叫状态控制振铃功能,因此,在终端设备接收到线路信令时,就会将线路信令当作异常信令而释放掉,不通过线路信令发送振铃消息来控制终端放音,使得线路信令没有发挥其的实际意义,然而,网关设备还是会将线路信令发送给终端设备,从而造成发送没有实际意义的线路信令而导致资源浪费。另外,还存在这样一种场景,在某终端支持的协议可以通过寄发器信令的被叫状态控制振铃功能,也可以通过线路信令发送振铃消息来控制终端放音时,终端设备在制造时设置为只有接收到线路信令时,才会控制终端放音,从而使得在某种场景下,必须通过线路信令发送振铃消息来控制终端放音。
因此,在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由于网关设备发送没有起到实际意义的线路信令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网关设备发送没有起到实际意义的线路信令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其包括:获取PBX终端对应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的指示信息;根据指示信息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
优选地,在获取PBX终端的配置信息之前,上述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还包括:接收PBX终端上报的向该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根据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配置PBX终端的配置信息。
优选地,根据指示信息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包括:在指示信息指示PBX终端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振铃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线路信令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
优选地,根据指示信息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包括:在指示信息指示PBX终端不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振铃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寄发器信令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
优选地,在获取PBX终端的配置信息之后,上述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还包括:检测PBX终端上报的向该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获取变化后的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并为PBX终端配置新的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振铃消息的传送装置,其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分组交换机PBX终端对应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的指示信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指示信息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
优选地,上述振铃消息的传送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PBX终端上报的向该PBX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配置模块,用于根据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配置PBX终端的配置信息。
优选地,发送模块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指示信息指示PBX终端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振铃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线路信令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
优选地,发送模块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指示信息指示PBX终端不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振铃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寄发器信令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
优选地,上述振铃消息的传送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PBX终端上报的向该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变化后的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并为PBX终端配置新的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中,通过获取PBX终端的配置信息来获得向该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的指示信息,然后,根据指示信息向该终端发送振铃信息,实现了可以根据向PBX终端送振铃信息的方式的指示信息来选择性地发送振铃信息,例如,在PBX终端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来发送振铃信息时,就可以选择通过线路信令来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在PBX终端不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来发送振铃信息时,还可以选择通过寄发器信令的方式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避免了在PBX终端不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来发送振铃信息时,还通过线路信令来发送振铃信息,然而该线路信令可能不被PBX终端识别而释放掉,使得线路信令无法实现其真正的意义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随路信令的有效发送,节省了发送随路信令所需的资源。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振铃消息的传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振铃消息的传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振铃消息的传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振铃消息的传送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如图1所示,该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包括步骤S102至步骤S104。
步骤S102:获取PBX终端对应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的指示信息。
步骤S104:根据指示信息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首先获取PBX终端的配置信息来获得向该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的指示信息,然后,根据指示信息向该终端发送振铃信息,实现了可以根据向PBX终端送振铃信息的方式的指示信息来选择性地发送振铃信息,例如,在PBX终端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来发送振铃信息时,就可以选择通过线路信令来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在PBX终端不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来发送振铃信息时,还可以选择通过寄发器信令的方式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避免了在PBX终端不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来发送振铃信息时,还通过线路信令来发送振铃信息,然而该线路信令可能不被PBX终端识别而释放掉,使得线路信令无法实现其真正的意义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随路信令的有效发送,节省了发送随路信令所需的资源。
为了准确地根据指示信息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在获取PBX终端的配置信息之前,接收PBX终端上报的向该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根据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配置PBX终端的配置信息。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先获得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再根据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配置PBX终端的配置信息,上述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可以是PBX终端对接时的一些信息,例如,该PBX终端支持的协议,通过该协议该PBX终端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实现振铃,配置信息则可以是该PBX终端可以通过哪些随路信令来控制振铃功能,以便准确地根据指示信息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同时,针对每个PBX终端的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为PBX终端配置各自的配置信息,可以实现对接具有不同振铃功能实现的PBX终端设备的需求,例如,根据现场PBX终端多个供应商,对R1.5协议的支持略有区别,尤其是振铃功能的实现方式,上述配置信息可以是通过中继组电路属性标志配置的方式实现,针对每个PBX终端的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为PBX终端配置各自的配置信息(即电路属性标志配置),可以实现对接具有不同振铃功能实现的PBX终端设备的需求。
为了避免发送随路信令所造成的资源,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根据指示信息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法,例如,在指示信息指示PBX终端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振铃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线路信令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在指示信息指示PBX终端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振铃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线路信令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如果指示信息指示PBX终端不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振铃信息,则不通过线路信令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避免发送线路信令后由于PBX终端不识别线路信令等原因将线路信令视为异常信令而释放掉,进而造成资源浪费。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灵活性,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根据指示信息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法,例如,在指示信息指示PBX终端不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振铃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寄发器信令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在示信息指示PBX终端不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振铃信息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寄发器信令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以实现控制PBX终端的振铃功能,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的灵活性。
为了实时地准确地根据指示信息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在获取PBX终端的配置信息之后,上述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还包括:检测PBX终端上报的向该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获取变化后的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并为PBX终端配置新的配置信息。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在检测到PBX终端上报的向该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时,实时地获取变化后的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并为PBX终端配置新的配置信息,例如,在PBX终端支持的协议发生变化时,向该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可能就会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实时地获取变化后的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并为PBX终端配置新的配置信息,以便可以根据新的配置信息中的指示信息准确地有效地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振铃消息的传送装置,如图2所示,该振铃消息的传送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202,用于获取分组交换机PBX终端对应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的指示信息;发送模块204,连接至第一获取模块202,用于根据指示信息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获取模块202获取PBX终端的配置信息来获得向该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的指示信息,然后,发送模块204根据指示信息向该终端发送振铃信息,实现了可以根据向PBX终端送振铃信息的方式的指示信息来选择性地发送振铃信息,例如,在PBX终端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来发送振铃信息时,就可以选择通过线路信令来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在PBX终端不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来发送振铃信息时,还可以选择通过寄发器信令的方式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避免了在PBX终端不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来发送振铃信息时,还通过线路信令来发送振铃信息,然而该线路信令可能不被PBX终端识别而释放掉,使得线路信令无法实现其真正的意义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随路信令的有效发送,节省了发送随路信令所需的资源。
为了准确地根据指示信息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振铃消息的传送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206,用于接收PBX终端上报的向该PBX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配置模块208,连接至接收模块206,用于根据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配置PBX终端的配置信息。
为了避免发送随路信令所造成的资源,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发送模块204包括:第一发送单元2042,用于在指示信息指示PBX终端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振铃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线路信令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灵活性,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发送模块204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2044,用于在指示信息指示PBX终端不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振铃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寄发器信令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
为了实时地准确地根据指示信息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振铃消息的传送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210,用于检测PBX终端上报的向该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第二获取模块212,连接至检测模块210,用于获取变化后的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并为PBX终端配置新的配置信息。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上述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
例如,上述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可以很好地使用在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etwork,简称为NGN)的综合媒体网关中,每组中继电路关联的E1子单元对应连接不同的PBX终端设备,通过配置中继组的是否发送振铃消息的属性标志(相当于上述配置信息),来实现是否通过线路信令向对接的终端设备发送振铃消息,从而来控制PBX终端的正常振铃功能。
如图6所示,实现上述振铃消息的传送装置可以包括业务控制模块602(相当于第一获取模块202以及发送模块204),中继资源管理模块604(相当于接收模块206、配置模块208、检测模块210以及第二获取模块212)以及信令编解码模块606,各模块之间可以通过如下的通信来实现振铃消息的传送。
根据中继资源管理模块604的管理信息进入接收振铃的流程,业务控制模块602从软交换设备608接收该软交换设备608转发的局间信令,其中,该局间信令包括携带有振铃消息的线路信令,业务控制模块602按照协议(例如H.248协议或SIP协议)标准定义对局间信令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如果从局间信令的信息内容中分析得到被叫空闲的信息,业务控制模块602根据中继资源管理模块604上是否配置处理振铃消息的标志位(相当于配置信息中的指示信息)来决定是否发送振铃消息,当中继资源管理模块604上配置处理振铃消息的标志位时(相当于配置信息中的指示信息指示PBX终端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振铃信息),业务控制模块602将局间信令下发给信令编解码模块606,通过信令编解码模块606根据中继资源管理模块的管理信息对业务控制模块下发的局间信令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标准信令通过中继线路传送到对接设备(相当于PBX终端)上;当中继资源管理模块604上未配置处理振铃消息的标志位时(相当于配置信息中的指示信息指示PBX终端不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振铃信息),业务控制模块602不将局间信令下发给信令编解码模块606,不对振铃消息不进行编解码,选择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PBX终端的振铃,例如,通过寄发器信令的方式向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从而实现了和不同PBX终端之间的对接,可以根据该PBX终端的配置信息选择性地来发送随路信令,以控制该PBX终端的振铃功能。同时信令编解码模块606从中继线路上接收标准信令,并解码后上报业务控制模块602(该模块用于呼叫流程的控制)。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包括步骤S702至步骤S722。
步骤S702:在中继资源管理模块604中,根据对接不同的PBX终端的协议进行是否处理振铃消息标志位配置(相当于配置信息)。
步骤S704:将上述中继资源管理模块604的管理信息传送到信令编解码模块606和业务控制模块602,其中,管理信息包括配置信息。
步骤S706:中继资源管理模块604检测到配置信息变化(例如,PBX终端支持的协议发生变化)后通知信令编解码模块606和业务控制模块602,信令编解码模块606和业务控制模块602重新获取新的配置信息。
步骤S708:业务控制模块602接收到软交换设备608转发的局间信令,并按协议标准定义对局间信令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
步骤S710:业务控制模块602如果从局间信令的信息内容中分析得到被叫空闲的信息,业务控制模块602根据配置信息来决定是否发送振铃消息,如果配置标志位则转至步骤S712,否则不发送振铃消息。
步骤S712:业务控制模块602,将局间信令下发给信令编解码模块606,其中,局间信令包括携带有振铃消息的线路信令。
步骤S714:信令编解码模块606根据中继资源管理模块的管理信息对业务控制模块602下发的局间信令进行编码。
步骤S716:信令编解码模块606将编码后的标准信令传送到中继线路上。
步骤S718:信令编解码模块606从中继线路上接收到标准线路信令并根据中继资源管理模块604的管理信息进行解码。
步骤S720:信令编解码模块606将解码后的标准信令上报给业务控制模块602。
步骤S722:业务控制模块602接收到解码信息进行呼叫流程控制。
通过以上步骤就实现了选择性发送振铃消息的呼叫流程,以满足不同PBX支持R1.5协议略有差别的对接需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分组交换机PBX终端对应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向所述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BX终端是否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所述振铃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向所述PBX终端发送所述振铃信息;
其中,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向所述PBX终端发送所述振铃信息包括:
在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PBX终端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所述振铃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线路信令向所述PBX终端发送所述振铃信息;或者,
在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PBX终端不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所述振铃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寄发器信令向所述PBX终端发送所述振铃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PBX终端的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PBX终端上报的向该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
根据所述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配置所述PBX终端的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PBX终端的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PBX终端上报的向该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
获取变化后的向所述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并为所述PBX终端配置新的配置信息。
4.一种振铃消息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分组交换机PBX终端对应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向所述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BX终端是否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所述振铃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向所述PBX终端发送所述振铃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PBX终端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所述振铃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线路信令向所述PBX终端发送所述振铃信息;或者,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PBX终端不允许通过线路信令接收所述振铃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寄发器信令向所述PBX终端发送所述振铃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PBX终端上报的向该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配置所述PBX终端的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PBX终端上报的向该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变化后的向所述PBX终端发送振铃信息的方式,并为所述PBX终端配置新的配置信息。
CN201210141659.XA 2012-05-09 2012-05-09 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3913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1659.XA CN103391375B (zh) 2012-05-09 2012-05-09 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及装置
PCT/CN2012/078292 WO2013166772A1 (zh) 2012-05-09 2012-07-06 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1659.XA CN103391375B (zh) 2012-05-09 2012-05-09 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1375A CN103391375A (zh) 2013-11-13
CN103391375B true CN103391375B (zh) 2017-02-08

Family

ID=49535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1659.XA Active CN103391375B (zh) 2012-05-09 2012-05-09 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91375B (zh)
WO (1) WO2013166772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0806A (en) * 1997-08-14 2000-12-12 Alcatel Usa Sourcing, L.P. High density unit shelf with network interface cards and method
CN1390029A (zh) * 2001-05-31 2003-01-08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区别振铃产生方法
CN1494328A (zh) * 2002-11-01 2004-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非标准信令多国适配的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0806A (en) * 1997-08-14 2000-12-12 Alcatel Usa Sourcing, L.P. High density unit shelf with network interface cards and method
CN1390029A (zh) * 2001-05-31 2003-01-08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区别振铃产生方法
CN1494328A (zh) * 2002-11-01 2004-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非标准信令多国适配的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1375A (zh) 2013-11-13
WO2013166772A1 (zh) 201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3567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ou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Networks and Devices
CN104093213A (zh) 基于公网传输的调度通信方法及公网调度通信系统
US20030078060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message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PL179919B1 (pl) zwlaszcza aparatu telefonicznego, w systemie lokalnej petli radiowej WLLi system lokalnej petli radiowej WLL PL PL PL PL PL
CN1988709A (zh) 信令跟踪装置
CN107925686B (zh) 无线通信中继装置、无线通信中继装置中的自动响应方法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1883116B (zh) 呼叫处理方法及媒体网关
CN103391375B (zh) 振铃消息的传送方法及装置
WO2008095123A2 (en) A gateway switch for hybrid wire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889712B (zh) 通过固定网信息终端实现无线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5356927B (zh) 一种短波电台中继方法和短波电台中继转接器
KR20010041865A (ko) 통신 시스템
CN101090378B (zh) 识别与建立从ip网到pstn呼叫的方法和相应装置
CN100512353C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以及一种彩铃服务器和终端
CN102480439B (zh) 一种实现中继线路对接的网关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01594600B (zh) 基于软交换的媒体转换方法、软交换及媒体转换网关
CN100394735C (zh) 基于No.7信令系统在信令链路上传送消息的方法
JP656722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08769441B (zh) 软交换通话方法和系统
CN101277344A (zh) 电话交换设备和电话系统
JP6567221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US2008020717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of networks and devices
CN103139186A (zh) 下一代网络中的工作模式自适应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82885A (zh) 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JP3737739B2 (ja) デジタル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とその構内交換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