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9655A - 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和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和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9655A
CN103379655A CN2013101394896A CN201310139489A CN103379655A CN 103379655 A CN103379655 A CN 103379655A CN 2013101394896 A CN2013101394896 A CN 2013101394896A CN 201310139489 A CN201310139489 A CN 201310139489A CN 103379655 A CN103379655 A CN 103379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existence
wireless
transport module
wlan
wireless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94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志豪
张家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451,62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711823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379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96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以及一种无线局域网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包括:无线局域网模块,在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正在工作时,以高于所有基本速率的可支持速率传输轮询请求,以从接入点获取缓冲数据。其中,对所述接入点宣告的可支持速率集的所述可支持速率编码,对所述接入点宣告的基本速率集的所述基本速率编码,以及所述轮询请求为有关省电模式工作的轮询请求。通过利用本发明,可缩短处理时间和降低无线局域网模块的功率消耗,并且可避免其他无线传输类型传输和无线局域网传输之间的干扰。

Description

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和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更具体地,本发明有关于可降低功耗(power consumption)的WLAN传输系统以及具有更高下载速率的WLAN和另一种无线传输类型(例如蓝牙、WiMAX等)共存的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等)中的WLAN模块,用于与网络无线连接,以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在线聊天、下载并播放多媒体内容等等。由于移动电子设备通常只提供有限的电池能量,因此如何延长其电池寿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要技术问题。降低嵌入式WLAN模块的功耗可延长移动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移动电子设备不仅配置有WLAN模块,而且同时配置有蓝牙(Bluetooth,BT)、WiMAX模块等,以增强其与各种同级(peer)设备或因特网的连接性。由于WLAN和蓝牙/WiMAX无线技术共享相同的频谱,并且通常操作中彼此位置相互邻近,因此如果不适当安排传输或接收时隙,则相互之间可能发生干扰。分配给WLAN模块的时隙长度通常依据蓝牙和/或WiMAX模块的带宽需求而变化。因此,对于WLAN和蓝牙/WiMAX共存的系统来说,高效并灵活采用指定时段(assigned window)从接入点或基站接收缓冲数据,可消耗较少电力、降低与其它WLAN设备互相干扰的可能性,因此也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以及一种无线局域网传输方法。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所述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系统包括:无线局域网模块,在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正在工作时,以高于所有基本速率的可支持速率传输轮询请求,以从接入点获取缓冲数据。其中,对所述接入点宣告的可支持速率集的所述可支持速率编码,对所述接入点宣告的基本速率集的所述基本速率编码,以及所述轮询请求为有关省电模式工作的轮询请求。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局域网传输方法,由介质访问控制单元执行,所述无线局域网方法包括:若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正在工作,以高于所有基本速率的可支持速率传输轮询请求,以从接入点获取缓冲数据,其中,对所述接入点宣告的可支持速率集的所述可支持速率编码,对所述接入点宣告的基本速率集的所述基本速率编码。
通过利用本发明,可缩短处理时间和降低无线局域网模块的功率消耗,并且可避免其他无线传输类型传输和无线局域网传输之间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线局域网的示意图。
图2为WLAN模块20的硬件架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用于传送WLAN模块即将进入省电模式信息的交互示意图。
图4为MAC帧格式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用于从接入点获取缓冲数据的交互示意图。
图6为用于获取缓冲数据包的帧交换时序示意图。
图7为从接入点获取缓冲数据的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8为分别以基本速率和可支持速率进行的PS-Poll传输和应答的示意图。
图9A和图9B分别显示了可支持速率元素格式和延伸的可支持速率元素格式。
图10为参与WLAN和PAN的移动电话的示意图。
图11为WLAN和蓝牙之间干扰的示意图。
图12为参与WLAN和WiMAX的移动电话的示意图。
图13为WLAN和WiMAX之间干扰的示意图。
图14为WLAN和蓝牙/WiMAX模块共存系统实施例的硬件架构。
图15为每六个时隙中进行一次HV3数据包传输的示意图。
图16为ACL链接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7显示了监听定位点的示意图。
图18为在主装置和从装置之间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图19为移动WiMAX的示范TDD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DL-MAP和UL-MAP消息的时间关联的示意图。
图21为采用蓝牙/WiMAX数据包传输获取缓冲数据包的帧交换时序示意图。
图22为在共存系统中从接入点获取缓冲数据的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23为采用不同速率通过蓝牙/WiMAX数据包传输获取缓冲数据包的帧交换时序示意图。
图24为共存系统中从接入点中获取缓冲数据的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25为WLAN和蓝牙/WiMAX模块共存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硬件架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多个图式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WLAN通常作为建筑内有线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的延伸,可在有线网络与移动或固定设备间提供最后几米的连接。WLAN基于IEEE802.11标准。大部分的WLAN可操作于2.4GHz的无需授权(license-free)的频带,且具有高达2Mbps的数据速率(data rate)。802.11b标准仅采用直接序列(directsequence),可提供高达11Mbps的通量(throughput)。802.11g标准的最大原始数据速率达54Mb/s,或者其净通量为19Mb/s(并且大约可以到达20Mbps)。图1为无线局域网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基站)111或113通过以太网电缆120与局域网连接。接入点111和113通常在WLAN与有线网络基础建设(infrastructure)之间接收、缓冲并传输数据。每个接入点平均可支持20个设备,且其覆盖范围在有障碍物(例如墙、楼梯和电梯)的区域中可达20米,在无阻挡的区域中可达100米。WLAN模块131a、133a、135a或137a通过接入点111或113将使用者与剩余的LAN连接,且WLAN模块131a、133a、135a或137a可配置于或全部集成于移动或固定设备内,例如个人电脑131、笔记本电脑133、便携式游戏设备135、移动电话137等。
图2为WLAN模块20的硬件架构实施例的示意图。WLAN模块20也可被称为非接入点(non-access point,non-AP)站,包括至少一根天线210、射频(RadioFrequency,RF)模块220、基带模块230以及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单元240,且上述模块由安装的电池模块250供电。射频模块220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由基带模块230处理的基带信号,或者射频模块220从基带模块230接收基带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传输至接入点111或113的无线射频信号。射频模块220执行射频转换,射频模块220中的混频器(mixer)将基带信号与在WLAN射频中振荡的载波相乘。基带模块230进一步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反之亦然。基带模块230中包括与模数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ADC)/数模转换(Digital to AnalogConversion,DAC)、增益调整、调制/解调、编码/译码等相关的硬件电路。MAC单元240执行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防止(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Collision Avoidance,CSMA/CA)机制。CSMA/CA协议工作原理如下。在天线210、射频模块220和基带模块230的协助下,等待传输数据包的MAC单元240感测介质。如果介质的状态为忙(即另一个WLAN设备正在传输),则MAC单元240将其传输延后。如果感测到在特定时间内介质的状态为空闲,则允许MAC单元240传输数据包。其中上述特定时间在标准中称为分散式框间空格(Distributed Inter Frame Space,DIFS)。接入点111或113检测所接收数据包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并发送应答数据包ACK。MAC单元240接收到应答数据包ACK,即表明无碰撞发生。若MAC单元240没有接收到应答数据包ACK,则其重新传输相关数据包直到收到应答数据包ACK,或者重新传输既定次数后放弃传输。
为延长电池寿命,WLAN模块131a、133a、135a或者137a长时间进入省电(Power Saving,PS)模式(也称为睡眠模式)。图3为用于传送WLAN模块即将进入省电模式信息的交互示意图。如图3所示,将用于标识即将进入省电模式的指示信息通知接入点111或113。图4为MAC帧格式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的指示信息由MAC数据400中帧控制栏(frame control field)410的电源管理位(power management bit,可表示为Pwr Mgt)420承载。之后,接入点111或113对工作于省电模式中的WLAN模块131a、133a、135a和137a保持持续的更新记录,并对要发送至WLAN模块的数据包进行缓冲,直到WLAN模块发送轮询请求(也称为省电轮询,简称为PS-Poll)以特别请求数据包。接入点111或113周期性地传输有关哪些WLAN模块在接入点有缓冲数据包的信息,其中该信息位于MAC数据400的帧体460的数据指示表(Traffic Indication Map,TIM)信息元素中,并且这些信息作为信标帧(beacon frame)的一部分。接着,WLAN模块131a、133a、135a和137a周期性醒来(wake up)接收信标帧。若信标帧有指标表明在接入点111或113中存在至少一个数据包有待发送,则对应的WLAN模块保持清醒状态,并向接入点发送PS-Poll以获取所缓冲的数据包。WLAN模块与接入点之间为获取所缓冲的数据包而进行的信号发送可参考图5。图5为用于从接入点获取缓冲数据的交互示意图。如果信标帧有指标表明储存于接入点111或113的后续数据(more data)位于接收的数据帧或管理帧中,则对应的WLAN模块保持清醒状态,并向接入点发送PS-Poll。其中,所述后续数据由MAC数据400中帧控制栏410的后续数据位430承载。可通过MAC数据400中帧控制栏410的帧类型位440和帧子类型位450区别信标帧、PS-Poll、应答和数据帧。帧类型(type)和子类型(subtype)的详细值如下表所述:
类型值 类型描述 子类型值 子类型描述
00 管理帧 0001 连接响应
00 管理帧 0011 重新连接响应
00 管理帧 0101 探测响应
00 管理帧 1000 信标
01 控制帧 1010 PS-Poll
01 控制帧 1101 应答
10 数据帧 0000 数据
2007版的802.11规范(ISBN0-7381-5656-9)中,阐明应当以信标帧中基本速率集(Basic Rate Set,BSS)参数中的基本速率之一传输可启动帧交换的控制帧。基本速率集通常包含每秒1M和2M字节(即1Mb/s和2Mb/s)。图6为用于获取缓冲数据包的帧交换时序示意图。以一种基本速率接收PS-Poll610后,接入点111或113以小于等于PS-Poll接收速率的速率回复应答620。之后,WLAN模块从接入点获取缓冲的数据630,并回复应答640。以1Mb/s和2Mb/s的速率发送PS-Poll610则分别需要352微秒(microsecond,μs)和176μs,以1Mb/s和2Mb/s的速率发送应答620则分别需要304μs和152μs。请注意,WLAN模块传输PS-Poll或接收应答花费的时间越长,则消耗的电池能量越多。因此,以一种基本速率传输PS-Poll和接收应答通常比用更高的速率花费更长的时间,以及消耗更多的电池能量。
为缩短处理时间和/或节省电池能量,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以一种可支持速率(最大可达24Mb/s)传输PS-Poll。理论上,随后可成功获取对应的应答和缓冲的数据。然而,增加的数据传送速率可能会增加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或降低有效范围,并因而导致接入点接收PS-Poll失败。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若获取缓冲的数据失败,则在之后的操作中以一种基本速率发送PS-Poll。当WLAN模块131a、133a、135a或137a处于唤醒状态时,重复执行如图7所示的流程。图7为从接入点获取缓冲数据的方法实施例流程图。开始时,WLAN模块131a、133a、135a或137a获取关于数据缓冲状态的信息(步骤S711),其中数据缓冲状态可指示在接入点中是否缓冲有数据。所述信息可从易失性存储器中获取,且所述信息可从之前接收的信标帧的MAC数据400中帧体460的TIM信息元素中辨识得出或者从之前接收的数据或管理帧的后续数据位430中辨识得出。在步骤S713中,确定是否有缓冲数据有待下载。当无需下载任何缓冲数据时,则结束处理。当存在缓冲数据有待下载时,从缓冲存储器中获取接入点宣告的可支持速率集和基本速率集(步骤S731)。可支持速率集和基本速率集可在之前从信标帧、探测响应、连接响应或者重新连接响应管理帧中获取并缓冲于存储器中。在管理帧中,将在基本速率集参数中包含的每个基本速率编码为一个八字节(octet),该八字节的最高有效位(Most Significant Bit,MSB)设定为1(即第7位设定为1),第6至0位设定为数据速率。图9A和图9B分别显示了可支持速率元素格式和延伸的可支持速率元素格式。举例来说,基本速率集参数中包含的2.25Mb/s速率编码为X'85'。将不在基本速率集参数中包含的速率编码为:设定最高有效位为0,设定第6至0位为预设有效范围表中的适当值,例如基本速率集参数中未包含的2Mb/s速率编码为X'04'。从所获取的可支持速率集中选择一种可支持速率(步骤S733),并以选择的速率向接入点传输PS-Poll(步骤S735),以缩短传输时间和电池功率损耗。举例而言,图8为分别以基本速率和可支持速率进行的PS-Poll传输和应答的示意图,如图8中PS-Poll811和应答813所示,以1Mb/s的速率(一种基本速率)传输PS-Poll并回复应答分别需要352μs和304μs,而如图8中缓冲的数据815和应答817所示,以24Mb/s的速率(一种可支持的速率)传输一个基于网络协议的语音传输(Voice over InternetProtocol,VoIP)数据包的缓冲的240字节需要110μs,并且以24Mb/s的速率回复应答需要34μs。如此一来,则请求的大部分时间(约82%)用于以较低的基本速率传输并确认PS-Poll。如图8中PS-Poll831所示,在24Mb/s的速率下,PS-Poll的传输时间缩短为34μs,可使应答833的传输时间缩短为34μs。缓冲的数据835和应答837与缓冲的数据815和应答817类似。接着,尝试从接入点接收应答以及缓冲的数据(步骤S737)。然后,确定缓冲的数据是否成功接收(步骤S739)。成功接收到缓冲数据后,处理过程结束。若发送PS-Poll之后经过一段短帧间距离(Short Interframe Space,SIFS)(如10μs)WLAN模块仍没有接收到应答,即确定数据接收失败。此时,需要重新传输PS-Poll,直到成功接收缓冲的数据。在每一个后续尝试中,从获取的基本速率集中选择一种基本速率(步骤S751),并以所选择的速率向接入点传输PS-Poll(步骤S735),从而以较低的BER或者较宽的有效范围传输PS-Poll。
请参考图10,图10为参与WLAN和个人局域网的移动电话的示意图。移动电话1031经由WLAN模块1031a与WLAN通信,并通过蓝牙模块1031b和1033a与蓝牙手持话机1033(或者蓝牙车载音响等)通信。蓝牙是用于在短距离内固定或移动设备之间交换数据的开放式无线协议,并可形成个人局域网(PersonalArea Network,PAN)。可通过WLAN连接接收因特网的VoIP数据,反之亦然。接着,移动电话1031可通过建立的PAN向蓝牙手持话机1033传输语音数据,并通过蓝牙模块1031b接收蓝牙手持话机1033的麦克风所捕获的语音信号。蓝牙手持话机1033也可作为无线耳机,播放移动电话1031发送的音乐。WLAN和蓝牙共同占用2.4GHz工业、科学、医疗(Industrial,Scientific,and Medical,ISM)频带的一部分(带宽为83MHz)。请参考图11,图11为WLAN和蓝牙之间干扰的示意图。蓝牙采用跳频扩频(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FHSS)技术,并且可以在频带中79个具有1MHz带宽的不同信道中跳频。WLAN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而非跳频扩频,其载波保持在一个信道的中心,带宽为22MHz。当WLAN模块1031a和蓝牙模块1031b工作在相同的区域时,单个22MHz带宽的WLAN信道与79个1MHz带宽的蓝牙信道中22个信道所占据的频率范围相同。若蓝牙传输与同时进行的WLAN传输所占用的频率范围重叠,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干扰程度取决于每个信号的强度。由于WLAN模块1031a和蓝牙模块1031b共享频谱,且相互之间非常邻近,因此有必要避免其相互之间的干扰。
IEEE802.16(WiMAX)是无线宽带接入标准,用于具有高通量的户外、长距离以及电信级的应用。请参考图12,图12为参与WLAN和WiMAX的移动电话的示意图。移动电话1231可通过WLAN模块1231a与WLAN通信,并通过WiMAX模块1231b待接(camp on)到WiMAX基站1251,其中WLAN接入点1201位于802.16小区内。802.16标准同时支持经过授权和无需授权的频谱,其中802.16a标准对2-10GHz频带中的操作进行了规定,在1.5MHz到20MHz可变信道带宽下可支持高达75Mb/s的原始比特率。其中图13为WLAN和WiMAX之间干扰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可采用三个不重叠的信道,CH131~CH133。WLAN模块1231a采用具有22MHz带宽的直接序列扩频。WiMAX模块1231b可采用具有20MHz信道带宽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ISM频带中可分配给WLAN共11个重叠的信道。当WiMAX传输的频率位于与其同时进行的WLAN传输的频率范围之内时,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干扰程度取决于每个信号的强度。因此,避免WiMAX传输和WLAN传输之间的干扰非常重要。
图14为WLAN和蓝牙/WiMAX模块共存系统实施例的硬件架构。如图14所示,共存系统1400的实施例硬件架构包括由电池模块1471供电的至少一个WLAN模块1410、无线传输模块1430和仲裁器1451,其中无线传输模块1430可为蓝牙/WiMAX模块。WLAN模块1410包含天线1411、射频模块1413、WLAN基带模块1415和MAC单元1417,蓝牙/WiMAX模块1430包含天线1431、射频模块1433、蓝牙/WiMAX基带模块1435和MAC单元1437。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将天线1411和1431集成为一根天线,且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射频模块1433执行与射频模块220(见图2)类似的操作,在此只进行简略介绍。其中RF模块220用于与蓝牙手持话机1033或者WiMAX基站1251通信。蓝牙/WiMAX基带模块1435执行与基带模块230(见图2)类似的操作,在此只进行简略介绍。WLANMAC单元1417的操作可参考上述对MAC单元240(见图2)的描述。仲裁器1451通过分配WLAN和蓝牙/WiMAX链接的时隙,对WLAN MAC单元1417和蓝牙/WiMAX MAC单元1437之间的收发进行协调,以避免彼此间的干扰。
蓝牙手持话机1033可作为控制PAN的主装置(master device),蓝牙模块1430可作为与主装置无线连接的从装置(slave device)。有两种类型的连接可用于主装置和从装置间的通信:同步面向连接/增强型同步面向连接(SynchronousConnection Oriented/extended Synchronous Connection Oriented,SCO/eSCO)链接,以及异步面向连接(Asynchronous Connection Oriented,ACL)链接。SCO/eSCO链接(也称为同步链接)是主装置与特定从装置之间对称的点对点链接。通过以规则的间隔采用预留的时隙,主装置保持SCO/eSCO链接。建立SCO/eSCO链接后,通常采用某些同步数据包(例如HV和DV数据包)进行语音传输,且并不会对这些同步数据包重新传输。主装置根据传输的数据包类型,以规则的间隔发送(例如每2、4或6个时隙)同步数据包,通常每个时隙为625μs。HV和DV数据包通常经由SCO链接传输,EV数据包通常经由eSCO链接传输。图15为每六个时隙进行一次HV3数据包传输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未被用于在主装置和从装置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或应答传输的时隙为未使用时隙,也称为可用时段(available window)。用于在主装置和从装置之间传输或接收数据的未使用时隙的左右两侧时隙分别称为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即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由可用时段相隔开。ACL链接(也称为异步链接)是主装置与PAN中所有从装置之间的点对多点链接,并不会为ACL链接预留时隙。主装置基于每个时隙与从装置建立ACL链接。建立ACL链接后(即进入连接状态),ACL数据包(例如DM、DH和AUX数据包)通常用于数据传输。此外,主装置规则地传输数据包以保持从装置与信道同步。图16为ACL链接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在连接状态的主动模式(active mode)1610中,主装置以及从装置均主动地参与一个信道。主装置基于流量需求对不同从装置间的往返传输进行调度。如果一个活动的从装置未被处理,则该活动的从装置进入睡眠状态,直到进行下一个主传输。在连接状态的监听模式(sniff mode)1630期间,当从装置处于监听状态时,可缩短从装置处于监听状态时的时隙,以节省功率消耗。此外,在监听模式1630期间,到达监听定位点(anchor point)后,在包含2、4、6、8或更多个时隙的监听尝试中,主装置在传输数据包至从装置和接收从装置的数据包之间切换。图17显示了监听定位点的示意图。监听定位点规则地以监听间隔Tsniff隔开。在连接状态的主动模式1610期间,主装置在任一个主-从时隙中向从装置传输数据。在监听模式1630期间,监听定位点之后,主装置于监听尝试(例如监听定位点后,图17中的Tsniff的监听尝试)的一个或多个主-从时隙中向从装置传输数据。图18为在主装置和从装置之间数据传输的示意图。在主动模式以及监听模式中,在先前的主-从时隙中从主装置接收数据后,从装置在从-主时隙向主装置传送数据。从主装置接收到轮询/空数据包(也称为由主节点轮询)或者数据数据包(也称为接收数据)后,从装置可向主装置传送数据数据包(也称为传送数据)或空数据包(也称为确认)。为了避免ACL链接断开,从装置在主动模式1610期间频繁地在主-从时隙中监听,并在监听模式1630期间以及到达监听定位点之后,在主-从时隙中进行监听。请注意,在经过预设数目的轮询或传送后,或经过预设时间周期后,如果主装置没有接收到任何响应,则主装置自动断开与从装置的ACL链接。请参考图10,移动电话1031和蓝牙手持话机1033可与高级音频分发框架(Advanced AudioDistribution Profile,A2DP)兼容。可采用ACL链接从蓝牙模块1430向蓝牙手持话机1033传送单向2-信道的立体音频流,例如MPEG-1、MPEG-2、MPEG-4、高级音频编码(Advanced Audio Coding,AAC)、自适应声学转换编码(AdaptiveTransform Acoustic Coding,ATRAC)或者其它音频流。仲裁器1451可为WLAN模块1410配置未使用的蓝牙时隙,以从接入点1011获取缓冲的数据包。
请参考图14,WiMAX MAC单元1437可从WiMAX基站1251获取下行链路子帧(subframe),其中下行链路子帧可提供帧配置信息,例如MAP消息长度、调制和编码方案以及可用子载波。图19为移动WiMAX的示范TDD帧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下行链路子帧(DL subframe)中首先是下行链路前导信号(preamble),前导信号用于物理层进程,例如时间和频率同步和初始信道估计。可为WiMAX模块1430分配帧中的数据区域,上述分配由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MAP(UL-MAP和DL-MAP)消息1910确定,其中UL-MAP和DL-MAP消息1910在帧控制标头(Frame Control Header,FCH)1920之后进行广播。请参考图20,图20为DL-MAP和UL-MAP消息的时间关联的示意图。DL-MAP消息可为包括WiMAX模块1430在内的所有使用者指定当前下行链路子帧的时隙分配,而UL-MAP消息可指定下一个上行链路子帧的时隙分配。仲裁器1451可相应为WLAN模块1410分配未使用的WiMAX时隙,以从接入点1011获取缓冲的数据包。
然而,当采用基本速率传送PS-Poll时,两个蓝牙或者WiMAX传输之间的未使用时隙(也称为可用时段)可能会太短,致使无法保证成功获取缓冲的数据包。举例而言,图21为采用蓝牙/WiMAX数据包传输以获取缓冲数据包的帧交换时序示意图,如图21所示,ANT-WLAN表示在逻辑高电平(在图21中标示为t1)将天线切换给WLAN,而在逻辑低电平(在图21中标示为t2)将天线切换给蓝牙/WiMax。由于蓝牙A2DP传输或其它传输的可用时段(在图21中标示为t1)大约为800μs或更少,则时段t2期间的蓝牙/WiMAX数据包2110传输会受到缓冲数据包2130传输的干扰,且不会向接入点1011或1201回复应答2150,其中缓冲的数据包跟随在PS-Poll之后以1Mb/s或2Mb/s传输。并且,如前所述,采用基本速率(即较低的速率)发送PS-Poll耗费较多的电池能量和处理时间,而采用可支持速率(即较高的速率)则可能会由于较高的BER或较短的有效范围导致无法成功接收PS-Poll。图22为在共存系统中从接入点获取缓冲数据的方法实施例流程图。如图2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可削弱上述缺点并可从接入点有效获取缓冲的数据包,其中所述方法可在WLAN MAC单元1417中执行。WLAN模块1031a、1231a或者1410(特别是1417)醒来后,获取可用时段长度、基本速率集和可支持速率集(步骤S2211)。可从仲裁器1451安排(也称为集中安排)的既定时隙中获取可用时段长度;或者可由WLAN MAC单元1417请求可用时段长度并随后由仲裁器1451确认(也称为特定(ad-hoc)请求和响应)。可从缓冲存储器中获取基本速率集和可支持速率集,如上所述,基本速率集和可支持速率集可从接收的信标、探测响应、连接响应或者重新连接响应等管理帧中得出。当至少满足以下状况的一种时,则确定进入可支持速率模式(步骤S2231):
(1)在任何基本速率下,可用时段长度都不足够长,致使无法获取PS-Poll之后的缓冲数据包;
(2)剩余的电池能量小于预设阈值;以及
(3)从接入点1011或1201接收的信号的强度超过另一预设阈值。
否则,则确定进入基本速率模式(步骤S2231)。在基本速率模式中,从基本速率集中选择一种速率(步骤S2251)并以选择的基本速率向接入点1011或1201传输PS-Poll(步骤S2253)。在可支持速率模式中,从可支持速率集中选择一种速率(步骤S2271)并以所选择的可支持速率向接入点1011或1201传输PS-Poll(步骤S2273)。图23为采用不同速率通过蓝牙/WiMAX数据包传输获取缓冲数据包的帧交换时序示意图。请注意,在图23下半部分所示的可支持速率模式中,由于PS-Poll之后进行的缓冲数据包传输2310和相应的应答2330,以及以24Mb/s速率传输的相应的应答帧均位于可用时段t1中,因此可避免与之后的蓝牙/WiMAX数据包传输之间的干扰。
如上所述,若蓝牙/WiMAX传输与同时进行的WLAN传输所占用的频率范围重叠,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干扰程度取决于每个信号的强度。因此,对于共存系统,特别是WLAN传输和共存的无线传输(如蓝牙/WiMAX传输)同时进行的共存系统来说,避免WLAN传输和共存的无线传输之间的干扰非常重要。图24为共存系统中从接入点中获取缓冲数据的方法实施例流程图。如图24所示,本方法可由WLAN MAC单元1417执行。在步骤S2431中,确定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如图14中的蓝牙/WiMAX模块1430)是否正在工作。若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正在工作,则共存的无线传输与同时进行的WLAN传输所占用的频率范围重叠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因此,为了避免干扰,若步骤S2431确定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正在工作,从可支持速率集中选择一种可支持速率(步骤S2471),并以选择的可支持速率向接入点1011或1201传输PS-Poll(步骤S2473)。否则,若步骤S2431确定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未在工作,则从基本速率集中选择一种基本速率(步骤S2451),并以选择的基本速率向接入点1011或1201传输PS-Poll(步骤S2453)。其中,可从缓冲存储器中获取基本速率集和可支持速率集,如上所述,基本速率集和可支持速率集可从接收的信标、探测响应、连接响应或者重新连接响应等管理帧中得出。如图23下半部分所示,以选择的可支持速率传输PS-Poll时,由于PS-Poll之后进行的缓冲数据包传输2310和相应的应答2330,以及以24Mb/s速率传输的相应的应答帧均位于可用时段t1中,因此可避免与之后的蓝牙/WiMAX数据包传输之间的干扰。
在此进一步描述如何确定共存的传输模块是否正在工作的示范例。可根据共存的传输模块的工作状态来确定共存的传输模块是否正在工作。请参考图10。在一示范例中,若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如蓝牙/WiMAX模块1430)改变其工作状态(工作/非工作),则蓝牙/WiMAX MAC单元1437告知仲裁器1451当前的工作状态。若要确定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是否正在工作,WLAN MAC单元1417向仲裁器1451发送请求,以请求蓝牙/WiMAX模块1430的工作状态。仲裁器1451随后回复的响应中包含蓝牙/WiMAX MAC单元1437所告知的蓝牙/WiMAX模块1430当前的工作状态。如此一来,WLAN MAC单元1417可根据仲裁器1451的响应了解蓝牙/WiMAX模块1430是否正在工作。
在另一示范例中,若要确定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是否正在工作,WLANMAC单元1417可直接向蓝牙/WiMAX MAC单元1437发送请求,以请求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如蓝牙/WiMAX模块1430)的工作状态。蓝牙/WiMAX MAC单元1437随后回复的响应中包含蓝牙/WiMAX模块1430当前的工作状态。如此一来,WLAN MAC单元1417可根据蓝牙/WiMAX MAC单元1437的响应了解蓝牙/WiMAX模块1430是否正在工作。
在另一示范例中,蓝牙/WiMAX模块1430的工作状态发生改变时(如蓝牙/WiMAX模块1430被使能/禁能),蓝牙/WiMAX MAC单元1437直接将蓝牙/WiMAX模块1430当前的工作状态发送给WLAN MAC单元1417(即即时通知)。如此一来,WLAN MAC单元1417可根据蓝牙/WiMAX MAC单元1437先前发送的工作信息了解蓝牙/WiMAX模块1430是否正在工作。
在另一示范例中,图25所示的寄存器(register)2551可储存蓝牙/WiMAXMAC单元1437所写入的蓝牙/WiMAX模块1430的工作状态。蓝牙/WiMAX模块1430的工作状态可以标记(flag)或数值的形式进行储存。举例来说,“0”表示蓝牙/WiMAX模块1430未在工作,而“1”表示蓝牙/WiMAX模块1430正在工作。图25与图14中相同的编号代表相同的组件。蓝牙/WiMAX模块1430的工作状态发生改变后,蓝牙/WiMAX MAC单元1437相应在寄存器2551中改变工作状态。因此,若要确定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是否正在工作,WLAN MAC单元1417可接入寄存器2551,以从寄存器2551中获取蓝牙/WiMAX模块1430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虽以较佳实施例描述,然而并不限于此。各种变形、修改和所述实施例各种特征的组合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应以申请专利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处于省电模式中,所述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包括:
无线局域网模块,在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正在工作时,以高于所有基本速率的可支持速率传输轮询请求,以从接入点获取缓冲数据,
其中,对所述接入点宣告的可支持速率集的所述可支持速率编码,对所述接入点宣告的基本速率集的所述基本速率编码,以及所述轮询请求为有关省电模式工作的轮询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仲裁器,用来协调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无线局域网模块之间的无线传输,
其中,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将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工作状态告知所述仲裁器,所述无线局域网模块向所述仲裁器发送请求,以请求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所述工作状态,所述仲裁器回复的响应中包括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所述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寄存器,用来储存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所述工作状态由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写入,
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模块接入所述寄存器,以获取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所述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局域网模块向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请求,以请求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工作状态,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回复的响应中包括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所述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工作状态发生改变,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将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所述工作状态发送给所述无线局域网模块。
6.一种无线局域网传输方法,由介质访问控制单元执行,所述无线局域网方法包括:
若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正在工作,以高于所有基本速率的可支持速率传输轮询请求,以从接入点获取缓冲数据,
其中,对所述接入点宣告的可支持速率集的所述可支持速率编码,对所述接入点宣告的基本速率集的所述基本速率编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局域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确定对应于所述轮询请求的所述缓冲数据是否从所述接入点成功接收;以及
若所述缓冲数据接收失败,从所述基本速率集中选择一个基本速率,并且以所选择的基本速率向所述接入点重新传输所述轮询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局域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所述工作状态指示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是否正在工作;以及
若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未在工作,以一个基本速率向所述接入点传输所述轮询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局域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获取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工作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通过接入寄存器获取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所述工作状态,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在所述工作状态发生改变时,将所述工作状态写入所述寄存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局域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获取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工作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通过向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请求,获取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所述工作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局域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获取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工作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通过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即时通知,获取所述共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所述工作状态。
CN2013101394896A 2012-04-20 2013-04-19 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和传输方法 Pending CN1033796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451,624 2012-04-20
US13/451,624 US8711823B2 (en) 2009-06-05 2012-04-20 System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transmission and for coexistence of WLAN and another type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and methods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9655A true CN103379655A (zh) 2013-10-30

Family

ID=49464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94896A Pending CN103379655A (zh) 2012-04-20 2013-04-19 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和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7965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7489A (zh) * 2013-12-06 2014-04-23 南京智达康无线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theros芯片的速率集控制方法
CN108848570A (zh) * 2018-06-19 2018-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9347A (zh) * 2009-06-05 2010-12-0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Wlan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wlan传输系统及其传输
WO2011090578A1 (en) * 2009-12-30 2011-07-28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presence state of a st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WO2011123531A1 (en) * 2010-03-30 2011-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 - radio coexisten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9347A (zh) * 2009-06-05 2010-12-0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Wlan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wlan传输系统及其传输
WO2011090578A1 (en) * 2009-12-30 2011-07-28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presence state of a st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WO2011123531A1 (en) * 2010-03-30 2011-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 - radio coexisten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7489A (zh) * 2013-12-06 2014-04-23 南京智达康无线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theros芯片的速率集控制方法
CN108848570A (zh) * 2018-06-19 2018-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848570B (zh) * 2018-06-19 2020-09-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1082805B2 (en) 2018-06-19 2021-08-0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9347B (zh) Wlan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wlan传输系统及其传输
US8711823B2 (en) System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transmission and for coexistence of WLAN and another type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and methods thereof
US10536903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frequency selective transmission
US10674537B2 (en) Method of accessing channel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US9699730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by station that operates in power safe mode in wireless LAN system
US9635614B2 (en)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for station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station that supports same
EP2324681B1 (en)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apable of controlling multi-radio coexistence
KR101644807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통신을 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1743457B1 (en) Adaptive beacon period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9344974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coordinate communic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devices o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6025244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adaptive power save delivery mode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s)
US9544816B2 (en) Combined frame of two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n same carrier for machine-to-machine and for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JP2004350168A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9644454B (zh) 终端唤醒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412690A (zh) Wlan中同步的基于dcf的信道访问中的隐藏节点问题的解决
EP2719241A1 (en) Combined frame of two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n same carrier for machine -to -machine and for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KR20140023851A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액세스 방법
CN103379655A (zh) 无线局域网与另一无线传输类型共存的系统和传输方法
KR20140023850A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액세스 방법
US20100014472A1 (en) Wireless network with contention and contention-free periods
EP3254505B1 (en) Traffic indication map association mechanism for low-energy devices
JP2008283677A (ja) 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及び無線端末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