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9661A - 用于对等无线通信网络的增强系统接入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等无线通信网络的增强系统接入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9661A
CN103299661A CN2012800045980A CN201280004598A CN103299661A CN 103299661 A CN103299661 A CN 103299661A CN 2012800045980 A CN2012800045980 A CN 2012800045980A CN 201280004598 A CN201280004598 A CN 201280004598A CN 103299661 A CN103299661 A CN 103299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block
identifier
input
peer dis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45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9661B (zh
Inventor
M·范德维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99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9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9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96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产生信息块以包括表示符,该表示符是基于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信息块被发送以用于进行广播。提供了一种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接收包括表示符的信息块,该表示符是基于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基于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区域标识符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对信息块进行解码以获得表示符。

Description

用于对等无线通信网络的增强系统接入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公开内容涉及通信系统,具体地说,本公开内容涉及对等无线通信网络的增强系统接入控制。
背景技术
应用标识符是与运行在无线设备上的应用相关联的表示符(expression)。对这些表示符进行广播(通告),以使其它应用可以发现彼此。存在对以下各项的需要:使得通过广播信道对表示符进行通告是安全的,并且使得对所广播的表示符的发现是安全的。
发明内容
在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产生信息块以包括表示符,所述表示符是基于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此外,信息块被发送以用于进行广播。
在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接收包括表示符的信息块,所述表示符是基于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此外,基于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区域标识符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对信息块进行解码以获得表示符。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使用处理系统的装置的硬件实现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2是无线对等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说明无线对等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将直接表示符编码到对等发现信息块中的第一示例性方法的框图。
图5是说明将对等发现信息块解码以获得直接表示符的第一示例性方法的框图。
图6是说明将直接表示符编码到对等发现信息块中的第二示例性方法的框图。
图7是说明将对等发现信息块解码以获得直接表示符的第二示例性方法的框图。
图8是与图4有关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与图5有关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与图6有关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与图7有关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说明第一示例性装置的功能性的概念框图。
图13是说明第二示例性装置的功能性的概念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内容旨在作为多种配置的描述,而不是旨在表示在其中可以实施本文所描述的概念的单独配置。为了提供对各种概念的全面理解,该详细描述包括了具体细节。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这些概念也可以被实现。在某些情况下,众所周知的结构和部件以框图形式进行展现,以避免模糊这些概念。
现在将参照各种装置和方法来介绍通信系统的若干方面。在如下详细描述中会对这些装置和方法进行描述,并且通过各种方框、模块、部件、电路、步骤、进程、算法等(共同地称作为“元素”)在附图中对这些装置和方法进行说明。这些元素可以使用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其任意组合的形式实现。至于这样的元素是以硬件还是软件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以及施加于整个系统上的设计约束。
举例而言,元素或者元素的任何部分或者元素的任意组合可以利用“处理系统”实现,该“处理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处理器的例子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控逻辑、分立硬件电路以及被配置以执行在整个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其它适当的硬件。处理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执行软件。无论是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是另外的术语,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为意指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目标程序、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过程、功能等。软件可以存在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举例而言,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条)、光盘(例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盘(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钥匙式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的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寄存器、可移动盘以及用于存储可被计算机访问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任何其它适当的介质。举例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也可以包括载波、传输和用于发送可被计算机访问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任何其它适当的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存在于处理系统内部、处理系统的外部或者分布在包括处理系统的多个实体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嵌入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上。举例而言,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包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如何最好地实现在整个公开内容中所介绍的描述的功能取决于特定的应用以及施加于整个系统上的设计约束。
图1是说明使用处理系统114的装置100的硬件实现方式的例子的概念框图。处理系统114可以利用总线结构实现,该总线结构通常由总线102表示。根据处理系统114的特定应用以及整体设计的限制,总线102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连总线和桥路。总线102将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其中电路包括通常由处理器104表示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通常由计算机可读介质106表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总线102也可以将各种其它电路连接起来,例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以及电源管理电路,这些是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因此,不再进行任何进一步的描述。总线接口108在总线102与收发机110之间提供了接口。收发机110提供了通过传输介质与各种其它装置进行通信的方式。
处理器104负责管理总线102和一般的处理,一般的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06上的软件。当处理器104执行软件时,该软件使得处理系统114执行以下针对任何特定装置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106也可以用于存储数据,当处理器104执行软件时对所述数据进行操作。
图2是示例性的对等通信系统200的图。对等通信系统200包括多个无线设备206、208、210、212。对等通信系统200可以与蜂窝通信系统重叠,例如,该蜂窝通信系统为无线广域网(WWAN)。无线设备206、208、210、212中的一些可以利用对等通信的方式一起通信,一些可以与基站204进行通信,并且一些可以利用上述两种方式进行通信。例如,如图2所示,无线设备206、208处于对等通信,无线设备210、212处于对等通信。无线设备212也与基站204进行通信。
基站204和/或发射机214可以为无线设备提供定时信息。发射机214可以是对等通信设备或者是非对等通信设备,其发送无线设备能够检测到的定时信号和/或同步信号。例如,发射机214可以是信标发射机、时间同步发射机或全球定位系统(GPS)发射机。
无线设备可以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选择性地称为用户设备、移动台、用户台、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无线节点、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台、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者一些其它适当的术语。基站可以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选择性地称为接入点、基站收发机、无线基站、无线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节点B、演进的节点B或者一些其它适当的术语。
以下所论述的示例性的方法和装置可适用于多种无线对等通信系统中的任何一种,例如,基于FlashLinQ、WiMedia、蓝牙、ZigBee或在IEEE802.11标准基础上的Wi-Fi的无线对等通信系统。为了简化论述,在FlashLinQ的背景下,对示例性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论述。但是,本领域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会理解到,所述示例性的方法和装置更普遍地适用于多种其它的无线对等通信系统。
图3是说明无线对等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300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无线设备302可以通过对等通信与无线设备304直接进行通信,或者使用WWAN通信通过基站与无线设备304间接进行通信。应用在各无线设备302、304上是激活的。例如,多个应用352运行在无线设备302上,并且一个应用354运行在无线设备304上。各应用可以与唯一的应用标识符相关联。应用标识符是表示符。如果关于其可发现性没有隐私限制,则表示符被称为“直接的”。直接表示符是字符串,将所述字符串广播出去可使得应用发现彼此,从而应用可以通过对等和/或WWAN通信一起进行通信。因此,直接表示符可以是任何由应用定义的信息字符串,例如位置、服务或者其它与运行于无线设备上的特定应用相关联的标识符。每个直接表示符可以具有较短形式的代码表示。该代码表示被称为直接表示符代码。
无线设备302从分配服务器(AS)316接收单独的直接表示符的分配。AS也可以被称为应用特定的分配器(ASA)。可以有多个AS316,所有这些AS共同协作分配唯一的直接表示符。AS316被耦合到直接表示符提供者(DEP)312。DEP312管理直接表示符名称以及代码空间,并且将直接表示符代码块分配给AS316。无线设备302和DEP312可以从表示符名称系统(ENS)获得任何直接表示符名称与直接表示符代码之间的映射,表示符名称系统(ENS)维护直接表示符名称和代码之间的映射库。
家庭服务提供者(HSP)306对无线设备302进行认证和授权以使用订阅服务。本地频谱提供者(LSP)308通过提供无线设备302授权信息,使无线设备302在给定区域内接入无线电频谱。LSP308与域名服务器(DNS)310相耦合,域名服务器(DNS)310维护DNS记录,从而无线设备可以查找与直接表示符相关联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定时源318为通过HSP306具有订阅的无线设备提供全球定时信息。
如以上所论述的,应用标识符是实体、服务、位置的表示符,或者是与应用相关联的其它信息。将表示符广播(通告)出去以使其它应用发现彼此。在以下图中,提供了对直接表示符进行编码/解码的方法,以提供表示符在广播信道上的安全通告,以及所广播的表示符的安全发现。
图4为说明将直接表示符编码进对等发现信息块中的第一示例性方法的框图400。该方法由无线设备302执行。可以为无线设备302分配直接表示符。直接表示符字符串对应于直接表示符代码418,直接表示符代码418是直接表示符字符串的代码表示。将直接表示符代码418编码进对等发现信息块420中。无线设备302在对等发现信道上广播/通告对等发现信息块420。如图4所示,将直接表示符代码418与密钥流416进行合并422,以产生对等发现信息块420。在一种配置中,使用XOR运算将直接表示符代码418与密钥流416进行合并422。使用XOR运算进行合并允许在无需对整个对等发现信息块420进行解码的情况下,解码和使用对等发现信息块420的子集。在其它配置中,直接表示符代码418是使用其它逻辑运算来合并的,例如,如通过OR运算、AND运算或者OR运算与AND运算的任意组合。密钥流416由编码器414输出。编码器414可以是随时间变化的编码器414。编码器414基于系统密钥412和输入410来产生密钥流416。输入410包括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PDRID)404或者区域标识符406中的至少一个。PDRID404与特定的对等发现子信道相关联,其包括对等发现信道中的一组特定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也就是说,为了对等发现之用,各PDRID404映射到一组OFDM符号。区域标识符406是与特定区域相关联的标识符(地理位置信息),例如,如GPS位置、由GPS位置定义的区域或者来自本地信标的标识符。在特定区域外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区域标识符406。输入410也可以包括时间信息402。时间信息402可以从定时源318获得。输入410还可以包括全系统已知的数据408。全系统已知的数据408是一组已知比特,其可以被用于填充输入410。
由于时间信息402将时间上的变动引入到了所传送的对等发现信息块420中同时仍然允许无线设备接收对等发现信息块420以解释所传送的信息,因此时间信息402增加了对等发现信息块420的传送的安全性。因此,对等发现信息块420是被有效地标上时间标记的伪随机序列。标上时间标记的对等发现信息块420能够使正在进行接收的无线设备重新确定该广播是最近一次的,而不是对已过去的广播的重播。此外,如果密钥流416不知何故被不具有对(秘密)系统密钥412的访问的恶意无线设备解码(例如,通过密码攻击),则密钥流416仅可被用于对利用相同时间信息402编码的对等发现信息块进行解码,密钥流416是通过该相同时间信息导出的。因此,泄密的(以欺骗的方式获得)密钥流416仅具有有限的用途。
由于区域标识符406将与区域相关的变动引入到了所传送的对等发现信息块420中,因此区域标识符406进一步增加了对等发现信息块420的传送的安全性。因此,对等发现信息块420被有效地标上了空间标记。标上了空间标记的对等发现信息块420能够使正在进行接收的无线设备重新确定该广播在某些其它区域中未进行发送。此外,如果密钥流416不知何故被泄密,则密钥流416仅可用于对利用相同区域标识符406编码的对等信息发现块进行解码,密钥流416是通过该相同的区域标识符导出的。因此,泄密的密钥流416仅在导出密钥流416的区域内具有有限的用途。
由于PDRID404将与信道有关的变动引入到了所传送的对等发现信息块420,因此PDRID404为对等发现信息块420的传送增加了另一层安全性。因此,对等发现信息块420被有效地标上了信道标记。如果密钥流416不知何故被泄密,则密钥流416仅可用于对使用相同PDRID404进行编码的对等发现信息块进行解码,密钥流416是通过该相同PDRID导出的。因此,泄密的密钥流416不能被用于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和位置上但是在不同的信道资源中通告的其它表示符。
图5是说明将对等发现信息块进行解码以获得直接表示符的第一示例性方法的框图450。如图5所示,对等发现信息块420与密钥流416进行合并422,以恢复出直接表示符代码418。使用逻辑运算将对等发现信息块420与密钥流416合并422,例如,逻辑运算是例如XOR、AND和/或OR运算。如以上所论述的,使用XOR运算进行的合并允许对对等发现信息块420的子集进行解码,以便仅获得直接表示符代码418中所需的部分。密钥流416由编码器414输出。编码器414基于系统密钥412和输入410来产生密钥流416。输入410包括PDRID404或者区域标识符406中的至少一个。输入410也可以包括时间信息420。输入410还可以包括全系统已知的数据408。
图6为说明将直接表示符编码进对等发现信息块中的第二示例性方法的框图600。如图6所示,直接表示符代码618可以是编码器614的输入。编码器614接收作为输入的输入610和系统密钥612,并且输出对等发现信息块620。输入610包括直接表示符代码618以及PDRID604和区域标识符606中的至少一个。输入610还可以包括时间信息602和/或全系统已知的数据608。编码器614可以是随时间变化的编码器,并且为了执行加密,可以使用加密算法或消息认证码算法(有时称为键控(加密)哈希函数)。
图7为说明将对等发现信息块进行解码以获得直接表示符的第二示例性方法的框图650。如图7所示,解码器614'基于系统密钥612和其它输入将对等发现信息块620解码,以获得直接表示符代码618。输入611包括对等发现信息块620以及PDRID604或区域标识符606中的至少一个。输入611还可以包括时间信息602和/或全系统已知的数据608。解码器614'可以使用加密算法或者消息认证码算法来执行解密。
如以上所论述的,对等发现信息块可以用时间信息进行编码/加密,以提供时间标记来防止“重放攻击”。在图8-11中,提供了进一步保证通过广播信道对表示符进行通告的安全以及保证对所广播的表示符进行发现的安全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用于广播的对等发现信息块与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一起编码以防止“虫洞攻击”,PDRID是为了提供信道标记,区域标识符是为了提供空间标记。接收特定的对等发现信息块的无线设备可以重新确定所接收到的广播不是在具有不同的区域标识符的另一个区域中广播的那一个,该特定的对等发现信息块是用正确的区域标识符进行编码的。此外,在未对系统密钥进行付费(或被授权使用)的情况下获取密钥流的恶意无线设备仅会获得密钥流的有限的用途,因为密钥流仅被用于对利用相同的PDRID和/或区域标识符导出的对等发现信息块进行解码/解密。
图8是一个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800。该方法由与图4有关的无线设备302执行。如图8所示,无线设备302基于系统密钥对包括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的输入进行编码,以产生密钥流(802)。无线设备302将该密钥流与表示符进行合并,以产生信息块(804)。无线设备302产生信息块以包括基于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806)。无线设备302发送信息块以用于进行广播(808)。信息块可以是对等发现信息块。表示符可以是唯一的。输入还可以包括时间序列。输入可以包括PDRID和区域标识符二者。输入还可以包括全系统已知的数据。
图9是一个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900。该方法可以由与图5相关的无线设备302执行。如图9所示,无线设备302接收信息块,该信息块包括基于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902)。无线设备302基于系统密钥对包括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的输入进行编码,以产生密钥流(904)。无线设备302将密钥流与信息块进行合并,以对信息块进行解码从而获得表示符(906)。无线设备302基于所述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对该信息块进行解码,以获得表示符(908)。信息块可以是对等发现信息块。表示符可以是唯一的。输入还可以包括时间序列。输入可以包括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和区域标识符二者。输入还可以包括全系统已知的数据。
图10是一个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1000。该方法由与图6有关的无线设备302执行。如图10所示,无线设备302使用加密算法或消息认证码算法中的一种,基于系统密钥对输入进行编码,以产生信息块(1002)。输入包括表示符以及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1002)。另外,无线设备302产生信息块,以包括基于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1004)。此外,无线设备302发送信息块以用于进行广播(1006)。
图11是一个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1100。该方法由与图7有关的无线设备302执行。如图11所示,无线设备302接收信息块,该信息块包括基于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1102)。此外,无线设备302基于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对信息块进行解码,以获得表示符(1104)。无线设备302可以利用加密算法或消息认证码算法中的一种来执行解码。在这样的配置中,无线设备302基于系统密钥对输入执行解码,以对信息块进行解码来获得表示符。输入包括信息块以及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
图12是说明一个示例性装置100的功能性的概念框图1200,该示例性装置100可以是无线设备302。装置100包括模块1202,模块1202产生信息块以包括基于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此外,装置100包括模块1204,模块1204发送信息块以用于进行广播。
图13是说明一个示例性装置100的功能性的概念框图,该示例性装置100可以是无线设备302。装置100包括模块1302,模块1302接收信息块,该信息块包括基于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此外,装置100包括模块1304,模块1304基于所述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对信息块进行解码,以获得表示符。
参照图1,在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100是无线设备302,并且包括用于产生信息块以包括基于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的模块。此外,装置100包括用于发送信息块以用于进行广播的模块。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用于基于系统密钥对输入进行编码以产生密钥流的模块,该输入包括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用于将密钥流与表示符进行合并以产生信息块的模块。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用于使用加密算法或消息认证码算法中的一种,基于系统密钥对输入进行编码以产生信息块的模块。输入包括表示符以及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前述模块是被配置用于执行前述模块所记载的功能的处理系统114。
在另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100是无线设备302,并且包括用于接收信息块的模块,该信息块包括基于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此外,装置100包括用于基于所述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对信息块进行解码以获得表示符的模块。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用于基于系统密钥对输入进行编码以产生密钥流的模块,该输入包括PDRID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用于将密钥流与信息块进行合并以对信息块进行解码来获得表示符的模块。前述模块是被配置用于执行前述模块所记载的功能的处理系统114。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次序或层次是示例性的方法的说明。根据设计偏好,可以理解的是,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次序或层次可以被重新安排。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顺序给出了各种步骤的要素,但是并不意味着限于所给出的特定次序或层次。
提供前面的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文所描述的各种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则可以应用到其它方面。因此,权利要求并不旨在受限于本文所给出的这些方面,而是与权利要求表达的全部范围相一致,其中,除非特别声明,否则以单数形式提及的要素并不旨在意味着“一个和仅仅一个”,而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术语“一些”指一个或多个。与贯穿本公开内容描述的多个方面的要素等同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或将要是公知的所有结构和功能以引用方式明确地并入本申请中,并且旨在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此外,本文公开的内容中没有任何内容是想要奉献给公众的,不管这样的公开内容是否明确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此外,不应依据35U.S.C第112条第6款的规定来解释任何权利要求的要素,除非该要素明确采用了“用于……的模块”的措辞进行记载,或者在方法权利中,该要素是用“用于……的步骤”的措辞来记载的。

Claims (40)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产生信息块,以包括基于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以及
发送所述信息块以用于进行广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块是对等发现信息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示符是唯一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系统密钥对输入进行编码以产生密钥流,所述输入包括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所述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密钥流与所述表示符进行合并,以产生所述信息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入还包括时间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入包括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和所述区域标识符二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入还包括全系统已知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加密算法或消息认证码算法中的一种,基于系统密钥对输入进行编码,以产生所述信息块,所述输入包括所述表示符以及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所述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
1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接收信息块,所述信息块包括基于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以及
基于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所述区域标识符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对所述信息块进行解码,以获得所述表示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块是对等发现信息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示符是唯一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系统密钥对输入进行编码,以产生密钥流,所述输入包括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所述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密钥流与所述信息块进行合并,以对所述信息块进行解码来获得所述表示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入还包括时间序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入包括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和所述区域标识符二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入还包括全系统已知的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码是利用加密算法或消息认证码算法中的一种来执行的,所述解码是基于系统密钥对输入执行的,以对所述信息块进行解码来获得所述表示符,所述输入包括所述信息块以及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所述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
1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产生信息块,以包括基于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的模块;以及
用于发送所述信息块以用于进行广播的模块。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块是对等发现信息块。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表示符是唯一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基于系统密钥对输入进行编码,以产生密钥流的模块,所述输入包括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所述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将所述密钥流与所述表示符进行合并,以产生所述信息块的模块。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输入还包括时间序列。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输入包括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和所述区域标识符二者。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输入还包括全系统已知的数据。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使用加密算法或消息认证码算法中的一种,基于系统密钥对输入进行编码,以产生所述信息块的模块,所述输入包括所述表示符以及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所述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
2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信息块的模块,所述信息块包括基于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所述区域标识符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对所述信息块进行解码,以获得所述表示符的模块。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块是对等发现信息块。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表示符是唯一的。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基于系统密钥对输入进行编码,以产生密钥流的模块,所述输入包括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所述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将所述密钥流与所述信息块进行合并,以对所述信息块进行解码来获得所述表示符的模块。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输入还包括时间序列。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输入包括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和所述区域标识符二者。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输入还包括全系统已知的数据。
36.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解码的模块利用加密算法或消息认证码算法中的一种来执行所述解码,所述用于解码的模块基于系统密钥对输入执行所述解码,以对所述信息块进行解码来获得所述表示符,所述输入包括所述信息块以及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所述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
3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包括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代码用于:
产生信息块,以包括基于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以及
发送所述信息块以用于进行广播。
3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包括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代码用于:
接收信息块,所述信息块包括基于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以及
基于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所述区域标识符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对所述信息块进行解码,以获得所述表示符。
3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系统,其被配置用于:
产生信息块,以包括基于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以及
发送所述信息块以用于进行广播。
4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系统,其被配置用于:
接收信息块,所述信息块包括基于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区域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码的表示符;以及
基于所述对等发现资源标识符或所述区域标识符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对所述信息块进行解码,以获得所述表示符。
CN201280004598.0A 2011-01-04 2012-01-04 用于对等无线通信网络的增强系统接入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96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984,082 2011-01-04
US12/984,082 US9264881B2 (en) 2011-01-04 2011-01-04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system access control for peer-to-pe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PCT/US2012/020238 WO2012094431A1 (en) 2011-01-04 2012-01-04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system access control for peer-to-pe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9661A true CN103299661A (zh) 2013-09-11
CN103299661B CN103299661B (zh) 2017-02-15

Family

ID=45531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459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9661B (zh) 2011-01-04 2012-01-04 用于对等无线通信网络的增强系统接入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264881B2 (zh)
EP (1) EP2661915A1 (zh)
JP (2) JP2014505429A (zh)
KR (1) KR101631223B1 (zh)
CN (1) CN103299661B (zh)
WO (1) WO20120944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35766B2 (en) * 2011-01-19 2015-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ord creation for resolution of application identifier to connectivity identifier
KR101670522B1 (ko) * 2011-05-13 2016-10-2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사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간 동기화 방법
US9084073B2 (en) * 2012-05-08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dex based peer discovery
US10791451B2 (en) 2012-07-27 2020-09-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roximity service discovery using a licensed frequency spectrum
US9674649B2 (en) * 2013-01-14 2017-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with private expressions
KR102043006B1 (ko) * 2013-05-14 2019-1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UEs간 통신 방법
BR112015031654A2 (pt) * 2013-07-09 2017-07-2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erviço de proximidade
US20150089382A1 (en) * 2013-09-26 2015-03-26 Wu-chi Feng Application context migration framework and protocol
KR20150035355A (ko) * 2013-09-27 2015-04-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커버리 정보를 보안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EP3154272A4 (en) 2014-06-09 2017-11-22 LG Electronics Inc. Service guid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service guide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service guid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service guide information reception device
US20160182312A1 (en) * 2014-12-17 2016-06-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Location-based, Server Assisted Peer to Peer Service with Extensible Service Categories
US9503761B2 (en) 2015-02-03 2016-11-22 Tribune Broadcasting Company,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lized replacement of base content in video feed, with replacement-media delivered in broadcast-TV transport stream
US10349095B2 (en) 2015-05-07 2019-07-09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processing video data related to HDR/SD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58643A1 (en) * 2008-06-27 2009-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ly advertising identification and/or discovery information
CN101690039A (zh) * 2007-07-10 2010-03-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等标识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4616A (en) * 1987-10-15 1989-09-05 Micronyx, Inc. Cryptographic labeling of electronically stored data
JPH0687569B2 (ja) * 1989-09-28 1994-11-02 アメリカン テレフォン アンド テレグラフ カムパニー 端末アダプタおよ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SE465797B (sv) * 1990-03-07 1991-10-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oerfarande att oeverfoera synkroniseringsinformation vid krypterad oeverfoering i ett mobilradiosystem
US7272639B1 (en) * 1995-06-07 2007-09-18 Soverain Software Llc Internet server access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s
US9900305B2 (en) 1998-01-12 2018-02-20 Soverain Ip, Llc Internet server access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s
AUPP752398A0 (en) * 1998-12-04 1999-01-07 Collins, Lyal Sidney Secure multi-point data transfer system
WO2002057917A2 (en) * 2001-01-22 2002-07-25 Sun Microsystems, Inc. Peer-to-peer network computing platform
US20030177378A1 (en) * 2001-06-01 2003-09-18 Erland Wittkott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decryption of an encrypted electronic document
CN103178963A (zh) * 2001-07-16 2013-06-26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在移动通信设备上支持多证书授权的系统和方法
US7617542B2 (en) * 2001-12-21 2009-11-10 Nokia Corporation Location-based content protection
US20040010553A1 (en) * 2002-07-15 2004-01-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eer to peer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US7206934B2 (en) 2002-09-26 2007-04-17 Sun Microsystems, Inc. Distributed indexing of identity information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US20050080858A1 (en) * 2003-10-10 2005-04-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a peer-to-peer network
WO2005081416A1 (en) * 2004-02-19 2005-09-0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calable, cooperative, wireless networking for mobile connectivity
WO2006113716A2 (en) * 2005-04-19 2006-10-26 Neomedia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mongst peers in a peer to peer wireless network
US7724849B2 (en) * 2006-01-03 2010-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oise esti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98237B2 (en) 2006-01-11 2013-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device capability and/or setup information
KR100878534B1 (ko) * 2006-04-10 2009-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Dab 시스템에서 ipdc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방법
US7804806B2 (en) 2006-06-30 2010-09-28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Techniques for peer wireless switch discovery within a mobility domain
US8630281B2 (en) 2007-07-10 2014-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methods of communicating identifiers in peer discovery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US8385826B2 (en) * 2007-07-10 2013-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 over different rang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301121B2 (en) * 2007-07-11 2016-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 to peer multiple identifiers
KR100930718B1 (ko) * 2007-10-26 2009-12-0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방송 신호의 전송 방법과 장치, 기록매체 및 수신 장치
US7984132B2 (en) * 2008-06-27 2011-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rate peer discovery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20100094953A1 (en) * 2008-10-09 2010-04-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roadcast data through peer-to-peer network
US8189504B2 (en) * 2008-12-17 2012-05-29 Viasat, Inc. Physical layer header structure for decoding and synchronization
US8468341B2 (en) * 2009-03-04 2013-06-18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ent distribution with broadcast encryption
US8509343B2 (en) * 2009-06-03 2013-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mplifying and transmitting signals
US8417282B2 (en) 2009-06-25 2013-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multiple antennas
US8767669B2 (en) * 2010-10-04 2014-07-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to enhance discovery of identifiers multiplexed in a peer-to-peer channe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0039A (zh) * 2007-07-10 2010-03-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等标识符
WO2009158643A1 (en) * 2008-06-27 2009-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ly advertising identification and/or discovery inform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NZHOU WU: "FlashLinQ: A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cheduler for peer-to-peer ad hoc networks", 《2010 48TH ANNUAL ALLERTON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CONTROL AND COMPUTING》, 1 October 2010 (2010-10-0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73623A1 (en) 2012-07-05
US20170041772A1 (en) 2017-02-09
KR20130111623A (ko) 2013-10-10
EP2661915A1 (en) 2013-11-13
JP2016178668A (ja) 2016-10-06
KR101631223B1 (ko) 2016-06-16
WO2012094431A1 (en) 2012-07-12
CN103299661B (zh) 2017-02-15
US9264881B2 (en) 2016-02-16
JP2014505429A (ja) 201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9661A (zh) 用于对等无线通信网络的增强系统接入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23229B (zh) 用于基于位置的服务的安全ble广播系统
CN110557305B (zh) 一种接入无线路由器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039307B2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pag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68841B2 (en) Network access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4955038A (zh) 分配寻址标识的方法及接入点、站点和通信系统
CN109309650B (zh) 处理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383897B (zh) 基于智能网联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EP3146740B1 (en) Cellular network authentication
CN11105032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4107916A1 (en) Privacy protec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N110166230B (zh) 秘钥管理方法和装置
EP3972307A1 (en) Access request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s, and device
CN103329508B (zh) 针对应用标识符到连接标识符的解析的记录创建
CN111770488B (zh) Ehplmn更新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52515B (zh) 通信方法、密钥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882232B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间的认证码嵌入消息传输方法
CN109155913B (zh) 网络连接方法、安全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2200945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using mission critical services
CN116347433B (zh) 卫星终端通信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Oliveira et al. Mobile secret key distribution with network coding
WO202402839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863565A (zh) 基于密钥的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7957809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站点设备和接入点设备
JP2021193793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