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0117A - 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0117A
CN103220117A CN2012100178626A CN201210017862A CN103220117A CN 103220117 A CN103220117 A CN 103220117A CN 2012100178626 A CN2012100178626 A CN 2012100178626A CN 201210017862 A CN201210017862 A CN 201210017862A CN 103220117 A CN103220117 A CN 103220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local area
area network
virtual local
powe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78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0117B (zh
Inventor
蔡文豪
蔡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ROSP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ROSP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ROSP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178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201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20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0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0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01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本发明中,对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进行了区分,由于在中国电信G.hn室内联网设备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交互式网络电视ITV数据包中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中不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因此通过根据数据包是否带虚拟局域网标签,可方便地区分出ITV数据包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并将区分出的ITV数据包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分别通过不同的网络口发送出去,高效地实现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ITV业务和上网业务的多业务承载。

Description

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电力线载波技术。
背景技术
电力线载波(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简称“PLC”)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电力线载波通讯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最大特点是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有电线,就能进行数据传递。随着电力线载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中/低压电力载波通信的技术开发及应用亦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局面。
目前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仅能作为一种转换器,将承载在电力线中的网络信号输出给仅有的一个网络口,一种宽带信号。比如说,如果该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是用于传输交互式网络电视ITV信号的,则该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将承载在电力线中的ITV信号输出给仅有的一个网络口,不能同时提供电脑宽带网络信号的传输;如果该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是用于传输电脑宽带网络信号的,则该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终端装置将承载在电力线中的宽带网络信号输出给仅有的一个网络口,不能同时让ITV宽带信号使用。
而且,无线宽度网络是另一种形态的宽带网络技术,随着无线宽带网络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需要建设大量的无线接收点,俗称无线AP点,或称无线AP通信终端装置。无线AP点的安装既需要铺设宽带网络线缆,又需要供电网络,施工复杂,成本又高。目前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还未能有效地将电力线载波技术与无线AP技术集成起来,即无法在承载ITV业务和上网业务的同时,实现无线上网的应用。
也就是说,在目前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VLAN设计中,通常的方法是将VLAN(虚拟局域网)设计作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划分,作为路由器使用,或不划分VLAN,作为交换机使用。在中国电信G.hn的室内联网设备规范应用场景二的环境中,以上方法有如下缺点:
(1)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业务承载能力单一,即只能承载IPTV业务或上网业务;
(2)在有IPTV和上网业务同时支持需求的应用场景中,需要用两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终端装置,每对分别承载一种业务实现;
(3)在支持IPTV业务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中,由于目前大部分机顶盒不支持无线传输IPTV业务,则此时无线AP开启但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使得该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能高效地实现将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携带的ITV信号和电脑宽带信号同时输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对于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根据数据包是否带虚拟局域网标签进行区分,将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区分为交互式网络电视ITV数据包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
将所述区分出的ITV数据包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分别通过不同的网络口发送出去,其中,将所述区分出的ITV数据包通过ITV接口发送出去,将所述区分出的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通过上网接口发送出去。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对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进行了区分,由于在中国电信G.hn室内联网设备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交互式网络电视ITV数据包中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中不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因此通过根据数据包是否带虚拟局域网标签,可方便地区分出ITV数据包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并将区分出的ITV数据包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分别通过不同的网络口发送出去,高效地实现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ITV业务和上网业务的多业务承载。而且,由于该方案对于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均为ITV数据包或均为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的情况,也能正常处理,因此可以兼容单业务虚拟局域网设计。
优选地,在判定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未带有所述虚拟局域网标签的数据包后,还为所述未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的数据包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添加的虚拟局域网标签中的标识号为3。由于在现有的中国电信G.hn室内联网设备规范中,标识号为3属于可自定义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因此将添加的虚拟局域网标签中的标识号设为3,可较好地与现有技术相兼容。
优选地,将待发送的ITV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删除后,再将该ITV数据包通过ITV接口发送出去;将待发送的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删除后,再将该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通过上网接口发送出去。由于在现有的技术中,已有硬件可实现将未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的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且添加的虚拟局域网标签中的标识号为3;将待发送的ITV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进行删除;将待发送的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进行删除。因此,在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中的这一系列操作均可通过现有硬件实现。由于将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的区分、转发可基于硬件实现,即在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完成,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数据包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并且减轻了中央处理器(CPU)的负担。
优选地,对于从所述ITV接口进入的数据包,判断该数据包是否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如果未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则为该数据包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且添加的虚拟局域网标签中的标识号为85,并在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后通过所述电力线接口发送出去;如果判定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则直接将该数据包通过所述电力线接口透传出去。从而实现了从ITV接口到电力线接口的上行传输。
优选地,对于从所述上网接口进入的数据包,判断该数据包是否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如果未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则为该数据包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且添加的虚拟局域网标签中的标识号为3,并在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后将该数据包传输到所述电力线接口,由所述电力线接口删除了该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后发送出去;如果判定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则直接将该数据包通过所述电力线接口透传出去。从而实现了从上网接口到电力线接口的上行传输。当然,虚拟局域网标签85是由所属行业和地区来规范的,不同行业和应用或地区可以定义不同的标签号码;虚拟局域网标签3是由所属行业和应用或地区来规范的,不同行业和应用或地区可以定义不同的标签号码。
优选地,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中的无线接口与所述上网接口桥接。使得该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还可实现无线上网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本实施方式可应用在如图1所示的场景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根据数据包是否带虚拟局域网标签进行区分,将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区分为交互式网络电视ITV数据包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将所述区分出的ITV数据包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分别通过不同的网络口发送出去,其中,将所述区分出的ITV数据包通过ITV接口发送出去,将所述区分出的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通过上网接口发送出去。本实施方式中的ITV接口和上网接口可均为以太网接口。
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在步骤201中,该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从从电力线接口接收外部数据包。本步骤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接着,在步骤202中,判断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是否带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如果判定带有VLAN Tag,则将该数据包区分为ITV数据包,进入步骤203;如果判定未带有VLAN Tag,则将该数据包区分为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进入步骤207。
在步骤203中,不改变数据包,然后进入步骤204,发送该数据包到ITV接口。
接着,在步骤205中,判断该数据包的VLAN Tag中的标识号(即VLANID)是否为85。如果判定是85,则进入步骤210,否则进入步骤206。
在步骤206中,透传该数据包,即直接将该ITV数据包通过ITV接口透传出去。
在步骤210中,为数据包删除VLAN Tag后发送。也就是说,经步骤205后进入到本步骤中时,将待发送的ITV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删除后,再将该ITV数据包通过ITV接口发送出去。
如果在步骤202中判定未带有VLAN Tag,则进入步骤207。在步骤207中,为该数据包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添加的虚拟局域网标签中的标识号(VLAN ID)为3。
接着,在步骤208中,将添加有VLAN Tag的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发送到上网接口。
接着,在步骤209中,判断该数据包的VLAN Tag中的VLAN ID是否为3,如果为3,则进入步骤210,为数据包删除VLAN Tag后发送。也就是说,经步骤209后进入到本步骤210中时,将待发送的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中的VLAN Tag删除后,再将该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通过上网接口发送出去。如果在步骤209中判定VLAN ID不为3,则进入步骤206,透传数据包,即,即直接将该数据包通过上网接口透传出去。
需要说明的是,虚拟局域网标签85是由所属行业和地区来规范,不同行业和应用或地区可以定义不同的标签号码;虚拟局域网标签3是由所属行业和应用或地区来规范,不同行业和应用或地区可以定义不同的标签号码。
不难发现,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进行了区分,由于在中国电信G.hn室内联网设备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交互式网络电视ITV数据包中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中不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因此通过根据数据包是否带虚拟局域网标签,可方便地区分出ITV数据包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并将区分出的ITV数据包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分别通过不同的网络口发送出去,高效地实现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ITV业务和上网业务的多业务承载。而且,由于该方案对于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均为ITV数据包或均为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的情况,也能正常处理,因此可以兼容单业务虚拟局域网设计。
而且,在判定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未带有所述虚拟局域网标签的数据包后,还为所述未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的数据包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添加的虚拟局域网标签中的标识号为3。由于在现有的中国电信G.hn室内联网设备规范中,标识号为3属于可自定义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因此将添加的虚拟局域网标签中的标识号设为3,可较好地与现有技术相兼容。
另外,将待发送的ITV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删除后,再将该ITV数据包通过ITV接口发送出去;将待发送的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删除后,再将该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通过上网接口发送出去。由于在现有的技术中,已有硬件可实现将未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的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且添加的虚拟局域网标签中的标识号为3;将待发送的ITV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进行删除;将待发送的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进行删除。因此,在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中的这一系列操作均可通过现有硬件实现。由于将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的区分、转发可基于硬件实现,即在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完成,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数据包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并且减轻了中央处理器(CPU)的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中还可设有无线接口,该无线接口与所述上网接口桥接,使得该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还可实现无线上网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并未涉及到从上网接口或ITV接口接收到的数据包的上行方向上的传输。而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还增加了从上网接口或ITV接口接收到的数据包的上行方向上的传输流程,如图3所示。
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对于从所述ITV接口进入的数据包,判断该数据包是否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如果未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则为该数据包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且添加的虚拟局域网标签中的标识号为85,并在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后通过所述电力线接口发送出去;如果判定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则直接将该数据包通过所述电力线接口透传出去。对于从所述上网接口进入的数据包,判断该数据包是否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如果未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则为该数据包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且添加的虚拟局域网标签中的标识号(VLAN ID)为3,并在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后将该数据包传输到所述电力线接口,由所述电力线接口删除了该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后发送出去;如果判定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则直接将该数据包通过所述电力线接口透传出去。
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通过以下方式承载多业务:
1.所有从ITV以太网口(即ITV接口)进入的数据包,若本身不带VLANTag,则对数据包添加VLAN Tag(VLAN ID为85)后发送至电力线接口,否则透传数据包至电力线接口;
2.所有从Internet以太网口(即上网接口)进入的数据包,若本身不带VLAN Tag,则对数据包添加VLAN Tag(VLAN ID为3)后发送至电力线接口,否则透传数据包至电力线接口;
3.所有从ITV以太网口出去的数据包,若VLAN ID为85,则删除VLANTag后发送,否则透传数据包;
4.所有从Internet以太网口出去的数据包,若VLAN ID为3,则删除VLAN Tag后发送,否则透传数据包;
5.所有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若本身不带VLAN Tag,则添加VLAN Tag(且VLAN ID为3)后发送至上网接口,否则透传数据包至ITV接口;
6.所有从电力线接口出去的数据包,若VLAN ID为3,则删除VLAN Tag后发送,否则透传数据包。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还实现了从ITV接口到电力线接口的上行传输,以及从上网接口到电力线接口的上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此外,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对于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根据数据包是否带虚拟局域网标签进行区分,将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区分为交互式网络电视ITV数据包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
将所述区分出的ITV数据包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分别通过不同的网络口发送出去,其中,将所述区分出的ITV数据包通过ITV接口发送出去,将所述区分出的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通过上网接口发送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数据包是否带虚拟局域网标签进行区分,将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区分为交互式网络电视ITV数据包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的步骤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判断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是否带有所述虚拟局域网标签;
将未带有所述虚拟局域网标签的数据包区分为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将带所述虚拟局域网标签的数据包区分为ITV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从电力线接口进入的数据包未带有所述虚拟局域网标签的数据包后,还执行以下步骤:
为所述未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的数据包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添加的虚拟局域网标签中的标识号为N1;其中,所述N1为根据所属行业和地区所规范的表示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的标识号;
所述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的数据包中,将包含在该数据包的虚拟局域网标签中的标识号默认为N2;其中,所述N2为根据所属行业和地区所规范的表示ITV数据包的标识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1为3;所述N2为8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区分出的ITV数据包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分别通过不同的网络口发送出去的步骤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将待发送的ITV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删除后,再将该ITV数据包通过ITV接口发送出去;
将待发送的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删除后,再将该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通过上网接口发送出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区分出的ITV数据包和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分别通过不同的网络口发送出去的步骤中,还执行以下子步骤:
在将待发送的ITV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进行删除之前,判断该ITV数据包中的包含在虚拟局域网标签内的标识号是否为85,如果判定结果为是,则再执行所述删除虚拟局域网标签的步骤,如果判定结果为否,则直接将该数据包通过ITV接口透传出去;
在将待发送的宽带网络信号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进行删除之前,判断该ITV数据包中的包含在虚拟局域网标签内的标识号是否为3,如果判定结果为是,则再执行所述删除虚拟局域网标签的步骤,如果判定结果为否,则直接将该数据包通过上网接口透传出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对于从所述ITV接口进入的数据包,判断该数据包是否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
如果未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则为该数据包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且添加的虚拟局域网标签中的标识号为85,并在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后通过所述电力线接口发送出去;如果判定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则直接将该数据包通过所述电力线接口透传出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对于从所述上网接口进入的数据包,判断该数据包是否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
如果未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则为该数据包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且添加的虚拟局域网标签中的标识号为3,并在添加虚拟局域网标签后将该数据包传输到所述电力线接口,由所述电力线接口删除了该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后发送出去;
如果判定带有虚拟局域网标签,则直接将该数据包通过所述电力线接口透传出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ITV接口和所述上网接口均为以太网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中的无线接口与所述上网接口桥接。
CN201210017862.6A 2012-01-19 2012-01-19 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201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7862.6A CN103220117B (zh) 2012-01-19 2012-01-19 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7862.6A CN103220117B (zh) 2012-01-19 2012-01-19 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0117A true CN103220117A (zh) 2013-07-24
CN103220117B CN103220117B (zh) 2017-07-28

Family

ID=48817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786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20117B (zh) 2012-01-19 2012-01-19 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2011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3354A1 (zh) * 2013-08-16 2014-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网络的通信方法及系统、plc设备、存储介质
CN105392132A (zh) * 2015-10-29 2016-03-09 深圳市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数据分离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1137A1 (en) * 2001-08-24 2003-02-27 Fujitsu Limited Home gateway apparatus
US6853637B1 (en) * 1999-05-29 2005-02-08 3Com Corporation Converged home gateway
CN101569149A (zh) * 2006-12-28 2009-10-28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为用户设备提供多项服务的家庭网关设备
CN101917325A (zh) * 2010-09-02 2010-12-15 杭州东方网和科技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
CN102185743A (zh) * 2011-03-24 2011-09-14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智能网关的数字家庭网络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3637B1 (en) * 1999-05-29 2005-02-08 3Com Corporation Converged home gateway
US20030041137A1 (en) * 2001-08-24 2003-02-27 Fujitsu Limited Home gateway apparatus
CN101569149A (zh) * 2006-12-28 2009-10-28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为用户设备提供多项服务的家庭网关设备
CN101917325A (zh) * 2010-09-02 2010-12-15 杭州东方网和科技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
CN102185743A (zh) * 2011-03-24 2011-09-14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智能网关的数字家庭网络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3354A1 (zh) * 2013-08-16 2014-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网络的通信方法及系统、plc设备、存储介质
CN104378266A (zh) * 2013-08-16 2015-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网络的通信方法及系统、plc设备
EP2993830A4 (en) * 2013-08-16 2016-06-08 Zte Corp DOMESTIC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P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392132A (zh) * 2015-10-29 2016-03-09 深圳市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数据分离方法和装置
CN105392132B (zh) * 2015-10-29 2019-01-18 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数据分离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0117B (zh) 2017-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0666B (zh) 网络系统和vlan标签数据获取方法
CN110191036B (zh) 基于无线接入方式的互联网与专网融合传输系统
CN101133407B (zh) 带有伸缩的广播和服务实例域的城域以太网
CN105765946B (zh) 支持数据网络中的服务链接的方法和系统
US2011031090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 control plane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CN103152267A (zh) 路由管理方法及路由方法及网络控制器及路由器
CN102801597A (zh)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列车通信网络实现方法
CN103069754A (zh) 通信单元、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8289061B (zh) 基于sdn的业务链拓扑系统
CN101834793A (zh) 基于mpls/ops的虚拟专用网的实现方法
CN103209318A (zh) 一种网络摄像机
CN10411349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067278B (zh) 一种数据帧的传输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070195795A1 (en) Network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warding packet
CN111049752A (zh) 多传输线路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KR20120135200A (ko) 통신 장치
CN103716092A (zh) 一种总线型网络中双向光纤通信的组网系统及通信方法
US9036640B2 (en) Encapsulation of data
CN106506306B (zh) 一种数据报文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32272A (zh) 基于流量大小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转发设备
CN105281986A (zh) 数据流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107932B (zh) 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20117A (zh) 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
US10778593B2 (en) Virtual cable
CN109842503A (zh) 链路质量测试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24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Singapore, west corridor, a big 539, room 10, room 1036

Applicant after: Core Communic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01 Huangpu District, Beijing East Road, C District No. 715 - (21) room (room 666) ()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Prosper Technologies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