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2710A - 短信转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短信转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2710A
CN103152710A CN2013100696418A CN201310069641A CN103152710A CN 103152710 A CN103152710 A CN 103152710A CN 2013100696418 A CN2013100696418 A CN 2013100696418A CN 201310069641 A CN201310069641 A CN 201310069641A CN 103152710 A CN103152710 A CN 103152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e
monitor
short message
new digit
management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96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良
罗云彬
李华
杨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AN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AN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AN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AN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96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527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52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27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信转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短信监听器接收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所述第一短信包括:来信号码、以及短信内容;所述短信监听器获取所述来信号码、所述短信内容、以及存储在所述短信监听器的将所述第一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所述短信监听器通过互联网将所述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发送至来信管理平台,以使得所述来信管理平台将所述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并指示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本发明使得用户仅携带一个手机即可获知新旧号码的短信,方便用户的使用。

Description

短信转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短信转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竞争的加剧,资费优惠套餐的不断推出,用户经常需要从一个运营商的网络换到另一个运营商的网络;但是由于还没有全面开展携号转网服务,因此绝大部分用户在更换运营商时还必须新申请一个对应该新运营商的新号码,这样用户就具有了分别对应旧号码和新号码的两个手机。由于目前无法实现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短信转移,所以绝大部分的用户不得不携带两个手机,以防止旧号码的短信无法接收到,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信转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实现用户仅携带一个手机即可获知新旧号码的短信,方便用户的使用。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短信转移的方法,包括:
短信监听器接收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所述第一短信包括:来信号码、以及短信内容;
所述短信监听器获取所述来信号码、所述短信内容、以及存储在所述短信监听器的将所述第一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
所述短信监听器通过互联网将所述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发送至来信管理平台,以使得所述来信管理平台将所述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并指示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短信转移的方法,包括:
来信管理平台接收短信监听器发送的来信号码、短信内容以及新号码,所述来信号码和短信内容是所述短信监听器从接收的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中获取,所述新号码是所述短信监听器存储的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短信转移至的号码;
所述来信管理平台将所述新号码、所述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并指示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短信监听器,包括:
通信管理单元,用于接收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所述第一短信包括:来信号码、以及短信内容;
来信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来信号码、所述短信内容、以及存储在所述短信监听器的将所述第一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并通过互联网将所述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发送至来信管理平台,以使得所述来信管理平台将所述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指示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来信管理平台,包括:
短信监听器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短信监听器发送的来信号码、短信内容以及新号码,所述来信号码和短信内容是所述短信监听器从接收的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中获取,所述新号码是所述短信监听器存储的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短信转移至的号码;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新号码、所述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
短信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短信中心,指示所述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短信转移的系统,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短信监听器、以及本发明所述的来信管理平台。
本发明提供的短信转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接收到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时,将该第一短信中的来信号码、短信内容以及短信监听器存储的新号码等信息发送至来信管理平台,使得该平台可以将上述信息封装成第二短信发送至新号码对应的终端,这样使用新号码对应的终端的用户就可以通过该第二短信获知旧号码的短信,采用该方案可以大大方便用户,例如,用户就不需要携带旧号码和新号码的两个手机,只需要携带新号码对应的手机即可,即使有短信发送到旧号码上,新号码也可以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第二短信而获知该来信,不会造成旧号码来信的遗漏;并且,本发明所述的方案中,第二短信耗费的仅仅是短信费或者少量的流量费,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短信转移的方法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短信转移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短信转移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短信转移的方法又一实施例的信令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短信监听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来信管理平台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来信管理平台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短信转移的方法以及在该方法中所涉及到的装置,以使得通过该方法将发送至旧号码的短信转移至新号码,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并且成本较低。图1为本发明短信转移的方法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了短信监听器、以及来信管理平台,旧号码对应的(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简称:SIM)卡插入短信监听器中,使得对于该SIM卡的短信由该短信监听器接收。
该短信监听器还能够通过互联网与来信管理平台进行通信,将短信监听器接收到的信息传输至来信管理平台。来信管理平台与短信中心具有通信连接,能够将所述信息以短信格式发送至短信中心,短信中心进一步下发至新号码对应的终端例如手机。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短信转移方法所应用的系统架构,下面将详细描述在该架构下如何实现所述的短信转移。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短信转移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是由短信监听器执行,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短信监听器接收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所述第一短信包括:来信号码、以及短信内容;
其中,所述的旧号码例如是联通的手机号码132********,将该旧号码对应的SIM卡插入短信监听器中,这样当有短信发送至该旧号码时,短信监听器将获取到该来信,本实施例将该短信称为第一短信。该第一短信中例如包括:来信号码、以及短信内容。
具体的,所述来信号码即为呼叫旧号码的号码,例如手机号136********呼叫所述的旧号码132********,则将该136********称为来信号码。所述的新号码,可以是与旧号码属于不同运营商的号码,例如是移动的手机号码134********,所述的需要将所述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意思是需要将发送至旧号码的短信通知该新号码,使得新号码得知有发送至旧号码的短信。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是用户经常需要的,比如某用户原来有一个联通的手机号码即旧号码,后来由于移动某些资费上的优惠政策,该用户更换为移动的手机号码即新号码,但该用户同时又担心其有些朋友暂时未获知该新号码,而仍然向用户的旧号码发送短信,所以该用户需要将发往旧号码的短信通知新号码的手机,以使得用户能够及时得知有朋友发短信给他。
举例如下:假设短信监听器接收到的第一短信,是号码为133********给所述旧号码发送的,正文内容是“你好吗?”;则短信监听器就可以在接收到该第一短信后,获取到所述的来信号码即133********,所述的短信内容即“你好吗?”。
202、短信监听器获取所述第一短信中的来信号码、所述短信内容,并获取存储在所述短信监听器自身的将所述第一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
其中,短信监听器在接收到第一短信后,将获取该第一短信中的来信号码、所述短信内容。并且,短信监听器还会获取存储在所述短信监听器自身的将所述第一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该新号码例如是用户新更换的手机号,需要将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转移到该新号码上,使得用户从新号码的手机上就可以获知旧号码的短信,为用户的使用提供方便。具体实施中,所述的需要将所述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可以是预先存储在该短信监听器中的;当短信监听器接收到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时,再提取存储的所述新号码。
可选的,在具体实施中,用户可以将发送至旧号码的所有短信均设置为统一的短信转移新号码,比如,只要是发送至旧号码的短信,均通知至新号码134********。或者,用户也可以将发送至旧号码的短信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类型的短信通知至不同的新号码;比如,可以根据来信号码进行区分,用户可以设置131********、133********的号码向用户的旧号码发送短信时,将该短信通知至新号码134********,而对于137********、138********的号码向用户的旧号码发送短信时,将该短信通知至另一个新号码135********,这种情况下,短信监听器在接收到发送至旧号码的短信时,就需要先获取该短信中的来信号码,再根据该来信号码查找对应的新号码。当然也可以有其他设置方式,不再赘述。
可选的,短信监听器还可以获取存储在自身的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所述的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例如是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简称:IMEI)。该设备标识的获取主要是用于后续平台侧的鉴权使用,将在后面的实施例详述说明。
203、短信监听器通过互联网将所述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发送至来信管理平台。
其中,短信监听器会将202中的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组装成与来信管理平台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要求格式的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发送至来信管理平台。例如可以是通过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通信网络发送至来信管理平台。
来信管理平台在接收到上述信息后,会将所述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将该第二短信发送至短信中心,指示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新号码对应的终端,从而使得用户仅携带新号码对应的终端就可以获知发送至旧号码的短信。
本实施例的短信转移的方法,通过在接收到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时,将该第一短信中的来信号码、短信内容、以及存储在所述短信监听器的新号码等发送至来信管理平台,使得该平台可以将上述信息编辑成第二短信发送至新号码对应的终端,这样使用新号码对应的终端的用户就可以通过该第二短信获知旧号码的来信,采用该方案可以大大方便用户,并且,第二短信耗费的仅仅是短信费或者少量的流量费,成本较低。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短信转移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是由来信管理平台执行,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301、来信管理平台接收短信监听器发送的来信号码、短信内容及新号码;
其中,所述来信号码和短信内容是所述短信监听器从接收的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中获取,所述新号码是所述短信监听器存储的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短信转移至的号码。
302、来信管理平台将所述新号码、所述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并指示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
本实施例的短信转移的方法,通过在接收到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时,将该第一短信中的来信号码、短信内容、以及存储在所述短信监听器的新号码等发送至来信管理平台,使得该平台可以将上述信息编辑成第二短信发送至新号码对应的终端,这样使用新号码对应的终端的用户就可以通过该第二短信获知旧号码的来信,采用该方案可以大大方便用户,并且,第二短信耗费的仅仅是短信费或者少量的流量费,成本较低。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发明短信转移的方法又一实施例的信令示意图,本实施例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短信转移的各设备之间的交互,并且,假设旧号码是A号码,新号码是B号码,用户希望将所有发送至A的短信都转移到B号码上;比如当前有一个手机号码为C号码的人给A号码发送短信,用户希望将该短信转移到B号码的手机上。如图4所示,该短信转移方法可以包括:
401、来信管理平台获取B号码、以及短信监听器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
其中,用户如果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短信转移方法,则需要在来信管理平台进行注册。具体的,用户可以登录来信管理平台,使用B号码进行注册,为了保证安全,注册时B号码会收到验证短信供输入,以证明B号码是用户本人的号码;该来信管理平台还会要求用户输入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例如IMEI号,以供后续数据包的安全验证使用。
例如,用户在来信管理平台注册时,输入了B号码134********,表明这是用户新更换的手机号码;并且用户输入了短信监听器的IMEI号“A”,则来信管理平台将建立该“A”与134********之间的对应关系,实际是要记录“A”可以用于对B号码134********的短信转移。这样可以保证用户对短信监听器的安全使用,例如,用户小a购买了一个短信监听器“A”,并且通过在来信管理平台注册,告知平台短信监听器“A”可以用于对号码134********的短信转移;如果另一个用户小b盗窃或者捡到了小a的短信监听器“A”,想要用该短信监听器“A”用于其自己的某号码135********的短信转移,但是来信管理平台就可以根据之间记录的对应关系,判断出短信监听器“A”与号码135********之间是没有对应关系的,不能用于号码135********的短信转移,从而保证小a的权益。
402、用户启动短信监听器;
其中,用户可以将A号码的SIM卡插入到短信监听器中,并开启短信监听器;短信监听器上电启动后进行初始化。
403、短信监听器接收B号码的终端发送的短信指令;
可选的,用户可以采用使用B号码的终端给A号码发送短信指令的方式,该短信指令可以是用于通知短信监听器要将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是B号码,该短信指令中包括:用于指示短信转移的短信转移标识、以及所述新号码。举例如下:短信指令是CMD134********,其中“CMD”用于指示短信监听器在接收到短信时要进行短信转移,短信转移的新号码即为与“CMD”一起发送的所述“134********”。
可选的,用户使用B号码的终端给A号码发送的短信指令,还可以是用于指示对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进行更改的号码更改密码的指令,此时的短信指令中包括:用于对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进行更改的号码更改密码、以及用于标识所述号码更改密码的密码标识。举例如下:短信指令是HGM5134,其中“HGM”用于指示与其一起发送的“5134”即为对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进行更改的号码更改密码,该“HGM”可以称为密码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短信监听器可以接收上述的至少一种短信指令;并且上述的几种短信指令及其短信指令的格式仅仅是举例说明,具体实施中并不局限于此,用户也可以设置其他格式的用于其他用途的短信指令。此外,上述的新号码、号码更改密码等信息的设置也可以不采用短信指令的方式,比如用户也可以直接在短信监听器上设置,只是采用短信指令的方式能够使得用户对短信监听器的管理控制更加方便,可以远程进行控制。
短信监听器在接收到上述的短信指令后,将该短信指令包含的信息继续存储以备后续使用。该短信监听器,可以设置为当其获取到新号码、号码更改密码后,表明初始化准备完成,则监听器进入监听接收来电状态或者接收新的短信指令状态;实际实施中,新号码、号码更改密码等信息的获取可以是短信监听器在第一次使用时的初始化过程中获得并存储,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短信监听器上电后可以直接进入监听接收来电状态或者接收新的短信指令状态,因为其本身已经存储了新号码、号码更改密码等信息。
404、短信监听器接收C号码发送至A号码的第一短信;
其中,A号码对应的SIM卡插入在短信监听器中,当C号码的手机给A号码发送短信时,短信监听器将获取到本次来信,本实施例将该来信称为第一短信。所述第一短信包括:来信号码、以及短信内容。
405、短信监听器获取所述第一短信中的来信号码、短信内容,还获取存储在所述短信监听器的将所述第一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
其中,短信监听器获取的来新号码是C号码,新号码是B号码,以及短信内容,还可以包括短信监听器自身的设备标识例如IMEI。该B号码、以及IMEI可以是短信监听器预先存储的。此外,短信监听器还可以获取本次来信相关的其他信息,例如来信时间。
406、短信监听器获取的信息发送至来信管理平台;
例如,短信监听器将405中接收到的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发送至来信管理平台;如果有其他信息,例如来信时间等,也一并发送至来信管理平台。
407、来信管理平台查找自身存储的对应关系进行鉴权,判断接收的新号码和所述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是否相对应;
其中,来信管理平台将根据接收到的来信号码或者设备标识,查找自身存储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包括: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以及对应的所述新号码;并根据该对应关系判断从短信监听器接收到的新号码和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是否对应。
举例如下:来信管理平台中可能存储了多个对应关系,例如,短信监听器“J1”与新号码“134********”对应,短信监听器“J2”与新号码“135********”对应,短信监听器“J3”与新号码“136********”对应等。假设短信监听器接收到的短信信息中,新号码是“134********”,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是“J1”,那么短信监听器可以根据“134********”或者“J1”,查找得到上述对应关系中的“J1”与“134********”,并判断得到短信信息中的“J1”与“134********”是对应的,即对短信监听器和新号码的鉴权通过,继续执行408。否则,如果判断短信信息中的“J1”与“134********”不对应,则可以向短信监听器返回鉴权失败消息或其他提示,结束本次流程。
408、来信管理平台将所述新号码、所述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
当然,如果来信管理平台从短信监听器接收的信息还包括来信时间等,也会将来信时间与上述的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短信内容等一起封装成第二短信。
可选的,为了方便用户直接回复来信的主叫C号码,来信管理平台可以将来信号码,作为所述第二短信的短信发送方,即将C号码作为其编辑短信的发送方,这样B号码就可以直接进行回复。
可选的,来信管理平台可以在该第二短信中添加转移短信标识,该标识主要是用于表示这个短信是转移的短信,而不是直接发送的短信;比如,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短信设置上述转移短信标识,B号码看到该标识就可以知道,该短信是由平台转发的C号码的发送短信,而且是C号码发送至A号码的,不是C号码直接给B号码发送的,那么这样B号码就可以知道C号码的用户还未知道B号码。该转移短信标识的好处是,B号码的用户就可以知道当前是否有朋友还不知道其新号码即B号码,该用户就可以及时通知其朋友该B号码;当B号码的用户看到所有的短信都是未携带转移短信标识时,则表示都是直接给B号码发送的短信,用户可以确定其大多数朋友应该都已经知道了其新号码即B号码。
举例如下:假设C号码给A号码发送的短信内容是“明天有个聚会,你一定要来呀!”,该短信的发送时间是9:02。那么短信监听器发送给来信管理平台的短信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上述的短信内容、发送方是C号码、要转移至的是B号码、短信监听器的IMEI、短信发送时间”。来信管理平台从该短信信息中取出“B号码、IMEI”进行对应关系的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来信管理平台编辑得到的发送至B号码的第二短信可以是“C号码发送了如下短信:明天有个聚会,你一定要来呀!发送时间是9:02”,即此时可以不将C号码作为第二短信的发送方;或者,来信管理平台编辑得到的第二短信还可以是“明天有个聚会,你一定要来呀!”,该短信的发送方是C号码,并且直接将发送时间显示为9:02。
409、来信管理平台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短信中心,指示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B号码对应的终端;
410、短信中心将第二短信发送至B号码的手机。
其中,用户在B号码的手机上,就可以通过第二短信获知C号码发送了短信,用户可以回复给C号码及时联系。
实施例四
图5为本发明短信监听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短信监听器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仅对给短信监听器的结构做简单说明,其具体工作原理可以结合参见方法实施例所述,不再详述。如图5所示,该短信监听器可以包括:通信管理单元51和来信处理单元52;其中,
通信管理单元51,用于接收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所述第一短信包括:来信号码、以及短信内容;例如,该通信管理单元51可以是GPRS通信单元;
来信处理单元52,用于获取所述来信号码、所述短信内容、以及存储在所述短信监听器的将所述第一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并通过互联网将所述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发送至来信管理平台,以使得所述来信管理平台将所述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指示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来信处理单元52,还用于获取所述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存储在所述短信监听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管理单元51,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之前,接收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的短信指令,所述短信指令中包括:用于指示短信转移的短信转移标识、以及所述新号码。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管理单元51,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之前,接收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的短信指令,所述短信指令中包括:用于对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进行更改的号码更改密码、以及用于标识所述号码更改密码的密码标识。
可选的,上述的短信指令中包含的新号码、号码更改密码等信息都可以存储在短信监听器的信息存储单元中。此外,该短信监听器中设置有电源单元,可以通过该电源单元为短信监听器中的其他单元供电,例如为通信管理单元供电。
实施例五
图6为本发明来信管理平台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来信管理平台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仅对给来信管理平台的结构做简单说明,其具体工作原理可以结合参见方法实施例所述,不再详述。如图6所示,该来信管理平台可以包括:短信监听器通信单元61、数据处理单元62和短信发送单元63;其中,
短信监听器通信单元61,用于接收短信监听器发送的来信号码、短信内容以及新号码,所述来信号码和短信内容是所述短信监听器从接收的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中获取,所述新号码是所述短信监听器存储的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短信转移至的号码;
数据处理单元62,用于将所述新号码、所述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
短信发送单元63,用于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短信中心,指示所述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单元62,还用于将所述来信号码,作为所述第二短信的短信发送方。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单元62,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短信中设置转移短信标识。
图7为本发明来信管理平台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6所示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短信监听器通信单元61,还用于接收所述短信监听器发送的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该来信管理平台还可以包括:鉴权单元64,;
该鉴权单元64,用于根据所述来信号码或者设备标识,查找存储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包括: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以及对应的所述新号码;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从所述短信监听器接收的所述新号码与所述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相对应。
具体实施中,可以是短信监听器通信单元61将接收到的数据包发送至数据处理单元62,数据处理单元62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新号码、设备标识等信息取出,发送至鉴权单元64,由鉴权单元64查找对应关系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鉴权单元64将通知数据处理单元62,数据处理单元62再将上述信息编辑成第二短信。
此外,该来信管理平台还可以包括用户管理单元65,该用户管理单元65主要是用于存储用户注册时输入的信息,例如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用户输入的新号码等;所述的新号码与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也可以存储在该用户管理单元65中。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短信转移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短信监听器、以及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来信管理平台。该系统可以结合参见图1中所示的短信监听器、以及来信管理平台,该短信监听器、以及来信管理平台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可以参见本发明任意的方法实施例和装置实施例,不再详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短信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短信监听器接收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所述第一短信包括:来信号码、以及短信内容;
所述短信监听器获取所述来信号码、所述短信内容、以及存储在所述短信监听器的将所述第一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
所述短信监听器通过互联网将所述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发送至来信管理平台,以使得所述来信管理平台将所述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并指示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短信监听器接收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之后,还包括:
所述短信监听器获取所述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存储在所述短信监听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短信监听器接收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之前,还包括:
所述短信监听器接收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的短信指令,所述短信指令中包括:用于指示短信转移的短信转移标识、以及所述新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短信监听器接收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之前,还包括:
所述短信监听器接收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的短信指令,所述短信指令中包括:用于对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进行更改的号码更改密码、以及用于标识所述号码更改密码的密码标识。
5.一种短信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来信管理平台接收短信监听器发送的来信号码、短信内容以及新号码,所述来信号码和短信内容是所述短信监听器从接收的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中获取,所述新号码是所述短信监听器存储的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短信转移至的号码;
所述来信管理平台将所述新号码、所述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并指示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来信管理平台将所述新号码、所述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之前,还包括:
所述来信管理平台接收所述短信监听器发送的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
所述来信管理平台根据所述来信号码或者设备标识,查找存储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包括: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以及对应的所述新号码;
所述来信管理平台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从所述短信监听器接收的所述新号码与所述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来信管理平台将所述新号码、所述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包括:
所述来信管理平台将所述来信号码,作为所述第二短信的短信发送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来信管理平台将所述新号码、所述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包括:
所述来信管理平台在所述第二短信中设置转移短信标识。
9.一种短信监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管理单元,用于接收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所述第一短信包括:来信号码、以及短信内容;
来信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来信号码、所述短信内容、以及存储在所述短信监听器的将所述第一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并通过互联网将所述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发送至来信管理平台,以使得所述来信管理平台将所述新号码、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指示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短信监听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来信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存储在所述短信监听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短信监听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管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之前,接收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的短信指令,所述短信指令中包括:用于指示短信转移的短信转移标识、以及所述新号码;
还包括:信息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短信转移标识,存储所述新号码。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短信监听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管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之前,接收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的短信指令,所述短信指令中包括:用于对短信转移至的新号码进行更改的号码更改密码、以及用于标识所述号码更改密码的密码标识;
所述信息存储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密码标识,存储所述号码更改密码。
13.一种来信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短信监听器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短信监听器发送的来信号码、短信内容以及新号码,所述来信号码和短信内容是所述短信监听器从接收的发送至旧号码的第一短信中获取,所述新号码是所述短信监听器存储的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短信转移至的号码;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新号码、所述来信号码以及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第二短信;
短信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短信中心,指示所述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短信发送至所述新号码对应的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来信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短信监听器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短信监听器发送的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
还包括:
鉴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来信号码或者设备标识,查找存储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包括: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以及对应的所述新号码;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从所述短信监听器接收的所述新号码与所述短信监听器的设备标识相对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来信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来信号码,作为所述第二短信的短信发送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来信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短信中设置转移短信标识。
17.一种短信转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12任一所述的短信监听器、以及权利要求13~16任一所述的来信管理平台。
CN2013100696418A 2013-03-05 2013-03-05 短信转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ending CN1031527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96418A CN103152710A (zh) 2013-03-05 2013-03-05 短信转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96418A CN103152710A (zh) 2013-03-05 2013-03-05 短信转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2710A true CN103152710A (zh) 2013-06-12

Family

ID=48550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96418A Pending CN103152710A (zh) 2013-03-05 2013-03-05 短信转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271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0625A (zh) * 2015-10-28 2016-03-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讯信息转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202114A (zh) * 2023-08-02 2023-12-08 黄文良 行业短信发送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36560A1 (en) * 2004-12-06 2006-06-22 Roamware Inc. Scalable message forwarding
CN101056423A (zh) * 2006-11-24 2007-10-17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转移的实现方法
CN201860458U (zh) * 2010-07-04 2011-06-08 杭州每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持手机号码处于通讯状态的装置
CN102685705A (zh) * 2012-05-21 2012-09-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短信转移方法、短信转发平台及短信监听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36560A1 (en) * 2004-12-06 2006-06-22 Roamware Inc. Scalable message forwarding
CN101056423A (zh) * 2006-11-24 2007-10-17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转移的实现方法
CN201860458U (zh) * 2010-07-04 2011-06-08 杭州每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持手机号码处于通讯状态的装置
CN102685705A (zh) * 2012-05-21 2012-09-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短信转移方法、短信转发平台及短信监听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0625A (zh) * 2015-10-28 2016-03-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讯信息转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430625B (zh) * 2015-10-28 2019-09-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讯信息转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202114A (zh) * 2023-08-02 2023-12-08 黄文良 行业短信发送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13650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transition control device, transition control method, and transition control program
CN102870449B (zh) 可存活的移动网络系统
CN101110853A (zh) 具有遗失保护功能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及其遗失保护方法
CN106296861A (zh) 巡更记录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4125280B (zh) 车载系统的用户管理方法
CN102355509B (zh) 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45265A (zh) 一种用于信息交互的装置和方法
CN103458004A (zh) 物联网设备签约信息变更方法和设备
CN104717743A (zh) 基于信令分析的移动终端追踪方法及系统
CN103874058A (zh) 短信处理方法及短信中心
CN102684752A (zh) 一种近距离终端用户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2404710B (zh) 机器类型通信设备的签约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561153A (zh) 随身定位设备的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1877848A (zh)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数据保护方法以及移动终端监控系统
CN106211129B (zh) 一种空中开卡的方法、系统及平台
CN103703474A (zh) 处理装置生成的数据
TWI526042B (zh) 通訊系統、行動通訊裝置以及用戶識別資訊的切換方法
CN103002416B (zh) 一种短信获取手机号码及控制手机来电转接的方法
CN103152710A (zh) 短信转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789577A (zh) 一种自动发送微信朋友圈的方法及系统
CN103338431A (zh) 防盗方法、装置与防盗终端
CN101547262B (zh) 移动通信系统和加入者识别码通知装置
CN109151790B (zh) 一种基于网络安全的蓝牙设备连接方法及其系统
CN103096433A (zh) 一种终端组的服务网关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07426090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服务器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