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3643A - 方面数据网络 - Google Patents

方面数据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3643A
CN103123643A CN2012103434249A CN201210343424A CN103123643A CN 103123643 A CN103123643 A CN 103123643A CN 2012103434249 A CN2012103434249 A CN 2012103434249A CN 201210343424 A CN201210343424 A CN 201210343424A CN 103123643 A CN103123643 A CN 103123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ackets
employee
information recording
data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434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3643B (zh
Inventor
迪内希·珀西内尼
普莱提克·库马尔·米希拉
迪帕克·桑达拉拉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td filed Critical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23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3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3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3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用于开发企业员工的方面数据网络的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至少一个信息来源接收多个信息记录。所述多个信息记录涉及企业员工进行的至少一个活动。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多个信息记录中的每一个关联至为一个或多个企业员工定义的多个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生成多个信息包,每个信息包对应于多个信息记录中的一个。多个信息包中的一个连接至多个信息包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信息包,以建立方面数据网络。

Description

方面数据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一种员工数据网络,特别涉及用于生成一种网络的系统和方法,该网络包含与一个企业的员工相关的信息。
背景技术
一个企业的员工从事多种工作并发展出各种能力。这些员工亦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协作平台以及直接接触与同事建立关系。并且,这些员工在工作场所之外还参加多种社交网络。特别地,员工在企业的内部平台和外部平台中进行各种活动。内部平台的例子可以包括企业中的知识管理平台、人才管理平台、即时通讯工具和邮件服务器。在内部平台进行的活动可以包括:参与讨论、展示,参加或进行关于多个主题的培训课程、集体讨论,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即时通讯与同事互动,以及员工在企业内进行的其他活动。在外部平台进行的活动可以包括:在网上论坛参与讨论或发表关于某个主题的意见,或者在社交网站和熟人互动。
在内部平台以及在外部平台进行的活动,会透露大量关于员工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部分用来介绍与用于开发企业的方面(facet)数据网络的系统和方法相关的理念,这些理念将在下文进一步详细描述。本部分并非用来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必要特征,也并非用来确定或限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开发企业员工的方面数据网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至少一个信息来源接收多个信息记录。该多个信息记录涉及企业员工进行的至少一个活动。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多个信息记录中的每一个关联至为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员工定义的多个方面(facet)中的至少一个。该方法还进一步包括生成多个信息包,每个信息包对应于多个信息记录中的一个。多个信息包中的一个连接至多个信息包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信息包,以建立方面数据网络。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在附图中,附图标记最左边的数字代表该附图标记首次出现时所在的图号。在附图中,相同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似的特征和组成。
图1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开发企业的方面数据网络的系统的一个网络实施方式。
图2a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Q位的包头(packet header)。
图2b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方面数据网络。
图3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开发企业的方面数据网络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描述了生成方面数据网络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和方法可以在多种计算系统中实施。能够实施上述方法的计算系统包括但不仅限于:大型计算机、工作站、个人电脑、台式电脑、小型机、服务器、多处理器系统、笔记本电脑、移动计算设备等。
本发明大体涉及关于企业员工的数据网络。一般地,一个企业的员工从事多种工作并发展出各种能力。这些员工亦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协作平台以及直接接触与同事建立关系。并且,这些员工在工作场所之外还参加多种社交网络。在社交网络平台以及工作场所进行的活动会透露大量信息,下文称员工的信息记录。
例如,员工A和员工B可以通过企业的即时通讯工具(IM)交谈,该交谈可以涉及主题X。从这样一个活动中收集的信息记录可以例如是,员工B和员工A相互认识,并且员工B和员工A拥有关于主题X的知识。
在另一个例子中,员工A可以进行一个活动,例如在企业的知识管理平台发表关于主题Y的意见。可以从这样一个活动中收集一个或多个信息记录。在一个例子中,可以获得的信息记录是员工A拥有关于主题Y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地,考虑员工A收到来自一个或多个同事的反馈的情况,这表明关于主题Y的意见被良好地传达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收集到的另一个信息记录是,员工A擅长于沟通技巧。在再一种情况下,可能会收到这样一个反馈,该反馈表示员工A发表的意见提出了关于主题Y的创新的解决方案。因此,可以获得如下信息记录,即员工A有创新性或有创新的技能。信息记录可以涉及员工的多个方面。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一个信息记录可以涉及沟通技巧,而其他信息记录可以涉及员工的行为层面(例如创新的本质),其他信息记录还可以涉及一个方面,例如专长于某个主题(在上述例子中为主题Y)。
这些信息记录可以通过有意义的方式获得,从而向企业提供战略优势。例如,这些信息记录可以被用于了解员工的品质、专业知识、兴趣、优势、劣势、行为模式以及多种其他与员工相关的方面,因此以多种方式帮助企业,例如将合适的工作分配至合适的人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信息记录可以从员工访问的内部平台和外部平台获取。可以持续监控内部平台和外部平台,以追踪员工进行的活动,从而获取或挖掘关于员工的信息。内部平台的例子可以包括企业中的知识管理平台、人才管理平台、即时通讯工具和邮件服务器。在内部平台进行的活动可以包括:参与讨论、展示,参加或进行关于多个主题的培训课程、集体讨论,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即时通讯与同事互动,以及员工在企业内进行的其他活动。在外部平台进行的活动可以包括:在网上论坛参与讨论或发表关于某个主题的意见,或者在社交网站和熟人互动。
上述信息记录可以被用于建立企业的方面数据网络。相应地,本发明是在如下企业员工的方面数据网络中讲解的,其中涉及员工的多个方面的数据(即信息记录)收集自员工在企业的内部平台进行的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虽然本发明是根据企业及其内部平台进行讲解的,相关的理念可以延伸至其他可能没有必要参加企业、可能在任何论坛(例如社交网站)进行活动的人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内部平台和外部平台进行的活动中挖掘到关于员工的信息记录之后,每个信息记录都被归类为一个或多个方面。例如,如果确定了员工在人才管理平台发表的意见是创新的,则“该员工是创新的”的信息记录可以被关联至一个称作“创新”的方面。相似地,每个信息记录都可以被获取并被关联至一个或多个方面(例如行为、技能、专业知识等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旦从内部平台上进行的活动中获取的信息记录被关联至一个或多个方面,该信息记录可以被用于形成方面数据网络。该方面数据网络可以理解为涉及一个或多个员工的信息包的网络数据中心或网络,使得每个信息包包括关于员工的一个方面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为某一内容建立方面数据网络。例如,考虑员工A提供了关于软件安全漏洞的解决方案的情况。员工A可以将该解决方案上传至内部论坛。其他员工可以就员工A提供的解决方案展开讨论。例如,一个或多个评论可以包括调整该解决方案来即时执行的建议。某些评论透露了员工A建议的解决方案在执行时存在问题。相应地,可以获得该内容的信息记录,并且为该内容创建方面数据网络。
虽然此处是就个体(比如员工)的方面数据网络进行解释的,应该理解的是,尽管一些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同样的方案可以应用于内容的方面数据网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数据中心包括信息包形式的信息记录。每个信息包可以包括一个包头,该包头包括员工的目的地址、与该信息记录相关联的方面的标记、至少一个方面标签、通量方向、通量值、反馈代理、信息包ID、时间戳以及其他扩展域。根据包头的方面标记,包头可以将数据中心的多个信息包相互连接。因此根据与员工相关的信息包的数目,可以生成信息包的通量值和通量方向,以及生成方面数据网络。
方面数据网络透露了员工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例如,方面数据网络可以透露互动行为、创新能力、团队工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等等。方面数据网络可以使企业能够了解员工的技术行为、社会趋势、优势、弱点以及其他与员工相关的方面,因此使得企业能够以新的工作分配、参与学习和发展项目等方式来更好地运用员工,并帮助员工实现其职业目标。
结合下面的附图对本发明的这些及其他优点进行更详细的说明。虽然能够在任意数量的不同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中实施所述建立方面数据网络的系统和方法的各个方面,但仅在下述系统的内容中描述了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实施用于开发企业的方面数据网络的系统102的网络100。系统102可以在多种计算系统中实施,例如便携式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工作站、大型计算机、服务器、网络服务器等等。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统称为客户端设备104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设备104-1、104-2、104-3和104-N访问系统102。客户端设备104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手持设备和工作站。客户端设备104通过网络106与系统102可通讯地相连,以方便一个或多个用户访问系统10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网络106可以是无线网络、有线网络或其组合。网络106可以被实施为不同类型网络中的一种,例如内联网、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因特网等。网络106既可以是专用网络,也可以是共享网络。共享网络表示使用多种协议的不同类型网络的联合,所述协议例如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无线应用协议(WAP)等,使各种网络相互通讯。此外网络106可以包含各种网络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路由器、网桥、服务器、计算设备、存储设备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系统1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8、I/O接口110以及存储器112。处理器108可以被实施为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状态机(state machine)、逻辑电路和/或根据操作指令控制信号的任何设备。除其他功能外,处理器108可以被配置来取出和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
I/O接口110可以包括各种软件和硬件接口,例如网页接口、图形用户界面等。I/O接口110可以允许系统102与客户端设备104交互。并且,I/O接口110可以使系统102能够与其他计算设备通讯,这些设备比如是网络服务器和外部数据服务器(未图示)。I/O接口110可以帮助在各种网络和协议类型中的多种通讯,包括有线网络(如LAN、电缆等)和无线网络(如WLAN、蜂窝网络或卫星网络)。I/O接口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端口,所述端口用于将多个设备相互连接或连接至其他服务器。
存储器112可以包括本领域所知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包括如易失性存储器(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ROM、闪存、硬盘、光盘和磁带)。存储器112可以包括模块114和数据116。
模块114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施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行程序、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模块114可以包括信息挖掘模块(IMM)118、决策模块120、包生成器122和其他模块124。其他模块124可以包括补充102的应用和功能的程序或编码指令。
数据116除其他作用外还作为存储由模块114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接收和生成的数据的存储库。数据116还可以包括方面数据网络126,该方面数据网络包括信息记录数据128和信息包数据130。数据116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数据13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企业的员工可以在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内部平台进行某些活动。在内部平台进行的活动可以包括涉及企业中分配给员工的工作的活动。例如,员工可能被要求在企业内部平台进行以下活动:对某个话题准备并进行演示,或者为软件程序开发程序逻辑,或者对存在于制造单元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方案,或者简化工艺流程,或者管理一组员工的进展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查,或者向一组人员提供培训,或者制定业务发展的战略,或者为企业招募新人,或者研究课题,或者举办研讨会,或者撰写专利申请,或者对特定项目进行市场分析,或者累加客户需求并开发相应的软件程序,以及根据员工的工作领域的其他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员工还可以在某些外部平台进行一些或许与该员工的工作领域无直接关联的活动。员工在外部平台进行的活动可以包括:撰写博客,或者在社交网站建立专业档案,或者对某个主题(例如JAVA)参与在线讨论,或者促进特定对象的发展,或者在网络论坛讨论话题,或者对发表于新网站的问题进行投票,或者评论某个对象,以及其他活动。
员工可以与多个内部和外部平台互动来进行一个或多个上述活动,但为了便于解释,图1描述了一个平台,下文称作平台134。平台134可以在多种计算系统中实施,例如便携式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工作站、大型计算机、服务器、网络服务器等等。
如上所述,员工可以使用他们各自的客户端设备104来进行活动。由员工在客户端设备104上进行的所有活动可以被系统102的IMM 118监控。IMM 118可以获取或挖掘涉及在内部和外部平台进行的所有活动的信息记录。换句话说,IMM 118可以获取涉及由员工在客户端设备104上进行的所有活动的信息记录。在一个例子中,IMM 118可以是现有公知的数据挖掘系统或文本挖掘应用程序,它们被配置来提取涉及各种活动的信息记录。例如,当员工使用客户端设备104在社交网站上访问其档案时,IMM 118可以在所述社交网站上获取与该员工有关的人员列表。在另一个例子中,假如员工参与开发使工作流程自动化的软件程序,则IMM 118可以被配置来获取与软件程序相关的细节,例如在客户端设备104上被用来开发该软件程序的应用程序框架。这些通过监控员工活动来提取的信息记录被保存为信息记录数据12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IMM 118可能不会直接提取潜在于员工进行的各种活动之下的信息记录,但是可以被配置来接收来自外部IMM(未图示)的信息记录。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平台134可以被认为是企业的知识管理平台或人才管理系统,其中平台134可以包括外部IMM。外部IMM还可以被实施为现有公知的数据挖掘系统。
例如,考虑员工进行一个活动的情况,例如在平台134提交关于某个主题的论文。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平台134中实施的外部IMM可以被配置来提取含有各种细节的信息记录。例如,信息记录可以是“该员工是一个主题的专家”。进一步地,外部IMM还可以能够接收额外的信息记录。额外的信息记录可以包括该员工的同事可能想要对该员工在企业中进行的活动进行的反馈。例如,同事可能想要对该员工介绍的论文提供反馈。在另一个例子中,一个或多个同事可能会对该员工提供的用于提高制造工艺的解决方案、或者对该员工在会议中建议的企业策略、或者对该员工对特定主题所作的贡献以及其他活动提供反馈。所有这些反馈都被提交至平台134。在一个例子中,同事可能会向平台134发送电子邮件,或者使用应用程序来上传反馈,或者在平台134发布评论。这些反馈可以被外部IMM监控,以提取涉及该员工进行的活动的信息记录。应该理解的是,由该员工进行的每一个活动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涉及该活动的信息记录。例如,如果该员工出色地介绍了关于JAVA的论文,并且同事关于该员工的沟通技巧和JAVA专业知识都提供了良好的反馈,相应地一个信息记录可以涉及沟通技巧,而另一个信息记录可以涉及JAVA专业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存在于每个内部和外部平台的外部IMM可以收集关于员工在各自的内部和外部平台进行的所有活动的信息记录,并且将其通讯至系统102的IMM 118。
如上所解释的那样,如上所述的员工进行的活动可以由该员工使用他们各自的客户端设备104来进行。相应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部IMM可以存在于客户端设备104中,并且可以被配置来监控员工在客户端设备104上进行的所有活动。由外部IMM根据这些活动生成的信息记录可以被提供至系统102的IMM 118。
一旦涉及员工的各种活动的所有信息记录都可以被IMM 118访问, IMM 118可以将信息记录传送到决策模块120。决策模块120包括预先定义的与企业员工相关的方面的列表。员工的方面可以提供关于员工的优势、改进的领域、兴趣、品质、激情、爱好、技能和行为特征的细节。方面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创新、协作、内向、外向、团队合作者、演讲技巧、多任务处理、演说、互动行为、写作技巧、学科专业知识、学习能力、自适应、管理者、沟通技巧以及对某些事情的亲和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收到涉及员工的活动的信息记录之后,决策模块120可以将每个信息记录关联至一个或多个方面。例如,“员工在企业出色地介绍了关于JAVA的论文”的信息记录可以被分配至3个方面,即“良好的介绍技巧”、“JAVA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演说者”。相似地,如果员工对存在的制造工艺问题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则关于该员工的这个信息记录可以被归类至称作“创新”的方面。相似地,如果员工花费了大量时间来学习新技术,则这个信息记录可以被归类至与“改进的领域”相关的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每个信息记录可以被决策模块120关联至一个或多个方面。
在员工的每个信息记录被分配至一个或多个方面之后,包生成器122可以生成对应于信息记录的信息包130,该信息包在本发明中被可交换地称作Q位。多个信息包被相互连接,从而如随后解释的那样,建立方面数据网络126。
参考图2a,为每个信息包或Q位定义了包头200,从而将Q位相互连接。每个Q位都含有包头200和包主体,包主体包括与员工进行的活动相关的信息记录。例如,如果员工介绍了论文,并且一个或多个同事对介绍的论文提供了反馈,则该包主体可以包括与介绍的论文相关的信息以及从同事接收的反馈,而包头200可以包括与员工进行的活动相关的汇总数据。该汇总数据可以包括员工的目的地址(即进行该活动的员工的员工ID 202)、与对应于该员工进行的活动的信息记录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标记(即方面标签204)、通量值206、反馈代理208、该信息包的识别号(即Q位ID 210)、时间戳212、扩展域214以及通量方向216中的至少一个。这些数据包或Q位被保存于信息包数据13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包头200可以被用于连接Q位,从而形成方面数据网络126。图2b示出了方面数据网络126的细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员工ID 202可以包括员工的照片图像、员工的客户端设备104的IP地址、企业中唯一识别该员工的员工参考号码以及员工的全名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标签204是与信息记录相关联的方面的标记。例如,如果包主体中的信息记录被关联至两个方面,即创新和出色的团队合作者,则方面标签204会是“创新”和“出色的团队合作者”。因此,包头200的第一方面204-1会是“创新”,而包头200的第二方面204-2会是“出色的团队合作者”。通量值206可以根据信息记录所挖掘自的信息来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预先确定的权重可以被分配至每一个内部和外部平台。根据与特定的内部或外部平台相关的权重,收集到的与在多个内部或外部平台进行的活动相关的所有信息记录都可以相应地拥有通量值206。例如,如果该信息记录挖掘自人才管理平台,则该通量值会是“高”,但是,如果该信息记录挖掘自外部平台(例如社交网络),则该通量值206会是“低”。
反馈代理208是对员工进行的活动提供反馈的人员。Q位ID 210是Q位的唯一参考号码。时间戳212是生成Q位的时间的标记。扩展域214包括其他元数据。
参考图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方面数据网络126。方面数据网络126可以包括多个Q位。Q位可以相互连接,并含有某个通量方向。通量方向216可以有三种类型,即流入、流出和双向。如果Q位能够增加如图2b所示的方面数据网络126中的另一个Q位的方面值(facet value),则Q位可以含有流入的方向。可以考虑一个例子来理解通量方向216。可以考虑方面数据网络126包括3个与员工相关的Q位的情况。这3个Q位可以包括第一Q位252、第二Q位254和第三Q位256。第一Q位252可以包括员工的两个方面标签,即“创新”和“良好的学习能力”。第二Q位254可以含有一个方面标签,即“创新”,因为该员工可能对企业的某个问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第二Q位254可以通过流入方向被连接至第一Q位252,该流入方向如图2b所示从第二Q位254指向第一Q位252。换句话说,由于第二Q位254增加了第一Q位252中的方面值,该通量方向会是向内,即流入。现在考虑第三Q位256含有员工的方面标签,即“较差的学习能力”的情况。第三Q位256可以通过流出方向被连接至第一Q位252,该流出方向如图2b所示从第一Q位252指向第三Q位256。换句话说,由于第三Q位256减少了第一Q位252中的方面值,该通量方向会是向外,即流出。相似地,当员工和反馈代理都同时受益时使用双向通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建立方面数据网络126。特别地,方面数据网络126可以持续地接收企业员工的Q位。可以使用包头200将Q位连接到方面数据网络126中。随着一个或多个Q位被加入到方面数据网络126,方面数据网络126会扩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单个Q位可以属于不止一个员工。例如,与一组员工执行的活动相关的Q位。进一步地,方面数据网络还可以包括作为方面数据网络的节点的员工照片图像。员工的照片图像可以被连接至他们各自的Q位。与不止一个员工相关的Q位可以被连接至所有相关员工的照片图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图形数据库“Neo4j”来实施方面数据网络12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面数据网络126可以被企业用来了解员工的品质、专业知识、兴趣、优势、劣势、行为模式以及多种其他与员工相关的方面,因此以多种方式帮助企业,例如将合适的工作分配至合适的人才。例如,如果企业在寻找JAVA专家,则方面数据网络126可以协助识别专长于JAVA的员工。进一步地,如果企业在寻找认识公司X的CEO的员工,则方面数据网络可以协助识别在社交网络平台与该CEO有关系的员工。这是因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面数据网络126持有与员工在社交网络平台的关系相关的信息记录。明显地,方面数据网络126可以有多个应用,例如,方面数据126可以被用于提供与员工相关的信息包,从而回应信息检索请求。在前述例子中,信息检索请求可以是关于识别JAVA专家,从而相应地,在一个例子中,可以搜索专长于JAVA的一个或多个员工的员工ID,并做出回应。相似地,在另一个例子中,信息检索请求可以包括对哪个员工与公司X的CEO相识的询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分析方面数据网络126来生成员工的活动和/或关系档案,该档案也称作声誉图。比如,方面数据网络126包括关于员工进行的各种活动的信息,以及他与可能通过某种方式关联上的人员之间的各种互动。这些信息(例如是与活动相关的细节和关系)被呈现于与该员工相关的Q位中。如果关于员工的某个方面的信息不是事先存在于方面数据网络126中,则每个活动都可以以新Q位的形式增加这些信息。因此,如果从方面数据网络126获取与员工相关的所有Q位,则它可以形成该员工的声誉图,该图能够透露该员工的活动和关系。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开发企业员工的方面数据网络的方法300。方法300可以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环境中描述。一般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包括例行程序、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过程、模块、功能等执行特定功能或实施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指令。方法300还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施,其中使用通过通讯网络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实现功能。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可以将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放置于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该介质包括内存储存设备。
描述方法300的次序并非用来作为限制,可以通过任意次序组合任意数目的方法步骤(block)来实施方法300或替代的方法。另外,可以从方法300中删除个别步骤,而不脱离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可以在任何合适的硬件、软件、固件或其组合中实施该方法。但是,为了便于解释,仅在下述实施方式中描述可以在上述系统102中实施的方法300。
在步骤302,可以从至少一个信息来源接收涉及企业员工进行的至少一个活动的多个信息记录。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信息挖掘模块118接收信息记录。
在步骤304,可以通过决策模块120将多个信息记录中的每一个关联至为一个或多个员工定义的多个方面中的至少一个。
在步骤306,可以通过包生成器120生成多个信息包。每个信息包对应于多个信息记录中的一个。进一步地,多个信息包中的一个连接至多个信息包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信息包,以建立方面数据网络。
在步骤308,为多个信息包中的每一个定义包头。多个信息包的一个的包头将该信息包连接至多个信息包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信息包。
虽然使用特定的结构特征和/或方法描述了用于开发企业的方面数据网络的方法和系统的实施方式,但应该理解的是,附加的权利要求并不局限于所述的特定特征或方法。相反,这些特定的特征和方法是作为建立方面数据网络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公开的。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开发企业员工的方面数据网络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至少一个信息来源接收多个信息记录,其中多个信息记录涉及企业员工进行的至少一个活动;
将多个信息记录中的每一个关联至为一个或多个企业员工定义的多个方面中的至少一个;和
生成多个信息包,每个信息包对应于多个信息记录中的一个,其中多个信息包中的一个连接至多个信息包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信息包,以建立方面数据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为多个信息包中的每一个定义包头,使得多个信息包的一个的包头将该信息包连接至多个信息包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信息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包头包括与对应于信息包的信息记录相关的方面的标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包头包括与对应于信息包的信息记录相关的通量值和通量方向中的至少一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通量方向是流入、流出和双向中的一个。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包头包括进行至少一个活动的员工的标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进一步包括从至少一个信息来源挖掘多个信息记录。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根据信息检索请求提供与员工相关的信息包。
9.一种用于开发企业员工的方面数据网络(126)的系统(102),所述系统包括:
处理器(108);和
与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112),所述存储器包括
    信息挖掘模块(118),用于从至少一个信息来源接收多个信息记录,其中多个信息记录涉及企业员工进行的至少一个活动;
    决策模块(120),用于将多个信息记录中的每一个关联至为一个或多个企业员工定义的多个方面中的至少一个;和
    包生成器(122),用于生成多个信息包,每个信息包对应于多个信息记录中的一个,其中多个信息包中的一个连接至多个信息包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信息包,以建立方面数据网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102),其中包生成器(122)被进一步配置来为多个信息包中的每一个定义包头,使得多个信息包的一个的包头将该信息包连接至多个信息包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信息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102),其中每个包头包括与对应于信息包的信息记录相关的方面标记、通量值和通量方向中的至少一个。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102),其中通量方向是流入、流出和双向中的一个。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102),其中一个或多个方面是创新、协作、外向、团队合作者、演讲技巧、多任务处理、演说、互动行为、快速学习者、自适应、管理者和沟通技巧。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102),其中信息挖掘模块(118)被进一步配置来从至少一个信息来源提取多个信息记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在所述介质上含有用于实施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方法用于开发企业员工的方面数据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从至少一个信息来源接收多个信息记录,其中多个信息记录涉及企业员工进行的至少一个活动;
将多个信息记录中的每一个关联至为一个或多个企业员工定义的多个方面中的至少一个;和
生成多个信息包,每个信息包对应于多个信息记录中的一个,其中多个信息包中的一个连接至多个信息包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信息包,以建立方面数据网络。
CN201210343424.9A 2011-09-30 2012-09-17 方面数据网络 Active CN1031236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N2433/MUM/2011 2011-09-30
IN2433MU2011 2011-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3643A true CN103123643A (zh) 2013-05-29
CN103123643B CN103123643B (zh) 2018-06-22

Family

ID=47010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43424.9A Active CN103123643B (zh) 2011-09-30 2012-09-17 方面数据网络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54134A1 (zh)
EP (1) EP2575092A1 (zh)
JP (1) JP6128784B2 (zh)
KR (1) KR101902946B1 (zh)
CN (1) CN103123643B (zh)
AU (1) AU2012227238A1 (zh)
BR (1) BR102012023803B1 (zh)
CA (1) CA2790542A1 (zh)
MX (1) MX201201088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24297B2 (en) 2018-05-24 2024-03-05 People.ai,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filtered data set
US11463441B2 (en) 2018-05-24 2022-10-04 People.ai,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the generation or deletion of record objects based on electronic activities and communication policies
US10565229B2 (en) 2018-05-24 2020-02-18 People.ai,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tching electronic activities directly to record objects of systems of record
US20230410011A1 (en) * 2022-06-09 2023-12-21 Abductive Services LLC Systems, Devices, and/or Methods for Managing Project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19518A1 (en) * 2000-03-22 2004-01-29 Comscore Networks, Inc. Systems for and methods of user demographic reporting usable for indentifying users and collecting usage data
US20040083195A1 (en) * 2002-10-23 2004-04-29 Mccord Alan Wayne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automated and real-time discovery of skills available to agents and systems in a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70038594A1 (en) * 2005-08-10 2007-02-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nhancing collaboration using a corporate social network
US20080240405A1 (en) * 2007-03-30 2008-10-02 Kelly Conway Method and system for aggregating and analyzing data relating to a plurality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a customer and a contact center and generating business process analytics
CN201142074Y (zh) * 2008-01-11 2008-10-29 南宁市北斗星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资源整合系统
US20090003355A1 (en) * 2007-06-26 2009-01-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Framework for cross-ecosystem affiliate, viral, and word-of-mouth advertising
US20090030927A1 (en) * 2007-07-25 2009-01-29 Moises Case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6877A (en) * 1990-10-17 1994-01-04 Friedrich Karl S Dynamic computer system performance modeling interface
SE9403101L (sv) * 1994-09-16 1996-03-1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örfarande för anpassning av dataflöden
US20040064499A1 (en) * 2002-09-26 2004-04-01 Kasra Kasravi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tive knowledge management
US7028023B2 (en) * 2002-09-26 2006-04-11 Lsi Logic Corporation Linked list
JP2004157848A (ja) * 2002-11-07 2004-06-03 Seiko Epson Corp 行動評価システムと行動評価プログラム
US8180722B2 (en) * 2004-09-30 2012-05-15 Avay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mining within communication session information using an 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
US8060451B2 (en) * 2007-06-15 2011-11-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skill gap analysis and remediation based on tag analytics
US8990196B2 (en) * 2007-08-08 2015-03-24 Puneet K. Gupta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collective search facility
US20100324704A1 (en) * 2009-06-17 2010-12-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ocial graph playlist service
US8788375B2 (en) * 2010-06-23 2014-07-22 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populating job assignment submission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19518A1 (en) * 2000-03-22 2004-01-29 Comscore Networks, Inc. Systems for and methods of user demographic reporting usable for indentifying users and collecting usage data
US20040083195A1 (en) * 2002-10-23 2004-04-29 Mccord Alan Wayne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automated and real-time discovery of skills available to agents and systems in a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70038594A1 (en) * 2005-08-10 2007-02-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nhancing collaboration using a corporate social network
US20080240405A1 (en) * 2007-03-30 2008-10-02 Kelly Conway Method and system for aggregating and analyzing data relating to a plurality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a customer and a contact center and generating business process analytics
US20090003355A1 (en) * 2007-06-26 2009-01-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Framework for cross-ecosystem affiliate, viral, and word-of-mouth advertising
US20090030927A1 (en) * 2007-07-25 2009-01-29 Moises Case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CN201142074Y (zh) * 2008-01-11 2008-10-29 南宁市北斗星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资源整合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75092A1 (en) 2013-04-03
KR20130035890A (ko) 2013-04-09
KR101902946B1 (ko) 2018-10-01
JP2013080463A (ja) 2013-05-02
JP6128784B2 (ja) 2017-05-17
US20130254134A1 (en) 2013-09-26
AU2012227238A1 (en) 2013-04-18
CA2790542A1 (en) 2013-03-30
BR102012023803B1 (pt) 2020-10-13
BR102012023803A2 (pt) 2013-08-06
CN103123643B (zh) 2018-06-22
MX2012010883A (es) 2013-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enaratne et al. Communication in construction: a management perspective through case studies in Sri Lanka
Pauleen Leadership in a global virtual team: An action learning approach
Damm et al. Security issues of a knowledge medium for distributed project work
CN103123643A (zh) 方面数据网络
Poltrock et al. CSCW, groupware and workflow: experiences, state of art, and future trends
Ulrich et al. Competencies for HR professionals working outside-in
Hornett Varieties of virtual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knowledge sharing systems
Michaelides et al. Onlin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for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A case study in the UK
Udeaja et al. Live capture and reus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knowledge: Capri. Net approach
Ferdous et al.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Using Facebook: A Case Study of Distributed Software Development.
Jiang et al. Redefining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a solution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Ciccozzi et al. Performing a project in a distributed software development course: lessons learned
Etkind et al. Knowledge portals support widely distributed oilfield projects
Zurawski et al. McLennan Community College Requirements Analysis Report
Elhasnaoui et al.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Based on Sharing Information to Integrate Components of Distributed Multi-Agent Systems within an IT GRC Platform
Silva The integrated use of social media to support knowledge sharing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ffordances
Rasheed et al. Mos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ed project team members
Rhee et al. Global city teams challenge 2018 kickoff and IES-city framework workshop: smart and secur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challenge
Lee et al. A comparison study on the us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enterprise microblogging systems for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
Raghavan Sizing and effort estimation model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Wiewiora et al. Knowledge transfer in project-based organisations: The need for a unique approach
Hickman et al. Real-Time Collaboration—Efficient Problem Solving and Extending Resources
Hawryszkiewycz Integrating Knowledge Sharing into an Innovation Framework'
Tsui Exploring the Robustness of Rapid Deployment Collaboration Tools–Experiences from Several KM Technology Workshops
Salter et al. OUTSIDE IN, INSIDE OUT: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HETEROGENEITY, INTRA-AND EXTRA ORGANIZATIONAL T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