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6442A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6442A
CN103096442A CN2013100019111A CN201310001911A CN103096442A CN 103096442 A CN103096442 A CN 103096442A CN 2013100019111 A CN2013100019111 A CN 2013100019111A CN 201310001911 A CN201310001911 A CN 201310001911A CN 103096442 A CN103096442 A CN 103096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energy
battery recovery
cluster head
wireless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19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6442B (zh
Inventor
谈玲
唐慧强
夏景明
胡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0019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964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96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6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6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64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所述方法利用占空周期设计,安排节点工作状态、缓冲状态、睡眠状态下节点的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所述方法利用缓冲状态下,节点没有数据传输时进行电量恢复,能够保证在有限时间里最大限度的恢复效果;在睡眠状态下的节点,除了电池恢复,同时进行RF能量收集,将电池恢复和RF能量搜集结合起来,达到最大可能的能量优化。

Description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指的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重心已经逐渐从理论开始转向应用,而在工程应用中,其发展始终受到节点能量的限制。
用电池供电是无线传感器节点和网络能量供应的主要形式。虽然目前也有一些很具前景的新型能源比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以实现节点的在线充电,但这些能源对周围环境和传感器节点自身的要求很苛刻。相对而言,电池是一种比较可靠而且稳定的能源形式。无线传感器节点内部是由微型嵌入式处理器、射频收发器和微传感器整合而成。受节点大小限制,大容量的电池无法应用到传感器上。另一方面,考虑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大量部署或者监测对象的特殊性,更换电池很不方便。这样就催生了一类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用在线传递能量给逐渐消耗的电池,在线意味着不必关闭常规的网络功能。电池能量以常系数放电电压形式损耗,任意时刻也能够在同等电压调节下进行恢复。
传统的电能可以在一些较大的集中地,通过石油燃料、核裂变或流水来产生,实现化学能、核能及动势能向电能的转换。大规模的环境能量如太阳能、风能或者潮汐的资源虽然到处都是,但是高效捕获的技术还很缺乏。目前的能量捕获并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来支持常规的机械工作,但是能提供非常少量的能量用以支持低能电子设备。大规模的能量生成需要成本,而用于能量捕获的“燃料”在大自然里处处可得,且无需成本。比如从燃烧引擎活动或者在附近某个区域的活动能够产生温度的一个梯度;而在自然环境里,射频和电视广播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能量。因此,作为一种前景很好的技术,利用不同能量资源的在线电池补充技术被提出用于传感器网络应用中。利用RF能源来实现电池的无线充电法就是一种新颖的在线电池补充技术,能够自用网络自身传输活动来为结点补充能量,延长节点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所述方法根据电池具有电量恢复效果的特性,其恢复效果有一个饱和门限(tsat)存在,超闲置时间过该门限再闲置就没有显著恢复;节点在传完数据后缓冲若干时隙,也能使电池电量恢复,只要缓冲时间没有超过缓冲门限值(tdb);另外节点可以从其邻区当前进行中的通信活动中搜集RF能量,将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导入到整流和能量存储单元进行能量补充;为了达到搜能效果最大化,搜能节点和供能节点之间必须符合几何位置上的特定关系,供能节点的圆形通信范围半径为RT,载波侦听半径为2RT;搜能节点的圆形通信范围半径为1/2RT,载波侦听半径也为2RT;同时一个搜能节点周围的供能节点有数量上限,一个搜能节点周围最多有5个供能节点。
本方法利用占空周期设计,指合理安排节点工作状态、缓冲状态、睡眠状态下节点的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利用搜能获益的条件即Pleak和Pscav之间关系,这里Pleak是节点处理器在非传输状态下的功率消耗,Pscav为搜集到的功率,同时利用电池电量恢复的门限条件来执行节点操作,以实现节点的能量优化;本方法中采用TDMA/CSMA混合接入机制,这种机制使得簇首之间可以利用同步方式来获知对方的占空周期,而簇内节点基于竞争来发送数据,无需知道邻居的占空周期。该方法步骤为:
步骤1:节点初始化,完成分簇过程;分簇过程是指所有部署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具有更高初始能量的20%的节点作为簇首,普通节点根据接收到的簇首宣告消息中RF功率大小选择簇首,RF功率大的节点优先入选;簇成员是搜能节点,它们可以同时从能量搜集和电池恢复中获益;而簇首只能从电池恢复中获益,属于供能节点。
步骤2:在工作状态下节点将等待数据传输,完成其作为簇首或者簇成员的任务。
步骤3:在缓冲状态下的节点操作,漏电功率为Pleak,搜集功率Pscav
如果Plesk<Pscav,如果t≤tdb,普通簇成员进行RF能量搜集,并利用缓冲时隙进行电池恢复;簇首利用缓冲时隙进行电池恢复;如果t>tdb,普通簇成员继续进行RF能量搜集,直到有数据传输任务,簇首立刻进行数据传输;
如果Pleak≥Pscav,如果t≤tdb,簇首和簇成员利用缓冲时隙进行电池恢复;簇成员关闭RF能量搜集电路;如果t>tdb,关闭RF能量搜集电路,随时准备传输数据;普通传感器节点(簇成员)RF能量搜集电路采用CMOS电池能量捕获系统;
步骤4:在睡眠状态下的节点操作
如果Pleak<Pscav,如果t≤tsat,簇成员进入浅度睡眠,除了电池恢复,同时进行RF能量收集;簇首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进行电池恢复;如果t>tsat,节点激活;
如果Pleak≥Pscav,如果t≤tsat,簇首和簇成员均进入深度睡眠,进行电池恢复;如果t>tsat,簇首和簇成员激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利用占空周期设计,合理安排节点工作状态、缓冲状态、睡眠状态下节点的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所述方法利用缓冲状态下,节点没有数据传输时进行电量恢复,能够保证在有限时间里最大限度的恢复效果;在睡眠状态下的节点,除了电池恢复,同时进行RF能量收集,将电池恢复和RF能量搜集结合起来,达到最大可能的能量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能量优化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有能量搜集功能的传感器节点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现能量更新的分簇网络结构。
图4是节点能量搜集范围示意图。
其中,图3中,——粗虚线是簇首间双向通信,--细虚线是簇内单向通信,细箭头是簇内成员通信范围,粗箭头是簇首通信范围,黑方块是簇成员,黑圆点是簇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流程对本发明提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分簇结构中簇内节点数据传输量不是很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中;为了实现能量更新,采取了将RF能量搜集和电池恢复效果在占空周期调度的基础上相结合的方法,节点在其他节点传输数据时,能够从捕获到的RF能中搜集能量并转换成可用能量,而节点自身在传输完数据后也要进行睡眠,从中进行电池能量恢复。
利用TDMA/CSMA混合接入的MAC机制,将两种能量更新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能量优化,在节点闲置时进行电池恢复,同时在节点周围有簇首传输数据时进行能量搜集;这两种方法结合的关键是设计节点缓冲状态、浅度睡眠状态和深度睡眠状态下不同的网络条件采取的不同操作;整体流程图见附图1。
以下详细介绍各个步骤的方法:
1实现RF能量搜集的传感器节点的设计
为了进行传感器节点的环境能量捕获并转换成可操作的DC能量给节点操作供电,必须对传感器节点的硬件进行改造,在里面增加电磁能量捕获器。如果考虑RF能到DC能的转换电路效率,在UHF频段利用一般RFID技术从电磁域中转换出来的功率不够毫瓦级传感器的操作,所以我们使用超低功率的能量捕获系统CMOS技术来设计。能量捕获过程是从电磁RF域进行,并存储在缓冲电容中,可以用来给系统供能。添加了能量捕获器的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
2分簇的设置
在分簇网络环境下,所有部署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具有不同的初始能量。节点参与分簇过程,其中能量排在前20%的节点成为簇首,该结构有利于簇成员的能量搜集及负载均衡。普通节点选择协作簇则是根据接收到的簇首宣告消息中RF功率大小来选择离自己最近的簇首。分簇结构如附图3。
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都是在线进行,不需要外部能源。因此所有节点在其生命期内并不会受到离线充电时的各种干扰。其中簇成员是搜能节点,它们可以同时从能量搜集和电池恢复中获益;而簇首只能从电池恢复中获益,属于供能节点。为了实现更好的供能效果,在人工部署时,需要节点几何位置,同时
人为设置一些仅为供能目的的“僵节点”。
3能量搜集
假设S是一个搜能节点,ds是从S到功能节点X的距离。在S周围的同时传输节点,应该既在X的监听范围之外(否则会发生冲突),又在S监听范围之内,如果把这个区域表示为C,那么同时传输节点达到最大时,这些节点应该都在C的外部边缘,如图4所示。搜能节点周围的功能节点最大数量nst(包括X)为:
Figure BDA00002701878400051
当ds=RF=1/4RC时,nst达到最大值5,此时X在S的传输范围圆周外围(远离其他同时传输者方向)。虽然理论上对于一个搜能节点而言可以接收能量的潜在同时传输者很多,但是实际的同时传输者被限制到了5以下。从而可以推断:在搜能节点周围更多的同时传输将不会带来更多可用的RF能量。将除X之外的第j个额外传输者到S的距离表示为dj,1≤j≤4。
搜能节点需要从供能节点处获取RF能量。对于单点搜集的RF功率,离传输者距离为d处的可用RF功率为:
P ( d ) = &kappa; &OverBar; P t d &gamma;
这里γ是路径丢失指数,2≤γ≤4,Pt是传输者的输出信号功率(假设有常数个传输者);在给定无线环境及给定收发设备基础设置下,
Figure BDA00002701878400053
是比例常数,一般作为天线增益、信号载波频率和接收天线直径的函数。
假设在区域C中可能的同时传输者集合为Z,在S处的可用总平均功率可以表示为:
P S = P ( d s ) + &Sigma; i &Element; Z &Sigma; j = 1 MIN { i , 4 } p ( i ) P ij ( C ) = &kappa; &OverBar; P t d s &gamma; + &Sigma; j = 1 min { i , 4 } &kappa; &OverBar; P t d j &gamma;
这里ds和dj各是从S到X和S到j的距离;P(ds)表示X对S的功率贡献,
Figure BDA00002701878400056
表示区域C中j个有效同时传输者的功率贡献,其中1≤j≤4,这一项会随着传输者的随机位置相对S变化。
节点能从来自其他节点的RF能搜集中获益的前提是Pscav>Pleak。其中Pleak是节点处理器在非传输状态下的功率消耗,而Pscak为搜集到的功率,它与供能节点的传输概率ptr`搜能节点的整流效率ξ及均匀随机变量距离ds的概率分布函数F(ds)有关:
P scav = &xi; p tr &Sigma; d s = &epsiv; R c - &epsiv; F ( d s ) P S
其中F(ds)=2ds/(RF)2,ds的上界虽然理论可以达到Rc,但要确保尽可能多的同时传输节点,ds应该尽量减小。当ds=1/4Rc时S周围的同时传输者最多。ε是一个近似为0的值。
为达到量搜集的最大化效果,供能节点和搜能节点之间通信范围有严格要求,如附图4所示。供能节点的圆形通信范围半径为RT,载波侦听半径RC,RC=2RT。搜能节点的圆形通信范围半径为RF,其中RF=1/2RT。RF是与供能节点连接所需的最小范围。搜能节点和供能节点具有相同的RC。ds是从S到供能节点X的距离。区域C是在S周围的同时传输节点。一个搜能节点周围最多有5个供能节点。
4基于节点状态的能量更新
利用占空调度来设计节点行动。由节点操作的条件表达式来决定节点行为,同时将节点可以进行能量更新的状态分成三种:缓冲状态、浅度睡眠状态、深度睡眠状态。节点能够进行能量更新的状态分成缓冲状态和睡眠状态,而睡眠状态又进一步分成浅度睡眠和深度睡眠。而只能进行电池恢复的睡眠状态称为深度睡眠。缓冲状态下节点在活跃状态中间没有数据传输时(闲置时隙),暂时关闭发送电路,但可以进行数据接收,接收到的数据暂时存储在节点中。这种状态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闲置状态,是节点在数据传输之后或者若干时隙没有数据传输时的一种节能状态。浅度睡眠状态下当节点在睡眠状态进行能量搜集时,除了时钟电路、能量搜集电路以及必要的支撑电路,其他电路都必须关闭,该状态就称为浅度睡眠状态。深度睡眠状态下,除了时钟电路之外所有的电路及功能都关闭的睡眠状态。普通簇成员仅执行有限的数据通信任务,因此其进行能量搜集的睡眠状态为浅度睡眠,由于簇首无法进行能量搜集,因此只具有深度睡眠。

Claims (6)

1.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占空周期设计,根据节点所处工作状态、缓冲状态、睡眠状态安排节点的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A:节点初始化,完成分簇过程;
步骤B:在工作状态下节点将等待数据传输,完成其作为簇首或者簇成员的
任务;
步骤C:在缓冲状态下的节点操作;
设漏电功率为Plcak,搜集功率Pscav,饱和时间门限值为tsat,缓冲时间门限值为tdb,时间为t;
当Pleak<Pscav,如果t≤tdb,普通簇成员进行RF能量搜集,并利用缓冲时隙进行电池恢复;簇首利用缓冲时隙进行电池恢复;如果t>L,普通簇成员继续进行RF能量搜集,直到有数据传输任务,簇首立刻进行数据传输;
当Pleak≥Pscav,如果t≤tdb,簇首和簇成员利用缓冲时隙进行电池恢复;簇成员关闭RF能量搜集电路;如果t>tdb,关闭RF能量搜集电路,随时准备传输数据;
步骤D:在睡眠状态下的节点操作
当Pleak<Pscav,如果t≤tsat,簇成员进入浅度睡眠,除了电池恢复,同时进行RF能量收集;簇首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进行电池恢复;如果t>tsat,节点激活;
当Pleak≥Pscav,如果t≤tsat,簇首和簇成员均进入深度睡眠,进行电池恢复;如果t>tsat,簇首和簇成员激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步骤A的分簇过程是指所有部署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具有更高初始能量的20%的节点作为簇首,普通节点根据接收到的簇首宣告消息中RF功率大小选择簇首,RF功率大的节点优先入选,该普通节点成为该簇成员;簇成员是搜能节点,它们可以同时从能量搜集和电池恢复中获益;而簇首只能从电池恢复中获益,属于供能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簇成员节点RF能量搜集系统采用CMOS电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供能节点的圆形通信范围半径为RT,载波侦听半径为2RT;搜能节点的圆形通信范围半径为1/2RT,载波侦听半径为2RT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一个搜能节点周围最多有5个供能节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TDMA/CSMA混合接入机制;所述混合接入机制使得簇首之间利用TDMA同步方式来获知对方的占空周期;簇内节点基于CSMA竞争机制来发送数据。
CN201310001911.1A 2013-01-04 2013-01-04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964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1911.1A CN103096442B (zh) 2013-01-04 2013-01-04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1911.1A CN103096442B (zh) 2013-01-04 2013-01-04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6442A true CN103096442A (zh) 2013-05-08
CN103096442B CN103096442B (zh) 2015-05-20

Family

ID=48208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191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96442B (zh) 2013-01-04 2013-01-04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9644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3696A (zh) * 2014-01-16 2014-04-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跨层安全压缩的节能传感器数据收集方法
CN104219778A (zh) * 2014-09-22 2014-12-17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能量收集速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竞争接入方法
CN104467998A (zh) * 2014-10-17 2015-03-2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先听后传的能量捕获认知无线电通信方法
CN106793042A (zh) * 2017-01-10 2017-05-3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无线能量通信网络下的睡眠调度方法
CN107426671A (zh) * 2017-06-20 2017-12-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智能电网中具有能量捕获功能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7454559A (zh) * 2017-08-07 2017-12-08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睡眠调度来满足需求的方法
CN109471036A (zh) * 2018-09-03 2019-03-15 北京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器网络节点电池评估和预警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0135A1 (en) * 2004-12-28 2006-06-29 Bonta Jeffrey D Ad hoc cluster idle node coordination
US20060229083A1 (en) * 2004-12-17 2006-10-12 Bbn Technologies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energy communication in an ad hoc network
CN101136937A (zh) * 2007-10-16 2008-03-05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协同信息处理方法
CN101511099A (zh) * 2009-04-01 2009-08-19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29083A1 (en) * 2004-12-17 2006-10-12 Bbn Technologies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energy communication in an ad hoc network
US20060140135A1 (en) * 2004-12-28 2006-06-29 Bonta Jeffrey D Ad hoc cluster idle node coordination
CN101136937A (zh) * 2007-10-16 2008-03-05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协同信息处理方法
CN101511099A (zh) * 2009-04-01 2009-08-19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3696A (zh) * 2014-01-16 2014-04-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跨层安全压缩的节能传感器数据收集方法
CN103763696B (zh) * 2014-01-16 2017-01-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跨层安全压缩的节能传感器数据收集方法
CN104219778A (zh) * 2014-09-22 2014-12-17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能量收集速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竞争接入方法
CN104219778B (zh) * 2014-09-22 2017-11-07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能量收集速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竞争接入方法
CN104467998A (zh) * 2014-10-17 2015-03-2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先听后传的能量捕获认知无线电通信方法
CN106793042A (zh) * 2017-01-10 2017-05-3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无线能量通信网络下的睡眠调度方法
CN107426671A (zh) * 2017-06-20 2017-12-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智能电网中具有能量捕获功能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7454559A (zh) * 2017-08-07 2017-12-08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睡眠调度来满足需求的方法
CN109471036A (zh) * 2018-09-03 2019-03-15 北京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器网络节点电池评估和预警方法
CN109471036B (zh) * 2018-09-03 2020-12-29 北京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器网络节点电池评估和预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6442B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6442B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电池恢复和能量搜集方法
Engmann et al. Prolonging the lifetime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review of current techniques
Khan et al. Energy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survey
Sarang et al. A QoS MAC protocol for prioritized data in energy harvest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7613567A (zh) 一种基于无线输能的无线传感网络资源分配方法
Al Sibahee et al. LEACH-T: LEACH clustering protocol based on three layers
CN103200598A (zh) 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方法
Ashraf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overall success probability of the energy harvesting cognitiv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3781143A (zh) 一种能效优化的簇树分层无线传感网路由方法
CN101784107A (zh) 无线mimo网络中基于非合作重复博弈的功率调度方法
CN106255194A (zh) 混合供电模式下协作蜂窝网络中的联合资源协作分配方法
Guan et al. Energy-saving link scheduling in energy harvesting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s with the non-ideal battery
CN106330608B (zh) 在数能一体化通信网络中上行用户吞吐量公平性优化方法
CN108012318A (zh) 一种采用随机能量收集技术提高双向中继网络性能的方法
Kosunalp EH-TDMA: a TDMA-based MAC protocol for energy-harvest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Luan et al. An improved routing algorithm on LEACH by combining node degree and residual energy for WSNs
CN110996338A (zh) 能效最优的环境反向散射通信系统信息传输方法
Zhong et al. Energy-efficient routing control algorithm in large-scale WSN for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with application to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CN105848267A (zh) 基于能耗最小化的串行能量采集方法
CN109451584A (zh) 一种多天线数能一体化通信网络的最大化上行吞吐量方法
Kaur et al. A review on solar energy harvest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N109195216B (zh) 一种适用于双向中继通信网络源节点的随机能量调度方法
CN104683117A (zh) 一种能量采集点对点通信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Ijala et al. The role of energy harvesting in 5g wireless networks connectivity
Liu et al. Green Cognitive Internet of Things with self supply of energy and spectrum in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