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9755B - 使用多个客户端实例的即时消息传送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使用多个客户端实例的即时消息传送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9755B
CN103069755B CN201180042616.XA CN201180042616A CN103069755B CN 103069755 B CN103069755 B CN 103069755B CN 201180042616 A CN201180042616 A CN 201180042616A CN 103069755 B CN103069755 B CN 1030697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nt message
user
user terminal
session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26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69755A (zh
Inventor
V.奥伯勒
A.波托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ype Ltd Ireland
Original Assignee
Skype Ltd Irela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ype Ltd Ireland filed Critical Skype Ltd Ireland
Publication of CN103069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9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69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97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31Tracking arrangements for later retrieval, e.g. recording contents, participants activities or behavior, network st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6Handling conversation history, e.g. grouping of messages in sessions or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用于在处于通信系统的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用户和处于通信系统的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和通信系统。即时消息在第一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通过通信系统以双方向传送,其中该即时消息构成第一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会话。该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被存储在通信系统的服务器处的存储部件中,其中可从通信系统的第三用户终端访问该服务器以使得第一用户能够在第三用户终端从该存储部件获取该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

Description

使用多个客户端实例的即时消息传送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时消息。
背景技术
即时消息通过通信系统在两个或更多用户之间提供实时的、基于文本的通信。为了参与即时消息传送,每个用户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执行客户端。该客户端是分配给用户的一个软件,当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执行时,其允许用户通过通信系统参与即时消息传送。
用户能够通过通信系统进行即时消息传送会话,其中即时消息在用户之间进行传送。即时消息传送会话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用户。
作为示例,第一用户可以与第二用户进行即时消息传送会话。第一用户可以向在其用户终端执行的第一客户端输入文本消息并且第一客户端能够将该文本作为即时消息传送至第二用户终端处的第二客户端。第二客户端能够对该即时消息进行解释并且向第二用户显示该文本消息。通过通信系统传输即时消息所用的时间足够短(例如,≤2秒),对于用户而言就感觉通信像在实时发生。处于第一和第二用户终端的客户端能够存储已经在会话期间所传送(并接收)的即时消息。以这种方式,第一客户端能够在第一用户终端保存在第一用户已经参与的会话中发送的即时消息的聊天历史。这允许第一用户在第一用户终端从之前会话获取即时消息。类似地,第二客户端能够在第二用户终端保存在第二用户已经参与的会话中发送的即时消息的聊天历史。这允许第二用户在第二用户终端从之前会话获取即时消息。
发明内容
对于用户而言越来越常见的是,使用安装在不同用户终端上的不同客户端实例登录到它们在即时消息传送通信系统的账户之中。这为用户在使用即时消息传送通信系统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然而,发明人已经意识到,这额外的灵活性意味着用户可能无法始终能够访问其之前通过通信系统所参与的即时消息传送会话的聊天历史。
例如,在现有技术的系统中,如果用户使用第一用户终端处的第一客户端实例进行即时消息传送会话,则在该会话期间所传送(和接收)的即时消息就被存储在第一用户终端。当用户随后使用在不同用户终端执行的不同客户端实例时,他就无法对之前会话的即时消息进行访问。发明人已经意识到这对于用户使用即时消息传送通信系统的体验是不利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通信系统在处于通信系统的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用户和处于通信系统的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通过通信系统以双方向传送即时消息,其中该即时消息构成第一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会话;并且将该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存储在通信系统的服务器处的存储部件中,其中可从通信系统的第三用户终端访问该服务器以使得第一用户能够在第三用户终端从该存储获取该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
因此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存储在通信系统中服务器上的方法。针对用户的完整聊天历史(即来自用户在通信系统中所参与的每个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可以被存储在服务器。由于该服务器可从通信系统中的其它用户终端进行访问,因此用户随后能够使用通信系统中的另一用户终端并且仍然能够访问用户之前在通信系统中所参与的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这意味着能够由在会话中的消息被发送/接收时离线的其它客户端实例来接收完整的聊天历史。
在该方法的优选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从第一用户终端向服务器传送会话的读取状态消息(或“消耗范围消息(consumption horizon message)”),所述读取状态消息(或“消耗范围消息”)指示已经向第一用户显示了会话中的哪些即时消息;并且将该读取状态消息存储在存储部件之中。此外,优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第一用户在第三用户终端从存储部件获取会话的至少一个即时消息。优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会话的读取状态消息(或“消耗范围消息”)从服务器传送至第三用户终端,以使得能够在第三用户终端确定已经向第一用户显示了该会话的哪些即时消息。消耗范围消息可以连同会话的即时消息一起存储在服务器,以使得该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的读取状态都能够跨多个客户端实例而同步。这意味着第一用户能够在第三用户终端获取会话的即时消息,并且第三用户终端能够以第一用户能够确定会话的哪些即时消息已经对其进行过显示(即使它们是在他使用例如第一用户终端的另一用户终端的另一客户端实例时对他进行过显示)的方式向第一用户显示即时消息。可以认为读取状态信息指示会话的哪些即时消息已经被第一用户所读取。即时消息可以在客户端被接收而并不向用户进行显示,在这样的情况下,读取状态消息将并不指示即时消息已经向用户进行过显示。例如,如果用户在接收到与另一个会话相关的即时消息时正在观看一个会话,则即时消息可能在客户端被接收而并不向用户进行显示,该即时消息在用户选择了其它会话并且该即时消息得以被显示之前将不会(使用读取状态消息)被标记为已读。类似地,在用户在相同会话中接收到多个即时消息,但是用户没有下翻以观看即时消息的情况下,没有被显示的即时消息将不会被读取状态消息标记为已读。
会话的即时消息可以经由服务器在第一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传送。会话的即时消息可以在通信系统上的点对点路径上在第一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传送。通信系统上的点对点路径是并不经过服务器的路径。在优选实施例中,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经由服务器并且在通信系统上的点对点路径上进行传送。这确保了即时消息的可靠传递并且允许即时消息被传递至不同目的地,例如传送至诸如仅能够直接接收即时消息(即在点对点路径上)的旧版本客户端的客户端实例以及传送至诸如仅能够从服务器接收即时消息的瘦客户端的客户端实例。在即时消息除了在点对点路径上发送之外还经由服务器发送的实施例中,即时消息即使在用户的用户终端上的客户端仅能够连接至服务器或者会话中其它用户的客户端二者之一的情况下也将被传递至该客户端。
在可替换实施例中,会话的即时消息仅经由服务器发送而并不在点对点路径上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提供即时消息传送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可由第一用户所使用的第一用户终端;可由第二用户所使用的第二用户终端;可由第三用户所使用的第三用户终端;以及包括用于即时消息的存储部件的服务器,其中该通信系统被配置为在第一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以双方向传送即时消息,其中该即时消息构成第一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会话;并且将该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存储在服务器处的存储部件中,并且其中该服务器可从第三用户终端进行访问以使得第一用户能够在第三用户终端从该存储部件获取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
优选实施例的方法和通信系统有利地允许在遍布通信系统的不同客户端实例之间同步聊天历史并且同步消息读取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示出其可以如何生效,现在将通过示例参考附图,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优选实施例的通信网络;
图2示出了根据优选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优选实施例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图示了根据优选实施例的从第一客户端向第二客户端传送即时消息的方法;和
图5示出了根据优选实施例的从服务器获取聊天历史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仅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首先参考图1,其图示了优选实施例的基于分组的通信系统100。通信系统的第一用户(用户A 102)操作用户终端104,其被示为连接至通信网络106。通信网络106例如可以是互联网。用户终端104例如可以是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个人计算机(PC)(例如包括WindowsTM、Mac OSTM和LinuxTM  PC)、游戏设备或者能够连接至网络106的其它嵌入式设备。用户终端104被配置为从设备的用户102接收信息并且对其输出信息。在优选实施例中,用户终端104包括诸如屏幕的显示器以及诸如小键盘、操纵杆、触摸屏、键盘、鼠标、麦克风和/或网络摄像头之类的输入设备。如图1所示,用户终端104连接至网络106。
注意到,在可替换实施例中,用户终端104能够经由图1中没有示出的另外的中间网络而连接至通信网络106。例如,如果用户终端104是移动设备,则其能够经由例如GSM或UMTS网络的蜂窝移动网络(图1中未示出)连接至通信网络106。
用户终端104运行由与通信系统100相关联的软件提供方所提供的通信客户端108。通信客户端108是在用户终端104中的本地处理器上执行的软件程序,其允许用户终端104通过网络106进行呼叫和即时消息传送通信会话。
图1还示出了第二用户110(User B),其具有执行客户端114以便以与用户终端104执行客户端108而通过网络106进行通信相同的方式通过网络106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112。因此,用户A和B(102和110)能够通过通信网络106互相通信。可以有更多用户连接至通信网络106,但是出于简明仅在图1中示出了连接至网络106的两个用户102和110。图1还示出了第三用户终端116,其能够执行客户端118以便以与用户终端104执行客户端108而通过网络106进行通信相同的方式通过网络106进行通信。图1还示出了通信系统100中的服务器120。服务器120包括用于存储即时消息的存储部件(例如,数据库)122。图1将服务器120示为网络106中的单个节点,但是在可替换实施例中,服务器120可以包括网络106中的多个节点。多个节点可以被认为是服务器集群。类似地,图1将存储部件122示为单个数据库,而在可替换实施例中,存储部件122可以包括存在于网络106中的多个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上的多个数据库。
图2图示了其上执行客户端108的用户终端104的详细视图。用户终端104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202,与之相连接的有诸如屏幕的显示器204、诸如小键盘(或键盘)206的输入设备、诸如操纵杆(或鼠标)208的指示设备以及用于捕捉视频数据的网络摄像头225。显示器204可以包括用于向CPU 202输入数据的触摸屏。输出音频设备210(例如,扬声器)和输入音频设备212(例如,麦克风)连接至CPU 202。显示器204、小键盘206、操纵杆208、网络摄像头225、输出音频设备210和输入音频设备212集成到用户终端104中。在可替换的用户终端中,显示器204、小键盘206、操纵杆208、网络摄像头225、输出音频设备210和输入音频设备212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不集成到用户终端104中并且可以经由相应接口连接至CPU 202。这样的接口的一个示例是USB接口。CPU 202连接至诸如调制解调器的网络接口226以便通过通信系统100进行通信,从而与通信网络106进行通信。网络接口226可以如图2所示集成到用户终端104中。在可替换用户终端中,网络接口226并不集成到用户终端104中。
图2还图示了在CPU 202上执行的操作系统(OS)214。在OS 214顶端运行的是用于客户端106的软件栈216。该软件栈示出了客户端协议层218、客户端引擎层220和客户端用户接口层(UI)222。每一层负责具体功能。由于每一层通常与其它两层进行通信,因此其被视为配置在如图2中所示的栈中。操作系统214对计算机的硬件资源进行管理并且对经由网络接口226往来于网络进行传送的数据进行处置。客户端软件的客户端协议层218与操作系统214进行通信并且对通信系统100上的连接进行管理。需要更高级别处理的过程被送至客户端引擎层220。客户端引擎220也与客户端用户接口层222进行通信。客户端引擎220可以被配置为对客户端用户接口层222进行控制以经由客户端的用户接口向用户呈现信息并且经由用户接口接收来自用户的信息。
现在将参考图3对根据优选实施例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进行描述。在步骤S302中,用户102和110进行即时消息传送会话。作为该即时消息会话传送的一部分,即时消息跨网络106在用户终端104和112之间进行传送。即时消息以双方向传送,即从第一用户终端104到第二用户终端112以及从第二用户终端112到第一用户终端104。就该意义而言,即时消息传送会话是双路会话。如本领域中已知的,即时消息传送会话可以包括多于两个的用户,并且可以在会话中任意用户之间传送即时消息。
会话中的即时消息通过网络106进行传送。在优选实施例中,会话的即时消息经由服务器120在第一和第二用户终端104和112之间进行传送。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会话的即时消息还可以另外在点对点路径上在第一和第二用户终端104和112之间进行传送(即,并不经由服务器120或者通信系统100中的任意其它服务器的路径)。为了第一用户102经由点对点路径向第二用户110传送即时消息,第一用户终端104从服务器(其可以是与服务器120相同或不同的服务器)或者网络106中的另一节点获取第二用户终端112的互联网协议地址(IP地址)。第一用户终端104随后能够将即时消息直接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112的IP地址而并不经由服务器120(或者通信系统100中的任意其它服务器)发送该即时消息。
在步骤S304中,会话的即时消息被存储在数据库122中。服务器120能够在即时消息经由服务器120在第一和第二用户终端104和112之间进行传送时将会话的即时消息的副本存储在数据库122中。以这种方式,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的副本都被存储在数据库122中。在会话中从第一用户终端104向第二用户终端112传送的即时消息作为第一用户102的邮箱中的已发送即时消息以及第二用户110的邮箱中的所接收即时消息而存储在数据库122中,并且在会话中从第二用户终端112向第一用户终端104传送的即时消息作为第一用户102的邮箱中的所接收即时消息以及第二用户110的邮箱中的已发送即时消息而存储在数据库122中。
通过在经由服务器120的路径以及点对点路径上发送会话的即时消息,提供了一种在数据库122针对每个用户存储完整聊天历史的方法,以及一种即时消息的可替换传输机制,由此允许不同类型的客户端接收即时消息。
在一些可替换实施例中,会话的即时消息并不经由服务器120而在第一和第二用户终端104和112之间进行传送,而是仅经由网络106上的点对点路径来传送。在这些实施例中,当即时消息已经在会话中被传送时,处于传送用户终端的客户端(或者处于接收用户终端的客户端)能够将所传送即时消息的副本发送至服务器120,以使得所传送的即时消息能够如以上所描述的被存储在数据库122中。
在步骤S306,从第一用户终端104向服务器120传送会话的读取状态消息(或“消耗范围消息”),所述消耗范围消息指示会话中的哪些即时消息已经对第一用户102进行了显示。该消耗范围消息能够被认为指示了会话的哪些即时消息已经被第一用户102所读取。该消耗范围消息在客户端108在线的同时被定期传送至服务器120。消耗范围消息针对每个会话而生成。消耗范围消息包括会话ID、会话中要向第一用户102进行显示的最新消息的即时消息ID以及第一用户102的ID。
在步骤S308,消耗范围消息被存储在数据库122中。该数据库可以利用针对特定会话以及针对特定用户所接收的新的消耗范围消息来替代旧的消耗范围消息。以这种方式,数据库122能够针对通信系统100中的每个用户以及针对每个会话而存储在服务器120所接收的最新的消耗范围消息。
在第一用户102使用第一用户终端104加入通信系统100的同时,传送读取状态消息和存储读取状态消息的步骤S306和S308被反复执行。
在步骤S308之后,数据库122将存储即时消息传送会话中所传送的即时消息并且还将存储会话的每个用户的消耗范围消息。
图4图示了根据优选实施例的从处于第一用户终端104的客户端108向处于第二用户终端112的客户端114传送即时消息的方法。图4示出了通信系统100的各个部件。特别地,图4示出了用户终端104和112的客户端108和114。图4还示出了第一和第二连接适配器402和414、第一和第二登记表404和412、谈话服务器406加密服务器408和数据库122以及客户端分配器410。第一和第二连接适配器402和414、第一和第二登记表404和412、谈话服务器406加密服务器408和数据库122以及客户端分配器410在服务器节点(例如,服务器120)实施或者在网络106中的多个服务器节点中实施。第一和第二登记表404和412可以在通信系统100中被实施为一个单一登记表或者分离的登记表。
当第一用户102在第一用户终端104登录到通信系统100中时,第一用户终端104处的客户端108具有与第一连接适配器402的持久性连接。类似地,当第二用户110在第二用户终端112登录到通信系统100中时,第二用户终端112处的客户端114具有与第二连接适配器414的持久性连接。这使得即时消息能够在任意时刻被推送至客户端108和114。这还使得能够使用连接适配器402和414以及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的标识对客户端108和114进行寻址。
图4中被标记为1至15的箭头示出了如以下所描述的从处于第一用户终端104的客户端108向处于第二用户终端112的客户端114传送即时消息的方法中的步骤。
在步骤1,客户端108向连接适配器402发送即时消息。连接适配器402在该配置中被用作向客户端108提供各种后端服务的前端服务器。该即时消息包括向连接适配器402指示该消息为即时消息的服务ID。
在步骤2,连接适配器402针对谈话服务器406在通信系统100中的地址查询登记表404。在步骤3,登记表404向连接适配器402返回谈话服务器406的地址。
在步骤4,连接适配器402(连同诸如时间标签以及第一用户102和第二用户110的标识之类的元数据一起)向谈话服务器406提供该即时消息。
在步骤5,谈话服务器406将该即时消息发送至加密服务器408。加密服务器408对该即时消息进行加密并且在步骤6中将经加密的即时消息返回给谈话服务器406。
在步骤7,谈话服务器406将经加密的即时消息传送至数据库122以便存储于其上。该即时消息作为用户102的邮箱中的已发送消息以及用户110的邮箱中的所接收消息而被存储在数据库122上。无论第二用户110在通信系统100中离线还是在线,都保存该会话的完整聊天历史。
在步骤8、9和10,从数据库122经由谈话服务器406和连接适配器402向第一用户终端104处的客户端108传送响应消息,其指示“存储消息”操作的状态,即该即时消息是否已经被存储在数据库122。如果客户端108没有接收到肯定的响应消息,则客户端108将在会话中重新发送该即时消息。
图4示出了第二用户110在第一用户102向第二用户110的第二用户终端112传送即时消息时在线的情形。在步骤11,谈话服务器406向客户端分配器410发送识别第二用户110的查询。该查询可以包括第二用户110的身份,其已经在步骤4中在谈话服务器406从连接适配器402所接收、
在步骤12,客户端分配器410查询客户端登记表412以确定第二用户110连接至哪个连接适配器以及第二用户110在哪个TCP连接上连接至连接适配器服务器。在步骤13,当第二用户110在通信系统100中在线时,则客户端登记表412利用第二用户110在网络106中的位置向客户端分配器410进行回复。该位置由客户端114所连接的连接适配器414实例的地址所明确。
在步骤14中,即时消息从客户端分配器410传送至步骤13中所识别的连接适配器414,并且在步骤15,该即时消息通过步骤13中所识别的TCP连接从连接适配器414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112处的客户端114。
在图4所示的方法结束时,即时消息已经从第一用户终端104处的客户端108被传送至第二用户终端112处的客户端114。该即时消息还已经被存储在数据库122中。
所要注意的是,如果第二用户110在意在针对第二用户110的即时消息从客户端108传送时在通信系统中并不在线,则该即时消息被存储在数据库122中(例如,通过遵循图4所示的步骤1至10),但是该消息并不立即被传送至第二用户终端112。
第一用户102例如可以开始使用第三用户终端116。第一用户102随后可能想要观看通过通信系统100的聊天历史。图5示出了根据优选实施例的从服务器120获取聊天历史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步骤502,第一用户使用客户端118在第三用户终端116登录到通信系统100中。
在步骤S504中,从第三用户终端116向通信系统100中例如服务器120的服务器传送消息更新请求。该消息更新请求包括第一用户102的ID以及指示客户端118所接收的最新即时消息的书签。在与图4所示相类似的实施方式中,消息更新请求可以从第三用户终端116传送至连接适配器,并且该连接适配器可以确定该消息是消息更新请求并且随后针对服务器120在网络中的位置而查询登记表。该连接适配器随后可以将消息更新请求传送至服务器120。
其中将消息更新请求传送至服务器120的步骤S504可以响应于第一用户102在第三用户终端116登录到通信系统100中而执行(如图5所示)。可替换地,其中将消息更新请求传送至服务器120的步骤S504可以响应于在第三用户终端116接收到来自第一用户102的请求而执行。
响应于在服务器120接收到消息更新请求,在步骤S506中,服务器120确定数据库122中所存储的哪些(如果有的话)即时消息还没有被传送至第三用户终端116处的客户端118。为此,服务器120针对用户102的邮箱中存储的即时消息连同消息更新请求中所接收的书签对数据库122进行查询。服务器120从数据库122获取在该书签所指示的即时消息传输之后在会话中所传送的针对用户102的任意即时消息。以这种方式,从数据库122获取了已经在该书签所指示的时间之后发送的聊天历史。如以上所描述的,数据库122还存储指示已经由用户102所使用的其它客户端实例向用户102显示了哪些即时消息的消耗范围消息。与已经从数据库122获取了用户102的即时消息的会话相关的针对用户102的消耗范围消息也从数据库122被获取。
在步骤S508,服务器120在步骤S508将从数据库122所获取的即时消息传送至第三用户终端116处的客户端118。服务器120还将从数据库122所获取的消耗范围消息传送至第三用户终端116处的客户端118。所获取的即时消息和所获取的消耗范围消息的传送可以经由第三用户终端116处的客户端118所连接的连接适配器来进行。在即时消息被传送至第三用户终端116处的客户端118之后,该即时消息仍然存储在数据库122中,以使得该即时消息随后能够在需要的情况下再次被获取。
在步骤S510中,客户端118向第三用户终端116处的用户102显示从服务器120所获取的即时消息。该即时消息可以以第一用户能够确定哪些即时消息在之前已经对第一用户102进行过显示(即使它们是由另一用户终端的另一客户端实例对其进行显示的)的方式而被显示给第一用户102。这通过使用响应于消息更新请求而从服务器120所接收的消耗范围消息中的信息来实现。
因此,使用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包括会话中即时消息的读取状态的聊天历史可以在用户的多个客户端实例上进行同步。在以上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中,这是通过将会话的即时消息以及针对每个会话和每个用户的消耗范围消息存储在数据库122中所实现的,数据库122由此可被通信系统100中的不同用户终端所访问。例如,如以上所描述的,数据库122处于可由第一、第二和第三用户终端104、112和116所访问的服务器120上,以使得第一用户102能够从第一或第三用户终端104或116访问数据库122,并且第二用户110能够从第二用户终端112访问数据库122。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特别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要理解的是,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而并不背离本发明如所附权利要求所确定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用于通过通信系统在处于通信系统的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用户和处于通信系统的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第一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通过通信系统以双方向传送即时消息,其中该即时消息构成第一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会话;
将该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存储在通信系统的服务器处的存储部件中,
其中可从通信系统的第三用户终端访问该服务器以使得第一用户能够在第三用户终端处从该存储部件获取该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
从第一用户终端向服务器传送会话的读取状态消息,所述读取状态消息指示已经向第一用户显示了会话中的哪些即时消息;并且
将该读取状态消息存储在存储部件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其中在第一用户使用第一用户终端的同时反复执行所述传送读取状态消息和存储读取状态消息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其中所述读取状态消息包括:(i)会话的标识符;(ii)要向第一用户显示的会话的最新即时消息的标识符;和(iii)第一用户的标识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进一步包括第一用户在第三用户终端从存储部件获取会话的至少一个即时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其中在已经从存储部件获取会话的至少一个即时消息之后,该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仍然存储在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4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其中第一用户获取会话的至少一个即时消息的步骤包括:
从第三用户终端向服务器传送消息更新请求,该消息更新请求包括指示在第三用户终端所接收的最新即时消息的书签指示;
确定在该书签指示所指示的即时消息传送之后会话中传送了该会话的哪些即时消息;并且
将所确定的即时消息从服务器传送至第三用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其中所述从第三用户终端向服务器传送消息更新请求的步骤响应于第一用户使用第三用户终端登录到通信系统中而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6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其中该消息更新请求进一步包括第一用户的标识符。
9.根据权利要求4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进一步包括将会话的读取状态消息从服务器传送至第三用户终端,以使得能够在第三用户终端确定已经向第一用户显示了该会话的哪些即时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其中所述通过通信系统传送即时消息的步骤包括经由服务器在第一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传送即时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其中所述通过通信系统传送即时消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还在通信系统上的点对点路径上在第一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传送即时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即时消息传送方法,其中第一客户端实例在第一用户终端执行,第二客户端实例在第二用户终端执行,并且第三客户端实例在第三客户端执行,以便通过通信系统进行通信。
13.一种用于在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提供即时消息传送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
可由第一用户所使用的第一用户终端;
可由第二用户所使用的第二用户终端;
可由第一用户所使用的第三用户终端;和
包括用于即时消息的存储部件的服务器,
其中该通信系统被配置为:
     在第一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以双方向传送即时消息,其中该即时消息构成第一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会话;并且
     将该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存储在服务器处的存储部件中,
其中该服务器可从第三用户终端进行访问以使得第一用户能够在第三用户终端处从该存储部件获取会话的每个即时消息;
从第一用户终端向服务器传送会话的读取状态消息,其中该读取状态消息指示已经向第一用户显示了会话中的哪些即时消息;并且
将该读取状态消息存储在存储部件之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通信系统,其中该服务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单个服务器节点上实施。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通信系统,其中该服务器包括通信系统中的多个服务器节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的通信系统,其中在会话中从第一用户终端传送至第二用户终端的即时消息作为第一用户的邮箱中的已发送即时消息以及第二用户的邮箱中的所接收即时消息而存储在该存储部件中,并且其中在会话中从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传送的即时消息作为第一用户的邮箱中的所接收即时消息以及第二用户的邮箱中的已发送即时消息而存储在该存储部件中。
CN201180042616.XA 2010-09-02 2011-08-31 使用多个客户端实例的即时消息传送的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97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1014613.2A GB201014613D0 (en) 2010-09-02 2010-09-02 Instant messaging
GB1014613.2 2010-09-02
PCT/EP2011/065038 WO2012028657A1 (en) 2010-09-02 2011-08-31 Instant messaging using multiple instances of a cli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9755A CN103069755A (zh) 2013-04-24
CN103069755B true CN103069755B (zh) 2015-09-09

Family

ID=43013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261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9755B (zh) 2010-09-02 2011-08-31 使用多个客户端实例的即时消息传送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59887A1 (zh)
EP (1) EP2599271B1 (zh)
CN (1) CN103069755B (zh)
GB (1) GB201014613D0 (zh)
WO (1) WO20120286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316A (zh) * 2012-02-29 2013-09-1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处理电子邮件的方法和系统
CN102882769B (zh) * 2012-09-21 2015-07-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终端、服务器以及系统
US9559992B2 (en) * 2013-04-28 2017-01-31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information in an instant messaging application
CN104144175B (zh) * 2013-05-06 2019-09-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813372B2 (en) * 2013-07-19 2017-11-07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orporating chat elements into a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CN104426745B (zh) * 2013-09-02 2018-10-02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交互信息的传输方法、公共平台、终端及系统
EP2950485A1 (en) * 2014-05-29 2015-12-02 Telefonica S.A. Method for improving a messaging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4144116B (zh) 2014-07-16 2016-04-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方法及即时通讯系统
US9992258B2 (en) * 2015-01-13 2018-06-05 Whatsapp Inc.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a remote web client from an application on a mobile device
US20160344807A1 (en) * 2015-05-20 2016-11-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ssage synchronization across multiple clients
CN106961377A (zh) * 2016-01-12 2017-07-18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消息同步方法和消息同步系统
DE102016112685B4 (de) * 2016-03-11 2020-10-29 Unify Patente Gmbh & Co. Kg Harmonisieren von Telefonkonversationen unter Einbeziehung von eingebetteten Vorrichtungen und sozialen Medienanwendungen
CN106357511B (zh) * 2016-09-14 2020-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6230710A (zh) * 2016-09-14 2016-12-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
USRE49964E1 (en) * 2016-10-04 2024-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mission critical data messag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834217B2 (en) 2017-08-16 2020-11-10 T-Mobile Usa, Inc. Managing mobile notifications received via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3848A1 (en) * 2000-04-26 2004-07-08 Novarr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d displaying information content
US20050132009A1 (en) * 2003-12-11 2005-06-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stant message awareness and migration allowing for multiple simultaneous client logins
US20080263167A1 (en) * 2005-02-01 2008-10-23 Jennings Raymond 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erring read status of instant messages
US20090132668A1 (en) * 2007-11-16 2009-05-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post delivery instant message redirection
US20100131599A1 (en) * 2008-11-24 2010-05-27 The Mitre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Instant Messag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3370B2 (en) * 2001-11-27 2006-01-03 Motorola, Inc. System for providing continuity between messaging clients and method therefor
US7281215B1 (en) * 2002-04-30 2007-10-09 Aol Llc IM conversation counter and indicator
US7461378B2 (en) * 2002-06-11 2008-12-02 Siemens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n instant message
US7603422B2 (en) * 2004-12-27 2009-10-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cure safe sender list
US20070100952A1 (en) 2005-10-27 2007-05-03 Yen-Fu Chen Systems, methods, and media for playback of instant messaging session histrory
US20070143417A1 (en) * 2005-12-15 2007-06-21 Daigle Brian K Instant messaging confirmation and receipt
US8572182B2 (en) * 2006-07-21 2013-10-29 Blackberry Limited Handling notifications in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s
US20090119606A1 (en) * 2007-11-05 2009-05-07 Bryan Gilbert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bining instant messaging with email in one client interface
US20100217809A1 (en) * 2009-02-26 2010-08-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between messaging clients
US9436932B2 (en) * 2009-08-31 2016-09-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ghlighting email recipients
US20110270934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Yahoo!, Inc. State transfer for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with multiple points of presen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3848A1 (en) * 2000-04-26 2004-07-08 Novarr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d displaying information content
US20050132009A1 (en) * 2003-12-11 2005-06-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stant message awareness and migration allowing for multiple simultaneous client logins
US20080263167A1 (en) * 2005-02-01 2008-10-23 Jennings Raymond 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erring read status of instant messages
US20090132668A1 (en) * 2007-11-16 2009-05-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post delivery instant message redirection
US20100131599A1 (en) * 2008-11-24 2010-05-27 The Mitre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Instant Messag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9755A (zh) 2013-04-24
US20120059887A1 (en) 2012-03-08
GB201014613D0 (en) 2010-10-13
EP2599271B1 (en) 2015-03-04
WO2012028657A1 (en) 2012-03-08
EP2599271A1 (en)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9755B (zh) 使用多个客户端实例的即时消息传送的方法和系统
EP1653693B1 (en) File transmission method in 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
US7734737B2 (en) Device management with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EP1473949A2 (en) Provision of a content delivery service to a user in a messaging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us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US20200213403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1616132B (zh) 一种数据获取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US20070281724A1 (en) Group communication server
KR20060086705A (ko) 단문메시지 서비스를 이용한 데이터 공유 방법
CN105681260A (zh) 传输云存储文件的方法、融合通信平台、发送端及系统
CN104871481A (zh) 用于本地网络设备的基于云的功率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85701A (zh) 一种实现群组信息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KR101973531B1 (ko) 복수의 클라이언트 간의 어플리케이션 자동 공유 방법 및 장치
KR20060112350A (ko) 메신저를 이용한 알림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706346B1 (ko) 모바일 커뮤니티 서비스 제공 서버 및 방법
CN103973656A (zh) 终端状态判断的方法和系统、RCS-e服务器
KR20130012235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커뮤니티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3069782A (zh) 通信系统以及用于通过该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方法
KR100640512B1 (ko) 메신저 서비스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서버와 사용자 단말기간에 데이터 동기화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5376727A (zh) 数据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761820A (zh) 一种实现甩信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690604B1 (ko) 유무선 웹 기반의 채팅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1018492B1 (ko) 모바일 단말기간 개인형 통합 멀티미디어 보드 서비스 제공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JP5273489B2 (ja) 移動端末、情報配信サーバ、および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KR20110118254A (ko) Wap-push 메시지를 이용한 실시간 콘텐츠 공유시스템 및 공유방법
KR20110110456A (ko) 모바일 단말, 올웨이즈 온 기반의 데이터 푸쉬 방법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