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1762A - 通话底座以及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话底座以及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1762A
CN103051762A CN2011103135882A CN201110313588A CN103051762A CN 103051762 A CN103051762 A CN 103051762A CN 2011103135882 A CN2011103135882 A CN 2011103135882A CN 201110313588 A CN201110313588 A CN 201110313588A CN 103051762 A CN103051762 A CN 103051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onversation
portable terminal
incoming call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35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宏志
董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NELSOF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NELSOF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NELSOF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NELSOF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135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17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1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17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一通话底座,该通话底座接入电信网络;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与所述通话底座之间建立匹配连接信道;所述通话底座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将通过所述电信网络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上显示所述状态属性。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与移动终端同步通话记录的通话底座。实施本发明,使得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可以共享通话记录数据,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即可调用通话底座的通话记录,符合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习惯,有助于提升操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通话底座以及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话底座以及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习惯于使用电话设备保持联系,例如使用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进行语音通信。
固定电话由于其接入网络的方式、应用场景和设计体积等限制,通常是在固定的范围里使用,例如固定电话是放置在会议室、办公室等室内区域使用,使用该固定电话拨出/呼入的电话的通话记录存储在该固定电话的存储介质内。
相比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便携性更高,尤其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类移动终端自身的数据处理能力日益增强,不仅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通话,还可以与其他设备互联以进行数据交换。移动电话的功能日益丰富,因此更多的人逐渐习惯使用移动电话作为主要的通信工具,类似地,使用该移动电话拨出/呼入的电话的通话记录存储在该移动电话的存储介质内。
在很多应用场景中,用户在不同时间段使用不同的电话号码的电话设备接入通信网络,例如在办公室内主要使用固定电话的电话号码,离开办公室后使用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而上述两种电话号码针对的使用者都是所述用户。如果用户习惯使用移动电话作为主要的通信工具,会更倾向于移动电话的操作习惯。但是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两者的存储介质相对独立,并不能共享通话记录,因此用户需要反复在一个或多个固定电话以及移动电话之间反复操作,才能提取不同时间段内的通话记录。这种做法不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会降低用户调用和处理通话记录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话底座以及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可以实现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的通话记录数据的共享。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一通话底座,该通话底座接入电信网络;
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与所述通话底座之间建立匹配连接信道;
所述通话底座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将通过所述电信网络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
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上显示所述状态属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移动终端同步通话记录的通话底座,该通话底座包括:
网络接口,用于接入电信网络;
连接模块,用于与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之间建立匹配连接信道;
同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将通过所述电信网络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并在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上显示所述状态属性。
本发明提供的通话底座以及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通过在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间建立匹配连接信道,使得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可以共享通话记录数据,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即可调用通话底座的通话记录,符合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习惯,有助于提升操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基本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至图7分别是图1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几种典型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与移动终端同步通话记录的通话底座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应用状态示意图;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一通话底座,该通话底座接入电信网络;
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与所述通话底座之间建立匹配连接信道;
所述通话底座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将通过所述电信网络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
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上显示所述状态属性。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首先请参考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基本应用场景示意图,其中,通话底座100接入电信网络,所述电信网络包括PSTN、3G网络、CDMA网络、GSM网络或其组合,即通话底座10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电信网络的接口,用于通过所述电信网络进行语音通话的数据接入。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通话底座100上设置用于语音通话的扩音器、麦克风和拨号键盘等,用户单独使用该通话底座即可通过所述电信网络拨出/呼入底座通话。
移动终端200至少具有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显示功能。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200可以是智能手机、便携式PC机、平板电脑或掌上数据终端。在更典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200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智能手机200,即用户单独使用该智能手机200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终端通话。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GSM网络、WiFi网络、CDMA网络、3G网络或其组合。相应地,该智能手机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连接装置,用于接入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以便进行所述终端通话。
通话底座100和移动终端200之间建立匹配连接信道,该匹配连接信道可以是有线信号信道,也可以是无线信号信道,优选地,所述匹配连接信道是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道,例如蓝牙信道或WiFi信道。通话底座100和移动终端200之间建立上述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道的方法包括:第一类,通话底座100开启无线搜索功能,向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覆盖的范围内的移动终端200发出匹配请求并等待响应,一旦移动终端200响应该匹配请求,两者间即建立所述匹配连接信道;第二类,移动终端200主动搜索其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通话底座200,并向通话底座200发出匹配请求,一旦通话底座100响应该匹配请求,两者间即建立所述匹配连接信道;第三类,通话底座100和移动终端200均开启无线搜索功能,一旦两者的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的覆盖范围叠加,则两者之间自动建立所述匹配连接信道。通常地,一台通话底座100可以与一台或多台移动终端200之间建立所述匹配连接信道。通话底座100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将通过所述电信网络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发送至上述一台或多台移动终端200。其中,所述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包括: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对应的数字电话号码;所述通话底座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上存储的对应该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联系人名片;以及所述呼入的底座通话是否接听的标识。进一步地,该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还包括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相关时间记录。
更优选地的实施例中,通话底座100和移动终端200之间还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同步音频信号。当通话底座100处于通话接通状态,一方面,移动终端200成为通话底座100的扩音设备,向用户播放从通话底座100同步而来的所述通话的音频信号;另一方面,用户利用移动终端200的麦克风设备输入的音频信号同步至通话底座100,以实现正常的语音通话功能。
基于上述前提,可知通话底座100将所述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发送至至少一个所述移动终端200上显示。更优选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200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智能手机,通话底座100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200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状态属性;此外,通话底座100具有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状态属性。典型地,所述显示装置是彩色液晶屏幕。具体地,所述终端通话的状态属性包括: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对应的数字电话号码;所述通话底座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上存储的对应该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联系人名片;以及所述呼入的终端座通话是否接听的标识。进一步地,所述终端通话的状态属性还包括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相关时间记录。
类似地,当移动终端200处于通话接通状态,一方面,通话底座100成为移动终端200的扩音设备,向用户播放从移动终端200同步而来的所述通话的音频信号;另一方面,用户利用通话底座100的麦克风设备输入的音频信号同步至移动终端200,以实现正常的语音通话功能。
可选地,通话底座100和移动终端200使用底座振铃音提示所述呼入的底座通话;和/或通话底座100和移动终端200使用终端振铃音提示所述呼入的终端通话。其具体实施为:当底座通话呼入通话底座100时,通话底座100播放底座振铃音,此时移动终端200播放与通话底座100相同的所述底座振铃音,以提示当前呼入的电话来自通话底座100;当终端通话呼入移动终端200时,移动终端200播放终端振铃音,此时通话底座100播放与移动终端200相同的所述底座振铃音,以提示当前呼入的电话来自移动终端200。
为了进一步说明图1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应用,请参考图2至图7,图2至图7分别是图1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几种典型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请参考图2,图2示出的应用场景中,通话底座100和移动终端200之间已建立所述匹配连接信道,此时通话底座100通过电信网络呼入/拨出电话,对方号码是010-12345678。图2中的移动终端200是具有触控面板的智能手机200,界面201是该智能手机200的屏幕上的一个典型界面,通话底座100将该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发送至智能手机200上显示。如界面201所示,智能手机200屏幕上显示“当前底座通话”及其电话号码“010-12345678”。优选地,一方面,智能手机200在其通讯录内找到与电话号码010-12345678匹配的联系人名片,并在屏幕上显示该联系人名片“张律师010-12345678”;另一方面,通话底座100在其通讯录内找到与电话号码010-12345678匹配的联系人名片,并将该名片发送给智能手机200,智能手机200在其屏幕上显示该联系人名片“张小明律师010-12345678”。
请参考图3,图3示出的应用场景中,通话底座100呼入底座通话,其电话号码是010-12345678。用户并未接听该底座通话,于是通话底座100将该底座通话的电话号码、来电时间等状态属性录入通话底座100的通话记录内。当智能手机200与通话底座100之间建立匹配连接信道后,通话底座100将该条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发送至智能手机200(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操作智能手机200触发该发送过程)。界面201是该智能手机200的屏幕上的一个典型界面,如界面201所示,智能手机200屏幕上显示“未接来电”及其电话号码“010-12345678”,来电时间是“2011-09-2211:00AM”。优选地,一方面,智能手机200在其通讯录内找到与电话号码010-12345678匹配的联系人名片,并在屏幕上显示该联系人名片“张律师010-12345678”;另一方面,通话底座100在其通讯录内找到与电话号码010-12345678匹配的联系人名片,并将该名片发送给智能手机200,智能手机200在其屏幕上显示该联系人名片“张小明律师010-12345678”。
请参考图4,图4示出的应用场景中,通话底座100拨出底座通话,其电话号码是010-12345678。通话底座100将该底座通话的电话号码、拨出时间等状态属性录入通话底座100的通话记录内。当智能手机200与通话底座100之间建立匹配连接信道后,通话底座100将该条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发送至智能手机200(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操作智能手机200触发该发送过程)。界面201是该智能手机200的屏幕上的一个典型界面,如界面201所示,智能手机200屏幕上显示“已拨电话”及其电话号码“010-12345678”,拨出时间是“2011-09-2212:00AM”。优选地,一方面,智能手机200在其通讯录内找到与电话号码010-12345678匹配的联系人名片,并在屏幕上显示该联系人名片“张律师010-12345678”;另一方面,通话底座100在其通讯录内找到与电话号码010-12345678匹配的联系人名片,并将该名片发送给智能手机200,智能手机200在其屏幕上显示该联系人名片“张小明律师010-12345678”。
请参考图5,图5示出的应用场景中,通话底座100和移动终端200之间已建立所述匹配连接信道,此时智能手机200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呼入/拨出终端通话,对方号码是010-12345678。图5中的通话底座100具有显示屏101,界面111是该显示屏101上的一个典型界面,智能手机200将该终端通话的状态属性发送至该显示屏101上显示。如界面111所示,显示屏101上显示“当前手机来电”或“当前手机去电”,及其电话号码“010-12345678”。优选地,一方面,通话底座100在其通讯录内找到与电话号码010-12345678匹配的联系人名片,并在显示屏101上显示该联系人名片“张小明律师010-12345678”;另一方面,智能手机200在其通讯录内找到与电话号码010-12345678匹配的联系人名片,并将该名片发送给通话底座100,通话底座100在其显示器101上显示该联系人名片“张律师010-12345678”。
请参考图6,图6示出的应用场景中,智能手机200通过无线通网络呼入终端通话,其电话号码是010-12345678。用户并未接听该终端通话,于是智能手机200将该底座通话的电话号码、来电时间等状态属性录入其通话记录内。当通话底座100与智能手机200之间建立匹配连接信道后,智能手机200将该条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发送至通话底座100(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操作通话底座100触发该发送过程)。界面111是通话底座100的显示屏101上的一个典型界面,如界面111所示,显示屏101上显示“未接来电”及其电话号码“010-12345678”,来电时间是“2011-09-2211:00AM”。优选地,一方面,通话底座100在其通讯录内找到与电话号码010-12345678匹配的联系人名片,并在显示屏101上显示该联系人名片“张小明律师010-12345678”;另一方面,智能手机200在其通讯录内找到与电话号码010-12345678匹配的联系人名片,并将该名片发送给通话底座100,通话底座100在其显示器101上显示该联系人名片“张律师010-12345678”。
请参考图7,图7示出的应用场景中,智能手机200拨出终端通话,其电话号码是010-12345678。智能手机200将该终端通话的电话号码、拨出时间等状态属性录入其通话记录内。当智能手机200与通话底座100之间建立匹配连接信道后,智能手机200将该条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发送至通话底座100(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操作通话底座100触发该发送过程)。界面111是通话底座100的显示屏101上的一个典型界面,如界面111所示,显示屏101上显示“已拨电话”及其电话号码“010-12345678”,拨出时间是“2011-09-2212:00AM”。优选地,一方面,通话底座100在其通讯录内找到与电话号码010-12345678匹配的联系人名片,并在显示屏101上显示该联系人名片“张小明律师010-12345678”;另一方面,智能手机200在其通讯录内找到与电话号码010-12345678匹配的联系人名片,并将该名片发送给通话底座100,通话底座100在其显示器101上显示该联系人名片“张律师010-12345678”。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与移动终端共享通话数据的通话底座,请参考图8,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与移动终端同步通话记录的通话底座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应用状态示意图,该通话底座100包括:
网络接口110,用于接入电信网络;
连接模块120,用于与至少一个移动终端200之间建立匹配连接信道;
同步模块130,用于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将通过所述电信网络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200,并在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200上显示所述状态属性。
具体地,通话底座100接入电信网络,所述电信网络包括PSTN、3G网络、CDMA网络、GSM网络或其组合,即通话底座10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电信网络的接口,用于通过所述电信网络进行语音通话的数据接入。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通话底座100上设置用于语音通话的扩音器、麦克风和拨号键盘等,用户单独使用该通话底座即可通过所述电信网络拨出/呼入底座通话。
移动终端200至少具有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显示功能。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200可以是智能手机、便携式PC机、平板电脑或掌上数据终端。在更典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200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智能手机200,即用户单独使用该智能手机200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终端通话。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GSM网络、WiFi网络、CDMA网络、3G网络或其组合。相应地,该智能手机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连接装置,用于接入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以便进行所述终端通话。
连接模块120在通话底座100和移动终端200之间建立匹配连接信道,该匹配连接信道可以是有线信号信道,也可以是无线信号信道,优选地,所述匹配连接信道是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道,例如蓝牙信道或WiFi信道。通话底座100和移动终端200之间建立上述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道的方法包括:第一类,通话底座100开启无线搜索功能,向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覆盖的范围内的移动终端200发出匹配请求并等待响应,一旦移动终端200响应该匹配请求,两者间即建立所述匹配连接信道;第二类,移动终端200主动搜索其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通话底座200,并向通话底座200发出匹配请求,一旦通话底座100响应该匹配请求,两者间即建立所述匹配连接信道;第三类,通话底座100和移动终端200均开启无线搜索功能,一旦两者的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的覆盖范围叠加,则两者之间自动建立所述匹配连接信道。通常地,一台通话底座100可以与一台或多台移动终端200之间建立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同步模块130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将通过所述电信网络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发送至上述一台或多台移动终端200。其中,所述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包括: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对应的数字电话号码;所述通话底座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上存储的对应该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联系人名片;以及所述呼入的底座通话是否接听的标识。进一步地,该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还包括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相关时间记录。
更优选地的实施例中,通话底座100和移动终端200之间还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同步音频信号。当通话底座100处于通话接通状态,一方面,移动终端200成为通话底座100的扩音设备,向用户播放从通话底座100同步而来的所述通话的音频信号;另一方面,用户利用移动终端200的麦克风设备输入的音频信号同步至通话底座100,以实现正常的语音通话功能。
基于上述前提,可知通话底座100的同步模块130将所述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发送至至少一个所述移动终端200上显示。更优选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200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智能手机,通话底座100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200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状态属性;此外,通话底座100具有显示装置140,该显示装置140用于显示所述状态属性。典型地,所述显示装置140是彩色液晶屏幕。具体地,所述终端通话的状态属性包括: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对应的数字电话号码;所述通话底座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上存储的对应该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联系人名片;以及所述呼入的终端座通话是否接听的标识。进一步地,所述终端通话的状态属性还包括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相关时间记录。
类似地,当移动终端200处于通话接通状态,一方面,通话底座100成为移动终端200的扩音设备,向用户播放从移动终端200同步而来的所述通话的音频信号;另一方面,用户利用通话底座100的麦克风设备输入的音频信号同步至移动终端200,以实现正常的语音通话功能。
可选地,通话底座100和移动终端200使用底座振铃音提示所述呼入的底座通话;和/或通话底座100和移动终端200使用终端振铃音提示所述呼入的终端通话。其具体实施为:当底座通话呼入通话底座100时,通话底座100播放底座振铃音,此时移动终端200播放与通话底座100相同的所述底座振铃音,以提示当前呼入的电话来自通话底座100;当终端通话呼入移动终端200时,移动终端200播放终端振铃音,此时通话底座100播放与移动终端200相同的所述底座振铃音,以提示当前呼入的电话来自移动终端200。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可以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结合来实现,也可以实施为计算机程序软件,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是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运行该程序产品使计算机执行用于所示范的方法。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介质上包含计算机程序逻辑或代码部分,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被安装在计算机中的内置介质或者可从计算机主体拆卸的可移动介质(例如热拨插技术存储设备)。所述内置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可重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ROM、快闪存储器和硬盘。所述可移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存储媒体(例如CD-ROM和DVD)、磁光存储媒体(例如MO)、磁存储媒体(例如盒带或移动硬盘)、具有内置的可重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媒体(例如存储卡)和具有内置ROM的媒体(例如ROM盒)。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具有适当编程装置的计算机系统都将能够执行包含在程序产品中的本发明的方法的诸步骤。尽管本说明书中有关方法的描述的多数具体实施方式都侧重于软件程序,但是作为固件和硬件实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替代实施例同样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的通话底座以及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通过在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间建立匹配连接信道,使得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可以共享通话记录数据,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即可调用通话底座的通话记录,符合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习惯,有助于提升操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一些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一通话底座,该通话底座接入电信网络;
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与所述通话底座之间建立匹配连接信道;
所述通话底座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将通过所述电信网络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
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上显示所述状态属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包括:
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对应的数字电话号码;
所述通话底座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上存储的对应该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联系人名片;以及
所述呼入的底座通话是否接听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还包括:
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相关时间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智能手机;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话底座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状态属性;
该通话底座所还具有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显示所述状态属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GSM网络、WiFi网络、CDMA网络、3G网络或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通话的状态属性包括:
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对应的数字电话号码;
所述通话底座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上存储的对应该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联系人名片;以及
所述呼入的终端座通话是否接听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通话的状态属性还包括:
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相关时间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通话底座和所述移动终端使用底座振铃音提示所述呼入的底座通话;和/或
所述通话底座和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终端振铃音提示所述呼入的终端通话。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信网络包括:
PSTN、3G网络、CDMA网络、GSM网络或其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包括:
蓝牙信道和/或WiFi信道。
11.一种与移动终端同步通话记录的通话底座,该通话底座包括:
网络接口,用于接入电信网络;
连接模块,用于与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之间建立匹配连接信道;
同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将通过所述电信网络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并在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上显示所述状态属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话底座,其中,所述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包括:
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对应的数字电话号码;
所述通话底座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上存储的对应该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联系人名片;以及
所述呼入的该底座通话是否接听的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话底座,其中,所述底座通话的状态属性还包括:
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底座通话的相关时间记录。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话底座,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智能手机;
所述同步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匹配连接信道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状态属性;
所述通话底座具有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显示所述状态属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话底座,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GSM网络、WiFi网络、CDMA网络、3G网络或其组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话底座,其中,所述终端通话的状态属性包括:
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对应的数字电话号码;
所述通话底座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上存储的对应该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联系人名片;以及
所述呼入的终端座通话是否接听的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话底座,其中,所述终端通话的状态属性还包括:
所述拨出和/或呼入的终端通话的相关时间记录。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话底座,其中:
所述通话底座和所述移动终端使用底座振铃音提示所述呼入的底座通话;和/或
所述通话底座和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终端振铃音提示所述呼入的终端通话。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任一项所述的通话底座,其中,所述电信网络包括:
PSTN、3G网络、CDMA网络、GSM网络或其组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任一项所述的通话底座,其中,所述匹配连接信道包括:
蓝牙信道和/或WiFi信道。
CN2011103135882A 2011-10-17 2011-10-17 通话底座以及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 Pending CN1030517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35882A CN103051762A (zh) 2011-10-17 2011-10-17 通话底座以及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35882A CN103051762A (zh) 2011-10-17 2011-10-17 通话底座以及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1762A true CN103051762A (zh) 2013-04-17

Family

ID=48064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35882A Pending CN103051762A (zh) 2011-10-17 2011-10-17 通话底座以及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176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6592A (zh) * 2017-08-04 2018-01-09 北京纽曼腾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电话终端数据的交互方法及终端
WO2018129804A1 (zh) * 2017-01-16 2018-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话记录的同步方法、云平台和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39194A1 (en) * 2000-05-08 2001-11-08 Satoshi Odamura Mobile terminal
CN1741649A (zh) * 2004-08-27 2006-03-01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对讲模式通信功能实现固定电话与低功率移动电话之间的通讯方法
CN2788466Y (zh) * 2003-06-13 2006-06-14 李伟章 有线移动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39194A1 (en) * 2000-05-08 2001-11-08 Satoshi Odamura Mobile terminal
CN2788466Y (zh) * 2003-06-13 2006-06-14 李伟章 有线移动通信系统
CN1741649A (zh) * 2004-08-27 2006-03-01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对讲模式通信功能实现固定电话与低功率移动电话之间的通讯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9804A1 (zh) * 2017-01-16 2018-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话记录的同步方法、云平台和终端
US11146924B2 (en) 2017-01-16 2021-10-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ll recor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cloud platform, and terminal
US11832150B2 (en) 2017-01-16 2023-11-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ll recor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cloud platform, and terminal
CN107566592A (zh) * 2017-08-04 2018-01-09 北京纽曼腾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电话终端数据的交互方法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9587B2 (en) Incoming call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855722B2 (en) Integrated handheld computing and telephony device
CN104380254A (zh) 快速启动应用服务的方法和终端
CN102163996B (zh) 通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917105A (zh) 呼叫信息处理方法和终端设备
CN201608742U (zh) 一种智能固定电话
CN104539790A (zh) 一种平板电脑共享手机通讯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83024A (zh) 控制便携式装置的方法及用于通信网络中的便携式装置
CN102833432A (zh) 一种来电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478717A (zh) 一种通话录音方法、系统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2255994B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录制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3188372A (zh) 移动终端的通话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834940A (zh) 语音业务的控制方法和语音业务系统
CN102572098A (zh) 终端和终端管理方法
US20150036671A1 (en) Cordless telephone equipment and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
CN103209249A (zh) 在移动通信终端中提供通信记录的方法及系统
KR20080084157A (ko) 휴대단말기의 멀티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시스템, 그리고 이를 위한 휴대단말기
CN103888628A (zh) 一种电话转接方法、主机及子机
CN101902517A (zh) 一种通讯终端及来电应答的方法
CN102035907A (zh) 一种智能固定电话
CN101257679A (zh)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通话记录同步方法及其系统
KR20080022616A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음성 알림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서비스 제공방법
CN103051761A (zh) 通话底座以及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共享通话数据的方法
CN103051762A (zh) 通话底座以及移动终端与通话底座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
CN108881633B (zh) 一种网络电话与本地电话相互通信方法、系统及电话网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