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6364B - 连接装置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连接装置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6364B
CN102946364B CN201210375118.3A CN201210375118A CN102946364B CN 102946364 B CN102946364 B CN 102946364B CN 201210375118 A CN201210375118 A CN 201210375118A CN 102946364 B CN102946364 B CN 1029463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interconnecting unit
jockey
board
wir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51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6364A (zh
Inventor
王重阳
张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751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463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46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636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3046 priority patent/WO2014048094A1/zh
Priority to EP13840594.9A priority patent/EP2892179B1/en
Priority to US14/670,821 priority patent/US1074027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6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6364B/zh
Priority to US16/941,267 priority patent/US11698877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06F13/4022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switching circuits, e.g. switching matrix, connection or expans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ower supply,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or backpla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以及系统,所述连接装置包括N个互连单元、M个线路板与X个交换网板,每个互连单元与至少一个交换网板连接,每个交换网板与只有一个互连单元连接,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连接,每个线路板与所述X个互连单元连接,M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X大于或者等于N。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其他连接装置以及系统。根据上述技术方案,LPU和SPU的连接方式比较灵活。

Description

连接装置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是涉及连接装置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某些通信设备,例如路由器中包含线路板(lineprocessingunit,LPU)和交换网板(switchprocessingunit,SPU)。现有技术中,通信设备中的LPU和SPU通过作为背板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进行连接。LPU和SPU能够通过背板进行通信。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多个单板承载在背板上。图1所示的多个单板可以是LPU。图1所示的背板可以是印刷电路板。上述技术方案中,LPU和SPU的连接方式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为提高LPU和SPU的连接方式的灵活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连接装置以及系统。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N个互连单元、M个线路板与X个交换网板,每个互连单元与至少一个交换网板连接,每个交换网板与只有一个互连单元连接,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连接,每个线路板与所述X个互连单元连接,M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X大于或者等于N。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M个LPU和X个SPU通过N个互连单元连接。其中,每个互连单元与至少一个交换网板连接,每个交换网板与只有一个互连单元连接,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连接,每个线路板与所述X个互连单元连接,M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X大于或者等于N。因此,上述技术方案中,LPU和SPU的连接方式比较灵活。
在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可拆卸连接;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可拆卸连接。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自身包含的Y个第一连接器与Y个交换网板自身包含的Y个第二连接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为所述Y个交换网板,所述Y个第二连接器分别是所述Y个交换网板的部件,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耦合,Y为正整数,Y小于或者等于X;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自身包含的M个第三连接器与所述M个线路板自身包含的M个第四连接器连接,所述M个第四连接器分别是所述M个线路板的部件,所述第三连接器与所述第四连接器耦合。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互连单元包括电缆、光缆、无源印刷电路板或者有源印刷电路板。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如果所述互连单元包括有源印刷电路板,所述有源印刷电路板包括中继部件。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M个互连单元、X个线路板与N个交换网板,每个互连单元与至少一个线路板连接,每个线路板与只有一个互连单元连接,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连接,每个交换网板与所述M个互连单元连接,M为正整数,X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X大于或者等于M。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X个LPU和N个SPU通过M个互连单元连接。其中,每个互连单元与至少一个线路板连接,每个线路板与只有一个互连单元连接,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连接,每个交换网板与所述M个互连单元连接,M为正整数,X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X大于或者等于M。因此,上述技术方案中,LPU和SPU的连接方式比较灵活。
在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可拆卸连接;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可拆卸连接。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自身包含的Y个第一连接器与Y个线路板自身包含的Y个第二连接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为所述Y个线路板,所述Y个第二连接器分别是所述Y个连接器的部件,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耦合,Y为正整数,Y小于或者等于X;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自身包含的N个第三连接器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自身包含的N个第四连接器连接,所述N个第四连接器分别是所述N个交换网板的部件,所述第三连接器与所述第四连接器耦合。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互连单元包括电缆、光缆、无源印制电路板或者有源印刷电路板。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连接装置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如果所述互连单元包括有源印刷电路板,所述有源印刷电路板包括中继部件。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含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连接装置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连接装置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连接装置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连接装置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方面、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连接装置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连接装置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连接装置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连接装置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连接装置。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X个LPU和N个SPU通过M个互连单元连接。其中,每个互连单元与至少一个线路板连接,每个线路板与只有一个互连单元连接,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连接,每个交换网板与所述M个互连单元连接,M为正整数,X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X大于或者等于M。因此,上述技术方案中,LPU和SPU的连接方式比较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连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连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N个互连单元、M个线路板与X个交换网板,每个互连单元与至少一个交换网板连接,每个交换网板与只有一个互连单元连接,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连接,每个线路板与所述X个互连单元连接,M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X大于或者等于N。
下文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连接关系进行举例: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连接关系可以是第一种连接关系。所述第一种连接关系是: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直连。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直连。
图2为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关于所述第一种连接关系,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连接装置。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连接关系可以是第二种连接关系。所述第二种连接关系是: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每个互连单元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直连。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M个线路板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每个互连单元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M个线路板直连。
图3为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关于所述第二种连接关系,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连接装置。
下文将结合图2对所述第一种连接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2,LPU与互连单元的连接关系如下:
LPU1与互连单元1直连。LPU1与互连单元2直连。LPU2与互连单元1直连。LPU2与互连单元2直连。
SPU与互连单元的连接关系如下:
SPU1与互连单元1直连。SPU2与互连单元2直连。
下文将结合图3对所述第二种连接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3,图3所示的连接装置中,X、M和N都是2。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互连单元、两个LPU以及两个SPU。其中,两个互连单元分别是互连单元1和互连单元2。两个LPU分别是LPU1和LPU2。两个SPU分别是SPU1和SPU2。此外,图3所示的连接装置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为印刷电路板。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更清楚的描述LPU与互连单元的连接关系以及SPU与互连单元的连接关系,图3将背板画成了透明的形式。
参见图3,LPU与互连单元的连接关系如下:
LPU1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1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LPU1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1直连。LPU1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2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LPU1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2直连。LPU2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1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LPU2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1直连。LPU2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2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LPU2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2直连。
SPU与互连单元的连接关系如下:
SPU1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1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SPU1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1直连。SPU2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2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SPU2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2直连。
下文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线路板的数量,交换网板的数量以及互连单元的数量进行举例:
例如,X、M和N都等于1。
例如,X、M和N都大于1。
下文将结合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线路板的数量,交换网板的数量以及互连单元的数量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2,图2所示的连接装置中,X、M和N都是2。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互连单元、两个LPU以及两个SPU。其中,两个互连单元分别是互连单元1和互连单元2。两个LPU分别是LPU1和LPU2。两个SPU分别是SPU1和SPU2。
下文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连接关系的属性进行举例: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连接关系可以是光连接。具体来说: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光连接,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光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连接关系可以是电连接。具体来说: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电连接,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电连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中,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可拆卸连接;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中,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自身包含的Y个第一连接器与Y个交换网板自身包含的Y个第二连接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为所述Y个交换网板,所述Y个第二连接器分别是所述Y个交换网板的部件,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耦合,Y为正整数,Y小于或者等于X;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自身包含的M个第三连接器与所述M个线路板自身包含的M个第四连接器连接,所述M个第四连接器分别是所述M个线路板的部件,所述第三连接器与所述第四连接器耦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器是指互连单元中用于与交换网板连接的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是互连单元的部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连接器是指某类连接器,不是指某个连接器。
所述第二连接器是指交换网板中用于与互连单元连接的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是交换网板的部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二连接器是指某类连接器,不是指某个连接器。
所述第三连接器是指互连单元中用于与线路板连接的连接器。所述第三连接器是互连单元的部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三连接器是指某类连接器,不是指某个连接器。
所述第四连接器是指线路板中用于与互连单元连接的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是线路板的部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四连接器是指某类连接器,不是指某个连接器。
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耦合是指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直连。所述第三连接器与所述第四连接器耦合是指所述第三连接器和所述第四连接器直连。
如果所述第一连接器为公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可以为与所述公连接器对应的母连接器。如果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母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可以为与所述母连接器对应的公连接器。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中,
所述互连单元包括电缆、光缆、无源印刷电路板或者有源印刷电路板。
图4为一种互连单元的示意图。参见图4,互连单元包括连接器1、连接器2、连接器3、连接器4、电缆1以及电缆2。其中,电缆1与连接器1直连。电缆1与连接器4直连。电缆2与连接器2直连。电缆2与连接器3直连。图4中的互连单元可以用于图2所示的连接装置。例如,图4中的互连单元可以是图2中的互连单元1。具体来说,连接器1可以用于连接LPU1。连接器2可以用于连接LPU2。连接器3可以用于连接SPU1。连接器4可以用于连接SPU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的互连单元可以不包括连接器1、连接器2、连接器3以及连接器4。图4中的互连单元在不包括连接器的场景下,电缆1的上部可以与LPU1焊接。电缆2的上部可以与LPU2焊接。电缆1的下部可以与SPU1焊接。电缆2的下部可以与SPU1焊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中,
如果所述互连单元包括有源印刷电路板,所述有源印刷电路板包括中继部件。
图5为一种互连单元的示意图。图5所示的互连单元为有源印刷电路板。所述有源印刷电路板包括连接器1、连接器2、连接器3、连接器4、金线1以及金线2。图5所示的互连单元的功能类似于图4所示的互连单元的功能。图5中的连接器1、连接器2、连接器3、连接器4、金线1以及金线2分别对应图4中的连接器1、连接器2、连接器3、连接器4、电缆1以及电缆2。另外,金线1和金线2的中间设有中继部件。该处的中继部件可以是有源芯片,用于将金线上传输的信号放大,降低信号衰减。关于图5所示的互连单元的具体结构,请参考图4所示的互连单元,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M个互连单元、X个线路板与N个交换网板,每个互连单元与至少一个线路板连接,每个线路板与只有一个互连单元连接,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连接,每个交换网板与所述M个互连单元连接,M为正整数,X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X大于或者等于M,X为正整数。
下文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装置的连接关系进行举例: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装置的连接关系可以是第一种连接关系。所述第一种连接关系是: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直连。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直连。
图6为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关于所述第一种连接关系,可以参考图6所示的连接装置。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连接关系可以是第二种连接关系。所述第二种连接关系是: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每个互连单元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直连。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每个互连单元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直连。
图7为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关于所述第二种连接关系,可以参考图7所示的连接装置。
下文将结合图6对所述第一种连接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6,LPU与互连单元的连接关系如下:
LPU1与互连单元1直连。LPU2与互连单元2直连。
SPU与互连单元的连接关系如下:
SPU1与互连单元1直连。SPU1与互连单元2直连。SPU2与互连单元1直连。SPU2与互连单元2直连。
下文将结合图7对所述第二种连接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7,图7所示的连接装置中,X、M和N都是2。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互连单元、两个LPU以及两个SPU。其中,两个互连单元分别是互连单元1和互连单元2。两个LPU分别是LPU1和LPU2。两个SPU分别是SPU1和SPU2。此外,图7所示的连接装置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为印刷电路板。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更清楚的描述LPU与互连单元的连接关系以及SPU与互连单元的连接关系,图7将背板画成了透明的形式。
参见图7,SPU与互连单元的连接关系如下:
SPU1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1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SPU1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1直连。SPU1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2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SPU1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2直连。SPU2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1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SPU2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1直连。SPU2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2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SPU2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2直连。
LPU与互连单元的连接关系如下:
LPU1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1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LPU1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1直连。LPU2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2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与LPU2直连。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互连单元2直连。
下文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装置的线路板的数量,交换网板的数量以及互连单元的数量进行举例:
例如,X、M和N都等于1。
例如,X、M和N都大于1。
下文将结合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装置的线路板的数量,交换网板的数量以及互连单元的数量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6,图6所示的连接装置中,X、M和N都是2。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互连单元、两个LPU以及两个SPU。其中,两个互连单元分别是互连单元1和互连单元2。两个LPU分别是LPU1和LPU2。两个SPU分别是SPU1和SPU2。
下文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装置的连接关系的属性进行举例: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装置的连接关系可以是光连接。具体来说: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光连接,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光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装置的连接关系可以是电连接。具体来说: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电连接,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电连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装置中,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可拆卸连接;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装置中,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自身包含的Y个第一连接器与Y个线路板自身包含的Y个第二连接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为所述Y个线路板,所述Y个第二连接器分别是所述Y个连接器的部件,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耦合,Y为正整数,Y小于或者等于X;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自身包含的N个第三连接器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自身包含的N个第四连接器连接,所述N个第四连接器分别是所述N个交换网板的部件,所述第三连接器与所述第四连接器耦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器是指互连单元中用于与线路板连接的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是互连单元的部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连接器是指某类连接器,不是指某个连接器。
所述第二连接器是指线路板中用于与互连单元连接的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是线路板的部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二连接器是指某类连接器,不是指某个连接器。
所述第三连接器是指互连单元中用于与交换网板连接的连接器。所述第三连接器是互连单元的部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三连接器是指某类连接器,不是指某个连接器。
所述第四连接器是指交换网板中用于与互连单元连接的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是交换网板的部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四连接器是指某类连接器,不是指某个连接器。
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耦合是指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直连。所述第三连接器与所述第四连接器耦合是指所述第三连接器和所述第四连接器直连。
如果所述第一连接器为公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可以为与所述公连接器对应的母连接器。如果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母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可以为与所述母连接器对应的公连接器。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装置中,
所述互连单元包括电缆、光缆、无源印刷电路板或者有源印刷电路板。
图4为一种互连单元的示意图。参见图4,互连单元包括连接器1、连接器2、连接器3、连接器4、电缆1以及电缆2。其中,电缆1与连接器1直连。电缆1与连接器4直连。电缆2与连接器2直连。电缆2与连接器3直连。图4中的互连单元可以用于图6所示的连接装置。例如,图4中的互连单元可以是图6中的互连单元1。具体来说,连接器1可以用于连接SPU1。连接器2可以用于连接SPU2。连接器3可以用于连接LPU1。连接器4可以用于连接LPU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的互连单元可以不包括连接器1、连接器2、连接器3以及连接器4。图4中的互连单元在不包括连接器的场景下,电缆1的上部可以与SPU1焊接。电缆2的上部可以与SPU2焊接。电缆1的下部可以与LPU1焊接。电缆2的下部可以与LPU1焊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装置中,如果所述互连单元包括有源印刷电路板,所述有源印刷电路板包括中继部件。
图5为一种互连单元的示意图。图5所示的互连单元为有源印刷电路板。所述有源印刷电路板包括连接器1、连接器2、连接器3、连接器4、金线1以及金线2。图5所示的互连单元的功能类似于图4所示的互连单元的功能。图5中的连接器1、连接器2、连接器3、连接器4、金线1以及金线2分别对应图4中的连接器1、连接器2、连接器3、连接器4、电缆1以及电缆2。另外,金线1和金线2的中间设有中继部件。该处的中继部件可以是有源芯片,所述中继部件可以用于将金线上传输的信号如电信号进行放大,或者整形并放大,以降低信号衰减。关于图5所示的互连单元的具体结构,请参考图4所示的互连单元,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所述系统可以是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是路由器。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装置。所述系统可以是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是路由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N个互连单元、M个线路板与X个交换网板,每个互连单元与至少一个交换网板连接,每个交换网板与只有一个互连单元连接,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连接,每个线路板与所述N个互连单元连接,M为正整数,N为大于1的整数,X大于或者等于N;所述互连单元包括电缆、光缆或者有源印刷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可拆卸连接;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自身包含的Y个第一连接器与Y个交换网板自身包含的Y个第二连接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网板为所述Y个交换网板,所述Y个第二连接器分别是所述Y个交换网板的部件,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耦合,Y为正整数,Y小于或者等于X;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M个线路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自身包含的M个第三连接器与所述M个线路板自身包含的M个第四连接器连接,所述M个第四连接器分别是所述M个线路板的部件,所述第三连接器与所述第四连接器耦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互连单元包括有源印刷电路板,所述有源印刷电路板包括中继部件。
5.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M个互连单元、X个线路板与N个交换网板,每个互连单元与至少一个线路板连接,每个线路板与只有一个互连单元连接,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连接,每个交换网板与所述M个互连单元连接,M为正整数,X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X大于或者等于M;
所述互连单元包括电缆、光缆或者有源印刷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可拆卸连接;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自身包含的Y个第一连接器与Y个线路板自身包含的Y个第二连接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线路板为所述Y个线路板,所述Y个第二连接器分别是所述Y个连接器的部件,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耦合,Y为正整数,Y小于或者等于X;
每个互连单元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连接具体为:
每个互连单元通过自身包含的N个第三连接器与所述N个交换网板自身包含的N个第四连接器连接,所述N个第四连接器分别是所述N个交换网板的部件,所述第三连接器与所述第四连接器耦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互连单元包括所述有源印刷电路板,所述有源印刷电路板包括中继部件。
9.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连接装置,或者,所述系统包含权利要求5至8任一所述的连接装置。
CN201210375118.3A 2012-09-29 2012-09-29 连接装置以及系统 Active CN102946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5118.3A CN102946364B (zh) 2012-09-29 2012-09-29 连接装置以及系统
PCT/CN2013/073046 WO2014048094A1 (zh) 2012-09-29 2013-03-22 连接装置以及系统
EP13840594.9A EP2892179B1 (en) 2012-09-29 2013-03-22 Connect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4/670,821 US10740271B2 (en) 2012-09-29 2015-03-27 Connect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6/941,267 US11698877B2 (en) 2012-09-29 2020-07-28 Connect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5118.3A CN102946364B (zh) 2012-09-29 2012-09-29 连接装置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6364A CN102946364A (zh) 2013-02-27
CN102946364B true CN102946364B (zh) 2015-12-02

Family

ID=47729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5118.3A Active CN102946364B (zh) 2012-09-29 2012-09-29 连接装置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740271B2 (zh)
EP (1) EP2892179B1 (zh)
CN (1) CN102946364B (zh)
WO (1) WO20140480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6364B (zh) * 2012-09-29 2015-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以及系统
EP3068088A4 (en) * 2013-12-04 2016-11-30 Huawei Tech Co Ltd INTERCONNECTION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4599A (zh) * 2010-11-01 2011-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背板及通讯设备、通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98233B2 (ja) * 1998-04-28 2005-09-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実装構造
US6535780B1 (en) * 1999-11-10 2003-03-18 Data I/O Corporation High speed programmer system
US7102999B1 (en) * 1999-11-24 2006-09-05 Juniper Networks, Inc. Switching device
US7110394B1 (en) * 2001-06-25 2006-09-19 Sanera Systems, Inc. Packet switching apparatus including cascade ports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packets
US6931211B2 (en) * 2001-08-23 2005-08-16 Cedarpoint Communications, Inc. Reconfigurable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a removable optical backplane connector
US7406038B1 (en) * 2002-04-05 2008-07-29 Ciphermax,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pansion of computer network switching system without disruption thereof
US7274696B1 (en) * 2002-10-21 2007-09-25 Force10 Networks, Inc. Scalable redundant switch fabric architecture
US7095620B2 (en) * 2002-11-27 2006-08-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Optically connectable circuit board with optical component(s) mounted thereon
JP2004253957A (ja) * 2003-02-19 2004-09-0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クロスコネクトシステム
US20040252451A1 (en) * 2003-06-10 2004-12-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ternal peripheral connection interface
US7095622B2 (en) * 2003-06-11 2006-08-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Backplane support system with stiffener
JP2005150776A (ja) * 2003-11-11 2005-06-09 Hitachi Ltd パケット交換装置
US20050207134A1 (en) * 2004-03-16 2005-09-22 Belady Christian L Cell board interconnection architecture
US20070110088A1 (en) * 2005-11-12 2007-05-17 Liquid Computing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calable interconnect
US8749986B1 (en) * 2005-11-21 2014-06-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exible midplane and architecture for a multi-processor computer system
US20070232089A1 (en) * 2006-03-31 2007-10-0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Bridge modules for connecting plural groups of electronic modules
US8165111B2 (en) * 2006-07-25 2012-04-24 PSIMAST, Inc Telecommunication and computing platforms with serial packet switched integrated memory access technology
US7850260B2 (en) * 2007-06-22 2010-12-14 Oracle America, Inc. Injection/ejection mechanism
US8340091B2 (en) * 2007-07-11 2012-12-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acket processing with adjusted access control list
US8456859B2 (en) * 2008-02-27 2013-06-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card architecture for switching device
US8107466B2 (en) * 2008-04-01 2012-01-31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Flexible network switch fabric for clustering system
US8208253B1 (en) * 2008-11-18 2012-06-26 Force10 Networks, Inc. Modular chassis arrangement with separately cooled logic and logic power modules
CN101877932B (zh) * 2009-04-29 2011-08-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插背板及槽位连接器
US8463934B2 (en) * 2009-11-05 2013-06-11 Rj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Llc Unified system area network and switch
US8654680B2 (en) * 2010-03-16 2014-02-18 Force10 Networks, Inc. Packet forwarding using multiple stacked chassis
US8737067B1 (en) * 2011-04-01 2014-05-27 Juniper Networks, Inc. Connectivity scheme and cooling scheme for a large rack system
US20120257618A1 (en) * 2011-04-06 2012-10-1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Expanding a Single Chassis Network or Computing Platform Using Soft Interconnects
CN102681618A (zh) * 2012-04-20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背板系统
CN102946364B (zh) * 2012-09-29 2015-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以及系统
KR101711616B1 (ko) * 2013-03-27 2017-03-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백플레인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스위칭 시스템
US9246748B2 (en) * 2014-03-26 2016-01-26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 switch with distributed control
TWI601000B (zh) * 2015-12-24 2017-10-01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分散式背板令接線卡互接之機架式交換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4599A (zh) * 2010-11-01 2011-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背板及通讯设备、通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98877B2 (en) 2023-07-11
US20200356510A1 (en) 2020-11-12
CN102946364A (zh) 2013-02-27
EP2892179A1 (en) 2015-07-08
EP2892179A4 (en) 2015-08-19
US20150212963A1 (en) 2015-07-30
WO2014048094A1 (zh) 2014-04-03
US10740271B2 (en) 2020-08-11
EP2892179B1 (en) 2017-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6231A (zh) 带有用于高速信号传输的软性扁平电缆的电子设备
RU2012128525A (ru) Модуль ввода/вывода
US20100135620A1 (en)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transceiver module
CN102946364B (zh) 连接装置以及系统
WO2013022098A1 (ja) 分岐器
CN104466578B (zh) 具有两种网络接口的网络转接卡
US20150041207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2725924A (zh) 互连板及服务器系统
CN102630137B (zh) 单板、背板和通信设备
CN105376659A (zh) 一种光背板组件及一种通信设备
CN205176333U (zh) 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
FR2852168B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numeriques pour la transmission avec une faible diaphonie
CN102906943A (zh) 连接器及服务器
US9173283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TE478546T1 (de) Rückwandplatine und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CN202565296U (zh) 背板拼接结构及通信设备
CN201345715Y (zh) 一种光电接口复用的装置
CN101799973A (zh) 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及方法
US9059551B2 (en) Backplane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70252283A1 (en)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board to board interconnect
CN204882961U (zh) 双孔多通道光收发器
TW200607159A (en) Flexible hybrid cable
US20160164572A1 (en) Electrical Duplex to Optical Conversion
CN210536779U (zh) 基于轨道交通的hdmi光信号接收转换器
CN102761377B (zh) 单纤双向光收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