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3023A - 终端和信息保护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和信息保护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3023A
CN102883023A CN2012103898614A CN201210389861A CN102883023A CN 102883023 A CN102883023 A CN 102883023A CN 2012103898614 A CN2012103898614 A CN 2012103898614A CN 201210389861 A CN201210389861 A CN 201210389861A CN 102883023 A CN102883023 A CN 102883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described target
state
treatmen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898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898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830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83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30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状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判断是否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信息保护控制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信息的状态执行相应的保护策略,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Description

终端和信息保护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和一种信息保护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信息保护的方法是:用户将某个联系人设置为隐私联系人,当接收到该隐私联系人的信息时,必须通过某种解密操作才能查看该信息。
但是有些情况下,用户对于一些联系人,希望能够快速查看其发送的新信息,而对于该联系人的旧信息,则必须输入密码后才能查看;或者是,对于信息,仅在首次查看时需要解密,解密成功后表明用户的身份正确,之后的查看则没有必要加密。当前的信息保护方法没有针对不同用户对于信息保护方式的不同需求,没有区分信息的不同状态并进行相应处理,且操作流程固定而且十分繁琐。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信息保护技术,能够根据信息的状态执行相应的保护策略,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终端,能够根据信息的状态执行相应的保护策略,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状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判断是否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用户对某个私密信息进行操作时(例如打开、删除、发送等),可以根据该私密信息的处理状态,即已处理状态和未处理状态,判断是否对该私密信息进行加密,这使得用户对于私密信息的加密设置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不再是所有私密信息都需要经过特定解密操作后才能进行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信息生成时,在预设的状态记录文件中记录所述目标信息为未处理状态;更新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信息被处理时,在所述状态记录文件中更新所述目标信息为已处理状态;则所述状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记录文件,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在终端中新生成信息或接收到来自外部的新信息时,可以将这些信息记为未处理状态,当对这些信息进行操作后,则将其记为已处理状态,这使得终端能够区分信息的处理状态,进而使用户可以根据不同信息的处理状态进行不同加密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加密处理单元,用于在用户需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操作时,若所述状态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和/或已处理状态,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解密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执行所述解密操作后,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解密处理,以供所述用户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进行加密处理具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当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当目标信息处于已处理状态时,允许当前操作进行;第二种模式:当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时,允许当前操作进行,当目标信息处于已处理状态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第三种模式:当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或已处理状态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模式设置单元,用于提供多个模式供用户选择,其中每个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处理状态;则所述加密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与所述用户选择的模式对应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对联系人的私密模式进行设置,从而根据联系人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加密方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单元,用于设置预设关键字和/或预设联系人;则所述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目标信息包含所述预设关键字和/或所述目标信息的联系人包含所述预设联系人时,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设置某个联系人为私密联系人,当目标信息的联系人包含私密联系人时才判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和/或设置某关键字为私密关键字,当目标信息包含私密关键字时才判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这使得用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信息进行加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信息保护控制方法,包括:步骤204,确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步骤206,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判断是否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用户对某个私密信息进行操作时(例如打开、删除、发送等),可以根据该私密信息的处理状态,即已处理状态和未处理状态,判断是否对该私密信息进行加密,这使得用户对于私密信息的加密设置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不再是所有私密信息都需要经过特定解密操作后才能进行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4之前,还包括:步骤202,在所述目标信息生成时,在预设的状态记录文件中记录所述目标信息为未处理状态,在所述目标信息被处理时,在所述状态记录文件中更新所述目标信息为已处理状态;则所述步骤204包括:根据所述状态记录文件,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在终端中新生成信息或接收到来自外部的新信息时,可以将这些信息记为未处理状态,当对这些信息进行操作后,则将其记为已处理状态,这使得终端能够区分信息的处理状态,进而使用户可以根据不同信息的处理状态进行不同加密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06具体包括:在用户需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操作时,若所述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和/或已处理状态,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在所述用户执行所述解密操作后,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解密处理,以供所述用户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进行加密处理具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当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当目标信息处于已处理状态时,允许当前操作进行;第二种模式:当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时,允许当前操作进行,当目标信息处于已处理状态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第三种模式:当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或已处理状态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6之前,还包括:提供多个模式供用户选择,其中每个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处理状态;所述步骤206包括:在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与所述用户选择的模式对应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对联系人的私密模式进行设置,从而根据联系人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加密方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4之前还包括:步骤202,设置预设关键字和/或预设联系人;则所述步骤204包括:当所述目标信息包含所述预设关键字和/或所述目标信息的联系人包含所述预设联系人时,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设置某个联系人为私密联系人,当目标信息的联系人包含私密联系人时才判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和/或设置某关键字为私密关键字,当目标信息包含私密关键字时才判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这使得用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信息进行加密。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的信息不限于短信、邮件、IM聊天工具的信息,以及在文件中记录的信息,更多类型的信息均适用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根据信息的状态执行相应的保护策略,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保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保护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收短信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100包括:状态确定单元102,用于确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判断单元104,用于根据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判断是否对目标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当用户对某个私密信息进行操作时(例如打开、删除、发送等),可以根据该私密信息的处理状态(包括已处理状态和未处理状态),判断是否对该私密信息进行加密,这使得用户对于私密信息的加密设置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不再是所有状态下的私密信息都需要经过解密后才能进行操作。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100还可以包括:记录单元106,用于在目标信息生成时,在预设的状态记录文件中记录目标信息为未处理状态;更新单元108,用于在目标信息被处理时,在状态记录文件中更新目标信息为已处理状态;则状态确定单元102用于,根据状态记录文件,确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
当在终端100中新生成信息或接收到来自外部的新信息时,可以将这些信息记为未处理状态,当对这些信息进行操作后,则将其记为已处理状态,这使得终端能够区分信息的处理状态,进而使用户可以根据不同信息的处理状态进行不同加密操作。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100还可以包括:加密处理单元110,用于在用户需对目标信息进行操作时,若状态确定单元102确定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和/或已处理状态,对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解密处理单元112,用于在用户执行所述解密操作后,对目标信息进行解密处理,以供用户操作。
根据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进行加密处理具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当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当目标信息处于已处理状态时,允许当前操作进行。例如用户接收到的信息包含私密内容,不想让其他人看到,那么在初次打开该信息时,以免其他人打开,需要用户需要输入密码后才能打开,当浏览完毕其中的内容后,用户将其删除,则不需要再次输入密码,而可以直接删除。
第二种模式:当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时,允许当前操作进行,当目标信息处于已处理状态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例如用户在网上支付时,忘记支付密码,然后通过网上银行的系统取回支付密码,网上银行的系统将包含该支付密码的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上,此时用户可以直接打开该信息以尽快完成支付,并将该信息保存于手机中,那么该信息将作为已处理的信息被加密,可以避免其他人看到用户的支付密码。
第三种模式:当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或已处理状态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100还可以包括:模式设置单元114,用于提供多个模式供用户选择,其中每个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处理状态;则所述加密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与所述用户选择的模式对应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用户可以对联系人的私密模式进行设置,从而根据联系人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加密方式。例如可以设置女朋友的私密模式为第一模式,设置网上银行的私密模式为第二模式。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100还可以包括:设置单元116,用于设置预设关键字和/或预设联系人;则状态确定单元102用于,当目标信息包含预设关键字和/或目标信息的联系人包含预设联系人时,确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
用户可以设置某个联系人为私密联系人,当目标信息的联系人包含私密联系人时才判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和/或设置某关键字为私密关键字,当目标信息包含私密关键字时才判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这使得用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信息进行加密。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保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保护控制方法包括:步骤204,确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步骤206,根据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判断是否对目标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当用户对某个私密信息进行操作时(例如打开、删除、发送等),可以根据该私密信息的处理状态(包括已处理状态和未处理状态),判断是否对该私密信息进行加密,这使得用户对于私密信息的加密设置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不再是所有状态下的私密信息都需要经过解密后才能进行操作。
优选地,在步骤204之前还包括:步骤202,在目标信息生成时,在预设的状态记录文件中记录目标信息为未处理状态,在目标信息被处理时,在状态记录文件中更新目标信息为已处理状态;则步骤204包括:根据状态记录文件,确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
当在终端中新生成信息或接收到来自外部的新信息时,可以将这些信息记为未处理状态,当对这些信息进行操作后,则将其记为已处理状态,这使得终端能够区分信息的处理状态,进而使用户可以根据不同信息的处理状态进行不同加密操作。
优选地,步骤206具体包括:在用户需对目标信息进行操作时,若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和/或已处理状态,对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在用户执行解密操作后,对目标信息进行解密处理,以供用户操作。
根据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进行加密处理具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当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当目标信息处于已处理状态时,允许当前操作进行。例如用户接收到的信息包含私密内容,不想让其他人看到,那么在初次打开该信息时,以免其他人打开,需要用户需要输入密码后才能打开,当浏览完毕其中的内容后,用户将其删除,则不需要再次输入密码,而可以直接删除。
第二种模式:当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时,允许当前操作进行,当目标信息处于已处理状态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例如用户在网上支付时,忘记支付密码,然后通过网上银行的系统取回支付密码,网上银行的系统将包含该支付密码的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上,此时用户可以直接打开该信息以尽快完成支付,并将该信息保存于手机中,那么该信息将作为已处理的信息被加密,可以避免其他人看到用户的支付密码。
第三种模式:当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或已处理状态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
优选地,在步骤206之前还包括:提供多个模式供用户选择,其中每个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处理状态;步骤206包括:在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与用户选择的模式对应时,对目标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用户可以对联系人的私密模式进行设置,从而根据联系人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加密方式。例如可以设置女朋友的私密模式为第一模式,设置网上银行的私密模式为第二模式。
优选地,在步骤204之前还包括:步骤202,设置预设关键字和/或预设联系人;则步骤204包括:当目标信息包含预设关键字和/或目标信息的联系人包含预设联系人时,确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
用户可以设置某个联系人为私密联系人,当目标信息的联系人包含私密联系人时才判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和/或设置某关键字为私密关键字,当目标信息包含私密关键字时才判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这使得用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信息进行加密。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保护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保护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304,设置私密联系人和/或私密关键字,并设置私密联系人和/或私密关键字所述信息对应的保护模式;
步骤306,当信息包含私密关键字和/或联系人包含私密联系人时,确定目标信息(比如新来电,新短信,新邮件等)的保护模式;
步骤308,判定保护模式为第一种保护模式;
步骤310,判断信息是否处于未处理状态;
步骤312,判定保护模式为第二种保护模式;
步骤314,判断信息是否处于已处理状态;
步骤316,判定保护模式为第三种保护模式;
步骤318,在第一种保护模式下,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或在第二种保护模式下,信息处于已处理状态,或在第三种保护模式下,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步骤320,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例如通过下拉托盘输入密码;
步骤322,在第一种保护模式下,信息处于已处理状态,或在第二种保护模式下,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或用户进行了解密操作后,允许用户进行操作,比如阅读信息,恢复信息等。
这样,用户可以根据信息的新旧状态设置不同的隐私模式:
1、保护新信息的隐私和已读信息的隐私,对两种采取同样的操作流程。
2、保护已读信息的隐私,对新信息,尽量缩短操作流程,方便对新状态进行相关操作。
这里的新状态是指:新短信、新来电、新邮件等隐私号码对用户发起的所有沟通响应。
这里的旧状态是指:已读短信、已读来电、已读邮件等隐私号码对用户发起的所有沟通响应。
这里的隐私模式是指:通过某种密码保护手段,对用户的新旧状态进行保护的方法。比如通过输入密码,才能查看用户的新旧状态。
这里的正常模式是指:手机默认的对新状态和旧状态的信息都需要解密才能查看的模式。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收短信息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收短信息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402,设置某人为私密联系人及该私密联系人对应的保护模式;
步骤404,接收到该私密号码的新短信后,用户执行打开操作,则判断该私密号码的对应的保护模式;
步骤406,判定保护模式为第一种保护模式;
步骤408,判定保护模式为第三种保护模式;
步骤410,若保护模式为第一种保护模式或第三种保护模式,则对新信息进行加密;
步骤412,显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输入密码进行解密;
步骤414,用户执行解密操作;
步骤416,判定保护模式为第二种保护模式;
步骤418,执行解密操作后或判定新短信处于第二种保护模式,则打开新短信供用户查看;
步骤420,新短信变为旧短信(即从未处理状态变为已处理状态)。
用户设定新来电、新信息、新邮件的查看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在原本的私密模式下存在一种“只保护旧信息”模式,然后,在该模式下,在设置私密号码的时候,选择特定号码为“只保护旧状态”模式,或在设置私密号码的时候,设定特定的关键词,比如选择某些关键字:支付宝、淘宝、亚马逊、京东商城等作为关键字,含有这些关键字的电话、短信、邮件等实现“只保护旧信息”模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中,终端中信息保护的方法没有针对不同用户对于信息保护方式的不同需求,操作流程固定而且十分繁琐。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信息的状态执行相应的保护策略,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判断是否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信息生成时,在预设的状态记录文件中记录所述目标信息为未处理状态;
更新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信息被处理时,在所述状态记录文件中更新所述目标信息为已处理状态;则
所述状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记录文件,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密处理单元,用于在用户需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操作时,若所述状态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和/或已处理状态,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解密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执行所述解密操作后,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解密处理,以供所述用户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模式设置单元,用于提供多个模式供用户选择,其中每个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处理状态;则
所述加密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与所述用户选择的模式对应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预设关键字和/或预设联系人;则所述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目标信息包含所述预设关键字和/或所述目标信息的联系人包含所述预设联系人时,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
6.一种信息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204,确定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
步骤206,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判断是否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04之前,还包括:
步骤202,在所述目标信息生成时,在预设的状态记录文件中记录所述目标信息为未处理状态,在所述目标信息被处理时,在所述状态记录文件中更新所述目标信息为已处理状态;
则所述步骤204包括:根据所述状态记录文件,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6具体包括:
在用户需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操作时,若所述目标信息处于未处理状态和/或已处理状态,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在所述用户执行所述解密操作后,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解密处理,以供所述用户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06之前,还包括:
提供多个模式供用户选择,其中每个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处理状态;
所述步骤206包括:
在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与所述用户选择的模式对应时,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04之前还包括:
步骤202,设置预设关键字和/或预设联系人;则
所述步骤204包括:当所述目标信息包含所述预设关键字和/或所述目标信息的联系人包含所述预设联系人时,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处理状态。
CN2012103898614A 2012-10-15 2012-10-15 终端和信息保护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28830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898614A CN102883023A (zh) 2012-10-15 2012-10-15 终端和信息保护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898614A CN102883023A (zh) 2012-10-15 2012-10-15 终端和信息保护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3023A true CN102883023A (zh) 2013-01-16

Family

ID=47484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98614A Pending CN102883023A (zh) 2012-10-15 2012-10-15 终端和信息保护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830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6877A (zh) * 2013-09-02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4453A (zh) * 2008-06-17 2008-11-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数据保密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53703A (zh) * 2008-12-15 2010-06-23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销毁信息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895607A (zh) * 2010-05-10 2010-11-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用户隐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CN102299804A (zh) * 2011-09-21 2011-12-2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服务器和私密数据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4453A (zh) * 2008-06-17 2008-11-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数据保密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53703A (zh) * 2008-12-15 2010-06-23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销毁信息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895607A (zh) * 2010-05-10 2010-11-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用户隐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CN102299804A (zh) * 2011-09-21 2011-12-2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服务器和私密数据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6877A (zh) * 2013-09-02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04426877B (zh) * 2013-09-02 2019-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7674B (zh) 一种手机中隐私数据的隔离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03155528B (zh) 移动计算设备的安全
CN103390026B (zh)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安全浏览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3902862B (zh) 一种移动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一种移动设备
CN103377332B (zh) 访问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34868A (zh) 电子数据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812332A (zh) 数据保护方法
CN107734176A (zh) 移动终端的丢失保护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859930A (zh) 能动型安全认证提供方法以及支持该方法的终端机和系统
CN106534570A (zh) 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2867157B (zh) 移动终端和数据保护方法
CN101916342A (zh) 一种安全移动存储设备及利用其实现数据安全交换的方法
CN103686716A (zh) 安卓系统机密性完整性增强访问控制系统
CN102136048A (zh) 基于手机蓝牙的计算机环绕智能防护装置及方法
CN103379483B (zh) 一种移动终端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392931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个人信息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01727558A (zh) 一种计算机密码清除方法、计算机和服务器
CN101815292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数据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05006045A (zh) Nfc手机动态密码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754209A (zh) 保护手机信息内容的方法
CN101820593A (zh) 一种智能sim卡及通过该卡实现数据短消息传输和处理的方法
CN106453057B (zh) 一种防止短信被窃取的方法及终端
CA2593991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honeypot mod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6778334A (zh) 账号信息的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883023A (zh) 终端和信息保护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