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3876B - 无线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3876B
CN102833876B CN201210085533.5A CN201210085533A CN102833876B CN 102833876 B CN102833876 B CN 102833876B CN 201210085533 A CN201210085533 A CN 201210085533A CN 102833876 B CN102833876 B CN 1028338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signal
external equipment
wireless telecom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55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33876A (zh
Inventor
柴田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33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3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33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38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该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到第一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该无线通信设备要以母站状态和子站状态中的哪一个进行操作,并且在该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该无线通信设备要在以母站状态进行操作。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将第一无线配置文件发送到第一外部设备,以便在该无线通信设备要以母站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与该第一外部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并且在该无线通信设备要以子站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从第二外部设备接收第二无线配置文件,以便与该第二外部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1年6月1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132284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在此并入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技术涉及无线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地,由Wi-Fi联盟制定的Wi-Fi直连(Wi-Fi Direct)(在下文中称作“WFD”)是公知的(例如,Wi-Fi联盟的“Wi-Fi对等(P2P)技术规范版本1.1”2010)。WFD无线网络包括作为组所有者进行操作的一个装置(在下文中称作“G/O装置”)以及作为由G/O装置管理的客户端(在下文中称作“客户端装置”)进行操作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传统地,在要根据WFD在一对装置之间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应当知道如何确定该对装置中的哪一个要作为G/O进行操作,而哪一个要作为客户端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使得在无线通信设备与外部设备之间适当地建立无线连接的技术。
本申请中公开的一种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该无线通信设备被构造成,能够选择性地以多个状态中的任何一种状态进行操作,该多个状态包括作为无线网络中的母站工作的母站状态以及作为无线网络中的子站工作的子站状态。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通信控制单元、状态确定单元以及建立控制单元。该通信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成,从外部接收信号。该状态确定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在通信控制单元接收到包括特定信息的第一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该无线通信设备要以母站状态和子站状态中的哪一个进行操作。状态确定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在通信控制单元接收到不包括特定信息的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该无线通信设备要以母站状态进行操作。建立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在确定了该无线通信设备要以母站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将第一无线配置文件发送到第一外部设备,以便于通过使用该第一无线配置文件来与第一外部设备建立无线连接。该建立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在确定了该无线通信设备要以子站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从第二外部设备接收第二无线配置文件,以便于通过使用该第二无线配置文件来与第二外部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在上述技术中,在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到第一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该无线通信设备要以母站状态和子站状态中的哪个状态来进行操作,并且在该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该无线通信设备要以母站状态进行操作。因此,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第一类型的信号还是第二类型的信号来适当地确定无线通信设备要进行操作的状态。由于无线通信设备依照所确定的状态来执行无线配置文件的通信(发送或接收),所以可以适当地建立与外部设备(第一外部设备或第二外部设备)的无线连接。
通信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成,从能够选择性地以多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进行操作的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第一类型的信号,并且从不能选择性地以多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进行操作的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第二类型的信号。根据该构造,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根据外部设备(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或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的类型来适当地确定该无线通信要进行操作的状态。
通信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在用于搜索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的特定时段期间,从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第二类型的信号。根据该构造,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从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适当地接收第二类型的信号。
特定时段可以包括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第一时段可以是用于从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探测请求信号以便于将探测响应信号发送到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的时段。第二时段可以是用于将探测请求信号发送到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以便于从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可以作为第一类型的信号的探测响应信号的时段。通信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在第一时段中从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可以作为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探测请求信号。根据该构造,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从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适当地接收第一类型的信号,并且可以从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适当地接收第二类型的信号。
通信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在特定时段期间,在没有从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在从该特定时段的开始已经经过了预先确定的时间之前一直继续该特定时段,并且在该特定时段中,在从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在从该特定时段的开始已经经过了预先确定的时间之前,终止该特定时段。根据该构造,在接收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无线通信设备提前终止该特定时段。因此,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与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快速建立无线连接。
通信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在没有从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即使接收到来自第一外部设备的第一类型的信号,也在从该特定时段的开始已经经过了预先确定的时间之前一直继续该特定时段。根据该构造,即使接收到来自特定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的第一类型的信号,无线通信设备也继续该特定时段。因此,在从特定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到第一类型的信号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从另一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第一类型的信号。也就是说,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适当地找到多个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
通信控制单元可以被进一步构造成,通过使用包括在与第一信道数目相对应的第一信道组中的每个信道来顺序发送用于搜索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的多个搜索信号。第一类型的信号可以是响应于在多个搜索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搜索信号而从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发送的响应信号。第二类型的信号可以是通过使用包括在与第二信道数目相对应的第二信道组中的每个信道而从第二外部设备顺序发送的多个搜索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搜索信号,该第二信道数目可以大于第一信道数目。
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单元。该显示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在通信控制单元接收到第一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使得显示单元显示包括与第一类型的信号的发送源相关的信息的画面。该显示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在通信控制单元接收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使得该显示单元不显示包括与第二类型的信号的发送源相关的信息的画面。根据该构造,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第一类型的信号还是接收到第二类型的信号来适当地选择是否使包括与信号的发送源相关的信息的画面显示。
母站状态可以是使无线通信设备对在可以以子站状态进行操作的多个设备之间执行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的状态。
此外,一种用于实现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也是新颖的和实用的。另外,用于实现无线通信设备的计算机程序和存储该计算机程序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是新颖的和实用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通信系统的构造的示例。
图2示出了以设备状态执行的PBC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情况A的时序图。
图4示出了情况B的时序图。
图5示出了以G/O状态执行的PBC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系统的构造)
如图1中所示,通信系统2包括打印机10(PC 60和PC 70的外围设备)以及多个PC 60、PC 70。打印机10和PC 60中的每一个都能够依照Wi-Fi直连(将要描述)来执行无线通信功能。此外,在下文中,Wi-Fi直连被称作“WFD”,并且依照Wi-Fi直连的无线通信功能被称作“WFD功能”。打印机10和PC 60能够依照WFD来建立无线连接,从而构建无线网络。因此,打印机10和PC 60变得能够无线地传送诸如打印数据等的通信对象的对象数据。
PC 70不能执行WFD功能,但是能够执行正常的无线通信。也就是说,PC 70能够建立AP(接入点)的已知无线连接。如在下文中详细描述的,打印机10和PC 70能够建立无线连接,从而构建无线网络。因此,打印机10和PC 70变得能无线地传送诸如打印数据等的通信对象的对象数据。
(打印机10的构造)
打印机10包括操作单元12、显示单元14、打印执行单元16、有线接口18、无线接口20以及控制器30。单元12至30与总线(省略了附图标记)连接。操作单元12包括多个键。用户可以通过对操作单元12进行操作来向打印机10提供各种指令。显示单元14是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器。打印执行单元16包括打印机制,诸如喷墨方法、激光方法等的打印机制,并且根据来自控制器30的指令来执行打印。有线接口18是用于执行有线通信的接口,并且与有线电路(例如,LAN电路)连接。无线接口20是用于执行无线通信的接口。
控制器30包括CPU 32和存储器34。CPU 32根据存储在存储器34中的程序来执行各种处理。存储器34包括ROM、RAM、硬盘等。存储器34存储要由CPU 32执行的程序,并且存储在CPU 32执行处理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或创建的数据。CPU 32通过根据程序执行处理来实现通信控制单元40、状态确定单元42、建立控制单元44以及显示控制单元46的功能。
(PC 60的构造)
PC 60包括CPU、存储器、显示器等(未示出)。PC 60的存储器存储用于打印机10的打印机驱动器程序。PC 60的CPU可以通过使用打印机驱动器程序来创建打印对象的打印数据。在在打印机10与PC 60之间已经建立了无线连接的状态中,PC 60可以将该打印数据无线地发送到打印机10。此外,除了不能执行WFD功能之外,PC 70具有与PC 60相同的构造。
(WFD)
WFD是由Wi-Fi联盟制定的标准。在Wi-Fi联盟所创建的“Wi-Fi对等(P2P)技术规范版本1.1”中对WFD进行了描述。
如上文所描述,打印机10和PC 60中的每一个都能够执行WFD功能。此外,在下文中,能够执行WFD功能的装置(例如,PC 60)被称作“WFD兼容装置”,而不能执行WFD功能的装置(例如,PC 70)被称作“WFD非兼容装置”。
在WFD中,三个状态已经被定义为装置的状态:组所有者状态(在下文中称作“G/O状态”)、客户端状态以及设备状态。WFD兼容装置能够选择性地以三个状态之中的一个状态进行操作。
一个无线网络包括处于G/O状态的装置以及处于客户端状态的装置。在一个无线网络中,可能仅存在一个G/O状态装置,但是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客户端状态装置。G/O状态装置管理一个或多个客户端状态装置。具体地,G/O状态装置创建管理列表,其中写入了一个或多个客户端状态装置中的每一个的标识信息(即,MAC地址)。当客户端状态装置新加入无线网络时,G/O状态装置将该装置的标识信息添加到管理列表,而当客户端状态装置脱离无线网络时,G/O状态装置从管理列表中删除该装置的标识信息。
G/O状态装置能够与在管理列表中登记的装置,即,处于客户端状态的装置,无线地传送通信对象的对象数据(例如,包括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的信息的数据(打印数据等))。然而,G/O状态装置能够与没有登记在管理列表中的装置无线地传送用于加入无线网络的数据(例如,不包括网络层信息的数据(诸如探测请求信号、探测响应信号等的物理层数据)),但是不能无线地传送对象数据。例如,处于G/O状态的打印机10的通信控制单元40(参见图1)能够从在管理列表中登记的PC 60(即,处于客户端状态中的PC 60)无线地接收打印数据,但是不能从没有登记在管理列表中的PC无线地接收打印数据。
另外,G/O状态装置能够中继多个客户端状态装置之间的对象数据(打印数据等)的无线通信。例如,在处于客户端状态的PC 60应当将打印数据无线地发送到处于客户端状态的另一打印机的情况下,PC 60首先将打印数据无线地发送到处于G/O状态的打印机10。在该情况下,打印机10的通信控制单元40从PC 60无线地接收打印数据,并且将打印数据无线地发送到其它打印机。也就是说,G/O状态装置能够执行无线网络的AP(接入点)的功能。
此外,没有加入无线网络的WFD兼容装置(即,没有登记在管理列表中的装置)是设备状态装置。设备状态装置能够无线地传送用于加入无线网络的数据(诸如探测请求信号、探测响应信号等的物理层数据),但是不能经由无线网络无线地传送对象数据(打印数据等)。
此外,具有与打印机10的当前状态(G/O状态、客户端状态、设备状态)相对应的值的状态标志被存储在打印机10的存储器34中。因此,控制器30可以通过验证改状态标志的值来获悉打印机10的当前状态。
(PBC模式处理(打印机10=设备状态的情况))
接下来,将参考图2来描述由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所执行的处理的内容。此外,WPS(Wi-Fi保护设置)无线连接模式用作用于执行WFD无线连接的模式。WPS无线连接模式包括PBC(按钮配置)模式和PIN(个人标识号)码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PBC模式。然而,本实施例的技术还可以适用于PIN码模式。
用户对处于设备状态的打印机10的操作单元12执行模式选择操作,以从PBC模式和PIN码模式中选择PBC模式。从而,开始了图2的PBC模式处理。
在S10中,通信控制单元40(参见图1)顺序执行扫描处理、侦听处理以及搜索处理。扫描处理是用于搜索在打印机10的周围出现的G/O状态装置的处理。具体地,在扫描处理中,通信控制单元40顺序地使用十三个信道1ch至13ch来顺序地无线发送探测请求信号。此外,该探测请求信号包括指示打印机10能够执行WFD功能的P2P(对等)信息。
例如,在处于G/O状态的WFD兼容装置(在下文中称作“特定G/O装置”)在打印机10周围出现的情况下,预先确定了特定G/O装置使用1ch至13ch中的一个信道。因此,特定G/O装置无线地接收来自打印机10的探测请求信号。在该情况下,特定G/O装置将探测响应信号无线地发送到打印机10。该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特定G/O装置能够执行WFD功能的P2P信息以及指示特定G/O状态装置处于G/O状态的信息。因此,通信控制单元40可以找到特定G/O装置。此外,探测响应信号还包括指示特定G/O装置的设备名称和特定G/O装置的类别(例如,打印机、PC等)的信息以及特定G/O装置的MAC地址。因此,通信控制单元40可以获取与特定G/O装置相关的信息。
此外,例如,在处于设备状态的WFD兼容装置(在下文中称作“特定设备装置”)在打印机10周围出现的情况下,预先确定该特定设备装置使用1ch、6ch、11ch中的一个信道。因此,特定设备装置还无线地接收来自打印机10的探测请求信号。在该情况下,特定设备装置将探测响应信号无线地发送到打印机10。然而,该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该装置处于设备状态的信息,而不包括指示该装置处于G/O状态的信息。另外,即使处于客户端状态的装置无线地接收到来自打印机10的探测请求信号,处于客户端状态的装置也不向打印机10无线地发送探测响应信号。因此,在扫描处理中,通信控制单元40可以适当地找到特定G/O装置。
侦听处理是用于对探测请求信号做出响应的处理。特定设备装置可以在搜索处理中无线地发送探测请求信号(要描述)。该探测请求信号包括指示特定设备装置能够执行WFD功能的P2P信息。一旦接收到来自特定设备装置无线地接收到探测请求信号,通信控制单元40就无线地发送探测响应信号。该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打印机10能够执行WFD功能的P2P信息、指示打印机10处于设备状态的信息、指示打印机10的设备名称和打印机10的类别的信息以及打印机10的MAC地址。特定设备装置可以通过通信控制单元40发送探测响应信号来找到打印机10。
此外,WFD非兼容装置(例如,PC 70)还可以发送探测请求信号以搜索打印机10。此时,WFD非兼容装置顺序地使用十三个信道1ch至13ch来顺序地无线发送探测请求信号。该探测请求信号不包括P2P信息。因此,在侦听处理中,通过接收不包括P2P信息的探测请求信号,通信控制单元40可以获悉WFD非兼容装置在打印机10周围出现。
在搜索处理中,通信控制单元40顺序地使用三个信道1ch、6ch、11ch来顺序地无线发送探测请求信号。从而,通信控制单元40无线地接收来自特定设备装置的探测响应信号。该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特定设备装置能够执行WFD功能的P2P信息、指示特定设备装置处于设备状态的信息、指示特定设备装置的设备名称和特定设备装置的类别的信息及特定设备装置的MAC地址。因此,通信控制单元40可以找到特定设备装置。
此外,特定G/O装置还可以响应于在打印机10的搜索处理中发送的探测请求信号来将探测响应信号无线地发送到打印机10。然而,该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装置处于G/O状态的信息,而不包括指示装置处于设备状态的信息。另外,如上文所描述,即使处于客户端状态的装置无线地接收到来自打印机10的探测请求信号,处于客户端状态中的装置也不将探测响应信号无线地发送到打印机10。另外,即使WFD非兼容装置无线地接收到来自打印机10的探测请求信号,WFD非兼容装置也不发送探测响应信号。因此,在搜索处理中,通信控制单元40可以适当地找到特定设备装置。
此外,在首先已经执行了一次扫描处理之后,除非从WFD非兼容装置接收到探测请求信号,否则通信控制单元40在预先确定的时段已经经过之前一直重复地多次执行一组侦听处理和搜索处理。也就是说,考虑到从另一WFD兼容装置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的可能性,即使已经从WFD兼容装置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通信控制单元40也在预先确定的时段已经经过之前一直继续执行一组侦听处理和搜索处理。根据该构造,打印机10可以适当地找到WFD兼容装置。
虽然在图2的流程图中没有示出,但是当预先确定的时段经过时,控制器30使得显示显示单元14中的画面,以使用户选择继续还是结束侦听处理和搜索处理。如果用户选择“继续”,则通信控制单元40在预先确定的时段再次经过之前一直重复地多次执行一组侦听处理和搜索处理持续。如果用户选择“结束”,则该处理前进到S12。
另一方面,如果从WFD非兼容装置接收到探测请求信号,则控制单元40立即结束处理S10,并且前进到S12。也就是说,通信控制单元40在预先确定的时段已经过去之前结束处理S10。在该情况下,由于用于处理S10的时间变得更短,所以能够在打印机10与WFD非兼容装置之间快速地建立无线连接。
在S12中,状态确定单元42(参见图1)确定是否已经找到WFD非兼容装置。具体地,在S10的侦听处理中接收到不包括P2P信息的探测请求信号的情况下,状态确定单元42在S12确定为是,并且前进到S30。另一方面,在S10的侦听处理中没有接收到不包括P2P信息的探测请求信号的情况下,状态确定单元42在S12中确定为否,并且前进到S14。
WFD非兼容装置不能作为无线网络的G/O来进行操作,而仅能够作为无线网络的客户端来进行操作。也就是说,WFD非兼容装置保持处于客户端状态。因此,在S30(找到WFD非兼容装置的情况)中,状态确定单元42确定打印机10要以G/O状态进行操作。具体地,状态确定单元42将存储器34中的状态标志从与设备状态相对应的值改变成与G/O状态相对应的值。因此,打印机10变得能够以G/O状态进行操作。当S30结束时,该处理前进到S24,而无需执行处理S14至S22。在S30之后执行的S24(要描述)中,WFD非兼容装置被称作“对象装置”。
在S14(没有找到WFD非兼容装置的情况)中,显示控制单元46(参见图1)使得显示单元14显示装置列表。如上所述,通信控制单元40可以在扫描处理中找到特定G/O装置(参见S10),并且可以在搜索处理中找到特定设备装置(参见S10)。显示控制单元46使得显示单元14显示与在S10中找到的装置相关的信息(即,在S10中获取的信息)。
此外,在S12中为是的情况下(找到WFD非兼容装置的情况),显示控制单元46使得显示单元14不显示装置列表。根据该构造,打印机10可以根据是否从WFD兼容装置接收到探测响应信号或者是否从WFD非兼容装置接收到探测请求信号来适当地选择是否使得装置列表进行显示。具体地,在从WFD非兼容装置接收到探测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打印机10使得装置列表不进行显示,并且因此可以在打印机10与WFD非兼容装置之间快速建立无线连接。
用户可以通过查看在S14中显示的装置列表来获悉在打印机10周围出现的装置,并且可以对操作单元12执行装置选择操作,以选择哪些装置应该与打印机10建立无线连接。当已经执行了装置选择操作时,控制器30在S16中确定为是,并且前进到S18。在下文中,通过装置选择操作所选择的装置(例如,PC 60)被称作“对象装置”。
接下来,在S18中,状态确定单元42确定对象装置的当前状态是否是设备状态。在对象装置的当前状态是G/O状态的情况下(在S18中的否的情况),该处理前进到S 19,而在对象装置的当前状态是设备状态的情况下(在S18中的是的情况),该处理前进到S20。
在S19(对象装置的当前状态=G/O状态)中,确定打印机10要以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具体地,状态确定单元42将存储器34中的状态标志从与设备状态相对应的值改变成与客户端状态相对应的值。因此,打印机10变得能够以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此外,在S19中,通信控制单元40将连接请求信号无线地发送到对象装置。因此,对象装置将OK信号无线地发送到打印机10。当S19结束时,该处理前进到S26。
在S20(对象装置的当前状态=设备状态)中,状态确定单元42执行与对象装置的G/O协商,将打印机10和对象装置中的一个装置确定为G/O,并且将其它装置确定为客户端。具体地,通信控制单元40首先将连接请求信号无线地发送到对象装置。因此,对象装置还将OK信号无线地发送到打印机10。接下来,状态确定单元42将指示打印机10的G/O优先级的信息无线地发送到对象装置,并且从对象装置无线地接收指示对象装置的G/O优先级的信息。此外,打印机10的G/O优先级是指示打印机10应该变成G/O的优先级的指标,并且在打印机10中预先确定。类似地,对象装置的G/O优先级是指示对象装置应该变成G/O的优先级的指标。例如,其中CPU和存储容量比较高的装置(例如,PC)能够在作为G/O进行操作的同时快速地执行其它处理。因此,在该类型的装置中,G/O优先级通常被设置成使得变成G/O的优先级为高。另一方面,例如,其中CPU和存储容量比较低的装置可能不能在作为G/O进行操作的同时快速地执行其它处理。因此,在该类型的装置中,G/O优先级通常被设置成使得变成G/O的优先级为低。
状态确定单元42将打印机10的G/O优先级与对象装置的G/O优先级作比较,将具有更高优先级的装置(打印机10或对象装置)确定为G/O,并且将具有较低优先级的装置(对象装置或打印机10)确定为客户端。在打印机10被确定为G/O的情况下,状态确定单元42将存储器34中的状态标志从与设备状态相对应的值改变为与G/O状态相对应的值。因此,打印机10变得能够以G/O状态进行操作。另外,在打印机10被确定为客户端的情况下,状态确定单元42将存储器34中的状态标志从与设备状态相对应的值改变为与客户端相对应的值。因此,打印机10变得能够以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此外,对象装置通过使用与打印机10相同的方法,基于打印机10的G/O优先级和对象装置的G/O优先级,来确定G/O和客户端。当S20的G/O协商结束时,该处理前进到S22。
在S22中,建立控制单元44(参见图1)判断打印机10的当前状态是否是G/O状态、以及对象装置的当前状态是否是客户端状态。在打印机10的当前状态是G/O状态并且对象装置的当前状态是客户端状态(在S22中的是的情况)的情况下,该处理前进行到S24。另一方面,在打印机10的当前状态是客户端状态,并且对象装置的当前状态是G/O状态(S22中的否的情况)的情况下,该处理前进到S26。
在S24中,建立控制单元44执行针对G/O状态的WPS协商。具体地,建立控制单元44创建示出建立无线连接所需要的无线配置文件(SSID、验证模式、加密模式、密码等)的数据,并且将其无线地发送到对象装置。此外,验证模式和加密模式被预先确定。另外,建立控制单元44在处理S24时创建密码。此外,SSID可以在处理S24时由建立控制单元44来创建,或者可以被预先确定。发送到对象装置的无线配置文件允许打印机10和对象装置使用相同的无线配置文件。也就是说,使用该无线配置文件,打印机10和对象装置无线地传送验证请求、验证响应、关联请求、关联响应以及4次握手(4way handshake)。在该处理期间,打印机10和对象装置执行各种验证处理,诸如SSID验证、验证模式以及加密模式验证、密码验证等。在所有验证都成功的情况下,在打印机10和对象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此外,如果在S24中建立了无线连接,则控制器30进一步将对象装置的MAC地址(即,在S 12的扫描或侦听中所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中包括的MAC地址)添加到管理列表。从而,处于G/O状态的打印机10(即,通信控制单元40)变得能够与处于客户端状态中的对象装置传送通信对象的对象数据(打印数据等)。此外,对象数据包括网络层数据,该网络层是比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更高的层。因此,处于G/O状态的打印机10(即,通信控制单元40)可以执行与处于客户端状态的对象装置的网络层的无线通信。另外,处于G/O状态的打印机10(即,通信控制单元40)能够在处于客户端状态的对象装置与在管理列表中登记并且处于客户端状态的另一装置之间中继无线通信。
另一方面,在S26中,建立控制单元44执行针对客户端状态的WPS协商。具体地,对象装置创建指示建立无线连接所需要的无线配置文件(SSID、验证模式、加密模式、密码等)的数据,并且将其无线地发送到打印机10。因此,建立控制单元44从对象装置无线地接收示出无线配置文件的数据。后续的处理(诸如验证请求等的通信处理)与S24相同。因此,处于客户端状态的打印机10(即,通信控制单元40)变得能够与处于G/O状态的对象装置无线地传送对象数据(打印数据等)。另外,处于客户端状态的打印机10(即,通信控制单元40)能够经由处于G/O状态的对象装置来与处于客户端状态的另一装置(即,在对象装置的管理列表中登记的另一装置)无线地传送对象数据。当S24或S26结束时,图2的PBC模式处理结束。
(情况A;图3)
将参考图3来描述由作为WFD兼容装置的打印机10和PC 60执行的处理(情况A)的示例。在图3中,假定其中要通过使用WPS PBC模式来在处于设备状态的打印机10与处于设备状态的PC 60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情况。用户在打印机10的操作单元12上执行模式选择操作以选择PBC模式。在该情况下,打印机10执行扫描处理(图3中未示出)、侦听处理以及搜索处理(图2的S10)。打印机10在预先确定的时间T1经过之前一直重复地多次执行一组侦听处理和搜索处理。用户还在PC 60的操作单元上执行模式选择操作以选择PBC模式。在该情况下,PC 60还执行扫描处理、侦听处理以及搜索处理。
在搜索处理中,PC 60顺序地使用三个信道1ch,6ch,11ch来顺序地无线发送探测请求信号。例如,在打印机10正在使用的信道是6ch的情况下,在侦听处理中,打印机10从PC 60无线地接收6ch探测请求信号,并且将探测响应信号无线地发送到PC 60。从而,PC 60可以找到打印机10。
类似地,在搜索处理中,打印机10顺序地使用三个信道1ch、6ch、11ch来顺序地无线发送探测请求信号。例如,在PC 60正在使用的信道是1ch的情况下,在搜索处理中,PC 60从打印机10无线地接收1ch探测请求信号,并且将探测响应信号无线地发送到打印机10。从而,打印机10可以找到PC 60。此外,该探测响应信号包括P2P信息。因此,打印机10可以获悉PC 60能够执行WFD功能(即,PC 60是WFD兼容装置)。
在预先确定的时间T1已经经过之后,打印机10结束侦听处理和搜索处理。在图2的S14中,打印机10使得在显示单元14中显示装置列表。用户从该装置列表中选择PC 60。在该情况下,在图2的S20中,打印机10执行与PC 60的G/O协商。
(情况A1)
在情况A1中,在G/O协商中,打印机10被确定为G/O,并且PC60被确定为客户端。在该情况下,在图2的S24中,打印机10将无线配置文件无线地发送到PC 60,并且通过使用该无线配置文件来与PC60建立无线连接。
(情况A2)
在情况A2中,在G/O协商中,打印机10被确定为客户端,并且PC 60被确定为G/O。在该情况下,在图2的S26中,打印机10从PC60无线地接收无线配置文件,并且使用该无线配置文件来与PC 60建立无线连接。
(情况B;图4)
接下来,将参考图4来描述由打印机10和为WFD非兼容装置的PC 70执行的处理(情况B)的示例。在图4中,打印机10处于设备状态。如在情况A中,用户在打印机10的操作单元12上执行模式选择操作以选择PCB模式。在该情况下,打印机10执行扫描处理(图3中未示出),然后执行侦听处理和搜索处理(图2的S10)。
用户在PC 70的操作单元上执行模式选择操作以选择PBC模式。在该情况下,PC 70顺序地使用13个信道1ch至13ch来顺序地无线发送探测请求信号。例如,在打印机10正在使用的信道是6ch的情况下,在侦听处理中,打印机10从PC 70无线地接收6ch探测请求信号,并且将探测响应信号无线地发送到PC 70。从而,PC 70可以找到打印机10。
由打印机10接收到的探测请求信号不包括P2P信息。因此,在侦听处理的过程中,打印机10可以获悉存在WFD非兼容装置。在该情况下,打印机10立即结束图2的处理S10。也就是说,打印机10通常在侦听处理之后执行搜索处理(参见图3)。然而,一旦从PC 70接收到探测请求信号,打印机10就在不执行搜索处理的情况下结束图2的处理S10。因此,在图3的情况A的预先确定的时间T1经过之前,打印机10结束图2的处理S10。在情况B中,图2的S10的处理时间T2变得比情况A的处理时间T1(参见图3)短。因此,可以在打印机10与PC 70之间快速地建立无线连接。
接下来,打印机10在图2的S 12中确定为是,并且在图2的S30中从设备状态转变为G/O状态。在图2的S24中,打印机10将无线配置文件无线地发送到PC 70,并且使用该无线配置文件来与PC 70建立无线连接。
(PBC模式处理(打印机10=G/O状态的情况))
接下来,将参考图5来描述通过处于G/O状态的打印机10所执行的PBC模式处理的内容。用户对处于G/O状态的打印机10的操作单元12执行模式选择操作,以从PBC模式和PIN码模式中选择PBC模式。从而,开始图5的PBC模式处理。
如S50中所示,通信控制单元40在打印机10处于G/O状态时开始侦听处理(即,继续执行侦听处理)。此外,通信控制单元40在打印机10处于G/O状态时不执行扫描处理和搜索处理。
假定其中要与打印机10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在下文中称作“对象装置”)是WFD非兼容装置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当执行了用于选择PBC模式的模式选择操作时,对象装置无线地发送探测请求信号。由于在S50中通信控制单元40正在执行侦听处理,所以通信控制单元40将探测响应信号无线地发送到对象装置。因此,对象装置可以找到打印机10。
对象装置使得包括与打印机10相关的信息的装置列表进行显示,并且用户选择该打印机10。从而,对象装置将连接请求信号无线地发送到打印机10。在该情况下,通信控制单元40在S52中确定为是。此外,在对象装置是WFD兼容装置的情况下,对象装置也可以找到打印机10,并且可以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来将连接请求信号发送到打印机10。在该情况下,通信控制单元40在S52中也确定为是。
接下来,在S54中,建立控制单元44执行用于G/O状态的WPS协商。处理S54与图2的处理S24相同。然而,建立控制单元44向对象装置无线地发送在由打印机10构造的无线网络中所使用的无线配置文件(即,在图2的S24中所创建的无线配置文件)。因此,在打印机10与对象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此外,后续的处理(用于将对象装置的MAC地址添加到管理列表的处理等)与图2的S24相同。
此外,在无线网络不由打印机10构造的情况(打印机10处于设备状态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对操作单元12执行操作,以使打印机10转变为G/O状态。在该情况下,状态确定单元42在不执行图2的流程(S20、S30等)的情况下使打印机10的状态从设备状态转变为G/O状态。在该情况下,控制器30根据图5的流程来执行处理。也就是说,通信控制单元40在执行侦听处理(S50)的同时监视是否已经接收到连接请求信号(S52)。
另外,用户还可以对处于客户端状态的打印机10的操作单元12执行模式选择操作以从PBC模式和PIN码模式中选择PBC模式。在该情况下,状态确定单元42使打印机10的状态从客户端状态转变为设备状态。然后,控制器30根据图2的流程图来执行PBC模式处理。
(本实施例的结果)
如图3的情况A中所示,当处于设备状态的打印机10从作为WFD兼容装置的PC 60无线地接收到包括P2P信息的探测响应信号时,打印机10执行G/O协商(图2的S20),并且从G/O状态和客户端状态中确定打印机10应该进行操作的状态。另一方面,如图4的情况B中所示,当处于设备状态的打印机10从作为WFD非兼容装置的PC 70无线地接收到不包括P2P信息的探测请求信号时,打印机10在不执行G/O协商的情况下确定其应当以G/O状态进行操作(图2的S30)。这是因为PC 70不能成为无线网络的G/O。因此,打印机10可以根据从打印机10要与其建立无线连接的对象装置接收到的信号(探测响应信号或探测请求信号)来适当地确定打印机10要进行操作的状态。由于打印机10根据所确定的状态来执行无线配置文件的通信(图2的S24或S26),所以打印机10可以适当地与对象装置建立无线连接。
具体地,缺乏无线通信知识的用户可能不能恰当地理解对象装置是WFD兼容装置还是WFD非兼容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即使这样的用户也可以容易地使得在打印机10与对象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也就是说,如果用户在打印机10和对象装置中的每一个中执行模式选择操作来选择PBC模式,则(1)在对象装置是WFD兼容装置的情况下,在图2的S14至S22之后,打印机10执行S24或S26的WPS协商,并且建立无线连接,(2)在对象装置是WFD非兼容装置的情况下,在S30之后,打印机10执行S24的WPS协商,并且建立无线连接。因此,不论对象装置是WFD兼容装置还是WFD非兼容装置,如果用户在打印机10和对象装置中的每一个中执行模式选择操作,用户都可以容易地在打印机10与对象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对应关系)
打印机10是“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PC 60是“第一外部设备”和“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的示例,PC 70是“第二外部设备”和“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的示例。G/O状态和客户端状态分别是“母站状态”和“子站状态”的示例。P2P信息是“预先确定的信息”的示例。在图3中从PC 60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以及在图4中从PC 60接收到的探测请求信号分别是“第一类型的信号”和“第二类型的信号”的示例。另外,在图3的情况A1中发送到PC 60的无线配置文件(或者在图4的情况B中发送到PC 60的无线配置文件)以及在图3的情况A2中从PC 60接收到的无线配置文件分别是“第一无线配置文件”和“第二无线配置文件”的示例。另外,其中执行侦听处理和搜索处理的时段(图3的T1、图4的T2)是“特定时段”的示例。信道1ch、6ch和11ch的数目(即,3)是“第一信道数目”的示例,并且信道1ch至13ch的数目(即,13)是“第二信道数目”的示例。
在下文中列举了前述实施例的变体。
(1)“无线通信设备”不限于打印机10,而可以是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其他装置(例如,移动电话、PDA、PC、服务器、传真设备、复印机、扫描仪、多功能设备等)。另外,“外部设备”不限于PC 60、70,而可以是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其他装置(例如,移动电话、PDA、PC、服务器、打印机、传真设备、复印机、扫描仪、多功能设备等)。
(2)在前述实施例中,显示控制单元46使得在打印机10中设置的显示单元14中显示装置列表。代替地,在显示控制单元46配备有web服务器功能,并且客户端终端已经接入了打印机10的web服务器的情况下,可以向客户端终端提供指示装置列表的数据。在该情况下,在客户端终端的显示单元中显示装置列表。也就是说,“显示单元”可以是在无线通信设备内部的显示单元,或者可以是在无线通信设备外部的显示单元(即,构造为与无线通信设备分立的主体的显示单元)。
(3)“母站状态”不限于WFD G/O状态,而可以是管理构成无线网络的其它设备的任何状态(例如,管理与另一设备相关的信息列表、中继另一设备的无线通信等)。另外,“子站状态”不限于WFD客户端状态,而可以是由母站状态装置管理的任何状态。
(4)在前述实施例中,13(1ch至13ch)是“第二信道数目”的示例。这是在欧洲使用的规范。代替地,“第二信道数目”可以是11(1ch至11ch;美国规范)、14(1ch至14ch;日本规范)、或另一信道数目。
(5)在前述实施例中,单元40至46通过根据软件执行处理的打印机10的CPU 32来实现。代替地,单元40至46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通过诸如逻辑电路的硬件资源来实现。

Claims (7)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被构造成,能够选择性地以多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进行操作,所述多个状态包括作为无线网路中的组所有者站工作的组所有者状态以及作为所述无线网络中的客户端站工作的客户端状态,所述组所有者状态是能够执行所述无线网络的接入点的功能的状态,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控制单元,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被构造成:
从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包括特定信息的第一类型的信号,所述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能够选择性地以所述多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进行操作;
在用于搜索所述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的特定时段期间,从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不包括所述特定信息的第二类型的信号,所述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不能够选择性地以所述多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进行操作;
在所述特定时段期间,没有从所述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到从所述特定时段的开始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为止继续所述特定时段;并且
在所述特定时段中,从所述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在从所述特定时段的开始经过所述预先确定的时间之前终止所述特定时段;
状态确定单元,所述状态确定单元被构造成:
在所述通信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通过执行G/O协商来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组所有者状态和所述客户端状态中的哪一个状态进行操作,其中,所述特定信息包括指示所述外部设备能够执行用于确定所述外部设备将以所述组所有者状态和所述客户端状态中的哪一个进行操作的处理的信息;并且
在所述通信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在不执行G/O协商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组所有者状态进行操作,并且不会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信号是不包括所述特定信息的探测请求信号;以及
建立控制单元,所述建立控制单元被构造成:
在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组所有者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将第一无线配置文件发送到第一外部设备,以便通过使用所述第一无线配置文件来建立与所述第一外部设备的无线连接;并且
在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从第二外部设备接收第二无线配置文件,以便通过使用所述第二无线配置文件来建立与所述第二外部设备的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在没有从所述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即使从所述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类型的信号,也到从所述特定时段的开始经过所述预先确定的时间为止继续所述特定时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进一步被构造成,通过使用被包括在与第一信道数目相对应的第一信道组中的各个信道来顺序发送用于搜索所述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的多个搜索信号,
所述第一类型的信号是,响应于所述多个搜索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搜索信号而从所述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发送的响应信号,并且
所述第二类型的信号是,通过使用被包括在与第二信道数目相对应的第二信道组中的各个信道,从所述第二外部设备顺序发送的多个搜索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搜索信号,所述第二信道数目大于所述第一信道数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进一步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构造成:
在所述通信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使显示单元显示包括与所述第一类型的信号的发送源相关的信息的画面;并且
在所述通信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不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包括与所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发送源相关的信息的画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组所有者状态是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对在以所述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的多个设备之间执行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的状态。
6.一种由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被构造成能够选择性地以多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进行操作,所述多个状态包括作为无线网络中的组所有者站工作的组所有者状态以及作为所述无线网络中的客户端站工作的客户端状态,所述组所有者状态是能够执行所述无线网络的接入点的功能的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包括特定信息的第一类型的信号,所述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能够选择性地以所述多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进行操作;
在用于搜索所述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的特定时段期间,从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不包括所述特定信息的第二类型的信号,所述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不能够选择性地以所述多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进行操作;
在所述特定时段期间,没有从所述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到从所述特定时段的开始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为止继续所述特定时段;并且
在所述特定时段中,从所述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在从所述特定时段的开始经过所述预先确定的时间之前终止所述特定时段;
在接收到包括所述第一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通过执行G/O协商来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组所有者状态和所述客户端状态中的哪一个状态进行操作,其中,所述特定信息包括指示所述外部设备能够执行用于确定所述外部设备将以所述组所有者状态和所述客户端状态中的哪一个进行操作的处理的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在不执行G/O协商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组所有者状态进行操作,并且不会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信号是不包括所述特定信息的探测请求信号;
在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组所有者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将第一无线配置文件发送到第一外部设备,以便通过使用所述第一无线配置文件来建立与所述第一外部设备的无线连接;以及
在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从第二外部设备接收第二无线配置文件,以便通过使用所述第二无线配置文件来建立与所述第二外部设备的无线连接。
7.一种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被构造成,能够选择性地以多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进行操作,所述多个状态包括作为无线网路中的组所有者站工作的组所有者状态以及作为所述无线网络中的客户端站工作的客户端状态,所述组所有者状态是能够执行所述无线网络的接入点的功能的状态,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控制单元,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被构造成:
从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包括特定信息的第一类型的信号,所述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能够选择性地以所述多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进行操作;并且
在用于搜索所述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的特定时段期间,从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不包括所述特定信息的第二类型的信号,所述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不能够选择性地以所述多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进行操作;
状态确定单元,所述状态确定单元被构造成:
在所述通信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通过执行G/O协商来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组所有者状态和所述客户端状态中的哪一个状态进行操作,其中,所述特定信息包括指示所述外部设备能够执行用于确定所述外部设备将以所述组所有者状态和所述客户端状态中的哪一个进行操作的处理的信息;并且
在所述通信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情况下,在不执行G/O协商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组所有者状态进行操作,并且不会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信号是不包括所述特定信息的探测请求信号;以及
建立控制单元,所述建立控制单元被构造成:
在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组所有者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将第一无线配置文件发送到第一外部设备,以便通过使用所述第一无线配置文件来建立与所述第一外部设备的无线连接;并且
在确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从第二外部设备接收第二无线配置文件,以便通过使用所述第二无线配置文件来建立与所述第二外部设备的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特定时段包括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
所述第一时段是用于从所述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探测请求信号以便将探测响应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的时段,
所述第二时段是用于将所述探测请求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以便从所述第一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作为所述第一类型的信号的所述探测响应信号的时段,并且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时段中,从所述第二类型的外部设备接收作为所述第二类型的信号的所述探测请求信号。
CN201210085533.5A 2011-06-14 2012-03-28 无线通信设备 Active CN1028338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2284 2011-06-14
JP2011132284A JP5736986B2 (ja) 2011-06-14 2011-06-14 無線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3876A CN102833876A (zh) 2012-12-19
CN102833876B true CN102833876B (zh) 2016-12-14

Family

ID=45894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5533.5A Active CN102833876B (zh) 2011-06-14 2012-03-28 无线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817304B2 (zh)
EP (1) EP2536182B1 (zh)
JP (1) JP5736986B2 (zh)
CN (1) CN1028338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10035B2 (ja) * 2009-11-13 2012-04-04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JP5754254B2 (ja) 2011-06-14 2015-07-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KR101915314B1 (ko) 2011-10-25 2018-1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에서 WPS(Wi-Fi Protecte d Setup)을 이용한 와이파이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JP5880205B2 (ja) * 2012-03-28 2016-03-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EP2838278B1 (en) * 2012-04-10 2020-01-01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6057565B2 (ja) * 2012-07-04 2017-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65607B2 (ja) * 2013-02-22 2018-0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207215B2 (ja) 2013-04-24 2017-10-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KR20160026866A (ko) * 2013-06-28 2016-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직접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디바이스 탐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415026A (zh) * 2013-07-03 2013-11-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法及设备
JP6317576B2 (ja) * 2013-11-29 2018-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090187B2 (ja) * 2014-01-31 2017-03-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464965B (zh) * 2014-02-28 2020-02-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显示应用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JP6451163B2 (ja) * 2014-09-11 2019-01-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JP6536226B2 (ja) 2015-07-03 2019-07-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CN105871968A (zh) * 2015-10-08 2016-08-17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设备搜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821393B1 (ko) 2016-06-14 2018-0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태양전지 모듈
JP2017229031A (ja) * 2016-06-24 2017-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862826B2 (ja) * 2016-12-28 2021-04-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6819417B2 (ja) * 2017-03-31 2021-01-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7177850B2 (ja) * 2018-11-09 2022-11-24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通信装置
EP3879919A4 (en) * 2018-11-09 2022-08-10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WIRELESS CONNECTION METHO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6107A (zh) * 2009-11-24 2011-05-25 索尼公司 无线电通信设备、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方法和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2216A (ja) 2000-11-08 2002-05-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lanシステム及び無線端末
JP2004357057A (ja) 2003-05-29 2004-12-16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165623A (ja) 2004-12-02 2006-06-22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無線中継システム、無線クライアント、無線中継方法及び無線中継プログラム
US7616588B2 (en) 2005-03-31 2009-11-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Simplified creation and termination of an ad hoc wireless network with 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
JP4829600B2 (ja) 2005-11-28 2011-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241842B2 (ja) 2007-02-15 2009-03-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Ftp型処理装置、ftpシステム、状態表示方法
JP5012380B2 (ja) 2007-10-02 2012-08-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lan設定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lan設定プログラム
JP2009301138A (ja) 2008-06-10 2009-12-24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端末装置及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インストール方法
CN101771586B (zh) 2008-11-14 2013-10-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Wi-Fi点对点网络实现添加设备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JP2010187168A (ja) 2009-02-12 2010-08-26 Panasonic Corp 無線プロジェクタ
JP5319375B2 (ja) 2009-04-14 2013-10-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の接続設定方法
JP4700122B2 (ja) 2009-05-29 2011-06-15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無線lan装置
US20110026504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Sony Corporation Continuous group ownership in an ieee 802.11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8873523B2 (en) 2009-09-30 2014-10-28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olicited activation for protected wireless networking
US9420631B2 (en) * 2009-10-02 2016-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WLAN peer-to-peer group owner negotiation
US20110082939A1 (en) * 2009-10-02 2011-04-07 Michael Peter Montemurro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oxy discovery and negotiations between network entities to establish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JP5468963B2 (ja) 2010-04-01 2014-04-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671879B2 (ja) * 2010-08-24 2015-02-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589991B2 (en) 2010-12-14 2013-11-19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rect connection with side channel control
JP5736987B2 (ja) * 2011-06-14 2015-06-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JP5754254B2 (ja) 2011-06-14 2015-07-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KR102031957B1 (ko) * 2011-12-12 2019-11-08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Wi-Fi다이렉트를 지원하는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그것의 Wi-Fi다이렉트 활성화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6107A (zh) * 2009-11-24 2011-05-25 索尼公司 无线电通信设备、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方法和程序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i-Fi Peer-to-Peer (P2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Version 1.1;Wi-Fi Alliance Technical Committee P2P Task Group;《Wi-Fi Peer-to-Peer (P2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Version 1.1》;20101004;正文第2-3节,第118、122-123页,图4,图1A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05094A (ja) 2013-01-07
US9052862B2 (en) 2015-06-09
EP2536182A1 (en) 2012-12-19
JP5736986B2 (ja) 2015-06-17
US20140320925A1 (en) 2014-10-30
CN102833876A (zh) 2012-12-19
US20120320414A1 (en) 2012-12-20
US8817304B2 (en) 2014-08-26
EP2536182B1 (en) 2018-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3876B (zh) 无线通信设备
US11671813B2 (en) Function execu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11012149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2833752B (zh) 无线通信设备
US921073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registr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28882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398627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8696847A (zh) 通信设备、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和由通信设备执行的方法
JP2017034613A (ja) 通信機器、及び、通信機器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2713672B1 (en) Wireless slave devices configu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rewith
JP6365594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108419302A (zh) 通信装置
JP7435860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