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3400B - 便携式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3400B
CN102763400B CN201180009352.8A CN201180009352A CN102763400B CN 102763400 B CN102763400 B CN 102763400B CN 201180009352 A CN201180009352 A CN 201180009352A CN 102763400 B CN102763400 B CN 1027634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interarea
image
control part
portabl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93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3400A (zh
Inventor
光永直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295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4895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295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0609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295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7459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63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3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3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34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navigational calcul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31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using a single graphics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61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in the context of movement of objects on the screen or movement of the observer relative to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壳体,其外形由第一主面、与第一主面相对的第二主面、被第一主面与第二主面夹持的侧面构成;以及显示部,其配置于壳体内部,能够在第一主面侧表面与第二主面侧表面显示图像。该壳体使用透明材料来制作,与该显示部对应的区域的壳体设为透明,在显示部的画面显示区域内以缩尺和方位中的至少一者作为基准显示图像,或者根据壳体的朝向来切换要显示的画面。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了显示图像的显示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便携式电话机、PDA、便携式游戏机等具备显示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提出了各种形状、结构的壳体(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便携式电子设备,发售有使用透明的材料来形成壳体并且配置于内部的电路基板等能够视觉识别的便携式电话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524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现有技术仅作为设计上的特征而设置了透明的壳体,并未提供任何新的可操作性等。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观良好的、可操作性高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使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外形由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对的第二主面、被第一主面与第二主面夹持的侧面构成;显示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能够在面向所述第一主面的第一主面侧表面与面向所述第二主面的第二主面侧表面显示图像;物理键,其由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被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主面上;以及电路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物理键与所述显示部之间并安装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显示部进行控制以及接受来自所述物理键的输入。
在此,优选的是,所述壳体的所述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与所述第一主面正交的方向倾斜。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物理键的表面由片状部件覆盖。
另外,优选的是,还具有扬声器、传声器以及照相机,所述扬声器、所述传声器以及所述照相机中的至少一者的、从所述壳体露出的部分被配置在所述片状部件的一部分上。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使得由所述显示部的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用于显示图像的、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不透明的,而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不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透明的。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物理键以在所述第一主面侧表面显示字符时的字符的显示方向为基准,配置于所述第一主面的靠下侧的位置。
另外,优选的是,还具有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配置于所述第二主面上,进行对所述控制部的输入,所述物理键具备跟踪球、方向键、触控装置、光学指示装置中的至少一者。
另外,优选的是,还具有无线通信部,该无线通信部具备收发电波的天线,能够从外部获取要在画面上显示的信息,所述天线被配置于所述物理键与所述显示部之间且位于以字符的显示方向为基准的下侧的端部。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显示部在所述第二主面的图像显示区域大于在所述第一主面的图像显示区域。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显示部在不显示图像的状态下为透明的或者半透明的。
另外,优选的是,还具有电源部,该电源部配置于所述物理键与所述显示部之间,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充电。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显示部具有图像显示区域,所述图像显示区域在不显示图像的状态下为透明的,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部的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以长度、角度和方位中的至少一者为基准显示图像。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显示区域显示标准图像。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存储在进行标准图像的显示时输入的测量结果,并使所输入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图像一起显示。
另外,优选的是,还具有获取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获取部以及确定所述壳体朝向的方位的方位确定部,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位置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位置信息以及由所述方位确定部确定的方位,使所述图像显示区域显示与该图像显示区域的背面侧的本装置外围情况相关的信息。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显示区域将本装置的外围设施的信息作为导航图像进行显示,其中,所述外围设施位于所述图像显示区域的背面侧并与所述图像显示区域重叠。
另外,优选的是,当输入表示目标物体的实际尺寸的信息以及表示与所述图像显示区域重叠的所述目标物体的图像尺寸的信息时,所述控制部根据输入的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物体与本装置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目标物体位于所述图像显示区域的背面侧,并且,用户能够透过所述图像显示区域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视觉识别。
另外,优选的是,还具有对所述壳体的反转进行检测的反转检测部,所述显示部具备能够在所述第一主面显示图像的第一显示面以及能够在所述第二主面显示图像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显示面的第二显示面,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反转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对使用所述第一显示面显示图像与使用所述第二显示面显示图像进行切换。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显示面显示与所述物理键的使用相关联的图像。
另外,优选的是,与所述物理键的使用相关联的图像是包括文本框的图像。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二显示面显示包括Web浏览图像、地图图像、使用照相机拍摄得到的图像中的至少一者的图像。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显示面显示所述第二显示面正在显示的图像中的用于检索的输入图像。
另外,优选的是,当所述反转检测部在所述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过程中检测到所述壳体的反转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显示面显示对文本框的输入图像。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而优选的是,当所述反转检测部在所述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过程中检测到所述壳体的反转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二显示面正在显示的信息添加到邮件中。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而优选的是,当所述反转检测部在所述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过程中检测到所述壳体的反转时,所述控制部使得能够使用所述物理键。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而优选的是当所述反转检测部在所述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过程中检测到所述壳体的反转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显示面显示用于启动预定的应用程序的菜单图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起到外观良好的、能够提高可操作性这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俯视图。
图5是图1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X-X线截面图。
图6是表示图1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显示部的画面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显示在显示部内的图像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显示在显示部内的图像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显示在显示部内的图像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6是用于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7是用于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8是用于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9是用于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0是用于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1是用于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围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22是用于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3是用于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25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对显示图像的画面进行切换的第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对显示图像的画面进行切换的第二方法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以手触摸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所具备的触摸面板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8是表示以手触摸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所具备的触摸面板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9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对显示图像的画面进行切换的第三方法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正在显示图像时使壳体反转的情况下对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进行切换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31是表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正在显示图像时使壳体反转的情况下对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进行切换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32是表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正在显示图像时使壳体反转的情况下对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进行切换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33是表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正在显示图像时使壳体反转的情况下对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进行切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34是表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正在显示图像时使壳体反转的情况下对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进行切换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35是表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正在显示图像时使壳体反转的情况下对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进行切换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36是表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正在显示图像时使壳体反转的情况下对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进行切换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的技术特征中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想得到的实质上相同的技术特征,即,等同范围的技术特征。下面,以便携式电话机为例来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但是本发明的应用对象并不限定于便携式电话机,例如,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PHS(PersonalHandyPhone System: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DA、便携式导航装置、便携式游戏机等。
首先,使用图1至图5来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外观。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另外,图2是图1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后视图,图3是图1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侧视图,图4是图1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俯视图,图5是图1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X-X线截面图。
便携式电子设备1是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机。便携式电子设备1具有壳体2,在该壳体2的内部和表面配置有各个部件。如图1至图4所示,壳体2呈盒型形状,具有将第一壳体2A与第二壳体2B进行贴合得到的结构。第一壳体2A与第二壳体2B呈厚度薄的板形状。也即是,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俯视看是矩形片状的结构体。各自的面积最大的面彼此相对地贴合在一起。另外,第一壳体2A与第二壳体2B的面积最大的面为相同面积。将第一壳体2A与第二壳体2B贴合在一起并使各自的面积最大的面彼此相对。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即,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是使用透明的材料制作的。透明的材料是指光能够透过的材料,例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2A与第二壳体2B使用粘接剂等进行接合,图5示出的接合面MP也为透明状态。
壳体2的外表面由正面(第一主面、第一壳体2A的表面)3、与正面3相对的(是相反侧的面)背面(第二主面、背面、第二壳体2B的表面)4以及正面3与背面4之间的侧面5构成。此外,关于壳体2,第一壳体2A的面积最大的面成为正面3,第二壳体2B的面积最大的面成为背面4。另外,侧面5是正面3与背面4的外缘,是在与正面3和背面4平行的方向、即图3或者图4示出的方向上看壳体2的情况下可见的面。壳体2呈正面3与背面4之间的间隔从中心朝向端部而缩短的形状。也即是,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2呈侧面5的截面成为曲面的形状。
如图1所示,在壳体2(第一壳体2A)的正面3上设置有片部6。此外,片部6被配置成在正面3的长边方向上比中央更靠下侧(以标准使用的情况下的字符显示方向等为基准成为下侧的朝向)偏移。也即是,片部6被配置成比正面3的长边方向中央更靠一个短边方向侧偏移。即,片部6被配置成向正面3的下侧(一个短边方向侧)偏移。另外,在壳体2的短边方向上,片部6被配置在正面3的大致整面上。片部6使用不透明的材料来制作。另外,片部6具有可挠性,通过按压而变形。
在片部6上设置有数字键12、方向和确定键13、传声器15以及照相机36。数字键12被配置在片部6的中央。数字键12是在输入电话号码时用于输入数字或者在制作邮件时等用于输入字符的键。方向和确定键13是用于易于执行在图5示出的第一显示面(第一画面)42上显示的菜单的选择和确定、画面的滚动等而设定的键,在片部6上被配置比数字键12更靠片部6的外缘(图1中上侧)。
便携式电子设备1通话时受话器16发出语音。受话器16被配置在壳体2的一个短边2S1侧,并与片部6的外缘部隔着一定距离。传声器15是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通话时接收语音的部分。传声器15被配置在壳体2的另一个短边2S2和一个长边2L1侧。照相机36的摄像窗在壳体2的另一个短边2S2和另一个长边2L2侧配置在片部6上。
如图5所示,在壳体2内部配置有操作基板7、电路基板8、触摸面板14、天线26a、显示部32以及电池34。操作基板7是与数字键12、方向和确定键13相对的方式配置的基板。操作基板7具有对输入到数字键12、方向和确定键13的操作进行检测的检测电路以及将检测出的输入发送给后述的主控制部22的电路。
电路基板8是设置有具有后述的主控制部22、存储部24等的功能的电子部件(例如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存储器等)的基板,被配置在比操作基板7更靠近背面4侧的位置。电路基板8例如由在壳体2的厚度方向上层叠的两个基板构成,配置在背面4侧的基板的面积大于配置在正面3侧的基板的面积。在与正面3正交的方向上看壳体2的情况下,电路基板8被配置在配置有片部6的区域内。另外,电路基板8在方向和确定键13侧的一部分上设置有厚的电路部件。即,电路基板8形成为在方向和确定键13侧的一部分比其它部分即传声器15侧的部分厚的形状。
天线26a被配置成在壳体2的另一个短边2S2侧朝向壳体2的短边方向(即,朝向与另一个短边2S1平行的方向)。也即是,天线26a被配置成在壳体2的长边方向上在配置有传声器15的一侧的端部(远离受话器16的一侧端部)向短边方向延伸。另外,天线26a被配置为在壳体2的厚度方向上处于操作基板7与配置于背面4侧的电路基板8之间。另外,天线26a在与正面3平行的面上被配置在配置有片部6的区域内。电池34被配置在操作基板7的背面4侧且在电路基板8的正面3侧,即,操作基板7与电路基板8之间。电池34被配置为与电路基板8中的厚度薄的区域相对,且在壳体2的长边方向上比天线26a更靠近正面3侧的电路基板8侧。
显示部32被配置为比壳体2的电路基板8更靠近背面4侧。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显示部32是在壳体2的长边方向、短边方向这两个方向上被配置在背面4的大部分区域内的片状的部件。显示部32例如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等待接收的状态下显示待机图像或者显示用于辅助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操作的菜单图像作为预定图像。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32是透明的显示装置(例如,透明的液晶面板),能够观察到相反的一侧。也即是,显示部32能够使从壳体2的外部入射的光通过而出射到壳体2的外部。
显示部32是透明的显示装置,因此能够从正面3侧和背面4侧的两侧识别所显示的图像。显示部32在正面3侧上没有由片部6覆盖的区域成为第一显示面(第一画面)42,背面4侧上整面成为第二显示面(第二画面)44。也即是,便携式电子设备1将显示部32的正面3侧的面中的、没有由片部6覆盖的区域用作第一显示面42,将显示部32的背面4侧的面的整面用作第二显示面44。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区分第一显示面42与第二显示面44的情况下,适当地称为画面。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上的图像能够透过第一壳体2A而被视觉识别,显示在第二显示面44上的图像能够透过第二壳体2B而被视觉识别。在本实施方式中,片部6的面积与第一显示面42的面积之和大致与第二显示面44的面积相等。因而,第二显示面44的面积大于第一显示面42。这样,便携式电子设备1具有:第一显示面42,其能够在壳体2的预定面(正面3)侧显示图像;以及第二显示面44,其能够在所述预定面的背面侧、即背面4侧显示面积大于第一显示面42的面积的图像。这样,便携式电子设备1使图像显示在能够从正面3侧识别的第一显示面42以及能够从背面4侧识别的第二显示面44上,作为显示部32而使用。
此外,在显示部32中成为第一显示面42和第二显示面44的区域内,在厚度方向层叠的部件基本上是透明部件。因而,成为第一显示面42和第二显示面44的区域在从壳体2的外侧看的情况下形成可见的相反侧、即透明的状态。另外,在显示部32中仅成为第二显示面44的区域内,在正面3侧配置有电路基板8等。因此,如果透明地维持显示部32,则从背面4侧可看到电路基板8。
触摸面板(触摸传感器)14被配置在显示部32的背面4侧的面上。触摸面板14是对从背面4侧输入的用户的操作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检测触摸面板14的哪一部分被指定。此外,触摸面板14的与显示部32相对的区域是透明的。
接着,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功能与控制部的关系。图6是表示图1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概要结构的框图。如图6所示,便携式电子设备1具有主控制部22、存储部24、通信部26、操作部28、语音处理部30、显示部32、显示控制部33、电池34以及照相机36。
主控制部22是对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整体动作进行集中控制的处理部,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即,对通信部26、显示部32等的动作进行控制,使得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各种处理根据操作部28的操作和存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存储部24中的软件按照适当的步骤来执行。主控制部22根据存储在存储部24中的程序(例如,操作系统程序、应用程序等)来执行处理。
在存储部24中存储有用于主控制部22的处理的软件、数据。例如,在存储部24中存储有对显示在显示部32中的图像进行控制的程序、用于执行邮件的收发的程序。并且,在存储部24中还存储有程序以外的各种数据。例如,在存储部24存储有各种设定条件、地址簿、用于字符转换的字典数据、使用照相机(读取部)36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等。
通信部26使用天线26a,通过由基站分配的信道,与基站之间建立CDMA方式等的无线信号线路,与基站之间进行电话通信和信息通信。
操作部28例如由分配了电源键、通话键、数字键、字符键、方向键、确定键、发送键等各种功能的数字键12、方向和确定键13、触摸面板14构成。如果通过用户的操作对这些键或者触摸面板14进行了输入,则操作部28将其操作内容输入到主控制部22。
语音处理部30对输入到传声器15的语音信号、从受话器16输出的语音信号执行处理。
如上所述,显示部32是透明的显示装置,根据从主控制部22通过显示控制部33提供的影像数据和图像数据在显示装置中显示相应的影像和图像。
电池34是将功率提供给主控制部22等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各部的电源。照相机36是获取与正面3相对的摄像区域(一定角度的视场角内包含的区域)的图像的摄像机构。照相机36将拍摄得到的图像发送给主控制部22。
这样,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操作基板7、电路基板8、天线26a、电池34被配置在被数字键12、方向和确定键13与显示部32之间夹持的区域内,即,片部6与显示部32之间夹持的区域内。因而,在从壳体2的正面3侧看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情况下,操作基板7、电路基板8、天线26a、电池34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由片部6隐藏而看不到的结构。
另外,壳体2在充分确保壳体2的侧面5上的树脂材料(透明材料)本身的厚度的同时将侧面5设为曲面形状,由此构成为即使要看电路基板8而从侧面5侧观察壳体2的内部也看不到电路基板8的结构。也即是,增厚侧面5上的树脂材料,并且将侧面5设为曲面形状,使从侧面5入射的光折射,由此构成为从壳体2的侧面5入射的光不能到达电路基板8的结构。
并且,便携式电子设备1在壳体2的背面4侧配置有显示部32。由此,便携式电子设备1使图像显示在显示部32中,由此,从背面4侧也不能看到电路基板8。
由此,便携式电子设备1即使将壳体2设为透明,也看不到电路基板8等的电子部件,从而实现良好的外观。并且,还能够配置数字键12、方向和确定键13等各种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操作。
另外,在配置有数字键12、方向和确定键13的正面3侧设置第一显示面42,由此能够使操作画面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中。另外,通过在背面4侧设置更大的第二显示面44,能够使图像显示在大画面中。另外,通过将显示部32设为透明显示装置,能够使图像显示在一个显示部32中的第一显示面42、第二显示面44的两面上。此外,通过显示面来确定(选择)所显示的图像,能够显示合适的图像。也即是,通过主控制部22和显示控制部33的控制,能够使合适的图像显示在所使用的显示面上。另外,便携式电子设备1在正面3上具备数字键12、方向和确定键13以及显示面积小的第一显示面42,在背面4上具备触摸面板14、显示面积大的第二显示面44。由此,能够根据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使用用途,能够选择性地使用正面3和背面4。例如,邮件等数字、字符的输入较多的操作能够在正面3上进行,画面的放大、选择成为主要操作的运动图像、图像的观赏操作能够在背面4上进行。由此,能够提高可操作性。
另外,在壳体2上配置有数字键12、方向和确定键13等物理键(固定在预定的位置,如触摸面板14那样并非透明片状部件的键)的面上设置不透明的片部6,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隐藏电路基板8。由于能够得到这种效果,因此优选将片部6设为不透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设为半透明。通过将片部6设为半透明,能够使电路基板8不容易看到。由于不容易看到片部6,因此美观也一定程度上增加。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优选将片部6配置成覆盖数字键12的表面。由此,能够将数字键12的表面的外观设为一个片状,从而能够设为外观良好的形状。另外,键与壳体2之间的间隙不会露出,因此能够提高防水性,壳体2的结构也变得简单。
另外,为了隐藏电路基板8,优选设置片部6,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设置片部6。即使不设置片部6,通过在与方向和确定键13等物理键对应的位置(相对的位置)上配置电路基板8,由此也能够通过物理键来隐藏电路基板8。在此,物理键呈凹凸,印刷有对应功能的字符,或者被分为多个键,因此看不到其背面侧。由此,能够使电路基板8不容易看到。
此外,优选将物理键设为不透明。并且,优选使用不透明的部件来形成构成物理键的部分。由此,能够使电路基板8不容易看到。
如便携式电子设备1那样,除了配置电路基板8以外,优选还将电池34、天线26a配置在物理键与显示部32之间。由此,能够使电池34、天线26a也不容易看到。另外,天线26a优选被设置于壳体2的端部,特别是,优选被设置于壳体2的下侧端部(以字符的显示方向为基准的下侧的端部)。通过将天线26a设置于端部,一方面抑制对其它设备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灵敏度。另外,通过将天线26a设置于壳体的下侧端部,能够在用户手握壳体2的情况下也容易露出的位置上配置天线26a,从能够维持高灵敏度。
另外,如便携式电子设备1那样,将物理键配置成在壳体2的长边方向上向比中心更靠下侧偏移(即,以在第一主面侧表面显示字符时的字符的显示方向为基准,靠第一主面的下侧),从而能够在易于操作的位置上配置物理键和第一显示面42。也即是,在操作物理键时,由于在物理键的上配置有第一显示面42,因此可在观看第一显示面的同时易于进行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正面3上配置了通过按下数字键12或者按下方向和确定键13来输入操作的装置作为物理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物理键是指除了触摸面板14以外的输入单元,除了数字键12、方向和确定键13以外还能够使用跟踪球、方向键、触控装置、光学指示装置。便携式电子设备1在正面3上配置这些物理键中的至少一者即可。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背面4上优选设置触摸面板14。由此,即使在使图像显示在背面4的第二显示面44上的情况下也能够输入操作,从而能够提高可操作性。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片部6上,除了配置物理键以外还可配置传声器15和照相机36,由此能够使壳体2的透明部分更多,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装置的美观。此外,作为配置于片部6的装置,并不限定于传声器、照相机,优选将受话器、扬声器等不透明的部分从壳体2露出的部件配置于片部6。此外,为了增加美观,优选将这些不透明的部分从壳体露出的部件配置于片部6上,但是不一定要进行这样的配置,优选至少配置一个。
在此,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中,优选的是,对第二显示面44在与电路基板8相对的区域和不与电路基板8相对的区域显示图像的设定进行切换。也即是,优选的是,在显示部32中为第一显示面42且为第二显示面44的区域和仅为第二显示面44的区域内进行不同的显示控制。以下,使用图7至图10来进行说明。在此,图7是表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显示部的画面的说明图。另外,图8至图10是分别表示使显示部显示的图像的一例的说明图。
首先,如图7所示,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第二显示面44在没有显示图像的状态下,第一显示区域50为透明,可透过壳体2看到对侧的景色,在第二显示区域52内看到电路基板8。在此,第一显示区域50为成为第一显示面42且成为第二显示面44的区域,第二显示区域52为仅成为第二显示面44的区域。
如图8所示,在显示待机画面的情况下,主控制部22在第一显示区域50内将背景设为透明,在第二显示区域52内将背景设为不透明。这样,将第二显示区域52设为不透明、即显示任何图像,使得看不到处于第二显示区域52的背面4的电路基板8,同时能够透过第一显示区域50看到的状态。由此,保持了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透明美观,并能够抑制电路基板8被看到的情况。
此外,在图8中,在显示待机画面时,设为在第一显示区域50与第二显示区域52内切换背景,但是也可以切换要显示的图像。具体地说,如图9所示,在显示待机画面时,也可以仅在第二显示区域52内显示图像而在第一显示区域50内不显示图像。即使这样,在透明地维持第一显示区域50的状态下能够抑制电路基板8被看到的情况。此外,主控制部22在第二显示区域52内优先显示图像,如果要显示的图像形成一定尺寸,则也可以在第一显示区域50内显示图像。此外,在该情况下也优选将背景(壁纸)设为透明。
另外,在图8和图9中说明了待机画面的情况,但是即使在显示其它应用程序的操作画面、图像的情况下也同样地,优选将第一显示区域50的背景设为透明,将第二显示区域52的背景设为不透明。例如在显示使用浏览器来进行检索得到的结果的画面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主控制部22在第二显示面44上对显示检索关键字的检索框53以及表示检索结果的字符信息54进行显示。另外,主控制部22将第二显示面44的第一显示区域50的背景设为透明而将第二显示区域52的背景设为不透明。由此,在第一显示区域50内显示的检索框53和字符信息54以在透明的背景上浮出的方式进行显示,在第二显示区域52显示的字符信息54在不透明的背景上进行显示。由此,即使在显示各种应用程序的画面的情况下,既保持透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美观,又能够显示图像。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均将在第一显示区域50内显示的背景将壁纸设为透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主控制部22可以仅显示用于显示其信息(图像)所需的图像,而将其它图像要素作为背景,在第一显示区域50内不进行显示而设为透明即可。例如,在显示字符信息的情况下,仅显示字符信息,而不显示其它图像即可。
接着,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壳体2的侧面5设为曲面,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此,在从与正面3和背面4平行的方向看壳体2时,壳体2的侧面5优选构成为壳体2内部的电路基板8无法看到(无法识别)或者不容易看到,优选侧面5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与正面3正交的方向倾斜。这样,将侧面5的至少一部分设为相对于与正面3正交的方向倾斜的形状、即并非与正面3正交的面形状的形状,由此能够使壳体2内部的电路基板8无法看到(无法识别)或者不容易看到。
在此,图11至图13是分别表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图11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60的壳体61的侧面62呈波浪形状。这样将侧面62设为波浪形状,由此能够使从侧面62不容易看到壳体61内部。图12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64的壳体65的侧面66呈向壳体65的中心凸出的曲面。这样将侧面66设为向壳体65的中心凸出的曲面,也能够使从侧面66不容易看到壳体64内部。图13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68的壳体69的侧面70由相对于与正面3正交的方向从壳体69的中心分离的方向倾斜的两个斜面构成。这样,将侧面70由与截面形成直线的形状进行组合,也能够使从侧面70不容易看到壳体69内部。
此外,为了使电路基板不容易看到或者无法看到,优选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与正面3正交的方向倾斜,但是也可以设为与正面3正交的面。另外,便携式电子设备也可以优选仅将侧面中的左右方向(长边侧的侧面)的侧面设为相对于与正面3正交的方向倾斜的形状。另外,还可以优选将侧面中的、与电路基板相对的部分设为相对于与正面3正交的方向倾斜的形状。这样,仅将侧面中使电路基板容易看到的部分,即,接近电路基板的部分,设为不容易看到电路基板的结构,由此能够增加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美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壳体2分为正面3侧的第一壳体2A和背面4侧的第二壳体2B,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壳体可以使用一个部件来制作,并且也可以是壳体的上下分开的结构。另外,壳体也可以由一面开放的盒以及盖住该盒的被打开的一面的盖子构成。并且,壳体也可以是对三个以上的部件进行接合的结构。此外,为了增加美观,优选在任何情况下,接合面使用粘接剂等进行接合,接合面形成为透明。
另外,便携式电子设备1优选将电池设为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充电的电池、例如电磁感应型的电池。能够使电池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充电,因此不需要对壳体2设置充电用端子,能够进一步增加壳体2的美观。另外,能够容易使便携式电子设备设为防水性高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另外,便携式电子设备1优选以无线、例如红外线通信、Bluetooth的方式与其它设备之间进行数据的通信。由此,不需要设置数据通信用端子,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壳体2的美观。另外,能够容易使便携式电子设备设为防水性高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没有显示图像的状态下将显示部32设为透明,但是也可以设为半透明。即使设为半透明,可透过壳体看到相对一侧,因此能够增加装置的美观。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一个显示装置构成显示部32,但是也可以使用两个显示装置构成显示部32。也即是,也可以在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上设置不同的显示装置。
此外,本实施方式那样使用透明的材料来制作壳体2,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具有美观良好的外观的便携式电子设备1。此外,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中,不一定使用透明的材料来制作壳体2,也可以使用不透明的材料来制作壳体2。
接着,使用图14至图23说明其它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外观形状与图1至图5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使用图14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功能与控制部之间的关系。图14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概要结构的框图。如图14所示,便携式电子设备101具有主控制部122、存储部124、通信部26、操作部28、语音处理部30、显示部32、显示控制部33、电池34、照相机36、GPS通信部137以及地磁传感器138。此外,通信部26、操作部28、语音处理部30、显示部32、显示控制部33、电池34、照相机36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各部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主控制部122是对便携式电子设备101整体的动作进行统一控制的处理部,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主控制部122根据存储在存储部124中的程序(例如,操作系统程序、应用程序等)来执行处理。
在存储部124中存储有用于主控制部122中的处理的软件、数据、具体地说仪器程序160、测量程序162、导航程序164以及仪器图像文件夹166。在此,仪器程序160是使显示部32显示仪器的应用程序。另外,测量程序162是对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计算)或者对目标物体的尺寸或者到目标物体为止的距离进行测量(计算)的应用程序。导航程序164是对用户通知引导信息的应用程序。另外,仪器图像文件夹166是执行仪器程序160时所显示的具有多个仪器的图像文件夹。此外,在后文中说明对仪器程序160、测量程序162、导航程序164进行处理而执行的应用程序。
另外,在存储部124中还存储有对使显示部32显示的图像进行控制的程序、用于执行邮件的收发的程序。并且,在存储部124中,作为程序以外的各种数据,除了仪器图像文件夹166以外,例如在存储部124中还存储有各种设定条件、在导航应用中使用的地图信息、地址簿、用于字符转换的字典数据、使用照相机(读取部)36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等。
GPS通信部137是接收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发送过来的GPS信号的通信部。另外,GPS通信部137根据接收到的GPS信号来算出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经纬度,将所算出的经纬度的信息发送给主控制部122。主控制部122能够根据从GPS通信部137发送过来的信息对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位置进行检测。
地磁传感器138是对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上地磁场的朝向进行检测的检测器。在此,作为检测地磁场的检测器能够使用霍尔元件、MR元件、MI元件、磁通门元件等。地磁传感器138将检测出的三个方向上的地磁场的朝向的检测结果发送给主控制部122。主控制部122能够根据地磁传感器138的检测结果对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朝向(方位)进行检测。
接着,使用图15和图16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动作、具体地说执行仪器程序160的情况下的动作。在此,图15和图16分别是用于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动作的说明图。此外,图15和图16是壳体2的正面3朝向用户而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的情况。
首先,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1中,如果由用户输入了显示仪器的应用程序的启动指示,则通过主控制部122对存储在存储部124中的仪器程序160进行处理,启动对应的应用程序。如果应用程序被启动,主控制部122则从仪器图像文件夹166中读取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尺子(用于测量长度的仪器)的图像,将其显示在显示部32的第一显示面42中。具体地说,如图15所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显示部32的第一显示面42中显示作为尺子的仪器182。
在此,第一显示面42是透明的显示装置,因此可透过正面3侧看到背面4侧。因此,如图15所示,将测量对象184紧贴在壳体2的背面4侧与第一显示面42对应的区域内的适当位置上,使便携式电子设备101和测量对象184相对地移动,由此能够使仪器182与测量对象184重叠。由此,能够使用仪器182来对测量对象184的长度进行测量。此外,仪器182按照与紧贴壳体2的背面4的测量对象184的长度对应的间隔来显示刻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测量对象184在进行测量的方向上的长度大约为2cm(超过2cm的长度)。
便携式电子设备101构成为能够透过第一显示面42看到后面的结构,并且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仪器182,由此能够在将仪器182重叠在测量对象184上的状态下进行测量。由此,即使在显示部32上不载置测量对象184也能够进行测量,因此即使测量对象184是无法移动的物体,也能够与仪器182重叠,从而能够将各种物体设为测量对象。
接着,主控制部122通过显示仪器182的应用程序,能够将由用户输入的长度作为比较对象而显示。另外,还能够将图15示出的测量对象184的测量结果作为比较对象而存储。在此,可以通过输入由用户测量的值来存储比较对象。另外,在进行图15示出的测量时,也可以在第一显示面42上显示光标,由用户使用方向键将光标移动而在画面上指定起点和终点,将所指定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作为长度而进行检测。此外,也可以将起点设为仪器182的原点(即0cm点),而仅指定终点。
在此,图16示出对测量对象进行测量过程中显示比较对象的情况。首先,便携式电子设备101为了测量测量对象186,将测量对象186紧贴在壳体2的背面4侧与第一显示面42对应的区域内的适当位置上,使便携式电子设备101和测量对象186相对地移动,将测量对象186与第一显示面42重叠。在此,如图16所示,便携式电子设备101在第一显示面42上除了显示仪器182以外,还显示比较对象188。在此,比较对象188是所存储的表示一定长度量的条,与仪器182的图像重叠显示。这样,通过显示比较对象188,用户能够直观地获知比较对象188与测量对象186的尺寸差异。
在此,在图15和图16中,使用尺子作为仪器,但是仪器并不限定于此。以下,使用图17和图18说明使用量角器作为仪器的情况。在此,图17和图18分别是用于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动作的说明图。
如果应用程序被启动,本实施方式的主控制部122则从仪器图像文件夹166中读取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量角器(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将其显示在显示部32的第一显示面42上。具体地说,如图17所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显示部32的第一显示面42上显示为量角器的仪器192。
这样,显示仪器192与便携式电子设备101一起和测量对象194发生相对移动,由此能够使仪器192与测量对象194重叠。由此,能够使用仪器192对测量对象194的角度(形成角)进行测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控制部能够根据显示的仪器的应用程序,使由用户输入的角度作为比较对象而显示。另外,还能够使图17示出的测量对象194的测量结果作为比较对象而存储。在此,存储比较对象的方法与存储长度的情况相同。
另外,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1中,在显示量角器的情况下,如图18所示,在进行测量对象196的测量时,在第一显示面42上除了显示仪器192以外,还能够显示所存储的或者所设定的比较对象198。在此,比较对象198是所存储的角度量的条,与仪器192的图像重叠地进行显示。
这样,即使在使用量角器作为仪器的情况下也能够与尺子的情况同样地对各种目标物体的角度进行测量。另外,通过显示比较对象,能够直观地比较角度。
此外,显示在显示部32中的仪器并不限定于尺子、量角器,而是可以显示使用长度、角度等形状的各种测量仪器。另外,用户根据需要从仪器文件夹中选择要显示的仪器即可。
另外,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1中,还可以通过通信部26与外部进行通信,获取仪器的图像数据。这样,从外部获取仪器的图像数据,由此能够获取各种仪器的图像。另外,能够减少存储在存储部124的仪器图像文件夹166中的图像数据。
接着,使用图19和图20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动作、具体地说执行测量程序162的情况下的动作。在此,图19和图20分别是用于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动作的说明图。此外,图19是壳体2的正面3朝向用户而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的情况。图20是壳体2的背面4朝向用户而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的情况。在此,通过对测量程序162进行处理而执行的对目标物体的尺寸或者到目标物体的距离进行测量的应用程序(以下称为“测量应用程序”)在目标物体的尺寸或者到目标物体的距离中的一个已知的状态下,对另一个未知的值进行检测,作为测量结果而输出。
首先,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1中,如果由用户输入了测量应用程序的启动指示,则通过主控制部122对存储在存储部124中的测量程序162进行处理,启动测量应用程序。如果测量应用程序被启动,则主控制部122如图19所示那样显示基准条204。
用户将显示基准条204的状态的第一显示面42与目标物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人物202)进行重叠。之后,用户将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中的基准条204的长度与人物202的身高设为相等。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主控制部122根据由用户输入的操作使第一显示面42内的基准条204的位置、长度变化。
如果将基准条204的长度与人物202的身高设为相等,则用户输入已知的值。例如在已知人物202的身高的情况下,输入人物202的身高,在本实施方式中1.65m。如果输入了人物202的身高、即基准条204的长度,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主控制部122则根据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上的基准条204的长度以及所输入的长度的值,算出与人物202之间的距离。主控制部122将所算出的距离作为项目206而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上。
此外,在已知与人物202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可通过输入距离,由主控制部122根据所输入的距离与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上的基准条204的长度之间的关系,算出人物202的实际身高。此外,作为算出方法能够使用三角测量法(在三角测量中使用的计算方法)。
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1中,即使目标物体与第一显示面42重叠,也能够通过第一显示面42来确认目标物体。由此,能够使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上的基准条204与目标物体的画面上的尺寸一致,并且,通过输入已知目标物体的尺寸或者到已知目标物体的距离,能够算出到未知目标物体的距离或者未知目标物体的尺寸。另外,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1中,将实际透过观察的实物作为对象来进行测量,因此能够直观地理解测量结果。
在此,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了图像,但是也可以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而执行测量应用程序。以下,使用图20说明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的情况。在此,如图20所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1中,第二显示面44中既为第一显示面42又为第二显示面44的区域成为第一显示区域210,仅为第二显示面44的区域成为第二显示区域212。此外,在显示部32未显示图像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区域210为透明的,可透过壳体2看到另一侧的景色,在第二显示区域212中可看到电路基板8。此外,主控制部122将第一显示区域210的背景设为透明的(即可透视另一侧的状态),将第二显示区域212的背景设为不透明的。
首先,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1中,如果由用户输入了测量应用程序的启动指示,则通过主控制部122对存储在存储部124中的测量程序162进行处理,启动测量应用程序。如果测量应用程序被启动,主控制部122如图20所示那样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基准条214。
用户将显示了基准条214的状态下的第二显示面44的第一显示区域210与人物202进行重叠。之后,用户将显示在第二显示面44中的基准条214移动至第一显示区域210,将基准条214的长度与人物202的身高设为相等。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主控制部122根据由用户输入的操作,改变第二显示面44内的基准条214的位置、长度。此外,也可以预先将基准条214显示在第一显示区域210内。另外,主控制部122将输入到触摸面板14的操作检测为用户的操作。
如果使基准条214的长度与人物202的身高相等,则用户输入已知的值。在此,主控制部122在第二显示区域212中显示使基准条214的高度进行显示的项目216、使到目标物体的距离进行显示的项目218以及数字按钮219。主控制部122通过触摸面板14对由用户按下的与数字按钮219对应的位置进行检测,由此检测数值的输入。主控制部122例如在已知人物202的身高(身高)的情况下,如果输入1.65m作为人物202的身高,则使项目216显示输入结果。此外,通过检测用户是否触摸了与某项目对应的位置即可判断输入项目的选择,例如,输入了基准高度还是距离。并且,主控制部122根据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中的基准条204的长度以及所输入的长度的值,算出与人物202之间的距离。主控制部122使项目218显示所算出的距离。
这样,即使在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同样的处理来算出到目标物体的距离或者目标物体的尺寸,并进行显示。另外,第二显示面44的显示面积大于第一显示面42,因此能够显示各种信息。另外,用户能够将操作输入到触摸面板14,因此不需要进行方向键等的操作,而能够对基准条214的位置、尺寸进行调整。由此,能够直观地进行操作。
另外,在图20中,在测量应用程序的情况下进行了说明。在执行显示仪器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
接着,使用图21、图22以及图23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动作、具体地说执行导航程序164的情况下的动作。在此,图21是用于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外围的状况的说明图,图22和图23分别是用于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动作的说明图。此外,图22是壳体2的正面3朝向用户而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的情况。图23是壳体2的背面4朝向用户而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的情况。在此,通过处理导航程序164来执行的导航应用程序对用户当前位置和所朝向的方向进行检测,将外围状况通知给用户。另外,导航应用程序还能够通知用于导向所设定的目的地的引导信息。
首先,如图21所示,携带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用户(人物231)站立在道路236上,其所朝向的方向上矗立有建筑物232、塔234。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1处于该位置状态的情况下,对启动导航应用程序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对建筑物232采用A大楼这种名称,对塔234采用B塔这种名称,对道路236采用C马路这种名称。
首先,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1中,如果由用户输入了导航应用程序的启动指示,则通过主控制部122对存储在存储部124中的导航程序164进行处理,启动对应的应用程序。如果应用程序被启动,主控制部122通过GPS通信部137来获取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位置信息,并且,通过地磁传感器138对便携式电子设备101朝向的方位、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出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位置、所相对的方向、角度,主控制部122则获取对应的区域(自己所处的位置的周围)的地图信息。此外,关于地图信息,可以获取存储在存储部124中的地图信息,也可以通过通信部26从外部的数据库中获取信息。
主控制部122获取到地图信息后,根据位置、所朝向的方向、角度,对可透过第一显示面42看到的景色、即用户看第一显示面42时与第一显示面42重叠可见的景色内包含的建筑物、道路进行检测。之后,主控制部122算出所检测出的第一显示面42内可见的建筑物、道路的位置,在对应的位置中显示建筑物、道路的信息(例如名称)。具体地说,如图22所示,在建筑物232、塔234、道路236与第一显示面42重叠而可见的情况下,主控制部122在与建筑物232重叠的位置上显示“A大楼”这种字符信息242,在与塔234重叠的位置上显示“B塔”这种字符信息244,在与道路236重叠的位置上显示“C马路”这种字符信息246。另外,主控制部122使用箭头248来显示用户要前进的方向。
便携式电子设备101在与第一显示面42重叠可见的背景中重叠显示与导航有关的信息,由此能够提供用户容易直观地理解的信息。具体地说,在实际背景(风景、建筑物)中重叠显示导航的信息,由此用户不需要比较判断导航的信息与实际背景。也即是,不需要将地图、显示在显示部中的信息与实际风景两者进行对比来应对,仅看第一显示面42就能够理解应对。因此,用户能够更简单地理解与自身周围有关的信息、以及要前进的道路。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尽管显示了道路引导的信息与周围信息两者,但是根据目的来切换要显示的信息即可。
在此,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了图像。在执行导航应用程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以下,使用图23说明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的情况。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将第一显示区域210的背景设为透明的(即可透视的状态),将第二显示区域212的背景设为不透明的。
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1中,如果启动导航应用程序后,则通过GPS通信部137获取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位置信息,并且通过地磁传感器138对便携式电子设备101朝向的方位、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出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位置和所朝向的方向、角度,主控制部122则获取该区域的地图信息。如果获取到地图信息,主控制部122则根据位置、所相对的方向、角度,对在第二显示面44的第一显示区域210内透视的景色内包含的建筑物、道路进行检测。
并且,主控制部122算出在检测出的第一显示区域210内可见的建筑物、道路的位置,在对应的位置中显示建筑物、道路的信息(例如名称)。具体地说,如图23所示,在建筑物232、塔234、道路236在第一显示区域210上重叠可见的情况下,主控制部122显示“A大楼”这种字符信息252、“B塔”这种字符信息254以及“C马路”这种字符信息256。在此,使字符信息252、字符信息254、字符信息256显示在第二显示区域212内。另外,在第二显示面44上显示对字符信息252与建筑物232重叠的位置进行连结的线、对字符信息254与塔234重叠的位置进行连结的线、表示字符信息256与道路236重叠的位置的箭头。并且,主控制部122使表示用户要前进的方向的“在C马路上直线前进”这种字符信息258显示在第二显示区域212内。
这样,即使在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的情况下,也能够与图22示出的情况同样地执行导航应用程序。另外,在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的情况下,使字符信息显示在第二显示区域212内,由此能够更清楚地确认透过第一显示区域210可见的背景。也即是,使根据导航应用程序制作的信息优先显示在第二显示区域212内,由此一边容易看到背景,一边能够获取信息。由此,能够使获取到的信息更容易理解。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背景的各部、信息附加箭头、线来进行了应对,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附加编号来应对。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便携式电子设备用于使用了仪器的测量、计测、导航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果通过主控制部122根据缩尺(长度、尺寸)、方位(方位)对与第一显示面42或者第二显示面44的第一显示区域210重叠可见的物体(背景)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的应用程序则能够使用各种应用程序。均能够对物体与显示部的图像进行重叠,因此能够容易直观地理解显示在显示部中的信息。
此外,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1中,优选的是,如所述实施方式(图20、图23)那样,在第一显示区域210(不与电路基板8相对的区域)、第二显示区域212(与电路基板8相对的区域)内对显示在第二显示面44上的图像的设定进行切换。也即是,优选在显示部32中为第一显示面42且为第二显示面44的区域、以及仅为第二显示面44的区域内进行不同的显示控制。
具体地说,在显示待机画面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区域210将背景设为透明的,第二显示区域212将背景设为不透明的。这样,将第二显示区域212设为不透明的、即显示某图像,由此既使处于第二显示区域212的背面4上的电路基板8不可见,又能够设为透过显示区域的状态。由此,在保持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透明美观的同时,能够防止电路基板8被看到的情况。
另外,设为在第一显示区域210与第二显示区域212内切换背景,但是也可以切换要显示的图像。具体地说,在显示待机画面时,可以仅使第二显示区域212显示图像,而不使第一显示区域210显示图像。这样,能够使第一显示区域210维持透明的状态,并防止电路基板8被看到。此外,主控制部122优先使第二显示区域212显示图像,如果要显示的图像达到一定的尺寸,则也可以使第一显示区域210显示图像。此外,在该情况下,也优先将背景(壁纸)设为透明。
另外,在显示其它应用程序的操作画面、图像的情况下,也同样地,优选将第一显示区域210的背景设为透明,将第二显示区域212的背景设为不透明。此外,显示在第一显示区域210内的背景并不限定于壁纸。主控制部122仅显示用于显示其信息(图像)所需的图像,将其它图像要素为背景,在第一显示区域210内,不进行显示而设为透明即可。例如,在显示字符信息的情况下,仅显示字符信息而不显示其它图像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便携式电子设备101的壳体2的侧面5设为曲面,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此,优选将壳体2的侧面5设为在与正面3和背面4平行的方向上看壳体2时壳体2内部的电路基板8看不到(无法识别)或者不容易看到的结构,优选地,侧面5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与正面3正交的方向倾斜。这样,将侧面5的至少一部分设为相对于与正面3正交的方向倾斜的形状、即并非与正面3正交的面的形状,由此能够使壳体2内部的电路基板8看不到(无法识别)或者不容易看到。例如,能够将壳体2的侧面5设为波浪形状、向壳体2的中心凸的曲面形状、由相对于与表面正交的方向在壳体2的中心位置处向远离壳体的方向倾斜的两个斜面构成的形状。
另外,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1中,为了增加美观,优选将壳体2设为透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显示部32的预定区域内重叠背景、即显示部32可透视而背景重叠的结构即可,壳体2也可以是不透明。
接着,使用图24至图36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其它实施方式。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外观形状与图1至图5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301在用户从正面3侧看第一显示面42的情况下,主控制部322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另外,便携式电子设备301在用户从背面4侧看第二显示面44的情况下,主控制部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用户看显示部32的方向,主控制部对使用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与使用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进行切换,由此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显示部32能够在两面上显示图像。图24是表示图1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概要结构的框图。图24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301具有主控制部322、存储部24、通信部26、操作部28、语音处理部30、显示部32、显示控制部33、电池34、反转检测部335以及照相机36。此外,通信部26、操作部28、语音处理部30、显示部32、显示控制部33、电池34以及照相机36与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各部相同,因此省略说明。主控制部322是对便携式电子设备301整体的动作进行统一控制的处理部,例如为MPU(Micro Processing Unit)。
主控制部322对显示部32、通信部26等的动作进行控制,使得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各种的处理根据操作部28的操作和存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存储部24中的软件通过合适的步骤来执行。主控制部322根据存储在存储部24中的程序(例如,操作系统程序、应用程序等)来执行处理。
反转检测部335对图1至图5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壳体2的反转进行检测,即,对壳体2的正面3与背面4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调换情况进行检测。由此,检测第一显示面42与第二显示面44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调换情况。在图5示出的示例中,用户的眼睛Ey看第一显示面42,但是如果壳体2反转,用户的眼睛Ey则转看第二显示面44。反转检测部335通过对壳体2的反转进行检测,生成对用户在观看第一显示面42与第二显示面44中的哪一个进行判断的信息。
反转检测部335例如能够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壳体2的姿势,因此能够检测第一显示面42的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44的显示面所朝向的方向。另外,加速度传感器能够检测作用于壳体2的加速度,因此还能够检测壳体2的活动。
反转检测部335也可以是触摸面板14。在用户手持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壳体2而看第一显示面42的情况下,用户的手与触摸面板14接触。另外,在用户手持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壳体2而看第二显示面44的情况下,除了在用户操作触摸面板14的情况以外,用户的手几乎不与触摸面板触碰。这样,在用户看第一显示面42的情况下以及看第二显示面44的情况下,与触摸面板14触碰的用户的手的面积不同。因而,利用其面积的差异,能够检测用户看第一显示面42与第二显示面44中的哪一个。另外,利用触摸面板14进行检测的用户的手的面积发生变化的情况,能够判断壳体2是否反转。
主控制部322根据反转检测部335的检测结果来对使用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与使用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进行切换。例如在用户看第一显示面42的情况下,主控制部322执行控制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在其过程中,如果反转检测部335检测出壳体2的反转,则主控制部322得到反转检测部335的检测结果、即壳体2发生反转这种检测结果,将使用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切换为使用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另外,在使用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的过程中反转检测部335检测出壳体2的反转的情况下,主控制部322将使用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切换为使用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
由此,通过使用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能够实现大画面显示。另外,如果在使用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的过程中壳体2反转,则第一显示面42与物理键一起出现,因此能够使用第一显示面42和物理键来输入字符、数字或者标记等。由此,在输入字符等时能够使用与触摸面板14相比具有更好可操作性的物理键,因此输入的可操作性提高。这样,便携式电子设备301既能实现大画面显示,又能够改进可操作性。
另外,主控制部322对通过画面显示的图像进行判断(选择),由此还能够对该画面显示合适的图像。即,主控制部322在第一显示面42中显示适于使用物理键输入的图像、例如文本框、邮件的图像,将物理键的输入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上而确认。由此,提高输入便携式电子设备301时的可操作性。另外,主控制部322在第二显示面44上显示运动图像、电子书籍等图像,通过大画面来显示很多信息。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还能够使合适的图像显示在所使用的画面上。
便携式电子设备301在正面3上具备数字键12、方向和确定键13以及第一显示面42,在背面4上具备触摸面板14以及显示面积大于第一显示面42的第二显示面44。由此,能够根据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使用用途来选择性地使用正面3和背面4。例如,邮件等数字、字符的输入较多的操作使用正面3,画面的放大、选择成为主要操作的操作、例如观赏运动图像、图像时的操作使用背面4。由此,能够提高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可操作性。
(画面切换例1)
图25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对显示图像的画面进行切换的第一方法的流程图。在第一方法中,反转检测部335使用加速度传感器。下面,将在图5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第一显示面42的显示面朝向与重力的作用方向(铅直方向、图5的用箭头G表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情况设为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壳体2朝上。另外,将第一显示面42的显示面朝向铅直方向的情况设为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壳体2朝下。在这些情况下,第一显示面42的显示面也可以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
在执行画面切换例1时,在步骤S 101中,图24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主控制部322根据反转检测部335的检测结果来判断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壳体2是否朝上。例如图5所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301被配置为使得壳体2的正面3和背面4与铅直方向正交的情况下,设壳体2朝上。如果在该状态下壳体2发生反转,则壳体2的正面3与背面4之间的位置关系反转,因此搭载于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也反转(例如,符号反转)。壳体2处于朝上的状态下的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发生反转之前壳体2朝上,如果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反转,则能够判断壳体2由朝上的状态反转而朝下。在主控制部322根据反转检测部335(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判断为壳体2为朝上的情况下(步骤S101:“是”),过渡到步骤S102。在步骤S102中,主控制部322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并且设为能够使用物理键(数字键12、方向和确定键13)的状态,即,接受物理键的输入的状态。
第一显示面42被配置在与物理键相同的正面3上。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用户在使用物理键的情况下使壳体2朝上而使物理键面向自身的情况较多。因此,在壳体2为朝上、即第一显示面42为朝上的情况下,将物理键设为可使用状态,由此,在便携式电子设备301中,当开始使用物理键时,能够及时接受物理键的输入。其结果是,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使用方便性增加。此外,在步骤S102中,主控制部322至少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即可,不一定需要将物理键设为可使用状态(以下相同)。
在步骤S101中,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壳体2并非朝上而是朝下的情况下(步骤S101:“否”),过渡到步骤S103。在步骤S103中,主控制部322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并且设为能够使用触摸面板14的状态,即接受触摸面板14的输入的状态。在壳体2朝下、即第二显示面44朝上的情况下,将触摸面板14设为可使用状态,由此,在便携式电子设备301中,在开始使用触摸面板14时,能够及时接受触摸面板14的输入。其结果是,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使用方便性增加。此外,在步骤S103中,主控制部322至少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即可,不一定需要将触摸面板14设为可使用的状态(以下相同)。
步骤S 102或者步骤S103结束后,则过渡到步骤S104。在步骤S104中,主控制部322根据反转检测部335的检测结果来判断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壳体2是否反转。例如在反转检测部335检测出壳体2的旋转运动的情况下,或者,在检测出壳体2的正面3与背面4之间的上下关系发生调换的情况下,主控制部322判断为壳体2发生反转。
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壳体2发生反转的情况下(步骤S104:“是”),过渡到步骤S105,主控制部322切换显示,并且切换输入。即,主控制部322将便携式电子设备301所具有的两个画面中的、反转前没有用于图像显示的画面用于在反转后显示图像。然后,主控制部322将物理键与触摸面板14中在反转前没有设为接受输入状态的一个设为在反转后接受输入的状态。由此,在反转后,在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朝向用户的画面上显示图像,并能够接受朝向用户的操作部的输入。
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壳体2没有反转的情况下(步骤S104:“否”),过渡到步骤S106,主控制部322维持现状。即,主控制部322保持便携式电子设备301所具有的两个画面中的、在步骤S104的判断时用于图像显示的画面上显示图像。并且,主控制部322使物理键与触摸面板14中的步骤S104的判断时为接受输入的一者继续保持其原有状态。通过上述步骤,能够通过壳体2的反转对用于图像显示的画面进行切换。
(画面切换例2)
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对显示图像的画面进行切换的第二方法的流程图。图27、图28是表示用手触摸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所具备的触摸面板的状态的示意图。第二方法中,反转检测部335使用触摸面板14。在执行画面切换例2时,图24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主控制部322根据作为反转检测部335的触摸面板14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检测出用户的手(步骤S201)。
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没有检测出手的情况下(步骤S201:“否”),过渡到步骤S202,主控制部322将便携式电子设备301设为待机状态。待机状态是指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等待接收的状态。在待机状态下,主控制部322根据需要将待机图像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或者第二显示面44上。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检测出手的情况下(步骤S201:“是”),过渡到步骤S203,主控制部322求出触摸触摸面板14的手的面积(接触面积)S,与预定的接触面积阈值Sc进行比较。
在用户手持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壳体2而看图5示出的第一显示面42的情况下,如图27所示,用户的手指H2、H3、H4、H5与配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第二显示面44侧的触摸面板14触碰。此时的第一接触面积SA为手指H2、H3、H4、H5与触摸面板14相接触的面积S2、S3、S4、S5之和(SA=S2、S3、S4、S5)。另一方面,如图28所示,在用户手持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壳体2而看第二显示面44的情况下,用户的手指H1与配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第二显示面44侧的触摸面板14触碰。此时的第二接触面积SB为手指H1与触摸面板14相接触的面积。
如上所述,在用户看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第一显示面42的情况下以及看第二显示面44的情况下,接触面积S有所不同。具体地说,用户看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第一显示面42的情况下的接触面积S更大(SA>SB)。利用该情况,主控制部322根据接触面积S的大小来判断用户在看第一显示面42与第二显示面44中的哪一个。例如,将接触面积阈值Sc设定为大于SB且小于SA的值,主控制部322对作为反转检测部335的触摸面板14所检测出的接触面积S与接触面积阈值Sc进行比较。然后,在S>Sc时,主控制部322判断为用户在看第一显示面42,在S≤Sc时,主控制部322判断为用户在看第二显示面44。
在将触摸面板14用作反转检测部335的情况下,不管壳体2是否朝上,均能够判断用户所看的画面。由此,例如即使在用户正在睡觉的状态下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情况下、在无重力空间内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情况下,也能够判断用户在看的画面。
在步骤S203中,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S>Sc的情况下(步骤S203:“是”),能够判断为用户在看第一显示面42。在该情况下,过渡到步骤S204,主控制部322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并且将物理键设为可使用状态。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S≤Sc的情况下(步骤S203:“否”),能够判断为用户在看第二显示面44。在该情况下,过渡到步骤S205,主控制部322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并且将触摸面板14设为可使用状态。
步骤S204或者步骤S205结束后,则过渡到步骤S206。在步骤S206中,主控制部322根据作为反转检测部335的触摸面板14的检测结果,判断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壳体2是否发生反转。例如,在触摸面板14的检测结果从S>Sc变化为S≤Sc的情况下、或者,从S≤Sc变化为S>Sc的情况下,主控制部322判断为壳体2发生反转。
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壳体2发生反转的情况下(步骤S206:“是”),过渡到步骤S207,主控制部322切换显示,并且切换输入。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壳体2没有反转的情况下(步骤S206:“否”),过渡到步骤S208,主控制部322维持现状。通过上述步骤,能够通过壳体2的反转对用于图像显示的画面进行切换。
(画面切换例3)
图29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对显示图像的画面进行切换的第三方法的流程图。在第三方法中,反转检测部335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和触摸面板14。在执行画面切换例3时,在步骤S301中,图24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主控制部322根据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判断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壳体2是否朝上。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壳体2朝上的情况下(步骤S301:“是”),过渡到步骤S302。
在步骤S302中,主控制部322根据触摸面板14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检测出用户的手。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检测出手的情况下(步骤S302:“是”),过渡到步骤S303,主控制部322求出与触摸面板14触碰的手的面积(接触面积)S,与预定的接触面积阈值Sc进行比较。该方法与画面切换例2相同。
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S>Sc的情况下(步骤S303:“是”),能够判断为用户在看第一显示面42。在该情况下,过渡到步骤S304,主控制部322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并且将物理键设为可使用状态。在判断为主控制部322为S≤Sc的情况下(步骤S303:“否”),能够判断为用户在看第二显示面44。在该情况下,过渡到步骤S307,主控制部322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并且将触摸面板14设为可使用状态。
返回到步骤S302,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没有检测出手的情况下(步骤S302:“否”),可以判断为用户没有触碰便携式电子设备301,且壳体2为朝上、第一显示面42朝上。在该情况下,过渡到步骤S304,主控制部322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并且将物理键设为可使用状态。
接着,返回到步骤S301,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壳体2并非朝上、即朝下的情况下(步骤S301:“否”),过渡到步骤S305。在步骤S305中,主控制部322根据触摸面板14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检测出用户的手。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检测出手的情况下(步骤S305:“是”),过渡到步骤S306,主控制部322求出与触摸面板14触碰的手的面积(接触面积)S,与预定的接触面积阈值Sc进行比较。该方法与画面切换例2相同。
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S>Sc的情况下(步骤S306:“是”),可以判断为用户在壳体2朝下、即第一显示面42朝向重力的作用方向的状态下看第一显示面42。例如,用户躺着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过渡到步骤S304,主控制部322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并且将物理键设为可使用状态。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S≤Sc的情况下(步骤S306:“否”),可以判断为用户在第一显示面42朝向重力的作用方向的状态下看第二显示面44。在该情况下,过渡到步骤S307,主控制部322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并且将触摸面板14设为可使用状态。
返回到步骤S305,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没有检测出手的情况下(步骤S305:“否”),能够判断为用户没有触碰便携式电子设备301,且壳体2朝下、第二显示面44朝上。在该情况下,过渡到步骤S307,主控制部322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并且将触摸面板设为可使用状态。步骤S304或者步骤S307结束后,则过渡到步骤S308。步骤S308至步骤S310与所述步骤S104至步骤S106以及步骤S206至步骤S208相同。
如果仅仅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就难以识别用户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壳体2朝下、即第一显示面42朝向重力的作用方向的状态下看第一显示面42的情况(例如,用户躺着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情况等)。另外,如果仅仅采用触摸面板14,就难以识别用户在未接触触摸面板14的状态下看的画面。例如,在将便携式电子设备301放置在桌子上使用或者手持壳体2的侧周部而使用的情况下,无法识别用户在看的画面。在第三方法中,将加速度传感器和触摸面板14用作反转检测部335,因此在壳体2朝上的情况和朝下的情况均能够识别用户在看的画面。即,不管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壳体2的姿势,能够识别用户在看的画面。其结果,识别用户在看的画面的精度提高,因此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使用方便性进一步增加。
图30至图33是表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显示图像时壳体发生反转的情况下对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进行切换的一例的说明图。图30示出使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第二显示面44显示Web浏览图像的示例。图31示出使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第一显示面42显示检索用输入图像341的示例。检索用输入图像341是具有文本框(字符信息、数字信息的输入区域)340的图像,文本框340是需要使用物理键(数字键12、方向和确定键13)进行输入的图像。
这样,优选在第二显示面44中显示优选大画面显示的图像、例如Web浏览图像、地图(MAP)图像或者图1、图24示出的照相机36拍摄得到的图像等。这种图像通常信息量较大,因此尽可能显示在大画面中更容易看到。因而,优选主控制部322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Web浏览图像、地图(MAP)图像以及图1、图24示出的照相机36拍摄得到的图像中的至少一者。
另一方面,在便携式电子设备301中,第一显示面42和物理键被配置在壳体2的同一面,因此在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图像的情况下,显示与物理键的使用相关联的图像可更进一步增加物理键的使用方便性,因此较理想。与物理键的使用相关联的图像例如是所述文本框340、包括该文本框340的图像(检索用输入图像341)那样需要使用物理键进行输入的图像。这样,图24示出的主控制部322优选使第二显示面44显示优选大画面显示的图像,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与物理键的使用相关联的图像。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加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使用方便性,因此在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过程中,能够降低用户所感到的压力。
图30示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第二显示面44上显示用于检索用输入的包括文本框340的Web浏览图像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使壳体2反转,图24示出的反转检测部335检测出壳体2的反转时,则主控制部322根据反转检测部335的检测结果,如图31所示那样在第一显示面42上显示用于检索用输入的包括文本框340的检索用输入图像341。此时,图24示出的主控制部322将物理键设为可使用状态。另外,主控制部322优选放大显示包括文本框340的区域。由此,输入到文本框340的字符、数字更容易看到,因此向文本框340的输入变得容易。具体地说,反转检测部335在第二显示面44显示用HTML语言记载的Web页的过程中检测出壳体2的反转时,则主控制部322判断在显示中的Web页中是否包括表示检索词输入用的文本框340的HTML标签。在主控制部322判断为包括表示文本框340的HTML标签的情况下,主控制部322使以文本框340中心的画面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上。
将要检索的字符输入到文本框340而进行检索时,如图32所示,其结果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上。第一显示面42的面积小于第二显示面44,因此为了显示包括很多信息的检索结果图像,更优选使用第二显示面44。在该情况下,当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壳体2反转时,则图24示出的反转检测部335检测所述反转。主控制部322根据反转检测部335的检测结果,如图33所示那样使目前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上的检索结果图像显示在第二显示面44上。由此,在面积更大的第二显示面44上显示检索结果图像,因此用户能够在一个画面上确认更多的信息,能够抑制滚动等的使用。其结果,便携式电子设备301能够进一步降低对用户带来的压力。此外,也可以以下那样将检索结果图像显示在第二显示面44上。首先,在第一显示面42上显示用于检索用输入的包括文本框340的检索用输入图像341的状态下,用户将用于检索的关键字通过物理键输入到文本框340。在所述关键字被输入文本框340中之后壳体2由用户反转时,则主控制部322开始检索,在检索结束之后将检索结果显示在第二显示面44上。即,主控制部322将壳体2的反转作为触发而开始检索,并且在检索结束之后使检索结果显示在第二显示面44上。这样,不用按下检索按钮(设定为物理键的键、显示在第二显示面44上的输入检测区域等)而开始检索,检索结果显示在第二显示面44上,因此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使用方便性进一步增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电子设备301如图5所示那样在第二显示面44侧具有触摸面板14,但是触摸面板14由于与物理键相比反应速度慢等理由,通常难以向文本框340输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考虑要使用物理键进行输入的用户使壳体2反转以使用物理键,则显示在第二显示面44上的图像中的文本框340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这样,与物理键的使用连动地,需要使用物理键进行输入的图像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上,因此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使用方便性增加。另外,包括需要使用物理键进行输入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文本框340)的区域被放大显示,因此字符等变得更容易输入。并且,在用户要看在第一显示面42上没有显示完的信息的情况下,用户仅使壳体2反转而将更大的第二显示面44面向自己,就能够通过第二显示面44来确认没有显示完的信息。这样,在便携式电子设备301中,用户能够通过简单且直观的操作来切换画面的显示,因此对于用户变得容易操作。
图34至图36是表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显示图像时使壳体反转的情况下对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进行切换的示例的说明图。图34示出图24示出的主控制部322使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第二显示面44显示地图图像的状态。如果在该状态下使壳体2反转,则主控制部322在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第一显示面42上显示用于启动预定的应用程序的菜单图像345。在该例中,菜单图像345包括邮件添加菜单342、收藏菜单343以及壁纸设定菜单344。如果选择各个菜单,则主控制部322启动与所选择的菜单对应的应用程序。例如,如果选择收藏菜单343,则主控制部322启动收藏软件,将当前显示在第二显示面44上的图像的URL存储到图24示出的存储部24的预定区域内。另外,如果选择壁纸设定菜单344,则主控制部322启动壁纸选择软件,将当前显示在第二显示面44上的图像下载到存储部24,并且将该图像设定为第一显示面42或者第二显示面44的壁纸。
用户选择要使用物理键的方向和确定键13来执行的菜单。主控制部322启动与所选择的菜单对应的应用程序。例如,在选择了邮件添加菜单342的情况下,主控制部322启动邮件添加软件,如图36所示,使第一显示面42显示邮件发送用图像346,并且将当前显示在第二显示面44上的图像的URL添加到邮件。用户使用作为物理键的数字键12将邮件的收信人地址、邮件名称输入到邮件而发送。这样,如果在使用了第二显示面44的显示过程中反转检测部335检测出壳体2的反转,则主控制部322用于启动预定的应用程序的菜单图像345显示在第一显示面42上,因此能够增加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使用方便性。
菜单图像345显示的菜单也可以由用户自由地设定。由此,能够对根据用户的使用方式来显示的菜单进行变更,因此用户的使用方便性增加。另外,在使用第二显示面44进行显示的过程中壳体2发生反转的情况下,主控制部322也可以启动预定的软件。例如,在使用第二显示面44进行显示的过程中壳体2发生反转的情况下,主控制部322可以启动邮件添加用软件,将显示在第二显示面44上的图像的URL、图像数据添加到邮件。由此,能够节省启动邮件添加用软件的劳力和时间,因此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使用方便性进一步增加。这样,也可以使使用第二显示面44进行显示的过程中的壳体2的反转与预定软件的启动相关联。由此,将壳体2的反转作为触发,在第二显示面44显示图像时能够启动用户经常使用的软件,因此减少启动软件的劳力和时间,便携式电子设备301的使用方便性进一步增加。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采用各种结构。另外,在本发明中,当然也可以将所述全部实施方式相互进行组合来实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可适用于显示图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附图标记说明
1、60、64、68、101、301:便携式电子设备;
2、61、65、69:壳体;
2A:第一壳体;
2B:第二壳体;
3:正面(第一主面);
4:背面(第二主面);
5、62、66、70:侧面;
6:片部;
7:操作基板;
8:电路基板;
12:数字键;
13:方向和确定键;
14:触摸面板;
15:传声器;
16:受话器;
22、122、322:主控制部(CPU);
24、124:存储部(存储器);
26:通信部;
28:操作部;
30:语音处理部;
32:显示部;
33:显示控制部;
36:照相机;
42:第一显示面;
44:第二显示面;
50:第一显示区域;
52:第二显示区域;
137:GPS通信部;
138:地磁传感器;
160:仪器程序;
162:测量程序;
164:导航程序;
166:仪器图像文件夹;
182、192:仪器;
184、186、194、196:测量对象;
188、198:比较对象;
202、231:人物;
204、214:基准条;
206、216、218:项目;
210:第一显示区域;
212:第二显示区域;
219:数字按钮;
232:建筑物;
234:塔;
236:道路;
242、244、246、252、254、256、258:字符信息;
335:反转检测部;
340:文本框;
341:检索用输入图像;
342:邮件添加菜单;
343:收藏菜单;
344:壁纸设定菜单;
345:菜单图像;
346:邮件发送用图像

Claims (24)

1.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
壳体,其使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外形由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对的第二主面、被第一主面与第二主面夹持的侧面构成;
由单个显示装置形成的显示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能够在面向所述第一主面的第一主面侧表面与面向所述第二主面的第二主面侧表面显示图像;
物理键,其由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被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主面上;以及
电路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物理键与所述显示部之间并安装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显示部进行控制以及接受来自所述物理键的输入,
其中,所述显示部在所述第二主面的图像显示区域大于在所述第一主面的图像显示区域,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使得由所述显示部的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用于显示图像的、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不透明的,而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不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透明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所述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与所述第一主面正交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键的表面由片状部件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扬声器、传声器以及照相机,
所述扬声器、所述传声器以及所述照相机中的至少一者的、从所述壳体露出的部分被配置在所述显示部与所述片状部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以在所述第一主面侧表面显示字符时字符的显示方向为基准,所述物理键配置于所述第一主面的靠下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配置于所述第二主面上,对操作输入进行检测,
所述物理键具备跟踪球、方向键、触控装置、光学指示装置中的至少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无线通信部,该无线通信部具备收发电波的天线,能够从外部获取要在画面上显示的信息,
所述天线被配置于所述物理键与所述显示部之间且位于以字符的显示方向为基准的下侧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在不显示图像的状态下为透明的或者半透明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电源部,该电源部配置于所述物理键与所述显示部之间,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具有图像显示区域,所述图像显示区域在不显示图像的状态下为透明的,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部的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以长度、角度和方位中的至少一者为基准显示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显示区域显示标准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存储在进行标准图像的显示时输入的测量结果,并使所输入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图像一起显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对所述壳体的反转进行检测的反转检测部,
所述显示部具备能够在所述第一主面显示图像的第一显示面以及能够在所述第二主面显示图像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显示面的第二显示面,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反转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对使用所述第一显示面显示图像与使用所述第二显示面显示图像进行切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显示面显示与所述物理键的使用相关联的图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物理键的使用相关联的图像是包括文本框的图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二显示面显示包括Web浏览图像、地图图像、使用照相机拍摄得到的图像中的至少一者的图像。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反转检测部在所述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过程中检测到所述壳体的反转时,所述控制部使得能够使用所述物理键。
18.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
壳体,其使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外形由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对的第二主面、被第一主面与第二主面夹持的侧面构成;
由单个显示装置形成的显示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能够在面向所述第一主面的第一主面侧表面与面向所述第二主面的第二主面侧表面显示图像;
物理键,其由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被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主面上;以及
电路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物理键与所述显示部之间并安装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显示部进行控制以及接受来自所述物理键的输入,
其中,所述显示部具有图像显示区域,所述图像显示区域在不显示图像的状态下为透明的,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部的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以长度、角度和方位中的至少一者为基准显示图像,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具有获取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获取部以及确定所述壳体所朝向的方位的方位确定部,
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位置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位置信息以及由所述方位确定部确定的方位,使所述图像显示区域显示与该图像显示区域的背面侧的本装置外围情况相关的信息,
所述显示部在所述第二主面的图像显示区域大于在所述第一主面的图像显示区域,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使得由所述显示部的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用于显示图像的、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不透明的,而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不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透明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显示区域将本装置的外围设施的信息作为导航图像进行显示,其中,所述外围设施位于所述图像显示区域的背面侧并与所述图像显示区域重叠。
20.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
壳体,其使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外形由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对的第二主面、被第一主面与第二主面夹持的侧面构成;
由单个显示装置形成的显示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能够在面向所述第一主面的第一主面侧表面与面向所述第二主面的第二主面侧表面显示图像;
物理键,其由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被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主面上;以及
电路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物理键与所述显示部之间并安装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显示部进行控制以及接受来自所述物理键的输入,
其中,所述显示部具有图像显示区域,所述图像显示区域在不显示图像的状态下为透明的,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部的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以长度、角度和方位中的至少一者为基准显示图像,
当输入表示目标物体的实际尺寸的信息以及表示与所述图像显示区域重叠的所述目标物体的图像尺寸的信息时,所述控制部根据输入的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物体与本装置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目标物体位于所述图像显示区域的背面侧,并且,用户能够透过所述图像显示区域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视觉识别,
所述显示部在所述第二主面的图像显示区域大于在所述第一主面的图像显示区域,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使得由所述显示部的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用于显示图像的、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不透明的,而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不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透明的。
21.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
壳体,其使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外形由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对的第二主面、被第一主面与第二主面夹持的侧面构成;
由单个显示装置形成的显示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能够在面向所述第一主面的第一主面侧表面与面向所述第二主面的第二主面侧表面显示图像;
物理键,其由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被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主面上;以及
电路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物理键与所述显示部之间并安装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显示部进行控制以及接受来自所述物理键的输入,
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具有对所述壳体的反转进行检测的反转检测部,
所述显示部具备能够在所述第一主面显示图像的第一显示面以及能够在所述第二主面显示图像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显示面的第二显示面,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反转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对使用所述第一显示面显示图像与使用所述第二显示面显示图像进行切换,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显示面显示与所述物理键的使用相关联的图像,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二显示面显示包括Web浏览图像、地图图像、使用照相机拍摄得到的图像中的至少一者的图像,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显示面显示所述第二显示面正在显示的图像中的用于检索的输入图像,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使得由所述显示部的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用于显示图像的、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不透明的,而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不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透明的。
22.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
壳体,其使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外形由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对的第二主面、被第一主面与第二主面夹持的侧面构成;
由单个显示装置形成的显示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能够在面向所述第一主面的第一主面侧表面与面向所述第二主面的第二主面侧表面显示图像;
物理键,其由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被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主面上;以及
电路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物理键与所述显示部之间并安装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显示部进行控制以及接受来自所述物理键的输入,
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具有对所述壳体的反转进行检测的反转检测部,
所述显示部具备能够在所述第一主面显示图像的第一显示面以及能够在所述第二主面显示图像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显示面的第二显示面,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反转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对使用所述第一显示面显示图像与使用所述第二显示面显示图像进行切换,
当所述反转检测部在所述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过程中检测到所述壳体的反转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显示面显示对文本框的输入图像,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使得由所述显示部的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用于显示图像的、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不透明的,而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不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透明的。
23.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
壳体,其使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外形由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对的第二主面、被第一主面与第二主面夹持的侧面构成;
由单个显示装置形成的显示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能够在面向所述第一主面的第一主面侧表面与面向所述第二主面的第二主面侧表面显示图像;
物理键,其由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被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主面上;以及
电路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物理键与所述显示部之间并安装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显示部进行控制以及接受来自所述物理键的输入,
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具有对所述壳体的反转进行检测的反转检测部,
所述显示部具备能够在所述第一主面显示图像的第一显示面以及能够在所述第二主面显示图像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显示面的第二显示面,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反转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对使用所述第一显示面显示图像与使用所述第二显示面显示图像进行切换,
当所述反转检测部在所述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过程中检测到所述壳体的反转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二显示面正在显示的信息添加到邮件中,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使得由所述显示部的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用于显示图像的、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不透明的,而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不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透明的。
24.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
壳体,其使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外形由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对的第二主面、被第一主面与第二主面夹持的侧面构成;
由单个显示装置形成的显示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能够在面向所述第一主面的第一主面侧表面与面向所述第二主面的第二主面侧表面显示图像;
物理键,其由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被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主面上;以及
电路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物理键与所述显示部之间并安装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显示部进行控制以及接受来自所述物理键的输入,
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具有对所述壳体的反转进行检测的反转检测部,
所述显示部具备能够在所述第一主面显示图像的第一显示面以及能够在所述第二主面显示图像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显示面的第二显示面,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反转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对使用所述第一显示面显示图像与使用所述第二显示面显示图像进行切换,
当所述反转检测部在所述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过程中检测到所述壳体的反转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显示面显示用于启动预定的应用程序的菜单图像,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使得由所述显示部的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用于显示图像的、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不透明的,而所述第二主面侧表面上不与所述电路部件相对的区域的背景是透明的。
CN201180009352.8A 2010-02-12 2011-02-10 便携式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34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29558A JP5748959B2 (ja) 2010-02-12 2010-02-12 携帯電子機器
JP2010029553A JP5606091B2 (ja) 2010-02-12 2010-02-12 携帯電子機器
JP2010-029552 2010-02-12
JP2010029552A JP5474594B2 (ja) 2010-02-12 2010-02-12 携帯電子機器
JP2010-029553 2010-02-12
JP2010-029558 2010-02-12
PCT/JP2011/052935 WO2011099581A1 (ja) 2010-02-12 2011-02-10 携帯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3400A CN102763400A (zh) 2012-10-31
CN102763400B true CN102763400B (zh) 2015-07-15

Family

ID=44367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935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3400B (zh) 2010-02-12 2011-02-10 便携式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34871B2 (zh)
CN (1) CN102763400B (zh)
WO (1) WO20110995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23008B (fi) * 2010-06-22 2012-09-28 Janne Pitkaenen Laitteisto ja menetelmä käytettävyystestausta varten
KR101314679B1 (ko) * 2011-09-14 2013-10-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제어 방법
US9514669B2 (en) * 2012-03-26 2016-12-06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046384B2 (ja) * 2012-06-15 2016-12-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
KR20140045801A (ko) * 2012-10-09 2014-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투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2908506B1 (en) * 2012-10-12 2018-04-18 NEC Corporation Terminal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3019599B (zh) * 2012-12-12 2016-10-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屏幕解锁方法
US20150370523A1 (en) * 2013-02-27 2015-12-24 Nec Corpo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program
US9197275B2 (en) * 2013-04-17 2015-11-24 Incipio Technologies, Inc. Distance marker and mobile device case for distance measurement
US9170659B2 (en) * 2013-05-23 2015-10-27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US20150011262A1 (en) 2013-07-05 2015-01-08 John Ashmore LUMBARD Mobile, Handhel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Smartphone, With Improved Functionality
US10079923B2 (en) 2013-07-05 2018-09-18 John Ashmore LUMBARD Foldable electronic gaming 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insertion into hip pocket
US9560179B2 (en) 2013-07-05 2017-01-31 John Ashmore LUMBARD Foldable curv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insertion into hip pocket
KR20150017156A (ko) * 2013-08-06 2015-0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에서 추천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50025548A (ko) * 2013-08-29 2015-03-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상태 표시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KR20150068811A (ko) * 2013-12-12 2015-06-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5094501B (zh) * 2014-04-30 2020-06-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中消息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474409B2 (en) * 2014-09-19 2019-11-12 Lenovo (Beijing) Co., Ltd. Response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578811B (zh) * 2014-10-17 2018-09-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使用方法
CN105787402B (zh) * 2014-12-16 2019-07-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4836873B (zh) * 2015-05-26 2017-12-08 黄议德 一种防水手机套及基于防水手机套的手机控制方法
WO2017113311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及电子装置
KR20180031347A (ko) * 2016-09-20 2018-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289837B1 (ko) * 2017-01-06 2021-08-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촬영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JP2019070762A (ja) * 2017-10-10 2019-05-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制御装置、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2560372B (zh) * 2020-11-27 2022-10-21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原型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30273965A1 (en) * 2022-02-25 2023-08-31 ShredMetrix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aring Data Sets For Sporting Equip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7570A (ja) * 1995-10-12 1997-04-22 Nec Shizuoka Ltd 個別呼出用受信機の筐体
JPH1168896A (ja) * 1997-08-11 1999-03-09 Nec Corp 携帯無線機
JP2001268186A (ja) * 2000-03-22 2001-09-28 Taiji Tanigaki 携帯電話機能付き携帯機器
JP4513217B2 (ja) 2001-02-23 2010-07-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機器筐体
JP3080147U (ja) * 2001-03-08 2001-09-14 義則 小林 色変わり携帯電話
JP2003021836A (ja) * 2001-07-09 2003-01-24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200941637Y (zh) * 2006-08-30 2007-08-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话
JP4660459B2 (ja) 2006-12-18 2011-03-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471997B (zh) * 2007-12-28 2013-07-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系统手机和控制方法
JP2009284468A (ja) 2008-04-23 2009-12-03 Sharp Corp 携帯情報端末、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20100064212A1 (en) * 2008-09-11 2010-03-11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User Input Interface Opposite a Display
EP2207342B1 (en) * 2009-01-07 2017-12-06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camera imag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633335B1 (ko) * 2009-12-07 2016-06-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애플리케이션 제어 방법
US8525839B2 (en) * 2010-01-06 2013-09-03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providing digital content products
WO2012046890A1 (ko) * 2010-10-06 2012-04-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3400A (zh) 2012-10-31
US8634871B2 (en) 2014-01-21
US20130012264A1 (en) 2013-01-10
WO2011099581A1 (ja) 2011-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3400B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0563350C (zh) 带有三维显示器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CN103312890B (zh) 移动终端
CN101907972B (zh) 移动终端以及在移动终端中显示信息的方法
KR101606727B1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950742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US9262867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KR101976177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 방법
JP6301613B2 (ja) 携帯通信端末、情報表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表示方法
US20130285951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090017880A1 (en) Electronic level application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90207138A1 (en) Selecting a layout
US20100265269A1 (en) Portable terminal and a display control method for portable terminal
CN101893914A (zh) 移动终端和使用该移动终端来提供图形用户界面的方法
US2013018567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ing Method And File Saving Method
CN102411436A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方法
CN103377003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KR20100094754A (ko) 문자 입력을 위한 유저 인터페이스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이동 단말기
KR20140090330A (ko) 이미지 인식을 이용한 이미지 레이아웃 방법 및 장치
KR20140122458A (ko) 휴대 단말 장치의 화면 표시 방법 및 장치
JP5684618B2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仮想情報表示プログラム
KR20110016167A (ko) 전자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방법
Baillie et al. Rolling, rotating and imagining in a virtual mobile world
CN110673214B (zh) 预测水平井的入口靶点和末端点的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JP5606091B2 (ja) 携帯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