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0038A - 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0038A
CN102760038A CN2012101149724A CN201210114972A CN102760038A CN 102760038 A CN102760038 A CN 102760038A CN 2012101149724 A CN2012101149724 A CN 2012101149724A CN 201210114972 A CN201210114972 A CN 201210114972A CN 102760038 A CN102760038 A CN 1027600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hared region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49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0038B (zh
Inventor
繁田修
笠原俊一
古贺康之
铃木诚司
山本一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60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00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0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00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 G06F1/169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condary touch screen used as control interface, e.g. virtual buttons or sli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2Synchronisation between the display unit and other units, e.g. other display units, video-disc play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7Sensing arrangement for detection of housing movement or orientation, e.g. for controlling scrolling or cursor movement on the display of an handheld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4Transparency, e.g. transparent or translucent window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6Use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isplay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数据的共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限定与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将数据与共享区域相关联的用户输入而使得能够与外部装置共享数据。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公开内容包含与2011年4月6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1-084128中公开的主题内容相关的主题内容,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合并于此。
背景技术
近年来,短程无线电通信(诸如,无线LAN和蓝牙,包括Wi-Fi)得到广泛使用,并且一个终端更加频繁地连接到多个终端。因而,已提出了将相同数据从一个终端发送到多个终端的多播传送以及一个终端从多个终端中选择数据传输的数据传送,并且期望对数据传送技术的改进。
在由多个终端进行的通信连接和数据传送中,通常,一个终端需要从多个终端中选择远程终端。当多个终端处于被连接的状态时,用户需要在了解例如用以识别每个终端的名称或ID之后选择远程终端,并且用户难以直观地选择远程终端。
通常,在数据传送源的终端中不显示作为数据传送目的地的远程终端所位于的方向。在例如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的红外线通信中,在数据传送源和数据传送目的地的每个终端中显示用以表示任务进度或数据大小的进度条,但没有显示数据传送源和数据传送目的地的每个终端的空间关系。因而,如果在多个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每个终端均频繁地传送数据,则用户难以直观地掌握从哪个终端向哪个终端传送了何种数据。
另一方面,在用于智能电话的应用当中,直观地掌握数据传送的应用是已知的。例如,分配了被称为
Figure BDA0000154584610000011
的应用,其通过手中持有的每个终端的冲突的直观交互来实现数据传送。此外,还分配了被称为Mover的照片共享应用,其通过在屏幕上虚拟地显示数据传送方向和轻拂该方向上的对象的直观交互来实现数据传送。
日本专利特开公布第2005-099064号公开了一种显示控制设备,其根据多个显示设备的实际空间关系来发送要显示在每个显示设备中的视频。
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申请都不能实现从一个终端到多个终端的数据传送。此外,屏幕上所显示的虚拟数据传送方向与数据传送目的地的终端的实际位置无关地被确定。
另一方面,在JP 2005-099064中所述的显示控制设备根据多个显示设备的实际空间关系来发送数据。更具体地,在JP 2005-099064中所述的显示控制设备从具有用以检测每个显示设备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的多个显示设备获取位置信息,并且基于所获取的位置信息、根据空间关系来发送数据。显示设备所保持的位置传感器是特殊传感器(诸如,各种磁性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从GPS卫星接收信号的传感器以及具有测距功能的成像设备。
如果使用这样的特殊传感器,则可以掌握多个设备的实际空间关系,但安装这样的传感器增加了成本。因此,要求提供通过使得用户在没有包括这样的特殊传感器的情况下能够直观地掌握数据共享来改进数据共享的可操作性的技术。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改进数据共享的可操作性的新颖且改进的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发明内容
因此,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数据共享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区域限定单元,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限定与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该设备还包括通信单元,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将数据与共享区域相关联的用户输入而使得能够与外部装置共享数据。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数据共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限定与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将数据与共享区域相关联的用户输入而使得能够与外部装置共享数据。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有形体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用于实现数据共享的方法的指令。该方法包括限定与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将数据与共享区域相关联的用户输入而使得能够与外部装置共享数据。
在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数据的共享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限定与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的区域限定装置。该设备还包括用于响应于使数据与共享区域相关联的用户输入而使得能够与外部装置共享数据的通信装置。
在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数据接收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被配置成限定与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的区域限定单元。该设备还包括被配置成从外部装置接收数据的通信单元。该设备还包括被配置成在共享区域内显示所接收到的数据的显示单元。
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改进数据共享的可操作性的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外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共享区域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共享区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配置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用于设置共享区域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所设置的共享区域的范围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所设置的每个通信设备的共享区域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设置共享区域的另一方法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利用示例的数据共享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利用示例的当搜索结果显示在用于数据共享的共享区域中的情况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利用示例的数据共享的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三利用示例的数据共享的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四利用示例的数据共享的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四利用示例的数据共享的图。
图15是示出第五利用示例的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五利用示例的通信设备中所显示的共享区域的示例的图。
图17是示出第六利用示例的图。
图18是示出第六利用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应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
应注意,接下来根据以下顺序阐述本说明书。
1.通信设备的概述
2.通信设备的配置
3.共享区域
3-1.共享区域的设置
3-2.共享区域的利用
4.结论
<1.通信设备的概述>
首先,将参照图1提供对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概述。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的外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是薄型装置,该薄型装置包括主体10、触摸面板11和显示单元12。在用于本文中时,术语“单元”可以是软件模块、硬件模块或软件模块与硬件模块的组合。这样的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可在离散电路、集成电路中实现,或者实现为处理器执行的指令。
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显示单元12是与塑料片一样厚的薄型显示器,如柔性显示器。触摸面板11是呈屏幕形状的操作表面,如通过堆叠在整个显示单元12上而设置的柔性压力检测触摸面板。触摸面板11可以通过识别接触点来检测用户操作。
另外,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的显示单元12和触摸面板11部分或全部具有柔性。因此,例如,显示单元12和触摸面板11可以由于用户的手指按压显示单元12和触摸面板11而局部变形。
此外,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的显示单元12和触摸面板11可部分或全部具有透光性。因此,如果例如使得多个通信设备重叠,则用户可以通过具有透光性的通信设备1的一部分在视觉上识别上面放置有通信设备1的另一通信设备。
已参照图1描述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的外观。图1所示的通信设备1可以通过将触摸面板11与其他通信设备重叠的区域设置为共享区域并且基于对所设置的共享区域的用户操作控制与共享区域被设置的其他通信设备共享数据的通信,来容易地改进数据共享的可操作性。
将参照图2和图3提供共享区域的概述。图2和图3是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多个通信设备的重叠示出为Venn图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共享区域20被限定为多个通信设备1的共有部分。
图2是示出当使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a和通信设备1b重叠的情况下的图。如图2的上部所示,通信设备1b放置于通信设备1a之上,并且如图2的下部所示的平面图、通信设备1a的操作表面和通信设备1b的操作表面重叠的区域被设置每个通信设备的共享区域20。图2的下部中所示的侧视图是示出通信设备1b放置于通信设备1a之上的图。
图3示出图示当使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a、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重叠的情况下的平面图和侧视图。图3的下部所示的侧视图是示出通信设备1b放置于通信设备1a之上并且此外通信设备1c放置于通信设备1b之上的图。
每个共享区域20均是多个通信设备的共有部分,并且因而,将通信设备1a、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共有的共享区域20-1限定为1a∧1b∧1c,将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共有的共享区域20-2限定为!1a∧1b∧1c,将通信设备1a和通信设备1c共有的共享区域20-3限定为1a∧!1b∧1c,以及将通信设备1a和通信设备1b共有的共享区域20-4限定为1a∧1b ∧!1c,其中,∧是表示逻辑乘积(与(AND))的符号,而!是表示非(NOT)的符号。
在[3-1.共享区域的设置]中将详细描述共享区域20的具体设置处理。
<2.通信设备的配置>
接下来,将参照图4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的配置。图4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的配置框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包括触摸面板11、显示单元12、CPU(中央处理单元)13、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4、有形体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非易失性存储器15)和通信模块16。CPU 13、RAM 14、非易失性存储器15和通信模块16设置在图1所示的主体10中。下面将描述每个组件。已参照图1描述了触摸面板11和显示单元12,并且这里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CPU 13根据各种指令和程序控制通信设备1内的总体操作。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CPU 13实现设置单元131(即,区域限定单元)和通信控制器132(即,通信单元)的功能。设置单元131将触摸面板11与其他通信设备重叠的区域设置为共享区域20。通信控制器132基于对共享区域20的用户操作控制与共享区域被设置的其他通信设备共享数据的通信。将在[3-2.共享区域的利用]中详细描述使用共享区域20的数据共享。
RAM 14暂时存储例如用于由CPU 13执行的指令和程序以及在执行期间适当改变的参数。非易失性存储器15存储例如CPU 13使用的指令和程序以及运算参数。
通信模块16是将信息发送到其他通信设备或服务器/从其他通信设备或服务器接收信息的通信装置。通信模块16执行以例如TransferJet为代表的邻近无线电通信(proximate radio communication)。应理解,在某些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6可例如以云计算配置与位于远处的其他通信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
具有上述配置的通信设备1可以容易地通过如下操作改进数据共享的可操作性:设置单元131将触摸面板11与其他通信设备重叠的区域设置为共享区域20,触摸面板11检测对所设置的共享区域的用户操作,并且通信控制器132基于所检测到的用户操作而控制与共享区域被设置的其他通信设备共享数据的通信。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的配置。接下来,将参照图5至图18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设置单元131对共享区域的设置。
<3.共享区域>
<3-1.共享区域的设置>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用于设置(即,限定)共享区域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00中,通信模块16检测其他邻近通信设备。例如,如图6所示那样,如果通信设备1a、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以其部分重叠的方式放置,则包括在通信设备1a中的通信模块16检测到其他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如果通信模块16如上所述那样检测到其他邻近通信设备(步骤S104/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8。
接下来,在步骤S108中,CPU 13对通信模块16检测到的其他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的内部时钟进行定时。
接下来,在步骤S112中,如果触摸面板11检测到与触摸面板11的接触(步骤S116/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这里,如图6的左部中所示的侧视图表示的那样,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a放置于其他通信设备之上,从而,如图6的左部中所示的平面图表示的那样,如果用户按压处于最上面的位置的通信设备1a的触摸面板11,则通信设备1a通过触摸面板11来检测触摸。
接下来,在步骤S120中,设置单元131确定触摸面板11检测到的接触的时间数据tn与从其他通信设备获取的每个接触时间数据tm之间的差是否等于或小于阈值。
如图6的左部中所示的侧视图表示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其他通信设备(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按照从上面起为通信设备1a、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的顺序放置。因此,如果用户触摸通信设备1a,则压力从通信设备1a传递到放置于通信设备1a下面的通信设备和放置于更下面的通信设备1c。因此,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基本上同时在与通信设备1a的用户按压的位置基本上相同的位置检测到接触。特别地,如果通信设备1a具有柔性,则用户触摸的位置局部变形,从而使得压力更可能传递到放置于下面的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
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将如上所述那样检测到的接触信息(包括接触时间数据,即定时数据)发送到作为其他邻近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1a。此外,通信设备1a将所检测到的接触信息(包括接触时间数据)发送到作为其他邻近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即,在多个通信设备之间交换接触信息(包括接触时间数据)。
接下来,在步骤S120中,如果从另一通信设备获取的接触时间数据tm和通信设备的触摸面板11检测到的接触时间数据tn之间的差等于或小于阈值(步骤S120/是),则在步骤S124中,设置单元131设置用于与其他通信设备共享数据的共享区域20。
例如,如图6的右部中所示的图表示的那样,设置单元131将在触摸面板11检测到的接触位置P(x,y)周围半径为r的范围设置为共享区域22。另外,如图7所示,通信设备1b将在接触位置Pb(x,y)周围半径为r的范围设置为共享区域,并且通信设备1c将在接触位置Pc(x,y)周围半径为r的范围设置为共享区域。然后,设置有共享区域的通信设备配对,以基于配对区域在通信设备之间共享数据。
共享区域的具体设置处理不限于图5和图6所示的示例。例如,如果通信模块16将稍微隔离开的其他通信设备也检测为其他邻近通信设备,则设置单元131可以在多个通信设备彼此稍微隔离开的状态下,通过用户基本上同时触摸每个通信设备的触摸面板来设置共享区域。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所示的设置处理表示的那样,如果从另一通信设备获取的接触时间数据tm与通信设备的触摸面板11检测到的接触时间数据tn之间的差等于或小于阈值,则通信设备1设置共享区域。
此外,共享区域的位置不限于位于触摸面板11上的接触位置周围,而是取而代之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被限定为位于通信设备之外的空间的区域处的虚拟共享区域。例如,通信设备可在远离通信设备的空间的区域中设置虚拟共享区域,如设置在通信设备的北方的共享区域。因此,通信设备可检测朝向虚拟共享区域的移动,并且可执行使对于虚拟共享区域的移动相等的处理。
可替选地,例如,如图8所示,设置单元131可通过检测通信设备中所显示的重叠图案来设置共享区域。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如图8的左部中所示的侧视图表示的那样,多个通信设备1按从上面起为通信设备1b、通信设备1a和通信设备1c的顺序来放置。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的右部中所示的图表示的那样,在通信设备1a和通信设备1b的光学内嵌式(in-cell)触摸面板中显示纹理图案,并且通信设备1c捕获这样的纹理图案。通信设备1c从所捕获的图像检测到纹理重叠,并且基于所检测到的纹理重叠而确定通信设备1c与通信设备1a和通信设备1b重叠的区域。然后,通信设备1c将这样的重叠区域设置为共享区域。
以上,详细描述了设置单元131进行的对共享区域20的设置。本文中,将除了设置为触摸面板11的共享区域20的范围外的区域称为非共享区域。通信设备1可明确地显示所设置的共享区域。接下来,将通过举出具体示例来描述使用所设置的共享区域20进行的与其他通信设备的数据共享。
<3-2.共享区域的利用>
(第一利用示例)
作为第一利用示例,将参照图9描述基于从非共享区域到共享区域的用户操作的数据共享。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利用示例的数据共享的图。根据第一利用示例,如图8的左部所示的侧视图表示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多个通信设备按从上面起为通信设备1a、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的顺序放置。此外,如图9的左部中所示的平面图表示的那样,每个通信设备1设置有相互共享数据的共享区域20。
如图9的左部中所示的图表示的那样,通信设备1a在非共享区域中显示与数据相关联的图标30a。图标30a例如是与音乐数据相关联的封套图像。
如图9的左部所示的图表示的那样,提供例如用户触摸图标30a并通过拖放将图标30a移动至共享区域20的用户输入。然后,通信设备1a的通信控制器132实行控制,使得与图标30a相关联的数据自动发送到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这些通信设备是具有共享区域的其他通信设备。此时,如图9的右部所示的图表示的那样,通信设备1b可在通信设备1b的非共享区域中显示与图标30a类似的图标30b,并且通信设备1c可在通信设备1c的非共享区域中显示与图标30a类似的图标30c,以明确表示已发送数据。
从非共享区域到共享区域的用户操作不限于图9所示的拖放操作。用户操作可以是拖动和轻拂(flick)操作,或者除了这样的单手指操作外,还可以使用利用多个手指的操作或者用户的身体(如,手掌)所执行的用户操作。
此外,由于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将共享区域限定为位于远离通信设备1a的空间内的虚拟共享区域,因此,通信设备1a可检测在虚拟共享区域的方向上将数据从非共享区域移动到通信设备1a的边缘的用户操作,如轻拂操作。例如,用户可触摸图标30a并通过轻拂操作将图标30a朝向虚拟共享区域移动到朝北方向。基于检测到朝向虚拟共享区域的这种移动,通信控制器132可以实现控制,使得数据自动发送到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
基于从非共享区域到共享区域的用户操作的数据共享并不限于图9所示的数据传送。数据共享可以是在多个通信设备1的每个通信设备中基于移动到共享区域的搜索查询或搜索关键词的搜索或者在多个通信设备1的每个通信设备中通过合并移动到共享区域的数据所创建的文件的生成。
例如,如图10的上部中所示的平面图表示的那样,当在通信设备1a的非共享区域中显示搜索关键词34a“欧洲”,在通信设备1b的非共享区域中显示搜索关键词34b“接近大海”,并且在通信设备1c的非共享区域中显示搜索关键词34c“世界遗产”时,如果用户对共享区域执行每个搜索关键词的拖动和轻拂操作,则在共享区域20中显示对各搜索关键词进行与操作的搜索结果。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如图10的下部中所示的侧视图表示的那样,多个通信设备按从上面起为通信设备1a、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的顺序放置。
更具体地,一个通信设备收集每个通信设备中从非共享区域移动到共享区域的搜索关键词,并且将通过对每个搜索关键词进行与操作而获得的搜索关键词发送到因特网上的搜索服务器。然后,一个通信设备从搜索服务器获取搜索结果,并且将所获取的搜索结果发送到其他通信设备。可替选地,如果检测到在每个通信设备中将搜索关键词从非共享区域移动到共享区域的用户操作,则每个通信设备将各自的搜索关键词传送到因特网上的搜索服务器,并且搜索服务器通过对从每个通信设备发送的搜索关键词进行与操作来执行搜索并将搜索结果发送到每个通信设备。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利用示例,基于将对象(诸如,图标和搜索关键词)从非共享区域移动到共享区域的用户操作来共享数据,并且因此,用户可以直观地掌握数据共享的操作。
(第二利用示例)
作为第二利用示例,将参照图11描述基于从共享区域到非共享区域的用户操作的数据共享。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利用示例的数据共享的图。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如图11的左部所示的侧视图表示的那样,多个通信设备按从上面起为通信设备1a、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的顺序放置。每个通信设备1均设置有相互共享数据的共享区域20。
如图11的左部中所示的平面图表示的那样,通信设备1a在非共享区域中显示与数据相关联的图标30a。图标30a例如是与音乐数据相关联的封套图像。
如图11的左部中所示的平面图表示的那样,用户将图标30a移动到共享区域20。然后,通信设备1a的通信控制器132实行控制,使得图标30a被发送到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这两个通信设备是具有共享区域的其他通信设备。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在共享区域中显示所接收到的图标30a。
然后,例如如果检测到将通信设备1c的共享区域中所显示的图标30c移动到非共享区域的用户操作,则通信设备1c接收或复制与图标30c相关联的数据。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利用示例,基于将对象(如,图标)从共享区域移动到非共享区域的用户操作来共享数据,并且因此,用户可以直观地掌握数据共享的操作。
(第三利用示例)
作为第三利用示例,将参照图12描述基于对共享区域的用户操作的数据共享。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三利用示例的数据共享的图。在图12所示的示例中,如图12的左部中所示的侧视图表示的那样,多个通信设备按从上面起为通信设备1a、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的顺序放置。每个通信设备1均设置有相互共享数据的共享区域20。
如图12的左部中所示的平面图表示的那样,用户通过手写将字符输入到通信设备1a的共享区域20中。然后,通信设备1a的通信控制器132实行控制,使得手写的字符数据从共享区域20发送到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这两个通信设备是具有共享区域的其他通信设备。如图12的右部中所示的图表示的那样,已从通信设备1a接收到手写的字符数据的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在相应的共享区域中显示所接收到的手写的字符数据。顺便提及,从共享区域输入的数据不限于图12所示的手写的字符数据,也可以是手写的数字数据。
通信设备1a可以自动将从共享区域输入的数据发送到其他通信设备,或者当检测到触碰通信设备1a的共享区域的用户操作时,可将输入数据发送到其他通信设备。
在从通信设备1a发送的手写的字符数据显示在其他通信设备的显示单元中时,字符的方位和位置不限于图12所示的示例。例如,其他通信设备在与通信设备1a重叠的共享区域中显示所接收到的手写字符,以与通信设备1a中所显示的手写字符匹配。因此,就像输入数据被复制到位于下面的其他通信设备一样,用户可以掌握直观的共享操作。顺便提及,其他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确定与通信设备1a的空间关系来显示所接收到的手写字符,以与通信设备1a中显示的手写字符匹配。每个通信设备的空间关系的确定将在“第六利用示例”中描述。
通信设备1a可识别输入到共享区域20中的字符,并且将所识别出的字符翻译成任何语言,以将所翻译的字符发送到其他通信设备。通信设备1a还可识别输入到共享区域20中的字符,并且根据所识别出的字符生成加密密钥以将所生成的加密密钥发送到其他通信设备。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利用示例,将通过用户操作输入到共享区域的数据发送到共享区域被设置的其他通信设备,因此,用户可以直观地掌握数据共享的操作。
(第四利用示例)
接下来,作为第四利用示例,将参照图13和图14描述通过每个通信设备1从位于共享区域20中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接收数据来共享数据时的情况。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是能够执行邻近无线电通信的存储介质或者包括RFID(射频标识)的对象。
图13示出成像设备40作为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示例,该成像设备40包括能够通过TransferJet执行邻近无线电通信的通信单元41。如图13的左部中所示的平面图和侧视图表示的那样,用户将成像设备40放置到重叠的多个通信设备1的共享区域20上。然后,多个通信设备1中的每一个从成像设备40接收图像数据。例如,如图13的右边所示的图表示的那样,已接收到图像数据的多个通信设备1中的每一个在各自的共享区域中显示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42。
在图14中,包括RFID 46的卡44被示为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示例。如图14的上部中所示的平面图和侧视图表示的那样,用户将卡44放置在重叠的通信设备1的共享区域20上。然后,如图14的中心所示的图表示的那样,每个通信设备1获取RFID 46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获取的标识信息发送到网络中的服务器200。然后,如图14的下部中所示的图表示的那样,每个通信设备1从网络中的服务器200接收与所发送的标识信息相关联的数据。
因而,每个通信设备1在用户将无线电通信设备放置在通信设备1的共享区域20上之后共享数据,因此,用户可以直观地掌握由每个通信设备进行的数据共享。
(第五利用示例)
接下来,作为第五利用示例,将参照图15描述如下情况:在多个通信设备1保持分离的状态下,由共享区域20被设置的多个通信设备1共享数据。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五利用示例的图。如图15所示,当在共享区域20被设置的每个通信设备1保持分离的情况下共享数据时,每个通信设备1均显示共享区域20。每个通信设备1检测对共享区域20的用户操作,并且如上述的第一至第四利用示例一样,实行通信控制以进行数据共享。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通信设备1不重叠,并且因而,各个通信设备1可将除了实际重叠的区域外的区域设置为共享区域20的范围。例如,如果图3所示的共享区域20-1至20-3实际上是重叠区域的通信设备1c如图16所示那样分离,通信设备1c可显示圆形共享区域26-1至26-3。当在通信设备1a与通信设备1b之间共享数据时,使用共享区域26-1,当与通信设备1b共享数据时,使用共享区域26-2,以及当与通信设备1a共享数据时,使用共享区域26-3。
因此,共享区域被设置的通信设备1可以实行通信控制,以即使当与共享区域被设置的其他通信设备分离时通过使用共享区域20来共享数据,并且因此,改进了数据共享的可操作性。另外,不需要将共享区域20的范围同实际上与其他通信设备重叠的区域进行匹配,因此,根据第五利用示例的通信设备1可以设置共享区域20的范围,使得用户可以容易地操作通信设备1。
(第六利用示例)
接下来,将参照图17描述当每个通信设备1确定相互的空间关系时的情况。
图17是示出第六利用示例的图。如图17的左部所示的侧视图表示的那样,多个通信设备1按从上面起为通信设备1a、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的顺序放置。多个通信设备1具有柔性。
如图17的左部所示的平面图表示的那样,用户在多个通信设备1重叠的区域中输入任何轨迹(例如,通过绘制区域轮廓)。当位于最上面的位置的通信设备1因用户的按压而变形时,类似的轨迹被输入到位于下面的通信设备1b的触摸面板11。另外,如果通信设备1b因通信设备1a的按压而变形,则类似的轨迹被输入到位于下面的通信设备1c的触摸面板。
然后,例如,通信设备1a获取通信设备1b检测到的轨迹信息和通信设备1c检测到的轨迹信息,并且可以通过对所获取的轨迹信息和通信设备1a检测到的轨迹信息中的每一个执行匹配处理,来确定通信设备1a相对于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b的空间关系。另外,在空间关系的确定结果被从通信设备1a发送到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后,通信设备1b和通信设备1c可以确定三个通信设备的空间关系。
例如,如图17的右部中所示的图表示的那样,已确定上述空间关系的通信设备1a根据确定结果在其他通信设备所位于的方向上显示箭头50。从而,表示了其他通信设备实际位于的方向,因此,用户可以直观地共享数据。例如,如图17的右部所示的图表示的那样,如果检测到在箭头50的方向上轻拂对象30的用户操作,则通信设备1c将与对象30相关联的数据发送到位于箭头50所指示的位置的通信设备1a。
空间关系的确定不限于图17所示的任何轨迹输入。例如,如图18所示,每个通信设备1均可检测多个位置的用户输入(如,三个点或更多点的点输入),以对每个通信设备1检测到的点的位置执行匹配处理。
<4.结论>
如以上已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可以通过设置操作表面的共享区域并且基于对所设置的共享区域的用户操作来控制与共享区域被设置的其他通信设备共享数据的通信,来改进数据共享的可操作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内,根据设计需要和其它因素,可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以及变更。
在第三利用示例中,例如,从共享区域20输入的数据被发送到其他通信设备,但本技术不限于这样的示例。例如,如果用户在共享区域20中画出“圆圈”,则通信设备1可将与在非共享区域中所显示的对象相关联的数据发送到其他通信设备。
此外,将在权利要求中对冠词(诸如,“a”或“an”)的任何引用解释为是指“一个或多个”。
另外,本技术可以配置如下。
(1)一种设备,包括:
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限定与所述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以及
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将数据与所述共享区域相关联的用户输入而使得能够与外部装置共享所述数据。
(2)根据(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通过检测所述设备的表面与所述外部装置重叠的部分来限定所述共享区域。
(3)根据(1)或(2)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被配置成显示数据的显示表面,所述显示表面堆叠在所述设备的表面上。
(4)根据(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显示表面和所述设备的表面是透光的。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通过检测用户输入相对于所述设备的表面的位置来限定所述共享区域。
(6)根据(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通过将所检测到的位置周围的区域限定为所述共享区域来限定所述共享区域。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根据用户输入绘出的区域轮廓或由多个位置的用户输入所限定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来限定所述共享区域。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用户输入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
(9)根据(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用户输入将所述数据自动发送到多个外部装置。
(10)根据(8)或(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基于将所述数据拖放到所述共享区域上的拖放操作或朝向所述共享区域对所述数据的轻拂操作中的至少一种而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
(11)根据(5)或(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将关于所检测到的位置的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
(12)根据(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发送的信息包括定时数据。
(13)根据(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将包括定时数据的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以足够使得所述外部装置基于所述定时数据建立与所设置的所述设备的共享区域对应的配对区域。
(14)根据(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包括搜索查询数据。
(15)根据(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用户数据而将所述搜索查询数据发送到搜索服务器。
(16)根据(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包括标识信息。
(17)根据(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到服务器以分发到所述外部装置。
(18)一种方法,包括:
限定与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以及
响应于将数据与所述共享区域相关联的用户输入而使得能够与外部装置共享所述数据。
(19)一种有形体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下方法的指令,所述方法包括:
限定与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以及
响应于将数据与所述共享区域相关联的用户输入而使得能够与外部装置共享所述数据。
(20)一种设备,包括:
区域限定装置,被配置成限定与所述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以及
通信装置,被配置成响应于将数据与所述共享区域相关联的用户输入而使得能够与外部装置共享所述数据。
(21)一种设备,包括:
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与所述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
通信单元,被配置成从外部装置接收数据;以及
显示单元,被配置成在所述共享区域内显示所接收到的数据。
(22)根据(21)所述的设备,其中,基于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从所述共享区域移动到所述设备的表面的非共享区域的用户输入而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复制到所述设备。

Claims (20)

1.一种设备,包括:
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限定与所述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以及
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将数据与所述共享区域相关联的用户输入而使得能够与外部装置共享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通过检测所述设备的表面与所述外部装置重叠的部分来限定所述共享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被配置成显示数据的显示表面,所述显示表面堆叠在所述设备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显示表面和所述设备的表面是透光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通过检测用户输入相对于所述设备的表面的位置来限定所述共享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通过将所检测到的位置周围的区域限定为所述共享区域来限定所述共享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根据用户输入绘出的区域轮廓或由多个位置的用户输入所限定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来限定所述共享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用户输入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用户输入将所述数据自动发送到多个外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基于将所述数据拖放到所述共享区域上的拖放操作或朝向所述共享区域对所述数据的轻拂操作中的至少一种而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将关于所检测到的位置的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发送的信息包括定时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所述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将包括定时数据的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以足够使得所述外部装置基于所述定时数据建立与所设置的所述设备的共享区域对应的配对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包括搜索查询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用户数据而将所述搜索查询数据发送到搜索服务器。
16.一种方法,包括:
限定与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以及
响应于将数据与所述共享区域相关联的用户输入而使得能够与外部装置共享所述数据。
17.一种有形体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下方法的指令,所述方法包括:
限定与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以及
响应于将数据与所述共享区域相关联的用户输入而使得能够与外部装置共享所述数据。
18.一种设备,包括:
区域限定装置,被配置成与所述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以及
通信装置,被配置成响应于将数据与所述共享区域相关联的用户输入而使得能够与外部装置共享所述数据。
19.一种设备,包括:
区域限定单元,被配置成限定与所述设备的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共享区域;
通信单元,被配置成从外部装置接收数据;以及
显示单元,被配置成在所述共享区域内显示所接收到的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基于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从所述共享区域移动到所述设备的表面的非共享区域的用户输入而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复制到所述设备。
CN201210114972.4A 2011-04-25 2012-04-18 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27600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7391A JP5879738B2 (ja) 2011-04-25 2011-04-25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97391 2011-04-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0038A true CN102760038A (zh) 2012-10-31
CN102760038B CN102760038B (zh) 2018-07-31

Family

ID=470545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6680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87160U (zh) 2011-04-25 2012-04-18 通信设备
CN201210114972.4A Active CN102760038B (zh) 2011-04-25 2012-04-18 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6680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87160U (zh) 2011-04-25 2012-04-18 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9274689B2 (zh)
EP (1) EP2702749B1 (zh)
JP (1) JP5879738B2 (zh)
KR (1) KR20140026418A (zh)
CN (2) CN202887160U (zh)
BR (1) BR112013026986A2 (zh)
RU (1) RU2013146681A (zh)
TW (1) TW201243707A (zh)
WO (1) WO201214729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6464A (zh) * 2014-07-29 2016-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981072A (zh) * 2014-01-23 2016-09-28 川边均 用于交换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EP2728446A3 (en) * 2012-11-01 2017-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contents
CN106575202A (zh) * 2014-07-08 2017-04-19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装置显示区域的确定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07512B1 (en) * 2012-04-25 2016-11-2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Using gestures to deliver content to predefined destinations
JP2013251814A (ja) * 2012-06-01 2013-12-12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WO2014091062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Nokia Corporation A method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a technical equipment
KR101933637B1 (ko) * 2012-12-20 2018-1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기기 및 전자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TWI483175B (zh) * 2013-03-29 2015-05-01 Acer Inc 資料分享系統及其資料分享方法
TWI503774B (zh) * 2013-07-23 2015-10-11 Htc Corp 電子裝置的配對方法
US20150138142A1 (en) * 2013-11-15 2015-05-21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touch communications control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by using location detection with aid of touch panel, and an associated apparatus
US20150145792A1 (en) * 2013-11-22 2015-05-28 Mediatek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touch communications
US20150188988A1 (en) * 2013-12-27 2015-07-02 Ht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file sharing methods thereof
CN105808089A (zh) * 2014-12-30 2016-07-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KR20170033183A (ko) * 2015-09-16 2017-03-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알림을 표시하는 방법 및 전자장치
KR20180005377A (ko) * 2016-07-06 2018-0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3617869B1 (en) * 2017-06-13 2024-02-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928295B2 (en) * 2021-07-13 2024-03-12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rocess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5169A2 (en) * 2003-02-19 2004-09-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for ad hoc sharing of content items between portable devices and interaction methods therefor
CN101876881A (zh) * 2009-04-30 2010-11-03 索尼公司 发送设备和方法、接收设备和方法以及发送/接收系统
US20110078573A1 (en) * 2009-09-28 2011-03-31 Sony Corpor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server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10246894A1 (en) * 2010-04-06 2011-10-06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 sharing method and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12937B1 (en) * 1998-12-18 2004-11-02 Tangis Corporation Supplying enhanced computer user's context data
JP4434609B2 (ja) * 2002-03-29 2010-03-17 株式会社東芝 表示入力システム
JP3880561B2 (ja) 2002-09-05 2007-02-14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表示システム
JP4748299B2 (ja) * 2004-12-03 2011-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ペーパ及び電子機器
US20070211573A1 (en) * 2006-03-10 2007-09-13 Hermansson Jonas G Electronic equipment with data transfer function using motion and method
US20070247422A1 (en) * 2006-03-30 2007-10-25 Xuuk, Inc. Interaction techniques for flexible displays
JP2009253478A (ja) 2008-04-02 2009-10-29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情報通信装置、情報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EP2129090B1 (en) * 2008-05-29 2016-06-1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O2010004549A2 (en) * 2008-06-16 2010-01-14 Cellerium Ltd. Dynamic mobile client
KR101537598B1 (ko) * 2008-10-20 2015-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 프로젝터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100167646A1 (en) * 2008-12-30 2010-07-0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pairing
US8457651B2 (en) * 2009-10-02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 movement user interface gestures for file sharing functionality
KR101087479B1 (ko) * 2010-01-29 2011-11-25 주식회사 팬택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9235268B2 (en) * 2010-04-09 2016-01-12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virtual interactive workspace
US8898567B2 (en) * 2010-04-09 2014-11-2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virtual interactive workspace
JP5429198B2 (ja) * 2011-01-12 2014-02-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5169A2 (en) * 2003-02-19 2004-09-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for ad hoc sharing of content items between portable devices and interaction methods therefor
CN101876881A (zh) * 2009-04-30 2010-11-03 索尼公司 发送设备和方法、接收设备和方法以及发送/接收系统
US20110078573A1 (en) * 2009-09-28 2011-03-31 Sony Corpor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server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10246894A1 (en) * 2010-04-06 2011-10-06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 sharing method and system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28446A3 (en) * 2012-11-01 2017-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contents
CN105981072A (zh) * 2014-01-23 2016-09-28 川边均 用于交换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6575202A (zh) * 2014-07-08 2017-04-19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装置显示区域的确定
US10416872B2 (en) 2014-07-08 2019-09-17 Nokia Technologies Oy Determination of an apparatus display region
CN105446464A (zh) * 2014-07-29 2016-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446464B (zh) * 2014-07-29 2019-11-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3026986A2 (pt) 2017-01-10
US20160210096A1 (en) 2016-07-21
WO2012147292A1 (en) 2012-11-01
EP2702749B1 (en) 2019-06-26
TW201243707A (en) 2012-11-01
CN102760038B (zh) 2018-07-31
US20140040766A1 (en) 2014-02-06
KR20140026418A (ko) 2014-03-05
RU2013146681A (ru) 2015-04-27
US9274689B2 (en) 2016-03-01
JP2012231245A (ja) 2012-11-22
US10324675B2 (en) 2019-06-18
JP5879738B2 (ja) 2016-03-08
EP2702749A4 (en) 2015-01-07
EP2702749A1 (en) 2014-03-05
CN202887160U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87160U (zh) 通信设备
EP3343342B1 (en) Hand-writt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hand-writt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hand-handwritt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CN105278781B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侧部感测
JP3900605B2 (ja) データ送信/受信/送受信装置、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送信/受信/送受信/伝送方法
CN106055127A (zh) 具有双向通信的有源笔
CN103812531A (zh) 用于共享内容的方法和系统
CN102576276A (zh) 电容扫描邻近侦测
CN103488329A (zh) 用于控制终端的触摸输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02436338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3686283A (zh) 一种智能电视遥控器人机交互方法
CN103649873A (zh) 可装在拇指上的光标控制和输入装置
EP3371682B1 (en) Multi-modal sensing surface
KR20140046557A (ko) 다점 입력 인식 방법 및 그 단말
KR101519225B1 (ko) 휴대용 디바이스 센서를 이용한 디바이스 간 컨텐츠 이동 방법 및 시스템
US9232343B2 (en) Placing commands through close proximity communication tapping patterns
CN102455806B (zh) 一种带有触摸屏的终端运行方法及终端
WO2017079098A2 (en) Extender object for multi-modal sensing
CN103309491B (zh) 触控指令整合方法及触控系统
KR20150105749A (ko) 영상을 디스플레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10176710A (ja) 情報入出力システム
CN204229384U (zh) 一种红外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US94114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function of a mouse using a terminal including a touch screen
CN102446000A (zh) 光标控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CN101989164B (zh) 电子白板与其定位方法
CN105549855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信息定向传输、接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