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2193B - 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2193B
CN102572193B CN201110452592.7A CN201110452592A CN102572193B CN 102572193 B CN102572193 B CN 102572193B CN 201110452592 A CN201110452592 A CN 201110452592A CN 102572193 B CN102572193 B CN 1025721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 data
read
unit
original copy
agre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525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2193A (zh
Inventor
柴尾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572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2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2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2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4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 H04N1/0022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involving facsimile protocols or a combination of facsimile protocols and computer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4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 H04N1/00217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only involving computer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s, e.g. SMTP, WAP or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35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 H04N1/32363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at the transmitter or at the receiver
    • H04N1/32368Functions of a still picture terminal memory associated with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561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e.g. a microprocessor
    • H04N1/32598Bus based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7Initiating, continuing or ending a single-mode communication;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2765Initiating a communication
    • H04N1/32769Initiating a communication in response to detection of an orig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7Initiating, continuing or ending a single-mode communication;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2795Arrangements for keeping the communication line op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中,在发送通过读取原稿获得的图像数据之前获得用户确认的情况下,不发生会话超时。在发送图像数据之前,控制单元确定是否选择了具有超时的协议。如果选择的协议具有超时,则控制单元在每次一页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到存储器中时确定存储器是否处于存储器满状态。如果存储器处于存储器满状态,则请求用户确认是否要进行发送。如果用户确认了需要发送,则控制单元建立与目的地的会话,并将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多页的图像数据发送到目的地。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发送功能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通常配备有用于读取原稿的图像读取装置。近年来,甚至价格低廉的图像读取装置都具有用于将读取的原稿图像数据转换为用户指定的文件格式并根据预定协议将结果数据发送至指定的目的地的发送功能。
对于通过发送功能进行的图像数据发送,使用累积型发送、逐次型发送等。
累积型发送指读取要发送的全部原稿、将图像数据临时存储到MFP的存储器中并发送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的技术。
尽管累积型发送需要能够存储大量图像数据的大容量存储器,但是只要不将图像数据从存储器中擦除,就能够对同一图像数据进行任意次数的发送。因此,累积型发送能够同时向不同目的地发送图像数据。
在累积型发送中,原稿图像数据保留在存储器中,因此即使在使用针对不同目的地需要将不同头信息添加到图像数据的各个中的传输协议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所谓的同时发送。
如前所述,在累积型发送中,要发送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器中。这样,在例如图像数据的发送失败了的情况下,能够执行恢复处理。另外,由于在开始图像数据的发送前读取全部原稿,因此用户可以恰在原稿被读取之后、发送处理完成之前离开图像读取装置。
逐次型发送指在每次读取一张原稿时发送原稿的图像数据的技术。在逐次型发送中,已发送的图像数据即刻被从存储器中擦除。
由于在逐次型发送中,累积型发送的上述优势操作受到限制,因此逐次型发送在功能上不及累积型发送。然而,利用逐次型发送,若存储器具有对应于至少一张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容量,都能够执行发送。
即使在价格低廉的图像读取装置中,也被要求具有高用户友好性。例如,要求提供以下功能。
(1)当用户进行取消正在执行的发送作业的操作时重新确认用户的意图、由此减少操作错误的功能。
(2)即使在如下读取模式中也能够将用于发送多张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处理作为一个作业来执行的功能,在所述读取模式中,每次在读取了原稿台(原稿放置台)上放置的原稿时,均向用户询问是否要读取下一原稿,以及,如果原稿台上放置的原稿被替换为下一原稿,则读取下一原稿。
日本专利特开平9-046490号公报公开了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使得用户能够确认当在ADF(自动原稿给送器)中发生卡纸时进行的恢复操作。日本专利特开2002-223338号公报公开了如下的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能够连续地、并从读取用户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模式以及读取从ADF给送至原稿台上的原稿的模式中二选一地进行读取。该图像读取装置进行控制,以在正在上述读取模式的任意一者中进行读取时给出中断指令的情况下,将指定页的读取模式改变为另一读取模式。在模式改变后的读取模式中的读取完成之后,确定是否存在与在之前的读取模式中读取的原稿同一类型的原稿。如果存在这种原稿,则重新开始之前的读取模式。
对于价格低廉的图像读取装置,有时使用能够相比累积型发送抑制存储容量的逐次型发送。
即使在价格低廉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用于发送通过读取多张原稿而获得的图像数据的各种处理有时也被处理为一个作业,同时在每次读取了原稿时向用户询问是否要读取下一原稿。这是例如在读取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台上的一张原稿之后、用户将该原稿替换为下一原稿并给出读取下一原稿的指令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图像读取装置在读取一张原稿后等待用户的指令。在逐次型发送中,在发送通过读取原稿的第一张而获得的图像数据的时刻,建立与发送目的地装置的会话(session)。如果在图像读取装置正等待用户指令的同时经过了预定时间段,则取决于在发送时选择的传输协议而发生会话超时,从而不继续正在处理的作业。
在采用逐次型发送的图像读取装置中,有时在原稿正被读取或图像数据正被发送的同时,用户给出取消作业的指令。在这种情况下,图像读取装置不立即取消正在执行的作业,而是在用户给出确认作业要被取消的指令之后取消作业。换句话说,图像读取装置在接收到用户的作业取消指令之后等待用户的作业取消确认指令。取决于传输协议,存在图像读取装置正等待作业取消确认指令的同时发生会话超时、从而作业不被继续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在发送通过读取原稿获得的图像数据之前获得用户确认的情况下,不发生会话超时。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与外部装置通信的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包括:选择单元,其被构造为选择传输协议的一种;接受单元,其被构造为接受发送图像数据的指令;读取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接受单元接受了所述指令的情况下,读取原稿并生成图像数据;询问单元,其被构造为每次通过所述读取单元读取一个原稿时,询问用户是要读取后续原稿还是要完成读取;逐次型发送单元,其被构造为每次通过所述读取单元读取一个原稿时,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由所述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累积型发送单元,其被构造为存储由所述读取单元读取的原稿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直到响应于所述询问单元的询问而给出表示要完成读取的响应为止,并且将所存储的图像数据发送给所述外部装置;以及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选择的协议是具有针对在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的会话的超时的协议的情况下,使所述累积型发送单元发送由所述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而在所选择的协议是不具有针对在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的会话的超时的协议的情况下,使所述逐次型发送单元发送由所述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
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在发送通过读取原稿而获得的图像数据之前获得用户确认的情况下不发生会话超时的效果。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的扫描图像累积处理系统的框图;
图4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的操作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5和图6是示出由图像读取装置进行的图像数据发送控制的流程图;以及
图7A至图7G是示出在图像数据发送时在操作单元上显示的UI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参照图1,图像读取装置101包括读取器单元13、控制单元102、激光束打印机(LBP)45和操作单元150。图像读取装置101通过作为网络的LAN 105与客户机PC 103和邮件服务器104连接以进行通信。
读取器单元13包括用于读取原稿的扫描器单元11以及用于将原稿输送到扫描器单元11的原稿给送单元12。扫描器单元11光学读取从原稿给送单元12(下文中也称为ADF)自动给送至原稿台(未示出)的原稿或手动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并输出图像信号。该图像信号被提供给控制单元102,通过控制单元102对该图像信号进行预定图像处理以获得图像数据。
控制单元102根据来自操作单元150的发送指令向LAN 105发送图像数据,如稍后所描述。换言之,控制单元102具有发送功能。
为了进行打印,控制单元102向LBP 45输出图像数据。根据该图像数据,LBP 45将图像打印在记录片材上并排出该打印片材。LBP 45包括标记单元41、片材排出单元42以及具有记录片材盒的片材给送单元43。根据图像数据,标记单元41在从片材给送单元43给送的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并将该图像定影在记录片材上。在例如被排序和装订之后,打印记录片材被从片材排出单元42输出。
如上所述,控制单元102具有用于控制读取器单元13读取原稿图像以及用于控制LBP 45基于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的复印功能,并且具有用于通过LAN 105将由读取器单元13进行的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客户机PC 103等的发送功能。
应当注意,在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图像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图像数据通过邮件服务器104被发送至诸如客户机PC 103的目的地。
操作单元150具有液晶显示器(LCD)及硬键(稍后描述),并且用作用于操作图像读取装置101的用户I/F(界面)。
图2以框图示出了图像读取装置101的控制单元102的结构。
控制单元102包括扫描器I/F单元10,该扫描器I/F单元10通过模拟前端(AFE)15与配备在读取器单元13的扫描器单元11(参见图1)中的CCD(固态图像拾取设备)17和CIS(小型图像传感器)18连接。这样,控制单元102无需独立专用电路的干预而能够捕获读取的数据(图像信号)。
扫描器I/F单元10与作为图像读取设备的CCD 17和CIS 18可兼容,并输入从这些图像读取设备的各个输出的图像信号并进行处理。由扫描器I/F单元10接收的图像信号被存储器控制单元70进行DMA(直接存储器存取)传送,并在主存储器100中被展开作为图像数据。
扫描器图像处理单元20根据图像处理操作模式(彩色复印、单色复印、彩色扫描、单色扫描等)对在主存储器100中展开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缓冲调停单元77通过主存储器100的环形缓冲区域来调停在扫描器I/F单元10与扫描器图像处理单元20之间递送的图像数据的写入/读取。
打印机图像处理单元30对图像数据进行区域编辑和分辨率转换,并通过打印机I/F 40将结果图像数据输出至LBP 45。
缓冲调停单元78通过主存储器100的环形缓冲区域来调停在打印机图像处理单元30与打印机I/F 40之间递送的图像数据的写入/读取。缓冲调停单元77和78的结构彼此相同,但是进行的控制彼此不同。
JPEG模块50、60分别在预定标准下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存储器控制单元70连接至控制装置102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第一和第二总线83和84,连接至控制装置102的计算机系统的第三总线85,并控制用于从主存储器(SDRAM)100读取数据和向SDRAM 100写入数据的数据传送。
DMA控制器(DMAC)90通过ROM ISA(ISA总线)97连接至ROM95。DMAC 90与存储器控制单元70协作来生成并设置如下的预定地址信息,该预定地址信息用于在针对主存储器100与外部设备之间通过接口单元170的数据交换的DMA控制。
DMA控制器(DMAC)91与存储器控制单元70协作来生成并设置如下的预定地址信息,该预定地址信息用于在针对主存储器100与图像处理单元10、20、30、40之间的数据交换的DMA控制。例如,根据图像读取设备(CCD 17或CIS 18)的类型,DMAC 91逐DMA通道地生成当由扫描器I/F单元10读取和处理的图像数据被DMA传送至主存储器100时使用的地址信息。DMAC 91进行在主存储器100中展开的图像数据向扫描器图像处理单元20的DMA传送。如上所述,DMAC 91与存储器控制单元70协作来进行主存储器100与图像处理单元10、20、30和40之间的DMA控制。
ROM 95存储用于图像读取设备(即CCD 17和CIS 18)的控制程序和控制参数。这样,可与CCD 17和CIS 18的数据输出格式兼容的图像数据,可以被输入并处理,因而没必要提供专用接口电路。ROM 95存储要保留的数据,不管电源是开还是关。如所例示的,ROM SIA 97也连接至调制解调器93。
第一总线83是从主存储器100读取的图像数据藉以传送至图像处理系统的图像处理单元10至60的总线。第二总线84是图像数据藉以从图像处理单元10至60传送至主存储器100的总线。第一总线83和第二总线84配对来在图像处理单元10至60与主存储器100之间传送图像数据。第三总线85与CPU 180、接口单元170、机电整合系统控制单元125、图像处理单元10至60的控制寄存器以及DMAC 90连接。
机电整合系统控制单元125包括电机控制单元110,以及控制电机驱动定时并且还控制图像处理系统进行的各种处理之间的定时同步的中断定时器控制单元120。
接口单元170包括LCDC 130、USB 2.0接口单元140、USB 1.1接口单元145以及LANC 160。
LCDC 130是控制LCD 135显示图像处理装置(例如图像形成装置)的各种设置、处理状态等的单元。USB接口单元140和145各自与诸如外部HDD、外部SSD或USB存储器的外围设备连接。
LANC 160是控制例如将图像数据发送至连接设备的定时(即访问连接设备的定时)的单元。LANC 160还用于通过LAN 105(图1)与客户机PC 103(图1)等通信。CPU 180控制图像读取装置101的操作。
在以下中,将描述由图像读取装置101进行的扫描图像累积处理。
图3以框图示出了图像读取装置101的扫描图像累积处理系统。
如图3所示,扫描图像累积处理系统包括扫描器I/F单元10、扫描器图像处理单元20、图像编码单元307及图像存储存储器308。图像编码单元307对应于图2所示的JPEG模块50或JBIG模块60,并且图像存储存储器308对应于图2所示的主存储器100。
从扫描器I/F单元10向扫描器图像处理单元20提供的图像数据被临时存储在扫描器图像处理单元20的输入图像缓冲器302中。单色图像的各像素由例如1字节数据来表现,彩色图像的各像素由例如3字节数据来表现。
输入图像缓冲器302不需要具有存储1页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容量,而仅需要具有存储由二值化处理单元303进行的二值化处理单位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容量。
二值化处理单元303逐预定数据量地将多值图像数据转换为二值图像数据,并将该二值图像数据存储到页缓冲器304。图像旋转单元305对二值图像数据进行旋转处理。由CPU 180(图2)通过第三总线85(图2)来进行图像旋转单元305的设置(例如,需要或不需要旋转、旋转方向以及旋转角度)。旋转处理后的二值图像数据被存储到页缓冲器306中。
存储在页缓冲器306中的二值图像数据被图像编码单元307编码处理。更具体地说,单色图像数据被JBIG 60(图2)编码,而彩色图像数据被JPEG 50(图2)编码。编码图像数据被存储到图像存储存储器308中。
作为图像存储存储器308,可以使用HDD来代替主存储器100。通过存储器控制单元70(图2)及DMAC 91(图2)在存储器或缓冲器与各图像处理单元之间进行图像数据的DMA传送。
在下文中,将对由图2所示的控制单元102进行的发送控制的示例进行描述。
CPU 180执行存储在ROM 95中的控制程序,以根据预定协议和发送规格来发送图像数据。更具体地说,在CPU 180的控制下,对存储在图像存储存储器308(图3)中的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对编码图像数据添加包头,并通过第三总线85和LANC 160将结果图像数据发送到LAN105上的客户机PC 103或邮件服务器104。
在所例示的示例中假设,根据TCP/IP之上的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送协议)通过邮件服务器104将图像数据传送到客户机PC 103。
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操作单元150的结构。
参照图4,操作单元150包括LCD 135,如前所描述。操作单元150还包括菜单选择键401、十键402、重置键403、停止键404以及开始键405。在所例示的示例中,这些键401至405的各个均是硬键。
LCD 135在LCDC 1301(图2)的控制下进行画面显示。菜单选择键401具有用于向上、向下、向左及向右滚动LCD 135上显示的菜单以从该菜单选择项目的十字键以及用于确认所选择项目的确认键。
十字键402用于直接输入例如份数。重置键403用于清除设置,并将设置恢复至初始值。开始键405用于给出开始作业的指令。停止键404是用于给出停止所开始的作业的指令的键。
图5和图6以流程图示出了由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101进行的图像数据发送控制。由CPU 180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图像读取装置101的ROM 95中的程序来进行图5和图6的发送控制。图7A至图7G示出了在图像数据发送时在操作单元150上显示的UI(用户界面)画面。
在下文中,将对如下处理的示例给出描述,在所述处理中,在每次读取了一张原稿(更一般地,一个原稿)时进行关于是要读取下一原稿还是要完成读取的询问,并且根据询问结果,如有需要,则进行用于读取下一原稿并发送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处理。更具体地说,将描述如下处理,其中在将多张原稿的各原稿放置在原稿台(原稿放置台)上、并且由用户用下一原稿来替换时,依次读取所述多张原稿,并发送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利用该处理,在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被用户用下一原稿替换、然后用户给出读取指令时,即使不能通过使用自动原稿给送器(ADF)连续读取的多张原稿(诸如书、笔记本或杂志)也能够由扫描器单元11连续读取。这样,可以将用于发送从多张原稿获得的图像数据的处理作为一个发送作业来进行。
在下文中,术语“逐次型发送”指在每次读取了多张原稿的各张时、将由所读取原稿获得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主存储器100并将所存储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处理。术语“累积型发送”指将分别通过读取多张原稿获得的多项图像数据依次存储到主存储器100(图像累积存储器)中、并在要读取的全部原稿被读取之后将存储在主存储器100中的所述多项图像数据统一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处理。
当图像读取装置101的操作单元150由试图发送原稿的图像数据的用户操作时,控制单元102的CPU 180使LCD 135显示图7A所示的UI画面700。通过使用菜单选择键401,用户在UI画面700上指定发送目的地、读取大小及颜色模式。接着,当检测到用户通过操作菜单选择键401的十字键给出的UI画面滚动指令时,CPU 180使LCD 135显示图7B所示的UI画面701。用户通过使用菜单选择键401在UI画面701上指定文件格式702。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从PDF、TIFF及JPEG文件格式中选择文件格式702。应当注意,在PDF或TIFF文件格式被选择作为文件格式702的情况下,CPU 180使LCD 135显示用于选择单页格式或多页格式中的任意一者的UI画面(未示出),在所述单页格式中,通过读取一张原稿(一页)获得的图像数据被处理为一个文件,在所述多页格式中,通过读取多张原稿(多页)获得的多项图像数据被处理为一个文件。在所显示的UI画面上,用户指定单页格式或多页格式。应当注意,单页格式或多页格式可以由图像读取装置101根据文件格式等指定,以替代由用户指定。
在如上所述进行发送作业的设置之后,在显示UI画面700或701的状态下,用户按下操作单元150的开始键405。当检测到开始键405被按下时,CPU 180确定作为接受单元的CPU 180接收到开始读取/发送处理的指令,并开始发送控制(也称为发送作业)。
在发送作业开始时,CPU 180确定要使用的原稿读取方法。更具体地说,CPU 180确定要使用以下两种方法的哪种(步骤S501):手动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被扫描器单元11读取以获得图像数据的方法,或者由ADF(原稿给送单元12)给送到稿台上的原稿被扫描器单元11读取以获得图像数据的方法。可以根据通过操作单元150输入的用户指令,或者根据由原稿检测传感器(未示出)等检测到要读取的原稿是放置在原稿台上还是放置在ADF上的检测结果,来进行上述确定。
如果确定要使用通过读取手动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来获得图像数据的方法(即,从步骤S501的“稿台”分支),则CPU 180确定在UI画面上选择两种格式(单页格式或多页格式)中的哪种作为文件格式(步骤S502)。在本实施例中,根据UI画面上的用户格式选择来进行该确定。然而,可以根据被指定的图7B所示的文件格式702来进行确定。
如果确定选择了多页格式(即从步骤S502的“多页”分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503,其中CPU 180确定要在发送作业中使用的传输协议是否是具有针对在图像读取装置101与发送目的地装置之间建立的会话的超时的协议(在下文中简称为具有超时的协议)。作为具有超时的传输协议,可以提及例如作为用于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的SMTP。在图7A至图7G示出的UI画面中,示出了使用电子邮件传输协议来进行发送处理的示例。作为另一具有超时的协议,可以提及例如作为用于文件传输的协议的SMB(服务器消息块)。作为不具有超时的传输协议,可以提及用于通过文件系统向外部存储器(例如,诸如外部HDD或SSD的外部存储介质,或可拆装地安装到图像读取装置101的USB存储器)传输图像数据的协议。应当注意,当通过操作单元150接受发送图像数据的指令时,根据用户指定的或者图像读取装置101定义的设置来选择要用于该发送作业的传输协议。
当确定该传输协议是不具有超时的协议时(即步骤S503中为“否”),CPU 180确定要进行逐次型发送,并将用于建立会话的请求发送给由用户在UI画面700上指定的目的地表示的装置。当接收到应答会话建立请求的会话建立响应时,CPU 180进行控制,使得读取一张原稿,将通过读取原稿获得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主存储器100,并将图像数据发送到目的地(步骤S504)。此时,CPU 180使LCD 135显示图7C中示出的UI画面704。在UI画面704上,显示用于选择“取消”的键705,还显示发送页数。
在一页图像数据的发送完成之后,CPU 180使LCD 135显示用于询问用户是要读取下一原稿、还是要完成原稿读取(即要开始发送)还是要取消发送作业的确认画面706(图7E)。在会话保持建立的状态下,CPU180等待用户的选择(步骤S507)。用户通过操作菜单选择键401或开始键405,来选择读取下一原稿的执行、或完成原稿读取(即开始发送)、或取消发送作业。
当在确认画面706上按下开始键405、由此选择读取下一原稿的执行时(即从步骤S507的“读取”分支),处理返回步骤S504,其中CPU 180进行控制以读取下一原稿并存储和发送图像数据。
应当注意,在图5的发送控制中,在步骤S504中读取一张原稿并发送图像数据之后,在步骤S507中确定是要读取下一原稿。然而,如果要发送的图像数据的文件格式是TIFF多页格式,则不在步骤S504中发送图像数据,而是将图像数据保留在主存储器100中。这是因为,TIFF多页格式的图像数据的各页包括表示下一页图像数据的顶端的指针信息,因此在TIFF多页格式的逐次型发送的情况下,至少直到确认是否存在要读取的下一原稿(即确认是否存在下一页的图像数据)之前,无法生成图像数据。由于这一原因,如果要发送的图像数据的文件格式是TIFF多页格式,则不在步骤S504中发送由在步骤S504中读取的原稿获得的图像数据,而是将该图像数据保留在主存储器100中,如上所述。当在步骤S507中给出要读取下一原稿的指令时,将表示下一页的图像数据的顶端的指针信息添加到在主存储器100中保留的图像数据,并发送结果图像数据。
当在确认画面706上选择“发送开始”707时(即从步骤S507的“发送”分支),处理进行到步骤S512,其中CPU 180进行用于关闭一次或多次发送的一系列图像数据(作为一个文件)的处理。此时,根据指定文件格式的文件结构,将诸如页数和彩色/单色指定的文件的数据大小及数据属性发送给发送目的地装置。然后,发送用于完成与发送目的地装置建立的会话的请求,由此完成本处理。
当在确认画面706上选择“取消”时(即从步骤S507的“取消”分支),处理进行到步骤S513,其中CPU 180将用于删除已经在步骤S504中发送的图像数据的请求发送给发送目的地装置(步骤S513),并发送用于完成已建立会话的请求,由此完成本处理。
当确定传输协议是具有超时的协议时(即如果步骤S503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505,其中CPU 180确定要进行累积型发送,并将通过读取原稿获得的一页图像数据存储到主存储器100(图像累积存储器)中。
每次在存储一页的图像数据时,CPU 180均确定是否发生图像数据不能被存储到主存储器100的存储区域中的状态(在下文中称作“存储器满状态”)(步骤S508)。如果确定主存储器100不处于存储器满状态(即如果步骤S508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510,其中CPU 180使LCD 135显示图7E中示出的确认画面706,并等待用户关于是要读取下一原稿还是要完成原稿读取(即要开始发送)的选择。
当指示执行读取下一原稿时(即从步骤S510的“读取”分支),处理返回到步骤S505,其中CPU 180进行控制,以读取下一原稿并将一张原稿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主存储器100中。
当在确认画面706上选择“发送开始”707时(即从步骤S510的“发送”分支),CPU 180发送用于建立与发送目的地的会话的请求。当接收到答复会话建立请求的表示接受会话建立的响应时,CPU 180统一发送存储在主存储器100中的多项图像数据(步骤S511)。此时,CPU 180使LCD 135显示图7F中示出的UI画面710,由此向用户通知发送正在进行中。随后,CPU 180完成发送作业。
根据本实施例,在累积型发送的情况下,在步骤S511中建立用于图像数据发送的会话之后,不存在用于请求用户确认是否要读取后续原稿的步骤。因此,不会由于等待用户指令而引起会话超时。
当在步骤S508中确定主存储器100变为存储器满状态时(即如果步骤S508中为“是”),CPU 180使LCD 135显示图7G中示出的确认画面711,由此请求用户确认是否要进行发送,并确定是否给出用户指令(步骤S509)。
当用户操作菜单选择键401以在确认画面711上选择“是”时(即从步骤S509的“发送”分支),处理进行到步骤S511,其中CPU 180建立与发送目的地的会话,并发送累积在主存储器100中的图像数据。
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执行累积型发送的期间主存储器100变为存储器满状态,也能够发送由原稿获得的图像数据,直到主存储器100变为存储器满状态为止,由此能够避免要发送的图像数据被无谓地丢弃。如果主存储器100变为存储器满状态,则足以发送累积的图像数据、然后使扫描器仅读取尚未读取的原稿。
当用户操作菜单选择键401以在确认画面711上选择“否”时(即,从步骤S509的“作业取消”分支),CPU 180丢弃(擦除)存储在主存储器100中的图像数据,而不将图像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由此完成发送作业。
当在步骤S502中确定选择的文件格式是单页格式时,CPU 180确定用于发送一张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处理是一个发送作业。然后,CPU 180建立与目的地(发送目的地)的会话,读取一张原稿,将通过读取原稿获得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主存储器100中,并将存储的图像数据发送到目的地(步骤S506)。在发送完成之后,CPU 180完成发送作业。
当在步骤S501中确定用于读取由ADF给送的原稿的方法要用作原稿读取方法时(即从步骤S501的“ADF”分支),处理进行到步骤S601,其中CPU 180确定要进行逐次型发送,建立与目的地的会话,控制扫描器单元11和ADF 12读取一张原稿,并发送结果图像数据(步骤S601)。应当注意,除了替代将原稿手动放置在原稿台上、而由ADF 12将原稿给送到原稿台上之外,步骤S601中的处理与步骤S504中的处理相同。
接着,CPU 180确定在ADF 12上是否存在下一原稿(下一页)(步骤S602)。如果不存在下一原稿(即如果步骤S602中“否”),则CPU 180完成发送作业。
另一方面,如果存在下一原稿(即如果步骤S602中“是”),则CPU180确认是否按下了图4所示的停止键404(步骤S603)。如果未按下停止键404(步骤S603中“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601,其中CPU 180进行控制以读取下一原稿并发送图像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601中读取和发送一张原稿的图像数据之后,在步骤S603中确认停止键404是否被按下。然而,步骤S601中的处理以及步骤S603中的处理可以同时进行,由此反复确定(监视)在一张原稿正被读取的同时是否按下了停止键404。通过进行该操作,如果在该一张原稿正被读取的同时按下了停止键404,则能够停止正在进行的读取处理。
当确认停止键404被按下时(即如果步骤S603中“是”),CPU 180使LCD 135显示图7D中示出的作业取消确认画面709(步骤S604)。作业取消确认画面709用于请求(询问)用户来确认发送作业是否要被取消。在画面709上,显示有“是”和“否”按钮。
CPU 180确定是否输入了用户指令(步骤S606)。如果用户通过操作菜单选择键401在作业取消确认画面709上选择了“否”(即从步骤S606的“作业继续”分支),则CPU 180使显示在LCD 135上的作业取消确认画面709消失(步骤S605)。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601,其中CPU 180重新开始已停止的用于读取原稿并发送图像数据的处理。
如果用户通过使用菜单选择键401在作业取消确认画面709上选择了“是”(即从步骤S606的“读取取消”分支),则CPU 180使显示在LCD 135上的作业取消确认画面709消失(步骤S607),并执行发送作业取消处理(步骤S608)。更具体地说,CPU 180发送用于删除在步骤S601或下述步骤S610中已经发送到目的地的图像数据的请求。应当注意,在执行使用SMTP(是电子邮件传输协议)的发送的情况下,进行强制完成与邮件服务器建立的会话的请求,由此在步骤S601或S610中已经被发送至邮件服务器的图像数据被确定为错误,并且被邮件服务器自动删除。
如果在显示作业取消确认画面709的状态下确定没有输入用户指令(即从步骤S606的“无”分支),则CPU 180确定用于发送作业的传输协议是具有超时的协议(步骤S609)。步骤S609中的确定与步骤S503中的确定相同。应当注意,在进行到步骤S606之前,CPU 180可以等待从在步骤S604中显示作业取消确认画面709时起经过预定时间段,同时将用户输入指令所需的时间段纳入考虑之中。作为选择,处理可以在显示作业取消确认画面709之后立即进行到步骤S606。上述预定时间段必须至少短于到期引起传输协议的会话超时的时间段。
如果确定传输协议是具有超时的协议(即如果步骤S609中“是”),则CPU 180进行控制以读取下一原稿并发送图像数据(步骤S610)。在按下停止键404后没有给出用户指令的情况下,如果用于读取和发送的处理临时停止,则存在出现传输协议的会话超时(命令递送超时)的可能。为了排除这一点,CPU 180在继续读取和发送控制的同时等待用户的指令,如下文中将描述的。
接着,CPU 180确定ADF上是否存在下一原稿(下一页)(步骤S611)。如果不存在下一原稿(即如果步骤S611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612,其中进行针对在按下停止键404后没有给出用户指令的情况的处理。更具体地说,与步骤S512一样,CPU 180进行用于关闭作为一个文件发送的图像数据的处理,同时确定停止键404被错误操作(操作错误)按下。
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存在下一原稿(即如果步骤S611中“是”),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606,其中CPU 180等待输入用户的指令。
如上所述,在使用具有超时的传输协议的情况下,在作业取消确认画面正被显示的同时继续读取/发送处理,由此避免发生针对与发送目的地建立的会话的超时。应当注意,在继续读取/发送的情况下,如果在停止键404被按下、由此作业取消确认画面709被显示之后,没有给出用户指令,则当放置在ADF上的多张原稿全部被读取时,正常完成发送作业。
如果在步骤S609中确定传输协议是不具有超时的协议(即如果步骤S609中“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611。即使长时间不输入用户指令,由于传输协议不具有超时,因此也不发生超时。这样,CPU 180在停止执行读取/发送处理的同时等待用户指令的输入。
如上所述,利用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即使正在进行读取/发送处理的同时按下停止键404,也不立即取消发送作业,而是在通过按下“是”按钮给出确认取消读取的指令的情况下随后取消该发送作业。通过进行该操作,即使例如用户错误地按下了停止键404,也能够通过在作业取消确认画面709上按下“否”按钮而给出继续作业的指令,来继续该发送作业(不被取消),由此能够大大提高实用性。
另外,利用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根据传输协议是否是具有会话超时的协议来改变用于原稿读取和图像数据发送的控制,由此避免了依赖传输协议的问题。更具体地说,在逐次型发送的情况下,当正进行发送作业的同时用户给出作业取消的请求时,用户被请求确认作业是否要被取消。这时,如果选择的传输协议具有会话超时,则在继续用于原稿读取和图像数据发送的处理的同时等待接收用户指令,由此能够避免发生会话超时并且能够重新确认用户的意图以减少用户的操作错误。
利用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在通过具有会话超时的传输协议来发送通过读取手动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而获得的多项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进行累计型发送。更具体地说,进行处理,其中根据表示完成读取全部原稿的用户指令,来统一发送在主存储器100中累积的多项图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当读取大量原稿时主存储器100变为存储器满状态的可能。如果发生了存储器满状态,则获得关于是否应当发送直到目前为止通过读取原稿而获得的多项图像数据的用户确认。通过进行该操作,即使存在硬件资源上的一些限制,也能够连续读取手动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并支持多页文件格式,由此能够提高用户友好性。
从之前的描述看出,图2所示的CPU 180等用作用于确定协议是否具有超时的单元,用于确定主存储器100是否处于存储器满状态的单元,确认单元,以及用于进行逐次型发送的单元。CPU 180等还用作用于进行累积型发送的单元,以及用于确定选择的格式是多页格式还是单页格式的单元。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的各方面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MPU的设备)来实现,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来执行各步骤的方法来实现。鉴于此,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设备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在2010年12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292286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11)

1.一种与外部装置通信的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选择单元,其被构造为选择传输协议的一种;
接受单元,其被构造为接受发送图像数据的指令;
读取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接受单元接受了所述指令的情况下,读取原稿并生成图像数据;
询问单元,其被构造为每次通过所述读取单元读取一个原稿时,询问用户是要读取后续原稿还是要完成读取;
逐次型发送单元,其被构造为每次通过所述读取单元读取一个原稿时,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由所述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
累积型发送单元,其被构造为存储由所述读取单元读取的原稿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直到响应于所述询问单元的询问而给出表示要完成读取的响应为止,并且将所存储的图像数据发送给所述外部装置;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选择的协议是具有针对在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的会话的超时的协议的情况下,使所述累积型发送单元发送由所述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而在所选择的协议是不具有针对在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的会话的超时的协议的情况下,使所述逐次型发送单元发送由所述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具有针对所述会话的超时的协议是SMTP协议或SMB协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不具有针对所述会话的超时的协议是USB协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读取单元读取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
确认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选择的协议是具有针对所述会话的超时的协议并且所述累积型发送单元处于不能存储图像数据的状态的情况下,与用户确认是否要发送图像数据,
其中在由所述确认单元确认要发送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逐次型发送单元发送由所述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而在由所述确认单元确认不发送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擦除存储在所述累积型发送单元中的图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
转换单元,其被构造为将由所述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指定文件格式;
其中在所述指定文件格式是单页格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逐次型发送单元发送由所述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而与所选择的协议是否具有超时无关。
7.一种与外部装置通信的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选择单元,其被构造为选择传输协议的一种;
接受单元,其被构造为接受发送图像数据的指令;
读取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接受单元接受了所述指令的情况下,读取原稿并生成图像数据;
逐次型发送单元,其被构造为每次所述读取单元读取一个原稿时,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由所述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
询问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逐次型发送单元正在进行处理的同时、用户给出预定指令的情况下,询问用户是否要取消发送由所述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选择的协议是具有针对在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的会话的超时的协议的情况下,使所述逐次型发送单元继续进行处理,至少到用户响应于所述询问单元进行的询问而给出响应为止,而在所选择的协议是不具有针对在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的会话的超时的协议的情况下,使所述逐次型发送单元停止进行处理,至少到用户响应于所述询问单元进行的询问而给出响应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在响应于所述询问单元进行的询问而给出的所述响应是取消发送的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用以删除已经从所述逐次型发送单元发送了的图像数据的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在响应于所述询问单元进行的询问而给出的所述响应是再开始发送的指令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所述逐次型发送单元再开始所停止的处理。
10.一种与外部装置通信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
选择步骤,选择传输协议的一种;
接受步骤,接受发送图像数据的指令;
读取步骤,在所述接受步骤中接受了所述指令的情况下,读取原稿并生成图像数据;
询问步骤,每次在所述读取步骤中读取一个原稿时,询问用户是要读取后续原稿还是要完成读取;
逐次型发送步骤,每次在所述读取步骤中读取一个原稿时,使逐次型发送单元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在所述读取步骤中生成的图像数据;
累积型发送步骤,使累积型发送单元存储在所述读取步骤中生成的图像数据、直到响应于在所述询问步骤中进行的询问而给出表示要完成读取的响应为止,并且通过选择的协议将所存储的图像数据发送给所述外部装置;以及
控制步骤,在所选择的协议是具有针对在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的会话的超时的协议的情况下,使所述累积型发送单元发送在所述读取步骤中生成的图像数据,而在所选择的协议是不具有针对在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的会话的超时的协议的情况下,使所述逐次型发送单元发送在所述读取步骤中生成的图像数据。
11.一种与外部装置通信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
选择步骤,选择传输协议的一种;
接受步骤,接受发送图像数据的指令;
读取步骤,在所述接受步骤中接受了所述指令的情况下,读取原稿并生成图像数据;
逐次型发送步骤,每次在所述读取步骤中读取一个原稿时,使逐次型发送单元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在所述读取步骤中生成的图像数据;
询问步骤,在所述逐次型发送步骤中正在进行处理的同时、用户给出预定指令的情况下,询问用户是否要取消发送在所述读取步骤中生成的图像数据;以及
控制步骤,在所选择的协议是具有针对在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的会话的超时的协议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所述逐次型发送单元继续进行处理,至少到用户响应于在所述询问步骤中进行的询问而给出响应为止,而在所选择的协议是不具有针对在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建立的会话的超时的协议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所述逐次型发送单元停止进行处理,至少到用户响应于在所述询问步骤中进行的询问而给出响应为止。
CN201110452592.7A 2010-12-28 2011-12-23 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572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92286 2010-12-28
JP2010292286A JP5669571B2 (ja) 2010-12-28 2010-12-28 画像読取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2193A CN102572193A (zh) 2012-07-11
CN102572193B true CN102572193B (zh) 2014-12-17

Family

ID=46316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52592.7A Active CN102572193B (zh) 2010-12-28 2011-12-23 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982385B2 (zh)
JP (1) JP5669571B2 (zh)
CN (1) CN1025721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9571B2 (ja) * 2010-12-28 2015-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954142B2 (ja) * 2012-11-30 2016-07-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US9335964B2 (en) * 2013-07-18 2016-05-10 Nvidia Corporation Graphics server for remotely rendering a composite imag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JP2015119435A (ja) 2013-12-20 2015-06-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44955B2 (ja) 2014-04-11 2018-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84387B2 (ja) * 2015-03-31 2018-09-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68214B2 (ja) * 2016-02-24 2019-02-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42933A (ja) * 2017-02-28 2018-09-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6949578B2 (ja) * 2017-06-23 2021-10-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815090A (zh) * 2019-04-11 2020-10-23 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9596A (en) * 1995-07-17 1999-03-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ling a reading unit of a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975709A (zh) * 2005-11-21 2007-06-06 夏普株式会社 数据处理装置
CN101031012A (zh) * 2006-03-01 2007-09-0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CN101378436A (zh) * 2007-08-30 2009-03-0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传真装置及复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1327A (en) * 1990-11-10 1994-05-10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Facsimile machine including image memory capable of efficient transmission/reception
US5499108C1 (en) * 1992-07-29 2001-01-16 Primax Electronics Ltd Document-driven scanning input device communicating with a computer
JPH0766919A (ja) * 1993-08-27 1995-03-10 Canon Inc 通信装置
US5901278A (en) * 1994-08-18 1999-05-04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a memory means to store image data
JPH0946490A (ja) 1995-07-26 1997-02-1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215434B1 (en) * 1999-10-29 2007-05-08 Oce-Technologies B.V. Automated scan processing
US7031003B2 (en) * 1999-12-27 2006-04-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2077504A (ja) * 2000-08-28 2002-03-15 Kyocera Mita Corp プッシュ型スキャナ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02223338A (ja) 2001-01-25 2002-08-09 Canon Inc 読取装置
US20020114021A1 (en) * 2001-02-14 2002-08-22 Lavender Scott D. Document scanning system
JP2003087492A (ja) * 2001-03-14 2003-03-20 Murata Mach Ltd 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およびインタ−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通信方法
JP3898987B2 (ja) * 2001-07-30 2007-03-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該装置に用いられる画像転送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3682498B2 (ja) * 2001-08-28 2005-08-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906667B2 (ja) * 2001-10-23 2007-04-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4323839B2 (ja) * 2002-05-16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入出力装置、画像入出力システム、記憶媒体、及び、画像入出力システムに好適な操作方法、操作画面表示方法
EP1422920B1 (en) * 2002-11-19 2013-01-23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Network scanning system
US7911638B2 (en) * 2002-12-27 2011-03-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US7184028B2 (en) * 2003-01-03 2007-02-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witchable LCD touchscreen panel scan module
US7443548B2 (en) * 2003-01-31 2008-10-28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a single electronic scanned job from multiple scanned documents
US7576881B2 (en) * 2003-03-28 2009-08-1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Facsimil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KR100813956B1 (ko) * 2003-09-24 2008-03-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일 스캔 작업을 구성하는 일군의 문서들을 식별하기위한 스캔 장치 및 그 방법 및 문서의 귀접힘을 검출하기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3829847B2 (ja) * 2004-01-08 2006-10-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スキャン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スキャンデータ送信システム
US8355147B2 (en) * 2004-11-22 2013-01-15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taining scan data by linking images
JP2006196984A (ja) * 2005-01-11 2006-07-27 Canon Inc 多機能印刷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20060268362A1 (en) * 2005-05-26 2006-11-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xecuting custom scan jobs
KR100727944B1 (ko) * 2005-06-27 2007-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캐닝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100759001B1 (ko) * 2005-10-18 2007-09-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합주소록을 갖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의 스캔데이터전송방법
US20070188772A1 (en) * 2006-02-10 2007-08-16 Xerox Corporation Recursive build job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8508806B2 (en) * 2006-03-30 2013-08-1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displaying preview of transmission data
JP4979281B2 (ja) * 2006-06-19 2012-07-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4771537B2 (ja) * 2006-07-13 2011-09-14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311423B2 (ja) * 2006-08-31 2009-08-1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送信装置
US7843586B2 (en) * 2006-09-28 2010-11-3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direct scanning to network destinations by clients
US20080180718A1 (en) * 2007-01-25 2008-07-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lient server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03745B2 (ja) * 2007-05-28 2011-10-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操作装置及び該操作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処理装置
JP5020781B2 (ja) * 2007-11-05 2012-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設定引継ぎシステム、および設定引継ぎ方法
JP2009177367A (ja) * 2008-01-22 2009-08-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15054B2 (ja) * 2008-06-17 2013-06-19 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システム
KR20100046889A (ko) * 2008-10-28 2010-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에서의 이메일 주소록을 이용한 이메일 전송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5404097B2 (ja) * 2009-02-27 2014-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35738B2 (ja) * 2009-03-12 2014-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画像読取装置
JP4706770B2 (ja) * 2009-03-24 2011-06-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スキャナ装置,読取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377039B2 (ja) * 2009-04-08 2013-1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17029B2 (ja) * 2009-09-29 2011-11-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5528075B2 (ja) * 2009-12-02 2014-06-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075938B2 (ja) * 2010-04-06 2012-11-2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69571B2 (ja) * 2010-12-28 2015-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733989B2 (ja) * 2011-01-06 2015-06-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複製装置、画像複製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9596A (en) * 1995-07-17 1999-03-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ling a reading unit of a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975709A (zh) * 2005-11-21 2007-06-06 夏普株式会社 数据处理装置
CN101031012A (zh) * 2006-03-01 2007-09-0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CN101378436A (zh) * 2007-08-30 2009-03-0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传真装置及复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42680A (ja) 2012-07-26
JP5669571B2 (ja) 2015-02-12
CN102572193A (zh) 2012-07-11
US8982385B2 (en) 2015-03-17
US20120162712A1 (en) 2012-06-28
US9716800B2 (en) 2017-07-25
US20150156339A1 (en) 2015-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2193B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1268336B1 (ko) 화상처리장치, 정보 처리 시스템, 그 제어방법, 및 기억매체
US9185242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6081081A (ja) 書画蓄積装置,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6448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操作設定方法、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US2013025112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fax thereof
US7760402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3490670B2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4041061B2 (ja) リモートコピー処理方法及びリモートコピー処理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391032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が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コンピュータが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4059709A (ja) 画像出力システム、携帯端末装置、プレビュー画像作成制御方法、プレビュー画像作成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プレビューシステム
JP503368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3781303B2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3988751B2 (ja) ネットワーク複合機
JP3885723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US9641473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44377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118797B2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6019973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アクセラレータ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0252081A (ja) 画像通信システム
JP2006050667A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05304059A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04048188A (ja) 通信装置
JP2002262013A (ja) 画像読取記録装置
JP2001007972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