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0773B - 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0773B
CN102480773B CN201010560223.5A CN201010560223A CN102480773B CN 102480773 B CN102480773 B CN 102480773B CN 201010560223 A CN201010560223 A CN 201010560223A CN 102480773 B CN102480773 B CN 1024807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energy
carrier set
carrier wave
saving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02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0773A (zh
Inventor
高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602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807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80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0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0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0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方法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补偿小区所属的第一基站向节能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发送接力载波集合;上述第二基站关闭上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所对应的节能小区;上述第一基站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上述节能小区;其中,上述接力载波集合属于上述补偿小区的载波集合与上述节能小区的载波集合之间的非空交集,且当关闭上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对应的节能小区时,上述节能小区覆盖的地理区域不出现覆盖空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补偿载波而导致的用户体验下降的问题,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蜂窝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UTRAN、LTE、LTE-Advanced等蜂窝通信系统中,如何实现基站节能已经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目的是在保证网络性能及用户体验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尽量实现网络能耗与网络业务流量二者之间的匹配,进而达到节能和降低运营商OPEX的目的。
为了提高HSPA系统的峰值数据速率以及用户吞吐量,3GPP在Rel-8/Rel-10分别引入了2载波和4载波HSDPA技术。在LTE-Advanced系统等未来蜂窝通信系统中,多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技术也已成为提高系统数据吞吐量和灵活使用频谱的有效技术,支持将2个及以上的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聚合使用以达到更高的空口带宽籍此获得更高的比特速率和业务容量。由此产生的一种节能应用场景是:对于支持多载波的网络,当业务流量高时网络里的每个载波在每个扇区上都处于正常工作模式;当网络业务流量低时可以关闭部分基站的所有载波,这部分基站对应的覆盖和容量可以通过调整另外一些基站的载波覆盖来进行补偿,比如增大这些载波的天线发射功率、调整天线下倾角和方位角等,场景示意见图1。
图1中低负荷的覆盖情况1与情况2的区别在于补偿基站的补偿载波个数,情况1只在载波1上进行补偿,情况2在两个载波上都进行补偿。
对上述场景如何协调和实现补偿基站的补偿行为以及节能站点的载波关闭行为,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节能站点在获得补偿前关闭载波,那么会造成原有用户的掉话,影响用户体验;反之,如果补偿基站提前对节能基站进行补偿的话,那么用户受到的下行干扰将大大增加,同样会造成掉话等影响用户体验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方法和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方法,其包括:补偿小区所属的第一基站向节能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发送接力载波集合;上述第二基站关闭上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所对应的节能小区;上述第一基站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上述节能小区;其中,上述接力载波集合属于上述补偿小区的载波集合与上述节能小区的载波集合之间的非空交集,且当关闭上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对应的节能小区时,上述节能小区覆盖的地理区域不出现覆盖空白。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基站关闭上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所对应的节能小区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关闭成功进行终端切换的所述节能小区,不关闭无法进行终端切换的所述节能小区;所述第二基站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
进一步地,通过以下步骤之一来触发上述第二基站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所述第二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小区补偿请求消息之后触发执行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的步骤;或者,所述第二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来触发执行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的步骤。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基站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上述节能小区之后,还包括:若上述接力载波集合发生改变,则上述第一基站将改变后的接力载波集合发送给上述第二基站。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基站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上述节能小区之后,还包括:上述第一基站根据当前的负荷情况判断是否在上述非空交集中除上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集合上进行补偿;若是,则上述第一基站通过调整上述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上述非空交集中除上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集合所对应的小区。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基站通过以下步骤来获取上述接力载波集合:通过运行管理和维护OAM配置或者基站外部接口协商生成上述接力载波集合。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基站通过以下步骤来生成上述接力载波集合:上述第一基站根据载波的负载情况对上述非空交集中的载波进行排序;上述第一基站从上述非空交集中选择负载最轻的一个或多个载波作为上述接力载波集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系统,包括:补偿小区所属的第一基站和节能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其中,上述第一基站用于向上述第二基站发送接力载波集合;上述第二基站用于关闭上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所对应的节能小区;上述第一基站还用于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上述节能小区;其中,上述接力载波集合属于上述补偿小区的载波集合与上述节能小区的载波集合之间的非空交集,且当关闭上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对应的节能小区时,上述节能小区覆盖的地理区域不出现覆盖空白。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基站包括: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处理单元,用于关闭成功进行终端切换的所述节能小区,不关闭无法进行终端切换的所述节能小区;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基站包括:传输单元,用于在上述接力载波集合发生改变时,将改变后的接力载波集合发送给上述第二基站。
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接力载波集合,保证了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进行载波补偿,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补偿载波而导致的用户体验下降的问题,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补偿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节能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节能域的多载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多载波的小区补偿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多载波的小区节能补偿原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系统的一种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描述几个本专利使用的术语:
小区补偿组:即可以实施相同补偿节能策略的多小区集合,里面包括可以实施补偿的小区和被补偿的小区;图2里小区补偿组包括cell1到cell1414个小区。
补偿小区:可以对节能小区实施补偿的小区;对应图2里的cell1和cell2。
节能小区:可以被补偿小区所补偿的小区;对应图2里的cell3到cell1412个小区。
补偿域:地理概念,所有补偿小区覆盖的地理区域为补偿域;对应图2里的正斜线部分。
节能域:地理概念,所有节能小区覆盖的地理区域为节能域;对应图2里的反斜线部分。
优选的,本发明对应用场景的约束如下:1)节能域至少存在2个载波;2)补偿域的载波集与节能域的载波集之间存在非空交集Ccommon。当然,本发明也不限于此。
优选的,在本发明中,定义并生成一个非空的接力载波集合Cr,接力载波是指可以完成补偿域与节能域之间覆盖交替的载波,以实现补偿小区与节能小区之间的负载转移;这样的载波组成的集合我们称之为接力载波集合。接力载波集Cr应满足如下两个基本特征:
1)Cr··Ccommon
2)在节能域里,关闭Cr里的所有载波不能使得节能域出现覆盖空白,即不能使节能域出现coverage hole;
优选的,接力载波集Cr的生成可以通过OAM配置方式也可以通过基站外部接口协商生成。
在eNB间X2接口上或RNC间Iur接口上或RNC与eNB间inte-RAT接口上传递接力载波集Cr,即Cr所包含的具体载波描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每个载波的FDD载波信息(对于FDD制式)或TDD载波信息(对于TDD制式),FDD载波信息/TDD载波信息的具体结构定义参见下表1-3。
表1
  信元名称 信元类型和参考
  绝对无线频率信道编号 整型(0..65535)
  传输带宽 枚举(bw6,bw15,bw25,bw50,bw75,bw100,...)
表2
信元名称   信元类型和参考
FDD载波信息
>上行绝对无线频率信道编号   绝对无线频率信道编号
>下行绝对无线频率信道编号   绝对无线频率信道编号
>上行传输带宽   传输带宽
>下行传输带宽   传输带宽
表3
信元名称   信元类型和参考
TDD载波信息
>绝对无线频率信道编号   绝对无线频率信道编号
>传输带宽   传输带宽
>子帧分配   枚举(sa0,sa1,sa2,sa3,sa4,sa5,sa6,…)
>特殊子帧信息   1
>>特殊子帧类型   枚举(ssp0,ssp1,ssp2,ssp3,ssp4,ssp5,ssp6,ssp7,ssp8,…)
>>下行循环前缀   枚举(Normal,Extended,…)
>>上行循环前缀   枚举(Normal,Extended,…)
实施例1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流程图,其包括如下步骤:
S302,补偿小区所属的第一基站向节能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发送接力载波集合;其中,所述接力载波集合属于所述补偿小区的载波集合与所述节能小区的载波集合之间的非空交集,且当关闭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对应的节能小区时,所述节能小区覆盖的地理区域不出现覆盖空白;
S304,所述第二基站关闭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所对应的节能小区;
S306,所述第一基站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所述节能小区。
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接力载波集合,保证了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进行载波补偿,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补偿载波而导致的用户体验下降的问题,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第二基站关闭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所对应的节能小区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关闭成功进行终端切换的所述节能小区,不关闭无法进行终端切换的所述节能小区;所述第二基站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关闭成功进行终端切换的节能小区,保证了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进行载波补偿。
优选的,通过以下步骤之一来触发上述第二基站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所述第二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小区补偿请求消息之后触发执行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的步骤;或者,所述第二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来触发执行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的步骤。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多种形式来触发终端切换,增加了本发明的灵活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站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所述节能小区之后,还包括:若所述接力载波集合发生改变,则所述第一基站将改变后的接力载波集合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将更新后的接力载波集合及时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便第二基站可以正确地关闭相应的小区,保证了用户的业务正常连续进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站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所述节能小区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根据当前的负荷情况判断是否在所述非空交集中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集合上进行补偿;若是,则所述第一基站通过调整所述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所述非空交集中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集合所对应的小区。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进一步对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其他小区进行补偿,进一步提高了节能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以下步骤来获取所述接力载波集合:通过运行管理和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简称为OAM)配置或者基站外部接口协商获取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优选的,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OAM配置信息或信令将所述接力载波集合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或者,通过基站外部接口与第三方网络侧设备协商得到所述接力载波集合。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的配置,可以实现接力载波集合的正确传输。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以下步骤来生成所述接力载波集合:所述第一基站根据载波的负载情况对所述非空交集中的载波进行排序;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非空交集中选择负载最轻的一个或多个载波作为所述接力载波集合。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负载情况来选择接力载波集合,保证了用户业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下面的具体实施是基于inter-eNB,对于inter-RNC或eNB-RNC的场景,由于原理和机制相同,我们在这里不再单独描述。在下述描述中,假设eNB1和eNB2分别表示补偿小区的控制基站和节能小区的控制基站。
实施例2
通过OAM配置的方式生成接力载波集Cr;接力载波子集的数据表达结构如下表所示。
表4
信元名称   IE类型和参考信息
  接力载波集信息
  ->小区补偿组标识   整型,唯一标识一个小区补偿组
  ->补偿组接力载波信息   (1~接力载波集合里的CC最大个数)
  ->>FDD载波信息   结构定义参见表2
  ->>TDD载波信息   结构定义参见表3
接力载波集Cr基于小区补偿组要满足发明点里所描述的基本原则;Cr变化后,可选支持由补偿小区所在的基站通过X2接口的ENB CONFIGURATION UPDATE过程向相关节能小区所在的eNB进行通知更新。
实施例3
通过X2接口自学习的方式生成接力载波集Cr;实施的方法如下:
1)eNB1通过已有的X2接口获得所有节能小区的载波信息(如通过X2 SETUP过程);
2)eNB1运算得到自身补偿小区与补偿组里所有节能小区的载波交集Ccommon;
3)eNB1在Ccommon集合里挑选载波组成接力载波集Cr,除了满足发明点中描述的原则外,在协商中也可以使用如下的规则:
a.优先选择负载轻的载波;负载的衡量是基于整个补偿组,载波的负载就是该载波对应的所有小区的负载总和。
b.在节能域,Cr里的载波对应的每个节能小区,其当前负载要小于对应覆盖的非Cr载波小区的剩余容量。
c.对于补偿域,Cr里的载波对应的每个补偿小区在RF调整后的剩余容量之和要大于整个节能域的负载总量。
结合图4,具体描述如下:
1)eNB1通过X2接口获得所有节能小区的多载波集为:{CC1,CC2,CC3,CC4,CC5};
2)eNB1运算获得Ccommon={CC1,CC3,CC4};
3)在整个补偿组上,按载波负载从轻到重排列Ccommon为{CC3,CC1,CC4},其中CC3和CC1满足上述负载和补偿能力规则,则eNB1可以生成针对该补偿组的接力载波集合Cr={CC1,CC3}。
实施例4
假设补偿的条件已经具备。结合图5和图6,具体实施如下:
S1,eNB1向eNB2在内所有节能节点发送小区补偿准备请求,消息内容包括Cr。
S2,eNB2在内所有节能节点关闭Cr载波所对应的小区(关闭之前应该先进行负载的迁移切换,切换原因可以设置为关闭进行中,关闭后可以通过X2接口的基站配置更新流程向eNB1指示小区状态变化),并向eNB1返回成功的小区补偿准备响应;如果存在UE不能成功迁移的节能小区,则这些节能小区对应的载波不能关闭,Cr存在问题,所以应该返回失败的小区补偿准备响应消息,并终止流程。
S3,eNB1收到eNB2在内所有节能节点的成功响应后,调整自身的RF参数如发射功率、天线的下倾角和方位角等;实现在Cr的载波上对节能域的覆盖。
S4,下面分两种处理方式,4.1和4.2选择其一:
4.1eNB1向eNB2在内所有节能节点发送小区补偿请求消息,触发eNB2在内所有节能节点发起UE从剩余节能小区到新补偿小区的切换流程,流程跳转到S5。
4.2eNB2在内所有节能节点也可以通过UE测量报告来感知Cr载波的补偿情况,并由此触发UE切换流程;流程跳转到S6。
S5,eNB2在内所有节能节点向eNB1返回小区补偿响应消息。
S6,eNB2在内所有节能节点开始启动UE切换流程,切换原因为“Switch OffOngoing”;在成功实施负载切换后对所有剩余节能小区实施关闭;如果存在UE不能成功切换的节能小区,则这些节能小区不能实施关闭。
S7,eNB2在内所有节能节点通过X2接口的ENB CONFIGURATION UPDATE过程向eNB1指示小区已经关闭。
S8,eNB1根据当前负荷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在(Ccommon-Cr)的载波上也实现补偿?若需要,则转至步骤S9;否则,结束本次操作。
S9,继续在(Ccommon-Cr)的载波上调整RF参数。(优选的,执行该步骤的前提为Cr是Ccommon的真子集,且所有Ccommon里的载波所对应的节能小区都已关闭)。
实施例5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系统的一种优选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补偿小区所属的第一基站702和节能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704,其中,所述第一基站702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接力载波集合;所述第二基站704用于关闭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所对应的节能小区;所述第一基站702还用于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所述节能小区;其中,所述接力载波集合属于所述补偿小区的载波集合与所述节能小区的载波集合之间的非空交集,且当关闭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对应的节能小区时,所述节能小区覆盖的地理区域不出现覆盖空白。
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接力载波集合,保证了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进行载波补偿,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补偿载波而导致的用户体验下降的问题,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第二基站704包括: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处理单元,用于关闭成功进行终端切换的所述节能小区,不关闭无法进行终端切换的所述节能小区;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关闭成功进行终端切换的节能小区,保证了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进行载波补偿。
优选的,通过以下步骤之一来触发上述第二基站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所述第二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小区补偿请求消息之后触发执行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的步骤;或者,所述第二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来触发执行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的步骤。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多种形式来触发终端切换,增加了本发明的灵活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站702包括: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接力载波集合发生改变时,将改变后的接力载波集合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将更新后的接力载波集合及时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便第二基站可以正确地关闭相应的小区,保证了用户的业务正常连续进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站702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所述节能小区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702根据当前的负荷情况判断是否在所述非空交集中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集合上进行补偿;若是,则所述第一基站702通过调整所述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所述非空交集中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集合所对应的小区。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进一步对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其他小区进行补偿,进一步提高了节能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站702通过以下步骤来获取所述接力载波集合:通过运行管理和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简称为OAM)配置或者基站外部接口协商获取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优选的,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OAM配置信息或信令将所述接力载波集合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702,或者,第一基站702通过基站外部接口与第三方网络侧设备协商得到所述接力载波集合。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的配置,可以实现接力载波集合的正确传输。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站702通过以下步骤来生成所述接力载波集合:所述第一基站702根据载波的负载情况对所述非空交集中的载波进行排序;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非空交集中选择负载最轻的一个或多个载波作为所述接力载波集合。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负载情况来选择接力载波集合,保证了用户业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补偿小区所属的第一基站向节能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发送接力载波集合;
所述第二基站关闭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所对应的节能小区;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所述节能小区;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关闭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所对应的节能小区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
关闭成功进行终端切换的所述节能小区,不关闭无法进行终端切换的所述节能小区;
所述第二基站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
其中,所述接力载波集合属于所述补偿小区的载波集合与所述节能小区的载波集合之间的非空交集,且当关闭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对应的节能小区时,所述节能小区覆盖的地理区域不出现覆盖空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之一来触发所述第二基站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
所述第二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小区补偿请求消息之后触发执行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的步骤;或者,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来触发执行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所述节能小区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接力载波集合发生改变,则所述第一基站将改变后的接力载波集合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所述节能小区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当前的负荷情况判断是否在所述非空交集中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集合上进行补偿;
若是,则所述第一基站通过调整所述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所述非空交集中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集合所对应的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以下步骤来获取所述接力载波集合:
通过运行管理和维护OAM配置或者基站外部接口协商生成所述接力载波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以下步骤来生成所述接力载波集合: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载波的负载情况对所述非空交集中的载波进行排序;
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非空交集中选择负载最轻的一个或多个载波作为所述接力载波集合。
7.一种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补偿小区所属的第一基站和节能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其中,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接力载波集合;
所述第二基站用于关闭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所对应的节能小区;
所述第一基站还用于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射参数来覆盖所述节能小区;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
处理单元,用于关闭成功进行终端切换的所述节能小区,不关闭无法进行终端切换的所述节能小区;
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将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上除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之外的载波上的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补偿小区对应的载波上;
其中,所述接力载波集合属于所述补偿小区的载波集合与所述节能小区的载波集合之间的非空交集,且当关闭所述接力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对应的节能小区时,所述节能小区覆盖的地理区域不出现覆盖空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接力载波集合发生改变时,将改变后的接力载波集合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CN201010560223.5A 2010-11-25 2010-11-25 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24807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0223.5A CN102480773B (zh) 2010-11-25 2010-11-25 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0223.5A CN102480773B (zh) 2010-11-25 2010-11-25 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0773A CN102480773A (zh) 2012-05-30
CN102480773B true CN102480773B (zh) 2015-01-28

Family

ID=46093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0223.5A Active CN102480773B (zh) 2010-11-25 2010-11-25 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807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6203B (zh) * 2012-12-28 2018-02-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覆盖补偿实现基站节能的方法和系统
WO2015042797A1 (zh) * 2013-09-25 2015-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小区节能补偿的方法和基站
CN115022950B (zh) * 2022-06-02 2024-05-14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nr系统小区节能关闭后出现覆盖盲区的方法及nr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0215A (zh) * 2003-02-04 2004-08-11 Lg电子株式会社 节能系统和方法
CN101742707A (zh) * 2008-11-25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下网络节能的方法
CN101778459A (zh) * 2010-01-08 2010-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发送信号方法和节能基站
CN101873677A (zh) * 2009-04-23 2010-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功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0215A (zh) * 2003-02-04 2004-08-11 Lg电子株式会社 节能系统和方法
CN101742707A (zh) * 2008-11-25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下网络节能的方法
CN101873677A (zh) * 2009-04-23 2010-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功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778459A (zh) * 2010-01-08 2010-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发送信号方法和节能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0773A (zh) 2012-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568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US11483081B2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RSRQ using reference signal in BWP and terminal performing same
KR102588724B1 (ko) 빔 변경 명령 수신의 실패 동안의 폴백 빔 선택 절차
EP3553965B1 (en) Beam switch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623376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测量间隙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74784B (zh) Rat间重选/切换参数优化
US101720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ell shaping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90150015A1 (en)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 for 5G
EP3424240B1 (en) Inter-frequency load balancing
CN102892122A (zh) 多载波配置下降低干扰的方法
CN102612133B (zh) 一种配置和同步扩展载波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5580415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EP3595348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operative cel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4788337A (zh) 对用于利用基于组的报告而包括的信息的选择
CN102480773B (zh) 基于多载波的通信补偿方法和系统
CN102014428A (zh) 一种切换准备阶段选取待切换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US941343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igger condition for client co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3658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724650A (zh) 当测得值与预测值相对应时挂起测量报告的传输
EP3300439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3630888A (zh) 一种bwp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42089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plit availability of ce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lan Self organization in 3gpp long term evolution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