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1304B - 无线电设备间耦合的确定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设备间耦合的确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1304B
CN102461304B CN201080026536.0A CN201080026536A CN102461304B CN 102461304 B CN102461304 B CN 102461304B CN 201080026536 A CN201080026536 A CN 201080026536A CN 102461304 B CN102461304 B CN 1024613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hannel
feedback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ev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65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1304A (zh
Inventor
A·T·霍蒂宁
M·A·尤斯塔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Technologie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Technologies Oy
Publication of CN102461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1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1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13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4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with feedback of measurements to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方法包括:将信号从次要通信系统的无线电设备发射到主要通信系统的信道中;监视所述主要系统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基于所监视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确定在所发射的信号与所述信道之间如果有的话那么由所发射的信号造成的互耦合量;以及如果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小于门限量,则将所述信道用于与所述次要通信系统的另一无线电设备的通信。所发射的信号可以是至少具有预定的在时间上变化的发射模式的探测信号,并且其中确定包括:至少将所述预定的在时间上变化的发射模式与在所监视的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中如果有的话的那些改变进行相关。所监视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ACK/NACK反馈、功率控制反馈、速率控制反馈以及信道质量指示符反馈。

Description

无线电设备间耦合的确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性和非限制性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干扰避免以及对用于进行通信的适合的信道和子信道的确定。
背景技术
该部分旨在提供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本发明的背景或上下文。在此的描述可以包括可追寻的概念,但不一定是先前已经构思、实现或描述的概念。因此,除非在此另外指出,在该部分中所描述的不是在该申请中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现有技术,并且不承认通过包括在该部分中而成为现有技术。
如下定义了可在本说明书和/或附图中找到的以下缩写词:
ACK/NACK确认/未(否定)确认
CDMA码分多址
CQI信道质量指示符
SDR软件定义的无线电
SIR信号干扰比
QoS服务质量
在IEEEJournalonSelectedAreasinCommunications,VOL.23,NO.2,pp.201-220February2005,CognitiveRadio:Brain-EmpoweredWirelessCommunications,SimonHaykin中提供了认知无线电(cognitiveradio)的以下定义:
“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智能无线通信系统,该智能无线通信系统感知其周围的环境(即,外部世界),并且使用构建理解(understanding-by-building)方法来从环境中学习,通过实时地对某些操作参数(例如,发射功率、载波频率和调制策略)进行相应改变来使其内部状态适应于在传入的RF激励上的统计变化,考虑两个主要目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需要的高度可靠的通信;对无线电频谱的高效利用率。”
在没有有效地避开主要用户的情况下,认知无线电网络很可能是不成功的。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存在(例如)在给定频率信道上通信的主要用户,并且令人期望的是:主要用户之间的通信并未在任何显著的程度上被打扰。然而,为了有效的频谱使用,一些次要用户应当在任何可能的时间重用这些通信信道。当次要用户通信时,他们应当尝试尽可能地避开主要用户。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信号从次要通信系统的无线电设备发射到主要通信系统的信道中;监视主要系统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基于所监视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确定(如果有的话)由所发射的信号造成的在所发射的信号与所述信道之间的互耦合量;以及如果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小于门限量,则将所述信道用于与所述次要通信系统的另一无线电设备的通信。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其另一方面中还包括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得所述装置:将信号从次要通信系统的无线电设备发射到主要通信系统的信道中;接收和监视主要系统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基于所监视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确定(如果有的话)由所发射的信号造成的在所发射的信号与所述信道之间的互耦合量;以及如果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小于门限量,则将所述信道用于与所述次要通信系统的另一无线电设备的通信。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含有与至少两个主要用户和次要用户(示出了其中之一)相关联的无线电设备的认知无线电网络的一部分的简化框图。
图2是示出了在100个测试时隙上的仿真探测信号和主要系统接收机的结果SIR的曲线图。
图3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的操作以及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上体现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执行结果的逻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认知无线电装置的前述定义尽管看起来是合理定义,但并不旨在相对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任何方面中是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无线电网络,诸如认知无线电网络,其中,成功的网络操作需要:避免在次要通信系统所发射的信号与主要系统的一个或多个信道之间的互耦合,以及对空闲信道或子信道的搜索。在不想不适当地限制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在次要通信系统所发射的信号与主要系统的一个或多个信道之间可能存在的互耦合可被示为无线电干扰,或者更简单地被示为干扰。在此,短语“互耦合”和短语“无线电干扰”或更简单的“干扰”可以互换地使用。通常,次要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单元或设备可以确定取决于以下二者的任何功能:主要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反馈信号,以及次要通信系统的次要无线电单元或设备的发射信号;并且使用所确定的功能来控制次要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单元或设备的收发器对至少一个无线电资源的选择和使用。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至少部分地涉及确定由次要通信系统引入到主要通信系统的干扰。所引入的干扰在次要系统的无线电设备处被估计或测量,并且用于控制次要系统的发射策略。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使用在主要系统(要避开的系统)中发生的明确反馈信令。
注意到,可以使用路径损耗测量,例如,导频信道测量,以便获得对网络之间的干扰的粗略估计。然而,相关导频信号的发射功率需要是已知的,以便计算路径损耗,在典型的使用情形中,常常不可能探知该发射功率。
在发射侧,常规地,认知无线电网络是基于信道感测的,其中,次要系统发射机感测无线介质或其信道/子信道,并且尝试定位“空白空间(whitespace)”,即,未利用的频谱或信道“孔洞(hole)”。该无线介质感测涉及在次要无线单元或无线电设备的位置处的信道使用,或者可能涉及(经由来自目的地节点的反馈)在次要发射机的目的地节点处的信道使用。
图1是含有与至少两个主要用户(无线电设备10、20)和次要用户(30、30A)相关联的无线电设备10、20、30和30A的认知无线电网络1的一部分的简化框图。出于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可以假定各种无线电设备10、20、30、30A的构造类似(仅详细示出了无线电设备30),并且每个无线电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处理器或控制器12、22、32;至少一个存储器14、24、34,其存储了任何必要的数据以及被配置成引导和操作相关联的控制器的指令程序(PROG)16、26、36;以及至少一个无线(无线电)收发器18、28、38,其分别含有与至少一个天线18A、28A、38A相耦合的至少一个发射机(Tx)和至少一个接收机(Rx)。在任何给定时间,与主要用户相关联的主要用户无线电设备10、20可以经由信道40进行通信。例如,无线电设备10可以包括蜂窝电话,并且无线电设备20可以包括无线网络接入节点,诸如接入点(AP)或基站(BS)。无线电设备10、20、30和30A还可以被简单称为无线电单元,并且可以假定无线电设备或单元10和20与主要无线电系统相关联,或者更简单地,与主要系统相关联,并且可以假定无线电设备或单元30、30A与次要无线电系统(次要系统)相关联。
控制器12、22、32可以分别被体现为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器,作为非限制性例子,诸如数字信号处理器、通用单核处理器、多核处理器及其组合。存储器14、24、34可被体现为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或单元,并且可以是适合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
按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次要无线单元30收听(接收和监视)主要系统的控制信号,并且导出次要单元30对主要系统所造成的干扰的测量。如果主要系统的控制信号明显与次要系统的发射模式相关,那么假定次要系统将对主要系统造成干扰。在这种情况下,次要单元30停止在可应用的信道上的发射。如果没有发现明显的相关性,则可以由主要系统和次要系统这二者来使用相同的信道,而不引入有害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举例来说,信道40然后也可以由次要无线电单元30用来与次要无线电单元30A进行通信。
注意到,所发现的特定信道可以在当前时间没有被主要系统的任何无线电单元使用,因而可以在时间上是空闲的,并且可由次要系统的无线电单元30、30A使用。
如上所述,如果导频信号的发射功率是未知的,则对路径损耗测量的使用通常是不可行的。此外,路径损耗(或类似的)测量没有反映出主要系统或次要系统通过例如波束成形(发射或接收)或干扰删除来减轻干扰的能力。因而,对于次要系统来说,需要在确定频谱或信道使用时使用确实反映出这些问题的信号。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次要无线单元30估计当其与主要单元10、20在相同的信道上发射的情况下对主要系统(或将对主要系统)造成的影响(例如,干扰、拥塞或类似物)。在本发明的示例性方法中,次要无线单元30收听(接收)主要系统的控制信号,并且使用主要系统控制信令来确定其自己的发射机会和干扰测量。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次要单元30发射探测信号,并且次要单元30知道发射模式。例如,在使用伪随机或类似序列的静默(断)和活动(通)发射时段的主要系统的信道上(例如,子载波上),次要单元30使用通断键控来进行发射。探测信号的发射功率可以例如通过以低发射功率开始并且然后逐渐增加发射功率来随时间变化。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要系统在给定信道上如常操作,并且可以完全没有意识到次要无线单元30。然而,假定主要系统的无线电单元10、20包括信道质量估计能力,这可被体现为与收发器18、28的Rx功能相组合的程序16、26的一部分。信道质量估计功能可以是基于例如对信号干扰比的确定。还假定主要系统的无线电单元10、20包括相关的控制信令资源,这可被体现为与收发器18、28的Tx功能相组合的程序16、26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次要无线单元30接收和监视主要系统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通常可被认为是主要系统的与信道质量相关的信令,并且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ACK/NACK反馈、功率控制反馈、速率控制反馈或CQI反馈。然后,次要无线单元30使用其自己的探测信号发射模式的知识以及主要系统的那些控制信号之一来导出次要单元对主要系统所造成的干扰的测量(以某个给定的发射功率)。例如,次要无线单元30可以收听主要系统的功率控制比特。如果次要无线单元30无论何时(或者使用某个门限频率)探测信道时功率控制比特都针对主要系统指示功率增加,则次要无线单元30可以假定所指示的在命令功率上的增加是由于探测信号引入的干扰造成的,并且因而终止使用(探测)相应的信道。如果在功率控制比特中没有观察到可能可归因于探测信号的任何改变,则次要无线单元30可以继续发送数据,或者以相同或更高的功率来发射探测信号(并且继续计算给定的“干扰”测量)。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按照主要系统没有意识到次要系统的存在或行为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发射功率或模式由次要无线单元30来选择,以便确保对主要系统的容量损失或QoS损失被有效地忽略。
然而,在主要系统意识到次要系统的存在并且它们可以彼此协商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干扰测量。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系统甚至可以向次要系统实时地用信号通知发射机会。
图2示出了变化的探测信号对主要无线单元(例如,无线单元10)的Rx的SIR的影响的100个测试时隙的示例性仿真的结果。主要系统的信令波形(例如,CDMA代码)与次要系统发射波形之间的相关性是0.2(仅出于说明目的而随机选择)。另外,可以假定在两个系统之间存在空间间隔,从而使得由于路径损耗而引起的干扰功率分别比在这两个系统中的有用信号弱3dB。归一化的相关性测量(与次要系统的发射模式和主要系统的量化SIR之间的相关性有关)在示例性情况下大于-0.55。该测量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来计算,并且不限于任何特定的计算方法。
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用于干扰水平的数字值可以是:当探测信号改变时在SIR上的改变的平均值;或者在探测信号与SIR之间的相关性;或者取决于SIR、信号功率、干扰功率或类似参数的某个函数。
如果发现的干扰水平高于所定义的水平,则次要无线单元30改变信道并且开始新的探测测试直到找到适合的信道。以下也在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之内:首先测试若干(可能所有的)潜在信道,并且然后选择使用由次要无线单元30所估计的对主要系统造成最少干扰的信道。
如果期望的话,次要无线单元30可以将测试时隙的数目减少成1。在该情况下,将有害的干扰引入主要系统中的风险会是低的(或者至少在时间上被压缩从而影响主要系统的少量符号)。如果一个时隙测试信号导致SIR或其它信令参数降低太大,则次要无线单元30可以改变信道,或者在降低的探测信号发射功率的情况下使用相同的测试时隙。
以下也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之内:次要无线单元30在渐增幅度的情况下简单地开始通信,并且然后,如果根据主要系统信令(例如,根据SIR降低太大和/或根据NACK反馈(利用对重传的可能的暗示或隐含的请求来指示主要系统中的给定发射没有被接收到))而检测到所引入的有害干扰,则改变其行为。
对本发明的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使得能够:使用主要系统的现有信令信道来进行干扰测量和后续网络干扰链路。因而,使得次要系统的无线电单元30能够在验证了干扰被避免或者在主要系统无线电单元10、20的接收机(Rx)处至少被最小化时进行发射。由次要无线单元30所使用的发射功率可被调谐成使得主要和次要系统能够共存(可能以次要系统的QoS为代价)。
此外,因为次要系统无线单元30可以使用主要系统的现有信令信道,所以不需要修改主要系统无线电单元10、20的行为,该主要系统无线电单元10、20如上所述可能没有意识到次要系统无线单元30的存在。
一般而言,对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提供了以下这种技术效果:增加了在主要无线电系统与一个或多个次要无线电系统之间的频谱共享以及频谱使用的效率。
在每次进入一个新的次要系统无线单元30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别有用。在两个或更多新的次要无线单元30同时进入次要系统的这种可能性的情况下,附加的考虑可能是有用的。例如,并且与以上所讨论的相关,次要无线单元30中的特定次要无线单元可以优选地在定位了一个适合的信道时就开始使用该信道,这与定位多个可能的候选适合信道并且然后选择其中一个不同。此外,举例来说,在存在多个次要用户的情况下,其中的每个(或者其中的至少两个)次要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伪随机探测序列,例如具有不同的通断键控模式。然后,当其它次要用户的影响最终得到平衡(averagedout)时,次要用户中的每个次要用户可以使用其自己的探测序列来确定其对主要系统所造成的影响。特定于用户的序列可以是伪随机的,或者例如在同步系统中是时间对准的(time-aligned),从而使得不同的次要用户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来发射和接收反馈信道。如果网络被完全分散化,即,当无法协调不同次要用户的发射时刻时,那么使用伪随机模式可能是优选的。
通常,假定次要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单元30对于至少一个类型的主要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反馈信道结构及其操作的知识,以便使其能够接收、解调和监视在无线电单元10、20之间的一个或两个方向上通过的与信道质量相关的反馈信息。此外,就此而言,可以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例如,软件定义的无线电或SDR)来实现次要无线电单元30,这允许次要无线电单元30易于被编程以便根据在给定区域、时间或频率中活动的主要系统来接收控制信道。替代地或者与使用SDR相结合,次要无线单元30可以包括多个硬件资源以及软件,用于能够检测由主要系统发射的消息。例如,次要无线电单元30可以包括:收发器38的多个实例,每个实例被配置用于与不同的无线电标准一起使用;以及与收发器38的多个实例相对应的软件程序的可能的多个实例。这些软件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34中,以便实现可应用的无线电标准协议和操作过程。
基于前述内容,应当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由次要通信系统引入主要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其中,所引入的干扰在次要系统的无线电设备处被估计或测量,并被用于控制次要系统的发射策略。
图3是图示了按照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的操作以及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执行结果的逻辑流程图。按照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一种方法在框3A处实施以下操作:将信号从次要通信系统的无线电设备发射到主要通信系统的信道中。在框3B,存在以下操作:监视主要系统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在框3C,存在以下操作:基于所监视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确定(如果有的话)由所发射的信号造成的在所发射的信号与该信道之间的互耦合量。在框3D,存在以下操作:如果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小于门限量,则将该信道用于与次要通信系统的另一无线电设备的通信。
按照该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操作,如图3中所示,其中,所发射的信号是探测信号,该探测信号至少具有预定的在时间上变化的发射模式,并且其中确定包括:至少将所述预定的在时间上变化的发射模式与在所监视的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中的改变(如果有的话)进行相关。
按照该方法以及前述段落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操作,其中,在时间上变化的探测信号按照该信道的时隙的出现以通/断方式来变化。
按照该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操作,如在前述两个段落中任意一个中那样,其中探测信号进一步具有预定的在时间上变化的发射功率,并且其中确定包括:至少将所述预定的在时间上变化的发射模式和发射功率与在所监视的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中的改变(如果有的话)进行相关。
按照该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操作,如图3中所示,其中所发射的信号是被发射到次要通信系统的另一无线电设备的通信信号。
按照该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操作,如图3中所示,其中所监视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ACK/NACK反馈、功率控制反馈、速率控制反馈以及信道质量指示符反馈。
按照该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操作,如图3中所示,其中所述确定的操作包括:估计在主要系统的接收机处由于所发射的信号而引起的干扰水平,其中所估计的干扰水平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当所发射的信号改变时在该接收机处估计的信号干扰比的改变的平均值,以及在发射信号变化与该接收机处的信号干扰比之间的相关性。
按照该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操作,如图3中所示,其中,如果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大于门限量,则次要通信系统的无线电设备将信号发射到主要通信系统的不同信道中,并且在所述不同信道中重复监视和确定的操作。
按照该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操作,如图3中所示,其中,如果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大于门限量,则次要通信系统的无线电设备按照减少的功率水平将信号发射到主要通信系统的相同信道中,并且在所述相同信道中重复监视和确定的操作。
按照该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操作,如前述段落中那样,其中,重复发射、监视和确定的操作,直到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小于门限量,并且其中,当确定出互耦合小于门限量时,将该信道用于与次要通信系统的另一无线电设备的通信是以没有超过发射该信号的功率水平的功率水平来使用相同的信道。
图3中示出的各种框可被视为方法步骤、和/或由于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操作而产生的操作、和/或被构造成执行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多个耦合的逻辑电路元件。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包括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包括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得所述装置:将信号从次要通信系统的无线电设备发射到主要通信系统的信道中;接收和监视主要系统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基于所监视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确定(如果有的话)由所发射的信号造成的在所发射的信号与该信道之间的互耦合量;以及如果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小于门限量,则将该信道用于与次要通信系统的另一无线电设备的通信。
一般而言,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在硬件中实现,而其它方面可以在可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实现,尽管本发明不限于此。虽然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可被图示和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某种其它图形表示,但是容易理解,在此描述的这些框块、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实现在作为非限制性例子的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或者它们的某种组合中。
因而应当理解,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至少一些方面可以在诸如集成电路芯片和模块的各种组件中实施,并且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体现为集成电路的装置中实现。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可以包括至少用于体现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电路(以及可能的固件):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可配置以便按照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操作的基带电路和射频电路。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本发明的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调整鉴于前述描述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变得显而易见。然而,任何的以及所有的修改仍将落入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之内。
应当注意,术语“连接”、“耦合”或其任何变体意指在两个或更多元件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任何连接或耦合,并且可以包括在“连接”或“耦合”在一起的两个元件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在元件之间的耦合或连接可以是物理的、逻辑的或其组合。如在此所采用的,两个元件可被认为是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导线、线缆和/或印刷电连接以及通过使用电磁能量而“连接”或“耦合”在一起,作为若干非限制性和非穷举的例子,所述电磁能量是诸如具有在射频区域、微波区域和光(可见和不可见这二者)区域中的波长的电磁能量。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中的一些可以用于在没有对应使用其它特征的情况下获得好处。如此,前述说明书应当被认为仅是对本发明的原理、教导和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而不是对其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其包括:
将信号从次要通信系统的无线电设备发射到主要通信系统的信道中;
监视所述主要通信系统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
基于所监视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确定在所发射的信号与所述信道之间如果有的话那么由所发射的信号造成的互耦合量;以及
如果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小于门限量,则将所述信道用于与所述次要通信系统的另一无线电设备的通信,其中,所发射的信号是至少具有预定的在时间上变化的发射模式的探测信号,并且其中确定包括:至少将所述预定的在时间上变化的发射模式与在所监视的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中如果有的话的那些改变进行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探测信号进一步具有预定的在时间上变化的发射功率,并且其中确定包括:至少将所述预定的在时间上变化的发射模式和发射功率与在所监视的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中如果有的话的那些改变进行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发射的信号是被发射到所述次要通信系统的另一无线电设备的通信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监视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ACK/NACK反馈、功率控制反馈、速率控制反馈以及信道质量指示符反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包括:估计在所述主要通信系统的接收机处由于所发射的信号而引起的干扰水平,其中所估计的干扰水平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当所发射的信号改变时在所述接收机处估计的信号干扰比的改变的平均值,以及在发射信号改变与所述接收机处的信号干扰比之间的相关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时间上变化的探测信号按照所述信道的时隙的出现以通/断方式来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大于所述门限量,则次要通信系统的所述无线电设备将信号发射到主要通信系统的不同信道中,并且在所述不同信道中重复所述监视和确定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大于所述门限量,则次要通信系统的所述无线电设备以减小的功率水平将信号发射到主要通信系统的相同信道中,并且在所述相同信道中重复所述监视和确定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重复所述发射、监视和确定的操作,直到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小于所述门限量,并且其中,当确定出互耦合量小于所述门限量时,将所述信道用于与次要通信系统的另一无线电设备的通信使用的是相同的信道,并且信道的功率水平没有超过发射所述信号的功率水平。
1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其包括:
将信号从次要通信系统的无线电设备发射到主要通信系统的信道中的构件;接收和监视所述主要通信系统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的构件;基于所监视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确定在所发射的信号与所述信道之间如果有的话那么由所发射的信号造成的互耦合量的构件;以及如果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小于门限量,则将所述信道用于与所述次要通信系统的另一无线电设备的通信的构件,其中,所发射的信号是至少具有预定的在时间上变化的发射模式的探测信号,并且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将所述预定的在时间上变化的发射模式与在所监视的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中如果有的话的那些改变进行相关的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探测信号进一步具有预定的在时间上变化的发射功率,并且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将所述预定的在时间上变化的发射模式和发射功率与在所监视的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中如果有的话的那些改变进行相关的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发射的信号是被发射到所述次要通信系统的另一无线电设备的通信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监视的与信道信号质量相关的反馈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ACK/NACK反馈、功率控制反馈、速率控制反馈以及信道质量指示符反馈。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估计在所述主要通信系统的接收机处由于所发射的信号而引起的干扰水平的构件,其中所估计的干扰水平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当所发射的信号改变时在所述接收机处估计的信号干扰比的改变的平均值,以及在发射信号改变与所述接收机处的信号干扰比之间的相关性。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对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大于所述门限量的情况做出响应的构件,将信号发射到所述主要通信系统的不同信道中的构件,以及在所述不同信道中重复所述监视和确定的操作的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对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大于所述门限量的情况做出响应的构件,以减小的功率水平将所述信号发射到所述主要通信系统的相同信道中的构件,以及在所述相同信道中重复所述监视和确定的操作的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重复所述发射、监视和确定的操作,直到所确定的互耦合量小于所述门限量的构件,以及当确定出互耦合小于所述门限量时,以没有超过发射所述信号的功率水平的功率水平来将所述信道用于与所述次要通信系统的另一无线电设备的通信的构件。
CN201080026536.0A 2009-06-26 2010-06-08 无线电设备间耦合的确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13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459,101 2009-06-26
US12/459,101 US8483629B2 (en) 2009-06-26 2009-06-26 Determination of coupling between radio devices
PCT/FI2010/050472 WO2010149840A1 (en) 2009-06-26 2010-06-08 Determination of coupling between radio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1304A CN102461304A (zh) 2012-05-16
CN102461304B true CN102461304B (zh) 2016-05-04

Family

ID=43381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653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1304B (zh) 2009-06-26 2010-06-08 无线电设备间耦合的确定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83629B2 (zh)
EP (1) EP2446690A4 (zh)
CN (1) CN102461304B (zh)
WO (1) WO2010149840A1 (zh)
ZA (1) ZA2012005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05036A1 (en) * 2009-11-04 2011-05-0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presence of an incumbent signal on a secondary radio channel
US8789093B2 (en) * 2010-05-25 2014-07-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 surveillance system
JP5821208B2 (ja) * 2010-10-29 2015-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9031017B2 (en) 2012-06-21 2015-05-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ower control for LTE deployment in unlicensed band
CN104683987B (zh) * 2013-11-26 2018-02-1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Svc视频在认知无线电多信道中的传输调度方法
EP3671511B1 (en) 2018-12-19 2022-07-06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970A (zh) * 2004-12-03 2006-06-21 微软公司 使用单独的控制信道来缓和无线联网中的干扰问题
CN101364847A (zh) * 2008-09-25 2009-02-11 上海交通大学 认知无线电中的协作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04495B (en) * 1995-08-15 1999-12-29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Radio resource sharing
US7231232B2 (en) * 2002-02-13 2007-06-12 Osann Jr Robert Courtesy answering solu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7024162B2 (en) * 2003-03-27 2006-04-04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all quality indic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in
US7801490B1 (en) * 2004-03-17 2010-09-2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terference based scheduling using cognitive radios
US8498237B2 (en) * 2006-01-11 2013-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device capability and/or setup information
US20070202867A1 (en) * 2006-02-24 2007-08-30 Waltho Alan E Facilitating reuse of frequencies by unlicensed cognitive devices
US7813318B2 (en) * 2006-10-16 2010-10-12 Stmicroelectronics, Inc. Methods of messaging control of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DFS) for cognitive radio based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network systems
KR101303652B1 (ko) * 2007-01-05 2013-09-04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협력 다이버시티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1378124B1 (ko) * 2007-01-11 2014-03-26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Cr 환경의 송신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0962115B1 (ko) * 2007-07-06 2010-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인지 통신시스템에서 공동 전력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장치
US8014345B2 (en) * 2007-10-31 2011-09-0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Incumbent spectrum hold device
US8068826B2 (en) * 2008-02-01 2011-11-2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and incumbent protection in a cognitive radio system
US8140085B2 (en) * 2008-09-30 2012-03-2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spectrum utilization by a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US8274885B2 (en) * 2008-10-03 2012-09-25 Wi-La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distribution in VHF/UHF bands
US8107391B2 (en) * 2008-11-19 2012-01-31 Wi-Lan, Inc. Systems and etiquette for home gateways using white space
US8335204B2 (en) * 2009-01-30 2012-12-18 Wi-Lan, Inc.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ing TV white space spectrum and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US8326336B2 (en) * 2009-08-18 2012-12-0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970A (zh) * 2004-12-03 2006-06-21 微软公司 使用单独的控制信道来缓和无线联网中的干扰问题
CN101364847A (zh) * 2008-09-25 2009-02-11 上海交通大学 认知无线电中的协作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331026A1 (en) 2010-12-30
ZA201200525B (en) 2013-06-26
CN102461304A (zh) 2012-05-16
WO2010149840A1 (en) 2010-12-29
EP2446690A4 (en) 2014-12-24
EP2446690A1 (en) 2012-05-02
US8483629B2 (en) 2013-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1304B (zh) 无线电设备间耦合的确定
Gamage et al. LMAC: Efficient carrier-sense multiple access for LoRa
CN103947268B (zh) 用于在Wi‑Fi网络中确定距离的方法和装置
Sjoberg et al. How severe is the hidden terminal problem in VANETs when using CSMA and STDMA?
BRPI0815150A2 (pt) dispositivo de estação base de comunicação por rádio e método de configuração de correlação
CN108632836B (zh) 波束信息获取方法和上报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5991244A (zh) 测量和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RU2010136652A (ru) Пилот-сигнал выбора мощности в системах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Kang et al. Signal detection scheme in ambient backscatter system with multiple antennas
CN104796218A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Jiang et al. On hybrid overlay–underlay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Double-threshold energy detection and Markov model
CN110167055B (zh) 一种用于波束失败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59830A (zh) 在授权辅助接入中测量和报告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4699A (zh) 载波选择方法及装置、接入点
CN102958097A (zh) 实现用户设备之间同步和感知的方法及设备
KR20110069857A (ko) 접속 식별자를 식별 및/또는 선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7431589A (zh) 用于处理和分配上行链路导频的方法和设备
CN108207029A (zh) 一种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05635017B (zh) 一种前导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KR20090042258A (ko) 데이터의 송신과 수신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위한 장치
CN101527699A (zh) 一种ofdma系统中的自适应导频分配装置及方法
CN108574982B (zh) 一种被用于功率调整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31963B (zh) 多用户ranging检测和碰撞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618081B (zh) 上行线路发送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027783B (zh) 通信网络节点使用的传送和接收方法及模块、节点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30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before: Nokia Oyj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