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0076B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0076B
CN102440076B CN201080022417.8A CN201080022417A CN102440076B CN 102440076 B CN102440076 B CN 102440076B CN 201080022417 A CN201080022417 A CN 201080022417A CN 102440076 B CN102440076 B CN 102440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lluminating lamp
led
lighting
led illuminating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24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0076A (zh
Inventor
田中雅英
永岛光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is Ohyama Inc
Original Assignee
Roh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272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27774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471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4348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ohm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h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40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0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0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00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H05B45/24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using electrical feedback from LEDs or from LED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55Coordinated control of two or more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H05B47/19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via wireless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2Pulse-control circuits
    • H05B45/325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具有:第1照明灯,配置在第1规定位置并且能够识别;第2照明灯,配置在与所述第1规定位置存在规定关系的第2规定位置并且能够识别;决定单元,决定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的相互关系;和发送单元,为了实现所述决定单元的决定,对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分别发送能够识别的控制信号。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进行天花板照明或墙壁照明,通常采用长管形的荧光灯。此外,为了使人感觉不到线状照明的接缝,例如在间接照明等中,有时在无法直接目视的槽部内重叠配置长管形荧光灯的端部。再有,还提出了对长管形荧光灯自身的构造上下工夫使其直到端部都进行发光,即便将荧光灯配置成线状也不会感觉到接缝(专利文献1)。另一方面,也提出了随着近年来LED的应用构成为能够使白色LED与荧光灯互换从而用于一般的天花板照明的方案(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8-2827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4-335426号公报
然而,在照明的现场存在各种各样的要求,目前的课题在于为了应对这种要求还应该进行各种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本申请发明者所发现的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了能够彼此关联地控制多个照明灯以外,还能够有效地取得照明灯所需的信息的照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照明装置具有:第1照明灯,配置在第1规定位置并且能够识别;第2照明灯,配置在与所述第1规定位置存在规定关系的第2规定位置并且能够识别;决定单元,决定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的相互关系;和发送单元,为了实现所述决定单元的决定,对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分别发送能够识别的控制信号。
此外,上述第1结构的照明装置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各自包括多个LED(第2结构)。
此外,在上述第1结构的照明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按照看上去彼此没有接缝地发光的方式进行配置(第3结构)。
此外,在上述第3结构的照明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决定单元按照在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至少一方的中间使发光形式不同并且在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的连接部分为共同的发光形式的方式来决定相互关系(第4结构)。
此外,在上述第4结构的照明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决定单元能够改变使发光形式不同的部分(第5结构)。
此外,上述第1结构的照明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1规定位置及所述第2规定位置处设置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并且在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配置在所述第1规定位置及所述第2规定位置时,从所述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取得识别信息(第6结构)。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照明装置构成为具有:信息存储单元,设置在配置照明灯的规定位置;和照明灯,在配置于所述规定位置时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取得存储信息(第7结构)。
此外,在上述第7结构的照明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存储信息是所述照明灯的控制中需要的信息(第8结构)。
此外,在上述第7结构的照明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存储信息从所述照明灯存储在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中,在更换所述照明灯时新的照明灯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取得存储信息(第9结构)。
此外,用于上述第7结构的照明装置的照明灯具有:第1LED组;第2LED组,配置在与所述第1LED组不同的区域;第1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1LED组的点亮;第2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2LED组的点亮;和信号输入部,从外部向所述第1控制部和所述第2控制部输入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彼此独立地控制所述第1LED组和所述第2LED组(第10结构)。
此外,在上述第10结构的照明灯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LED组具有配置成列状的多个LED,并且所述第2LED组具有在所述第1LED组的列延长线上配置成列状的多个LED(第11结构)。
此外,上述第10结构的照明灯也可以构成为具有:第1电源部,向所述第1LED组及所述第1控制部供电;和第2电源部,向所述第2LED组及所述第2控制部供电(第12结构)。
此外,上述第10结构的照明灯也可以构成为具有:第1基板,安装所述第1LED组及所述第1控制部;和第2基板,安装所述第2LED组及所述第2控制部(第13结构)。
此外,在上述第10结构的照明灯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LED组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LED,所述第2LED组在第1LED组以外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LED(第14结构)。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照明装置具有:第1照明灯,具有列状的第1发光部和在所述第1发光部的列延长线上配置的列状的第2发光部;第2照明灯,具有在所述第2发光部的列延长线上配置的列状的第3发光部和在所述第3发光部的列延长线上配置的列状的第4发光部;和司令部,使所述第1发光部和所述第2发光部为不同的发光形式,并且将所述第2发光部和所述第3发光部控制在相同的发光形式(第15结构)。
此外,上述第15结构的照明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多个测光部,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和司令部,基于所述多个测光部的测光结果指示由所述控制部进行的控制内容(第16结构)。
此外,上述第15结构的照明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具有:目标位置的决定单元;和司令部,指示由所述控制部进行的控制内容,使得形成以所述决定单元决定的目标位置为中心的照明形式(第17结构)。
此外,在上述第17结构的照明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司令部对所述控制部进行指示,使得以所述目标位置为中心担当远离目标位置部分的照明的发光部的发光量降低(第18结构)。
此外,在上述第16结构的照明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多个测光部分别靠近于所述多个发光部配置,并且具有修正因所述发光部自身的发光而对测光部的影响的修正单元(第19结构)。
此外,在上述第16结构的照明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多个测光部配置在分别由所述多个发光部照明的位置(第20结构)。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除了能相互关联地控制多个照明灯以外还能有效地取得照明灯所需的信息的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实施例1的各种点亮状态下的外观图。(实施例1)
图2是将实施例1的照明装置设置在天花板时的配置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截面的框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LED照明灯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白色LED组等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遥控器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照明控制部的功能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遥控器控制部的功能的基本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8的步骤S48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图8的步骤S64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图8的步骤S68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LED照明灯的详细结构的框图。(实施例2)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LED照明灯的详细结构的框图。(实施例3)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点亮形式的照明装置的天花板配置图。(实施例4)
图15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实施例5)
图16是表示实施例5中的照明控制部的功能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图16的步骤S164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18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实施例6)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7中的点亮形式的照明装置的天花板配置图。(实施例7)
图20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7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实施例1中的各种点亮状态下的外观图。图1(A1)表示线状的LED照明灯2、4及6配置成一直线并且全部点亮的状况。各LED照明灯2、4及6所采用的构造是在各自的内部将多个白色LED8、10及11等配置成一列并分别透过漫射性的外罩对其覆盖。此外,在图1(A1)中示意性地放大图示了白色LED8、10及11等,但实际上在各LED照明灯2、4及6中会将更多的白色LED(例如288个)配置成列状。
此外,由于各LED照明灯2、4及6彼此端部之间紧密相接配置,因此例如LED照明灯2的图上左端的白色LED10在靠近LED照明灯4的右端的白色LED11的位置进行发光,并且因为各个透过漫射性的外罩由此无法识别各个白色LED,所以各LED照明灯2、4及6以成为没有接缝的彼此连接的一根LED照明灯的方式进行发光。
图1(A2)表示LED照明灯2、4及6全部熄灭的状况。这样,实施例1中的最简单的点亮状态是在图1(A1)和图1(A2)之间LED照明灯2、4及6作为整体以一根LED照明灯方式进行点亮或者熄灭。此外,实施例1中还能够对每个LED照明灯进行点亮控制。图(A3)作为其中一例是LED照明灯2被熄灭并且LED照明灯4、6被熄灭。图(A3)这种的点亮适合于例如演讲会场的照明,在LED照明灯6侧存在投影机的投影幕,在LED照明灯2侧有听众的坐席,而且需要用于记录笔记的照明。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各LED照明灯2、4及6内的白色LED还可以分别被划分为6个区并独立地进行点亮控制。其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如上述那样,在实施例1中,由于各LED照明灯2、4及6以没有接缝的一根LED照明灯的方式进行发光,因此在使其一部分点亮的情况下,其点亮的熄灭的分割处未必像图1(A3)那样是LED照明灯的分界线,也可以是LED照明灯的中间。图1(B1)至(B3)表示这种情况。
例如,在图1(B1)中,使LED照明灯4及6熄灭的同时也熄灭LED照明灯2的从左侧起的1/6,使LED照明灯2的剩余的5/6点亮。此外,在图1(B2)中,使LED照明灯6熄灭的同时也熄灭LED照明灯4的从左侧起的4/6,与LED照明灯2一起点亮LED照明灯4的剩余的2/6。在此,需要注意的是LED照明灯2和LED照明灯4的点亮部分看上去是没有接缝地进行点亮。换言之,LED照明灯2、4及6如同没有接缝的一根LED照明灯那样发挥作用,其点亮和熄灭的分割处是LED照明灯4的中间的部分。同样,在图1(B3)中使LED照明灯6的从左侧起的2/6熄灭,与LED照明灯4及2一起点亮LED照明灯6的剩余的4/6。在这种情况下,点亮和熄灭的分割处是LED照明灯6的中间的部分。
如上述那样,在实施例1中,能以没有LED照明灯之间的接缝的方式进行发光并且能将各LED照明灯内的白色LED划分为多个区进行独立控制,由此能够灵活地控制点亮和熄灭的分割处。此时例如在上述的存在投影机的投影屏幕的演讲会场的照明中,能够进行与条件相应的最合适的照明。此外,在这种控制中,点亮和熄灭的分割处也可以正好像图1(A3)那样是LED照明灯之间的分界线。也就是说,从点亮与熄灭的分割处这种观点出发,LED照明灯之间的分界线与LED照明灯的中间是完全等价的。如后述那样,将能够在直线方向移动的控制杆设置在远程控制器中,使其对应于LED照明2至6的列方向进行滑动,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实际的点亮和熄灭的分割处变更。
本发明的实施例1能够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控制调整点亮时的亮度,并且这种调光不仅能够以LED照明灯为单位进行,还能够将上述的各LED照明灯内的白色LED划分为6个区从而独立地进行控制。因此,如图1(A1)那样在全部的LED照明灯2、4及6点亮的情况下能够整体性地调整其亮度,此外可以在LED照明灯的列方向附于灰度等级(gradation)进行调光。图1(C1)至图1(C3)示出了这种状况。
图1(C1)是以LED照明灯为单位附于灰度等级的例子,LED照明灯2以负荷率(duty)100%进行控制,LED照明灯4以负荷率50%进行控制,LED照明灯6以负荷率25%进行控制。换言之,该例子中负荷率变化的分割处便是LED照明灯的分界线。相对于此,图1(C2)是将各LED照明灯内的白色LED划分为6个区按照每个区进行独立控制附于灰度等级的例子。也就是说,LED照明灯2的从右侧起的5/6以负荷率100%进行控制,LED照明灯2的剩余1/6和LED照明灯4的从右侧起的4/6以负荷率50%进行控制,LED照明灯4的剩余2/6和LED照明灯6的从右侧起的4/6以负荷率25%进行控制,LED照明灯6的剩余2/6以负荷率13%进行控制。换言之,该例子中负荷率变化的分割处是LED照明灯的中间处。在该情况下,负荷率相同的照明灯之间的分界线也是无缝连接。
图1(C3)与图1(C2)同样,尽管也是负荷率变化的分割处位于LED照明灯的中间的例子,但并不是负载率向一个方向变化,而是在一连串的LED照明灯2、4及6中按照亮度从中央向两端逐渐变小的方式进行调光。此外,在LED照明灯2及6中,负荷率变化的分割处在LED照明灯的中间各出现两处。
图1(C1)至图(C3)这种的灰度等级调光,适合于白天有窗户的房间的照明。图1(C1)及图1(C2)都是在图中房间的左侧有窗户,在能够从外部采光的窗户附近降低照明,使得房间整体的亮度均匀并且实现省电。同样的想法也能通过图1(A1)及图1(B1)或图1(B3)这种的控制来完全熄灭窗户附近的LED照明灯或者其中一部分也能够大致实现,但由于完全熄灭使得房间的感觉变暗,因此图1(C1)或图1(C2)这种的灰度等级调光能够使房间的亮度变得均匀并且对于心理上也是有益的。此外,图1(C3)这种的灰度等级调光适合于在房间的两侧有窗户的情况。
图2是将实施例1的照明装置设置在天花板时的配置图,图示了从下向上观察天花板13的状态。图2(A1)对应于图1中的图1(A1)的状态,表示在天花板13配置的LED照明灯全部点亮的状况。在图2(A1)中,在天花板13上除了配置LED照明灯2、4及6的列以外,还配置了LED照明灯12、14及16的列、和LED照明灯22、24及26的列总计3列的LED照明灯。各LED照明灯通过后述的保持部分别设置在天花板13,通过后述的布线分别进行供电。
此外,分别对应于设置LED照明灯2、4及6的天花板13的保持部,设置IC标签(tag)18、19及20。同样,分别对应于LED照明灯12、14及16设置IC标签28、29及30,进而分别对应于LED照明灯22、24及26设置IC标签38、39及40。在IC标签18、19、20、28、29、30、38、39及40中保存着两种信息。其中一种信息是IC标签固有的ID,另一种是用于控制LED照明灯的控制信号的信道。例如,对IC标签18、28及38设定第1信道并进行存储,对IC标签19、29及39设定第2信道并进行存储,此外对IC标签20、30及40设定第3信道并进行存储。对于信道设定方法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
如后面所述,在各LED照明灯中设置IC标签读写器,在LED照明灯安装于保持部时,从该安装位置的IC标签读出信道信息。具体而言,在基于上述的IC标签的保存信息时,LED照明灯2、12及22读出第1信道,LED照明灯4、14及24读出第2信道,LED照明灯6、16及26读出第3信道。也就是说,在处于图2的纵方向相同的列中的LED照明灯,读出相同的信道。基于这样确定的各LED照明灯的信道,如后述那样从遥控器向每个信道发送控制点亮状态的信号。图2(A1)是通过所有的信道发送负荷率100%的全点亮信号的结果。
图2(B2)对应于图1中的图1(B2)的状态,表示3列LED照明灯列的图2右侧是将LED照明灯4、14、24各自的中间作为分割处进行点亮的状况。为了进行这种点亮,通过信道1发送负荷率100%的全点亮信号,通过信道2发送仅使右侧4/6以负荷率100点亮的信号,并且在信道3中发送熄灭信号。对于这些信道的信号发送,如果决定了所希望的点亮状态就能自动地进行,因此无需通过手动一个一个地进行发送操作。如图1中所叙述的那样,图2(B2)这种的点亮状态适合于在图2的左侧存在投影机的投影幕在右侧有听众坐席的演讲会场照明等。
图2(C2)对应于图1中的图1(C2)的状态,表示以随着向3列LED照明灯列的图2的右侧逐渐变暗的方式进行灰度等级照明的状况。为了进行这种点亮,通过信道1发送右侧5/6为负荷率100%并且剩余的为负荷率50%的点亮信号,通过信道2发送右侧4/6为负荷率50%并且剩余的为负荷率25%的点亮信号,通过信道3发送右侧4/6为负荷率25%并且剩余的为负荷率13%的点亮信号。对于这些信道的信号发送,如果决定了所希望的灰度等级状态也是自动进行的,因此无需通过手动一个一个地进行发送操作。如图1中所叙述的那样,图2(C2)这种的点亮状态适合于在图2的左侧有窗户那样的房间照明等。
图3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截面的框图,以LED照明灯4为中心进行图示。此外,对于与图1、图2相同的部分附于相同的序号。在天花板13安装保持部52,在其内部设置布线54。此外,如图2中所叙述那样,在保持部52对应于LED照明灯4、6等的安装位置分别设置IC标签19、20等。
能更换地安装于保持部52的LED照明灯4,具有包括白色LED组56的发光部58,从连接于布线54的电源部60进行供电。白色LED组56是对图1的白色LED11等的总称。此外,尽管省略了图示,但电源部60也向照明控制部62、无线通信部64、IC标签读写器66等的LED照明灯4内的其他部分提供各自所需的电压。照明控制部62基于无线通信部64所接收的遥控信号控制发光部58的点亮状态。
照明控制部62具有存储器,其用于存储控制LED照明灯的程序及所需的数据。此外,无线通信部64接收的遥控信号基于红外通信或Zigbee(商标)等的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此外,IC标签读写器66在LED照明灯4被安装于保持部52时,与IC标签19进行通信,读取IC标签固有的ID,并且在保存有信道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读取并存储。此外,在IC标签19中没有保存信道的情况下,从IC标签读写器66写入信道。这些功能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
遥控器68具有用于操作各LED照明灯的操作部70。遥控器控制部72基于操作部70的手动操作向无线控制部74指示发送遥控信号。遥控器控制部72具有存储部,其存储用于遥控器控制的程序及所需的数据。各LED照明灯的无线通信部64接收来自遥控器68的遥控信号并传输至照明控制部62。另外的LED照明灯2、6等也具有与上述说明的LED照明灯4相同的结构,分别从布线54进行供电,并且由来自遥控器68的遥控信号进行控制。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LED照明灯的详细结构的框图,对于与图3共同的部分附于相同序号。白色LED组56被划分为第1LED组82、第2LED组84、第3LED组86、第4LED组88、第5LED组90及第6LED组92的6个组。这是为了能够进行图1中所说明的发光部分的控制。此外,电源部60被分为2个,第1电源部94向第1LED组82、第2LED组84及第3LED组86供电。另一方面,第2电源部96向第4LED组88、第5LED组90及第6LED组92供电。
第1LED组82、第2LED组84、第3LED组86、第4LED组88、第5LED组90及第6LED组92分别经由开关元件98、100、102、104、106及108连接于恒电流源110、112、114、116、118及120。由此,只要分别单独地控制开关元件98、100、102、104、106及108,就能够单独地控制第1LED组82、第2LED组84、第3LED组86、第4LED组88、第5LED组90及第6LED组92的点亮状态。
开关元件98、100、102、104、106及108分别通过PWM控制部122、124、126、128、130及132进行脉冲驱动,通过使各个PWM控制中的负荷率在100%至0之间变更,能够在全点亮至熄灭之间对第1LED组82、第2LED组84、第3LED组86、第4LED组88、第5LED组90及第6LED组92的亮度进行独立地调光。
由第1个别负荷率控制部134对分别单独地提供给PWM控制部122、124及126的负荷率进行控制。另一方面,第2个别负荷率控制部136对分别单独地提供给PWM控制部128、130及132的负荷率进行控制。第1个别负荷率控制部134及第2个别负荷率控制部136分别由照明控制部62控制。基于以上的结构,能够根据从无线通信部64传输来的遥控信号,单独地控制第1LED组82、第2LED组84、第3LED组86、第4LED组88、第5LED组90及第6LED组92的点亮和熄灭及点亮时的亮度,能够进行图1所示这种的将LED照明灯的中间作为分割处的点亮控制。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白色LED组等的详细结构的框图,对于与图4共同的部分附于相同的序号。此外,图5中仅图示了第1电源部94所担当的部分,但第2电源部担当的部分也是同样的结构。如图5所示,与各白色LED组相关的结构分别集中在一个基板上。具体而言,与第1LED组82相关的结构安装在第1基板138上,与第2LED组84相关的结构安装在第2基板140上,与第3LED组86相关的结构安装在第3基板142上。也就是说,一个LED照明灯的点亮和熄灭以及点亮时的亮度的独立控制是按照基板划分为6个进行的。
此外,如图5所示,各基板内的各LED组是并联连接了4个白色LED串联连接144等的电路结构。白色LED串联连接144等各自串联连接了12个白色LED。其结果,第1电源部94构成为在3个基板总计并联连接了12列的12个白色LED串联连接。此外,各个白色LED与电气上的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无关,在机械上在LED照明灯内配置成一列。其结果,从第1LED组82至第6LED组92,连续288个白色LED在LED照明灯内配置成一列。并且,如已叙述那样,由于其两端的白色LED是靠近于相邻的LED照明灯的端部的白色LED进行配置,因此可证明是没有分界线的线状。
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遥控器68的详细结构的框图,对于与图3共同的部分附于相同的序号。在点亮操作中,当按下操作部70的开启按钮146时,遥控器操作部72从无线通信部74对所有信道发送指示负荷率100%点亮的遥控信号。同样,当按下关闭按钮148时,遥控器操作部72从无线通信部74对所有信道发送指示熄灭的遥控信号。
此外,当按下分割按钮150时,遥控器操作部72从无线通信部74向各个信道发送用于分割点亮的遥控信号。具体而言,向各信道发送遥控信号,使得沿着导轨152能够在附图的左右方向进行滑动操作的第1滑动部件154的右侧所对应的LED照明灯部分以负荷率100%点亮,左侧所对应的LED照明灯部分熄灭。基于第1滑动部件154的点亮部分和熄灭部分的划分对应于图1的(A3)、(B1)、(B2)及(B3)等。此外,虽然滑动杆自身能够进行无等级的滑动,但是划分处于LED照明灯的中间的情况下,基于设置在导轨152的触点部分检测6分割之中的最近的分割点。
再有,当按下灰度等级按钮156时,遥控器操作部72从无线通信部74向各个信道发送用于灰度等级点亮的遥控信号。具体而言,向各信道发送遥控信号,使得第1滑动部件154的左侧成为逐渐变暗的灰度等级的起点。基于第1滑动部件154的灰度等级控制对应于图1的(C1)或(C2)。
在进行以上这种的使一侧熄灭或者形成灰度等级的控制的情况下,第2滑动部件158退避至左端。与此相对,当使第2滑动部件158从退避位置滑出至导轨152内时,发送遥控信号,使得第1滑动部件154和第2滑动部件158的内侧以负荷率100%点亮,并且让它们的外侧熄灭或者以第1滑动部件154和第2滑动部件158为起点逐渐变暗。在第2滑动部件158滑出至导轨152内时,按下灰度等级按钮156时的点亮状況对应于图1(C3)。此外,在处于分割或灰度等级点亮状态时如果进行第1滑动部件154或者第2滑动部件158的滑动操作,则与此相应地自动发送用于改变基准点的遥控信号。
翻转按钮160在使以上述的第1滑动部件154或者第2滑动部件158为基准的上述这种点亮关系翻转时被按下。因此,在第2滑动部件158退避时如果按下翻转按钮160,则第1滑动部件154的左侧以负荷率100%点亮。此外,在第2滑动部件158滑出至导轨152内时如果按下翻转按钮160,则第1滑动部件154和第2滑动部件158的外侧以负荷率100%点亮。
以上内容是以LED照明灯的信道设定已完成为前提的,接下来说明在天花板设置LED照明灯的初期进行的信道设定。信道设定通过按下设置按钮162来进行。此外,当按下复位按钮164时,信道设定被复位。由于这些的设置按钮162及复位按钮164在信道设定之后通常是不需要使用的,因此为了防止误操作由操作部盖166覆盖。此外,由于进行了一次信道设定便将其存储在IC标签中,因此在下次更换LED照明灯时,即便不进行设定操作,也能由LED照明灯从IC标签读出对应其位置的信道。
由于对IC标签的信道设定在实施例1中的LED照明灯控制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只要其处于未设定状态就会在显示部168持续显示“信道未设定”显示170,促使进行信道设定。如果设定完成,则“信道未设定”显示170消除。当按下设置按钮162时,在显示部168显示天花板阵列显示172。这对应于图2,以LED照明灯的符号174表示在天花板设置的IC标签的配置。并且,在各符号附近显示信道设定状态显示176、178等。另外,信道设定状态显示176表示对IC标签设定了“信道1”,信道设定状态显示178的“?”表示IC标签处于信道未设定状态。
当信道未设定的IC标签至少还有一个时,在显示部168显示“选择下一个IC标签ID”显示180。由于显示部68为触摸屏,因此当按下“选择下一个IC标签ID”显示180的部分时,就选择一个处于信道未设定状态的IC标签。由于在保持部52施工时没有进行IC标签位置和ID之间的关系管理,因此不清楚所选择的IC标签处于天花板的哪个位置。
然而,在信道设定状态下,由于仅处于通过按下“选择下一个IC标签ID”显示180的部分所选择的IC标签所对应的位置处的LED照明灯点亮,因此也能够知道所选择的IC标签的位置。并且,如果观察天花板的点亮状态,掌握所选择的ID对应于信道设定状态显示178,则通过按下信道指定部显示182的“3”能够对该部分设定信道3。由于通过该设定操作在信道设定状态显示178中所设定的“3”进行闪烁,因此如果没有问题则按下“3”正在闪烁的设定状态显示178,可确定该部分的信道设定。反复以上的操作,当所有的信道设定状态显示从“?”变化至信道数字时信道设定完成,对应于此“选择下一个IC标签ID”显示180及信道指定显示182消除。此外,如上所述那样“信道未设定”显示170也消除。
图7是表示图3的实施例1中的LED照明灯4的照明控制部62的功能的流程图。将LED照明灯安装于保持部52时流程开始。流程开始后,首先在步骤S2中检查在IC标签19中是否已写入信道数据。然后,如果没有写入则在步骤S4中检查是否从遥控器接收到信道设定信号,如果有信号发送则进入步骤S6中将发送的信道临时存储在LED照明灯自身当中,并且将步骤S8中所发送的信道写入IC标签中之后转移至步骤S1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中已经向IC标签写入信道数据则进入步骤S12,从IC标签读取信道并进行存储,然后转移至步骤S10。此外,在步骤S4中无法确认信道设定信号的接收时进入步骤S14,检查是否已存储信道。并且,如果没有存储则进入步骤S16,按照无论从遥控器以哪个信道发送遥控信号都能够对应的方式能够接收全部信道,并转移至步骤S10。另一方面,在步骤S14中检测出已存储信道的情况下,直接转移至步骤S10。通过以上步骤无论在哪种状态下都能够对应遥控信号。
在步骤S10中,检查是否从遥控器接收到信号点亮信号或者任何的点亮状态变更信号。如果已接收到则进入步骤S18,检查目前是否处于能够识别自信道的状态。所谓能够识别自信道的状态是指作为LED照明灯存储了自信道的状态。并且,如果能够识别自信道,则进入步骤S20读取给自信道的点亮信息然后进入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检查在所读取的点亮信息中是否包含需要从LED照明灯的中间的部分改变点亮状态的多个遥控信号。并且,如果包含多个信号则进入步骤S24,按照各LED组指示PWM控制然后转移至步骤S26。另一方面,在步骤S18中无法识别自信道时转移至步骤S28,设定最大负荷率并且在步骤S30中向LED照明灯内的所有LED组指示共同的PWM控制然后转移至步骤S26。这意味着如果无法识别自信道,只要是任何点亮信号,就与遥控信号的内容无关地在所有LED组中共同进行负荷率100%的点亮。也就是说,如果有任何的遥控信号,即便具体的指示不清楚,但只要不是熄灭信号就会暂且优选使其点亮。
在步骤S26中,检查是否接收到了熄灭信号。并且,如果没有接收到则返回步骤S10,以下反复进行步骤S10以及步骤S18至步骤S26,并配备于下一个遥控信号中。另一方面,在步骤S26中确认了已接收到熄灭信号时进入步骤S32,使所有LED组熄灭然后返回至步骤S4。此外,在步骤S10中没有检测到点亮信号或者变更信号时也返回至步骤S4。这样,根据步骤S4至步骤S10以及步骤S14至步骤S32的功能,能够应对各种的状况变化。
图8是表示图3的实施例1中的遥控器68的遥控器控制部72的功能的基本流程图。在电池插入遥控器68等的供电开始时流程开始。流程开始之后,在步骤S42中检查是否完成了信道设定。并且,如果完成了设定就进入步骤S50。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2中无法检测出信道设定完成时进入步骤S46,指示开始显示部168的“信道未设定”显示,进入步骤S48的信道设定处理。并且,若信道设定处理结束则转移至步骤S50。此外,如后述那样,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进行设定开始操作,则步骤S48的信道设定处理立即结束。在这种情况下,将继续信道未设定状态。对于信道设定处理的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50中,检查是否进行了点亮操作。如果没有检测出点亮操作,则流程返回至步骤S42,以下反复进行步骤S42至步骤S50,等待点亮操作或者根据需要等待信道设定操作。如果在步骤S50中检测出点亮操作则进入步骤S52,检查是否进行了“分割”或者分割的变更操作。如果没有检测到这些的操作则进入步骤S54,检查是否进行了“灰度等级”或者灰度等级变更操作。如果没有检测到这些的操作就进入步骤S56,检查是否已发送点亮信号。并且,如果没有完成发送则进入步骤S58,指示在全信道发送指示以最大负荷率点亮的信号然后进入步骤S60。与此相对,如果在步骤S56中检测到已发送点亮信号则直接转移至步骤S60。步骤S56,如后述那样在流程返回至步骤S52然后再次到达步骤S56时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2中检测到进行了“分割”操作或者分割变更操作则进入步骤S62,检查是否完成了信道设定。并且,如果完成了信道设定则进入步骤S64,进行用于分割点亮的“分割”处理然后到达步骤S60。“分割”处理的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相对于此,在步骤S62中没有检测到已完成信道设定时,由于无法按照信道进行控制因此转移至步骤S56。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分割”/变更操作是无效的。
此外,如果在步骤S54中检测到进行了“灰度等级”操作或者灰度等级变更操作则进入步骤S66,检查是否完成了信道设定。并且,如果完成了信道设定则进入步骤S68,进行用于灰度等级点亮的“灰度等级”处理然后到达步骤S60。“灰度等级”处理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相对于此,在步骤S66中没有检测到已完成信道设定时,由于无法按照信道进行控制因此转移至步骤S56。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灰度等级”/变更操作是无效的。
在步骤S60中检查是否进行了熄灭操作。如果没有检测到该操作则返回至步骤S52,以下适当反复进行步骤S52至步骤S64以应对各种状况。在此期间,如果没有进行任何操作,则反复进行经由步骤S52、步骤S54、步骤S56、步骤SS60然后返回至步骤S52的循环,由于没有发送任何的遥控信号,因此LED照明灯的点亮状态没有变化。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60中检测到熄灭操作则在步骤S70中指示所有信道中的熄灭信号发送,并返回至步骤S42。以下,适当反复进行步骤S42至步骤S70以应对各种的遥控器操作。
图9是表示图8的步骤S48中的信道设定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在流程开始之后,在步骤S72中检查是否在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了基于设置按钮162的信道设定开始操作。如果检测到该操作则进入步骤S74以默认方式指定规定的信道。由于在尚未进行信道设定时通过图7的步骤S16,LED照明灯能够进行全信道接收,因此默认信道可以是任意的。接下来,在步骤S76中,检查是否通过显示部触摸屏的“选择下一个IC标签ID”部分进行了标签ID指定操作,如果检测到该操作则进入步骤S78。另一方面,在步骤S76中没有检测到上述操作时返回至步骤S74,以下,反复进行步骤S74和步骤S76等待操作。
在步骤S78中,向由ID指定的IC标签所对应的LED照明灯发送点亮信号。由此可知指定了哪个位置的IC标签。然后进入步骤S80,在确认了已点亮的LED照明灯的位置之后等待信道设定操作。如果检测到信道设定操作则进入步骤S82,使显示部168的信道设定状态显示中的设定信道数字闪烁以进行设定确认显示。接下来,在步骤S84中等待确认操作,检测到确认操作后进入步骤S86。
在步骤S86中,将上述那样确定的信道设定信号发送至指定IC标签所对应的LED照明灯。该信道设定信号通过图7的步骤S8写入指定IC标签。接下来,在步骤S88中,停止显示部168的信道设定状态显示的闪烁,显示所确定的信道数字。
接下来,在步骤S90中,指定所设定的信道,在步骤S92中向该设定信道发送熄灭信号。尽管这相当于使步骤S78中点亮的LED照明灯熄灭,但兼具信道设定的确认,通过信道指定而不是IC标签ID进行该熄灭。然后,流程进入步骤S94,检查是否所有的IC标签完成了信道设定。并且,如果剩余信道未设定的IC标签则返回至步骤S74,对于接下来的IC标签反复进行步骤S74以后。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4中检测到已完成全信道设定则结束流程。此外,在步骤S72中如果没有检测到规定时间内的信道设定开始操作则立即结束流程。
图10是表示图8的步骤S64中的“分割”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在流程开始之后,在步骤S102中读取滑动部件位置信息。接下来在步骤S104中检查有无指示多种点亮信号的LED照明灯。由于这相当于检查滑动部件处于在哪个LED照明灯的中间可改变点亮状态的位置,因此基于步骤S102中得到的读取信息能够进行判断。此外,在“分割”处理的情况下,所谓“多种”是点亮信号和熄灭信号,相当于使一个LED照明灯的一部分点亮而使一部分熄灭的情况。如果在步骤S104中检测到符合这种情况则进入步骤S106,选择一个指示多种点亮信号的信道。
接下来在步骤S108中,在所选择的信道中针对6个LED组分别制作各自独立的点亮或熄灭信号。进而在步骤S110中对应该使其点亮的LED组设定最大负荷率。然后进入步骤S112,针对指示了多种点亮信号的所有的信道检查是否完成了步骤S106至步骤S110的处理。如果存在处理的信道则返回至步骤S106,针对接下来的信道进行同样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12中针对所有的信道完成了处理则转移至步骤S114。此外,在步骤S104中完全没有检测到被指示了多种点亮信号的LED照明灯时,立即转移至步骤S114。
在步骤S114中,选择所有仅指示了单一种类的遥控信号即点亮或熄灭的信道。然后在步骤S116中针对这些信道按照每个信道制作点亮或熄灭的信号。进而在步骤S118中对应该使其点亮的信道设定最大负荷率然后转移至步骤S120。
在步骤S120中,检查是否进行了翻转操作,如果检测到该操作则进入步骤S122,进行使制作信号翻转的处理然后转移至步骤S124。另一方面,在步骤S120中没有检测到翻转操作时直接转移至步骤S124。在步骤S124中,将以上那样制作的遥控信号在各信道中进行发送并结束流程。
图11是表示图8的步骤S68中的“灰度等级”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在流程开始之后,在步骤S132中读取滑动部件位置信息。接下来在步骤S134中检查有无被指示了多种点亮信号的LED照明灯。此外,在“灰度等级”处理的情况下,所谓“多种”除了点亮信号和熄灭信号以外,还包括彼此负荷率不同的点亮信号。在步骤S134中若检测到符合这种情况则进入步骤S136,选择一个指示多种点亮信号的信道。
接下来在步骤S138中,在所选择的信道中针对6个LED组分别制作各自独立的点亮或熄灭信号。进而在步骤S140中,对应该使其点亮的LED组分别设定所指定的负荷率。然后进入步骤S142,针对指示了多种点亮信号的所有信道检查是否完成了步骤S106至步骤S110的处理。如果存在未处理的信道则返回至步骤S136,针对接下来的信道进行同样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42中针对所有的信道完成了处理则转移至步骤S144。此外,在步骤S134中完全没有检测到指示了多种点亮信号的LED照明灯时立即转移至步骤S144。
在步骤S44中,选择一个指示了单一种类的点亮信号的信道。接下来,在步骤S146中,检查对所选择的信道是否应该设定熄灭信号。如果不符合则进入步骤S148,制作用于所选择的信道的点亮信号并设定所指定的负荷率然后转移至步骤S150。另一方面,在步骤S146中检测到对选择信道应该设定熄灭信号时进入步骤S152制作熄灭信号,然后转移至步骤S150。在步骤S150中,针对指示了单一种类的点亮信号的所有信道检查是否完成了步骤S144至步骤S148或者步骤S152的处理。如果存在未处理的信道则返回至步骤S144,针对接下来的信道进行同样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50中针对所有的信道完成了处理则转移至步骤S154。
在步骤S154中,检查是否进行了翻转操作,如果检测到该操作则进入步骤S156,进行使制作信号翻转的处理然后转移至步骤S124。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54中没有检测出翻转操作时直接转移至步骤S158。在步骤S158中,将以上那样制作出的遥控信号在各信道中进行发送并结束流程。
实施例2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实施例2中的LED照明灯的详细结构的框图。实施例2的LED照明灯中的点亮状态的外观图及将照明装置设置于天花板时的配置图与图1及图2的实施例1是相同的。此外,示意地表示主要部分截面的框图也与图3的实施例1相同。再有,对于LED照明灯的详细结构,由于与图4的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也较多,因此对应的部分附于相同的序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12所示的实施例2的LED照明灯与图4的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相对于实施例1中以LED组为单位独立地进行PWM控制,在实施例2中以白色LED的串联连接为单位独立地进行PWM控制。由此,LED照明灯能够按照24个划分独立地进行点亮控制,能够更加细致地变更点亮和熄灭的分割处并且对于灰度等级也能够更连续地变更。对此能够通过比较实施例1的图5与实施例2的图12中的第1基板138能够进一步理解。
若具体进行说明,构成第1LED组的白色LED串联连接302、304、306及308分别经由开关元件310、312、314及316连接于恒电流源318、320、322及324。由此,只要分别对开关元件310、312、314及316单独进行控制,就能够单独控制白色LED串联连接302、304、306及308的点亮状态。
开关元件310、312、314及316分别由PWM控制部326、328、330及332进行脉冲驱动,将各自的PWM控制中的负荷率在100%至0之间变更由此能够在全点亮至熄灭之间独立地对白色LED串联连接302、304、306及308的亮度进行调光。分别单独提供给PWM控制部326、328、330及332的负荷率由第1个别负荷率控制部134控制。
由于从第1电源部94供电由第1个别负载率控制部134控制的第2基板140、第3基板142是与第1基板138相同的结构,因此为了简单起见省略图示。此外,对于从第2电源部96供电由第2个别负载率控制部136控制的其他三个基板也具有同样的结构,因此仅图示了第4基板334,其他的省略,并且对于第4基板334也省略了详细结构的图示。
实施例3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实施例3中的LED照明灯的详细结构的框图。对于实施例3的LED照明灯中的点亮状态的外观图及将照明装置设置在天花板时的配置图,与图1及图2的实施例1是相同的。此外,示意地表示主要部分截面的框图也与图3的实施例1相同。再有,对于LED照明灯的详细结构,由于与图4的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也较多,因此对应的部分附于相同的序号,并省略其说明。
相对于实施例1中以LED组为单位独立地进行PWM控制,图13所示的实施例3的LED照明灯与图4的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在实施例3中以电源部为单位独立地进行PWM控制。由此,LED照明灯能够分割为2部分独立地进行点亮控制。尽管在该实施例3中分割方式较为粗略,但是由于以电源部为单位进行PWM因此结构极为简单,并且因为能够以LED照明灯的一半的长度为单位独立地调光,所以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优点。对此通过比较实施例1的图4和实施例3的图13能够进一步理解。
若具体进行说明,由第1电源部供电的第1LED组402、第2LED组404及第3LED组406并联连接,经由开关元件408连接于恒电流源410。另一方面,由第2电源部96供电的第4LED组412、第5LED组414及第6LED组416也并联连接,经由开关元件418连接于恒电流源420。由此,只要分别控制开关元件408及418,就能够单独控制从第1电源部94供电的LED组和从第2电源部96供电的LED组的点亮状态。
开关元件408及418分别由PWM控制部422及424进行脉冲驱动,将各自的PWM控制中的负荷率在100%至0之间变更由此能够在全点亮至熄灭之间以电源部为单元对LED组的亮度进行独立调光。分别单独提供给PWM控制部422及424的负荷率,由个别负荷率控制部426控制。
实施例4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实施例4中的点亮状况的照明装置的天花板配置图,与图2同样图示了从下向上观察天花板13的状态。实施例4在结构上与实施例1相同。但是,使用状況不同,由于伴随于此信道的分配不同,因此为了避免混乱作为实施例4另行说明。具体而言,图2的实施例1适合于在图左侧存在投影机的投影屏、在右侧有听众坐席的演讲会场照明、和在图左侧有窗户这种的房间照明等,在图的左右侧照明条件不同的情况。相对于此,图14的实施例4适合于在图的上下方向照明条件不同的情况。伴随于这种状况,实施例4中的信道分配是LED照明灯2、4、6的列为信道1、LED照明灯12、14、16的列为信道2、LED照明灯22、24、26的列为信道3。
图14(A)是与图2(A1)同样的LED照明灯的全点亮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所有信道发送以负荷率100%使所有的LED点亮的信号。另一方面,在图14(B)中,在3列的LED照明灯列中,LED照明灯2、4、6的列及LED照明灯12、14、16的列点亮,并且LED照明灯22、24、26的列熄灭。为了进行这种点亮状态,通过信道1及2发送负荷率100%的全点亮信号,通过信道3发送熄灭信号。图14(B)这种的点亮状态适合于在图14的下侧有投影机的投影屏、在上侧有听众坐席的演讲会场照明等。
此外,在图14(C)中,表示在3列的LED照明灯列中进行随着向下侧逐渐变暗的灰度等级照明的状况。为了进行这种点亮状态,通过信道1发送负荷率100%的点亮信号,通过信道2发送负荷率50%的点亮信号,并且通过信道3发送负荷率13%的点亮信号。图2(C)这种的点亮状态适合于在图14的下侧有窗户的房间照明等。
如上所述,实施例1及实施例4仅仅是信道设定不同,其不同点在于对在纵方向排列的LED照明灯分配共同的信道、或者对在横向排列的LED照明灯分配共同的信道。因此,并不对多个LED照明灯分配共同的信道,而是如果对各个LED照明灯分别分配单独的信道,则能够自由地控制图2或图14的点亮状态。这种控制的例子在后述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实施例5
图15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实施例5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对于与图3的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附于相同的序号,并省略其说明。此外,实施例5中的信道分配与实施例1同样,对在纵向排列的LED照明灯组分配共同的信道。因此,其点亮状态与实施例1同样,成为图2这种的状态。尽管配置在LED照明灯列的中央的LED照明灯514,具有与图3的实施例1大致相同的结构,但是其还具备PLC通信部564,该PLC通信部564是与外部的通信由通过布线54的高速电线通信(PLC)实施、连接于电源部60的调制解调器等。
LED照明灯512与图3的实施例LED照明灯2、12、22同样配置在LED照明灯列的右端。尽管LED照明灯512具有与LED照明灯514相同的结构,但是其右端部还具有照度传感器501。该照度传感器501用于测量LED照明灯列的右端部的亮度。另一方面,LED照明灯516与图3的实施例LED照明灯6、16、26同样配置在LED照明灯列的左端。尽管LED照明灯516也具有与LED照明灯514同样的结构,但在其左端部还具有照度传感器503。该照度传感器503用于测量LED照明灯列的左端部的亮度。
LED照明灯512、514及516如上述那样配置成一列并且具有测量该列两端的亮度的功能。这是为了在如图2所示在房间左侧有窗户,在白天从左侧入射户外光线的情况下,自动实现室内亮度均匀。也就是说,由于在白天窗户侧的照度传感器503中有户外光线入射,因此与没有窗户的室内侧的照度传感器501相比照度较大。实施例5中基于该照度差的自动运算进行图2(2C)这种的点亮,由此在控制中降低窗户侧的发光強度从而使得LED照明灯与户外光线的和在窗户侧与室内侧变得均匀。LED照明灯512、514及516各自的PLC通信部564,通过基于布线54的PLC通信交换照度传感器的出力,或者交互点亮时的负荷率信息。此外,对于这种功能,可将照明控制部之一(例如LED照明灯516的照明控制部562)作为主控制部对整个LED照明灯进行总控制。
此外,在实施例5中,由于向在纵向排列的LED照明灯组分配共同的信道,因此照度传感器501及503不需要对处于LED照明灯的所有列的左右端的LED照明灯设置,例如仅设置在中央的LED照明灯列,其他列只要效仿中央的列按照通过共同信道的同样的负荷率信息使其点亮即可。此外,只要对各个LED照明灯分别分配单独的信道并且在LED照明灯各列的左右端分别设置照度传感器,则也能够按照各列分别进行与照度差相应的细致的控制。
在图15的实施例5中,由于如上述那样构成为负荷率的控制由LED照明灯516的照明控制部562等自主进行,因此开关盒568,可担当用于根据操作部570的操作由开关575进行向布线54供电的导通关断控制的有线手动开关的功能。此外,开关盒568还具有PLC通信部574,该PLC通信部574用于将切换使LED照明灯组进行考虑了上述的白天户外光线的调光控制(以下,称为“白天照明模式”)或者使其进行单纯的同一強度发光(以下,称为“普通模式”)的信号,根据操作部570中操作通过布线54传输至LED照明灯组。
此外,由于实施例5适合于直连的LED照明灯列的左右端的照度传感器的信息交换以及基于此的自动调光控制,因此构成为采用PLC通信。但是,信息交换也并不限于PLC通信,也可以构成为通过LED照明灯之间的专用通信线进行信息交换。此外,基于实施例5这种的照度传感器的自动调光控制,并不限于LED照明灯彼此间的信息交换,此外并不限于由LED照明灯自身自主地进行上述控制。例如也可以与图3的实施例1同样,通过无线通信部进行照度传感器的信息交换,并且信息交换经由遥控器68的遥控器控制部72进行,照度传感器信息的比较处理或点亮的负荷率控制也由遥控器控制部72总括进行。
图16是表示图15的实施例5中的LED照明灯516的照明控制部562等的功能的流程图。在由开关575向LED照明灯516开始供电时流程开始。此外,基于图15的结构,该流程所对应的结构是,照度传感器的信息交换在LED照明灯彼此间直接进行并且由LED照明灯自身自主地进行照度传感器信息的比较处理和点亮的负荷率控制。
在流程开始之后,首先在步骤S162中检查准备处理是否完成。并且,如果未完成则经过步骤S164的准备处理转移至步骤S166。另一方面,如果准备处理完成则直接转移至步骤S166。步骤S164的准备处理用于决定将哪个LED照明灯作为主LED照明灯来作为控制部进行总控制、并且每当由照度传感器测量房间亮度时修正基于LED照明灯自身发光的照度贡献部分以测量LED照明灯以外的亮度。其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166中,检查自身是否是主LED照明灯。并且,在自身是主照明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68,检查LED照明灯是否基于来自开关盒的操作而被设定为白天照明模式。如果是白天照明模式则在步骤S170中进行基于窗户侧照度传感器的测光。此时,由于LED照明灯没有点亮因此是熄灭时的测光。然后在步骤S172中检查熄灭时窗户侧照度是否在规定以上。如果熄灭时窗户侧照度在规定以上,则由于意味着白天在房间窗户侧和室内侧因户外光线产生有意的照度差,因此进入步骤S174,进行熄灭时的室内侧的基于照度传感器的测光。
如以上那样,进行了熄灭时的窗户侧及室内侧的测光之后,在步骤S176中基于这些的测光值,计算熄灭时测光差。然后,基于所计算出的熄灭时测光差在步骤S178中暂时地决定各信道用的个别负荷率信息并进行发送。之后,在步骤S180中在各信道发送点亮信号。由此,各LED照明灯基于按照各信道的暂定负荷率信息,以图2(C2)的方式点亮。
进而在步骤S182中,进行点亮中的窗户侧及室内侧的基于照度传感器的测光,在步骤S184中基于这些的测光值计算点亮中的测光差。然后在步骤S186中检查该测光差是否在规定以上,如果该测光差在规定以上则在步骤S188中在各信道中发送用于消除该测光差的修正负荷率信息并返回至步骤S182。以下,只要在步骤S186中检测出规定以上的测光差就反复进行步骤S182至步骤S188以修正负荷率。然后在步骤S186中如果测光差在规定以下则结束流程。如上述,通过步骤S170及步骤S174至步骤S178在点亮前的阶段由运算决定负荷率,并且在步骤S182至步骤S188中实测点亮中的亮度以修正负荷率。
此外,在步骤S168中没有检测到白天照明模式设定时、或者即便设定了白天照明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172中熄灭时的窗户侧照度为规定以下时(也就是夜间等窗户侧和室内侧在熄灭时的亮度中没有差值时)进入步骤S190,在所有信道中发送同一负荷率信息,并且在步骤S192中向各信道发送点亮信号然后结束流程。此外,在步骤S166中没有检测出自身是主LED照明灯时进入步骤S194,进行等待来自其他LED照明灯的指示的被动设定然后结束流程。
此外,在实施例4中,构成为在白天照明模式中一旦实现了室内的均匀照明状态之后,每规定时间产生中断信号,响应该中断信号反复进行步骤S182至步骤S188。由此,能够始终对应因时间的经过或天气的变化引起的外部亮度的变化来改变负荷率,能够保持室内照度的均匀性。
图17是表示图16的步骤S164中的准备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在流程开始之后,在步骤S202中检查是否是在同一LED照明灯列中的窗户侧端及室内侧端的LED照明灯之间能够交互信息的状态。如果能够交互信息则在步骤S204中确认自身是否是搭载了照度传感器的LED照明灯。并且,如果是搭载了照度传感器的LED照明灯则在步骤S206中交换熄灭时的测光信息,在步骤S208中检查最大照度是否在规定以上。这是为了在有充分的户外光线的白天进行准备处理。
在步骤S208中检测出规定以上的最大照度时进入步骤S210,检查在交换的照度传感器的测光值中是否存在显著差。这是为了确认在窗户侧和室内侧是否产生了对于进行白天照明模式控制而言有意义(显著)的因户外光线引起的照度差。并且,如果存在显著差则进入步骤S212,检查自身是否是搭载了最大照度侧的照度传感器(也就是窗户侧照度传感器)的LED照明灯。并且,如果符合则在步骤S214中将自身设定为主LED照明灯。
接下来,在步骤S216以后执行作为主LED照明灯的功能。首先,在步骤S216中,在全信道发送同一负荷率信息并且在步骤S218中在各信道发送点亮信号。然后,在步骤S220中交换点亮中的测光信息。基于以上所得到的信息,在步骤S222中,针对窗户侧及室内侧的各个照度传感器计算点亮时和熄灭时的差。也就是说,该差成为对由LED照明灯自身的发光引起的照度传感器出力的影响成分。因此,在步骤S224中,存储与窗户侧及室内侧的各个照度传感器相关的对因LED照明灯自身的发光引起照度传感器出力的影响成分。该存储值在图16的步骤S184中的点亮中测光差计算中用作修正值。通过以上步骤由于能够决定修正值,因此在步骤S226中在各信道发送熄灭信号,并且在步骤S228中对准备处理完成的标记置位然后结束流程。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4中自身不是搭载照度传感器的LED照明灯时、或者在步骤S212中自身不是搭载窗户侧照度传感器的LED照明灯时进入步骤S230,将自身设定为副LED照明灯然后转移至步骤S228。此外,在步骤S202中无法确认是能够进行同一LED照明灯列中的窗户侧端及室内侧端的LED照明灯之间的信息交互的状态时,因为这意味着是无法进行照度传感器彼此间的测光信息交换的状态,所以进入步骤S232,将自身设定为主照明灯并且在步骤S234中禁止白天照明模式,在步骤S236中对旨在表示准备处理未完成的标记进行置位并结束流程。由此,即便在准备处理未完成的情况下结束准备处理也会在图16中从步骤S166进入步骤S190能够进入点亮状态。
此外,由于在步骤S204或者步骤S212的判断中将哪个LED照明灯设定为主照明灯仅仅是规则的问题,因此并不限于如上述那样将搭载了窗户侧照度传感器的LED照明灯设定为主LED照明灯的情况,也可以按照将没有搭载照度传感器的LED照明灯、或者搭载了室内侧照度传感器的LED照明灯设定为主LED照明灯的方式对图17进行设计变更。总之,将哪个LED照明灯设为主照明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准确地决定哪个LED照明灯作为主LED照明灯正常发挥功能。
以上,实施例5说明了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在纵向排列的LED照明灯组分配共同的信道的情况,并针对其点亮状态为图2那种方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实施例5的基于照度传感器的自动调光并不限于此。例如,即便是图14的实施例4那样按照LED照明灯2、4、6的列为信道1、LED照明灯12、14、16的列为信道2、LED照明灯22、24、26的列为信道3的方式进行信道分配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同样的自动调光。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将窗户侧照度传感器例如设置在LED照明灯24处,并将室内侧照度传感器例如设置在LED4处,就能够基于窗户侧及室内侧的照度传感器的测光差来进行图14(C)这种方式的调光。
实施例6
图18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实施例6主要部分的框图,对于与图3的实施例1共同的部分附于相同的序号,并省略其说明。实施例6也加入了窗户侧和室内侧的户外光线的影响,也是为了实现图2(C2)或者图14(C)这种的点亮形式。由图18可知,LED照明灯2、4、6的结构及遥控器68的结构与图3的实施例1相同。图18的实施例6的特征在于,设置了具有房间的照度传感器601的第1照度传感器部602、以及在房间的室内侧具有照度传感器603的第2照度传感器部604。第1照度传感器部602及第2照度传感器部604分别通过无线通信部605及无线通信部606与遥控器68的无线通信部74进行通信,以报告照度测量结果。
在图15的实施例5的情况下,照度传感器被设置在光源侧的LED照明灯处。因此,结构集中在LED照明灯侧使得构成简单,另一方面由于并不可能测量实际被照明的部分中入射的照度,因此通过基于间接的测光信息的估计来决定LED照明灯的负荷率。与此相对,图18中的实施例6的照度传感器601及603直接配置在房间的桌面等实际被照明的部分。因此,可以对房间的窗户侧的桌上和室内侧的桌上的照度差进行实际测量,按照双方的户外光线与LED照明灯的光之和在桌上相等的方式进行LED照明灯的调光。
图18的实施例6中的测光差的运算以及通过各信道的负荷率控制由遥控器控制部72来进行。该控制流程通过反复图16的步骤S182至步骤S188来进行。此外,由于是基于实际被证明过的部分的实测值的控制,因此无需求出图17的步骤S222及步骤S224中的那种修正值。
此外,以上的实施例5及实施例6为了简单起见,分别是仅在房间的一侧有窗户而将相反侧作为没有窗户的室内侧进行说明,但上述本发明的特征并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也可适用于在房间的两侧有窗户,在白天没有照明的情况下房间两侧的窗户较亮而房间中央部较暗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光控制使得垂直于窗户排列LED照明灯列时的点亮形式成为图1(C3)的这种状況。为了实现这种调光控制,只要将实施例5或实施例6的控制用于房间的半部分一侧、而对于剩余的半部分的控制采用使其镜面翻转之后的点亮形式的这种控制即可。这种情况下当然需要在房间的中央的LED照明灯或者桌上也设置照度传感器。
实施例7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实施例7中的点亮形式的照明装置的天花板配置图,图示了与图2同样地从下向上观察天花板13的状态。实施例7的基本结构也与实施例1相同。不过,对于信道而言是按照每个LED照明灯分配不同的信道,并且具有与其对应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详细结构在后面叙述,首先通过图19说明其点亮形式及其意义。此外,图19(A)是与图2(A1)同样的LED照明灯的全点亮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所有的信道发送使所有LED以负荷率100点亮的信号。
相对于此,在图19(B)中,将占LED照明灯14的4/6的中心部以负荷率100%点亮,并且两端的1/6分别以负荷率50%点亮。相对于此,夹着LED照明灯14的LED照明灯4及LED照明灯24中的中央的负荷率100%区域,分别比LED照明灯14窄。以下的点亮状况,是以LED照明灯14的中央部为中心以大致同心圆的方式越是向周围远离则负荷率越小。
这种图19(B)的点亮形式,例如适合于在宽敞的房间中仅在LED照明灯14的正下方有人而周围不太需要照明的情况。例如,图19(A)是在宽敞的房间中全体人员就坐工作的状态下的照明状況,图19(B)是LED照明灯14正下方的人加班工作而周围的人已回家的状况。为了实现同样的目的,也可以考虑在对宽敞房间的照明灯安装单独开关并且关闭没有部分的照明灯开关,但图19(B)这种的基于灰度等级的照明能够提供恬静的照明环境。
图19(C)是有人的位置处于LED照明灯2和4的中间点时的例子,实现了以该点为中心按照大致同心圆的方式越向周围远离负荷率越小的点亮状況。此外,在图19中,说明了成为中心的点设定为一个的情况,但是即便在负荷率100%的中心点在房间中分散多个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实施例7的控制。此时的照明形式是,合成了在多个中心点的周围分别按照大致同心圆越是向周围远离则负荷率越小的点亮状況。
图20是示意地表示实现图19的照明形式的实施例7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对于与图3的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附于相同的序号,并省略其说明。由图20可知,LED照明灯2、4、6的结构与图3的实施例1相同。图20的实施例7的特征在于,为了实现图19这种的照明形式在房间主要位置处设置人感传感器部。这种人感传感器部在多人工作的大房间照明等情况下,优选配置在每个人的桌子上,分别可靠地掌握每个人是否在座位上。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预先基于ID来登记各人感传感器部的位置和LED照明灯之间关系。
若具体说明,第1人感传感器部702具有检测LED照明灯2的照明范围的人是否就座的人感传感器704,从无线通信部706发送有无检测到。另一方面,第2人感传感器部708具有检测LED照明灯4的照明范围的人是否就座的人感传感器710,并将检测的有无报告给人感传感器控制部712。人感传感器控制部712从无线通信部706经由无线通信部714接收人感传感器704的有无检测到的报告。再有,第3人感传感器部716具有检测LED照明灯6的照明范围的人是否就座的人感传感器718,将有无检测到经由无线通信部720或无线通信部714报告给人感传感器控制部712。尽管图示中省略,但同样的第1人感传感器部也设置在室内的各主要位置,分别将是否存在人通过无线通信报告给人感传感器控制部712。此外,从各人感传感器部向人感传感器控制部712的报告也可以不依靠无线通信而采用有线通信。
人感传感器控制部712如以上那样接收来自各主要位置的是否存在人的报告,来决定如图19(B)或者(C)那样以有人的位置为中心按照同心圆的方式周围变暗的灰度等级照明或者其合成的照明形式,通过无线通信从无线通信部714经由各信道向各LEED照明灯发送点亮信号及负荷率信号。此外,也可以在第2人感传感器部708中设置操作部722,如图3的遥控器那样能够将手动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各LED照明灯。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7中,第2人感传感器部708兼用作人感传感器部和控制部,但本发明的实施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分离第2人感传感器部708的功能,第2人感传感器部708自身仅构成为与其他的人感传感器部同样地进行检测及无线通信报告,对于接收来自各人感传感器部的报告然后进行控制的控制功能可采用图3的遥控器68这样的专用控制部结构。此外,在上述实施例7中,将人感传感器部配置在靠近人的桌子上等,但也可以将其设置在LED照明灯一侧,以判断LED照明灯正下方是否有人。
此外,上述各实施例为了容易理解说明分别按照各自具有独立的特征进行的说明,但是当然也可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兼具多个特征的形式来实施。例如,可以是兼具基于实施例4或者实施例5中的照度传感器的控制和基于实施例6的人感传感器的控制实施方式、或者是以能够选择的模式具备这些特征的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各种技术思想进行概括叙述。
首先,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思想之一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具有:第1照明灯,其配置在第1规定位置并且能够识别;第2照明灯,其配置在与第1规定位置具有规定关系的第2规定位置并且能够识别;决定单元,其决定第1照明灯及第2照明灯的相互关系;和发送单元,为了实现决定单元的决定向第1照明灯及第2照明灯分别发送能够识别的控制信号。由此,能够彼此关联地控制多个照明灯。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具体特征,第1照明灯及第2照明灯分别包括多个LED。这样,由于照明灯包括的光源为多个,由此能够使第1照明灯和第2照明灯的相互关系变得灵活。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其他具体特征,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按照看起来彼此无缝地发光的方式进行配置。由此,能够实现没有接缝的线状照明,在这种线状的照明中能够使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彼此关联。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另外的具体特征,决定单元按照在第1照明灯及第2照明灯的至少一方的中间使发光形式不同并且在第1照明灯及第2照明灯的连接部分形成共同的发光形式的方式来决定相互关系。由此,在线状的照明中划分点亮部分和熄灭部分、或者附于灰度等级时能够灵活地进行该划分。并且,进一步根据具体的特征,能够改变使发光形式不同的部分。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其他特征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具有:信息存储单元,设置在配置照明灯的规定位置处;和照明灯,在配置于该规定位置处时从信息存储单元取得存储信息。由此,即便在更换照明灯时新配置的照明灯在规定位置也能够从信息存储单元取得所需要的信息。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具体的特征,存储信息是照明灯的控制中所需的信息。例如像上述那样在关联地控制多个照明灯时作为识别各个照明灯信息是有用的。此外,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其他具体的特征,存储信息从所述照明灯存储在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中,在更换所述照明灯时新的照明灯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取得存储信息。根据该结构,无需一开始就将信息存储在信息存储单元中,可以通过配置的照明灯来存储信息,即便以后更换照明灯也可继承其信息。
如上述,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思想,除了能够彼此关联地控制多个照明灯以外,还能够有效地取得照明灯所需的信息。
此外,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思想之一是提供一种照明灯,其具有:第1LED组;第2LED组,配置在与第1LED组不同的区域;第1控制部,其控制第1LED组的点亮;第2控制部,其控制第2LED组的点亮;信号输入部,将用于彼此独立控制第1LED组和第2LED组的控制信号从外部输入至第1控制部和第2控制部。由此,能够将单一的照明灯分割为多个部分彼此独立地进行控制。该特征特别适合于第1LED组具有配置成列状的多个LED、并且第2LED组在第1LED组的列的延长线上具有配置成列状的多个LED的情况,能够从具有配置成列状的LED组的照明灯中间改变发光形式。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具体特征,在照明灯中设置向第1LED组及第1控制部供电的第1电源部、和向第2LED组及第2控制部供电的第2电源部。根据该特征,能以电源部为单位独立地进行控制,比较实用。此外,根据其他的具体特征,在照明灯中设置安装第1LED组及第1控制部的第1基板、和安装第2LED组及所述第2控制部的第2基板。根据该特征,适合于以基板为单位独立地进行控制。再有,根据其他具体的特征,第1LED组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LED,第2LED组在第1LED组以外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LED。根据该特征,能够按照LED串联连接这种最终的单位进行精细地控制。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其他特征提供一种照明灯,其具有:列状的第1发光部;列状的第2发光部,在第1发光部的列的延长线上配置;第1控制部,控制第1发光部的点亮;第2控制部,控制第2发光部的点亮;信号输入部,将用于彼此独立地控制第1发光部和第2LED组的控制信号从外部输入至第1控制部和第2控制部。这样,根据上述第2技术思想,能够对具有列状发光部的照明灯进行控制从中间改变其发光形式,能够以多种方式点亮照明灯,可实现适合于各种状況的照明。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其他特征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具有:第1照明灯,具有列状的第1发光部和在第1发光部的列延长线上配置的列状的第2发光部;第2照明灯,具有在第2发光部的列延长线上配置的列状的第3发光部和在所述第3发光部的列延长线上配置的列状的第4发光部;和控制部,使所述第1发光部和所述第2发光部处于不同的发光形式,并且能将所述第2发光部和所述第3发光部控制在相同的发光形式。根据该特征,能够实现从第1照明灯的中间改变发光形式并且第1照明灯与第2照明灯之间作为无缝连接的一根照明灯连续的这种的发光形式,由此能够以多种方式点亮照明灯,可实现适合于各种状況的照明。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其他的特征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具有:多个发光部;控制部,彼此独立地控制多个发光部;多个测光部,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司令部,基于多个测光部的测光结果,指示由控制部进行的控制内容。根据该特征,通过照明对象的测光能够以多种方式点亮照明灯,能够实现适合于多种状況的照明。例如,能够在白天降低有户外光线入射的窗户的照明并且加强户外光线难以到达的室内侧的照明,使得房间内作为整体进行均匀的照明。此外,尽管将多个测光部分别靠近于多个发光部进行配置的情况下结构变得简单,但是为了修正由发光部自身的发光对测光部的影响而设置修正单元。此外,在多个测光部被配置于由多个发光部分别照明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直接测量户外光线和基于发光部的照明的两者的影响。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其他特征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具有:多个发光部;控制部,彼此独立地控制多个发光部;目标位置的决定单元;和司令部,按照形成以决定单元所决定的目标位置为中心的照明形式的方式,来指示由控制部进行的控制内容。由此,能够以多种方式点亮照明灯,能够实现适合于各种状況的照明。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具体的特征,司令部指令所述控制部,使得以目标位置为中心担当远离目标位置部分的照明的发光部的发光量降低。由此,即便是宽敞的房间等也能够实现与照明的必要性相应的照明。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具体的特征,目标位置的决定单元是感知人是否存在的单元,能对室内有人的位置进行重点照明。
如上述,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思想,能够以多种方式点亮照明灯,能够实现适合于多种状況的照明。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例如适合于天花板照明或墙壁照明的照明装置。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于例如天花板照明等基于多个照明灯的照明的照明灯及照明装置。
附图符号的说明:
4、14、24第1照明灯
6、16、26第2照明灯
70决定单元
74发送单元
56LED
8控制部
16告知部
19、20识别信息存储单元
19、20信息存储单元
82、302、402~406第1LED组
84、304、412~416第2LED组
98、122、310、326、408、422第1控制部
100、124、312、328、418、424第2控制部
64、564信号输入部
94第1电源部
96第2电源部
138第1基板
140第2基板
302、304串联连接LED组
82、302、402~406列状的第1发光部
84、304、412~416列状的第2发光部
68、562、708司令部
501、503、601、603测光部
704、710、718目标位置决定单元
82、84、302、304、402~406、412~416多个发光部
98、122、310,326、408、422第1控制部
100、124、312、328、418、424第2控制部
562修正单元
704、710、718感知人是否存在的单元

Claims (17)

1.一种照明装置,其具有:
第1照明灯,配置在第1规定位置并且能够识别;
第2照明灯,配置在与所述第1规定位置存在规定关系的第2规定位置并且能够识别;
决定单元,决定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的相互关系;和
发送单元,为了实现所述决定单元的决定,对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分别发送能够识别的控制信号,
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按照看上去彼此没有接缝地发光的方式进行配置,
所述决定单元按照在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至少一方的中间使发光形式不同并且在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的连接部分为共同的发光形式的方式来决定相互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各自包括多个LE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单元能够改变使发光形式不同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规定位置及所述第2规定位置处设置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并且在所述第1照明灯及所述第2照明灯配置在所述第1规定位置及所述第2规定位置时,从所述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取得识别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信息是所述照明灯的控制中需要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更换所述照明灯时新的照明灯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取得所述识别信息。
7.一种照明灯,用作权利要求1的照明装置中的所述第1照明灯或者所述第2照明灯,其具有:
第1LED组;
第2LED组,配置在与所述第1LED组不同的区域;
第1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1LED组的点亮;
第2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2LED组的点亮;和
信号输入部,从外部向所述第1控制部和所述第2控制部输入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彼此独立地控制所述第1LED组和所述第2LED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LED组具有配置成列状的多个LED,并且所述第2LED组具有在所述第1LED组的列延长线上配置成列状的多个LED。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灯具有:第1电源部,向所述第1LED组及所述第1控制部供电;和第2电源部,向所述第2LED组及所述第2控制部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灯具有:第1基板,安装所述第1LED组及所述第1控制部;和第2基板,安装所述第2LED组及所述第2控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LED组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LED,所述第2LED组具有独立于第1LED组串联连接的多个LED。
12.一种照明装置,其具有:
第1照明灯,具有列状的第1发光部和在所述第1发光部的列延长线上配置的列状的第2发光部;
第2照明灯,具有在所述第2发光部的列延长线上配置的列状的第3发光部和在所述第3发光部的列延长线上配置的列状的第4发光部;和
司令部,使所述第1发光部和所述第2发光部为不同的发光形式,并且将所述第2发光部和所述第3发光部控制在相同的发光形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具有多个测光部,配置在不同的位置,
所述司令部,基于所述多个测光部的测光结果控制发光形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具有目标位置的决定单元,
所述司令部实施控制,使得形成以所述决定单元决定的目标位置为中心的照明形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司令部控制发光形式,使得以所述目标位置为中心远离目标位置部分的照明变暗。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测光部分别靠近于所述多个发光部配置,并且具有修正因所述发光部自身的发光而对测光部的影响的修正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测光部配置在分别由所述多个发光部照明的位置。
CN201080022417.8A 2009-05-27 2010-04-26 照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00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27206 2009-05-27
JP2009127206A JP2010277743A (ja) 2009-05-27 2009-05-27 照明装置
JP2009147167A JP5643489B2 (ja) 2009-06-22 2009-06-22 照明灯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09-147167 2009-06-22
PCT/JP2010/057361 WO2010137436A1 (ja) 2009-05-27 2010-04-26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0076A CN102440076A (zh) 2012-05-02
CN102440076B true CN102440076B (zh) 2014-08-27

Family

ID=43222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241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0076B (zh) 2009-05-27 2010-04-26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686646B2 (zh)
CN (1) CN102440076B (zh)
WO (1) WO20101374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74183B2 (en) 2010-11-15 2019-04-30 Cree, Inc. Lighting fixture
US9055625B2 (en) 2012-05-08 2015-06-09 Lextar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trol method of lamp
US10506678B2 (en) 2012-07-01 2019-12-10 Ideal Industries Lighting Llc Modular lighting control
US9249969B2 (en) * 2012-12-21 2016-02-02 Rohm Co., Ltd. Clothing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clothing illumination system
JP6236804B2 (ja) * 2013-03-05 2017-1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輝度調整方法
US9967928B2 (en) * 2013-03-13 2018-05-08 Cree, Inc. Replaceable lighting fixture components
JP5700060B2 (ja) * 2013-03-14 2015-04-15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IES20140069A2 (en) * 2013-05-21 2015-01-28 Gerard Francis Hamilton A lighting device
CN104768274A (zh) * 2014-01-08 2015-07-08 东莞巨扬电器有限公司 照明设备
DE102017119852B4 (de) 2016-08-29 2023-12-28 Elmos Semiconductor Se Verfahren zur Power-Line basierenden Regelung der Betriebsspannung für Verbraucher mit verbraucherbedingter fester Betriebsspannung (insbes. LEDs)
DE102017119850B4 (de) 2016-08-29 2023-12-28 Elmos Semiconductor Se Verfahren zur Power-Line basierenden Regelung der Versorgungsspannung von LEDs
CN109413809B (zh) * 2018-12-25 2023-09-08 深圳市越宏普智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灯具控制系统及照明系统
CN109922571A (zh) * 2019-03-29 2019-06-21 深圳市智童乐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七巧板全彩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452A (zh) * 2004-08-25 2006-04-05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照明系统的设定方法、设定器、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
CN1770941A (zh) * 2004-11-02 2006-05-10 安捷伦科技公司 使用可寻址光传感器的系统、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9088A (ja) 1996-04-23 1997-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調光制御装置及び調光制御システム
US6897624B2 (en) * 1997-08-26 2005-05-24 Color Kinetics, Incorporated Packaged information systems
US6313587B1 (en) * 1998-01-13 2001-11-06 Fusion Lighting, Inc. High frequency inductive lamp and power oscillator
US6137237A (en) * 1998-01-13 2000-10-24 Fusion Lighting, Inc. High frequency inductive lamp and power oscillator
JP3858502B2 (ja) 1999-02-04 2006-1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2002246187A (ja) * 2001-02-13 2002-08-30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制御装置
JP4366923B2 (ja) 2002-04-10 2009-11-18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4335426A (ja) * 2003-04-30 2004-11-25 Shingo Kizai Kk 蛍光灯兌換型発光ダイオード灯
DE10323690A1 (de) * 2003-05-22 2004-12-09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Licht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JP2005019000A (ja) 2003-06-23 2005-01-20 Inter Media:Kk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2005243314A (ja) 2004-02-24 2005-09-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器具
JP2007214053A (ja) 2006-02-10 2007-08-23 Sharp Corp 光源モジュール、光源システ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0691628B1 (ko) * 2006-04-07 2007-03-1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Led 어레이 구동 장치
JP2008034989A (ja) 2006-07-26 2008-02-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器具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JP4949777B2 (ja) 2006-08-29 2012-06-13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発光ダイオード点滅制御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8779680B2 (en) * 2006-11-26 2014-07-15 Tritonics Technologies Ltd Enabling simultaneous dimming and power supply operations within a dimmer assembly through a single pair of electrical wires
US8139022B2 (en) 2007-05-08 2012-03-20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thereof
KR100885285B1 (ko) 2007-05-08 2009-02-23 닛뽕빅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에 이용되는 영상 표시 방법
JP2009042651A (ja) 2007-08-10 2009-02-2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映像表示方法
JP2008282743A (ja) 2007-05-11 2008-11-20 Nippo Electric Co Ltd 照明ランプ
US7746008B2 (en) * 2007-09-02 2010-06-29 Yu-Sheng So Group control type fluorescent, LED and/or halide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JP5140368B2 (ja) * 2007-10-01 2013-02-06 ローム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KR20090043865A (ko) 2007-10-30 2009-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JP5106049B2 (ja) 2007-11-02 2012-1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JP2010044180A (ja) 2008-08-12 2010-02-25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映像信号処理方法
JP2010113915A (ja) * 2008-11-05 2010-05-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ランプ運用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452A (zh) * 2004-08-25 2006-04-05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照明系统的设定方法、设定器、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
CN1770941A (zh) * 2004-11-02 2006-05-10 安捷伦科技公司 使用可寻址光传感器的系统、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86646B2 (en) 2014-04-01
US9113527B2 (en) 2015-08-18
WO2010137436A1 (ja) 2010-12-02
US20140167628A1 (en) 2014-06-19
CN102440076A (zh) 2012-05-02
US20120074850A1 (en) 201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0076B (zh) 照明装置
EP287083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n led-based light
CN105101530B (zh) 以同步于ac电源频率为基础的调控系统与调控方法
EP3427550B1 (en) Universal smart lighting gateway
JP2009021141A (ja) 照明制御装置
US11913613B2 (en) Lighting assembly with light source array and light-directing optical element
US8326441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a plurality of consumers arranged in a distributed manner, in particular for lamp operat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utting into operation
CN115426745A (zh) 智能灯带检测方法、电路、装置及智能灯带
JPH10162969A (ja) 照明システム
JP5643489B2 (ja) 照明灯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09123608A (ja)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CN103141160A (zh) 光照系统、光照方法和照明控制器
CN116171650A (zh) 对有线和无线通信链路的改进的负载控制
WO2015121460A1 (de) Beleuchtungssystem
US20230319960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customized color temperature dimming curves for lighting devices
EP3908083B1 (en) A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uminaires
US1161202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ylight harvesting
CN102802974B (zh) 用于控制气氛生成装置的控制布置
DE102012013963A1 (de) Sensorleuchte
DE102012013894A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Sensorleuchte
EP3182800B1 (de) Betriebsgerät für ein beleuchtungssystem
JP5744261B2 (ja) 調光制御システム
WO2020187616A1 (de) Adresszuweisung und konfigurierung von komponenten eines beleuchtungssystems mittels lichtsignalen
JP2016177985A (ja)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2007109421A (ja) 室内照明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03

Address after: Miyagi Prefecture in Japan

Patentee after: IRIS OHYAMA Inc.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Rohm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