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9800A - 生物信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生物信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9800A
CN102419800A CN201110295361XA CN201110295361A CN102419800A CN 102419800 A CN102419800 A CN 102419800A CN 201110295361X A CN201110295361X A CN 201110295361XA CN 201110295361 A CN201110295361 A CN 201110295361A CN 102419800 A CN102419800 A CN 102419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ntioned
biological
measured value
biological indica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53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西勇人
坂上弘祐
八木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19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98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监测效率的生物信息系统。本发明涉及的生物信息系统包括:指标种类存储部、输入部、指标种类决定部、收集部以及测量值存储部。指标种类存储部将医疗信息与多个生物指标的种类的各个关联在一起存储。输入部输入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医疗信息。指标种类决定部决定在上述指标种类存储部上与上述输入的医疗信息关联在一起的生物指标的种类。收集部经由医疗设备收集与上述决定的生物指标的种类有关的上述监测对象者的测量值的数据。测量值存储部存储上述收集到的测量值的数据。

Description

生物信息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0年9月27日提交的在先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215822并要求其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生物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通过平时生物监测技术,人民期待早期诊断或预防、保持健康。根据疾病或异常的不同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长期监测。在平时生物监测环境中,多数保健设备平时收集监测对象者的生物信息,并将收集到的生物信息保存至数据库内。利用者个人持有管理用于存储这种庞大数据量的生物信息的大容量的存储介质,鉴于便利性方面或经济性理由等很难实现。因此,监测效率差。
现有技术文献:日本特开2010-575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监测效率的生物信息系统。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生物信息系统包括:指标种类存储部、输入部、指标种类决定部、收集部以及测量值存储部。指标种类存储部将医疗信息与多个生物指标的种类的每一个对应在一起存储。输入部输入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医疗信息。指标种类决定部决定在上述指标种类存储部上与上述输入的医疗信息关联在一起的生物指标的种类。收集部经由保健设备收集与上述决定的生物指标的种类有关的上述监测对象者的测量值的数据。测量值存储部存储上述收集到的测量值的数据。
发明效果在于提高了监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系统的概念的图。
图2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3为表示通过图2的疾病数据输入部输入的疾病数据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4为表示图2的终端数据库中存储的监测条件表的一例的图。
图5为表示图2的终端数据库中存储的监测条件表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6为表示图2的终端数据库中存储的监测条件表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7为表示通过图2的监测条件决定部进行的监测条件的决定处理的典型流程的流程图。
图8为表示通过图2的监测条件决定部进行的监测条件的决定处理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9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0为表示通过图9的通信设定部设定的通信设定文件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11为表示通过图9的监测对象者设定部设定的对象者文件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12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系统的概要的图。
图13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4为表示图13的疾病数据提取部对监测对象疾病的提取处理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15为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系统的概要的图。
图16为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7为表示图16的参考数据取得部对参考数据的取得处理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18为表示变形例的生物信息系统的结构的图。
符号说明
1:保健设备;3:客户机装置;31:疾病数据输入部;32:终端数据库;33:监测条件决定部;34:监测条件设定部;35:保健设备控制部;36:生物数据收集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生物信息系统包括:指标种类存储部、输入部、指标种类决定部、收集部以及测量值存储部。指标种类存储部将医疗信息与多个生物指标的种类的每一个关联在一起存储。输入部输入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医疗信息。指标种类决定部决定在上述指标种类存储部上与上述输入的医疗信息关联在一起的生物指标的种类。收集部经由保健设备收集与上述决定的生物指标的种类有关的上述监测对象者的测量值的数据。测量值存储部存储上述收集到的测量值的数据。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信息包括患者信息、检查信息、问诊信息以及疾病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患者信息,例如包括出生年月日或年龄、性别、病历、有无过敏、家族、家族病历等信息。作为检查信息,例如包括身体测定的测定值、血液检查的检查结果、各种图像诊断装置检查的检查结果以及保健设备测量的测量值等信息。并且,检查信息也可以包括这些测量值或表示各检查项的异常程度的阈值信息。问诊信息包括症状或疾病名、生活习惯等问诊医生问诊的结果。作为疾病信息,包括疾病名、观察结果、其病历等信息。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生物信息系统进行说明。另外,以下,为了具体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信息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则指疾病名。
(第1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系统的概念的图。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信息系统典型地被设计在监测对象者的住所内等。监测对象者通过保健设备1测量生物指标。作为一般的保健设备1,列举出测量体温的体温计、测量脉搏的脉搏计、测量血压的血压计、测量体重的体重计等。这些体温或脉搏、血压以及体重等生物指标的测量值的数据存储在生物信息系统内的PC(个人计算机)3中进行管理。以下,将生物指标的测量值的数据称为生物数据。监测对象者利用PC3监测根据自身患有的疾病的生物指标。例如,在监测对象者患有高血压时,能够用PC3监测血压计测量出的血压等生物指标。另外,并不限定于住所内构筑生物信息系统。生物信息系统可以构筑在保健设备1与管理保健设备1的PC3存在的所有场所。
PC3与图1中未图示的服务器装置经由网络相连。或者,也可以是PC3中存储着的数据被写入记录介质、存储卡,服务器装置将这些数据从记录介质、存储卡读入。服务器装置典型地被设置在医院内等,管理与多个患者有关的医疗数据。服务器装置也与被构筑在医院内等的医疗信息系统连接。PC3将经由保健设备1收集到的生物数据经由网络发送至服务器装置。服务器装置将发送的生物数据作为医疗数据进行管理。这样,PC3起客户机终端的作用。以下,将PC3称为客户机装置。
另外,客户机装置3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台式计算机,也可以是笔记本式计算机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计算机。
本实施方式的保健设备1经由有线或无线与客户机装置3连接。保健设备1可以自动测量生物数据,并经由有线或无线将测量出的生物数据供给至客户机装置3。或者,保健设备1也可以响应于来自客户机装置3的请求而进行该动作。与客户机装置3连接的保健设备1并不限定为1台也可以是多台。1台保健设备1即可以是只能测量1种生物数据的类型,也可以是能够测量多种生物数据的类型。
作为可自动测量生物数据的保健设备1,众所周知的有例如手表式复合生物传感器、指环式脉冲血氧计、内置传感器GPS鞋、眼球运动传感器、脑波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等。手表式复合生物传感器被安装在监测对象者的手臂上,自动测量身体运动或导电率、皮肤温度。指环式脉冲血氧计被装置在监测对象者的手指上,自动测量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及量等。内置传感器GPS鞋是内置GPS或压力传感器的鞋,自动测量监测对象者的位置或足压。眼球运动传感器被内置在眼镜或护目镜等内,自动测量眼球的运动量或视线方向。脑波传感器被装置在监测对象者的头部,自动测量脑波。脉搏传感器被装置在监测对象者的手指上,自动测量脉搏。血压传感器例如被内置在马桶座内,自动测量血压。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保健设备1,只要是可经由有线或无线向客户机装置3发送生物数据,任何类型都可以。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生物信息系统设为设置在住所内。然而,本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信息系统也可以设为设置在医院内的病房内。此时,客户机装置3设置在医院内的病房内。
图2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系统的结构的图。如图2所示,生物信息系统包括保健设备1与客户机装置3。保健设备1与客户机装置3经由有线或无线相连。PC3中存储的数据可以是从记录介质、存储卡中读入数据。客户机装置3具有疾病数据输入部31、终端数据库32、监测条件决定部33、监测条件设定部34、保健设备控制部35以及生物数据收集部36。
疾病数据输入部31输入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疾病数据。疾病数据包括例如疾病名数据。并且,疾病数据除了疾病名数据之外也可以包括进行阶段等的严重程度的数据。疾病数据输入部31可以经由GUI等直接输入疾病数据的识别符,也可以输入记录有疾病数据的文件或表等。疾病数据输入部31也可以从电子病历系统等医疗信息系统经由网络输入疾病数据。另外,疾病数据输入部31不仅可以输入监测对象者患有的疾病或进行阶段等的数据,还可以输入与并发症或并发危险疾病等疾病关联的数据作为疾病数据。
图3为表示通过疾病输入部31输入的疾病数据的具体例子的图。如图3所示,疾病数据包括监测对象者的患者ID、疾病名、进行阶段。此时,监测对象者的患者ID为“A001”,患有进行阶段“IIA”的“高血压症”、进行阶段“IB”的“糖尿病”、进行阶段“IIB”的“高血脂症”。
终端数据库32将多个疾病名与多个生物数据条件分别关联在一起存储。生物数据条件包括生物指标的种类与保健设备的种类的至少一个。疾病名数据与生物指标种类数据存储在终端数据库32内。生物指标的种类意味着生物指标名或生物指标的识别号。这样,终端数据库32起将多个疾病名或多个生物指标的种类关联在一起存储的指标种类存储部的作用。另外,终端数据库32将生物指标的种类与保健设备1的种类关联在一起存储。生物指标的种类与保健设备的种类由于不局限于上述一台保健设备只测量一种生物指标,因此可以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也可以以多对一的方式对应。并且,也存在使用多台保健设备测量一种生物指标的情况,因此生物指标的种类与保健设备的种类也可以以一对多的方式对应。
并且,终端数据库32将多个生物数据条件与多个收集条件分别关联在一起存储。收集条件包括生物数据的保存期间与测量定时中的至少一个。保存期间的数据与测量定时的数据存储在终端数据库32内。保存期间根据各种生物指标的种类来设定。保存期间根据与生物指标的种类对应的医学特性来决定。测量定时根据各生物指标的种类来设定。测量定时根据与生物指标的种类对应的医学特性来决定。
这些生物指标的种类、保健设备的种类、保存期间、测量定时、且有无监测的组合,构成生物数据的监测条件。典型的情况是,终端数据库32保持将多个疾病名与多个监测条件分别关联在一起的表(以下,称为监测条件表)。
图4为表示监测条件表的一例的图。图4的监测条件表具有疾病名项、生物指标名项、保存期间项、有无监测项。即,对于各疾病名,示出生物指标名、是否监测其生物指标、其生物指标的生物数据的保存期间。例如,高血压症时,监测血压、脉搏与血糖值,可知血压值的数据的保存期间为90日,脉搏值的数据的保存期间为90日、血糖值的数据的保存期间为30日。
监测条件表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如图5所示,作为被设定在监测条件表内的生物指标名与疾病名的组合,列举出各种例子。并且,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保健设备名与生物指标名和疾病名关联在一起。
并且,终端数据库32除疾病名数据或监测条件数据之外还可以存储各种数据或表。例如,终端数据库32存储通过生物数据收集部36经由保健设备1收集到的生物数据。这样,终端数据库32起存储生物数据的生物数据存储部的作用。生物数据在上述保存期间内存储在终端数据库32内。并且,终端数据库32管理与保健设备1有关的通信设定文件。这样,终端数据库32起管理通信设定文件的通信设定管理部的作用。并且,终端数据库32管理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对象者文件。这样,终端数据库32还起管理对象者文件的对象者管理部的作用。对于通信设定文件、对象者文件在后文进行阐述。
监测条件决定部33根据通过疾病数据输入部31输入的疾病数据内的疾病名,利用监测条件表决定监测条件。图7为表示通过监测条件决定部33进行的监测条件的决定处理的典型流程的图。图8为表示监测条件的决定处理的具体例子的图。另外,在图8中,设监测对象的疾病名为高血压症以及糖尿病。并且,设监测对象者已经开始了生物信息系统对生物指标的监测。即,设在适当期间内测量出的高血压症以及糖尿病的生物数据已存储在终端数据库32内。
如图7所示,在将疾病名数据输入到疾病数据输入部31内时,监测条件决定部33从疾病数据输入部31取得疾病名数据(步骤S1)。在监测对象者为非健康体的情况下,取得被记载在观察结果或诊断结果等内的疾病名数据。为了监测条件的决定,设为最新的疾病名数据定期输入到疾病数据输入部31内。图8的情况下,取得作为监测对象的疾病名的“高血压症”与“糖尿病”。
当取得疾病名数据时,监测条件决定部33决定与所取得的疾病名数据相关联的生物指标的种类(步骤S2)。具体地,监测条件决定部33将疾病名作为关键字对监测条件表进行检索,并决定在监测条件表上与该疾病名关联在一起的生物数据条件。即,决定与疾病名对应的生物指标的种类与保健设备的种类。这样,监测条件决定部33具有指标种类决定功能。图8的情况下,利用监测条件表决定血压或脉搏、血糖值作为生物指标的种类。另外,所决定的生物指标的种类在监测条件表中的有无监测项内,被设定为有监测。
当决定生物指标的种类时,监测条件决定部33决定与所决定的生物指标有关的收集条件(步骤S3)。具体而言,监测条件决定部33根据与决定的生物指标的种类相应的生物指标的医学特性,决定与所决定的生物指标有关的收集条件。即,决定所决定的生物数据的保存期间、测量定时。典型的情况是,监测条件决定部33利用监测条件表决定收集条件。这样,监测条件决定部33具有收集条件决定功能。例如,血压始终变动。因此,血压最好每次在同一时间测量、长期地测量。在后述的监测效果的计算中,也可以利用长期、同一时间测量出的血压的平均值。因此,保存期间例如设定为3个月等长期间。测量定时例如设定为起床时、早饭前、睡觉前等同一时刻或同一条件。血糖值在饭前与饭后,值有很大不同。并且,为了研究血糖值的过程,需要一个月的血糖值的数据。因此,保存时间例如设定为1个月等中期。测量定时例如分别设定为饭前与饭后。保存期间也可以根据医师或医疗信息系统决定的每一种生物指标的保存期间与监测对象者的症状来决定。并且,监测条件决定部33也可以不利用监测条件表,而是根据终端数据库32的存储器的剩余容量决定保存期间。此外,也可以设定表示规定期间内的测量次数的测量频度作为测量定时。作为测量频度,例如,为一日2次,一周7次等。另外,在数据库32的剩余容量不足时,删除终端数据库32内的生物数据。
当决定收集条件时,监测条件决定部33根据终端数据库32内存储的生物数据计算监测效果(步骤S4)。监测效果是治疗过程或生物指标的测量值的推移。监测效果被显示在PC显示器上、或存储在终端数据库32内。通过观察该监测效果,监测对象者能够确认治疗过程是否良好、药效是否适当、生物指标的测量值是否向好的方向推移等,能够在自己家的PC上管理自身的健康。存在通过监测效果的观察,操作者判断监测中的生物指标不适合监测,或判断治疗结束、不需要监测的情况。此时,监测条件决定部33可以按照操作者经由客户机装置3等输入装置对有无监测的设定操作,使该生物指标值偏离监测对象。并且,监测条件决定部33可以按照操作者经由客户机装置3等输入装置对有无监测的设定操作,对监测对象追加新的生物指标。例如,图8的情况下,向新的监测对象添加了HbA1c。
当步骤S4结束时,结束监测条件决定部33的监测条件的决定处理。
监测条件也可以按照来自用户的指示,显示在客户机装置3的监视器上。由此,监测对象者能够确认监测条件。有监测条件存在问题时监测对象者等进行判断的情况。监测条件决定部33能够按照来自用户的指示,适宜地改变监测条件。
如图2所示,监测条件设定部34对终端数据库32设定监测条件决定部33所决定的监测条件。终端数据库32管理所设定的监测条件。
保健设备控制部35控制保健设备1。保健设备1根据保健设备控制部35的控制来测量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生物数据。与保健设备1之间的数据通信利用终端数据库32内存储的通信设定文件来进行。生物数据收集部36经由保健设备1收集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生物数据。收集到的生物数据的种类与通过监测条件决定部33决定的生物指标的种类相应。收集到的生物数据被存储至终端数据库32内。
另外,如图2所示,监测条件设定部34在保健设备控制部35或生物数据收集部36内设定通过监测条件决定部33决定的监测条件。
以下,分开将监测条件设定于生物数据收集部36的情况(生物数据的收集方法1)与将其设定于保健设备控制部35的情况(生物数据的收集方法2),对生物数据的收集处理进行说明。
[生物数据的收集方法1]
在将监测条件设定于生物数据收集部36时,保健设备控制部35与监测条件无关地,例如以平时测量生物数据的方式控制保健设备1。另外,在不受保健设备控制部35的控制保健设备1自身平时就能够测量生物数据时,不需要保健设备控制部35。
保健设备1平时测量监测对象者的生物数据。测量出的生物数据被供给至生物数据收集部36。收集方法1的情况下,还通过保健设备1测量与监测对象的生物指标有关的生物数据以及与非监测对象的生物指标有关的生物数据,并将这所有的生物数据供给至生物数据收集部36。并且,在通过监测条件决定部33决定的保存期间内、保存期间外,均通过保健设备1测量生物数据,并将这所有的生物数据供给至生物数据收集部36。并且,在通过监测条件决定部33决定的测量定时内、测量定时外,均通过保健设备1测量生物数据,并将这所有的生物数据供给至生物数据收集部36。
生物数据收集部36收集来自保健设备1的生物数据中的、与由监测条件决定部33决定的监测条件相适合的生物数据。例如,在监测对象的疾病名为“血糖值”、保存期间为“3个月”、测量定时为“每日8:00”的情况下,与该疾病名以及收集条件相符合的生物数据被生物数据收集部36所收集,除此以外的生物数据被放弃。收集到的生物数据被存储于终端数据库32内。
[生物信息的收集方法2]
在将监测条件设定于保健设备控制部35时,保健设备控制部35控制保健设备1以测量与所设定的监测条件相应的生物数据。更详细而言,保健设备控制部35为了测量与监测对象的生物指标有关的生物数据,控制与监测对象的生物指标的种类相对应的保健设备1。此时,保健设备控制部35控制保健设备1以在作为收集条件的保存期间或收集定时测量生物数据
保健设备1根据保健设备控制部35的控制测量生物数据。测量出的生物数据被供给至生物数据收集部36。例如,在监测对象的疾病名为血糖值”、保存期间为“3个月”、测量定时为“每日8:00”时,用于血糖值的保健设备1(例如,血糖值计)在3个月内每日8:00自动测量血糖值,并将测量出的血糖值的数据供给至生物数据收集部36。
生物数据收集部36收集来自保健设备1的生物数据。收集到的生物数据被存储至终端数据库32内。
通过上述结构,第1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信息系统能够根据监测对象的疾病决定生物指标的种类,并只将与所决定的生物指标的种类有关的生物数据存储在终端数据库32内。因此,终端数据库32内存储的生物数据的数据量与以往存储不符合监测条件的生物数据相比被减少。随着这种数据量的减少,与以往相比,能够抑制客户机装置3内的终端数据库32的数据容量,并且,能够降低数据管理的复杂性。
这样,第1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监测效率的提高。
另外,客户机装置3设为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式计算机、PDA但不限于这些。本实施方式的客户机装置1能够适用于具备手机或随身听、电子书播放器(电子书阅读器)等的通信功能、运算功能、存储功能的所有信息设备。
(第2实施方式)
在监测生物数据时,首先需要测量生物数据的保健设备1的通信设定或监测对象者的设定等。第2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信息系统还具有可进行保健设备1的通信设定、监测对象者的设定的结构。以下,针对第2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信息系统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针对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同一功能的结构要素,附加同一符号,只在需要时重复说明。
图9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信息系统的结构的图。如图9所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客户装置3还具有通信设定部37与监测对象者设定部38。
通信设定部37获取新的保健设备1的通信设定文件,并依据获取到的通信设定文件将新保健设备1的通信设定文件设定于终端数据库32。通过在终端数据库32中设定通信设定文件,新的保健设备1的通信设定结束。通信设定文件包括保健设备1的发送数据形式以及通信标准的至少一个通信设定数据。图10为表示通信设定文件的具体例子的图。如图10所示,作为通信标准,例如,能列举出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或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等。另外,通信标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定作为保健设备的连接标准的康体佳(Continua)等现有的所有通信标准,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标准。发送数据形式设定例如IEEE11073-10407等。另外,发送数据形式并不限定于此。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发送数据形式,也可以设定其他现有的所有发送数据形式。另外,通信设定文件中包含的通信设定数据并不仅限于上述通信标准、发送数据形式。例如,作为通信设定数据,也可以包含保健设备的制造公司或保健设备名、制造编号等能识别保健设备的所有数据。通信设定文件的获取方法既可以是通过监测对象者等操作者经由客户机装置3的输入装置直接输入的方法,也可以是从其他装置输入文件、数据的方法。
这样,利用通信设定部37,能够设定、追加保健设备,能够通过新的保健设备监测生物数据。
监测对象者设定部38获取新监测对象者的对象者文件,并依据获取到的对象者文件在终端数据32内设定新监测对象者的对象者文件。通过在终端数据库32内设定对象者文件,从而结束新监测对象者的设定。对象者文件包含监测对象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历中的至少一个的对象数据。图11为表示对象者文件的具体例子的图。如图11所示,病历是过去患病的治疗的履历。图11的情况下,若参照病历,可知监测对象者A于2010年5月3日因感冒入院,于2010年5月1日因蛀牙进医院。另外,对象者文件中包含的对象者数据并不仅限于上述年龄、性别、病历。例如,作为对象者数据,可以包含监测对象者的出生年月日、姓名、过敏信息、诊断结果等限于监测对象者的所有数据。对象者文件的获取方法既可以是通过监测对象者等操作者经由PC输入装置直接输入的方法,也可以是从其他装置输入文件或数据的方法。
这样,通过监测对象者设定部38,能够设定或追加监测对象者,能够监测与新监测对象者有关的生物数据。
这样,第2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监测效率的提高。
(第3实施方式)
在监测对象者患有疾病中,有存在根据监测对象者的不同需要早期诊断或愈后照顾的重大疾病(以下,称为监测对象疾病)的情况。监测对象疾病应比除此之外的非重大疾病(以下,称为监测非对象疾病)都优先监测。第3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信息系统通过将疾病区分为监测对象疾病与监测非对象疾病,从而实现监测效率的提高。以下,针对第3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信息系统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针对具有与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大致同一功能的构成要素,附加同一符号,只在需要时重复说明。
图12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系统的概要的图。如图12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系统典型地被设计在监测对象者的住所与医院内。医院内设有管理各种人物的医疗数据的服务器装置5。住所内的客户机装置3与医院内的服务器装置5例如经由广域网等相连。服务器装置5将监测对象者患有的疾病区分为监测对象疾病与监测非对象疾病,并经由广域网只将与监测对象者疾病有关的疾病数据发送至客户机装置3。换而言之,服务器装置5从监测对象者患有的疾病中提取监测对象疾病,并将与提取出的监测对象疾病有关的疾病信息发送至客户机装置3。
图13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信息系统的结构的图。如图13所示,服务器装置5具有服务器数据库51、疾病数据取得部52、疾病数据提取部53以及疾病输出部54。
服务器数据库51是构筑在医院内的电子病历系统等医疗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51管理各种人的各种医疗数据。例如,服务器数据库51存储监测对象疾病的提取条件。提取条件具有成为监视对象疾病的选定的指针的信息。具体而言,提取条件是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观察结果、过去的诊断结果的信息。另外,服务器数据库51并不限定于一个医院内的数据库中含有的数据,也可以存储监测对象者入院的所有医院的数据库中含有的数据。
疾病数据取得部52取得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疾病数据。例如,疾病数据取得部52取得与监测对象者的宿疾或健康诊断中检查出的疾病等有关的疾病数据。被取得的疾病数据不限于监测对象者患有的疾病数据,还包含并发症或并发危险疾病等有关的疾病数据。疾病数据的形式既可以是CCD(治疗过程文书)、CCR(诊疗过程记录)、HL7CDA等标准的形式,也可以是独立的形式。HL7CDA是HL7的诊疗文书标准。
疾病数据提取部53取得疾病数据取得部52所取得的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疾病数据。并且,疾病数据取得部53从服务器数据库51中取得与所取得的疾病数据(更详细为疾病名数据)有关的提取条件。并且,疾病数据提取部53依据所取得的提取条件,将与疾病数据有关的疾病区分为监测对象疾病与监测非对象疾病。换而言之,疾病数据提取部53根据与疾病数据有关的疾病提取与监测对象疾病有关的疾病数据。
以下一边参照图14一边对疾病数据提取部53对监测对象疾病的提取处理详细说明。图14为表示提取处理的具体例子的图。如图14所示,设监测对象者患有的疾病为高血压症、糖尿病、动脉硬化以及心脏病。并且,设提取条件为称为“需观察高血压症与糖尿病”的内容的信息。此时,疾病数据提取部53依据“需观察高血压症与糖尿病”这样的内容的信息,将高血压症与糖尿病分类为监测对象疾病,将动脉硬化与心脏病分类为监测非对象疾病。另外,疾病数据提取部53在监测对象者为健康体时,将健康诊断中检查出的所有疾病分类为监测对象疾病。这样,疾病数据提取部53提取监测对象疾病。
另外,疾病数据提取部53也可以依据终端数据库32的存储器的剩余容量,将被分类为监测非对象疾病的疾病变更为监测对象疾病。例如,如果终端数据库32的存储器的剩余容量在保存期间能存储与监测非对象疾病对应的生物数据,则将该监测非对象疾病变更为监测对象疾病。
疾病数据输出部54将通过疾病数据提取部53提取出的与监测对象疾病有关的疾病数据经由广域网发送至客户机装置3(更详细为疾病数据输入部31)。然后,客户机装置3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决定与监测对象疾病对应的监测条件,并根据监测条件收集生物数据,存储至终端数据库32内。
通过上述结构,第3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信息系统能够根据监测对象患有的疾病提取监测的优先度高的监测对象疾病,经由保健设备1只收集与监测对象疾病对应的生物数据。因此,第3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对监测对象者而言最适合的监测。
这样,第3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监测效率的提高。
(第4实施方式)
监测条件,由于随着时间的流失监测对象者的健康状态发生变化,因此最好定期检查。通过观察由监测收集到的生物数据,从而能够得知治疗的过程观察或监测对象者的健康状态。第4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信息系统将客户机装置内存储的各种数据利用于服务器装置取得疾病时的参考。以下,针对第4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信息系统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针对具有与第1、第2以及第3实施方式大致同一功能的构成要素,附加同一符号,只在需要时重复说明。
图15为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生物信息系统的概要的图。如图15所示,客户机装置3为了更新监测对象疾病等,将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参考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装置5。参考数据是对监测对象的生物指标的种类的数据组合了对象者数据、疾病数据后得到的数据。构成参考数据的生物指标种类的数据、对象者数据、疾病数据是已存储在客户机装置3的终端数据库32内的数据。服务器装置5利用参考数据,取得新的疾病数据,根据取得的新的疾病数据提取与监测对象疾病有关的疾病数据,并将提取出的疾病数据发送至客户机装置3。
图16为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信息系统的结构的图。如图16所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客户机装置3还具有参考数据取得部39与参考数据输出部40。
参考数据取得部39从终端数据库32中读出监测对象的生物指标的种类的数据。并且,参考数据取得部39从终端数据库32中读出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对象者数据或疾病数据。并且,参考数据取得部39对所读出的生物指标种类的数据组合对象者数据或疾病数据,并生成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参考数据。
图17为表示参考数据取得部39对参考数据的取得处理的具体例子的图。如图17所示,在终端数据库32中,血压或脉搏、体重、血糖值等生物指标的种类的数据,与监测条件或测量值(生物数据)等关联在一起。参考数据取得部39从终端数据库32中读出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对象者数据、疾病数据。例如,通过参照对象者数据内的病历、疾病数据,从而得到监测对象者患有的疾病名。图17的情况下,监测对象者患有高血压症与糖尿病,设高血压症与糖尿需要过程观察。因此,参考数据取得部39从终端数据库32中读出与高血压症关联在一起的血压有关的数据和与糖尿病关联在一起的血糖值有关的数据。与血压有关的数据不限定于“血压”这种名称的数据,还可以包含与血压有关的监测条件的数据或血压值的数据。血糖值的数据等其他生物指标的种类的数据也一样。并且,参考数据取得部39对读出的与血压有关的数据和与血糖值有关的数据,组合对象者数据或疾病数据,并生成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参考数据。
参考数据输出部40将通过参考数据取得部39取得的参考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装置5的疾病数据取得部52。疾病数据取得部52根据参考数据取得疾病数据。然后,服务器装置5与第3实施方式一样,从取得的疾病数据中提取监测对象疾病的疾病数据。即,利用参考数据来更新监测对象。并且,服务器装置5将提取出的监测对象疾病的疾病数据发送至客户机装置3。客户机装置3经由保健设备1收集与发送的监测对象疾病对应的生物数据。
根据上述结构,第4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信息系统通过利用参考数据能够更新监测对象疾病。因此,能够执行最适合治疗过程、监测对象者的健康状态的监测。
这样,第4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监测效率的提高。
(变形例)
第1实施方式的收集方法1的情况下,设通过保健设备1测量出的所有生物数据中的与监测条件相适合的生物数据存储至终端数据库32内。然而,通过保健设备1测量出的所有生物数据也可以存储至终端数据库32内。这种情况下,不适合监测条件的生物数据在既定的定时被删除。以下,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生物信息系统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针对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同一功能的结构要素,附加同一符号,只在需要时重复说明。
图18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生物信息系统的结构的图。如图18所示,变形例中的生物信息系统包括疾病输入部31、终端数据库32、保健设备控制部35、生物数据收集部36、删除对象决定部41以及删除部42。
删除对象决定部41依据通过疾病数据输入部31输入的疾病数据内的疾病名,从多个生物指标的种类中决定删除对象的生物指标的种类。具体而言,删除对象决定部41依据疾病名,利用监测条件表决定删除对象的生物指标的种类。例如,删除对象决定部41将疾病名作为关键字对监测条件表进行检索,决定在监测条件表上没有与该疾病关联在一起的疾病名。与决定的疾病名有关的测量值的数据为删除对象。并且,删除对象决定部41根据疾病名能够决定数据的删除定时。疾病名与删除定时在表中预先关联在一起。删除对象决定部41通过参照该表决定与疾病名相对应的删除定时。
删除部42从终端数据库32中删除通过生物数据收集部36收集到的生物数据中的与通过删除对象决定部41决定的疾病名有关的生物数据。删除部42在通过删除对象决定部41决定的删除定时执行生物数据的删除。另外,删除定时可由用户任意设定。作为删除定时,例如,一日一次,每日0点,一周1次,每周一0点等,可由用户任意设定。
这样,变形例中的生物信息系统可以从终端数据库32中删除与监测对象者输入的疾病无关联的生物数据。即,生物信息系统能够自动地或由用户任意消除终端数据库32中存储的监测所不需要的生物信息。因此,终端数据库32中存储的生物数据的数据量与以往不删除生物数据相比被减少。随着这种数据量的减少,与以往相比,能够抑制客户机装置3内的终端数据库32的数据容量,并且,可以降低数据管理的复杂性。
这样,变形例中的生物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监测效率的提高。
以上说明了特定的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以例子的方式提出,而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际上,这里所述的新颖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其它形式具体实施,而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述的实施方式的形式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意在覆盖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上述形式或变形。

Claims (13)

1.一种生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标种类存储部,将医疗信息与多个生物指标的种类的各个关联在一起存储;
输入部,输入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医疗信息;
指标种类决定部,决定在上述指标种类存储部上与上述输入的医疗信息关联在一起的生物指标的种类;
收集部,经由保健设备收集与上述决定的生物指标的种类有关的上述监测对象者的测量值的数据;以及
测量值存储部,存储上述收集到的测量值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医疗信息包括疾病信息、检查信息、问诊信息以及患者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收集条件决定部,根据与上述生物指标的种类对应的上述生物指标的医学特性,决定包含上述生物指标的数据的保存期间以及测量定时中的至少一个的收集条件;
上述收集部从来自上述保健设备的测量值的数据之中收集适合上述决定的收集条件的测量值的数据;
上述生物数据存储部存储适合于上述决定的收集条件的测量值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收集条件决定部,依据与上述生物指标的种类对应的上述生物指标的医学特性,决定包含上述生物指标的数据的保存期间以及测量定时中的至少一个的收集条件;以及
控制部,控制上述保健设备,并依据上述决定的收集条件测量生物指标的测量值,其中
上述测量值存储部存储经由上述控制的保健设备通过上述收集部收集到的测量值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保存期间决定部,根据与上述生物指标的种类对应的上述生物指标的医学特性,决定上述生物指标的测量值的数据的保存期间;
上述测量值存储部在上述决定的保存期间存储上述收集到的测量值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保存期间决定部,根据上述测量值存储部的剩余的存储容量决定测量值的数据的保存期间;
上述测量值存储部在上述决定的保存期间存储上述收集到的测量值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提取部,根据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观察结果以及诊断结果中的至少一个从上述输入的医疗信息中提取监测对象的医疗信息;
上述指标种类决定部决定在上述指标种类存储部上与上述提取出的医疗信息关联在一起的生物指标的种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管理部,管理包含发送数据形式以及通信标准中的至少一个的通信设定文件;
设定部,对上述管理部设定与上述保健设备有关的通信设定文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管理部,管理包括年龄、性别以及病历中的至少一个的对象者文件;以及
设定部,对上述管理部设定与上述监测对象者有关的对象者文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出部,经由网络将包含医疗信息数据、生物指标数据、收集条件数据以及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患者文件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输出至服务器装置。
11.一种利用保健设备对监测对象者的生物指标的测量值进行监测的生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标种类存储部,将医疗信息与多个生物指标的种类的各个关联在一起存储;
输入部,输入与上述监测对象者有关的医疗信息;以及
指标种类决定部,决定在上述指标种类存储部上与上述输入的医疗信息关联在一起的生物指标的种类。
12.一种生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值存储部,存储与多个生物信息的种类有关的多个测量值的数据;
指标种类存储部,将医疗信息与多个生物指标的种类的各个关联在一起存储;
输入部,输入与监测对象者有关的医疗信息;
决定部,根据上述输入的医疗信息,从上述多个生物指标的种类中决定删除对象的生物指标的种类;以及
删除部,从上述测量值存储部中删除上述存储的多个测量值的数据中的与上述决定的生物信息的种类有关的测量值的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生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决定部依据上述输入的医疗信息,决定数据的删除定时;
上述删除部从上述测量值存储部中在上述决定的删除定时删除与上述决定的生物信息的种类有关的测量值的数据。
CN201110295361XA 2010-09-27 2011-09-27 生物信息系统 Pending CN1024198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5822 2010-09-27
JP2010-215822 2010-09-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9800A true CN102419800A (zh) 2012-04-18

Family

ID=44872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5361XA Pending CN102419800A (zh) 2010-09-27 2011-09-27 生物信息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78652A1 (zh)
EP (1) EP2437189A3 (zh)
JP (1) JP5823222B2 (zh)
CN (1) CN10241980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11515B2 (en) * 2012-05-24 2021-02-02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patient care
JP2013200592A (ja) * 2012-03-23 2013-10-03 Fujifilm Corp 医療情報検索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158839A (zh) * 2014-07-08 2014-11-19 唐永峰 医生医疗系统及其服务方法
CA2958322A1 (en) * 2014-09-15 2016-03-24 Qualcomm Life, Inc. Capturing and managing healthcare information
CN105184111B (zh) * 2015-11-06 2016-08-17 新疆天成鲁源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导致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的人员的辨识系统
CN105426667B (zh) * 2015-11-06 2017-06-06 泉州市明盛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导致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的人员的辨识系统
US10885807B1 (en) 2015-12-02 2021-01-05 Natan LAVI Indirect bio-feedback health and fitness management system
US11222730B1 (en) 2015-12-02 2022-01-11 Natan LAVI Indirect bio-feedback health and fitness management system
US10347152B2 (en) * 2015-12-02 2019-07-09 Natan LAVI Indirect bio-feedback health and fitness management system
JP6558700B2 (ja) * 2016-01-29 2019-08-14 芙蓉開発株式会社 病気診断装置
JP7367622B2 (ja) * 2020-06-17 2023-10-24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データ管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JP7367623B2 (ja) * 2020-06-25 2023-10-24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データ管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KR102642023B1 (ko) * 2020-11-10 2024-02-28 메타메디슨 주식회사 휴대용 의료 진단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질병 진단 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1138A (zh) * 2002-07-17 2004-03-10 �ֹ��� 医疗信息提供设备与便携式电话
CN1674030A (zh) * 2004-03-26 2005-09-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生物体信息处理系统
US20090069642A1 (en) * 2007-09-11 2009-03-12 Aid Networks, Llc Wearable Wireless Electronic Patient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Device
CN101622622A (zh) * 2006-09-26 2010-01-06 拉尔夫·科普曼 个人健康记录系统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2448A (en) * 1996-10-16 1998-11-03 Health Hero Network Multiple patient monitoring system for proactive health management
US7970620B2 (en) * 1992-11-17 2011-06-28 Health Hero Network, Inc. Multi-user remot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with biometrics support
JPH11155824A (ja) * 1997-11-28 1999-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在宅健康管理システム
JP2000132622A (ja) * 1998-10-23 2000-05-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バイタルデータ処理装置
US7315825B2 (en) * 1999-06-23 2008-01-01 Visicu, Inc. Rules-based patient care system for use in healthcare locations
WO2002080765A1 (en) * 2001-02-23 2002-10-17 Pulse Metric, Inc. Hemodynamic analysis device and method
JP2002253516A (ja) * 2001-03-06 2002-09-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健康支援サービスのデータ処理装置
EP1440605A4 (en) * 2001-03-15 2006-06-14 Bodine Company Inc The DEVICE FOR MAINTAINING ARC IN HIGH INTENSITY DISCHARGE LAMPS AND ADAPTIVE CONTROL OSCILLOSCOPE
JP2003178158A (ja) * 2001-12-07 2003-06-27 Canon Inc 第三者証拠資料保存型の調書プリント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JP2003223509A (ja) * 2002-01-30 2003-08-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カルテ装置における診療データのコピー方法
JP2003308387A (ja) * 2002-04-16 2003-10-31 Yokogawa Electric Corp 医用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JP4035360B2 (ja) * 2002-04-19 2008-01-23 株式会社山武 健康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管理方法
US20040078228A1 (en) * 2002-05-31 2004-04-22 Fitzgerald David System for monitoring healthcare patient encounter related information
JP2005011329A (ja) * 2003-05-29 2005-01-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健康管理支援装置、健康管理支援システム、健康管理支援方法および健康管理支援プログラム
JP2006318338A (ja) * 2005-05-16 2006-11-24 Toshiba Corp 医用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管理方法
WO2007081732A2 (en) * 2006-01-04 2007-07-19 Gordon, Linda, Susan Elect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system
US20080126123A1 (en) * 2006-11-29 2008-05-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ustomizing healthcare information
CN101821743A (zh) * 2007-08-10 2010-09-01 施曼信医疗Asd公司 用于控制医疗设备的系统
US20090119124A1 (en) * 2007-11-02 2009-05-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clinical workflow
US7996245B2 (en) * 2007-12-07 2011-08-09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Patient-centric healthcare information maintenance
JP2009176173A (ja) * 2008-01-28 2009-08-06 Fujifilm Corp 検査データ管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医用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20090247836A1 (en) * 2008-02-28 2009-10-01 Confidant Inc. Medic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ing Users with a Chronic Disease or Health State
JP5135197B2 (ja) * 2008-12-16 2013-01-30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生体指標管理装置
US20100169120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Cerner Innovation, Inc. Patient to device association
US8639526B2 (en) * 2009-02-26 2014-01-28 Chris Gibb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adoption for asymptomatic disease
US9782089B2 (en) * 2010-09-08 2017-10-10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Worksheet system for determining measured patient values for use in clinical assessment and calcul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1138A (zh) * 2002-07-17 2004-03-10 �ֹ��� 医疗信息提供设备与便携式电话
CN1674030A (zh) * 2004-03-26 2005-09-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生物体信息处理系统
CN101622622A (zh) * 2006-09-26 2010-01-06 拉尔夫·科普曼 个人健康记录系统及装置
US20090069642A1 (en) * 2007-09-11 2009-03-12 Aid Networks, Llc Wearable Wireless Electronic Patient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23222B2 (ja) 2015-11-25
JP2012090962A (ja) 2012-05-17
EP2437189A2 (en) 2012-04-04
EP2437189A3 (en) 2014-04-02
US20120078652A1 (en) 201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9800A (zh) 生物信息系统
US10783989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data collection
US20040019259A1 (en) Remote monitoring and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
US20040153341A1 (en) System for analyzing and processing orders related to healthcare treatment or services
CN104239415A (zh) 一种健康信息数据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JP6350959B1 (ja) ソフトウェア、健康状態判定装置及び健康状態判定方法
CN104207753A (zh) 个人健康监视系统
KR102297367B1 (ko) 생체정보 수집 및 온라인 문진을 이용한 건강관리케어 서비스 제공 서버
JPWO2019098304A1 (ja) ソフトウェア、健康状態判定装置及び健康状態判定方法
WO2017077724A1 (ja) 健康状態判定装置
JP2017174168A (ja) 健康管理サーバ及び健康管理システム
JP2020135401A (ja) ソフトウェア及び診断支援装置
Yu et al. Self-monitoring method for improving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data acquisition,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vital signs and diet
CN110047566B (zh) 一种医疗数据展示平台
TWI464702B (zh) 複合式個人保健系統與運作方法
CN114868203A (zh) 信息传递装置以及信息传递方法
KR20140090448A (ko) 의료 관리 서버 및 그것의 의료 관리 방법
Nwakile et al. Removing the mask on hypertension (REMAH) study: Design; quality of blood pressure pheno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490 participants
CN108133738A (zh) 一种医疗服务管理装置以及交互式医疗服务管理系统
JPH11232359A (ja) 在宅血液検査における血液の検査結果の処理方法とその処理システム
Williams et al. A proposal for continuing audit of diabetes services
CN112057085A (zh) 一种信息化血糖监控系统
O'Brien et al.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Part IIIAutomated sphygmomanometry: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CN107169255A (zh) 一种云健康管理系统
KR20200078350A (ko) 진료 데이터 통합 관리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