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6051B - 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6051B
CN102316051B CN201110271900.6A CN201110271900A CN102316051B CN 102316051 B CN102316051 B CN 102316051B CN 201110271900 A CN201110271900 A CN 201110271900A CN 102316051 B CN102316051 B CN 1023160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
backup
folder
browsing history
data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19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6051A (zh
Inventor
李文娟
许玲
陈林
石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719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1605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84162 priority patent/WO201215200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316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6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6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6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6Handling conversation history, e.g. grouping of messages in sessions or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具有电子邮件客户端的终端,其包括如下步骤:从邮件服务器获取邮件至终端的邮件数据库;在存储设备中设立备份邮件文件夹,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中。通过本发明可以在离线的情况下安全的浏览历史邮件,同时由于将邮件存储在了外部存储设备上,因此便于用户操作,且在重要邮件非常多的情况下能节约大量的手机空间,同时又由于本发明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保护策略,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用户的个人邮件隐私,确保了邮件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邮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具备电子邮件客户端的终端设备进行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手机邮箱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通过这种可以实时主动地将相关邮件推送到用户手机的全新移动办公应用业务,用户可以在手机上通过手机邮箱业务随时随地收发、查阅、回复、转发和管理电子邮件及附件,对于用户来说,其具有方便、高效、灵活,以及安全的特点。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多的依赖于手机邮箱收发电子邮件,进而进行办公以及日常的交流活动等。
目前的手机邮箱都是基于客户端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在进行电子邮件处理时,用户必须通过Internet登录到邮箱,才能进行一系列邮件的撰写、查看、回复、转发以及签名等基本功能操作,以及一些其他的有趣辅助功能等。除此之外,目前的手机,很多也支持将服务器上的邮件下载到本地,因此当无法使用Internet上网以登录到邮箱时,可以将事先已下载到本地邮箱的邮件通过客户端打开,但是前提是在打开这些历史邮件时,必须使用同一台手机。
综上所述,现有的手机邮箱都是基于客户端的,如果脱离了网络,邮件里面的任何内容都无法查看。即使使用了本地邮箱,也只能在同一个手机上才能查看,无法通过其他手机阅读相关历史邮件,且本地邮箱占用手机内存空间,除此之外,如果将服务器上的邮件备份到了本地邮箱,任何人只要能获取该手机,都能随时查看到本地邮箱,因此用户的个人隐私难以得到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在不同的终端上(例如手机、PC)浏览历史邮件。
为了达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应用于具有电子邮件客户端的终端,包括:
从邮件服务器获取邮件至终端的邮件数据库;
在存储设备中设立备份邮件文件夹,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中。
优选地,所述邮件数据库位于终端的系统目录电子邮件专用路径下。
优选地,在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之前,包括:
依据用户的邮件备份命令,将部分邮件或全部邮件由邮件数据库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
优选地,在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之前,包括:
依据用户预先定义的邮件备份规则,将相应的邮件由邮件数据库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
优选地,在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中之时,包括:
将与邮箱账户绑定的安全证书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
优选地,在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中之时,包括:
设定用于存储相应邮件的备份邮件文件夹的开启密码。
更为优选地,所述开启密码为相应邮件的发件人信息。
优选地,所述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对备份邮件文件夹操作时,终端检测网络,若网络存在,则提示用户选择电子邮件客户端执行对相应邮件的操作,若网络不存在,则直接执行对该备份邮件文件夹的操作。
优选地,若终端检测网络不存在,则依据安全证书信息执行对该备份邮件文件夹的操作。
优选地,若终端检测网络不存在,则依据开启密码执行对该备份邮件文件夹的操作。
更为优选地,当输入开启密码的错误次数多余预先设定的重启阈值时,则依据输入安全证书信息执行对该备份邮件文件夹的操作。
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系统,包括邮件服务器、本地存储模块、处理器,以及存储设备,其中,
邮件服务器,用于从网络接收邮件;
处理器,用于从邮件服务器获取邮件并将其存入本地存储模块;用于在存储设备中设立备份邮件文件夹,并将本地存储模块中的邮件备份至该备份邮件文件夹中;
本地存储模块,用于在本地存储邮件;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备份后的邮件。
通过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可以在离线的情况下安全的浏览历史邮件,同时由于将邮件存储在了外部存储设备上,因此便于用户操作,且在重要邮件非常多的情况下能节约大量的手机空间,同时又由于本发明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保护策略,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用户的个人邮件隐私,确保了邮件的安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邮件备份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安全策略操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给了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应用于具有电子邮件客户端的终端,包括:
S100、从邮件服务器获取邮件至终端的邮件数据库;
S101、在存储设备中设立备份邮件文件夹,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中。
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邮件数据库位于终端的系统目录电子邮件专用路径下。例如,这里所述的邮件数据库包括两个子数据库,一个子数据库用于存放邮件的邮件头和附件等信息,另一个子数据库用于存放邮件正文。并且每个数据库中有相应的表,用于存放邮件的具体信息。
如图3所示,邮件从邮件服务器接收到终端时,终端将该邮件存储至邮件数据库,终端邮件系统目录下存放了相应的邮件数据库,主要包括存放邮件头及附件信息的数据库A和存放邮件正文的数据库B,而数据库A中包含了两张表:Table1用于存放邮件头,Table2用于存放每个邮件的附件,如果没有附件就为空;数据库B包含了一张表Table3,专门用于存放邮件的正文。
每封邮件均有一个唯一的ID号,这个ID号同时与Table1和Table2以及Table3中的ID和MessageKey相对应。用户启动邮件备份时,根据选择的邮件的ID,在邮件数据库的三个表中查找同样的ID,如果找到了,就取Table1中相应的关键字段(例如:From\To\Cc\Bcc、Subject、X_nikename等等)、Table3中的相应的关键字段(例如:HtmlContent\TextContent等)和Table2中的相应的关键字段(例如:FileName、Size等)将其组装成一个新的文本格式,该新文本命名方式为:From:...(Subject:...+Date),最后根据Table2中附件的存放位置将该附件保存在同该邮件文本同样的路径下,其命令方式为:Attachment_From:...(Subject:...+Date)。
优选实施方式下,在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之前,包括:
依据用户的邮件备份命令,将部分邮件或全部邮件由邮件数据库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
选择采取部分邮件备份,则只需要将用户所需要的邮件从邮件数据库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若是选择全部邮件备份,则将邮件数据库中的所有邮件全部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
优选实施方式下,在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之前,包括:
依据用户预先定义的邮件备份规则,将相应的邮件由邮件数据库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
例如,用户可预先制定邮件备份规则,将最新收到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则在该终端上网时,一旦收到新的邮件,则及时将该信收到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或者,用户可预先针对某个联系人所发送的邮件进行设置,即将此人所发来的所有邮件均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
优选实施方式下,在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中之时,包括:
将与邮箱账户绑定的安全证书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
这里是基于安全考虑的,一旦邮件备份至存储设备,用户需要在该存储设备上打开该备份邮件文件夹查看相应的邮件时,则需要输入相应的安全证书信息以验证用户的真实性,防止他人偷取邮件信息。
另外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在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中之时,包括:
设定用于存储相应邮件的备份邮件文件夹的开启密码。
这里同样是基于安全考虑,即为了更好的保护用户的邮件安全,在用户操作存储设备,打开相应的邮件时,需要输入符合要求的开启密码才能顺利打开该邮件,不能掌握该开启密码的用户无法顺利打开该备份邮件文件夹,从而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邮件的安全。
优选地,所述开启密码为相应邮件的发件人信息。例如所述备份邮件文件夹中所存储的邮件为张三的邮件,则对于该备份邮件文件夹的开启密码设置可以用张三的昵称、真实姓名、或E-MAIL地址信息进行设置,这样方便用户记忆各个备份邮件文件夹的开启密码。
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对备份邮件文件夹操作时,终端检测网络,若网络存在,则提示用户选择电子邮件客户端执行对相应邮件的操作,若网络不存在,则直接执行对该备份邮件文件夹的操作。
一种实施方式下,若终端检测网络不存在,则依据安全证书信息执行对该备份邮件文件夹的操作。
另一种实施方式下,若终端检测网络不存在,则依据开启密码执行对该备份邮件文件夹的操作。当输入开启密码的错误次数多余预先设定的重启阈值时,则依据输入安全证书信息执行对该备份邮件文件夹的操作。
如图4所示,用户启动邮件备份时,终端的页面会提示用户上传同该邮箱账户绑定的安全证书,并提示输入安全证书密码,验证通过后,将安全证书信息写入到备份邮件文件夹中,开始备份。
当备份完成后,用户打开存储设备(例如SD卡)中的备份邮件文件夹时,提示用户输入安全证书密码,验证通过后,打开文件夹。
当用户选择了高级安全策略时,即需要输入开启密码时,在阅读具体邮件的过程中,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点击屏幕时,系统自动进入邮件锁屏状态,同时保存邮件的当前状态。用户下次点击屏幕时触发解锁机制,输入同这封邮件的联系人相应的昵称作为开启密码。该昵称是用户在备份之前就已经对每个联系人进行了设置,在备份时已经拷贝到每个备份邮件文本夹中,做为用户自定义的关键字段而存在的。在锁屏状态,用户输入正确的昵称(开启密码)解锁后回到邮件的阅读界面,如果第一次输入不成功,允许多次输入,而且这个解锁装置预置了固定的最大输入次数(即重启阈值,其由用户自定义设置),如果输入超过了这个次数,终端自动回到基本安全策略状态,要求用户输入安全证书信息进行再次登录。这种方式防止了隐私外泄,又为用户本身忘记了当前联系人的开启密码而无法进入邮件提供了一个入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系统,如图2所示,其包括邮件服务器10、本地存储模块201、处理器20,以及存储设备30,其中,
邮件服务器10,用于从网络接收邮件;
处理器20,用于从邮件服务器10获取邮件并将其存入本地存储模块201;用于在存储设备30中设立备份邮件文件夹,并将本地存储模块201中的邮件备份至该备份邮件文件夹中;
本地存储模块201,用于在本地存储邮件;
存储设备30,用于存储备份后的邮件。
所述存储设备30可以为SD卡、移动硬盘等多种可以与手机、PC连接的存储设备。
下面将例举三个详细实施例,以解释本发明提供的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的详细流程。
实施例1
如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用户第一次启动完全备份、高级备份。完全备份是默认备份本地或者服务器上面所有的邮件,高级备份是指备份时采取的安全策略。
步骤202:高级备份需要同时采集普通备份和二次安全策略需要的信息。普通备份需上传同账户关联的证书,用于后续打开历史邮件文件夹的身份校验,二次安全策略事先需对发件人进行昵称设置,在备份时,如果选择的是高级备份,将备份时保存的发件人的地址和昵称关联起来,当用户通过SD卡打开某一经过高级备份的邮件时的操作同基础备份相同,但是如果在阅读邮件的界面,当1分钟之后或者是设置的默认时间段之内用户一直不点击屏幕的话,需对其进行锁屏操作,解锁的开启密码可以为该发件人对应的昵称,这样用户不需要去记住密码,又能保证邮件的安全性。
步骤203:系统开始读取每封邮件的信息,为下面的备份做准备。读取的信息包括邮件头,邮件体等,并将发件人地址进行单独存储。
步骤204: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开始备份。
步骤205:判断是否备份完成,如果没有完成,继续步骤204。
步骤206:备份完成后,可以打开SD卡,查看历史邮件。
步骤207:由于是离线方式,因此系统采用文档形式打开历史邮件。打开文件夹时,系统检测出有证书存在,需提示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步骤208:验证通过,可以成功打开历史邮件文件夹。
步骤209:验证失败,无法打开历史邮件文件夹。
步骤210:由于备份时采用的安全备份,需使用二次安全策略。在阅读发件人A的邮件界面,用户一直不点击屏幕,手机2进入锁屏状态,用户输入之前设置的A的昵称,顺利解锁,可以正常查看A的邮件。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流程图,其描述了完全备份邮件、部分备份邮件后离线浏览邮件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用户之前已经启用了邮件备份。
步骤302:用户在收到新邮件后,再次启动完全、普通备份;
步骤303:采集普通备份需要的信息,用户上传同账户关联的证书等。
步骤304:系统开始读取每封邮件的信息,包括邮件头,邮件体等,并将发件人地址进行单独存储。
步骤305:由于之前已经备份过邮件,用户有可能在没有删除的情况下再次完全备份,所以需要查询是否有重复记录。
步骤306:如果有重复记录,略过重复记录,只备份新的邮件。
步骤307:备份邮件。
步骤308:判断是否备份完成。
步骤309:备份完成后,可以打开SD卡,查看历史邮件。
步骤310:由于是离线方式,因此系统采用文档形式打开历史邮件。打开文件夹时,系统检测出有证书存在,需提示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步骤311:验证失败,无法打开历史邮件文件夹。
步骤312:验证通过,可以成功打开历史邮件文件夹。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流程图,其描述了在其他终端打开备份于存储设备上的邮件的操作流程,其包括:
步骤401:首先通过具有邮件客户端的系统进行普通备份邮件。
步骤402:移动SD卡至其他终端打开该历史邮件文件夹。
步骤403:系统先检测是否支持客户端登陆,且网络良好。
步骤404:如果支持客户端登陆,且网络良好,则提示用户是用客户端登陆还是直接使用文档形式打开。如果用户备份了邮件之后,已经删除了服务器上面的历史邮件,则用户会选择文档方式,如果用户并没有删除历史邮件,用户也可以使用客户端的方式打开。
步骤405:如果检测到该终端不具备客户端登陆的条件,则默认使用文档方式打开,因此提示用户进行身份校验。
步骤406:用户选择了客户端方式打开,即进入到Email登陆界面。
步骤407:通过了身份验证,可正常打开历史邮件。
步骤408:身份验证失败,无法打开历史邮件。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应用于具有电子邮件客户端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邮件服务器获取邮件至终端的邮件数据库;
在存储设备中设立与发件人对应的备份邮件文件夹,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中;
其中,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中之时,包括:
将与邮箱账户绑定的安全证书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
所述备份包括以下备份中的一种或多种:普通备份、完全备份、高级备份;
当所述备份包括完全备份时,默认备份本地或者服务器上面所有的邮件;
当所述备份包括完全备份时,采集普通备份和二次安全策略需要的信息,所述普通备份需要的信息包括同账户关联的证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邮件数据库位于终端的系统目录电子邮件专用路径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之前,包括:
依据用户的邮件备份命令,将部分邮件或全部邮件由邮件数据库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之前,包括:
依据用户预先定义的邮件备份规则,将相应的邮件由邮件数据库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中之时,还包括:
设定用于存储相应邮件的备份邮件文件夹的开启密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密码为相应邮件的发件人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执行对备份邮件文件夹操作时,终端检测网络,若网络存在,则提示用户选择电子邮件客户端执行对相应邮件的操作,若网络不存在,则直接执行对该备份邮件文件夹的操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终端检测网络不存在,则依据安全证书信息执行对该备份邮件文件夹的操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终端检测网络不存在,则依据开启密码执行对该备份邮件文件夹的操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输入开启密码的错误次数多余预先设定的重启阈值时,则依据输入安全证书信息执行对该备份邮件文件夹的操作。
11.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邮件服务器、本地存储模块、处理器,以及存储设备,其中,
邮件服务器,用于从网络接收邮件;
处理器,用于从邮件服务器获取邮件并将其存入本地存储模块;用于在存储设备中设立与发件人对应的备份邮件文件夹,并将本地存储模块中的邮件备份至该备份邮件文件夹中;
本地存储模块,用于在本地存储邮件;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备份后的邮件;
其中,所述处理器将邮件数据库中的邮件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中之时,包括:
将与邮箱账户绑定的安全证书备份至备份邮件文件夹;
所述备份包括以下备份中的一种或多种:普通备份、完全备份、高级备份;
当所述备份包括完全备份时,默认备份本地或者服务器上面所有的邮件;
当所述备份包括完全备份时,采集普通备份和二次安全策略需要的信息,所述普通备份需要的信息包括同账户关联的证书。
CN201110271900.6A 2011-09-14 2011-09-14 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316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1900.6A CN102316051B (zh) 2011-09-14 2011-09-14 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及系统
PCT/CN2011/084162 WO2012152002A1 (zh) 2011-09-14 2011-12-16 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1900.6A CN102316051B (zh) 2011-09-14 2011-09-14 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6051A CN102316051A (zh) 2012-01-11
CN102316051B true CN102316051B (zh) 2018-06-19

Family

ID=45428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1900.6A Active CN102316051B (zh) 2011-09-14 2011-09-14 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16051B (zh)
WO (1) WO20121520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5426B (zh) * 2012-08-03 2015-09-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ndroid的用户管理方法
CN103825799A (zh) * 2012-11-16 2014-05-28 苏州精易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邮件的管理方法
CN103455329A (zh) * 2013-08-18 2013-12-18 苏州量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开启已下载邮件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6155590A (zh) * 2016-07-22 2016-11-23 王晓光 本地邮件数据的分类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14079642B (zh) * 2020-08-11 2023-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4677A (zh) * 1999-07-23 2001-02-21 电话通有限公司 有效使用网络带宽向移动装置提供电邮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83524A (zh) * 2007-06-14 2007-12-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邮件的加密解密方法及系统
CN101320445A (zh) * 2006-11-28 2008-12-1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合并分布式电子邮件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65556B2 (en) * 2006-12-20 2011-01-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ailover processing for automatic responder in mixed server environment
CN102024102B (zh) * 2010-06-07 2013-02-20 无敌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设备中离线drm证书管控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4677A (zh) * 1999-07-23 2001-02-21 电话通有限公司 有效使用网络带宽向移动装置提供电邮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20445A (zh) * 2006-11-28 2008-12-1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合并分布式电子邮件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83524A (zh) * 2007-06-14 2007-12-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邮件的加密解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52002A1 (zh) 2012-11-15
CN102316051A (zh) 201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6051B (zh) 一种离线浏览历史邮件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93899B (zh) 用于管理跨越多个环境的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4540123B (zh) 移动终端重要数据加密备份与安全删除的方法及系统
CN102638358B (zh) 一种针对群组消息进行有限屏蔽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US9177293B1 (en) Spam filte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2497635A (zh) 服务器、终端和账户密码获取方法
US77698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at an email message is spam based on a comparison with other potential spam messages
US881196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data security back-up and control for mobile devices
EP295561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nlocking screen, and terminal
WO2016045191A1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6874778B (zh) 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终端文件获取以及数据恢复系统及方法
CN102497633A (zh) 手机内隐私信息保护方法
CN102722427A (zh) 数据信息备份方法及数据信息备份系统
CN104486727A (zh) 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01115020A (zh) 一种秘密邮件保护方法及一种邮件系统
US2014015677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changing messages among established contacts
CN102368841A (zh) 手机短信远程操控方法及装置
WO2012173799A2 (en) Query-based information hold
CN106031202B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和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3685266A (zh) 企业数据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2271332B (zh) 终端信息保密方法及装置
CN105897692B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app应用账号防盗系统及防盗方法
CN104363160B (zh) 一种携带文档附件的邮件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539618A (zh) 一种邮件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2404728A (zh) 手机追踪与隐私保护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