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4052A - 配置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配置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4052A
CN102164052A CN2011101355197A CN201110135519A CN102164052A CN 102164052 A CN102164052 A CN 102164052A CN 2011101355197 A CN2011101355197 A CN 2011101355197A CN 201110135519 A CN201110135519 A CN 201110135519A CN 102164052 A CN102164052 A CN 1021640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cast group
attribute information
multicast
group attribute
targe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355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hengdu Co Ltd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355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640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64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40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组播业务中配置参数的方法和设备。配置参数的方法包括:源设备生成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向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以使第一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通过上述方案,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配置组播业务部署,通过这台设备向网络上的目标设备传递组播组属性信息,从而保证网络中的设备上的组播业务部署一致,由此节省大量人工,并且避免了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Description

配置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更特别地涉及组播业务中配置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网络互联协议(Intemet Protocol;IP)组播业务部署中经常需要保证全网设备部署一致,否则业务就不能正常运行。比如,网络互联协议电视(Intem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业务使用IP组播承载视频数据,要使IPTV的服务质量有保证需要在网络设备上使用接入控制管理(Call Admission Control;CAC)、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等技术,这些技术要求全网设备上对组播组的带宽、优先级理解一致;如果不一致,各台设备都是根据自身的配置运行,那么整体网络提供的IPTV业务将受影响,会导致大量用户收看不到电视节目。
组播业务部署的其它方面也需要一致性的保证。为使用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版本2(Intem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2;IGMPv2)的用户配置组播源映射,进行指定源组播(Source Specific Multicast;SSM)模式的组播时,需要保证相关接入设备上配置的组播源都一致;使用独立组播协议稀疏模式(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Sparse Mode;PIM SM)进行任意源组播(Any Source Multicast;ASM)模式的组播时,需要保证相关设备上的集合点(Rendezvous Pointe;RP)配置一致等。此外,在组播业务部署完成后,还可能需要进行业务部署更改,同样需要保证更改后的部署一致。
当前,组播业务部署中的一致性主要是依靠人工配置保证的。这在大型网络中是非常困难的。大量设备的配置一致,无论是初始配置还是更改配置都很难保证,再加上当前网络扩充迅速,不时有设备添加或者替换,要保证这些前后添加的设备配置一致,工作量巨大,依靠人工配置无法保证一致性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由此,不时出现由于人工配置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配置参数的方法和设备,能够避免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参数的方法,包括:源设备生成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源设备向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以使第一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参数的方法,包括:第一目标设备接收源设备发送的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目标设备从消息中提取组播组属性信息;第一目标设备使用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参数的设备,包括:生成单元和发送单元,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以使第一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参数的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属性提取单元和属性更新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源设备发送的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属性提取单元用于从消息中提取组播组属性信息,属性更新单元用于使用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通过上述方案,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配置组播业务部署,通过这台设备向网络上的目标设备传递组播组属性信息,目标设备获取组播组属性信息,从而保证网络中的设备上的组播业务部署一致,由此节省大量人工,并且避免了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A和图2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设备的框图。
图7A和图7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设备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设备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设备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通过人工配置保证现实网络中大量设备上组播部署一致,是非常困难的,随着当前网络越来越普及,依靠人工来保证已经逐渐地变得不可行。本发明解决了组播业务部署需要大量人工保证一致的问题,网络管理员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配置组播业务部署,网络就可以正常运行组播业务。修改组播业务部署时,网络管理员只用在一台设备上修改配置可以完成组播业务部署修改。添加网络设备时,新添设备自动与现有网络的组播业务部署一致,不需要人工确保。这样,即减轻了人工的工作量,还可以避免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组播业务部署主要是将业务分配给组播组,通过组播组来承载相应的业务,这些业务就成为了组播组的属性,称为组播组属性。组播组属性的内容就是组播组属性信息,要使组播业务部署一致,就是要使各台设备上的组播组属性信息一致。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方法10
11,源设备生成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源设备向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以使第一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通过上述方案,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配置组播业务部署,通过这台设备向网络上的目标设备传递组播组属性信息,从而保证网络中的设备上的组播业务部署一致,由此节省大量人工,并且避免了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图2A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方法20。
21,源设备和第一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连接。
23,源设备例如服务器通过人工配置组播组属性信息,生成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
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分别为一个属性单元。每个属性单元分别由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中的一个类型长度值TLV(Type Length Value)字段表示。此TLV字段中的类型子字段表示属性单元的名称,长度子字段表示此TLV字段的长度,数值子字段表示属性单元的取值,所述属性单元的取值包括针对一个组播组的取值或针对多个组播组的取值。
下面的表1至表3是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的格式的例子。本发明不限于下面的表1至表3的例子,而可以使用其他格式。这些变化均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表1至表3中,类型子字段分别示出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属性单元。长度子字段是指本属性单元TLV字段的长度。数值子单元是指本属性单元针对一个或多个组播组所取的数值。例如,当本属性单元的名称为带宽时,如表1所示的数值子字段表示组播组1的带宽数值、组播组2的带宽数值...组播组N的带宽数值。N是正整数。
表1
Figure BDA0000063396790000051
表2
表3
Figure BDA0000063396790000053
24,源设备向与之建立TCP连接的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通告本设备的组播组属性信息,以使第一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只要源设备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有变化,可以随时通过TCP连接向第一目标设备通告该变化。通过上述方案,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配置组播业务部署,通过这台设备向网络上的目标设备传递组播组属性信息,从而保证网络中的设备上的组播业务部署一致,由此节省大量人工,并且避免了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作为图2A的方法的另一种选择,图2B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方法20。
与图2A的21不同之处在于,22中,源设备和第一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基于独立组播协议(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PIM)的PIM邻居关系。
25,源设备可以向与之建立有PIM邻居关系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通告本设备的组播组属性信息,以使第一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此处,第一目标设备是指与源设备基于PIM协议协商的设备。源设备可以周期性地向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
通过上述方案,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配置组播业务部署,通过这台设备向网络上的目标设备传递组播组属性信息,从而保证网络中的设备上的组播业务部署一致,由此节省大量人工,并且避免了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图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方法30。
如图3所示,31,第一目标设备接收源设备发送的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该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
32,第一目标设备从消息中提取组播组属性信息。
33,第一目标设备使用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通过上述方案,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配置组播业务部署,目标设备通过接收这台设备发送的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获取组播组属性信息,从而保证网络中的设备上的组播业务部署一致,由此节省大量人工,并且避免了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图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方法40。
41,第一目标设备和源设备之间建立有TCP连接。
42同方法30的31类似,第一目标设备通过与源设备建立的TCP连接,接收源设备发送的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通过第一次建立的TCP连接,第一目标设备首次可以得到组播组属性信息,通过该TCP连接和以后再次建立的TCP连接随时可以更新组播组属性信息。
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分别为一个属性单元。每个属性单元分别由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中的一个类型长度值TLV字段表示。此TLV字段中的类型子字段表示属性单元的名称,长度子字段表示此TLV字段的长度,数值子字段表示属性单元的取值,所述属性单元的取值包括针对一个组播组的取值或针对多个组播组的取值。
消息的格式参见表1至表3的例子。
43同方法30的32类似,第一目标设备从消息中提取组播组属性信息。
44同方法30的33类似,第一目标设备使用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可以存储在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缓存器中。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创建或覆盖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与源设备建立TCP连接,接收源设备发送的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只要源设备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有变化,可以随时通过TCP连接从源设备得知变化。
通过上述方案,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配置组播业务部署,目标设备通过接收这台设备发送的携带传播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获取组播组属性信息,从而保证网络中的设备上的组播业务部署一致,由此节省大量人工,并且避免了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作为方法40的另一种选择,图5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方法500。
510,第一目标设备和源设备建立有基于独立组播协议PIM的PIM邻居关系。
520同方法30的32类似,第一目标设备通过PIM协商接收源设备发送的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
消息的格式参见表1至表3的例子。
530,第一目标设备收到消息后,进行与源设备之间的路由检测(Reverse Path Forwarding检查;RPF检查)。
540,如果路由检测没有通过,则第一目标设备丢弃该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对应530的“否”)。
550同方法30的32类似,如果路由检测通过,则第一目标设备提取组播组属性信息(对应530的“是”)。
560同方法30的33类似,第一目标设备用提取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可以存储在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缓存器中。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创建或覆盖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570,第一目标设备向第二目标设备转发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以使第二目标设备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第二目标设备是与第一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基于独立组播组协议的PIM邻居关系的设备。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可以执行PIM协商。
580,当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后,第一目标设备更新组播组定时器。如果是创建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则启动组播组定时器。如果是覆盖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则重启组播组定时器。
在590中,当组播组定时器超时后,第一目标设备删除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通过上述方案,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配置组播业务部署,目标设备通过这台设备发送的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获取组播组属性信息,从而保证网络中的设备上的组播业务部署一致,由此节省大量人工,并且避免了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图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设备60。
设备60包括生成单元61和发送单元62。
生成单元61用于生成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并发送到发送单元62。
发送单元62用于向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以使第一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图6的设备60实现了图1的方法10,相应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方案,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配置组播业务部署,通过这台设备向网络上的目标设备传递组播组属性信息,从而保证网络中的设备上的组播业务部署一致,由此节省大量人工,并且避免了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图7A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设备70。
设备70的生成单元73和发送单元74分别同设备60的生成单元61和发送单元62相同或相似。设备70还包括第一TCP连接单元71。
第一TCP连接单元71用于与第一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TCP连接。
生成单元73用于生成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并发送到发送单元74。
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分别为一个属性单元。每个属性单元分别由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中的一个类型长度值TLV字段表示。此TLV字段中的类型子字段表示属性单元的名称,长度子字段表示此TLV字段的长度,数值子字段表示属性单元的取值,所述属性单元的取值包括针对一个组播组的取值或针对多个组播组的取值。
消息的格式参见表1至表3的例子。
发送单元74用于通过与第一目标设备建立的TCP连接,向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以使第一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只要设备70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有变化,可以随时通过TCP连接向第一目标设备通告该变化。
通过上述方案,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配置组播业务部署,通过这台设备向网络上的目标设备传递组播组属性信息,从而保证网络中的设备上的组播业务部署一致,由此节省大量人工,并且避免了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作为图7A所示设备的另一种选择,图7B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设备70。
与图7A的设备不同之处在于,图7B的设备70包括第一PIM连接单元72和发送单元74。
第一PIM连接单元72用于与第一目标之间建立有基于独立组播协议PIM的PIM邻居关系。
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单元。生成单元73向发送单元75发送携带组播组属性消息的消息。
发送单元75与发送单元74相同或相似,用于通过与第一目标设备建立的PIM邻居关系,向第一目标发送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通告本设备的组播组属性信息,以使第一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此处,第一目标设备是指与设备70基于PIM协议协商的设备。设备70可以周期性地向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
图7A和图7B的设备70分别实现了图2A和图2B的方法20,相应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方案,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配置组播业务部署,通过这台设备向网络上的目标设备传递组播组属性信息,从而保证网络中的设备上的组播业务部署一致,由此节省大量人工,并且避免了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图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设备80。
设备80包括接收单元81、属性提取单元82和属性更新单元83。
接收单元81用于接收源设备发送的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并发送到属性提取单元82,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
属性提取单元82用于从所接收的消息中提取组播组属性信息并发送到属性更新单元83。
属性更新单元83用于使用所提取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设备80实现了方法30,相应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方案,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配置组播业务部署,目标设备通过这台设备接收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获取组播组属性信息,从而保证网络中的设备上的组播业务部署一致,由此节省大量人工,并且避免了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图9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设备90。
设备90的接收单元92、属性提取单元93和属性更新单元94分别类似于图8的设备80接收单元81、属性提取单元82和属性更新单元83。
设备90还包括第二TCP连接单元91,用于与源设备之间建立有TCP连接。通过第一次建立的TCP连接,设备90首次可以得到组播组属性信息,通过该TCP连接和以后再次建立的TCP连接随时可以更新组播组属性信息。
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分别为一个属性单元。每个属性单元分别由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中的一个类型长度值TLV字段表示。此TLV字段中的类型子字段表示属性单元的名称,长度子字段表示此TLV字段的长度,数值子字段表示属性单元的取值,所述属性单元的取值包括针对一个组播组的取值或针对多个组播组的取值。
消息的格式参见表1至表3的例子。
设备90实现了方法40,相应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方案,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配置组播业务部署,目标设备通过这台设备接收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获取组播组属性信息,从而保证网络中的设备上的组播业务部署一致,由此节省大量人工,并且避免了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作为图9的设备90的另一种选择,图1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参数的设备100。
设备100的接收单元120、属性提取单元130、属性更新单元140分别类似于图8的接收单元81、属性提取单元82和属性更新单元83。
当设备100作为源设备的PIM邻居设备时,设备100还包括第二PIM连接单元110用于与源设备之间建立有基于独立组播协议的PIM邻居关系。此外,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转发单元150、定时器单元160和属性删除单元170,属性更新单元140还包括路由检测模块145。在设备100的接收单元120接收到源设备发送的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后,属性更新单元140中的路由检测模块145进行路由检测(RPF检查)。如果路由检测没有通过,属性提取单元130则丢弃该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如果路由检测通过,属性提取单元130则从该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中提取组播组属性。
随后,属性更新单元140使用提取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创建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或覆盖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设备100的转发单元150向第二目标设备转发该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以使第二目标设备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其中设备100和第二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基于独立组播组协议的PIM邻居关系。设备100和第二目标设备可以执行PIM协商。
当属性更新单元140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后,定时器单元160更新组播组定时器。如果属性更新单元140创建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则定时器单元160启动组播组定时器。如果属性更新单元140覆盖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则定时器单元160重启组播组定时器。当组播组定时器超时后,属性删除单元170删除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设备100实现了方法500,相应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方案,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配置组播业务部署,目标设备通过这台设备接收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获取组播组属性信息,从而保证网络中的设备上的组播业务部署一致,由此节省大量人工,并且避免了因为人工失误造成的组播业务断网。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方法步骤和单元,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实施例的步骤及组成。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程序,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程序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配置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设备生成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所述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源设备向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所述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以使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源设备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或,
所述源设备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基于独立组播协议PIM的PIM邻居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分别为一个属性单元;
每个所述属性单元分别由所述消息中的一个类型长度值TLV字段表示,所述TLV字段中的类型子字段表示所述属性单元的名称,长度子字段表示所述TLV字段的长度,数值子字段表示所述属性单元的取值,所述属性单元的取值包括针对一个组播组的取值或针对多个组播组的取值。
4.一种配置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目标设备接收源设备发送的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所述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目标设备从所述消息中提取所述组播组属性信息;
所述第一目标设备使用所述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和所述源设备之间建立有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或,
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和所述源设备之间建立有基于独立组播协议PIM的PIM邻居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分别为一个属性单元;
每个所述属性单元分别由所述消息中的一个类型长度值TLV字段表示,所述TLV字段中的类型子字段表示所述属性单元的名称,长度子字段表示所述TLV字段的长度,数值子字段表示所述属性单元的取值,所述属性单元的取值包括针对一个组播组的取值或针对多个组播组的取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和所述源设备之间建立有基于独立组播协议PIM的PIM邻居关系时,还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在使用所述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之后,更新组播组定时器;
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当所述组播组定时器超时后,删除所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目标设备使用所述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进行与所述源设备之间的路由检测;
当所述路由检测通过时,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更新所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向第二目标设备转发所述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以使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更新所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10.一种配置参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所述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所述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以使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或,
第一独立组播协议PIM连接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基于独立组播协议PIM的PIM邻居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分别为一个属性单元;
每个所述属性单元分别由所述消息中的一个类型长度值TLV字段表示,所述TLV字段中的类型子字段表示所述属性单元的名称,长度子字段表示所述TLV字段的长度,数值子字段表示所述属性单元的取值,所述属性单元的取值包括针对一个组播组的取值或针对多个组播组的取值。
13.一种配置参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源设备发送的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所述组播组属性信息包括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中的一种或多种;
属性提取单元,从所述消息中提取所述组播组属性信息;
属性更新单元,使用所述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第二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单元,用于与所述源设备之间建立有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或,
第二独立组播协议PIM连接单元,用于与所述源设备之间建立有基于独立组播协议PIM的PIM邻居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宽、组播组映射的组播源地址和组播组的优先权分别为一个属性单元;
每个所述属性单元分别由所述消息中的一个类型长度值TLV字段表示,所述TLV字段中的类型子字段表示所述属性单元的名称,长度子字段表示所述TLV字段的长度,数值子字段表示所述属性单元的取值,所述属性单元的取值包括针对一个组播组的取值或针对多个组播组的取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设备和所述源设备之间建立有基于独立组播协议PIM的PIM邻居关系时,还包括:
定时器单元,用于在使用所述组播组属性信息更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之后,更新组播组定时器;
属性删除单元,用于当所述组播组定时器超时后,删除所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更新单元还包括:
路由检测模块,用于进行与所述源设备之间的路由检测;
当所述路由检测通过时,更新所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发单元,用于向第二目标设备转发所述携带组播组属性信息的消息,以使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更新所述本地组播组属性信息。
CN2011101355197A 2011-05-24 2011-05-24 配置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21640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355197A CN102164052A (zh) 2011-05-24 2011-05-24 配置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355197A CN102164052A (zh) 2011-05-24 2011-05-24 配置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4052A true CN102164052A (zh) 2011-08-24

Family

ID=44465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355197A Pending CN102164052A (zh) 2011-05-24 2011-05-24 配置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64052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490A (zh) * 2006-09-14 2007-02-28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协议无关组播稀疏模式协议汇合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12326A (zh) * 2006-12-29 2008-07-02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任意播组内对节点配置的方法和辅助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490A (zh) * 2006-09-14 2007-02-28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协议无关组播稀疏模式协议汇合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12326A (zh) * 2006-12-29 2008-07-02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任意播组内对节点配置的方法和辅助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5061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a target operation object
CN100589552C (zh) 网络电视系统中发送多媒体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3516576A (zh) 一种用于处理即时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10777B (zh) 远程直播方法和系统
CN101447895A (zh) 同步网管与网元的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55293A1 (zh) 一种推流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9862437B (zh) 一种转发表项创建方法及bras
CN101132519A (zh) 移动终端电视业务的交互处理系统及交互处理方法
CN110337071B (zh) 一种基于LoRaWAN实现分组广播的方法及系统
EP3229413A1 (en) Cross-domain cooperative method, cooperative device and control device for network as a service business
CN106572447A (zh) 资源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935443A (zh) 组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发送设备及接收客户端
CN102185701A (zh) 一种实现群组信息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81353B (zh) 网关设备的自动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6357542A (zh) 提供组播业务的方法和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
CN105246129B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组网方法及装置
CN103188120A (zh) 一种组播业务的丢包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1729363B (zh) 一种资源初始化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TW201138376A (en) Efficient host management protocol on multicast capable router
CN105610669A (zh) 一种Supervlan扁平化网络的地址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4811827A (zh) 报文发送方法、码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34397A (zh) 电视广告获取、显示方法、广告服务器、电视机及系统
CN107872387B (zh) 发送vpn路由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32599B (zh) 一种宽带电视网络系统及用户签约信息传递方法
CN108600004B (zh) 一种视频服务器配置管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on the road, No. 3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on the road, No. 3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Digit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HUAWEI DIGIT TECHNOLOGY CO., LTD. TO: BEIJING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