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3097B - 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3097B
CN102063097B CN2009102234760A CN200910223476A CN102063097B CN 102063097 B CN102063097 B CN 102063097B CN 2009102234760 A CN2009102234760 A CN 2009102234760A CN 200910223476 A CN200910223476 A CN 200910223476A CN 102063097 B CN102063097 B CN 1020630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unit
control
subelemen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34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3097A (zh
Inventor
刘雁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234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30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63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3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3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30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包括设备和控制网络,还包括移动操作终端、控制站、远程站;移动操作终端获取设备详细信息显示给操作人员,接收操作人员返回的该设备是否为待操作设备的判断结果;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接收自操作人员的设备操作指令生成操作请求信号,并转化为无线信号发送至远程站;远程站接收和发送某一特定频率无线信号;接收移动操作终端发出的用于操作设备的无线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给控制站,接收控制站返回的设备操作指令操作设备。采用本发明所述系统,能够提高操作人员对现场设备操作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烧结厂采用的机旁操作系统控制模式如下: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全厂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在主控室的人机操作界面HMI(Human MachineInterface)操作站OS(Operating Station)上对全厂生产进行监控。流程内设备在计算机系统管理下联动运行。当现场设备发生故障或设备需要单机操作(检修或调试)时,通过设在现场的操作箱实现。
参照图1所示,为典型的现有烧结厂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图。
现有烧结厂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包括操作站OS和控制站CS(Control Station)。所述操作站OS与所述控制站CS之间通过控制网进行数据交换。
以图1为例进行说明,图1所示分别设置有n(n为大于1的整数)个操作站OS1~OSn、以及m(m为大于1的整数)个控制站CS1~CSm。每个控制站CS通过现场网与多个远程站RIO相连。现场每台设备均需要与一个远程站RIO相连。
现有技术中,对于设置在生产现场的每个设备,均配备一台对应的操作箱。每一台操作箱与设备对应的远程站RIO相连,通过所述远程站RIO实现与控制站CS的指令交换。
以图1所示为例进行说明。图示操作箱1为设备1对应的控制操作箱。当需要对设备1进行操作时,例如启动,只需按下操作箱1上的启/停按钮,所述操作箱1通过远程站RIO发送动作请求至控制站CS;所述控制站CS根据接收到的动作请求进行相应的运算,并根据运算结果,通过远程站RIO返回执行指令至设备1对应的远程站RIO,控制设备1运转。
现有技术所述控制系统中,所述操作箱体积庞大且很重,必须固定设置。而对于烧结现场而言,一般均为大型设备,固定的操作箱将导致故障时间较长、操作强度高、生产效率较低。以胶带机为例进行说明。典型的胶带机一般长20~200米,其对应的操作箱一般设置在机头部位。当胶带机发生故障时,必须走到操作箱前才能停止设备,造成故障时间较长;对胶带机进行调试时,操作人员要频繁往返与胶带机机尾与机头之间,进行运行状态观察与运行调节,使操作繁琐,操作强度过高。
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0910178576.6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配备一台集中现场所有设备操作功能的移动操作终端,采用无线形式实现移动操作终端对设备的操作控制,不需要在现场大量布置控制电缆和管线,简化现场布置且节省管线资源。
但是,采用这种系统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控制时,由于现有企业具有面积大和设备多的特点,当操作人员通过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对设备进行操作时,可能导致工作人员无法正确找到故障设备,致使正常运行的设备被停止,而故障设备却得不到排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能够提高操作人员对现场设备操作的准确性。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提供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包括设备和控制网络,
还包括移动操作终端;
与控制网络相连的、用于生成设备操作指令的控制站;
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入控制网络的远程站;
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包括:设备判断单元,用于获取设备详细信息,显示给操作人员,接收操作人员返回的该设备是否为待操作设备的判断结果;设备操作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接收自操作人员的设备操作指令生成操作请求信号,并转化为无线信号发送至远程站;
所述远程站包括:能够接收和发送某一特定频率无线信号的通信单元、控制单元及采集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移动操作终端发出的用于操作设备的无线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给控制站,接收控制站返回的设备操作指令操作设备。
优选地,所述设备能够感应射频信号,将该设备的身份标识调制编码成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所述设备判断单元包括:
信号读取子单元,用于发射射频信号,接收其信号覆盖范围内设备返回的射频信号,发送至解码子单元;
解码子单元,用于调制解码该射频信号获取该设备对应的身份标识,发送至第一查询子单元;
第一查询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查询第一存储子单元中的设备标识对应表,获取该身份标识对应的设备详细信息,发送至第一显示子单元;
第一显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设备的详细信息展现给操作人员;
结果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操作人员返回的该设备是否为待操作设备的判断结果,并发送至设备操作单元;
第一存储子单元,用于储存所述设备标识对应表。
优选地,所述移动操作终端还包括定位单元;其中,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第二查询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解码子单元识别到的设备身份标识,查询第二存储子单元中的设备布置图,获取该设备在设备布置图上的位置,即为移动操作终端的当前位置,发送至第二显示子单元;
第二显示子单元,用于显示移动操作终端的当前位置;
第二存储子单元,用于储存所述设备布置图。
优选地,所述定位单元还包括:
目标确定子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路径规划子单元;
路径规划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查询子单元获取的当前位置、以及目标设备信息,查找所述设备布置图,组织一条由当前位置达到目标设备的路径,通过第二显示单元显示。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无线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接收到的信息,当所述信息为所述通信单元发送的无线操作信号时,发送至第一控制子单元;当所述信息为所述控制站发送的操作指令时,发送至第二控制子单元;当所述信息为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时,发送至第三控制子单元;
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操作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给控制站;
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
第三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设备状态信息转化为无线状态信号经通信单元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接收到的信息,当所述信息为表示操作请求信号的无线操作信号时,发送至第一控制子单元;当所述信息为表示操作指令的无线指令信号时,发送至第二控制子单元;当所述信息为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时,发送至第三控制子单元;
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操作信号经通信单元转发给控制站;
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指令信号转化为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
第三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设备状态信息转化为无线状态信号经通信单元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和控制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包括设备和控制网络,
还包括移动操作终端;
与控制网络相连的、用于生成设备操作指令的控制站;与控制网络相连的、用于下发授权命令的操作站,
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入控制网络的远程站;
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包括:设备判断单元,用于获取设备详细信息,显示给操作人员,接收操作人员返回的该设备是否为待操作设备的判断结果;设备操作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接收自操作人员的设备操作指令生成操作请求信号,并转化为无线信号发送至远程站;
所述远程站包括能够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的通信单元、控制单元及采集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移动操作终端发出的用于操作所述烧结设备的无线操作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给控制站,接收到控制站返回的操作指令及操作站下发的授权命令时操作烧结设备;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烧结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站和/或由通信单元发送给移动操作终端。
优选地,所述设备能够感应射频信号,将该设备的身份标识调制编码成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所述设备判断单元包括:
信号读取子单元,用于发射射频信号,接收其信号覆盖范围内设备返回的射频信号,发送至解码子单元;
解码子单元,用于调制解码该射频信号获取该设备对应的身份标识,发送至第一查询子单元;
第一查询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查询第一存储子单元中的设备标识对应表,获取该身份标识对应的设备详细信息,发送至第一显示子单元;
第一显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设备的详细信息展现给操作人员;
结果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操作人员返回的该设备是否为待操作设备的判断结果,并发送至设备操作单元;
第一存储子单元,用于储存所述设备标识对应表。
优选地,所述移动操作终端还包括定位单元;其中,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第二查询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解码子单元识别到的设备身份标识,查询第二存储子单元中的设备布置图,获取该设备在设备布置图上的位置,即为移动操作终端的当前位置,发送至第二显示子单元;
第二显示子单元,用于显示移动操作终端的当前位置;
第二存储子单元,用于储存所述设备布置图。
优选地,所述定位单元还包括:
目标确定子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路径规划子单元;
路径规划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查询子单元获取的当前位置、以及目标设备信息,查找所述设备布置图,组织一条由当前位置达到目标设备的路径,通过第二显示单元显示。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接收到的信息,当所述信息为所述通信单元发送的无线操作信号时,发送至第一控制子单元;当所述信息为所述控制站发送的操作指令时,发送至第二控制子单元;当所述信息为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时,发送至第三控制子单元;
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操作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给控制站;
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操作站下发的授权命令后,转发至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
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识别子单元发送的操作指令、及所述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转发的授权命令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
第三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设备状态信息转化为无线状态信号经通信单元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接收到的信息,当所述信息为表示操作请求信号的无线操作信号时,发送至第一控制子单元;当所述信息为表示操作指令的无线指令信号时,发送至第二控制子单元;当接收到的信息为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时,发送至第三控制子单元;
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操作信号经通信单元转发给控制站;
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操作站下发的授权命令后,转发至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
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识别子单元发送的无线指令信号、及所述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转发的授权命令时,将所述无线指令信号转化为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
第三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设备状态信息转化为无线状态信号经通信单元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和控制站。
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烧结厂控制系统,通过采用移动操作终端和能够接收和发送某一特定频率无线信号的控制站,以无线信号的形式实现对烧结设备的操作控制。为了确保操作人员操作的正确性,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对设备进行操作之前,首先获取该设备的详细信息,显示给操作人员,只有接收到操作人员返回的确定该设备即为待操作设备时,再对该设备进行操作,由此可以避免操作人员出现误操作,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典型的现有烧结厂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烧结厂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系统的烧结设备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系统的移动操作终端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系统的远程站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系统的远程站另一实施方式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烧结厂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系统的移动操作终端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系统的远程站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系统的远程站另一实施方式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能够提高操作人员对现场设备操作的准确性。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所述烧结厂控制系统,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烧结厂控制系统结构图。
所述系统包括烧结设备10和控制网络,移动操作终端20、控制站30、以及远程站40。其中,
所述控制站30与控制网络相连的、用于接收烧结设备状态信息和生成烧结设备操作指令;
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集中了现场所有烧结设备的操作功能,包括设备判断单元201和设备操作单元202。
设备判断单元201,用于获取烧结设备10的详细信息,显示给操作人员,接收操作人员返回的该烧结设备10是否为待操作设备的判断结果;
设备操作单元202,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接收自操作人员的设备操作指令生成操作请求信号,并转化为无线信号发送至远程站40;
所述远程站40,用于将所述烧结设备10连接入控制网络。所述远程站40包括通信单元401、控制单元402、采集单元403。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401,能够接收和发送某一固定频率的无线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402,通过所述通信单元401接收到的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发出的用于操作所述烧结设备10的无线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给控制站30,接收控制站30返回的设备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10;
所述采集单元403,用于采集烧结设备10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站30和/或由通信单元401发送给移动操作终端20。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烧结厂控制系统,通过采用移动操作终端和能够接收和发送某一特定频率无线信号的控制站,以无线信号的形式实现对烧结设备的操作控制。为了确保操作人员操作的正确性,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对设备进行操作之前,首先获取该设备的详细信息,显示给操作人员,只有接收到操作人员返回的确定该设备即为待操作设备时,再对该设备进行操作,由此可以避免操作人员出现误操作,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为工厂内每个烧结设备10均设定唯一的身份标识。不同设备,其身份标识均不相同。所述烧结设备10能够感应某一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并将自身的唯一身份标识调制编码后通过该频率的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能够发射射频信号;接收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烧结设备10返回的射频信号,并对该射频信号进行调制解码,获取该烧结设备10对应的唯一身份标识,通过该身份标识获取该烧结设备10的详细信息,显示给操作人员,由操作人员判断该烧结设备是否为待操作设备,只有当接收到操作人员返回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再对该烧结设备10进行相应的操作。
参照图3和图4,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系统的烧结设备和移动操作终端结构图。
所述烧结设备10包括信号感应器101、信号处理单元102、及存储器103。其中,所述存储器103用于存储烧结设备10对应的唯一身份标识。
所述信号感应器101用于感应到射频信号后,启动信号处理单元102。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102启动后,提取存储器103中储存的该烧结设备10的唯一身份标识,经调相编码后,调制在射频信号上,发射出去。
对应于上述烧结设备10,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的设备判断单元201包括:信号读取子单元2011、解码子单元2012、第一查询子单元2013、第一显示子单元2014、结果接收子单元2015、第一存储子单元2016。
信号读取子单元2011,用于发射射频信号,接收其信号覆盖范围内设备10返回的射频信号,发送至解码子单元2012;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移动操作终端20对烧结设备10身份标识的获取,必须保证所述信号读取子单元2011发射和接收的射频信号的频率与工厂内烧结设备10的信号感应器101所能感应到的射频信号的频率相等。
具体的,可以设定工厂内所有烧结设备10的信号感应器101的频率均为一定值。设定所述信号读取子单元2011的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也为所述定值。
根据载波原理,所述信号读取子单元2011发射的射频信号具有一定的覆盖范围,只有位于所述覆盖范围内的烧结设备10才能接收到该射频信号,并返回包括其身份标识的射频信号。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烧结设备10的身份标识是为了确定该烧结设备10是否为待操作设备,以提高操作人员操作的准确性。因此,所述设备判断单元201的射频信号覆盖范围不宜过广。如果其覆盖范围过广,则当其发射射频信号时,可能会接收到很多烧结设备返回的射频信号,此时,无法确定究竟哪个射频信号中包含的设备身份标识是需要确定的设备,造成工作混乱。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定所述设备判断单元201的射频信号的覆盖范围比较小,例如小于工厂内任意两台烧结设备之间距离的最小值。由此可以确保每次操作人员在某一烧结设备10前使用该移动操作终端20时,所述设备判断单元201发射的射频信号只能被与其距离最近的烧结设备10感应到,并返回射频信号。由此保证所述设备判断单元201只接收到一个烧结设备10返回的包含其身份标识的射频信号,通过解码该射频信号,获取该烧结设备10的身份标识。
解码子单元2012,用于调制解码该射频信号获取该设备10对应的身份标识,发送至第一查询子单元2013;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解码子单元2012对射频信号的调制解码过程,是烧结设备10的信号处理单元102对身份标识进行调制编码过程的逆过程。
第一查询子单元2013,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查询第一存储子单元2016中的设备标识对应表,获取该身份标识对应的设备详细信息,发送至第一显示子单元2014;
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工厂内各烧结设备10的唯一身份标识与烧结设备10详细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保存在设备标识对应表中。依据烧结设备10的身份标识,查询所述设备标识对应表,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该设备的详细信息。
第一显示子单元2014,用于将所述设备10的详细信息展现给操作人员;
结果接收子单元2015,用于接收操作人员返回的该设备10是否为待操作设备的判断结果,并发送至设备操作单元202;
第一存储子单元2016,用于储存所述设备标识对应表。
对于一个集中监控型的大型工厂,由于工厂面积较大而设备比较多,很容易导致操作人员无法正确找到待操作的故障设备,致使正常运行的设备被停止,而故障设备却得不到排除。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操作人员需要获知身旁的烧结设备10是否即为待操作设备时,只需手持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走近该烧结设备10,使得该烧结设备10的信号感应器101位于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的射频信号覆盖范围之间,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可以自动根据烧结设备10返回的身份标识,通过查找设备标识对应表获取该烧结设备的详细信息,并通过第一显示子单元2014展现给操作人员,并接收操作人员返回的该烧结设备10是否为待操作设备的判断结果。只有当该判断结果为是时,才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由此,可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该烧结设备的详细信息,判断该烧结设备是否为待操作设备,避免发生误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设备判断单元201还可以包括设备信息更新子单元2017,用于更新设备标识对应表,并保存在所述第一存储子单元2016中。例如,当工厂内进行烧结设备更新时,需要删除旧设备身份标识与详细信息的对应关系、增加新设备身份标识与详细信息的对应关系,此时,为了确保通过移动操作终端20获取的设备信息的准确性,需要对保存在第一存储子单元2016中的设备标识对应表进行更新。
参照图4所示,所述设备操作单元202用于当所述设备判断单元201发送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接收自操作人员的设备操作指令生成操作请求信号,并转化为无线信号发送至远程站40。
所述设备操作单元202包括:输入单元2021和无线信号收发单元2022。
其中,所述输入单元2021用于接收操作人员输入的烧结设备操作指令,生成相应的操作请求信号。具体的,所述输入单元2021可以是控制按钮、输入界面、或输入键盘等。
当需要对烧结现场的某台设备进行一定的操作时,操作人员通过所述输入单元2021输入相应的操作指令。例如,当现场某台电机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通过输入单元2021输入停止所述发生故障的电机的指令。
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2022,用于当所述设备判断单元201发送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输入单元2021生成的操作请求信号转化为无线信号发送至远程站40。
为了使得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能够实现对更多的烧结设备进行操作控制,可以设定所述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比较广,甚至于包括整个烧结厂。
对于本发明所述控制系统而言,整个现场包括很多的烧结设备,通过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对烧结设备10进行操作控制时,原则上,为了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现场生产的安全性,每次操作只允许一台设备动作。即为,当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的无线信号收发单元2022以无线信号形式发出操作请求信号时,只允许一个远程站40接收到该无线信号并控制相应的烧结设备动作。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系统中,为实现上述目的,预先设定:为每台烧结设备20对应的远程站40设定唯一、特定的发射/接收频率,使得每个远程站40只能接收/发送所述特定频率的无线信号;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以该频率发送/接收无线信号时,只能与一个远程站40实现通信。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必须保证为每个远程站40设定的唯一、特定的发射/接收频率不同于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的信号读取子单元2011发射接收射频信号的频率。
因此,所述设备操作单元202还必须包括:调频子单元2023,用于调节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子单元2022的发射/接收频率。
此时,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子单元2022,用于将输入子单元2021生成的操作请求信号转化为无线信号、以某一特定的频率发送至远程站40。
优选地,所述设备操作单元202还包括存储子单元;将以某一特定频率接收所述远程站40发送的无线信号转化为烧结设备状态信息发送至存储子单元保存。
参照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系统的远程站结构图。所述远程站40包括通信单元401a、控制单元402a、采集单元403a。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401a,能够接收和发送某一特定频率无线信号。
具体的,所述通信单元401a接收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发送的用于操作所述烧结设备10的无线操作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单元402a、接收所述控制单元402a发送的表示烧结设备状态信息的无线状态信号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20。
所述控制单元402a,通过所述通信单元401a接收到的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发出的用于操作所述烧结设备10的无线操作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给控制站30,接收控制站30返回的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10,将采集单元403a采集得到的设备状态信息转化为无线状态信号经通信单元401a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20。
具体的,所述控制单元402a包括:识别子单元4021a、第一控制子单元4022a、第二控制子单元4023a、以及第三控制子单元4024a。
其中,所述识别子单元4021a用于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识别,当接收到的信息为所述通信单元401a发送的无线操作信号时,发送至第一控制子单元4022a;当接收到的信息为所述控制站30发送的操作指令时,发送至第二控制子单元4023a;当接收到的信息为所述采集单元403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时,发送至第三控制子单元4024a。
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4022a,用于将所述无线操作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给控制站30。
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4023a,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10。
所述第三控制子单元4024a,用于将所述设备状态信息转化为无线状态信号经通信单元401a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20。
所述采集单元403a,用于采集所述烧结设备10的状态信息通过控制网发送给控制站30、和/或由通信单元401a发送给移动操作终端20。
所述控制站30与控制网络相连的、用于接收烧结设备状态信息和生成烧结设备操作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远程站40中,所述远程站40与控制站30之间通过控制网进行通信,其之间的信号交互均直接通过控制网络实现。例如,所述远程站40的控制单元402a直接通过控制网络将所述操作请求信号转发至控制站30。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远程站40也可以通过通信单元实现与所述控制站30之间的通信。参照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系统的远程站另一实施方式结构图。
所述远程站40包括通信单元401b、控制单元402b、采集单元403b。所述通信单元401b,能够接收和发送某一特定频率无线信号。
具体的,所述通信单元401b接收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发送的表示操作请求信号的无线操作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单元402b、接收所述控制单元402b返回的无线操作信号转发至控制站30、接收所述控制站30发送的表示操作指令的无线指令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402b,接收所述控制单元402b发送的表示烧结设备状态信息的无线状态信号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20和控制站30。
所述控制单元402b,通过所述通信单元401b接收到的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发出的用于操作所述烧结设备10的无线操作信号转发给控制站30,接收控制站30返回的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10,将采集单元403b采集得到的设备状态信息转化为无线状态信号经通信单元401b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20和控制站30。
具体的,所述控制单元402b包括:识别子单元4021b、第一控制子单元4022b、第二控制子单元4023b、以及第三控制子单元4024b。
其中,所述识别子单元4021b用于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识别,当接收到的信息为表示操作请求信号的无线操作信号时,发送至第一控制子单元4022b;当接收到的信息为表示所述控制站30发送的操作指令的无线指令信号时,发送至第二控制子单元4023b;当接收到的信息为所述采集单元403b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时,发送至第三控制子单元4024b。
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4022b,用于将所述无线操作信号经通信单元401b转发给控制站30。
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4023b,用于将所述无线指令信号转化为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10。
所述第三控制子单元4024b,用于将所述设备状态信息转化为无线状态信号经通信单元401b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20和控制站30。
所述采集单元403b,用于采集所述烧结设备10的状态信息由通信单元401b分别发送给控制站30和/或移动操作终端20。
此时,对应的,所述控制站30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实现与所述远程站40之间的通信。
具体的,所述控制站30接收所述远程站40转发的无线操作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生成相应的操作指令,并转化为无线指令信号返回至远程站40;所述控制站30接收所述远程站发送的表示设备状态信息的无线状态信号并存储,用于实现对烧结设备的实时监控。
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烧结厂控制系统,通过采用移动操作终端和能够接收和发送某一特定频率无线信号的控制站,以无线信号的形式实现对烧结设备的操作控制。为了确保操作人员操作的正确性,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对设备进行操作之前,首先获取该设备的详细信息,显示给操作人员,只有接收到操作人员返回的确定该设备即为待操作设备时,再对该设备进行操作,由此可以避免操作人员出现误操作,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为每个远程站设定特有的接收频率,每次移动操作终端均以待操作烧结设备对应的特有频率发射操作请求信号,由此保证每次操作只控制一台现场设备动作,能够满足烧结厂设备的控制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移动操作终端能够集中现场所有烧结设备的操作功能,对于烧结现场,只需配备一台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即可。同时,本发明所述系统采用无线信号的形式实现移动操作终端对烧结设备的操作控制,不需要在现场大量布置控制电缆和管线,简化现场布置且节省管线资源。
同时,采用本发明所述控制系统,当操作人员发现某烧结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所述移动操作终端立即停止该设备,使得故障时间大大缩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当对设备进行调试时,操作人员可以一边观察设备运行状态一边进行调节,既降低了操作强度又增强了调节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系统中,通过设定所述远程站只能接收和发送某一特定频率的无线信号,可以实现在某一时刻,通过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对现场的某一设备进行无线信号操作。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系统中,所述远程站的接收/发射频率、以及移动操作终端的接收/发射频率均相同,此时,对于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发送的无线操作信号,只要位于其接收范围内的所有的远程站均能够接收到,即所有远程站均将所述无线操作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至控制站并均能接收到控制站返回的操作指令。此时,为了保证在某一时刻,只有一台设备动作,在远程站根据接收到的操作指令控制烧结设备运行之前,进一步包括:远程站判断是否收到授权信号,只有接收到授权信号的远程站才能根据操作指令控制设备运行。
参照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烧结厂控制系统结构图,所述系统包括烧结设备10和控制网络,移动操作终端20、控制站30、远程站40、以及操作站50。其中,
所述操作站50和控制站30均与控制网络相连;所述操作站50用于下发授权命令至对应的远程站40;所述操作站50与控制网络相连的、用于接收烧结设备状态信息和生成烧结设备操作指令。
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集中了现场所有烧结设备的操作功能,包括设备判断单元201和设备操作单元202。
设备判断单元201,用于获取烧结设备10的详细信息,显示给操作人员,接收操作人员返回的该烧结设备10是否为待操作设备的判断结果。
设备操作单元202,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接收自操作人员的设备操作指令生成操作请求信号,并转化为无线信号发送至远程站40。
所述远程站40,用于将所述烧结设备10连接入控制网络。所述远程站40包括通信单元401、控制单元402、采集单元403。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401,能够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402,通过所述通信单元401接收到的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发出的用于操作所述烧结设备10的无线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给控制站30,接收控制站30返回的操作指令并确定接收到所述操作站下发的授权命令后操作烧结设备10;
所述采集单元403,用于采集烧结设备10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站30和/或由通信单元401发送给移动操作终端20。
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烧结设备与实施例一中所述烧结设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系统的移动操作终端结构图。
图8所示实施例二所述移动操作终端2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无线信号收发单元2021b,用于以某一特定的频率接收/发送无线信号,实现与远程站40之间的通信。所述特定频率即为现场所有远程站40的接收/发射频率。
其他均与实施例一所述移动操作终端相同,不再赘述。
参照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系统的远程站结构图。所述远程站40包括通信单元401c、控制单元402c、采集单元403c。其中,
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系统的远程站中,所述通信单元和采集单元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02c进一步包括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以及在接收控制站30返回的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10的时候,要进一步判断所述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是否接收到操作站50下发的授权命令。
具体的,所述控制单元402c包括:识别子单元4021c、第一控制子单元4022c、第二控制子单元4023c、第三控制子单元4024c、以及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4025c。
其中,所述识别子单元4021c用于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识别,当接收到的信息为所述通信单元401c发送的无线操作信号时,发送至第一控制子单元4022c;当接收到的信息为所述控制站30发送的操作指令时,发送至第二控制子单元4023c;当接收到的信息为所述采集单元403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时,发送至第三控制子单元4024c。
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4022c,用于将所述无线操作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给控制站30。
所述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4025c,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操作站50下发的授权命令后,转发至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4023c;
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4023c,用于接收到所述识别子单元4021c发送的操作指令后,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4025c转发的授权命令,如果是,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10。
所述第三控制子单元4024c,用于将所述设备状态信息转化为无线状态信号经通信单元401c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20。
所述采集单元403c,用于采集所述烧结设备10的状态信息通过控制网发送给控制站30、和/或由通信单元401c发送给移动操作终端20。
所述控制站30与控制网络相连的、用于接收烧结设备状态信息和生成烧结设备操作指令。
进一步的,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系统中,其远程站40与控制站30之间也是通过控制网进行通信,其之间的信号交互均直接通过控制网络实现。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系统中,所述远程站40也可以通过通信单元实现与所述控制站30之间的通信。参照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系统的远程站另一实施方式结构图。
其与图6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02d进一步包括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以及在接收控制站30返回的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10的时候,要进一步判断所述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是否接收到操作站50下发的授权命令。
所述通信单元401d,能够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402d包括:识别子单元4021d、第一控制子单元4022d、第二控制子单元4023d、第三控制子单元4024d、以及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4025d。
其中,所述识别子单元4021d用于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识别,当接收到的信息为表示操作请求信号的无线操作信号时,发送至第一控制子单元4022d;当接收到的信息为表示所述控制站30发送的操作指令的无线指令信号时,发送至第二控制子单元4023d;当接收到的信息为所述采集单元403d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时,发送至第三控制子单元4024d。
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4022d,用于将所述无线操作信号经通信单元401转发给控制站30。
所述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4025d,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操作站50下发的授权命令后,转发至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4023d;
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4023d,用于接收到所述识别子单元4021d发送的无线指令信号后,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4025d转发的授权命令,如果是,将所述无线指令信号转化为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10。
所述第三控制子单元4024d,用于将所述设备状态信息转化为无线状态信号经通信单元401d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20和控制站30。
所述采集单元403d,用于采集所述烧结设备10的状态信息由通信单元分别发送给控制站30和/或移动操作终端20。
此时,对应的,所述控制站30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实现与所述远程站40之间的通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获取操作站下发的授权信号,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方式一:操作站主动授权。
操作站能够对所有现场的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当操作站监控发现某一设备发生故障需要紧急停止或需要对某一设备进行检修时,操作站将通过控制网主动下发授权命令至与所述烧结设备相连的远程站。
方式二:烧结设备请求授权。
当设备端发现某一设备发生故障需要紧急停止或需要对某一设备进行检修时,设备端主动向操作站上发授权请求信号,其中,所述授权请求信号中包含所述设备信息;
操作站接收到所述授权请求信号后,经确认无误,通过控制网下发授权信号至所述设备对应的远程站。
方式三:移动操作终端请求授权。
当发现某一设备发生故障需要紧急停止或需要对某一设备进行检修时,操作端的移动操作终端通过无线信号发送授权请求信号至远程站,其中,所述授权请求信号中包含所述设备的信息。
此时,所述远程站的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表示授权请求的无线信号后,转化为授权请求,通过控制网上发至操作站,并接收所述操作站返回的授权命令。
所述操作站接收到所述授权请求后,下发授权命令至远程站。
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烧结厂控制系统,采用移动操作终端,以无线信号的形式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操作控制。其中,设定所有无线信号收发装置收发频率相同,此时,设备端所有接收到无线操作信号的远程站均能根据所述无线操作信号接收到控制站的操作指令。为保证每次操作只控制一台现场设备动作,远程站在接收到操作指令后进一步判断是否获得授权,只有获得授权的远程站才能对烧结设备进行操作,以此满足烧结厂设备的控制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系统中采用的移动操作终端能够集中现场所有设备的操作功能,对于烧结现场,只需配备一台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即可。同时,本发明所述系统采用无线形式实现移动操作终端对设备的操作控制,不需要在现场大量布置控制电缆和管线,简化现场布置且节省管线资源。
同时,采用本发明所述控制系统,当操作人员发现某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所述移动操作终端立即停止该设备,使得故障时间大大缩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当对设备进行调试时,操作人员可以一边观察设备运行状态一边进行调节,既降低了操作强度又增强了调节的准确性。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系统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可以在将接收到的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发出的用于操作所述烧结设备的无线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给控制站之前,判断所述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是否接收到所述操作站下发的授权命令,只有接收到所述授权命令的远程站才会转发操作请求信号至控制站,由此实现在同一时刻只对一台烧结设备进行控制的目的。
现有企业面积大和设备多的特点,给工厂的日常生产和设备维护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当工作人员位于工厂的很多设备之间时,很容易迷失其当前所在位置,无法确定具体在哪台设备附近,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麻烦。
优选地,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移动操作终端还可以包括定位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整个工厂的设备布置图。所述设备布置图依据整个工厂内所有烧结设备的实际布置位置按比例绘制,真实的反映了每个烧结设备在工厂内所处的位置、以及各烧结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
所述定位单元用于依据该设备布置图实现工作人员的快速定位。具体的,工作人员只需快速确定当前位置处放置的设备信息,依据该烧结设备在所述设备布置图中的位置,就能够确定当前其所在位置。
具体的,所述定位单元包括第二查询子单元、第二显示子单元、第二存储子单元。
第二查询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解码子单元解码得到的设备身份标识,查询第二存储子单元中的设备布置图,获取该烧结设备在设备布置图上的位置,即为移动操作终端的当前位置,发送至第二显示子单元;
第二显示子单元,用于显示移动操作终端的当前位置;
第二存储子单元,用于储存所述设备布置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人员通过所述移动操作终端,获取当前与之距离最近的烧结设备的身份标识,结合设备布置图,确定该烧结设备在所述设备布置图上的位置,即为该移动操作终端当前在工厂内所处的位置。由此,可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其当前所在位置,实现工厂定位。
优选地,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系统中所述移动操作终端还可以根据所述烧结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对现场设备进行监控、或状态分析。
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必须到主控室通过操作站才能实现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控和状态分析。采用本发明所述系统,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在烧结现场通过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对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状态分析,当遇到紧急故障时,可以及时对设备状态做出判断并迅速进行处理,由此能够大大缩减故障时间,同时减轻操作人员的操作强度,有利于现场操作。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系统采用的移动操作终端,可以是手持信号发生器,也可以是手持式电脑。所述移动操作终端的尺寸、重量等均适合于手持,易于防护及维修。采用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将使得烧结现场的操作设备更加易于操作和维修。
与现有技术的固定设置在每台设备旁的操作箱相比,本发明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可以自由移动,其使用灵活度比较高。由于烧结生产的现场环境非常恶劣,有些设备处于高粉尘、高噪声、或比较危险的环境内。对于这种设备,采用现有技术的固定操作台进行控制时,操作人员需要处于非常恶劣的生产环境内,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而采用本发明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只需为每个远程站设置通信单元,操作人员就可以在远离设备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信号操作,只需保证处于该设备的无线信号接收范围内即可。由此,可以很好的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另一方面,对于现有技术所述的固定操作台,由于其长期处于恶劣的生产环境中,其损坏率比较高,其维护、维修和更换难度比较大。而且,对于很多设备来说,其操作台价格比较昂贵,由于其损坏进行维修和更新,将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相应的,采用本发明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可以在较好的生产环境中对设备进行信号操作,因此,其损坏率低,对其进行维护、维修、以及更换都比较方便。同时,对于本发明,只需为每个远程站配套设置一台通信单元,由本领域常识可知,通信单元的价格远低于设备操作台的价格,维修或更新通信单元所需的费用远低于设备操作台,因此,本发明所述系统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可以还包括权限管理模块。所述权限管理模块为不同的终端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等级和操作范围;不同权限等级的用户,其对所述移动操作终端的操作范围是不相同的。
权限等级高的用户,其操作范围比较广,权限等级低的用户,其操作范围比较窄。例如,设定烧结厂系统工程师的权限等级为高,其操作范围为全厂,则所述烧结厂系统工程师可以通过所述移动操作终端操作整个烧结厂的现场设备;设定原料工序操作人员的权限等级为中,其操作范围为原料工序,则所述原料工序操作人员只能操作原料工序范围内的设备,超过所述范围的设备均不能进行操作。
采用上述方式,可以避免操作人员的误操作,保证现场的生产安全和设备安全。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移动操作终端还可以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为每个用户提供用户名和用户口令。当操作人员需要使用所述移动操作终端进行设备操作时,所述用户管理模块要求操作人员提供用户名和用户口令。只有当操作人员提供的用户名和用户口令均正确无误时,所述移动操作终端才允许该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否则拒绝该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由此,可以进一步包括现场的生产安全和设备安全。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烧结厂控制系统还可以与现有的控制系统共存,可以在现有操作平台的基础上考虑为需要的设备设置移动操作终端、或为需要的设备增加移动操作终端。即为,对于现场有些设备,可以只配备机旁固定操作箱;而有些设备,可以完全采用移动操作终端控制;还有些设备,可以既配套设备机旁固定操作箱,又实行移动操作终端遥控操作控制。由此可以灵活的满足烧结现场不同设备的不同需求。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包括设备和控制网络,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移动操作终端;
与控制网络相连的、用于生成设备操作指令的控制站;
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入控制网络的远程站;
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包括:设备判断单元,用于获取设备详细信息,显示给操作人员,接收操作人员返回的该设备是否为待操作设备的判断结果;设备操作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接收自操作人员的设备操作指令生成操作请求信号,并转化为无线信号发送至远程站;
所述远程站包括:能够接收和发送某一特定频率无线信号的通信单元、控制单元及采集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移动操作终端发出的用于操作设备的无线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给控制站,接收控制站返回的设备操作指令操作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能够感应射频信号,将该设备的身份标识调制编码成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所述设备判断单元包括:
信号读取子单元,用于发射射频信号,接收其信号覆盖范围内设备返回的射频信号,发送至解码子单元;
解码子单元,用于调制解码该射频信号获取该设备对应的身份标识,发送至第一查询子单元;
第一查询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查询第一存储子单元中的设备标识对应表,获取该身份标识对应的设备详细信息,发送至第一显示子单元;
第一显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设备的详细信息展现给操作人员;
结果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操作人员返回的该设备是否为待操作设备的判断结果,并发送至设备操作单元;
第一存储子单元,用于储存所述设备标识对应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结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操作终端还包括定位单元;其中,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第二查询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解码子单元识别到的设备身份标识,查询第二存储子单元中的设备布置图,获取该设备在设备布置图上的位置,即为移动操作终端的当前位置,发送至第二显示子单元;
第二显示子单元,用于显示移动操作终端的当前位置;
第二存储子单元,用于储存所述设备布置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结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还包括:
目标确定子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路径规划子单元;
路径规划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查询子单元获取的当前位置、以及目标设备信息,查找所述设备布置图,组织一条由当前位置达到目标设备的路径,通过第二显示单元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烧结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无线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接收到的信息,当所述信息为所述通信单元发送的无线操作信号时,发送至第一控制子单元;当所述信息为所述控制站发送的操作指令时,发送至第二控制子单元;当所述信息为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时,发送至第三控制子单元;
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操作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给控制站;
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
第三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设备状态信息转化为无线状态信号经通信单元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烧结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接收到的信息,当所述信息为表示操作请求信号的无线操作信号时,发送至第一控制子单元;当所述信息为表示操作指令的无线指令信号时,发送至第二控制子单元;当所述信息为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时,发送至第三控制子单元;
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操作信号经通信单元转发给控制站;
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指令信号转化为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
第三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设备状态信息转化为无线状态信号经通信单元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和控制站。
7.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包括设备和控制网络,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移动操作终端;
与控制网络相连的、用于生成设备操作指令的控制站;与控制网络相连的、用于下发授权命令的操作站,
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入控制网络的远程站;
所述移动操作终端包括:设备判断单元,用于获取设备详细信息,显示给操作人员,接收操作人员返回的该设备是否为待操作设备的判断结果;设备操作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接收自操作人员的设备操作指令生成操作请求信号,并转化为无线信号发送至远程站;
所述远程站包括能够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的通信单元、控制单元及采集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移动操作终端发出的用于操作所述设备的无线操作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给控制站,接收到控制站返回的操作指令及操作站下发的授权命令时操作烧结设备;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站和/或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设备的状态信息并由通信单元发送给移动操作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烧结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能够感应射频信号,将该设备的身份标识调制编码成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所述设备判断单元包括:
信号读取子单元,用于发射射频信号,接收其信号覆盖范围内设备返回的射频信号,发送至解码子单元;
解码子单元,用于调制解码该射频信号获取该设备对应的身份标识,发送至第一查询子单元;
第一查询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查询第一存储子单元中的设备标识对应表,获取该身份标识对应的设备详细信息,发送至第一显示子单元;
第一显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设备的详细信息展现给操作人员;
结果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操作人员返回的该设备是否为待操作设备的判断结果,并发送至设备操作单元;
第一存储子单元,用于储存所述设备标识对应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烧结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操作终端还包括定位单元;其中,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第二查询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解码子单元识别到的设备身份标识,查询第二存储子单元中的设备布置图,获取该设备在设备布置图上的位置,即为移动操作终端的当前位置,发送至第二显示子单元;
第二显示子单元,用于显示移动操作终端的当前位置;
第二存储子单元,用于储存所述设备布置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烧结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还包括:
目标确定子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路径规划子单元;
路径规划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查询子单元获取的当前位置、以及目标设备信息,查找所述设备布置图,组织一条由当前位置达到目标设备的路径,通过第二显示单元显示。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烧结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接收到的信息,当所述信息为所述通信单元发送的无线操作信号时,发送至第一控制子单元;当所述信息为所述控制站发送的操作指令时,发送至第二控制子单元;当所述信息为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时,发送至第三控制子单元;
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操作信号转化为操作请求信号转发给控制站;
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操作站下发的授权命令后,转发至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
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识别子单元发送的操作指令、及所述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转发的授权命令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
第三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设备状态信息转化为无线状态信号经通信单元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烧结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接收到的信息,当所述信息为表示操作请求信号的无线操作信号时,发送至第一控制子单元;当所述信息为表示操作指令的无线指令信号时,发送至第二控制子单元;当接收到的信息为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时,发送至第三控制子单元;
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操作信号经通信单元转发给控制站;
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操作站下发的授权命令后,转发至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
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识别子单元发送的无线指令信号、及所述授权命令接收子单元转发的授权命令时,将所述无线指令信号转化为操作指令操作烧结设备;
第三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设备状态信息转化为无线状态信号经通信单元发送至移动操作终端和控制站。
CN2009102234760A 2009-11-17 2009-11-17 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 Active CN1020630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34760A CN102063097B (zh) 2009-11-17 2009-11-17 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34760A CN102063097B (zh) 2009-11-17 2009-11-17 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3097A CN102063097A (zh) 2011-05-18
CN102063097B true CN102063097B (zh) 2012-06-06

Family

ID=43998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34760A Active CN102063097B (zh) 2009-11-17 2009-11-17 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630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23327B2 (en) 2013-03-14 2019-03-05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Collecting and delivering data to a big data machine in a process control system
US9665088B2 (en) 2014-01-31 2017-05-30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Managing big data in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US10866952B2 (en) 2013-03-04 2020-12-15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Source-independent queries in distributed industrial system
US10678225B2 (en) 2013-03-04 2020-06-09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Data analytic services for distributed industrial performance monitoring
US10649424B2 (en) 2013-03-04 2020-05-12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Distributed industrial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analytics
US10282676B2 (en) 2014-10-06 2019-05-07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Automatic signal processing-based learning in a process plant
US9558220B2 (en) 2013-03-04 2017-01-31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Big data in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US10649449B2 (en) 2013-03-04 2020-05-12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Distributed industrial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analytics
US10386827B2 (en) 2013-03-04 2019-08-20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Distributed industrial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analytics platform
US10909137B2 (en) 2014-10-06 2021-02-02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Streaming data for analytics in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US10691281B2 (en) 2013-03-15 2020-06-23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process plant with location aware mobile control devices
EP3200131A1 (en) 2013-03-15 2017-08-02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Data modeling studio
GB2513238B (en) * 2013-03-15 2020-12-09 Fisher Rosemount Systems Inc Mobile control room with real-time environment awareness
US10168691B2 (en) 2014-10-06 2019-01-01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Data pipeline for process control system analytics
US10503483B2 (en) 2016-02-12 2019-12-10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Rule builder in a process control network
US10608933B2 (en) * 2016-03-31 2020-03-31 Toshiba Mitsubishi-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oration Data reproduction device for plant-monitoring control system
CN106411569A (zh) * 2016-08-31 2017-02-15 福建求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控制设备进行快速设置的方法
CN110928270B (zh) * 2019-11-26 2023-11-03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检测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4720C (zh) * 2002-10-17 2005-10-26 浙江大学 一种利用智能控制系统控制高炉冶炼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4720C (zh) * 2002-10-17 2005-10-26 浙江大学 一种利用智能控制系统控制高炉冶炼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星平.《基于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互连的氧化锌生产线网络控制系统》.《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第18卷(第3期),全文. *
刘翠红等.《烧结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国钢铁业》.2008,全文. *
张嘉凯等.《基于PLC技术的未来智能家庭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科技文献》.200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3097A (zh)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3097B (zh) 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
CN102750752B (zh) 电力隧道综合环境自动化巡检系统
CN204203734U (zh) 基于电力物联网的变电主设备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
CN201163361Y (zh) 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线的控制系统
CN102654766A (zh) 一种plc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及其应用
CN102681504A (zh) 一种工业数据采集和反馈系统
CN103309306B (zh) 混凝土振捣质量监控通讯组网方法
CN103035041A (zh) 一种新型现场设备巡检系统及其巡检方法
WO2012022358A1 (en) Method of control of technical equipment
CN202210296U (zh) 变电智能巡检一体化装置和监控系统
CN102820707B (zh) 配网拓扑自动识别系统
CN101968644A (zh) 无人值守远程医用制氧机监控系统
CN114330764B (zh) 操作票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4376495A (zh) 一种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无线监管系统及其监管方法
CN102092639B (zh) 一种协调吊机作业的智能控制设备
CN102033520A (zh) 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
CN102033522B (zh) 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
CN109084773A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离线精确定位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3296762A (zh) 变电站二次设备辅助操作系统
CN207457816U (zh) 一种多点式农村污水处理站的远程运维系统
CN108107292A (zh)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业务数据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0854725A (zh) 多变电站之间业务联动系统及其方法
CN204374731U (zh) 基于ems-api的高压电气设备信息采集与评价系统
CN101742514B (zh) 一种组网方法
CN102033521A (zh) 一种烧结厂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