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5713A - 接收数据帧的数据接收设备和发送数据帧的数据发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接收数据帧的数据接收设备和发送数据帧的数据发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5713A
CN102055713A CN2010105428718A CN201010542871A CN102055713A CN 102055713 A CN102055713 A CN 102055713A CN 2010105428718 A CN2010105428718 A CN 2010105428718A CN 201010542871 A CN201010542871 A CN 201010542871A CN 102055713 A CN102055713 A CN 102055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nstellation mapping
mapping scheme
data
sc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28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5713B (zh
Inventor
权义根
朴泰林
金泳秀
金应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284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652413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55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5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2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identifying the type of modulation

Abstract

公开一种接收数据帧的数据接收设备和发送数据帧的数据发送设备,其中,所述数据接收设备可辨别接收的数据帧的类型,所述数据发送设备可将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数据帧,从而数据接收设备可根据应用于数据帧的星座映射方案来辨别数据帧。

Description

接收数据帧的数据接收设备和发送数据帧的数据发送设备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一种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发送设备,其中,所述数据接收设备可使用星座映射方案来辨别接收的数据帧的类型,所述数据发送设备可发送所述数据帧。
背景技术
在无线电通信领域,数据吞吐量以及数据吞吐量的提高被认为是很重要的。例如,在局域网(LAN)的情况下,鉴于用户数量的增加以及使用语音、视频流传输等各种应用的可用性,会期望提高吞吐量。
因此,为了提高吞吐量,已经提出更为先进的数据传输标准。然而,伴随新提出的数据传输标准,会出现关于与基于现有数据传输标准的数据发送设备和数据接收设备之间的共存和互操作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根据一总体方面,提供一种数据接收设备,所述数据接收设备能够从根据现有数据传输标准的数据发送设备和根据在现有数据传输标准之后提供的数据传输标准的数据发送设备两者接收数据帧,并确定各种数据传输标准中的哪一种数据标准被应用于接收的数据帧。
根据另一总体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发送设备,包括:星座映射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一数据帧;发送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将第一数据帧发送到数据接收设备,其中,所述数据接收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帧,从第二数据发送设备接收应用了第二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二数据帧,并根据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和第二星座映射方案中的每一个来辨别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
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和第二星座映射方案中的每一个可在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中的相应时段应用彼此不同的方案的星座。
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和第二星座映射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星座映射方案、正交BPSK(QBPSK)星座映射方案、+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和-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
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可针对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应用彼此不同的星座映射方案,其中,每个时段被包括在第一数据帧中。
可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来调制第一数据帧。星座映射单元可将包括在第一数据帧中的OFDM符号的多个子载波组合为第一子载波组和第二子载波组,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可针对第一子载波组和第二子载波组应用彼此不同的星座映射方案。
星座映射单元可将来自所述多个子载波中的奇数编号的子载波组合为第一子载波组,并将来自所述多个子载波中的偶数编号的子载波组合为第二子载波组。
星座映射单元可将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一子载波组,并将Q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二子载波组。
星座映射单元可将+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一子载波组,并将-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二子载波组。
星座映射单元可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一数据帧的预定时段。
星座映射单元可改变应用第一星座映射方案的时段。
根据另一总体方面,提供一种数据接收设备,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为用于接收应用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一数据帧,并接收应用了第二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二数据帧;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用于确定应用于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的星座映射方案;帧识别单元,被配置为用于根据确定的星座映射方案来识别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
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和第二星座映射方案中的每一个可在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中的相应时段应用彼此不同的方案的星座。
确定单元可针对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分别产生决策度量,并将分别产生的决策度量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由此确定星座映射方案。
确定单元可通过将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的实数部分的值相加并将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的虚数部分的值相加来产生决策度量。
确定单元可通过将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的实数部分的值相减并将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的虚数部分的值相减来产生决策度量。
根据另一总体方面,提供一种由数据接收设备接收数据的方法,所述数据接收设备能够接收应用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一数据帧和应用了第二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二数据帧,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应用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一数据帧,并根据应用于第一数据帧的星座映射方案来处理第一数据帧。
所述方法可还包括:接收应用了第二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二数据帧,确定应用于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的星座映射方案,并根据确定的星座映射方案来识别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
所述方法可还包括:针对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产生决策度量,并将分别产生的决策度量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由此确定星座映射方案。
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和第二星座映射方案中的每一个可在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中的相应时段应用彼此不同的方案的星座。
通过以下的详细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其它特点和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示出用于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星座映射方案的示例的示图;
图2A到图2C示出用于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另一星座映射方案的示例的示图;
图3A和图3B示出用于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对角星座映射方案(diagonalconstellation mapping scheme)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数据帧的格式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数据发送设备的结构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数据接收设备的结构的示图;以及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辨别数据帧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附图以及以下的详细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相同的附图标号将被理解为指示相同的部件、特征和结构。为了清楚性、示例性和便利性,可夸大这些部件的相对尺寸和绘制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的详细描述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里所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因此,将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建议对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正和等同物。这里所述的处理步骤和/或操作的进程被作为示例,然而,除了必须按照特定顺序发生的步骤和/或操作之外,正如本领域所知晓的那样,处理步骤和/或操作的顺序并不受限于这里阐述的顺序。此外,为了增加清楚性和简明性,会省略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图1A和图1B示出用于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星座映射方案的示例的示图。根据具体情况,I轴和Q轴可分别指示同相和正交。
图1A是示出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星座映射方案的星座图。参照图1A的星座图,在BPSK星座映射方案中,根据数据符号的值,数据符号可被映射到复数平面的实轴上的两个点之一。例如,在图1A的星座图中,根据数据符号的值,数据符号可被映射到复数平面上的“+1”或“-1”。
图1B是示出正交BPSK(QBPSK)星座映射方案的星座图。参照图1B的星座图,在QBPSK星座映射方案中,根据数据符号的值,数据符号可被映射到复数平面的虚轴上的两个点之一。例如,在图1B的星座图中,根据数据符号的值,数据符号可被映射到复数平面上的“+j”或“-j”。
图2A到图2C是用于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另一(例如,可选)星座映射方案的示例的示图。
根据实施例,可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来调制数据符号。基于OFDM方案,可使用多个子载波来调制数据符号。
当采用可选(alternative)BPSK(ABPSK)星座映射方案时,可将彼此不同的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构成同一数据符号的各个子载波。例如,可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构成同一数据符号的子载波中的一部分,并可将第二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所述子载波中的另一部分。
在图2A的示图中,示出构成同一数据符号的多个子载波,水平轴可表示频带。根据实施例,可将图2C的星座图中示出的Q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所述多个子载波中的子载波210,并可将图2B的星座图中示出的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另一子载波220。例如,可将Q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奇数编号的子载波210,并可将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偶数编号的子载波220。
参照图2A到图2C,在构成同一数据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中,可将彼此不同的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奇数编号的子载波和偶数编号的子载波。然而,数据发送设备可改变应用了不同星座映射方案的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的索引。
此外,可将彼此不同的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构成同一数据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但是,根据另一实施例,数据发送设备可在数据帧的特定时段内采用彼此不同的星座映射方案,数据接收设备可确定在特定时段内采用的星座映射方案,以辨别数据帧。
图3A和图3B示出用于示出对角星座映射方案的示例的示图。
图3A是示出对角星座映射方案的星座图,其中,根据数据符号的值,数据符号被映射到距离实轴“+45度”角的轴上的两个点之一。由于数据符号被映射到的轴距离实轴“+45度”角,所以图3A中示出的星座映射方案可被称为+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例如,在图3A的星座图中,根据数据符号的值,数据符号可被映射到复数平面上的“1+j”或“-1-j”。然而,根据另一实施例,数据符号可被映射到对角线上的不同位置。
图3B是示出对角星座映射方案的星座图,其中,根据数据符号的值,数据符号可被映射到距离实轴“-45度”角的轴上的两个点之一。由于数据符号被映射到的轴距离实轴“-45度”角,所以图3B中示出的星座映射方案可被称为-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例如,在图3B的星座图中,数据符号可被映射到复数平面上的“-1+j”或“1-j”。然而,根据另一实施例,数据符号可被映射到对角线上的不同位置。
尽管未示出,但是可使用这样的ABPSK星座映射方案,所述ABPSK星座映射方案使用图3A的星座图的+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和图3B的星座图的-45度BSPK星座映射方案。例如,可将+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构成同一数据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中的一部分,并可将-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所述多个子载波中的另一部分。根据实施例,可将+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奇数编号的子载波,并可将-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偶数编号的子载波,反之亦然(在另一实施例中)。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数据帧的格式的示图。
在图4中,示出三个数据帧410、420和430。第一数据帧410可以是根据802.11a标准的遗留数据帧,第二数据帧420可以是根据802.11n标准的高吞吐量(HT)混合数据帧,第三数据帧430可以是根据802.11ac标准的超高吞吐量(VHT)混合数据帧。应理解:802.11a、802.11n和802.11ac标准为示例,与公开于此的内容一致的实施例和实现方式并不受限于上述标准。
遗留数据帧410可包括:遗留短训练字段(L-STF)411、遗留长训练字段(L-LTF)412、遗留信号字段(L-SIG)413、服务字段414和数据字段415。
HT混合数据帧420可包括:L-STF 421、L-LTF 422、L-SIG 423、HT-SIG1424、HT-SIG2425、HT-STF 426和HT-LTF 427。HT-SIG1424和HT-SIG2425可指示高吞吐量信号字段,HT-STF 426可指示高吞吐量短训练字段,HT-LTF427可指示高吞吐量长训练序列。
HT混合数据帧420可包括用于向根据802.11n标准的数据接收设备提供高速数据传输服务的HT-SIG1424和HT-SIG2425以及HT-STF 426和HT-LTF427,并包括用于向根据802.11a标准的数据接收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L-STF 421、L-LTF 422和L-SIG 423。
因此,根据802.11n标准的数据接收设备可与根据802.11a标准的数据发送设备和根据802.11n标准的数据发送设备进行互操作。当根据802.11n标准的数据接收设备接收遗留数据帧410时,数据接收设备可根据802.11a标准对遗留数据帧410进行解码。此外,当根据802.11n标准的数据接收设备接收HT混合数据帧420时,数据接收设备可根据802.11n标准对HT混合数据帧420进行解码。
根据实施例,根据802.11n标准的数据发送设备可将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数据帧的L-SIG 423,并将Q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HT-SIG1424和HT-SIG2425。
根据802.11n标准的数据接收设备可基于应用于L-SIG 423、HT-SIG1424和HT-SIG2425的星座映射方案来确定HT混合数据帧420是根据802.11n标准的数据帧。数据接收设备可以不需要对整个HT混合数据帧进行解码以确定与所述帧相应的数据传输标准。因此,数据接收设备可基于HT混合数据帧的一部分的星座映射方案,更快速地确定应用于所述HT混合数据帧的可应用数据传输标准。
VHT混合数据帧430可包括:L-STF 431、L-LTF 432、L-SIG 433、VHT-SIG434和437、VHT-LTF 435和436和数据字段438。VHT-SIG1434和VHT-SIG2437可指示超高吞吐量信号字段,VHT-LTF 435和436可指示超高吞吐量长训练字段。
根据实施例,根据802.11ac标准的数据发送设备可将A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VHT-SIG1434。已经参照图2A到图2C、图3A和图3B描述了ABPSK星座映射方案,因此,为了简明而省略对ABPSK星座映射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因此,根据802.11ac标准的数据接收设备可基于应用于VHT-SIG1434的星座映射方案来确定VHT混合数据帧430是根据802.11ac标准的数据帧。
根据实施例,数据接收设备可将遗留数据帧410、HT混合数据帧420和VHT混合数据帧430中互相对应的字段指定为度量区域(metric region)440,并基于应用于度量区域440的星座映射方案来辨别应用于每个数据帧的数据传输标准。
当各个数据帧410、420和430使用(例如)OFDM方案被调制时,数据接收设备可针对各个数据帧410、420和430产生决策度量(decision metric),并使用产生的决策度量来辨别各个数据帧410、420和430。根据实施例,数据接收设备可使用下面的等式1针对数据帧410、420和430中的每一个来产生度量,并基于产生的度量针对数据帧410、420和430中的每一个来产生决策度量。
[等式1]
Met 1 = Σ S R ( | Real | 2 - | Imag | 2 )
Met 2 = Σ S I ( | Imag | 2 - | Real | 2 )
在等式1中,SR指示使用每个数据帧的实轴的子载波的集合,SI指示使用每个数据帧的虚轴的子载波的集合。Real指示数据帧的实数部分的值,Imag指示数据帧的虚数部分的值。
根据另一实施例,数据接收设备可按照有组织或无组织的方式来互相组合数据帧,以产生所述度量。
数据接收设备可基于在等式1中获得的每个度量,使用以下的等式2来应用决策度量。
[等式2]
Sum_Met1=Met1+Met2
Sum_Met2=Met1-Met2
如上所述,当BPSK星座映射方案被应用于遗留数据帧410的度量区域440,QBPSK星座映射方案或正交幅度调制(QAM)星座映射方案被应用于HT混合数据帧320的度量区域424,即,HT-SIG1424,ABPSK星座映射方案被应用于VHT混合数据帧430的度量区域434,即,VHT-SIG1434时,通过等式2获得的决策度量的值可如以下表1所示。
[表1]
  遗留   HT-SIG   VHT-SIG
  星座   BPSK或QAM   QBPSK   ABPSK
  Sum_Met1   0   0   Big(+)
  Sum_Met2   0~Big(+)   Big(-)   0
参照表1,遗留数据帧410的第一决策度量(Sum_Met1)可为“0”,遗留数据帧410的第二决策度量(Sum_Met2)可为“0”到预定(正)值(Big(+))的范围中的值。
此外,HT数据帧420的第一决策度量(Sum_Met1)可为“0”,HT数据帧420的第二决策度量(Sum_Met2)可为“0”到Big(-)的范围中的值。
此外,VHT数据帧430的第一决策度量(Sum_Met1)可为大于“0”的(正)值,VHT数据帧430的第二决策度量(Sum_Met2)可为“0”。
数据接收设备可根据下表2所示的算法来辨别接收的数据帧。
[表2]
if(Sum_Met 1>threshold 1(阈值1))
   Frame_format(帧格式)=VHT_mixed(VHT混合)
else if(Sum_Met 2>threshold 2(阈值2))
   Frame_format=Legacy(遗留)
else
   Frame_format=HT_mixed(HT混合)
end
在表2中,数据接收设备可将第一决策度量(Sum_Met1)的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当第一决策度量(Sum_Met1)的值大于第一阈值时,数据接收设备可确定接收的数据帧是根据802.11ac标准的VHT混合数据帧。
当第一决策度量(Sum_Met1)的值小于第一阈值时,并且当第二决策度量(Sum_Met2)的值大于第二阈值时,数据接收设备可确定接收的数据帧是根据802.11a标准的遗留数据帧。
当第一决策度量(Sum_Met1)的值小于第一阈值时,并且当第二决策度量(Sum_Met2)的值小于第二阈值时,数据接收设备可确定接收的数据帧是根据802.11n标准的HT混合数据帧。
根据实施例,数据接收设备可使用下面的等式3来确定第一阈值(threshold 1)和第二阈值(threshold 2)。
[等式3]
Threshold 1=Big(+)/2,
Threshold 2=Big(-)/2。
已经参照等式1到等式3描述了辨别数据帧的方法。在辨别数据帧的算法的每个步骤中,如表2所示,每个阈值可被确定为各个数据帧的度量中,差值最小的两个度量的中间值。
图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数据发送设备500的结构。
数据发送设备500包括星座映射单元510和发送单元520。
星座映射单元510可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一数据帧。根据实施例,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可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BPSK星座映射方案、QBPSK星座映射方案、+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45度BPSK星座方案和ABPSK星座映射方案。已经参照图1A到图3B对以上星座映射方案进行了描述,为了简明,这里将省略对它们的进一步描述。
根据实施例,可使用OFDM方案来调制第一数据帧。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OFDM方案来调制包括在第一数据帧中的各个数据符号。在ABPSK星座映射方案中,可将彼此不同的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构成同一数据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根据实施例,可将A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一数据帧。
星座映射单元510可将构成包括在第一数据帧中的OFDM符号的多个子载波组合为第一子载波组和第二子载波组,并将彼此不同的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一子载波组和第二子载波组中的每一个。
根据实施例,星座映射单元510可采用以下ABPSK星座映射方案,其中,BPSK星座映射方案被应用于第一子载波组,QBPSK星座映射方案被应用于第二子载波组。
根据另一实施例,星座映射单元510可采用以下ABPSK星座映射方案,其中,+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被应用于第一子载波组,-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被应用于第二子载波组。
根据实施例,星座映射单元510可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仅应用于第一数据帧的时段的一部分。在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采用星座映射方案的时段可以是相同的。
发送单元520可将采用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一数据帧发送到数据接收设备540。
数据接收设备540可接收采用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一数据帧,并可接收采用了第二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二数据帧。
数据接收设备540可针对特定时段确定在每个数据帧中采用的星座映射方案。当各个数据帧中采用的星座匹配方案彼此不同时,数据接收设备540可根据星座映射方案来辨别数据帧。
数据接收设备540可确定在每个数据帧中采用的星座映射方案,并根据星座映射方案来辨别数据帧。
例如,当BPSK星座映射方案在第一数据帧中被采用时,数据接收设备540可辨别出第一数据帧为根据802.11a标准的遗留数据帧。
此外,当QBPSK星座映射方案在第二数据帧中被采用时,数据接收设备540可辨别出第二数据帧是根据802.11n标准的HT混合数据帧。此外,当ABPSK星座映射方案在第三数据帧中被采用时,数据接收设备540可辨别出第三数据帧为根据802.11ac标准的VHT混合数据帧。
根据实施例,可根据信道的状态、数据接收设备540的要求等来改变在每个数据帧中采用星座映射方案的时段。
图6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数据接收设备600的结构。
数据接收设备600包括:接收单元610、确定单元620和帧识别单元630。
接收单元610可接收采用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一数据帧和采用了第二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二数据帧。根据实施例,第一星座映射方案或第二星座映射单元可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BPSK星座映射方案、QBPSK星座映射方案、+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和-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已经参照图1A到图3B描述了这些星座映射方案,因此,为了简明,将在此省略对它们的进一步描述。
根据实施例,对于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的相同时段或相互对应的时段,可采用第一星座映射方案或第二星座映射方案。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和第二星座映射方案可彼此不同。
确定单元620可确定应用于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的星座映射方案,帧识别单元630可根据确定的星座映射方案来识别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根据实施例,确定单元620可针对每个数据帧分别产生决策度量,并将产生的决策度量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由此确定应用于每个数据帧的星座映射方案。
根据实施例,可使用OFDM方案来调制每个数据帧。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单元620可按照有组织或无组织的方式来组合一部分数据帧,由此产生决策度量,并通过将每个决策度量与阈值进行比较来辨别数据帧。根据实施例,确定单元620可将每个阈值确定为各个数据帧的度量中,差值最小的两个度量的中间值。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辨别数据帧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操作S730,数据发送设备710可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一数据帧。根据实施例,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可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BPSK星座映射方案、QBPSK星座映射方案、+45度BPSK方案、-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和ABPSK星座映射方案,上述星座映射方案的示例在图1A到图3B中示出。
在操作S740,数据发送设备710可将应用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一数据帧发送到数据接收设备720。
在操作S750,数据接收设备720可从数据发送设备710接收应用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一数据帧,并且还可从第二数据发送设备(未示出)接收应用了第二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二数据帧。
根据实施例,数据发送设备710可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仅应用于第一数据帧的时段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将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的时段可彼此对应或相同。
在操作S760,数据接收设备720可确定应用于每个数据帧的星座映射方案。根据实施例,数据接收设备720可针对每个数据帧分别产生决策度量,并将产生的决策度量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由此确定应用于每个数据帧的星座映射方案。
根据实施例,如以上参照图1A到图3B所述,数据接收设备720可按照有组织或无组织的方式来组合一部分数据帧,由此产生度量。数据接收设备720可组合产生的度量以产生决策度量,并将决策度量与阈值进行比较,由此辨别每个数据帧。
在操作S770,数据接收设备720可根据应用于每个数据帧的星座映射方案来辨别数据帧。
例如,当BPSK星座映射方案被应用于接收的数据帧时,数据接收设备720可确定接收的数据帧为根据802.11a标准的遗留数据帧。此外,当QBPSK星座映射方案被应用于接收的数据帧时,数据接收设备720可确定接收的数据帧为根据802.11n标准的HT混合数据帧。此外,当ABPSK星座映射方案被应用于接收的数据帧时,数据接收设备720可确定接收的数据帧为根据802.11ac标准的VHT混合数据帧。
上述处理、功能、方法和/或软件可被记录、存储或固定在一个或多个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将由计算机实现的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促使处理器来运行或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所述介质还可包括(单独的或与程序指令结合的)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所述介质和程序指令可以是专门设计或构建的,或者可以是具有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的技能的人员所公知和可用的类型。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介质(诸如硬盘、软盘和磁带)、光介质(诸如CD-ROM盘和DVD)、磁光介质(诸如光盘)以及专门被配置为用于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的硬件装置(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等)。程序指令的示例包括(诸如由编译器产生的)机器码以及(包含可由计算机使用翻译器而执行的更高级代码的)文件两者。所述硬件装置可被配置为充当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以便执行上述操作和方法,反之亦然。此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被分布于通过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中,并且可按照分散的方式来存储和执行计算机可读代码或程序指令。
仅作为非穷尽示例,这里所述的数据接收设备可指示移动装置(诸如蜂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PC、数码相机、便携式游戏控制台、MP3播放器、便携式/个人多媒体播放器(PMP)、手持电子书、便携式/个人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以及能够进行与这里公开的方式一致的无线通信或通信的装置(诸如高清晰度电视(HDTV)、光盘播放器、机顶盒等)。
以上已经描述了若干示例。但是应理解:可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如果所述的技术手段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或者如果在所述系统、体系结构、装置或电路中的部件按照不同的方式被组合和/或被其它部件或其等同物替代或补充,则可实现适合的结果。因此,其它实现方式也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之中。

Claims (19)

1.一种数据发送设备,包括:
星座映射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一数据帧;以及
发送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将第一数据帧发送到数据接收设备,
其中,所述数据接收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帧,从第二数据发送设备接收应用了第二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二数据帧,并根据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和第二星座映射方案中的每一个来辨别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中,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和第二星座映射方案中的每一个在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中的相应时段应用彼此不同的方案的星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中,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和第二星座映射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星座映射方案、正交BPSK(QBPSK)星座映射方案、+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和-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中,第一星座映射方案针对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应用彼此不同的星座映射方案,其中,每个时段被包括在第一数据帧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中,
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来调制第一数据帧,
星座映射单元将包括在第一数据帧中的OFDM符号的多个子载波组合为第一子载波组和第二子载波组,
第一星座映射方案针对第一子载波组和第二子载波组应用彼此不同的星座映射方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中,星座映射单元将来自所述多个子载波中的奇数编号的子载波组合为第一子载波组,并将来自所述多个子载波中的偶数编号的子载波组合为第二子载波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中,星座映射单元将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一子载波组,并将Q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二子载波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中,星座映射单元将+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一子载波组,并将-45度BPSK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二子载波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中,星座映射单元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应用于第一数据帧的预定时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中,星座映射单元改变应用第一星座映射方案的时段。
11.一种数据接收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被配置为用于接收应用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一数据帧,并接收应用了第二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二数据帧;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用于确定应用于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的星座映射方案;以及
帧识别单元,被配置为用于根据确定的星座映射方案来识别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接收设备,其中,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和第二星座映射方案中的每一个在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中的相应时段应用彼此不同的方案的星座。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接收设备,其中,确定单元针对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分别产生决策度量,并将分别产生的决策度量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由此确定星座映射方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接收设备,其中,确定单元通过将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的实数部分的值相加并将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的虚数部分的值相加来产生决策度量。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接收设备,其中,确定单元通过将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的实数部分的值相减并将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的虚数部分的值相减来产生决策度量。
16.一种由数据接收设备接收数据的方法,所述数据接收设备能够接收应用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一数据帧和应用了第二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二数据帧,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应用了第一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一数据帧;以及
根据应用于第一数据帧的星座映射方案来处理第一数据帧。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应用了第二星座映射方案的第二数据帧;
确定应用于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的星座映射方案;以及
根据确定的星座映射方案来识别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针对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产生决策度量;以及
将分别产生的决策度量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由此确定星座映射方案。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星座映射方案和第二星座映射方案中的每一个在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中的每一个中的相应时段应用彼此不同的方案的星座。
CN201010542871.8A 2009-11-06 2010-11-05 接收数据帧的数据接收设备和发送数据帧的数据发送设备 Active CN1020557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5871809P 2009-11-06 2009-11-06
US61/258,718 2009-11-06
KR1020100028404A KR101652413B1 (ko) 2009-11-06 2010-03-30 콘스텔레이션 매핑 기법을 이용하여 데이터 프레임을 수신하는 데이터 수신 장치 및 상기 데이터 프레임을 전송하는 데이터 전송 장치
KR10-2010-0028404 2010-03-30
US12/892,972 US8509329B2 (en) 2009-11-06 2010-09-29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ata frame using constellation mapping scheme and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the date frame
US12/892,972 2010-09-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5713A true CN102055713A (zh) 2011-05-11
CN102055713B CN102055713B (zh) 2016-04-20

Family

ID=43759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2871.8A Active CN102055713B (zh) 2009-11-06 2010-11-05 接收数据帧的数据接收设备和发送数据帧的数据发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09329B2 (zh)
EP (1) EP2320614B1 (zh)
JP (1) JP5756617B2 (zh)
CN (1) CN10205571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729A (zh) * 2011-09-14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调制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3621033A (zh) * 2011-05-19 2014-03-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视空白频谱传输的前导码设计
WO2015039301A1 (zh) * 2013-09-18 2015-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52818A (zh) * 2015-05-18 2015-08-19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兼容配置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59323B2 (en) * 2010-03-10 2013-10-15 Cisco Technology, Inc. Downlink OFDMA for service sets with mixed client types
US9276795B2 (en) * 2011-02-18 2016-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coexistence within television white space channels
US8848834B2 (en) * 2011-09-23 2014-09-30 Uurmi Systems Pvt.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frame format
CN103947171B (zh) * 2011-10-27 2017-07-14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单元格式信号接发
WO2013066739A1 (en) * 2011-11-02 2013-05-10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a physical layer (phy) mode of a data unit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EP2747311B1 (en) * 2012-12-19 2015-03-11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optical data transmission
US10187893B2 (en) * 2016-04-19 2019-01-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long training field in wireless local network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2819A (en) * 1996-09-23 1999-11-09 Motorola, Inc. Modulation format adaptive messaging receiver and method thereof
CN1930825A (zh) * 2004-01-12 2007-03-14 英特尔公司 通过修改调制星座图来表明信息的方法
CN101480005A (zh) * 2006-07-31 2009-07-08 诺基亚公司 采用循环前缀单载波调制的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7835A (en) * 1998-05-12 2000-03-14 Trw Inc. Multi-mode autonomous selection demodulator
US6804211B1 (en) 1999-08-03 2004-10-12 Wi-Lan Inc. Frame structure for an adaptive modul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987274B2 (ja) * 2000-08-21 2007-10-03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多値変調方式の伝送装置
US7453792B2 (en) 2002-11-14 2008-11-18 Edgewater Computer Systems, Inc. Receiver architecture for pilot based OFDM systems
US7269430B2 (en) 2003-11-24 2007-09-11 Broadcom Corporation Frame format for high data throughput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ransmissions
US7474608B2 (en) 2004-01-12 2009-01-0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ignaling information by modifying modulation constellations
MXPA06013914A (es) * 2004-06-01 2007-03-07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odo, aparatos y senal para transmitir/recibir informacion que comprende mensajes primarios y secundarios en una misma transmision.
US7590078B2 (en) * 2004-10-05 2009-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cting legacy spoofing in reduced functionality user terminals
US7620067B2 (en) 2005-12-22 2009-11-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switching transmission modes in IEEE 802.11n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957474B2 (en) * 2006-01-26 2011-06-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obust detection of packet types
JP2009526463A (ja) * 2006-02-09 2009-07-16 アルティア セミコンダクター リミティド 周波数分割多重アクセス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低ピーク対平均電力比伝送
JP4816123B2 (ja) * 2006-02-17 2011-11-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7715442B2 (en) 2006-02-24 2010-05-1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with frame alignment
EP1903559A1 (en) * 2006-09-20 2008-03-26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coding audio signals
JP5015245B2 (ja) * 2007-04-27 2012-08-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信号判定装置及び信号判定方法
EP2188898A4 (en) * 2007-09-14 2011-11-02 Agency Science Tech & Res METHOD FOR ENCODING BIT SEQUENCE AND ENCODING CIRCUIT
US8228806B2 (en) * 2009-06-15 2012-07-24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system to detect packets of different formats in a receiv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2819A (en) * 1996-09-23 1999-11-09 Motorola, Inc. Modulation format adaptive messaging receiver and method thereof
CN1930825A (zh) * 2004-01-12 2007-03-14 英特尔公司 通过修改调制星座图来表明信息的方法
CN101480005A (zh) * 2006-07-31 2009-07-08 诺基亚公司 采用循环前缀单载波调制的通信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1033A (zh) * 2011-05-19 2014-03-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视空白频谱传输的前导码设计
CN103001729A (zh) * 2011-09-14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调制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3001729B (zh) * 2011-09-14 2016-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调制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15039301A1 (zh) * 2013-09-18 2015-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19067A (zh) * 2013-09-18 2016-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US10433186B2 (en) 2013-09-18 2019-10-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ing
CN105519067B (zh) * 2013-09-18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令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4852818A (zh) * 2015-05-18 2015-08-19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兼容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4852818B (zh) * 2015-05-18 2017-12-12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兼容配置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20614A3 (en) 2016-06-01
CN102055713B (zh) 2016-04-20
EP2320614B1 (en) 2017-06-14
US8509329B2 (en) 2013-08-13
US20110110443A1 (en) 2011-05-12
JP2011103654A (ja) 2011-05-26
EP2320614A2 (en) 2011-05-11
JP5756617B2 (ja)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5713A (zh) 接收数据帧的数据接收设备和发送数据帧的数据发送设备
US20200351133A1 (en) Packet mode auto-detection in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ignal field transmission for the packet mode auto-detection, and gain control based on the packet mode
US11005697B2 (en)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equalization using deep neural network
CN102474488B (zh) 构造极高吞吐量长训练字段序列
CN1938977B (zh) 通信系统中用于转换带宽的方法和系统
US940183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67458B1 (en) Feed-forward phase tracking
EP3681065A1 (en) Coding and modulation apparatus using non-uniform constellation
WO2017016342A1 (zh) 一种多用户信息传输的调制方法、解调方法及装置
WO2022228587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04956636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频率正交调幅的方法和装置
US854808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versity combining of repeated signals in OFDMA systems
US20190182097A1 (en) Transmitter, receive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CN104956635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时间正交幅度调制的装置和方法
CN103959696A (zh) 用于执行交织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16506005B (zh)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卫星通信数据传输处理方法
CN103001816B (zh) 数据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79524C (zh) 用于变换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WO2022022521A1 (zh) 相位噪声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08243453B (zh)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534284B (zh) 调制设备和方法,解调设备和方法
US20210136735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flexible resource unit (ru) allocation
US2010011120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17194017A1 (zh) 信息调制方法及装置
KR101652413B1 (ko) 콘스텔레이션 매핑 기법을 이용하여 데이터 프레임을 수신하는 데이터 수신 장치 및 상기 데이터 프레임을 전송하는 데이터 전송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