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5569B - 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5569B
CN102025569B CN201010589073.0A CN201010589073A CN102025569B CN 102025569 B CN102025569 B CN 102025569B CN 201010589073 A CN201010589073 A CN 201010589073A CN 102025569 B CN102025569 B CN 1020255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back
state
control end
message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890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5569A (zh
Inventor
李洪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890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255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25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5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5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5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环回受控端在接收到环回控制端发的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后,设置所述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同时发送环回响应控制报文给所述环回控制端;所述环回控制端在收到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后,设置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从而所述环回控制端和所述环回受控端双方进入环回测试状态;本发明通过设置解析器和复用器的状态以及设置并下发报文收发规则,可以实现按照协议规定进行报文的收发。

Description

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以太网OAM机制主要针对“链路”级别的管理,提供一种有效的点到点(或虚拟点到点)以太网链路监控和故障隔离的机制。
以太网OAM机制实现了环回受控端错误指示、链路监控和环回受控端环回功能,提供了一种数据链路层的环回受控端环回测试方法,可以监视链路的状态,进行链路性能测试。环回受控端环回测试可由两台设备完成,由一端发起以太网OAM环回受控端环回(以下简称环回),另一端进行响应。下面我们将发起环回的一端,即“环回控制端”,简称为“本端”;将响应环回的一端,即“环回受控端”,简称为“远端”。
现有以太网OAM机制中,环回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控制复用器和解析器的状态来完成的。
为了实现环回测试,需要对复用器和解析器的状态进行定义,其中,
复用器可以理解为主要是负责发送侧的报文传送,有FORWARD(发送)和DISCARD(丢弃)两个状态。
FORWARD状态:复用器可以自由转发OAM协议报文、普通数据报文和其它协议报文;DISCARD状态:复用器只能转发OAM协议报文;普通数据报文和其它协议报文被丢弃。
解析器可以理解为主要是接收侧报文的处理,有LOOPBACK(环回)、DISCARD和FORWARD三个状态。
LOOPBACK状态:解析器将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CPU;非OAM协议报文作为LB报文从收到报文的端口原封不动地发送回去;DISCARD状态:解析器将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CPU;非OAM协议报文被丢弃;FORWARD状态:解析器将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CPU;非OAM协议报文正常转发。
当两端建立环回成功后,OAM机制要求要求环回控制端应当具有的特点包括:正常发送以及转发数据报文及协议报文;能够解析接收到的OAM协议报文,并丢弃除了OAM协议报文之外的其他所有报文;要求环回受控端应当具有的特点包括:正常发送以太网OAM报文,不发送任何非以太网OAM报文;能够解析接收到的OAM报文,除了OAM协议报文之外的其他所有报文都原封不动的环回到环回控制端。
但是,在目前的应用中,环回控制端一般能够达到协议的要求,而环回受控端的情形是:只环回了普通的数据报文,对于协议报文不能环回;环回端口仍然能够发送除了OAM协议报文以外的其他协议报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方法及系统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远端不能实现协议要求的环回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A:环回受控端在接收到环回控制端发的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后,设置所述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同时发送环回响应控制报文给所述环回控制端;
步骤B:所述环回控制端在收到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后,设置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从而所述环回控制端和所述环回受控端双方进入环回测试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环回控制端发起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并将自己的复用器和解析器的状态设置丢弃状态;
所述环回受控端在收到所述环回控制报文并判定自身满足环回条件后,设置自己的解析器的状态为环回状态以及设置复用器的状态为丢弃状态;
设置所述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同时发送环回响应控制报文给所述环回控制端。
进一步地,环回受控端判定自身满足环回条件包括:
判断环回受控端的环回端口是否使能了操作管理和维护OAM功能,当确定使能了OAM功能后,进一步判断该环回端口是否已经完成OAM发现;当确定完成OAM发现后,进一步判断该环回端口当前是否已经处于环回状态;当确认没有处于环回状态时,判定满足环回开启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包括:
将所述环回受控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
将所述环回受控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非OAM协议报文从入方向返回去;
将所述环回受控端的出接口为环回端口收到的非OAM协议报文丢弃。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所述环回控制端在收到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后,将自己的解析器的状态改为发送状态以及保持复用器的丢弃状态,并设置所述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
进一步地,所述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包括:
将环回控制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环回报文丢弃;
将环回控制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CPU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系统,包括:环回控制端和环回受控端,其中,
所述环回控制端,用于发送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并在收到所述环回受控端发来的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后,设置所述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
所述环回受控端,用于在接收到环回控制端发的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后,设置所述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同时发送环回响应控制报文给所述环回控制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设置维护单元,其中,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收发环回控制端的环回开始控制报文或者环回响应端的环回响应控制报文;
所述设置维护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后,设置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或者,在收到所述环回受控端发来的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后,设置所述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维护单元具体包括:状态设置模块和规则设置模块,其中,
所述状态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收发单元发起环回控制报文后,将环回控制端的复用器和解析器的状态设置为丢弃状态,以及在所述收发单元收到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后,将所述环回控制端的解析器的状态改为发送状态以及保持复用器的丢弃状态;以及在所述收发单元收到所述环回控制报文并判定自身满足环回条件后,设置环回受控端的解析器的状态为环回状态以及设置复用器的状态为丢弃状态;
所述规则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和所述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
进一步地,所述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包括:
将环回控制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环回报文丢弃;
将环回控制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CPU处理;
所述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包括:
将所述环回受控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
将所述环回受控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非OAM协议报文从入方向返回去;
将所述环回受控端的出接口为环回端口收到的非OAM协议报文丢弃。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设置解析器和复用器的状态以及设置并下发报文收发规则,可以实现按照协议规定进行报文的收发。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中,以太网环回测试的基本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中,环回控制端开始环回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中,环回受控端开始环回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中,判断是否OAM协议报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为了清楚和简化目的,当其可能使本发明的主题模糊不清时,将省略本文所描述的器件中已知功能和结构的详细具体说明。
首先,结合附图1到5对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以太网环回测试的基本拓扑结构示意图。假定两台交换机设备(SWITCH1和SWITCH2,其中,SWITCH1为环回控制端;SWITCH2为环回受控端)的环回端口分别为P1和P2,并且两台设备通过P1和P2相连;当两台分别开启以太网OAM功能,建立OAM连接后,从环回控制端发起环回控制开始报文,环回受控端进行响应,从而双方进入环回测试状态。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环回控制端发送环回开始控制报文;
步骤202:环回受控端在接收到环回控制端发的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后,设置该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同时发送环回响应控制报文给该环回控制端;
步骤203:所述环回控制端在收到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后,设置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并结束本次环回受控端环回测试。
如图3所示,图3为环回控制端开始环回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环回开始后,环回控制端将解析器和复用器的状态由原来的FORWARD改为DISCARD,并发送环回开始控制报文;
步骤302:判断是否收到环回受控端的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如果是,执行步骤303,否则执行步骤304;
步骤303:收到环回受控端的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将解析器状态变为FORWARD,复用器状态仍然为DISCARD,并根据解析器的FORWARD状态设置规则;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报文收发规则下发给交换机设备中的交换芯片中的驱动程序,环回测试过程中,就可以由驱动程序控制环回控制端按照该收发规则对收到的报文进行相应处理;
其中,环回控制端收到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后设置的规则为:
Action={action=Drop},其含义为将该环回端口收到的环回报文(OAM协议报文之外的其他所有报文)丢弃;
Action={action0=CopytoCPU,action1=Drop;},其含义为将该环回端口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CPU处理;
步骤304:本次环回控制端发起的远端环回过程结束。
如图4所示,图4为环回受控端开始环回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环回受控端收到环回开始控制报文;
步骤402:判断自己当前是否满足环回开启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403,否则转到步骤404;其中,判断是否满足环回开启条件包括:
(1)判断SWITCH2的端口P2是否使能了OAM功能;如果是,则继续(2);如果否,则结束;(2)判断端口P2是否已经完成OAM发现,如果是,则继续(3);如果否,则结束;(3)判断端口P2当前是否已经处于环回状态,如果是,则结束;如果否,则满足环回开启条件;
步骤403:将复用器的状态由FORWARD设置为DISCARD,将解析器的状态从FORWARD设置为LOOPBACK,根据解析器和复用器的状态设置规则,同时发送环回控制响应报文给环回控制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报文收发规则下发给交换机设备中的交换芯片中的驱动程序,环回测试过程中,就可以由驱动程序控制环回受控端按照该收发规则对收到的报文进行相应处理;
其中,环回受控端收到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后,设置的规则为:
Action={action0=CopytoCPU,action1=Drop;},其含义为将接口P2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
Action={action=RedirectPort,parameter0,parameter1},其含义为将接口P2收到的非OAM协议报文从入方向返回去,parameter0和parameter1分别表示接口所在的Module及接口号;
Action={action=Drop},其含义为将出接口为环回端口的非OAM协议报文丢弃。
步骤404:环回受控端的响应环回控制结束。
环回成功后,两个交换机设备报文就可以按照设置的报文收发规则对接收或者发送的报文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还以图1为例,从P1发送出去的OAM协议报文和非OAM协议报文到达P2后,SWITCH2对OAM协议报文进行处理,而非OAM协议报文被原封不动的弹回到P1,并在P1丢弃;同时,SWITCH1的P1可以发送从其他端口转发的数据报文以及CPU发出的任何协议报文;而SWITCH2的其他端口转发的报文或者CPU发出的非OAM协议报文,均不从P2进行转发;
其中,判断是否OAM协议报文的方法见附图5所示,具体包括:
当报文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才能确认为是OAM协议报文。(1)目的MAC:0180.c200.0002;(2)协议类型:0x8809;(3)子协议号:0x03。其中(1)为OAM协议报文的特定目的MAC,OAM协议报文的目的MAC一定是0180.c200.0002,但是目的MAC为0180.c200.0002的报文不一定是OAM协议报文;(2)为OAM报文的协议类型,0x8809表示慢协议,可以标识所有的慢协议,如LACP和OAM等;(3)用于识别当前慢速协议的子协议为OAM。
上述判断是否是OAM协议包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对端口入方向报文的处理,可以通过建立表项,包括规则号,目的MAC,协议号,子协议号,ACTION1等字段;当端口收到报文后,依次匹配各个字段,如果前面的字段都完全匹配上,表示该报文是OAM协议报文,则执行相应的动作,如ACTION1上送CPU;如果不完全匹配,则执行ACTION2,将报文从入方向发送出去。
下面结合附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环回控制端和环回受控端,其中,
环回控制端,主要负责发送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并在收到环回受控端发来的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后,设置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
环回受控端,在接收到环回控制端发的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后,设置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同时发送环回响应控制报文给环回控制端。
最后结合附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可以设置交换机设备中,在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收发单元和设置维护单元,其中,
收发单元,当该交换机设备作为环回控制端时,收发单元负责发送环回控制端的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并且接收环回响应端的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当该交换机作为环回受控端时,收发单元负责接收环回控制端的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并且发送环回响应控制报文给环回控制端;
设置维护单元,当该交换机设备作为环回受控端时,当收发单元在接收到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后,由设置维护单元设置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或者,当该交换机作为环回控制端时,当收发单元在收到环回受控端发来的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后,由设置维护单元设置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
其中,所述设置维护单元又可以具体包括:状态设置模块和规则设置模块,
状态设置模块,主要负责设置或者维护复用器和解析器的状态,具体的说就是,在收发单元发起环回控制报文后,状态设置模块将环回控制端的复用器和解析器的状态设置丢弃,以及在收发单元收到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后,状态设置模块将环回控制端的解析器的状态改为发送状态以及保持复用器的丢弃状态;或者,在收发单元收到环回控制报文并判定自身满足环回条件后,状态设置模块将环回受控端的解析器的状态设置为环回,设置环回受控端的复用器的状态为丢弃;
规则设置模块,主要负责设置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或者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其中,
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包括:
将环回受控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
将环回受控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非OAM协议报文从入方向返回去;
将环回受控端的出接口为环回端口收到的非OAM协议报文丢弃;
所述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包括:
将环回控制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环回报文丢弃;
将环回控制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CPU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系统和所述装置的具体实现过程,由于上述方法中已有详细说明,故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方法及系统及装置,通过设置解析器和复用器的状态以及设置并下发报文收发规则,可以实现按照协议规定进行报文的收发,即环回控制端可以实现:正常发送以及转发数据报文及协议报文;能够解析接收到的OAM协议报文,并丢弃除了OAM协议报文之外的其他所有报文;要求环回受控端可以实现:正常发送以太网OAM报文,不发送任何非以太网OAM报文;能够解析接收到的OAM报文,除了OAM协议报文之外的其他所有报文都原封不动的环回到环回控制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环回受控端在接收到环回控制端发的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并判定自身满足环回条件后,设置自己的解析器的状态为环回状态以及设置复用器的状态为丢弃状态;
根据所述解析器与所述复用器的状态设置所述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同时发送环回响应控制报文给所述环回控制端;
其中,所述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包括:将所述环回受控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将所述环回受控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非OAM协议报文从入方向返回去;将所述环回受控端的出接口为环回端口收到的非OAM协议报文丢弃;
步骤B:所述环回控制端在收到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后,设置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从而所述环回控制端和所述环回受控端双方进入环回测试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环回控制端发起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并将自己的复用器和解析器的状态设置丢弃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回受控端判定自身满足环回条件包括:
判断环回受控端的环回端口是否使能了操作管理和维护OAM功能,当确定使能了OAM功能后,进一步判断该环回端口是否已经完成OAM发现;当确定完成OAM发现后,进一步判断该环回端口当前是否已经处于环回状态;当确认没有处于环回状态时,判定满足环回开启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所述环回控制端在收到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后,将自己的解析器的状态改为发送状态以及保持复用器的丢弃状态,并设置所述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从而所述环回控制端和所述环回受控端双方进入环回测试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包括:
将环回控制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环回报文丢弃;
将环回控制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CPU处理。
6.一种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回控制端和环回受控端,其中,
所述环回控制端,用于发送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并在收到所述环回受控端发来的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并判定自身满足环回条件后,设置自己的解析器的状态为环回状态以及设置复用器的状态为丢弃状态;
根据所述解析器与所述复用器的状态设置所述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
所述环回受控端,用于在接收到环回控制端发的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后,设置所述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同时发送环回响应控制报文给所述环回控制端;
其中,所述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包括:将所述环回受控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将所述环回受控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非OAM协议报文从入方向返回去;将所述环回受控端的出接口为环回端口收到的非OAM协议报文丢弃。
7.一种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设置维护单元,其中,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收发环回控制端的环回开始控制报文或者环回响应端的环回响应控制报文;
所述设置维护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环回开始控制报文后,设置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或者,在收到所述环回受控端发来的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后,设置所述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其中,所述设置维护单元包括状态设置模块和规则设置模块,所述状态设置模块用于收发环回控制端的环回开始控制报文或者环回响应端的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并判定自身满足环回条件后,设置环回受控端的解析器的状态为环回状态以及设置复用器的状态为丢弃状态;所述规则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析器的状态和所述复用器的状态设置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并下发;
其中,所述环回受控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包括:将所述环回受控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将所述环回受控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非OAM协议报文从入方向返回去;将所述环回受控端的出接口为环回端口收到的非OAM协议报文丢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设置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收发单元发起环回控制报文后,将环回控制端的复用器和解析器的状态设置为丢弃状态,以及在所述收发单元收到环回响应控制报文后,将所述环回控制端的解析器的状态改为发送状态以及保持复用器的丢弃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回控制端的报文收发规则包括:
将环回控制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环回报文丢弃;
将环回控制端的环回接口收到的OAM协议报文上送CPU处理。
CN201010589073.0A 2010-12-15 2010-12-15 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Active CN102025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89073.0A CN102025569B (zh) 2010-12-15 2010-12-15 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89073.0A CN102025569B (zh) 2010-12-15 2010-12-15 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5569A CN102025569A (zh) 2011-04-20
CN102025569B true CN102025569B (zh) 2016-03-30

Family

ID=43866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89073.0A Active CN102025569B (zh) 2010-12-15 2010-12-15 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255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0622B (zh) * 2012-07-24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656771B (zh) * 2016-11-07 2019-07-09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一种接入网关设备及在其内部环回实现基本呼叫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1049A (zh) * 2005-12-16 2006-06-21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环网及其保护方法
CN1972219A (zh) * 2005-11-23 2007-05-30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性能测试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
CN101330410A (zh) * 2008-07-17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端环回测试方法、系统及交换机
CN101425970A (zh) * 2008-12-01 2009-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远端环回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55959B3 (de) * 2006-11-24 2008-07-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tausch von Date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2219A (zh) * 2005-11-23 2007-05-30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性能测试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
CN1791049A (zh) * 2005-12-16 2006-06-21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环网及其保护方法
CN101330410A (zh) * 2008-07-17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端环回测试方法、系统及交换机
CN101425970A (zh) * 2008-12-01 2009-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远端环回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5569A (zh) 201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0823B (zh) 以太网端口链路连接的协商方法及装置
US20100246385A1 (en) Industrial controller employing the network ring topology
CN101355466B (zh) 连续性检查消息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106121A (zh) 用于高可用性网络的环耦合节点
CN101860491B (zh) 聚合类链路双向转发检测方法及其设备
CN101247270A (zh) 一种实现双向转发检测的系统及方法
CN102821050A (zh) 一种快速生成树协议应用于单环网拓扑的处理方法
CN105871743B (zh) 聚合端口状态协商方法以及装置
CN103107940B (zh) 用于设备级环网的冗余网关系统
CN101997735A (zh) 单环网络拓扑重建方法及系统
CN107508640A (zh) 基于光纤通道技术的双环冗余自愈光纤网络构建方法
CN105790988B (zh) 操作维护管理功能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714939A (zh) 一种以太环网主节点的故障处理方法及相应以太环网
CN102918809B (zh) 网络和扩展单元以及运行网络的方法
CN101331717B (zh) 分组网络中传送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1547131B (zh) Eaps环网单通故障定位和保护方法
CN102025569B (zh) 点到点的远端环回测试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CN104536853B (zh) 一种保障双控制器存储设备资源连续可用性的装置
CN1805299B (zh) 信息传输系统、铁道车辆用信息传输系统及车辆用信息传输终端装置
CN101330410B (zh) 远端环回测试方法、系统及交换机
CN113645312A (zh) 一种基于erps协议的子环网链路保护方法与装置
JP5338915B2 (ja) 伝送システム、伝送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WO2016082436A1 (zh) 一种业务混合集中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01491026A (zh) 用双端口mac中继对网络中的禁用端口进行重新启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10401670A (zh) 一种优化的工业用串口协议的以太网透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