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4364A - 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4364A
CN101874364A CN200880117392A CN200880117392A CN101874364A CN 101874364 A CN101874364 A CN 101874364A CN 200880117392 A CN200880117392 A CN 200880117392A CN 200880117392 A CN200880117392 A CN 200880117392A CN 101874364 A CN101874364 A CN 101874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base station
antenna
station apparatus
antenn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7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和桥卫
川合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74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43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with predefined switching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7/061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用户装置包括多个天线,切换该多个天线从而通过上行链路发送参考信号。该多个天线和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子帧相对应。在上行链路中应用发送分集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中包括:接收电平输入部件,对各用户装置的每个天线存储所测定的所述参考信号的接收电平;以及调度器,根据在接收电平存储部件中存储的、对各用户装置的每个天线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电平,进行调度,以决定对与该天线对应的子帧分配的用户装置。

Description

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进行天线选择分集(ASTD:Antenna Switching Transmission Diversity,天线切换发送分集)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W-CDMA的标准化团体3GPP正在研究作为在W-CDMA和HSDPA的后继的通信方式,即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于下行链路,正在研究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多址),对于上行链路,正在研究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例如,参照3GPP TR 25.814(V7.1.0),“Physical Layer Aspects for Evolved UTRA,”September 2006)。
OFDM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副载波),并在各频带上搭载数据来进行传输的方式,通过将副载波在频率上一部分重叠,同时互不干扰地紧密排列,从而可以实现高速传输,并提高频率的利用效率。
SC-FDMA是将频带进行分割并在多个终端之间使用不同频带进行传输,从而能够减少终端间的干扰的传输方式。在SC-FDMA中,由于具有发送功率的变动减小的特征,能够实现终端的低耗电和宽覆盖范围。
此外,在LTE系统中,正在研究应用发送分集。发送分集在实现对于高容量和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装置(UE:User Equipment)的高吞吐量、高覆盖范围上是有效的。
但是,在LTE系统中,由于安装上的问题,用户装置不必包括多个RF电路。从而,在上行链路即从用户装置对基站装置进行发送分集的情况下,需要使用一个RF电路实现发送分集的技术。此外,将来,在LTE系统的发展版的系统中有可能安装多个RF电路,但由于安装上的问题,有可能安装个数比发送天线数少的RF电路。从而,需要使用安装的个数的RF电路实现发送分集的技术。
例如,有在预先决定的时间切换发送天线,从而通过上行链路从多个天线交替发送的TSTD(Time Switched Transmit Diversity,时间切换发送分集)。TSTD对于不应用调度的信道,例如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CHannel)有效。
此外,有使用反馈决定进行发送的天线的闭环天线选择分集法(ClosedLoop(CL)-based antenna switching transmit diversity(ASTD))。该闭环天线选择分集法对应用调度的信道有效。
图1表示对上行链路应用闭环型天线选择分集的情况。首先,根据从各发送天线发送的参考信号(CQI测定用导频信号),对每个发送天线判定信道状态的好坏。然后,判定与好的信道状态相关联的发送天线,该判定结果被作为天线选择信息反馈给发送源。该天线选择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在被称作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的、通知上行链路的调度分配的控制信号中进一步追加信息来进行反馈。
图2示意地表示在用户装置中包括两个发送天线的情况下,从各发送天线发送参考信号和数据信号的情况。从与更好的信道状态对应的发送天线发送数据信号。在基站装置(eNB:eNodeB)侧,如图3所示,测定从各天线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例如CQI,并根据测定的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选择进行发送的天线,其结果通过天线选择命令被反馈给用户装置(例如,参照3GPP R1-070097,“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losed Loop-BasedANTENNA Switching Transmit Diversity in E-UTRA Uplink,”January,2007)。另外,在图2中,示出从多个发送天线在不同时刻发送参考信号(即,时分复用)的例子,但也可以在相同时刻进行应用了基于不同扩频序列的扩频(循环移位等)的码复用。通过对多个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进行码复用来复用,可以减小(缩短)各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的发送间隔,并且能够提高对时间变动的追随性。
此外,有不使用反馈决定进行发送的天线的开环天线选择分集法(OpenLoop(CL)-based antenna switching transmit diversity(ASTD))。
图4表示对上行链路应用开环型天线选择分集的情况。在开环型天线选择分集中,以预先决定的模式平均地(或随机)选择各发送天线而没有反馈信息。因此,不需要基于下行链路的反馈,但天线选择分集效果不是最佳,与闭环型天线选择分集相比,较小。
图5示意地表示在用户装置中包括两个发送天线的情况下,从各发送天线发送参考信号(CQI测定用导频信号)以及数据信号的情况。参考信号和数据信号从各发送天线交替发送。例如,也可以由发送天线#1发送1ms的子帧的前半,由发送天线#2发送后半。在基站装置(eNB:eNodeB)侧,如图6所示,测定从各天线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例如CQI,并根据测定的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选择进行分配的用户装置,其结果通过上行链路调度许可被反馈给所分配的用户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在对上行链路应用开环型天线选择分集的情况下,由于用户装置切换多个发送天线来发送CQI测定用信号,因此由基站装置求出的接收质量成为根据由多个发送天线发送的CQI测定用信号而求出的接收质量的平均值。从而,虽然消除了衰落(fading)的下降,但在衰落良好的情况下也因为平均化而使增益降低。
在E-UTRA中,在上行链路用户之间应用了调度的情况下,从多个用户中瞬间增益最大的用户开始分配。从而,若组合上述开环型天线选择分集法和频率调度,则有时与1天线发送相比,开环型天线选择分集反而通信质量恶化。其结果,进行调度的效果降低。例如,即使在从一个发送天线发送的CQI测定用信号的接收质量好的情况下,在从另一个发送天线发送的CQI测定用信号的接收质量差的情况下,有时视作接收质量差,而不被分配。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应用发送分集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即使在组合开环型天线选择分集法和频率调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改善发送天线分集增益和用户间分集的接收质量的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基站装置是在上行链路中应用发送分集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
用户装置包括多个天线,切换该多个天线从而通过上行链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天线和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子帧相对应,
所述基站装置包括:
接收电平存储部件,对各用户装置的每个天线存储所测定的所述参考信号的接收电平;以及
调度器,根据在所述接收电平存储部件中存储的、对于各用户装置的每个天线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电平,进行调度,以决定对与该天线对应的子帧分配的用户装置。
本发明的用户装置是在上行链路中应用发送分集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
所述用户装置包括多个天线,切换该多个天线从而通过上行链路发送参考信号,
基站装置进行调度,以决定对与所述多个天线对应的子帧分配的用户装置,
所述用户装置包括:
映射部件,对由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对每个子帧分配的资源单元映射发送数据;以及
发送部件,通过对应于所述子帧的天线发送所述映射的发送数据。
本发明的通信控制方法是在上行链路中应用发送分集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参考信号发送步骤,由包括多个天线的用户装置切换该多个天线从而通过上行链路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电平存储步骤,由基站装置对各用户装置的每个天线存储所测定的所述参考信号的接收电平;以及
调度步骤,由所述基站装置根据在所述接收电平存储部件中存储的、对于各用户装置的每个天线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电平,进行调度,以决定对与该天线对应的子帧分配的用户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公开的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在应用发送分集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即使在组合开环型天线选择分集法和频率调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改善发送天线分集增益和基于用户间分集的接收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闭环型天线选择分集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两个发送天线被适当切换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应用闭环型天线选择分集的情况下的用户装置和基站装置的通信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开环型天线选择分集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两个发送天线被适当切换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应用开环型天线选择分集的情况下的用户装置和基站装置的通信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上行链路的映射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子帧号码和发送天线号码的对应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部分方框图。
图11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装置的部分方框图。
图12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部分方框图。
符号说明
50小区
100n(1001、1002、...、100n)用户装置
102M(1021、1022、...、102M)发送天线
104发送天线切换单元
106RF发送电路
108发送天线决定单元
200基站装置
202调度器
204n(2041、...、204n)CQI输入单元
206n(2061、...、206n)CQI信息切换单元
208nM(20811、...、208nM)CQI信息存储单元
210发送控制单元
212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300接入网关装置
400核心网络
1000无线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以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部附图中,具有同一功能的部分使用同一符号,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7说明应用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1000是应用了例如演进的UTRA和UTRAN(EvolvedUTRA and UTRAN,别名: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或超(super)3G)的系统,包括基站装置(eNB:eNode B)200和多个用户装置(UE:User Equipment)100n(1001、1002、1003、...100n,n是n>0的整数)。基站装置200与高层站例如接入网关装置300连接,接入网关装置300与核心网络400连接。这里,用户装置100n在小区50中,通过演进的UTRA和UTRAN与基站装置200进行通信。
以下,关于用户装置100n(1001、1002、1003、...100n),由于具有相同结构、功能、状态,所以以下只要没有特别事先说明,则作为用户装置100n进行说明。
无线通信系统1000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采用OFDMA(频分多址接入),对上行链路采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如上所述,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副载波),并在各频带上搭载数据来进行传输的方式。SC-FDMA是对频带进行分割并在多个终端间使用不同频带进行传输,从而可以降低终端间的干扰的传输方式。
这里,说明演进的UTRA和UTRAN中的通信信道。
对于下行链路,应用在各用户装置100n中共享使用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LTE用的下行控制信道。在下行链路中,通过LTE用的下行控制信道通知映射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用户装置的信息或传输格式的信息、映射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用户装置的信息或传输格式的信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等,并通过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用户数据。
此外,在下行链路中基站装置200发送用于用户装置100n进行小区搜索的同步信号。
关于上行链路,使用各用户装置100n中共享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LTE用的上行控制信道。另外,上行控制信道中有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时间复用的信道和频率复用的信道的两种。在上行链路中,通过LTE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用于下行链路中的物理共享信道的调度、自适应调制解调/编码(AMC:AdaptiveModulation and Coding)的下行链路的质量信息(CQI:Channel 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以及下行链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HARQ ACK information)。上行链路信道是指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LTE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另外,在LTE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有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时间复用的信道和频率复用的信道的两种。图8表示LTE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映射例子。
另外,在图8中,被频率复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在子帧内的两个子帧之间映射的位置不同(进行跳频)。在图8中,500表示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510表示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频率复用的情况,520表示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时间复用的情况。
在上行链路中,通过LTE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输下行链路中的共享信道的调度、自适应调制解调/编码(AMCS: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所使用的下行链路的质量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以及下行链路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HARQ ACKinformation)。此外,通过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用户数据。
另外,映射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信道是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即,用户数据被映射到UL-SCH。
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除了CQI和送达确认信息之外,也可以发送用于请求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持续调度(Persistent Scheduling)中的释放请求(Release Request)等。这里,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表示基站装置使用某一子帧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对用户装置通知可以在后续的子帧中使用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在基站装置200中进行调度的子帧号码暗示地指定用户装置100n在上行链路中使用的发送天线号码。即,子帧号码和发送该子帧的发送天线被预先对应。该子帧号码和发送天线的对应事先通过高层的控制信号在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之间决定。具体来说,在开始通信之前,基站装置200可以发送L2/L3控制信号并通知给用户装置。
说明子帧号码和发送天线的对应。
例如,用户装置100n具有M(M是M>0的整数)条发送天线。该情况下,发送天线号码通过“子帧号码%M”即子帧号码除以M时的余数所示的值(其中,子帧号码%M=0时为M)设定发送天线号码。例如,在用户装置100n具有两条天线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在子帧号码为奇数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n通过发送天线#1发送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另一方面,在子帧号码为偶数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n通过发送天线#2发送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或者,在用户装置100n具有多个RF电路的情况下,可以预先决定子帧号码和发送天线号码的组合,并基于此设定发送天线的组合。例如,在用户装置100n具有三条发送天线和两个RF电路的情况下可以如下设定,在“子帧号码%3”的值为0时,选择天线1和2,在“子帧号码%3”的值为1时,选择天线1和3,在“子帧号码%3”的值为2时,选择天线2和3。这是一例,也可以设为不同的组合。一般来说,在用户装置100n具有M条发送天线和N个RF装置(电路)的情况下,可以设定为基于“子帧号码%MCN”的值来控制N条发送天线的组合。这里,MCN表示从M个中选择不同的N个(M、N是N≤M的非负整数)的组合的总数。
此外,例如,也可以在通过用户装置100n的发送天线#1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增益高时,基站装置200在奇数的子帧号码的情况下进行调度,在通过用户装置100n的发送天线#2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增益高时,基站装置200在偶数的子帧号码的情况下进行调度。此时,在子帧号码为奇数的情况下进行了调度时,用户装置100n从发送天线#1进行发送,在子帧号码为偶数的情况下进行了调度时,用户装置100n从发送天线#2进行发送。
此外,也可以在用户装置100n具有多个RF电路的情况下,基于在各子帧号码中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增益,在增益高的子帧号码的情况下,基站装置200进行调度。该情况下,用户装置100n基于子帧号码,并基于“子帧号码%MCN”的值来控制N条发送天线的组合。
关于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参照图10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包括调度器202、CQI输入单元204n(2041、2042、2043、...204n,n是n>0的整数)。对于每个用户装置100n包括CQI输入单元204n。CQI输入单元204n包括CQI信息切换单元206n(n是n>0的整数)、CQI信息存储单元208nM(208n1、208n2、208n3、...208nM,n是n>0的整数、M是M>0的整数)。对于用户装置100n具有的每个天线包括CQI信息存储单元208nM
与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进行通信的用户装置100n例如包括M条天线(M是M>0的整数)。用户装置100n从各天线发送CQI测定用导频信号。基站装置200测定由用户装置100n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例如CQI,该接收质量被输入到对应于该用户装置100n的CQI输入单元204n的各发送天线所对应的CQI信息存储单元208nM
CQI信息存储单元208nM将输入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输入到CQI信息切换单元206n
调度器202将成为调度的对象的子帧号码输入到CQI信息切换单元2061-206n。CQI信息切换单元2061-206n基于输入的子帧号码,求与该子帧号码对应的发送天线号码,并将由CQI信息存储单元208nM输入的接收质量中、由从与该发送天线号码对应的发送天线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所测定的接收质量输入到调度器202。
例如,说明用户装置100n包括的天线为两条的情况。例如,预先决定为在子帧号码为奇数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n通过发送天线#1发送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在子帧号码为偶数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n通过发送天线#2发送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该情况下,在由调度器202输入的子帧号码为奇数的情况下,CQI信息切换单元206n将由从发送天线#1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测定的接收质量输入到调度器202,在由调度器202输入的子帧号码为偶数的情况下,CQI信息切换单元206n将由从发送天线#2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测定的接收质量输入到调度器202。
调度器202基于输入的接收质量,在该子帧中,从用户装置1001-100n中、接收质量好的用户装置起进行分配。调度器进行对各资源单元分配用户装置的频率调度,输出对各资源单元分配的用户装置的识别符(UE号码)。然后,对被分配的用户装置通知分配的资源单元号码。这里,资源单元是时间/频率资源的最小单位。SC-FDMA中,小区内的各用户装置使用不同的时间/频率资源进行发送。这样,实现小区内的用户装置之间的正交。
此外,在用户装置100n具有多个RF电路的情况下,基站装置200也可以基于由在各子帧号码中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测定的接收质量,进行调度。此时,如上所述,用户装置100n基于子帧号码,基于“子帧号码%MCN”的值来控制N条发送天线的组合。
参照图11说明本实施例的用户装置100n
本实施例的用户装置100n包括发送天线1021-102M、发送天线切换单元104、作为映射部件的RF发送电路106、发送天线决定单元108。
由基站装置200发送的资源单元号码被输入到RF发送电路106。
发送天线决定单元108基于子帧号码决定发送天线。
例如,说明用户装置100n包括的天线为两条的情况。例如,预先决定为在子帧号码为奇数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n通过发送天线#1发送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在子帧号码为偶数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n通过发送天线#2发送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该情况下,发送天线决定单元108决定在子帧号码为奇数的情况下从发送天线#1发送,在子帧号码为偶数的情况下从发送天线#2发送。发送天线决定单元108将表示决定的发送天线的信息输入到发送天线切换单元104。
发送天线切换单元104基于由发送天线决定单元108输入的表示发送天线的信息,切换为发送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天线。
RF发送电路106将发送数据映射到输入的资源单元号码所对应的资源单元,并通过由发送天线切换单元104切换的发送天线发送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此外,在用户装置100n具有多个RF电路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也可以预先决定子帧号码和发送天线号码的组合,并基于此设定发送天线的组合。
参照图12说明本实施例的发送控制方法。
用户装置1001-100n发送CQI测定用导频信号(步骤S1202)。
基站装置200测定由各用户装置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例如CQI(步骤S1204)。
基站装置200的调度器202基于由与进行调度的子帧号码对应的发送天线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进行调度(步骤S1206)。
基站装置200在调度的结果,对分配对象的用户装置通知分配的资源单元的号码(步骤S1208)。例如,包含在上行链路调度许可中发送。
用户装置1001-100n在被通知了由基站装置200分配的资源单元的号码的情况下,由该资源单元发送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步骤S1210)。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各子帧中,也可以不是以全部用户装置作为对象来进行调度,而是以从对应于该子帧的发送天线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比从其它发送天线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好的用户装置作为对象来进行调度。该情况下,在输入了与发送了接收质量好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发送天线对应的子帧号码的情况下,CQI信息切换单元206n对调度器202输入CQI信息。调度器202在各子帧中,以从对应于该子帧的发送天线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比从其它发送天线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好的用户装置作为对象来进行调度。
例如,也可以在通过用户装置100n的发送天线#1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增益高时,基站装置200仅在奇数的子帧号码时进行调度,在通过用户装置100n的发送天线#2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增益高时,基站装置200仅在偶数的子帧号码时进行调度。
其结果,用户装置100n在子帧号码为奇数的情况下进行了调度时,从发送天线#1进行发送,在子帧号码为偶数的情况下进行了调度时,从发送天线#2进行发送。这样,可以始终选择接收质量良好的发送天线。
此外,在用户装置100n具有多个RF电路的情况下,也可以预先决定子帧号码和发送天线号码的组合,并基于此设定发送天线的组合,在增益高的子帧号码的情况下进行调度,从而可以始终选择接收质量良好的发送天线。
接着,说明其它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
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与参照图7说明的结构同样,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的结构分别与参照图10和图11说明的结构同样。
在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用户装置100n具有M条发送天线。基站装置200通过“子帧号码%M(其中,子帧号码%M=0时为M)”的值设定发送天线号码。
进而,在调度器202中,在从用户装置100n的发送天线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比从其它发送天线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高的情况下,基站装置200对与该发送天线对应的子帧优先进行分配。即,对发送了接收质量最好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发送天线对应的子帧优先进行分配。但是,在还有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从由其它发送天线发送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中、接收质量好的起依次对与发送了对应于该接收质量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发送天线对应的子帧进行分配。
具体来说,在发送了接收质量最好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发送天线为发送天线#1的情况下,对与子帧号码%M=1对应的子帧优先进行分配。但是,在应发送的数据量多的情况下,不仅是与子帧号码%M=1对应的子帧,对于发送了接收质量第二好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发送天线也辅助地进行调度,并进行分配。例如,在发送了接收质量第二好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发送天线为发送天线#2的情况下,对与子帧号码%M=2对应的子帧也辅助地进行调度,并进行分配。
此外,在不满足所要求的延迟时间的情况下,不仅是与子帧号码%M=1对应的子帧,也可以对与子帧号码%M=2对应的子帧也辅助地进行调度,并进行分配。
进而,在即使对与子帧号码%M=2对应的子帧也辅助地进行调度,并进行分配,发送机会也不足的情况下,对于发送了接收质量第三好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发送天线也辅助地进行调度。例如,在发送了接收质量第三好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发送天线为发送天线#3的情况下,对子帧号码%M=3的子帧也辅助地进行调度。
即,从与发送了接收质量好的CQI测定用导频信号的发送天线对应的子帧起依次分配。
通过这样构成,可以增大发送机会,因此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可以降低数据发送延迟。此外,可以得到与数据发送量对应的分集效果。
接着,说明其它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
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与参照图7说明的结构同样,用户装置的结构与参照图11说明的结构同样。
在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高层的控制,进行了上述的开环控制和1天线发送的切换。
参照图13说明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
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在参照图10说明的基站装置中,包括作为发送分集应用判断部件的发送控制单元210、作为通知部件的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212。
发送控制单元210中输入上行链路平均接收功率和最大多普勒频率。发送控制单元210基于输入的上行链路平均接收功率和/或最大多普勒频率,决定进行开环控制还是进行1天线发送。例如,发送控制单元210基于上行链路平均接收功率,在该上行链路平均接收功率高且接收质量好的情况下决定应用1天线发送,并在该上行链路平均接收功率低且接收质量差的情况下决定应用开环控制。具体来说,在该上行链路平均接收功率为预先决定的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决定应用1天线发送,在小于该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决定应用开环控制。此外,发送控制单元210基于最大多普勒频率,在判断为该最大多普勒频率高且用户装置100n高速移动的情况下决定应用1天线发送,并在判断为该最大多普勒频率低且用户装置100n低速移动的情况下决定应用开环控制。具体来说,在该最大多普勒频率为预先决定的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决定应用1天线发送,并在小于该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决定应用开环控制。发送控制单元210将是应用开环控制还是应用1天线发送的决定结果输入到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212和CQI信息切换单元2061-206n
CQI信息切换单元2061-206n基于输入的决定结果,在应用开环控制的情况下,进行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处理。此外,CQI信息切换单元2061-206n基于输入的决定结果,在应用1天线发送的情况下,将被预先决定为在进行1天线发送时进行发送的天线的发送天线所对应的CQI信息输入到调度器202。
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212将输入的决定结果通知给用户装置100n。例如,也可以作为L2/L3的控制信息来通知。
根据本实施例,在得到充分的接收质量的环境下,可以优先通过1天线发送进行自由度高的调度。这里,自由度中包含低延迟等。此外,通过1天线发送,由于分配在多个子帧连续,因此可以减轻对其它用户带来的干扰的时间变动。
根据本实施例,基站装置可以在上行链路发送中使用户装置使用增益更高的发送天线而不会追加、变更对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息。此外,在应用调度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发送天线分集的增益和用户间分集的接收质量的改善。
在上述实施例中,记载了应用演进的UTRA和UTRAN(别名:长期演进,或者超3G)的系统中的例子,但本发明的用户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在对上行链路应用天线选择分集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也可以应用。不仅在安装一个RF电路的用户装置中,在安装个数比发送天线数少的RF电路的用户装置中也可以应用。
为了说明的方便,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进行说明,但只要没有特别的事前说明,这些数值只不过是一例,可以使用适当的任何的值。
以上,本发明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各实施例仅仅不过是例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改例、代替例、置换例等。为了说明的方便,使用功能方框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但这样的装置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各种变形例、修改例、代替例、置换例等包含在本发明中。
本国际申请要求2007年9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252474号的优先权,2007-252474号的全部内容援引于本国际申请中。

Claims (5)

1.一种基站装置,用于在上行链路中应用发送分集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用户装置包括多个天线,切换该多个天线从而通过上行链路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天线和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子帧相对应,
所述基站装置包括:
接收电平存储部件,对各用户装置的每个天线存储所测定的所述参考信号的接收电平;以及
调度器,根据在所述接收电平存储部件中存储的、对于各用户装置的每个天线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电平,进行调度,以决定对与该天线对应的子帧分配的用户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对于每个天线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电平中、接收电平最好的天线所对应的子帧的调度的情况下,所述接收电平存储部件将该接收电平输入到所述调度器,
所述调度器根据由所述接收电平存储部件输入的接收电平,决定对所述子帧分配的用户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分集应用判断部件,根据上行链路的平均接收功率和/或最大多普勒频率,判断是否应用所述发送分集;以及
通知部件,对用户装置通知所述判断结果。
4.一种用户装置,用于在上行链路中应用发送分集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装置包括多个天线,切换该多个天线从而通过上行链路发送参考信号,
基站装置进行调度,以决定对与所述多个天线对应的子帧分配的用户装置,
所述用户装置包括:
映射部件,对由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对每个子帧分配的资源单元映射发送数据;以及
发送部件,通过对应于所述子帧的天线发送所述映射的发送数据。
5.一种发送控制方法,是用于在上行链路中应用发送分集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考信号发送步骤,由包括多个天线的用户装置切换该多个天线从而通过上行链路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电平存储步骤,由基站装置对各用户装置的每个天线存储所测定的所述参考信号的接收电平;以及
调度步骤,由所述基站装置根据在所述接收电平存储部件中存储的、对于各用户装置的每个天线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电平,进行调度,以决定对与该天线对应的子帧分配的用户装置。
CN200880117392A 2007-09-27 2008-09-26 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18743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52474A JP5026207B2 (ja) 2007-09-27 2007-09-27 基地局装置及びユーザ装置並びに通信制御方法
JP252474/07 2007-09-27
PCT/JP2008/067526 WO2009041638A1 (ja) 2007-09-27 2008-09-26 基地局装置及びユーザ装置並びに通信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4364A true CN101874364A (zh) 2010-10-27

Family

ID=40511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7392A Pending CN101874364A (zh) 2007-09-27 2008-09-26 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54326A1 (zh)
EP (1) EP2194735A4 (zh)
JP (1) JP5026207B2 (zh)
KR (1) KR20100085039A (zh)
CN (1) CN101874364A (zh)
BR (1) BRPI0817680A2 (zh)
MX (1) MX2010003372A (zh)
RU (1) RU2010115223A (zh)
WO (1) WO200904163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46809A1 (en) * 2019-09-12 2021-03-18 Apple Inc. Beam management solution for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720725D0 (en) * 2007-08-17 2007-12-05 Icera Inc Reporting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US9584208B2 (en) 2009-10-12 2017-02-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multi-carrier transmit diversity
CN102859898A (zh) * 2010-01-07 2013-01-0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执行上行链路天线发射分集的方法和设备
US8811513B2 (en) * 2010-02-05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witching in a closed loop transmit diversity system
WO2012002851A1 (en) * 2010-06-29 2012-01-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plink switched antenna transmit diversity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377466B (zh) * 2010-08-13 2014-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分集调度方法和装置
US20120307870A1 (en) * 2011-06-03 2012-12-0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US8553722B2 (en) 2011-12-14 2013-10-08 Symbol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patially selectable communications using deconstructed and delayed data streams
US9629099B2 (en) * 2013-01-24 2017-04-1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CN105164917A (zh) * 2013-03-28 2015-12-16 株式会社东芝 高能效的模式切换功率放大器装置
US9608689B2 (en) 2013-05-14 2017-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trigger algorithm for antenna switch divers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9921B2 (en) * 2003-06-10 2011-04-19 Motorola Mobility, Inc. Diversity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US7039370B2 (en) * 2003-10-16 2006-05-02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providing transmit and/or receive diversity with multiple antenna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573851B2 (en) * 2004-12-07 2009-08-11 Adaptix,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witching antenna and channel assignments in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s
US9130791B2 (en) * 2006-03-20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a signaling channel
JP2007252474A (ja) 2006-03-22 2007-10-04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フライヤー
WO2008117151A1 (en) * 2007-03-26 2008-10-02 Nokia Corporation Downlink signaling for closed loop antenna selec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46809A1 (en) * 2019-09-12 2021-03-18 Apple Inc. Beam management solution for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88690A (ja) 2009-04-23
EP2194735A1 (en) 2010-06-09
MX2010003372A (es) 2010-05-05
EP2194735A4 (en) 2011-11-09
KR20100085039A (ko) 2010-07-28
WO2009041638A1 (ja) 2009-04-02
RU2010115223A (ru) 2011-11-10
US20100254326A1 (en) 2010-10-07
BRPI0817680A2 (pt) 2015-04-14
JP5026207B2 (ja) 2012-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4364A (zh) 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US8195186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1960900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的设定方法、基站、移动台站以及程序
CN101534145B (zh) 无线基站、无线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4981905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移動通信方法
CN101657979B (zh) 基站装置、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1690362B (zh)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2356580B (zh) 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的周期性反馈信息的传输的配置
CN102148778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860524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短传输时间间隔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1822120A (zh) 基站装置
CN101940051A (zh) 基站装置、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2057735A (zh) 在蜂窝多载波系统中发出资源分配信令以调整粒度的方法
CN102077672A (zh) 基站装置、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1663849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JPWO2009041419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局装置
CN101878610A (zh)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控制信息发送方法
JPWO2007037218A1 (ja)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1860964A (zh) 终端上行能力获取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622898A (zh) 基站装置、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及通信控制方法
JP2007166118A (ja) チャネル品質伝送方法および端末
CN101753193B (zh) 一种区分多用户信道估计的方法及设备
CN102932921A (zh) 一种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分配方法、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07667483A (zh) 具有对csi‑rs产生的干扰的预测的外环链路适配
CN101860893B (zh) 一种通过hs-sich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