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7641A - 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7641A
CN101867641A CN200910134465A CN200910134465A CN101867641A CN 101867641 A CN101867641 A CN 101867641A CN 200910134465 A CN200910134465 A CN 200910134465A CN 200910134465 A CN200910134465 A CN 200910134465A CN 101867641 A CN101867641 A CN 101867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data processing
processing equipment
show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4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溥洋
罗俊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34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676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67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76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及其方法。该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数据处理装置与移动通讯装置进行数据同步;当移动通讯装置接收来电信息时,同步地将来电信息传送至数据处理装置;当数据处理装置接收来电信息时,在数据处理装置的显示器显示来电信息;及当数据处理装置接收到使用者编辑对应来电信息的回复信息后,传送回复信息至移动通讯装置后,由移动通讯装置发送出去。该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包含:移动通讯装置及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包含:显示器、数据传输/接收单元、处理器及输入单元。藉此,使用者在使用数据处理装置时,不但可处理日常作业,还可即时掌握移动通讯装置接收的来电信息,并即时回复信息。

Description

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数据处理装置与移动通讯装置的同步机制处理来电信息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会议进行中,为了不让会议秩序及讲话者受到干扰,与会者都会关闭手机。或者,为了不想漏接重要电话,则将手机设定为震动模式或静音模式。
但是,当手机设定为静音模式时,使用者可能不会意识到有来电或简讯;若手机设定为震动模式,使用者可通过震动方式来判断手机是否接收到来电。但是,可能会干扰会议进行,且即便知道来电或简讯也不能接听电话,使用者只能等待议程的休息时间或结束后才能回复,因而无法达到即时回复的目的。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手机及其操作方法在产品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及方法又没有适切的结构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及其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及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不需要操作手机来接听电话,又能即时得知来电信息并即时回复,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手机的操作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通过数据处理装置显示移动通讯装置所接收的来电信息,并进行信息的回复,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手机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通过数据处理装置显示移动通讯装置所接收的来电信息,并进行信息的回复,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首先,将一数据处理装置与一移动通讯装置进行数据同步。
接着,该移动通讯装置接收一来电信息时,同步地将该来电信息传送至该数据处理装置。
接着,当该数据处理装置接收该来电信息时,在该数据处理装置的一显示器显示该来电信息。
最后,当该数据处理装置接收到一使用者编辑对应该来电信息的一回复信息后,传送该回复信息至该移动通讯装置后,由该移动通讯装置发送出去。
另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包含移动通讯装置及数据处理装置。并且该数据处理装置与该移动通讯装置进行数据同步。
其中,数据处理装置包含显示器、数据传输/接收单元、处理器及输入单元。处理器耦接至该数据传输/接收单元、该显示器及该输入单元。处理器控制数据传输/接收单元同步地接收该移动通讯装置所接收的来电信息,并控制该显示器显示该来电信息。
输入单元接收一使用者输入对应该来电信息的一回复信息并传送该回复信息至该处理器。该处理器通过该数据传输/接收单元传送该回复信息至该移动通讯装置后,由该移动通讯装置将该回复信息发送出去。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及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通过数据同步,让数据处理装置(例如笔记型电脑)可同步接收移动通讯装置(例如手机)所接收的来电信息。进而,数据处理装置可显示来电信息的信息内容,并可在数据处理装置输入回复信息并通过移动通讯装置传输出去。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及其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移动通讯装置只需电连接至数据处理装置并进行数据同步后,使用者在使用数据处理装置时,不但可处理日常作业,还可即时掌握移动通讯装置所接收的来电信息,并即时回复信息。
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的功能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具体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具体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的功能方框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具体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弹出视窗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具体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方法的流程图。
1: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                3: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
10、30:笔记型电脑                   100、120、300、320:显示器
1000、3000:弹出视窗                 3000a:来电信息栏位
3000b:电话号码栏位                  3000c:联络人名称栏位
3000d:联络人图片栏位                3000e:其它信息栏位
3000f:回复信息区                    3000g:回复标签
102、302、126、326:数据传输/接收单元104、122、304、322:处理器
106、306:输入单元                   3060:键盘
3062:鼠标                           308:储存单元
12、32:手机                         124、324:喇叭
14:连接线                           S50-S54、S70-S8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及其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阅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目前手机连接至电脑时,只是进行数据存取及充电的功能而已。若手机处于数据连接状态时且接收到语音来电时,则使用者可能无法接听电话。因此,若能在手机与电脑同步连线时,电脑能直接显示来电通知或是简讯内容,甚至进一步让使用者回复信息,当使用者在参加会议时,采用此操作,不仅不会影响会议秩序,更可让使用者不会漏接来电或简讯,达到即时回复的功效。
为了满足不干扰会议进行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其包含数据处理装置及移动通讯装置。为了让实施例更为清楚明了,数据处理装置以笔记型电脑为例,移动通讯装置以手机为例,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的功能方框图,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的示意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1,包含笔记型电脑10及手机12,笔记型电脑10连接至手机1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笔记型电脑10通过连接线14以有线方式连接手机12。于实务中,笔记型电脑10也可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手机12。
此外,笔记型电脑10包含显示器100、数据传输/接收单元102、处理器104及输入单元106。处理器104耦接至数据传输/接收单元102、显示器100及输入单元106。进一步,手机12包含处理器122、显示器120、喇叭124以及数据传输/接收单元126,且处理器122分别耦接显示器120、喇叭124及数据传输/接收单元126。
请同时参阅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一具体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方法的流程图。以下将藉由图1至图3的辅助,描述本发明如何通过笔记型电脑10显示手机12所接收的来电信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方法可包含下列步骤:
首先,执行步骤S50,将笔记型电脑10与手机12进行数据同步。如前所述,本具体实施例的手机12的数据传输/接收单元126与笔记型电脑10的数据传输/接收单元102是通过连接线14,以有线方式建立起信息沟通管道,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或其它适当的沟通管道。手机12与笔记型电脑10建立起信息沟通管道后,可通过同步软件进行数据同步。举例来说,同步软件监控电子邮件的接收与发送,若手机12接收了新电子邮件,则手机12与笔记型电脑10的同步软件会协同工作,将手机12所接收的新进电子邮件,同步更新(传送)到笔记型电脑10中。
本发明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1通过笔记型电脑10接收及显示手机12所接收的来电信息,因此手机12可以不需要通过震动方式或是发出声音来提示使用者。换句话说,在步骤S50之后,手机12的处理器122控制喇叭124降低一预设音量或关闭喇叭124。如此一来,使用者将手机12电连接至笔记型电脑10后,手机12就会自动地降低喇叭音量或关闭喇叭,让使用者无须分心注意手机12是否关闭来电铃声。
此外,手机12与笔记型电脑10数据同步时,使用者也可能不需要让手机12自动进入本发明的信息同步模式(亦即,使用者不需要让笔记型电脑10同步接收及显示手机12所接收的来电信息)。为了让使用者能自主决定是否让手机12进入本发明的信息同步模式,在步骤S50之后及步骤S52之前,本发明的信息显示暨回复方法另包含下列步骤:手机12的显示器120显示「是否要执行信息同步模式」的对话框,并等待接收「确认」指令或「取消」指令;接着,若手机12接收到「确认」指令,才执行后续的步骤S52。
再者,于实务中,当手机接收到对应「信息同步模式」的确认指令后,手机12的处理器122才控制喇叭124降低一预设音量或关闭喇叭124。
接着,执行步骤S52,手机12接收来电信息,笔记型电脑10的处理器104通过数据传输/接收单元102同步地从手机12的数据传输/接收单元126接收来电信息。其中,数据传输/接收单元102、126可为USB或其它适当的传输单元。简单地说,当手机12接收到简讯或语音来电,笔记型电脑10都可同步地接收到简讯或语音来电。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52可包含下列子步骤。首先,手机12接收来电信息时,手机12的处理器122判断是否处在「信息同步模式」中(例如检查喇叭的音量)。接着,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手机12将接收的来电信息同步传送至笔记型电脑10。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手机12仍在本身的显示器120显示来电信息,手机12与笔记型电脑10之间只会进行一般数据(例如电子邮件或备忘录)的同步传输,不会进行来电信息的同步传输。
接着,执行步骤S54,笔记型电脑10的处理器104控制显示器100显示所接收的来电信息。
举例来说,若来电信息为语音来电,则手机12的显示器120可显示「语音来电」的提示信息,同时手机12将该语音来电的电话号码(例如图中的号码:0912345678)传送至笔记型电脑10。接着,笔记型电脑10的处理器104通过数据传输/接收单元102接收电话号码后,控制显示器100显示「语音来电」的提示及其电话号码(例如,通过图2所示的弹出视窗1000)。
于实务中,若来电信息为文字简讯,则笔记型电脑10的显示器100显示文字简讯的文字内容。若来电信息为多媒体简讯,则笔记型电脑10的显示器100除了可显示文字内容之外,还可显示多媒体影像(图片或影片)。
此外,在步骤S52中,当手机12接收到来电信息时,还可同时比对来电信息的来电号码与所储存的通讯录的电话号码。若来电号码不存于手机12的通讯录中,则手机12传送来电号码至笔记型电脑10,如图2所示。
若来电号码已存在于手机12的通讯录内,则手机12除了传送来电号码之外,还可传送对应来电号码的联络人名称及/或联络人图片至笔记型电脑10。当然,于实务中,手机12也可将对应该来电信息的其它联络资讯传送至笔记型电脑10显示。
进一步,为了满足不干扰会议进行又能达到即时回复信息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了另一种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包含数据处理装置及移动通讯装置。为了让实施例更为清楚明了,数据处理装置以笔记型电脑为例,移动通讯装置以手机为例,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
图4是本发明一具体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的功能方框图;图5是本发明一具体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弹出视窗的示意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3,包含笔记型电脑30及手机32。此外,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笔记型电脑30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手机32。
笔记型电脑32,包含显示器300、数据传输/接收单元302、处理器304、输入单元306以及储存单元308。处理器304耦接至数据传输/接收单元302、显示器300、输入单元306以及储存单元308。此外,手机32包含处理器322、显示器320、喇叭324以及数据传输/接收单元326,且处理器322分别耦接显示器320、喇叭324以及数据传输/接收单元326。
请同时参见图7所示,图7是本发明一具体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方法的流程图。以下将藉由图4至图7的辅助,描述本发明如何通过笔记型电脑30显示手机32所接收的来电信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信息显示暨回复方法可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执行步骤S70,将笔记型电脑30与手机32进行数据同步。如前所述,本具体实施例的笔记型电脑30的数据传输/接收单元302与手机32的数据传输/接收单元326是藉由无线方式连接,并且进行数据同步。于实务中,无线连接及数据同步可藉由蓝牙(Bluetooth)或其它无线通讯管道达成。如前所述,手机32与笔记型电脑30建立起信息沟通管道后,可通过同步软件进行数据同步。
此外,本发明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3是通过笔记型电脑30接收及显示手机32所接收的来电信息,因此手机32可以不需要通过震动方式或是发出声音来提示使用者。换句话说,在步骤S70之后,手机32的处理器322控制喇叭324降低一预设音量或关闭喇叭324。如此一来,使用者将手机32电连接至笔记型电脑30后,手机32就会自动地降低喇叭音量或关闭喇叭,让使用者无须分心注意手机32是否关闭来电铃声。
此外,手机32与笔记型电脑30数据同步时,使用者也可能不需要让手机32自动进入本发明的信息同步模式(亦即,使用者不需要让笔记型电脑30同步接收及显示手机32所接收的来电信息)。为了让使用者能自主决定是否让手机32进入本发明的信息同步模式,在步骤S70之后及步骤S72之前,本发明的信息显示暨回复方法另包含下列步骤:手机32的显示器320显示「是否要执行信息同步模式」的对话框,并等待接收「确认」指令或「取消」指令;接着,若手机32接收到「确认」指令,才执行后续的步骤S72。
再者,当手机接收到对应「信息同步模式」的确认指令后,手机32的处理器322才控制喇叭324降低一预设音量或关闭喇叭324。
接着,执行步骤S72,手机32接收来电信息,并且将来电信息以及对应来电信息的联络资讯(如前述的来电号码、来电名称、来电图示或任何可能的资讯)同步地传送至笔记型电脑30。笔记型电脑30的处理器304通过数据传输/接收单元302同步地从手机32的数据传输/接收单元326接收来电信息以及联络资讯。其中,数据传输/接收单元302、326可为蓝牙模块或红外线模块。简单地说,当手机32接收到简讯或语音来电,笔记型电脑30都可同步地接收到简讯或语音来电。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72可包含下列子步骤。首先,手机32接收来电信息时,手机32的处理器322判断是否处于「信息同步模式」中(例如检查喇叭的音量)。接着,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手机32将接收的来电信息同步传送至笔记型电脑30。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手机32仍在本身的显示器320显示来电信息,手机32与笔记型电脑30之间只会进行一般数据(例如电子邮件或备忘录)的同步传输,不会进行来电信息的同步传输。同样的,当手机32判断已离开「信息同步模式」后,可将喇叭的音量恢复至先前的状态,而不致影响铃声响应的功能。
接着,执行步骤S74,笔记型电脑30的处理器304控制显示器300显示所接收的来电信息以及联络资讯(例如,通过图5所示的弹出视窗3000)。
如图6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弹出视窗3000除了如图2所示的弹出视窗1000显示来电信息栏位3000a以及电话号码栏位3000b之外,还显示联络人名称栏位3000c(即,王小敏)及联络人图片栏位3000d(即,图6中的大头照),让使用者能更直觉地得知来电信息的发送者资讯。
弹出视窗3000还包含了其它信息栏位3000e,用以显示关于联络人的资讯,如照片、即时影像、影片或其它资讯。此外,弹出视窗3000也包含了可供使用者输入信息的回复信息区3000f,以及可供使用者点选确认的回复标签3000g。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弹出视窗3000还可包含其他功能标签,例如,夹带档案标签、表情图样标签等等。
随后,执行步骤S76,笔记型电脑30的处理器304接收使用者通过输入单元306(例如图5所示的键盘3060、鼠标3062,或其它适当的输入单元)所编辑的对应来电信息的回复信息(例如图6的回复信息区3000f所示的「开会中,稍后回拨」)。
接着,执行步骤S78,笔记型电脑30的处理器304将回复信息储存于储存单元308。在实际应用中,储存单元308可以是,但不受限于如:存储器、硬盘、存储卡、随身盘等。
最后,执行步骤S80,笔记型电脑30根据使用者通过输入单元306输入的发送指令(例如,通过使用者操作鼠标3062点选回复标签3000g所产生),通过数据传输/接收单元302将回复信息传送至手机32的数据传输/接收单元326,再由手机32将回复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接收单元326发送出去。
通过上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方法,当来电为语音来电,且使用者处于无法接听电话的情况时,使用者可通过笔记型电脑30输入回复信息并通过手机32传送出去(亦即以简讯方式告知对方),让对方得知目前的情况。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手机32除了将目前所接收的来电信息传送至笔记型电脑30之外,还可将非即时的来电信息(尚未进行数据同步之前所接收的来电信息)传送至笔记型电脑30。藉此,使用者可通过笔记型电脑30的显示器300观看非即时的来电信息,同样地,使用者可在笔记型电脑30上输入回复信息,继而通过手机32传送出去。
请注意,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是桌上型电脑、笔记型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或其它适当的数据处理装置,而不仅限于以上所举例的笔记型电脑。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的移动通讯装置可以是手机、具有通讯功能的个人数字助理、具有通讯功能的导航装置或其它适当的移动通讯装置,而不仅限于以上所举例的手机。
相比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的信息显示暨回复方法及信息显示暨回复系统通过数据同步,让数据处理装置(例如笔记型电脑)可同步接收移动通讯装置(例如手机)所接收的来电信息。进而,数据处理装置可显示来电信息的信息内容,并可于数据处理装置输入回复信息并通过移动通讯装置传输出去。
所以,本发明的移动通讯装置只需要电连接至数据处理装置并进行数据同步后,使用者在使用数据处理装置时,不但可处理日常作业,还可即时掌握移动通讯装置所接收的来电信息,并即时回复信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数据处理装置与一移动通讯装置进行数据同步;
当该移动通讯装置接收一来电信息时,同步地将该来电信息传送至该数据处理装置;
当该数据处理装置接收该来电信息时,该数据处理装置的一显示器显示该来电信息;以及
当该数据处理装置接收到一使用者编辑对应该来电信息的一回复信息后,传送该回复信息至该移动通讯装置后,由该移动通讯装置发送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包含一喇叭,该数据处理装置与该移动通讯装置进行数据同步之后,该移动通讯装置降低该喇叭的一预设音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显示器显示该来电信息的步骤前,该移动通讯装置将该来电信息的一联络资讯传送至该数据处理装置,该数据处理装置同时显示该联络资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联络资讯为包含一来电号码、一来电名称及一来电图示的任一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传送该回复信息至该移动通讯装置的步骤前,该数据处理装置是将该回复信息储存于一储存单元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储存单元中的该回复信息是在该数据处理装置接收该使用者输入一发送指令后,开始传送该回复信息至该移动通讯装置。
7.一种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移动通讯装置,接收一来电信息;以及
一数据处理装置,与该移动通讯装置进行数据同步,该数据处理装置包含:
一显示器;
一数据传输/接收单元;
一处理器,耦接至该数据传输/接收单元及该显示器,控制该数据传输/接收单元从该移动通讯装置同步地接收该来电信息,并控制该显示器显示该来电信息;及
一输入单元,耦接至该处理器,接收一使用者输入对应该来电信息的一回复信息并传送该回复信息至该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通过该数据传输/接收单元传送该回复信息至该移动通讯装置后,由该移动通讯装置发送出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包含一喇叭,该数据处理装置与该移动通讯装置进行数据同步之后,该移动通讯装置降低该喇叭的一预设音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将对应该来电信息的一联络资讯传送至该数据处理装置,该数据处理装置的该显示器同时显示该来电信息与该联络资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联络资讯为包含一来电号码、一来电名称及一来电图示的任一组合。
11.一种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移动通讯装置,接收一来电信息;以及
一数据处理装置,与该移动通讯装置进行数据同步,该数据处理装置包含:
一显示器;
一数据传输/接收单元;及
一处理器,耦接至该数据传输/接收单元及该显示器,控制该数据传输/接收单元从该移动通讯装置同步地接收该来电信息,并控制该显示器显示该来电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包含一喇叭,该数据处理装置与该移动通讯装置进行数据同步之后,该移动通讯装置降低该喇叭的一预设音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将对应该来电信息的一联络资讯传送至该数据处理装置,该数据处理装置的该显示器同时显示该来电信息与该联络资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联络资讯为包含一来电号码、一来电名称及一来电图示的任一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更包含:一输入单元,耦接至该处理器,接收一使用者输入对应该来电信息的一回复信息并传送该回复信息至该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通过该数据传输/接收单元传送该回复信息至该移动通讯装置后,由该移动通讯装置发送出去。
16.一种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数据处理装置与一移动通讯装置进行数据同步;
当该移动通讯装置接收一来电信息时,同步地将该来电信息传送至该数据处理装置;以及
当该数据处理装置接收该来电信息时,该数据处理装置的一显示器显示该来电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包含一喇叭,该数据处理装置与该移动通讯装置进行数据同步之后,该移动通讯装置降低该喇叭的一预设音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数据处理装置的一显示器显示该来电信息的步骤前,该移动通讯装置将该来电信息的一联络资讯传送至该数据处理装置,该数据处理装置同时显示该联络资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联络资讯为包含一来电号码、一来电名称及一来电图示的任一组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息显示暨回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下列步骤:当该数据处理装置接收到一使用者编辑对应该来电信息的一回复信息后,传送该回复信息至该移动通讯装置后,由该移动通讯装置发送出去。
CN200910134465A 2009-04-16 2009-04-16 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018676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4465A CN101867641A (zh) 2009-04-16 2009-04-16 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4465A CN101867641A (zh) 2009-04-16 2009-04-16 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7641A true CN101867641A (zh) 2010-10-20

Family

ID=42959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4465A Pending CN101867641A (zh) 2009-04-16 2009-04-16 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6764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294A (zh) * 2011-06-01 2011-10-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提示方法和提示装置
CN102333018A (zh) * 2011-09-01 2012-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通知方法、系统及无线通信终端
CN102868802A (zh) * 2011-07-08 2013-01-09 北京龙光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适配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4518863A (zh) * 2013-09-30 2015-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基于dlna网络的通信内容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5630853A (zh) * 2014-12-01 2016-06-0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通知过滤方法以及手持通讯装置
CN105874772A (zh) * 2016-04-05 2016-08-17 张阳 Ktv内手机提醒方法及系统
CN107066049A (zh) * 2017-03-30 2017-08-18 奥英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727A (zh) * 2004-07-28 2006-02-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便携式通信终端以及铃声音量控制方法
CN1971520A (zh) * 2006-12-13 2007-05-30 中山大学 一种可实现在电脑上模拟手机基本功能的装置
CN101022294A (zh) * 2007-02-28 2007-08-22 深圳市杰普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电脑收发手机短信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727A (zh) * 2004-07-28 2006-02-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便携式通信终端以及铃声音量控制方法
CN1971520A (zh) * 2006-12-13 2007-05-30 中山大学 一种可实现在电脑上模拟手机基本功能的装置
CN101022294A (zh) * 2007-02-28 2007-08-22 深圳市杰普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电脑收发手机短信的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294A (zh) * 2011-06-01 2011-10-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提示方法和提示装置
CN102868802A (zh) * 2011-07-08 2013-01-09 北京龙光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适配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2333018A (zh) * 2011-09-01 2012-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通知方法、系统及无线通信终端
CN104518863A (zh) * 2013-09-30 2015-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基于dlna网络的通信内容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18863B (zh) * 2013-09-30 2020-10-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基于dlna网络的通信内容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5630853A (zh) * 2014-12-01 2016-06-0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通知过滤方法以及手持通讯装置
CN105874772A (zh) * 2016-04-05 2016-08-17 张阳 Ktv内手机提醒方法及系统
CN107066049A (zh) * 2017-03-30 2017-08-18 奥英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80656B1 (ko) 모바일단말기,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929887B2 (en) Shared book reading
US8706092B2 (en) Outgoing voice mail recording and playback
US759936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channel selection
US20150281380A1 (en) Shareable Applications on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20060252442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PoC connection in a terminal device with a touch-screen display, an application used in the method and a terminal device
CN103248760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1399872B (zh) 具有电话簿自动更新功能的移动电话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CN102163996B (zh) 通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67641A (zh) 信息显示暨回复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12154640B (zh) 一种消息的播放方法及终端
CN105263182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KR20120136552A (ko)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이동통신단말기
KR20080084157A (ko) 휴대단말기의 멀티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시스템, 그리고 이를 위한 휴대단말기
JP2002044285A (ja) 移動体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携帯表示端末装置
JP2009049675A (ja) 電話機
KR100691861B1 (ko) Pc를 이용한 휴대 단말기의 호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2027037A (ja) 携帯電話の送受信システム
TWI396094B (zh) 訊息顯示暨回覆之系統及其方法
CN201430625Y (zh) 快捷键式语音信息发送的移动电话
KR100679312B1 (ko) 음성 녹음을 이용한 상대방 정보 표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및 장치
KR100765485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0663741B1 (ko) 음성 정보를 통화 연결음으로 이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8055186A (zh) 通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86818A (zh) 耳机盒、耳机盒的通信方法、耳机及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