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5779A - 包含酯基的聚合物作为抗疲劳添加剂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包含酯基的聚合物作为抗疲劳添加剂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5779A
CN101815779A CN200880100890A CN200880100890A CN101815779A CN 101815779 A CN101815779 A CN 101815779A CN 200880100890 A CN200880100890 A CN 200880100890A CN 200880100890 A CN200880100890 A CN 200880100890A CN 101815779 A CN101815779 A CN 101815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ter
methyl
weight
purposes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0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5779B (zh
Inventor
T·斯多尔
M·米勒
T·巴特尔斯
C·温希尔兹
K·施莫塞克
M·纽西厄斯
D·詹森
M-K·斯蒂赫尔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onik Operation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Evonik Rohmax Additive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onik Rohmax Additives GmbH filed Critical Evonik Rohmax Additive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815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5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5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5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45/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oxygen
    • C10M14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145/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monomers having an unsaturated radical bound to a carboxyl radical, e.g. acrylate
    • C10M145/1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monomers having an unsaturated radical bound to a carboxyl radical, e.g. acrylate monocarboxylic
    • C10M145/14Acrylate;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on to a macromolecule having groups capable of inducing the formation of new polymer chains bound exclusively at one or both ends of the starting macromolecule
    • C08F293/005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on to a macromolecule having groups capable of inducing the formation of new polymer chains bound exclusively at one or both ends of the starting macromolecule using free radical "living" or "controlled" polymerisation, e.g. using a complex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49/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nitrogen
    • C10M149/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149/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monomers having an unsaturated radical bound to a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438/00Living radical polymerisation
    • C08F2438/01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 or reverse ATR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carbon and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7/02Hydroxy compounds
    • C10M2207/023Hydroxy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C10M2207/028Overbased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9/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9/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2209/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monomers having an unsaturated radical bound to a carboxyl radical, e.g. acrylate type
    • C10M2209/084Acrylate;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17/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17/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from nitrogen containing monomers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2217/02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from nitrogen containing monomers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monomers having an unsaturated radical bound to an amino group
    • C10M2217/02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from nitrogen containing monomers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monomers having an unsaturated radical bound to an amino group the amino group containing an ester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25/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2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from phosphorus-containg mono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06Oiliness; Film-strength; Anti-wear; Resistance to extreme press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Lubrica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至少一个非极性链段P和至少一个极性链段D的包含酯基的聚合物在润滑剂中作为抗疲劳添加剂的用途,其中所述极性链段D包含至少8个重复单元,并且在所述极性链段D中分散性重复单元的重量比例基于所述极性链段D的重量计是至少30%。

Description

包含酯基的聚合物作为抗疲劳添加剂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酯基的聚合物作为抗疲劳添加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由于燃料节约的原因,现代研究的任务是越来越多地减少油的搅动损失和内摩擦。由此,近些年中已显示出朝向所用油的越来越低的粘度和因此越来越薄的润滑膜的趋势,特别是在高温下。这种趋势的不利后果是如下事实:应用中增多地发生损伤,特别是对变速器和滚动轴承。
在变速器的设计中,应该注意所有滑动滚动接触部位,即齿轮系统和滚动轴承,在所有操作状态下被足够地润滑。对齿轮和滚动轴承的损伤是太高局部应力的结果。这里区分为两类在变速器,特别是齿轮系统和滚动轴承的金属表面处的缺陷:
1.由连续表面材料磨蚀引起的磨损或在两个摩擦配合件的表面磨损后由突然的材料磨蚀引起的胶合。
2.由灰色斑点(灰色沾污、表面疲劳、微凹坑)或疲坑(次表面疲劳、凹坑)变得可见的疲劳。这种损伤由材料的由于裂纹引起的剥落或碎裂所产生,该裂纹由金属格栅中的剪切应力在表面以下20-40μm或100-500μm引起。
所提及的损伤类型对于齿轮系统和滚动轴承而言是普遍已知的,并且例如在出版物″Gears-Wear and Damage to Gear Teeth″(齿轮-对齿轮齿的磨损和损伤),ISO DIS 10825,和″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011
″(滚动轴承损伤),FAG公司(Schaeffler KG)的公开号WL 82102/2DA,Schweinfurt 2004中进行了详细描述。
由连续表面材料磨蚀引起的磨损优先在慢速下发生在齿轮系统和滚动轴承上,在慢速下表面粗糙处由于太薄的润滑膜而接触。由这种机理引起的材料降解例如在T.Mang,W.Dresel(编者):″Lubricantsand Lubrication″(润滑剂与润滑),Wiley-VCH,Weinheim 2001的图10.10中进行了显示,其中示出了具有显著磨损现象的齿面。在滚动体上可以呈条纹形成形式看到的不均匀磨损示于″″,FAG公司(Schaeffler KG)的公开号WL 82102/2DA,Schweinfurt 2004的图68中。
当润滑剂包含抗磨损(AW)添加剂并具有高粘度时,它们在磨损承载能力方面具有有利的作用。
齿面处的胶合通常发生在中至高速下。在此,接触表面短时间地焊接并立即再次破裂。这种损伤的典型表现形式例如示于T.Mang,W.Dresel(编者):″Lubricants and Lubrication″,Wiley-VCH,Weinheim 2001的图10.11中。损伤发生在彼此啮合的齿面区域处,在那里存在非常高的滑动速度(经常在齿顶处)。这是突然发生的损伤,其可能由单次过载就已经引起。胶合损伤同样发生在滚动轴承的情况下;这特别是在大轴承上,例如在水泥磨机的变速器中观察到。由于太低的工作粘度、太高负荷和/或太高转数,在滚子和轮缘(例如锥形滚动轴承的轮缘)之间没有足够的润滑膜形成,并且这导致局部焊接(参见图81,″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022
″,FAG公司(Schaeffler KG)的公开号WL 82 102/2DA,Schweinfurt 2004)。
通过润滑剂中的极压(EP)添加剂可以将胶合损伤降低了多于5倍。
上面在第2点下描述的材料疲劳特别是由灰色斑点形成或疲坑形成显示。
灰色斑点形成首先在表面以下20-40μm处以金属格栅中的细裂纹开始。裂纹传播至表面并导致材料剥落,其可作为可见的灰色斑点形式看出。在齿轮系统情况下,几乎在所有速度范围中,可以在齿面上观察到灰色斑点。灰色斑点优先在滑动接触的区域内出现,在此这例如示于T.Mang,W.Dresel(编者):″Lubricants and Lubrication″,Wiley-VCH,Weinheim 2001的图10.13中。同样在滚动轴承中,在滑动接触区域内作为灰色斑点形式在滚道上形成非常平坦的喷溅(Ausbrüche),如例如在″″,FAG公司(SchaefflerKG)的公开号WL 82 102/2DA,Schweinfurt 2004的图49所示。
疲坑形成同样是在所有速度范围中可观察到的疲劳损伤。在此,损伤现象以100-500μm深度中金属格栅中的裂纹开始。裂纹最后传播到表面并在碎裂后留下明显的弧坑(疲坑)。在齿轮情况下,它们优先出现在齿面的中段,并在滚动轴承中,通常出现在旋转的轴承环上。显示这种损伤的图可以尤其参见T.Mang,W.Dresel(编者):″Lubricants and Lubrication″,Wiley-VCH,Weinheim 2001(参见图10.14和图10.15)和″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032
″,FAG公司(Schaeffler KG)的公开号WL 82102/2DA,Schweinfurt 2004(参见图43)。与灰色斑点形成相反,损伤由此发生在滚子接触的区域内,因为在每种情况下最大负荷或最大的负荷交变振幅存在于那里。
与缺陷″磨损″和″胶合″形成明显对照,目前不能以受控方式用添加剂,例如上述抗磨损添加剂和极压添加剂,影响更严重得多的疲劳缺陷″灰色斑点″和″疲坑″(参见R.M.Mortier,S.T.Orszulik(编者):″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Lubricant s″(润滑剂化学与技术),Blackie Academic&Professional,伦敦,第2版,1997;J.Bartz:“Additive für Schmierstoffe″(用于润滑剂的添加剂),Expert-Verlag,Renningen-Malmsheim 1994;T.Mang,W.Dresel(编者):″Lubricants and Lubrication″,Wiley-VCH,Weinheim 2001)。迄今的研究,即使确实有的话,仅能表明,经由润滑剂粘度可影响灰色斑点承载能力和疲坑承载能力。提高的粘度在此对疲劳持续时间具有延长时间的作用(参见U.Schedl:“FVA-Forschungsvorhaben 2/IV(FVA-研究计划2/IV):Pittingtest-Einfluss der Schmierstoffsauf die Grübchenlebensdauer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034
imEinstufen-und Lastkollektivversuch″(凹坑试验-润滑剂对单级实验和载荷谱实验中硬化的齿轮的疲坑寿命的影响),Forschungsvereinigung Antriebstechnik(传动技术研究协会),第530册,Frankfurt 1997)。
为了改进粘度性能,长时间以来将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PAMA)用于润滑油,例如变速器油或发动机油中,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用共聚单体,特别是含氮或含氧单体官能化。这些VI改进剂特别包括已经用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E.I.Dupontde Nemours and Co.的US 2,737,496)、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Texaco Inc.的US 4,021,357)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Shell Oil.Co的US 3,249,545)官能化的聚合物。
用于润滑油应用的基于PAMA的VI改进剂正被不断地改进。例如,最近经常也描述用于润滑油的具有嵌段状链段的聚合物。
例如,Rohm and Haas的出版物US 3,506,574描述了由PAMA基础聚合物构成的序列聚合物,该PAMA基础聚合物在后续反应中用N-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
此外,RohMax Additives GmbH的出版物WO 2001/40339和DE 102005 041 528分别描述了用于润滑油应用的嵌段共聚物和星形嵌段共聚物,它们尤其可利用ATRP获得。
该VI改进剂的用于磨损降低的添加剂功能或用于降低摩擦(这导致更低燃料消耗)的嵌段结构的有利之处也已经得到证实。
WO 2004/087850描述了包含嵌段共聚物并具有优异的摩擦性能的润滑油配制剂。所述嵌段共聚物在此充当摩擦系数改变剂(摩擦改进剂)。
WO 2006/105926尤其描述了衍生自针对性选择的N/O官能单体的嵌段共聚物,和它们作为摩擦改进剂和分散剂的用途。
RohMax Additive GmbH的WO 2006/007934描述了接枝聚合物在润滑油配制剂,特别是在发动机油中,作为抗磨损添加剂的用途。RohMax Additives的WO 2005/097956同样描述了包含含H桥键的接枝聚合物作为抗磨损添加剂的润滑油配制剂。
如上所述,迄今虽然存在许多通过使用添加剂而降低由于磨损或胶合引起的损伤的解决方案。然而,迄今材料疲劳仅能通过使用具有较高粘度的油或通过对齿轮系统和/或滚动轴承使用特定材料来处理。然而,这两种可能的方案都有缺点,其中新材料的使用是昂贵的并且希望进一步改进。高粘度油的使用导致高内摩擦并因此导致高燃料消耗。因此,特别是可以用作抗疲劳添加剂,而又在此不随之出现润滑剂的粘度提高的化合物可能是有益的。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因此是提供导致材料疲劳降低的添加剂(抗疲劳添加剂)。在此应该特别实现上文所述灰色斑点(灰色沾污、表面疲劳、微凹坑)或疲坑(次表面疲劳、凹坑)的形成的减少。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可以按简单和廉价的方式制备的添加剂,其中尤其应该使用可商购的组分。在此,制备过程应该能以工业规模进行,而为此无需新设备或构造复杂的设备。
另外,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在润滑剂中引起许多希望的性能的添加剂。由此可以使不同添加剂的数目最小化。
另外,该添加剂不应该对燃料消耗或润滑剂的环境相容性显示任何不利影响。
这些目的以及其它没有明确提及但是可以从在此引入性讨论的上下文毫无困难地推导或推断出的目的通过使用具有权利要求1的所有特征的包含酯基的聚合物达到,该聚合物具有至少一个非极性链段P和至少一个极性链段D。
本发明因此提供具有至少一个非极性链段P和至少一个极性链段D的包含酯基的聚合物作为润滑剂中的抗疲劳添加剂的用途,其中所述极性链段D具有至少8个重复单元且所述极性链段D中的分散性重复单元的重量比例是至少30%,基于所述极性链段D的重量。
由此以不可预见的方式成功提供用于润滑油的添加剂,该添加剂导致材料疲劳降低(抗疲劳添加剂)。在此,这些添加剂实现了上文所述灰色斑点(灰色沾污、表面疲劳、微凹坑)或疲坑(次表面疲劳、凹坑)的形成的减少。
另外,这些添加剂可以按简单且廉价的方式制备,其中尤其可以使用可商购的组分。在此,制备过程可以按工业规模进行,而为此无需新设备或构造复杂的设备。
另外,根据本发明使用的聚合物显示尤其有利的性能分布。例如,聚合物可以设计为令人惊奇地剪切稳定性的,使得润滑剂具有非常长的耐久性。另外,根据本发明使用的添加剂可以在润滑剂中引起许多希望的性能。例如,可以制备具有突出低温性能或粘度性能的润滑剂,该润滑剂包含本发明的包含酯基的聚合物。由此可以使不同添加剂的数目最小化。另外,本发明的包含酯基的聚合物与许多添加剂是相容性的。由此可以使润滑剂适应多种多样的要求。
另外,可使用的添加剂不对燃料消耗或润滑剂的环境相容性显示任何不利影响。
包含酯基的聚合物在本发明上下文中应理解为是指可通过使包含具有至少一个酯基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它们在下文中称作酯单体)的单体组合物聚合而获得的聚合物。因此,这些聚合物含有酯基作为侧链的一部分。这些聚合物特别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PAMA)、聚富马酸烷基酯和/或聚马来酸烷基酯。
酯单体本身是已知的。它们特别包括可以具有不同醇残基的(甲基)丙烯酸酯、马来酸酯和富马酸酯。术语″(甲基)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以及这两者的混合物。这些单体是广泛已知的。
所述包含酯基的聚合物优选包含至少40重量%,更优选至少60重量%,特别优选至少80重量%,非常特别至少90重量%的衍生自酯单体的重复单元。
可根据本发明使用的聚合物包含至少一个非极性链段P和至少一个极性链段D,其中所述极性链段D具有至少8个重复单元且所述极性链段D中分散性重复单元的重量比例是至少30%,基于所述极性链段D的重量。
术语″重复单元″是本领域中公知的。本发明聚合物优选可以利用单体的自由基聚合获得。在此使双键打开而形成共价键。因此,由所使用的单体得到重复单元。
本发明聚合物具有极性和非极性链段。在本文中的术语″链段″表示聚合物的片段。链段可以具有由一个或多个单体单元组成的基本上恒定的组成。另外,链段可以具有梯度,在此各种不同的单体单元(重复单元)的浓度沿链段长度改变。极性链段D通过分散性单体的比例而与非极性链段P区分。非极性链段可以最多具有小比例的分散性重复单元(单体单元),而极性链段包含高比例的分散性重复单元(单体单元)。
分散性单体应理解为特别是指具有官能团的单体,其中可以认为,具有这些官能团的聚合物可以将颗粒,特别是炭黑颗粒保持于溶液中(参见R.M.Mortier,S.T.Orszulik(编者):″Chemistry andTechnology of Lubricants″,Blackie Academic&Professional,伦敦,第2版,1997)。它们特别包括具有含硼、磷、硅、硫、氧和氮的基团的单体,其中优选氧和氮官能化的单体。
根据本发明,极性链段D包含至少8,优选至少12,非常特别优选至少15个重复单元。在此,极性链段D包含至少30重量%,优选至少40重量%分散性重复单元,基于所述极性链段D的重量。除了分散性重复单元之外,极性链段还可以具有不具有任何分散作用的重复单元。极性链段可以具有无规结构,使得不同的重复单元沿链段长度具有无规分布。另外,极性链段可以具有嵌段状结构或呈梯度形式的结构,使得极性链段内部的非分散性重复单元和分散性重复单元具有不均匀分布。
非极性疏水性链段P可以包含小比例的分散性重复单元,该比例优选小于20重量%,更优选小于10重量%,非常特别优选小于5重量%,基于非极性链段P的重量。根据尤其适宜的设计,非极性链段P基本上不包含分散性重复单元。
所述包含酯基的聚合物的非极性链段P可以具有5-100重量%,特别是20-98重量%,优选30-95重量%,非常特别优选70-92重量%的衍生自在醇残基中含7-15个碳原子的酯单体的重复单元。
在一个特别的方面中,所述包含酯基的聚合物的非极性链段P可以具有0-80重量%,优选0.5-60重量%,更优选2-50重量%,非常特别优选5-20重量%的衍生自在醇残基中含16-40个碳原子的酯单体的重复单元。
另外,所述包含酯基的聚合物的非极性链段P可以具有0-40·重量%,优选0.1-30重量%,更优选0.5-20重量%的衍生自在醇残基中含1-6个碳原子的酯单体的重复单元。
所述包含酯基的聚合物的非极性链段P优选包含至少40重量%,更优选至少60重量%,特别优选至少80重量%,非常特别至少90重量%的衍生自酯单体的重复单元。
可由其获得本发明的包含酯基的聚合物的非极性链段的混合物可以含有0-40重量%,特别是0.1-30重量%,更优选0.5-20重量%一种或多种以下式(I)的烯属不饱和酯化合物
其中R是氢或甲基,R1含1-6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烷基,R2和R3独立地是氢或式-COOR′的基团,其中R′是氢或含1-6个碳原子的烷基。
组分(I)的实例尤其包括衍生自饱和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富马酸酯和马来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和(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如(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衍生自不饱和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2-丙炔基酯、(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和(甲基)丙烯酸乙烯基酯。
用于制备非极性链段P的待聚合组合物优选含有5-100重量%,优选10-98重量%,特别优选20-95重量%一种或多种以下式(II)的烯属不饱和酯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091
其中R是氢或甲基,R4是含7-15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烷基,R5和R6独立地是氢或式-COOR″的基团,其中R″是氢或含7-15个碳原子的烷基。
组分(II)的实例尤其包括:衍生自饱和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富马酸酯和马来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2-叔丁基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3-异丙基庚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5-甲基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5-甲基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衍生自不饱和醇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油基酯;(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3-乙烯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冰片基酯;以及相应的富马酸酯和马来酸酯。
另外,用于制备非极性链段P的优选的单体组合物包含0-80重量%,优选0.5-60重量%,更优选2-50重量%,非常特别优选5-20重量%一种或多种以下式(III)的烯属不饱和酯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092
其中R是氢或甲基,R7是含16-40个,优选16-30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烷基,R8和R9独立地是氢或式-COOR″′的基团,其中R″′是氢或含有16-40个,优选16-30个碳原子的烷基。
组分(III)的实例尤其包括衍生自饱和醇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5-异丙基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4-叔丁基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5-乙基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3-异丙基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甲基)丙烯酸鲸蜡基二十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二十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和/或(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三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如(甲基)丙烯酸2,4,5-三叔丁基-3-乙烯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2,3,4,5-四叔丁基环己基酯;以及相应的富马酸酯和马来酸酯。
具有长链醇残基的酯化合物,特别是组分(II)和(III),可以例如通过使(甲基)丙烯酸酯、富马酸酯、马来酸酯和/或相应的酸与长链脂肪醇反应而得到,在此一般形成酯例如具有不同长链醇残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混合物。这些脂肪醇尤其包括Oxo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1
7911、Oxo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2
7900、Oxo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3
1100;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4
610、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5
810、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6
125和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7
型(Sasol);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8
79(ICI);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9
610和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10
810(Afton);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11
79、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12
911和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13
25E(Shell);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14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15
型(Cognis);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16
35和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17
10(Exxon Chemicals);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018
2465(Kao Chemicals)。
在烯属不饱和酯化合物中,(甲基)丙烯酸酯相对于马来酸酯和富马酸酯是尤其优选的,即式(I)、(II)和(III)的R2、R3、R5、R6、R8和R9在尤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是氢。
式(II)的酯单体与式(III)的酯单体的重量比可以在宽的范围内。在醇残基中含7-15个碳原子的式(II)的酯化合物与在醇残基中含16-40个碳原子的式(III)的酯化合物之比优选是50∶1-1∶30,更优选10∶1-1∶3,特别优选是5∶1-1∶1。
另外,用于制备非极性链段的单体混合物可以包含可以与式(I)、(I)和/或(III)的烯属不饱和酯化合物共聚的烯属不饱和单体。
尤其适合于根据本发明的聚合的共聚单体是对应于以下式的那些: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111
其中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N,含1-20个、优选1-6个、更优选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烷基,该烷基可以被1至(2n+1)个卤素原子取代,其中n是该烷基的碳原子数(例如CF3),含有2-10个,优选2-6个,更优选2-4个碳原子的α,β-不饱和直链或支化烯基或炔基,该烯基或炔基可以被1至(2n-1)个卤素原子,优选氯所取代,其中n是烷基的碳原子数,例如CH2=CC1-,含有3-8个碳原子的环烷基,该环烷基可以被1至(2n-1)个卤素原子,优选氯所取代,其中n是该环烷基的碳原子数;C(=Y*)R5*,C(=Y*)NR6*R7*,Y*C(=Y*)R5*,SOR5*,SO2R5*,OSO2R5*,NR8*SO2R5*,PR5* 2,P(=Y*)R5* 2,Y*pR5* 2,Y*p(=Y*)R5* 2,NR8* 2,其被额外的R8*-、芳基或杂环基季铵化,其中Y*可以是NR8*、S或O,优选是O;R5*是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含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硫代,OR15(R15是氢或碱金属),含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芳氧基或杂环基氧基;R6*和R7*独立地是氢或含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R6*和R7*可以一起形成含有2-7个,优选2-5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其中它们形成3-8元环,优选3-6元环,R8*是氢,含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烷基或芳基;
R3*和R4*独立地选自氢,卤素(优选氟或氯),含1-6个碳原子的烷基和COOR9*,其中R9*是氢、碱金属或含1-4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R1*和R3*可以一起形成式(CH2)n′基团,其可以被1至2n′个卤素原子或C1-C4烷基所取代,或形成式C(=O)-Y*-C(=O)的基团,其中n′是2-6,优选3或4,Y*如上定义;并且其中基团R1*、R2*、R3*和R4*中至少2个是氢或卤素。
优选的共聚单体尤其包括卤乙烯,如氯乙烯、氟乙烯、偏二氯乙烯和偏二氟乙烯;苯乙烯,侧链中有烷基取代基的取代的苯乙烯,如α-甲基苯乙烯和α-乙基苯乙烯,环上有烷基取代基的取代的苯乙烯,如乙烯基甲苯和对-甲基苯乙烯,卤代的苯乙烯,如一氯苯乙烯、二氯苯乙烯、三溴苯乙烯和四溴苯乙烯;乙烯基醚和异戊二烯基醚;不同于在(I)、(II)和(III)部分中所提及的那些的马来酸和马来酸衍生物,如马来酸酐、甲基马来酸酐、马来酰亚胺、甲基马来酰亚胺;不同于在(I)、(II)和(III)部分中所提及的那些的富马酸和富马酸衍生物。
另外,用于制备非极性链段的单体混合物可以包含分散性单体。
共聚单体的比例优选是0-50重量%,更优选0.1-40重量%,非常特别优选0.5-20重量%,基于用于制备所述非极性链段P的单体组合物的重量。
除了非极性链段P之外,可根据本发明使用的聚合物包含至少一个极性链段D,该极性链段D包含衍生自分散性单体的重复单元。
分散性单体自长时间以来就已经用于将润滑油中的聚合物型添加剂官能化,并因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参见R.M.Mortier,S.T.Orszulik(编者):″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Lubricants″,Blackie Academi c&Professional,伦敦,第2版,1997)。适当地,可以特别使用杂环乙烯基化合物和/或以下式(IV)的烯属不饱和的极性酯化合物作为分散性单体
其中R是氢或甲基,X是氧、硫或式-NH-或-NRa-的氨基,其中Ra是含1-40,优选1-4个碳原子的烷基,R10是包含2-1000,特别是2-100,优选2-20个碳原子并具有至少一个杂原子,优选至少两个杂原子的基团,R11和R12独立地是氢或式-COX′R10′的基团,其中X′是氧或式-NH-或-NRa′-的氨基,其中Ra′是含1-40,优选1-4个碳原子的烷基,R10′是包含1-100,优选1-30,更优选1-15个碳原子的基团。
术语″含有2-1000个碳的基团″表示含有2-1000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的残基。类似的定义适用于相应的术语。它涵盖芳族和杂芳族基团以及烷基、环烷基、烷氧基、环烷氧基、烯基、烷酰基、烷氧基羰基以及杂脂族基团。所提及的基团在此可以是支化或未支化的。此外,这些基团可以带有常见的取代基。取代基是例如,含1-6个碳原子的线性和支化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2-甲基丁基或己基;环烷基,如环戊基和环己基;芳族基团,如苯基或萘基;氨基,羟基,醚基,酯基以及卤化物。
根据本发明,芳族基团表示优选含有6-20个,特别是6-12个碳原子的单核或多核芳族化合物的残基。杂芳族基团表示这样的芳基,其中至少一个CH-基被N替代,和/或至少两个相邻的CH-基被S、NH或O替代,其中杂芳族基团含有3-19个碳原子。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芳族或杂芳族基团衍生自苯、萘、联苯、二苯醚、二苯基甲烷、二苯基二甲基甲烷、双苯酮(Bisphenon)、二苯砜、噻吩、呋喃、吡咯、噻唑、噁唑、咪唑、异噻唑、异噁唑、吡唑、1,3,4-噁二唑、2,5-二苯基-1,3,4-噁二唑、1,3,4-噻二唑、1,3,4-三唑、2,5-二苯基-1,3,4-三唑、1,2,5-三苯基-1,3,4-三唑、1,2,4-噁二唑、1,2,4-噻二唑、1,2,4-三唑、1,2,3-三唑、1,2,3,4-四唑、苯并[b]噻吩、苯并[b]呋喃、吲哚、苯并[c]噻吩、苯并[c]呋喃、异吲哚、苯并噁唑、苯并噻唑、苯并咪唑、苯并异噁唑、苯并异噻唑、苯并吡唑、苯并噻二唑、苯并三唑、二苯并呋喃、二苯并噻吩、咔唑、吡啶、联吡啶、吡嗪、吡唑、嘧啶、哒嗪、1,3,5-三嗪、1,2,4-三嗪、1,2,4,5-三嗪、四嗪、喹啉、异喹啉、喹喔啉、喹唑啉、噌啉、1,8-萘啶、1,5-萘啶、1,6-萘啶、1,7-萘啶、酞嗪、吡啶并嘧啶、嘌呤、蝶啶或喹嗪、4H-喹嗪、二苯醚、蒽、苯并吡咯、苯并噁噻二唑、苯并噁二唑、苯并吡啶、苯并吡嗪、Benzopyrazidin(苯并吡嗪啶)、苯并嘧啶、苯并三嗪、吲嗪、吡啶并吡啶、咪唑并嘧啶、吡嗪并嘧啶、咔唑、吖啶、吩嗪、苯并喹啉、吩噁嗪、吩噻嗪、Acridizin(吖啶嗪)、苯并蝶啶、菲咯啉和菲,它们任选也可以被取代。
优选的烷基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1-丁基、2-丁基、2-甲基丙基、叔丁基、戊基、2-甲基丁基、1,1-二甲基丙基、己基、庚基、辛基、1,1,3,3-四甲基丁基、壬基、1-癸基、2-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五烷基和二十烷基。
优选的环烷基包括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和环辛基,它们任选被支化或未支化的烷基所取代。
优选的烷酰基包括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2-甲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新戊酰基、己酰基、癸酰基和十二烷酰基。
优选的烷氧基羰基包括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丙氧基羰基、丁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己氧基羰基、2-甲基己氧基羰基、癸氧基羰基或十二烷氧基羰基。
优选的烷氧基包括其烃基是上述优选的烷基之一的烷氧基。
优选的环烷氧基包括其烃基是上述优选的环烷基之一的环烷氧基。
基团R10中存在的优选的杂原子尤其包括氧、氮、硫、硼、硅和磷,其中优选氧和氮。
基团R10包含至少一个,优选至少两个,更优选至少三个杂原子。
在式(IV)的酯化合物中基团R10优选具有至少2个不同的杂原子。在这种情况下,在至少一种式(IV)的酯化合物中基团R10可以包含至少一个氮原子和至少一个氧原子。
式(IV)的烯属不饱和的极性酯化合物的实例尤其包括(甲基)丙烯酸氨烷基酯、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杂环(甲基)丙烯酸酯和/或含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尤其包括(甲基)丙烯酸2-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3,4-二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2,5-二甲基-1,6-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和1,10-癸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合适的含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包括,例如,(甲基)丙烯酸2-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甲酯、(甲基)丙烯酸噁唑烷基乙酯、N-(甲基丙烯酰氧基)甲酰胺、丙酮基(甲基)丙烯酸酯、琥珀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N-(甲基)丙烯酰基吗啉、N-(甲基)丙烯酰基-2-吡咯烷酮、N-(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2-吡咯烷酮、N-(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2-吡咯烷酮、N-(2-(甲基)丙烯酰氧基十五烷基)-2-吡咯烷酮、N-(3-(甲基)丙烯酰氧基十七烷基)-2-吡咯烷酮和N-(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亚乙基脲、(甲基)丙烯酸2-乙酰乙酰氧基乙酯。
杂环(甲基)丙烯酸酯尤其包括(甲基)丙烯酸2-(1-咪唑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4-吗啉基)乙酯和1-(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2-吡咯烷酮。
尤其令人感兴趣的还有(甲基)丙烯酸氨烷基酯和氨烷基(甲基)丙烯酰胺,例如(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丙酯、二甲基氨基二甘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3-二乙基氨基戊酯和(甲基)丙烯酸3-二丁基氨基十六烷基酯。
另外,可以使用含磷、含硼和/或含硅的(甲基)丙烯酸酯制备极性链段D,例如(甲基)丙烯酸2-(二甲基磷酸基(phosphato))丙酯、(甲基)丙烯酸2-(亚乙基亚磷酸基(phosphito))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膦基甲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膦酰基乙酯、(甲基)丙烯酰基膦酸二乙基酯、(甲基)丙烯酰基磷酸二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二丁基膦酰基)乙酯、2,3-亚丁基(甲基)丙烯酰基乙基硼酸酯、甲基二乙氧基(甲基)丙烯酰基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二乙基磷酸基乙酯。
优选的杂环乙烯基化合物尤其包括2-乙烯基吡啶、3-乙烯基吡啶、2-甲基-5-乙烯基吡啶、3-乙基-4-乙烯基吡啶、2,3-二甲基-5-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嘧啶、乙烯基哌啶、9-乙烯基咔唑、3-乙烯基咔唑、4-乙烯基咔唑、1-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咪唑、2-甲基-1-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吡咯烷酮、2-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3-乙烯基吡咯烷、N-乙烯基己内酰胺、N-乙烯基丁内酰胺、乙烯基氧杂环戊烷、乙烯基呋喃、乙烯基噻吩、乙烯基硫杂环戊烷、乙烯基噻唑和氢化乙烯基噻唑、乙烯基噁唑和氢化乙烯基噁唑,其中尤其优选使用N-乙烯基咪唑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用于官能化。
上面详述的单体可以单独地或作为混合物形式使用。
尤其令人感兴趣的特别是使用以下物质获得的包含酯基的聚合物:甲基丙烯酸2-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琥珀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N-(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亚乙基脲、甲基丙烯酸2-乙酰乙酰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4-吗啉基)乙酯、二甲基氨基二甘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或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
除了分散性单体之外,用于制备极性链段的组合物还可以包含上面已经详述的非分散性单体。它们特别包括式(I)、(II)和/或(III)的烯属不饱和酯化合物。
尤其令人感兴趣的特别是具有极性链段D的聚合物型添加剂,该极性链段D包含至少3个,优选至少5个衍生自式(IV)的单体和/或杂环乙烯基化合物的单元,所述单元彼此直接地键接。
适当地,疏水性链段与极性链段的重量比可以是100∶1-1∶1,更优选30∶1-2∶1,非常特别优选10∶1-4∶1。
疏水性和极性链段的长度可以在宽范围内变化。非极性链段P优选具有至少10,特别是至少40的重均聚合度。疏水性链段的重均聚合度优选是20-5000,特别是50-2000。
基于包含酯基的聚合物的重量,分散性重复单元的比例优选是0.5重量%-20重量%,更优选1.5重量%-15重量%,非常特别优选2.5重量%-10重量%。在此,这些重复单元优选在所述包含酯基的聚合物内部形成链段状结构,使得优选至少70重量%,更优选至少80重量%的极性链段D的成分,基于所述分散性重复单元的总重量。
本发明描述了优选具有高油溶性的聚合物。术语″油溶性″是指可在没有宏观相形成的情况下制备基础油和包含酯基的聚合物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具有至少0.1重量%,优选至少0.5重量%所述聚合物。该聚合物可以呈被分散和/或被溶解的形式存在于该混合物中。油溶性特别取决于亲脂性侧链的比例和基础油。这种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并且可以对于相应的基础油容易地经由亲脂性单体的比例进行调节。
特别令人感兴趣的尤其是优选具有7500-1000000g/mol,更优选10000-600000g/mol,非常特别优选15000-8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Mw的包含酯基的聚合物。
数均分子量Mn优选可以是5000-800000g/mol,更优选7500-500000g/mol,非常特别优选10000-80000g/mol。
还合适的是其多分散性指数Mw/Mn是1-5,更优选1.05-4的包含酯基的聚合物。可以通过已知的方法,例如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数均和重均分子量。
所述包含酯基的聚合物可以具有多样的结构。例如,该聚合物可以作为包含相应的极性和非极性链段的二嵌段、三嵌段、多嵌段、梳形和/或星形共聚物形式存在。另外,该聚合物可以特别作为接枝共聚物形式存在。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包含酯基的聚合物可以各种方式获得。重要的是制备至少一个非极性链段P和至少一个极性链段D。优选的方法是本身已知的自由基接枝共聚,其中,例如,在第一步中产生非极性接枝基础物,在第二步中将分散性单体接枝到其上。
包含非极性链段P和极性链段D的嵌段共聚物可以特别利用受控自由基聚合方法,例如ATR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或NMP(=氮氧调控聚合)获得。这些方法被全面地进行了描述,特别是被其它参考文献,尤其在K.Matyjaszewski,T.P.Davis,Handbook of Radical Polymerization(自由基聚合手册),Wiley Interscience,Hoboken 2002中进行了描述,为了公开的目的明确引用该文献。
通过上面详述的受控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可以特别获得二嵌段、三嵌段、多嵌段、梳形或星形共聚物。
特别适合于制备接枝共聚物的常用的自由基聚合在K.Matyjaszewski,T.P.Davis,Handbook of Radical Polymerization,Wiley Interscience,Hoboken 2002中进行了详述。一般而言,为此使用聚合引发剂和链转移剂。
可使用的引发剂尤其包括本领域公知的偶氮引发剂,例如AIBN和1,1-偶氮双环己烷腈,以及过氧化合物,例如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乙酰丙酮过氧化物、二月桂基过氧化物、过-2-乙基己酸叔丁酯、酮过氧化物、过辛酸叔丁酯、甲基异丁基酮过氧化物、环己酮过氧化物、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异丙基碳酸叔丁酯、2,5-双(2-乙基己酰基-过氧)-2,5-二甲基己烷、过氧-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3,5,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二枯基、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1,1-双(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氢过氧化枯基、氢过氧化叔丁基、过氧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基)酯,两种或更多种上述化合物彼此间的混合物,以及上述化合物与没有提及但同样可以形成自由基的化合物的混合物。适合作为链转移剂的尤其是油溶性硫醇,例如正十二烷基硫醇或2-巯基乙醇,或选自萜类的链转移剂,例如萜品油烯。
ATRP方法本身是已知的。据推测它是″活性″自由基聚合,但不意于由该机理描述进行限制。在这些方法中,过渡金属化合物与具有可转移的原子团的化合物进行反应。在此将可转移的原子团转移到过渡金属化合物上,从而使金属氧化。在这种反应中形成加成到烯属基团上的自由基。然而,原子团转移到过渡金属化合物上是可逆的,使得原子团转移回生长的聚合物链上,从而形成受控的聚合体系。因此可以控制聚合物的结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这种反应控制例如由J-S.Wang等人,J.Am.Chem.Soc.,第117卷,第5614-5615页(1995)中,由Matyjaszewski,Macromolecules,第28卷,第7901-7910页(1995)中进行了描述。此外,专利申请WO 96/30421、WO 97/47661、WO 97/18247、WO 98/40415和WO 99/10387公开了上面说明的ATRP的变化方案。
另外,本发明聚合物例如还可以经由RAFT法获得。该方法例如在WO 98/01478和WO 2004/083169中进行了详细描述,为了公开的目的明确引用该文献。
另外,本发明聚合物可通过NMP法获得,该方法尤其在US 4581429中进行了描述。
聚合可以在常压、负压或超压下进行。聚合温度也不是关键性的。不过,聚合温度一般为-20℃至200℃,优选为50℃至150℃,特别优选为80℃至130℃。
聚合可以在有或者没有溶剂的情况下进行。术语“溶剂”在此应广义理解。根据所使用的单体的极性选择溶剂,其中可优选使用100N油,较轻的瓦斯油和/或芳烃,例如甲苯或二甲苯。
润滑油特别包括矿物油、合成油和天然油。
矿物油本身是已知的并且可商购。它们通常是从石油或原油通过蒸馏和/或精炼以及任选的其它纯化和精制方法而获得,其中术语“矿物油”特别是指原油或石油的高沸点级分。一般而言,在5000Pa下,矿物油的沸点高于200℃,优选高于300℃。同样可以通过页岩油的低温干馏、无烟煤的焦化、隔绝空气下蒸馏褐煤以及氢化无烟煤或褐煤而进行制备。因此,矿物油根据来源而具有不同比例的芳烃、环状烃、支链烃和直链烃。
通常,在原油或矿物油中区分为链烷烃基、环烷类和芳族级分,其中术语“链烷烃基级分”表示长链或高度支化的异烷烃,“环烷类级分”表示环烷烃。此外,矿物油根据来源和精制而具有不同比例的正烷烃、具有低支化度的异烷烃(所谓单甲基支化的链烷烃),和含有杂原子,尤其是O、N和/或S的化合物,极性性质有条件地归于所述杂原子。然而,难以归属,因为单个烷烃分子可以既有长链支化的基团,又有环烷烃残基和芳族级分。就本发明目的而言,例如可以根据DIN 51 378进行归属。极性级分也可以根据ASTM D 2007确定。
在优选的矿物油中正烷烃比例小于3重量%,含有O、N和/或S的化合物的比例小于6重量%。芳族化合物和单甲基支化的链烷烃的比例在每种情况下通常为0-40重量%。根据一个感兴趣的方面,矿物油主要含有环烷类和链烷烃基烷烃,它们通常具有多于13个,优选多于18个,非常特别优选多于20个碳原子。这些化合物的比例通常≥60重量%,优选≥80重量%,但并不意于受此限制。在每种情况下基于矿物油的总重量,优选的矿物油含有0.5-30重量%芳族级分、15-40重量%环烷类级分、35-80重量%链烷烃基级分,至多3重量%正烷烃和0.05-5重量%极性化合物。
通过常规方法,如脲分离和硅胶上的液相色谱,对尤其优选的矿物油进行的分析显示例如以下成分,其中百分比数据以每种情况下所使用的矿物油的总重量计:
含有约18-31个碳原子的正烷烃:
0.7-1.0%,
含有18-31个碳原子的低支化烷烃:
1.0-8.0%,
含有14-32个碳原子的芳族化合物:
0.4-10.7%,
含有20-32个碳原子的异烷烃和环烷烃:
60.7-82.4%,
极性化合物:
0.1-0.8%,
损失:
6.9-19.4%。
改进类别的矿物油(降低的硫含量、降低的氮含量、更高的粘度指数、更低的倾点)由矿物油的氢处理(加氢异构化、加氢裂化、加氢处理、加氢整理)得到。在此,在氢气存在下,显著地减少芳族级分并增加环烷类级分。
与对矿物油的分析有关的有用信息和具有不同组成的矿物油的列举可以参见,例如,T.Mang,W.Dresel(编者):″Lubricants andLubrication″,Wiley-VCH,Weinheim 2001;R.M.Mortier,S.T.Orszulik(编者):″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Lubricants″,Blackie Academic&Professional,伦敦,第2版,1997;或J.Bartz:″Additive für Schmierstoffe″,Expert-Verlag,Renningen-Malmsheim 1994。
合成油尤其包括有机酯,例如二酯和聚酯、聚亚烷基二醇、聚醚,合成烃,特别是聚烯烃,其中优选聚α烯烃(PAO),硅油和全氟烷基醚。另外,可以使用源自气转液(GTL)、煤转液(CTL)或生物质转液(BTL)工艺的合成基础油。它们通常比矿物油稍贵,但是具有与它们的效能有关的优点。
天然油是动物性或植物性油,例如蹄油或霍霍巴油。
用于润滑油配制剂的基础油根据API(美国石油协会)划分为几类。矿物油划分为第I类(未经氢处理的)并且,取决于饱和度、硫含量和粘度指数,划分为第III和III类(两者都经氢处理)。PAO对应于第IV类。所有其它基础油包括在第V类中。
这些润滑油还可以作为混合物形式使用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是可商购的。
包含酯基的聚合物在润滑油组合物中的浓度优选是0.01-30重量%,更优选0.1-20重量%,非常特别优选0.5-10重量%,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
除了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包含酯基的聚合物之外,这里详述的润滑油组合物还可以包含其它添加剂和添加物。这些添加剂尤其包括VI改进剂、倾点改进剂和DI添加剂(分散剂、洗涤剂、消泡剂、腐蚀抑制剂、抗氧化剂、抗磨损添加剂和极压添加剂、摩擦改进剂)。
另外可使用的VI改进剂特别包括在醇基中含1-30个碳原子的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PAMA;部分N/O-官能的,具有作为分散剂、抗磨损添加剂和/或摩擦改进剂的有利的附加性能),它们不同于权利要求1中详述的共聚物,和聚(异)丁烯(PIB)、富马酸酯-烯烃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酯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二烯共聚物(HSD)和烯烃共聚物(OCP)。
倾点改进剂特别包括在醇基中含1-30个碳原子的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PAMA)。
用于润滑油的VI改进剂和倾点改进剂的汇编还在T.Mang,W.Dresel(编者):″Lubricants and Lubrication″,Wiley-VCH,Weinheim 2001;R.M.Mortier,S.T.Orszulik(编者):″Chemistry andTechnology of Lubricants″,Blackie Academic&Professional,伦敦,第2版,1997;或J.Bartz:″Additivefür Schmierstoffe″,Expert-Verlag,Renningen-Malmsheim 1994中进行了详述。
合适的分散剂尤其包括聚(异丁烯)衍生物,例如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I);含N/O官能团的乙烯-丙烯低聚物。
优选的洗涤剂尤其包括含金属的化合物,例如酚盐;水杨酸盐;硫代膦酸盐,特别是硫代焦膦酸盐、硫代膦酸盐和膦酸盐;磺酸盐和碳酸盐。作为金属,这些化合物可以特别包含钙、镁和钡。这些化合物可以优选以中性或过碱性形式使用。
尤其令人感兴趣的还有消泡剂,其中它们在很多情况下分为含硅酮和不含硅酮的消泡剂。含硅酮消泡剂尤其包括线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环状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以使用的不含硅酮的消泡剂在很多情况下是聚醚,例如聚(乙二醇)或磷酸三丁酯。
在一个特定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润滑油组合物可以包含腐蚀抑制剂。它们在很多情况下分为防锈添加剂和金属钝化剂/减活剂。所使用的防锈添加剂尤其可以是磺酸盐,例如石油磺酸盐或(在很多情况下过碱性)合成烷基苯磺酸盐,例如二壬基萘磺酸盐;羧酸衍生物,例如羊毛脂、氧化链烷烃、环烷酸锌、烷基化琥珀酸、4-壬基苯氧基乙酸、酰胺和酰亚胺(N-酰基肌氨酸、咪唑啉衍生物);胺中和的单和二烷基磷酸酯;吗啉;二环己胺或二乙醇胺。金属钝化剂/减活剂尤其包括苯并三唑、甲苯基三唑、2-巯基苯并噻唑、二烷基-2,5-二巯基-1,3,4-噻二唑;N,N′-二亚水杨基亚乙基二胺、N,N′-二亚水杨基亚丙基二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另一类优选的添加剂是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包括,例如,酚类,例如2,6-二-叔丁基苯酚(2,6-DTB)、丁基化羟基甲苯(BH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芳族胺类,特别是烷基化二苯胺、N-苯基-1-萘胺(PNA)、聚合物型2,2,4-三甲基二氢醌(TMQ);含硫和磷的化合物,例如金属二硫代磷酸盐,例如二硫代磷酸锌(ZnDTP)、″OOS三酯″=二硫代磷酸与源自烯烃、环戊二烯、降冰片二烯、α-蒎烯、聚丁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酯的活化双键的反应产物(燃烧时无灰);有机硫化合物,例如二烷基硫醚、二芳基硫醚、聚硫化物、改性硫醇、噻吩衍生物、黄原酸酯、硫代甘醇、硫醛、含硫羧酸;杂环硫/氮化合物,特别是二烷基二巯基噻二唑、2-巯基苯并咪唑;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亚甲基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有机磷化合物,例如亚磷酸三芳基酯和三烷基酯;有机铜化合物和过碱性钙和镁基酚盐和水杨酸盐。
优选的抗磨损(AW)和极压(EP)添加剂尤其包括磷化合物,例如磷酸三烷基酯、磷酸三芳基酯,例如磷酸三甲苯酯、胺中和的单和二烷基磷酸酯、乙氧基化单和二烷基磷酸酯、亚磷酸酯、膦酸酯、膦;含硫和磷的化合物,例如金属二硫代磷酸盐,例如C3-12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nDTP)、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铵、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锑、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铅,″OOS三酯″=二硫代磷酸与源自烯烃、环戊二烯、降冰片二烯、α-蒎烯、聚丁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酯、三苯基硫逐磷酸酯(TPPT)的活化双键的反应产物;含硫和氮的化合物,例如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或亚甲基双(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含元素硫的硫化合物和H2S-硫化的烃(二异丁烯、萜烯);硫化甘油酯和脂肪酸酯;过碱性磺酸盐;氯化物或固体例如石墨或二硫化钼。
另一类优选的添加剂是摩擦改进剂。可使用的摩擦改进剂尤其包括机械活性化合物,例如二硫化钼、石墨(也包括氟化石墨)、聚(三氟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形成吸附层的化合物,例如长链羧酸、脂肪酸酯、醚、醇、胺、酰胺、酰亚胺;经由摩擦化学反应形成层的化合物,例如饱和脂肪酸、磷酸和硫代磷酸酯、黄原酸酯、硫化脂肪酸;形成聚合物状层的化合物,例如乙氧基化二羧酸偏酯、邻苯二甲酸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酯、不饱和脂肪酸、硫化烯烃或有机金属化合物,例如钼化合物(二硫代磷酸钼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和它们与ZnDTP、含铜有机化合物的组合。
上面详述的添加剂中的一些可以履行多重功能。例如,ZnDTP主要是抗磨损添加剂和极压添加剂,但是还具有抗氧化剂和腐蚀抑制剂(这里:金属钝化剂/减活剂)的特征。
上面详述的添加剂尤其在T.Mang,W.Dresel(编者):″Lubricantsand Lubrication″,Wiley-VCH,Weinheim 2001;J.Bartz:″Additivefür Schmierstoffe″,Expert-Verlag,Renningen-Malmsheim 1994;R.M.Mortier,S.T.Orszulik(编者):″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Lubricants″,Blackie Academic&Professional,伦敦,第2版,1997中进行了更详细地描述。
优选的润滑油组合物具有10-120mm2/s,更优选20-100mm2/s的根据ASTM D 445在40℃下测量的粘度。在100℃下测量的动态粘度KV100优选是至少5.0mm2/s,更优选至少5.2mm2/s,非常特别优选至少5.4mm2/s。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的方面中,优选的润滑油组合物具有100-400,更优选125-325,非常优选150-250的根据ASTM D 2270测定的粘度指数。
合适的润滑剂具有小于或等于100的根据DIN 51350-6(20h KRL,锥形滚动轴承)的PSSI。PSSI更优选小于或等于65,特别优选小于或等于25。
本发明润滑剂可以特别用作变速器油、发动机油或液压油。特别是当本发明润滑剂用于手动换档-、自动化手动换档-、双作用离合器-或直接换档变速器(DSG)、自动和无级变速器(CVC)中时,可以获得令人意外的优点。另外,本发明润滑剂可以特别用于分动器和主传动装置或差动齿轮传动装置。
本发明包含酯基的聚合物特别充当润滑剂中的抗疲劳添加剂。已经令人惊奇地发现,这些添加剂抵抗材料疲劳,使得可以提高变速器、发动机或液压系统的寿命。这一发现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证实。可以通过用于齿轮系统和滚动轴承两者的方法测定润滑油配制剂的疲劳时间(疲坑承载能力)。下述的方法涵盖宽范围的赫兹压力。
例如,在根据DIN 51350-1标准化的四球机(VKA)上测定疲劳时间(旋转数),其中将在负荷下的旋转球按压到三个相同类型的、同样旋转的球上。应用的是Volkswagen AG的测试规程VW-PV-1444(″Grübchenfestigkeit von Bauteilen mit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251
-Pittingtest″(具有滚动摩擦的构件的抗疲坑性-凹坑试验),VW-PV-1444,Volkswagen AG)。
测量温度是120℃。采用4.8kN的载荷和4000rpm的旋转速度,得到在7.67GPa的最大赫兹压力下5.684m/s的滚动点中的速度(卷吸速度)。一旦加速度传感器记录测试件的翻滚频率的频带振荡大于0.25g(重力加速度g=9.81m/s2),就发生疲劳。这通常表明滚道上直径1-2mm的疲坑。这种试验在下文中称作VKA试验。
另外,可以利用FAG FE8试验测定疲劳。为此,可以使用得自FAG(Schaeffler KG,Schweinfur t)的根据DIN 51819-1的FEB滚动轴承润滑剂测试设备。在此,根据测试规程VW-PV-1483(″Prüfung der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252
in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253
-Erm üdungstest″(滚动轴承中的疲坑承载能力测试-疲劳试验),VW-PV-1483,Volkswagen AG,2006年9月草案;用于Volkswagen AG的手动换挡变速器的油标准物VW TL52512/2005和用于其双作用离合器变速器的油标准物VW  TL52182/2005的成分)研究各两个安装在一起的圆柱形主传动滚动轴承的疲劳持续时间(以小时计)。使用具有0.1-0.3μm的算术粗糙度的轴承套圈。
在120℃下测量。采用60kN的载荷和500rpm的旋转速度,得到在1.445GPa的最大赫兹压力下1.885m/s的滚动点中的速度。一旦转矩(即摩擦力矩)增加超过10%,即甚至在仅一个圆柱形主传动滚动轴承发生疲劳的情况下,疲劳发生。
原则上,FE8滚动轴承润滑剂测试设备也可以根据ZFFriedrichshafen AG的更严格的方法ZF-702-232/2003操作(参见″zFBearing Pitting Test″(ZF轴承凹坑试验),ZF-702-232,ZFFriedrichshafen AG,2004)。
根据IP 305/79基于具有11个球的球轴承(在变型中,还仅用3个球)的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Unisteel Maschine也提供测定轴承的疲劳持续时间的方法。
此外,可以利用得自FZG(Forschungsstellefür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261
Getriebebau der Technischen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262
M ünchen(慕尼黑工业大学的齿轮和变速器构造研究机构))的根据DI N 51354-1的齿轮弯曲测试机。在这种测试机上,使用规定的PT-C(pittingtesttypeC)齿轮测定疲劳持续时间(以小时计)。该方法在FVA信息页2/IV中进行了描述(参见U.Schedl:″FVA-Forschungsvorhaben 2/IV:Pittingtest-Einfluss der Schmierstoffs auf dieGrübchenlebensdauer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263
im Einstufen-und Lastkollektivversuch″,ForschungsvereinigungAntriebstechnik,第530册,Frankfurt 1997;″Pittingtest-Einfluss der Schmierstoffs auf die Grübchenlebensdauer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265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266
im Eins tufen-undLastkollektivversuch″,FVA信息页2/IV,ForschungsvereinigungAntriebstechnik,Frankfurt 1997)。
测量在120℃下进行。在载荷等级10(即373Nm的转矩)和1450rpm的旋转速度下,得到在1.834GPa的最大赫兹压力下5.678m/s的滚动点中的速度。当观察到总面积≥5mm2的疲坑时,疲劳发生。这种方法在下文中称作FZG PT-C 10/120实验。
在根据DIN 51354-1的FZG齿轮弯曲测试机中利用进一步开发的接近于实际的PTX-C测试齿轮系统导致疲劳持续时间的改进的可再现性和可比性。这种方法描述于FVA信息页371中(参见T.Radev:″FVA-Forschungsvorhaben 371:Entwicklung eines praxisnahenPittingtests″(FVA-研究计划371:接近实际的凹坑试验的发展),Forschungsvereinigung Antriebstechnik,第710册,Frankfurt2003;″Development of a Practice Relevant Pitting Test″(实际相关的凹坑试验的发展),FVA信息页371,ForschungsvereinigungAntriebstechnik,Frankfurt 2006)。
测量在90℃下进行。在载荷等级10(即373Nm的转矩)和1450r pm的旋转速度下,得到在2.240GPa的最大赫兹压力下5.678m/s的滚动点中的速度。当观察到总面积≥5mm2的疲坑时,疲劳发生。这种方法在下文中称作FZG PTX-C 10/90实验。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不意于由此限制本发明。
制备实施例
对比实施例1
将16.7g单体混合物(94%甲基丙烯酸12-15-烷基酯和6%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0.283g正十二烷基硫醇与150g 100N油一起装入具有刀形搅拌器、冷凝器、温度计、进料泵和N2输入管线的设备的2L反应烧瓶中。将该设备惰性化并借助油浴将其加热到100℃。在反应烧瓶中的混合物达到100℃的温度后,添加0.456g过辛酸叔丁酯。
同时利用泵开始进料由833g单体混合物(94%甲基丙烯酸12-15-烷基酯和6%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14.2g正十二烷基硫醇和2.50g过辛酸叔丁酯形成的混合物。在100℃下在3.5h期间内均匀地进行所述添加。在进料结束后2h和4h,再次各添加1.70g过辛酸叔丁酯,并在100℃下再搅拌2h。获得几乎1000g 85%浓度的澄清溶液。
实施例1
首先制备基础聚合物。将29.4g单体混合物(75%甲基丙烯酸12/14-烷基酯和25%甲基丙烯酸甲酯)和0.0883g正十二烷基硫醇与265g 100N油一起装入具有刀形搅拌器、冷凝器、温度计、进料泵和N2输入管线的设备的2L反应烧瓶中。将该设备惰性化并借助油浴将其加热到100℃。在反应烧瓶中的混合物达到100℃的温度后,添加2.26g过辛酸叔丁酯。
同时,利用泵开始进料由706g单体混合物(75%甲基丙烯酸12/14-烷基酯和25%甲基丙烯酸甲酯)、2.12g正十二烷基硫醇和19.8g过辛酸叔丁酯形成的混合物。在105℃下在3.5h期间内均匀地进行所述添加。在进料结束后2h,在105℃下再次各添加1.47g过辛酸叔丁酯。获得73.5%浓度的澄清溶液。
将所得的1000g的由基础聚合物/100N油形成的73.5/26.5混合物与22.7g 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掺混并在130℃下用1.89g过苯甲酸叔丁酯接枝。在首次添加后1h、2h和3h,在130℃下各再供入0.947g过苯甲酸叔丁酯。在又一小时搅拌后,用100N油再次稀释至73.5%。
经由信号高度测量的接枝收率是大约20%。通过WO 2006/007934中描述的方法测定接枝收率。
实施例2
利用由具有滴液漏斗、刀形搅拌器、冷凝器、温度计和N2输入管线的2L反应烧瓶构成的设备。首先,将463g甲基丙烯酸12/14烷基酯、56g 100N油、1.5g CuCl和2.7g五亚甲基二亚乙基三胺初始加入该反应烧瓶并在搅拌下加以惰性化。存在多相混合物,因为复合的催化剂仅是不完全可溶的。在加热操作期间,在大约65℃下用6.1g溴代异丁酸乙酯引发反应。在明显的放热后,允许在95℃下反应2h。
在最初使用的甲基丙烯酸12/14-烷基酯的至少90%的转化率下,在5min内逐滴添加37.5g甲基丙烯酸吗啉代乙酯,并让该混合物在95℃下再反应4h。随后,用100N油将该混合物稀释至50%并热压滤以除去CuCl(Seitz T1000 10μm深过滤器)。获得50%浓度的微红色溶液。
实施例3
首先制备8臂引发剂。通过M.H.Stenzel-Rosenbaum,T.P.Davis,V.Chen,A.Fane,Macromolecules 34(2001),5433中描述的合成法合成8臂引发剂八(α-溴代异丁酰基)蔗糖,其中达到72%的收率。利用1H-NMR证明结构。通过MALDI-ToF-MS(Bruker DaltonicsReflex 3;337nm N2激光;加速电压20kV;2,5-二羟基苯甲酸/LiCl/8臂引发剂=10/1/1重量%)的分析得到87mol%具有8重官能化(M+MLi+=1541g/mol)和13mol%具有7重官能化(M+MLi+=1393g/mol)。
为了合成星形聚合物,使用由具有滴液漏斗、刀形搅拌器、冷凝器、温度计和N2输入管线的2L反应烧瓶构成的设备。首先将450g甲基丙烯酸12/14-烷基酯、500g异辛烷、0.6g CuCl、0.01g CuBr2、20g八(α-溴代异丁酰基)蔗糖初始加入该反应烧瓶并在搅拌下加以惰性化。在加热操作期间,在大约60℃下用1.1g五亚甲基二亚乙基三胺引发反应。存在多相混合物,因为复合的催化剂仅是不完全可溶的。在明显放热后,让混合物在60℃下反应6h,然后在70℃下反应6h,然后在80℃下反应6h。
在最初使用的甲基丙烯酸12/14-烷基酯的至少90%的转化率下并在加热至90℃后,在5min内逐滴添加50g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并让混合物在90℃下再反应40h。通过添加10g/L CuBr2、10g/L五亚甲基二亚乙基三胺和5g/L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291
1010在异辛烷中的5ml溶液进行中止。将该混合物经过Al2O3柱热压滤以除去铜盐。在三倍体积的甲醇中多次浸煮产物并滗析掉甲醇。最后,抽去甲醇。获得无溶剂橡胶状微红色聚合物。
通过GPC测定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和多分散性指数PDI,其中将获得的结果示于表中。在四氢呋喃中在35℃下相对于从一组≥25个标准物(Polymer Standards Service或Polymer Laboratories)获得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校准曲线进行测量,该校准曲线的M在5×106-2×102g/mol的范围内以对数均匀地分布形式存在。使用六个柱的组合(Polymer Standards Service SDV 100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301
/2×SDV LXL/2×SDV100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302
/Shodex KF-800D)。为了记录信号,使用RI检测器(Agilent 1100系列)。
对于所有聚合物,由于强极性N/O-官能的嵌段结构的吸附,发生朝向稍微较小的表观分子量Mw,表现的偏移。另一方面,对于星形聚合物适用的情况是,所得的测量的值Mw,表现显著高于具有类似剪切稳定性的线性PAMA。
通过ATRP制备的所有嵌段聚合物和星形嵌段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严格地是单峰的。特别是在星形嵌段聚合物的情况下,没有观察到自由基星形-星形偶联的指示,所述偶联将可例如在数均Mn两倍处看出。同样不存在交联的指示,所述交联将可从朝向较高分子量的拖尾看出。
对比实施例2
下文中将描述无N/O-官能的共聚单体的PAMA的合成(参见R.M.Mortier,S.T.Orszulik(编者):″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Lubricants″,Blackie Academi c&Professional,伦敦,第2版,1997;J.Bartz:″Additive f ür Schmierstoffe″,Expert-Verlag,Renningen-Malmsheim 1994)。
将11.1g甲基丙烯酸12-15-烷基酯和0.19g正十二烷基硫醇与100g 100N油一起装入具有刀形搅拌器、冷凝器、温度计、进料泵和N2输入管线的设备的2L反应烧瓶中。将该设备惰性化并借助油浴将其加热到100℃。如果反应烧瓶中的混合物达到100℃的温度,则添加0.57g过辛酸叔丁酯。
同时,开始利用泵进料由889g甲基丙烯酸12-15烷基酯、15.1g正十二烷基硫醇和3.1g过辛酸叔丁酯形成的混合物。在100℃下在3.5h期间内均匀地进行所述添加。在进料结束后2h和4h,再次各添加1.8g过辛酸叔丁酯,并在100℃下再搅拌混合物2h。获得几乎1000g 90%浓度的澄清溶液。
表1.分子量。
  Mw,表观[g/mol]   PDI
 对比实施例1   21700   1.82
 实施例1   36600   2.64
 实施例2   22100   1.32
 实施例3   46660   1.20
 对比实施例2   25400   1.86
应用实施例
使用KV40=22.32cSt、KV100=4.654cS t和VI=128的完全配制但不含VI改进剂的基础流体,该基础流体包含API(美国石油协会)第III类基础油加上含分散剂、洗涤剂、消泡剂、腐蚀抑制剂、抗氧化剂、抗磨损添加剂和极压添加剂、摩擦改进剂的DI包(分散剂抑制剂包)。
将上文给出的聚合物在该基础流体中调节到KV100=6.5cSt(ASTMD445)。测定KV40和粘度指数VI(ASTM 2270)的典型配制剂参数。还可以研究KV20、低温BF-40(得自Brookfield公司的测量仪,DIN51398)和根据DIN 51350-6的剪切稳定性(20h KRL,锥形滚动轴承)。表2中示出了所获得的组合物的性能和所使用的聚合物的量。应用实施例1包含根据制备实施例1的聚合物,其中这种陈述也适用于其它制备实施例或对比实施例。
另外,研究可从Rheinchemie(Mannheim/德国)以商品名
Figure GPA00001010972600311
RC 3760商购获得的抗磨损添加剂和极压添加剂,其中由此获得的数据作为对比实施例3示于表2中。这种给定添加剂是三(十二烷基)胺中和的己基磷酸酯,其具有1.5的酯化度。产物是高度粘性的并不含溶剂。
表2.研究的组合物
  添加剂浓度   聚合物浓度   KV100[mm2/s]   粘度指数(VI)
 对比实施例1   8.6%   7.3%   6.49   158
 对比实施例2   8.0%   7.2%   6.52   161
 对比实施例3   24.5%   6.45   128
 实施例1   8.0%   5.9%   6.51   167
 实施例2   13.5%   6.8%   6.54   169
  添加剂浓度   聚合物浓度   KV100[mm2/s]   粘度指数(VI)
 实施例3   2.8%   2.8%   6.80   171
为了测定疲劳,采用得自FAG(FAGFE8;Schaeffler KG,Schweinfurt)的FE8滚动轴承润滑剂测试设备使用根据DIN 51350-1(VKA,四球机)和根据DIN 51819-1的上述方法。
疲劳持续时间的测定要求在相同操作条件下的数次实验。疲劳持续时间可以表示为算术平均值,或在足够的实验数目的情况下,借助于Weibull统计(W.Weibull:″Fatigue Testing and Analysis ofResults″(疲劳测试与结果分析),Pergamon Press 1961)表示为失效概率Pf=50%的疲劳持续时间。这是指所有样品中的50%直到给出的时间值已显示疲劳。失效概率Pf不应该与研究的统计可靠性(置信水平)Pc相混淆,其是在Pc=90%下。
表3中总结了所获得的疲劳持续时间的测定结果。结果清楚地表明,本发明实施例(在相等的KV100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显著地增加疲劳持续时间。
表3.研究的组合物的疲劳持续时间
  VKA:10个实验的Weibull平均值[转数]   FAG FE8:2个实验的算术平均值[小时]
 对比实施例1   136 810
 对比实施例2   108 040   148
 对比实施例3   106 860
 实施例1   148 775   476
 实施例2   150 550   1987
 实施例3   146 530
此外,根据上述FZG PT-C 10/120实验和FZG PTX-C 10/90实验评价用根据实施例1的聚合物获得的组合物。包含根据实施例1的聚合物的组合物分别达到36.0小时(FZG PT-C 10/120)和242小时(FZGPTX-C 10/90)的值。这些数据分别基于3个(FZG PT-C 10/120)和2个(FZG PTX-C 10/90)实验的算术平均值。

Claims (22)

1.具有至少一个非极性链段P和至少一个极性链段D的包含酯基的聚合物作为润滑剂中的抗疲劳添加剂的用途,其中所述极性链段D具有至少8个重复单元且所述极性链段D中的分散性重复单元的重量比例是至少30%,基于所述极性链段D的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链段D具有至少12个重复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分散性重复单元的重量比例是至少40%,基于所述极性链段D的重量。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酯基的聚合物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PAMA)、聚富马酸烷基酯和/或聚马来酸烷基酯。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是变速器油、发动机油或液压油。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酯基的聚合物具有10 000-600 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酯基的聚合物具有15000-8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极性链段P可通过将包含以下物质的单体组合物聚合而获得:
a)基于用于制备所述非极性链段的单体组合物的重量,0-4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下式(I)的烯属不饱和酯化合物:
Figure FPA00001010972500011
其中R是氢或甲基,R1是含1-6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烷基,R2和R3独立地是氢或式-COOR′的基团,其中R′是氢或含1-6个碳原子的烷基,
b)基于用于制备所述非极性链段的单体组合物的重量,5-100重量%一种或多种以下式(II)的烯属不饱和酯化合物:
Figure FPA00001010972500021
其中R是氢或甲基,R4是含7-15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烷基,R5和R6独立地是氢或式-COOR″的基团,其中R″是氢或含7-15个碳原子的烷基,
c)基于用于制备所述非极性链段的单体组合物的重量,0-80重量%一种或多种以下式(III)的烯属不饱和酯化合物:
Figure FPA00001010972500022
其中R是氢或甲基,R7是含16-30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烷基,R8和R9独立地是氢或式-COOR″′的基团,其中R″′是氢或含16-30个碳原子的烷基,
d)基于用于制备疏水性链段的单体组合物的重量,0-50重量%共聚单体。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性重复单元衍生自一种或多种以下式(IV)的烯属不饱和极性酯化合物
Figure FPA00001010972500023
其中R是氢或甲基,X是氧、硫或式-NH-或-NRa-的氨基,其中Ra是含1-40个碳原子的烷基,R10是含2-1000个碳原子并具有至少一个杂原子的基团,R11和R12独立地是氢或式-COX′R10′的基团,其中X′是氧或式-NH-或-NRa′-的氨基,其中Ra′是含1-40个碳原子的烷基,R10′是含1-100个碳原子的基团,和/或衍生自杂环乙烯基化合物。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链段D包含至少3个衍生自式(IV)的单体和/或杂环乙烯基化合物的单元,所述单元彼此直接地键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杂环乙烯基化合物选自2-乙烯基吡啶、3-乙烯基吡啶、2-甲基-5-乙烯基吡啶、3-乙基-4-乙烯基吡啶、2,3-二甲基-5-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嘧啶、乙烯基哌啶、9-乙烯基咔唑、3-乙烯基咔唑、4-乙烯基咔唑、1-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咪唑、2-甲基-1-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吡咯烷酮、2-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3-乙烯基吡咯烷、N-乙烯基己内酰胺、N-乙烯基丁内酰胺、乙烯基氧杂环戊烷、乙烯基呋喃、乙烯基噻吩、乙烯基硫杂环戊烷、乙烯基噻唑和氢化乙烯基噻唑、乙烯基噁唑和氢化乙烯基噁唑。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至少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式(IV)的烯属不饱和极性酯化合物是(甲基)丙烯酸氨烷基酯、氨烷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杂环(甲基)丙烯酸酯和/或含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式(IV)的烯属不饱和极性酯化合物选自甲基丙烯酸2-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琥珀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N-(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亚乙基脲、甲基丙烯酸2-乙酰乙酰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4-吗啉基)乙酯、二甲基氨基二甘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或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链段与极性链段的重量比是100∶1-1∶1。
1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酯基的聚合物是二嵌段、三嵌段、多嵌段、梳形和/或星形共聚物。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酯基的聚合物具有1.05-4.0的多分散性Mw/Mn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具有小于或等于100的根据DIN 51350-6(20h)的PSSI。
1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包含0.01-30重量%的所述具有至少一个非极性链段P和至少一个极性链段D的包含酯基的聚合物。
1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包含至少一种矿物油和/或合成油。
2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包含至少一种额外的添加剂,该添加剂不是所述具有至少一个非极性链段和至少一个极性链段的包含酯基的聚合物,其中所述极性链段具有至少8个重复单元且所述极性链段中分散性重复单元的重量比例是至少30%,基于所述极性链段的重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是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改进剂、分散剂、洗涤剂、消泡剂、腐蚀抑制剂、抗氧化剂、抗磨损添加剂、极压添加剂和/或摩擦改进剂。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磨损添加剂和/或极压添加剂选自磷化合物、含硫和磷的化合物、含硫和氮的化合物、含元素硫的硫化合物和H2S硫化的烃、硫化的甘油酯和脂肪酸酯、过碱性磺酸盐、氯化物、石墨或二硫化钼。
CN2008801008906A 2007-08-06 2008-06-20 包含酯基的聚合物作为抗疲劳添加剂的用途 Active CN101815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36856A DE102007036856A1 (de) 2007-08-06 2007-08-06 Verwendung von Estergruppen-umfassenden Polymeren als Antifatigue-Additive
DE102007036856.0 2007-08-06
PCT/EP2008/057828 WO2009019065A2 (de) 2007-08-06 2008-06-20 Verwendung von estergruppen-umfassenden polymeren als antifatigue-additiv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5779A true CN101815779A (zh) 2010-08-25
CN101815779B CN101815779B (zh) 2013-12-11

Family

ID=40239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08906A Active CN101815779B (zh) 2007-08-06 2008-06-20 包含酯基的聚合物作为抗疲劳添加剂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8859472B2 (zh)
EP (1) EP2176390A2 (zh)
JP (1) JP5641933B2 (zh)
KR (1) KR101520122B1 (zh)
CN (1) CN101815779B (zh)
BR (1) BRPI0815137A2 (zh)
CA (1) CA2695835A1 (zh)
DE (1) DE102007036856A1 (zh)
MX (1) MX2010001458A (zh)
RU (1) RU2515994C2 (zh)
WO (1) WO2009019065A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4015A (zh) * 2011-03-14 2013-09-18 赢创油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包含酯基的共聚物及其在润滑剂中的用途
CN103443257A (zh) * 2011-05-24 2013-12-11 赢创油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具有磷官能化聚合物的润滑剂组合物
CN110651028A (zh) * 2017-05-11 2020-01-03 克鲁博润滑慕尼黑欧洲股份公司 润滑剂组合物
CN111363158A (zh) * 2020-04-27 2020-07-03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含环氧基的聚硅氧硼烷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98245A (zh) * 2020-12-02 2021-04-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少失效数据的变压器绝缘可靠性分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18094A1 (de) * 2004-04-08 2005-11-03 Rohmax Additives Gmbh Polymere mit H-Brücken bildenden Funktionalitäten zur Verbesserung des Verschleißschutzes
DE102005015931A1 (de) 2005-04-06 2006-10-12 Rohmax Additives Gmbh Polyalkyl(meth) acrylat-Copolymere mit hervorragenden Eigenschaften
CN101679534A (zh) * 2007-07-12 2010-03-24 赢创罗麦斯添加剂有限责任公司 制备可连续变化组成的共聚物的改进方法
DE102009001447A1 (de) * 2009-03-10 2010-09-16 Evonik Rohmax Additives Gmbh Verwendung von Kammpolymeren zur Verbesserung des Lasttragevermögens
DE102009001446A1 (de) * 2009-03-10 2010-09-23 Evonik Rohmax Additives Gmbh Verwendung von Kammpolymeren als Antifatigue-Additive
CN102459541A (zh) 2009-06-12 2012-05-16 赢创罗曼克斯添加剂有限公司 具有改进的粘度指数的流体
JP5466555B2 (ja) * 2010-03-25 2014-04-09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冷凍機用潤滑油組成物
DE102010038615A1 (de) 2010-07-29 2012-02-02 Evonik Rohmax Additives Gmbh Polyalkyl(meth)acrylat zur Verbesserung von Schmieröleigenschaften
DE102011075969A1 (de) * 2011-05-17 2012-11-22 Evonik Rohmax Additives Gmbh Reibungsverbessernde Polymere für DLC-beschichtete Oberflächen
DE102011103215A1 (de) 2011-06-01 2012-12-06 KLüBER LUBRICATION MüNCHEN KG Verwendung von nanoskaligen Materialien in einer Zusammensetzung zur Verhinderung von Ermüdungserscheinungen im oberfläschennahen Gefüge von Antriebselementen
JP5822706B2 (ja) * 2011-12-13 2015-11-24 株式会社Adeka 潤滑油用摩擦摩耗低減剤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潤滑油組成物
US9957342B2 (en) * 2012-11-02 2018-05-01 Evonik Oil Additives Gmbh Process for preparing low sulfur dispersant polymers
RU2660327C2 (ru) * 2013-03-06 2018-07-10 Шелл Интернэшнл Рисерч Маатсхаппий Б.В. Смазывающ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KR102075820B1 (ko) * 2013-08-16 2020-02-10 제이엑스티지 에네루기 가부시키가이샤 내연 기관용 윤활유 조성물
CN108291170B (zh) * 2015-11-24 2021-03-19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润滑油的空气释放的方法
US10113133B2 (en) * 2016-04-26 2018-10-30 Afton Chemical Corporation Random copolymers of acrylates as polymeric friction modifiers, and lubricants containing same
WO2017217299A1 (ja) * 2016-06-14 2017-12-21 日油株式会社 潤滑油組成物
CN115125050B (zh) * 2021-08-04 2023-06-02 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调节油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2629A1 (en) * 2002-03-18 2004-07-08 Vinci James N. Lubricants containing olefin copolymer and acrylate copolymer
WO2006105926A1 (de) * 2005-04-06 2006-10-12 Evonik Rohmax Additives Gmbh Polyalkyl(meth)acrylat-copolymere mit hervorragenden eigenschaften
CN1910268A (zh) * 2004-04-30 2007-02-07 罗麦斯添加剂有限公司 具有高耐水性的润滑脂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37496A (en) 1952-02-16 1956-03-06 Du Pont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olymeric additives
NL276299A (zh) 1962-03-23
US3506574A (en) 1967-03-20 1970-04-14 Rohm & Haas Lubricating oils and fuels containing graft copolymers
US4021357A (en) 1972-03-10 1977-05-03 Texaco Inc. Multifunctional tetrapolymer lube oil additive
US3816314A (en) 1972-05-31 1974-06-11 Exxon Research Engineering Co Block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ester and a nitrogen containing monomer as v.i.improving and dispersant additives for oils
SU960191A1 (ru) * 1980-10-03 1982-09-23 Сектор Нефтехимии Института Физико-Органической Химии И Углехимии Ан Усср Сополимеры @ -олефинов с моноэфирами и моно-/3-диметиламинопропил/-амидом малеиновой кислоты в качестве антизадирных присадок к смазочно-охлаждающим жидкост м на водной основе
US4581429A (en) 1983-07-11 1986-04-08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and polymers produced thereby
IT1181905B (it) * 1984-06-15 1987-09-30 Anic Spa Additivo multifunzionale per oli lubrificanti e procedimento per la sua preparazione
CA2013891C (en) * 1989-04-18 2003-01-14 Joseph M. Bollinger Dispersant polymethacrylate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s
IT1244474B (it) * 1990-12-14 1994-07-15 Mini Ricerca Scient Tecnolog Addittivo multifunzionale per oli lubrificanti
JPH07228642A (ja) * 1994-02-17 1995-08-29 Sanyo Chem Ind Ltd 粘度指数向上剤および粘度指数向上方法
US5763548A (en) 1995-03-31 1998-06-09 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 (Co)polymers and a novel polymerization process based on atom (or group)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US5969068A (en) * 1995-06-19 1999-10-19 The Lubrizol Corporation Dispersant-viscosity improvers for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s
US5807937A (en) 1995-11-15 1998-09-15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Processes based on atom (or group)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nd novel (co) polymers having useful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CA2258006C (en) 1996-06-12 2008-07-29 University Of Warwick Polymerisation catalyst and process
NZ333277A (en) 1996-07-10 2000-09-29 Commw Scient Ind Res Org Polymerization using dithio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as chain transfer agents
TW593347B (en) 1997-03-11 2004-06-21 Univ Carnegie Mellon Improvements in atom or group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US6071980A (en) 1997-08-27 2000-06-0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DE10015533A1 (de) 1999-11-30 2001-06-28 Rohmax Additives Gmbh Blockcopolymere sowie Verfahren zur Hestellung und Verwendung
CA2477081C (en) 2002-03-01 2009-12-01 Rohmax Additives Gmbh Copolymers as dewaxing additives
US6841695B2 (en) 2003-03-18 2005-01-11 Rohmax Additives Gmbh Process for preparing dithioesters
DE10314776A1 (de) 2003-03-31 2004-10-14 Rohmax Additives Gmbh Schmierölzusammensetzung mit guten Reibeigenschaften
DE102004018094A1 (de) 2004-04-08 2005-11-03 Rohmax Additives Gmbh Polymere mit H-Brücken bildenden Funktionalitäten zur Verbesserung des Verschleißschutzes
DE102004021717A1 (de) 2004-04-30 2005-11-24 Rohmax Additive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chmierfett
DE102004021778A1 (de) 2004-04-30 2005-12-08 Rohmax Additives Gmbh Verwendung von Polyalkyl(meth)acrylaten in Schmierölzusammensetzungen
DE102004034618A1 (de) 2004-07-16 2006-02-16 Rohmax Additives Gmbh Verwendung von Pfropfcopolymeren
KR101347964B1 (ko) * 2004-10-22 2014-01-07 제이엑스 닛코닛세키에너지주식회사 변속기용 윤활유 조성물
US7648950B2 (en) * 2005-04-22 2010-01-19 Rohmax Additives Gmbh Use of a polyalkylmethacrylate polymer
DE102005031244A1 (de) 2005-07-01 2007-02-15 Rohmax Additives Gmbh Öllösliche Kammpolymere
DE102005041528A1 (de) 2005-08-31 2007-03-01 Rohmax Additives Gmbh Öllösliche Polymere
DE102006016588A1 (de) 2006-04-06 2007-10-18 Rohmax Additives Gmbh Kraftstoffzusammensetzungen umfassend nachwachsende Rohstoffe
DE102006039420A1 (de) 2006-08-23 2008-02-28 Evonik Rohmax Additve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hacrylatestern
CN101679534A (zh) 2007-07-12 2010-03-24 赢创罗麦斯添加剂有限责任公司 制备可连续变化组成的共聚物的改进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2629A1 (en) * 2002-03-18 2004-07-08 Vinci James N. Lubricants containing olefin copolymer and acrylate copolymer
CN1910268A (zh) * 2004-04-30 2007-02-07 罗麦斯添加剂有限公司 具有高耐水性的润滑脂
WO2006105926A1 (de) * 2005-04-06 2006-10-12 Evonik Rohmax Additives Gmbh Polyalkyl(meth)acrylat-copolymere mit hervorragenden eigenschafte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宝玉等: "润滑油添加剂对陶瓷球接触疲劳的影响", 《中国机械工程》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4015A (zh) * 2011-03-14 2013-09-18 赢创油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包含酯基的共聚物及其在润滑剂中的用途
CN103314015B (zh) * 2011-03-14 2016-01-20 赢创油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包含酯基的共聚物及其在润滑剂中的用途
CN103443257A (zh) * 2011-05-24 2013-12-11 赢创油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具有磷官能化聚合物的润滑剂组合物
CN110651028A (zh) * 2017-05-11 2020-01-03 克鲁博润滑慕尼黑欧洲股份公司 润滑剂组合物
CN110651028B (zh) * 2017-05-11 2022-03-22 克鲁博润滑慕尼黑欧洲股份公司 润滑剂组合物
CN111363158A (zh) * 2020-04-27 2020-07-03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含环氧基的聚硅氧硼烷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98245A (zh) * 2020-12-02 2021-04-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少失效数据的变压器绝缘可靠性分析方法
CN112698245B (zh) * 2020-12-02 2021-09-2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少失效数据的变压器绝缘可靠性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0107871A (ru) 2011-09-20
JP2010535870A (ja) 2010-11-25
KR101520122B1 (ko) 2015-05-18
WO2009019065A3 (de) 2009-04-02
CN101815779B (zh) 2013-12-11
KR20100042274A (ko) 2010-04-23
MX2010001458A (es) 2010-03-01
US8859472B2 (en) 2014-10-14
CA2695835A1 (en) 2009-02-12
DE102007036856A1 (de) 2009-02-26
US20110237473A1 (en) 2011-09-29
JP5641933B2 (ja) 2014-12-17
BRPI0815137A2 (pt) 2015-02-03
EP2176390A2 (de) 2010-04-21
RU2515994C2 (ru) 2014-05-20
WO2009019065A2 (de) 200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5779B (zh) 包含酯基的聚合物作为抗疲劳添加剂的用途
CN102348789A (zh) 梳形聚合物作为抗疲劳添加剂的用途
CN103003400B (zh) 用于改进润滑油性能的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CN101124254B (zh) 具有突出性能的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
JP5675660B2 (ja) スカッフィング耐荷力を改善するためのコームポリマーの使用
CN1977035A (zh) 具有优良摩擦性能的润滑油组合物
KR20150143721A (ko) 연료 소비를 감소시키기 위한 변속기 오일 제제
CN103314015B (zh) 包含酯基的共聚物及其在润滑剂中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Darmstadt

Patentee after: Evonik Rohmax Additives GmbH

Address before: Darmstadt

Patentee before: Evonik Rohmax Additives GmbH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Es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Evonik Opera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Es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EVONIK DEGUSSA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6

Address after: Es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EVONIK DEGUSSA GmbH

Address before: Darmstadt

Patentee before: EVONIK ROHMAX ADDITIVES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