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4032A - 用户的注册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户的注册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4032A
CN101784032A CN201010134572A CN201010134572A CN101784032A CN 101784032 A CN101784032 A CN 101784032A CN 201010134572 A CN201010134572 A CN 201010134572A CN 201010134572 A CN201010134572 A CN 201010134572A CN 101784032 A CN101784032 A CN 101784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group
cscf
described group
regis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4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强
王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34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840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84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403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0239 priority patent/WO201111006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6Processing of subscriber group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的注册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网元下的物理节点中的用户分组,并给每个组设置组标识;发送携带有组标识的注册请求消息;以及以组标识在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注册组中的用户。通过本发明提高了用户体验、系统性能以及网络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用户的注册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的注册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简称IMS)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简称为3GPP)组织提出的一种基于IP的网络架构,构建了一个开放而灵活的业务环境,支持多媒体应用,并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业务。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H.248、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接入IMS网络的简易组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接入网关控制功能实体(Access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简称为AGCF)将传统终端接入到IMS网络。AGCF下的终端在AGCF中进入服务状态后,需要由AGCF为每个用户向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nterrogat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简称为I-CSCF)发起注册流程,通过AGCF、查询/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nterrogating/Serv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简称为I/S-CSCF)、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简称为HSS)之间的配合实现在IMS网络中的正常注册。此后,AGCF下的用户才能够作为主/被叫进行呼叫。
由于AGCF下的一个物理节点(例如,接入网关AG、媒体网关MG),可以带很多个物理终端,有很多个用户。所以,按照相关技术,在AGCF下的一个物理节点进入服务状态后,AGCF需要为同一个物理节点下的所有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起注册流程,并实现在IMS网络中的成功注册。这就增加了AGCF、I/S-CSCF、HSS、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简称为AS)网元的系统负担和消息交互的网络负担,给系统和网络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由于不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接入网关(Access Gateway,简称为AG)节点的所有用户在IMS网络中的注册流程,而导致AG、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简称为MG)节点在AGCF中进入服务态后,其下的用户仍不能很快作为主/被叫进行呼叫。特别是对于带海量用户的AG、MG节点,问题将更为突出。
目前,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tandards Institute,简称为ETSI)TS 182 012、ETSI TS 183 043、ETSI TS 183 036等规范已经对如何将H.248、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简称为ISDN)用户接入到IMS网络做了相关的规定,在这些规范中对H.248、ISDN用户如何实现在IMS网络中的注册以及呼叫流程做了说明,也提及到了通过组注册对同一网关下带的多个H.248用户同时注册。但是,并没有具体说明如何实现组注册以及其对呼叫流程的影响等,更没有说明对同一网关下带大量、甚至海量用户的情况下对现有注册流程的影响。
因此,由于H.248、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简称为ISDN)等类型的用户接入到IMS网络,很多用户都由同一个物理实体来管理,若同一物理实体下有大量、甚至海量用户时,当同一个物理实体下的用户同时发起注册/注销流程时,会导致系统或网络的瞬间负荷过大、短时间内不能实现同一物理实体下的所有用户注册/注销的流程,进而对呼叫流程带来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的注册方法和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的注册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用户的注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网元下的物理节点中的用户分组,并给每个组设置组标识;发送携带有组标识的注册请求消息;以及以组标识在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注册组中的用户。
进一步地,组标识为组注册公有用户标识和组注册私有用户标识。
进一步地,以组标识在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注册组中的用户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组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组中的用户标记为已注册。
进一步地,以组标识在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注册组中的用户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组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向组所在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S-CSCF发送携带有组中的用户的信息的用户信息请求消息;S-CSCF接收到用户信息请求消息后,保存信息,并将组中的用户标记为已注册。
进一步地,HSS向组所在的S-CSCF发送携带有组中的用户的信息的用户信息请求消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HSS接收到来自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I-CSCF的携带有组中用户的公有用户标识的位置信息请求消息。
进一步地,以组标识在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注册组中的用户之后,该方法还包括:HSS接收到来自S-CSCF的携带组标识的业务服务器分配请求消息,在确定组为已注册的情况下,HSS向S-CSCF发送携带有组中的用户的信息的业务服务器分配响应消息,S-CSCF保存接收到的信息,并将组中的用户标记为已注册。
进一步地,将网元下的物理节点中的用户分组包括:将网元的同一物理节点中的部分用户分组。
进一步地,网元下的物理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综合接入设备、接入网关、中继网关和媒体网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的注册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用户的注册系统,包括:设置模块,用于将网元下的物理节点中的用户分组,并给每个组设置组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携带有组标识的注册请求消息;以及注册模块,用于以组标识在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注册组中的用户。
进一步地,设置模块还用于设置组标识为组注册公有用户标识和组注册私有用户标识。
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在组中的用户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向组所在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S-CSCF发送携带有组中的用户的信息的用户信息请求消息;以及保存模块,用于S-CSCF接收到用户信息请求消息后,保存信息,并将组中的用户标记为已注册。
进一步地,更新模块包括:获取模块,用于HSS接收到来自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I-CSCF的携带有组中用户的公有用户标识的位置信息请求消息。
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业务分配模块,用于HSS接收到来自S-CSCF的携带组标识的业务服务器分配请求消息,在确定组为已注册的情况下,HSS向S-CSCF发送携带有组中的用户的信息的业务服务器分配响应消息;状态标识模块,用于S-CSCF保存接收到的信息,并将组中的用户标记为已注册。
进一步地,设置模块包括:将网元的同一物理节点中的部分用户分组。
进一步地,设置模块还用于将网元下的物理节点中的用户分组,其中,网元下的物理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综合接入设备、接入网关、中继网关和媒体网关。
通过本发明,采用将同一物理实体下的用户合并为同一个组或多个组,以组为单位发起注册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同一个物理实体下的所有用户同时发起注册、注销流程而导致系统瞬间负荷过大以及对呼叫流程带来的影响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系统性能以及网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H.248、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接入IMS网络的简易组网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的注册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的注册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的注册系统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的注册系统的另一优选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组注册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二的在组注册成功的情况下用户做主叫发起呼叫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三的在组注册成功的情况下用户做被叫发起呼叫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四的HSS主动向S-CSCF下发组注册中用户的业务信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的注册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将网元下的物理节点中的用户分组,并给每个组设置组标识。
步骤S204,发送携带有组标识的注册请求消息。
步骤S206,以组标识在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注册组中的用户。
通过上述步骤S202至步骤S206,将网元下的物理实体中的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合并分组,只对每个组发起注册,一旦组注册成功,属于该组的所有用户都可以作为主/被叫进行呼叫,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同一个物理实体下的所有用户同时发起注册、注销流程而导致系统瞬间负荷过大以及对呼叫流程带来的影响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系统性能以及网络的稳定性。
在步骤S202中,可以将网元下的同一物理节点中的部分用户分组。即,将网元下的同一物理节点的一部分用户分组,按照组注册的方式进行注册,其他用户仍然进行单独注册。
优选地,在步骤S202中,组标识可以为组注册公有用户标识和组注册私有用户标识。即,为每个组分配一个“组注册公有用户标识(Public User Identity,简称为PUI)”和“组注册私有用户标识(Private User Identity,简称为PVI)”。其中,组注册PVI,用于组注册时的鉴权。使得系统可以识别所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为组注册,即,只对每个组发起注册,一旦组注册成功,属于该组的所有用户都可以作为主/被叫进行呼叫。可以在注册请求中携带现有的PUI标识实现上述方法,实现简单、适应能力强。
优选地,上述网元下的物理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综合接入设备、接入网关、中继网关或媒体网关。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
优选地,在步骤S206之后,即,在组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可以将相关网元中的上述组中所有用户标识标记为已注册,以便于在注册成功后的会话过程中,相关网元可以即时识别呼叫用户的注册状态,提高系统效率和性能。
另外,在步骤S206之后,在组注册成功的情况下,也可以让HSS向组所在的S-CSCF发送携带有组中的用户的信息的用户信息请求消息(可以在组注册成功之后,进行会话之前,发送该用户信息请求消息,也可以在组注册成功后的会话阶段发送该用户信息请求消息);S-CSCF接收到用户信息请求消息后,保存上述信息,并将组中的用户标记为已注册。优选地,在上述HSS向组所在的S-CSCF发送携带有组中的用户的信息的用户信息请求消息之前,HSS接收到来自I-CSCF的携带有组中用户的公有用户标识(即,组中用户的PUI)的位置信息请求消息(即,组注册成功的用户在会话中作为被叫时,通过I-CSCF查询触发HSS向被叫所在的S-CSCF下发用户信息)。该方法使得在后续的会话阶段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可以识别该用户已注册,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率。
优选地,在步骤S206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HSS接收到来自S-CSCF的携带组标识的业务服务器分配请求消息,在确定组为已注册的情况下,HSS向S-CSCF发送携带有组中的用户的信息的业务服务器分配响应消息,S-CSCF保存接收到的信息,并将组中的用户标记为已注册。也就是说,组注册成功的用户作为主叫发起呼叫时,主叫用户所在的S-CSCF向HSS发送业务服务器分配请求消息(例如,SAR消息),HSS根据自身策略确定该主叫用户所在的组为已注册后,向主叫用户所在的S-CSCF回业务服务器分配响应消息(例如,SAA消息),其中,响应消息中包括该主叫用户的用户业务及其实现业务的服务地址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接入多用户节点不限于AGCF、可以为VGW、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简称为P-CSCF)等。上面的实施例中的用户分组,可以将同一组的所有用户的归属于同一物理实体(例如,AG),也可以在使用中结合现网环境,进行配置划分,这里在技术上并不做此限制。另外,组注册中的用户的业务信息何时、如何获取可以灵活组合。是否将不同的物理节点的用户归属于同一组,以及同一物理节点下的用户进行怎样的划分,完全根据现场需要,由数据配置实现即可。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的注册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设置模块302、发送模块304、注册模块306,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设置模块302,用于将网元下的物理节点(例如,综合接入设备、接入网关、中继网关或媒体网关等)中的用户分组,并给每个组设置组标识;发送模块304连接至设置模块302,用于发送携带有组标识的注册请求消息;以及注册模块306,用于以组标识在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注册组中的用户。
优选地,设置模块302还用于设置组标识为组注册公有用户标识和组注册私有用户标识。
优选地,设置模块302可以将网元的同一物理节点中的部分用户分组。即,将网元下的同一物理节点的一部分用户分组,按照组注册的方式进行注册,其他用户仍然进行单独注册。
图4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的注册系统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4a所示,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更新模块402和保存模块404,下面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更新模块402连接至注册模块306,用于在组中的用户注册成功的情况下,HSS向组所在的S-CSCF发送携带有组中的用户的信息的用户信息请求消息;以及保存模块404连接至更新模块402,用于S-CSCF接收到用户信息请求消息后,保存上述信息,并将组中的用户标记为已注册。
优选地,更新模块402包括:获取模块4022,用于HSS接收到来自I-CSCF的携带有该组中用户的公有用户标识的位置信息请求消息。
图4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的注册系统的另一优选结构框图,如图4b所示,该系统还可以包括:业务分配模块406和状态标识模块408,下面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业务分配模块406,用于HSS接收到来自S-CSCF的携带组标识的业务服务器分配请求消息,在确定组为已注册的情况下,HSS向S-CSCF发送携带有组中的用户的信息的业务服务器分配响应消息;状态标识模块408,用于S-CSCF保存接收到的该信息,并将组中的用户标记为已注册。
可见,该实施例采用将网元下的物理实体中的用户合并分组,并以组为单位发起注册的方式,提高了用户体验、系统性能以及网络的稳定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优选实施例一
在AGCF、基于IP网络的语音传输网关(Voice Over InternetProtocol,即VoIP网关,简称为VGW)或其它类似网元以及IMS的S-CSCF、HSS中,将同一物理节点,例如,综合接入设备(IntegratedAccess Device,简称为IAD)、AG、中继网关(Trunk Gateway,简称为TG)和MG下的所有或其中的一部分用户合并为一个组。为这个组分配一个“组注册PUI”和“组注册PVI”。一旦该物理节点在AGCF、VGW或其它类似网元中实现正常的注册,也就是进入服务状态,即,由AGCF、VGW或其它类似网元用“组注册PUI”和“组注册PVI”向IMS网络中的I/S-CSCF网元发起组注册,在注册过程中,各个网元之间传输的消息与现有规范相同,只是在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在AGCF、VGW或其它类似网元中,将该“组注册PUI”所对应的组的所有用户PUI标记为“已注册”状态(即,该组对应的所有用户都标记为“已注册”状态)。
可见,上述组注册流程并不需要为组中的每个用户发起单独的注册流程。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组注册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步骤S501-步骤S518):
步骤S501,AGCF收到终端的注册请求消息(例如,可以为H.248的Service Change消息)。
步骤S502,AGCF给终端回注册成功响应消息(例如,可以为H.248的Reply消息)。
步骤S503,AGCF为它所带的用户向I-CSCF发注册请求消息(例如,可以为3GPP TS24.229中的Register消息)。其中,该消息中的PUI为“组注册PUI”,PVI为“组注册PVI”。
步骤S504,I-CSCF向HSS发位置信息请求消息(例如,可以为3GPP TS29.228/3GPP TS29.229中的User-Authorization-Request消息,UAR消息),HSS对组注册PUI、组注册PVI的合法性进行判断,获取用户所在的S-CSCF等信息。
步骤S505,HSS给I-CSCF回的位置信息响应消息(例如,可以为3GPP TS29.228/3GPP TS29.229中的User-Authorization-Answer消息,即,UAA消息),其中,在该消息中包含S-CSCF地址等信息。
步骤S506,I-CSCF给S-CSCF发注册请求消息(例如,可以为3GPP TS24.229中的Register消息)。其中,该消息中的PUI为“组注册PUI”。
步骤S507,S-CSCF给HSS发鉴权请求消息(例如,可以为3GPP TS29.228/3GPP TS29.229中的Multimedia-Auth-Request消息,即,MAR消息),将鉴权中使用的相关信息发给HSS,以便HSS进行鉴权。其中,该消息中的PUI为“组注册PUI”,PVI为“组注册PVI”。
步骤S508,HSS给S-CSCF回鉴权响应消息(例如,可以为3GPP TS29.228/3GPP TS29.229中的Multimedia-Auth-Answer消息,即,MAA消息),为鉴权请求的响应消息。
步骤S509,S-CSCF给I-CSCF回注册失败响应消息(例如,可以为3GPP TS24.229中的401等消息)。
步骤S510,I-CSCF给AGCF回注册失败响应消息(例如,可以为3GPP TS24.229中的401等消息)。
步骤S511,发起再次注册,向I-CSCF发注册请求消息(例如,可以为3GPP TS24.229中的Register消息)。其中,该消息中的PUI为“组注册PUI”,PVI为“组注册PVI”。
步骤S512,I-CSCF向HSS发位置信息请求消息(例如,可以为3GPP TS29.228/3GPP TS29.229中的User-Authorization-Request消息,即,UAR消息),HSS对组注册PUI、组注册PVI的合法性进行判断,获取用户所在的S-CSCF等信息。
步骤S513,HSS给I-CSCF回的位置信息响应消息(例如,可以为3GPP TS29.228/3GPP TS29.229中的User-Authorization-Answer消息,即,UAA消息),其中,该消息中包含S-CSCF地址等信息。
步骤S514,I-CSCF给S-CSCF发注册请求消息(例如,可以为3GPP TS24.229中的Register消息)。其中,该消息中的PUI为“组注册PUI。
步骤S515,S-CSCF给HSS发业务服务器分配请求消息(例如,3GPP TS29.228/3GPP TS29.229中的Server-Assignment-Request消息,即,SAR消息),主要是为获取用户的业务及其实现业务的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其中,该消息中的PUI为“组注册PUI”。
步骤S516,HSS给S-CSCF业务服务器分配响应,为业务服务器分配请求的响应消息可以为3GPP TS29.228/3GPP TS29.229中的Server-Assignment-Answer消息,即,SAA消息),可以在消息中携带业务及其实现业务的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在步骤516中,可以暂时不为组中每个用户返回其业务及其实现业务的服务器地址信息,可以在后续的组中用户首次呼叫流程中获取(例如,图6和图7),也可以由HSS在稍后为注册成功的组的所有用户下发业务及其实现业务的服务器地址信息(例如,图8)。
步骤S517,S-CSCF给I-CSCF回注册成功响应消息(例如,可以为3GPP TS24.229中的200OK消息)。其中,该消息中的PUI为“组注册PUI”。
步骤S518,I-CSCF给AGCF回注册成功响应消息(例如,可以为3GPP TS24.229中的200OK消息)。其中,该消息中的PUI为“组注册PUI”。
上述流程是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将同一用户物理节点中的用户(例如,用户所属的S-CSCF),划分为多个组,AGCF、VGW为每个组发起图5流程的组注册。另外,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灵活组合,对于同一用户物理节点中的所有用户,让有的用户属于组注册用户,而有的用户不属于组注册用户。例如,AGCF、VGW为每个组发起图5流程的组注册,为每个不属于组注册的用户发起单用户注册。
优选实施例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描述了在组注册成功的情况下,注册成功的组中的用户进行会话时作为主叫发送呼叫的情况。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二的在组注册成功的情况下用户做主叫发起呼叫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步骤S601-步骤S606):
步骤S601,AGCF根据用户所属的组所对应的“组注册PUI”已经在IMS网络成功注册,在符合其它控制逻辑的情况下,向用户所在S-CSCF发起呼叫,给S-CSCF发会话邀请消息,例如,可以为会话初始化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为SIP协议)的INVITE消息,且在该消息中携带用户为“组”用户标识。
步骤S602,S-CSCF收到带有“组”用户标识的会话邀请消息,并发现主叫PUI并没有注册,于是向HSS发业务服务器分配请求消息(例如,可以为Cx接口的Server-Assignment-Request消息)。
步骤S603,HSS根据自身策略发现所收到SAR消息中的PUI为“组”用户,并且用户所属的“组”已经注册成功,并且发SAR消息的S-CSCF也与“组注册PUI”的S-CSCF相同,于是HSS给S-CSCF的SAR请求回成功响应消息,即,业务服务器分配响应消息(例如,SAA消息)。
步骤S604,S-CSCF向AS发会话邀请消息。S-CSCF收到SAA消息,存储其中的用户业务及其实现业务的服务地址等信息,根据业务信息发起后续呼叫,并且在S-CSCF中将用户标记为已注册状态。
后续呼叫流程(例如,图6中步骤S605-步骤S606),按照现有技术或规范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组注册成功后的首次呼叫结束后,由于S-CSCF中已经记录了该用户的注册及业务信息,以后该无论是作为被叫还是主叫(即,只要用户没有注销),都不需要S-CSCF再发起SAR流程。
优选实施例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描述了在组注册成功的情况下,注册成功的组中的用户进行会话时作为被叫的情况。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三的在组注册成功的情况下用户做被叫发起呼叫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步骤S701-步骤S707):
步骤S701,在IMS网络中,在主叫业务后,主叫所在的S-CSCF呼叫到I-CSCF,即,会话邀请消息发送到I-CSCF。
步骤S702,I-CSCF向HSS发位置信息请求消息(例如,可以为Cx接口的Location-Info-Request消息,即LIR消息)。其中,该消息中携带注册成功的组用户信息。
步骤S703,HSS根据自身策略发现被叫用户的PUI并没有注册,即,被叫用户的PUI没有标记为已注册。但是,该PUI属于某一个“组”,而且该组的“组注册PUI”已经实现正常注册,即,该组的“组注册PUI”已经标记为已注册。于是,向被叫用户“组”所在的S-CSCF发下发用户信息请求消息(例如,可以为Cx接口的Push-Profile-Request消息,即,PPR消息)。
步骤S704,S-CSCF记录下发用户信息请求消息中的用户业务信息,并将该组中所有用户的PUI标记为已注册,向HSS回下发用户信息响应消息(例如,可以为Cx接口的Push-Profile-Answer消息,PPA消息)。
步骤S705,HSS收到下发用户信息响应消息,给I-CSCF发位置信息响应消息(例如,可以为Cx接口的Location-Info-Answer消息,即,LIA消息)。
后续呼叫流程(例如,图7中步骤S706-步骤S707),按照现有技术或规范实现。
在组注册成功后的首次呼叫后,由于S-CSCF中已经记录了该用户的注册及业务信息,以后该无论是作为被叫还是主叫(即,只要用户没有注销),都不需要S-CSCF再发起SAR流程。
显然,图6和图7适用于HSS没有将组注册中各个用户的业务信息在组注册流程中发给S-CSCF且后续HSS也没有向S-CSCF下发用户业务信息的情况。如果在组注册流程中,HSS已经为每个用户在SAA消息中将业务信息发给了S-CSCF,那么在呼叫流程中CSCF、HSS、AS之间的消息交互同现有技术。
优选实施例四
由于在注册流程中的SAA消息中携带组注册中的每个用户业务信息并不太适合于同一组中的用户太多的情况。为解决此问题,可以在组注册成功后,由HSS为组注册中的每个用户发起下发用户信息请求流程。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四的HSS主动向S-CSCF下发组注册中用户的业务信息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步骤S801-步骤S802):
步骤S801,HSS根据自身策略为成功注册的“组注册PUI”,查询属于该组的所有用户,为每个用户向“组”所在的S-CSCF发下发用户信息请求消息(例如,可以为Cx接口的Push-Profile-Request消息,即,PPR消息)。该步骤是在图7中的步骤S716之后发生的,另外,可以与图4、图5和图8中的技术可以结合使用。
步骤S802,S-CSCF记录下发用户信息请求消息中的用户业务信息,并将该用户的PUI标记为已注册,给HSS回下发用户信息响应消息(例如,可以为Cx接口的Push-Profile-Answer消息,即,PPA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的AGCF、I-CSCF、S-CSCF、AS、HSS网元及它们之间的消息,主要是为了清楚的表示PES网络支持AGCF用户混合放号及其相应的业务管理与实现的思想,在具体的实现中不局限于这些网元和消息。如果有用户的S-CSCF与“组”PUI注册中得到的S-CSCF不同的需要,只需要在AGCF或其它类似网元以及HSS中为用户配置各自的S-CSCF即可。另外,上述的实施例中,强调了同一组的所有用户的S-CSCF必须相同,这只是在使用中结合了现网环境,但在技术上并不做此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将同一物理实体下的用户合并为同一个组或多个组,以组为单位发起注册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同一个物理实体下的所有用户同时发起注册、注销流程而导致系统瞬间负荷过大以及对呼叫流程带来的影响的问题,对用户的正常呼叫不会造成影响,从而减轻网络负担,提高了用户体验、系统性能以及网络的稳定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用户的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网元下的物理节点中的用户分组,并给每个所述组设置组标识;
发送携带有所述组标识的注册请求消息;以及
以所述组标识在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注册所述组中的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标识为组注册公有用户标识和组注册私有用户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组标识在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注册所述组中的用户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组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组中的用户标记为已注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组标识在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注册所述组中的用户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组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向所述组所在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S-CSCF发送携带有所述组中的用户的信息的用户信息请求消息;所述S-CSCF接收到所述用户信息请求消息后,保存所述信息,并将所述组中的用户标记为已注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SS向所述组所在的所述S-CSCF发送携带有所述组中的用户的信息的所述用户信息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所述HSS接收到来自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I-CSCF的携带有所述组中用户的公有用户标识的位置信息请求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组标识在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注册所述组中的用户之后,还包括:HSS接收到来自S-CSCF的携带所述组标识的业务服务器分配请求消息,在确定所述组为已注册的情况下,所述HSS向所述S-CSCF发送携带有所述组中的用户的信息的业务服务器分配响应消息,所述S-CSCF保存接收到的所述信息,并将所述组中的用户标记为已注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网元下的物理节点中的用户分组包括:将所述网元的同一物理节点中的部分用户分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下的物理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综合接入设备、接入网关、中继网关和媒体网关。
9.一种用户的注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将网元下的物理节点中的用户分组,并给每个所述组设置组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携带有所述组标识的注册请求消息;以及
注册模块,用于以所述组标识在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注册所述组中的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设置所述组标识为组注册公有用户标识和组注册私有用户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组中的用户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向所述组所在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S-CSCF发送携带有所述组中的用户的信息的用户信息请求消息;以及
保存模块,用于所述S-CSCF接收到所述用户信息请求消息后,保存所述信息,并将所述组中的用户标记为已注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模块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所述HSS接收到来自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I-CSCF的携带有所述组中用户的公有用户标识的位置信息请求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业务分配模块,用于HSS接收到来自S-CSCF的携带所述组标识的业务服务器分配请求消息,在确定所述组为已注册的情况下,所述HSS向所述S-CSCF发送携带有所述组中的用户的信息的业务服务器分配响应消息;
状态标识模块,用于所述S-CSCF保存接收到的所述信息,并将所述组中的用户标记为已注册。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包括:将所述网元的同一物理节点中的部分用户分组。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将网元下的物理节点中的用户分组,其中,所述网元下的物理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综合接入设备、接入网关、中继网关和媒体网关。
CN201010134572A 2010-03-12 2010-03-12 用户的注册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17840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4572A CN101784032A (zh) 2010-03-12 2010-03-12 用户的注册方法和系统
PCT/CN2011/070239 WO2011110060A1 (zh) 2010-03-12 2011-01-13 用户的注册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4572A CN101784032A (zh) 2010-03-12 2010-03-12 用户的注册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4032A true CN101784032A (zh) 2010-07-21

Family

ID=42523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4572A Pending CN101784032A (zh) 2010-03-12 2010-03-12 用户的注册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84032A (zh)
WO (1) WO201111006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0060A1 (zh) * 2010-03-12 2011-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的注册方法和系统
CN105612774A (zh) * 2014-03-06 2016-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近距离业务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63549A (zh) * 2016-02-16 2016-07-13 北京华云天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方法和装置
CN112464198A (zh) * 2019-07-18 2021-03-09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预处理、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WO2021042799A1 (zh) * 2019-09-03 2021-03-11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预处理、身份识别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36847A (ko) * 2005-09-30 2007-04-0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3gpp ims 기반망에서의 대표번호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01184082A (zh) * 2006-11-17 2008-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群组用户注册方法、状态更新方法、处理装置、ims网络实体和通信系统
CN101583119A (zh) * 2008-08-15 2009-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机制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610261A (zh) * 2009-06-26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统固网用户接入ims域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032A (zh) * 2010-03-12 2010-07-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的注册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36847A (ko) * 2005-09-30 2007-04-0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3gpp ims 기반망에서의 대표번호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01184082A (zh) * 2006-11-17 2008-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群组用户注册方法、状态更新方法、处理装置、ims网络实体和通信系统
CN101583119A (zh) * 2008-08-15 2009-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机制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610261A (zh) * 2009-06-26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统固网用户接入ims域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0060A1 (zh) * 2010-03-12 2011-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的注册方法和系统
CN105612774A (zh) * 2014-03-06 2016-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近距离业务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63549A (zh) * 2016-02-16 2016-07-13 北京华云天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方法和装置
CN112464198A (zh) * 2019-07-18 2021-03-09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预处理、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WO2021042799A1 (zh) * 2019-09-03 2021-03-11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预处理、身份识别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10060A1 (zh) 201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70262B2 (en) Method and element for service control
US985400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etwork based services to non-registering endpoints
CN101971592B (zh) 接入地会话控制器、ip多媒体子系统及其注册会话方法
US20040196796A1 (en) Registr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29499A (zh) 服务网络节点的动态分配
CN101184082B (zh) 群组用户注册方法、状态更新方法、处理装置、ims网络实体和通信系统
CN101617517A (zh) 对ip多媒体子系统服务的群组接入
CN102187637B (zh) Ip多媒体子系统用户标识处理
CN101142833A (zh) 用于控制电路交换域用户终端接入ims通信网服务的设备
US103487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registration of aggregate end point devices through provisioning
EP2096792A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service and entity for storing service configuration
US9628938B2 (en) Determination of IMS application server instance based on network information
CN102025683B (zh) 接入网关控制功能实体中用户的业务接入方法与系统
CN101784032A (zh) 用户的注册方法和系统
EP1880556B1 (en) Method and element for service control
KR20070031155A (ko) 분산 구조의 가입자정보관리서버
KR20070025271A (ko) 아이피 기반 멀티미디어 서브시스템에서 가입자 정보유실시 발신 및 착신 호를 가능하게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47137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multi-identity service based on registration of shared identities
US8908665B2 (en) Methods for routing of calls i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centralized services networks and related 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res (GMSC) and home location registers (HLR)
CN101400108B (zh) 一种建立控制关联关系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459894B (zh) Ip多媒体子系统的通信方法、系统及数据中心实体
CN100536484C (zh) 一种ip地址注销方法
KR20060033407A (ko) 아이피 기반 멀티미디어 서브시스템에서 가입자 정보유실시 착신호를 가능하게 하는 방법
CN102075490A (zh) Ip多媒体子系统下载接口数据的方法及ip多媒体子系统
CN105049230B (zh) 一种基于域名系统的分布式多媒体子系统的车辆容灾方法及其车辆容灾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