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0142B - 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0142B
CN101730142B CN200910151554A CN200910151554A CN101730142B CN 101730142 B CN101730142 B CN 101730142B CN 200910151554 A CN200910151554 A CN 200910151554A CN 200910151554 A CN200910151554 A CN 200910151554A CN 101730142 B CN101730142 B CN 1017301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ssion
gateway control
apn
access network
control s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1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0142A (zh
Inventor
施晓峰
毛玉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51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301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30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0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0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01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以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建立网关控制会话时,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其中,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移动节点标识和接入点名称信息;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网络协议地址信息,并根据移动节点标识、接入点名称以及网络协议地址信息将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对应的网关控制会话与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关联。本发明实现了单APN多PDN的接入,并保证了系统的兼容性。

Description

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演进的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简称为EPS)由演进的陆地通用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 Network,简称为E-UTRAN)、移动管理单元(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简称为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简称为S-GW)、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简称为PDN GW)、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简称为HSS)、3GPP认证授权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dAccounting,简称为AAA)服务器,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olicy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简称为PCRF),及其他支撑节点组成。 
其中,MME负责非接入层信令的处理、核心网节点之间的移动性管理信令,P-GW以及S-GW的选择,空闲状态下手机可达性管理,以及跟踪区列表的选择等功能。 
S-GW的功能包括:作为eNodeB间切换的本地锚点;空闲模式下下行数据的缓存;合法监听,数据报文路由,以及跨运营商时基于用户与QCI的计费。 
P-GW则是3GPP EPS与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简称为PDN)的边界网关,其功能包括:基于用户的报文过滤,合法监听,手机地址分配,传输层报文QoS标签,上行与下行基于业务的计费,基于聚合最大比特率(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简称为AMBR)的下行速率保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简称为DHCP)v4/v6功能,基于相同保证比特率(Guaranteed Bit Rate,简称为GBR)QoS分类标识(QoS ClassIdentifier,简称为QCI)的累积最大比特率(Maximum Bit Rate,简称为MBR)的下行速率保证,另外还负责上/下行的承载绑定。 
PCRF是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它通过Rx接口获取上层业务信息,PCRF生成服务质量QoS以及计费的策略,通过Gx/Gxc/Gxa接口把这些策略下达到位于PDN-GW的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实体(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简称为PCEF),以及位于S-GW或non-3GPP接入网关的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实体(Bearer Binding and Event Report Function,简称为BBERF),并要求强制实施,Gxc接口与S-GW相连,Gxa与non3GPP接入网关相连。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3GPP EPS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EPS的系统架构中,非3GPP系统被分为可信任非3GPP IP接入和不可信任非3GPP IP接入,可信任非3GPP IP接入可直接通过S2a与P-GW接口;不可信任非3GPP IP接入需经过演进的数据网关(Evolved Packet Data Gateway,简称为ePDG)与P-GW相连,ePDG与P-GW间的接口为S2b。S2c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和P-GW之间的接口,提供了UE与P-GW之间用户面的控制以及移动性的支持,S2c接口可适用于3GPP网关或者信任与非信任的non-3GPP接入网关。 
目前,对于EPS支持用户通过一个或者多个PDN GW连接到多个分组数据网,UE是否支持发起多个外部网络的接入由其签约决定;如果多个外部分组数据网由一个PDN GW来接入,则P-GW以及S-GW就必须有方式将这些连接区分出来,特别是在同一个用户使用相同的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简称为APN)的情况下。 
在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Tunneling Protocol,简称为GTP)的情况下,S-GW与P-GW之间存在GTP隧道,S-GW以及P-GW以不同的GTP隧道来传送不同的分组数据网的数据。对于同一个UE,P-GW可以根据不同的APN建立不同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Internet Protocol ConnectionAccess Network,简称为IP-CAN)会话,即PDN连接;如果这些分组数据网的连接对应了相同的APN,则P-GW可以根据自身的配置或者用户的签约选择不同的PDN连接。 
这些GTP隧道在UE附着,发起PDN连接,以及建立专用承载,每个隧道都对应了一个EPS的承载,每个承载只可以传输属于一个PDN连接的数据报文,而一个PDN连接的流量可以由多个承载来传输。目前3GPP系统中GTP情况下,支持接入单APN多PDN的接入及切换,原因是MME分配了承载标识(Bear Id),用于区分不同的承载,虽然以同样的APN建立一个新的PDN连接,仍然可以通过不同的承载加以区分,在UE侧则通过不同的网络服务接入点标识(Network Service Access Point Name,简称为NSAPI)将欲建立的新PDN承载与之前的区分开来。 
如果3GPP系统中的S5接口/S8接口(漫游时的接口)接口使用了PMIPv6,目前还不能支持单APN多PDN的接入,原因是:(1)如果多个PDN连接使用一个代理移动IP(Proxy Mobile IP,简称为PMIP)隧道,则释放PDN连接会存在问题,接收到代理绑定更新 (Proxy Binding Update,简称为PBU)(家乡网络前缀(HomeNetwork Prefix,简称为HNP),lifetime=0)本地移动锚点(LocalMobility Anchor,简称为LMA)无法分辨到底要释放PDN连接,还是将PMIP隧道终止。(2)如果每个PDN连接一个PMIP隧道,则LMA无法根据APN与移动节点(Mobile Node,简称为MN)ID分辨出不同的绑定缓存表项(Binding Cash Entry,简称为BCE)。BCE是一个数据结构,其中,保存了一个PMIP隧道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MN ID、通用路由封装(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简称为GRE)Key(上行与下行)、APN、隧道终点地址、HNP、无线接入类型等。 
针对目前还不能支持单APN多PDN的接入的问题,相关技术提供了以下两种解决方法: 
第一种是使用APN装饰,即,在原有的APN之后的后缀上附加标识,UE把不同的PDN连接用不同的APN装饰区分开来,使用APN装饰需要修改APN的使用机制,对3GPP协议修改较大,也会造成与原有的3GPP网络中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撑节点(Serving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support node,简称为SGSN),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Gateway 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 Supporting Node,简称为GGSN)的兼容出现问题。 
第二种是在代理绑定更新消息中携带接口ID(3GPP接入时就是Bearer ID),从而把相同APN的不同PMIP隧道区别开来,这样会导致对3GPP协议修改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在解决目前还不能支持单APN多PDN的接入这一困难时会导致对3GPP协议修改较大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在3GPPEPS系统建立网关控制会话时,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其中,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移动节点标识和接入点名称信息;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网络协议地址信息,并根据移动节点标识、接入点名称以及网络协议地址信息将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对应的网关控制会话与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关联。 
优选地,在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之后,方法还包括: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从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获取移动节点标识和接入点名称信息;将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的接入点名称信息和移动节点标识与当前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中移动节点标识和接入点名称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指示不存在与网关控制会话相关联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则在建立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时,将网关控制会话与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关联。 
优选地,在将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的接入点名称信息和移动节点标识与当前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中移动节点标识和接入点名称信息进行比较之后,方法还包括:如果比较结果指示存在与网关控制会话相关联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则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向接入网关发送通知消息,其中,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未解决Gx会话关联。 
优选地,在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向接入网关发送通知消息之后,方法还包括: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来自策略和计费 执行功能实体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修改消息,其中,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修改消息用于指示新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类型;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从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修改消息中获取新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类型,并根据新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类型制定策略和计费控制策略。 
优选地,在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向接入网关发送通知消息之后,方法还包括: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到来自接入网关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建立消息,其中,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建立消息中携带有网络协议地址信息;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根据移动节点标识、接入点名称以及网络协议地址信息确定将预先建立的网关控制会话关联到对应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 
优选地,在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之后,方法还包括: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向接入网关提供默认的服务质量策略。 
优选地,在根据移动节点标识、接入点名称以及网络协议地址信息将网关控制会话与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关联之后,方法还包括: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根据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制定策略和计费控制策略,并根据策略和计费控制策略向接入网关提供相应的服务质量策略。 
优选地,接入网关包括以下之一: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实体、服务网关、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接入网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 
根据本发明的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3GPP EPS系统建立网关控制会话时,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 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其中,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移动节点标识和接入点名称信息;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网络协议地址信息;关联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移动节点标识和接入点名称、以及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网络协议地址信息将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对应的网关控制会话与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关联。 
优选地,上述实体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获取移动节点标识和接入点名称信息;比较模块,用于将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的接入点名称信息和移动节点标识与当前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中移动节点标识和接入点名称信息进行比较;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调度关联模块将网关控制会话与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关联;发送模块,用于在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指示存在与所述网关控制会话相关联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的情况下,向接入网关发送通知消息,其中,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未解决Gx会话关联。 
通过本发明,PCRF根据MN ID、APN以及IP地址信息将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对应的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关联,解决了相关技术在解决目前还不能支持单APN多PDN的接入这一困难时会导致对3GPP协议修改较大的问题,进而在不修改现有协议的情况下实现了单APN多PDN的接入,并保证了系统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3GPP EPS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3GPP接入时S5/S8接口使用PMIP情况下单APN多PDN连接场景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3GPP接入时S2a接口使用PMIP情况下单APN多PDN连接场景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3GPP接入切换到3GPP接入时单APN多PDN连接场景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3GPP接入切换到非3GPP接入时单APN多PDN连接场景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RF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RF的优选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考虑到相关技术在解决目前还不能支持单APN多PDN的接入这一困难时会导致对3GPP协议修改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案,在建立网关控制会话时,PCRF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其中,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有MN ID和APN信息;PCRF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IP地址信息,并根据MN ID、APN以及IP地址信息将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对应的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 会话关联,这样在不修改现有协议的情况下实现了单APN多PDN的接入,并保证了系统的兼容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在策略和计费控制(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简称为PCC)系统中,存在BBERF与PCEF两个策略执行的实体,这两个实体与PCRF之间分别建立了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由于BBERF与PCEF是位于同一条数据通道上不同的策略执行点,BBERF执行的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为QoS)策略,PCEF除了QoS策略之外还有计费的策略,他们执行的策略都是由PCRF统一提供的,都来自于PCC策略,所以,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必须关联。 
在3GPP接入时S5/S8接口使用PMIPv6,以及非3GPP接入的S2a接口使用PMIPv6的情况下,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是一一对应的。 
在单个APN建立单个PDN连接的情况下,IP-CAN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的关联是通过相同的APN与MN ID来实现的。但是,如果以一个APN建立了多个PDN连接,由于相同的APN与MN ID对应了多个IP-CAN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所以还需要有另外的参数才能将二者正确关联起来。如果采用接口标识来实现关联,需要修改目前的3GPP的Gxa接口的协议,增加接口标识的描述,这样做对现有协议改动比较大,也带来兼容性的问题。本发明则提出一种不修改现有协议的解决方案,在3GPP系统以及接入3GPP的非3GPP系统使用PMIP的情况下单个APN对应多个PDN连接的场景中实现了PCC。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202至步骤S204: 
步骤S202,在建立网关控制会话时,PCRF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其中,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有MN ID和APN信息。此后,PCRF向接入网关提供默认的QoS策略。 
步骤S204,PCRF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IP地址信息,并根据MN ID、APN以及IP地址信息将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对应的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关联。此后,PCRF根据IP-CAN会话制定PCC策略,并根据PCC策略向接入网关提供相应的QoS策略。 
在步骤S202之后,PCRF从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获取MN ID和APN信息,将网关控制会话中的APN信息和MN ID与当前的IP-CAN会话中MN ID和APN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指示不存在与网关控制会话相关联的IP-CAN会话,则在建立IP-CAN会话时,将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关联。 
如果比较结果指示存在与网关控制会话相关联的IP-CAN会话,则PCRF向接入网关发送通知消息,其中,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未解决Gx会话关联。 
此后,PCRF接收来自PCEF的IP-CAN会话修改消息,其中,IP-CAN会话修改消息用于指示新的IP-CAN类型;PCRF从IP-CAN会话修改消息中获取新的IP-CAN类型,并根据新的IP-CAN类型制定PCC策略。 
或者,PCRF接收到来自接入网关的IP-CAN会话建立消息,其中,IP-CAN会话建立消息中携带有IP地址信息;PCRF根据MNID、APN以及IP地址信息确定将预先建立的网关控制会话关联到对应的IP-CAN会话。 
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网关可以包括以下之一:BBERF、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简称为SGW)、非3GPP接入网关。 
下面以接入网关为BBERF为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过程进行描述。 
在建立网关控制会话时,BBERF提供MN ID,APN信息给PCRF,但是不提供给PCRF接口标识信息,PCRF提供给BBERF默认的QoS策略(即,上述的步骤S202)。 
当移动接入网关(Mobility Access Gateway,简称为MAG)(SGW或者非3GPP接入网关)接收到LMA发来的PBA消息后,获得了IP地址信息(HNP或者IPv4地址),此时,BBERF(SGW或者非3GPP接入网关)把IP地址信息提供给PCRF。由PCRF根据MN ID,APN以及IP地址信息将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关联(即,上述的步骤S204)。根据生成的PCC策略,PCRF将下达相应的QoS策略给BBERF。 
以下是解决在S5/S8接口,或者S2a接口使用PMIPv6情况下,IP-CAN会话(Gx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Gxx会话)关联的方法。 
对于新建的网关控制会话,如果新建的网关控制会话中携带了APN信息,PCRF则将网关控制会话中的APN与MN ID与现有IP-CAN会话(Gx会话)中的相比较,如果未发现相关联的IP-CAN会话,则判断是新建的IP-CAN会话,PCRF在IP-CAN会话建立时将二者关联。 
如果发现了相关联的IP-CAN会话(Gx会话),则PCRF判断可能是以相同的APN建立了新的PDN连接,也有可能发生了BBERF切换(relocation),此时,PCRF还无法将IP-CAN会话关联到新建的网关控制会话上,PCRF将通知BBERF:“未解决Gx会话关联”。如果发生了BBERF切换,PCRF将接收到IP-CAN会话修改;如果是非BBERF切换情况下,PCRF将接收到IP-CAN会话建立,此时获得该会话的MN ID,APN,以及IP地址信息。BBERF在MAG接收到PBA消息之后,获得IP地址信息,此时将通知PCRF,PCRF根据MN ID,APN,以及IP地址信息解决之前建立的网关控制会话关联到哪一个IP-CAN会话(Gx会话)。 
PCRF在建立网关控制会话时下达默认的QoS策略,在解决Gx与Gxx会话(网关控制会话)关联后,根据PCC规则下达相应的QoS规则。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描述的是S5/S8接口使用PMIPv6时,3GPP接入建立多PDN连接的流程,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使用了仅在3GPP接入时有效的接口标识。首先,UE先以APN建立了一个PDN连接,SGW与分组数据网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简称为PGW)之间建立了PMIP隧道。然后,UE需要以相同的APN再建立一个新的PDN连接。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3GPP接入时S5/S8接口使用PMIP情况下单APN多PDN连接场景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的步骤S301至步骤S317: 
步骤S301,UE已经建立了一个PDN连接,由于业务需要,决定以相同的APN发起另外一个PDN连接。 
步骤S302,UE向MME发起PDN连接建立请求,并在其中携带MN ID,APN等参数,UE的这条PDN连接请求通过NSAPI等接口标识将自己与其他的PDN连接建立消息区分开来。 
步骤S303,MME接收PDN连接建立请求,并根据APN选择PGW,分配Bearer ID。MME向SGW发送创建承载请求,其中,创建承载请求中携带的消息内容包括: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Identifier,简称为IMSI)、无线接入类型(Radio Access Type,简称为RAT)type、PGW地址、BearerID、MME的控制面隧道标识、PDN Type等参数。 
步骤S304,SGW(BBERF)接收到MME发送创建承载请求后,向PCRF发起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过程,BBERF发送网关控制会话建立(Gateway Control Session Establishment)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的消息内容包括:IP-CAN type,MN ID,APN信息等。PCRF将根据MN ID、APN信息建立新的网关控制会话。 
步骤S305,PCRF接收并根据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的APN,MN ID进行查询,如果已经存在对应的IP-CAN会话,则决定暂时不解决IP-CAN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的关联。PCRF发送网关控制会话建立响应(Gateway Control Session Establishment Ack)消息给SGW(BBERF),其中,该消息中携带有缺省的QoS规则及事件触发,并且,PCRF通知SGW(BBERF):未解决Gx与Gxx会话关联。 
步骤S306,SGW(MAG)接收到PCRF发送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后,发送代理绑定更新(Proxy Binding Update)消息 给PGW(LMA),该消息中携带的参数包括:MN ID、APN、BearerId(即,对应接口标识)、下行链路GRE key等。 
步骤S307,PGW接收到代理绑定更新消息之后,根据MN ID,APN,Bearer Id这三个参数判断出需要建立新的PMIP隧道,LMA于是生成新的BCE(邦定缓存表项)。并针对这个PDN连接为UE分配家乡网络前缀(Home Network Prefix,简称为HNP)。同时,PGW(PCEF)也根据MN ID,APN,Bearer Id/HNP判断出需要新建IP-CAN会话,于是向PCRF发起IP-CAN会话建立请求,该消息中携带有MN ID、LMA新分配的HNP、APN等参数,在PCRF上建立新的IP-CAN会话。此时,新建的IP-CAN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还未关联,这是由于网关控制会话还不包含UE的IP地址信息,也未携带Bearer ID。 
步骤S308,PCRF建立新的IP-CAN会话后,通过MN ID、APN、以及IP地址信息把此次建立的IP-CAN会话与之前该用户用相同的APN建立的会话区分开。 
步骤S309,PCRF可从用户签约数据库(Subcrition ProfileReposigory,简称为SPR)获得签约信息,并生成PCC策略,通过IP-CAN会话建立响应消息,下达给PCEF(PGW)。 
步骤S310,PGW发送绑定更新响应消息给SGW,包括给UE分配的HNP,MN ID,绑定有效时间,上行GRE key以及其他的附加参数。 
步骤S311,SGW(BBERF)在收到绑定更新响应消息后,获得了分配给UE的HNP,此时SGW因为Gx与Gxx会话仍未关联,必须发送Gateway Control and QoS(Rule)Request消息给PCRF,携带UE(MN)ID,APN,Bearer Id,HNP参数。 
步骤S312,PCRF则根据UE(MN)ID,APN,HNP这三个参数把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关联起来。会话关联之后,就可以根据IP-CAN会话得到的PCC策略,产生BBERF所需的QoS策略(规则),并下达给BBERF。(SGW,BBERF) 
步骤S313,步骤S314,PCRF发送Gateway Control and QoS RuleProvision消息给BBERF,包括QoS规则与事件触发。BBERF收到该消息后在SGW上部署QoS策略,安装事件触发,并执行承载绑定。BBERF回响应消息,这个响应消息可在QoS策略安装完成之后再发送给PCRF。 
步骤S315,SGW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给MME,携带的参数包括:SGW用户面的隧道标识,SGW控制面的隧道标识,SGW地址,PGW地址,PGW隧道标识,上行链路的GRE key,Bearer ID,QoS等参数。 
步骤S316,在MME与UE之间建立无线承载。在无线承载建立完成之后,MME发送更新承载请求(Update Bearer Request)消息给SGW,内容包括:Bearer ID,eNodeB地址与隧道标识。 
步骤S317,SGW发送Upd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给MME。 
步骤S318,MME把MN ID,APN,Bearer ID,IP地址信息发送给HSS/AAA保存。 
实施例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3GPP接入时S2a接口使用PMIP情况下单APN多PDN连接场景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非3GPP接入情况下,S2a接口(非3GPP接入网关与PGW之间)使用 PMIPv6,UE用单个APN建立第二个PDN连接时的流程包括如下的步骤S401至步骤S415: 
步骤S401,UE在非3GPP接入网络已经以APN建立了一个APN连接,因为业务需要,将以相同的APN建立另外一个PDN连接。 
步骤S402,UE与网络进行鉴权认证,该过程包括接入认证和鉴权认证。 
步骤S403,UE向非3GPP接入网关发起附着请求,该请求携带有MN ID,APN,接口标识等参数。 
步骤S404,BBERF(非3GPP接入网关)向PCRF发起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过程,BBERF发送网关控制会话建立(Gateway ControlSession Establishment)消息,携带的消息内容包括:IP-CAN type,UE(MN)ID,APN,等,但是不携带接口标识参数。PCRF将根据UE(MN)ID,APN建立新的网关控制会话。 
步骤S405,PCRF以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携带的APN,MN ID查询已经有对应的IP-CAN会话,决定暂时不解决IP-CAN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的关联。 
步骤S406,PCRF发送Gateway Control Session EstablishmentAck消息给BBERF(同上),消息中携带缺省的QoS规则及事件触发,并通知BBERF:未解决Gx与Gxx会话关联。 
步骤S407,MAG发送Proxy Binding Update消息给PGW(LMA),并在其中携带以下参数:MN ID,APN,接口标识,下行链路GRE key等。 
步骤S408,PGW接收到代理绑定更新消息之后,根据MN ID,APN,接口标识这三个参数判断需要建立新的PMIP隧道,LMA于是生成新的BCE(绑定缓存表项)。并针对这个PDN连接为UE分配HNP(Home Network Prefix)。同时,PGW(PCEF)也根据MNID,APN,接口标识/HNP判断出需要新建IP-CAN会话,于是向PCRF发起IP-CAN会话建立请求,携带MN ID,LMA新分配的HNP,APN等参数,在PCRF上建立新的IP-CAN会话。此时,新建的IP-CAN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还未关联,因为网关控制会话还不包含UE的IP地址信息,也未携带Bearer ID。 
步骤S409,PCRF通过MN ID,APN,以及IP地址信息把此次建立的IP-CAN会话与之前该用户用相同的APN建立的会话区别开来。 
步骤S410,PGW发送绑定更新响应消息给SGW,包括给UE分配的HNP,MN ID,绑定有效时间,上行GRE key以及其他的附加参数。 
步骤S411,SGW(BBERF)在接收到绑定更新响应消息后,获得了分配给UE的HNP,此时SGW因为Gx与Gxx会话仍未关联,需要发送网关控制和服务指令请求(Gateway Control and QoSRequest)消息给PCRF,并在其中携带UE ID,APN,Bearer Id,HNP参数。 
步骤S412,PCRF则根据UE ID,APN,HNP这三个参数把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关联起来。会话关联之后,就可以根据得到的PCC策略,产生BBERF所需的QoS策略,并下达给BBERF。 
步骤S413至步骤S414,PCRF发送网关控制和服务指令规则提供(Gateway Control and QoS Rule Provision)消息给BBERF,包 括QoS规则与事件触发。BBERF接收到该消息后在SGW上部署QoS策略,安装事件触发,并执行承载绑定。BBERF回响应消息,这个响应消息可在QoS策略安装完成之后再发送给PCRF。 
步骤S415,网络发送附着响应消息给UE。 
实施例三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3GPP接入切换到3GPP接入时单APN多PDN连接场景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描述UE在已经建立了多PDN连接的情况下从非3GPP接入切换到3GPP接入建立多PDN连接的流程,3GPP的SGW与PGW之间的S5/S8接口使用PMIPv6协议。在发生切换时,所有的PDN连接都需要切换。UE在切换到新的接入系统时,使用新的接口标识,原有的接口标识将不再使用。在本实施例中,UE在非3GPP网络建立了两个PDN连接(使用同一个APN)。切换到3GPP接入网后,UE重建了两个PDN连接。该流程包括如下的步骤S501至步骤S533: 
步骤S501,UE发起用于切换的附着请求,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APN,NSAPI。 
步骤S502,UE在3GPP系统中进行鉴权认证,即,UE通过MME从HSS/AAA进行鉴权认证。 
步骤S503,鉴权完成之后,MME向SGW发起创建承载请求,该创建承载请求中携带有APN。 
步骤S504,SGW在部署了PCC系统的情况下,向PCRF发起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然后,BBERF(SGW)发送Gateway ControlSession Establishment消息,携带的消息内容包括:IP-CAN type, UE ID,APN等,但是,不携带接口标识参数,PCRF将根据UE ID,APN建立新的网关控制会话。 
步骤S505,PCRF根据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携带的APN,MN ID进行查询,如果已经有对应的IP-CAN会话,则决定暂时不解决IP-CAN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的关联。PCRF应通知BBERF:未解决Gx与Gxx会话关联。 
步骤S506,SGW接收到创建承载请求之后,发起向PGW(LMA)的绑定更新请求,该消息中携带的内容包括:APN、MN ID(UE的ID)、Lifetime(此次绑定的有效时间)、切换标识、接口标识、接入技术类型、用于下行链路的GRE key、以及其他的一些参数。 
步骤S507,PGW接收到SGW(MAG)发送的代理绑定更新请求后,PGW(LMA)根据MN ID和APN搜索BCE,发现有两个符合条件的选项,则判定用户以相同的APN建立了两个PDN连接;然后,比较接入技术类型,在发生系统间切换的情况下,接入技术类型发生改变,所以发现代理绑带更新消息中携带的接入技术类型也全部不相同,再加上切换标识(handoff indicator)表明发生了跨MAG的切换,此时,LMA判断是发生了跨系统的切换。由于存在两个PDN连接需要全部切换,并且UE在切换时不特别区分是切换了哪一个PDN连接,所以,LMA任选一个符合条件的PDN连接,获取原先分配给UE的HNP,接口标识,接入技术类型,上行GRE key等参数,并以新的接口标识,接入技术类型替换原先的,并更新BCE中其他需要更新的参数。 
步骤S508,此时,如果部属了PCC系统,PCEF(PGW)还需要根据用户的MN ID,APN再加上IP地址信息,获取对应的IP-CAN会话。 
步骤S509,PCEF向PCRF发起IP-CAN会话修改,通知PCRF新的IP-CAN类型,请求PCRF对新的IP-CAN类型下达新的策略。此时PCRF未关联相应的IP-CAN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 
步骤S510,LMA更新BCE的内容后,发送Proxy Binding Ack消息给MAG,携带的参数包括:MN ID,lifetime(此次绑定的有效时间),UE IP地址信息,用于上行链路的GRE key,以及其他一些附加信息。 
步骤S511,SGW(BBERF)在收到绑定更新响应消息后,获得了分配给UE的HNP,此时SGW因为Gx与Gxx会话仍未关联,必须发送Gateway Control and QoS Request消息给PCRF,携带UEID,APN,Bearer Id,HNP参数。 
步骤S512,PCRF则根据UE ID,APN,HNP这三个参数把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关联起来。会话关联之后,就可以根据得到的PCC策略,产生BBERF所需的QoS策略,并下达给BBERF。 
步骤S513至步骤S514,PCRF发送Gateway Control and QoSRule Provision消息给BBERF,包括QoS规则与事件触发。BBERF收到该消息后在SGW上部署QoS策略,安装事件触发,并执行承载绑定。BBERF可回响应消息,这个响应消息可在QoS策略安装完成之后再发给PCRF。 
步骤S515,SGW发建立承载响应消息给MME。 
步骤S516,MME在无线承载建立完成之后,发出更新承载请求消息给SGW,携带的消息内容包括:eNodeB的地址,eNodeB的隧道标识,切换标识等内容。 
步骤S517,SGW发出承载更新响应消息给MME,此时无线承载与PMIP隧道都已经建立完毕。 
步骤S518,UE发起用于切换的附着请求,请求消息中携带APN,以及NSAPI。 
步骤S519,MME向SGW发起创建承载请求,创建承载请求中携带APN。 
步骤S520,SGW在部署了PCC系统的情况下,向PCRF发起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BBERF发送Gateway Control SessionEstablishment消息给PCRF,携带的消息内容包括:IP-CAN type,UE ID,APN,等,但是不携带接口标识参数。PCRF将根据UE ID,APN建立新的网关控制会话。 
步骤S521,PCRF以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携带的APN,MN ID查询,已经有对应的IP-CAN会话,决定暂时不解决IP-CAN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的关联。PCRF应通知BBERF:未解决Gx与Gxx会话关联。 
步骤S522,MAG对另外一个接口地址进行代理绑定更新,携带APN,MN ID,接口标识2,接入技术类型,切换标识(handoffindicator)等参数。 
步骤S523,接收到SGW(MAG)发来的代理绑定更新请求,PGW(LMA)根据MN ID+APN搜索BCE,发现有两个符合条件的选项,则判定用户以相同的APN建立了两个PDN连接;进一步,比较接入技术类型,在发生系统间切换的情况下,接入技术类型发生改变,此时发现一个BCE记录中的接入技术类型与之不同,再加上切换标识(handoff indicator)表明发生了跨MAG的切换,此时LMA判断该PDN连接是发生了跨系统的切换。由于LMA知道发 生跨系统切换时,所有的PDN连接都需要切换,所以LMA认为该PDN连接也需要切换,获取原先分配给UE的HNP,接口标识,接入技术类型,上行GRE key等参数,并以新的接口标识,接入技术类型替换原先的,并更新BCE中其他需要更新的参数(如GRE key)。 
步骤S524,此时如果部属了PCC系统,PCEF(PGW)还需要根据用户的MN ID,APN再加上IP地址信息,获取对应的IP-CAN会话。 
步骤S525,PCEF向PCRF发起IP-CAN会话修改,通知PCRF新的IP-CAN类型,请求PCRF对新的IP-CAN类型下达新的策略。此时由于BBERF并未提供UE的IP地址信息或者接口标识,PCRF未关联相应的IP-CAN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 
步骤S526,LMA更新BCE的内容后,发送Proxy Binding Ack消息给MAG,携带的参数包括:MN ID,lifetime(此次绑定的有效时间),UE地址信息,用于上行链路的GRE key,以及其他一些附加信息。 
步骤S527,SGW(BBERF)在收到绑定更新响应消息后,获得了分配给UE的HNP,此时SGW因为Gx与Gxx会话仍未关联,必须发送Gateway Control and QoS Request消息给PCRF,携带UEID,APN,Bearer Id,HNP参数。 
步骤S528,PCRF则根据UE ID,APN,HNP这三个参数把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关联起来。会话关联之后,就可以根据得到的PCC策略,产生BBERF所需的QoS策略,并下达给BBERF。 
步骤S529至步骤S530,PCRF发送Gateway Control and QoSRule Provision消息给BBERF,包括QoS规则与事件触发。BBERF收到该消息后在SGW上部署QoS策略,安装事件触发,并执行承 载绑定。BBERF可回响应消息,这个响应消息可在QoS策略安装完成之后再发给PCRF。 
步骤S531,SGW发建立承载响应消息给MME。 
步骤S532、MME在无线承载建立完成之后,发出更新承载请求消息给SGW,携带的消息内容包括:eNodeB的地址,eNodeB的隧道标识,切换标识等内容。 
步骤S533,SGW发出承载更新响应消息给MME,此时无线承载与PMIP隧道都已经建立完毕。 
实施例四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3GPP接入切换到非3GPP接入时单APN多PDN连接场景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是UE从3GPP接入切换到非3GPP接入网络,其中UE在非3GPP网络建立了两个PDN连接(使用同一个APN)。切换到3GPP接入网后,UE重建两个到PDN连接。本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切换之前,旧的3GPP SGW与PGW之间为同一个APN建立了两个PDN连接,分别对应两条PMIP隧道。UE检测到了非3GPP网络,开始发起切换。该流程包括如下的步骤S601至步骤S628: 
步骤S601,UE检测到了非3GPP无线接入,决定进行切换。 
步骤S602,UE在非3GPP系统中进行鉴权认证; 
步骤S603,UE发起用于切换的附着请求,请求消息中携带APN,以及对应的链路接口地址1。 
步骤S604,SGW(BBERF)向PCRF发起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BBERF发送Gateway Control Session Establishment消息,携带的消息内容包括:IP-CAN type,UE ID,APN,等。但是不携带接口标识或者IP地址信息。 
步骤S605,PCRF以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携带的APN,MN ID查询,已经有对应的IP-CAN会话,决定暂时不解决IP-CAN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的关联。 
步骤S606,PCRF返回给BBERF Gateway Control SessionEstablishment Ack消息,携带缺省QoS参数以及事件触发。PCRF应通知BBERF:未解决Gx与Gxx会话关联。 
步骤S607,SGW获知用户发起切换请求之后,发起向LMA的绑定更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内容包括:APN,MN ID(UE的ID),Lifetime(此次绑定的有效时间),切换标识,接口标识,接入技术类型,用于下行链路的GRE key,以及其他的一些参数。 
步骤S608,收到SGW(MAG)发来的代理绑定更新请求,PGW(LMA)根据MN ID+APN搜索BCE,发现有两个符合条件的选项,则判定用户以相同的APN建立了两个PDN连接;进一步,比较接入技术类型,在发生系统间切换的情况下,接入技术类型发生改变,所以发现代理绑带更新消息中携带的接入技术类型也全部不相同,再加上切换标识(handoff indicator)表明发生了跨MAG的切换,此时LMA判断是发生了跨系统的切换。由于存在两个PDN连接需要全部切换,并且UE在切换时不特别区分是切换了哪一个PDN连接,所以LMA任选一个符合条件的PDN连接,获取原先分配给UE的HNP,接口标识,接入技术类型,上行GRE key等参数,并以新的接口标识,接入技术类型替换原先的,并更新BCE中其他需要更新的参数。 
步骤S609,此时如果部属了PCC系统,PCEF(PGW)还需要根据用户的MN ID,APN再加上IP地址信息,获取对应的IP-CAN会话。然后通知PCRF新的IP-CAN接入类型。 
步骤S610,PCEF向PCRF发起IP-CAN会话修改,通知PCRF新的IP-CAN类型,请求PCRF对新的IP-CAN类型下达新的策略。此时由于BBERF并未提供UE的IP地址信息或者接口标识,PCRF未关联相应的IP-CAN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 
步骤S611,LMA发送Proxy Binding Ack消息给MAG,携带的参数包括:MN ID,lifetime(此次绑定的有效时间),UE地址信息,用于上行链路的GRE key,以及其他一些附加信息。 
步骤S612,SGW(BBERF)在收到绑定更新响应消息后,获得了分配给UE的HNP,此时SGW因为Gx与Gxx会话仍未关联,必须发送Gateway Control and QoS Request消息给PCRF,携带UEID,APN,Bearer Id,HNP参数。 
步骤S613,PCRF则根据UE ID,APN,HNP这三个参数把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关联起来。会话关联之后,就可以根据得到的PCC策略,产生BBERF所需的QoS策略,并下达给BBERF。 
步骤S614,PCRF发送Gateway Control and QoS Rule Provision消息给BBERF,包括QoS规则与事件触发。BBERF收到该消息后在SGW上部署QoS策略,安装事件触发,并执行承载绑定。BBERF可回响应消息,这个响应消息可在QoS策略安装完成之后再发给PCRF。 
步骤S615,非3GPP接入网关发送附着响应给UE,此时新的PMIP隧道已经建立,无线承载也成功建立,UE可以在新的承载与PMIP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S616,UE进行PDN2切换的步骤与基本PDN1相同。首先发起切换请求,携带APN,新的接口标识等信息。 
步骤S617,非3GPP接入网关(BBERF)向PCRF发起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BBERF发送Gateway Control SessionEstablishment消息,携带的消息内容包括:IP-CAN type,UE ID,APN等。PCRF根据UE ID,APN,创建新的网关控制会话。 
步骤S618,PCRF以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携带的APN,MN ID查询,已经有对应的IP-CAN会话,决定暂时不解决IP-CAN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的关联。 
步骤S619,PCRF返回给BBERF Gateway Control SessionEstablishment Ack消息,携带缺省QoS参数以及事件触发,并通知PCRF:未解决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关联。 
步骤S620,非3GPP接入网关发起向PGW(LMA)的绑定更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内容包括:APN,MN ID(UE的ID),Lifetime(此次绑定的有效时间),切换标识,接口标识,接入技术类型,用于下行链路的GRE key,以及其他的一些参数。 
步骤S621,PWG接收到SGW(MAG)发来的代理绑定更新请求,PGW(LMA)根据MN ID+APN搜索BCE,发现有两个符合条件的选项,则判定用户以相同的APN建立了两个PDN连接;进一步,继续比较接入技术类型,在发生系统间切换的情况下,接入技术类型发生改变,发现一个记录的接入技术类型与PBU中携带的接入技术类型不同,同时,切换标识(handoff indicator)表明发生了跨MAG的切换,此时LMA判断是发生了跨系统的切换。LMA选择这个符合条件的PDN连接,获取原先分配给UE的HNP,接 口标识,接入技术类型,上行GRE key等参数,并以新的接口标识,接入技术类型替换原先的,并更新BCE中其他需要更新的参数。 
步骤S622,此时,如果部属了PCC系统,PCEF(PGW)还需要根据用户的MN ID,APN再加上IP地址信息,获取对应的IP-CAN会话。然后通知PCRF新的IP-CAN接入类型,新的接口标识。 
步骤S623,PCEF发起IP-CAN会话修改过程 
步骤S624,LMA发送Proxy Binding Ack消息给MAG,携带的参数包括:MN ID,lifetime(此次绑定的有效时间),UE地址信息,用于上行链路的GRE key,以及其他一些附加信息。 
步骤S625,BBERF在获得IP地址信息后,由于并未解决IP-CAN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的关联,BBERF应把IP地址信息上报给PCRF。PCRF在关联了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之后,发起更新BBERF上QoS策略的过程。 
步骤S626,PCRF根据MN ID,APN,以及IP地址信息关联IP-CAN会话与网关控制会话,并根据IP-CAN会话所对应的PCC策略,产生QoS策略下达给BBERF。 
步骤S627,PCRF发送Gateway Control and QoS Rule Provision消息给BBERF,包括QoS规则与事件触发。BBERF收到该消息后在SGW上部署QoS策略,安装事件触发,并执行承载绑定。BBERF可回响应消息,这个响应消息可在QoS策略安装完成之后再发给PCRF。 
步骤S628,非3GPP接入网关发送附着响应给UE,此时新的PMIP隧道已经建立,无线承载也成功建立,UE可以在新的承载与PMIP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CRF。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RF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PCRF包括:第一接收模块2,第二接收模块4,关联模块6,下面对上述结构进行描述。 
第一接收模块2,用于在建立网关控制会话时,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其中,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有MN ID和APN信息;第二接收模块4,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IP地址信息;关联模块6,连接至第一接收模块2和第二接收模块4,用于根据第一接收模块2接收的MN ID和APN、以及第二接收模块4接收的IP地址信息将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对应的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关联。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RF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PCRF还包括:获取模块82,比较模块84,调度模块86,发送模块88,下面对上述结构进行描述。 
获取模块82,连接至第一接收模块2,用于从第一接收模块2接收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获取MN ID和APN信息;比较模块84,用于将获取模块82获取的网关控制会话中的APN信息和MN ID与当前的IP-CAN会话中MN ID和APN信息进行比较;调度模块86,连接至比较模块84,用于根据比较模块84的比较结果调度关联模块将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关联。发送模块88,连接至比较模块84,用于根据比较模块84的比较结果向接入网关发送通知消息,其中,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未解决Gx会话关联。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PCRF根据MN ID、APN以及IP地址信息将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对应的网关控制会话与IP-CAN会话关联,解决了相关技术在解决目前还不能支持单 APN多PDN的接入这一困难时会导致对3GPP协议修改较大的问题,进而在不修改现有协议的情况下实现了单APN多PDN的接入,并保证了系统的兼容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3GPP EPS系统建立网关控制会话时,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移动节点标识和接入点名称信息;
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关的网络协议地址信息,并根据所述移动节点标识、所述接入点名称以及所述网络协议地址信息将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对应的网关控制会话与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从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获取所述移动节点标识和所述接入点名称信息;
将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的所述接入点名称信息和所述移动节点标识与当前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中移动节点标识和接入点名称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指示不存在与所述网关控制会话相关联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则在建立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时,将所述网关控制会话与所述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的所述接入点名称信息和所述移动节点标识与所述当前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中移动节点标识和接入点名称信息进行比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比较结果指示存在与所述网关控制会话相关联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则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向所述接入网关发送通知消息,其中,所述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未解决Gx会话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向接入网关发送所述通知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来自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实体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修改消息,其中,所述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修改消息用于指示新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类型;
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从所述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修改消息中获取所述新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类型,并根据所述新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类型制定策略和计费控制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向接入网关发送所述通知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到来自所述接入网关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建立消息,其中,所述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建立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网络协议地址信息;
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移动节点标识、所述接入点名称以及所述网络协议地址信息确定将预先建立的网关控制会话关联到对应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关的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向所述接入网关提供默认的服务质量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移动节点标识、所述接入点名称以及所述网络协议地址信息将网关控制会话与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关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制定策略和计费控制策略,并根据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策略向所述接入网关提供相应的服务质量策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关包括以下之一:
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实体、服务网关、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接入网关。
9.一种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3GPP EPS系统建立网关控制会话时,接收来自接入网关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移动节点标识和接入点名称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关的网络协议地址信息;
关联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移动节点标识和所述接入点名称、以及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网络协议地址信息将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对应的网关控制会话与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关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获取所述移动节点标识和所述接入点名称信息;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的所述接入点名称信息和所述移动节点标识与当前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中移动节点标识和接入点名称信息进行比较;
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调度所述关联模块将所述网关控制会话与所述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关联;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指示存在与所述网关控制会话相关联的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的情况下,向所述接入网关发送通知消息,其中,所述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未解决Gx会话关联。
CN200910151554A 2009-06-30 2009-06-30 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以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01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1554A CN101730142B (zh) 2009-06-30 2009-06-30 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1554A CN101730142B (zh) 2009-06-30 2009-06-30 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0142A CN101730142A (zh) 2010-06-09
CN101730142B true CN101730142B (zh) 2012-09-05

Family

ID=42450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15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0142B (zh) 2009-06-30 2009-06-30 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301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8280B (zh) * 2010-08-12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bbf接入的策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868999A (zh) * 2011-07-04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3517378B (zh) 2012-06-30 2018-09-2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网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
CN103686655B (zh) * 2012-09-07 2019-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计费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57765A (zh) * 2014-11-11 2016-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pdn连接的优化切换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系统
US9621362B2 (en) * 2015-02-03 2017-04-1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licy charging and rules function discovery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6937351B (zh) * 2015-12-29 2020-04-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会话实现方法及核心网元
CN109937606B (zh) * 2016-08-12 2022-11-15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网关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BR112020000662A2 (pt) * 2017-07-10 2020-07-14 Motorola Mobility Llc conexão de dados de acesso múltiplo em uma rede móvel
CN109803336B (zh) * 2017-11-17 2024-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建立方法和装置
EP3753294B1 (en) * 2018-02-16 2023-11-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obility handling for multi-access protocol data unit (pdu) sessions in a 5g network
JP2019205001A (ja) * 2018-05-21 2019-1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ユーザ装置、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7283869B2 (ja) * 2018-08-10 2023-05-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ユーザ装置、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WO2020059149A1 (ja) * 2018-09-21 2020-03-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
CN112655244B (zh) * 2018-10-30 2023-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69077B (zh) * 2019-09-09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包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33770B (zh) * 2019-11-27 2021-09-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请求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930427B2 (en) * 2020-10-08 2024-03-12 Mediatek Inc. Configuration enhancements on access point name (APN) or data network name (DNN) selection in user equipment (UE)
CN115396510B (zh) * 2022-08-12 2024-03-15 西安广和通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模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87738A1 (de) * 2006-08-11 2008-02-1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Festlegung des Veranlassers für eine Konfiguration oder einen Aufbau einer Zugangsnetzverbindung
CN101227494A (zh) * 2008-01-09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多分组数据网时因特网安全协议安全联盟的建立方法
CN101330501A (zh) * 2007-06-20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87738A1 (de) * 2006-08-11 2008-02-1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Festlegung des Veranlassers für eine Konfiguration oder einen Aufbau einer Zugangsnetzverbindung
CN101330501A (zh) * 2007-06-20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建立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227494A (zh) * 2008-01-09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多分组数据网时因特网安全协议安全联盟的建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0142A (zh)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0142B (zh) 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以及装置
CN102668685B (zh) 针对改进服务质量处理的电信方法、协议和设备
EP2523505B1 (en) An access implement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chine to machine core network
CN101478743B (zh) 一种eps承载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US8700040B2 (en) Bearer control mode (NW-only or user-only) handling in intersystem handover
CN101577935B (zh) 一种事件触发器的下发和安装方法
CN101267319B (zh) 一种下发策略计费控制规则的方法
CN101730174B (zh) 演进的分组系统中实现跨系统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EP2317822A1 (en) Enhancement of the attachement procedure for re-attaching a UE to a 3GPP access network
CN101730150B (zh) 业务流迁移时对网络资源进行控制的方法
CN101990280B (zh) 选择默认接入点名称及装置
CN101500214B (zh) 一种支持紧急呼叫服务的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459951B (zh) 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策略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92109A (zh) 一种实现ip地址属性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35966B (zh) 无线接入网的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325583B (zh) 注册网关地址的方法及移动性管理实体
CN101448209B (zh) 用于演进分组系统的用户设备位置信息通知方法和系统
CN102378295A (zh) 承载释放方法及系统
CN101841798B (zh) 计费标识的关联方法和装置
WO2011063543A1 (en) Overcharging prevention by unsent downlink data volume record technical field
CN101730071B (zh) 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742699A (zh) 一种指示多接入的方法
CN101448328B (zh) 默认承载建立方法
CN104798438A (zh) 降低由终端位置的更改造成的信令负载
CN103188657A (zh) 一种为ue分配ip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