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1579B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1579B
CN101551579B CN2008103008391A CN200810300839A CN101551579B CN 101551579 B CN101551579 B CN 101551579B CN 2008103008391 A CN2008103008391 A CN 2008103008391A CN 200810300839 A CN200810300839 A CN 200810300839A CN 101551579 B CN101551579 B CN 101551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board
contact
imaging device
reference column
contact structu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3008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1579A (zh
Inventor
王威仁
周家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3008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1579B/zh
Priority to US12/202,325 priority patent/US7848641B2/en
Publication of CN101551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1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5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一个机身、一个快门按键、一个旋转组件、一个固定在该机身上的定位柱及一个位于机身内的电路主板。该旋转组件包括一个基板及一个线路板,该基板上开设一个基板孔,该线路板固设于该基板上,该快门按键设置于该线路板的上方,该旋转组件通过基板孔套设于机身上的定位柱上,并以该定位柱为中心进行旋转,当旋转组件处在第一位置时,该电路主板与线路板电性连接以实现快门按键功能,当旋转组件旋转至第二位置时,该电路主板也与线路板电性连接以实现快门按键功能。所述成像装置,通过该旋转组件的旋转,进而使该快门按键相对于该机身的位置改变,给习惯使用左手或右手的使用者均带来方便,操作便利性好。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电子产品要具有美观的外形,而且还要求电子产品要具有较高的操作灵活性。
以数码相机为例,现有数码相机的快门按键一般位于该数码相机的顶部的右边,但,这种设计会给左撇子或习惯使用左手操作的使用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便利性高的成像装置。
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一个机身、一个快门按键、一个旋转组件、一个固定在该机身上的定位柱及一个位于机身内的电路主板,该旋转组件包括一个基板及一个线路板,该基板上开设一个基板孔,该线路板固设于该基板上,该快门按键设置于该线路板的上方,该旋转组件通过基板孔套设于机身上的定位柱上,并以该定位柱为中心进行旋转,当旋转组件处在第一位置时,该电路主板与线路板电性连接以实现快门按键功能,当旋转组件旋转至第二位置时,该电路主板也与线路板电性连接以实现快门按键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成像装置,通过该旋转组件的旋转,进而使该快门按键相对于该机身的位置改变,给习惯使用左手或右手的使用者均带来方便,操作便利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成像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中的成像装置的接触片的立体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成像装置的按键的立体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成像装置沿V-V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图6中的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成像装置100包括一个机身10、一个旋转组件20、一个固定于该机身10上的定位柱30、一个弹性元件40、一个接触片50一个按键70、一个位于该机身10内的电路主板11、一个导线12、一个固设于该旋转组件20一侧的快门按键13、一垫片14、一机壳15及两个螺钉161、162。该旋转组件20包括一个基板60及一个顶壳80。
该弹性元件4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能供该定位柱30通过的弹簧。
该接触片50包括一个本体部51及沿该本体部51相对两侧向外延伸的第一接触结构52及第二接触结构53。该本体部51还包括一个与该定位柱30对应的且供该定位柱30通过的接触片孔54。该接触片50由金属材料制成。
该基板60包括一个基板孔61及一个线路板62。该基板孔61设置在该基板60上对应于该定位柱30的位置,且该基板孔61的形状与该接触片50对应以供该接触片50通过。该线路板62固定在该基板60远离该机身10的一侧面上,且该线路板62还固定在该基板60的一端。该线路板62覆盖该基板孔61的一部分。该弹性元件40、该接触片50、该基板60及该按键70依次套设于该定位柱30上。该接触片50的第一接触结构52抵持该线路板62并与该线路板62形成电性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接触结构52与该第二接触结构53为弹性接触结构,且该第一接触结构52与该第二接触结构53朝靠近该顶壳80的方向翘起,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该线路板62抵持并形成电性接触。
该顶壳80罩设在该基板60上,且该顶壳80包括一个与该定位柱30对应的顶壳孔81。
请一并请参阅图2、图3及图4,该按键70包括一个本体71、一个沿该本体71且向该本体71外部延伸的键帽72及两个从该键帽72向该定位柱30方向延伸的定位部74、75。该本体71具有一个凹槽73以收容该定位柱30。对应地,该接触片50的本体部51还包括两个与该定位柱30相对应的定位孔55、56。该定位部74、75分别穿设于该定位孔55、56,从而使该接触片50固定在该按键70上。可以理解,该按键70的定位部74、75可以设置两个以上,对应地,该接触片50相应设置与该定位部74、75数量相同的定位孔55、56。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键帽72还包括一个键顶721及一个从该键顶721向外延伸的凸沿722,该键顶721收容于该顶壳孔81内。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5,该顶壳孔81具有第一开口83及第二开口84,该第一开口83远离该定位柱30,该第二开口84靠近该定位柱30,且该第一开口83的半径小于该第二开口84的半径。该按键70自该第二开口84插入至该顶壳孔81使该键帽72与该顶壳孔81的孔壁相抵触,从该顶壳80的顶壳孔81可向下按压该键帽72的键顶721。可以理解,该键顶721目的是给使用者按压该键帽72提供方便,其可以为突出该顶壳孔81之外;其也可以不存在,使用者可从该顶壳80的顶壳孔81向下按压该键帽72的凸沿722。
当该定位柱30上依次套设该弹性元件40、该接触片50、该基板60及该按键70时,该接触片50的第一接触结构52抵持该线路板62并形成电性接触,此时该旋转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当该按键70压缩该弹性元件40时,第一接触结构52与该线路板62分离,该旋转组件20以该定位柱30为中心进行旋转180度以进入第二位置,且当该弹性元件40释放弹力时,该按键70带动该接触片50的第二接触结构53与该线路板62抵持并形成电性接触。这样,该线路板62依旧与该接触片50达成良好的电性连接。
该电路主板11用于控制该成像装置100的运行,该电路主板11通过该导线12与该接触片50达成电性连接,从而使该电路主板11与该线路板62达成电性连接。该垫片14固定在该线路板62上且与该线路板62达成电性连接。该顶壳80还包括一个收容孔85,该收容孔85用于收容且卡合该快门按键13。从该顶壳80的收容孔85可向下按压该快门按键13,从而使该快门按键13引发的触发信号通过该垫片14传到该线路板62上。该机壳15朝该线路板62的侧面上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个螺孔151、152,该基板60及该顶壳80上分别设置有与该螺孔151、152相对应的螺孔153、154、155、156。该机壳15、该基板60及该顶壳80可通过螺钉161、162与其对应的螺孔151、152、153、154、155、156螺合而固定在一起。可以理解,该机壳15、该基板60及该顶壳80固定在一起的方式有多种。
所述成像装置100,通过按键70压缩弹性元件40,使旋转组件20能够以定位柱30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可以使线路板62与接触片50的第一接触结构52(或第二接触结构53)电性接触转变为与该接触片50的第二接触结构53(或第一接触结构52)电性接触。这样,该线路板62依旧与该接触片50达成电性连接,使得电路主板11与该线路板62同时形成电性连接,进而使该快门按键13相对于该机身10位置的改变。这样,给习惯使用左手或右手的使用者带来方便,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200。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一接触结构521与第二接触结构531的表面分别镀有导电层,该电路主板22还包括一个第一触发电路23与一个第二触发电路24,该成像装置200还包括一个触摸显示屏27、一个显示在触摸显示屏27中的虚拟触摸键盘28及两条导线25、26。该第一触发电路23与该第一接触结构521通过该导线25形成一个第一电性连接线路,该第二触发电路24与该第二接触结构531通过该导线26形成一个第二电性连接线路,该第一电性连接线路与该第二电性连接线路相互绝缘。该虚拟触摸键盘28可跟随该第一电性连接线路或该第二电性连接线路的导通,从而转变该虚拟触摸键盘28在该成像装置200的显示屏27中的左右显示位置。可以理解,当该第一电性连接线路或该第二电性连接线路接通时,该成像装置200的内部系统会在屏幕上出现提示菜单,提示使用者是否需要转变该虚拟触摸键盘28在该触摸显示屏27中的显示位置,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转变或保持不变。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装置200,除了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之外,同时,该虚拟触摸键盘28在成像装置200的触摸显示屏27上的左右显示位置也跟随该第一电性连接线路的导通或该第二电性连接线路的导通而转变或保持不变,给习惯使用左手或右手的使用者带来方便,进一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请参阅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300。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该成像装置300包括一个机身10a、一个旋转组件20a、一个固定在该机身10a上的该定位柱30a及一个位于该机身10a内的电路主板11a。该定位柱10a为一用于接触的结构。该旋转组件20a包括一个基板60a及一个顶壳80a,该基板60a包括一个线路板62a及一个基板孔61a。该线路板62a位于该基板60a的一端且远离该机身10a的一侧,该基板孔61a在该基板60a上的位置与该定位柱30a相对应,且该基板孔61a的形状与该定位柱30a相对应以供该定位柱30a通过。该线路板62a覆盖该基板孔61a的一部分,该定位柱30a与覆盖部分基板孔61a的线路板62a相抵持。该旋转组件20a能以该定位柱30a为中心进行旋转,在整个旋转过程中,该定位柱30a常时抵持该线路板62a并与该线路板62a形成电性接触。该电路主板11a用于控制该成像装置300的运行,该电路主板11a通过该定位柱30a与该线路板62a达成电性连接。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装置300,除了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之外,同时,该成像装置300不需要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按键70及弹性元件40,成本低、设计简单。
请参阅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400。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该定位柱30b包括一个第三接触结构31及一个第四接触结构32,该第三接触结构31与该第四接触结构32相互绝缘。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三接触结构31与该第四接触结构32间隔设置,可以理解,该定位柱30b还包括一个用于连接该第三接触结构31与该第四接触结构32的连接体,该连接体、该第三接触结构31及该第四接触结构32为一体成型且由绝缘材料制成,该第三接触结构31与该第四接触结构32镀有金属层。该旋转组件20b在旋转前,使该第三接触结构31(或该第四接触结构32)抵持该线路板62b并与该线路板62b形成电性接触,该旋转组件20b在旋转后,使该第四接触结构32(或该第三接触结构31)抵持该线路板62b并与该线路板62b形成电性接触。该第一触发电路23b与该第三接触结构31形成一个第三电性连接线路,该第二触发电路24b与该第四接触结构32形成一个第四电性连接线路,该第三电性连接线路与该第四电性连接线路相互绝缘。
该成像装置400还包括一个触摸显示屏27b、一个显示在触摸显示屏27b中的虚拟触摸键盘28b及两条导线25b、26b。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触发电路23b通过该导线25b与该第三接触结构31形成电性连接,该第二触发电路24b通过该导线26b与该第四接触结构32形成电性连接。该虚拟触摸键盘28b可跟随该第三电性连接线路或该第四电性连接线路的导通,从而转变该虚拟触摸键盘28b在该成像装置400的显示屏27b中的左右显示位置。可以理解,当该第三电性连接线路或该第四电性连接线路接通时,该成像装置400的内部系统会在屏幕上出现提示菜单,提示使用者是否需要转变该虚拟触摸键盘28b在该触摸显示屏27b中的显示位置,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转变或保持不变。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装置400,除了具有第三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之外,同时,该虚拟触摸键盘28b在成像装置400的触摸显示屏27b上的左右显示位置也跟随该第三电性连接线路的导通或该第四电性连接线路的导通而转变或保持不变,给习惯使用左手或右手的使用者带来方便,进一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请参阅图10,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500。本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该成像装置500包括一个机身10c、一个旋转组件20c、一个固定在该机身10c上的该定位柱30c、一个固设于该旋转组件20一侧的快门按键13c、一个弹性元件40c、一个上拉键70c及一个位于该机身10c内的电路主板11c。
该上拉键70c包括一个本体71c、一个沿该本体71c且向该本体71c外部延伸的键帽72c及两个分别沿该键帽72c朝该机身10c方向延伸的且镀有金属层的第一接触端51c与第二接触端52c。该本体71c远离该机身10c的一端螺合有一个凸出部74c。
该旋转组件20c包括一个基板60c及一个罩设于该基板60c上的顶壳80c。
该顶壳80c包括一个与该定位柱30c对应的顶壳孔81c,该本体71c远离该键帽72c的一端自靠近该机身10c的一侧插入至该顶壳孔81c之后,该凸出部74c与该本体71c螺合。此时,该键帽72c与该顶壳81c无接触,从而该凸出部74c可向上拉动该上拉键70c。可以理解,该凸出部74c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条纹,易于向上拉动该上拉键70c。
该基板60c包括一个基板孔61c及一个线路板62c,该线路板62c固定在该基板60c的一端且远离该机身10c的一侧上,该基板孔61c与该定位柱30c对应的且可供该弹性元件40c通过。
该基板60c、该弹性元件40c及该上拉键70c依次套设于该定位柱30c上,该弹性元件40c的一端固定在该机身10c上,该弹性元件40c的另一端固定在该上拉按键70c上,此时,该第一接触端51c与该线路板62c达成电性连接。当该上拉键70c拉伸该弹性元件40c时,该第一接触端51c与该线路板62c分离,该旋转组件20c以该定位柱30c为中心进行旋转。当该弹性元件40c释放弹力时,该弹性元件40c带动该上拉键70c的第二接触端52c与与该线路板62c形成电性接触,同时使该快门按键13c相对于该机身10c位置的改变。可以理解,该本体71c靠近该机身10c的另一端可具有一个凹槽,用于收容该部份定位柱30c,以便使该上拉键70c更好的定位。
该电路主板11c用于控制该成像装置500的运行,该上拉键70c的第一接触端51c与第二接触端52c分别通过导线与该电路主板11c形成电性连接,从而使该电路主板11c通过该上拉键70c的第一接触端51c或第二接触端52c与该线路板62c达成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式之成像装置500,通过该上拉键70c拉伸该弹性元件40c,使该旋转组件20c能够以定位柱30c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可以使线路板62c与该上拉键70c的第一接触端51c(或第二接触端52c)电性接触转变为与该上拉键70c的第二接触端52c(或第一接触端51c)电性接触。该线路板62c依旧与该电路主板11c形成电性连接,进而使该快门按键13c相对于该机身10c的位置改变。这样,给习惯使用左手或右手的使用者带来方便,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本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装置500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有益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披露如上,但是,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一个机身、一个快门按键、一个旋转组件、一个固定在该机身上的定位柱及一个位于机身内的电路主板,该旋转组件包括一个基板及一个线路板,该基板上开设一个基板孔,该线路板固设于该基板上,该快门按键设置于该线路板的上方,该旋转组件通过基板孔套设于机身上的定位柱上,并以该定位柱为中心进行旋转,当旋转组件处在第一位置时,该电路主板与线路板电性连接以实现快门按键功能,当旋转组件旋转至第二位置时,该电路主板也与线路板电性连接以实现快门按键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像装置还包括一个弹性元件、一个接触片及一个按键,该接触片固定在该按键上,且该接触片包括一个本体部及沿该本体部相对两侧向外延伸的第一接触结构与第二接触结构,该线路板固设在基板的一端且远离该机身的一侧,该弹性元件、该接触片、该基板及该按键依次套设于该定位柱上,该接触片的第一接触结构抵持该线路板并与该线路板形成电性接触,当该按键压缩该弹性元件时,该第一接触结构与该线路板分离,该旋转组件以该定位柱为中心进行旋转,当该弹性元件释放弹力时,该按键带动该接触片的第二接触结构与该线路板抵持并使该第二接触结构与该线路板形成电性接触,该电路主板通过导线与该接触片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触片可从该基板孔通过,该线路板覆盖该基板孔的一部分,当弹性元件释放弹力时,该第一接触结构及该第二接触结构穿过该基板孔,与覆盖部分基板孔的线路板相抵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包括一个本体及沿该本体且向该本体外部延伸的键帽,该本体具有一个凹槽以收容该定位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组件还包括一个罩设于该基板上的顶壳,该顶壳包括一个与该定位柱对应的顶壳孔,该顶壳孔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远离该定位柱,该第二开口靠近该定位柱,且该第一开口的半径小于该第二开口的半径,该按键自该第二开口插入至该顶壳孔使该键帽与该顶壳孔的孔壁相抵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还包括至少一个从该键帽向该定位柱方向延伸的定位部,该接触片的本体部设置有与该定位部相对应的定位孔,该定位部穿设于该定位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主板包括一个第一触发电路与一个第二触发电路,该第一触发电路与该第一接触结构形成一个第一电性连接线路,该第二触发电路与该第二接触结构形成一个第二电性连接线路,该第一电性连接线路与该第二电性连接线路相互绝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柱为一用于接触的结构,该线路板覆盖该基板孔的一部分,该定位柱与覆盖部分基板孔的线路板相抵持,该旋转组件以该定位柱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过程中,该定位柱常时抵持该线路板并与该线路板形成电性接触,该电路主板通过导线与该定位柱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柱包括一个第三接触结构及一个第四接触结构,该第三接触结构与该第四接触结构相互绝缘,该旋转组件在旋转前,使该第三接触结构或该第四接触结构抵持该线路板并与该线路板形成电性接触,该旋转组件在旋转后,使该第四接触结构或该第三接触结构抵持该线路板并与该线路板形成电性接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主板包括一个第一触发电路与一个第二触发电路,该第一触发电路与该第三接触结构形成一个第三电性连接线路,该第二触发电路与该第四接触结构形成一个第四电性连接线路,该第三电性连接线路与该第四电性连接线路相互绝缘。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像装置还包括一个弹性元件及一个上拉键,该上拉键包括两个镀有金属层的第一接触端与第二接触端,该线路板固设在基板的一端且远离该机身的一侧,该基板、该弹性元件及该上拉键依次套设于该定位柱上,该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该机身上,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固定在该上拉按键上,该第一接触端与该线路板达成电性连接,当该上拉键拉伸该弹性元件时,该第一接触端与该线路板分离,该旋转组件以该定位柱为中心进行旋转,当该弹性元件释放弹力时,该弹性元件带动该上拉键的第二接触端与该线路板形成电性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从该基板孔通过。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拉键还包括一个本体及一个沿该本体且向该本体外部延伸的键帽、该第一接触端与该第二接触端分别沿该键帽朝该机身方向延伸,该本体的一端螺合有一个凸出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组件还包括一个罩设于该基板上的顶壳,该顶壳包括一个与该定位柱对应的顶壳孔,该本体远离该键帽的一端自靠近该机身的一侧插入至该顶壳孔之后该凸出部与该本体螺合,该键帽与该顶壳无接触,该凸出部可向上拉动该上拉键。
CN2008103008391A 2008-04-03 2008-04-03 成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1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3008391A CN101551579B (zh) 2008-04-03 2008-04-03 成像装置
US12/202,325 US7848641B2 (en) 2008-04-03 2008-09-01 Digital camera with left- or right-handed oper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3008391A CN101551579B (zh) 2008-04-03 2008-04-03 成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1579A CN101551579A (zh) 2009-10-07
CN101551579B true CN101551579B (zh) 2011-03-23

Family

ID=4113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30083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1579B (zh) 2008-04-03 2008-04-03 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848641B2 (zh)
CN (1) CN1015515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11979A1 (de) * 2009-03-05 2010-09-16 Löwen, Andrei Kamerahalter
CN101813871A (zh) * 2010-03-26 2010-08-25 北京邮电大学 左右手通用的相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0866A (zh) * 1998-01-28 2005-10-12 富士摄影胶片株式会社 袖珍相机
CN2879237Y (zh) * 2006-03-27 2007-03-14 吴建庆 相机的双快门手把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28779A1 (de) * 1978-06-30 1980-01-03 Rollei Werke Franke Heidecke Fotografische kamera, insbesondere stehbildkamera
GB2129950B (en) * 1982-08-20 1985-12-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amera
JPH02226239A (ja) * 1989-02-28 1990-09-0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
US5946512A (en) * 1998-03-11 1999-08-31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mpact camera with variable position handgrip
US7151571B2 (en) * 2003-02-21 2006-12-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gital camera for use by right-handed and left-handed people
DE10344907B4 (de) 2003-09-26 2006-02-09 P+S Technik Gmbh Umlaufblendenvorrichtung für eine Kamera
CN2842900Y (zh) * 2005-09-07 2006-11-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外接式相机的便携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0866A (zh) * 1998-01-28 2005-10-12 富士摄影胶片株式会社 袖珍相机
CN2879237Y (zh) * 2006-03-27 2007-03-14 吴建庆 相机的双快门手把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1579A (zh) 2009-10-07
US7848641B2 (en) 2010-12-07
US20090252490A1 (en) 200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4924B (zh) 用于提供数字信号的扩展坞
TW495620B (en) Wrist instrumen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5665677U (zh) 一种显示面板
WO2005055329A3 (en)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and oled flat-panel display
CN103226418B (zh) 带按键开关的电容式触摸板
CN104871095B (zh) 便携式触摸电子物体
CN102379021B (zh) 电容性输入开关
CN110506317A (zh) 触摸面板用按钮结构、触摸面板用按钮以及电子设备
EP1416636A3 (de) Sensorelement-Vorrichtung für einen kapazitiven Berührungsschalter mit einem elektrisch leitfähigen Körp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Körpers
CN101958082B (zh) 具有触摸按键的显示系统
CN104570716A (zh) 便携式电子物体
CN101551579B (zh) 成像装置
US20120154182A1 (en) Keys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the keys
CN201514734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0170824U (zh) 一种触摸屏的辅助点击装置
CN105206958A (zh) 一种卡托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1022189Y (zh) 具有感应触碰装置的平面显示器
CN112578461B (zh) 一种按键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521479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731778Y (zh) 导引指示装置的座体固定结构
CN104112142B (zh) 指纹识别组件及其电子装置
CN207338206U (zh) 按键结构及电子装置
KR101140623B1 (ko) 휴대통신기기용 스킨
CN205581828U (zh) 触摸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979774A (zh) 键板以及具备该键板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