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3117B - 双频移动设备上切换ip网络和蜂窝网络之间通话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频移动设备上切换ip网络和蜂窝网络之间通话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3117B
CN101543117B CN200780000448.1A CN200780000448A CN101543117B CN 101543117 B CN101543117 B CN 101543117B CN 200780000448 A CN200780000448 A CN 200780000448A CN 101543117 B CN101543117 B CN 1015431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conversation
mobile device
phone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04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3117A (zh
Inventor
胡伟强
周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STRI
Original Assignee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S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STRI filed Critical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STRI
Publication of CN101543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3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3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31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33Signalling gateways
    • H04L65/104Signalling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5Inter-network session transfer or 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6Transport layer protocols, e.g. 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over wirel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设备和方法,用于将一个VoIP互联网电话通话从一个IP网络切换到一个蜂窝网络并将通话切换回到此IP网络,其中在切换通话期间和之后,获得并存储切换通话的一个标识符,且这个标识符是在将通话切换回到IP网络期间使用。基于会话启动协议消息和通话,使用会话启动协议的INVITE方法,在检测到第一切换条件时,通过发送REFER请求到第二设备,第二设备通过发送一个具有替换标头的INVITE请求来转接通话到蜂窝连接,转接成功时结束第二通话,第二设备通知移动设备转接成功,结束第一通话;在检测到第二切换条件时,取回存储的呼叫线路ID,并使用具有一个替换标头的会话启动协议INVITE方法,开始第三通话呼叫以启动与第二设备的连接,替换标头识别认出呼叫线路ID,蜂窝连接被替换为在从移动设备到第二设备的互联网服务通话。

Description

双频移动设备上切换IP网络和蜂窝网络之间通话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模移动设备在IP网络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之间的切换,PLMN通常是指蜂窝网络。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网上语音(VoIP)互联网电话从IP网络切换到PLMN,并切换回通话到IP网络的一种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互联网电话服务,如由Vonage,SIPphone和Skype提供的,使电话通信发生巨大变化,并且是当前最快增长的电信应用之一。这种服务的迷人之处是可以使用任何互联网电话、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以极少或零成本进行语音通信。
使用互联网电话服务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服务覆盖区的问题。在早期,互联网电话服务仅能够在使用麦克风和扬声器的、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上进行。无绳和无线IP电话已经趋向普及,其允许用户从无绳电话基站或无线IP网络的覆盖区内的任何地点进行互联网电话通话。虽然这样赋予用户更多的自由,无论身在何处怎样都可以进行互联网电话通话,但他们仍然受制于在电话基站或IP网络的覆盖区内。尽管许多组织仍然在其居屋内运行无线IP网络,但是公共无线热点已经成为遍及许多乡镇和城市的普遍现象,但其覆盖区仍然是拼凑的,远远达不到完全覆盖。
互联网电话服务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网络速度和条件和/或用来连接IP电话的互联网连接经常发生变化。对于本地和远程通信的不稳定,有线和无线网络的速度和互联网连接都很脆弱,且无线网络也易受瞬时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留意以上问题,如果将IP电话通话从IP媒介(无论是有线或是无线的)转接到另一个通信媒介,并优选地转接回IP媒介(无论是有线或是无线的),而不会中断或失去通话连接,将是非常有益的。
双模移动设备既有无线IP通信又有蜂窝通信模块,从而用户使用单个设备就能够连接到无线IP网络和蜂窝网络。这样当用户处于IP网络的无限覆盖区之外时,允许用户通过正常的蜂窝网络进行电话通话。现在有基于服务器的方法来转接IP网络和蜂窝网络之间的通话。但是,这涉及移动运营商上的软件和/或硬件的更改配置。美国专利6,327,470描述了双模电话在固定和移动网络之间转接通话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仅在移动运营商和固定线路运营商允许相互进行通话转接的情况下适用。如果用户在进行通话时移出IP网络的无线覆盖区,发明人并不知道有什么基于客户机的方法,可以将IP网络上进行的已有通话转接到蜂窝网络,然后当无线设备回到相同或另一个IP网络的无线覆盖区内时,将通话转接回到IP网络。
发明概述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一种方法和/或一种系统,用于将一个VoIP互联网电话通话从一个IP网络切换到一个PLMN并将通话切换回到IP网络。
在此披露了一种设备和一种方法,用于将VoIP互联网电话通话从IP网络切换到蜂窝网络并将通话切换回到IP网络,其中在通话切换期间或之后,获得和存储该切换通话的标识符,并在切换该通话回到IP网络的期间使用这个标识符。
更具体地,在此披露了一种具有互联网电话和蜂窝电话操作模式的移动设备,能够进行VoIP互联网电话通话或蜂窝电话通话。此设备有一个切换应用程序,用于将VoIP互联网电话通话从IP网络切换到蜂窝网络。切换应用程序检测一个切换通话的切换条件,并对应地通过IP网络启动第二VoIP通话到其蜂窝网络上的蜂窝服务。当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二通话时,切换应用程序确定第二通话是来自移动设备的互联网服务,并回应第二通话。然后,切换应用程序开始将第一VoIP通话转接到蜂窝网络,并从VoIP电话网关获得转接通话的呼叫线路标识符,并存储该呼叫线路标识符在移动设备内。然后,如果切换应用程序检测到一个切换回的条件,要将转接的通话从蜂窝网络切换回到IP网络,其发送一个包括呼叫线路标识符的请求以开始将转接的通话切换回到IP网络。其中,基于会话启动协议消息和通话流,切换应用程序使用会话启动协议的INVITE方法,在检测到第一切换条件时,通过发送REFER请求到第二设备,第二设备通过发送一个具有替换标头的INVITE请求来转接通话到蜂窝连接,转接成功时结束第二通话,第二设备通知移动设备转接成功,结束第一通话;切换应用程序还检测第二切换条件,在检测到第二切换条件时,取回存储的呼叫线路ID,并使用具有一个替换标头的会话启动协议INVITE方法,开始第三通话呼叫以启动与第二设备的连接,替换标头识别认出呼叫线路ID,蜂窝连接被替换为在从移动设备到第二设备的互联网服务通话。
优选地,为了获得呼叫线路标识符,切换应用程序为移动设备申请电话网关的通知服务,从而通知服务发送一个包括转接通话的呼叫线路标识符给移动电话。申请通知服务可以在第一通话建立期间或其后立即进行。
在此也披露了一种方法,在双模移动设备上将通话从IP网络切换到蜂窝网络,此方法基于会话启动协议消息和通话流,包括:
检测第一切换条件,使用会话启动协议的INVITE方法,在检测到第一切换条件时,通过电话网关启动第二通话到该移动设备的蜂窝服务,通过发送REFER请求到第二设备,将第二设备和该移动设备的互联网服务之间的第一通话切换到该移动设备的蜂窝服务,
第二设备通过发送一个具有替换标头的INVITE请求来转接第一通话到蜂窝连接,转接成功时结束第二通话,第二设备通知移动设备转接成功,结束第一通话,从电话网关获得转接通话的呼叫线路ID,
存储该呼叫线路ID在移动设备内,
在检测到第二切换条件时,取回存储的呼叫线路ID,并使用具有一个替换标头的会话启动协议INVITE方法,开始第三通话呼叫以启动与第二设备的连接,替换标头识别认出呼叫线路ID,蜂窝连接被替换为在从移动设备到第二设备的互联网服务通话。
本方法也可以包括为移动设备申请电话网关的通知服务,从而通知服务发送一个包括转接通话的呼叫线路标识符给移动电话。
从以下的描述和权利要求,本发明的更多方面将显得清晰。
附图说明
现通过实例并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其中:
图1描述本发明的无线切换方案实施的一个典型环境;
图2描述一种双模无线电话手机,
图3是一个通话从IP网络切换到蜂窝网络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一个从IP网络切换通话到使用会话启动协议(SIP)的蜂窝网络的通话流的例子,
图5-8是在不同通话情境下切换之前和之后的通话连接路由图解,
图9是一个通话从蜂窝网络转接回到IP网络的步骤流程图,
图10是一个使用SIP的通话切换回的例子,
图11和12是在具有多于一个PSTN网关的环境里切换之前和之后的通话路由图解,和
图13描述另一个典型环境,其中有线IP电话可以切换通话到蜂窝网络。
具体实施例详述
现描述在无线IP网络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里运行的双模移动电话手机上里实施的本发明,PLMN通常是指蜂窝网络。这个电话有一个互联网电话服务,可以通过IP网络进行IP网上语音(VoIP)通话,以及一个蜂窝服务,可以通过PLMN进行蜂窝电话通话。但是,这不是意在限制本发明的使用范围和功能,本领域那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发明的双模移动设备可以有不同形式,如具有两种无线模式用来连接到无线IP和蜂窝网络的个人数字助理(PDA)、掌上计算机或便携式电脑。用来连接便携式电脑等等到PLMN网络以提供远程邮件(email)的技术已经存在。
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将描述,使用会话启动协议(SIP)和实时传输协议(RTP),用于VoIP电话通话,并使用在那些标准里提供的功能。这也不是意在限制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和功能。类似的功能在VoIP协议(H323)和其它实时IP标准里也是有的。可以想象,随着VoIP多媒体通信趋向流行,其它的消息和数据传输协议也可以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里。在所述典型实施例里,将讨论和使用SIP和蜂窝网络的功能和过程。应该理解,这些是完善的公共标准和完全的知识、功能,使用这些标准里提供的方法是在本领域那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范围之内的。
图1提供本发明实施的典型环境的示意图解。其描述了一个双模移动电话100,它可以连接到IP网络105或PLMN网络110。PLMN 110是任意通常使用的全球蜂窝网络,其类型和运作对本发明并不重要,只要它有多个基站140,允许用户进行无线连接,使用移动电话进行电话通话,这是普遍现象。IP网络105是一个公共或私有局域网(LAN)或一个广域网(WAN),且可以是私有的和/或全球互连公共访问网络如互联网的一部分。IP网络105有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点115,用来与能够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无线设备如双模电话100建立无线连接。也可以通过一个VoIP服务器125与IP网络连接,在所述实例里,一个SIP服务器提供互联网电话服务,一个PSTN网关130提供IP网络105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135之间的电话互连。SIP服务器125和PSTN网关130可能属于一个私人组织或一个互联网电话服务提供商,由此公共成员可以获得互联网电话服务,并可以处于远离无线接入点115的位置,这是使用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的常见情况。(PSTN)网关允许VoIP互联网电话通话在连接到PSTN 135和PLMN 110的固定和移动电话之间进行。
双模移动电话100,如图2所示,有一个IP无线射频模块150,其包括IP电话服务签署信息用来与IP网络105进行无线连接,以及一个蜂窝无线射频模块155,其包括蜂窝网络签署信息用来与PLMN 110进行无线连接。双模移动电话100用户既申请了互联网电话服务又申请了蜂窝电话服务,可以通过IP网络105或PLMN 110打电话。使用IP网络105或PLMN110,双模移动电话100的用户能够打电话给其它互联网电话设备的用户、或固定电话或其它蜂窝电话设备的用户。在许多情况下,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移动电话100的用户会选择通过IP网络105打电话。但是,尽管PLMNs通常在全球的大多数城镇、半城镇和乡村区有广泛的覆盖,而IP网络的无线覆盖区却仍然不够全面,且是有点拼凑型的。因此,如果双模电话100的用户已经通过IP网络105打出或接到了一个电话,并且在移动时,那就极有可能在电话100移出IP网络105的无线覆盖区之前,需要双模电话100切换通话到蜂窝网络110。如果随后移动用户移回到同一或另一个可接入IP网络的无线覆盖区内,基于成本或其它原因,他们可能想将通话切换回到IP网络。在双模电话100内提供一个切换应用程序160,用来将在IP网络105上建立的电话通话协调切换到蜂窝网络110,且如果需要的话,再将通话切换回到IP网络105。
在从IP网络切换通话到蜂窝网络的过程步骤和SIP示范通话流分别如图3和4所示。首先,双模电话设备100开启并通过IP网络与另一方建立VoIP通话(步骤200)。为了描述本发明的过程,通话是否是从双模设备打出或接收、或另一方是否是另一个互联网电话设备或固定电话或蜂窝电话并不重要,但是,稍后会参照图5-8提供这方面的讨论,和讨论关于获得正确的呼叫线路ID用于将转接的通话从蜂窝网络切换回到IP网络。切换过程起始于当切换应用程序检测到一个切换条件时(步骤210)。切换条件对本发明不是最重要的,可以是当无线IP网络的信号强度低于一个阈值时,例如-75dBm,且双模电话100是在可使用的蜂窝网络(PLMN)的覆盖区内,由此可以进行注册。监控切换条件可以是通过切换应用程序160或通过另一个应用程序来完成,当满足切换条件时发送旗标或消息给切换应用程序。一旦检测到切换条件,切换应用程序160启动第二同步VoIP通话给双模电话100的蜂窝电话号码(步骤215)。在双模电话100的蜂窝电话号码上接收到该通话。切换应用程序检测接收到的通话是由其自己(如通话者ID)发出的,且并不是另一个第三方的来电。如果在蜂窝号码上正在接收的通话是从移动电话100的互联网电话发出的,那么切换应用程序就回应通话以建立蜂窝连接(步骤220)。一旦建立了与蜂窝连接,切换应用程序就将通话从互联网转接给蜂窝(步骤225)。在成功完成转接之后,最初的VoIP通话被挂断(步骤230)。转接的通话是通过PSTN网关连接。如果电话100再次进入IP网络,为了可以成功切换通话回IP网络,切换应用程序160必须从PSTN网络获得PSTN网关和另一方之间的新通话会话的呼叫线路(call leg)ID(步骤235)。呼叫线路ID存储在双模电话100的存储器内。在典型实施例里,获得呼叫线路ID的步骤被显示作为最后的步骤,但是,这不是意在限制本发明。在切换(转接)通话到蜂窝网络之后但在通话被切换回IP网络之前,能够在任何时候获得呼叫线路ID。
图4示意描述了在典型实施例里从无线IP网络切换通话到蜂窝网络里涉及的SIP消息和通话流。在所述通话流里,为了便于说明,SIP服务器不作显示。PSTN/PLMN上的消息或通话流不是在PSTN网关和双模电话100上的蜂窝连接之间。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将能够完全理解,在蜂窝网络里建立蜂窝通话出现的消息和通话流对本发明不是重要的,所以在此不作显示。为便于说明会显示另一方。另一方可以是在IP网络里运作的另一个IP电话、一个连接到PSTN的固定电话、或在PLMN里运行的一个蜂窝(移动)电话。
参照图4,在步骤300,有一个从双模电话100打出的到另一方的VoIP通话。根据另一方的电话类型,通话可以是IP网络105上的RTP会话,或IP网络105上的RTP会话和PSTN 135/PLMN 110上的双路语音。在打出现有通话时或在切换发生之前的一个合适时间上,切换应用程序将为双模电话申请一个在PSTN网关上的对话事件包(dialog event package)(步骤305)。假设PSTN网关130不涉及当前的通话会话,例如因为现有通话是一个IP电话到IP电话的通话,或现有通话是在以下描述的通过另一个PSTN网关打出的,从PSTN网关到双模电话100的第一NOTIFY(通知)消息返回一个空的呼叫线路ID。
然后,切换应用程序以正常方式使用SIP协议的INVITE方法,启动第二VoIP通话到其自己的蜂窝号码(步骤310)。这样就建立了互联网和双模电话100蜂窝之间的第二RTP会话和双路语音连接。切换应用程序然后通过发送REFER请求到另一方,开始转接通话到蜂窝连接(步骤315)。另一方回复通知其正在尝试连接蜂窝服务。另一方通过发送一个具有替换标头的INVITE请求来完成。如果INVITE成功,另一方被转接到蜂窝连接(步骤320),第二VoIP连接结束(步骤325)。然后,另一方通知双模电话100,转接成功,且第一VoIP通话也结束(步骤330)。
本领域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将会明白,事件对话申请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有效,即使在VoIP通话被挂断之后,并根据申请,PSTN网关130告诉双模电话100,蜂窝连接和另一方之间通话的呼叫线路ID(步骤335)。呼叫线路ID存储在双模电话100内,需要时可以找回通话以便切换回源网络。
通过使用以下讨论的SUBSCRIBE/NOTIFY方法,可以获得呼叫线路ID,呼叫线路ID存储在双模电话100内。图5到8描述了对不同通话情景在IP和PLMN网络之间进行切换之前和之后的通话流。图5和图6分别显示当另一方是另一个IP电话400时切换通话连接之前和之后的情形。切换之前,通话是通过IP网络105被路由传递的。切换之后,通话是从另一方400通过IP网络、PSTN网关130和PSTN 135,被路由传递到双模电话100注册的蜂窝网络110。在图6内,切换应用程序必须获得并存储PSTN网关130和另一方400之间会话410的呼叫线路ID。
之前已经提到,另一方可以是另一个互联网电话设备、或一个固定电话或蜂窝电话。在这个典型实施例里,其中使用了单个PSTN网关130,在通话被切换到蜂窝网络之后,如果另一方是在一个PSTN 135上的固定电话或另一个蜂窝电话,则没有实际的VoIP通话存在在IP网络内。但是,通话连接总是存在在PSTN网关130内,以连接移动设备蜂窝通话到另一方。这个通话连接是PSTN网关130的一个内部通话会话。为了能够从蜂窝网络切换通话回到IP网络,切换应用程序必须有这个通话会话的呼叫线路ID。图7和8分别显示当另一方是蜂窝电话405时切换通话连接之前和之后的情形。切换之前,通话是通过IP网络105、PSTN网关130和PSTN135,被路由到另一个电话405注册的蜂窝网络110。切换之后,通话是继续通过PSTN网关130被路由传递,尽管电话100、405都被注册在蜂窝网络110上。当另一方是在PSTN 135上的固定电话时,图7和8的情形也适用。因此,切换之后,通话总是通过PSTN网关130被路由传递,而不管使用中的电话的位置和连接是怎样的。在图8内,切换应用程序必须获得并存储PSTN网关130内连接的会话415的呼叫线路ID。
一个通话会话的呼叫线路ID(或对话ID)是由call-ID(通话-ID)值、本地标签(local tag)和远程标签(remote tag)组成。有两种方法使切换应用程序能够获得转接通话里的PSTN网关130和另一方之间会话(如410或415)的呼叫线路ID,。第一种方法是使用在SIP RFC 4235里的Invite-Initiated对话事件包(Dialog Event Package)。这是一个基于客户机的解决方案,不需要修改PSTN网关软件或防火墙。第二种方法是安装一个专属事件包软件模块在PSTN网关内,兼容SIP RFC 3265。以下将讨论这两种方法。
使用Invite-Initiated对话事件包
在典型实施例里,切换应用程序使用SIP SUBSCRIBE方法和一个指定对话包的事件标头,在PSTN网关130上申请一个对话事件通知。这样使切换应用程序能够获得转接通话里的PSTN网关130和另一方之间会话的呼叫线路ID。通过申请一个对话信息包,用户请求获知有关服务器内的特别对话。SUBSCRIBE(预定)消息要求输入一个输入项到请求URL里。这个输入项属性包括一个确定用户的URL,该用户的对话信息在NOTIFY主体里。在这个例子里,输入项是双模移动设备100的蜂窝号码。一旦通话状态被建立、更改或中断,NOTIFY将返回输入项的对话状态(呼叫线路状态)。以下是一个在图4通话流里使用SUBSCRIBE方法的例子。
步骤305:
Figure GDA0000099434810000101
步骤320:
==>INVITE(replace Dialog 2)
<==200OK
==>ACK
通话在步骤315上被转接,并在步骤335上PSTN网关通知PSTN网关130和另一方之间新会话对话3的呼叫线路ID给双模电话。
步骤335:
Figure GDA0000099434810000111
在这个例子里,PSTN网关130和另一方之间新会话对话3的呼叫线路ID是“xyz”。
使用专有事件包软件安装在PSTN内
从PSTN网关获得呼叫线路ID的次优的第二方法是安装一个专有事件包模块在PSTN网关内,兼容SIP RFC 3265。这种方法已经被发明人尝试,并证明是可行的,但是次优的,因为其不是一个仅限客户机(client-only)的解决方案。但是,在此描述主要是因为这个方法可以用于公司内部的专有PSTN网关。这个解决方案使用和第一个解决方案相同的申请和通知消息,但目标是具有专有事件包软件模块的私人或企业PSTN网关。以下是此解决方案的图4步骤305和步骤335消息的例子。
步骤305:
Figure GDA0000099434810000121
步骤335:
Figure GDA0000099434810000131
切换回去过程里的步骤和SIP里的示范通话流分别如图9和10所示。参照图9,如果移动设备移回同一或另一个IP网络的无线覆盖区内,就有了一个切换回的条件,其是由切换应用程序检测的(步骤240)。而且,切换回条件可以由切换应用程序或移动电话100内的另一个模块监控。切换回条件对本发明也不是重要的,可以是当IP电话注册的无线IP网络的信号强度超出一个阈值时,如-75dBm。当满足切换回条件时,通话可以被切换回无线IP网络。切换条件取回存储的蜂窝网络上通话的呼叫线路ID(步骤245)。然后,应用程序通过IP网络启动一个VoIP会话,并通过发送取回的呼叫线路ID给另一方以启动通话转接到新VoIP会话(步骤250、255)。一旦通话被成功转接到VoIP会话,蜂窝会话可以被挂断(步骤260)。
图10描述在典型实施例里从蜂窝网络切换通话回到无线IP网络里涉及的消息和通话流。如图10所示,切换应用程序获知在PSTN网关上连接的呼叫线路ID。在所述实施例里,呼叫线路ID是“xyz”。它被存储在移动电话100内。在步骤340,通话正在蜂窝连接和另一方之间的双路语音/RTP会话上进行。当切换应用程序检测到第二切换条件,即切换回条件,它取回存储的呼叫线路ID xyz,并使用具有一个替换标头的SIP INVITE方法,开始第三VoIP呼叫以启动与另一方的连接。替换标头识别认出呼叫线路ID xyz,其被替换为在从移动电话100到另一方的VoIP通话3之间的会话对话4(步骤350)。
在重新建立移动电话100和另一方之间的IP网络上的通话之后,蜂窝连接被挂断(步骤355),并依照先前的用户请求,PSTN网关发出一个通知给切换应用程序160,中断蜂窝连接的通话会话3。
在以上提供的示范实施例里,使用了单个PSTN网关130。但是,这不是意在限制本发明的使用范围和功能。可以使用多个PSTN网关。例如,参照图11和12,在另一个实施例里,一个公司有第一PSTN网关420,用来路由传递其IP网络105和本地PSTN 135之间的通话。该公司也有第二PSTN网关425,当设备100从公司IP网络内漫游到蜂窝网络时,网关425用于建立和保持与公司的双模设备100的蜂窝连接。因此,从IP网络105打出到IP网络之外一个固定电话或蜂窝电话405的初始通话、或在IP网络105上接收到的从IP网络之外一个固定电话或蜂窝电话405打来的初始通话,是通过第一PSTN网关420被路由传递。当双模电话100开始离开IP网络105的无线覆盖区时,切换应用程序160使用第二PSTN网关425,建立与其双模电话100的蜂窝连接。在转接期间,通话是在第一PSTN网关420和第二PSTN网关425之间被连接。连接之前和之后的这种双网关情景图解分别在图11和12里描述。在这个情况下,切换应用程序必须获得和存储这两个PSTN网关之间会话430的呼叫线路ID。一旦切换回IP网络恢复通话,通过第一PSTN网关420重新连接通话,并通过第二PSTN网关425挂断蜂窝连接。
在以上描述的典型实施例里,IP电话在无线IP网络上运行。但是,本发明同样适用于通过有线网络或互联网连接运行的IP电话。图13描述另一个实施例,其中一个IP电话500直接连接到个人计算机(PC)505的一个USB端口或其它端口,且另一个IP电话510有一个以太网端口直接连接到IP网络105。电话500、510也有蜂窝网络功能,且可以有选择地有其它无线通信功能。与有线网络连接的其中一个电话的用户在进行互联网电话通话,可能希望从IP网络切换通话到蜂窝网络,因为他们希望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或因为网络质量由于增加的流量等等而下降。这个用户可以通过电话上的输入装置、或在计算机505上的电话500,可以手动地发出一个指示以将通话切换到蜂窝网络。通话就是以如上所述的相同方式上被切换。切换通话的手动指示就是上述切换过程里的切换条件。如果用户返回到有线网络的位置、或网络质量和速度再次提高,用户能够重新连接IP电话到有线网络,如果需要的话,通过电话上的输入装置或通过连接电话的计算机发出又一个指示,从而通话被切换回到IP网络。启动人工转接条件的输入装置可以是在IP电话上的一个专用按钮,或可以通过电话上的某个特定菜单屏幕而进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里,双模IP电话510可以是通过以太网联接直接连接到网络的一个免持扬声电话或会议电话。免持扬声电话也有一个无绳手持机515,位于电话基座的托架内。无绳手持机有数字增强无绳通信(DECT)和蜂窝无线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免持扬声电话进行互联网电话通话,这是通过硬连线网络连接。如果用户想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他们可以拿起无绳手持机。在正常条件下,无绳手持机是在DECT电话的常规模式下工作,通过扬声电话基座保持通话连接。但是,如果用户决定移动到无绳电话的范围之外,则可以通过按“切换”键将通话切换到蜂窝网络。
可以想象,本发明可以用于仅仅切换IP电话正在接收到的部分数据流到蜂窝网络连接。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里,双模IP电话有视频会议功能,其中语音和视频流在IP网络上分别被传输和接收。如果IP网络的速度或质量下降,可视电话的语音和图像的速度和/或质量可能降低。任何通信中语音是更重要的,用户可以选择切换可视电话的语音部分到蜂窝网络,以便提高语音质量而保留视频流继续在IP网络传输。如果IP网络速度或质量再次提高,用户可以选择将电话的语音部分切换回到IP网络。
对本发明而言,IP网络和蜂窝网络之间通话的触发切换和/或切换回的切换标准不是重要的。切换条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变化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号强度、现在和以前的传输和/或接收数据错误率、无线服务提供商、IP连接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人工选择。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例子和典型实施例。这些不是意在限制本发明的使用范围和功能。应该明白,对本领域那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而言,那些显而易见的修改和改变不认为是超出本发明范围之外。

Claims (7)

1.一种在双频移动设备上切换IP网络和蜂窝网络之间通话的方法,此方法基于会话启动协议消息和通话流,包括:
检测第一切换条件,使用会话启动协议的INVITE方法,在检测到第一切换条件时,通过电话网关启动第二通话到该移动设备的蜂窝服务,通过发送REFER请求到第二设备,将第二设备和该移动设备的互联网服务之间的第一通话切换到该移动设备的蜂窝服务,
第二设备通过发送一个具有替换标头的INVITE请求来转接第一通话到蜂窝连接,转接成功时结束第二通话,第二设备通知移动设备转接成功,结束第一通话,从电话网关获得转接通话的呼叫线路ID,
存储该呼叫线路ID在移动设备内,
在检测到第二切换条件时,取回存储的呼叫线路ID,并使用具有一个替换标头的会话启动协议INVITE方法,开始第三通话呼叫以启动与第二设备的连接,替换标头识别认出呼叫线路ID,蜂窝连接被替换为在从移动设备到第二设备的互联网服务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为移动设备申请一个电话网关的通知服务,从而通知服务发送一个包括转接通话的呼叫线路ID的消息给移动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为移动设备申请电话网关的通知服务是在第一通话建立期间或之后立即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启动从互联网服务到移动电话的蜂窝服务的第二通话之后,切换应用程序检测到由移动设备的蜂窝服务正在接收第二通话,确定第二通话是来自移动设备的互联网服务,并回应第二通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切换应用程序通过启动第二设备与蜂窝服务连接、并中断在互联网服务上的第一和第二通话,来将第一通话从互联网服务转接到蜂窝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切换应用程序与电话网关和/或使用会话启动协议的第二电话进行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切换应用程序通过监控无线IP网络的信号强度来检测切换和第二切换条件。
CN200780000448.1A 2007-10-09 2007-10-09 双频移动设备上切换ip网络和蜂窝网络之间通话的方法 Active CN1015431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7/070850 WO2009046600A1 (en) 2007-10-09 2007-10-09 Handoff of dual mode mobile device between an ip network and a plm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3117A CN101543117A (zh) 2009-09-23
CN101543117B true CN101543117B (zh) 2012-07-04

Family

ID=40548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0448.1A Active CN101543117B (zh) 2007-10-09 2007-10-09 双频移动设备上切换ip网络和蜂窝网络之间通话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43117B (zh)
WO (1) WO20090466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885A (zh) * 2011-04-15 2012-10-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Pstn通话与voip通话切换系统及方法
TWI429305B (zh) * 2011-10-28 2014-03-01 Wistron Corp 具有網路切換功能之電子系統
KR20140011616A (ko) * 2012-07-18 2014-0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통신망 접속제어장치 및 방법
CN103716849B (zh) * 2012-10-09 2017-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语音电话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781129A (zh) * 2012-10-18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呼叫切换的方法与语音呼叫切换装置
US20140376541A1 (en) * 2013-06-19 2014-12-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Dual-tone multi-frequency (dtmf) programming of an auto-dialer
US10341929B2 (en) * 2014-01-14 2019-07-02 Google Llc PSTN / VoIP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957315A (zh) * 2014-04-22 2014-07-30 王强 一种手机多号码切换方法及装置
ES2661413T3 (es) * 2014-08-07 2018-03-28 Telefonica Digital España, S.L.U. Un método para encaminar llamadas de comunicaciones a través de voip y a través de pstn para dispositivos de comunicaciones y productos de programas de ordenador para el mismo
CN104954114B (zh) * 2015-03-13 2019-01-08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过程中线路跳变方法、通讯装置及通讯系统
KR102338394B1 (ko) 2015-05-29 2021-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105847505A (zh) * 2016-04-15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电话通话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92839A (zh) * 2017-03-30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16915A (zh) * 2018-04-23 2018-10-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29409B (zh) * 2020-05-27 2022-09-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6891A (zh) * 2000-12-28 2005-04-13 讯宝科技公司 Wlan和wwan间的自动无缝垂直漫游
CN1665328A (zh) * 2005-03-18 2005-09-07 杭州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双模/多模便携装置及其智能切换方法
CN1795643A (zh) * 2003-03-12 2006-06-28 个人软件公司 通过切换将局域电话系统扩展到广域网
CN1856162A (zh) * 2005-04-28 2006-1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域间切换的方法、系统及所用的域切换控制器
CN1933623A (zh) * 2005-09-16 2007-03-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网络选择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9810B2 (en) * 2004-12-10 2007-10-30 Cisco Technology, Inc. Location detection and network awareness for multi-mode/multi-radio mobile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6891A (zh) * 2000-12-28 2005-04-13 讯宝科技公司 Wlan和wwan间的自动无缝垂直漫游
CN1795643A (zh) * 2003-03-12 2006-06-28 个人软件公司 通过切换将局域电话系统扩展到广域网
CN1665328A (zh) * 2005-03-18 2005-09-07 杭州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双模/多模便携装置及其智能切换方法
CN1856162A (zh) * 2005-04-28 2006-1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域间切换的方法、系统及所用的域切换控制器
CN1933623A (zh) * 2005-09-16 2007-03-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网络选择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46600A1 (en) 2009-04-16
CN101543117A (zh) 2009-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3117B (zh) 双频移动设备上切换ip网络和蜂窝网络之间通话的方法
KR100895010B1 (ko) 통신 세션 참여 및/또는 이전의 단거리 개시를 위한 시스템및 관련 단말과 방법
JP4786993B2 (ja) 音声伝送用の電話網を使用するipテレビ会議を確立する方法
US776496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a wireless handset in wireless and wired networks
US20090092093A1 (en) Handoff of dual mode mobile device between an IP network and a PLMN
US2009003612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call anchoring
EP1932374A2 (en) Enhancing user experience during handoff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09105676A2 (en) Methods for performing transparent callback
WO2010056607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presence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WO2010075126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communication features utilizing various bearer media
TW200945929A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810326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rdless extension of communication devices
EP118180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ed voice gateway with interface to mobile telephone, ip telephone and un-pbx systems
EP1619868A2 (en) IP telephone system, ENUM server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telephone conference
CN101098364A (zh) 网络电话通话保留及回复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CN101873392A (zh) 一种基于VoIP的呼叫方法、系统及装置
JP5769909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サーバ装置
WO2017000481A1 (zh) 语音通话的拨号方法和装置
US9438726B2 (en) Enterprise phone that can provide professional services during a communication set up on a private cellular phone
CN102387124B (zh) 在sip会话中修改媒体能力的方法及sip中继网关
JP2008141490A (ja) 緊急通報制御装置、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CN101217700B (zh) 一种在ims网络的话务台实现保持的方法
CN102548025B (zh) 一种降低移动VoIP呼叫建立时延方法
US8630254B2 (en) Telephone line switching apparatus, telephone line switching system, telephone relay system, telephone relay method, telephone relay program
CN106937017A (zh) 一种基于VoIP的传真智能路由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