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4574B - 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4574B
CN101524574B CN2009100383652A CN200910038365A CN101524574B CN 101524574 B CN101524574 B CN 101524574B CN 2009100383652 A CN2009100383652 A CN 2009100383652A CN 200910038365 A CN200910038365 A CN 200910038365A CN 101524574 B CN101524574 B CN 1015245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static field
window
housing
circuit board
therapeut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383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4574A (zh
Inventor
张伯良
古志宏
汤爱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TONG HEALTH ARTICLES CO Ltd GUANGZHOU CITY
Original Assignee
JINTONG HEALTH ARTICLES CO Ltd GUANGZHOU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TONG HEALTH ARTICLES CO Ltd GUANGZHOU CITY filed Critical JINTONG HEALTH ARTICLES CO Ltd GUANGZHOU CITY
Priority to CN2009100383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24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24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4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4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4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包括壳体、电源和静电场发生器,所述的静电场发生器为一块带电极的微通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用于与皮肤相接触的一面还设有静电场释放窗,所述的静电场释放窗微凸于壳体之外,用于作用在人体相关穴位处,所述的微通道板则位于所述的静电场释放窗内。使用本装置进行治疗时,将本装置中的静电场释放窗接触人体穴位处的皮肤,静电场发生器产生的静电场经过静电场释放窗作用于人体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静电场释放窗微凸于壳体之外,则静电场释放窗同时起到压迫穴位的作用,根据中医针灸理论,在穴位承受一定按压力的情况下对穴位进行刺激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保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各组织细胞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产生了复杂的代谢产物,还产生了生物电,如心电、肌电、脑电等和磁场、红外线、电磁波等各种生物场。生物电由电压高的部位,有规律地流向电压低的部位,形成电流流动,构成了全身的经络系统。经络系统联系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肤肌肉,生物电广泛参与了机体的血液循环、物质代谢、氧化还原、神经传导等一系列生命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对生命活动起促进作用。传统的针灸治疗原理就是源于人体的经络系统。针灸治疗的主要作用为疏通经络,针灸的疏通经络作用就是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其临床常常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疏通经络主要是根据经络的循行,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但是,实践证明,人体需要接受不间断的针灸治疗,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过去几十年中,低频治疗仪(电对神经刺激)的发明代替了钢针,治疗所用到的穴位来自于中医学理论。主要是通过传导电流到穴位,从而对患者进行治疗。该原理早已被应用到便携设备上,这种技术主要是应用电极导电。专利号为91101275.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治疗仪,其通过电子流发生器和掺有渗透促进剂的药物共同作用于人体穴位处,用于治疗血压不平衡,但其结构复杂,需要渗透促进剂的辅助,参数调整不灵活,使治疗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静电场刺激直接到达穴位、刺激神经的治疗装置。本发明按照中医学理论,并根据穴位和针灸原理,使用静电场刺激神经来控制血压不平衡或者人体一些不适的症状,例如高血压,失眠,紧张,恶心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包括壳体、电源和静电场发生器,所述的静电场发生器为一块带电极的微通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用于与皮肤相接触的一面还设有静电场释放窗,所述的静电场释放窗微凸于壳体之外,用于作用在人体相关穴位处,所述的微通道板则位于所述的静电场释放窗内。使用本装置进行治疗时,将本装置中的静电场释放窗接触人体穴位处的皮肤,静电场发生器产生的静电场经过静电场释放窗作用于人体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静电场释放窗微凸于壳体之外,则静电场释放窗同时起到压迫穴位的作用,根据中医针灸理论,在穴位承受一定按压力的情况下对穴位进行刺激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根据临床试验,所述的静电场释放窗最好凸出于壳体之外1~3mm,如果凸出得太少,按压力不够,治疗效果不理想,相反,凸出得太多,按压力过大,则会给使用者造成不适。
本发明可以作如下改进,所述的静电场释放窗是一个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具有微凸结构的窗体,其上开有数个通孔,所述窗体在壳体内部形成一个凹槽,所述的微通道板安装在该凹槽内,并紧贴于静电场释放窗的内壁。
所述静电场释放窗上开有的数个通孔可以是居中设置一个大的主通道孔,用于对正穴位,但为了避免穴位对得不准,或者因使用者的活动导致主通道孔偏离穴位,影响治疗效果,可以在该主通道孔周围再设置数个小孔,可以增大静电场的作用范围,以保证比较理想的疗效。
本发明还可以作以下改进,为了有效防止灰尘等杂质从静电场释放窗进入壳体内部,堵塞微通道板上的微孔,所述的壳体外部还可以设有静电场保护罩,所述的静电场保护罩为帽形,即与所述静电场释放窗的微凸形状相适配。将该静电场保护罩取下便可以正常使用本装置。
本发明为了使用灵活方便,适应多种不同人体的情况,还可以增加调节治疗装置的频率和电压的功能,即在壳体内设置设有控制电路的电路板,在壳体外部设置用于设定电压、治疗时间等的功能键,所述的电极通过电路板与电源相连,通过功能键调节控制电路施加在微通道板上的频率和电压,从而控制微通道板所产生的静电场的强弱。
本发明还可以作如下改进,所述的壳体内还可设有震动器,该震动器由马达及安装在其输出轴上的偏心轮构成,所述的震动器安装在电路板上,利用震动器产生的震动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按摩,并可借此帮助使用者调理呼吸,呼吸控制可以作为本装置的辅助治疗手段。
由于震动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场,会与本治疗装置产生的静电场相互干扰,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本发明还可以作如下改进,在所述的微通道板与震动器之间设有静电场屏蔽罩,即将震动器产生的电磁场屏蔽掉,从而保证静电场的正常工作,使治疗效果更好。
本发明所述的壳体上还可以设有腕式扣紧带,这样,使用本装置类似于使用手表一样方便地固定在手腕上。壳体上设有静电场释放窗的一面为背面,相对的另一面为正面,所述的壳体外部设有电源开/关键和功能键;在电路板上还增加显示电路,并在所述的壳体正面设有相应的显示窗口,用于显示治疗时间、治疗次数等信息,从而方便使用者的操作。
本发明还可以作进一步改进,可以在电路板上增加侦测电路及蜂鸣器,并在所述的壳体的背面设有用于侦测使用者是否正确佩戴的导电橡胶。当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所述的导电橡胶未与人体接触时,即能侦测到使用者还没有佩戴,蜂鸣器将发出提示音进行提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的静电场治疗装置直接将静电场作用于穴位上,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掺有渗透促进剂的药物,可避免药物时间过长或受潮以后产生发霉、生菌、长虫以及滋生微生物的不良情况发生。本发明仅仅通过对穴位的刺激也能产生与传统针灸相同的治疗效果,减轻一些疾病的症状,如控制血压、缓解恶心、缓解压力等。不但操作简单,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专业医护人员的看护,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2).经过长期的临床试验观察发现,本发明的治疗装置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掺有渗透促进剂的药物,同样能达到较好的降压作用,特别是长期使用本治疗装置,降压优良达62.5%,总有效率为75%,对大部分病例来说,本装置可替代或部分替代降压药,减少降压药的药量,从而减少长期服用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停药率为40%,减药率52.5%,总减药率为92.5%,仅有7.5%的病人长期服用降压药(参见下文的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实验数据)。
(3).本发明同时对头晕、眼花、气促、心悸、失眠、耳鸣等症状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4).本发明的静电场治疗装置,微凸的静电场释放窗同时起到压迫穴位的作用,在穴位承受一定按压力的情况下对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5).本发明的静电场治疗装置的壳体上所设置的静电场保护罩,能有效防止灰尘、水、潮气等从静电场释放窗进入壳体内部而堵塞微通道板上的微孔,有利于本装置长期正常使用。
(6).本发明的静电场治疗装置的壳体内加设震动器后,可用于调理使用者的呼吸,实现呼吸控制,这一功能作为本装置的辅助治疗手段,主要针对睡眠不好的使用者而设置,它有利于改善使用者的睡眠质量,从而加快其它病症如高血压、头晕的康复,可有效避免因服用安眠类药物对中枢神经造成的伤害。
下面以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实验为例,进一步说明本治疗装置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下面为在北京中医院东直门医院做的本发明治疗高血压病的一年疗效的观察。经临床试验证实,本发明对I、II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总有效率为72.4%,且无副作用。为观察本发明的长期治疗,又对4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了一年的连续观察。
一.临床资料与观察方法
(一)观察对象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人,其中男12人,女28人,I期高血压30人,II期高血压10人,年龄在35-83岁之间,平均50.7±14.3岁。
表1年龄分布
  年龄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0-
  人数   2   14   19   3   1   1
表2病史
  -2年   2-5年   5-10年   11-5年   16-
  2   7   9   10   12
表3最高血压  mmHg
  -170/100   -200/100   200/110以上
  1   18   21
(二)观察方法
每日使用本发明2~4次,每次20分钟,佩戴本发明的治疗装置于手腕上,将静电场释放窗对准内关穴,每周分别测坐、立位血压2次,测压前休息20分钟,均于上午8~10时之间由专人测量血压。
(三)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79年全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座谈会指定防治标准。
1.优良:全年有3/4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60/95mmHg以下。
2.尚可:全年有1/2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60/95mmHg以下。
3.不良:全年有1/2以上时间血压记录超过160/95mmHg。
二.结果
(一)疗效
表4N=40
  优良   尚可   不良
  25   5   10
  62.5%   12.5%   25%
总有效率75%。
(二)用药情况
使用本发明前有30人长期服用降压药物,10人间断服用降压药物,使用本发明一年之间有16人未用药,8人有一个月时间、8人有3个月时间、5人有近6个月时间间断用药,用药时间超过6个月的有3人,见表5。
表5偶服降压药物时间
  未用药   -1月   1-3月   4-6月   7月-
  16人   8人   8   5   3
表6使用本发明期间血压变化(坐位)
  N=40   使用前   第1月   第2月   第3月   第4月   第5月   第6月
  收缩压(SBP)   159.8±19.7   146.0±17   141.3±28   143.6±19   141.3±16.2   143.7±16.5   146.1±14.4
  舒张压(DBP)   99.6±8.4   93.1±7.6   92.6±6.8   92.5±6.8   92.0±7.2   94.1±7.3   95.0±6.3
第7月 第8月 第9月 第10月 第11月 第12月   全年平均血压
  148.5±15.5   144.8±13.9   144.6±13.5   142.8±15.3   143.5±14.5   145.6±13.1   144.3
  95.1±5.7   93.8±5.0   93.7±4.0   94.3±5.3   94.1±4.8   93.5±4.5   93.8
(四)症状改善情况
表7%
  症状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头晕   50   39   33.6   40   33.6   36   50   40.2   25   14   15.5   9.7
  眼花   6   33   9.1   5   6.3   1.6   5.8   0   2.2   2.5   2.5   2.5
  心悸   19.1   8.3   10.2   6.3   6.6   5.2   8.6   3   1   1.6   3.6   6.1
  气促   12.7   4.7   1.3   6.3   6.6   1.1   1.3   0   1.1   0   0   0.8
  失眠   4.1   1.9   0   0   0   0   3   0   0   0   0   0.8
  耳鸣   10.5   11.6   0   4.4   0   0   2.2   2.5   0.5   2.5   2.5   0
注:以上为就诊时发作人次占就诊人次的百分比。
小结:观察结果表明,本发明有较好的长期降压效果,长期降压优良达62.5%,总有效率为75%,对大部分病例,血压安可替代或部分替代降压药,减少降压药的量,从而减少长期服用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停药率为40%,减药率52.5%,总减药率为92.5%,仅有7.5%的病人长期服用降压药。本发明同时对头晕、眼花、气促、心悸、失眠、耳鸣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静电场治疗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静电场治疗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静电场治疗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静电场治疗装置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治疗高血压病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包括壳体1、电源和静电场发生器,静电场发生器为一块带电极7的微通道板8,微通道板8为玻璃制成的薄板,薄板上设有微孔,如碱金属铅硅酸盐玻璃。壳体1上用于与皮肤相接触的一面还设有静电场释放窗2,静电场释放窗2微凸于壳体1之外,微通道板8则位于静电场释放窗2内。本实施例中,静电场释放窗2凸出于壳体1之外1~3mm。静电场释放窗2是一个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具有微凸结构的圆形窗体,当本装置作用于某一个特定穴位时,圆形的静电场释放窗2保证了静电场的辐射面最大,作用最均匀,有效避免出现作用盲区。静电场释放窗2的窗体上开有数个通孔,具体是居中设置一个大的主通道孔21,在该主通道孔21周围再设置数个小孔22。窗体在壳体1内部形成一个凹槽,微通道板8安装在该凹槽内,并紧贴于静电场释放窗2的内壁。壳体1外部还设有静电场保护罩9,静电场保护罩9为帽形,即与静电场释放窗2的微凸形状相适配,其套装在静电场释放窗2的外部。
在壳体1内设置设有控制电路的电路板5,在壳体1外部设置功能键13,微通道板8的电极7通过电路板5与电源相连。电源为直流电源,本实施例中,采用两块相并联的电池3,在壳体1的侧面还设有插槽,电池3通过电池座10插入固定在该插槽内。电池3的正电极片16、负电极片17通过导线与电路板5相连,即给电路板5供电,电路板5可以通过施加给电极7不同的电压,如可以将电压在1.5~24V之间调节,从而控制微通道板8所产生的静电场的强弱,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者,真正实现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壳体1内还设有震动器,该震动器由马达4及安装在其输出轴上的偏心轮构成,震动器安装在电路板5上。微通道板8与震动器之间还设有静电场屏蔽罩6。壳体1上还设有腕式扣紧带11;壳体1上设有静电场释放窗2的一面为背面1a,相对的一面为正面1b,壳体1可以由正面的上盖和背面的下盖对接而成。壳体1外部设有电源开/关键12和功能键13;在电路板5上还设有显示电路,并在壳体正面1b设有相应的显示窗口14,本实施例中在显示窗口14处设有液晶显示屏。在电路板5上还设有侦测电路及蜂鸣器,并在壳体1的背面1a设有用于侦测使用者是否正确佩戴的导电橡胶15,导电橡胶15共包括正极和负极两块,布置在静电场释放窗2的两侧,当两块导电橡胶15均与人体手腕处的皮肤相接触时,本装置才能正常工作。帽形的静电场保护罩9的外沿紧贴于静电场释放窗2的外围,并与壳体1背面1a相接触,从而使静电场保护罩9容易揭开但不主动脱落。
使用本装置进行治疗时,首先取掉静电场保护罩9,通过腕式扣紧带11将治疗装置固定在手腕处,并确认静电场释放窗2对准相关穴位(如内关穴、外关穴等穴位),微凸的静电场释放窗2紧贴人体穴位处的皮肤,本装置产生的静电场经静电场释放窗2释放出来,刺激人体穴位。为了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使用者可以每天治疗3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可以设定本装置在每天的7:30,14:00与20:30进行治疗。
人的正常呼吸为每分钟17~20次,进入浅睡眠时减少至13次,进入深睡眠减少至10~12次,从准备睡眠至进入睡眠的时间约为20~30分钟。针对睡眠不好的高血压患者,还可以在临睡前利用本装置的呼吸控制功能作为本装置的辅助治疗手段。如设定开启治疗装置后,震动器每分钟震动18次,然后逐渐降低到每分钟12次,使用者可依序调节呼吸频率,治疗装置开始震动时,缓慢吸气,当吸气量有饱和感时既屏气暂停,等待停止并再次震动时,再缓慢吐气,当感觉气已经接近吐完时,则屏气暂停,等待治疗装置停止且再次震动时,再缓慢吸气。如此周而复始,使用者的呼吸频率将逐渐降低,进而降低其交感神经兴奋度而达到调压的效果。本装置的上述呼吸控制功能主要针对睡眠不好的使用者,可以大大改善使用者的睡眠质量,从而加快其它疾病的康复。

Claims (8)

1.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包括壳体、电源和静电场发生器,所述的静电场发生器为一块微通道板,所述的壳体(1)上用于与皮肤相接触的一面还设有静电场释放窗(2),所述的微通道板则位于所述的静电场释放窗(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场释放窗(2)微凸于壳体(1)之外,在壳体(1)内还设置设有控制电路的电路板(5)和震动器,所述的静电场发生器为一块带电极(7)的微通道板(8),所述的电极(7)通过电路板(5)与电源相连;所述震动器由马达(4)及安装在其输出轴上的偏心轮构成,所述的震动器安装在电路板(5)上,震动器按人的正常呼吸为每分钟17~20次设置震动频率,在20~30分钟内逐渐降低到每分钟10~12次的震动频率,用于使用者依序调节呼吸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场释放窗(2)凸出于壳体(1)之外1~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场释放窗(2)是一个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具有微凸结构的窗体,其上开有数个通孔,所述窗体在壳体(1)内部形成一个凹槽,所述的微通道板(8)安装在该凹槽内,并紧贴于静电场释放窗(2)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场释放窗(2)上开有的数个通孔是居中设置一个大的主通道孔(21),在该主通道孔(21)周围再设置数个小孔(2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外部还设有静电场保护罩(9),所述的静电场保护罩(9)为帽形,即与所述静电场释放窗(2)的微凸形状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微通道板(8)与震动器之间还设有静电场屏蔽罩(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还设有腕式扣紧带(11);所述壳体(1)上设有静电场释放窗(2)的一面为背面(1a),相对的一面为正面(1b),所述的壳体(1)外部设有电源开/关键(12)和功能键(13);在电路板(5)上还增加显示电路,并在所述的壳体正面(1b)设有相应的显示窗口(14);在壳体(1)的侧面设有插槽,电池(3)通过电池座(10)插入固定在该插槽内,电池(3)的正电极片(16)、负电极片(17)通过导线与电路板(5)相连,电路板(5)施加给电极(7)不同的电压,以便将电压在1.5~24V之间调节,从而控制微通道板(8)所产生的静电场的强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路板(5)上增加侦测 电路及蜂鸣器,并在所述的壳体(1)的背面(1a)设有用于侦测使用者是否正确佩戴的导电橡胶(15)。 
CN2009100383652A 2009-04-02 2009-04-02 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 Active CN101524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83652A CN101524574B (zh) 2009-04-02 2009-04-02 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83652A CN101524574B (zh) 2009-04-02 2009-04-02 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4574A CN101524574A (zh) 2009-09-09
CN101524574B true CN101524574B (zh) 2011-12-14

Family

ID=41092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383652A Active CN101524574B (zh) 2009-04-02 2009-04-02 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245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4007609A2 (pt) * 2011-09-30 2018-05-22 Nyxoah SA aparelhos e métodos de modulação do nervo baseada em feedback
CN102824267B (zh) * 2012-07-03 2014-07-09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
CN102716024B (zh) * 2012-07-03 2013-03-06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
CN102935264A (zh) * 2012-12-04 2013-02-20 通化市佳俊生物电子有限公司 生物电调节仪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31A (zh) * 1991-08-05 1992-04-08 房永兴 静电场束治疗仪
US5514175A (en) * 1994-11-09 1996-05-07 Cerebral Stimulation, Inc. Auri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or
CN1123187A (zh) * 1994-11-23 1996-05-29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骨伤和软组织损伤治疗康复仪
CN1123706A (zh) * 1994-11-30 1996-06-05 金同(广州)保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带手表的电疗仪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31A (zh) * 1991-08-05 1992-04-08 房永兴 静电场束治疗仪
US5514175A (en) * 1994-11-09 1996-05-07 Cerebral Stimulation, Inc. Auri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or
CN1123187A (zh) * 1994-11-23 1996-05-29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骨伤和软组织损伤治疗康复仪
CN1123706A (zh) * 1994-11-30 1996-06-05 金同(广州)保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带手表的电疗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4574A (zh) 2009-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2388B (zh) 能對頭、頸及肩部施行電療按摩的裝置
ES2432623T3 (es) Estimulador de oreja para producir una señal de estimulación a una oreja
KR100920239B1 (ko) 공압을 이용한 마사지용 벨트
US20130204169A1 (en) Pain Management Device and System
CN101524574B (zh) 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
US20050187601A1 (en) Method for moderation of back pain
CN201394186Y (zh) 一种静电场治疗装置
CN108853725B (zh) 能对头、颈及肩部施行电疗按摩的装置
CN105662842B (zh) 一种健身理疗器
US20190175900A1 (en) Low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device
CN103893918B (zh) 一种基于新概念的智能复合砭石能量场发生器
TWI296103B (zh)
CN215385847U (zh) 一种助眠头箍
CN113318351A (zh) 一种结合原穴刺激的石墨烯手环
CN108553769A (zh) 一种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超声电针仪
CN210494572U (zh) 一种护理按摩器
CN106237511A (zh) 一种经络导平治疗仪
CN110721407A (zh) 背带式理疗减肥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05814663U (zh) 一种健身理疗器
CN210542886U (zh) 一种脉冲电疗仪
CN215841245U (zh) 一种石墨烯手环
CN214968938U (zh) 减肥丰胸腧穴棒
CN216824485U (zh) 一种可头、颈及肩部实行低频脉冲治疗仪
CN208809316U (zh) 一种糖尿病治疗用磁疗器
CN220676384U (zh) 经络刺激背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