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1699A - 电力线传输 - Google Patents

电力线传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1699A
CN101471699A CNA2008101908051A CN200810190805A CN101471699A CN 101471699 A CN101471699 A CN 101471699A CN A2008101908051 A CNA2008101908051 A CN A2008101908051A CN 200810190805 A CN200810190805 A CN 200810190805A CN 101471699 A CN101471699 A CN 101471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socket
signal
main connect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908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德林·罗布洛特
克里斯托夫·罗布洛特
阿梅德·齐达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ange SA
Original Assignee
France Telecom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ance Telecom SA filed Critical France Telecom SA
Publication of CN101471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16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6Circuits for coupling, blocking, or by-passing of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42Networks for transforming balanced signals into unbalanced signals and vice versa, e.g. baluns
    • H03H7/425Balance-balance networks
    • H03H7/427Common-mode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6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including re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62Systems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66Systems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using three phases condu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用于接收含有高频数据信号分量和低频供电分量的电信号的部件的装置。该电信号在电力设备的电缆中传输。根据本发明,这种装置包括阻抗匹配部件(RLN,RNG,RLG),其操作于高频信号分量的频段中,并且所述阻抗匹配部件由所述电缆的一个或多个特性的函数确定。这种装置能够被集成到插座(20)或者电力装置或者采用插座转接器的形式。

Description

电力线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是信息的电力线传输(PLT,power line transmission)。
本发明特别应用于、但不限于家庭中(PLT系统的“室内”应用)通过电气主接线(electrical mains wiring)以高比特率的多媒体(声音和/或数据)信息的传输。
背景技术
电力线传输技术采用电力分配网络作为通信架构来传输数字信号。它在低频电流(典型地在欧洲为50赫兹(Hz)或者在美国为60赫兹(Hz))上叠加较高频率的低能量信号。这个高频信号沿着电力设备的线路(比如家中的电气主接线)传播。当它被相关电力设备的PLT接收器(也已知为调制解调器)所接收时,模拟信号能够被解码为比特流,从而能够在合适的装置(比如计算机)上再现其传输的数据。这种调制解调器也包括用于处理冗余信息(纠错码)的部件使得信号对噪声和衰减更健壮。
因此,这种技术可被用来在建筑内(办公楼、学校等)形成计算机网络。这被称为“室内”应用。
电力线传输能够以高或低比特率实现。高比特率的电力线传输在一般从1.6兆赫(MHz)延伸到30MHz的频率段中使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调制。低频的电力线传输一般使用从3千赫(kHz)到148kHz的频率。
家庭(或者更常用“室内”)设备的电气主接线组成了一个对于电力线传输来说非常困难的传输介质。本专利申请的发明者已经发现:由位于电力设备的两个插座(socket outlet)之间的电缆组成的传输通道的传输函数(transfer function)以某种不能预测的方式变化。因此,传输通道具有作为频率的函数而显著变化的相位和幅值响应。测量已经证明了幅值响应的振荡在0到-80分贝(dB)之间。
传输通道的传输函数的这些强烈变化具体是由相关电力设备上各种负载的准随机行为所导致的,比如连接到家中电气主接线的家用电器。作为这些家用电器的操作状态(处于待机模式或者操作中)的函数,以及甚至在某个插座上存不存在家用电器的插头,传输通道的响应也随着时间可变。
作为传输通道的传输函数的这些强烈变化的结果,特定频段随着时间变化遭受严重衰减,这意味着保证信号以高比特率无错传输是不可能的。
已知很多技术来补偿通道传输函数的非理想性(imperfection)造成的传输问题。这些技术大部分是数字技术,并且通常依靠补偿由传输通道的非理想性所造成的损耗。
这些技术中的第一个技术采用扩频(spectrum spreading)在比组成它的一组频率要宽的频率段上传输信号,并且因此减少了一些传输通道衰减的有害效果。在接收器,原始信号通过相关性而得以恢复。但是,该扩频技术的缺点在于,它的效果仅限于以低比特率传输,并且因此不能应用于以高比特率的信号电力线传输。
第二个已知技术依靠调谐滤波器应用均衡性来去除由通道造成的幅值和相位的失真。但是,该均衡技术的缺点在于其非常复杂。
已知的还有专利文件WO 01/69812“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system,Powerline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Network and Powerline CommunicationDevice”一种PLT通信装置包括自适应阻抗,其数值随着传输条件的改变而自动适应。通过阻抗转换或者通过将电力线传输通道中的衰减偏移到不用于传输数据的频段,这种自适应阻抗减小了电力线传输通道中的衰减的有害影响。
该技术的缺点在于它需要实时估计电力设备的传输条件,以适应装置的阻抗。这种评估由PLT调制解调器中的软件实施。这种技术是可校正的,而且不阻止干扰进入电力设备。
这些方法都依赖于PLT调制解调器中信号的数字处理并且它们因此需要调制解调层的软件介入,这对于已经安装于电力设备中的PLT调制解调器是一个问题,其中可能难以升级软件。
因此需要一种技术,代替补偿由电力设备中的电力线传输通道的非理想性导致的损耗,防止或者至少减少那些非理想性的出现。更精确地,需要一种技术来防止插座的连接状态(装置操作,装置待机,没有装置)降低组成家庭电气主接线的通道的传输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包括用于接收电信号的部件的装置满足了这种需要,所述电信号包括一个或多个高频数据信号分量和一个或多个低频供电分量,所述电信号在包括至少两条电气主接线导线的外皮中传输。
根据本发明,这种装置包括阻抗匹配部件,其操作于所述高频信号分量的频段中,并且所述阻抗匹配部件由所述导线的一个或多个特性的函数所确定。
应注意,所述导线可以被或不被模制成外皮以形成电缆。在本文的其余部分,一般提及的电缆包括这两种可能。
因此本发明基于一种新的且有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构成电气主接线的PLT系统的传输通道的传输函数的强烈可变性的问题。然而至今所有已知的技术都是基于补偿该传输函数中由于出现与频率相关的衰减所导致的损耗,本发明提出了相反的防止出现这种与频率相关的衰减。
结果,本发明建立在解决问题的物理途径上,通过PLT信号频段的阻抗匹配来防止PLT信号的反射。这种阻抗匹配具有电缆(更精确的说是一种构成电缆(比如火线和中性线或者火线、中性线和地线)的导线)类型的特性,因此本发明相同的装置能够被用于使用这种类型电缆的任何电力设备中。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方法,以及特别是对于文档WO 01/69812的技术,本发明的技术考虑了高频信号的传输特性,而不是考虑了相关电力设备的特性。
特别是,考虑了网络电缆的“每单位长度”的参数,比如它们的每单位长度的电感和每单位长度的电容。
因此,电力设备中的本发明的装置防止了连接到设备的插座上具有或不具有的特定电力装置(干发机,调制解调器,电灯,计算机等)上、以及它们的操作状态(操作或待机)的传输通道的传输函数的干扰。换句话说,本发明的装置保证了PLT信号传输通道的稳定性,并且因此防止传输误差并且提高服务质量。
实施本发明不需要PLT调制解调器上的任何软件干预,并且本发明能够同任何其他数字和/或软件信号处理方法一同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阻抗匹配部件包含一个或多个来自下面的组的无源元件:
·电阻器;
·电感器;
·电容器。
因此本发明的装置能够以基于R、L、C无源元件的四-极网络的形式实现。作为相关设备中使用的电缆特性的函数来设定和选择这些元件的数值。不需要软件和/或自动干预来调整作为在电气主接线中的电流信号传输情况的函数的这些数值。
所述外皮包括称作地线、火线和中性线的三条导线,所述阻抗匹配部件有利地包括三种电阻,所述三个电阻器被分别连接:
·在地线和中性线之间;
·在地线和火线之间;
·在火线和中性线之间。
因此,对于传统的包括地线、火线和中性线的50Hz的电气主接线设备,比如,本发明的阻抗匹配部件采用π网络的形式来完善传输线的阻抗匹配。
对于包括无地线的设备,相同装置可被打算与其连接的电阻器的两端使用,保持“浮置(floating)”。
根据一个有益的特征,这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高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位于低频(比如供电频率,例如50Hz或60Hz)和高频(比如PLT信号的频率)之间,以及这些高通滤波器被设置在所述阻抗匹配部件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这些滤波器因而阻断供电信号的低频以及这种阻抗匹配部件仅对于PLT系统使用的频率产生作用。
这证明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电阻装置使阻抗匹配产生作用是特别重要的。在低频(比如50Hz)与火线和中性线之间电阻的存在相关的功耗是一个问题,因为:
·散发的热量(“散热器”效果);
·电力设备用户增加的功耗;
·能量的损耗,不再可用于连接导网络的电力装置;
·由电阻器熔断导致的本发明装置的损坏。
所述阻抗匹配部件的任何一侧的这些高通滤波器在本发明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阻断低频供电信号以防止它通过所述匹配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阻抗匹配部件并联连接的用于传输所述低频信号分量的部件。比如,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用于阻断高频PLT信号以及允许低频供电电流直接通过装置的输出端而不具有阻抗匹配的低通滤波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这种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到提供电力设备入口的插座的第一装置、和用于连接到被适配来插入所述插座的电力装置的第二装置。
因此,本装置可以采用插座转接器的形式,比如包括作为第一连接部件的打算插入电插座中的凸(male)插头(比如以两个插脚的形式)、以及作为第二连接部件的打算接收连接到主接线的电力装置(干发器,电灯,电视,PLT调制解调器等)的凸插脚的凹(female)插座(比如以两个插孔的形式)。
这同相关电力设备插座的阻抗相匹配以防止当它们到达插座时高频PLT数据传输频率的信号反射。保持开路或电力装置插入的插座的阻抗不同于电主接线的阻抗。因此可以避免PLT信号的反射,以及通过电力装置被引入设备的高频干扰的反射。
本发明装置因此包含位于主接线和连接到主接线的电力装置间的接口。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涉及包括上述装置的电气主接线通路插座(比如插座)。
因此本发明装置被直接集成到电力设备通路插座中。因此,它的存在对设备的使用者来说是透明的。此外,它防止了由插入主接线的电力装置造成的干扰进入主接线。可以设想与本发明的装置结合的相关设备的分电力插座的所有或者部。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是对先前实施例的适当补充,其涉及包含用于连接到与上述装置结合的电气主接线的部件的装置。因此本发明装置不再设置于电插座内并且不再采用转接器的形式,而是直接与能够插入主接线的电力装置相结合。这可以是家用电器,比如吸尘器或者干发器,或者通信装置,以及特别是PLT调制解调器。
本发明最后涉及电力线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发送高频数据信号的装置、和用于接收高频数据信号的装置,所述电力线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带有插座转接器以同包含用于连接到主接线的装置相协作的电气主接线。
根据本发明,在这样的系统中,每个电气主接线通路插座位于发送装置和含有上述装置的接收装置之间。
因此位于电力线传输系统的两个PLT调制解调器之间的电力设备的每个插座配有本发明装置。这样的装置可以在每个插座中,以转接器的形式或者集成到插座或者相连的电力装置中。
在所有位于高比特率信号的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插座内安装本发明的装置最小化了将干扰引入用于传输PLT信号的电气主接线的风险。当然,还可以设想给电力设备的所有插座装配本发明的装置,而不仅是那些位于两个调制解调器之间的那些插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示例性和非限制性的示例给出的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以及从所附的附图中,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会而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用于包含三条导线的电缆的本发明装置的举例;
·图2示出了集成到电力设备通路插座中的图1所示的装置;
·图3示出了墙面插座转接器的形式的图1所示的装置;
·图4示出了支持本发明的电力线传输系统的电力设备的示例;
·图5是本发明装置的功能框架图;
·图6A和6B图示了图5所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7示出了在传输线理论的概要中包括地面上的一条导线的线路的无限小元件;
·图8示出了图5所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和
·图9示出了图5所示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般原则基于在电力线传输系统中使用物理装置以使至少一些网络终端(比如至少一些插座)来适配家庭电气主接线的特性阻抗以防止某些干扰进入主接线。
下面在家用电力线传输系统的环境中描述本发明的一个特定实施例。
尽管相关的距离较短(至多几百米),但是信号衰减是电力线传输系统中反复再现的问题。特别是来自于大量分支连接的干线上,即连接至主路径的次级分支,在开路端或者在传输线上不具有阻抗匹配的装置处结束。
因此传播通道在具有大量电插座的住宅内遭受很高的衰减。
而且,使用家庭电器会在家庭电气主接线上根据它们的操作状态(开/关)而增大噪声等级。比如,对于低功率电灯来说,噪声等级的改变能达到30dB。
因此,根据所连接的设备的类型,连接电力装置造成了电力线传输通道的传输函数很大的波动以及在特定频率上的重大的衰减。
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如图1所示的简单形式的装置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防止了干扰进入电气主接线。
考虑包含外皮10和三条导线即地线11、火线12和中性线13的电缆。本发明的装置采取了包含三个电阻器的π型网络:
·连接在火线12和中性线13之间的电阻器RPN
·连接在地线11和中性线13之间的电阻器RNG
·连接在火线12和地线11之间的电阻器RLG
电阻器RPN、RNT、RPT的数值被确定为导线11至13的电力特性的函数。它们为由电缆10组成的传输线提供了阻抗匹配,因此防止高频PLT信号的反射。
该装置能被合并到组成相关设备终端的电插座中,如图2所示。
这种插座20包括分别连接到图1中电缆的火线12和中性线13的两个孔22和23。这两个孔用来接收要插入主接线的电力设备的凸插头的插脚。
插座还包括连接至图1的地线11的插脚21。该插脚21用来同连接到电子设备的插头的凹部分相结合。这能使不需要接地的装置(比如电灯)保持“浮置”。
电阻器RPN、RNT、RPT被集成到插座20,在孔22和23以及插脚21的后面。
图1所示的装置也能采用插座转接器的形式,如图3所示。在带有地板33的家中,插座30被设置在墙34里。本发明装置的这个实施例采取了插座转接器31的形式,其具有至少两个被适配来同插座30的两个孔协作以将装置连接到插座的凸插脚、以及至少两个被适配来同电子装置32的连接插脚协作以连接到主接线的凹插座。
更精确地说,转接器31的面向插座30的一侧包含用于连接到插座30的火线和中性线的两个凸插脚、以及一个用于连接到插座30的地插脚的凹插座。在电子装置32侧,转接器包含两个凹插座和凸插脚。
如果主接线不包含地线,则转接器的相应的连接器会“浮置”。
图4示出了为电力线传输系统提供传输介质的室内电气主接线。这里认为图4所示的主接线的仅部分作为电力线传输介质,主接线的其它部分没有显示在图4中。
第一插座40组成了电力线传输系统的入口点。发送高频信号的PLT调制解调器(在图4中未示出)连接至该插座40。在系统的另一端,插座45组成了PLT系统的出口点,并且其用来连接第二PLT调制解调器(在图4中未示出)以接收高频信号。
在输入插座40和输出插座45之间,两个插座41和43连接到相应的电子装置42和44,比如电灯和电视。如上所述,图4的电气主接线的传输函数可能被干扰所影响,取决于这些装置的操作状态。
为了防止干扰进入主接线,图1类型的装置连接到插座40、41、43和45中的每一个。比如,这个装置能够被采用插入插座41(见图3)的插座转接器的形式直接集成到插入插座40和45的PLT调制解调器,或者被直接集成到插座43中(见图2)。
匹配图4每个连接处的阻抗最优化了PLT系统传输通道的传输函数的稳定性。
下面描述了以图5的功能框架图的形式示出的图1装置的更详细的实施例。
文中是50Hz室内电气主接线。
仅使用电阻器RPN、RNT、RPT来提供阻抗匹配能够在50Hz证明问题。
如果电阻器RPN和RPT不具有相同的阻值,则电流可在中性线和地线之间流动并且触发差动电路断路器。
更进一步,对于电阻器RPN的阻值为大约140欧姆(Ω)级别,在50Hz时的功耗变得很大(大约345.7瓦(W))。除了导致“散热体”效果和附加的功耗之外,电阻自身可能被严重损坏,这种类型的电阻一般被设计为经受最大能量为大约1W。此外,该损耗的能量不再可用于将要连接到网络的电子装置。
因此图5装置的一个改进的实施例被设计为仅以PLT系统中使用的频率进行阻抗匹配。
最后,采用在安装在墙上的或者安装在地板上的电插座50和用来插入插座51的电力装置之间的接口52的形式。该插座51是使用者可以看见的电插座,用来连接50Hz干线供电的装置或需要在50Hz接收供电以及在实质上从1.6MHz到30MHz(简单地说,这个实施例被限制于高比特率的电力线传输,尽管本发明同样适用于低比特率的电力线传输)频率段接收高频信号的PLT通信装置。插座51是本发明装置的一部分。
接口52包括:
·阻抗匹配部件53,其操作于高频信号的频率段,比如1MHz以上;
·部件54,使50Hz能够直接通过装置而不用阻抗匹配。
因此需要接收50Hz的供电分量的电子装置(比如家用电器)不受阻抗匹配部件53存在的影响。需要接收50Hz供电分量和高频PLT信号的PLT通信装置受益于阻抗匹配部件53存在的优点。
图6A和6B示出了部件53和54的一个实践实施例。
考虑分别对应于火线、中性线和地线的三条导线P、N和T。阻抗匹配部件53包括6个电容器C和三个电阻器RPN、RNT、RPT。例如:RPN=140Ω,RPT=120Ω,RNT=120Ω。
当确定这些电阻器RPN、RNG、RLG的数值时,考虑设备电缆的“每单位长度”参数。针对这里所示实施例指定的参数是在3G2.5型电缆上测量的。编码3G2.5表示由每根电线具有2.5平方毫米(mm2)截面的的三根电线组成的电缆。字母G表示电缆也含有保护导线,一般为绿色/黄色。这种指定是由CENELEC、电子技术标准欧洲委员会标准化的。更为精确地说,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中考虑的电缆是H07RN-F 3G2.5电缆,它在工业中用于连接设备。
下面以矩阵形式给出电缆的每单位长度的电感值L(微亨每米(μH/m)和每单位长度的电容值C(皮法每米(pF/m)):
[ L ] = 1.6473 1.4244 1.4276 1.4244 1.6512 1.4165 1.4276 1.4165 1.6512
[ C ] = 80.3732 - 37.4014 - 37.4014 - 37.4014 81.1690 - 38.9930 - 37.4014 - 38.9930 80.3732
注意,因为所考虑的介质由三条导线(火线、中性线和地线)构成,因此上面的矩阵[L]和[C]是3×3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对应于导线的自感和自身电容,以及对角线之外的项对应于导线之间的互感和相互电容。因此很清楚的是,这些矩阵是对称的。
每单位长度的参数,通常称为RLCG参数,表现传播介质的电气特征如下:
参数R欧姆每米(Ω/m)代表导线散热造成的损耗;
参数L亨每米(H/m)代表导线之间的磁通量;
参数C法每米(F/m)代表电介质和导线之间的电容;以及
参数G西门子每米(S/m)代表电介质损耗。
参数L和C可以通过专用的测量光具座来测量。损耗R通过在传输期间测量信号经历的衰减来测量。参数G仅以固定的损耗操作。
作为一个总的原则,损耗由频率所决定。然后,必须测量四个参数来表现损耗R:
R ( f ) = R 0 + a · f 2 + b · f 4 + c · f 6 4
这里考虑采用3G2.5电缆,这些量具有下面的数值:
R0=10.10-3
a=3.8.10-17
b=5.22.10-31
c=4.77.10-47
如果每单位长度的参数L、C和损耗R(f)已知,则被讨论的传播介质就完全被表示。
这些值对于一种类型的电缆来说是特定的,并且必须符合生产者的模板标准。因此认为它们可为通常整个3G2.5电缆的范围。
然后,使用传输线路理论通过以下连续步骤对数据进行数字处理:
·根据矩阵[L]和[C],计算电缆的特征阻抗矩阵[ZC]:
[ Z C ] = 350.3 307.9 309.3 307.9 352.7 309.6 309.3 309.6 355.1
·通过逆矩阵,针对参考面上的具有三条导线(因为这是3×3矩阵)的线确定π网络的等效分量:
Z1=906.3Ω
Z2=963.5Ω
Z3=105.3Ω
Z12=137Ω
Z13=135Ω
Z23=140.4Ω
·这里,因为地导线是参考,因此可以简化网络;得到下述数值:RPN=140.4Ω,RNT=119.6Ω,RPT=122.6Ω,并且所述数值被简化如下:RPN=140Ω,RNT=120Ω,RPT=120Ω。
参考图7,根据传输线路理论,长度dx的无限小线部分通过四-极(four-pole)网络来表示,所述四-极网络由每单位长度电阻R、每单位长度电感L、每单位长度电导率G和每单位长度电容C构成。
所述四个分量、即被称为原始参数或者RLCG参数,一般决定于频率但是与同类线路的位置无关。这种四-极网络有输入电压Vi(f)和输出电压Vo(f)。
在图6A和6B中,电容器C和电阻器R的组合构成了带有截止频率 f c = 1 2 πRC 的高通滤波器。电容C的数值决定了所述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例如,给定选择的电阻数值,对于C=10纳法(nF),截止频率大约为100kHz,对于C=100nF,截止频率大约为10kHz。
电阻器上游侧的电容器(图6A中在电阻器的左边)同电阻器形成了第一高通滤波器,用以通过电气主接线在到达插座50的电信号中选择高频分量供给阻抗匹配部件53。
电阻器下游侧的电容器(图6A中在电阻器的右侧)同电阻器形成了第二高通滤波器,用以防止来自连接到插座51的电力装置的50Hz分量出现在阻抗匹配部件53中。
注意,选择使用的分量也必须考虑它们的绝缘电压。因此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400伏(V)的绝缘电压对于电容器C是合适的。电容器的电介质不能承受无限大的电压。最大绝缘电压是所选择的绝缘和电介质厚度的函数。大于上述电压,电介质可能被击穿并且电容器被击穿。
方框54是低通滤波器,其允许50Hz分量穿过本发明装置而不经过阻抗匹配。图6B以电阻器R和电容器C的形式示出了这种低通滤波器的一个实施例,其截止频率具有数值 f c = 1 2 πRC . 必须确定R和C的适当的数值,以有效选择50Hz分量并且不会产生额外的功率消耗。
为了减少这种低通滤波器的功率消耗,所述滤波器必须具有低电阻。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定实施例中,甚至可设想仅采用电容器C。
然后电容器的数值由截止频率的数值来决定。对于fc=100kHz,获得1.6微法(μF)的电容。更进一步,频率fc越低,电容越高,并且元件越大。比如,一个400V、1μF的电容器具有1厘米(cm)的直径和3cm到4cm的长度。
图8和9示出了本发明的器件的两个其它实施例。
在图8中,三个电容器C连接到火线P、中性线N和地线T以防止50Hz信号分量到达由电阻器RPN、RNT、RPT构成的π网络。这些电容器在PLT信号的高频时作为闭合电路并且在50Hz供电分量的低频时作为开路电路。因此50Hz供电分量直接通过装置的输出端,此处高频PLT信号分量流过电容器C且通过电阻器RPN、RNT、RPT的网络经受阻抗匹配。
图9实施例构成了一个几乎等效的解决方案,其中阻抗匹配由π网络来实现,其三个分支中的每一个由串联的电阻器和电容器组成。
选择电容数值C=10nF,以及当RPN=140Ω,RPT=120Ω,RNT=120Ω时,系统行为如下:
·在低频,10nF电容器阻断AC;因此50Hz分量经由导线P、N和T而不通过阻抗匹配网络直接通过装置;
·在1MHz,阻抗形式的电容器的贡献定为1兆欧(mΩ)等级,其证明同电阻器RLN、RNG、RLG的120或140Ω相比是可以忽略的;
·在10MHz,这个贡献大约为10mΩ;
·在100MHz,这个贡献大约为100mΩ。
因而,在图9实施例中,在没有电容器C的阻抗的影响下,阻抗匹配由在PLT信号的高频决定。
本发明适用于高或低比特率的任何PLT系统。但是,注意,服务质量问题证明了在高比特率传输系统中更重要。
因此,如果使用PLT系统传输图像或者视频,则本发明避免了由传输通道的非理想性(比如当插入装置或者将插入电力设备的一个插座中的装置转换为待机)造成的图象静止和像素由传输通道的问题。本发明还增大了PLT系统中的保证的最小比特率。

Claims (8)

1.一种包含用于接收含有高频数据信号分量和低频供电分量的电信号的部件的装置,所述电信号在含有至少两条电气主接线导线(11-13)的外皮(10)中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阻抗匹配部件(53),其操作于所述高频信号分量的频段中,所述阻抗匹配部件(53)由所述导线(11-13)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函数确定,以及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高通滤波器,所述至少两个高通滤波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匹配部件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并且具有实质上位于所述低频和所述高频之间的截止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匹配部件(53)包括一个或多个来自下面组的无源元件:
·电阻器(RLN,RNG,RLG);
·电感器;
·电容器(C)。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包括被称作地线(11;G)、火线(12;L)和中性线(13;N)的三条导线,所述阻抗匹配部件(53)包括三个电阻器(RLN,RNG,RLG),所述三个电阻器被分别连接:
·在地线和中性线之间;
·在地线和火线之间;
·在火线和中性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阻抗匹配部件(53)并联连接的、用于传输所述低频信号分量的部件(54)。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到插座(30)的第一部件和用于连接到被适配为插入所述插座的电子装置(32)的第二部件。
6.一种电气主接线通路插座(2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意一项的装置。
7.包含用于连接到电气主接线的部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意一项的装置。
8.一种电力线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电气主接线、高频数据信号发送器和高频数据信号接收器,所述电气主接线具有被适配来与具有用于连接到所述网络的部件的设备协作的通路插座;
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发送器和所述接收器之间的每个电气主接线通路插座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意一项的装置。
CNA2008101908051A 2007-10-16 2008-10-16 电力线传输 Pending CN1014716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758365 2007-10-16
FR0758365 2007-10-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1699A true CN101471699A (zh) 2009-07-01

Family

ID=39402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908051A Pending CN101471699A (zh) 2007-10-16 2008-10-16 电力线传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39012B2 (zh)
EP (1) EP2051396B1 (zh)
CN (1) CN10147169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307A (zh) * 2010-04-12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阻抗稳定化装置
CN103733530A (zh) * 2011-08-11 2014-04-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支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5710B (zh) * 2008-08-28 2014-12-10 阿克拉拉输电线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线上低频率数据传输的通用方法
ES2370908B1 (es) * 2011-08-12 2012-08-07 Ricardo Vila Caral Red de comunicación de datos mediante cableado eléctrico.
US9325377B2 (en) 2013-03-14 2016-04-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adapter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6788592B (zh) * 2016-11-24 2019-11-08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信号处理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9327A (en) * 1994-08-26 1999-09-07 Norweb Plc Coupling of telecommunications signals to a balanced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242117A (zh) * 1996-12-24 2000-01-19 联合能源有限公司 终端电路
CN1765061A (zh) * 2003-03-28 2006-04-26 Tdk株式会社 电线终端电路和方法以及电线中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6638A (en) * 1972-10-02 1974-11-05 Gen Electric Improved coupling arrangement for power line carrier systems
GB2154834B (en) * 1984-02-23 1987-07-08 Plessey Co Plc A two wire dc power/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5148144A (en) * 1991-03-28 1992-09-15 Echelon Systems Corporatio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providing power and message information
WO2001069812A1 (de) 2000-03-15 2001-09-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ystem, powerline communication-übertragungsnetz und powerline communication-gerät
US6998962B2 (en) * 2000-04-14 2006-02-14 Current Technologies, Llc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7245201B1 (en) * 2000-08-09 2007-07-17 Current Technologies, Llc Power line coupl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3713477B2 (ja) * 2001-11-19 2005-11-09 Tdk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
JP4292914B2 (ja) * 2003-08-07 2009-07-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受信装置とこれに用いる分波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9327A (en) * 1994-08-26 1999-09-07 Norweb Plc Coupling of telecommunications signals to a balanced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242117A (zh) * 1996-12-24 2000-01-19 联合能源有限公司 终端电路
CN1765061A (zh) * 2003-03-28 2006-04-26 Tdk株式会社 电线终端电路和方法以及电线中继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307A (zh) * 2010-04-12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阻抗稳定化装置
US8698573B2 (en) 2010-04-12 2014-04-15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pedance stabilization device
CN102474307B (zh) * 2010-04-12 2014-04-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阻抗稳定化装置
CN103733530A (zh) * 2011-08-11 2014-04-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支器
CN103733530B (zh) * 2011-08-11 2015-09-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51396A1 (fr) 2009-04-22
US7839012B2 (en) 2010-11-23
US20090128250A1 (en) 2009-05-21
EP2051396B1 (fr)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59657B2 (en) Multi-subnet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US7450001B2 (e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EP0667067B1 (en) Transmission network and filter therefor
US7098773B2 (e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8723667B2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US7301440B2 (e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7307510B2 (en) Power meter bypass device and method for a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217497C (zh) 为了快速数据传输而调节建筑物电气配电的方法及装置
US20070054622A1 (en) Hybrid power lin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505429A1 (en) A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1471699A (zh) 电力线传输
EP2525503A1 (e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modem,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629881A (zh) 包括交流电源插座的电力线通信装置
EP1812830A2 (en) Arrangement of inductive coupler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JP2013042234A (ja) 分岐器
US20120313764A1 (en) System for coupling a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a power line network
Moulin et al. PLC and VDSL2 coexistence
Unsal et al. Medium voltage and low voltage applications of new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model for smart grids
Konjić et 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Power Line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in Real Topology
Kikkert Coupling
Hirsch et al.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iru Exploiting power line for communication purpose: Features and prospects of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Bshara et al. Potential effects of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on xDSL inside the home environment
Battermann et al.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alysis of unstructured mains networks for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Part 1
Mlynek et al. Evaluation of load impedances, discontinuity and impedance mismatch in PLC networks by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with coupling circu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