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3437A - 由端点定制的虚拟机器人通信格式 - Google Patents

由端点定制的虚拟机器人通信格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3437A
CN101243437A CNA2006800301712A CN200680030171A CN101243437A CN 101243437 A CN101243437 A CN 101243437A CN A2006800301712 A CNA2006800301712 A CN A2006800301712A CN 200680030171 A CN200680030171 A CN 200680030171A CN 101243437 A CN101243437 A CN 101243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described equipment
robot
user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01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C·卡尔森
T·S·比吉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sof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crosof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soft Corp filed Critical Microsof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43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34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7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 G06F16/9577Optimising the visualization of content, e.g. distillation of HTML docu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using automatic reactions or user delegation, e.g. automatic replies or chatbot-generated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公开能够至少部分取决于接收信息的端点设备的功能来格式化信息以优化呈现的交互代理或机器人。机器人可以作为IM应用程序接口的一部分来操作,其提供用于用户端点设备和机器人之间的网络通信的协议。

Description

由端点定制的虚拟机器人通信格式
背景
本系统的领域
本系统针对用于基于端点设备属性来格式化由虚拟机器人呈现的信息以优化端点设备上的信息呈现的方法。
相关技术的描述
即时消息通信(“IM”)是供用户经由基于在场的网络实时地相互通信的最流行且仍在增长的系统之一。在场技术使得无论计算设备在哪里,当该设备被连接到网络并可用于实时接收并应答通信时,可以定位并标识该计算设备。通常,IM通信是通过安装在每一用户计算设备上的IM客户端应用程序来完成的,计算设备可以是计算机、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其他网络化设备。通常,每个用户创建一标识名称并将该名称提交给即时消息通信系统,该系统把该名称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将用户的在场与该ID关联起来。对与特定个人聊天有兴趣的用户可以把与该个人相关联的标识名称添加到其私人列表中,这一列表通常被称为“伙伴列表”。
当在用户的伙伴列表上所列出的任何个人连接到IM时,即时消息通信系统发送指示该个人在线并可以与之聊天的提醒,或者用户可以查看其联系人列表中其伙伴的在场。为发起IM对话,发起用户可以简单地从由IM客户端应用程序提供的伙伴列表中选择要联系的用户的标识名称。然后,IM客户端应用程序向在具有所选择的用户ID的用户的计算设备上远程执行的IM客户端应用程序发送发起IM会话的请求。然后,远程执行的IM客户端应用程序向所联系的用户提供发起用户想要参与IM对话的某种指示。如果具有这样的倾向,那么所联系的用户能够以同样的方法响应。
与两个活动(live)用户之间的通信形成对比,IM的另一流行用法是使用被称为虚拟机器人或简称为机器人的交互代理软件应用程序来执行搜索和其他功能。交互代理的前端被配置成允许用户与机器人交互,好像机器人是在他/她的伙伴列表上的另一活动用户一样一该机器人可以拥有伙伴列表中的一个标识名称,并且用户能够以与发起和其他用户的对话相同的方式来发起与他/她的机器人的IM会话。机器人通常接受并使用自然语言来响应,因此创建并营造该用户正在与另一活动用户通信的假象。尽管机器人的复杂程度可能变化很大,但机器人可以被配置成具有显示给用户的可视图标或形象(avatar),并且可以被配置成具有人类特性和个性特征。
一些通常被称为聊天机器人的机器人试图模仿人类对话。早期广为人知的聊天机器人应用程序包括“Eliza”和“Parry”,两者都处理所接收到的输入并设计响应,试图在情绪上和上下文上模仿人类响应。IM聊天机器人可以提供纯粹的社交功能,响应或发起与用户的自然语言IM会话,并表现出已编程的个性特征。
代替社交功能或除了社交功能之外,其他机器人充当用户的信息源。此类机器人后端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数据存储集成或与之通信,以响应于活动用户的请求访问其上的信息。如MSN、Yahoo、AOL或其他在线服务供应商等企业服务供应商正在整合IM机器人以向用户提供获取任意多种问题的答案以及搜索涉及新闻、气象报告、驾驶方向、电影时间、股票报价或可通过诸如万维网等网络获得的任何其它信息等信息的适当方法。一个IM机器人可以专门提供来自单个专用数据库的信息,而其他IM机器人能够连接到各种外部数据库并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
由于电子设备的复杂性和移动性持续增长,此类设备的不断增长的队伍能够支持诸如IM等网络通信。当前,计算机、游戏设备、移动电话、PDA和其他手持式设备全都支持在因特网或其他网络连接上的IM。正在努力赶上连接到网络的设备的数目的增长的一个技术领域是在各种各样的计算设备的每一个上的信息的有效格式化和呈现。例如,尽管计算机通常具有监视器以及能够显示大量丰富的文本、图像、链接等的浏览器,但许多便携式和其他连接到网络的设备却没有。
概述
本系统的诸实施例通常涉及能够至少部分地取决于接收信息的端点设备的功能来格式化信息的交互代理或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作为IM应用程序接口的一部分来操作,该IM应用程序接口提供用于在用户端点设备和机器人之间的网络通信的协议。端点设备可以是各种可以上网的设备,包括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手持式计算机、游戏设备、移动电话和个人数字助理。
机器人可以作为用户所存储的联系人中的任何其他联系人而出现,且用户可以通过从他或她所存储的联系人中选择机器人来发起与机器人的联系。一旦建立了联系,机器人可以从运行在该设备上的软件客户端接收内容和元数据。机器人可以配置有自然语言能力和语音转换和识别能力,以便可以使用文本的自然语言或由(在IM客户端或VoIP客户端中的)音频交换来开展与机器人的通信。在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内容通信之后,机器人确定该内容通信的意义,以及如何最好地答复用户的通信。这一答复可以具有纯粹社交答复的性质,或者该答复可能需要搜索第三方数据以得到万维网上可以获得的信息。
一旦机器人拥有响应用户的内容,该响应内容由机器人端点格式化引擎格式化。当用户建立与机器人的联系时,元数据被从用户设备传送到端点格式化引擎。元数据描述用户设备、运行在该设备上的客户端的功能和特性,并且在诸实施例中也可以描述个人偏好以及关于用户的信息。这一元数据被端点格式化引擎用来以为该用户设备优化的格式呈现被发回用户设备的内容。
因此,例如,当用户设备是具有已更新的浏览器和键盘的台式计算机时,机器人能够以完全自然语言交谈和用户进行对话,可能也包括图形和视频图像。然而,当用产设备是诸如移动电话或pda之类的手持式移动设备时,机器人可以用菜单驱动或超链接驱动的格式来格式化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内容。各种各样的其他标准可以被机器人用来以各种各样其他格式格式化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内容。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机器人的软件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诸步骤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端点格式化引擎格式化被传送给用户设备的内容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系统由机器人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进行的内容呈现的例示。
图5是根据本系统的一个替换实施例由机器人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进行的内容呈现的例示。
图6是根据本系统由机器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器上进行的内容呈现的例示。
图7是根据本系统由机器人在个人数字助理的显示器上进行的内容呈现的例示。
图8是适用于实现本系统的诸实施例的计算机硬件的框图。
详细描述
现在将参考图1-8描述本系统的诸实施例,这些附图一般地涉及能够基于接收内容的端点设备来格式化内容以优化内容呈现的交互代理或机器人。一般地,机器人基于端点自适应地与用户交互。首先,机器人确定用户正在使用的设备的类型以及设备的其他属性。然后,机器人创建用于交互的内容。接下来,机器人可以修改通信风格和内容的格式化以优化该设备的用户体验。例如,在一种应用中,如果用户是在个人计算机上并可以用长句输入,则机器人可以使用自然语言语法分析来与用户进行交互。在另一示例中,当用户正在使用移动电话时,机器人会调整为显示一选项菜单。
现在参见图1,其中示出机器人10,如背景一节中所解释的,该机器人10可以是能够创建人类交互的印象的交互代理。机器人10可以用软件、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当机器人10的各部分用软件实现时,机器人10能够以任意数目的计算机语言来实施,包括Java或其他面向对象类型的编程语言。如以下所解释的,在诸实施例中,机器人10使用IM作为与用户交互的应用程序接口。然而,应该理解,本系统不限于IM作为应用程序接口,在替换实施例中,机器人10可以经由各种其他应用程序接口与用户交互。作为进一步的例子,机器人10可以使用基于IP的语音(“VoIP”)客户端。机器人10也可以经由MSN IM客户端接收音频。
机器人10可以在如MSN、Yahoo、AOL或其他在线服务供应商等企业服务供应商中实现。在诸实施例中,机器人10可以更具体地是在IM服务器上执行的IM代理应用程序的一部分,这可以是除了机器人10之外的已知配置。应理解,机器人10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以改为在于用户计算设备12上执行的客户端应用程序14中实现。在进一步的其他替换实施例中,机器人10可以改为全部或部分地在客户端可访问的第三方服务器上实现。
一般地,计算设备12可以是但不限于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手持式计算机、如华盛顿州雷德蒙市的微软公司的Xbox等游戏设备、移动电话和个人数字助理。如所指示的,设备12可以经由如因特网等分布式计算网络被连接到机器人10。
客户端14可以是IM客户端,但可替换地可以是web浏览器,其中设备12是计算机、游戏设备或支持全部浏览器功能的其他设备。客户端14还可以是短消息服务(SMS)客户端,或支持具有少于全部的浏览器功能的移动设备的其他客户端。如以下所解释的,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客户端14可以替换地和/或附加地支持VoIP和其他音频协议。
当IM是应用程序接口时,可以通过由用户选择该用户的伙伴列表中所创建并保存的机器人10的身份来建立该用户与机器人10的连接。在替换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各种其他已知连接方案来访问机器人10。机器人10可以替换地或附加地被配置成发起与用户的联系。
无论交互是由用户还是由机器人发起,机器人10都可以接收来自用户的IM客户端的内容和元数据。具体地,内容可以是来自用户的文本或语音输入。元数据是关于用户设备的信息,且被机器人用于定制该机器人呈现给用户的内容的格式,如以下所更详细描述的那样。
机器人10可以包括在用于处理从用户接收到的内容的传统机器人中已知的各种软件或硬件组件。在诸实施例中,机器人10可以被配置成接受并使用自然语言内容来响应。已知用于为机器人提供自然语言能力的各种方法。此类方法的例子在Tackett的题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erarchically Decomposed Bot Scripts(用于分层分解的机器人脚本的方法和装置)”的美国专利第6,754,647号、Leber等人的题为“Internet Based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r(基于因特网的个人信息管理器)”的已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第2003/0182391A1号、以及Schoneburg等人的题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atural Language Dialog Interface(用于自然语言对话界面的方法和装置)”的已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第2002/0133347A1号中公开。这些参考文献中的每一个通过整体引用结合于此。应理解,机器人10可以利用各种其他已知的自然语言方案来与用户交互。
一般地,对用户的文本短语进行语法分析并选择适当的响应的自然语言过程由语法分析器16、自然语言引擎18和推理引擎20处理。应理解,在替换实施例中,这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组合在一起。
从用户处接收到的内容可以被接收到例如以下将相对于图8解释的RAM 132的设备存储器中。可以用各种方式来接收内容,包括在键盘、键区上、或如以下所解释的通过语音识别输入。内容可以是自然语言、短语、文字、命令,或者是反映用户预期的陈述或响应的文字或符号的任何序列。
通过移除例如非常规语法格以及特殊的不可分解短语和前缀等外来信息,语法分析器16准备要由系统的其他模块处理的内容。诸如标题和URL地址等项被处理并转换成可以被自然语言引擎18和/或推理引擎20理解的形式。
自然语言引擎18和推理引擎20如本领域中已知地利用存储在数据存储24中(和/或与机器人10的通信其他数据库)的知识库22中的模板、模式和其它数据来确定由用户输入的内容的含义。如所指示的,在本系统的诸实施例中,软件引擎18和20可以被组合成单个引擎。应理解,本系统不需要在用户和机器人10之间的自然语言通信就可以操作。例如,所有通信可以是菜单驱动的,或者依照用于在机器人10和用户之间交换内容的其他结构化方案。
代替文本内容,用户也可以在设备12上把语音或其他音频内容传送给机器人10。在这一情况中,音频内容可以被传送给语音转换或识别引擎26,以便把音频内容转换成能够被推理引擎20处理的形式。已知有用于把音频数据转换成可使用的数据格式的各种方法。这一系统的一个例子在Kredo等人的题为“Efficient InstantMessaging Using A Telephony Interface(使用电话接口的高效即时消息通信)”的美国专利第6,816,578号中公开,该专利通过整体引用结合于此。应理解,机器人10可以利用各种其他已知的语音识别方案来与提供语音或音频内容的用户交互。尽管图1示出被直接传送到推理引擎20的语音转换引擎的输出,但应理解,在替换实施例中,语音转换引擎的输出可以替换地被提供给语法分析器16或自然语言引擎18。
推理引擎20确定要传送给用户客户端的内容的实质。由推理引擎20传递的内容可以响应于从用户处接收到的内容,或者内容可以与对用户内容的响应无关(例如当机器人10正在发起与用户的联系时)。当响应于用户内容时,推理引擎可以从存储中的知识库22中直接获得适当的响应,或者推理引擎可以发起经由搜索引擎28对从远程数据库接收到的信息的搜索。
特别地,可存在这样的情况:推理引擎20确定在数据存储24中的知识库22中找到适当的响应。当用户请求所存储的关于用户的个人信息、该用户所存储的联系人或频繁请求的信息时,可能发生此类情况。替换地,当用户使用机器人10以进行对话或出于纯粹的社交目的时,可以由推理引擎20单独从被存储在知识库22里的数据创建适当的响应。
然而,推理引擎20可以替换地确定用户正在请求无法在知识库22中找到而是可在搜索万维网上的外部数据库时找到的信息。例如,用户可以向机器人查询时事和新闻、气象报告、驾驶方向、电影时间、股票报价或是用户相信可以在万维网上搜索到的任何可想到的主题。在此类情况中,推理引擎20可以查询搜索引擎28以执行对所请求信息的搜索。
搜索引擎的操作是公知的。然而,一般地,搜索引擎28可以是搜索处理环境29的一部分。搜索处理环境29可以是具有三个主要的元件的基于爬寻器(crawler)的系统。首先是蜘蛛(spider),也称为爬寻器30。蜘蛛经由到因特网40的网络连接来访问若干网页,如页面36a、36b、36c,读取页面,然后顺着链接到达特定网站中的其他页面。蜘蛛定期返回到该站点以查找改变。由网页爬寻器执行的基本算法把种子URL的列表用作其输入,并且重复执行以下步骤:从URL列表中移除一个URL、确定其主机名称的IP地址、下载相应的文档以及提取其中包含的任何链接。对于所提取的每一链接,爬寻器30将它翻译成绝对URL(如果有必要的话),并将它加入待下载的URL列表中(如果在以前没有遇到它的话)。如果需要,爬寻器30能够以其他方式处理所下载的文档(例如,索引其内容)。
蜘蛛找到的每样内容都进入到搜索引擎的第二部分,即索引32中。索引32,有时被称为编目,是包含蜘蛛找到的每个网页的副本的资源库。如果网页改变,那么用新信息更新索引。索引32可以被存储在数据存储34中。在诸实施例中,数据存储34可以与以上所述的数据存储24分离。在诸实施例中,存储34和存储24可以被组合到包含知识库22和索引32两者的单个数据存储中。
搜索处理环境29的第三部分是搜索引擎28。这是在索引中所记录的数百万页面中进行筛选,以查找对搜索的匹配并将这些匹配按它确定为最相关的顺序进行排序的应用程序。由推理引擎生成的查询可以是从用户处接收到的实际内容,或者可以在由推理引擎确定为必要时被修改。如以下所解释的,搜索引擎28可以向推理引擎返回单个结果或优先结果的列表,以便呈现给用户。
在诸实施例中,可以省略搜索处理环境29。在此类实施例中,机器人10可以用作聊天机器人或用作与用户的纯粹的社交和对话接口。此外,应理解,上述引擎和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相互分离且在IM客户端、IM服务器或第三方服务器的任何之一中实现。
一旦推理引擎已经确定了适当的内容,该内容被转发给用户。然而,如背景一节中所指出的,不同设备具有不同的显示功能。因此,本系统的实施例还使用了端点格式化引擎42。如以上所解释的,当用户建立与机器人10的联系时,元数据被从用户设备传送到机器人10,且尤其是到端点格式化引擎42。元数据描述用户设备、运行在该设备上的客户端的功能和特性,并且在诸实施例中还可以描述个人偏好以及关于用户的信息。术语元数据可以被宽泛地解释为覆盖涉及用户设备的功能和特性的所有数据。
所传输的关于设备功能和特性的元数据包括但不限于:
·客户端协议——当在网络上通信时该设备使用的规则集。作为许多例子的其中之一,IM使用被称为MSN即时消息通信协议8-13,即MSNP 8-13的专有协议(8是该协议的较旧版本,13是该协议的更新的版本);
·设备类型和标识——该设备是否计算机、移动电话、电视机、pda等等;
·设备位置——该设备的地理位置;
·客户端能力——该设备上使用的软件客户端有多复杂;
·设备品牌——设备的制造商和/或型号;
·设备版本——该设备是否是设备的较旧或较新型号。
在连接到用户设备之后,机器人10可以获得这一信息并可访问之。例如,在连接到机器人之后,客户端以包括客户端协议、客户端版本和客户端能力的下层(和/或其他类型)消息来响应。也应该想到,与设备有关的信息(类型、标识、品牌和/或版本)被包括在客户端协议消息中。机器人可以执行IP查找以确定设备位置。机器人还可以通过该信息所用来到达服务器的路由来确定设备的类型。例如,如果信息是经由移动网络连接而被接收到的,则机器人可以确定该设备是移动设备。应理解,机器人10可以获得并访问与设备特性有关的其他元数据,以供端点格式化引擎定制由机器人10提供给用户设备的内容。也应理解,在诸实施例中可以传输比以上描述的少的元数据。例如,端点格式化引擎可以只接收设备元数据、只接收客户端元数据、只接收用户偏好元数据或只接收设备、客户端和/或用户偏好元数据中的部分。
以上描述的元数据的接收可以部分或全部被用来确定来自推理引擎的内容如何被端点格式化引擎格式化以呈现给用户设备。在诸实施例中,用户定义的偏好也可以被用来确定内容的格式化。例如,用户可以配置机器人10以指示机器人用特定格式来格式化给定设备的所有内容。这一偏好信息可以被机器人存储,或在连接到用户设备后被下载到机器人。
应理解,除了以上所述元件之外或代替以上所述元件,机器人10可以包括附加的已知软件引擎、模块、例程和/或组件。
现在参见图2,示出了在本系统的诸实施例中由机器人执行的诸步骤的流程图。在步骤200中,IM服务器通过计算设备12从用户接收联系。在步骤202中,IM服务器确定用户是新用户还是现有用户。如果是新用户,则在步骤204,注册该用户且将关于该用户的新条目存储IM服务器数据库中。一旦用户身份被确认,在步骤206,IM服务器确定机器人10是否可访问并可为用户配置。如果不是,则在步骤208,IM服务器可以引导用户通过机器人访问、创建和/或配置。
在用户和机器人10之间的连接之后,在步骤210,将与设备、客户端和/或用户有关的元数据发送到机器人。然后,对由用户发送的内容进行如上所述的语法分析和处理(步骤212),并且推理引擎20确定要发送给用户的所需要的响应或内容(步骤214)。在步骤216,基于在步骤210中接收到的元数据,端点格式化引擎42格式化内容以优化其在设备12的界面上的呈现。一旦要发送给用户的内容被格式化,在步骤218,将其发送到设备12。
这就完成了用户和机器人10之间的一次通信循环。使用在步骤216中确定的格式化,通信可以继续进行,直到IM会话被终止。元数据可以由机器人存储在可由机器人访问的存储器中,以供将来与用户的通信会话之用。元数据也可以被高速缓存在数据库中维护的用户概况中,该数据库为网络上的每一IM/VoIP用户保存一类似的用户概况。或者,元数据可以在每次会话中重新获得。
相对于图3的软件流程图和图4-7的用户界面图示来更详细地描述格式化内容的步骤216。在步骤302中,端点格式化引擎42首先检查用户是否已经表达对内容呈现的、适用于要显示的内容的任何偏好。如果是,则根据用户所表达的偏好来格式化要由机器人10发送的内容。在诸实施例中,用户对内容的格式化和显示的偏好可以优先于设备12及设备12的客户端元数据所指示的任何格式化(尽管在替换实施例中并不必如此)。
如果不存在所表达的用户偏好,或者如果用户偏好不覆盖要由机器人10发送的所有内容的格式化,则在步骤306,端点格式化引擎42可以进一步检查设备12是否具有完全的显示和答复能力。完全的显示能力可以例如存在于运行浏览器的当前或最近版本的台式计算机或膝上型计算机上。还有其他例子。在这一情况中,端点格式化引擎42可以格式化要作为自然语言响应被发送给设备12的内容(步骤308)。在图4中示出这种情况的一个例子。如图所示,用户和机器人10参与在设备12的监视器191上所显示的自然语言对话。即使在设备具有完全的显示能力时,如果引擎42也确定该设备没有完全的响应能力,即该设备没有全键盘,端点格式化引擎42也可以确定菜单或超链接格式(在下面讨论)是比较好的。
在步骤310,端点格式化引擎42也可以检查设备12是否具有图形显示能力。再次,大多数运行浏览器的当前或最近版本的台式计算机或膝上型计算机会具备此类能力。在这一情况中,端点格式化引擎42可以把要被发送到设备12的内容格式化为包括图形(步骤312)。此类图形可以由推理引擎20选择为与由机器人10发送的内容相关。基于用户概况和/或由用户发送到机器人的内容,这些图形也可以被选择为对用户有所帮助。例如,图5示出一个实例,其中响应于用户进行的关于在特定位置的天气的查询,机器人向监视器191返回所请求信息的自然语言文本显示,以及来自网站的与用户查询相关的图形60。构想了响应于这一查询和其他查询的各种各样其他图形。在诸实施例中,也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端点格式化引擎42检测到图形能力,但是从机器人10没有图形和响应一起发送。
在其中检测到图形能力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机器人10可以在显示器191上被显示为图形表示62,如图4所示。图形表示60可以是相片、形象或任何其他图像。
在步骤314,端点格式化引擎42也可以检查设备12是否支持视频图像。许多运行浏览器的当前或最近版本的台式计算机或膝上型计算机会具有此类能力。在这一情况中,端点格式化引擎42可以把要被发送到设备12的内容格式化为包括视频图像(步骤316)。此类视频剪辑可以被推理引擎20选择为与要被机器人10发送的内容有关。基于用户概况和/或由用户发送给机器人的内容,视频也可以被选择为对用户有所帮助。因此,例如,如果用户查询电视演出,则来自该演出的视频剪辑可以被下载到该用户,作为机器人响应的一部分。类似地,当检测到视频能力时,在监视器191上显示的机器人形象可以用动画来表现。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端点格式化引擎42检测到视频能力,但是没有视频图像与来自机器人10的响应一起被发送。
在步骤318中,如果端点格式化引擎42确定设备12具有有限的文本能力,但是具有显示并选择超链接的能力,那么,端点格式化引擎42可以把文本显示为菜单或包括可以由用户选择的超链接以便于导航(步骤320)。在图7中示出这一实施例,其中机器人10在用户的个人数字助理上显示引导到关于特定股票的附加信息的超链接64的列表。应理解,各种其他信息中任何一种都可以被格式化并被显示。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用户无须指定特定股票就能够请求关于该股票的信息(即,“向我显示关于我的股票证券的信息”)。在这一例子中,用户可以把其证券作为其个人信息的一部分存储在知识库22上。替换地,用户可能已经把对其股票证券的访问信息存储在其个人信息中,该访问信息允许机器人访问被存储在可以经由搜索处理环境29访问的第三方服务器上的证券。在任一情况中,推理引擎20能够确定用户所请求的信息,并能够自己或结合搜索处理环境29来从知识库22上所存储的数据获得该信息。然后,这一信息可以被端点格式化引擎42格式化,以便优化该信息在用户设备12上的呈现。
在其中设备12没有显示或选择超链接的能力的实施例中(步骤322),或者在不希望使用超链接进行选择的实施例中,要由机器人10显示的内容可以改为被显示为菜单(步骤324)。在图6中示出这一实施例,其中机器人10在用户的移动电话上以菜单66显示内容。
在步骤326,如果端点格式化引擎42确定设备12没有文本能力,那么端点格式化引擎42可以把该内容格式化为下载到设备12的音频(步骤328)。在这一实施例中,可以把内容从端点化引擎42发送到语音转换引擎,该语音转换引擎可以是上述的语音转换引擎26,或用于把数据转换成音频格式的类似的软件应用程序。该格式化可以得到VoIP或模拟信号(其中例如VoIP/音频呼叫被桥接出到PSTN网络上)。
应理解,能够以不同于在图3中所示出的顺序来执行上述步骤。并且,上述步骤并非旨在成为被端点格式化引擎42用来格式化由机器人10发送给用户的内容的准则的穷尽列表。例如,端点格式化引擎可以接收与处理器速度、存储器大小和可用性、显卡性能和设备12的其他特性有关的附加信息。这些特性也可以影响被发送给设备的内容的格式化。
同样,以上所描述的步骤并非旨在成为端点格式化引擎42可以用来格式化内容的方式的穷尽列表。应理解,任何元数据、个人用户偏好或个人用户信息都可以用作端点格式化引擎42用于格式化内容的准则,并且格式化引擎42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其他格式。
在迄今所描述的诸实施例中,由机器人发送给用户的内容被机器人中的端点格式化引擎42为特定用户的设备而优化。在本系统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端点格式化引擎42可以被用于两个或多个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即是说,在建立两个或多个用户之间的连接之后,与其各自的设备相关的元数据可以被发送给消息通信程序服务器,此后被发送给用户各自的设备的内容可以被消息通信程序服务器上(或者在用户各自的设备上的客户端软件上)所包括的端点格式化引擎42优化。
在进一步的替换实施例中,两个或多个活动用户之间的初始连接可以通过消息通信程序服务器发生,以使得在该服务器上的端点格式化引擎42能够检测到相应设备参数并为其设备优化内容格式。这一格式化信息可以被存储,此后,那些用户之间的将来连接可以直接地点到点地独立于消息通信程序服务器发生。
如上所示,尽管本系统在如IM以及可能的Web和其他IM客户端等的应用程序接口中具有有利用途,但也构想了其他应用程序接口。此类其它应用程序接口包括经由客户端的web浏览器的web搜索、经由电子邮件服务器的电子邮件交换以及经由自动柜员机的银行交易。
图8示出本发明系统可以在上面实现的合适的通用计算系统环境100的一个例子,该计算系统环境100包括IM服务器、设备12和在此示出的任何处理设备。计算系统环境100只是合适的计算环境的一个例子,并非旨在对本发明系统的使用范围或功能提出任何限制。计算机环境100也不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示例性计算环境100中所示的诸组件的任何之一或它们的组合有关的任何依赖或要求。
本发明系统可与众多其他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一起操作。适合与本发明系统一起使用的公知的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性电子产品、网络PC、小型机、大型计算机、膝上型或掌上型计算机、手持式设备、包括任何上述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参见图8,用于实现本发明系统的一个示例性系统包括计算机110形式的通用计算设备。计算机110的诸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单元120、系统存储器130和系统总线121,其中系统总线121将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存储器130在内的各种系统组件耦合到处理单元120。系统总线121可以是若干类型的总线中的任一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以及使用多种总线体系结构中的任一种的局部总线。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此类体系结构包括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CA)总线、增强型ISA(E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部总线以及外围部件互连(PCI)总线(也称为背板(Mezzanine)总线)。
计算机110可以包括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能由计算机110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用存储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可以被用来存储所需信息并能被计算机110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通信介质通常以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等已调制数据信号的形式体现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并包括任何信息传输介质。术语“已调制数据信号”是指以在该信号中编码信息的方式来设置或改变其一个或多个特性的信号。作为例子而非限制,通信介质包括诸如有线网络或直接有线连接等有线介质以及诸如声学、射频、红外和其他无线介质等无线介质。以上任何一个的组合也应当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之内。
系统存储器130包括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131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32。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33(BIOS)通常被存储在ROM 131中,它包含例如在启动过程中帮助在计算机110内的各个元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例程。RAM 132一般包含可由处理单元120立即访问和/或当前进行操作的数据和/或程序模块。作为例子而非限制,图8示出了操作系统134、应用程序135、其他程序模块136以及程序数据137。
计算机110也可以包括其他可移动/不可移动、易失性/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仅仅作为例子,图8示出了从不可移动、非易失性磁介质读取或向其中写入的硬盘驱动器141,以及从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152读取或向其中写入的磁盘驱动器151。计算机110还可以包括从光学介质156读取或向其中写入的光学介质读取设备155。
其他可以用于示例性操作环境的可移动/不可移动、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盒式磁带、闪存卡、数字多功能盘、数字录像带、固态RAM、固态ROM等等。硬盘驱动器141通常通过不可移动存储器接口,如接口140连接到系统总线121,而磁盘驱动器151和光盘驱动器155通常通过可移动存储器接口,如接口150连接到系统总线121。
以上所讨论并在图8中所示的驱动器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为计算机110提供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和其他数据的存储。例如,在图8中,硬盘驱动器141被示为存储操作系统144、应用程序145、其他程序模块146和程序数据147。这些组件可以等同于或不同于操作系统134、应用程序135、其他程序模块136和程序数据137。在此对操作系统144、应用程序145、其他程序模块146和程序数据147给予不同的标号,以说明至少它们是不同的副本。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设备,如键盘162和定位设备161(通常指鼠标、跟踪球或触摸垫)向计算机110输入命令和信息。其他输入设备(未示出)可以包括话筒、操纵杆、游戏垫、圆盘式卫星天线、扫描仪等等。这些和其他输入设备通常通过耦合至系统总线121的用户输入接口160连接至处理单元120,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接口和总线结构连接,如并行端口、游戏端口或通用串行总线(USB)。监视器191或其他类型的显示设备也通过接口,如视频接口190连接至系统总线121。除监视器191之外,计算机也可以包括其他外围输出设备,如扬声器197和打印机196,它们可通过输出外围接口195连接。
计算机110可以使用到一个或多个远程计算机,如远程计算机180的逻辑连接在网络化环境中操作。远程计算机180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网络PC、对等设备或者其他常见的网络节点,并且一般包括许多或所有上面相对于计算机110所描述的元件,尽管在图8中只示出了存储器存储设备181。图8中所描绘的逻辑连接包括局域网(LAN)171和广域网(WAN)173,但也可以包括其他网络。此类网络环境常见于办公室、企业范围计算机网络、内联网和因特网。
当用于LAN网络环境时,计算机110通过网络接口或适配器170连接到LAN171。当用于WAN网络环境时,计算机110通常包括调制解调器172或用于在WAN 173,如因特网上建立通信的其他装置。可以内置或者外置的调制解调器172可经由用户输入接口160或者其他适当的装置被连接到系统总线121。在网络化环境中,相对于计算机110描述的程序模块或其部分可以被存储在远程存储器存储设备中。作为例子而非限制,图8示出远程应用程序185驻留在存储器设备181上。应该明白,所示网络连接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使用在计算机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的其他手段。
已经出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呈现了本发明系统的以上详细描述。这并非是详尽的或把本发明系统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根据以上讲授,可能有许多修改和变型。所描述的诸实施例被选择成使得可以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系统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以由此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最好地利用以各种实施例并带有适用于所考虑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的本发明。本发明系统的范围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定义。

Claims (20)

1.一种格式化内容以便通过网络连接呈现给设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至少部分地确定所述设备的功能,以及
(b)经由机器人将内容发送给所述设备,所述内容被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至少部分地确定所述设备的功能的步骤(a)来格式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地确定所述设备的功能的步骤(a)包括接收关于所述设备的元数据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地确定所述设备的功能的步骤(a)包括接收关于所述设备和运行在所述设备上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元数据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地确定所述设备的功能的步骤(a)包括基于运行在所述设备上的客户端的客户端协议、所述客户端的能力、所述客户端的类型、所述客户端的位置、所述客户端的品牌以及所述客户端的版本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来确定所述功能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关于被发送给所述设备的内容的格式化的用户偏好的存在的步骤,所述步骤(b)中发送的内容还至少部分地基于关于所述内容的格式化的用户偏好的存在被格式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将所述内容以与所述用户的自然语言交谈呈现给所述设备的步骤,其中所述步骤(a)确定所述设备是能够显示自然语言短语并能够经由键盘答复的计算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将所述内容和图形图像一起呈现给所述设备的步骤,其中所述步骤(a)确定所述设备能够显示图形图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将所述内容和视频一起呈现给所述设备的步骤,其中所述步骤(a)确定所述设备能够显示图形视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将所述内容以菜单驱动格式呈现给所述设备的步骤,其中所述步骤(a)确定所述设备是手持式移动设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将所述内容以超链接驱动格式呈现给所述设备的步骤,其中所述步骤(a)确定所述设备是手持式移动设备。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将所述内容以音频格式呈现给所述设备的步骤,其中所述步骤(a)确定所述设备不支持文本。
12.一种格式化内容以便通过即时消息通信网络连接和VoIP网络连接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呈现给设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接收与所述设备、运行在所述设备上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以及所述设备的用户的个人偏好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有关的信息;以及
(b)经由机器人确定要通过即时消息通信网络连接和VoIP网络连接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呈现给所述设备的内容的格式,所述格式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接收与所述设备、运行在所述设备上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以及所述设备的用户的个人偏好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有关的信息的步骤(a)。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和(b)由作为所述机器人的至少一部分被包括的端点格式化引擎来执行。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与所述设备、运行在所述设备上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以及所述设备的用户的个人偏好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有关的信息的步骤(a)包括接收与运行在所述设备上的客户端的客户端协议、所述客户端的能力、所述客户端的类型、所述客户端的位置、所述客户端的品牌以及所述客户端的版本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有关的元数据。
15.一种能够格式化要通过网络连接发送给设备的内容的机器人,包括:
能够接收与所述设备的功能有关的元数据,并且能够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设备的功能来格式化要被发送给所述设备的内容的格式化引擎。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形成用于支持所述机器人和所述设备的用户之间的即时消息通信的消息通信应用程序接口的一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式化引擎还能够将所述内容以自然语言交谈格式呈现给所述设备,其中所述格式化引擎确定所述设备是能够显示自然语言短语并能够经由键盘答复的计算机。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式化引擎还能够将所述内容以菜单驱动格式或超链接驱动格式的其中之一呈现给所述设备,其中所述格式化引擎确定所述设备是手持式移动设备。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式化引擎还能够将所述内容以音频格式呈现给所述设备,其中所述格式化引擎确定所述设备不支持文本。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式化引擎还能够接收与所述设备的用户关于内容要怎样在所述设备上呈现的个人偏好的存在有关的信息。
CNA2006800301712A 2005-08-18 2006-08-08 由端点定制的虚拟机器人通信格式 Pending CN1012434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207,664 2005-08-18
US11/207,664 US20070043878A1 (en) 2005-08-18 2005-08-18 Virtual robot communication format customized by endpoi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3437A true CN101243437A (zh) 2008-08-13

Family

ID=37758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301712A Pending CN101243437A (zh) 2005-08-18 2006-08-08 由端点定制的虚拟机器人通信格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43878A1 (zh)
EP (1) EP1922648A2 (zh)
JP (1) JP2009505284A (zh)
KR (1) KR20080038337A (zh)
CN (1) CN101243437A (zh)
WO (1) WO2007021719A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9837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发纳科机器人美国公司 监控/分析机器人相关信息并显示在智能装置上的系统
CN104424352A (zh) * 2013-08-22 2015-03-18 乐金信世股份有限公司 向用户终端提供代理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5207889A (zh) * 2015-08-24 2015-12-30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运行在即时通信平台上的机器人app应用方法
CN107294837A (zh) * 2017-05-22 2017-10-24 北京光年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虚拟机器人进行对话交互的方法和系统
CN111033464A (zh) * 2017-08-31 2020-04-1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从web API规范生成聊天机器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30144B2 (en) 2005-12-09 2010-06-01 Ebuddy Holding B.V. High level network layer system and method
US8139752B2 (en) * 2006-07-28 2012-03-20 Ubiquity Software Corporation Limited Voice conference control from an instant messaging session using an automated agent
US8341221B2 (en) * 2006-10-05 2012-12-25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Instant messenger location buddy
US20080155030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Fortier Stephane Maxime Franco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veying information to an instant messaging client
US20080155031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Fortier Stephane Maxime Franco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veying information to an instant messaging client
US8943128B2 (en) * 2006-12-21 2015-01-27 Bc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veying information to an instant messaging client
US20090077180A1 (en) * 2007-09-14 2009-03-19 Flowers John S Nove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syntactically accurate messages over a network
US20100257453A1 (en) * 2007-11-13 2010-10-07 Alcatel-Lucent Usa Inc. Watcher proposed presence states
WO2009130698A2 (en) * 2008-04-23 2009-10-29 Neta Weinryb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iscussions using messaging services
KR100993996B1 (ko) 2008-04-24 2010-11-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 시트용 암레스트 장치
US20090327437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al time media-based social network notifications
US20100083139A1 (en) * 2008-09-26 2010-04-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rtual universe avatar companion
US8176421B2 (en) 2008-09-26 2012-05-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rtual universe supervisory presence
US20100169352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Flowers John S Nove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syntactically accurate messages over a network
US8775529B2 (en) * 2009-05-08 2014-07-08 Raytheon Company Bridg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ommunication services using different protocols
US20110007732A1 (en) * 2009-07-08 2011-01-13 John Ward Unifi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04178B1 (en) 2010-07-09 2021-01-26 Gummarus, Ll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cessing a request for a resource in a communication
US8707302B2 (en) * 2011-01-06 2014-04-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personalizing feed content in virtualize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US9110977B1 (en) * 2011-02-03 2015-08-18 Linguastat, Inc. Autonomous real time publishing
KR101402506B1 (ko) * 2011-12-01 2014-06-03 라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인스턴트 메시징 어플리케이션을 이용한 대화형 정보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30071958A (ko) * 2011-12-21 2013-07-01 엔에이치엔(주) 인스턴트 메시징 어플리케이션에서 메시지 통번역을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4043165A2 (en) * 2012-09-11 2014-03-20 Vidy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gent-based integration of instant messaging and video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021052B1 (en) 2012-09-22 2018-07-10 Sitting Man, Ll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cessing a data object identification request in a communication
EP2901612A4 (en) * 2012-09-28 2016-06-15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MITIGATING MALICIOUS THREATS ON A NETWORK
US10019135B1 (en) 2012-10-18 2018-07-10 Sitting Man, Llc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nstraining a communication exchange
US10033672B1 (en) 2012-10-18 2018-07-24 Sitting Man, Llc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browsing using a communicant identifier
JP5666637B2 (ja) * 2013-02-25 2015-02-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メッセージ通知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4172880A1 (en) * 2013-04-25 2014-10-30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and instant messaging client devices for performing im using menu option
US20150004591A1 (en) * 2013-06-27 2015-01-01 DoSomething.Org Device,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providing an educational, text-based interactive game
US20150100506A1 (en) * 2013-10-07 2015-04-09 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eport vehicle ownership information
US10140782B2 (en) 2013-10-07 2018-11-27 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mpany Vehicle sharing tool based on vehicle condition assessments
US10423989B2 (en) 2013-10-07 2019-09-24 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to assess the condition of a vehicle
KR20150069917A (ko) * 2013-12-16 2015-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 시스템, 모바일 디바이스의 메신저 애플리케이션을 이용하여 화상형성장치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모바일 디바이스
US10606718B1 (en) 2013-12-19 2020-03-31 Amdocs Development Limite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managing fault recovery in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Nfv) based networks
US20160044380A1 (en) * 2014-06-12 2016-02-11 Bertrand Barrett Personal helper bot system
BR102015004521B1 (pt) * 2015-02-27 2023-09-26 Samsung Eletrônica da Amazônia Ltda. Método para comunicação entre usuários e dispositivos inteligentes
US10402463B2 (en) * 2015-03-17 2019-09-03 Vm-Robot, Inc. Web browsing robot system and method
CN104915113B (zh) * 2015-05-28 2019-02-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及其信息搜索方法
AU2016281676A1 (en) * 2015-06-26 2018-01-18 Groupon, Inc. Mobile chat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with promotional systems
ES2600145B1 (es) * 2015-08-06 2017-11-20 Proyectos Y Soluciones Tecnológicas Avanzadas, S.L.P. Sistema de mensajería instantánea
CN105141503A (zh) * 2015-08-13 2015-12-09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新的即时通信智能机器人
US10587708B2 (en) * 2016-03-28 2020-03-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modal conversational intercom
US11487512B2 (en) 2016-03-29 2022-11-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Generating a services application
US20200036658A1 (en) * 2016-04-18 2020-01-30 Inzane Labs Private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sting user communications using bots
US10162817B2 (en) 2016-06-14 2018-12-2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mputer messaging bot creation
US10360906B2 (en) 2016-06-14 2019-07-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mputer proxy messaging bot
US10341267B2 (en) 2016-06-20 2019-07-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nonymized identifiers for sec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940390B1 (en) * 2016-09-27 2018-04-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trol system using scoped search and conversational interface
US10361975B2 (en) * 2016-10-10 2019-07-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ssaging bot selection in multi-bot chat sessions
US10333868B2 (en) * 2017-04-14 2019-06-25 Facebook, Inc. Techniques to automate bot creation for web pages
CN107480315B (zh) * 2017-05-26 2021-03-05 浙江理工大学 参数化样板设计的方法和系统
US10728190B2 (en) * 2017-06-29 2020-07-28 Salesforce.Com, Inc. Form based user interactions via messaging channels
US11107141B1 (en) 2017-07-20 2021-08-31 Wells Fargo Bank, N.A. Bot-to-bot intelligence for transactions and interactions
US10885911B2 (en) * 2018-09-14 2021-01-05 Salesforce.Com, Inc. Voice endpoint to chatbot bridge interface
WO2020198438A1 (en) * 2019-03-28 2020-10-01 Liveperson, Inc. Dynamic message processing and aggregation of data in messag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27098A3 (en) * 1996-08-19 2003-03-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vice independent and transfer optimized interactive client-server dialog system
US6363301B1 (en) * 1997-06-04 2002-03-26 Nativemind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focusing the attention of a virtual robot interacting with users
US6167441A (en) * 1997-11-21 2000-12-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ustomization of web pages based on requester type
US6236983B1 (en) * 1998-01-31 2001-05-22 Ave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a device or a user of a device
US6202062B1 (en) * 1999-02-26 2001-03-13 Ac Properties B.V. System, method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creating a filtered information summary based on multiple profiles of each single user
GB2353111A (en) * 1999-08-07 2001-02-14 Ibm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omputers
FI20000637A0 (fi) * 2000-03-17 2000-03-17 Codeonline Oy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kysymysten esittämiseen ja vastausten vastaanottoon
US6801793B1 (en) * 2000-06-02 2004-10-05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senting and/or converting messages
US7146404B2 (en) * 2000-08-22 2006-12-05 Colloqui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uthenticated access to a service on behalf of a user
US6754647B1 (en) * 2000-09-26 2004-06-22 Ver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erarchically decomposed bot scripts
US6785707B2 (en) * 2000-11-14 2004-08-31 Bitfone Corp. Enhanced multimedia mobile content delivery and message system using cache management
DE10063148A1 (de) * 2000-12-18 2002-06-20 Deutsche Telekom Ag Dialoganlage für eine Mensch-Maschine-Interaktion mit kooperierenden Dialogeinrichtungen
US7861252B2 (en) * 2001-03-21 2010-12-28 Andrzej Uszok Intelligent software agent system architecture
JP2003050786A (ja) * 2001-08-03 2003-02-21 Nissan Motor Co Ltd 分散情報収集システム
US20030182391A1 (en) * 2002-03-19 2003-09-25 Mike Leber Internet based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r
US20050027805A1 (en) * 2003-07-15 2005-02-03 Aoki Norihiro Edwin Instant messaging and enhanced scheduling
ATE497312T1 (de) * 2003-10-30 2011-02-15 Research In Motion Ltd System zur formatierung von elektronischen nachrichten eines mobilen telekommunikationsendgerätes
US20060167977A1 (en) * 2004-12-15 2006-07-27 Alcatel Presen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orming device view of presentity preferences into media view
US20060184609A1 (en) * 2005-02-16 2006-08-17 Li Deng Simplified scheme of rich content messaging from PC to mobile devices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9837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发纳科机器人美国公司 监控/分析机器人相关信息并显示在智能装置上的系统
CN103679837B (zh) * 2012-09-07 2018-05-18 发纳科机器人美国公司 监控/分析机器人相关信息并显示在智能装置上的系统
CN104424352A (zh) * 2013-08-22 2015-03-18 乐金信世股份有限公司 向用户终端提供代理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US9684711B2 (en) 2013-08-22 2017-06-20 Lg Cn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gent service to user terminal
CN104424352B (zh) * 2013-08-22 2017-10-13 乐金信世股份有限公司 向用户终端提供代理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5207889A (zh) * 2015-08-24 2015-12-30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运行在即时通信平台上的机器人app应用方法
CN107294837A (zh) * 2017-05-22 2017-10-24 北京光年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虚拟机器人进行对话交互的方法和系统
CN111033464A (zh) * 2017-08-31 2020-04-1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从web API规范生成聊天机器人
CN111033464B (zh) * 2017-08-31 2024-04-1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从web API规范生成聊天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21719A3 (en) 2007-04-12
EP1922648A2 (en) 2008-05-21
JP2009505284A (ja) 2009-02-05
WO2007021719A2 (en) 2007-02-22
KR20080038337A (ko) 2008-05-06
US20070043878A1 (en) 200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3437A (zh) 由端点定制的虚拟机器人通信格式
KR100620826B1 (ko) 대화형 컴퓨팅 시스템 및 방법, 대화형 가상 머신, 프로그램 저장 장치 및 트랜잭션 수행 방법
US9819744B1 (en) Multi-modal communication
US654600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n intelligent and mobile menu-interface agent
JP4237951B2 (ja) 会話ブラウズおよびマルチメディア・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オン・デマンドを提供する会話ポータル
US8370321B2 (en) Automated information-provision system
US20190087707A1 (en) Artificial conversational entity methods and systems
US20020052913A1 (en) User support apparatus and system using agents
US20090298529A1 (en) Audio HTML (aHTML): Audio Access to Web/Data
US2014031719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conversational agent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nd trigger actions
JP2008191748A (ja) ユーザ間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方法、ユーザ間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ユーザ間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装置
JP2003508855A (ja) 1グループの参加者間の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KR20050054874A (ko) 동일한 웹 페이지를 써핑하는 사용자간의 통신 엑세스
JP2008146639A (ja) クライアントにウェブ・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システム
EP213921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services based on network
CN111212327A (zh) 一种播放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06007427A2 (en) System for processing a data request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080033918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upplemental data communication and utilization
US2002005938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oys through computer communication
KR100522625B1 (ko) 대화형 인터페이스 통신시스템의 서비스 제공방법
JP2002163171A (ja) ユーザ支援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KR100523289B1 (ko) 대화형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정황 분석방법
KR20000049956A (ko) 감성장치를 이용한 인터넷 전자우편과 채팅서비스 방법 및시스템
KR20050068041A (ko) 자원공유 시스템 및 방법
EP4150893A1 (en) Virtual remote control on first device to control second device, eg tv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