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7142C - 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及地基增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及地基增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7142C
CN100437142C CNB2007101187161A CN200710118716A CN100437142C CN 100437142 C CN100437142 C CN 100437142C CN B2007101187161 A CNB2007101187161 A CN B2007101187161A CN 200710118716 A CN200710118716 A CN 200710118716A CN 100437142 C CN100437142 C CN 10043714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osphere delay
delay error
station
error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1187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9650A (zh
Inventor
张军
朱衍波
薛瑞
张淼艳
王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7101187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37142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89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9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71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714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误差分离方法及地基增强系统。误差分离方法的步骤是:分别计算地面站码平滑伪距和用户站码平滑伪距;分别估算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和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将地面站数据广播给用户站;用户站对上述数据进行差分校正。该地基增强系统为:地面站和用户站中分别包括两个滤波单元,一个用来计算码平滑伪距,另一个用来估算电离层延迟误差;用户站还包括差分处理单元,用于对用户站数据和地面站数据进行差分处理。上述方案可以消除电离层延迟的空间梯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减小码平滑伪距中噪声和多径误差;上述地基增强系统解得的差分定位结果,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及地基增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GPS导航定位方法,特别是利用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进行差分定位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GPS导航定位系统,特别是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导航定位。
背景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也叫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GPS)包括三部分: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GPS的定位原理是:用户接收空间段的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计算出信号从卫星到达用户接收机的时间,再乘以光速,即为卫星到用户接收机的距离;空间卫星的位置可以通过卫星星历计算出来;用户同时观测3颗卫星建立关于自己三维位置的3个方程,从而解算出三维位置。由于用户接收机时钟不能与卫星时钟完全同步,所以在定位方程中还包含一个接收机钟差的未知数,因此用户实际上需要同时观测4颗卫星,建立4个方程,解算用户三维位置和接收机钟差。
在用户测得的卫星到接收机的位置中,实际上还包含卫星的星历、星钟、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以及接收机热噪声和多径效应引起的误差,因此这个计算出的距离称为伪距。对GPS的用户来说,直接通过伪距计算的定位结果大约有12.5米的误差。现在已经有很多系统可以辅助用户获得更高精度的定位结果,其中有一类系统称为地基增强系统(Ground BasedAugmentation System,以下简称:GBAS),用户通过接收由地面站发送的增强信息来获得更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GBAS基于误差的相关性原理,认为星钟误差、星历误差、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误差在时间或空间上是强相关的,即距离很近的两个观测者同时观测同一颗卫星,则他们的定位误差基本相同。因此,在局域范围内能够通过差分的方式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GBAS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已知精确位置的参考站获得伪距观测量,再计算出卫星和参考站的真实距离,计算两者之差得到差分校正值,并将之发送给用户接收机;用户接收机利用这些差分校正值改正自己的伪距观测量,则可得到较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然而,实际中伪距观测量的误差中,电离层延迟误差是随时间以及卫星信号经过电离层的路径长度和卫星仰角而变化的,并且电离层本身的变化也导致电离层延迟误差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这些变化给GBAS带来了附加的误差。
GBAS中通常使用载波平滑处理技术来消除此附加的误差,通过联合使用码观测量和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互补滤波,通过增加滤波时间常数减小滤波后平滑码伪距的噪声和多径误差,这种技术已经很成熟并成为GBAS的基础。然而,由于电离层折射对码观测量和载波相位观测量影响的不一致性,使得电离层的时间梯度会产生平滑滤波的残差,并且其大小与平滑滤波器时间常数成正比。由于上述载波平滑处理技术的特性,要设计一个折中的滤波时间常数用以平衡平滑码伪距的噪声和多径误差,以及电离层的时间梯度引起的滤波残差。
目前在单频GBAS系统中,由于电离层延迟误差的时间梯度给GBAS带来的附加差分校正残差无法解决。未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为民用用户站设计了多个导航频率,多导航频率观测量的使用将有助于更为精确的估计电离层延迟误差,并构建无电离层偏差的平滑滤波器,减轻电离层延迟误差对GBAS系统的影响。
目前的无偏差(Divergence-Free,简称:DFree)滤波方法就是使用双频观测数据改进平滑滤波的精度,该方法使用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构建组合的载波相位观测量,使其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量与码观测量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量的大小和符号均相同,在滤波前,先通过求差消去此分量,滤波后再将其加入平滑码伪距中。这样,DFree方法消除了电离层延迟时间梯度产生的滤波残差。但是,由于此方法应用的是双频信号,所以将双频载波相位噪声和多径误差引入了码平滑伪距中。
此外,在使用载波平滑处理技术时,电离层的空间梯度也会在用户端引起附加的差分校正误差,其大小通常为0.2cm/km。而且此空间梯度带来的差分校正残差是现有无论单频还是双频用户都无法消除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使得用户的差分定位精度得以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地基增强系统,使得用户使用该系统可以得到精度很高的定位结果。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地面系统码平滑伪距;
估算地面系统电离层延迟误差;
计算用户站码平滑伪距;
估算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
将所述地面系统码平滑伪距和所述地面系统电离层延迟误差发送给用户站;
用户站对所述地面系统码平滑伪距、地面系统电离层延迟误差和所述用户站码平滑伪距、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进行差分校正。
所述计算地面站码平滑伪距和用户站码平滑伪距利用的是无偏差平滑滤波技术,具体步骤为:
利用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构建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所述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r+i1+NΦ1Φ1,其中r为所述地面系统或用户站到卫星的伪距测量值,i1为L1频率码观测量和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NΦ1为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整周模糊度,ηΦ1为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用码观测量ρ1=r+i1ρ1减去所述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则可消去其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量i1,得到χ=ηρ1-(NΦ1Φ1),其中ηρ1为L1频率码观测量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将消去电离层延迟误差后的χ经无偏差平滑滤波器滤波后,得到: χ ^ = - N Φ 1 + F ( η ρ 1 - η Φ 1 ) , 其中F为低通滤波传递函数;
所述
Figure C20071011871600102
再计算L1频率码观测量与L2频率码观测量的差值ψ;
构建L1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与L2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值φ,使得φ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差值与ψ中的大小和符号相等;
求出ψ和φ的差值,所述差值中除去了电离层延迟误差差值,即χ=ψ-φ,将χ经平滑滤波器进行滤波得到
Figure C20071011871600103
将φ再加回到
Figure C20071011871600104
得到再利用
Figure C20071011871600106
对电离层误差进行精确估计。
与所述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相加得到滤波后的码平滑伪距: Ψ ^ = r + i 1 + ϵ D , 其中εD=Fηρ1+(1-F)ηΦ1为码平滑伪距中附加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所述估算地面系统电离层延迟误差和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的步骤具体为:
计算L1频率码观测量与L2频率码观测量的差值ψ;
构建L1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与L2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值φ,使得φ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差值与ψ中的大小和符号相等;
求出ψ和φ的差值,所述差值中除去了电离层延迟误差差值,即χ=ψ-φ,将χ经平滑滤波器进行滤波得到
Figure C20071011871600111
将φ再加回到
Figure C20071011871600112
得到
Figure C20071011871600113
再利用
Figure C20071011871600114
对电离层误差进行精确估计。
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消除电离层延迟的空间梯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减小码平滑伪距中噪声和多径误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地基增强系统,包括地面站和用户站,地面站和用户站均包括接收机和数据链电台,用于接收和传送数据,其中:
所述地面站包括:第一滤波单元,用于计算地面站码平滑伪距;第二滤波单元,用于估算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
所述用户站包括:第三滤波单元,用于计算用户站码平滑伪距;第四滤波单元,用于估算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差分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地面站广播给用户站的数据和所述用户站求得的数据进行差分校正,得到差分校正值。
所述第一滤波单元计算地面站码平滑伪距和所述第三滤波单元计算用户站码平滑伪距利用的是无偏差平滑滤波技术,具体步骤为:
利用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构建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所述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r+i1+NΦ1Φ1,其中r为所述地面系统或用户站到卫星的伪距测量值,i1为L1频率码观测量和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NΦ1为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整周模糊度,ηΦ1为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用码观测量ρ1=r+i1ρ1减去所述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则可消去其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量i1,得到χ=ηρ1-(NΦ1Φ1),其中ηρ1为L1频率码观测量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将消去电离层延迟误差后的χ经无偏差平滑滤波器滤波后,得到: χ ^ = - N Φ 1 + F ( η ρ 1 - η Φ 1 ) , 其中F为低通滤波传递函数;
所述
Figure C20071011871600116
再与所述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相加得到滤波后的码平滑伪距: Ψ ^ = r + i 1 + ϵ D , 其中εD=Fηρ1+(1-F)ηΦ1为码平滑伪距中附加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所述第二滤波单元估算地面系统电离层延迟误差和所述第四滤波单元估算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的步骤具体为:
计算L1频率码观测量与L2频率码观测量的差值ψ;
构建L1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与L2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值φ,使得φ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差值与ψ中的大小和符号相等;
求出ψ和φ的差值,所述差值中除去了电离层延迟误差差值,即χ=ψ-φ,将χ经平滑滤波器进行滤波得到
将φ再加回到
Figure C20071011871600123
得到
Figure C20071011871600124
再利用
Figure C20071011871600125
对电离层误差进行精确估计。
上述地基增强系统中,当用户站收到地面站发送来的数据后,进行数据处理,解得差分定位结果,并且提高定位精度。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误差分离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地基增强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滤波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介绍下GPS系统中码和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模型:
假设GPS的L1频率下的码和载波相位观测量为ρ1和φ1,其方程分别为:
ρ 1 = r + i 1 + η ρ 1 φ 1 = r - i 1 + N 1 + η φ 1 - - - ( 1 )
其中:r为用户到卫星的真实距离与码观测量、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公共误差之和,公共误差包括星钟、星历和对流层误差以及“选择可用性(Selective Availability,简称:SA)”卫星信号干扰;i1为L1频率下码和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N1为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整周模糊度;ηρ1、ηφ1分别为码观测量、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噪声与多径误差之和。
类似的,GPS的L2频率下的码和载波相位观测量为ρ2和φ2,其方程分别为:
ρ 2 = r + i 2 + η ρ 2 φ 2 = r - i 2 + N 2 + η φ 2 - - - ( 2 )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出,在GBAS地面站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将进行两次载波平滑滤波,一次滤波用于计算码平滑伪距,通过增加滤波时间常数,来尽可能的削弱码平滑伪距中的噪声和多径误差分量,另一次滤波用于精确估计电离层延迟误差,并把分别削弱了噪声和多径误差的码平滑伪距以及精确估计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别发给用户站;
在用户站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对于单频用户,可以继续使用地面站发送的码平滑伪距进行校正,其处理方式与传统GBAS工作方式相同;对于双频用户,由于也可进行两次载波平滑滤波,一次得到用户站的码伪距观测量,另一次滤波使用双频观测量计算出用户站的电离层延迟误差,用用户站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减去地面站发来的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就可以计算出用户站和地面站间的电离层延迟空间梯度,从而消除此误差的影响,提高差分定位精度。
将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出来的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为:
步骤101、计算地面站码平滑伪距;
步骤102、估算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
步骤103、计算用户站码平滑伪距;
步骤104、估算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
步骤105、将地面站码平滑伪距和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发送给用户站;
步骤106、用户站对地面站码平滑伪距、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和用户站码平滑伪距、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进行差分校正。
其中步骤101计算地面站码平滑伪距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011、利用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构建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即:
Φ = φ 1 - 2 α ( φ 1 - φ 2 ) ,将φ1,φ2代入,得
Φ=r+i1+NΦ1Φ1
其中r为所述地面系统或用户站到卫星的伪距测量值;i1为L1频率码观测量和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NΦ1为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整周模糊度, N Φ 1 = N 1 - 2 α ( N 1 - N 2 ) ; ηΦ1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η Φ 1 = η φ 1 - 2 α ( η φ 1 - η φ 2 ) ;
注意到此时Φ中得电离层分量得符号已经改变。
步骤1012、码观测量Ψ=ρ1=r+i1ρ1,在滤波前先用Ψ减去Φ,则可消去其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量i1,得到
χ=ηρ1-(NΦ1Φ1);
步骤1013、将消去电离层延迟误差后的χ经无偏差平滑滤波器滤波后,得到
χ ^ = - N Φ 1 + F ( η ρ 1 - η Φ 1 ) ,
其中F为低通滤波传递函数;
步骤1014、
Figure C20071011871600145
再与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相加得到滤波后的码平滑伪距:
Ψ ^ = r + i 1 + ϵ D ,
其中εD=Fηρ1+(1-F)ηΦ1为码平滑伪距中附加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由得到的码平滑伪距可知,由于滤波前先消去了电离层延迟误差,所以滤波后不再产生附加的电离层误差,因此滤波器的时间常数可以足够长,用以减小码平滑伪距中附加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步骤102估算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021、计算L1频率码观测量与L2频率码观测量的差值,即:
ψ=ρ12=(i1-i2)+ηρ12
其中,i2为L2频率码观测量和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L1和L2频率下码观测量的噪声和多径误差的差值:ηρ12=ηρ1ρ2
步骤1022、计算L1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与L2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值,即:
φ=-(φ12)=(i1-i2)-N12φ12
其中,L1和L2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整周模糊度的差值为N12=N1-N2,L1和L2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噪声和多径误差的差值为ηφ12=ηφ1φ2
步骤1023、用所述L1频率码观测量与L2频率码观测量的差值ψ减去所述L1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与L2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值φ,则可消去其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量(i1-i2),得到χ=ηρ12+N12φ12
步骤1024、将消去电离层延迟误差后的χ经平滑滤波器滤波后,得到: χ ^ = N 12 + Fη ρ 12 + Fη φ 12 , 其中F为低通滤波传递函数;
步骤1025、所述
Figure C20071011871600152
再与所述L1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与L2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值φ相加得到滤波后的电离层延迟误差:
ψ ^ = ( i 1 - i 2 ) + ϵ 1 ,
其中ε1=Fηρ12+(F-1)ηφ12为电离层延迟误差中附加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步骤1026、将电离层延迟误差 ψ ^ = ( i 1 - i 2 ) + ϵ 1 经缩放得到L1频率电离层延迟误差的估计值: i ^ 1 = i 1 + 1 α ϵ 1 .
由上述求L1频率电离层延迟误差的估计值的过程可知,由于滤波前也提前消去了电离层延迟误差,所以滤波后不会产生附加的电离层误差,因此同样可以通过增加滤波的时间常数,来减小电离层延迟误差的估计值中附加的噪声和多径误差,使估计的电离层延迟误差更加精确。
用与上述步骤1011~1014和步骤1021~1026相同的求解过程计算步骤103中的用户站码平滑伪距
Figure C20071011871600156
和步骤104中的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
Figure C20071011871600157
将地面站求出的码平滑伪距和电离层延迟误差同时发送给用户站,由用户站对地面站发送的数据及用户自己求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地面站的码平滑伪距和电离层延迟误差分别为:
Ψ ^ B = r B + i 1 B + ϵ D B ,
i ^ 1 B = i 1 B + 1 α ϵ 1 B ;
用户站的码平滑伪距和电离层延迟误差分别为:
Ψ ^ A = r A + i 1 A + ϵ D A ,
i ^ 1 A = i 1 A + 1 α ϵ 1 A .
显然,对用户而言,
Figure C20071011871600165
是比
Figure C20071011871600166
更为精确的对本地电离层延迟误差的估计,
Figure C20071011871600167
Figure C20071011871600168
的差值即为电离层空间梯度导致的电离层延迟误差。现在,用户只需从码平滑伪距中减去估算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对剩余部分进行差分计算,即:
Figure C20071011871600169
进行差分校正,即可得到精度很高的差分校正值 ΔΨ = ( Ψ ^ A - i ^ 1 A ) - ( Ψ ^ B - i ^ 1 B ) .
上述基于GBAS系统的,利用误差分离求差分校正值的方法,与传统单频用户求差分校正值的方法相比,误差分离方法消除了由于电离层空间梯度的影响,在用户站中附加的差分校正误差;但是,却将地面站的L2频率下的码和载波相位噪声和多径误差引入空中用户,该缺陷可以通过将滤波时间增长而得到减小。因此,只要滤波时间足够长,GBAS系统的总体误差还是降低了,用户的差分定位精度得到了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提出,在GBAS系统中,地面站将使用两个载波平滑滤波器,一个用于削弱滤波后的码平滑伪距中的噪声和多径误差分量,另一个用于估计电离层延迟误差,并把经两个载波平滑滤波器后得到的数据同时广播给空中用户。
这样,对于单频用户站,可以继续使用码平滑伪距进行校正,其处理方式与传统GBAS相同。对于双频用户站,由于其中也包含两个载波平滑滤波器,可以使用双频观测量计算出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估计值,减去地面站发来的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就可以计算出用户和地面站间的电离层延迟空间梯度,从而消除此误差的影响,提高差分定位精度。
该GBAS系统如图2所示,地面站B包括:接收机6,通过天线8接收卫星信号;第一滤波单元1,用于计算地面站码平滑伪距;第二滤波单元2,用于估算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数据链电台7,通过天线8将地面站第一和第二滤波单元算出的数据广播给用户站。用户站A包括:接收机6,通过天线8接收卫星信号;第三滤波单元3,用于计算用户站码平滑伪距;第四滤波单元4,用于估算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差分处理单元5,用于对地面站广播给用户站的数据和所述用户站求得的数据进行差分校正,得到差分校正值。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计算方法利用L1频率和L2频率下的码观测量ρ和载波相位观测量φ完成上述滤波单元的对码平滑伪距及电离层误差的计算。如图3所示第一至第四滤波单元又主要包括求差单元9,用于对码观测量和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相减运算,消除其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滤波器10,用于对求差单元求出的结果进行运算;求和单元11,用于将经过滤波器求得的结果与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相加运算,得出最后的滤波结果。
最后经差分单元计算得出的差分校正值即为我们最后所需要的定位信息。该差分校正值由于是通过分离了电离层延迟误差而求出的,没有了电离层延迟的空间梯度的影响,所以精度得到提高;且由于在滤波过程中也消除了电离层时间梯度的影响,所以可以通过尽可能的增加滤波时间常数来减小码平滑伪距中的噪声和多径误差,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差分比较值的精度,得到精确的差分定位信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计算地面站码平滑伪距;
估算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
计算用户站码平滑伪距;
估算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
将所述地面站码平滑伪距和所述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发送给用户站;
用户站对所述地面站码平滑伪距、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和所述用户站码平滑伪距、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进行差分校正;
所述计算地面站码平滑伪距和用户站码平滑伪距利用的是无偏差平滑滤波技术,具体步骤为:
利用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构建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所述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r+i1+NΦ1Φ1,其中r为所述地面系统或用户站到卫星的伪距测量值,i1为L1频率码观测量和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NΦ1为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整周模糊度,ηΦ1为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用码观测量ρ1=r+i1ρ1减去所述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则可消去其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量i1,得到χ=ηρ1-(NΦ1Φ1),其中ηρ1为L1频率码观测量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将消去电离层延迟误差后的χ经无偏差平滑滤波器滤波后,得到: χ ^ = - N Φ 1 + F ( η ρ 1 - η Φ 1 ) , 其中F为低通滤波传递函数;
所述再与所述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相加得到滤波后的码平滑伪距: Ψ ^ = r + i 1 + ϵ D , 其中εD=Fηρ1+(1-F)ηΦ1为码平滑伪距中附加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所述估算地面系统电离层延迟误差和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的步骤具体为:
计算L1频率码观测量与L2频率码观测量的差值ψ;
构建L1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与L2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值φ,使得φ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差值与ψ中的大小和符号相等;
求出ψ和φ的差值,所述差值中除去了电离层延迟误差差值,即χ=ψ-φ,将χ经平滑滤波器进行滤波得到
将φ再加回到
Figure C2007101187160003C2
得到
Figure C2007101187160003C3
再利用
Figure C2007101187160003C4
对电离层误差进行精确估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值ψ及差值φ的具体求解步骤为:
计算L1频率码观测量ρ1=r+i1ρ1;计算L2频率码观测量ρ2=r+i2ρ2
计算L1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φ1=r-i1+N1φ1;计算L2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φ2=r-i2+N2φ2
用L1频率码观测量减去L2频率码观测量,即:ψ=ρ12=(i1-i2)+ηρ12,其中,i2为L2频率码观测量和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ηρ12为L1和L2频率码观测量的噪声和多径误差的差值;
构建L1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与L2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值φ,即:φ=-(φ12)=(i1-i2)-N12φ12,其中,N12为L1和L2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整周模糊度的差值,ηφ12为L1和L2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噪声和多径误差的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过程的具体步骤为:
用所述ψ减去所述φ,则可消去其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量(i1-i2),得到χ=ηρ12+N12φ12
将消去电离层延迟误差差值后的χ经平滑滤波器滤波,得到: χ ^ = N 12 + Fη ρ 12 + Fη φ 12 , 其中F为低通滤波传递函数;
所述
Figure C2007101187160004C1
再与所述φ相加得到滤波后的电离层延迟误差: ψ ^ = ( i 1 - i 2 ) + ϵ 1 , 其中ε1=Fηρ12+(F-1)ηΦ12为电离层延迟误差中附加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层延迟误差经缩放后可得到L1频率电离层延迟误差的估计值: i ^ 1 = i 1 + 1 α ϵ 1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层延迟误差中附加的噪声和多径误差ε1可随无偏差平滑滤波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站对所述地面站码平滑伪距、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和所述用户站码平滑伪距、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进行差分校正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用户站码平滑伪距减去所述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即:
Figure C2007101187160004C4
其中为用户站码平滑伪距,
Figure C2007101187160004C6
为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
所述地面站码平滑伪距减去所述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即:
Figure C2007101187160004C7
其中
Figure C2007101187160004C8
为地面站码平滑伪距,
Figure C2007101187160004C9
为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
再将上述求出的地面站的差值减去求出的用户站的差值,得到差分比较值。
7、一种地基增强系统,包括地面站和用户站,地面站和用户站均包括接收机和数据链电台,用于接收和传送数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面站包括:第一滤波单元,用于计算地面站码平滑伪距;第二滤波单元,用于估算地面站电离层延迟误差;
所述用户站包括:第三滤波单元,用于计算用户站码平滑伪距;第四滤波单元,用于估算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差分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地面站广播给用户站的数据和所述用户站求得的数据进行差分校正,得到差分校正值;
所述第一滤波单元计算地面站码平滑伪距和所述第三滤波单元计算用户站码平滑伪距利用的是无偏差平滑滤波技术,具体步骤为:
利用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构建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所述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r+i1+NΦ1Φ1,其中r为所述地面系统或用户站到卫星的伪距测量值,i1为L1频率码观测量和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NΦ1为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整周模糊度,ηΦ1为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中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用码观测量ρ1=r+i1ρ1减去所述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则可消去其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量i1,得到χ=ηρ1-(NΦ1Φ1),其中ηρ1为L1频率码观测量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将消去电离层延迟误差后的χ经无偏差平滑滤波器滤波后,得到: χ ^ = - N Φ 1 + F ( η ρ 1 - η Φ 1 ) , 其中F为低通滤波传递函数;
所述
Figure C2007101187160005C2
再与所述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相加得到滤波后的码平滑伪距: Ψ ^ = r + i 1 + ϵ D , 其中εD=Fηρ1+(1-F)ηΦ1为码平滑伪距中附加的噪声和多径误差;
所述第二滤波单元估算地面系统电离层延迟误差和所述第四滤波单元估算用户站电离层延迟误差的步骤具体为:
计算L1频率码观测量与L2频率码观测量的差值ψ;
构建L1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与L2频率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值φ,使得φ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差值与ψ中的大小和符号相等;
求出ψ和φ的差值,所述差值中除去了电离层延迟误差差值,即χ=ψ-φ,将χ经平滑滤波器进行滤波得到
Figure C2007101187160005C4
将φ再加回到
Figure C2007101187160005C5
得到再利用
Figure C2007101187160005C7
对电离层误差进行精确估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基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单元具体结构包括:
求差单元,用于对码观测量和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相减运算,消除其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
滤波器,用于对求差单元求出的结果进行运算;
求和单元,用于将传递单元求得的结果与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相加运算,得出最后的滤波结果。
CNB2007101187161A 2007-07-12 2007-07-12 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及地基增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714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187161A CN100437142C (zh) 2007-07-12 2007-07-12 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及地基增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187161A CN100437142C (zh) 2007-07-12 2007-07-12 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及地基增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9650A CN101089650A (zh) 2007-12-19
CN100437142C true CN100437142C (zh) 2008-11-26

Family

ID=38943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1871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7142C (zh) 2007-07-12 2007-07-12 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及地基增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3714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9274B (zh) * 2008-12-08 2011-06-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离层延迟误差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1487883B (zh) * 2009-03-09 2012-1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适用于多模卫星导航系统的电离层格网校正方法
CN101865992B (zh) * 2009-04-17 2012-09-26 杭州中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多普勒频移平滑伪距的方法
CN103221839B (zh) * 2010-02-14 2015-01-21 天宝导航有限公司 使用区域增强消息的gnss信号处理
CN102004259A (zh) * 2010-09-17 2011-04-06 浙江大学 高灵敏度环境下基于多普勒平滑伪距的卫星导航解算定位方法
JP5706517B2 (ja) * 2011-03-23 2015-04-22 古野電気株式会社 測位装置、gnss受信機、情報端末機器、測位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624467B (zh) * 2011-08-25 2014-04-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双站共视比对测试地面站g/t值的方法
CN103260153B (zh) * 2012-05-07 2015-07-15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一种卫星通信服务系统
CN103792558B (zh) * 2014-01-10 2019-05-31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Gnss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处理方法
CN104076377A (zh) * 2014-07-09 2014-10-01 北京北斗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广播通信的卫星差分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104202723B (zh) * 2014-09-03 2018-01-02 上海北斗卫星导航平台有限公司 位置增强数据播发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4267418B (zh) * 2014-09-03 2017-02-22 上海北斗卫星导航平台有限公司 基于伪距差分数据编码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4280741B (zh) * 2014-09-29 2016-10-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离层异常检测方法
CN104331618B (zh) * 2014-10-29 2017-05-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地基增强系统完好性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05722023A (zh) * 2014-12-04 2016-06-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移动终端定位的设备、移动终端、系统及方法
CN104950320B (zh) * 2015-04-20 2021-06-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一种监视地基增强系统对流层修正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CN104950308A (zh) * 2015-04-20 2015-09-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一种地基增强性能长期监测设备
CN105607079A (zh) * 2016-01-19 2016-05-25 东南大学 一种gnss定位精度增强方法及gnss定位系统
CN108254762B (zh) * 2016-12-28 2021-07-27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 伪距差分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7561556A (zh) * 2017-08-02 2018-01-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Gbas导航电文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141214B (zh) * 2017-10-27 2021-01-12 北极星云空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气象模型的形变监测多源印证方法
CN110531395B (zh) * 2019-09-05 2021-10-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人车定位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399018B (zh) * 2020-03-02 2022-04-01 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Gnss中载波相位的平滑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777636B (zh) * 2021-08-24 2022-05-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gbas电离层延迟梯度的双平滑伪距域检测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6176B2 (en) * 2000-12-26 2003-10-21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thereof
CN1833180A (zh) * 2003-07-30 2006-09-13 纳夫科姆技术公司 用于生成广域或全球差分gps系统的时钟校正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6176B2 (en) * 2000-12-26 2003-10-21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thereof
CN1833180A (zh) * 2003-07-30 2006-09-13 纳夫科姆技术公司 用于生成广域或全球差分gps系统的时钟校正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9650A (zh) 200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7142C (zh) 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分离方法及地基增强系统
CN1864078B (zh) 使用三个gps频率消除载波相位整数模糊度的方法
US8044852B2 (en) Position determination based on hybrid pseudorange solution data
CN101371159B (zh) 组合使用本地定位系统、本地rtk系统与区域、广域或全球载波相位定位系统的方法
US741535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PS acquisition using advanced tight coupling
US7292185B2 (en) Attitude determination exploiting geometry constraints
US7388539B2 (en) Carrier track loop for GNSS derived attitude
US727450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vanced tight coupling of GPS and inertial navigation sensors
CN101449179B (zh) 从区域、广域或全球载波相位差分导航(wadgps)向本地实时动态(rtk)导航系统过渡时增加位置信息可靠性的方法
US10012738B2 (e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positioning apparatus using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
US7916070B2 (en) Tight coupling of GPS and navigation estimates with reducer or eliminated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data
CN109782313A (zh) 地面精密单点定位数据处理方法
CN108027444A (zh) 利用偏差估算进行相对定位的卫星导航接收器
CN103344978A (zh) 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用户的区域增强精密定位服务方法
WO2010073113A1 (en) Gnss receiver and positioning method
Capuano et al. Orbital filter aiding of a high sensitivity GPS receiver for lunar missions
CN104898145B (zh) 一种基于半周模糊度的模糊度固定方法和系统
CN104316943B (zh) 一种伪距离和多普勒组合差分定位系统及方法
Capuano et al. High accuracy GNSS based navigation in GEO
CN104483689A (zh) 一种bds参考站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确定方法
CN103675858B (zh) 北斗系统b1与gps系统l1载波相位混频差分方法
CN113253314A (zh) 一种低轨卫星间时间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4898144A (zh) 一种北斗系统参考站整周模糊度单历元确定方法
Langel et al. Tightly coupled GPS/INS integration for differential carrier phase navigation systems using decentralized estimation
CN105510946A (zh) 一种bds卫星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507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