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3850C - 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3850C
CN100433850C CNB2005100708961A CN200510070896A CN100433850C CN 100433850 C CN100433850 C CN 100433850C CN B2005100708961 A CNB2005100708961 A CN B2005100708961A CN 200510070896 A CN200510070896 A CN 200510070896A CN 100433850 C CN100433850 C CN 10043385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message
mobile
mobile number
present networks
calling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708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7089A (zh
Inventor
陈友军
李祖健
童国凡
丁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0708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33850C/zh
Priority to PCT/CN2006/001018 priority patent/WO2006122504A1/zh
Publication of CN1867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7089A/zh
Priority to US11/622,786 priority patent/US795775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38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385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38Graded-service arrangements, i.e. some subscribers prevented from establishing certain connections
    • H04M3/382Graded-service arrangements, i.e. some subscribers prevented from establishing certain connections using authorisation codes or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382Text-based messaging services in telephone networks such as PSTN/ISDN, e.g. User-to-User Signalling or Short Message Service for fix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2Subscriber ide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H04W88/184Messaging devices, e.g. message cent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和系统,其核心是:通过短消息服务中心判断接收到的短消息所携带的主叫号码是否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若是,则允许该短消息携带移动号码通过主叫签权;否则,丢弃该短消息。通过本发明,能够在信令网互通情况下避免号码已经NP到其它网络的用户仍然使用原网络的SMSC等资源;而且,使从其它网络NP到本网的号码在执行MO流程时能够通过SMSC的主叫鉴权过程。

Description

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号码可携带性(MNP:Moible Number Portability)是网络提供给用户的一种能力,它允许移动用户在同一个国家内改变GSM签约网络,而不用改变原有的移动台国际ISDN号码(Mobile Station International ISDN Number;MSISDN)。
国际上实现移动号码可携带的方案目前最通用的是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ETSI)制定的针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网络的信令中继方式的MNP(MNP-Signalling Relay Function;MNP_SRF)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在信令网络内设置MNP_SRF实体;在网络中的移动号码可携带(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MNP)相关交换机等设备上配置数据,使携带E.164码的一些关键移动应用部分(Mobile Application Part;MAP)消息经过MNP_SRF实体时,MNP_SRF实体能够查询号码可携带数据库(NumberPortability Database;NPDB),得到MSISDN的号码可携带(NumberPortability;NP)状态;根据这个NP状态采取适当的后续处理过程。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一的技术方案为:首先如图1所示,在信令转接点(Signalling Transfer Point;STP)101设备上设置MNP_SRF功能实体102;然后在MNP相关的设备上配置数据。在MNP相关的设备上配置数据是为了当MNP相关的信令消息经过具有MNP_SRF功能实体的STP设备时,执行MNP相关的处理流程。具体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移动台MS(比如手机)首先把短消息提交到目前所在服务区的MSC上,这个MSC就会向VLR发送请求消息以请求路由数据,因为当移动台移动到此服务区时此移动台对应的HLR会把此用户对应的签约数据插入到VLR,其中包括短信中心的地址数据,所以MSC能够从VLR得到这个短消息所要发送到的短消息中心地址,在得到这个地址后就可以把短消息通过上传网关(SMS-IWMSC)提交给短消息服务中心。
从上述可以看出:一个用户号码,如MSISDN,从一个网络A被携带到另一个网络B的过程中,用户手机中设定的短消息中心号码仍然可以是原网络A的短消息中心号码。
如果此时信令网不互通,用户手机保持原短消息中心号码则无法使用短消息服务。例如,中国移动通信和中国联通的移动网是两个不互通的信令网,如果用户使用的号码在这两个网络之间进行了NP,用户保持中国移动通信网的短消息中心号码是无法在中国联通的移动网中使用短消息服务的,这是因为移动起始(Mobile Originated;MO)短消息无法穿透网络而到达原来的短信服务中心(Short Message Service;SMSC)。
如果此时信令网互通,且短消息服务中心以号段进行鉴权,则用户手机发送的短消息仍然有可能使用原来网络的SMSC,这样很显然此用户手机就无偿使用了原网络短消息服务中心A的服务和资源,而MNP到本网的号码却可能无法使用本网的SMSC。例如,中国移动通信深圳网络资源的一个号码NP到中国移动通信北京网络资源,此时信令网是互通的,用户手机保持原短消息中心号码就可能会使用深圳网络资源提供的短消息服务,但此时此用户手机已经属于北京网络资源,而MNP到北京网络的号码却可能无法使用北京网络的SMSC,即无法通过SMSC的主叫签权过程,这种使用显然是不合理的。
综上分析可见,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下述两个问题:
1、在信令网互通情况下,如果一个用户把自己的移动号码从原来的网络NP到另一个网络,在NP网络环境中,如果手机中设置的短消息中心号码忘记更改或者故意没有更改,那么该用户仍然能够无偿使用原网络的SMSC等资源;
2、对于一个从其它网络NP入本网络的号码,发送短消息时主叫号码肯定不在引入MNP前的主叫号码段内,如果本网络的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在执行MO流程时,使用主叫号码号段进行鉴权,短消息将无法通过SMSC的主叫鉴权过程。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和系统,通过本发明避免了在信令网互通情况下号码已经NP到其它网络的用户仍然使用原网络的SMSC等资源;而且,解决了从其它网络NP到本网的号码在执行MO流程时不能够通过SMSC的主叫鉴权过程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包括:
A、短消息服务中心接收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发送的短消息,并判断接收到的短消息所携带的主叫号码是否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若是,则执行步骤B;否则,丢弃该短消息;所述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用于区分所述主叫号码是否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所述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包括:外网络携带入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和/或本网络未携带出去的移动号码;
B、允许该短消息携带主叫号码通过主叫签权。
其中,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A1、信令转接点的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根据其内或移动号码数据库中的信息判断短消息携带的主叫号码是否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若是,则为所述主叫号码添加本网络预先设置的标识信息,然后执行步骤A2;否则,直接执行步骤A2;
A2、通过上传网关将所述短消息及其携带的主叫号码上传给短消息服务中心。
A3、短消息服务中心判断接收到的短消息所携带的主叫号码是否携带本网络约定的标识信息,若携带,则得知该短消息所携带的主叫号码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然后执行步骤B;否则,丢弃该短消息。
其中,在所述步骤A1之前还包括:
A01、短消息服务中心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设置对应的标识信息;
A02、将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及所述设置的对应的的标识信息保存到移动号码数据库或者所述的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中。
其中,步骤A1中所述为所述主叫号码添加本网络预先设置的标识信息的过程进一步包括:
A11、从移动号码数据库或者所述的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中查询预先设置的所述主叫号码对应的标识信息;
A12、读取所述标识信息;
A13、将所述标识信息添加到所述主叫号码。
其中,所述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包括:外网络携带入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和/或本网络未携带出去的移动号码。
其中,在所述步骤A1之前还包括:
A03、移动台将短消息提交到所在网络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A04、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根据短消息所要发送的地址信息将短消息及其携带的主叫号码通过上传网关提交给信令转接点。
其中,在所述步骤A03和步骤A04之间还包括:
A031、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发送请求短消息路由消息给拜访位置寄存器;
A032、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短消息所要发送的地址信息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其中,步骤A13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标识信息添加到所述主叫号码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系统,包括移动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上传网关、短消息服务中心和嵌入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的信令转接点;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接收移动台提交的短消息;根据所述短消息发送请求短消息路由消息给拜访位置寄存器;并根据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的短消息所要发送的地址信息将短消息及其携带的主叫号码通过上传网关提交给信令转接点;
信令转接点的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判断短消息携带的主叫号码是否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若是,则在所述主叫号码上添加短消息服务中心约定的标识信息,然后提交给短消息服务中心;否则,直接提交给短消息服务中心;所述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包括:外网络携带入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和/或本网络未携带出去的移动号码;
短消息服务中心判断短消息携带的主叫号码是否携带所述约定标识信息,如携带,则允许所述短消息携带主叫号码通过主叫签权;否则,丢弃该短消息。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移动号码数据库;
短消息服务中心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设置相应的约定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移动号码信息及其相应的约定标识信息存储于移动号码数据库或者所述的信令转接点的所述的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中;
信令转接点的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查询保存在其内或移动号码数据库的信息,若得知所述主叫号码是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则提取所述主叫号码对应的约定标识信息,并将其添加在所述主叫号码上。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由于通过短消息服务中心判断接收到的短消息所携带的主叫号码是否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若是,则允许该短消息携带移动号码通过主叫签权;否则,丢弃该短消息,从而能够在信令网互通情况下避免号码已经NP到其它网络的用户仍然使用原网络的SMSC等资源;而且,使从其它网络NP到本网的号码在执行MO流程时能够通过SMSC的主叫鉴权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MNP_SRF功能实体示意图;
图2为移动起始短消息的业务流程;
图3为本发明所述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和系统,其核心是:通过短消息服务中心判断接收到的短消息所携带的主叫号码是否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若是,则允许该短消息携带移动号码通过主叫签权;否则,丢弃该短消息。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应用于包括移动台101、移动业务交换中心102、拜访位置寄存器103、上传网关104、移动号码数据库105、信令转接点106和短消息服务中心107的系统,其中所述信令转接点嵌入MNP功能实体;
短消息服务中心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设置相应的前缀信息,并将所述移动号码信息及其相应的前缀信息存储于移动号码数据库或者上述的信令转接点的MNP实体中;
移动台(如手机)提交移动原始短消息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接收移动台提交的短消息;根据所述短消息发送请求短消息路由消息给拜访位置寄存器;并根据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的短消息所要发送的地址信息将短消息及其携带的主叫号码通过上传网关提交给信令转接点;
信令转接点的MNP功能实体108查询移动号码数据库或其实体内的信息,若得知所述主叫号码是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则提取所述主叫号码对应的前缀信息,并将其添加在所述主叫号码之前;然后将短消息及其携带的主叫号码提交给短消息服务中心;若得知所述主叫号码不是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则直接将短消息及其携带的主叫号码提交给短消息服务中心;
短消息服务中心判断短消息携带的移动号码是否携带前缀信息,如携带,则允许所述短消息携带移动号码通过主叫签权;否则,丢弃该短消息。
当移动用户向短消息服务中心(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re;SMSC)传递移动起始短消息时,本发明所述方法实现MO消息鉴权的过程,如图4所示,
首先,执行步骤S201,移动台MS向所在网络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obile-services Switching Centre;MSC)提交短消息(MessageTransfer)。
接着执行步骤S202,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发送请求消息(MAP_SEND_INFO_FOR_MO_SMS)给拜访位置寄存器,以请求短消息的路由信息。
步骤S203,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短消息所要发送的地址信息(MAP_SEND_INFO_FOR_MO_SMS_ACK)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步骤S204,MSC根据短消息所要发送的地址信息将短消息及其携带的移动号码(MAP_MO_FORWARD_SHORT_MESSAGE)首先上传到上传网关,然后通过上传网关提交给信令转接点。
步骤S205,信令转接点的MNP功能实体根据移动号码数据库中的信息或其内的信息判断短消息携带的主叫号码是否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即,外网络携带入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和/或本网络未携带出去的移动号码,若是,则执行步骤S206,在所述主叫号码前添加本网络短消息服务中心约定的前缀信息,具体包括:首先,从移动号码数据库中查询所述主叫号码对应的前缀信息;然后,读取所述前缀信息;最后,将所述前缀信息添加到所述主叫号码前;然后执行步骤S207;否则,直接执行步骤S207。
步骤S207,通过上传网关将所述短消息及其携带的移动号码上传给短消息服务中心,并根据短消息服务中心的反馈信息确定是否重传。
步骤S208,短消息服务中心接收到所述短消息及其携带的移动号码后,首先反馈给上传网关确认接收信息,即回送应答(Short messageAcknowledgement),然后判断接收到的短消息所携带的主叫号码是否携带本网络约定的前缀信息,若携带,则执行步骤S209,允许该短消息携带移动号码通过主叫签权;否则,执行步骤S210,丢弃该短消息。
上述前缀信息可以为短消息服务中心约定的其他标识信息,所述约定的标识信息可以添加在短消息所携带的主叫号码的后面或其它位置,以标识所述主叫号码属于短消息服务中心。
当一个用户号码,如MSISDN,从一个网络A被携带到另一个网络B的过程中,用户手机中设定的短消息中心号码仍然可以是原网络A的短消息中心号码。从上述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看出:
如果此时信令网互通,且短消息服务中心以号段进行鉴权,通过本方法,用户手机发送的短消息不会仍然使用原来网络SMSC的服务和资源。例如,中国移动通信深圳网络和中国移动通信北京网络,两个互通的信令网,如果用户手机保持原网络,即中国移动通信深圳网络的短消息中心号码,NP到中国移动通信北京网络时,中国移动通信深圳网络的MNP功能实体判断此时用户手机号码不是中国移动通信深圳网络的移动号码,所以不会为其添加前缀信息,短消息服务中心接收到该短消息及其携带的号码时,也不会允许其通过SMSC的主叫签权过程;因此如果手机中设置的短消息中心号码忘记更改或者故意没有更改,那么该用户也不会仍然无偿使用原网络的SMSC等资源。
对于一个从其它网络NP入本网络的号码,发送短消息时主叫号码不在该本网络的主叫号码段内,但实际上却是该其他网络携带入本网络的号码,此时如果本网络的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执行MO流程,且使用主叫号码号段进行鉴权,短消息通过MNP功能实体时,MNP功能实体判断短消息携带的主叫号码属于本网络的移动号码,故为其添加与SMSC约定好的前缀信息,然后通过上传网关传送给SMSC,SMSC判断短消息携带的主叫号码添加着本网络的前缀信息,故允许其通过SMSC的主叫鉴权过程。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能够在信令网互通情况下避免号码已经NP到其它网络的用户仍然使用原网络的SMSC等资源;而且,使从其它网络NP到本网的号码在执行MO流程时能够通过SMSC的主叫鉴权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短消息服务中心接收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发送的短消息,并判断接收到的短消息所携带的主叫号码是否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若是,则执行步骤B;否则,丢弃该短消息;所述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用于区分所述主叫号码是否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所述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包括:外网络携带入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和/或本网络未携带出去的移动号码;
B、允许该短消息携带主叫号码通过主叫签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A1、信令转接点的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根据其内或移动号码数据库中的信息判断短消息携带的主叫号码是否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若是,则为所述主叫号码添加本网络预先设置的标识信息,然后执行步骤A2;否则,直接执行步骤A2;
A2、通过上传网关将所述短消息及其携带的主叫号码上传给短消息服务中心;
A3、短消息服务中心判断接收到的短消息所携带的主叫号码是否携带本网络约定的标识信息,若携带,则得知该短消息所携带的主叫号码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然后执行步骤B;否则,丢弃该短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1之前还包括:
A01、短消息服务中心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设置对应的标识信息;
A02、将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及所述设置的对应的标识信息保存到移动号码数据库或者所述的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所述为所述主叫号码添加本网络预先设置的标识信息的过程进一步包括:
A11、从移动号码数据库或者所述的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中查询预先设置的所述主叫号码对应的标识信息;
A12、读取所述标识信息;
A13、将所述标识信息添加到所述主叫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1之前还包括:
A03、移动台将短消息提交到其所在网络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A04、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根据短消息所要发送的地址信息将短消息及其携带的主叫号码通过上传网关提交给信令转接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03和步骤A04之间还包括:
A031、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发送请求短消息路由消息给拜访位置寄存器;
A032、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短消息所要发送的地址信息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3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标识信息添加到所述主叫号码前。
8、一种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系统,包括移动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上传网关和短消息服务中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入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的信令转接点;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接收移动台提交的短消息;根据所述短消息发送请求短消息路由消息给拜访位置寄存器;并根据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的短消息所要发送的地址信息将短消息及其携带的主叫号码通过上传网关提交给信令转接点;
信令转接点的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判断短消息携带的主叫号码是否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若是,则在所述主叫号码上添加短消息服务中心约定的标识信息,然后提交给短消息服务中心;否则,直接提交给短消息服务中心;所述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包括:外网络携带入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和/或本网络未携带出去的移动号码;
短消息服务中心判断短消息携带的主叫号码是否携带所述约定标识信息,如携带,则允许所述短消息携带主叫号码通过主叫签权;否则,丢弃该短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号码数据库;
短消息服务中心为本网络的移动号码设置相应的约定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移动号码信息及其相应的约定标识信息存储于移动号码数据库或者所述的信令转接点的所述的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中;
信令转接点的移动号码可携带功能实体查询保存在其内或移动号码数据库的信息,若得知所述主叫号码是本网络的移动号码,则提取所述主叫号码对应的约定标识信息,并将其添加在所述主叫号码上。
CNB2005100708961A 2005-05-20 2005-05-20 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385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08961A CN100433850C (zh) 2005-05-20 2005-05-20 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和系统
PCT/CN2006/001018 WO2006122504A1 (fr) 2005-05-20 2006-05-18 Méthode et système d’authentification d’appel de message court
US11/622,786 US7957754B2 (en) 2005-05-20 2007-01-12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short message calling part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08961A CN100433850C (zh) 2005-05-20 2005-05-20 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7089A CN1867089A (zh) 2006-11-22
CN100433850C true CN100433850C (zh) 2008-11-12

Family

ID=37425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089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3850C (zh) 2005-05-20 2005-05-20 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57754B2 (zh)
CN (1) CN100433850C (zh)
WO (1) WO20061225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7754B2 (en) 2005-05-20 2011-06-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short message calling part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44457A1 (en) * 2008-07-01 2010-01-13 Vodafone Holding GmbH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dapter module
CN101321394B (zh) * 2008-07-07 2011-06-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主叫用户号码鉴权的方法及系统
CN101489244B (zh) * 2008-09-25 2014-01-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验短信中心主叫鉴权数据的测试方法
CN101668265A (zh) * 2009-10-16 201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短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895843B (zh) * 2010-06-09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公话网管短消息校验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69707A (zh) * 2011-05-06 2012-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30178237A1 (en) * 2011-09-19 2013-07-11 Web3Tel Inc. SMS assisted Call Anchoring to Facilitate the Provision of Advanced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US8738049B1 (en) * 2012-11-05 2014-05-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verged dialog in hybrid mobile application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7342A (zh) * 2001-05-17 2002-1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移动智能网上采用七号信令实现短消息业务的方法
WO2003051075A1 (es) * 2001-12-10 2003-06-19 Vodafone Group Plc Sistema de almacenamiento de mensajes cortos (sms)
WO2003067855A2 (en) * 2002-02-08 2003-08-14 Spatial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wireless networks of different technologies
CN1492701A (zh) * 2002-09-13 2004-04-28 Lg������ʽ���� 用于移动号码可携带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578500A (zh) * 2003-07-28 2005-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号码可携带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2017B2 (en) * 1999-12-23 2003-12-09 Tekele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messages associated with ported subscriber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127264B2 (en) * 2001-02-27 2006-10-24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Mobile originated interactive menus via 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TW200303690A (en) * 2002-02-18 2003-09-01 Empower Interactive Group Ltd Distributed messag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EP1379068A1 (en) * 2002-07-01 2004-01-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ounting of services
JP4056971B2 (ja) * 2003-12-25 2008-03-0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相互接続契約判定システム、相互接続契約判定装置、及び、相互接続契約判定方法
CN100433850C (zh) 2005-05-20 2008-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7342A (zh) * 2001-05-17 2002-1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移动智能网上采用七号信令实现短消息业务的方法
WO2003051075A1 (es) * 2001-12-10 2003-06-19 Vodafone Group Plc Sistema de almacenamiento de mensajes cortos (sms)
WO2003067855A2 (en) * 2002-02-08 2003-08-14 Spatial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wireless networks of different technologies
CN1492701A (zh) * 2002-09-13 2004-04-28 Lg������ʽ���� 用于移动号码可携带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578500A (zh) * 2003-07-28 2005-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号码可携带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7754B2 (en) 2005-05-20 2011-06-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short message calling par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57754B2 (en) 2011-06-07
US20070149225A1 (en) 2007-06-28
WO2006122504A1 (fr) 2006-11-23
CN1867089A (zh) 2006-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3850C (zh) 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和系统
US9532195B2 (en) Location based messaging
US756801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warding short messages from a mobile terminal
JP6000125B2 (ja) 選択的なメッセージサービスブロッキングに関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304559B (zh) 一种支持号码携带的短消息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JP2010514361A (ja) ペアレントコントロールされたショートメッセージサービス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742429A (zh) 一种即时消息与短消息互通的方法、装置、系统
CN101662759A (zh) 移动终端漫游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1213848A (zh) 用于实现网际移动号码携带的系统和方法
KR100749746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를 이용한 국제 sms메시지 전송방법
CN101656930B (zh) 一种号码携带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984677A (zh) 物联网终端短消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EP2387259B1 (en) Method for routing a message
KR100840425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메시지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454427B (zh) 用于重新路由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KR100958871B1 (ko) 해외 로밍중인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상태 통보 방법 및시스템
KR20110136275A (ko) 메시지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605126B1 (ko) 착신 전환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1316387B (zh) 一种实现短消息业务的方法、系统及归属位置寄存器
CN101472239A (zh) 一种实现被叫号码通知的方法和装置
WO200900935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asting a short message
KR100791785B1 (ko) 발신 가입자 서비스 제어 방법
CN101772187B (zh) 一种双模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374276A (zh) 一卡多号业务的短消息接收方法
KR20110134651A (ko) 멀티미디어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