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6890C - 消息转换设备与转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消息转换设备与转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6890C
CN100426890C CNB2006101043851A CN200610104385A CN100426890C CN 100426890 C CN100426890 C CN 100426890C CN B2006101043851 A CNB2006101043851 A CN B2006101043851A CN 200610104385 A CN200610104385 A CN 200610104385A CN 100426890 C CN100426890 C CN 10042689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information
module
recipient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043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13661A (zh
Inventor
王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1043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26890C/zh
Publication of CN1913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3661A/zh
Priority to CN2007800003084A priority patent/CN101317474B/zh
Priority to PCT/CN2007/001431 priority patent/WO2008019558A1/zh
Priority to US11/889,293 priority patent/US783539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68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6890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7Computer-aid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ailing [e-mai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息转换方法,包括:识别消息的类型,将该消息发送给与该消息的类型匹配的消息解读模块;获取所述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方信息以及所述消息的内容;选择支持所述消息的内容的目的通信方式,并获取与所述接收方信息及所述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接收方信息;对所述发送方信息、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及所述目的通信方式支持的所述消息的相应内容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本发明还涉及消息转换设备。采用本发明,可根据消息的内容及接收方终端的信息来选择适合消息内容的通信方式发送消息,方便了用户,且降低了对终端的要求。

Description

消息转换设备与转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息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消息转换设备与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快捷、方便、经济、内容表现形式丰富等特色,消息通信,例如:文本信息、彩信、Email、IM(Instant Message,即时消息)等,已经成为目前网络用户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现有的终端的种类繁多,各种型号的终端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支持的通信方式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有些终端便不支持某种通信方式,例如:PC不支持彩信、文本信息,单色屏幕的终端不支持彩信,还有一些手机不支持Email、IM等。现有的消息处理系统由服务器与客户端构成,其中,服务器转发消息、实现不同网络间的通信、对终端的异常状况进行处理(例如:终端内的存储器已满);客户端用于生成与解析消息、以及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客户端与服务器均不具有对消息格式的转换处理功能,因此,当一个终端不支持某种通信方式时,该终端就无法识别以该通信方式表现的信息,也就无法发送与接收以该通信方式表现的信息,从而无法通过以该通信方式表现的信息与支持该通信方式的终端通信。
目前实现了文本信息/彩信到Email的消息转换,当用户通过一个支持文本信息/彩信的终端向不支持文本信息/彩信的PC发送消息时,用户可以在文本信息/彩信的收接收地址中写入收件人的Email地址,当文本信息/彩信到达文本信息/彩信网关时,文本信息/彩信网关便将收件人的Email地址作为接收地址,将文本信息/彩信的内容作为Email内容发送到收件人的Email地址。开放移动联盟(Open Mobile Alliance,简称OMA)成立于2002年6月,其成员包括世界主要的移动运营商、设备与网络供应商、信息技术公司、应用发展商和内容提供商。OMA的宗旨是寻求一种与系统无关的、开放的,使各种应用和业务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终端上实现互联互通的标准。OMA定义的IMPS(Instant Messaging and PresenceService,即时消息和存在业务)中定义了IM与文本信息的转换方式,实现了IM与文本信息间的消息转换,当一个终端用户通过文本信息向不支持文本信息的PC发送文本信息时,在接收地址中写入IM用户名,文本信息网关便将该文本信息发送给IM用户名对应的终端;同样,当用户以IM方式向终端发送IM时,也要在接收地址中写入接收方的终端的号码信息。
现有技术虽然实现了文本信息/彩信到Email、以及IM与文本信息间的消息转换,但存在以下缺陷与不足:
发送方终端用户需要预先获知接收方终端型号与能力信息,才能在消息接收地址中写入合适的接收地址信息,从而实现消息格式的转换,但是,由于业务、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终端用户的社交范围日益广泛,记忆诸多终端的型号与能力信息非常不便,也日益变得不太可能;并且,随着终端种类的不断更新,用户存在着频繁更换使用的终端的可能,要经常了解、更新联系的用户的终端的型号与能力信息,同样给终端用户带来极大不便;另外,每个终端用户需要在终端中存储联系的终端用户的各种联系方式信息,这就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对终端的存储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
现有网关向接收方发送消息时,只是将消息发送给发送方预先输入的接收地址,而不是具体按照消息内容与接收方终端的能力信息来选择通信方式,这样,若消息中存在选择的通信方式中不支持的信息内容时,该信息内容便无法被接收方终端正确的识别与显示,给终端用户带来极大不便;同时,若该信息内容较为重要的话,还会给终端用户带来一定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消息转换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消息转换设备与转换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息转换设备,包括:
消息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消息的类型;
消息解读模块,与所述消息识别模块连接,用于解读消息,获取该消息中携带的发送方信息、接收方信息以及该消息的内容;
消息转换模块,与所述消息解读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消息的内容及接收方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选择发送所述消息的目的通信方式,并将所述接收方信息转换为与所述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接收方信息;
消息封装模块,与所述消息转换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发送方信息、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及所述目的通信方式支持的所述消息的相应内容进行封装。
上述消息转换设备中,还包括:信息存储模块,与所述消息转换模块连接,用于存储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及终端用户信息;
所述消息解读模块为文本信息解读模块、彩信解读模块、邮件解读模块或即时消息解读模块。所述消息封装模块为文本信息封装模块、彩信封装模块、邮件封装模块和/或即时消息封装模块。
所述消息转换模块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一体设置。
另外,该消息转换设备还包括消息转发模块,与所述消息封装模块连接,用于将消息转发给消息服务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息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消息识别模块识别接收到的消息的类型,将该消息发送给与该消息的类型匹配的消息解读模块;
步骤2,消息解读模块从所述消息中获取所述消息中携带的发送方信息、接收方信息以及所述消息的内容;
步骤3,消息转换模块根据信息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接收方信息对应的接收方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选择支持所述消息的内容的目的通信方式,并从信息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接收方信息及所述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接收方信息;
步骤4,消息封装模块对所述发送方信息、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及所述目的通信方式支持的所述消息的相应内容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
上述消息转换方法中,所述步骤1具体为:消息识别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消息中的消息字头信息或者消息服务器地址信息识别该消息的类型,并将该消息发送给与该消息的类型匹配的文本信息解读模块、彩信解读模块、邮件解读模块或即时消息解读模块。
所述步骤3中,消息转换模块还从信息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发送方及所述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发送方信息。所述步骤4具体为:消息封装模块将所述新的发送方信息、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及所述目的通信方式支持的所述消息的相应内容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所述步骤4具体为:消息封装模块对所述新的发送方信息、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及所述消息的相应内容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消息转发模块;消息转发模块将所述新消息转发给与所述消息封装模块对应的消息服务器;消息服务器将所述新消息发送给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
另外,所述步骤4具体为:文本信息封装模块、彩信封装模块、邮件封装模块和/或即时消息封装模块对所述发送方信息、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及所述消息的相应内容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
所述步骤1具体为:消息识别模块接收消息,识别接收到的消息的类型,并根据预先存储的消息解读模块信息判断所述消息解读模块是否支持对所述消息的解读,是,则将所述消息发送给与该消息的类型匹配的消息解读模块;否则,将该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其中,将该消息给所述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具体为:消息识别模块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消息转发模块;消息转发模块根据所述消息中携带的消息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消息服务器;消息服务器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
所述步骤3包括:步骤31,消息转换模块根据信息存储模块中与接收方信息对应的接收方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选择支持所述消息的内容的目的通信方式;步骤32,消息转换模块根据预先存储的消息封装模块信息判断所述消息封装模块是否支持对以所述目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消息的封装,是,执行步骤33;否则,执行步骤31;步骤33,消息转换模块从信息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接收方信息及所述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接收方信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意的技术效果:
发送方终端用户向接收方终端用户发送消息时,直接输入接收方终端的号码信息即可,消息转换模块可以根据用户发送的消息的内容及接收方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选择接收方终端支持的、并且支持消息内容的目的通信方式,并将接收方信息转换为与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接收方信息,然后将目的通信方式支持的消息的相应内容发送给与新的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无需用户预先存储、获知接收方终端型号与能力信息,方便了用户,同时,对终端的存储空间的要求较低,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降低了终端的成本;
消息转换模块按照消息的内容来确定能支持相应内容的目的通信方式,在接收方终端能力支持的情况下,确保该消息能被接收方终端正确、完整的识别,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接收方终端不支持发送方用户预先选择的通信方式而无法正确、完整识别发送方终端发送的全部或部分消息内容从而给用户带来的不便与不利后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消息转换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消息转换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消息转换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消息转换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消息转换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消息转换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消息转换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消息转换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根据消息的内容转换发送消息的通信方式以及接收方信息的消息转换设备与转换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预先在信息存储模块中存储各用户使用的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以及与各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用户信息,消息转换模块接收到消息后,根据消息的类型将发送消息的原通信方式转换为接收方终端支持的通信方式,来将消息发送给与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本发明中,发送方/接收方信息是指用于唯一标识一个用户身份的信息,可以为用户标识号码、用户的联系方式信息或者其他信息。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中,以接收方/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标识用户身份的信息的方法相同。
在点到点通信系统中,本发明提供的消息转换设备可设置于发送方终端与接收方终端之间;在点到多点通信系统中,本发明提供的消息转换设备可设置于发送方终端与消息服务器之间,在下述各实施例中,针对点到多点通信系统来说明本发明,其原理同样适用于点到点通信系统。
图1所示为本发明消息转换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消息转换设备由依次连接的消息识别模块1、消息解读模块2、消息转换模块3与消息封装模块4构成。其中,消息识别模块1用于接收发送方终端发送的消息,识别该消息的类型,并将该消息发送给与其类型匹配的消息解读模块2;另外,消息识别模块1还可以存储表示其连接的消息解读模块的相关信息的消息解读模块信息;消息解读模块2用于解读消息,获取该消息中携带的发送该消息的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表示该消息的发送目的地址的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以及该消息的内容;消息转换模块3用于根据消息的内容及接收方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选择支持所述消息的内容的目的通信方式,并将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转换为与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另外,消息转换模块3还可以存储表示其连接的消息封装模块的相关信息的消息封装模块信息;消息封装模块4用于对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及与该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对应的消息中的内容进行封装,并将发送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与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消息服务器。该消息转换设备中的消息转换模块3可以连接一独立于该消息转换设备设置的信息存储模块5,该信息存储模块5用于存储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以及终端用户对应于其支持的各种通信方式的联系方式信息。如下表1所示即为信息存储模块5中存储的信息的具体内容示意图。
表1
Figure C20061010438500111
信息存储模块5也可以设置于消息转换设备中,图2所示即为包含信息存储模块5的本发明消息转换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消息解读模块2可以为文本信息解读模块21、彩信解读模块22、邮件解读模块23或即时消息解读模块24,或者其他的解读模块。消息封装模块4可以为文本信息封装模块41、彩信封装模块42、邮件封装模块43和/或即时消息封装模块44。消息解读模块2为文本信息解读模块21、彩信解读模块22、邮件解读模块23或即时消息解读模块24,消息封装模块4为文本信息封装模块41、彩信封装模块42、邮件封装模块43与IM封装模块44时的消息转换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3。
另外,消息转换模块3与信息存储模块5一体设置。
消息识别模块识别出消息的类型后将其发送给相应的消息解读模块,保证了消息的内容能被正确解读,进而由消息转换模块根据消息的内容及接收方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选择接收方终端支持的、并且支持消息内容的目的通信方式,并将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转换为与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由与目的通信方式相应的消息封装模块封装后将消息的相应内容以目的通信方式发送给与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指定的地址,无需用户预先存储、获知接收方终端型号与能力信息,方便了用户,同时,对终端的存储空间的要求较低,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降低了终端的成本;由于消息转换模块按照消息的内容来确定能支持相应内容的目的通信方式,在接收方终端能力支持的情况下,确保该消息能被接收方终端正确、完整的识别,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接收方终端不支持发送方用户预先选择的通信方式而无法正确、完整识别发送方终端发送的全部或部分消息内容从而给用户带来的不便与不利后果。
图4所示为本发明消息转换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消息转发模块6,其与文本信息封装模块41、彩信封装模块42、邮件封装模块43及IM封装模块44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消息转发给消息服务器。
图5所示为本发明消息转换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消息转发模块6还与消息识别模块1连接,在消息解读模块2不支持接收到的消息的解读的情况下,消息识别模块1直接将消息发送给消息转发模块6。
图6所示为本发明消息转换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消息识别模块1识别接收到的消息的类型,将该消息发送给与该消息的类型匹配的消息解读模块。消息识别模块1可以根据消息字头来识别消息的类型,也可以根据消息中携带的目的消息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来识别消息的类型。例如:消息识别模块1接收到的一个IMPS如下:
    <WV-CSP-Message
xmlns=″http://www.openmobilealliance.org/DTD/WV-CSP1.2″>
    <Session>
    <SessionDescriptor>
    ...
    </SessionDescriptor>
    <Transaction>
    ...
    <SendMessage-Request>
    <DeliveryReport>T</DeliveryReport>
    <MessageInfo>
    ...
    <Recipient>
    <User>
    <UserID>wv:he@there.com</UserID>
    </User>
    ...
    </Recipient>
    <Sender>
<User>
<UserID>wv:john@smith.com</UserID>
</User>
</Sender>
...
</MessageInfo>
<ContentData>
Hurry up;they are ringing the bells in the WV already...
</ContentData>
</SendMessage-Request>
</TransactionContent>
</Transaction>
</Session>
</WV-CSP-Message>
其中,Recipient中UserID表示的内容wv:he@there.com为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Sender中UserID表示的内容wv:john@smith.com为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ContentData中的内容为消息的内容。消息识别模块1由该IMPS的消息字头中的WV-CSP-Message识别出该消息为一IM,于是便将该消息发送给与该消息类型匹配的IM解读模块24。
步骤602,消息解读模块2获取消息中携带的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与该消息的内容,然后将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与消息的内容发送给消息转换模块3。例如:消息解读模块2从消息识别模块1接收到一条文本信息,其携带的参数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C20061010438500141
Figure C20061010438500151
消息解读单元2从“目的地址”与“目的子地址”中获取该文本信息的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在“承载数据”中的数据结构如下表3所示:
表3
Figure C20061010438500152
其中,从“用户数据”中获取消息的内容,另外,还可以从“回呼号码”中获取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
步骤603,消息转换模块3查询信息存储模块5中存储的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从该转换方式信息中选择可以支持所述消息的目的通信方式,然后从信息存储模块5中获取与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然后将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新的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以及目的通信方式支持的消息的相应内容发送给与该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消息封装模块4。
步骤604,消息封装模块4将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及消息中的相应内容进行封装后,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指定的地址。
图7所示为本发明消息转换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消息识别模块1接收到一条消息,根据该消息中携带的目的消息服务器的地址信息:mmsc.monternet.com,识别出该消息的类型为彩信,便将该消息发送给与该消息的类型匹配的彩信解读模块22。
若根据消息中携带的目的消息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判定该消息的类型为文本信息或者邮件,则消息识别模块1便将该消息相应的发送给与该消息的类型匹配的文本信息解读模块21或者邮件解读模块23。
步骤702,彩信解读模块22获取消息中携带的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例如:13611122222,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例如:13661113333,以及该消息的内容,例如:祝福语“祝节日快乐”与两张名称分别为1.JPEG及2.JPEG的照片,然后将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与消息的内容发送给消息转换模块3。
步骤703,消息转换模块3查询信息存储模块5中存储的与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61113333对应的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获知可以将通信方式由彩信转换为文本信息、Email或IM通信方式,也可以转换为文本信息结合Email的通信方式,或者IM结合Email的通信方式,根据预先设定的通信方式转换顺序参数,选择将通信方式由彩信转换为文本信息结合Email;然后,从信息存储模块5中获取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61113333对应的、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文本信息的联系方式信息13661113333、Email的联系方式信息接jieshoufang@123.com,然后将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11122222、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13661113333以及与文本信息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消息的相应内容“祝节日快乐”发送给文本信息封装模块41,将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11122222、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jieshoufang@123.com以及与邮件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消息的相应内容,即:两张名称分别为1.JPEG及2.JPEG的照片,发送给邮件封装模块43。
步骤704,文本信息封装模块41对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11122222、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13661113333以及消息的相应内容“祝节日快乐”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消息转发模块6;同时,邮件封装模块43对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11122222、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jieshoufang@123.com以及名称分别为1.JPEG及2.JPEG的照片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消息转发模块6。
步骤705,消息转发模块7将文本信息封装模块41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转发给与文本信息封装模块41匹配的文本信息服务器;同时,将邮件封装模块43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转发给与邮件封装模块43匹配的邮件服务器。
步骤707,文本信息服务器将“祝节日快乐”以文本信息方式发送给号码为13771113333的终端;同时,邮件服务器以Email方式将名称分别为1.JPEG及2.JPEG的照片发送给地址为jieshoufang@123.com的邮箱。
若步骤703中,消息转换模块3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从接收方终端支持的通信方式中选择IM结合Email的通信方式来发送所述消息,相应于文本信息方式的处理,消息转换模块3将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11122222、对应于13661113333的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2298706@123.com以及与IM通信方式对应的消息的相应内容“祝节日快乐”发送给IM封装模块44;相应的,步骤704中,由IM封装模块44对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11122222、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2298706@123.com以及消息的相应内容“祝节日快乐”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消息转发模块6。
另外,步骤703中,消息转换模块3还可以从信息存储模块5中获取与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11122222对应、且分别与文本信息及Email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发送方联系方式信息13611122222及fasongfang@123.com,然后将新的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11122222、新的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61113333以及与文本信息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消息的相应内容“祝节日快乐”发送给文本信息封装模块41,将新的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fasongfang@123.com、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jieshoufang@123.com以及与邮件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消息的相应内容,即:两张名称分别为1.JPEG及2.JPEG的照片,发送给邮件封装模块43;步骤704中,文本信息封装模块41对新的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11122222、新的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61113333以及消息的相应内容“祝节日快乐”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消息转发模块6;同时,邮件封装模块43对新的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fasongfang@123.com、新的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jieshoufang@123.com以及名称分别为1.JPEG及2.JPEG的照片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消息转发模块6。
此外,步骤701具体可以为:消息识别模块1接收到一条消息,根据该消息中携带的目的消息服务器的地址信息:mmsc.montemet.com,识别出该消息的类型为彩信,并根据预先存储的消息解读模块信息判断消息解读模块2是否支持对彩信的解读,是,则将该彩信发送给彩信解读模块22;否则,将该彩信发送给号码为13661113333的终端。其中,将该彩信发送给号码为13661113333的终端的操作包括:消息识别模块1将彩信发送给消息转发模块6;消息转发模块将该彩信转发给地址为mmsc.monternet.com的消息服务器;消息服务器再将该彩信转发给号码为13661113333的终端。
另外,步骤703具体包括:
步骤7031,消息转换模块3查询信息存储模块5中存储的与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61113333对应的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获知可以将通信方式由彩信转换为文本信息结合Email,也可以转换为IM结合Email,根据预先设定的通信方式转换顺序参数,选择目的通信方式为文本信息结合Email;
步骤7032,消息转换模块3根据其中预先存储的消息封装模块信息,判断消息封装模块4是否支持对以文本信息与Email发送的新消息的封装,是,执行步骤7033;否则,执行步骤7031,重新选择其他的目的通信方式,该实施例中,可以选择的目的通信方式为IM与Email;
步骤7033,消息转换模块3从信息存储模块5中获取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61113333对应的、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文本信息的联系方式信息13661113333、Email的联系方式信息接jieshoufang@123.com
步骤7034,消息转换模块3将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11122222、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13661113333以及与文本信息通信方式对应的消息的相应内容“祝节日快乐”发送给文本信息封装模块41,将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11122222、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jieshoufang@123.com以及与Email通信方式对应的消息的相应内容,即:两张名称分别为1.JPEG及2.JPEG的照片,发送给邮件封装模块43。
图8所示为本发明消息转换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消息识别模块1接收到一条消息,根据该消息中携带的目的消息服务器的地址信息:im.123.com,识别出该消息的类型为IM,便将该消息发送给与该消息的类型匹配的IM解读模块24;同时,消息识别模块1还接收到一条消息,根据该消息中携带的目的消息服务器的地址信息:smtp.123.com,识别出该消息的类型为Email,便将该消息发送给与该消息的类型匹配的邮件解读模块23。
步骤802,IM解读模块24获取IM中携带的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jieshoufang@123.com,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fasongfang@123.com,以及该消息的内容,例如:祝福语“祝节日快乐”,然后将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与消息的内容发送给消息转换模块3;同时,邮件解读模块23获取Email中携带的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jieshoufang@123.com,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fasongfang@123.com,以及该消息的内容,例如:两张名称分别为1.JPEG及2.JPEG的照片,然后将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与消息的内容发送给消息转换模块3。
步骤803,消息转换模块3发现待处理的消息队列中有一个IM及一个Email的接收方联系方式相同,即这两个消息的目的地址相同,并且发送方联系方式相同,为了减少网络信息的传输量,提高网络系统的工作性能,根据预先设置的参数,决定合并该IM及Email,于是,查询信息存储模块5中存储的与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jieshoufang@123.com对应的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获知可以将通信方式由IM及Email转换为彩信或者文本信息,根据预先设定的通信方式转换顺序参数,选择将通信方式由IM及Email转换为彩信;然后,从信息存储模块5中获取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jieshoufang@123.com对应的、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彩信的联系方式信息13661113333,以及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fasongfang@123.com对应的、新的发送方联系方式信息:彩信的联系方式信息13611122222,然后将新的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11122222、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13661113333以及IM与Email的内容“祝节日快乐”与两张名称分别为1.JPEG及2.JPEG的照片发送给彩信封装模块42。
步骤804,彩信封装模块42对新的发送方的联系方式信息13611122222、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13661113333以及消息的相应内容“祝节日快乐”与两张名称分别为1.JPEG及2.JPEG的照片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消息转发模块6。
步骤805,消息转发模块6将彩信封装模块42发送的新消息转发给与彩信封装模块42匹配的彩信服务器。
步骤806,彩信服务器将“祝节日快乐”与两张名称分别为1.JPEG及2.JPEG的照片以彩信方式发送给号码为13661113333的终端。
步骤801中,消息识别模块1接收到由同一发送方发送给同一接收方的IM与Email可以存在一定的时差,该时差应小于消息转换模块3处理完成整个消息队列的消息时间,针对IM与Email,可以分别按照步骤801与步骤802的程序进行处理,只要在步骤803中,IM与Email可以位于待消息转换模块3处理的同一队列中,即可按照步骤803与804所示的流程对IM与Email进行合并处理。
总的有益效果:
用户向接收方终端用户发送消息时,直接输入接收方终端的号码信息即可,消息转换设备可以根据用户发送的消息的内容,选择接收方终端支持的、并且支持消息的内容的目的通信方式,并将接收方的联系方式信息转换为与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然后将目的通信方式支持的消息的相应内容发送给新的接收方联系方式信息指定的地址,无需用户预先存储、获知接收方终端型号与能力信息,方便了用户,同时,对终端的存储空间的要求较低,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降低了终端的成本;
由于按照消息的内容来确定能支持相应内容的目的通信方式,在接收方终端能力支持的情况下,确保该消息能被接收方终端正确、完整的识别,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接收方终端不支持发送方用户预先选择的通信方式而无法正确、完整识别发送方终端发送的全部或部分消息内容从而给用户带来的不便与不利后果。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作限制性理解。尽管参照上述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种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并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消息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息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消息的类型;
消息解读模块,与所述消息识别模块连接,用于解读消息,获取该消息中携带的发送方信息、接收方信息及该消息的内容;
消息转换模块,与所述消息解读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消息的内容及接收方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选择发送所述消息的目的通信方式,并将所述接收方信息转换为与所述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接收方信息;
消息封装模块,与所述消息转换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发送方信息、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及所述目的通信方式支持的所述消息的相应内容进行封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息存储模块,与所述消息转换模块连接,用于存储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及终端用户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息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解读模块为文本信息解读模块、彩信解读模块、邮件解读模块或即时消息解读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息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封装模块为文本信息封装模块、彩信封装模块、邮件封装模块和/或即时消息封装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消息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转换模块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一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消息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消息转发模块,与所述消息封装模块连接,用于将消息转发给消息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息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转发模块与所述消息识别模块连接。
8、一种消息转换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消息识别模块识别接收到的消息的类型,将该消息发送给与该消息的类型匹配的消息解读模块;
步骤2,消息解读模块从所述消息中获取所述消息中携带的发送方信息、接收方信息以及所述消息的内容;
步骤3,消息转换模块根据信息存储模块中与接收方信息对应的接收方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选择支持所述消息的内容的目的通信方式,并从信息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接收方信息及所述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接收方信息;
步骤4,消息封装模块对所述发送方信息、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及所述目的通信方式支持的所述消息的相应内容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息转换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具体为:
消息识别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消息中的消息字头信息或者消息服务器地址信息识别该消息的类型,并将该消息发送给与该消息的类型匹配的文本信息解读模块、彩信解读模块、邮件解读模块或即时消息解读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消息转换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消息转换模块还从信息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发送方及所述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发送方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息转换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具体为:
消息封装模块将所述新的发送方信息、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及所述目的通信方式支持的所述消息的相应内容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息转换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具体为:
消息封装模块对所述新的发送方信息、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及所述消息的相应内容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消息转发模块;
消息转发模块将所述新消息转发给与所述消息封装模块对应的消息服务器;
消息服务器将所述新消息发送给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息转换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具体为:
文本信息封装模块、彩信封装模块、邮件封装模块和/或即时消息封装模块对所述发送方信息、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及所述消息的相应内容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形成的新消息发送给所述新的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息转换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具体为:
消息识别模块接收消息,识别接收到的消息的类型,并根据预先存储的消息解读模块信息判断所述消息解读模块是否支持对所述消息的解读,是,则将所述消息发送给与该消息的类型匹配的消息解读模块;否则,将该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消息转换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将该消息给所述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具体为:
消息识别模块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消息转发模块;
消息转发模块根据所述消息中携带的消息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消息服务器;
消息服务器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接收方信息指定的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8、14或15所述的消息转换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1,消息转换模块根据信息存储模块中与接收方信息对应的接收方终端的转换方式信息,选择支持所述消息的内容的目的通信方式;
步骤32,消息转换模块根据预先存储的消息封装模块信息判断所述消息封装模块是否支持对以所述目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消息的封装,是,执行步骤33;否则,执行步骤31;
步骤33,消息转换模块从信息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接收方信息及所述目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新的接收方信息。
CNB2006101043851A 2006-08-11 2006-08-11 消息转换设备与转换方法 Active CN10042689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043851A CN100426890C (zh) 2006-08-11 2006-08-11 消息转换设备与转换方法
CN2007800003084A CN101317474B (zh) 2006-08-11 2007-04-28 消息转换设备、系统与转换方法
PCT/CN2007/001431 WO2008019558A1 (fr) 2006-08-11 2007-04-28 Dispositif, système et procédé de conversion de message
US11/889,293 US7835392B2 (en) 2006-08-11 2007-08-10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 convert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043851A CN100426890C (zh) 2006-08-11 2006-08-11 消息转换设备与转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3661A CN1913661A (zh) 2007-02-14
CN100426890C true CN100426890C (zh) 2008-10-15

Family

ID=377223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43851A Active CN100426890C (zh) 2006-08-11 2006-08-11 消息转换设备与转换方法
CN2007800003084A Active CN101317474B (zh) 2006-08-11 2007-04-28 消息转换设备、系统与转换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03084A Active CN101317474B (zh) 2006-08-11 2007-04-28 消息转换设备、系统与转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35392B2 (zh)
CN (2) CN100426890C (zh)
WO (1) WO20080195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03304B1 (en) 1997-09-19 2006-02-21 Thompson Investment Group, Llc Paging transceiver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retrieving messages
US6253061B1 (en) 1997-09-19 2001-06-26 Richard J. Helferic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information to a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US6636733B1 (en) 1997-09-19 2003-10-21 Thompson Trust Wireless messaging method
US6826407B1 (en) 1999-03-29 2004-11-30 Richard J. Helferich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audio and visual messaging
US6983138B1 (en) * 1997-12-12 2006-01-03 Richard J. Helferich User interface for message access
CN101188505B (zh) * 2007-12-11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类型识别的方法和设备
CN101753416B (zh) * 2008-12-03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025514A (zh) 2009-09-11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消息与电子邮件互通的方法与系统
US8457604B2 (en) * 2009-11-17 2013-06-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aring content on a mobile device
CN102263851A (zh) * 2010-05-31 2011-11-30 北京迅捷英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转换方法
CN102137342A (zh) * 2010-07-01 2011-07-27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与系统
US8392452B2 (en) * 2010-09-03 2013-03-05 Hulu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lback supplementation of media program metadata
CN102158819B (zh) * 2011-01-25 2016-12-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设备显示电子邮件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移动设备
CN103476009B (zh) * 2012-06-06 2019-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的信息实时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36767A (zh) * 2012-12-07 2013-04-1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和系统
US10126927B1 (en) * 2013-03-15 2018-11-13 Study Social, Inc. Collaborative, social online education and whiteboard techniques
US9300617B2 (en) * 2013-05-17 2016-03-29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graphical indicator of electronic messages
CN106302081B (zh) * 2015-05-14 2020-04-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方法及客户端
CN106231544B (zh) * 2016-09-14 2020-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搬家中传输路径存储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FR3089088A1 (fr) * 2018-11-22 2020-05-29 Orange Procédés de gestion de partage et de partage de messages, dispositifs de messagerie de types distincts les mettant en oeuvre
CN109379276A (zh) * 2018-11-29 2019-02-22 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邮件协议进行即时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1550A1 (en) * 2003-03-13 2004-09-16 Ville Warst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adaptation of multimedia message content
CN1568047A (zh) * 2003-07-10 2005-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侧与终端侧业务适配的方法
WO2005109798A2 (en) * 2004-04-26 2005-11-17 Mobile 365 An intermediary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message exchange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CN1744731A (zh) * 2005-09-29 2006-03-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实现内容适配的方法
US20060053227A1 (en) * 2004-09-03 2006-03-0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ulti-media messag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973327A (fi) 1997-08-14 1999-02-1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Tietoliikennelaitteiden keskitetty hallinta
DE10059327A1 (de) * 2000-11-29 2002-06-20 Siemens Ag 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Weiterleiten von Nachrichten an Endgeräte verschiedener Kommunikationsmedien
US7024209B1 (en) * 2000-12-20 2006-04-04 Cisco Technology, Inc. Unified messaging system configured for management of short message service-type messages
EP1358742B1 (de) * 2001-02-07 2012-04-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nachrichtenversendung aus einem mms-system und einrichtung hierfür
WO2002091200A1 (en) * 2001-05-04 2002-11-14 Openshar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ally communicating an electronic message having an electronic attachment
US20030016639A1 (en) * 2001-07-19 2003-01-23 Ericsson Inc.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y of short message service messages to a mobile terminal in data mode
KR20060034233A (ko) * 2003-06-09 2006-04-21 내셔널 유니버시티 오브 싱가포르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060014530A1 (en) * 2004-07-16 2006-01-19 Denenberg Lawrence A Personal server
WO2007053959A1 (en) * 2005-11-14 2007-05-18 Airwide Solution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messag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1550A1 (en) * 2003-03-13 2004-09-16 Ville Warst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adaptation of multimedia message content
CN1568047A (zh) * 2003-07-10 2005-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侧与终端侧业务适配的方法
WO2005109798A2 (en) * 2004-04-26 2005-11-17 Mobile 365 An intermediary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message exchange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US20060053227A1 (en) * 2004-09-03 2006-03-0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ulti-media messaging
CN1744731A (zh) * 2005-09-29 2006-03-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实现内容适配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7474A (zh) 2008-12-03
WO2008019558A1 (fr) 2008-02-21
US7835392B2 (en) 2010-11-16
US20080037582A1 (en) 2008-02-14
CN1913661A (zh) 2007-02-14
CN101317474B (zh)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6890C (zh) 消息转换设备与转换方法
CN103442345B (zh) 用于互配融合消息服务的方法
US7171190B2 (en) Intelligent messaging
JP4334617B2 (ja) 無線装置を介した電子メッセージ通信システム
US20030158902A1 (en) Multimedia instan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2008852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Threaded Conversations 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20080294729A1 (en) Email object for open mobile alliance data synchronization usage
CN101257375A (zh) 实现多终端的消息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WO2008106578A2 (en) Centralized storage of media and activation by real -time messaging
WO2008003255A1 (fr) Procédé de personnalisation de pseudonyme dans un message, et appareil, serveur de message et terminal associés
CN101483696A (zh) 一种移动终端以及信息文件管理装置和方法
CN100433867C (zh) 一种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方法及装置
RU2483352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сервиса
CN101317410B (zh) 实现电子邮件通知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JP2009530729A (ja) 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を端末に向けて送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4579915A (zh) 多媒体消息的发布方法及装置
CN102413071A (zh) 一种扩展邮箱服务器、系统,以及扩展邮箱业务实现方法
JP5179367B2 (ja) 非同期メッセージの受信通知方法
CN100438509C (zh) 统一消息智能路由的实现方法及其系统
CN101022574B (zh) 一种彩信转语音的方法
CN1322725C (zh) 利用数字号码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及其邮件系统
CN1901595B (zh) 一种发送传真到无线传真设备的方法
CN100518231C (zh) 一种利用多媒体短信接收传真的方法
CN1327734C (zh) 移动通信终端的电话号码信息消息生成及存储服务方法
KR101348272B1 (ko) 멀티미디어 메시지 서비스(mms)를 이용하여 메시지를 송신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