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7656C - 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7656C
CN100407656C CN2005101304289A CN200510130428A CN100407656C CN 100407656 C CN100407656 C CN 100407656C CN 2005101304289 A CN2005101304289 A CN 2005101304289A CN 200510130428 A CN200510130428 A CN 200510130428A CN 100407656 C CN100407656 C CN 10040765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quipment
manager
event
monitor task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304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4657A (zh
Inventor
李克鹏
柴晓前
董晓艺
赵贵玉
何江水
高洪涛
程建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5101304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07656C/zh
Priority to PCT/CN2006/001237 priority patent/WO2007065326A1/zh
Priority to CNA2006800122318A priority patent/CN101161013A/zh
Priority to EP06742123.0A priority patent/EP1962538B1/en
Publication of CN1794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4657A/zh
Priority to US11/482,506 priority patent/US760416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765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765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6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network management agents or mobile ag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4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software upgrading or down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其核心是:终端设备在离线状态下监控并获取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并当与管理方建立会话后将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然后所述管理方根据所述事件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管理。通过本发明,能够监控终端事件,并根据监控到的终端事件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从而能够预防或及时消除终端事件对终端设备的影响,减少设备上出错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运营商的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设备资源的管理。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如手机终端、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嵌入式设备、车载系统等是整个移动运营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需求的日趋提高,要求终端设备的功能更加完善和复杂,这也会使终端设备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为了有效的保证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忠诚度,保持高效的服务质量以及低成本的设备维护,各个运营商和终端厂商非常关注管理、诊断和维护终端设备的技术。
与本发明有关的现有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OMA(Open MobileAlliance,开放移动联盟)DM(Device Management,设备管理)规范定义的DM系统的架构、协议和通信机制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案。其核心是DMS(Device Management Server,设备管理服务器)通过OMA DM协议向终端设备上存储的管理树上的MO(Management Object,管理对象)发出相关操作指令,比如Add(添加)、Copy(复制)、Delete(删除)等指令,通过对管理树的操作实现对设备资源的管理。
现有技术是基于OMA DM规范定义的DM系统的架构实现的,所述架构如图1所示,包括DMS(设备管理服务器)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上设置有DM Agent(DM代理)和管理树。所述DM Agent负责解析OMA DM协议的内容,并将DMS下发的管理操作命令转换成终端能够执行的操作命令,并通知终端执行。所述管理树将终端设备中的所有可用管理对象组织成树状结构,例如如图2所示的树状结构。在每一个管理对象中可能包含该设备中的一组环境配置参数、不同类型的对象、相关操作以及一些触发机制等。并且个管理对象用唯一的URI(Unified Resource Identity,统一资源标识)进行标识。
基于上述DM的系统架构,通过DM服务器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如错误检测、诊断、修复操作的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1,用户打电话到运营商的客服中心,报告终端设备发生问题;
步骤2,客服中心通过设备管理服务器向所述用户报告的终端设备查询相关信息;
步骤3,终端设备向设备管理服务器上报相应的配置信息;
设备管理服务器诊断所述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并选择合适的应用程序。
步骤4,设备管理服务器请求用户授权,询问用户是否需要下载应用程序;
步骤5,用户授权;
步骤6,设备管理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设备下发安装、执行、删除应用程序的操作;
终端设备使用设备管理服务器下发的应用程序进行修复操作。
步骤7,终端设备向设备管理服务器上报错误已经被修复的确认信息。
由上述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其存在如下的缺陷:
在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出现问题后,必须通过用户打电话请求客服中心给予帮助,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不能通过设备管理系统监控终端事件的发生。而一些终端事件,比如,用户修改了终端设备的某些业务参数,用户通过非DM途径(通过Web站点、WAP站点等)为终端设备下载和安装了某些新软件,或者是终端设备上的某些应用程序修改了终端设备上的一些参数设置等等终端事件对实现设备管理非常重要。如果设备管理系统能监控终端事件,就可以提前防止错误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比如,当用户试图将业务参数修改为一个错误值时,终端监控程序可以提醒用户,这将导致业务不可用;当用户安装新软件时,终端监控程序可以上报这一事件给设备管理系统,以便以后的管理。因此需要通过监控终端事件,并根据监控到的终端事件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以预防或及时消除终端事件对终端设备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通过本发明,能够监控终端事件,并根据监控到的终端事件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从而能够预防或及时消除终端事件对终端设备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其包括:
A1、当管理方与终端设备间建立会话后,管理方下发监控任务给终端设备;
A2、终端设备在离线状态下根据所述监控任务中的信息监控并获取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并当与管理方建立会话后将监控并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
B、所述管理方根据所述事件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管理。
其中,所述监控任务包括:
约定的若干事件监控项、记录条件与策略、上报条件与策略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事件监控项包括:
采用非设备管理方式安装或更新了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和/或,
离线修改了终端设备中的设备管理树上的管理对象及属性;和/或,
离线修改了终端上的配置参数。
其中,步骤A1中,在管理方下发监控任务给终端设备的过程之前还包括:
管理方发送请求监控事件的授权请求,并得到授权许可。
其中,在步骤A1与步骤A2之间包括:终端设备通过设备管理树上的管理对象存储所述监控任务。
其中,所述管理对象包括:
事件标识节点、上报节点、上报条件节点和使能节点。
其中,所述管理对象还包括:
记录节点和记录条件节点。
其中,所述步骤A2具体包括:
A21、在离线状态下,终端设备根据获取到的监控任务中约定的若干事件监控项监控并获取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
A22、当与管理方建立会话后,根据所述监控任务中的上报条件与策略将监控并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
其中,在步骤A21与步骤A22之间包括:
根据所述监控任务中的记录条件与策略,将所述监控并获取到的相应事件记录到终端设备中。
其中,在步骤A21之前,或在步骤A22中的将监控并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的过程之前,还包括:
终端设备发送请求监控事件的授权请求,并得到授权许可。
其中,步骤A2、A21中,监控并获取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的过程具体包括:
当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为采用非设备管理方式安装或更新了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的监控项时,终端设备通过在设定的事件信息采集点查询并分析系统日志或系统的应用程序列表,获取终端设备中新安装或更新的应用程序信息;或,通过接收底层固件实时上报的消息来获取终端设备中新安装或更新的应用程序信息;
或,
当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为离线修改了终端设备中的设备管理树上的管理对象及属性的监控项时,终端设备通过在设定的事件信息采集点采集并分析管理对象节点的值及属性,获取终端设备中管理对象节点的值及属性的改变信息;或,通过接收底层固件实时上报的消息来获取终端设备中管理对象节点的值及属性的改变信息;
或,
当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为离线修改了终端上的配置参数的监控项时,终端设备通过在设定的事件信息采集点采集并分析配置参数,获取终端设备中配置参数的改变信息;或,通过接收底层固件实时上报的消息来获取终端设备中业务参数/配置的改变信息。
其中,步骤A2、A22中,将所述事件上报给管理方的过程具体包括:
通过通知消息将监控并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所述消息中携带发生事件的终端设备的统一资源标识、通知类型和发生的事件。
其中,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管理方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Alert消息获取通过非设备管理方式下载的应用程序信息,并记录所述终端设备安装的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
B2、将所述记录的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添加到终端设备的管理树上或根据所述记录的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更新终端设备的管理树上的管理对象的相应信息;
或,
B3、管理方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Alert消息获取终端设备上管理对象的值,并用其更新其内记录的相应的管理对象的值;
或,
B4、管理方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Alert消息获取终端设备上报的配置参数并根据设定的配置参数的级别,对所述事件确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B5、管理方根据确定的管理策略选取合适的参数值,并将其下发给终端设备用于修复被修改的参数。
其中,所述步骤B5之后还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管理方下发的参数值,并用其更新原有的被修改的参数。
其中,终端设备请求用户允许将已修改的参数进行修复,并获得用户的确认。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系统,其包括管理方和终端设备;
所述管理方包括监控任务管理单元,用于下发监控任务给所述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在离线状态下,根据所述监控任务监控并获取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并将监控并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管理方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监控结果确定相应的管理操作。
其中,所述管理方还包括监控结果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监控结确定对终端设备相应的管理操作。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监控引擎;用于接收管理方下发的监控任务,并对所述监控任务进行配置,然后根据所述监控任务监控并获取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并当与管理方建立会话后将监控并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
其中,所述监控引擎包括配置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管理方下发的监控任务,并根据所述监控任务配置相应的监控项、记录条件和上报条件。
其中,所述监控引擎还包括监控单元和上报单元;
所述监控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单元配置的监控项监控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然后将监控结果传送给上报单元;所述上报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单元配置的上报条件将监控结果上报给管理方。
其中,所述监控引擎还包括记录单元,用于根据配置单元配置的记录条件记录所述监控单元监控到的监控结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监控引擎,用于接收管理方下发的监控任务,并对所述监控任务进行配置,然后根据所述监控任务监控并获取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并当与管理方建立会话后将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
所述监控引擎包括配置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管理方下发的监控任务,并根据所述监控任务配置相应的监控项、记录条件和上报条件。
所述监控引擎还包括监控单元和上报单元。
所述监控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单元配置的监控项监控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然后将监控结果传送给上报单元;所述上报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单元配置的上报条件将监控结果上报给管理方。
所述监控引擎还包括记录单元,用于根据配置单元配置的记录条件记录所述监控单元监控到的监控结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管理服务器,包括监控任务管理单元和监控结果处理单元,所述监控任务管理单元下发监控任务给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监控任务进行监控并将监控到的监控结果上报给所述监控结果处理单元,所述监控结果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监控结果确定对终端设备相应的管理操作。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终端设备在离线状态下监控并获取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并当与管理方建立会话后将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然后所述管理方根据所述事件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管理。通过本发明,能够监控终端事件,并根据监控到的终端事件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从而能够预防或及时消除终端事件对终端设备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DM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管理树的树状结构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通过DM服务器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的监控引擎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安装监控任务时设置的子树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通过查询应用程序列表监控终端事件发生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通过查询系统日志监控终端事件发生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设备管理系统能对移动终端执行很多管理操作,同时,用户可以对移动终端进行一些离线操作。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也可能对终端进行某些操作。终端上的这些离线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情况:
1、用户改变了终端设备上的业务参数;
2、用户手动安装固件升级包而没有和管理方交互;
3、用户从非DM途径(如Web站点、WAP站点等)下载新软件、并安装到终端设备上;
4、终端上安装的某些应用程序修改了某些参数设置。
设备管理服务器需要得到上述这些离线事件的相关信息,如用户通过非DM方式来离线下载、安装的固件/软件信息,终端设备上的参数和管理对象的离线修改信息,以便于对终端上固件/软件的管理。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其核心为:终端设备在离线状态下监控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并当与管理方建立会话后将监控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然后所述管理方根据所述事件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管理。
针对本发明所述的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包括:管理方和终端设备,所述管理方包括监控任务管理单元和监控结果处理单元,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监控引擎、DM代理单元和设备管理树。
管理方通过DM协议与终端设备中的DM代理单元进行信息的交互,并通过所述交互的信息对设备管理树中的管理对象进行管理。
在管理方与终端设备间进行信息交互时,所述管理方通过所述监控任务管理单元下发监控任务给所述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DM代理单元接收所述监控任务,并将其传送给监控引擎;所述监控引擎根据所述监控任务配置相应的监控策略,如监控项,监控结果记录条件和监控结果上报条件等,然后监控引擎根据所述监控项,并通过系统中记录的日志或应用程序列表信息监控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然后在所述发生的事件中去除通过DM管理方式发生的事件,并根据上报条件上报相应的事件给管理方;所述管理方的监控结果处理单元对所述监控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并根据处理后的信息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管理,如参数配置、错误诊断、固件软件升级等。
所述监控引擎通过如图5所示的部件对终端事件进行监控,这些部件包括配置单元、监控单元、记录单元和上报单元。
所述监控引擎接收到监控任务后,通过配置单元配置相应的监控策略,如监控项、记录条件和/或上报条件等,然后将所述监控项传送给监控单元,将所述记录条件传送给记录单元,将所述上报条件传送给上报单元。
所述监控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监控项对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进行监控,例如,当监控项内约定的是监控离线参数时,则监控单元对终端设备内的离线参数进行监控;当监控项内约定的是监控系统是否下载新应用程序的信息时,则所述监控单元对终端设备内通过非DM方式下载的新应用程序进行监控。当所述监控单元监控到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后,将所述事件的相关信息传送给记录单元;
所述记录单元根据接收到的记录条件对所述监控到的事件进行记录,例如,如果用户修改了离线参数,则需要判断所述参数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即是否符合记录条件,若符合记录条件,则将所述事件的相关信息记录下来,然后将所述记录的信息传送给上报单元;
所述上报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上报条件对接收到的事件信息进行上报。在这里,所述上报单元首先判断接收到的事件信息是否符合上报条件,若符合,则将其上报给所述管理方,如果接收到的事件信息是管理方不关心的事件,即不符合上报条件,则将所述事件信息屏蔽掉,不再上报管理方。
针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第二实施例,其主要思想是当终端设备被正确配置并能够与管理方交互后,终端设备根据管理方下发的监控任务对在终端设备下载新的应用程序事件进行监控,并将监控结果上报给管理方,所述管理方根据所述监控结果对终端进行管理,具体实施过程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1、管理方请求用户授权,为设备下发监控任务。
步骤2、当所述用户需要被监控时,则授权,即允许管理方下发监控任务。
步骤3、管理方下发监控任务给终端设备,并将其安装在终端设备上。
所述监控任务包括:约定的若干事件监控项、记录条件与策略和/或上报条件与策略。
所述监控项包括需要监控终端设备是否下载了新的应用程序等事项。
所述记录条件与策略是指终端设备在什么条件下记录事件。比如,按设定的时间点或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监控到的终端事件。
所述上报条件/策略是指终端设备在什么条件下上报事件。比如,一旦监控到事件发生就实时上报,或到某个固定时间点来上报事件,或按事件的轻重缓急来决定上报时机等等。
在安装监控任务时,为了方便DM服务器下发和安装监控任务,在终端设备的设备管理树上配置一个子树,所述子树的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X节点以及X节点下的EventID节点、Content节点、Reference节点、Record节点、Report节点和Enabled节点,其中所述Record节点下设置有Record/Condition节点和Record/Value节点,所述Report节点节点下设置有Report/Condition节点和Report/Value节点。
下面对所述子树中的各个节点的结构及用途进行说明:
X节点是监控事件项的占位符。此节点下的子节点描述该监控事件项的相关信息。其结构如表1所示:
树节点   格式   存取权限
OneOrMore   Node   Get
表1
EventID节点用于存储事件的标识信息,其结构如表2所示:
  树节点   格式   存取权限
  One   Chr   Replace,Get
表2
Content节点用于存储事件监控项的内容,指明需要监控的内容。其结构如表3所示:
  树节点   格式   存取权限
  One   Chr   Replace,Get
表3
Reference节点用于存储监控项的参考值,比如要监控的参数,可以将此参数的参考值存储下来,便于以后的比较。其结构如表4所示:
树节点   格式   最小存取权限
One Or Zero   Chr   Replace,Get
表4
Record节点用于对监控到的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进行记录。其结构如表5所示:
  树节点   格式   最小存取权限
  One   Node   Replace,Get
表5
Record/Condition节点用于存储对事件监控项的记录条件。其结构如表6所示:
  树节点   格式   最小存取权限
  One   Chr   Replace,Get
表6
Record/Value节点用于存储对事件监控项进行记录的值。其结构如表7所示:
  树节点   格式   最小存取权限
  One   Chr   Replace,Get
表7
Report节点用于对事件监控项进行上报。其结构如表8所示:
  树节点   格式   最小存取权限
  One   Node   Replace,Get
表8
Report/Condition节点用于存储上报条件。其结构如表9所示:
  树节点   格式   最小存取权限
  One   Chr   Replace,Get
表9
Report/Value节点存储上报的监控结果的值。其结构如表10所示:
  树节点   格式   最小存取权限
  One   Chr   Replace,Get
表10
Enabled节点用于启动和停止监控,其值为True或False。其结构如表11所示:
  树节点   格式   最小存取权限
  One   Bool   Replace,Get
表11
基于上述子树,管理方可以使用Replace命令将监控任务下发并安装到终端设备的设备管理树上。
步骤4、终端设备内发生离线事件。
当用户对终端设备进行某些离线操作时,如用户通过非DM方式下载并安装固件/软件(应用程序)到终端上,用户对终端上的某些业务参数进行了修改等离线操作,或者是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应用程序对终端设备上的设置参数进行了修改,均可能导致离线事件的发生。
步骤5、终端设备根据需要的监控项监控终端事件的发生,并根据所述记录条件与策略将监控结果记录下来。
在步骤5中,当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为用户用非DM方式安装或更新了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的监控项时,终端设备通过在设定的事件信息采集点查询并分析系统日志或系统的应用程序列表,获取终端设备中新安装或更新的应用程序信息;或,通过接收底层固件实时上报的消息来获取终端设备中新安装或更新的应用程序信息。
其中,当终端设备通过查询应用程序列表监控终端事件发生时,其监控流程如图8所示,包括:
步骤1、终端设备通过查询应用程序列表获取终端设备上原有的应用程序信息;
步骤2、在监控点通过查询终端设备上的当前应用程序列表获取终端设备上当前的应用程序信息,并在获取的当前的应用程序信息中去除通过DM方式安装的应用程序信息。
步骤3、将去除通过DM方式安装的应用程序信息与所述获取的原有应用程序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继续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4。
步骤4、根据所述记录条件与策略记录所述监控结果。
另外,当终端设备通过查询系统记录的日志信息获取终端设备上新安装的应用程序信息时,其监控流程如图9所示,包括:
步骤1、终端设备通过系统日志获取终端设备上原有的应用程序信息。
步骤2、终端设备在监控点通过查询当前系统日志获取终端设备上当前的应用程序信息,在获取的当前的应用程序信息中去除通过设备管理方式安装的应用程序信息。
步骤3、将去除通过设备管理方式安装的应用程序信息后的应用程序信息与所述获取的原有应用程序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继续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4。
步骤4、根据所述记录条件与策略记录所述监控结果。
当通过实时监控法实现对终端事件的实时监控时,具体实施方案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在终端设备中的监控引擎上提供一个记录事件的函数接口,然后当终端接收到监控任务后,监控引擎向系统的底层固件注册此函数接口。如此处理之后,系统的底层固件在事件发生后自动调用所注册的函数接口,完成事件的监控及记录操作。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在终端设备中的监控引擎上定义一个事件消息处理函数,然后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监控任务后,监控引擎向系统的底层固件注册所述消息处理函数,并将事件消息与处理函数关联起来;当终端设备内发生事件后,系统的底层固件会相应的产生事件消息并发送所述消息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中的监控引擎根据注册的关联关系,通过消息处理函数接收消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完成对事件的监控及记录操作。
经过步骤5的处理过程,完成了对终端设备内下载的应用程序的监控以及记录操作,之后接着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6、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上报条件与策略将所述监控结果上报给管理方。
终端设备记录下监控结果后,根据上报策略/条件,并通过Generic Alert消息上报监控结果给管理方。所述Alert消息中包含:整型返回码、数据源的URI、Alert type信息、Correlator(相关性)。所述Alert type信息可以定义为:“org.openmobilealliance.dm.monitoring.report(组织开放移动联盟设备管理监控报告)”。
步骤7、所述管理方根据所述上报结果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
当管理方接收到终端设备上报的消息后,根据所述消息中的Alert type信息获知终端设备上报的是监控结果,于是获取通过非设备管理方式下载的应用程序信息,并记录所述终端设备安装的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以便进行后续的管理操作,如将用户离线安装的应用程序添加到终端设备的管理树上,或更新终端设备的管理树上的管理对象的相应信息。如果管理方没有获取到Alert type信息,则不会确认终端上报的内容。
针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提供了第三实施例,其核心是,通过终端设备对设备管理树的监控实现对管理对象节点的监控,具体实施过程仍然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1、管理方请求用户授权,为设备下发监控任务。
步骤2、当所述用户需要被监控时,则授权,即允许管理方下发监控任务。
步骤3、管理方下发监控任务给终端设备,并将其安装在终端设备上。
所述监控任务包括:约定的若干事件监控项、记录条件与策略和/或上报条件与策略。具体实施参见第二实施例中的描述。
步骤4、终端设备内发生离线事件。
步骤5、终端设备根据需要的监控项监控终端事件的发生,并根据所述记录条件与策略将监控结果记录下来。
在DM过程中,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包括固件和软件)、参数以及一些基本信息都是以管理对象(MO)的方式存储在设备管理树上的。因此当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为用户或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离线修改了终端设备中的设备管理树上的管理对象及属性的监控项时,只需要对管理树进行监控。对管理树进行监控的过程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终端设备通过在设定的事件信息采集点采集并分析管理对象节点的值及属性,获取终端设备中管理对象节点的值及属性的改变信息。其实施过程如图10所示,包括:
步骤1、在监控开始时,监控引擎读取并记录下要监控的管理对象节点的值。
步骤2、根据监控任务中配置的记录条件与策略,监控引擎在监控时间点上查询并获取所述管理对象节点的当前值,并将当前值与监控开始前获取的值进行比较,若二者不一致,则执行步骤3,否则继续执行步骤2;
步骤3、确认是否为用户或终端设备自身对所述值进行了修改,若是,则执行步骤4,即根据配置的记录条件与策略将监控结果记录下来;如果在监控期间,是DM服务器对管理对象节点的值进行了修改,则忽略此次参数修改,转入步骤2。
第二种,是通过接收底层固件实时上报的消息来获取终端设备中管理对象节点的值及属性的改变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终端上的DM Agent设置有特定函数,以专门处理MO的修改操作,通过重载这个函数,让DMAgent在对一些需要监控的MO节点进行修改时,主动向监控引擎进行上报,然后记录相关的信息,以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
经过上述步骤5中的一系列过程后,终端设备将所述监控结果记录下来,之后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6、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上报条件与策略将所述监控结果上报给管理方。
具体实施过程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雷同,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7、所述管理方根据所述上报结果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
当管理方接收到终端设备上报的消息后,根据所述消息中的Alert type信息获知终端设备上报的是监控结果,于是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Alert消息获取终端设备上管理对象的值,并用其更新其内记录的相应的管理对象的值。如果管理方没有获取到Alert type信息,则不会确认终端上报的内容。
针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提供了第四实施例,其核心是,通过终端设备对离线参数修改的监控,实现对终端设备的管理。由于终端上的很多连接参数和业务参数都是放在设备管理树上作为管理对象来存储的。对于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监控管理对象节点来实现监控。对于没有存储在设备管理树上的参数,监控流程与监控管理对象节点时的监控流程相似,但监控引擎对参数的访问要复杂一些,需要通过调用底层固件或其他使能部件提供的接口才能进行访问。其具体的接口技术,有赖于终端的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第四实施例的实施过程如图11所示,包括:
步骤1、管理方请求用户授权,为设备下发监控任务。
步骤2、当所述用户需要被监控时,则授权,即允许管理方下发监控任务。
步骤3、管理方下发监控任务给终端设备,并将其配置在终端设备上。
在此实施例中,步骤3的过程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中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监控任务不仅包括约定的若干事件监控项、记录条件与策略和/或上报条件与策略,而且还包括管理方为终端设备上的服务参数或业务参数设定的级别,例如严重级(Critical)、重要级(Important)或正常级(Normal)。管理方根据参数的不同级别执行不同的管理策略。比如,如果管理方监控到终端设备的参数修改在正常范围内,可以不执行管理操作,默许用户对参数的修改;如果终端上报的参数为严重级,一旦管理方监控到该参数的改变,立即下发新参数对其进行修复;如果终端的参数为重要级,管理方监控到该参数改变时,可以酌情处理,例如,在某个时间点下发新参数进行修复,或等终端设备要用到该服务参数的时候进行修复。
步骤4、终端设备内的离线配置参数被修改。
终端设备的配置参数可以被用户修改,也可以被终端设备上的某个应用程序修改。
步骤5、终端设备根据需要的监控项监控并获取到终端设备上的离线参数被修改,并根据所述记录条件与策略将监控结果记录下来。同时终端设备也可以进行其他管理操作,如提示用户该参数的修改可能造成不便等。
在步骤5中,当终端设备监控监控项为用户或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离线修改了终端上的配置参数时,具体的监控过程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终端设备通过在设定的事件信息采集点采集并分析配置参数,获取终端设备中配置参数的改变信息;
第二种,终端设备通过接收底层固件实时上报的消息来获取终端设备中业务参数/配置的改变信息。
步骤6、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上报条件与策略将所述监控结果上报给管理方。具体实施过程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雷同,不再详细描述。
之后管理方根据所述上报结果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并依据所述管理策略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步骤7、管理方根据参数的级别,确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并选取合适的参数值;
步骤8、管理方将推荐的新参数值下发给终端设备。
步骤9、终端设备请求用户确认,看用户是否愿意将已被修改的参数更新为管理方下发的推荐值;
步骤10、当用户允许时,发送确认消息给终端设备;
步骤11、终端设备用新的参数值更新已被修改的参数值。
由上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能够监控并获取终端事件,并根据获取到的终端事件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从而能够预防或及时消除终端事件对终端设备的影响,减少设备上出错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运营商的服务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1、当管理方与终端设备间建立会话后,管理方下发监控任务给终端设备;
A2、终端设备在离线状态下根据所述监控任务中的信息监控并获取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并当与管理方建立会话后将监控并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
B、所述管理方根据所述事件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任务包括:
约定的若干事件监控项、记录条件与策略、上报条件与策略中的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监控项包括:
采用非设备管理方式安装或更新了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和/或,
离线修改了终端设备中的设备管理树上的管理对象及属性;和/或,
离线修改了终端上的配置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在管理方下发监控任务给终端设备的过程之前还包括:
管理方发送请求监控事件的授权请求,并得到授权许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与步骤A2之间包括:终端设备通过设备管理树上的管理对象存储所述监控任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对象包括:
事件标识节点、上报节点、上报条件节点和使能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对象还包括:
记录节点和记录条件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具体包括:
A21、在离线状态下,终端设备根据获取到的监控任务中约定的若干事件监控项监控并获取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
A22、当与管理方建立会话后,根据所述监控任务中的上报条件与策略将监控并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21与步骤A22之间包括:
根据所述监控任务中的记录条件与策略,将所述监控并获取到的相应事件记录到终端设备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21之前,或在步骤A22中的将监控并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的过程之前,还包括:
终端设备发送请求监控事件的授权请求,并得到授权许可。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A21中,监控并获取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的过程具体包括:
当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为采用非设备管理方式安装或更新了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的监控项时,终端设备通过在设定的事件信息采集点查询并分析系统日志或系统的应用程序列表,获取终端设备中新安装或更新的应用程序信息;或,通过接收底层固件实时上报的消息来获取终端设备中新安装或更新的应用程序信息;
或,
当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为离线修改了终端设备中的设备管理树上的管理对象及属性的监控项时,终端设备通过在设定的事件信息采集点采集并分析管理对象节点的值及属性,获取终端设备中管理对象节点的值及属性的改变信息;或,通过接收底层固件实时上报的消息来获取终端设备中管理对象节点的值及属性的改变信息;
或,
当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为离线修改了终端上的配置参数的监控项时,终端设备通过在设定的事件信息采集点采集并分析配置参数,获取终端设备中配置参数的改变信息;或,通过接收底层固件实时上报的消息来获取终端设备中业务参数/配置的改变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A22中,将所述事件上报给管理方的过程具体包括:
通过通知消息将监控并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所述消息中携带发生事件的终端设备的统一资源标识、通知类型和发生的事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管理方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通知消息获取通过非设备管理方式下载的应用程序信息,并记录所述终端设备安装的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
B2、将所述记录的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添加到终端设备的管理树上或根据所述记录的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更新终端设备的管理树上的管理对象的相应信息;
或,
B3、管理方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通知消息获取终端设备上管理对象的值,并用其更新其内记录的相应的管理对象的值;
或,
B4、管理方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通知消息获取终端设备上报的配置参数,并根据设定的配置参数的级别,对所述事件确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B5、管理方根据确定的管理策略选取合适的参数值,并将其下发给终端设备用于修复被修改的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5之后还包括:
B6、终端设备接收管理方下发的参数值,并用其更新原有的被修改的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6还包括:
终端设备请求用户允许将已修改的参数进行修复,并获得用户的确认。
16.一种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管理方和终端设备;
所述管理方包括监控任务管理单元,用于下发监控任务给所述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在离线状态下,根据所述监控任务监控并获取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并将监控并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管理方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监控结果确定相应的管理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方还包括监控结果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监控结果确定对终端设备相应的管理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监控引擎;用于接收管理方下发的监控任务,并对所述监控任务进行配置,然后根据所述监控任务监控并获取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并当与管理方建立会话后将监控并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引擎包括配置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管理方下发的监控任务,并根据所述监控任务配置相应的监控项、记录条件和上报条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引擎还包括监控单元和上报单元;
所述监控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单元配置的监控项监控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然后将监控结果传送给上报单元;所述上报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单元配置的上报条件将监控结果上报给管理方。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引擎还包括记录单元,用于根据配置单元配置的记录条件记录所述监控单元监控到的监控结果。
2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控引擎,用于接收管理方下发的监控任务,并对所述监控任务进行配置,然后根据所述监控任务监控并获取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并当与管理方建立会话后将获取到的事件上报给管理方。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引擎包括配置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管理方下发的监控任务,并根据所述监控任务配置相应的监控项、记录条件和上报条件。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引擎还包括监控单元和上报单元;
所述监控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单元配置的监控项监控终端设备内发生的事件,然后将监控结果传送给上报单元;所述上报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单元配置的上报条件将监控结果上报给管理方。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引擎还包括记录单元,用于根据配置单元配置的记录条件记录所述监控单元监控到的监控结果。
26.一种设备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控任务管理单元和监控结果处理单元;
所述监控任务管理单元下发监控任务给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监控任务进行监控并将监控到的监控结果上报给所述监控结果处理单元,所述监控结果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监控结果确定对终端设备相应的管理操作。
CN2005101304289A 2005-12-09 2005-12-09 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040765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304289A CN100407656C (zh) 2005-12-09 2005-12-09 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PCT/CN2006/001237 WO2007065326A1 (fr) 2005-12-09 2006-06-07 Procede de gestion de dispositif terminal
CNA2006800122318A CN101161013A (zh) 2005-12-09 2006-06-07 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
EP06742123.0A EP1962538B1 (en) 2005-12-09 2006-06-07 Method for managing terminal device
US11/482,506 US7604162B2 (en) 2005-12-09 2006-07-06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terminal devic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304289A CN100407656C (zh) 2005-12-09 2005-12-09 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4657A CN1794657A (zh) 2006-06-28
CN100407656C true CN100407656C (zh) 2008-07-30

Family

ID=368059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304289A Active CN100407656C (zh) 2005-12-09 2005-12-09 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A2006800122318A Pending CN101161013A (zh) 2005-12-09 2006-06-07 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122318A Pending CN101161013A (zh) 2005-12-09 2006-06-07 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604162B2 (zh)
EP (1) EP1962538B1 (zh)
CN (2) CN100407656C (zh)
WO (1) WO200706532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5883B (zh) * 2008-12-16 2012-05-23 北京畅游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修改用户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7735B (fi) * 2005-03-23 2007-01-31 First Hop Oy Keskitetty hallinta joukolle verkkosolmuja
CN101114933A (zh) * 2006-07-26 2008-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能力管理对象维护、对能力管理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KR101321288B1 (ko) * 2007-01-25 2013-10-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에이블된 단말기의 기능을 다시 인에이블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디바이스 관리 시스템
CN101309490B (zh) * 2007-05-15 2013-08-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实现终端管理的底座系统、方法及管理平台
US7890299B2 (en) * 2007-05-21 2011-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ding event-controlled continuous logging for a mobile operating environment
CN101437071B (zh) 2007-11-15 201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管理树管理对象实例化的方法及设备
US20100024031A1 (en) * 2008-07-24 2010-01-28 Sap Portals Israel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orming hierarchical objects
CN101686458B (zh) * 2008-09-28 2013-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配置和管理方法及终端装置
US8689012B1 (en) * 2008-10-17 2014-04-0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iagnostics for secure elements in a mobile device
KR101545909B1 (ko) * 2008-12-01 2015-08-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아이피 티브이의 시청 정보 수집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00185679A1 (en) * 2009-01-14 2010-07-2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for Discovering Level of Support of Optional Features in a Database
US10051074B2 (en) * 2010-03-29 2018-08-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devices not directly accessible to device management server
US9467338B2 (en) * 2010-04-01 2016-10-11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evice management data changes
JP2012226760A (ja) * 2011-04-21 2012-11-15 Kotatsu Kokusai Denshi Kofun Yugenkoshi 管理オブジェクトの中に条件シナリオを定義する方法
US20140298358A1 (en) * 2011-12-14 2014-10-0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Optimization Framework for task-Oriented Event Execution
CN102448085B (zh) * 2011-12-20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业务监控方法和系统、移动终端
CN103516864B (zh) * 2012-06-18 2015-11-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移动终端中监控预设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50058A (zh) * 2014-06-27 2014-09-17 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修复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4104547B (zh) * 2014-07-24 2018-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配置文件的管理方法及网络控制器
CN105988881B (zh) * 2015-02-10 2019-02-12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资源访问操作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6293929B (zh) * 2015-06-11 2020-10-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N107609989A (zh) * 2017-09-19 2018-01-19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路网级的桥梁健康监测智能cs架构系统
CN108111343B (zh) * 2017-12-15 2022-03-1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平台实现终端监控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970224B (zh) * 2019-05-20 2023-08-22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环境状态感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312230A (zh) * 2020-02-26 2021-08-27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云主机的状态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7334688B2 (ja) * 2020-07-07 2023-08-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装置及び車両
CN114275010B (zh) * 2021-12-27 2024-03-12 中兴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监控及联动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31920A1 (en) * 1999-10-22 2001-05-03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ultiple applications in large scale networks
CN1501271A (zh) * 2002-11-15 2004-06-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系统和方法
CN1509101A (zh) * 2002-12-18 2004-06-30 Ӣҵ�O�ţ��Ϻ������Ӽ������޹�˾ 用户定制移动电话应用程序的方法
CN1567843A (zh) * 2003-06-22 2005-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软件自动升级方法
CN1617496A (zh) * 2003-11-11 2005-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一代网络终端自动升级配置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9110A (en) * 1995-06-05 1998-10-06 Ricoh Company, Lt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connection or connectionless modes of communication should be used to transmit information between devices in accordance with priorities of events
GB9022347D0 (en) * 1990-10-15 1990-11-28 Smith Myer Communications Limi System monitoring
AU2237995A (en) * 1994-04-05 1995-10-2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tu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programs in a network
US5819177A (en) * 1996-03-20 1998-10-06 Dynami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Fixed wireless terminals with network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U3826199A (en) * 1999-04-30 2000-11-17 Nokia Networks Oy Sgsn semi anchoring during the inter sgsn srnc relocation procedure
KR100672396B1 (ko) * 1999-12-28 2007-0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의 사후 서비스 방법
WO2001050263A1 (en) * 1999-12-30 2001-07-12 Computer Associates Thin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 failure recognition
GB2366691B (en) * 2000-08-31 2002-11-06 F Secure Oyj Wireless device management
US6856999B2 (en) * 2000-10-02 2005-02-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nchronizing a store with write generations
US6970917B1 (en) * 2000-12-05 2005-11-29 M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wireless devices
US20020083145A1 (en) * 2000-12-22 2002-06-2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online/offline services
WO2002054236A2 (en) * 2001-01-03 2002-07-11 Synchrologic, Inc.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remote devices
US7143419B2 (en) * 2001-06-06 2006-11-28 Sap Ag Device for running offline applications and synchronizing with a central computer system
WO2003049381A1 (en) * 2001-12-03 2003-06-12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retrieving mobile-node logic tree information
US20040019668A1 (en) * 2002-07-24 2004-01-29 Kakadia Deepak K.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alable management of computing devices
JP4318643B2 (ja) * 2002-12-26 2009-08-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運用管理方法、運用管理装置および運用管理プログラム
GB2396780A (en) * 2002-12-27 2004-06-30 Nokia Corp Providing games 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use online and offline
US7634252B2 (en) * 2003-03-07 2009-12-15 Computer Assocaites Think, Inc. Mobility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FI116592B (fi) 2003-11-24 2005-12-30 Nokia Corp Päätelaitteen konfigurointi
JP4332849B2 (ja) 2003-11-26 2009-09-16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ブロック構造
US6898261B1 (en) * 2003-12-01 2005-05-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event occurrences
TWI261184B (en) * 2003-12-02 2006-09-01 Benq Corp Automatic data collection method and data collection system
US20050213511A1 (en) * 2004-03-29 2005-09-29 Merlin Mobile Media System and method to track wireless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usage
KR100620054B1 (ko) * 2004-06-11 2006-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장치 관리 기술에서의 장치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641238B1 (ko) * 2004-07-09 2006-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장치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의 장치관리 명령스케줄링 방법
SE0402931L (sv) * 2004-08-31 2006-03-15 Smarttrust Ab Förfarande och system för kontrollering av apparatidentitet
KR100764791B1 (ko) * 2005-04-08 2007-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장치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의 장치관리 스케줄링방법
EP1935106B1 (en) * 2005-09-21 2013-05-29 LG Electronics, Inc.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evice management object
US20070093243A1 (en) * 2005-10-25 2007-04-26 Vivek Kapadekar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US7631017B2 (en) * 2005-12-08 2009-12-0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current data for wireless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31920A1 (en) * 1999-10-22 2001-05-03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ultiple applications in large scale networks
CN1501271A (zh) * 2002-11-15 2004-06-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系统和方法
CN1509101A (zh) * 2002-12-18 2004-06-30 Ӣҵ�O�ţ��Ϻ������Ӽ������޹�˾ 用户定制移动电话应用程序的方法
CN1567843A (zh) * 2003-06-22 2005-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软件自动升级方法
CN1617496A (zh) * 2003-11-11 2005-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一代网络终端自动升级配置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5883B (zh) * 2008-12-16 2012-05-23 北京畅游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修改用户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1013A (zh) 2008-04-09
EP1962538A1 (en) 2008-08-27
EP1962538A4 (en) 2009-06-03
EP1962538B1 (en) 2013-05-08
US7604162B2 (en) 2009-10-20
WO2007065326A1 (fr) 2007-06-14
US20070158404A1 (en) 2007-07-12
CN1794657A (zh) 2006-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7656C (zh) 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US10470148B2 (en) Mobile device management
CN100479575C (zh) 在设备管理中实现预定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00361456C (zh) 终端设备的管理方法及其终端设备
CN100541475C (zh) 用于设备管理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
CN101009515A (zh) 通信终端设备管理方法及通信终端
US8065740B2 (en) Managing a software item on a managed computer system
EP1468350A4 (en) PROCESS AND SYSTEM FOR INTEGRATED CAPITAL MANAGEMENT
CN104135378A (zh) 对物联网网关进行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物联网网关管控实体
CN106775841B (zh) 插件升级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55379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策略服务器
CN102158814A (zh) 一种实现模块端远程升级及管理的服务器处理方法
CN101222692A (zh) 基于终端管理业务的终端防盗方法
CN102508773A (zh) 基于ie内核的web业务系统仿真监控方法及装置
US20070288925A1 (en) Arrangements, Methods, and Software for Managing Objects and Resolving Different Types of Events Associated with Such Objects
CN100512140C (zh) 一种远程设备配置参数集的配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510428B (zh) 安全资源运维平台系统及管控方法
CN117389843A (zh) 一种智能运维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20006791A1 (en) Troubleshoo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200072857A (ko) It 인프라 운영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7770234B (zh) 消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7102932A (zh) 一种数据中心综合报警系统和方法
CN101364224A (zh) 用于信息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983263A (zh) 修改数据库的方法
CN110717733A (zh) 一种企业工作手机智能管理技术解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