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191962A1 - 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WO2020191962A1 WO2020191962A1 PCT/CN2019/096573 CN2019096573W WO2020191962A1 WO 2020191962 A1 WO2020191962 A1 WO 2020191962A1 CN 2019096573 W CN2019096573 W CN 2019096573W WO 2020191962 A1 WO2020191962 A1 WO 2020191962A1
- Authority
- WO
- WIPO (PCT)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duct
- air outlet
- assembly
- connecting sea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0614 Rib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456 HOTAI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108060002971 flz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13 Elbo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06F58/04—Detail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5/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having further drying means, e.g. using hot air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6—Casings; Tubs
- D06F37/267—Tub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thereto components or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subgroup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Abstract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桶体组件(10),桶体组件(10)具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设于桶体组件(10)的侧壁的上部;干衣组件(20),干衣组件(20)包括连通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的风道组件、设置在风道组件内的加热件(22)和用于引导空气流动的风机(23);其中,风道组件具有与出风口(102)和外界连通的通风口(2141),通风口(2141)位于出风口(102)的上方。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申请号为201920406145.X、201910237996.0,申请日为2019年03月27日”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并要求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引入本申请作为参考。
本申请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诸如干衣机、洗干一体机的衣物处理设备。
现有的洗干一体机利用外桶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使桶内的湿热空气在桶壁上冷凝形成冷凝水,从而实现干衣效果,然而由于外桶和桶内空气的温差较小,即使在外桶与箱体之间增加风扇,也无法有效降低二者的温差。
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洗干一体机,通过在外桶和箱体之间增加风扇,提高外桶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从而使外桶降温,利用外桶内外的温度差使桶内的湿热空气冷凝,不仅成本高,而且换热效果差。
为此,另一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吸气+排气的洗衣机,虽然可以在气流循环的同时,通过吸气口吸入一部分外部空气,再从排气口排出一部分湿热空气,但是在烘干开始阶段,由于风扇会将外部空气吸入,再排出一部分桶内空气,由于设置了排气口,一方面会形成吸气排气的通路,导致热空气的直接排出,从而在初始阶段升温缓慢,另一方面后期湿热气体的直接排放也会影响环境,再一方面,吸气排气口都有可能会发生溢泡的风险,其溢泡风险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更简单,并且烘干效率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桶体组件,所述桶体组件内限定有衣物处理腔,所述桶体组件具有与所述衣物处理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桶体组件的侧壁的上部;干衣组件,所述干衣组件包括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组件内的加热件和用于引导空气流动的风 机;其中,所述风道组件具有与所述出风口和外界连通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通过设置通风口,通风口可以作为气流的进出口,保证衣物处理设备在工作中衣物处理腔与外界的气压的动态平衡,例如在衣物处理腔内的气压升高时,部分湿热空气可以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从通风口处溢出,从而加快了烘干效率,而在衣物处理腔内的气压降低时,外界空气可以从通风口进入衣物处理腔内参与气流的循环,由此实现湿热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此外,与相关技术中具有排气口和通风口的技术方案相比,通过取消桶体组件上的排气口,使得衣物处理设备在干衣过程中,不会形成贯通的气流通道,从而保证干衣过程的初始阶段桶体组件可以快速升温,并且降低了发生溢泡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风口处设有防水透气件,可以防止衣物处理腔内的水和泡沫从通风口处溢出,并保证衣物处理腔内的空气可以从通风口排到外界。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风口的通流面积为500mm
2-1500mm
2。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桶体组件的轴向上,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桶体组件的前部,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桶体组件的后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风口的通流面积大于8000mm
2。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风口在经过所述桶体组件中心轴线的假想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偏离所述桶体组件中心轴线。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所述风道壳安装在所述桶体组件的侧壁的上部,且所述风道壳的内腔与所述进风口连通;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风道壳与所述桶体组件之间,所述风道壳的内腔通过所述连接座的内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通风口设于所述连接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内设有过滤组件以及喷淋件,所述过滤组件用于过滤从所述出风口排出的空气,所述喷淋件位于所述过滤组件的上方。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环形连接框,所述过滤网通过所述环形连接框安装在所述连接座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连接座的下方,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具有第一过风口,所述第一过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过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中一个的周向设有第一卡筋且另一个的周向设有与所述第一卡筋配合的第一卡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内连接有过滤网和环形连接框,所述过滤网通过所述环形连接框安装在所述第一过风口处。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座内还设有喷淋件。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风道壳的底部具有安装口,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具有第二过风口,所述第二过风口与所述安装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二过风口和所述安装口中的一个的周向设有第二卡筋且另一个的周向设有与所述第二卡筋配合的第二卡槽。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座的外表面设有连接凸耳,所述风道壳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凸耳,所述连接座和所述风道壳通过穿设于所述连接凸耳和所述安装凸耳的紧固件实现连接。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通风口设于所述连接座的侧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的侧部设有外凸的管头,所述管头沿上下方向延伸且限定出所述通风口。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风道壳包括:风道底座,所述风道底座设于所述桶体组件和所述连接座的上方;风道盖板,所述风道盖板罩设于所述风道底座的一部分上;风机盖板,所述风机盖板罩设于所述风道底座的另一部分上,所述风机的风扇设于所述风机盖板与所述风道底座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盖板的背向所述风道底座的一侧具有向下凹陷设置的安装凹部,用于安装所述风扇的驱动电机。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凹部的侧壁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隔筋,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安装凹部的侧壁隔开,其中,每个所述隔筋包括相互连接的内隔筋段和外隔筋段,所述内隔筋段位于所述安装凹部内且沿安装凹部的深度方向延伸,多个外隔筋段呈发散状排布且位于所述安装凹部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底座的侧壁顶部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凹槽,所述风道盖板和所述风机盖板的朝向所述风道底座的一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筋。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后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衣物处理设备的侧视图;
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风道组件的分解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的C部的放大图;
图9是图7中所示的D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衣物处理设备100,
桶体组件10,
外桶11,进风口101,出风口102,
内筒12,衣物处理腔121,
干衣组件20,
风道壳21,风道2101,风道出口2104,安装口2105,
风道底座211,凹槽2112,凸筋2113,安装凸耳2114,
风道盖板212,
风机盖板213,安装凹部2131,隔筋2132,内隔筋段2133,外隔筋段2134,
连接座214,通风口2141,第一过风口2142,第二过风口2143,第一卡槽2144,第一卡筋2145,第二卡槽2146,第二卡筋2147,连接凸耳2148,管头2149,
环形连接框216,喷淋件217,
加热件22,
风机23,风扇231,驱动电机232。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这里的衣物处理设备100可以为干衣机,也可以为洗干一体机。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桶体组件10和干衣组件20。
桶体组件10内限定有衣物处理腔121,桶体组件10具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均与衣物处理腔121连通,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设于桶体组件10的侧壁的上部。
进一步地,干衣组件20包括风道组件、加热件22和风机23,风道组件连通进风口 101和出风口102,风道组件具有风道2101,风道2101的风道进口与出风口102连通,风道2101的风道出口2104与进风口101连通。
加热件22设置在风道2101内,从而对风道210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为了有效利用风道2101内的空间,并且提高烘干效率,增加气流与加热件22的接触面积,加热件22被构造成蛇形加热弯管。风机23作为气流形成的动力部件,用于引导空气流动,风道组件具有通风口2141,通风口2141与出风口102和外界连通,通风口2141位于出风口102的上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通过设置通风口2141,通风口2141可以作为气流的进出口,保证衣物处理设备100在工作中衣物处理腔121与外界的气压的动态平衡,例如在衣物处理腔121内的气压升高时,部分湿热空气可以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从通风口2141处溢出,从而加快了烘干效率,而在衣物处理腔121内的气压降低时,外界空气可以从通风口2141进入衣物处理腔121内参与气流的循环,由此实现湿热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
此外,与相关技术中具有排气口和通风口的技术方案相比,通过取消桶体组件10上的排气口,使得衣物处理设备100在干衣过程中,不会形成贯通的气流通道,从而保证干衣过程的初始阶段桶体组件10可以快速升温,并且降低了发生溢泡的风险。
为了防止衣物处理腔121内的水和泡沫从通风口2141处溢出,并保证衣物处理腔121内的空气可以从通风口2141排到外界,在通风口2141处设有防水透气件,在本实施例中,防水透气件为防水透气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水透气膜可以是由尼龙材料或PET材料制成。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桶体组件10的轴向上,进风口101位于桶体组件10的前部,出风口102位于桶体组件10的后部。也就是说,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在桶体组件10的轴向上间隔设置。
由此,可以增加进风口101与出风口102之间的距离,即增加了风道进口与风道出口2104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大了从衣物处理腔121排出的潮湿空气在风道2101内的流动时间,延长了加热件22对气流的加热时间,并且,可以避免刚排出的潮湿空气就立刻被吸入,有利于提高烘干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出风口102在经过桶体组件10中心轴线的假想水平面X上的正投影偏离桶体组件10中心轴线。由此,有效地利用桶体组件10在周向上的位置,从而增加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提高烘干效率。
申请人通过长期实验发现,若通风口2141的通流面积太大,会导致衣物处理设备100在干衣过程中,热气外泄过快而影响烘干效率,浪费电能,而若通风口2141的通流 面积过小,会导致衣物处理设备100在干衣过程中排湿效果过低,影响最终含水量和干衣时间。
如图5所示,本申请通过将通风口2141的通流面积S0设置为500mm
2-1500mm
2,可以避免热气外泄过快,能耗低,同时还可以避免在干衣过程中排湿效果过低,有利于提升烘干效率。
为了保证气流流动效率高,桶体组件10的温度上升更快,从而提高烘干效率,将出风口102的通流面积S2设置为大于8000mm
2。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桶体组件10包括外桶11和内筒12,内筒12可旋转地设于外桶11内,且内筒12沿外桶11的轴向延伸,内筒12限定出衣物处理腔121,衣物处理腔121与外桶11和内筒12之间的间隙连通。
其中,出风口102设于外桶11的侧壁的上部,且出风口102通过间隙与衣物处理腔121连通。进风口101设于外桶11的前缘或者外桶11上的门封。将进风口101设在外桶11的前缘,可以增加风道2101的长度,从而提高烘干效率;将进风口101设在外桶11上的门封上,不仅可以增加风道2101的长度,从而提高烘干效率,而且无需在外桶11开孔,简化了外桶11的结构和加工工序,降低成本。
如图5-图8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21,风道壳21安装在桶体组件10的侧壁的上部,并且风道壳21的内腔与进风口10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风道壳21安装在外桶11的顶部,风道壳21的至少一部分沿桶体组件10的轴向延伸。
进一步地,风道组件还包括连接座214,连接座214设于风道壳21与桶体组件10之间,从而将风道壳21的内腔和出风口102连通,即连接座214的内腔与风道壳21的内腔构成风道2101,通风口2141设于连接座21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座214设于风道壳21的风道底座211与外桶11之间,不仅可以对风道底座211进行支撑,而且有效地利用外桶11的顶部空间,方便与外界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壳21包括风道底座211、风道盖板212和风机盖板213,风道盖板212罩设于风道底座211的一部分上,且风道盖板212与风道底座211限定出风道2101的一部分,风机盖板213罩设于风道底座211的另一部上,且风道盖板212与风道底座211限定出风道2101的另一部分。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座214限定出风道2101的其余部分。
如图6和图7所示,风机23包括风扇231和用于驱动风扇231旋转的驱动电机232,风机23的风扇231设于风机盖板213与风道底座211之间,驱动电机232设于风机盖板213213外。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盖板213的背向风道底座211的一侧具有向下凹陷设置的安装凹部2131,用于安装驱动电机232,驱动电机232的电机轴穿过安装凹部2131的底壁以与风扇231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安装凹部2131的侧壁设有多个隔筋2132,多个隔筋2132沿安装凹部2131的周向间隔布置,隔筋2132可以将驱动电机232的至少一部分与安装凹部2131的侧壁隔开,既可以实现限位作用,又可以保证驱动电机232与安装凹部2131之间的间隙,利于散热。
其中,如图8所示,每个隔筋2132包括相互连接的内隔筋段2133和外隔筋段2134,内隔筋段2133位于安装凹部2131内且沿安装凹部2131的深度方向延伸,外隔筋段2134的一端与内隔筋段2133的上端连接且位于安装凹部2131外,多个外隔筋段2134呈发散状排布,有利于提高风机盖板213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底座211的侧壁顶部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凹槽2112,风道盖板212和风机盖板213的朝向风道底座211的一侧分别设有与凹槽2112配合的凸筋2113,从而保证风道底座211与风道盖板212之间以及风道底座211与风机盖板213之间连接可靠性和密封性。
进一步地,凹槽2112内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密封环,凸筋2113与凹槽2112配合时,将密封环压紧,从而进一步保证风道底座211与风道盖板212之间、风道底座211与风机盖板213之间的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座214内连接有过滤组件(未示出)和喷淋件217,过滤组件用于过滤从出风口102排出的湿热空气,避免衣物的毛屑等进入风道2101内,喷淋件217可以对过滤组件进行冲洗,从而将过滤组件上的毛屑冲回衣物处理腔121,防止毛屑堆积。
在一些示例中,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环形连接框216,过滤网通过环形连接框216安装在连接座214内,环形连接框216不仅可以对过滤网进行固定,而且可以提高连接座214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座214的底部设有第一过风口2142,过滤网通过环形连接框216固定在第一过风口2142处,过滤网可以过滤从出风口102排出的湿热空气,避免衣物的毛屑等进入风道2101内,并且过滤网还可以增加泡沫进入风道2101内的阻力。此外,将过滤网和环形连接框216安装在连接座214内,与相关技术中的直接将过滤网安装在出风口的技术方案相比,利于实现部件的模块化,方便过滤网的装拆。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出风口102位于连接座214的下方,连接座214的底部具有第一过风口2142,第一过风口2142与出风口102连通,即第一过风口2142形成 风道2101的风道进口。其中,第一过风口2142和出风口102中一个的周向设有第一卡筋2145且另一个的周向设有与第一卡筋2145配合的第一卡槽2144,从而保证桶体组件10与连接座214的连接可靠性和密封性。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风口2142的周向设有第一卡槽2144,第一卡槽2144形成环绕第一过风口2142的环形,出风口102的周向设有第一卡筋2145,第一卡筋2145环绕出风口102,通过第一卡筋2145与第一卡槽2144的配合,实现连接座214与外桶11的可靠连接。为了进一步保证二者之间的密封性,可以在第一卡槽2144内设置密封圈,第一卡筋2145与第一卡槽2144配合时将密封圈压紧。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风道壳21的底部具有安装口2104,连接座214的顶部具有第二过风口2143,第二过风口2143与风道壳21的内腔连通,其中,第二过风口2143和安装口2104中的一个的周向设有第二卡筋2147且另一个的周向设有与第二卡筋2147配合的第二卡槽2146。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风口2143的周向设有第二卡筋2147,第二卡筋2147环绕第二过风口2143,安装口2104的周向设有第二卡槽2146,第二卡槽2146环绕安装口2104,通过第二卡筋2147与第二卡槽2146的配合,实现连接座214与风道底座211的可靠连接。为了进一步保证二者之间的密封性,可以在第二卡槽2146内设置密封圈,第二卡筋2147与第二卡槽2146配合时将密封圈压紧。
如图7所示,连接座214的外表面设有连接凸耳2148,风道壳21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凸耳2114,连接座214和风道壳21通过穿设于连接凸耳2148和安装凸耳2114的紧固件实现连接,连接可靠、稳定。在本实施例中,风道底座211的有沿其周向延伸的侧围板,安装凸耳2114设于侧围板,连接座214和风道底座211进一步通过穿设于连接凸耳2148和安装凸耳2114上的连接孔的紧固件实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口2141设于连接座214的侧部。具体地,连接座214的侧部设有外凸的管头2149,管头2149沿上下方向延伸,从而限定出通风口2141,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座214包括本体部和盖板部,本体部的底部设有第一过风口2142,本体部的顶部设有第二过风口2143,本体部的侧部设有开口,盖板部设在开口处,盖板部的背向本体部的一侧设有管头2149,从而限定出通风口2141。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 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8)
-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组件,所述桶体组件内限定有衣物处理腔,所述桶体组件具有与所述衣物处理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桶体组件的侧壁的上部;干衣组件,所述干衣组件包括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组件内的加热件和用于引导空气流动的风机;其中,所述风道组件具有与所述出风口和外界连通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处设有防水透气件。
-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的通流面积为500mm 2-1500mm 2。
-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桶体组件的轴向上,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桶体组件的前部,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桶体组件的后部。
-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通流面积大于8000mm 2。
-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在经过所述桶体组件中心轴线的假想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偏离所述桶体组件中心轴线。
-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所述风道壳安装在所述桶体组件的侧壁的上部,且所述风道壳的内腔与所述进风口连通;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风道壳与所述桶体组件之间,所述风道壳的内腔通过所述连接座的内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通风口设于所述连接座。
-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内设有过滤组件以及喷淋件,所述过滤组件用于过滤从所述出风口排出的空气,所述喷淋件位于所述过滤组件的上方。
-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环形连接框,所述过滤网通过所述环形连接框安装在所述连接座内。
- 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连接座的下方,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具有第一过风口,所述第一过风口与所述出风 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过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中一个的周向设有第一卡筋且另一个的周向设有与所述第一卡筋配合的第一卡槽。
- 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的底部具有安装口,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具有第二过风口,所述第二过风口与所述安装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二过风口和所述安装口中的一个的周向设有第二卡筋且另一个的周向设有与所述第二卡筋配合的第二卡槽。
- 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外表面设有连接凸耳,所述风道壳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凸耳,所述连接座和所述风道壳通过穿设于所述连接凸耳和所述安装凸耳的紧固件实现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设于所述连接座的侧部。
-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侧部设有外凸的管头,所述管头沿上下方向延伸且限定出所述通风口。
-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包括:风道底座,所述风道底座设于所述桶体组件和所述连接座的上方;风道盖板,所述风道盖板罩设于所述风道底座的一部分上;风机盖板,所述风机盖板罩设于所述风道底座的另一部分上,所述风机的风扇设于所述风机盖板与所述风道底座之间。
-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盖板的背向所述风道底座的一侧具有向下凹陷设置的安装凹部,用于安装所述风扇的驱动电机。
-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部的侧壁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隔筋,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安装凹部的侧壁隔开,其中,每个所述隔筋包括相互连接的内隔筋段和外隔筋段,所述内隔筋段位于所述安装凹部内且沿安装凹部的深度方向延伸,多个外隔筋段呈发散状排布且位于所述安装凹部外。
- 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底座的侧壁顶部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凹槽,所述风道盖板和所述风机盖板的朝向所述风道底座的一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9921139.2A EP3951040A4 (en) | 2019-03-27 | 2019-07-18 | GARMENT TREATMENT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06145.X | 2019-03-27 | ||
CN201910237996.0 | 2019-03-27 | ||
CN201910237996.0A CN111748990A (zh) | 2019-03-27 | 2019-03-27 | 衣物处理设备 |
CN201920406145.XU CN209958109U (zh) | 2019-03-27 | 2019-03-27 | 衣物处理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191962A1 true WO2020191962A1 (zh) | 2020-10-01 |
Family
ID=72610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PCT/CN2019/096573 WO2020191962A1 (zh) | 2019-03-27 | 2019-07-18 | 衣物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951040A4 (zh) |
WO (1) | WO2020191962A1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51670A (ja) * | 2005-12-01 | 2007-06-21 | Toshiba Corp | 洗濯乾燥機 |
JP2007330569A (ja) * | 2006-06-16 | 2007-12-27 | Hitachi Appliances Inc | 洗濯乾燥機 |
CN201258401Y (zh) * | 2008-08-04 | 2009-06-17 |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热泵系统烘干的洗衣干衣机 |
CN105624968A (zh) * | 2016-04-06 | 2016-06-01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具有干衣功能的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
CN107227598A (zh) * | 2016-03-24 | 2017-10-03 |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 烘干系统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装置 |
CN207176307U (zh) * | 2017-08-11 | 2018-04-03 |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滚筒洗干一体机 |
CN109267286A (zh) * | 2018-11-02 | 2019-01-25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烘干洗衣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036463B1 (ko) * | 2004-02-27 | 2011-05-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건조덕트 구조 |
KR20150081602A (ko) * | 2014-01-06 | 2015-07-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세탁 건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KR20180055420A (ko) * | 2016-11-17 | 2018-05-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처리장치 |
-
2019
- 2019-07-18 WO PCT/CN2019/096573 patent/WO2020191962A1/zh unknown
- 2019-07-18 EP EP19921139.2A patent/EP3951040A4/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51670A (ja) * | 2005-12-01 | 2007-06-21 | Toshiba Corp | 洗濯乾燥機 |
JP2007330569A (ja) * | 2006-06-16 | 2007-12-27 | Hitachi Appliances Inc | 洗濯乾燥機 |
CN201258401Y (zh) * | 2008-08-04 | 2009-06-17 |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热泵系统烘干的洗衣干衣机 |
CN107227598A (zh) * | 2016-03-24 | 2017-10-03 |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 烘干系统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装置 |
CN105624968A (zh) * | 2016-04-06 | 2016-06-01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具有干衣功能的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
CN207176307U (zh) * | 2017-08-11 | 2018-04-03 |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滚筒洗干一体机 |
CN109267286A (zh) * | 2018-11-02 | 2019-01-25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烘干洗衣机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3951040A4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951040A1 (en) | 2022-02-09 |
EP3951040A4 (en) | 2022-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75028A2 (en) |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 |
EP1659208A2 (en) | Washing/drying machine | |
US11214907B2 (en) | Combined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 |
WO2014024393A1 (ja) | 衣類乾燥機 | |
KR101141641B1 (ko) | 건조겸용 드럼세탁기의 응축덕트 구조 | |
CN209958109U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
CN111748990A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
US20050252032A1 (en) | Clothes dryer | |
WO2020191962A1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
CN210104319U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
KR101537609B1 (ko) | 히터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건조기 | |
CN111748985A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
WO2020191963A1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
CN217378331U (zh) | 衣物烘干系统、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5906435U (zh) | 干衣机 | |
CN209958110U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
CN212103358U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
CN211368138U (zh) |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 |
WO2020249073A1 (zh) |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 |
JP6140063B2 (ja) | 洗濯乾燥機 | |
CN111021014B (zh) | 座体及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5051478U (zh) | 洗干机的排气装置及洗干机 | |
CN105951400A (zh) | 热泵系统和具有其的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 |
CN111021013B (zh) | 底座及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4736782U (zh) | 一种洗干机排气装置的排气通道及洗干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121 |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
Ref document number: 1992113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
|
NENP |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
Ref country code: DE |
|
ENP |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
Ref document number: 201992113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1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