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0253U - Automatic power exchange platform for electric vehicles and its power station - Google Patents
Automatic power exchange platform for electric vehicles and its power station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70253U TWM570253U TW107208037U TW107208037U TWM570253U TW M570253 U TWM570253 U TW M570253U TW 107208037 U TW107208037 U TW 107208037U TW 107208037 U TW107208037 U TW 107208037U TW M570253 U TWM570253 U TW M570253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pack
- power
- battery
- exchange
- electric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關於一種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和換電站,包括一換電機構、一電池包傳送機構和一支撐定位機構,該換電機構用於執行換電操作,包括一擰緊槍和一電池傳輸部,該擰緊槍具有低於該電池傳輸部的一第一位置以及高於該電池傳輸部的一第二位置,該電池包傳送機構沿Y向設於該換電機構的至少一端,該支撐定位機構沿X向位於該換電機構的兩端。該自動換電站包括該換電平臺和沿Y向位於該換電平臺一側或兩側的該電池包存儲裝置,在換電過程中無需舉升車輛,節省了車輛舉升的大功率電機驅動,並控制了換電站的整體高度,無需複雜的舉升機構即可將電池包進行提升堆垛,換電流程簡單,電池包交換時間短,換電效率高,提升了用戶體驗。
Description
本創作關於電動汽車的電池更換技術領域,尤其關於一種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和換電站。
隨著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車主選擇採用自動換電站為電動汽車補充電能。申請人在本創作之前設計的自動換電站如第1圖所示,第1圖所示的自動換電站,中間區域為電動汽車提升換電區域,也為電池包的提升交換區,沿車寬方向兩端為電池包存儲區域;換電小車軌道貫穿整個充換電站,換電小車可以在電池包存儲裝置下方全程移動;換電小車同時也做為電池包交換小車,底部通過升降機構實現與電池包存儲裝置高度方向的對接,但是,第1圖所示自動換電站至少存在以下缺點: (1)換電過程中,電動汽車需提升至預設換電高度,需要大功率的電機驅動,預設換電高度通常較高,不合適地下停車庫; (2)需要兩個換電小車配合進行換電,且換電小車在用作電池包交換小車時,需通過升降機構進行升降,電機驅動比較多,結構複雜,成本高; (3)換電小車的升降機構佔據底部空間大,提升堆垛電池包結構穩定性較差,電池包交換時間長、換電流程複雜,換電效率低,用戶體驗差。
本創作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和換電站,該自動換電站在換電過程中無需舉升車輛,節省了車輛提升的大功率電機驅動,並控制了該換電站的整體高度;無需複雜的舉升機構即可將電池包進行提升堆垛,換電流程簡單,電池包交換時間短,換電效率高,提升了用戶體驗。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創作提供了一種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包括: 一換電機構,用於執行換電操作,該換電機構包括一擰緊槍和一電池傳輸部,該擰緊槍具有低於該電池傳輸部的一第一位置以及高於該電池傳輸部的一第二位置,該擰緊槍、該電池傳輸部中的一個可相對於另一個升降,以使得該擰緊槍相對於該電池傳輸部在該第一位置、該第二位置之間切換,該電池傳輸部用於在Y向傳輸至少一電池包,以與一電池包傳送機構交換電池包,該Y向為車寬方向; 沿Y向設於該換電機構至少一端的該電池包傳送機構,用於接收該換電機構運送的至少一虧電電池包,並為該換電機構提供至少一滿電電池包; 沿X向位於該換電機構兩端的一支撐定位機構,用於支撐各個車輪,該X向為車長方向。
進一步的,還包括一提升機構,與該電池包傳送機構連接,用於舉升該電池包傳送機構,以與該換電平臺外部的一電池包存儲裝置交換該電池包。
進一步的,位於該電池包傳送機構沿X向的兩端分別設有該提升機構。
進一步的,該電池包傳送機構沿Y向部分地伸入X向兩端的該支撐定位機構之間,或者,該電池包傳送機構沿X向與該支撐定位機構錯開。
進一步的,該電池傳輸部沿Y向延伸至該電池包傳送機構,以與該電池包傳送機構交換電池包。
進一步的,該換電機構還包括一擰緊槍托盤,用於固定該擰緊槍。
進一步的,該擰緊槍托盤沿X向的兩側分別設置該電池傳輸部。
進一步的,該換電平臺還包括一頂平機構,用於作用至一車輛底盤,以調整該車輛底盤與該換電機構之間的平行度。
進一步的,該頂平機構可相對於該電池傳輸部升降,以到達高於或者低於該電池傳輸部的位置。
進一步的,還包括沿X向延伸的至少一導軌,該換電機構設於該導軌上並可沿該導軌在X向移動。
根據本創作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站,包括上述的該換電平臺,還包括沿Y向位於該換電平臺一側或兩側的一電池包存儲裝置。
進一步的,該電池包傳送機構沿Y向延伸至該電池包存儲裝置,以與該電池包存儲裝置進行電池包交換。
進一步的,該電池包存儲裝置具有一沿高度方向排列的多層電池包存儲單元;該換電機構和該電池包傳送機構均具有與該支撐定位機構基本平齊的位置,且在該位置時,該電池傳輸部和該電池包傳送機構與其中一層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平齊。
進一步的,該提升機構的升降範圍覆蓋各層該電池包存儲單元,使得該電池包傳送機構與各層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之間進行電池包交換。
本創作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創作一種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和換電站可達到相當的技術進步性及實用性,並具有產業上的廣泛利用價值,其至少具有下列優點: (1)將換電機構集成在換電平臺上,換電過程中無需舉升車輛,節省了車輛提升的大功率電機驅動,並控制了換電平臺和換電站的整體高度,可適用於地下停車庫等高度較低的停車場所; (2)無需額外設置換電小車,以及複雜的升降機構,通過設置擰緊槍完成車輛換電,結構簡單,成本低; (3)電池包存儲裝置分層設置,可存儲多個電池包,增加了電池包的存儲數量,且具有多個電池交換口,電池交換流程簡單; (4)通過舉升立柱舉升電池交換機構,運送和交換電池包,提升堆垛電池包結構穩定性高,電池包交換時間短、換電流程簡單,換電效率高,提升了用戶體驗。
上述說明僅是本創作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瞭解本創作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並且為了讓本創作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創作為達成預定創作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創作提出的一種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和換電站的具體實施方式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
如第2至4圖所示,本創作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站及其換電站平臺1,該換電平臺1包括一換電機構2、一電池包傳送機構3和一支撐定位機構4。從圖中看,X向為車長方向,Y向為車寬方向。第2圖將車輛位置畫至高處,是為了清除看到該換電平臺1上的各部件,並非需要舉升車輛。
其中,該換電機構2用於執行換電操作,包括至少一擰緊槍22和至少一電池傳輸部21,該擰緊槍22具有低於該電池傳輸部21的一第一位置以及高於該電池傳輸部21的一第二位置,該擰緊槍22、該電池傳輸部21中的一個可相對於另一個升降,以使得該擰緊槍22相對於該電池傳輸部21在該第一位置、該第二位置之間切換。該電池傳輸部21用於在Y向傳輸至少一電池包,以與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交換電池包。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設於該換電機構2沿Y向的至少一端,用於接收該換電機構2運送的至少一虧電電池包,並為該換電機構2提供至少一滿電電池包。該支撐定位機構4沿X向位於該換電機構2的兩端,用於支撐各個車輪。
本創作的自動換電站,還包括沿Y向位於該換電平臺1一側或兩側的一電池包存儲裝置5。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沿Y向延伸至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以與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進行電池包交換。
需要說明的是,本創作所述的電池包包括虧電電池包和滿電池包。虧電電池包指的是換電過程中從車輛上拆卸下來的電池包,並非限定從車輛上拆卸下來的電池包為完全虧電狀態。同理,滿電電池包指的是換電過程中為車輛安裝的電池包,並非限定為車輛安裝的電池包為完全滿電狀態。
本創作的電動汽車泛指具有可更換電池包的車輛,並不僅限定為純電動汽車,也可以為混動汽車。
以下分別對該換電平臺1和自動換電站的主要組成部分進行詳細的描述:
(一)支撐定位機構
如第2至4圖所示,作為示例,該換電平臺1包括至少一第一定位部11、至少一第二定位部12和至少一支撐部13,其中,該第一定位部11用於支撐一車輛前輪,當該車輛前輪駛入至少一凹槽14時被確定為駛入車輛沿X向的停止位置。該第一定位部11包括該凹槽14,包括沿X向分佈的至少一第一槽側壁15、至少一第二槽側壁16,該第一槽側壁15和該第二槽側壁16形成V形夾角,每一槽側壁上分別設置有至少一第一滾輪座17。該第二定位部12對車輛進行Y向定位,包括至少一前輪Y向定位單元18和至少一後輪Y向定位單元19,分別設於與車輛前輪、後輪對應的位置,分別對車輛前輪和後輪進行Y向定位。作為一種示例(圖中未示出),該前輪Y向定位單元18和該後輪Y向定位單元19可包括一推杆電機和設置在該推杆電機沿Y向兩端的至少一推杆,該推杆電機驅動該推杆移動,該推杆推動前後輪移動。該支撐部13包括至少一第二滾輪座20,該第一滾輪座17和該第二滾輪座20均包括沿Y向排布的多個滾輪,能隨車輪沿Y向的移動而滾動。在車輪移動過程中,該第一滾輪座17和該第二滾輪座20均可以減小對應支撐車輪的摩擦力,方便車輪沿Y向的移動。車輛駛入該換電平臺1進行換電,無需舉升車輛,換電平臺高度可控制在400mm內。
(二)換電機構
如第2至4圖所示,作為一種示例,該換電機構2包括該電池傳輸部21和該擰緊槍22,還可包括一擰緊槍托盤24,用於固定該擰緊槍22,該擰緊槍托盤24可升降,該擰緊槍22隨該擰緊槍托盤24的升降而實現升降。該電池傳輸部21分別設於該擰緊槍托盤24沿X向的兩側。
當需要用該電池傳輸部21支撐和傳輸該電池包時,該擰緊槍22對應地處於低於該電池傳輸部21的該第一位置;當需要用該擰緊槍22拆卸和安裝電池包時,該擰緊槍22對應地處於高於該電池傳輸部21的該第二位置。該電池傳輸部21沿Y向延伸至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以與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交換電池包。
作為一種示例,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具有沿高度方向排列的多層電池包存儲單元51;該換電機構2和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均具有與該支撐定位機構4基本平齊的位置,該位置可以允許車輛進出該換電平臺1,其中“基本平齊”的定義以不妨礙車輛進出該換電平臺1為准。並且,在該位置時,該電池傳輸部21與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其中一層(例如最底層)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齊平。在一種示例中,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最底層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用於接收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運送的該虧電電池包,並為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提供該滿電電池包。
該換電平臺1還可包括一頂平機構7,用於作用至車輛底盤,以調整車輛底盤與該換電機構2之間的平行度。需要說明的是,該頂平機構7的作用是為了調整底盤的平行度,避免由於底盤傾斜而導致的換電困難。頂平後,車輛未被頂起,各個車輪依然支撐在對應的該支撐定位機構4上。應當能理解的是,該頂平機構7可相對於該電池傳輸部21升降,以伸至車輛底盤進行頂平操作。
該頂平機構7的設置的具體位置可根據換電車輛底盤的大小以及電池包的大小來確定。例如該頂平機構7可以設置在該換電機構2所處的範圍內,例如第2至4圖所示位於該換電機構2所處的範圍內,此時該頂平機構7應當還可相對於電池傳輸部21升降,以伸至高出該電池傳輸部21的位置(用於頂平操作)或縮至低於該電池傳輸部21的位置(用於避免與電池包的傳送的干涉)。或者,也可以處於該換電機構2所處的範圍外,此時不存在與電池包傳送的干涉問題,則不需要因此進行額外的升降動作。
以第2至4圖所示的方式為例,在操作時,車輛駛入該換電平臺1,定位停車後,該頂平機構7將車輛底盤頂起至與該換電機構2的平面平行,以提高換電的準確度和效率。然後,該擰緊槍22舉升至超過該電池傳輸部21的高度,並舉升至換電位置,使該擰緊槍22與車輛底部接觸,其中,啟動一擰緊電機,該擰緊槍22將一虧電電池包拆下;該換電機構2下降至該換電平臺1上,該擰緊槍22下降至不高於該電池傳輸部21的高度,該頂平機構7下降至不高於該電池傳輸部21的高度,以使得該電池包由該電池傳輸部21支撐。該擰緊槍22下降至低於該電池傳輸部21的高度後,該擰緊槍22脫離該電池包下降低於該電池傳輸部21的高度,該電池包與該電池傳輸部21相接觸。其中,該擰緊槍22在該第一位置、該第二位置之間升降的方式可以藉由整體升降該擰緊槍托盤24或直接升降該擰緊槍22等的方式來實現。需要說明的是,擰緊槍22可以具有多個,分佈在該換電機構2上,與車輛電池包鎖緊螺釘的位置一一對應,每個擰緊槍22負責拆卸一個螺釘,提高換電效率。
該電池傳輸部21包括多個直列滾輪座23,沿Y向間隔設置,各該直列滾輪座23包括多個滾輪,沿Y排布,能夠帶動電池包沿車寬方向移動,從而在該換電平臺1和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之間運送電池包。可以理解的是,該電池傳輸部21並不限於滾輪結構,以上所述僅為一種示例,該電池傳輸部21也可以為其他結構,例如可以傳送帶結構,也可完成電池包的輸送。該電池傳輸部21可具有沿車長方向間隔設置的兩個。
考慮到不同車型的電池包安裝位置可能不同,例如有些車輛電池包的位置位於車底前輪和後輪中間,該虧電電池包拆下後,該電池傳輸部21可直接從車底將該虧電電池包運送至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中,但是有些車輛電池包安裝位置可能位於車底靠近前輪位置或靠近後輪位置,該虧電電池包拆下後,該換電機構2需沿X向移動至車前輪和後輪之間的位置,才能將該電池包從車底運送出來,否則,由於前輪和後輪的遮擋,將無法完成電池包的運送。因此,為了使自動換電平臺和換電站適用於更多車型,可在該換電平臺1上設置沿X向延伸的至少一導軌6,將該換電機構2設於該導軌6上,使該換電機構2可通過該導軌6沿X向移動,一方面便於拆裝電池包的定位,另一方面便於電池包從前後車輪之間的位置進出,從而使換電站可以適用於多種車型的換電。
在拆裝電池包的過程中,如果該擰緊槍22的上升高度可以到達換電位置,則該換電機構2在拆裝電池包時可以不升降,則該電池傳輸部21不升降,如第2至4圖所示示例。在另一些方式中,該換電機構2作為一個整體,還可通過設置舉升部驅動其沿高度方向升降,以能夠執行換電操作,這種情況尤其適用於在該擰緊槍22的升降高度有限的情況下,例如該擰緊槍22的上升高度僅限於略高於該電池傳輸部21。
(三) 電池包傳送機構和電池包存儲裝置
自動換電站還包括至少一提升機構8,與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連接,用於舉升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以與該換電平臺1外部的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交換電池包。如第2至4圖所示示例,位於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沿X向的兩端分別設有該提升機構8。該提升機構8的升降範圍覆蓋各層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使得該電池傳輸部21與各層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之間51進行電池包交換。
需要說明的是,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的數量可以是一個或者多個,以用來設置在該換電平臺1沿Y向的一側或兩側。且每一電池包存儲裝置5對應一個電池包傳送機構3。如第2至4圖所示,作為一種示例,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具有兩個且分別設置在該換電平臺1沿Y向的兩側,該換電平臺1和每一電池包存儲裝置5之間分別設有一個電池包傳送機構3,用於兩者之間的電池包交換。每一電池包傳送機構3沿X向的兩端分別設有該提升機構8,用於驅動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升降。
為了增加電池包的存儲數量,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可設置為不少於三層。每層電池包存儲單元51至少可存儲一個電池包。如第2至4圖,作為一種示例,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包括三層電池包存儲單元51,每一層電池包存儲單元51可存儲一個電池包。但可以理解的是,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的層數以及每層電池包存儲單元51所能容納的電池包的數量可根據具體使用者需求、空間需求等因素進行適應性調整。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採用多層結構,既可以增加自動換電站電池包的存儲數量,也節約了自動換電站的占地空間。
如第2至4圖所示示例,換電過程中,該換電平臺1一端的最底層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為空閒狀態,用於接收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運送的該虧電電池包,另一端的最底層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放置有該滿電電池包,用於為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提供滿電電池包。需要說明的是,以最底層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作為換電過程中電池包交換視窗僅為一種示例,實際應用中可做適應性調整,例如以倒數第二層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作為換電過程中的電池包交換視窗,換電初始狀態,該電池傳輸部21高度、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與倒數第二層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高度相同。
在如第2至4圖所示示例中,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沿Y向部分地伸入X向兩端的該支撐定位機構4之間,此時在車輛駛入該換電平臺1的過程中,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伸入X向兩端的該支撐定位機構4之間的部分可用於為車輛駛入提供支撐,無需再額外設置車輛輔助支撐機構,使該換電平臺1結構緊湊,節約空間。在換電間隙或者閒置時間,如第4圖所示,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可藉由升降達到與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對應的高度,與其進行電池包交換,例如將虧電電池包從最底層運送至上層空閒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或者也可從放置有滿電電池包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上獲取滿電電池包作為下一次換電過程備用。換電間隙指的是車輛換電完成後,駛出該換電平臺1,且無其他車輛駛入該換電平臺1的時間。
作為第2至4圖所示實施例的一種變形方式,如第5圖所示示例,與第2至4圖所示示例的區別在於: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沿X向與該支撐定位機構4錯開,可以理解的是,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沿X向與該支撐定位機構4錯開指的是,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和該支撐定位機構4沿X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和該支撐定位機構4分別沿X向進行投影,二者的投影不重疊。此時可在X向兩端的該支撐定位機構4之間設置至少一車輛輔助支撐機構9,在車輛駛入該換電平臺1的過程中,為車輛提供支撐。除上述區別特徵外,第5圖所示示例的其他組成部分與第2至4圖所示示例的組成結構可相同。第5圖所示示例中該換電平臺1與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之間存在間隙,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與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之間存在間隙,車輛位於該換電平臺1上時,不會影響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的升降。實際使用中並不限於此,三者之間的間隙也並非必須設定,只需滿足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的升降任何時刻均不與置於該換電平臺1上的車輛發生干涉即可。由於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沿X向與該支撐定位機構4錯開,在該換電平臺1上有車輛執行換電時,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的升降不會與車輛發生干涉時,因此,第5圖所示的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不僅可以在換電間隙或空閒狀態時與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交換電池包,當該換電平臺1上有車輛執行換電,且暫不需要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傳送電池包時,也可升降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與該包存儲單元51交換電池包,節約換電時間,提升換電效率。
需要說明的是,該換電平臺1兩端的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的結構完全相同僅為一種示例,實際應用中,並不限於此,兩個電池包存儲裝置5具體包括的電池包存儲單元51層數可根據具體需求進行設定。
為了減小電池包與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之間的摩擦力,便於在兩者之間傳送,可在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和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上設置可沿車寬方向對電池包進行輸送的至少一輸送部31,該輸送部31可以為傳送帶、直列滾輪座等。
(四) 充電裝置和控制裝置
此外,該自動換電站還包括一充電裝置(圖中未示出),用於為虧電電池包充電。該充電裝置可以單獨設置,也可設置在該電池包存儲裝置5中。
自動換電站還包括一控制裝置(圖中未示出),用於向該換電平臺1、該換電機構2、該提升機構8以及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發送指令,以協調和控制各部件的工作。該控制裝置可通過有線、無線或遠端控制等方式對該換電站各個部件進行控制。該控制裝置還可單獨設置在該換電站中或該換電站的組成部件上,例如設置該換電平臺1中,該控制裝置可以包括至少一電氣控制櫃和至少一配電櫃。
本創作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動汽車自動換電站,換電過程中無需舉升車輛,節省了車輛提升的大功率電機驅動,並控制了該換電平臺和該換電站的整體高度,可適用於地下停車庫等高度較低的停車場所;且無需額外設置換電小車,以及複雜的升降機構,藉由設置該擰緊槍完成車輛換電,結構簡單,成本低;此外,該電池包存儲裝置分層設置,可存儲多個電池包,增加了電池包的存儲數量,且具有多個電池交換口,電池交換流程簡單;通過一舉升立柱舉升該電池交換機構,運送和交換電池包,提升堆垛電池包結構穩定性高,電池包交換時間短、換電流程簡單,換電效率高,提升了用戶體驗。
基於上述該自動換電站,當執行自動換電時,以最底層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作為電池交換口,當車輛駛入該換電平臺1之前,各部件可以處於如下位置:該換電機構2在高度方向和X向均位於與電池交換口齊平的位置;該擰緊槍22和該頂平機構7在高度方向均不高於該電池傳輸部21。
具體換電流程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車輛駛入該換電平臺1並進行車輛定位,包括X向、Y向的定位,使得車輛在水平面方向大致處於一換電位置;
步驟S2,該換電機構2沿該導軌6移動至車輛對應的該換電位置(若沿X向,與車輛進行換電的位置和與電池交換機構進行電池交換的位置一致,則不進行此步驟);
步驟S3,該車輛頂平機構4將車輛底盤頂至水平;
步驟S4,該擰緊槍22上升至換電高度,使該擰緊槍22與車輛底部相接觸,啟動該擰緊槍22,拆下一虧電電池包;
步驟S5,該擰緊槍22、該頂平機構7下降至低於該電池傳輸部21的位置的高度,使得該虧電電池包支撐在該電池傳輸部21;
步驟S6,該換電機構2沿該導軌6移動至電池包交換位置(若無需步驟S2,對應的也無需步驟S6);
步驟S7,該電池傳輸部21將該虧電電池包運送至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並從另一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獲取一滿電電池包;
重複步驟S2-S6對應的安裝電池包的步驟,將該滿電電池包安裝到車輛上,完成換電操作。
當以第2至4圖所示自動換電站作為示例時,在換電間隙或者閒置時間,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通過升降達到與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對應的高度,與其進行電池包交換。
當以第5圖所示自動換電站作為示例時,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不僅可以在換電間隙或空閒狀態時與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交換電池包,當該換電平臺1上有車輛執行換電,且暫不需要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傳送電池包時,也可升降該電池包傳送機構3與該電池包存儲單元51交換電池包。
本創作自動換電方法的所有過程均可通過控制裝置自動完成,無需人工換電,節省了人力,換電過程簡單,易操作,提高了換電效率,提升了用戶體驗。
以上所述,僅是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創作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創作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換電平臺
11‧‧‧第一定位部
12‧‧‧第二定位部
13‧‧‧支撐部
14‧‧‧凹槽
15‧‧‧第一槽側壁
16‧‧‧第二槽側壁
17‧‧‧第一滾輪座
18‧‧‧前輪Y向定位單元
19‧‧‧後輪Y向定位單元
20‧‧‧第二滾輪座
2‧‧‧換電機構
21‧‧‧電池傳輸部
22‧‧‧擰緊槍
23‧‧‧滾輪座
24‧‧‧擰緊槍托盤
3‧‧‧電池包傳送機構
31‧‧‧輸送部
4‧‧‧支撐定位機構
5‧‧‧電池包存儲裝置
51‧‧‧電池包存儲單元
6‧‧‧導軌
7‧‧‧頂平機構
8‧‧‧提升機構
9‧‧‧車輛輔助支撐機構
第1圖為現有技術中一種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站佈局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提供的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站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提供的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站主體框架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提供的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站電池交換過程示意圖。 第5圖本創作另一實施例提供的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站示意圖。
Claims (14)
- 一種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包括: 一換電機構,用於執行換電操作,該換電機構包括一擰緊槍和一電池傳輸部,該擰緊槍具有低於該電池傳輸部的一第一位置以及高於該電池傳輸部的一第二位置,該擰緊槍、該電池傳輸部中的一個可相對於另一個升降,以使得該擰緊槍相對於該電池傳輸部在該第一位置、該第二位置之間切換,該電池傳輸部用於在Y向傳輸至少一電池包,以與一電池包傳送機構交換該電池包,該Y向為車寬方向; 沿Y向設於該換電機構至少一端的該電池包傳送機構,用於接收該換電機構運送的至少一虧電電池包,並為該換電機構提供至少一滿電電池包;以及 沿X向位於換電機構兩端的一支撐定位機構,用於支撐各個車輪,該X向為車長方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還包括一提升機構,與該電池包傳送機構連接,用於舉升該電池包傳送機構,以與該換電平臺外部的一電池包存儲裝置交換該電池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其中位於該電池包傳送機構沿X向的兩端分別設有該提升機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其中該電池包傳送機構沿Y向部分地伸入X向兩端的該支撐定位機構之間,或者,該電池包傳送機構沿X向與該支撐定位機構錯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其中該電池傳輸部沿Y向延伸至該電池包傳送機構,以與該電池包傳送機構交換電池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其中該換電機構還包括一擰緊槍托盤,用於固定該擰緊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其中該擰緊槍托盤沿X向的兩側分別設置該電池傳輸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其中該換電平臺還包括一頂平機構,用於作用至一車輛底盤,以調整該車輛底盤與該換電機構之間的平行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其中該頂平機構可相對於該電池傳輸部升降,以到達高於或者低於該電池傳輸部的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其還包括沿X向延伸的至少一導軌,該換電機構設於該導軌上並可沿該導軌在X向移動。
- 一種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站,其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該換電平臺,還包括沿Y向位於該換電平臺一側或兩側的一電池包存儲裝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該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站,其中該電池包傳送機構沿Y向延伸至該電池包存儲裝置,以與該電池包存儲裝置進行電池包交換。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該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站,其中該電池包存儲裝置具有一沿高度方向排列的多層電池包存儲單元;該換電機構和該電池包傳送機構均具有與該支撐定位機構基本平齊的位置,且在該位置時,該電池傳輸部和該電池包傳送機構與其中一層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平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該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站,還包括一提升機構的升降範圍覆蓋各層該電池包存儲單元,使得該電池包傳送機構與各層的該電池包存儲單元之間進行電池包交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76261 | 2017-11-22 | ||
??201711176261.9 | 2017-11-22 | ||
CN201711341214.5A CN109501755B (zh) | 2017-11-22 | 2017-12-14 | 电动汽车的自动换电平台和换电站 |
??201711341214.5 | 2017-12-1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70253U true TWM570253U (zh) | 2018-11-21 |
Family
ID=65036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208037U TWM570253U (zh) | 2017-11-22 | 2018-06-14 | Automatic power exchange platform for electric vehicles and its power station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70253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49864A (zh) * | 2018-12-03 | 2019-06-07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复位组件、换电平台和换电站 |
CN113054274A (zh) * | 2019-12-26 | 2021-06-29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电池包温度调节方法 |
CN113696778A (zh) * | 2021-10-29 | 2021-11-26 | 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换电站用电池周转调节装置 |
CN114801863A (zh) * | 2020-01-23 | 2022-07-29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夹车道控制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18
- 2018-06-14 TW TW107208037U patent/TWM570253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49864A (zh) * | 2018-12-03 | 2019-06-07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复位组件、换电平台和换电站 |
CN109849864B (zh) * | 2018-12-03 | 2023-02-24 | 蔚来控股有限公司 | 复位组件、换电平台和换电站 |
CN113054274A (zh) * | 2019-12-26 | 2021-06-29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电池包温度调节方法 |
CN114801863A (zh) * | 2020-01-23 | 2022-07-29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夹车道控制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696778A (zh) * | 2021-10-29 | 2021-11-26 | 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换电站用电池周转调节装置 |
CN113696778B (zh) * | 2021-10-29 | 2022-01-18 | 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换电站用电池周转调节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924974A (zh) | 電動汽車的自動換電平臺及其換電站 | |
WO2019100659A1 (zh) | 电动汽车的自动换电平台和换电站 | |
CN207790356U (zh) | 电动汽车的自动换电平台和换电站 | |
CN207535878U (zh) | 电动汽车的自动换电平台和换电站 | |
WO2019085415A1 (zh) | 电动汽车的自动换电站 | |
CN207360292U (zh) | 电动汽车的自动换电站 | |
TWI732052B (zh) | 用於電動汽車的底盤式換電站及其換電方法 | |
WO2019105458A1 (zh) | 换电站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19114546A1 (zh) | 充换电站 | |
CN206436985U (zh) | 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 | |
TWM570253U (zh) | Automatic power exchange platform for electric vehicles and its power station | |
CN114954116A (zh) | 换电站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360293U (zh) | 电池包存储系统和电动汽车的自动换电站 | |
WO2023024375A1 (zh) | 充换电站 | |
CN112721726A (zh) | 电动家用汽车的高效换电系统 | |
CN112721725A (zh) | 电动家用汽车的快捷换电系统 | |
CN112721724A (zh) | 电动家用汽车的高效换电站 | |
CN113428046B (zh) | 一种充电装置 | |
CN219769837U (zh) | 阵列式换电站 | |
WO2019085990A1 (zh) | 电池包存储系统和电动汽车的自动换电站 | |
CN209454717U (zh) | 快速换电系统 | |
CN107954171A (zh) | 换电输送系统 | |
CN114683927A (zh) | 换电站或储能站 | |
CN218577713U (zh) | 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 | |
CN112721727A (zh) | 电动家用汽车的快捷换电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