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1282U - 攝影輔助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攝影輔助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1282U
TWM551282U TW106208762U TW106208762U TWM551282U TW M551282 U TWM551282 U TW M551282U TW 106208762 U TW106208762 U TW 106208762U TW 106208762 U TW106208762 U TW 106208762U TW M551282 U TWM551282 U TW M55128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photographic
lens
external ligh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8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昕陽
Original Assignee
威亞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威亞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威亞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208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1282U/zh
Priority to US15/705,155 priority patent/US20180364558A1/en
Priority to CN201710846417.3A priority patent/CN109143769A/zh
Publication of TWM551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1282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02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equential recording
    • G03B35/04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equential recording with movement of beam-selecting members in a system defining two or more viewpoi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18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viewing
    • G03B35/2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viewing using two or more proj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2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 G02B17/023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for extending or folding an optical path, e.g. delay li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2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 G02B17/06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using mirrors only, i.e. having only one curved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34Stereoscopes providing a stereoscopic pair of separated images corresponding to parallactically displaced views of the same object, e.g. 3D slide viewers
    • G02B30/35Stereoscopes providing a stereoscopic pair of separated images corresponding to parallactically displaced views of the same object, e.g. 3D slide viewers using reflective optical elements in the optical path between the images and the observ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6Special arrangements of screening, diffusing, or reflecting devices, e.g. in studio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攝影輔助裝置
本新型大體而言係關於攝影輔助裝置,特別是關於可拆卸式地安裝於一攝影裝置的攝影輔助裝置,以輔助拍攝3D相片或影片。
目前配備有攝影鏡頭的行動裝置已經成為最普遍的攝影裝置,而行動裝置所拍攝的數位照片或影片可輕易地分享或編輯供後續其他的應用。
另外早在2011年,HTC推出EVO 3D與LG推出Optimus 3D,這兩台手機都是在同側設置有兩個500萬畫素相機模組,可以用來拍攝完整的3D相片或影片。藉此而生成的3D影像,能直接在螢幕上呈現,不需要有3D顯示器就能觀看。
但目前在同側即配備有雙鏡頭設計的行動裝置或是攝影裝置仍是少數,大部分還是僅採用單一鏡頭。若利用單一鏡頭想要拍攝3D相片,可透過移動鏡頭的方式,拍攝多張相片後續再透過軟體處理生成3D影像,關於此類技術問題的細節與現有技術的解決方案,可參考美國專利公開號US Pub.US20040213560A1。
此外,另一種設計可參考Google公司的Jump Camera或是Nokia公司的OZO多鏡頭環繞角度立體攝影,其上每一鏡頭所拍 攝的影像進行電腦合成之後形成紀錄景深距離的3D影像。
本新型一方面提出一種攝影輔助裝置,其可關於可拆卸式地安裝於一攝影裝置。藉此無需移動攝影裝置的鏡頭即可達到相當於在不同橫向位置拍攝多張相片的效果,藉以生成3D影像。而相較於現有技術中雙鏡頭設計的攝影裝置,也更增加了使用的靈活性。特別是本新型所提出的解決方案結構輕便跟成本低廉,可輕易地讓一般的攝影裝置都能應用於3D攝影,甚至可在居家透過自行剪裁紙板即可實施,即類似Google Cupboard的作法。換言之,只要使用者具有高解析度的攝影裝置(例如高階的智慧型手機),再搭配本案的攝影輔助裝置,即可輕鬆地拍攝生成出高解析度的3D影像,而無需使用上述昂貴的Google公司的Jump Camera或是Nokia公司的OZO。
但透過本文以下說明也可輕易理解到,本案在實施上可以是極簡易的作法,例如外殼以紙板製作而透過手動機械切換,但也可以實施在高階工業化的產品中以透過全自動快速切換,並減少震動。
在一實施例中,一種攝影輔助裝置,可拆卸式地安裝於一攝影裝置,該攝影裝置包含一鏡頭,該攝影輔助裝置包含:●一殼體,該殼體具有一前側以及與該前側相對之一後側,該前側具有一前開口係用於抵靠該攝影裝置以容置該鏡頭,該後側具有至少一後開口,供外部光線入射進入該殼體;●一第一反射器,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反射抵達該第一反射器的外部光線;●一第二反射器,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反射抵達該第二反 射器的外部光線;●一中繼反射模組,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將該第一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反射到該鏡頭或將該第二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反射到該鏡頭;●一切換器;●其中透過該切換器,該攝影輔助裝置具有可切換的一第一狀態與一第二狀態;●其中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該切換器使得實質上無外部光線經由該第一反射器以及該中繼反射模組抵達該鏡頭;其中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二狀態,該切換器使得實質上無外部光線經由該第二反射器以及該中繼反射模組抵達該鏡頭。
在另一實施例中,一種攝影輔助裝置,可拆卸式地安裝於一攝影裝置,該攝影裝置包含一鏡頭,該攝影輔助裝置包含:●一殼體,該殼體具有一前側以及與該前側相對之一後側,該前側具有一前開口係用於抵靠該攝影裝置以容置該鏡頭,該後側具有至少一後開口,供外部光線入射進入該殼體;●一第一反射器,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反射抵達該第一反射器的外部光線;●一第二反射器,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反射抵達該第二反射器的外部光線;●一中繼反射模組,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將該第一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反射到該鏡頭或將該第二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反射到該鏡頭;●一切換器; ●其中透過該切換器,該攝影輔助裝置具有可切換的一第一狀態與一第二狀態;●其中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該切換器使得實質上無外部光線經由該第一反射器以及該中繼反射模組抵達該鏡頭;其中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二狀態,該切換器使得實質上無外部光線經由該第二反射器以及該中繼反射模組抵達該鏡頭。
在又一實施例中,一種攝影輔助裝置,可拆卸式地安裝於一攝影裝置,該攝影裝置包含一鏡頭,該攝影輔助裝置包含:●一殼體,該殼體具有一前側以及與該前側相對之一後側,該前側具有一前開口係用於抵靠該攝影裝置以容置該鏡頭,該後側具有至少一後開口,供外部光線入射進入該殼體;●一第一反射器,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反射抵達該第一反射器的外部光線;●一第二反射器,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反射抵達該第二反射器的外部光線;●一中繼反射模組,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將該第一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反射到該鏡頭或將該第二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反射到該鏡頭;●一切換器;●其中透過該切換器,該攝影輔助裝置具有可切換的一第一狀態與一第二狀態;●其中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該切換器使得實質上外部光線經由該第二反射器以及該中繼反射模組抵達該鏡頭;其中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二狀態,該切 換器使得實質上無外部光線經由該第二反射器以及該中繼反射模組抵達該鏡頭。
在另一實施例中,一種攝影輔助裝置,可拆卸式地安裝於一攝影裝置,該攝影裝置包含一鏡頭,該攝影輔助裝置包含:●一殼體,該殼體具有一前側以及與該前側相對之一後側,該前側具有一前開口係用於抵靠該攝影裝置以容置該鏡頭,該後側具有至少一後開口,供外部光線入射進入該殼體;●一第一反射器,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反射抵達該第一反射器的外部光線;●一第二反射器,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反射抵達該第二反射器的外部光線;以及●一中繼反射模組,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將該第一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反射到該鏡頭之一第一區域且將該第二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反射到該鏡頭之一第二區域,藉此該鏡頭將該第一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與該第二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一同成像,但不重疊。
本說明書中所提及的特色、優點、或類似表達方式並不表示,可以本新型實現的所有特色及優點應在本新型之任何單一的具體實施例內。而是應明白,有關特色及優點的表達方式是指結合具體實施例所述的特定特色、優點、或特性係包括在本新型的至少一具體實施例內。因此,本說明書中對於特色及優點、及類似表達方式的論述與相同具體實施例有關,但亦非必要。
參考以下說明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或利用如下文所提之本新型的實施方式,即可更加明瞭本新型的這些特色及優點。
10‧‧‧攝影輔助裝置
102‧‧‧殼體
104‧‧‧第一反射器
106‧‧‧第二反射器
108、308、408‧‧‧中繼反射模組
110‧‧‧切換器
20‧‧‧攝影裝置
22‧‧‧鏡頭
FO‧‧‧前開口
BO1、BO2‧‧‧後開口
T‧‧‧傾斜角度
L‧‧‧水平距離
S1、S2‧‧‧遮片
為了立即瞭解本新型的優點,請參考如附圖所示的特定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上文簡短敘述的本新型。在瞭解這些圖示僅描繪本新型的典型具體實施例並因此不將其視為限制本新型範疇的情況下,參考附圖以額外的明確性及細節來說明本新型,圖式中:圖1係依據本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之攝影輔助裝置;圖2係依據本新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攝影輔助裝置;圖3係依據本新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攝影輔助裝置。
圖4係依據本新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攝影輔助裝置
圖1顯示一實施例中之攝影輔助裝置10。攝影輔助裝置10可拆卸式地安裝於一攝影裝置20,例如在一面上具有一鏡頭的智慧手機。針對攝影輔助裝置10與攝影裝置20,與本新型無直接相關的基本架構可參考例如Moto Z智慧型手機以及以及作為可拆卸式輔助裝置的Hasselblad True Zoom哈蘇相機模組,在此不予贅述。
如圖1之實施例所示,攝影輔助裝置10具有一殼體102,且在殼體中102包含一第一反射器104、一第二反射器106、一中繼反射模組108、與一切換器110。
如圖所示,殼體102具有一前開口FO。當攝影輔助裝置10安裝於攝影裝置20上時,前開口FO容置攝影裝置20的鏡頭22,較佳地,攝影輔助裝置10係緊密抵靠攝影裝置20,避免其他光線可從攝影輔助裝置10以外之處抵達到鏡頭22或是有漏光的現象。
與前開口FO相對的是,殼體102另外具有後開口BO1與BO2。後開口BO1可允許殼體102以外的光線入射到殼體102的中的第一反射器104,而第一反射器104可將入射光反射至中繼反射 模組108,而再由中繼反射模組108將光線反射或導引進入到攝影裝置20的鏡頭22中而成像;相似地,後開口BO2可允許殼體102以外的光線入射到殼體102的中的第二反射器106,而第二反射器106可將入射光反射至中繼反射模組108,而再由中繼反射模組108將光線反射或導引進入到攝影裝置20的鏡頭22中而成像。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反射器104與第二反射器106可實施為簡易的反射鏡面。而中繼反射模組108可實施為具有兩個可切換的傾斜角度的反射鏡面,其可透過切換器110而選擇所需的角度,使其朝向第一反射器104而背對第二反射器106,或是朝向第二反射器106而背對第一反射器104。切換器110可透過使用者手動操作或其可電性連結到攝影裝置20,而可透過攝影裝置20上的使用者介面加以控制,此部份的實施方式可參考上述Hasselblad True Zoom哈蘇相機模組,在此不予贅述。
當中繼反射模組108朝向第一反射器104而背對第二反射器106時,較佳地可設置第一反射器104與中繼反射模組108,使得與從開口BO1入射第一反射器104的光線平行於其經過第一反射器104並從中繼反射模組108反射而入射到鏡頭22的光線(也就是最後入射到鏡頭22的光線)。舉例來說,如圖所示,第一反射器104與中繼反射模組108可以與前開口FO夾45度的傾斜角度T所設置的反射鏡面。但本新型不限於此傾斜角度T,應可理解只要第一反射器104與中繼反射模組108的反射鏡面保持平行即可達成上述所需的效果。本新型也不限制第一反射器104與中繼反射模組108之間還有其他的光學元件。
相似地,當中繼反射模組108朝向第二反射器106而背對第一反射器104,較佳地可設置第二反射器106與中繼反射模組108,使得與從開口BO2入射第二反射器106的光線平行於其經過第二反 射器106並從中繼反射模組108反射而入射到鏡頭22的光線(也就是最後入射到鏡頭22的光線)。圖2顯示另一實施例之立體圖,其中為了清楚表示之目的,並未如圖1一般繪示出所有元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圖1實施例中,外部光線從後開口B01經由第一反射器104與中繼反射模組108入射到鏡頭22的中央,其與外部光線從該後開口B02經由第二反射器106與中繼反射模組108入射到該鏡頭22的中央具有相同的光程,且兩光路彼此對稱,其可減少成像的誤差,在拍攝3D照片時將會具有好處。但應知此部份並非本新型之必要。
透過以上實施例所提供的方式,也就是透過切換中繼反射模組108的反射角度使其反射從第一反射器104來的光線或是從第二反射器106來的光線,可選擇性地透過兩個不同的光路成像,其效果即如同等於採用兩個鏡頭拍攝,而不需要真的使用到兩個鏡頭。
此外,較佳地,第一反射器104與第二反射器106係具有機械構件使得兩者之間的水平距離L為可調整。更佳地,第一反射器104與第二反射器106之間的水平距離係以鏡頭22所對應之水平位置為中點而可對應調整,也就是第一反射器104與第二反射器106之間的水平距離的中點保持與鏡頭22對應。此調整可透過使用者手動操作或其可電性連結到攝影裝置10,而可透過攝影裝置10上的使用者介面加以驅動,此部份的實施方式可參考上述Hasselblad True Zoom哈蘇相機模組,在此不予贅述。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反射器104與第二反射器106之間的水平距離L在拍攝3D攝影時將會是關鍵的參數,一般是對應於人左眼與右眼之間的距離(約6.5公分),但實際上左眼與右眼之間的距離因人而異。如圖1所示,此水平距離L較佳係以入射到該鏡頭22中央之光線為基準加以計算。現有技術中無論是採用雙鏡頭設計或是採用美國專利公開 號US Pub.US20040213560A1,都是固定的距離而無法輕易調整,但透過上述本新型的作法,即可隨使用者的需求輕易調整此距離參數,例如可在3公分到10公分,或較佳是4公分到7.5公分的範圍內進行調整,而所拍攝出來的3D相片也會是讓特定的使用者感到最舒適自然。此外,由於各家廠牌的頭戴式3D相片顯示器或稱為VR顯示器所預設的使用者兩眼距離規格或可調整的範圍也不盡相同,因此往往需要在拍攝3D照片時就要預先配合調整第一反射器104與第二反射器106之間的水平距離。
另外,考量到扇形的視野,第一反射器104、第二反射器106、中繼反射模組108三者所需要的有效反射面的面積尺寸也會隨著彼此的水平距離而改變,此部份熟此技藝者可透過基本幾何光學知識計算可得,在此不予贅述。
在另一實施例中,除了第一反射器104與第二反射器106之間的水平距離可調整之外,第一反射器104、第二反射器106、中繼反射模組108三者的反射面角度也可分別調整。舉例來說,這種作法特別是有利於達成"虛擬廣角鏡頭”,或是在3D攝影中模擬出雙眼眼球轉動變化觀看的角度,但同時應注意到後開口B01和B02的尺寸也要相對應要更大,防止視野限制。
此外,較佳地,在以上述方式拍攝3D攝影時,攝影裝置20需保持穩定,例如可放置在桌面上或是安裝在腳架上(皆未圖示),或甚至安裝在可抵抗震動腳架或雲台(未圖示)上,對此可參考SMOVE手持穩定器。但應知此部份並非本新型之必要。
[變化實施例1]
相對於圖1的實施例係透過切換中繼反射模組108來改變入射到鏡頭22的光線,在圖3的實施例中,中繼反射模組308(僅示意性的繪示)係不可調整,其可實施為一集光器(combiner)而可同時將來自第一反射器 104與第二反射器106的光皆導向鏡頭22。惟此時第一反射器104與第二反射器106的相對位置、形狀、以及反射面的面積可能需要加以調整,而與圖1的設計有所差異,但此部份僅需簡單的光學設計知識即可實施,因此對於細節將不與贅述。
相應地,在此實施例,為了避免透過不同的光路徑同時重疊成像,則需要將另一光路徑遮斷。在圖3實施例中,其後開口B01與B02可被分別開啟或關閉,因此可透過切換器110,開啟開口B01並以遮片S2關閉開口B02,使得僅有從開口B01入射的光線經由第一反射器104與中繼反射模組入射到鏡頭22,或相反地,則開啟開口B02並以遮片S1關閉開口B01,使得僅有從開口B02入射的光線經由第二反射器106與中繼反射模組308入射到鏡頭22,這種作法也可以達到與圖1實施例中透過切換中繼反射模組108的角度相同的效果。
另外,除了可透過後開口B01與B02的開啟與關閉來選擇性阻斷光路之外,亦可在後開口B01與B02到鏡頭22之間上光路的任何一點,皆可設置有可活動的遮片(未圖示)。因此可透過切換器110,在後開口B02到鏡頭22的光路上插入遮片,使得僅有從後開口B01入射的光線經由第一反射器104與中繼反射模組入射到鏡頭22,或相反地,在後開口B01到鏡頭22的光路上插入遮片,使得僅有從後開口B02入射的光線經由第二反射器106與中繼反射模組308入射到鏡頭22,這種作法也可以達到與圖1實施例中透過切換中繼反射模組108的角度相同的效果。
[變化實施例2]
相對於圖3的實施例係為了避免透過不同的光路徑同時重疊成像而需要將另一光路徑遮斷,在圖4的實施例中,係允許從後開口B01與B02所入射的光同時入射到鏡頭22。而為了避免重疊成像,在此實施例中,兩光路係被設定使得入射到鏡頭22的不同區域,進而成像在像面上不同的位置,而避免了重疊成像的問題。如圖4所示。後開口B01入射的光 經由經由第一反射器104與中繼反射模組408入射到鏡頭22的區域LA1,而後開口B02入射的光經由經由第二反射器106與中繼反射模組入射到鏡頭22的區域LA2,換言之,後開口B01與B02所入射的光會同時經由鏡頭22而被成像。或更詳細的說,後開口B01所入射的光會係經由鏡頭22的區域LA1而被成像,而後開口B02所入射的光會係經由鏡頭22的區域LA2而被成像。而後續可由電腦軟體處理,從整個鏡頭22所得到的單一影像中區分離出經由後開口B01所得的影像以及經由後開口B02所得的影像,再據此生成3D影像。應可知此作法雖然相較於圖3的實施例僅能獲得較低的影像解析度,但可省卻了圖3中所要使用的遮片。
可理解的,與圖3相較,圖4的實施例中,第一反射器104、第二反射器106、中繼反射模組408需加以修改調整,或者在光路上安插其他的光學元件(例如透鏡(未圖示)),使得從後開口B01與B02所入射的光入射到鏡頭22時光束具有較小的尺寸,因此可同時到入射鏡頭22上的不同區域LA1與LA2。此部份僅需要基本的光學設計知識,因此在此不予贅述。較佳地,最後成像不要重疊,鏡頭22上區域LA1與LA2可允許有些許的重疊,此可經由控制入射到鏡頭22的角度來獲得。
在不脫離本新型精神或必要特性的情況下,可以其他特定形式來體現本新型。應將所述具體實施例各方面僅視為解說性而非限制性。因此,本新型的範疇如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示而非如前述說明所示。所有落在申請專利範圍之等效意義及範圍內的變更應視為落在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10‧‧‧攝影輔助裝置
102‧‧‧殼體
104‧‧‧第一反射器
106‧‧‧第二反射器
108‧‧‧中繼反射模組
110‧‧‧切換器
20‧‧‧攝影裝置
22‧‧‧鏡頭
FO‧‧‧前開口
BO1、BO2‧‧‧後開口
T‧‧‧傾斜角度
L‧‧‧水平距離

Claims (12)

  1. 一種攝影輔助裝置,可拆卸式地安裝於一攝影裝置,該攝影裝置包含一鏡頭,該攝影輔助裝置包含:一殼體,該殼體具有一前側以及與該前側相對之一後側,該前側具有一前開口係用於抵靠該攝影裝置以容置該鏡頭,該後側具有至少一後開口,供外部光線入射進入該殼體;一第一反射器,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反射抵達該第一反射器的外部光線;一第二反射器,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反射抵達該第二反射器的外部光線;一中繼反射模組,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將該第一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反射到該鏡頭或將該第二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反射到該鏡頭;一切換器;其中透過該切換器,該攝影輔助裝置具有可切換的一第一狀態與一第二狀態;其中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該切換器使得實質上無外部光線經由該第一反射器以及該中繼反射模組抵達該鏡頭;其中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二狀態,該切換器使得實質上無外部光線經由該第二反射器以及該中繼反射模組抵達該鏡頭。
  2. 如請求項1的攝影輔助裝置,其中該中繼反射模組係具有一可旋轉之反射面;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該切換器使得該中繼反射 模組之該反射面朝向該第二反射器而背向該第一反射器;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二狀態,該切換器使得該中繼反射模組之該反射面朝向該第一反射器而背向該第二反射器。
  3. 如請求項1的攝影輔助裝置,其中該後側具有一第一後開口與一第二後開口,該第一後開口係允許外部光線入射至該第一反射器,該第二後開口係允許外部光線入射至該第二反射器;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該切換器使得該第一後開口關閉而該第二後開口開啟;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二狀態,該切換器使得該第二後開口關閉而該第一後開口開啟。
  4. 如請求項1的攝影輔助裝置,更包含一第一遮片與一第二遮片,而該後側具有一第一後開口與一第二後開口,該第一後開口係允許外部光線入射至該第一反射器,該第二後開口係允許外部光線入射至該第二反射器;其中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該切換器使得該第一遮片插入至該第一後開口到該鏡頭之間的光路;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二狀態,該切換器使得該第二遮片插入至該第二後開口到該鏡頭之間的光路。
  5. 如請求項1的攝影輔助裝置,其中該後側具有一第一後開口與一第二後開口,該第一後開口係允許外部光線入射至該第一反射器,該第二後開口係允許外部光線入射至該第二反射器;其中外部光線從該第一後開口經由該第一反射器與該中繼反射模組入射到該鏡頭,其與外部光線從該第二後開口經由該第二 反射器與該中繼反射模組入射到該鏡頭具有相同的光程。
  6. 如請求項5的攝影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一反射器與該中繼反射模組係被設置使得與入射該第一反射器的光線與其經過該第一反射器與該中繼反射模組反射而入射到該鏡頭的光線係彼此平行。
  7. 如請求項6的攝影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二反射器與該中繼反射模組係被設置使得與入射該第二反射器的光線與其經過該第二反射器與該中繼反射模組反射而入射到該鏡頭的光線係彼此平行。
  8. 如請求項7的攝影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一反射器與該第二反射器之間的水平距離為可調整。
  9. 如請求項8的攝影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一反射器與該第二反射器之間的水平距離係以該鏡頭所對應之水平位置為中點而可調整。
  10. 一種攝影輔助裝置,可拆卸式地安裝於一攝影裝置,該攝影裝置包含一鏡頭,該攝影輔助裝置包含:一殼體,該殼體具有一前側以及與該前側相對之一後側,該前側具有一前開口係用於抵靠該攝影裝置以容置該鏡頭,該後側具有至少一後開口,供外部光線入射進入該殼體;一第一反射器,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反射抵達該第一反射器的外部光線; 一中繼反射模組,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將該第一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反射到該鏡頭;一切換器;其中透過該切換器,該攝影輔助裝置具有可切換的一第一狀態與一第二狀態;其中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該切換器使得實質上無外部光線經由該第一反射器以及該中繼反射模組抵達該鏡頭;其中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二狀態,該切換器使得實質上外部光線經由該第一反射器以及該中繼反射模組抵達該鏡頭。
  11. 一種攝影輔助裝置,可拆卸式地安裝於一攝影裝置,該攝影裝置包含一鏡頭,該攝影輔助裝置包含:一殼體,該殼體具有一前側以及與該前側相對之一後側,該前側具有一前開口係用於抵靠該攝影裝置以容置該鏡頭,該後側具有至少一後開口,供外部光線入射進入該殼體;一第一反射器,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反射抵達該第一反射器的外部光線;一第二反射器,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反射抵達該第二反射器的外部光線;一中繼反射模組,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將該第一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反射到該鏡頭或將該第二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反射到該鏡頭;一切換器;其中透過該切換器,該攝影輔助裝置具有可切換的一第一狀態與一第二狀態;其中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該切換器使得實質上 外部光線經由該第二反射器以及該中繼反射模組抵達該鏡頭;其中當該攝影輔助裝置處於一第二狀態,該切換器使得實質上外部光線經由該第一反射器以及該中繼反射模組抵達該鏡頭。
  12. 一種攝影輔助裝置,可拆卸式地安裝於一攝影裝置,該攝影裝置包含一鏡頭,該攝影輔助裝置包含:一殼體,該殼體具有一前側以及與該前側相對之一後側,該前側具有一前開口係用於抵靠該攝影裝置以容置該鏡頭,該後側具有至少一後開口,供外部光線入射進入該殼體;一第一反射器,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反射抵達該第一反射器的外部光線;一第二反射器,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反射抵達該第二反射器的外部光線;以及一中繼反射模組,設置於該殼體內,用以將該第一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反射到該鏡頭之一第一區域且將該第二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反射到該鏡頭之一第二區域,藉此該鏡頭將該第一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與該第二反射器所反射的外部光線一同成像,但不重疊。
TW106208762U 2017-06-16 2017-06-16 攝影輔助裝置 TWM551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8762U TWM551282U (zh) 2017-06-16 2017-06-16 攝影輔助裝置
US15/705,155 US20180364558A1 (en) 2017-06-16 2017-09-14 Photo assistant device
CN201710846417.3A CN109143769A (zh) 2017-06-16 2017-09-19 摄影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8762U TWM551282U (zh) 2017-06-16 2017-06-16 攝影輔助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1282U true TWM551282U (zh) 2017-11-01

Family

ID=61014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8762U TWM551282U (zh) 2017-06-16 2017-06-16 攝影輔助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64558A1 (zh)
CN (1) CN109143769A (zh)
TW (1) TWM55128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0212B (zh) * 2019-06-27 2024-08-23 武汉市海维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松纸打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5434A (ja) * 1989-06-13 1991-01-23 Canon Inc 眼屈折計
JP3360752B2 (ja) * 1993-08-30 2002-12-24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ステレオ写真撮影装置
JP2001166258A (ja) * 1999-12-10 2001-06-22 Canon Inc 立体画像撮影用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立体画像撮影装置
JP2002095015A (ja) * 2000-09-11 2002-03-29 Canon Inc 撮像システム、レンズユニット、撮像装置
WO2015088057A1 (ko) * 2013-12-10 2015-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3d 카메라 모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64558A1 (en) 2018-12-20
CN109143769A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54015B2 (ja) カメラ装置
US8120640B2 (en) Videophone apparatus
CN104980541A (zh) 一种摄像模组和移动终端
KR100803504B1 (ko) 듀얼 카메라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단말기
CN101212568B (zh) 成像设备
KR101868008B1 (ko) 촬영 장치
KR20180012688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전자 기기
TWI528784B (zh) 三維照相模組與手持裝置
US20090323034A1 (en) Optical Unit and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CN107948470B (zh) 摄像头模块和移动设备
US9635347B2 (en) Stereoscopic relay optics
WO2011095026A1 (zh) 摄像方法及系统
TWM551282U (zh) 攝影輔助裝置
WO2011086890A1 (ja) 鏡筒アダプタ、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160344947A1 (en) Superimposing an image on an image of an object being photographed
JP2010176071A (ja) 撮像装置、撮像機器システム及び撮影レンズ
CN112887563A (zh) 镜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JP4983286B2 (ja) カメラ
JP3420506B2 (ja) 立体映像入力装置
CN207396842U (zh) 光学器件和包括该光学器件的成像系统
JP6670036B2 (ja) コンパクトな立体画の撮影方法
JP2001075163A (ja) 電子カメラ用撮影レンズ装置
JP2005277817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2341253A (ja) 立体観察用双眼鏡システム及び立体観察用アダプタ装置
JP2003092769A (ja) 立体映像撮影装置